0

寻找红色足迹的作文【汇总20篇】

读完《寻找黑骑士》这本书,我深有体会,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也许他就是你受益一生的好伙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寻找红色足迹的作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浏览

4844

作文

279

篇1:寻找春天的足迹

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上星期我们的老师说星期天要带我们去踏春。因为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所以带我们去踏春。可是到了星期五那一天,老师说:”星期六要去学习,星期天才能去,而且星期天之前得把作业写完。“星期五我把作业写完,因为星期六我还要去新华书店买书。

到了星期天那天,我起来刷牙洗了脸吃过饭。还没有走出家门口我看见了苏鹏,张文元,高丰启来找我,说一起到学校那里集合。到了小卖部我买了4包方便面,我们就一起去学校了。我的家里有两棵大树,这两棵树因为盖铁皮房锯了点。不过我今天看到它的时候,树的下半部分竟长出嫩芽,连树都这么顽强,可见大自然是多么顽强啊!

我们到了校门口,有很多人还没来,我们就在那里等。不一会儿来了许多人,张桐柏拿了个包是女士的,很多人都笑了。有些还没吃饭,韩一萍的爸爸开车送她来,我问她:”你是不是装皇族呀!“谁知韩一萍当场就把我推到了门那。

时间到了,老师也来了,人也来齐了。所以老师让我们8个人一组,队长是苏鹏,队员有马晨曦、王正阳、韩洋、宋明辉、张桐柏、张远航、赵宇航,副队长是张文元。随后大家快速分成了四队。

开始出发了,走到大街上,我看见了奇形怪状的柳树,王正阳拿手机了,我们让他把这些树拍下来。这些柳树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弯弯曲曲。我们一步步的走到了忽庄,忽庄有很多花,有的洁白无瑕,有的红的鲜艳,有的黄的耀眼,有的是粉红的非常好看。老师让我们下去近距离观察,不过我们都是不大认真观察,苏鹏倒非常认真地在观察。我们也看到了杨树,到了鱼塘,大家说里面有鱼,不过好像没什么了,因为我看到了有污水。我们看见了池塘边一大片油菜花。

我们到了大马路上,看见了很多的花和树,比如樱花、水常青、郁金香、紫金花、三叶草、紫丁花、熏一草、小鸡蛋花、梨树……我们到了河堤那玩水漂,吃了饭。我又吃了点,大家都说我是只小肥猪。

然后我们又开始玩起来,不一会儿高丰启不小心把张桐柏的脸上弄了个小口子,老师用了一种草放在了张桐柏的脸上。

老师不让拿棍,随后看见了白玉兰、红玉兰、紫荆花这些好看的景物。河也非常清澈,不过那的泥好像沼泽地。那还有一个有点大的小岛,好像一条大鱼,像鱼上面也有花草。于是,我们又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呢。不一会儿到学校了我们解散了,大家都非常累!

原来,春天的大自然有这么大的们魔力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寻访红色的足迹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过去,转眼间,中国建党九十年了!回首过去的耻辱,迎接现在的辉煌,我们百般自豪:九十年了!今天,为了为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我与宋家建、金渲晋、李桢伟、郑沐渲一起,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瑞安市烈士陵园。

瑞安烈士陵园,位于瑞安市安阳镇西山,隶属瑞安市民政局。瑞安革命历史悠久。早在1925年就有党的活动,1926年11月建立了中共瑞安特别支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瑞安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牺牲,烈士479人,其中县委书记以上的负责人有10人。它的建成充分体现党和人民政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使我们有了缅怀先烈业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当踏上西山——这片埋葬英勇烈士们的庄严土地起,我们的心情就格外沉重,谈笑声没了,打闹声没了,剩下的只有庄重与沉痛。来到纪念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瑞安烈士纪念碑,它高14.5米,用花岗岩垒砌,耸立在陵园正中,碑体上刻着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题写的“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镏金大字,碑底由混凝土雕塑的浪花衬托,表示祖国建设如惊涛骇浪滚滚向前。接着往前走,我们又看见了一座梯形烈士墓,它共计有120个墓穴,现安放着96位烈士忠骨。墓的靠山墙刻有毛泽东手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墙垛为长城状,表明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社会主义江山代代相传。在它的右侧,有一排墙,上面嵌着用黑色花岗岩石制作的石板,刻着一排排醒目的英烈名单。我们从这些代表了中国革命精神的雄伟建筑物旁走过,心中百般起伏。这些烈士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百折不挠,他们攻坚克难,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篇。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瑞安革命纪念馆。迈入馆门,第一眼瞧见的就是那醒目的八个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再往里走看到的是烈士们的简介,我们看见,几乎所有烈士,都没有遗像,有的甚至连具体资料都没有,他们为了革命解放付出了多少代价!慢慢步入展馆深处,我们看到的便是我们瑞安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你看,这是孙经达烈士,他是瑞安城关人,著名朴学大师孙怡让的嫡孙,他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被捕时负伤,患严重肺病,仍坚持革命,6月在陶山碧山山下村被捕,保外就医于8月长逝……令人尊敬的烈士们用生命与鲜血换来了今天的辉煌与安康!

不会忘记,曾经的耻辱与艰苦;不会忘记,当时的光辉历史;永远珍惜,今天的幸福安康。我们要向烈士学习,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舍身忘我、勇于献身的崇高品格和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电视机里播放着习近平主席带领大家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唱国歌时那隆重而又庄严的场面,是我也不禁跟着一起唱起国歌。

今天,是全中国人民都值得兴奋的日子——抗战胜利70周年。

而回想起70年前,那些抗日还没胜利,还没结束的日子。所有人都生活在黑暗,相互厮杀的场景里。每一天里,都有许多的中国人死去;每一天,都有许多人活在痛苦当中;每一天,都有许多无辜的孩子死在日本人的枪剑上,或是失去父母。然而,我们现在脚上踩着的的土地,曾经又有多少的中国同胞倒在这里……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他们出现了。

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奋不顾身,与敌人殊死拼搏。他们就是抗日战士,是抗日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我们,也更不会有现在强大的中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的和平,勇性命换来了现在我们的幸福。她们是我们人民心中的英雄,更是祖国的先锋。

我想,他们每个人都有个愿望,就是:抗战胜利。可惜,他们没有等到那个时刻,就已经牺牲了。但是,他们安息了,她们的努力保护国家,得到了回报,日本人投降。那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啊!

直到今天,2015年9月3日,已是抗战胜利70周年了。看着在天安门广场那些训练有序的军人,还有一些八九十岁的抗战老兵,心里都会感慨:现在的生活那么和平,那么幸福,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和平,因为他来之不易啊!

像习近平主席在仪式上,讲的一句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家的耻辱是不容忘记的。而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先烈,我们都要去记住他们啊。更要珍惜现在的和平,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70周年的胜利,每个人都很兴奋。但每个人都应该要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寻找春的足迹命题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的春天,别有一番韵味。

湖畔的杨柳抽出嫩绿的新芽,带着一点娇嫩,一抹羞涩,柔柔地绽在枝头。草坪上的小草已经悄悄探出脑袋,睁开惺忪的睡眼,以仰视者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一阵风吹过,春雨说来就来。

一滴,两滴……渐渐地,淅淅沥沥的小雨争先落到草地上,滋润了小草,从草尖直到草根。洗去浮尘的小草越发嫩绿,亮眼得仿佛掐得出水。真是“天街小雨润如酥”,那酥软的春雨配上可爱的小草,还真是如画般美啊,更是给大自然增添无限生机!

这种诗情画意下仿佛比较适合出门散步。撑一把透明雨伞,漫步雨中,看着雨水从伞面缓缓滑下,有什么比这更具有意境呢?

老墙根上有顽童一时兴起作的粉笔画,现在经过雨水的冲刷已经氤氲开来,却仍无法遮去其中的随意美。大概是在江南吧,如此灵秀的地方总是出尽美景,就连名不见经传的顽童所作的画也能品出一番韵味。

雨,渐渐小了。雨后的苍穹如同一整块没有瑕疵的白玉。走在积着水洼,印着泥块的路上,视野也仿佛更开阔了。空气中弥漫着草叶的清香,满是春的气息,让人忍不住贪婪地吸上一大口,换去肺里的浊气。我想,走在如此宁静美好的路上,即使有什么烦恼事也会烟消云散吧。

江南的春天蕴含无限生机,岂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身边的变化---寻找改革开放的足迹

全文共 1041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经常回忆爷爷奶奶向我诉说改革开放以前的事,每次回忆往事, 我总是热血沸腾.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的感受迥然不同.想法自然也不一样.总归一句话:就是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生活在如今这幸运美好的今天.

是呀!如今我国的火车已经进行了第六次大提速.在以前,别说是火车就连汽车都是难以见着的.那时的人们哪会知道什么火车,就连这个词他们听都没听过,又何尝见过呢?现在我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三位.特别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全长1956米,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线最长的铁路.现在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我仍清晰的记得,我曾学过一篇名的文章.讲述的是我国的工程师詹天佑不顾外国人的冷嘲热讽,毅然的接受了任务。他为了工作,将办公处搬到工地,与工人们共同甘苦、餐风露宿,历时4年,终于完成了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看!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连一条铁路都曾是由外国人设计的。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如何落后的国家啊!而今,改革开放了,我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居然能达到世界第三位,这足以说明了我国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

现在中央人民政府还给农村的孩子们免除了学杂费。农村的家长们也不用在为了孩子们的学杂费而发愁了。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幸福啊!水泥路都修到家门口了。哪像以前,都是一条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车子进出是,总是颠来颠去。而且,一坐就是大半天,哪像现在水泥路铺得那么平坦,周围的绿化也那么漂亮,现在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天翻地覆。以前的茅屋、棚户等,都变成了现在的高楼大厦。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看吧!路修好了,人们从此走向了致富的道路,奔向了小康之路。

改革开放后,一些偏僻的小山区中,现在也实行了村村通,家家户户也都买了大彩电,让那些在山区中的孩子们也都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那些一辈子都曾未离开过的老人也感受到了外面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以前,就连普通的黑白电视也是极少的,更何况大彩电呢?还有些地方建起农贸市场、百货商店和超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是呀!如今的生活就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不管是在经济、文化、政治还是科技等方面,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成果。如果党的精心领导,我们的祖国也不会走向小康之路,也不会繁荣昌盛,更不用说申奥成功了、、、、这一切的一切说明了什么?还不是说明改革开放使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使祖国变的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可爱。

在此。我向全国的师生们发出宣告:努力奋斗吧!让我们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的中国再一次创造奇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是美好的颜色,是中国人的颜色。每当到春节,到处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红色的福贴,红色的对联,。到处张灯结彩,节日气氛洋溢在邻里之间,但是红军们的心酸,大概只有他们懂。

茫茫的沙漠上,寒风刺骨的冰天雪地上,甚至在枪林弹雨中,哪里没有他们的身影?

以前看过《红岩》这本书,书中写的很好,在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眼眶湿润了......灰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他平静下来去看她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不敢去想。书上是这样写的: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再看下去。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去。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监狱里,他在监狱里受尽了折磨,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食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竹签是竹做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其他同志,江姐走向刑场,光荣的走了。这就是革命时代坚强的女子,这就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这就是红军坚强不屈的良好品德。

记得听说过一个小故事: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许多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子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如今,中国,努力开拓新的科技,研发更厉害的武器,红军留给后人,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我们要感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勇往直前,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快乐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寻找红色足迹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之时,正是花儿盛开的季节,烈士陵园里的花格外的红、格外的艳,它们一定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布满青苔的石壁长满了杂草,四周插满了崭新而鲜艳的五星红旗。烈士的雕像是那么庄重与肃穆,他们的眼神显得深情而坚定,仿佛正向我诉说英雄背后的不朽故事……

《红岩》是中国比较著名的一部红色小说,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是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的。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的故事: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我佩服江姐的坚贞不屈、许云峰的临危不惧,我喜欢视死如归、佯装疯癫、机智深沉的“疯老头”华子良……我更喜欢书里瘦小聪明的“小萝卜头”,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仍然顽强的活着,并利用自己孩子的身份帮助大人们完成了许多工作,我放下这本书后心情依然无比激动,闭上眼睛一幅幅让我感到崇敬、悲愤和感叹的画面闪现在我脑海里。“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对新中国诞生后“天将破晓”时的憧憬,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中!

我认为“红色”这个光荣称号同样也属于像烈士一样层林尽染的枫叶。它没有像花那样选择肥沃的土壤,却把根深扎在山上,大山赋予了它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在所有植物即将枯黄的时候,它为大山披上了比彩霞还要鲜艳的衣裳。秋风吹过她婆娑的树冠,显得更加婀娜多姿;秋雨飘洒将它火红的叶片冲刷的更加艳丽。在寒流面前,她挺直的树干,没有低头。醉人的红叶,红的那样热烈、那样迷人。它有火一般的激情,旭日一般的艳丽。它没有芳香却胜过千万朵玫瑰;它没有温度却像火一般的灼热。季节终将变换,第一场雪来了,白色和红色相互衬托,雪将它的叶子用白色遮掩,但透过冰棱依然清晰可见的还是你那比彩虹还瑰丽的色彩!虽然枫叶的枝条没有被雪压弯,但终究没有力气挽留自己的树叶,叶片飘落,呈弧形旋转为你跳了最后一支舞,散落在枫树的脚下。它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让枫树预防寒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当我置身于烈士陵园,却仿佛真切地听到了战场上传来隆隆的枪炮声和先烈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和遮天蔽日的硝烟;深切的感受到了血染疆场的惨烈和凯旋高奏的欣喜。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感,徒然而起。如今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献一份力。

停下笔,我对红色又多了几分了解。让我们“留意寻常小事,寻访红色足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寻访红色足迹,血肉筑长城

全文共 141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红色革命,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每个同学都在革命的熏陶下长大,却未真正体验过战争的残酷。于我,亦是如此。起初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几曾为难。然而在看过《开学第一课》里面的一个革命故事后,虽未生在战争年代,却勾起了我满腔的热血,以及对和平来之不易的珍惜。

国歌人人都会唱,其中“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一句更是朗朗上口。正是这样一句朴实的歌词,实则蕴含着饱经风霜的历史。

在开学第一课中,秦怡奶奶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在1931年,日本军队就霸占了我们东北三省,而且他们一个劲的打到长城的脚下。我们的战士在这里,和敌人进行了很长的残酷的殊死的斗争。1933年3月11日,敌人进攻了古北口长城的防线。他们以重炮在长城上轰开了一个缺口,我们的守军兄弟们从三个方面涌来,在这个缺口上他们跟敌人搏斗。几百个人牺牲在这,他们的身躯将缺口死死堵住,让敌人不能进到长城的里面。所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当这样一段历史的故事从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口中讲述给我们,我想每个人在唱起国歌的时候,心中都会油然生出一种不一样的敬畏之情。那是因为,这句歌词并不是在编歌的时候编出来的,而是真真切切用战士们的血肉换回来的,是革命的英雄拿自己的血肉填补的长城,建立的中国。

在那个硝烟满天的年代,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英雄通过殊死的搏斗,争取来的。多少个有血有肉的革命英雄,将他们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当号声吹响,或许下一秒他们就会永远的沉睡于战场之上,而他们丝毫不曾畏惧马革裹尸还。因为他们坚信,他们身上流下的每一滴血都是建立新中国的资本。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历史真真切切的流传了下来,其他的古国或多或少都因为外国的侵略而中断了历史。中国的文化之所以可以完整的保存,都源于中华民族血液中流淌的英雄气概。每一个中华儿女,在面对外敌的侵略时,都奋起抗争,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出一股劲,都会拼尽全力为了革命的胜利。

在那个血流成河的时代,像我们这么大的少年,都会参加抗日儿童团。尽管小小年纪,却从不畏惧牺牲,人人都渴望着有一把红缨枪。

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不需要我们去为了国家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遗忘革命的精神。每一位青少年都要时刻谨记着和平幸福的来之不易,在年少时认真读书,将来才能在祖国需要你之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祖国生养了你,你从小饮的是祖国的江,食的是祖国的地,你的血液里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脉。既然如此,你又有何理由不去认真读书,回报祖国。

或许你认为和平会一直长久,或许你认为战争早已离人们远去。而实际上,世界并不是时刻太平。但就在此时此刻,叙利亚的战火还在燃烧。逃难的人民乘船偷渡,却时刻面临风打船翻的威胁。一个叙利亚的三岁男孩随家人一起乘船出逃,然而在途中遭遇风暴两只船全数淹没,没有一人幸免于难。男孩死去后被海浪送上土耳其的沙滩,引起了世界愤怒以及对于和平的呼唤。

国际形势急剧变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由“冷战思维”提出了第三次世界大战。随着大量高新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尤其是核武器的广泛发展与扩散为人们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想象提供了极大的空间——部分人们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一场规模遍及全世界的核战,这场战争将成为人类文明史的最大浩劫。

而值得我们深思和庆幸的则是这场战争并未到来,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做到的则是牢记革命为我们留下的不朽的精神,并在生活中时刻谨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寻找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2020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幻想她一定拥有一双羽翼,护佑着中华十三亿的儿女;她一定拥有光环,照亮前面的路;她一定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和蔼可亲。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寻找红色足迹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记忆像一张网,承载的东西太多,总有一些是会被遗漏掉,也有一些,因为足够重要,总也不能忘怀,甚至在时光的洪流中,仍然念念不忘,熠熠生辉。譬如,那一抹若隐若现的红色。

党——对我来说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在她的光辉下我觉得满足、幸福、充满希望。我多么想知道她究竟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开始踏上了寻找党的足迹的旅途。

我曾幻想她一定拥有一双羽翼,护佑着中华十三亿的儿女;她一定拥有光环,照亮前面的路;她一定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和蔼可亲。

曾听老一辈的人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那段不为人知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艰苦青涩的时光。年轻的我们根本想象不出那段苦日子,甚至有时候还认为是天方夜谭。玉米、红薯是早中晚饭的主打歌,饮料则是玉米粥,多种做法的大白菜,可是却没有什么油,连盐都放得很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使吃得反胃也还是这些。但是却没有想到,我们的餐桌上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佳肴,我们的衣柜里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衣装,我们的书包里多了许多那是没有的书本,我们的脑海里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知识,我们的记忆中多了许多那时没有的快乐……

大概这就是她的羽翼吧,护佑着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从小就有着幸福的生活,虽然我家不算富裕,可是我却可以拥有一个屋顶遮阴避雨,拥有墙壁挡风;我也拥有一台属于我的电风扇,在炎热难耐的夏天送来凉爽的风;我家还有暖气,能在严冬送来丝丝暖意……我们所吃的、用的、穿的甚至是交通工具都体现着我们生活的优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这不就是党的力量么?党就是这样,造福于人民。所以,我们更不能遗忘党的历史,我们应时刻关注着党,追寻党的足迹。

为响应“追寻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仰”的主题,我们在暑假期间走访了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来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决定性胜利;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和新中国的摇篮。

一踏进西柏坡纪念馆的大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生动展示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务必”的伟大实践,令我们异常振奋。而讲解员动情的解说,更让我们一次次接受着心灵的洗涤,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印象。

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时,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水库淹没。1971年在离水库不远的同一座山上兴建了新的西柏坡村,大体保持原貌。1977年在旧址西南又新建了西柏坡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包括陈列展

览馆、石刻园等部分。1978年5月26日,为纪念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与中共中央旧址同时开放。目前的基本陈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特别奖”的殊荣。目前,西柏坡纪念馆馆藏文物5000多件,国家等级以上文物200多件。1992年以来,相继修建了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廉政教育馆、领袖风范雕塑园、五大书记铜铸像、西柏坡纪念碑、周恩来评语碑、西柏坡文物保护碑、西柏坡青少年绿色文明园等革命传统教育系列工程。建馆以来,西柏坡纪念馆接待社会各界观众2800多万人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原来位于西柏坡村东头,有房屋40多处。1955年,因修建岗南水库,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旧址及西柏坡村一起搬迁。1970年冬在距原址北500米、海拔提高57米的地方开始对旧址进行复原建设。现已陆续复原了17处,房屋196间、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占地16440平方米。主要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粥时、董必武的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和苏共代表米高扬的旧址,中央机要室旧址,中央机关小学旧址及防空洞等。在复原过程中,遵循了高度一致、修旧如旧、精益求精的原则,基本保持了原貌,屋内陈设按原状进行了布置,展品主要是当年领袖们的办公和生活用品。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同学们都说,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我们今天的幸福是这里是无数先辈换来的,如此来之不易,新一代青年,应该保持先进性,树立坚定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寻找春天的足迹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春天的一天,阳光明媚。我们来到花园,与朋友们一起,找春天。这说是找春天,其实是找我们感受春风的抚摸。

春天啊!不仅仅是万物复苏的时后,还是一年的开始,我们要珍惜春天。因为离开春天,就没有跟好的机会学习了。

于是,我回忆起了一件事。可是,我却为我在学习中麻烦事的而困扰,这件事至今还一直困扰着我。

我是个好读书读书而不求甚解的人(我可不像陶渊明,“不求甚解”古意是:不要求过分的了解;今意是:不想去求解),我从小就是如此。买回一本书我只是粗略看看,并没有认真做笔记和品味文章的韵味,就过去了,至今不懂书中的请节。

不知不觉,我升入了初中,仍保持着那习惯。教语文的吴星老师很担心我的学习,就不断教育我。我虽听进去了,却也不以为然。

不知过了多久,只知道那是哥寒冷的冬夜,虽说不是“穷冬烈风”老师找到了我,说:“你的成绩差,主要原因是阅读不认真,还有错别字过多,得改改。”于是,把一大张纸递给我。我拿在手中,看了看,说的是叫我们怎么阅读。我拿回去认真的看了,忽然感到阅读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后来才知道,那是老师用了自己睡觉时间写的。啊,我感谢老师啊,感谢他的细心照料。

现在,我的阅读已提高,这多亏了老师啊。希望当今要害——错别字也去见鬼吧。我寻找的春天就是老师的教诲吧。

老师,谢谢!您在我的春天播种下了这颗对我终身有用的种子,谢谢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寻访红色足迹

全文共 3915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管你是生在风景秀丽、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还是生在风沙避日、浩瀚苍凉的大漠戈壁;不管那里是贫瘠、荒芜,还富庶、繁华。从你呱呱坠地那天起,就和那个地方结下了一生都解不开的情缘。

沂蒙山区,是我的家乡,是我魂牵梦饶的地方。那里有我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有布满我童年足迹的田间小径、还有我散落在那里的许多童年的梦想。

沂蒙蜿蜒八百里,峭峨叠翠崮岭连。流云瀑布飞鸢鸣,沂沭汶水绕山间。幽峡古木参天处,君侯骚客有遗篇。沂蒙山山脉由海拔一千多米挺拔、峭丽的蒙山、沂山、鲁山等主山脉组成。山上松柏常情,绿荫掩映,雾蔼缭绕、峰回路转、怪石嶙峋。山间,清泉瀑布,蜂飞蝶舞,小溪潺潺。主峰蒙山落差八十米的瀑布从天而降,水花四溅,蔚然壮观,七十二崮巧夺天工、风姿各异,恰到好处的点缀于险峰峭峨之间,错落有致,与主峰遥相呼应,自然成趣。沂河、汶河、沭河三条大河,河水清清,静静的穿流在大山峻岭之间。浮来山地处莒县境内,它以三峰,八观、十二景,“水上浮来”著称。和沂蒙山主峰相隔百里遥遥相望。大山深处,有棵近四千年的银杏树,早在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和莒子就曾在树下会盟,至今古树依然昂首挺立。微风吹来,树叶轻轻的摇曳,沙沙作响,宛如一位老人在喃喃地述说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沂蒙山的主山脉,横贯数县。主峰一千零二十六米,一千零一米的望海楼旧日称为“东蒙”或“云蒙”,故此,古代沂蒙山以“东蒙”和“云蒙”的名称闻名遐迩,著称于世。

沂蒙山山连山,山峦叠嶂、跌宕起伏,蜿蜒逶迤,连绵不断。沂蒙山不是一座山,它除了十多座千米以上的主山脉之外,仅海拔五百米以上的山就有五百多座,海拔二百米以上的山包则多达八百多座。所以进了沂蒙山却找不到沂蒙山,它以群山优势,绘出了有别与其他名山大川的恢弘磅礴的大势。置身于沂蒙山,你不禁会为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而惊叹不已!

沂蒙山以它那秀丽、迷人的山水风光,吸引了几代的君侯和骚人、墨客慕名寻访,欣赏它的卓越风姿,领悟它鲜活的灵气,思泉喷涌,感慨万千,随吟唱成篇。有很多的诗文、佳句,成为千古名篇。孔子曾经登临“东蒙”,乾隆皇帝下江南,为了登临“东蒙”,在山下建造了行宫,且登高赋诗:“孝能竭亲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卿。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乾隆手下的内阁大学士,“天下第一才子”纪晓岚,在南巡途径蒙阴、沂水时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蒙阴》《沂水》诗两首。宋代大诗人苏轼、唐代大诗人李白、杜浦、萧颖士都在游览沂蒙山时即兴赋诗。陈毅元帅在指挥莱芜战役时,写下了《如梦令.临沂、蒙阴道中》脍炙人口的诗篇。

沂蒙山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早在两万年前,沂河两岸就有了沂源人活动的足迹,是人类历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沂蒙山区的重镇,临沂市古城,至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全国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墓,沂南“北寨汉墓”就出土在这片土地上。

沂蒙山区是一片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荟翠,群星璀璨。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子、匡衡、刘祥等历史名人就出生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

沂蒙山区是一片经历了“战争洗礼”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的《铁道铁道游击队》,解放战争时期的《南征北战》、《红嫂》和著名的“孟良固战役”等真实的战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沂蒙山,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罗荣环、徐向前、苏裕都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仅有四百二十万人口,就有一百二十万支前大军,车轮滚滚,冒着敌人的炮火硝烟奔赴战场,有十万多优秀沂蒙儿女献身疆场,有六万多革命先烈的鲜血撒在了这块土地上。用他们鲜血和生命回报了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立下了光照千秋的辉煌功绩。

解放后,沂蒙儿女在这片用先烈的热血浇灌的土地上,以满腔的热情、如火如荼的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用聪睿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迅速改变着沂蒙山区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沂蒙山区土地肥沃,矿藏丰富,山清水秀,稻花飘香,有着“江北水乡”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千万沂蒙儿女,借改革开放的东风, 依托地处沿海,东靠日照港、岚山港和江苏连云港港口的地理优势,凭借丰富的矿藏、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吸引外资,使沂蒙山区的基础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成了一个以沂蒙重镇临沂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京沪高速、日照高速的开通,使沂蒙山区的公路交通更加完善。临沂飞机场已经和全国十几个城市通航,沿海铁路大道在沂蒙山区境内纵横交错,一个快速、便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已经形成。沂蒙山区的通讯、网络信息系统也在飞速发展。临沂市已经成为江北大型的商品集散地,综合批发市场在全国据第三位,流动人口达到了二十多万。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汽车的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已经启动,乡村的互连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刘团村已经实现了全国第一个电气化村,沂河小埠东建成了世界最长的橡胶拦河坝,被列为一九九九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广大农村的产业结构通过不断的调整,逐步趋向合理,免除农业税和各种农业补贴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看到了希望,更有了奔小康的劲头。

我的家在沂南和临沂、莒县、莒南四县接壤的地方,是沂河东岸的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庄,虽然地处沂蒙山区,却离沂蒙山主山脉有几十公里,不是山也不是崮,是一条延绵十几公里的的丘陵。我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我的村中间有一条小河,清清的流水常年不断。小河的两岸长满“水红”和其他一些叫不出名子的小草,一群群我们叫它“小麦穗”的小鱼逆着小河的流水欢快的游弋,鱼虽然很小,数量可不少,这里一群,那里一群,到处都是。它机灵的很,你甭想抓到它。小虾子,看样子很老实,趴到草丛里一动也不动,当你想去抓它的时候,手还没等碰到草它“噌”的一下子,早就不知道蹦到哪里去了。最好抓的就是“沙胖鱼”,它憨憨的,看见有人来抓它,就一头拱进沙子里去,你只要看准了它钻进了什么位置,一下子连沙子一起捧起来,它准在里边,无可奈何的等着你去发落。那条小河的发源地就在村东头不到两千米的地方,那里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到处一簇簇的小泉眼,汩汩的往外冒水,把细细的沙子顶在水花的上面,冒出水面有一、两厘米高。要是渴了的时候,把泉眼边上的水用手捧起,喝上几捧,味道甜甜的,清清爽爽的沁人肺腑,既防暑又解渴。涓流成溪,就这么一簇簇,一片片的泉水汇流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条小溪,小溪再汇集起来就成了小河,我的村子就在小河的源头。这条小河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不少的欢乐,夏天雨水多,把小河的河床冲的干干净净的,小河的水位也比其他季节高不少,晚上天热了,赤条条钻进水里,就甭提有多美了。运气好的时候说不定还能顺便捉条鱼上来呢。

农村人是不栽欣赏花的,可是到了春天漫山遍野到处是花,每家院里都有几棵杏树、桃树的,到了开花的季节,鲜花一团团、一簇簇的压弯枝头,蜂飞蝶舞煞是热闹。树冠大的有的枝条就冲破院墙的禁锢探到街上,真可谓:“满园春风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了门到了田野里,更是花的世界,桃园、梨园、苹果园,还有篱笆上的蔷薇、野玫瑰,田埂上、路边上的野花,争奇斗艳嫣令人目不暇接,空气中无处不洋溢着花的馨香。

我家乡的春天,除了在那里常住的喜鹊、麻雀外,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子的鸟,大的象只鸡,小的,毛茸茸的只有桃核那么大。它们在树的枝头啁啾鸣叫着,欢快的跳来跳去。燕子在我的家乡被人们视为“吉祥鸟”,有“燕子不落愁家之说”,它自然受到了人们的特别钟爱。不管它选中了在谁家的屋檐底下或屋内筑巢,一般人家都会欣然应允。秋末,它们到南方去“避寒”,春天一到,它们又千里迢迢从南方归来,去的时候它们是拖儿带女,回来却只有“老夫妻”俩,我想,它们的儿女可能是另立门户别处安家了。它们不顾长途奔波的疲劳,回来就把旧巢维修一新,从田野里衔来一些柔软的干草垫在巢里,作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的准备。燕子和麻雀是比较通人性的鸟,只要你从小把它喂大,他就会成为你的好朋友,形影不离的跟着你,有时候你想把它放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把它放飞后,它在天空盘旋几遭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

秋天,天高气爽,是收获的季节,是农村最忙碌的季节,也是令人向往的季节。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一片片金灿灿的庄稼地的高处,找一块干净、平坦的草甸子一躺,仰望天空,啊!蓝蓝的天空,就象刚刚用水冲洗过一样,是那样的清澈、碧蓝,一尘不染。白云,一朵朵、一片片,一簇簇,象棉花堆、又象雪山。它变化多端、奇妙无比,一会儿象踏着祥云的孙悟空,一会儿又变成了唐僧骑着白龙马。你凝神看着,就会在你的脑海里浮想联翩,产生出很多奇妙的幻觉和灵感,真是秒不可言。这时你站在高处向西眺望,太阳金色的余辉撒在沂蒙山上,整个山脉苍苍茫茫、重重叠叠的轮廓清晰可辩,就象一首浪漫的朦胧诗,又象一幅精美绝伦的大型的山水画, 让人陶醉,令人神往。恍惚有置身世外的感觉。看着,想着,不经意间太阳就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火球悄悄的滑进了沂蒙山的深处。

沂蒙小调:“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我的家乡沂蒙山”,以真挚的情感、悠扬的旋律,唱出了千万沂蒙儿女的心声。“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儿女的志更高、情更长。沂蒙儿女正在这片有着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一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富饶的新沂蒙、新家园。

啊! 沂蒙山,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父老乡亲,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寻访红色足迹800字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传承中华美德,寻访红色足迹,实现中华复兴与民族富强。

——题记

2015年9月3日10点整70发礼炮响彻了整个首都的天空,振奋了所有中华人民的心,震撼了整个世界!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随着庄严而高昂的国歌声,让我们回忆起那一段红色的历史,那是一段可怕的回忆,悲惨的回忆啊!无数祖国同胞为了现在美好的生活而战死沙场,无数无辜的人民死在敌人的枪击下,无数英雄好汉与敌人拼死争斗换来了如今美好的家园,请与我一起走进身边的红色历史。

今年8月上旬我来到了江阴的鹅鼻嘴公园,一只硕大的船只停留在一个三叉路口,看似它仅仅是一艘普普通通的农家渔船,它身后却藏有红色的记忆渡江战役第一船。那是一个历经血腥风雨的年代,这艘船在敌人的炮台下,来回运送战士了六次,减少了不少的伤亡。

深入公园,可以见到黄山炮台的遗址,它是,光绪年间,为防外舰入侵,特在此增筑炮台,使它成为中外闻名的江阴要塞。前进的征途上,血色记忆中的不畏艰难;时时刻刻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再向前。

8月底我来到了我们的首都北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也许这仅仅是一个数字,大家并没有在意,但当你走上长城,你知道,你错了!远远望去,长城绿树环绕,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矗立于世界的东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的骄傲!当你踏上长城,就相当于踏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陡峭而崎岖的台阶,近一百三十度都陡坡,当我登上第一座烽火台时却已是气喘吁吁,举目远望长城气魄宏伟,雄伟壮观,分外妖娆,一种民族感油然而生:长城的修建工程有多浩大;长城上的战争有多残酷;长城上曾经躺下了多少祖国英雄好汉!

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悲壮的红色场面,想起了陆游的悲壮词句:“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金戈铁马,往事如云。

黄昏时刻来到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坦克、步枪、飞机、炮弹、卫星……每一样武器都是当时革命人士智慧的结晶,每一样武器都有一段红色的历史。抬头望向天空,火红的落日就像当年人们斗志昂扬的心。那是勇敢、顽强、坚定,排除一切障碍的心!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回到潍坊,我来到了潍坊的烈士陵园,方形烈士碑亭高10米,飞檐翘角,熠熠生辉。一点儿也不逊于天安门广场前的革命英雄纪念碑,高26米的纪念碑矗立广场中央,碑体正面“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贴金大字出自毛泽东主席的手体。烈士陵园的各处建筑都深深的反应出战士们的伟大,与人民的团结!

红色文化是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的生动体现。寻访红色文化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更

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向那抹红色致敬,寻访红色足迹,走上民族复兴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精选寻访红色足迹征文2000字

全文共 1907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文化是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的生动体现。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寻访红色足迹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传承中华美德,寻访红色足迹,实现中华复兴与民族富强。 ——题记

2015年9月3日10点整70发礼炮响彻了整个首都的天空,振奋了所有中华人民的心,震撼了整个世界!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随着庄严而高昂的国歌声,让我们回忆起那一段红色的历史,那是一段可怕的回忆,悲惨的回忆啊!无数祖国同胞为了现在美好的生活而战死沙场,无数无辜的人民死在敌人的枪击下,无数英雄好汉与敌人拼死争斗换来了如今美好的家园,请与我一起走进身边的红色历史。

今年8月上旬我来到了江阴的鹅鼻嘴公园,一只硕大的船只停留在一个三叉路口,看似它仅仅是一艘普普通通的农家渔船,它身后却藏有红色的记忆——渡江战役第一船。那是一个历经血腥风雨的年代,这艘船在敌人的炮台下,来回运送战士了六次,减少了不少的伤亡。

深入公园,可以见到黄山炮台的遗址,它是,光绪年间,为防外舰入侵,特在此增筑炮台,使它成为中外闻名的江阴要塞。前进的征途上,血色记忆中的不畏艰难;时时刻刻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再向前。

8月底我来到了我们的首都北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也许这仅仅是一个数字,大家并没有在意,但当你走上长城,你知道,你错了!远远望去,长城绿树环绕,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矗立于世界的东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的骄傲!当你踏上长城,就相当于踏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陡峭而崎岖的台阶,近一百三十度都陡坡,当我登上第一座烽火台时却已是气喘吁吁,举目远望——长城气魄宏伟,雄伟壮观,分外妖娆,一种民族感油然而生:长城的修建工程有多浩大;长城上的战争有多残酷;长城上曾经躺下了多少祖国英雄好汉!

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悲壮的红色场面,想起了陆游的悲壮词句:“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金戈铁马,往事如云。

黄昏时刻来到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坦克、步枪、飞机、炮弹、卫星……每一样武器都是当时革命人士智慧的结晶,每一样武器都有一段红色的历史。抬头望向天空,火红的落日就像当年人们斗志昂扬的心。那是勇敢、顽强、坚定,排除一切障碍的心!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回到潍坊,我来到了潍坊的烈士陵园,方形烈士碑亭高10米,飞檐翘角,熠熠生辉。一点儿也不逊于天安门广场前的革命英雄纪念碑,高26米的纪念碑矗立广场中央,碑体正面“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贴金大字出自毛泽东主席的手体。烈士陵园的各处建筑都深深的反应出战士们的伟大,与人民的团结!

转眼间,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建党90周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身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尽管抗战已经过去多年,可还是有许多老党员与老红军。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老党员,一位八、九十岁的老爷爷,双脚已经不能活动,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之后的日子。他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最近的事情都已经记不清,甚至能把曾孙当成别人的小孩,把孙子当成小偷,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抗战的时候。当我去寻访这位老党员的时候,他黯淡的眼睛似乎又亮了起来,龙飞凤舞的讲了起来:“我出生的时候,外国已经在如猛虎般的侵占我们的祖国,在我15岁的时候,我们那些孩子,每天都盼望着当军打鬼子。刚好晋江成立第一支武装队伍,开展游击战争,虽然不是打鬼子,但大家都很高兴。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加了武装队伍。21岁,我成了党员。当上党员没几个月,我就被蒋军(国民党)抓去了。我原来的老伴当时也是党员,她去救我,结果被枪毙了,留下了大毛(指老爷爷的儿子)。后来,中共晋江县共委派人把我救了出来,我才知道我原来的老伴已经死了。我很生气,积极参加党员活动,发誓要打死蒋军,有好几次到鬼门关前走了又回来了。成立泉团晋江大队(1949年5月)后,我也加入了。大队主动出击,摧毁国民党基层政权,后来配合解放军解放晋江(8月31日),晋江才算解放了。后来,我的身子不争气,垮掉了,才停止参加党的活动。”

我想不到,原来,抗战有着这么多历史,共产党的红色足迹,早已经深入千家,造福万家。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党员,继续党的红色足迹!

红色文化是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的生动体现。寻访红色文化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更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美德,寻访红色足迹,实现中华复兴与民族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寻访红色足迹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题记: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他们的身影……

记得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革命烈士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而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也令人赞叹。

那时部队进入草地,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队友就此长眠。

眼看牺牲的同志越来越来多,朱总司令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寻出一些无毒的可食用的野草,以度过饥饿的难关。而张思德在尝百草的活动中,总抢在他人之前。

有一回,一个小战士在水塘边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拔起一根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嘴里,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头昏脑涨,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昏了过去。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生命的危险让给自己。

这种精神让我们敬佩,让我们回忆当年红军那种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念到这句格言时,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红军长征,我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让我不禁想起毛泽东主席曾就长征作过的精辟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队",90多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华夏儿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在国际形式日益紧张、天下尚未太平的现状下,我们依旧更需要虔诚的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先辈长征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宁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学生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用科技来强国,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红色之旅》后,我被书中的一个个勇敢坚强的人物深深的感动了,像:英雄杨靖宇,即使吃树皮,也不投降;像在卢定桥22名勇士手持冲锋枪,背插大刀,腰插手榴弹,脚踩铁索,踏上了不归路,在枪林弹雨中,向河对岸冲去;还有很多很多……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一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故事讲的是刘胡兰15岁就加入了共产党,一天,刘胡兰听到了街上传来了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和一阵阵吆喝声。原来敌人把村子包围了,这时几个敌军端起枪来到刘胡兰面前,说:“你是刘胡兰把,我们特派员有请。”刘胡兰甩开压他的敌军,大步的走去。最后,为了保护地下党的同志们,不把党的机密告诉敌人,她勇敢的躺在了铡刀上。在临刑前她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一身骇然正气!她锐利的目光地得几个敌人哆哆嗦嗦地走上前去,按下了铡刀……后来,毛泽东挥笔为刘胡兰写下了 8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一边看一边深思,我想了很多。我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我每次去练跆拳道,都更积极了;虽然每次压腿都会撕心裂肺的疼,可我都第一个上前,而且无论疼与不疼我从来不喊出一点声音来,只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每次我疼的时候,一想到刘胡兰死都不怕,我们这点小小的疼痛又能算什么呢?

中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像刘胡兰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他们或是流芳千古,或无人问津,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为中国的安危,为中国的利益而死。我们中华民族为有这样的中华子孙而骄傲,而自豪。我们着新的一代要为祖国奉献我们的身,我们的心,把祖国建设的更没美好!更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寻找童年的足迹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看着窗外阳光明媚。太阳照在水池上,水慢慢蒸发了;太阳照在小树上,树叶慢慢长大了。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已经过去的童年。童年对每个人求说都是快乐的,有趣的,更是令人留连忘还的,儿时我曾做过许多傻事,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那一次……

那年我已经5岁了,经常和妈妈一起看电视,一次我看见电视里的人把自己五花大绑起来,后来绳子却不知不觉得到了别人身上……我觉的很奇怪,想着自己也想试试。于是我找来了一条很长的绳子和一块布。我准备把自己绑起来,然后再变到洋娃娃的身上。“表演”开始了,我先把布粘到墙上。然后我用那条绳子把自己绑的紧紧的,都快喘不过气来了。接着我在绳子上打了一个死结。然后我学着电视上的---魔术师的样子把洋娃娃先放进布里。由于我的手被绑的紧紧的没办法用手拿,我只好用脚夹着,然后一步一步地跳进里边去。一切都准备好了,魔术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和洋娃娃在布里呆了一会儿,咦绳子怎么还在我身上啊!我惊讶的说。过了几分钟绳子还在我身上。我急了,想着这绳子可怎么解呀。我的手马上在动,可是怎么动都没用,那绳子可调皮了,就是想呆在我身上,我怎么弄它就是解不开。这下我更急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拿不定主意。“哇”的一声,我哭了起来。妈妈听见了,急忙跑到楼上,看看,可把妈妈吓住了,妈妈见我全身都绑着,就急忙帮我解开绳子。问道:你在干嘛,把自己绑起来。我不好意思地说:“我在模仿电视里的魔术师。妈妈听了笑着说,以后可不能这样傻了。”我难为情的点了点头。

童年又高兴的事,那就一定会有不高兴的事了,那就听我说一说吧!

童年中,不高兴的事,当然就是被妈妈打了。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妈妈的护手霜都给折腾没了,妈妈知道了把我狠狠打了一场。害我哭了好久。

童年,就像一个大摇篮,里面乘载了我许多的美好回忆,许多的欢声和笑语。但童年过去。这感觉足在久久不停的荡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关记忆作文:寻找当年的红色足迹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眼间,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建党90周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身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尽管抗战已经过去多年,可还是有许多老党员与老红军。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老党员,一位八、九十岁的老爷爷,双脚已经不能活动,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之后的日子。他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最近的事情都已经记不清,甚至能把曾孙当成别人的小孩,把孙子当成小偷,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抗战的时候。当我去寻访这位老党员的时候,他黯淡的眼睛似乎又亮了起来,龙飞凤舞的讲了起来:“我出生的时候,外国已经在如猛虎般的侵占我们的祖国,在我15岁的时候,我们那些孩子,每天都盼望着当军打鬼子。刚好晋江成立第一支武装队伍,开展游击战争,虽然不是打鬼子,但大家都很高兴。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加了武装队伍。21岁,我成了党员。当上党员没几个月,我就被蒋军(国民党)抓去了。我原来的老伴当时也是党员,她去救我,结果被枪毙了,留下了大毛(指老爷爷的儿子)。后来,中共晋江县共委派人把我救了出来,我才知道我原来的老伴已经死了。我很生气,积极参加党员活动,发誓要打死蒋军,有好几次到鬼门关前走了又回来了。成立泉团晋江大队年5月)后,我也加入了。大队主动出击,摧毁国民党基层政权,后来配合解放军解放晋江(8月31日),晋江才算解放了。后来,我的身子不争气,垮掉了,才停止参加党的活动。”

我想不到,原来,抗战有着这么多历史,共产党的红色足迹,早已经深入千家,造福万家。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党员,继续党的红色足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记忆中寻找外公的足迹

全文共 3366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的一人在外生活,使外公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只是这厨艺只有在外婆出门时才露。二年级时,外婆到舅舅家里去照顾小弟,外公则负责起我的衣食起居。冬天六点钟要去早课,八点钟回家吃早饭,北方的冬天很冷,而我偏偏是个怕冷的孩子,我起床,外公也跟着起床,我上学去了,他则在家忙起了早餐。等我从学校奔回家里,他就忙着给我倒热水找袜子,大清早就要烫脚,忙完则又是一个惊喜。褒好的鸡汤,浓香扑鼻。不管三七二十一俩人可以吃完一只鸡,喝碗汤从心暖到全身……

外公今年八十二岁了,我也是个二十二岁的大姑娘了,他老人家比我早到这个世界六十年。能成为他的外孙女,这也是一种缘分,是缘分使我成了他血脉相承的孙辈。外公为人随和善良,好象也有些山东人的倔强,可这倔强并不影响他的正直,在外公身边生活了有十二年吧。四岁之前也在外公家,只是那时,外公还没有退休,我还不是很记事,他即使抱过我,亲过我,我也不会记得。

四岁那年外公退休回到老家,我的生活里就多了一个白白的气色红润,略有发福的小老头。也许是陌生,对他没有多少喜欢,只是他比较喜欢带我玩,给我买好吃的。不过,还是不喜欢。因为外婆家一直都是几个女人在料理生活。外公的到来,让我有些不适应。所以,我就固执的认为外公长的不好看,这种观点直到我三年级时,学校要拿家长证件,我把外公的证件交给老师。老师说,你外公好帅,好有气质,我才转变了那固执了几年的观点……

外公从不给我讲他从前的故事,我也是从外婆和妈妈的嘴里了解到点滴。于是,我知道了外公的从军史。外公1944年参军,参军的第二年,有个晚上外公值勤,其他的士兵在打牌,几个和外公一起值勤的人按奈不住诱惑,进营看了一会牌,却让敌人钻了空子,好在敌人的力量薄弱,可还是死伤了一些人,有共军也有敌军。外公成了罪人,他和其他几个战友按照军纪要被处决,但是,执行枪决的时候是凌晨三四点,那天下了好大的雾。几个人跪倒在事先准备好的死人坑前,背对着狙击手。那时候有一种规矩,一个一个的枪决,而且还另外多拉了一个人,也就是说枪决的人数不变,总会有一人幸免,外公很幸运,他是数外之人。在浓雾中,一阵枪响过后,还没有失去理智的他飞快的跑进了一片玉米地。是一个早起拾粪的老农,把自己的衣服换给他,救了外公一命。尔后,外公就背井离乡又一次参军去了,几经沙场,转战到上海,因为外公的良好表现,成了一名优秀的士兵,最终成了上海轮船公司的一名水手,而且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妈妈说她的奶奶每讲起这个故事就会大哭一场,她总说,我的儿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些对外公早年的了解,也只是经过几人口传的故事。

外公一生育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两个长子,因为疾病夭折了,一个不满周岁,一个年仅八岁。尔后我的姨妈和妈妈相继出生,苦于膝下无子,又领养了我的小舅舅,被视为家中至宝的小舅舅。

解放后外公在上海工作,外公的薪水不低,自己又比较节俭,每月寄回家里的钱已让母子六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并且周济了很多亲戚,有的甚至是事出几辈的亲戚。那时鲁西南的小村庄确实太贫困了,外公外婆皆为善人。等到改革开放,大家的生活都改善的时候,亲戚也疏远了,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外公的接济了,外公并不埋怨什么,因为他认为那是件好事,总比大家都贫穷好。记事起听妈妈说过,可并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毕竟我们家的亲戚不多,直到2000年外婆去世,下葬那天,追悼的人很多,妈妈说那些人都是亲戚,有很多她也不认识,外公还记得。外公说,外婆喜欢热闹,这么多的“亲戚”都多年没有往来过,外婆要走了,一定要报丧他们,让他们送送外婆。我想他们应该是善良的,他们还来送外婆最后一程,说明他们还记得外公外婆曾经对他们的周济。

外公一生节俭,虽然挣了不少钱。年轻时,每年从上海回来,总不忘背一些新鲜东西回来,上海的发达,乡村的落后,指靠一双臂膀无法缩短,可他却带给那片乡村了惊喜。他从上海背回了缝纫机,自行车,钟表,洋伞,无线电。几乎他的每次归乡省亲,都是那片乡村的惊喜,就连外公的猪皮鞋也不只一次的借给别人去相亲!因为有了缝纫机,村里人也穿上了机制衣,妈妈就是村里的第一个裁缝。

外公生平没有多少爱好,喜欢赶集,喜欢玩弄花草,喜食干硬的食物,最爱炒花生,麻花。甚至,外公去世时仍有一幅好牙齿,记得在他弥留之际,我给他吃松子,他还能嚼动。初中时,我们修葺了一下小院,种了一些花草在小院里。我和外公外婆把花草照顾的生机盎然。闲暇,外公会和他的老友到田间地头去转一转,回来时不忘带一株韭菜给我,我把它们分成六株植于南墙根。韭菜两周就可以长成,我们就可以吃顿蒸饺了。韭菜鲜嫩和鸡胸肉和在一起做馅,味道鲜美。外婆去世的那年夏天,家里的葡萄树长的特好。后来我离开了外公。冬初,外公也离开了那个小院。再次见到外公是次年春天,他兴奋的告诉我葡萄挂满了藤,引来了不少鸟儿,只可惜我们乖乖没有见到我们自己栽种的葡萄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它的酸甜。外公是有遗憾的,我也遗憾,毕竟我从没有见到过它的果实。

外公心善,宠孩子。可像我这种儿时几分顽皮的孩子。是宠不得的。气也把人气坏了。从小被宠的像个公主,说一不二,外公偶有生气,可气过之后仍是倍加疼爱。小孩子喜欢灯笼,九岁那年,又到元宵节,灯笼我是有的,是外公买给我的,可那天下午他别出心裁的用点心盒和盒子外面的玻璃纸给我糊了一个灯笼,那纸灯笼并不及买的好看,小巧。可我还是喜欢,虽不懂什么欣赏,可感觉像极了宫廷式的灯笼。外公很开心,他的笑逸出他内心的喜悦。外公喜欢给我买衣服,鞋子。而且,眼光很是不错,鞋子很漂亮,七岁那年给我买的那双淡绿色凉鞋至今还在记忆里。不过,外公有时候也会范糊涂,当他到服装店买衣服拿不定主意时,就会征求二十多岁大姑娘甚至是三四十岁妇人的意见。所以,有些衣服是不讨我喜欢的,甚至是惹我生气的。不过,没有衣服穿时,我还是会穿那些衣服的,虽然高档可是超越了我年龄的成熟,也许这就是导致我后来偏爱老成冷色调衣服的原因。外公是个明白人,十四岁的时候他就不给我买衣服了,他和外婆则会看我的衣橱给我钱让我自己去买。不过,他有时候来兴致还是会给我买件回来……

多年的一人在外生活,使外公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只是这厨艺只有在外婆出门时才露。二年级时,外婆到舅舅家里去照顾小弟,外公则负责起我的衣食起居。冬天六点钟要去早课,八点钟回家吃早饭,北方的冬天很冷,而我偏偏是个怕冷的孩子,我起床,外公也跟着起床,我上学去了,他则在家忙起了早餐。等我从学校奔回家里,他就忙着给我倒热水找袜子,大清早就要烫脚,忙完则又是一个惊喜。褒好的鸡汤,浓香扑鼻。不管三七二十一俩人可以吃完一只鸡,喝碗汤从心暖到全身……

我喜欢吃精肉,肥肉从来不碰,外公每次做红烧肉,都会细致的切分精肉和肥肉。即使是外婆去世那年,我每周回家一次,他还是那样细致的把肉做好等我回来吃,记得那个夏天可能是肉没有放好,给我留的精肉竟然生了几粒小蛆,他没有注意到,我看到了,不想扫他老人家的兴,我悄悄把有蛆的拣了出来,还是干完了那盘肉。

外公不喜欢睡板床,只爱网床,中间一个坑,他认为那是舒服的床,即使是到了癌症晚期,在病房里他仍旧不舍网床,没有网床他只有选择侧卧,这是种习惯了,也许,习惯原于他的倔强吧。

外公喜欢看新闻,对时世有自己的见解《齐鲁晚报》陪他打发了不少的时间,外公有一手好字,虽然,他很少写东西,可我还收看到了他写给公司的信,那字是我毕生难以练就的。

外公不喝酒,偶尔会抽一下烟,也会打打小牌,赢点钱到会很开心,输了就不悦了。其实,只是老年人的娱乐,他又不缺那点钱,可他还是会不高兴的。牌场不以输赢论英雄,他是知道的。也许,输了亦为败战吧。他不喜欢失败。

外公还有一个怪癖,就是喜欢用金属丝自制的掏耳匙,在阳光温和的午后,晒着太阳掏耳朵,就连他最后的几十天里,床前的小木桌上仍有一支铜制的耳匙,也许是陪伴了他多年了吧。

外公走时,我还在离家千里远的长沙,一年过去了,老人的笑容还是那么真切,暖暖的阳光,掏耳匙,葡萄挂满藤的小院,纸灯笼,热气腾腾的温暖我一生的鸡汤……想念外公。

如果,真的有天堂,祈祷老人家在天堂开心,幸福。

如果,真的有因果报应,好人无论在哪个人间,依然是好人,依然一路好走。

如果,真的有来生,但愿我还能做你的外孙。

人生不长就几十年,人生很长,我对你的感激延续我的一生。

想念外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寻找春天的足迹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我们唱着熟悉的歌谣,在幸运星作文班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东湖公园寻找春天的足迹

走进公园的大门,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草偷偷地从土地上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踩在上面软软的,用鼻子一闻还带着清新的露珠味道。

继续向前走,河边的柳树伸展出无数的柳条来,柳树姐姐把一条刚长出来的嫩绿的“长发”舒展开,微风佛过,柳枝就随风飘动,翩翩起舞,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公园深处的花坛里开满了许多缤纷的小花,他们红的像火,粉的如霞,白的似雪,花坛里的花种类繁多,但最好看的还是迎春花了。迎春花黄灿灿的,花瓣一般都是大瓣,也有七八瓣的。迎春花的生长情况更不一样,有的含花待放,有的打着花骨朵儿,有的已经完全开放。

在往前走一点,就是游乐园了,一群群天真有趣的小朋友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开开心心地玩着游戏呀!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我终于找到了春天,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访红色足迹征文小学生

全文共 144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许许多多的事被我们遗忘,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是谁让我们拥有了如今美好的生活。那,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就走上了解救中国人民于苦难中的光荣道路。中国共产党革命前辈留下的足迹,永远不应被忘记。

正因这个缘故,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一家便踏上了寻访红色足迹的道路。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大会址,到西路军马场滩战役遗址,从微山湖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到上海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从延安的宝塔山,到南京的雨花台,都留下了我们寻访的身影。

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共“一大”会址。在一片片石库门中,“一大”会址并不显眼。然而,就在这间普通的小屋中,诞生了解救中国于危难中的中国共产党。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走入简朴而神圣的“一大”会址。这是一座普通的上海民居,由多间小屋组成,其内摆放着桌椅等物,在最大的一间屋中,许多座椅围绕着一张拼接而成的大桌,这便是当时的会议室。就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给中国带来光明前途的会议。当时的代表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运用机智使会议顺利进行,避开了外国巡捕的阻挠。在一大会址旁,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馆讲述了这一艰难历程。

陈列馆从近代中国受列强侵略说起,进而介绍中国人民的求亡图存运动,从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陈列馆中,公共租界的界牌石诉说了外敌人入侵;鸦片战争时期的固定式清军大炮,表明了中国的落后;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争;《新青年》等杂志,则展示了当时有识青年的蓬勃朝气与进取之心;而后便到了中共一大,十几个人在一间小屋中创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诚然,初期的苦命是艰苦的,邓恩铭、王尽美等许多一大代表为革命事业光荣献身;代表中也有张国焘、陈公博等背叛革命之人。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 、董必武等始终始终如一的革命者,一直坚持到革命的胜利。能在如此困难中坚持下来的,才是烈火中炼出的真金。他们留下的,是永不磨灭的红色足迹。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总会想起铁道上那惊心动魄的抗日烽火,想起那些普通的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红色足迹。

当年活跃在临枣铁路附近的“飞虎队”,只是一支小小的游击队。然而,他们却用自己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建下了永垂不朽的功勋。他们常年居住在微山湖中的微山岛上。如今在这座岛上,已经建起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重现铁道抗日的烽火,缅怀英勇战斗的先烈,纪念那平凡而伟大的红色足迹。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两座巨型雕塑:右侧是“铁道雄风”,铁道游击队的战士们扒在火车周围,展现出一幅在铁道上战斗的场景;左侧是“微湖曙光”,战士们立于一艘大船之上,高唱凯歌,欢庆抗战的胜利。 在展览馆中我们看到破袭铁路的场景,看到了两军对垒的惨烈,看到了被迫弃岛的悲凉,看到了得胜凯旋的喜悦……在展柜中,陈列着游击队使用过的枪支、大刀,还有一个土琵琶……游击队员们一幕幕战争和生活场景在这里一一再现:夺取武器的不易,在敌占区立足的艰难;躲避敌人费尽周折,伤亡不断雪上加霜;定居孤岛,频扰铁道;日寇上岛扫荡,游击队藏匿芦苇荡消灭侵略者;政委归来传喜报,荡气回肠凯歌还。一个个英雄的形象深深印在人们心中。

追寻一个个红色足迹,凝视一幕幕场景从眼前展现,感受一份份激情在心中燃起。那些光辉耀眼的红色足迹走过了祖国的千山万水,换来了如今的美好人间。他们激励着中国人民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