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为主题的作文(实用19篇)
生活,如果没有温暖便是一碗清水,家庭没有温暖就没有温馨,没有快乐。而社会,如果没有温暖就无须存在。温暖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温馨的心灵触摸,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为主题的作文,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欢迎浏览阅读!
浏览
7123作文
473我的家乡主题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我的家乡在潍坊,是个物产丰富,鸟语花香的地方。
俗话说: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不哦博士潍坊的特产,清、脆、可口、生熟皆宜、健胃消食是潍坊萝卜最大的特点。
除了萝卜,潍坊的风筝,年画也是闻名中外。
每当春风吹起的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都来参加潍坊一年一度的风筝盛会,各式各样的风筝吸引了世界各国游人的目光,他们都称赞潍坊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潍坊工农业生产都很发达,是全国百强城市之一,据全国第十五位。纺织机械,化工,轻工等行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享有一定的声誉。潍柴的柴油机、潍坊纯缄厂的纯缄、福田重工的收割机、巨力的农用车畅销全国各地,有些还出口到国外去呢!
潍坊杨家埠,是全国著名的三大年画产地之一。他们生产的木板年画,古朴逼真,形象动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潍坊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白浪河就像一条彩带,穿城而过;一座座大桥就像道道彩虹,横跨两岸近几年,潍坊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街道宽了,楼房多了,鲜花和草坪随处可见。白浪河公园、账面和公园、人民广场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们生活在这里,就像生活在一个大花园里一样。
潍坊,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祝愿明天的你会更加辉煌。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家乡风俗的主题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我的家乡是在荆州,我相信每个人应该都很熟悉吧,我的家乡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文化底蕴的古城,家乡有很多民风民俗,像关帝庙会、荆河戏、荆州花鼓......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要数“采莲船”啦。
“采莲船”又称旱船,是荆州市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习俗舞蹈,以采莲船为道具,多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表演。民间传说,采莲船是为了纪念蔡状元和观音娘娘坐船筹款的善举而表演采莲船的。
传说,有一个叫蔡状元的人,想为乡亲们做点好事。他觉得乡亲们过河没有桥,就动了修桥的念头。哪知道,桥只修了一半,蔡状元的家产就卖光了,他无可奈何,只好到处乞讨。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在过年。蔡状元打着莲花闹,一边拜年,一边乞讨,想讨些钱来修桥。可是,一些有钱的人家看他像个叫花子,不想让他在自己家门前乞讨,老远就把门关上了。蔡状元一分钱也没讨到,就来到河边,望着半截桥哭了起来。一会儿,河里漂来一只花花绿绿的彩船。人们哪见过这种船,就都赶来看彩船。只见划船的是一位老汉,打着赤脚,船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女子。这时,老汉向围观的人边拱手,边说:“哪位公子能用银子抛中女子,就把她许配哪位为妻。”话音刚落,一些公子少爷就都跑回家,抱着大包小包的银子,朝女子身上抛。可抛了半天,谁都没有抛中。抛去的银子也都落在了船舱里,险些把船压沉了。原来,船里坐的是观音娘娘,划桨的老汉是赤脚大仙。观音娘娘看蔡状元很善良,才想这个办法帮他募捐修桥。那些公子怎么可能抛得中观音娘娘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蔡状元和观音娘娘的善举,就玩起了“采莲船”。
采莲船一般用竹篾做龙骨,扎成船状,外用各色布块和彩纸糊成,船顶犹如楼阁,底部成船形,船中可容一人站立,当锣鼓响起时,采莲船便开始舞动起来,一名漂亮的女子站立在船内,做出采莲船行进的各种姿态,船外,男的化装成花脸做丑角,手摇大蒲扇,扮成滑稽的样子赶艄,逗趣取乐,女的手持竹桨在旁撑船并表演各种唱词,锣歇歌起,歌词多是自己临场即兴自编的,尽是恭喜发财、心想事成、健康长寿、家庭和睦、五谷丰登和大吉大利等方面的吉庆内容,而采莲船玩到哪家,哪家就得给点东西呀!因为观音娘娘坐彩船时,为的是募捐,如果不给点东西,就会显得主人太小气!
采莲船是荆州特有的风俗,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你到荆州来,一定要好好玩一下“采莲船”哦!
篇2:有关家乡的风俗主题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元宵佳节在我们老家,热闹的气氛可以说不输给春节,因为这一天,大家都是纯属娱乐!
我们家的元宵节,晚上很热闹,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晚上闹元宵。
姑娘们早在轿子形的旱船上做“船夫”,手里拿着浆,做出划船的动作,边划边唱些地方歌曲。装得像极了,另外有些男子画成丑角的模样,扮成船客,以各种滑稽可笑的动作逗观众开怀大笑,忍俊不禁,使整个元宵节的气氛变得更有趣了。妇女们把糯米做成了一颗颗汤圆,在烧汤圆时,分煮汤圆,炸汤圆,蒸汤圆这三咱,至于香汤圆,甜汤圆,酸汤圆,辣汤圆,咸汤圆,那是按汤圆的味道来分的,汤圆放在锅里煮,不一会儿,屋里就充满了汤圆那诱人的香味,熟了熟了,妈妈给孩子一个一碗汤圆,这碗热所腾腾的汤圆,比任何东西都要好吃,因为台湾民谣说:“吃了汤圆,好团圆。
在元宵节还有要龙灯的。
人拿的木棍上有一条竹蔑扎成的栩栩如生的龙,舞龙时,由一个人手里拿红色的绸球引龙去扑扮玩要,这条龙随着绸球,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或摇头,或摆尾,或盘旋,或腾楗,上下翻腾,,在锣鼓声的伴奏声中,气势雄伟壮观。老人会讲起元宵节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时期,猎人不小心把天鹅射伤了,玉帝很愤怒,决心要把人和牲畜全烧死,一位仙人冒死来到百姓中报信,让人们在五月十五家家点燃火把,亮起灯笼,然后飞回天宫,玉帝听了不相信,又看了一看,人间果然一片通红,火光冲天,就不在追究了,人们为了庆贺这个日子,每到这一天,就张灯结彩,度过一个热闹欢庆的夜晚,这就是元宵节神话传说的由来。
我们家乡的元宵节热闹吧?你们家乡的元宵节是怎么过的呢?
篇3:家乡风俗高一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只要提起习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春节了,春节与其他的节日不同,春节要放鞭炮,去拜年等等,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收压岁钱啦!
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团圆饭,给远方的亲戚打视频电话,开开心心地聊天,吃完饭便睡觉,因为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就会有炮声四处响,果然,天蒙蒙亮时,四周的鞭炮声已响起,使人睡不好觉,我只好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爸爸妈妈也早已准备好了“红爷爷”见我起床便递给我,我高兴地喊了声:“新年好”!
按照习俗,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妈妈下饺子,奶奶烧香,爸爸响鞭炮,都忙得不亦乐乎,凌晨6:30我们吃完饺子,我便随着爸爸妈妈去庙里磕头,天色昏暗,路上行人却多,一路上,我把“新年好”说个不停,看着手里塞来的压岁钱,我知足地笑了笑。
在我的记忆里,以往的春节初二就要开始拜访亲戚,爸妈带着我和姐姐一同前去,我们一天能走五六家亲戚,马不停蹄,热闹非凡,亲戚见到我们,都热情地来迎接我们,我们每个人聊着天,笑着,谁都那么亲热,一点也不拘束,我也能收到很多压岁钱,心中满是欢喜!在亲戚家坐一会就要回去了,家里也有客人,爸爸妈妈也要去招呼家里来的客人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临走时,亲戚们出来送行,看着我们离去后才回到屋里。
然而今年的春节是我长这么大最难忘的一个春节,出现了冠状病毒,祖国母亲生病了!全国人民都封闭在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愿祖国母亲快点好起来,等到明年,我们都过上一个快快乐乐,热闹非凡的春节。
篇4:家乡风俗高一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照家乡的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新年的预热了。腊八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材丰富极了,让人闻到就觉得心里暖和。
在过年时,孩子们都喜欢先准备自我过年时的东西。第一种是大家都喜欢买的花炮或鞭炮等,尤其是男孩子,一买一大包。第二种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红的.枣,只要大人一买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最终到了小年二十三,在这一天,鞭炮声接连不断,年味浓浓。街上卖东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们也开心多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虽然别的地方一般是除夕当天才贴春联,但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八便开始了,人们喜气洋洋地一边贴着春联,一边哈哈大笑,显示出了万象更新的气象。
期待已久的除夕之夜最终到来了。这天晚上,鞭炮声比以前多了许多,每分每秒都在响,人们穿着新衣,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外出打工的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会回家吃个团圆饭。这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烧香、磕头、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小的孩子,一家人都要守岁,听说这么做能够延年益寿。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一样,人们都要去拜年,互相表达新年的完美祝愿。
正月初六,多数商店都已经开张。这天也是我最不愿过的一天,因为家里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要出去干活。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又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晚上,人们去城里看灯会,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各形各色,各不相同。人们看完灯会便匆匆赶回来,因为大家都要点蜡烛、闹花灯,整个村子火红一片,真是一片灯的海洋。
就这样,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各忙各的,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去上学,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复了平静。
篇5:家乡风俗高一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黎明的曙光揭开了夜幕,吐出了灿烂的晨光以及金色的太阳。这是一个崭新的开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小鸟欢快的歌唱,花儿伴着小鸟的歌翩翩起舞……大家都沉醉在新年的喜庆气氛之中。我揉揉惺忪的双眼,回想起昨天欢腾的除夕。
除夕早上,我们一帮孩子耐不住寂寞,也按捺不住喜悦,挨家挨户地串门,跟小伙伴们在楼下疯玩,玩着捉迷藏,踢毽子,有时还会看别人贴对联……直到大人们下楼叫我们回家时,我们才嬉笑着往家跑。
这天没有作业,可以说一整天都在休息。天刚擦亮,我们就会挂灯笼、放鞭炮。说起放鞭炮,还有个有趣的传说。鞭炮也叫爆竹,《神异经》里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是为了驱吓危害自己的山魈才发明了爆竹。因为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当除夕,人们便用爆竹将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人们并不知道所谓的山魈是否真的存在,但放爆竹还是成为了欢庆新春的年俗。
我们家也不例外,一过年就买了各种各样的鞭炮,终于在大年三十晚上派上了用场。夜的黑幕拉开,将夕阳的霞光吞噬,这便是热闹的开始。一时间,大家都走出家门,十分热闹。大街小巷中,我们小孩子的爆竹都是柔和的,一晃就会闪出点星星光,两三根握在手中,像用银河的繁星织出的彩缎。大人们放的炮是迅猛的,火爆的。将炮捻子点燃,在震天的响声中,炮飞上天空,在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彩色的花……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被吸引了过去。
虽然那绚烂只是昙花一现,却照进了我们的心里,以至于每每想起,都回味无穷。
篇6:家乡的风俗腊八节600字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我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都害怕过年,进了腊月便开始愁这个年怎么能过得不那么窘迫。那时候不比现在,称半斤肉都要掐着指头精打细算,更别提什么腊八节的十八种食材了。奇怪的是我们家却很神奇,每年的腊八都过得颇有滋味。
在那个与我来说艰难的年代,一碗甜糯可口的腊八粥可谓人间珍馐。初八的前一天我都会很认真地做一天作业,直到夜深的时候妈妈满意地跟我说声:“早点睡了,明天给你煮腊八粥吃。”我才用假装满不情愿的神色恋恋不舍地收拾好书包爬上床去,偷偷地一个人躲在被窝里乐。一个腊月有三个“八”,初八、十八、二十八,最有盼头的便是这头一个腊八了——等了一年的美味终于在这一个深夜过后就要品尝到,那将是多大的满足! There are three "eight" in the lunar month, the eighth, eighteenth, and twenty -eighth, the most hopeful is this Laba -wait a oneThe taste of the year is finally tasted after this night, how much it will be!
哪有那么容易睡着!蜷在被窝里偷偷朝外瞄——家里的三间瓦屋除了中间的厅堂和东房爷爷住,我和爸妈一家三口便是挤在西房了,大大小小的事都在这个小房间里完成:妈妈在四音桌上教我写字、看爸爸就着房门后用一块木头给我做枪、床前面红漆木踏板旁圈一个藤扁喂养十几只黄嫩嫩的小鸡仔……妈妈为第二天的腊八准备食材也就是在这个红漆木踏板边上了——
白天筛拣去了细砂粒的白糯米,用搪瓷面盆盛着;边上是一只开裂的水瓢,里面有外婆送来的几把红皮的花生,这种红皮花生是外婆亲手种出来的,味道很纯粹;红皮花生米里隐约能看到一粒一粒的扁豆,那是秋后妈妈特地盛了在麦地旁的水杉树下,专为腊月里可以做上三顿腊八粥的,扁豆粒粒饱满,那是她精挑细选的品种,个大、色润;中间还夹杂着几颗黄豆和绿豆;再往边上看时,那才是整个腊八粥最诱惑我的。
没有圆润黄白的莲子,没有香甜黏脆的桂圆,没有酥弹嚼劲的薏米仁,也没有营养美味的核桃,一只小巧的灰蓝色塑料淘箩里各式各样的豇豆就足以让我垂涎:个头的通体黑色的我们叫它“黑豆”,虽然个头大,但也是这里最不好吃的一种,嚼在嘴里沙沙的没味;周身通红的自然就叫“红豆”,有韧性,就着一口糯米粥在嘴里煞是可口,不过有时候也会碰到已经坏了的“红豆”,常常是被虫蛀了,味道就要差许多;还有米白色的“白豆”,墨紫的“紫豆”,青绿的“青豆”……端上一碗腊八粥,在碗里翻来覆去找的却是“虎皮豆”。那是豇豆的一种,身体上有暗红色的斑纹,个头是细细长长又圆润饱满的,不及“黑豆”那样魁梧,却也不失曼妙的身姿。倘在碗里发现这样的“虎皮豆”,于我是极大的幸福!那个年纪就一直固执地认为这是豇豆里最美味的了,现在想起,倒也不知道是真的吃,还是它独特的相貌使然,到今天妈妈在做腊八粥时还是会不自禁地拿筷子翻找,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糯米要湿了以后慢慢地晾干,黄豆和绿豆得泡个大半天,花生米也需在水里浸小半个晚上,而豇豆则要从前一天晚上泡到第二天,所以妈妈依旧还是要忙活到大半夜。我便是在偷偷瞄开的被窝缝隙里,看妈妈里里外外忙碌的身影渐渐地甜睡进梦乡,我知道,那腊八的粥,一定会在这初七渐年的静谧夜晚下,酿得醉人……
而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一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化缘得来的剩饭曝干,积一年到腊月初八煮粥,供信众享用,称为“福寿粥”。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粟等做粥,谓之‘腊八粥’。”从此,民间也称它为“五味粥”。
古时有些地方,偏僻穷困,民间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加,才加入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或百合等,故又称为“七宝粥”。
篇7:家乡的风俗腊八节600字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再过几天又到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了,每年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
在历,每年的腊日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日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仪式和情景。而到了现在,过腊八马上让人想起来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腊八粥了。
腊八粥顾名思义,是要凑够八样的,红枣、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随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宝粥。到了腊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妇就开始准备了,在街头巷尾碰巧见了,不妨站一会儿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样,我是哪八样。总有人忽然的惊叫一声:哦,我忘了!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当地大声笑起来。腊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飘着浓浓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学生一直讨论到上课仍争执不休到底谁家的粥更好喝。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以来源于佛教的说法较多,一说传为佛教徒仿牧女供养世尊乳糜之典故,而于腊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一说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佛诞日,诸大寺作法佛会,煮果品、五谷等物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馈赠信徒,以邀佛佑。其后,此风气渐传至民间,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不过,我老家却有一个和这毫不相干的传说,倒也有趣。讲的是很久以前,一个非常不仔细(方言:其意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钱就象流水。这一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了,我想就是腊月初八日吧,才忽然发现所有的家产都已经花完了,甚至连吃的也没有了,饥饿之下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装粮食的缸底儿给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刚好凑了八样,就熬了一锅粥,这锅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最终这个人还是饥饿而死。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这一天都要熬腊八粥吃,以示珍惜粮食和财富之意,也有过日子要思量,别钻过头不顾屁股之意。
小时候每年喝腊八粥母亲都会讲这个故事,然后说:其实也就是快过年了,让人家儿都把缸底儿的剩粮食清清,打扫干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母亲对什么事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的,我想也许真的是这个意思吧。那就让我们别忘了清清自己的粮食缸,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吧。
篇8:我的家乡主题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我的家乡在杭州。
杭州最美丽的湖叫西湖。西湖在杭州的市中心。那里青山绿水,树木茂盛,周围还有许多美丽的公园和好玩的地方。比如,三潭印月,断桥,雷峰塔……
春天到了,西湖旁边的柳树发芽了,像挂着长长的辫子。桃花涨红了脸。西湖旁边的美景都清晰地倒映在湖面上。夏天的西湖,开满了荷花,有红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白色的,美丽极了。荷花遮遮掩掩好像一个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我还看见有许多游客在拍照。秋天的西湖,树叶飘落在湖水中,好像蝴蝶停在湖面上。冬天的西湖一片雪白,好像给大地盖上一层雪白的棉被。西湖真的很美啊!
杭州不但有美丽的西湖,而且还有许多特产。龙井茶是全国闻名浙江茶,也是杭州最有名的特产,主要种在龙井村,梅家坞等地方。每年春风时节,清明前十天左右进行采摘。龙井茶属炒青绿茶,茶叶经炒以后色绿清香,以味熟形美而著称。常喝龙井茶有生津止渴,提神益脑,消炎等功效。据说在明代开井抗旱时,人们从井底挖出一块龙形石头,于是,得名龙井,当地的茶叶也就被称为“龙井茶”。
篇9:我的家乡主题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我的家乡在温州,它虽然不是有名的大城市,但那里有迷人的景色!
春天的家乡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一些青色,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窗外开始听得见唧唧的鸟鸣了,那是鸟儿正在唱春天的歌呢!弯弯的柳树吐出嫩绿的叶子,好像在弯着腰迎接你!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清澈见底的河水哗哗的流淌着,小鸟在枝头上唱歌,好像在说:“这里实在是太美了!”
夏天的家乡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烈日炎炎的太阳照射着河塘,翠绿的荷花池里冒出一大片荷花,一朵朵荷花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清晨,小蜜蜂在勤劳的采蜜。午后,知了在树上长鸣。夜晚,蟋蟀在草丛里高歌。
秋天的家乡穿着金黄色隆重的晚礼服。美丽的菊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果园里,沉甸甸的果子压下来,好像在促着人们去摘呢!特别是这个时候温州的海鲜是最丰盛的,菜市场里金黄色的蟹,背着厚厚的壳;还有些人家的阳台上晾着一串串的鮸鱼,这些都是温州的独特风景。
冬天的家乡路上的行人换上了臃肿的大衣,但也遮不住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体态,不失路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这就是我的家乡——温州。家乡的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我的眼里,我的家乡是最好最美的!
篇10:我的家乡主题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白鹭洲公园是南京的一大旅游景点,那里十分干净、整洁。不过,她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安静、典雅。
也许,你刚进去的时候,只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广场式的小公园,可是,当你越往里面走时,就会感到这里十分深邃,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会让你想起我国灿烂的辉煌历史。
再往里走,就是标本屋,屋内的标本包罗万象,使人眼花缭乱,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有大家都惧怕的蟒蛇,有12生肖中奔腾的骏马,有……其中,要数小刺猬最可爱了。它那短短的刺从身上“冒”出来,来保护自己,真有意思!虽然它只是个标本,但却栩栩如生,使人不由得想摸一下,可谓是看而不腻,可导游先前有令:不许摸。在标本屋的对面,就是——皮影戏之地。皮影戏是从我国唐朝流传下来的,嘿嘿,还能增强历史知识呢!
绕过皮影戏之地,就到了一个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香有色的地方,这就是娱乐休息地。在它的中间,有一些刺激性的娱乐,例如,碰碰车、赛车等,连我们平时严肃的老师玩了,都哈哈大笑。在它的北面,是一个湖,湖水虽然不十分清澈,但是坐在它旁边的石椅上,感觉还是挺凉爽的。在休息地的南面,是一块很大很大的草地,旁边还有个垃圾车呢。
前不久,看报纸上说,白鹭洲公园明年就要对外免费开放了,希望大家都能去那儿看看,开开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知识。
篇11:我的家乡主题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在一望无际的苏北平原上,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城市,她就是我的故(家)乡——南通。
春天,当你来到我的家乡,你可以到美丽的圆博园去观赏桃花,当春姑娘悄悄来临时,桃花竞相开放,远远望去,那里就像粉红色的世界,人们常到这里赏花游玩,更是我们春游踏青的好地方。
夏日,骄阳似火,来到美丽的濠河乘上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游玩,会让你感到阵阵凉爽;你会陶醉在这美丽的夜景中,濠河里还有美丽的荷花,那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像一张张姑娘的笑脸,笑迎各地的客人;那一片片荷叶,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给炎热的夏日送来阵阵凉意,坐着小船在荷花中飘荡,那感觉真像是凌波仙子……
金色的秋天来临了,凉风习习,野外那丰收的景色美不胜收;再去爬爬军山看看,那竹林、小溪、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你一定会感谢大自然慷慨的恩赐。
冬日来临,北风呼啸,大地披上了银色的外套,我们去参观伟人张謇的故居,他一定会让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会让你心里暖融融的,会更加喜爱我们的南通。
朋友,欢迎!欢迎来我们南通。
篇12:我的家乡主题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我的家乡是平顶山,那里有一座美丽的山叫平顶山。名字的由来,大概就是因为山顶是平的吧。平顶山的景色很美,我很喜欢它。
下面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春天万物苏醒,山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柳树发芽了、油菜花开满了山坡,桃花、梨花开满了山间,辛勤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唱着劳动的赞歌。
夏天,树木郁郁葱葱的,像给我们的城市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大衣。在美丽的山顶公园,大人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聊天;孩子们在树丛间做游戏,在游乐场中欢笑。偶尔会有阵阵清凉的山风迎面吹来,让人无比清爽。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山上的果子都成熟了。有裂开了嘴笑的大石榴,有红灯笼似的柿子,还有满山的野酸枣。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金黄色、火红色的树叶从树上飘落,像无数只花蝴蝶在林间飞舞,金黄色的野菊花在山里的每一个角落怒放。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满山白雪皑皑,使人展开梦的遐想。满山坡的松柏树高大挺拔,苍翠欲滴。
啊!美丽的家乡,我爱你!
篇13:我的家乡主题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走进老家,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马路,还有那一座座入人眼帘的房屋,芬香扑鼻的桂花香让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家乡的变化真是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就从眼前的开始吧!以前通往我老家的路都是土路,现在与以往不同了,现在的是宽敞的水泥路,开车来往也方便了许多,以前的土路,开车进来就出不去,遇到下雨天,有时泥水还会溅你一身!再说说眼前的房屋吧!以前房屋的墙都是土墙,平房,现在家家都盖起了两层楼房,那一座座楼房白白的墙壁,黄黄的水泥瓦,太阳一照,发出耀眼的光芒。再说说水吧!以前爷爷奶奶们都要调担着水桶去很远的井里去打水,现在可不一样了,家家都通了自来水,用水就方便多了,洗衣服也不需要去河边了。有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儿女也不在身边照顾他们,如果自己担不动,只能让旁边的邻居帮忙,现在爷爷奶奶只需要一伸手就能用到水,真是太方便了。
路好了,家乡的小汽车也逐渐多了,小卡车,农家车,还有家有小轿车一辆接着一辆的奔忙在村村通公路上,发出欢畅的歌声。家乡的变化真大啊!一个个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处处显示着祖国政策对农民的优惠,都体现着现代农村人的新面貌。
篇14:我的家乡主题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我的家乡均口镇是著名的莲乡,这里风光秀美,物产富饶。站在我所读的均口小学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均口村沐浴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之中,像母亲怀抱中的孩子一样可爱。
四周的庄稼绿油油的一片葱茏,微风拂过,庄稼荡起一片绿色的波浪,一直荡山边,荡向小河边,荡向农家的新屋后……那情景真是令人陶醉。
田野中间有几丘莲塘,荷花开时,红的、紫的、白的……五彩缤纷,一朵朵交相辉映,像我莲乡的姑娘,有婷婷丰韵,这美如画的风光,让我想起刚读到的杨万里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均口的街是新街。两条“十”字街宽敞笔直,街两旁都是六七层高的新楼,贴着白磁砖、一律的铝合金窗户,商店一家连着一家。其中有一条“闽江源步行街”,步行街两侧树着一百多条诗柱,到了晚上成了五彩缤纷的街市,步行街里建有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晚上就是露天舞场,很多人来这里跳广场舞,看着他们跳舞,我心里也痒痒的,也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是的,步行街成了我家乡人民的好去处。
我的家乡均口镇是闽江源头第一镇,千里闽江浪滔滔,象征着我的家乡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生生不息。
篇15:家乡的风俗六年级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传说屈原投江身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河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吃光,便用楝树叶包裹饭团。粽子就这样产生并流传下来了。
我家每到节日都会自己动手做各种食物,比如元宵节会吃元宵,就亲自动手做。端午节特有的粽子,毫无疑问也是自己动手了。
奶奶会提前几天购买好所需材料,一盒金黄金黄的咸鸭蛋黄,一捆又长又大的棕叶,一大袋颗颗饱满的糯米和四、五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奶奶先把粽叶一张张地刷洗干净,接着把猪肉切成一块块大小合适的块块,然后把糯米淘洗二三遍并用少量的酱油搅拌均匀,最后把切好的肉块用调料进行腌制。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马上就能开始包粽子了。
拿起两片粽叶,用双手做成一个漏斗形,留下半个粽叶在外面,一只手握住粽叶,另一个手用勺子装两勺米放入粽叶的中心,再放入一颗蛋黄,然后放入一块猪肉,接着用米覆盖在上面,均匀地铺满,再用剩余的半块粽叶裹上去,用手握紧,就成了一个柱形,用五六十厘米的细绳一圈圈地把粽子扎紧,最后打上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磕磕绊绊地包了起来,开头几次,都不太成功,经过奶奶的指点,我逐渐掌握了其中的诀窍,速度也不知不觉快了起来。不一会儿,粽子就全部包完了。奶奶烧好煤炉,架上一口大锅,锅里加入水,把一个个精致玲珑的粽子放入水中,盖上盖,慢慢地煮。奶奶说,心急吃不了香粽子,要慢慢等,等到每一粒米都吃到蛋黄和肉的香味并且把香味锁住,粽子才成。于是,我又开始等,这简直是一种煎熬,足足等了五个小时,锅中飘出各种诱人的香味,我知道,解馋的时候到了。
拿起一个粽子,用剪刀把绳子剪断,把粽叶剥开,金黄的米粒在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像是丰腴的东坡肉一般。把粽子放在碗里,粽子还冒着热气,一种混合着粽叶清香的米肉奇香,立时钻入鼻中。拿起筷子,插入粽中,把粽子一分为二,可以清楚地看到肉和金黄流油的蛋黄,第一口咬下去,软糯软糯的米粒在牙齿上跳起了舞,再咬一口,就咬到了肉,肥肉的油腻中和了瘦肉的柴,可以说是肥而不腻,咬一口蛋黄,嚼一嚼,咸香咸香的,一口再一口,一个棕子很快就没了。我嘴巴里忙得不亦乐乎,眼睛却死死地盯着锅里,早就惦记着吃第二个了。饿死鬼投胎般的样子,惹得奶奶哈哈大笑。
粽子的美味,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维系亲情的纽带。故土乡恋,皆在其中。
篇16:家乡的风俗六年级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述出了春节万象更新的一派景色。
春节的来历说法众多,其中最为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作为我国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自是数不胜数的。例如:置办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看春晚,拜年……
在家乡的清晨,街上鞭炮的“噼噼啪啪声”响彻云霄,将熟睡的孩童们从美梦中拉了出来。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眼前的春联、灯笼,增加了节日的味道。
大人们凌晨四五点便起来忙活了,因为他们得为一家人团聚准备好丰盛的年夜饭。无忧无虑的孩童们则与伙伴分享自己新年快乐的源泉之——各式各样的鞭炮。有仙女棒,冲天炮,擦炮,甩炮,魔术弹等等。
过年使我们小孩儿最欣喜的莫过于能收到压岁钱了。压岁钱一般是长辈给孩子们,妈妈从小叮嘱我要懂规矩,收下红包时,必须双手接过,并向长辈道谢。
在我们家,过年时收到的压岁钱都是交予父母保管的。从书上我还得知了关于压岁钱的小故事呢,让我来跟你们一起分享吧!
以前每年大年三十的夜里,会有一个名叫作“祟”的小妖出来伤害小孩子。它会趁夜里偷偷潜入人们的家中,摸一下熟睡的小孩子,从而导致小孩子生病、发高烧。当时的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会让小孩子用红纸包八枚铜钱玩,将“祟”吓跑
因此,人们又将这八枚铜钱叫做“压祟钱”。后来又因“岁”与“祟”谐音,又被称为了“压岁钱”。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节日,家乡的习俗与春节的快乐如一首美妙的乐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篇17:家乡的风俗六年级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我们家乡的民俗风情可多了,有“走大王”、“舞火捞”、“烧大炮”等等。在我的亲眼所见中,“烧大炮”是一件最让我难忘、最可喜可贺的事。
在天堂墟这一带地方烧大炮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各村庄及墟镇街道可热闹了。这一风俗盛事在莲塘村和朱所村尤为特别隆重。
我们小孩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烧大炮活动开始啦!有人把灯笼挂起来了,那火点在灯笼中闪烁着,仿佛在跟现场的人们说:烧大炮正式开始。
人们把现场围成一个大圈。村长把炮竹在禾地的中间,手执着火种,点燃了炮竹。顿时,四、五个小炮从炮筒里射出来 ,并飞快地升到了高空,又慢慢地从天而降……
“轰隆!”一声炮响,别紧张,现在这枚花炮才是主要的。围在现场的人立即争先恐后跟着花炮,只要捡到了花炮,就会有利是领的哟。当然,花炮也不是只有一个,还有很多在后边争着要上场呢。
烧完大炮后,会有舞狮来助兴,还有八音为人们演奏,还有趣味浓郁的曲艺表演来献给人们欣赏……总之,节目繁多,热闹非凡,令人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家乡的烧大炮活动虽然规模不大,但人们已经是喜悦满怀,精神抖擞。这项民间风俗同时会带给大家美好的祝福,人们祈祷村子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顺利。
篇18:家乡的风俗六年级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就有自己的风俗。今天我就要给大家介绍我的老家——阜新
阜新是辽宁省很小的城市。那里比北京冷,也没有像哈尔滨天天下雪那么冷。
阜新有很多风俗,比如在除夕夜里要开门迎财神。年夜饭里要有鱼和丸子,有鱼是因为“年年有鱼”,丸子是因为希望家人团聚在一起。然后就要放烟花 ,放完了烟花才能回家吃饭,还有除夕当天只能吃两顿饭。
说了一些除夕的风俗,初五的风俗也有很多,而且都很有意思。只要到了初五,除了要放烟花还有我认为最好玩的一项活动,还要吃一样东西。
吃的东西是一个小朋友很爱在夏天吃的,那就是冰棍。冬天吃冰棍是只有在东北人们才做的习俗,但大家也就吃一两根。好多人都会去冰场滑冰,因为阜新是一个小城市,所以只能在湖面上在冻一层结实的冰。
爷爷告诉我,好多老年人从小就在那里滑冰。直到现在,他们还有很多人来到冰场上坚持滑冰呢!
关于初五吃冰的这个习俗,好多人都是吃冰棍。我在网上查到,据说以前没有钱去买冰棍吃,人们就在井边上挖冰块去吃。这样吃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好多人都认为初五吃冰就可以让你在新的一年里腰不酸、腿不疼、牙也不痛,干活浑身有劲!到现在为止,东北人一直没有忘记这个习俗,我们家一直遵循这些习俗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都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希望你的家乡里也一样有很有趣的风俗。
篇19:家乡的风俗六年级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我的家乡离嘉兴市区不远,有古色古香的西塘,有原汁原味的八珍糕……那就是我的家乡——嘉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嘉善那儿是怎么过迎新年的吧!
家乡的每家每户为准备新年都忙得不可开交,应接不暇。再忙,也必须要做的一项事——“切切叫”,什么是“切切叫”呢?奶奶说就是掸烟尘。细细区分,在廿六掸烟尘叫“乐阵阵”,廿七叫“切切叫”,听起来真是喜庆的名字!廿七那天,奶奶与附近邻居们一早就在掸烟尘,“啪啪啪”的声音打破了寒冬腊月的寂静,似乎天上都下起了灰色的雪。在“切切叫”同时人们也理发、洗澡、洗衣服、拆洗被褥和洗器皿等,我又迷糊地问奶奶:“这些事还要挑日做?”奶奶用当地的俗话告诉我:“干干净净辞旧岁,轻轻松松过新年,这些事可不能随便做!”
在廿六、廿七后,廿八、廿九更忙碌了。做团子、划方糕,奶奶一刻也停不下来。她做了一大蒸锅的团子和方糕,又拿了几个装进红色的袋子里,我猜测:奶奶做这个比别的要更加小心认真,这一定是祭佛用的吧?果然,奶奶说这是除夕日祭祀祖先和神佛用的,奶奶忙碌地只说了短短一句,我只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除夕之夜,人们除了要洗碗、刷锅、洗菜、切菜、淘米……这些家常,还要再点燃一支炉或在灶肚里燃树块,燃至年初一。我看奶奶忙,就跑去问爸爸这样做有什么寓意?爸爸耐心地回答我:“方言中‘火’与‘富’同音,火烧到年初一就意味着今年富到明年。”
在这个除夕,我收获满满:了解了家乡我不知道的习俗和文化,也知道了人们对过年的重视,每件事只为一个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