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经典20篇

浏览

730

作文

1000

天花乱坠的四字成语故事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天花乱坠成语何来

贾蓉复进城来见他老娘,将他父亲之意说了。又添上许多话,说贾琏做人如何好,目今凤姐身子有病,已是不能好的了,暂且买了房子在外面住着,过个一年半载,只等凤姐一死,便接了二姨进去做正室。又说他父亲此时如何聘,贾涟那边如何娶,如何接了你老人家养老,往后三姨也是那边应了替聘。说得天花乱坠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

天花乱坠成语解读

①天花乱坠:据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时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后多形容言谈极其动听,但不切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

贾蓉又进城来见尤老娘,把他父亲的意思说了。他又加上许多话,说贾琏做人如何好,现在凤姐身体有病,已经是不能好的了。暂且买了房子在外面住着,过个一年半载,只等凤姐一死,便接了二姨进去做正室。又描述他父亲这边会如何聘,贾琏那边如何娶,如何接了尤老娘去养老,往后三姨也是那边答应了嫁出去。他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

天花乱坠成语故事

贾琏素日久闻尤氏姐妹之名,后因贾敬丧事得缘相见,渐渐地和尤二姐眉目传情。后来,贾链和贾蓉说到尤二姐长得如何标致,为人如何好,真是举止大方、言语温柔,无一处不令人可敬可爱。

于是,贾蓉帮忙从中撮合。他先说动了贾珍,之后进城来见尤老娘,将他父亲贾珍的意思说了。又说贾琏做人如何好,现今王熙凤身子有病,已是不能好的了,暂且买了房子在外面住着,过个一年半载,只等王熙凤一死,便接了二姨进

去做正室。又描述他父亲此时如何聘,贾琏那边如何娶,如何接了尤老娘去养老,往后三姨也是那边应了替聘。他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虽然尤二姐幼年便指腹为婚许给一张家的儿子张华为亲,但张家现已败落,尤老娘早就想退婚。况且此事又是贾珍做主替聘,贾琏又是青年公子,遂连忙过来与二姐商议。二姐是个水性的人,早先就与姐夫不妥,并常怨恨错许张华,今见贾琏有情,况是姐夫将她聘嫁,有何不肯,这样,贾珍、贾蓉父子就一手撮合帮着贾琏偷偷地娶了尤二姐做妾。

天花乱坠成语史例

刘哗在魏明帝时代担任侍中,谈起话来有声有色,深受信赖。

一次,明帝想讨伐蜀国,群臣皆曰不可,明帝私下问刘哗时,刘哗都说:“可以。”但刘哗和群臣商议时,却又附和说:“不可以。”无论是可或不可,刘哗总能分析得头头是道,说得天花乱坠,朝臣或皇帝都很信服。

在反对讨伐蜀国的众臣当中,态度最强硬的是杨暨。杨暨每回从朝廷出来,就去拜访刘哗,请教刘哗的意见,而刘哗总是一再重申反对出兵的立场。有一天,杨暨和明帝讨论伐蜀之事。杨暨恳切规劝,希望明帝打消念头,他说:“我的话不足采信,但侍中刘哗是先帝的谋臣,他也常说蜀国不可以讨伐。”明帝认为杨暨搞错了,把刘哗召来对质,但是刘哗一言不发。

有人密报明帝说:“刘哗不忠,常迎合皇上,献媚逢迎。不信皇上可以在和刘哗说话时,故意用和您想法相反的意思问他,如果他的回答跟您话里的意思不同,表示刘哗的想法跟陛下真的不谋而合;如果陛下怎么说,他就怎么响应,表示他善于迎合。”明帝试了以后,发现刘哗果真只会揣摩上意,于是渐渐疏远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中国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3月28日,记者从兰州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组织全体专职团干部、400余名团员青年骨干汇聚“云端”,开展了一次特别的线上主题团日活动,邀请甘肃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兰大二院院长王琛教授,为大家讲述防疫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也将必胜的信念和青春的担当传递到学子心中。

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王琛以战“疫”里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了甘肃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147名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在33个日日夜夜里轮番作战,如何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如何运用中国诊疗方案开展治疗工作,如何用心用情挽救一个个鲜活生命,如何展现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和陇原大地的责任担当,为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贡献甘肃力量的感人事迹。

王琛还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疫情形势,就当代青年学生,如何爱国报国,坚定四个自信,让自己的青春奋斗与民族的复兴同频共振,如何树立崇高理想,练就过硬本领,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等问题做了讲解,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王琛向在线收听、收看直播的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们详细讲解了在家和返校途中的防疫注意事项。

参与此次主题团日活动的团员青年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速度”所彰显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最美逆行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是我们团员青年学习的榜样,今后,我们更应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成语故事双语版:颜回攫甄

全文共 2065 字

+ 加入清单

One day in the year 489 B.C., Confucius led his disciples to the State of Cai via the State of Chen. When they passed by the State of Chen, they were surrounded by the people of Chen.

公元前489年的一天,孔子带着弟子经陈国去蔡国。他们路过陈国的时候,被陈国人包围了。

For seven days and nights in succession, they hadnt eaten one grain of rice. They were so hungry that they couldnt get up from bed.

整整七天七夜,他们没有吃到一粒米饭,都饿得躺在床上起不来。

Later, after much effort, one of his disciples Yan Hui somehow obtained some rice. The rice was washed and cooked, and when it was almost done, Yan Hui suddenly stretched out his hand to grab a handful of rice from the steamer, put it into his mouth and swallowed it.

后来,弟子颜回好不容易弄到了一点儿米,淘洗做饭。当米饭快要熟的时候,颜回突然伸手从颤里抓起一把米饭,塞进嘴里吞了下去。

Confucius, lying at a distance, saw all this by chance, but pretended that he had seen nothing and didnt say a word.

这一切,恰巧被躺在远处的孔子看在眼里,但是他却装作没有看见,一声不响。

After a while the rice was done. Yan Hui respectfully came to Confucius and asked him to take his meal.

不一会儿,米饭熟了。颜回恭恭敬敬地来拜见孔子,请老师去吃饭。

Confucius slowly sat up in his bed and said to Yan Hui:

孔子慢悠悠地从床上坐起来,对颜回说:

"A short while ago I had a dream. I dreamed of my deceased father. If the rice is clean, I would like to make a sacrificial offer to him."

“刚才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死去的父亲。如果米饭干净的话,我想祭奠一下他老人家。”

Yan Hui replied hurriedly:

颜回急忙说道:

"Master, the rice is not clean, and its unfit for sacrifice."

“先生,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来祭祖。”

He then continued:

接着又说:

"Some soot has just fallen into the steamer and soiled the rice. It is a pity to throw the rice away, so I picked out the sooted rice and ate it."

“甄里刚才掉进了一点儿烟尘,弄脏了米饭。倒掉它太可惜,我就用手把有烟尘的米饭抓出来吃了。”

Confucius suddenly saw the light. He sighed and said:

孔子恍然大悟,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one can trust ones own eyes. But now it seems that ones eyes cannot be trusted entirely.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one can trust ones own mind, but now it seems that ones own mind cannot be trusted entirely either. Disciples, keep this in mind: It is not easy to thoroughly understand a person after all."

“本来自己的眼睛是可以相信的,现在看来眼睛也不能完全相信呵!本来自己的头脑是可以信赖的,现在看来头脑也不完全可以信赖呵!弟子们,记住吧!要真正了解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七步成诗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与「七步成章」义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七步成诗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曹植(字子建)的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着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不难看出他的才华横溢。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小时侯随军奔波,直到13岁才在邺城安定下来。此后他与当时着名文学家王粲、徐干,陈琳、刘桢等人写诗作赋,名声很快就传播开了。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植是最有才华的,曹操也因此想“废长立幼”,立曹植为太子。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植也并非完美之人。他常常因好酒、任性而误事,出了不少差错,使得曹操无法接受,对曹植很是失望。但是他的哥哥曹丕善于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终于被立为太子。曹丕即位以后,唯恐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先下手为强,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时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几次想加害于他。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趁机命令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成则罢了,不成便要痛下杀手。曹植明知道哥哥是故意刁难自己,但曹丕如今是皇帝,也只能唯命是从。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亲兄长,曹植感到异常悲愤。他在踱步之间成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皇帝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羞愧,没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七步成诗”的成语便由此而来。

曹植文学造诣颇高,但他始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可如此一来,就容易招致皇帝的猜忌和迫害。这种情境下,曹植便在自己的诗文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美丽的女性形象。比如《洛神赋》《美女篇》《南国有佳人》等诗歌,其中的女性不仅漂亮,有才华,而且品行高洁,富有理想,以此委婉地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世说新语·文学》

诗原文

《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后人缩写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相关阅读

十五

一夜寒流一夜风,阴晴圆缺月朦胧。

花开万朵无穷尽,柳动千条有始终。

追浪白鱼争戏水,冲天紫燕竞凌空。

盎然春意谁能挡?草长莺飞任我疯

十四

春入梁园汴水滨,还寒乍暖物候新。

闲花破蕾花无泪,野草萌芽草有神。

久蛰寒虫蜂[2]蝶舞,晚归倦鸟燕莺亲。

东君亦是多情种,不负高斋白发人。

十三

一缕青丝四十年,与君携手入琴弦。

青灯黄卷红楼梦,绿水蓝天白发缘。

月下吟诗莺啭啭,花前舞剑燕翩翩。

鸾俦凤侣同心结,雨雨风风溉玉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物不平则鸣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这则成语出自唐·韩愈《送孟东野序》。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注音】wù bù píng zé míng

【典故】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释义】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结构】紧缩式

【相近词】不平则鸣、不平而鸣

【押韵词】铁面无情、前言往行、匿迹隐形、坐享其成、操奇逐赢、四海昇平、摊书傲百城、持盈守成、冰壶玉衡、趔趄而行、......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文学家韩愈的学生孟东野熟读经史,很有才能,直到50岁才做溧阳县蔚,因而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韩愈十分同情,并在孟赴任时写《送孟东野序》赠别:“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成语举例】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盘马弯弓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paacute;n mǎ wān gōng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从小失去父母的韩愈在嫂子扶养下,刻苦好学,25岁考中进士,当时不能安排做大官,只能在武军节度使张建手下做推官,他随张建去打野鸡,即兴作《雉带箭》诗:“原头火猎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弯弓惜不发。”

【出处】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唐·韩愈《雉带箭》诗

【解释】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故做姿态

【近义词】故作姿态

【反义词】立竿见影、不得不发

【示例】不知道袁世凯这种盘马弯弓,适可而止,就是对民军一打一拉。  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第六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滴水石穿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滴水石穿

【拼音】dī shuǐ shi chuān

【解释】水不断下滴,可以洞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近义词】铁杵磨针,水滴石穿

【反义词】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故事】1 从前,有个人叫张乖崖,在崇阳担任县令。有一天,一个管仓库的库吏从仓库里出来,县令见他顺手将一文铜币丢进自己的口袋里。经追问盘查,库吏承认铜币是从仓库里偷出来的。县令下令拷打。库吏不服:就这么一个铜钱吗,有什么了不起!县令不听则已,一听,想起当时的风气之坏,决定从重惩罚。于是提笔批道: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一日偷一钱,千日就是千钱。时间一久,绳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当即下令将库吏斩首。2 从前有一块非常坚硬的石头,旁边有一些水,它对水高傲地说:嗨!你这个没用的家伙,这么脆弱,有什么用?quot;quot;谁说我没用,我还能把你打穿呢!quot;石头听了,捧腹大笑:就你?来呀!从此,水一滴一滴,日日夜夜地击打着石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石头被水给打穿了,石头满是惊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名人读书故事100字

全文共 156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名人读书故事1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8. 朱熹在幼年时异常聪明,刚学会说话时,父亲指着天空告诉他:“这是天。”朱熹问道:“天的外边是什么?”父亲朱松感到非常惊讶。就学时,给他《孝经》读,他读完后,就在书上写出这样的话来:“如果做人不孝顺,就枉为人了。”

一次,他跟着一群孩子在沙地上玩耍,朱熹一人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来画去。别人走近一看,原来是神秘的八卦。

9.黄世臣,字起白,号觉虚,素龙镇上池冈人。世臣家贫嗜学,少年时养鸭为生, 在田里放鸭期间,经常手不释卷,边放鸭,边读书。

由于勤奋好学,明万历三十五年,考进“岁贡”,并被委任为江南婺源县县丞。由于政绩显著,以后世臣又先后被提为云南易门县知县、寻摄昆阳州篆、云南通安州知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东张西望成语故事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

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成语繁体:東張西朢

成语简拼:DZXW

成语注音:ㄉㄨㄥ ㄓㄤ ㄒ一 ㄨㄤ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东张西望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左顾右盼、三心二意

反义词: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目不转睛

成语例子: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英语翻译:stare wildly about

日语翻译:きょろきょろ見回

俄语翻译:смотрéть по сторонáм

其他翻译:tourner ses regards de cǒté et dautre

成语谜语:一时看两头

成语歇后语:出洞的老鼠

成语故事

湖广襄阳府枣阳县蒋兴哥娶本县王公女三巧儿,两人十分恩爱,兴哥到广东去收帐,一年多没有回家,三巧儿请算命先生算卦说近日就会回家。她一心盼丈夫回来,每天外出东张西望,却引来青年陈商,最终把蒋兴哥的幸福家庭拆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其中,《掩耳盗铃》这篇小短文,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想偷一口钟。这人想把钟背上就逃跑,可是钟太重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砸碎,刚一砸就有很大的声音,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耳朵捂住。这样只会骗了自己,而不会骗了别人。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能让我们心静下来;会给我们一生照上诗意的光芒,是我们的一生都有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相伴;能让我们的体悟到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全文共 167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官职指的是古代的从政人员的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史:商代设置,原为驻外武官,后成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

马:商代设置,负责征讨和射猎。

戍:商代设置,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

小史:周代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

小臣:商和西周时朝廷官员,亦称少臣,常奉王命从事占卜、祭祀、田猎和征伐。

卿士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设置,其长官称为卿士,执掌国家政务。

太史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始置,其长官称为太史,掌国王的册命及祭典等。西周以后的太史掌管起草文书、册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掌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太史仅管天文历法。

三事大夫:西周设置,指常伯、常任、准人。常伯为掌管民事的地方官,也称牧;常任官员的选拔,也称任人;准人掌管司法,又称准夫。

司徒:西周始置,又称司土,掌管国家土地、民众,负责籍田、管理山泽、征发徭役等。下设林、虞、牧等官职。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后世作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西周始置,掌管工程,后世作为工部尚书的别称。

司寇:西周始置,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宗伯:西周始置,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后世作为礼部尚书的别称。

太师、太傅、太保:西周始置,合称“三公”,为国君辅弼之官,辅导太子。太傅地位在太师之下,太保又次之。明清以后以朝臣兼任,成为虚衔。

少师、少傅、少保:周代始置,为国君辅弼之官,合称“三少”,辅导太子。地位分别次于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周代的三公有二说:一说是司马、司徒、司空,一说是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称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宋仍沿此称,但已无实际职务。明清虽亦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只是最高荣衔。

宰:商代始置,掌管家务和家奴,西周沿置,掌王家内外事务。春秋时各国沿用,称“太宰”,明清时作为吏部尚书的别称。

工师:春秋时齐、鲁、楚等国设置,战国沿置,或称“工正”,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

相国:春秋时齐景公设置,战国时各国沿置,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秦以后成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唐以后多作为实际担任宰相者的尊称,清代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丞相:始于战国,为百官之长,秦以后成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总理全国政务。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至南北朝,或称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于中书省设立左右丞相,明初沿置,不久即废。

宰相:古代对在朝廷上总揽政务的最高长官的泛称,并非具体官职。如秦汉时的丞相、相国为宰相;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仆射以及参于政务的重要将军均为宰相,随君主指定而任事,无定员亦无定名。隋唐定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为名义上的宰相,实际上仍要君主为其特选其它官职加上个“同平章事”,方成为实际上宰相。宋以后,遂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官称,与次一等的“参知政事”合称宰执。明代为加强独裁,废丞相制度改由皇帝直接处理政务,而以内阁之大学士协助,所以大学士又成为明代事实上的宰相。清代在内阁之外又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又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但内阁大学士仍拜相,称为外廷,军机处则称为内廷。可见由先秦到明清,随着皇权的加大加重,宰相的权力逐渐减弱。

尉:春秋时晋国始在上、中、下三军设置,主发众使民。后来各国皆在将军下设尉,秦以后朝廷设太尉,为武官之长。历代多沿置,但从汉以后逐渐变为一种官阶虚衔,无实权。宋徽宗时定为武官最高官阶。元以后废用。

大良造:战国初期秦国的最高长官,握军政大权。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为楚国的最高长官,握军政大权。

柱国:亦称上柱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为楚国的最高武官,地位次于令尹。唐以后作为勋等,沿至清代始废。

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设置,掌管昭、景、屈三姓贵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神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神鬼不觉

【汉语拼音】shén guǐ bù jiǎo

【近义词】:神鬼不知、神鬼不测、神鬼难测、神鬼莫测

【反义词】:众所周知 、昭然若揭 、有目共睹、 尽人皆知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成语出处】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陛下可制衣一领,取玉带一条,密赐董承;却于带衬内缝一密诏以赐之,令到家见诏,可以昼夜画策;神鬼不觉矣。”

【成语解释】形容极秘密,连鬼神都无法察觉。亦作“神鬼不知”。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神鬼不觉造句】

1. 我们神鬼不觉地打开门。

2. 这事儿得神鬼不觉。

3. 许多电视节目甚至神鬼不觉红到了国外。

4. 神鬼不觉,你看起来依旧完美。

【神鬼不觉的成语故事

昼夜指白天黑夜,喻马不停蹄,就是连日不断的筹划计策。密诏是在带衬里的,就是衣袋里。衣服都是一层一层的材料做的,就好比羽绒服外层是那啥光滑的,里面有羽毛。古代的衣服虽然不是羽绒服但里面也能塞东西的,塞玩再把衣服缝好,当然要看不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旷日持久成语故事_600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kuàng rì chí jiǔ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国把有勇有谋的荣封为高阳君,让他带兵攻打赵国。赵王听说后便与平原君赵胜商量,准备割三座城池给齐国以换取齐国大将安平君田单做赵国的大将。赵国大将马服君赵奢不服,坚持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赵王不允。

【出处】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战国策·赵策四》

【解释】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长期拖延

【相近词】经年累月、长此以往、长年累月

【反义词】昙花一现、弹指之间、电光火石

【押韵词】才墨之薮、久仰山斗、获兔烹狗、才占八斗、牛童马走、忘年之友、有为有守、低眉下首、布衣黔首、六阳会首、......

【成语示列】这厮们死守不出,便要旷日持久。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八回

【其它使用】

◎ 是竞争升级还是回归垄断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为了促进竞争,将世界最大公司at&t一分为八,90年代又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合并风潮,现在仍有越演越烈的势头,于是有人喊出重建垄断辉煌的口号。

◎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拚搏。

◎ 旷日持久的帕蓬案一时不会有什么惊人结论,希拉克的劝慰也许一时不会被很多法国人接受,然而,维希时期的法国史不会是空白,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封豕长蛇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封豕长蛇

【汉语拼音】fēng shǐ cháng shé

【近义词】:毒蛇猛兽、牛鬼蛇神

【反义词】:祥麟威风

【成语出处】《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成语解释】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多无厌,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封豕长蛇造句】 可恶的侵略者如封豕长蛇残害平民老百姓。

【封豕长蛇的成语故事

四年春季,三月,刘文公在召陵会合诸侯,这是为了策划进攻楚国。晋国的荀寅向蔡侯求取财货,没有得到,就对范献子说:“国家正在危急之时,诸侯 正怀有二心,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袭击敌人,不也是很困难吗!大雨正在下着,疟疾正在流行,中山不臣服,抛弃盟约而招来怨恨,对楚国没有什么损害,反而失去了 中山,不如辞谢蔡侯。我们自从方城那次战役以来,到现在还不见得能在楚国得志,只不过是劳兵伤财。”于是就辞谢了蔡侯。

晋国人向郑国借用装饰旌旗的羽毛,郑国人给了他们。第二天,把羽毛装饰在旗杆顶上去参加会,晋国就因此失掉了诸侯的拥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励志成语故事文字版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有个叫田子方的人,受到魏文侯的礼遇。魏国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派太子击驻守中山。太子击外出,在路上遇到了田子方,便让田子方的车先过去,田子方连正眼都不看他一下。

太子击生气地说:“是富贵者该骄傲对人呢?还是贫贱者该骄傲对人?”

田子方答道:“只有贫贱者敢于骄傲对人,富贵者哪里敢骄傲对人!国君如果骄傲对人,就会失掉他的封国;大夫如果骄傲对人,就会失去他的领地。失掉封国的,从未听说过有人用封国去款待他;失去领地的,从未听说过有人用领地去款待他。

“至于说到贫贱的士人,如果所说的不被采用,所行的不让君主满意,无非是穿好鞋子离开罢了,无论走到哪里不都是过贫贱的生活吗?”太子击挨了一顿教训,只好向田子方行礼道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楚国有个主管祭祀的官员,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不大家一起在地上比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画蛇添足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于是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还能够为它画脚呢!”他还没有画完蛇的脚,另一个人的蛇就画好了,那个人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随后喝完了那壶酒。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出处《汉书·杨敞传》

敝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徒唯唯而已。

释义“浃”,湿透,出汗多,湿透脊梁。形容满身大汗。也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过度。

故事

汉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其实,杨敞为人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

公元前74年,年仅廿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臣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作继承人。谁知刘贺继位后,经常宴饮歌舞,寻欢作乐。霍光听说后,忧心忡忡,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马田延年秘密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计议商定后,霍光派田延年告诉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一听,顿时吓得汗流浃背,惊恐万分,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颇有胆识。她见丈夫犹豫不决的样子,暗暗着急,趁田延年更衣走开时,上前劝丈夫说;“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大将军已有成议,你也应当速战速决,否则必然太难临头。”杨敞在房里来回酸步,却拿不定注意。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司马夫人回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与田延年相见,告知田延年,她丈夫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田延年听了后高兴地告辞走了。

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第二天,杨敞与群臣遏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王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故事之涸辙之鲋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 涸辙之鲋

【拼音】: hé zhé zhī fù

【解释】: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成语故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注释

贷――――借贷。

诺――――答应的声音。好、可以的意思。

哉――――文言语助词。呢、吗的意思。

激――――引导。

邑金―――封地上所得到的财产收入。

肆――――卖东西的铺子、商店。

评点

作者用十分简练的文笔,描绘出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1、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2、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3、屡战屡败: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4、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5、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6、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7、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8、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9、决一死战: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10、能征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11、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12、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13、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14、连战皆捷: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15、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6、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7、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18、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19、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20、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21、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22、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3、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24、短兵接战: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25、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26、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寸木岑楼成语故事_600字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于岑楼”变化来,出自《孟子·告子下》。

有一位任国的人向孟子的学生屋庐子问礼与食哪个重要的问题,屋庐子随口答道“礼重要”。任人又问道:“娶妻与礼哪个重要?”屋庐子答道:“还是礼重要。”

随后,这位任人便一本正经地说道:“要是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恐怕就要挨饿、甚至饿死;如果不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可能就会有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还要按着礼节去行事吗?再有,假如按照亲迎礼,就得不到妻子;要是不行亲迎礼,就能得到妻子,还一定要行亲迎礼吗?”

这一问,屋庐子没有答出来。第二天,便去邹国,转告了老师孟子。

孟子听后,说道:“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的?如果不揣度基地的高低是否一致,那么一寸长的小木头也可能比顶端的高楼还要高。说金子比羽毛重,但是,岂能说三钱多重的金子也比一车的羽毛还要重?拿吃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回答他:‘扭折了自己哥哥的胳膊而夺取了他的食品,自己便有了吃的;而不扭折,便得不着吃的,那么他会去扭折吗?越过东邻的墙去搂抱人家的女子,便得到了妻子;而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子,那么他会去搂抱吗?”

后人用“寸木岑楼”成语来比喻差距悬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成语故事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西汉末年,成纪(今甘肃秦安地区)隗(wěi)嚣组织武装力量反抗王莽统治,攻占陇西、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后刘秀任隗嚣为西川大将军。为阻止占据成都的公孙述势力向外发展,刘秀写信给隗嚣,希望他阻击公孙述的侵犯。信的大意是:如公孙述进兵汉中,图谋长安,我希望借重将军的兵马旗鼓抵挡之。如你能这样做,我就算得到上天的赐福。人们由刘秀信中“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引申出“旗鼓相当”,比喻势均力敌或力量不分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成语故事

全文共 741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成语故事,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一、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

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了孟获。诸葛亮让战俘们吃饱饭,然后全部释放,说:“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呢;如果听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牵肠,眼中流血。你们都回去吧。”诸葛亮又问孟获:“你今天被捉,心服吗?”孟获说:“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计,怎么会服!你放我回去,让我整顿军马,来决一死战;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诸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二、河清海晏

天竺国下郡的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去打造时却被人偷了。八戒说:“定是这伙铁匠偷的!快拿出来!略迟了些儿,就都打死!”铁匠们说:“我们连日辛苦,夜间睡着,到了天明起来,就不见了。而且我们是凡人,怎么拿得动?希望爷爷饶命!”国王说:“这城里军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师再思。”行者道:“不用再思,也不须赖铁匠。我只问殿下:你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说洞内有仙,有人说有妖。我们不知到底是什么。”……孙悟空三人经过苦战,收降了九头狮子精,夺回了兵器。

国王大开素宴答谢唐僧一行,又将狮子肉分与百姓瞻仰。王子说:“感谢神僧施展法力,扫荡了妖邪,除了后患,现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西游记》第九十回)

三、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四、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视野。你说军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要到陆口,路过吕蒙的辖区时,鲁肃觉得吕蒙是个大老粗,不想去见他。有人劝他说:“吕将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应该去看看他。”于是鲁肃来见吕蒙。大家喝酒喝得高兴时,吕蒙问鲁肃:“现在将军重任在身,要与关羽为邻了,要怎么防备他呢?”鲁肃说:“还没想过,到时候再说吧。”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准备呢?”于是给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

鲁肃非常惊奇,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认识事物。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五、回天之力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时,唐太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说:“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事,最终走向了灭亡!陛下要是能够谨慎选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到隋末战乱不止,其实真正想夺取天下的不过就那十几个人,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等待着归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为什么作乱,只是人君不会安抚而已!”太宗就擢升他为侍御史。

贞观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阳宫乾阳殿。张玄素说:“我曾经见过隋朝修宫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两千人拉一根大木,铁做的车毂走不了几里就坏了,需要几百人抬着备用的车毂跟着,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从前阿房宫修成了,秦朝就灭亡了;章华宫修成了,楚国也衰败了;乾阳殿完工了,隋朝也解体了。现在我们国力不及隋朝,百姓刚刚遭受战乱──我恐怕陛下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太宗说:“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了吗?”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说:“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自《新唐书?张玄素传》)

六、倚门倚闾

王孙贾15岁被召进王宫当齐王的侍臣。王孙贾的母亲很爱王孙贾,每当他入朝,母亲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门口等他回来。

公元前284年,燕国的军队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出逃,这天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说齐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寻,没有找到齐王,只得回家了。他母亲见了,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他母亲非常生气,说:“你每天回来晚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马上离家去打听齐王下落。

“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

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齐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那亲信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没有把刘氏家族斩尽杀绝。”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八、背水一战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九、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强大的秦国常常欺负赵国。在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中,蔺相如智勇双全,把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在渑池大会上又保全了赵国的荣誉,被拜为上卿,地位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说:“我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才有今天。蔺相如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见到蔺相如,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为避免和廉颇见面,蔺相如就称病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远远的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赶快退到小巷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蔺相如的门客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请求离去。蔺相如劝阻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些。”蔺相如说:“对呀!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呢?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文臣武将团结一心。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有机可乘了。”廉颇知道了,赤着膀子,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他说:“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请您处罚我吧。”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防微杜渐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表臣子的。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是由刚发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止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了。”

“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

十一、鹤归华表

.在苍凉古迈的关东大地,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在这连绵的山岭中,有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千山。千山,古称为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也叫积翠山。千山第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708.3米,它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

据晋陶潜《搜神后记》中记载,汉朝时,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来,经过多年的苦修,丁令威得道成仙。千年后,他化成一只仙鹤飞回到辽东,落在城门前的华表柱上。有一少年,见此,就拉起弓弦想射他。丁令威就飞到空中,徘徊良久,不肯离去,并说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说完后,他冲天飞去。

后世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十二、半途而废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心中平静淡然,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有所节度,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中庸却不容易做到。”“专走极端,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或许有人会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有始无终。

(出自《中庸》)

十三、安身之地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刘表派刘备驻守新野。在新野,刘备诸葛亮巧用火攻,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将夏侯??。刘备担心曹操会来报复,诸葛亮说:“新野是个小县,不能久居,最近听说刘表病在旦夕,可乘此机会,夺取荆州作为安身之地,也许可以抵抗曹操。”刘备说:“你说得很好,但是我受刘表的恩,怎能忍心呢?”诸葛亮说:“你今天不取,过后一定会后悔的!”刘备说:“我宁可死,也不忍心作忘恩负义的事情。”

“安身之处”喻指建立事业的根基。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十四、五里雾中

.张楷,字公超,是东汉人,对道学很有研究,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他的人车马盈门,填塞街巷,有人便在他家附近开办旅舍饭馆赚钱,张楷只好搬家。张楷很穷,以摆摊卖药维持生计。

永和年间,被推荐出任长陵(今咸阳市东)县令,张楷不就,搬到华山峪隐居,一时到华山峪求道者很多,致使华山峪成了集市,人们索性把华山峪叫成公超谷。张楷能在五里范围内弥漫云雾,人们把学道叫“学雾”。元和三年,皇帝召他,他又推脱了。张楷活了70岁。

“五里雾中”原指修道,现形容迷离恍惚、不知所从的状态。

(出自《后汉书?张楷传》)。

十五、原宪桑枢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小屋是茅草搭的,门是蒿草编成的,门枢是桑树条。子贡穿着雪白的衣服、驾着高大的马车来拜访他。原宪戴着破裂开口的帽子、柱着藜木拐杖开门迎接他。子贡问:“您生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没有财产叫贫困,学道而不能身体力行叫病,我是贫困不是生病。”子贡听了面有愧色。

耶酥对门徒们说:“我告诉你们,不要为吃什么担忧,也不要为穿什么忧虑。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服。”

“原宪桑枢”喻指安贫乐道。

(出自《庄子?让王》和《耶稣传》)

十六、文章憎命

.唐宪宗元和初年,30岁的诗人贾岛抱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豪气,来到长安参加科举,然而时运不济,屡试不中,考到60岁了也没考上,被人称为“举场十恶”。到后来,贾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田野里去摘野菜充饥。

唐代诗人孟郊一生贫困潦倒。41岁入长安赶考落榜,心情非常沮丧,说自己的心被刀割伤了。43岁再考又落榜了,晚上睡不着觉,要起来感叹多次,连梦都不能作完整。46岁时才考上,高兴的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是由于不善交际,四年后才得了个县尉的小官,64岁时贫病而死。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说命运要磨练磨练文章写得好的人。

“文章憎命”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自《天末怀李白》)

十七、朝三暮四

.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下就是那么一回事,因此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特别追求,做起事来总是心平气和。总是心平气和去做事的人,会渐渐体察到这个道理,体察到了,也就离道不远了。做而无求。

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劳心费神的人,叫做‘朝三’。什么叫‘朝三’呢?有一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喂栗子吃,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都非常生气。主人便说:“既然这样,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好了。”猴子们都很高兴。实质没有什么差异,只是情绪发生了改变。

所以圣人没有高兴和不高兴的,只是随自然规律而行,我是我,事情是事情。

“朝三暮四”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表面假象蒙骗。现指人说话、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出自《庄子?齐物论》)

十八、圣人之勇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匡城,被人包围了好几圈,孔子的琴声和歌声一直没有停过。子路跑进去见孔子,说:“老师怎么还有闲情弹琴唱歌呢?”

孔子说:“仲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想摆脱困境已经很久了,可还是不能避免,这是天命啊。我想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结果还是不行,这是时运不济啊。碰上了尧舜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失意的人,这并不是人们的智慧高明;碰上了桀纣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得意的人,这也并不是人们的智慧低下,是时势造成这样的。那在水里行走不怕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气;在陆地行走不怕犀牛、老虎的,是猎人的勇气;雪白的刀子架在面前,把死亡看做和生存没有区别的,是壮士的勇气;知道穷困是命运,知道通达需要时机,面临大灾难而不会畏惧的,需要圣人的勇气。仲由啊,安静些吧!我的命运已经上天已经安排好了。”

没有多久,带领士兵的将官进来了,抱歉的说:“我们以为您是阳虎,所以把您围了起来;现在我们知道您不是的,很对不起,我们在此向您道歉并撤退士兵。”

(阳虎是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曾经侵犯卫国匡城百姓,当地百姓痛恨他。孔子面貌像阳虎,所以发生误会。)

(出自《庄子?秋水》)

十九、闻所未闻

刘邦刚刚平定天下,汉人尉他在南越自立为王。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尉他傲慢的坐着接见陆贾。陆贾说:“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纷纷而起,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纷纷归顺他,当时强大无比。但是汉王只用五年时间就平定了中国。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现在大汉天子不愿百姓再受战争之苦,派遣我来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您理应到郊外远迎,拜倒称臣,但是您却如此桀傲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捣毁你的祖坟,诛灭您的宗族,再派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自己就会杀了您而投降汉朝。”

尉他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通过交谈,尉他说:“南越人当中没有一个和我谈得来,等到你来到这里,使我每天都能听到了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事。”

“闻所未闻”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二十、沐猴而冠

.项羽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后来改学剑,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气。项羽说:“读书有什么用,只能记名姓而已。学剑也只能抵挡一个人,我要学能抵挡万人的本事。”

后来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秦二世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收拾了秦朝许多宝贝财物就准备回去。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饶,可以建都称霸。”项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著赶快还乡,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著锦绣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劝说的人叹道:“人家说项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不错。”

后来项羽在垓下打了败仗,逃到乌江,乌江亭长有一只小船,劝他渡江,说:“江东虽然小,也有方圆千里的地方,几十万人口,也可以称王啊。”项羽说:“是老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开始我和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来,现在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称王,我又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正的能力。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