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介绍过春节风俗的作文【汇总20篇】

导语:读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拉开了帷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运动会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2726

作文

371

天津的春节风俗

全文共 1627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腊八节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开始熬腊八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豆子、米、干果,给孩子们做还要放红糖、白糖。还有腊八蒜,把大蒜剥了皮,泡入醋内,再加白糖,拌匀。过年时,人人吃饺子。等吃饺子时打开,那蒜就呈翠绿色了,给白白胖胖的饺子又添了一种美味。

准备过年,大人们忙,孩子们也忙。福字、吊钱儿、灯笼、窗花都是要买的(也有的自己做)。孩子们更是在烟花摊前挑来挑去,不买一大兜不行。最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买各种各样的糖、蜜饯、干果。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要买齐全了。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孩子们吃着糖瓜儿,等着天黑。吃饭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放焰火。屋内的人听到外面的烟花声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烦。那些烟花把黑夜衬托得无比美丽。

这一天孩子们也要吃糖,街上卖的糖有长方形也有瓜形,这些糖统称为“糖瓜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嚼在口中又黏又甜。

关于腊月二十三,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有个神为“灶王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今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吃的糖瓜儿,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而制成的。

最忙的日子莫过于二十三之后了。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各种食材更要准备充足,因为大多数的店铺都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什么鸡、鸭、鱼、肉、米到了正月初一绝对难买。

到了除夕,全天津都沉浸在热闹的海洋。家家都忙活着年夜饭,酒肉的香气飘散四方。大人孩子一大早就穿上新衣裳,收拾好自己就跑出去把对联、福字贴在门外,屋内就在窗户的玻璃上贴窗花、吊钱儿。家家熬夜,每晚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工作的人也都放假了,抢票赶回家和家人过年、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年级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要守岁。

转天是正月初一,虽然还有些放焰火的孩子,但比除夕到腊月二十三这三天的少多了,全天津大部分人都在休息。有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去到亲戚家串门,给亲戚家孩子送红包;有的全家在家里接待客人(倒不分什么男女老少)。好多地方都有庙会。极爱逛庙会的是孩子们,是为了看花灯,买些新年专卖的小玩意儿和小吃。

正月初六店铺开门,但也不是全部,还是有少数铺子继续休假。开门的铺子也不忙,还是可以抽点空去逛庙会。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高潮——元宵节。一个个圆圆的小汤圆儿,是孩子们的最爱。

街上,家家户户倒不至于张灯结彩,但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笼。孩子们有的找大人领着到街上玩儿,有的在家里欣赏家中的纱灯。

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孩子们再歇些日子就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上班了。天气渐渐转暖,春天就快来了。

这便是天津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常州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但愿人长久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请欣赏古诗故事《 秋思》《渡汉江》[初唐]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近乡情更怯的意思是?( 离家乡很近,但又怯生生的。)岭外音书断的意思是?(诗人被贬后,和家人断了联系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

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 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

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 况。请齐读乡愁乡愁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早早的吃过年夜饭,便兴致勃勃地和父亲母亲,哥哥姐姐们到楼下放鞭炮,放烟花。

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手里拿着一根,让父亲帮我点燃火焰,我很兴奋,也有点害怕。烟火点燃的瞬间,“嗖”的一声,然后烟花像断了线的箭一样冲上了天空,在天空中散开了一朵漂亮的“花”。一会儿烟火又像散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真是太美了。我望着这美景,看呆了。还没回过神来,一朵紧接着一朵,冲向天空。最后,父亲拿来了最大的烟花,它又大又沉。父亲让我们退后一些,站远一点。然后无数的烟火在黑暗的夜里,显得格外夺目,格外漂亮,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烟花放完了,我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对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对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对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对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对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对联、窗花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向朋友介绍春节语文高一作文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日日夜夜,总是过得很快,日日年年,每年都很精彩。今年也是一样,不仅很快的过去了,而且还过得非常精彩,回忆起来,一天一夜都想不完。今天,我们终于盼到了一年的结束,新年到了!

欢欢喜喜过大年,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里面蕴含着我们的对新年的高兴,盼望和期待,并且这里面还带着人们的一种热烈欢喜。

盼新年,我们终于要盼到了,今年,你准备怎么来过年呢?每次新年前夕,我们都喜欢布置一下家里,好在过年的时候增加许多的气氛,这已经是一种习俗了,并且许多人家还买了很多气球,挂在那墙壁的一角,还有,会买许多春联贴在门前,而且还剪许多的“福”字贴在自家的玻璃上,来增加我们的欢腾喜悦。这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个来历呢!

这就是年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怪兽,大家都非常怕他,在每年的结束,都要来各个村庄抓人吃,人们都很害怕,于是人们都要到山上避难,这年又到了尾声,人们收拾包袱准备到山上避难,大家都走了,只有一个老人留了下来,还没来得及走,有一个人就来了,说:“老人家,你让我住一个晚上,我就让你俺再也不来骚扰你们。”老人听了,笑了笑,只好信了。这天晚上,老人把家里布置的红红火火,这是年轻人吩咐的,年来到了村庄,看到老人家里有人便进去,看到一一片红色,他有些害怕,有听到了批了吧啦的声音,他吓呆了,慌忙的走了。从此人们知道了年的弱点,便在家里布置好,年就不敢来了,于是就成了习俗。

让我们一起来盼新年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的风俗450字作文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

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我们兴高采烈地迎来了201x年的春节。过春节,也就是过年。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

从我记事儿开始,在除夕的晚上,爸爸会在我们家门上,贴上红色的、非常喜庆的春联。妈妈会给我们做一大桌子可口饭菜,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地围坐在一起,一边吃年夜饭,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吃着、看着、说着、笑着、高兴着,时不时还会对节目或者演员品头论足一下。一直到很晚很晚,直到我瞌睡的熬不住了,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才回去睡觉。爸爸妈妈他们到凌晨才回睡觉,人们称之为“守岁”。

大年初一早晨,妈妈给我穿上颜色鲜艳的新衣服,全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奶奶家,给奶奶爷爷拜年。每年春节,我们一家、姑姑一家和大伯一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奶奶家,一起过一个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新年!进门先是给奶奶爷爷、姑姑姑父、大伯大妈等长辈磕头拜年,他们会高兴地给我发压岁钱。

我特别喜欢过春节。因为,这几天我不用写作业,不用弹琴,什么事都不用干,可以完完全全地放松,就只剩下开心地玩儿了。不管去哪一个亲戚家拜年,都可以得到红包,还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零食,再餐上一顿丰盛的美味佳肴。真可谓是美哉!美哉!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春节的习俗。总之,一个春节下来,我的肚子圆了,腰包鼓了,人也玩儿“疯”了。啊!真“爽”!过年真好,过年真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风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风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风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风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结尾: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风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风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风俗放鞭炮的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大年初一至初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年年春节,大家都要穿新衣服,吃饺子,看春晚……在我们小孩的眼里,春节唯一的、令人高兴的就是放鞭炮

去年春节,我和妈妈掂着年货乐呵呵地往家走。路上,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车水马龙的大街闹嚷嚷。家家户户的门上贴着红对联。一个个在天空绽开的礼花五彩缤纷。

回到家,桌上摆着一盘又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吃饺子。

汤足饭饱后,我提上一大包一大包的鞭炮兴冲冲的和伙伴们冲下楼去放鞭炮。

我们找出一些擦炮,把它擦出火花,不管他三七二十一,胡乱扔一个地方,捂上耳朵等着炮响。

谁知,有个鞭炮正好被扔在一辆面包车前,一声巨响,那辆汽车吓得直叫唤……汽车的主人从楼上探出头,怒气冲冲的喊:“谁家的小孩!谁家的!那车……”没等他话说完,我们早已逃之夭夭。

我们又找了一块露天的“宝地”。抱出一个大礼炮,小心翼翼地点燃,赶紧往后退几步。“轰!轰!轰!”几连串的礼花飞上夜空,露出了笑脸:有的像ufo,有的像盛开的牡丹花,还有的仿佛是一条白色的长龙……那射出的光芒,映亮了我们幼稚的笑脸……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几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大人们从窗口探出头喊:“淘气鬼们!上楼看春晚啦!”我们才笑着推着跑上楼去。

哦!新年!每当新年的鞭炮声响起,我知道,我又长大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然后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然后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然后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然后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然后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然后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向延续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春节风俗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是中国人经几千年流传演变、积累丰富的年俗文化,被人们视为一年中所有节令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各个地方过年的风俗、讲究各不相同。

家乡春节风俗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开始筹备过年的东西,家家户户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变得焕然一新;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时,在门口挂上红红的大灯笼,贴上新的对联。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将至新年的钟声,每家每户把挂着的衣服都折好,免得日挂夜挂。然后赶着熬糖水,每条小巷都飘着糖水的香味,让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点时,鞭炮声逐渐响起,人们争先恐后地去寺庙,看舞狮表演。每个小孩争着摸龙头,象征在新的一年里龙精虎马。大人拿着美味佳肴,诚心拜祭庙里的大王,托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个寺庙人山人海,拥拥挤挤,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不许扫去鞭炮纸。以免扫去财气,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人们从外面扫到里面,把财气扫进屋来。我去衣柜拿新衣服准备换上去拜年,因为新衣服肯定有线,所以我拿剪刀,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为年初一不能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去亲戚家拜年时,要说一些吉利的话,千万别说“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正月初二,人们买一条鲤鱼,用来拜神后,就带鲤鱼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们放鞭炮迎接财神爷。正月十五,是春节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长寿面。闹元宵,吃元宵,骨肉团聚满欢喜!

结尾:喜气洋洋的春节,虽然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国的五十六个朵争奇斗艳的鲜花,心连心,开心度过一个有一个的春节。因为春节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天津的春节风俗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是我的家乡,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我爱我的家乡_天津!

家乡的春节主要体现在饮食方面:在腊月初八那天,被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这一天也会泡腊八蒜,就是用醋泡蒜,这样久放也不会坏的!

在该过年的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在新年显示出焕然一新的形象!在这些天里,孩子们个个都开心的不得了:像男孩子们都买一些爆竹在新年里和大人们一起庆贺新年!而女孩子们买一些小礼品作为新年礼物!

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这就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了!在这一天,鞭炮声处处都有,,这就是过年的象征吧_尽管还没到,但却有了过年的气息!这天,在街上,有一些卖糖的,就是现在孩子们所说的“糖瓜”又甜又黏的,小孩子们非常喜欢吃它们!

二十三一过去,就更忙了,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过年吃的食物都准备充足!

在除夕这天,更是热闹的不得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人们都穿上了新衣,门外贴着福字,有正有倒,倒的福字意味着:福到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守岁的习俗,鞭炮声总在耳边响起,这才是过年的气氛嘛_这么的热闹!

等到了正月初一那天_就是人们所说的春节。在那天,人们都去拜年了,给亲戚,给朋友……

在元宵节那天,又是春节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那天,人们都在叫家里吃元宵呢!一家人其乐融融……

那天同样也是耳边总响起鞭炮声,小孩子们同样也燃放炮竹,只不过是那种小的花炮而已……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到这天为止,春节也就这样在欢笑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热闹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里,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习俗比如。

压岁钱:春节,大人都要给小孩压岁钱。这不是没有由来的。相传,古时候的中国曾经有个怪兽叫“祟”,这个怪物经常在除夕夜到小孩家里吃小孩。于是家里的大人都把钱装在红色的包里,夜晚悄悄地放在小孩的枕边。等“祟”来到床边时,红色的包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将“祟”吓跑。因为“岁”与“祟”同音,后来,长辈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送给小孩,这样小孩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了。到了现在,压岁钱已经变成了在新年的第一天,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会拿出压岁钱给晚辈。

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原本写在桃花木上,桃花木是红色的,有驱邪避难的寓意,所以选择桃花木为春联的选材。现在的春联不再用桃花木了,而是用纸来代替桃花木。并且模仿桃花木的红色。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联。

贴倒福:曾经有户人家,有个奴才不识字,春节把“福”字贴倒了,主人火冒三丈。但一个奴才急中生智,说:“我常听人说,这家的福到(倒)了!这不是意味着您家的福气大了、到了吗!”主人一听,转怒为喜。重重的奖赏了不识字的仆人和急中生智的那个仆人。后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家家都贴倒福。

中国的习俗真多!中国有趣的习俗真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风俗习惯作文600字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一到,就表示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又来了。每次过春节,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同,而我的家乡临泽也有不同的过年方法。

先是要过腊八节,在腊月八日那天,我们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粥食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每个人都要喝。腊八蒜就是用缸子,把蒜瓣用蒜泡小荷里面,在过年吃饺子的时候吃。小荷

在腊八节之后的几天,我们要买过年穿的新衣服,小孩子要买炮。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黑,家家户户都要祭灶,就是把灶王爷接来大吃一顿,代表着年年有余。我们灶干粮和水果摆在灶台上,点上蜡烛,还要杀一只鸡献上,厨房的墙上贴一张灶王爷的画像。祭完灶就开始放鞭炮。送走灶王爷。

过了二十三,必须要扫房,把屋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还得把被套,床单,衣服都洗干净。除此之外要办年货和买新衣服。

到了除夕,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饺子,这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门上贴着对联和门神,房间的门上贴了各式各样的“福”字。店铺也全关了门。到了晚上八点,全家守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等到十二点,钟声响起家家户户放弃了鞭炮,迎接新的一年。这一夜,出了很小的孩子,没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我们要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服给长辈拜年。过春节孩子最开心,因为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到中午时,一家人团圆吃一顿团圆饭。到了晚上,家家户户有放起了鞭炮。然后我们一一到亲戚朋友家给他们拜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要看花灯,街上人山人海,各式各样的花灯由各个单位制作的:有“福”字灯,春灯,老虎灯……有红色,黄色,还有蓝色……在路旁还有漂亮的火树银花,看的人眼花缭乱。过了一会儿,开始放花炮,天空中的花炮犹如天女散花一样,有圆形的,有五角星形的,还有椭圆形的……美丽极了。元宵节我们还要吃汤圆,这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正月十五就是春节的闭幕式,元宵节一过一切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孩子上学,大人上班,农民干活,各做个的事。春节,真是我心中的最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向朋友介绍春节语文高一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已经临近了除夕,春节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了。城市间喜气洋洋,充满了欢声笑语。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的新儿童,我们正处于有福享,没苦吃的时代:天天穿新衣服,就像天天都是春节过节一样,从来不会因为没有新衣服穿而过不了年而发愁过,而从来不会因为好不容易有了一件新衣服穿就高兴地欢蹦乱跳,令我们发愁的是买不到“阿迪达斯”、“耐克”、“李宁”等名牌的衣服春节而被有这些一副春节的同学取笑,而能够令我们高兴得欢蹦乱跳的却是春节收到一份有一份的红包、压岁钱。但是,我们可曾想过:在我们的上一辈,他们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没有“阿迪达斯”、“李宁”、“耐克”,没有红包、压岁钱,他们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是的,比我们年长一辈的长辈,他们的童年的确没有那些所谓是名牌的衣服,裤子和鞋子,也没有再低档些的服装,他们只有布衣服、棉布裤、破布鞋,但这些在他们的眼中,却也是一种“名牌”,这是只有他们在特殊的日子里才能得到的享受。

现在,我们春节是一边吃着大鱼大肉,咪着小酒,喝着饮料,一边对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而二十、三十年前,我们的父母也是坐在大圆桌上,也是一家老小,但是,他们没有大鱼大肉,也没有洋酒、饮料,他们只有鸡蛋,只有一些小菜,就已经满足了。而我们呢?我们却在处处都要挑三拣四,说这个不好吃,又说那个不和自己的胃口,从来不帮父母们省事儿。

听过父母们儿童时代的孩子们,难道,我们不应该帮父母们省心,省事儿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家乡风俗的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鞭炮声声,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大年了。

我们买了新春联与烟花爆竹,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将旧春联撕了下来,又把新春联贴了上去,我刚准备贴上新春联,就被妈妈阻止了,她说: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摆正了一点往上贴,妈妈急着喊着: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说完,她就倒着春联往上一贴,我哈哈大笑:妈妈,你犯胡涂了。春联贴反了。妈妈严肃地说:不要乱说话,福倒着贴,代表福到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就这样,除旧迎新的任务搞定了。

我与哥哥各拿着一根烟花爆竹点了打火机,突然嘶的一声,烟花爆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着,烟花爆竹出现了噼呖,每过20秒,烟花上的颜色就会变焕,当最后一个颜色出现时,我不禁感叹:这真好玩啊!

爸爸提起了鞭炮就往家外走,显然,他是要去放鞭炮了,到了指定燃放点,爸爸用打火机在点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远远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这个新年真美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风俗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其实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而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而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窗花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贵州春节风俗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大过年即过春节,在过节前几天,各家各户酿制好黄、白米酒,准备好大米、小麦、铒块和燕麦炒面等美味。过节前一天,在祖先牌位前插上两只点燃的香条和两根青松枝,在院子里栽一棵小松树,谓之祭树神,之后就杀鸡做饭,接祖先和祭锅庄,求他们保佑来年粮食丰收、全家平安。第二天要背纯净水和吃年饭,还要举行赛马、打靶、摔跤、跳高、踢毯子等活动,山歌唱不完,欢乐满山寨。第四天祭过锅桩后,又要把祖先送回去。

苗族在我国分布地区很广,他们的年节,称“冷酿廖”。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在秋叫后。按当地的传统习俗,选择在农历九月、十月或十一月份

贵州省的苗族,在节日期间有舞狮子的活动。在锣鼓声中,一个手拿绣球的武士引出了一头纹彩斑斓的“雄狮”,后过跟着一个笑咪咪的“大头佛”。“大头佛”一步一摇,滑稽可笑。苗族舞狮子最精彩的又要数爬桌子表演:声地中央直叠起十二张高饭桌,总高度在十米以上。狮子在武士的逗引下,从下面的一张桌子钻过去,再翻上一张张桌子......一直爬到最高点,武士一个斤头翻落到地,狮子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踩着翻黑心放在最上面那张桌子的四条脚,表演转身,绕圈、前伸、后顾、站立、朝拜等动作,最后还要从最高处轻盈地跳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关介绍中国的春节英语作文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你的英国朋友请你给他主办的校报写一篇短文,介绍中国春节。请根据下列信息完成短文。

时 间活动内容春节前夕大扫除,购物除 夕家庭团聚,吃年饭春节期间探亲访友,放鞭炮

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4. 参考词汇:鞭炮 firecrackers

[范文]

Falling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fact the Chinese New Year. Before it, people usually give their house a thorough cleaning and do a lot of shopping. On the New Year’s Eve, people come home and the whole family have a big dinner together. On the New Year’s Day and the few days to follow, people often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to give one another their best wishes for the new year. Throughout this festival period firecrackers can be heard everywhere. This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for the Chinese.

[有关介绍中国的春节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二介绍春节的语文作文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天,我终于等来了,我等了365天,心心念念的春节终于来了。这一天,有丰富佳肴,有压岁红包,有今宵佳月,可是我最期待的还是烟宵灯火。

随着一声声鸡鸣,除夕开始了。刚刚起来,大人们就忙得不行,我也不能闲着,扫下地,玩游戏,最后再去锄下地。我也当起了“指挥官”“再下点,歪了,再往左”。

来到集市上,看着琳琅满目的食物,采购年夜饭的食材,想着今晚一定要大吃特吃。终于是熬到了晚上,美味的菜肴端上餐桌,那诱人的香味飘在空气之间,把我的鼻子都吸引去了。

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有笑有说的,各常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时不时还有红包在发,我那手速,抢到的不止一点点。

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那就是放烟花。随着春晚主持人的一声声倒数,天空中也逐渐绽放开一朵朵艳丽的花朵,“嘭嘭”的冲击着天空,像是有一道屏障,把他们都束缚住了。紧接着更多的烟花不断冲向天空,绚丽的颜色渲染着整个天空。但是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烟花的花火也逐渐落幕,就像是昙花一现般凋零。但好戏还在后头,更多的烟花参与其中,编织起了颜色的天桥,像是在祝福着人类“新春快乐”

虽然入睡的时候还伴着一声声炮响,但这个春节也过得挺快乐的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的风俗作文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春节习俗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东柳小学三年级程梦琪春节,大家都很熟悉。在不同的地方,人们过春节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你想知道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吗?那就和我一起重温那美好的时光吧!我家乡的春节大约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大人们还要杀羊杀猪来到厨房的灶台前祭祀灶王爷,据说这是请他回到天庭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祭祀过后,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油果子。到了除夕,年货都准备得停停当当,这一天会十分得热闹,早上爸爸和大伯拿着鞭炮、纸钱来到祖先的墓前祭祀,“请”他们“回”到家里一同过年,而妈妈和大娘就会在家里热火朝天地准备丰盛的午餐。

到下午家家户户的门上和窗上都贴上来红红的对联和窗花。最有趣儿的是,妈妈还会在饺子里包入一枚硬币,看谁能吃到这个硬币,它寓意着吃到硬币的人在下一年里福气多多。在这一天,下午还要放鞭炮,这在我的老家叫做抢福,谁家放鞭炮越早,谁家吃饺子越早,就意味在下一年中谁家的福气就越多。全家人才围在一起,一边谈论着一年中遇到的开心事,一边品尝这饺子的美味。吃完了年夜饭,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惬意地吃着瓜子,其乐融融地等待着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除了比较小的孩子,人人都得一晚上不睡觉,这叫做守岁。大年初一早上,人们要早早地起床,放鞭炮。孩子们跟在大人的身后,来到长辈家磕头拜年。

在这一天,最开心的就要数我们小孩儿了,我们会收到很多的压岁钱,拿着压岁钱的我们,尽情地去购买鞭炮和零食。眨眼间,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来了。人们早早地涌上街头,兴高采烈地观看着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去赏花灯,看礼花。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涌来,围到广场上看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过了元宵节,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怎么样?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了,蛮热闹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风俗春节

全文共 238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路,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每年春节前夕,回到家乡,我都会踏着那些熟悉的小路,去寻访那些似曾相识的儿时的故事,去寻觅那些快乐而悠长的多姿多彩童年时光。那石头,那水沟,那山坳,那洞穴,那绝壁……见证了我童年的精彩华章。

回家 过年,是我一年中最愉悦的时光。

那时,父亲健在。他退休后,领着令当地村民艳羡不已的退休金,舒舒坦坦地过着美丽的田园生活。而母亲的身体也棒棒的,在家里喂着几头大大的肥猪,养着一群野性十足的鸡鸭。就等着我们几个儿女回家,过上快快乐乐的春节。

每次放假之后,我将城里的家安排妥帖,携着妻子,牵着女儿,买了些家乡觉着稀罕城里却随处可见的东西。坐上客车,一路欢欢喜喜回老家过年。下了车,一路上遇见亲朋抑或家乡人,递上香烟,问候几句。那亲切的乡情乡音,漫溢在那弯弯的乡间小路上。

那些年,一个农村娃儿,能调到城里工作,那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儿。所以,到得家乡,倍感自豪。也常常因此,怀揣几包香烟,去拜见那些长辈或者相邻。亲切叫上几声,攀谈几句,那幸福洋溢在心间,那喜悦绽放在脸庞。这不是炫耀,也非自傲。那是乡情的自然流露。

这些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递增,家乡的田地许多都已荒芜了,杂草滋长,树木丛生,十多年前那光秃秃的山岩山坡,如今浓荫覆盖,满眼翠绿。虽说生态有了大大的改观,但我的心里似乎有些许失落与怅然。

回到家里,我尽力帮助母亲多做点事。让她在忙碌了一生的日子里过几天 稍微轻松的时日。母亲辛苦了一辈子,等待的就是春节期间家人的团聚。我家几姊妹,都结婚在外。所以,春节回家,是母亲最快乐的,最幸福的时光。

记得有一年,过完春节。我们几个儿女,有的远离故土,去省城读书;有的要去城里上班,而爸爸呢,也要离开家乡,去外县工作。母亲早早的起床了,等我们起来的时候,那香喷喷的饭菜已摆好。 我们吃了饭,背着已经收拾得鼓鼓的行囊,那里装着母亲准备的腊肉,也装着母亲的牵挂与惦念。我们几个在前面走,母亲却跟在后面。我忽然间回头,看母亲眼眶湿润,默默无语。我的心里酸酸的,涩涩的。我说,弟弟,我们还玩几天吧。弟弟也明白我的心思,我扶着母亲,又回到家里。

那晚,我们耍了很久才睡。可是,我怎么也睡不着了。批了衣服,轻踏半夜那清凉而冰冷的月色,独自一人,轻轻走在屋后那光秃秃的沙岗上。

那沙岗,留下许许多多我童年的美好的足音 。小时候,颇为贫瘠的乡村,也只能在的吃饭时候点个煤油灯,更不用说电灯了。每当夏夜来临,人们不约而同的端着凳子,聚集在那沙岗的平地之上。听他们讲那神秘而古老的神话,还有那动人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到长城的悲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婉,牛郎织女的艳遇……听得我如痴如醉。夏夜的山野吹来清凉微风,融融泄泄的月光洒满沙岗。沙岗似乎也沉醉在那些凄迷、温婉的故事中。

然而,那晚的冰冷的月亮却冷眼盯着我走在那冰凉的沙路上,陪伴我的只有那寂寥的夜 色。孑然的我游走在沙路。是啊!母亲已然年老,作为儿女,陪伴他们还有多少时光呢?人生短暂,我们不要等待,也不能等待。我常常想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母亲辛劳一生,将我们养大,她有收获什么呢?不就是希望她在有生之年,多多陪伴在她身边么?可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常常沉溺在“人际交往”抑或"自顾游走"之中。甚而还有的迷失自我,迷失方向,让他们在牵挂中度日,在度日中悲痛,在悲痛中憔悴。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 地方,是我的根的所在。那里承载我童年的许许多多的梦想与企盼。回忆是美丽而甜蜜的,他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责任,更懂得担当。

我的家乡,被青山拱卫着,南边被 一条弯弯河水缠绕着,高高的悬崖呵护着家乡。

站在悬崖之上,家乡的一切尽收眼底。于是乎,坐在悬崖之巅,看家乡,看家乡炊烟,是我的最爱。

特别是在除夕之日,我便会独自一人,慢悠悠的从家乡背后的石级,登上那高高的山崖,看那永远也看不够的故乡。

那石级,呈“之” 型,踩在那光溜溜,亮油油的石头之上,说不出的兴奋与欣喜。那也是我童年美好时光的见证。

登山崖之巅,静坐山崖之边。头顶蓝蓝的天空,身体被暖暖的阳光抚着。山野的风 ,趟过葱郁松林,轻抚我的脸颊。家乡的房屋,就躺在我的脚下,被那青青翠竹罩着。房前屋后,是那翠柏,是那苍松,是那长长逶迤的沙岗。层层梯田,已然失去了春的忙碌,夏的喧闹,秋的成熟。不过,冬正蕴蓄着她的能量,也许是让大地休憩一会吧!

我在遐想着,似乎闻到那稻花的清香,转眼又是那金黄一片;还有那金黄的油菜花。春夏秋冬的家乡,如一张张精美图片,一幕幕在我脑海闪现。

山鹰的叫声,拉回了我的思绪。眼前,一只山鹰正盘旋飞翔,身姿飒爽 。双翅伸展,轻微扇动,在盘旋中缓缓下降。一会又振翅高飞,那份自如,那份轻盈,让我的心也随之飞扬。我的目光,随之移动,远望着它飞向山的那一边,才收回目光。

我就这样静静坐着,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觉间,炊烟升起,那是人们在做年夜饭了 。袅袅的炊烟,从房顶上冒出来,飘起来,如一幅美妙的写意画。那画里,有母亲甜甜的笑靥,也有鸡鸭在撒欢。

快过年了,有的游子,漂泊在异乡。那悠长的思念,牵扯着日思夜想的故乡。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可以在除夕之日,陪伴母亲,陪伴家人。我也少了路途的劳顿,更是少了在异乡辛劳。

小时候,一进腊月,就掰着指头,等待过年。因为过年,有白白的大米饭,有那香香油油的菜板肉,还有那嫩嫩的豆腐,那才叫过年的味道。每到除夕之日,我们一大群孩子,早早的把牛羊赶去山上。 做着儿时的游戏:打棍棍、丢石子、跳飞机板、抑或荡秋千。荡秋千是我们儿时的最爱,忽高忽低,荡荡悠悠,如鹰临空飞翔。

我的家乡,中间是一条弯弯的小河,河的两边,是逶迤相连群山。群山对峙,山清水秀。每每除夕,鞭炮声声,群山回应。当我们听得鞭炮声响,大群孩子,追赶牛羊,一路狂奔。洒下一路欢欣,留下一路烟尘。那狂劲,那喜悦,如今去哪里寻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