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风俗节日作文新疆(最新20篇)

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家乡环境的变化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4076

作文

460

家乡风俗文化作文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祝这欢乐而又漂亮的春节呢?

腊月二十四是大家公认的扫房日,扫房日就是打扫我们的房间,这一天人们都在辛苦的整理房间。

腊月三十一日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那天是除夕,除夕是春节的前一天,人们都在贴春联、挂灯笼。到了夜里,小孩子们在外面放鞭炮,而大人们有的和小孩子们一起玩,有的在家看春节晚会。大家还要吃团圆饭,团圆饭里有饺子,饺子里面包着硬币,吃到硬币的人,整整一年都有福气,不会出事。

到了正月初一,人们都去拜年,小孩子们只要叫一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新年好,就会有人给他们发红包。到了下午,就没事干了,就可以出去逛超市,玩。唉,对了,拜年还要送饺子,虽然我们家也送,可是至今我都不知道送饺子有什么含义。

到了正月初六,家家户户都开始营业了。很少有大人在家里,而小孩子们大部分会聚在一起玩游戏。

到了元旦那天,人们都跑到街上去看龙灯,街上非常热闹。街上有耍龙灯的、有敲鼓的、还有打锣的。不管干什么的都有,而在买东西的人家,都会在店门口放上一挂鞭炮,让耍龙灯的去他们家门口耍,还给他们买糖、买烟,为的就是让生意更红火些。

正月十九慢慢到了,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该干什么的干什么;小孩子们都去上学,慢慢就恢复到原来宁静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奇特的风俗。我也是,我们家乡过年的风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舞龙”。

舞龙的时间一般会在春节后几天。通常会由村里舞龙队长提前几天送来请帖。告知我们舞龙的队伍将会何时过来表演。收到请贴后,爸爸妈妈就开始准备红包,一些水果和香烛,鞭炮欢迎舞龙的到来。

终于,大家都期盼的这一天到来了。咣当咣当,舞龙的队伍接近我们了。我既紧张又激动,时不时跑到门口去看舞龙的队伍到了没有。这时爸爸在大门口摆上了两串长长的鞭炮。妈妈则在院子里摆上了桌子,在桌子上放上了准备好的水果,并点上了香,红烛。舞龙的队伍越来越近了。胆小的孩子跑上了楼,从走廊探出头,等着看舞龙。当舞龙的队伍到我们家门口时,爸爸点燃了一串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一红一黄的两条龙摆动着身体走进了我们的院子。队伍后面还跟着一大群人来看舞龙表演。

他们先是盘成了一个圈,然后再迅速的散开。两条龙在他们的手中变得活灵活现,千姿百态。几分钟后他们停下休息。带队的人从龙头里面取出了几根小蜡烛送给了我们,并说了一些祝福语。这时,爸爸拿出准备好的红包送给他们。妈妈从边上的小桌子上,拿了一些水果分给他们吃,还为他们泡上了茶。休息了一会后,他们又开始左右摆动着龙头和龙身,缓缓的走出了我们家的院子。这时爸爸又点燃了另一串鞭炮。来欢送舞龙的队伍离开。我和妈妈把他们送的小蜡烛拿回了房间,直到它们燃尽为止。

这就是我们家乡过年的风俗“舞龙”,这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家乡的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春节是干什么的吧?我们中国的习俗:发红包、放鞭炮、贴对联,这些习俗也像东西一样有一个由来、历史、特点。它们的由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柱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李,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会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须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

夜晚时分,”年“兽进了村看见了火红的对联,听见了一声声巨响,又看见了火光,吓得浑身一抖,怪叫一声,便逃了回去。

从此以后,年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放鞭炮等习俗来吓跑”年“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七年级家乡的风俗的议论文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小时候都爱干什么呢?我记得我幼儿园时,最爱播放我的周岁生日光盘。一放就是3、4圈,自己不看也不让爸妈看别的电视节目。我想那时的我是第一次当主角,所以被众星捧月般的感觉陶醉了。

那我就介绍一下我主演的周岁生日纪录片。

朝鲜民族历来就重视婴儿的周岁生日,再加上国家提倡独生子女的原因,很多家族许多年才会有一位新生的宝宝,所以更是把这一天当做父母双方家族的盛大家庭节日。

生日那天,众多亲属都是穿着华丽的民族服装。爸爸、妈妈更是打扮得像新郞、新娘一样漂亮。但全场最漂亮、最耀眼的还是我。伴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声,爸爸、妈妈拉着我的小手,一步一步走在红地毯上,向我人生的第一桌盛宴走去。周岁生日桌可以称之为巨大,桌上分层摆满了水果、饼干、玩具、蛋糕、以及各种新奇的物品。

当我坐在生日桌前,随手抓起一样物品时,众多亲属们欢呼起来,爷爷、奶奶还站起来跳舞。原来这个环节叫“抓周”,是一种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传统风俗中桌面上会摆放笔、本、算盘、钱币、小木锤等。这些物品每一样都有寓意,如:笔是寓意着孩子将来学习好;钱币寓意着孩子将来会挣钱;小木锤寓意着孩子将来从事秉公执法的职业。当时我抓的第一件物品是笔,难怪爷爷、奶奶会高兴得跳舞。在他们看来,小孙女一定是清华、北大的苗子。

抓周之后是点燃生日蜡烛、许愿;接着是奶奶、姥姥为孩子送祝福;然后是所有来宾们为孩子送上祝福;最后是全体来宾们一起欢歌笑语、手舞足蹈。

当所有的仪式都结束后,客人们开始推杯换盏进入酒精的世界。一切的节日都是为了吃,一切纪念都会在吃中结束。我的周岁生日也是如此,而且每年的生日都是以吃的方式来让我感受到家人团聚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以家乡风俗为标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位于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民风纯朴,民俗特别有特色,都说冬至大如年,在这一天里,小孩子们可有口福了。因为我们要进行一项活动,打麻糍

打麻糍

冬至天刚一亮,爸爸就匆匆起了身。开始了打麻糍

我站在一旁,看着白白的面团,越来越有弹性,老爸嘿呦嘿呦的声音不断,我心想:老爸应该累了,让我来吧!这打麻糍

我自信满满的对老爸说:“让我来试一试吧。”“好的。”于是由我执掌棒槌。奶奶说你力气太小了,我立马否认,说:“让我试一试吧。”我拿起棒槌啊,好重,好不容易才举起来,用力向麻糍锤去,哪只麻糍纹丝不动?我气死了,麻糍,你是不是石头啊?怎么会打不动呢?于是我又用了十二分的力气向他锤去,没想到这次成功了。有了这次的经验,我越来越熟练,打了十几次。我便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于是我便申请去干奶奶那个轻松的活,奶奶对我说:“这个活也是十分难干,就三个字,要快准狠,一定要小心手,一不小心便会被棒槌砸到。”我便坐下开始奶奶的工作,只要老爸一锤,我便飞快地沾点水在面上,一番之后,我们配合的越来越默契,经过了两个小时的捶打,一大块圆圆的,香甜的麻糍打好了。

吃麻糍

三四人将糯米糕拉成圆扁形,并在上面撒上黄糖和芝麻。就这样第一锅麻糍新鲜出炉了,并用刀切成一块块的。

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麻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似乎早已忘记了刚吃过的午饭。热乎乎的麻糍,吃在嘴里甜甜的,香香的,软软的,还蛮有嚼劲的,瞬间让我双眼紧闭,心间顿时流淌着一种情浓味更浓的感觉。

这就是我家乡冬至的民俗——打麻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咚咚咚,啪咚咚咚咚!”大年初一的街上光景热闹极了,街上人流如潮,到处一片喜庆的红色,声音就像放鞭炮似的连绵不绝。

在我的家乡,大年初一一定少不了划彩船,更少不了围观的群众,一个人穿得花花绿绿的在踩船里把脚伸出来,两只手抓住彩船两边,旁边有两个手拿红绸带同样穿着花花绿绿的,三个人随着旁边唱的那个老爷爷的节奏,迈前迈后地扭动着,丝带像是跳舞的蝴蝶一般上下飞舞,旁边还有一套乐队,敲敲打打,欢庆新年来到,并祝愿明年有一个好收成。

每当街上一开始吆喝,我都会跑到楼下等待表演,街上沸沸扬扬,满街的人都盯着他们,很快锣开始敲了,“铛一一铛一一”有节奏地发出声响,突然,一转话风,鼓也加了进来,老爷爷拿起木棍,摸摸胡子,开始唱道:“嘿呀!胡呀啦胡也!嘿呀!呼呼呀胡也!”走过的巷子无不欢声鼓掌的,“啪啪啪”的掌声在人满为患的巷子里响起,过了好一阵子才停息。停顿片刻后,那老爷爷用头大身细木棍轻轻地敲着,有一水盆那么大的鼓,越敲越重,越敲越快,突然一停,人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眨眼,管弦乐组做好了准备,乐器一起奏了起来,老爷爷唱歌像小鸡啄米一般,字字清楚不含糊,在最高潮的时候,三个人同时从一间房门走出来,划起了彩船,调子又回到了开始的调子“嘿呀!胡呀啦胡也!嘿呀吗胡呀吗胡也!"也许这就是告诫人们勿忘初心的根本吧!

节目到了尾声,唱歌的老爷爷声音越来越小,划彩船的人步子也放慢了!红色的彩带丝绸却还舞得起劲,上下翻舞着。是啊!传承的中国长河就如丝带一般,永远也不会断掉,那些铭记的与永远的,永远会传承下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景色迷人,物产丰富,每到过节时就分外热闹。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来到我的家乡看看这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元宵节是在正月十五,过节时处处张灯结彩,人们把各种各样的灯早早地挂到灯会上,让人们参观。参观后便来到旺火旁,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保佑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万事如意、顺心顺意!

随后,人们来到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的脚尖碰着脚跟,肩膀擦着肩膀都到广场观看节目表演。人们有的跳舞,有的唱歌,十分的热闹。

在元宵节这一天里,人们还要放鞭炮,尤其是那些十分调皮的小朋友们。每人拿着一支点燃的炮竹,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他们玩的都十分开心。

我们每家每户都像办喜事一样,红火而又美丽。在这一天里,人们还要吃元宵,吃的元宵里面还有不同的口味。这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好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的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了。这广告可以不庸俗,干果店在元宵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处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在家里,还有: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一些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铛,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要吃元宵,过了元宵节可能就吃不到元宵了,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可是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五就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着的时候。过了元宵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是小小的村子,还是广阔的城市,一年到头,终究会有许多次庙会。那么,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南乐的仓颉庙会吧!

红锦金缎交织在一起,悬挂在路旁的建筑上,一盏盏如同红日般的灯笼,一个紧紧挨着一个,将水泥房屋连成的朴素街道点亮,好像是花儿们被灯光叫醒,一个个纷纷探出小脑瓜,汲取阳光雨露……

一阵阵叫卖声悄然响起,小贩们在地上铺上了一块块布料,摆下了自己售卖的物品――小木刀、风筝、冰糖葫芦、火龙果……等小玩意儿和吃食,各种吃食无处不见,让人应接不暇。

还有人表演起了精彩绝伦的节目,像什么胸口碎大石、喷火、大变活人、踩高跷。还有人表演起了豫剧,京剧……让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各式各样的表演,恨不得如同二郎真君一般,生出第三只眼睛。又想分身成十几二十个人儿,一人看那么一个节目,大饱眼福!

还在那众多的节目之中,我最喜爱的就是踩高跷表演了!几位叔叔阿姨穿着各色的衣裳,踩着精心雕刻着高跷,脸上洋溢着欢笑,一脸的喜悦。当时,人们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那块小小的表演场地,我也是挤了好大一会儿功夫,才看看到了最前面。

看着技艺精湛的艺人们,我恍惚觉着自己来到了电影院中,眼前是有人在放电影呢!情不自禁的把手中的糖葫芦咬进嘴里,对艺人们的称赞也随着酸酸甜甜的红山楂入口,吐露了出来,为他们鼓掌喝彩:“这些表演艺人真是好生厉害呀!”突然,一个艺人是出了什么意外,往下倒去。我猛的一惊,眼睛直直的盯着,想要看到奇迹发生,又在心中为那为艺人祈祷,希望他不要摔伤了。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位艺人经不慌不忙的一抬腿,又站了起来,继续灵活着走起了高跷。而人们也卖力地为他鼓起掌来,滔滔不绝的对那位艺人的技艺表示称赞。

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庙会,只剩下花朵在清风吹拂下翩翩起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这就是我们漯河过小年的特殊风俗,是不是不一样呀,你们那里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记正月初一扫墓活动

新年的第一天,也许很多地方,很多人都是高高兴兴地出门拜年。可在我们这里却不同,这一天,我们要去给已故的祖先们扫墓。

这看似很平常一件事,但实则大有学问呢!这一天,我们要起得特别早,要抢在上午扫墓上坟。出发前我们要准备好蜡烛、肉、香、鞭炮、银元、酒、筷子等祭祀用品,一切准备就绪,爸爸便驱车带着我们一家老小前往墓地。公路上的汽车寥寥无几,且大多行驶于墓地的方向。我们虽来得不算迟,但早已有人开始扫墓、祭拜,鞭炮声此起彼落……

我们先来到奶奶的墓前,爷爷先把肉、饭、酒、筷子、蜡烛摆放好,这时大伯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我刚开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问妈妈“为啥要放鞭炮?”妈妈说“鞭炮是用来叫醒奶奶告诉她过年了,我们来给她拜年,让她多吃点东西,跟我们一样开开心心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鞭炮放完大家都来到墓前,点燃香每人3根不能多也不能少。这又是为什么呢?没等我问,爷爷告诉我:原因有三,第一根是敬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第二根是敬地希望来年大丰收、第三根是敬去世祖先感谢祖先留下的基业。如果不懂的人少一根都是大不敬。我拿到香后,妈妈说:“按照我的动作做好。”只见妈妈双手拿着香在奶奶墓前鞠三个躬,嘴巴里面低估着,像是让奶奶保佑我们之类的话。然后妈妈把香插在奶奶墓前,并将酒洒在墓前。我按照妈妈的样子照做一遍,家族的人也便依次烧香、祈福。我实在不能理解,这样真的能保佑我们一家吗?

我想起了奶奶生前对我们的好,她是多么希望我们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啊!她对我的好,仍历历在目,有什么好吃的,她第一个就想到我……雨天替我送伞,热天给我扇风……她曾无数次的鼓励我要认真学习……奶奶温暖的手,温和的声音,慈祥的面容……至今还一直在我的脑海温存。今天扫墓,让我回想到很多的往事……(加上这个小节,回忆奶奶的好,你才能与下文悟出扫墓的意义相衔接。必不可少哦!)

我突然明白,祭祖是为了感谢祖先们赐予我们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生活中一切。

新年第一天,和家人一起扫墓,意义非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欢快、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过年,含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我的家乡在周至,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很多,下面我就为你一一介绍吧。

春节前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也叫“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更加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都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春联是在红色的纸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些象征吉祥、祝福的话语,寄托人们美好的心愿。

除夕夜,我们每家每户都要“燃爆竹”。当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就会响起雷鸣般的爆竹声,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这儿有一个传说:相传每到过年时节,年三十的晚上,出来一头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竹子截成一个小筒一个小筒的样子,把桶里装上火药,把它们放在“夕”出没的地方,当“夕”出来的时候,点燃火药,立刻发出震天的巨响,“夕”听到这声音,吓得撒腿就跑,人们就平安了。所以就把这种发出巨响的东西叫做“爆竹”。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守岁”。听妈妈说,守岁既有对过去一年的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傍晚开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古人有作诗等风俗,而我们现在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除夕之夜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大多数人盼望的事情,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

家乡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每一个习俗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风俗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我们的祖国大家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中国。但是,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园中,却有着不一样的地域环境,不一样的名族风俗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 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 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一起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终于,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我非常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在我们那里,谁也不能从龙灯那里跨过,因为龙灯是具有威严的,谁也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他。要是谁敢这样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龙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移动,我们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龙灯。想在他身上沾点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拿我最期盼的除夕说,各地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风俗,我们温州自然也有一套独特的除夕的方式。

早上起来,大门就已经忙着买菜了—鱼、肉、年糕,多到目不暇接。菜场里也是人山人海,路上还能看到许多红灯笼,一片红火。接着便马上开始“掸新”,也就是大扫除,让整个家焕然一新,以此迎接新年。

到了下午,就是贴春联了。许多户人家都拿出准备好的新的红对联,换下贴了一年的老对联,既是辞旧迎新,又给人一种美好的向往,与对新年到来的期盼和喜悦。

大概三四点钟,丰盛的年夜饭就开始做了。先是准备十样冷菜,拿出晾晒好的酱油肉和蒸好的鸭舌等,用红色高脚碗盛,象征着“十全十美”和“步步高升”,并放上一片胡萝卜,以示讨彩。到了烧热菜的时候,爷爷奶奶与父母便一齐开始忙活,烧鱼的专门烧鱼,煮肉的一心煮肉。且这热菜也是很有讲究的,寓意着“年年有余”“年年高”的鱼或芋和年糕不必说,像红烧肉,金针鸡等通常也会出现在餐桌上。

五六点钟左右,年夜饭也开始了。十个冷盘陆续端上,放在冷盘中间,而年糕则往往是第一个。菜上齐,那红红的排骨和淡黄的咸鱼飘散着两种不同的香气,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大人们也开始互相敬酒,祝贺对方“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等,小孩也在父母的催促下去敬了亲戚长辈,一片喜庆热闹。

吃饱喝足,春晚也拉开序幕,一家老小坐在屏幕前凝神观看,气氛融洽,时不时还在群里发个红包或是给远亲或是亲友送祝福,让喜庆通过网络也能传递。

一个多小时,小孩们便坐不住了,跑去放起了鞭炮。各色鞭炮发出光芒和声响,有的是“噼里啪啦”的炸出绚丽的火花,有的点起来没有美丽颜色,但爆炸威力响声却非常大……与其说是在玩,不如说是一场小型烟花秀。

终于到了零点,钟声一响,四面都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与滚滚浓烟,而天上则是各色烟花。望着眼前的一切,大家都沉浸在长大一岁的喜悦中。

除夕活动也至此大致结束了,有的人睡觉,也有人守岁至天明,早上大家便又开始忙着拜年。

温州的除夕别具一格,但他最吸引人的还不止于此,而是他的热闹,温暖和美好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介绍家乡节日

全文共 1364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的脚步近了,家乡的传统节日作文。射阳湖,这平日里寂静的小镇渐渐地热闹起来!漂泊打工的壮小伙回来了,外出求学的大学生回来了。我们也回到了这久别的故乡过年。

这个千年古镇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欢乐气氛。香酥流油的腊肠挂起来啦,红红火火的对联贴起来啦!孩子们试新衣,放鞭炮,炮仗声此起彼伏;大人们蒸年糕,做馒头,忙得不亦乐乎!

除夕,二妈就拿着擀面杖忙开了。二妈是东北人,包饺子是她的拿手好戏。不一会儿,一个个金元宝似的饺子就包好了。我在一旁看着,心里痒痒的,学着二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哎,去照照镜子!”妈妈笑着,在我的鼻子上刮了一下,“你都快成小丑了!”我一看,可不是吗?我的鼻子变白了,脸上也粘了粉,我的双手都白了,我滑稽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虽然我的饺子没有二妈包的好看,但是,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一个饺子里放了一个硬币,谁吃了就会万事如意。

热腾腾饺子端了上来,一家人你一个我一个的吃了起来。“我吃到了。”原来我的那只特殊的饺子被奶奶吃到了。她笑得合不拢嘴:“这是孙子包的,祝我们全家万事如意呢!”“干杯!”亲人们互相祝福着,家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快来舞龙!”大年初一,二伯伯一早就把我叫起。只见早晨的清雾中,两条长龙若隐若现,仿佛把我带到了仙境。雾渐渐散了,锣鼓越来越响,“锵锵起锵起,锵锵起锵起”原来是镇上的舞龙队来给人们拜年了。绿色的长龙在锣鼓点中忽上忽下忽右。长龙一会儿仿佛要冲到九霄云外,一会儿仿佛要潜入一望无边的大海。舞龙的叔叔虽然满头大汗,但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看龙的人们连连称赞:好!好!好!一位时尚少年,踏着滑板车在龙的下面钻来钻去,给舞龙这一传统节目,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这时,锣鼓点停了下来,两条长龙盘成了一个“8”字型,中学生作文《家乡的传统节日作文》。领头的喊:“万事如意!恭喜发财!”舞龙的叔叔大声和着“好!”“虎年大吉!”“好!”美好的祝愿在清晨的小镇上传得很远很远。

舞龙队刚表演完,穿着大红长袍的财神爷就粉墨登场了。只见他头戴着华美的帽子,一手托着一个金色的宝塔,一手伸出在屋外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然后又走进屋子,把抓着的拳头开。哦,这大概就是财源广进吧!这时人群里有人喊:“滚一滚,滚一滚!”财神爷立刻在地上滚了起来。“财源滚滚!,财源滚滚!”欢乐的人群沸腾了!

夜晚,五彩缤纷的烟花尽情绽放,远处,一盏盏孔明灯冉冉升起,带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飞向远方……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按照风俗习惯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吃月饼表示全家团圆的意思。

今年的八月十五妈妈带着我去商场购买一些节日的商品一进大门哇!这里早已经人山人海了人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争先恐后地采购者所需的节日礼品。货架上包装成五颜六色的月饼最引人注目它们在绚丽多彩的灯光照耀下仿佛在对我打招呼并且说:“快把我们带回家一起过节吧!” 到了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提着灯笼来到小区的花园玩在这里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让人眼花缭乱。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一只小鸟的灯笼它的头和脚会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的活动翅膀忽闪忽闪的拍着好像要飞起来似的。我觉得灯笼太神奇了怎样才能做出来呢?带着问题回家请教了爸爸爸爸告诉我灯笼里面放着小机关是用来控制小鸟的只要你通了电它就会动了。想不到小小的灯笼居然还藏着学问呢!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多动脑筋做出更好玩、更先进的灯笼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风俗有很多,有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这些节日有故事也有美食,不过外国也有节日哟!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要吃粽子,粽子里的陷多种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些人可能会把粽子放在水边祭拜屈原。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风俗,人们会把粽子放在水边,再把一杯酒倒在地上,是敬屈原的,也是求平安的吧!过端午节时,还要划龙船,那场面可热闹了!划龙船还没有开始时,就已经人山人海了,有时挤都挤不进去,所以最好来早点来。划龙船开始时,现场更热闹了,人们会拿着粽子在旁边大喊:“加油!加油!…”队员们拿着桨奋力划动着,哪一队先到终点就会得到奖品,那奖品想都不用想当然是粽子了。

中秋节也是我过得传统节日,中秋节必须吃美味的月饼,月饼的陷也有很多,人们都喜欢吃。关于中秋节的来源,也是有一个传说的,就是嫦娥为了不让一个小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吃了,最后升天了,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就把这一天叫中秋节。中秋节的由来可真悲伤啊!不过,有些人会在月亮下拜月亮,可能是为了赞美嫦娥的高尚品质。中秋节是我最爱的节日,因为奶奶会给我讲好听的故事,吃晚饭时,难免会拿几个月饼吃,奶奶有时要哄我,就会把月饼放在嘴边,说几个故事,再给我吃。

在我的家乡,过中秋节,每人都要一口气吃几个月饼,月饼不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过中秋节总是开开心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买菜,突然我看见今天理发店的人似乎异常的多,有些人宁愿排着队也不愿意离去。我有些奇怪了:“为什么这些人要在今天理发呢?今天不理就不行了吗?”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所以都要理龙头,我一下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缠着爸爸问个不停,最后爸爸被我问得实在有些不耐烦了便对我说:“回去以后你问你奶奶去吧”。

回到了家我急忙跑去奶奶家,奶奶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二月二,可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农家人会找来长竿敲房把龙唤醒,然后用草灰向井台引一条灰龙,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一条灰龙,早餐要吃年糕和猪头肉,午餐吃春饼,还要吃炒豆子,天近黄昏时,家家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着院子撒一圈,传说是为了辟邪。”不知不觉中奶奶讲完了,我只好走回了家,嗯。

回到了家我又问爸爸:“除了关于二月二的风俗,还有没有其它的故事呢?”爸爸说:“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你想不想听呀?”我说道:“我当然想听了。”于是爸爸开个绘生绘色的讲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玉皇大帝大怒,于是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才旱了一年,大地上的人就快死完了,龙王实在不愿意看到百姓受苦,于是偷偷下了一场雨,被玉皇大帝压到山底下,山前面还写了几个字:要想龙王出,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报答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一找三年却没有找到。有一次背玉米的老婆婆走在路上,却没有扎紧口袋,于是将黄灿灿的玉米掉了一地,人们恍然大悟,玉米像金豆,回去炒一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人们就这样救出了龙王。”

虽然这个习俗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代表着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不仅了解到了风俗习惯,而且还知道了神话故事,这就是我们的二月二,你愿意来这里感受一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而我的家乡的风俗习惯也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而我今天要说的是春节。

一说到春节,大家就会想到一个相关的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就会吞食牲畜,伤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入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外村来了一位乞讨老人。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李,有的牵牛赶羊,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谁还有心关照这位老人,只有村东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许诺说:婆婆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可她依然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他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大响声“年”浑身战栗,狼狈而逃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这样的习俗在我的家乡依然流传至今。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取更岁交子之意。而且,鱼也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象征着年年有余。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世世代代,流传至今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风俗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家乡风俗都不同,我的家乡也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想不想知道?如果想的话就继续看下去吧!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风俗,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风俗挺有意思的吧!如果你有机会过来我的家乡玩,我一定会给你介绍更多有趣的风俗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叶家是淳安县威坪镇六都的一个大村庄。这里有着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而舞龙就是这里最热闹的风俗了。

舞龙的时候,人们可以向龙祈祷幸福、祝福吉祥。每年的正月初三,就是舞龙的日子。

在去年正月初三的下午,广播里响起了招人参加舞龙的声音。我们在家闲着的人都去参加舞龙这个活动。因为舞龙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愿意谁都可以参加。听到这个消息,我可高兴坏了,便和几个小伙伴去当彩旗队的成员。我们练习了好几个小时,为的是在观众面前展示出美好的姿态。3:00多钟的时候房顶上陆续升起炊烟,在4:30左右家家户户陆陆续续都吃好了晚饭。虽然舞龙还没有开始,但人们都还是迫不及待地来到广场上等候。

当天一擦黑儿,舞龙就正式开始了。演员们都穿着各种各样的古装,敲大鼓的人有节奏地敲起来‘咚锵咚锵咚咚锵’,这个鼓声给场面增添了几分热闹感。舞龙的队伍要出发了,此时,已是人山人海欢呼声不断,但观众还是为队伍让出一条道路来。队伍走到哪儿,观众就跟到哪儿。整条大街上处处悬灯结彩,鞭炮声不断,一串串烟花陆续射入天空,在天空中绽开了笑脸,仿佛就是在办喜事,真是热闹非凡,灯红酒绿!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游行,我们把大龙头放在大会堂里,有无数的人来参观,并且于龙头合影,人们还轮流去摸龙头,并且向龙祈祷幸福,祝福吉祥。

到了8:30左右,舞龙结束了,人们都回家了,各家门口都堆放着爆竹纸。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一一舞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风俗作文_500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有很多有趣的民风民俗,但是我觉得最好玩的还是要数端午节的了,瞧,又是一年端午时!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新会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风俗,很有趣,很热闹!如果你有机会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相信你一定也会很喜欢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