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指鹿为马的历史故事(通用20篇)

马儿豪壮,开放,有不顾一切的勇气,也有坚强不屈的性格,这便足以造就了它们自由而辉煌的一生。下面,小编为亲们提供几篇指鹿为马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

浏览

6366

作文

404

马入华山的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mǎ rù huá shān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出处】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书·武成》

【解释】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用法】作定语;用于社会局面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马放南山、归马放牛

【同韵词】暗礁险滩、两脚居间、色胆包天、吹毛索瘢、燕婉之欢、浓荫蔽天、老鹤乘轩、斗酒百篇、情巧万端、一枕槐安

【成语示列】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北周·庚信《贺平邺都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查理·卓别林Ch历史上十大不可以思议的名人故事rlieCh历史上十大不可以思议的名人故事plin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查理斯·“查理”·卓别林爵士生活在咆哮的二十年代,他最为人所知的大概就是他所主演的喜剧电影,而关于他的故事却不得不讲。卓别林的父母并非他的好榜样——他的母亲因婚外情生下两个私生子,而父亲又在卓别林年纪尚轻的时候离开了家庭。他的母亲由于梅毒和营养不良变得疯疯癫癫,最终死于肝病。

他的成年生活也并不令人神往——他曾经甚至被强迫抚养一个并非他亲生的孩子。一个年轻女人声称她的孩子是卓别林的,但血液检测显示这个孩子并不是卓别林的,可法官在法庭上拒绝承认这份验血结果,因此卓别林不得不为这个孩子支付巨额抚养费。即使在他死后,他也未能获得安宁。1977年,卓别林的遗体被盗,盗匪以此为筹码来索要赎金,但约在两个月后他的遗体就被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马的故事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这匹的主人骑着它来到了野外。这个地方四周阴森森的,有点可怕,不时会发出一种古怪、吓人的声音,地上的草随风摇摆,这里似乎危险重重。这匹马它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它的头晃来晃去,它的嘴里发出“吁——吁——”的声音,它的四蹄摆来摆去,像是知道了有什么前兆。而它的主人并不知道这是出于什么原因,马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因此还在不停地前进着。

走了一会儿,突然不知是一条什么东西飞奔过来,它昂着头,飞速猛地把头向前方一伸咬住了主人的脖子,于是主人便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立即就死去了。噢,原来是一条毒蛇把主人咬死了这一条毒蛇一溜烟就不见了。

这匹马看见主人摔下来了,于是不知怎么的,把主人驮上上了马背,然后一步一步把主人驮回了村子里,村民们看见这匹马把主人驮回来了,于是便把主人付了下来。一看主人已经死去了,村民民们就以为是这匹马害死了主人,大家就像把这匹马杀死。

我的爷爷知道后,就赶忙来到了现场,说它的主人不是被马咬死的,而是一条毒蛇,村民们又说:“他的手和脚却有马咬的印子呢?”爷爷说:“它的主人被蛇咬后,摔了下来,这匹马就咬住他的手和脚把主人驮上去。”于是人们就没有把这匹马杀死。我的爷爷救了它一命。

马,这种品质令我震惊,啊!我喜欢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权移马鹿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权移鹿

【汉语拼音】quán yí mǎ lù

【近义词】:指鹿为马

【反义词】:实事求是、 是非分明

【成语出处】语出秦·赵高指鹿为马事。

【成语解释】指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权移马鹿造句】现代社会,颠倒是非、权移马鹿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权移马鹿的成语故事

秦二世时期,赵高骑着一头鹿在群臣中行走,秦王说:丞相为什么骑着一头鹿?赵高答到:这是一头马!秦王说:丞相错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大王认为臣的话不正确,您可以问问臣子们,一半臣子说是鹿,另一半说是马,而这个时候秦王没法相信自己,所以相信了这个乱臣贼子的话。因此反映了秦二世时期丞相赵高专权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感动的历史故事初一优秀作文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的历史故事,其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江姐的故事。

江姐即江竹筠(1920—1949)四川自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8年6月被逮捕。1949年11月14日被秘密枪杀。

只有十岁的江姐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于她身材天生矮小,够不到高大的机器,只能坐在特制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头皮鞭的抽打。悲惨而又劳苦的童年使江姐深深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吃人的本质,心中埋下了反抗这个人剥削人的社会的理想。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参加领导重庆学生抗暴运动,并为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做了大量工作。1947年,在“反内战,反饥饿、反压迫”的学生运动高潮中,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1947年冬随彭咏梧到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担任下川东地区地工委和川东临委的联络员。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在丈夫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江姐还担任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联络和组织发行工作。1947年,彭咏梧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领导武装斗争。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争最前线。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时不幸牺牲。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江姐啊!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我感动的历史故事初一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让我感动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爸爸给我买来了一大本厚厚的故事书,名字叫做《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可好看了,百看不厌。这本书中有许多我以前从来没听过,也没见过的一些历史故事,让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其中有一个历史故事,让我十分感动

故事的名字叫做《孟姜女哭长城》。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秦始皇时候,有一个妇女名叫孟姜女,她有一个丈夫叫万喜良,两人以男耕女织为生。可是有一天,秦始皇派兵把整个村子里的男人都拉去修长城了,孟姜女的丈夫也被抓走修长城了。就这样,被捉来的男人们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修筑着长城。如果有偷懒和不想做活的话,秦兵就会用鞭子抽他们吗,打他们,就是连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会放过,同样受这样的待遇。所以活下来的人很少,人们每天都着饥饿和身体上的痛苦去做工,并且得不到任何报酬。几十年下来,长城终于修好了,能够活下来的人已经是寥寥无几了有,有的是累死的,有的是病死的。有的是被打死的。他们人的尸骨也就被埋到那遥远的长城之下,而万喜良在修长城中也死了,但是孟姜女不知道,有一天,孟姜女来看她的丈夫,怎么也找不到,就去问别人,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早已经死了,她很伤心,日日夜夜地哭,她的真情感动了上天,长城竟然被哭倒了一大段,孟姜女最后死在长城之下,人们为了纪念她的真情为她修一座姜女庙。

这则故事,体现了孟姜女的执着,我为这也非常同情,孟姜女的故事让我十分感动,同时也批露封建帝王的凶残和混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沉香救母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80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今华山莲花峰翠云宫西、莲花石旁有一巨石,长10米余,裂为三段,如刀斩斧截,后人指为“斧劈石”,传即沉香救母时斧劈华山所遗。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汉代有个书生叫刘向,上京赶考时,顺道登华山一游。华山上有一座神庙,庙神华岳三娘是一位美丽善良的仙女,自从被王母派遣到华山后,一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这天,她正在庙中吟歌曼舞,消磨时光,突然发现一个书生跨进了庙门。她急忙登上莲花宝座,化为一尊塑像。走进大殿的刘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俊丽、温柔、安闲,刘向被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该多幸福啊!可惜这只是一尊没有情感知觉的雕像。刘向怀着深深的遗憾,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取出笔墨,深情地在墙上抒写了自己对三娘的爱慕之情。

三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面前这个书生多么英俊倜傥,文采斐然,他对自己满怀深情,而自己又何尝不被他深深吸引,又何尝不爱恋他呢?可是,一个是上界仙女,一个是下方凡人,又哪能缔结姻缘呢?目送怅怅离去又依依不舍的刘向,三娘再也不能平静了。她沉吟再三,终于决定不顾天条禁令,要与刘向结为夫妻。于是,三娘便化为一民间女子,追上刘向,向他道出了真情,从而二人两情依依,结为伉俪,恩爱无比。刘向考期将临,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别之时,刘向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二人十里相送,难舍难分。

刘向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华岳三娘却遭难了。原来,这时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宫大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均来赴会祝寿,可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脱染病而留在华山。谁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惩罚。三娘一身正气,毫不畏惧,况且她随身还有一件王母赠的宝物——宝莲灯,此物是三娘的镇山之宝,无论哪路妖魔,哪方神仙,只要宝莲灯大放异彩,都会被震慑称服,束手就擒的。二郎神自知不敌,就令自己的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际,偷盗而出。这样,可怜的三娘就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三娘在暗无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儿子沉香,为防不测,她偷偷恳求夜叉,将儿子送到扬州,留在其父刘向身边。

沉香长大了,渐渐懂事了,知道了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母亲三娘。他把想法对父亲说了,无奈刘向也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叹气摇头。于是沉香便独自离家,去找母亲。他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华山。可是母亲在哪里呢?这个只有八岁的孩子,不知所措,放声大哭起来。凄厉痛苦的哭喊声,在空谷回荡,惊动了路过此地的霹雳大仙。好心的大仙,问明情由,深为善良的三娘和受苦的孩子鸣不平,可是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将沉香带回自己的住所。沉香在大仙的指点下,刻苦认真的学习,渐渐学会了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三变。十六岁生日那天,沉香向师父辞行,要去华山救母。大仙称他有志气,并赠给他一柄萱花开山神斧。

沉香腾云驾雾,来到华山黑云洞前。他大声呼唤娘亲,声声穿透重重岩层,传入三娘耳中。三娘不由心情激荡,百感在心。她知儿子已长大成人,一片孝心来救自己,激动不已,就将沉香唤到洞前。三娘自知哥哥二郎神神通广大,当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败在他手中;沉香又年幼,况且二郎神还盗去了宝莲灯,儿子哪能是他对手呢?所以,三娘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

沉香飞身来到二郎庙,向二郎神苦苦哀求。谁知二郎神铁石心肠,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两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怒不可遏,觉得二郎神欺人太甚,便抡起神斧,与他打起来。两人云里雾里,刀来斧往,山里水里,变龙变鱼;从天上杀到地上,再从人间杀回天宫;直杀得山摇地动,江翻海捣,天昏地暗。这件事惊动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个究竟。四仙姑在云端里看了一阵,觉得二郎神身为舅舅,如此凶狠地对待一个孩子,太无情无义了。于是相互使了眼色,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沉香越斗越勇,越战战神,二郎神再也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宝莲灯也落入了沉香之手。

沉香立即飞回华山,举起萱花开山神斧,奋力猛劈。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华山裂开了。沉香急忙找到黑云洞,救出了母亲。整整十六年,受尽了苦难的三娘才重见天日,她与儿子紧紧抱在一起,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后来,二郎神也向三娘、沉香认了错;沉香也被玉帝敕封了仙职。从此,三娘、刘向和他们的英雄儿子沉香全家团圆,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名人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

全文共 1468 字

+ 加入清单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

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讨李。李自成害怕清兵入关,决定灭吴保关,4月13日,发兵二十馀万由李自成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

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传说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劫,吴梅村有诗证: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受清封平西王。不久,他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镇压陕西、四川等地的反清农民军。清顺治十四年(1657)受平西大将军,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

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并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被清廷晋封为亲王,兼辖贵州省,形成割据势力。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

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

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据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

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一些故事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忧虑之心,遂遗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陈圆圆被李之部下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圆圆已被李之部将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与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顺治中,吴氏进爵云南王,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圆圆遂独居别院。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吴曾阴谋杀她,圆圆得悉后,遂乞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故事》是一本讲在战争时期中一些有名而且还杀敌效国的大人物。

里面有大禹治水,卧薪尝胆,“强县令”董宣,“书圣”王羲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文豪苏东坡,留取丹心照汗青,武昌起义等等,这几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受,尤其是大禹治水,禹走过三次走过家门却没有一次进去看看儿子和妻子,由此可见,禹是多么希望早日治理好洪水,好让人们过上幸福的日子,最后禹治理了洪水,当上了皇帝。我也要向禹学习,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

隋炀是凶狠残暴的皇帝,为了开凿大运河,一点也不管老板姓的死活,仅开挖通济渠的民夫就有近七十万人死在工地上,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最后被判军给杀死了。 在最后的武昌起义中,成立了中华民国。

“ 书圣 ”王羲之中只是 给一位卖竹扇的老婆婆添上了五个字,路人就把竹扇买光了可想而知,王羲之书法是有多好。

这本《中国历史故事》让我知道了战争时期的事,非常好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马的故事小学作文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村庄里有一匹跑得飞快的,这匹马却骄傲自大。有一天,森林里要选生肖王,谁第一个到,谁就是生肖王。

那肯定是马!大家都这么认为,可它却得了第七。为什么呢?

因为在路上,马看见了狐狸,狡猾的狐狸使了个坏,它自言自语着:呸,你这个老东西,不就吃了几个破鸭蛋嘛,你还告上法庭,害得我不能参加生肖王大赛,我今天再吃几个!说罢,它就从鸭妈妈家门口的洞里钻了进去。贪心的狐狸吃得精精有味,冷不防被马踹了一脚,它吓了一跳,赶紧逃了出去。老鸭子回来了,听了这件事后,对马左夸右夸,马听得心里痒痒的,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过去了,马这才转身告辞了。

它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又被周围美丽的景色给迷住了,它又感叹道:啊,真是山山水水如仙境呀!又说:山无水则不灵,山无云难为虚!猴子看见了说:马大哥,既然喜欢这儿的风景就留步吧,到这儿吃点果子!

马想:反正我跑得快,吃完果子去也不迟。于是拿出一袋银子,要了一盘水果吃了起来,它边吃边向猴子夸耀自己,这牛一吹就吹了两小时,老马才情愿离去。

哎!这匹马真是太自大。我要讲的下匹马可不是这样了!故事又开始啦!

生肖中马排了第七,是因为马确实是第七个才到的,马跑得慢吗?不是。而是因为他帮别人办了一件大事。

在马参加生肖王大赛的途中,正好走到洋洋村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哭,便过去问道:奶奶,您为什么要哭?

哎!我们全村人都得了一种严重的感染病,快没救了!老奶奶说。

小马说:奶奶,一定有办法的,您快告诉我,我帮你们!

老奶奶说:在20里外的地方,有一座神山,山上有一口井,神井里便是神水,只有那神水才能治好我们的病。可是在山上有一只毒猫,只要有人上去,都是有去无回呀!这匹勇敢的马听了老奶奶的话后,挂了一个装神水的葫芦,头也不回飞一般的出发了。

马飞速前进,不一会儿就到了山上,可马突然闻到了一股香味,随后,头便疼痛难忍。可马坚持着,直到拿到神水。那毒猫哪能让你这么容易得逞!它向马的脚下扔了一地的毒石子,马的腿瞬间就直不起来了,它忽然想起神水,就艰难地取出神水,往脚上滴了一滴,不愧是神水!它便快速逃离了那可怕的神山。

马快速奔向洋洋村,把神水倒入村里的井水里,人们得救了。马这才想起生肖王的事,所以就排在了第七,可马的心里却暖暖的

马,不一样啊,差距太大了!第一匹马骄傲自大,太爱吹牛;第二匹马助人为乐,英勇无比。每当在骄傲与助人为乐打架时,第二匹马那壮实的身躯让我不得不选择助人为乐!

[马的故事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上被拐卖过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254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古代,贩卖人口同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古代人口交易一直到明清都很活跃,在南方的苏州、杭州、广州一带,人口贩卖非常兴旺。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就有买卖人口的情节,香菱就是小时候被人贩子拐走的;巧姐和妙玉最后也被人贩子给拐卖了。虽然有不少朝代都曾出台过各种法令法规,严打人口贩子,酷刑、死刑的都有。但买卖人口的事情仍旧在发生,一直到今天都在继续。

在中国古代,人口交易的成因和社会背景相当复杂,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交易方式也有很多种。西汉汉高祖刘邦曾一度提倡和鼓励民间“卖儿卖女”,并视之为救荒的手段。东晋时,官府还从人口交易中收税。

你更加不会想到的是,贩卖人口在古代已呈国际化。唐宋时期,已有非洲黑人被贩卖到中国,至于周边国家人口被贩卖到中国的,和中国人口被贩卖到周边国家的,历史更早。

而不管是今天还是古代,一些名人也有被拐卖的经历。

【汉代国舅爷曾被拐卖】

据《外戚世家》记载,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弟弟、堂堂国舅爷窦广国曾被人拐卖,他和窦太后相认,是一段曲折感人的人伦故事

这位国舅爷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很显然,这不是穷人家因生活艰难自愿卖儿卖女,而是典型的被人贩子拐卖。

因为窦家穷,父母没有能力去寻找儿子。窦少君辗转被卖了十几家,最后卖到河南宜阳,被主人弄到山中烧炭此类“黑窑工”真是历史悠久。在黑炭场里窦少君九死一生,后跟随主人去了长安。

少君被拐卖时已能记事,而且这人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主,他记得自己的姓氏与家乡。长大后的他最后与窦太后相认了,也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明朝京城名妓苏三】

因戏剧闻名的苏三,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著苏三的案卷。

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在她五岁那年,被乐户苏淮与妻子一秤金把她从山西买来。经过十年的调教,把她培养成能歌善舞、文彩非凡的女子,艳帜一树,苏三就成了京城名妓。

南京世家子弟王景隆在妓院相遇苏三,一见钟情,并立下山盟海誓。在那不到一年,王景隆床头金尽, 被老鸨赶了出门。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已归属景隆,不嫁他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师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

老鸨把苏三卖给山西马贩沈洪为妾,沈洪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行贿知县。

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只得认罪,被判死刑,适值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王景隆为避嫌疑,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

刘推官机警有才,监禁皮氏、赵昂等人,派人窃听他们的对谈,发现真实,于是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雪,罪犯正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

【明末才女柳如是被卖沦落风尘】

其实,古代女子被拐卖后沦落风尘的很多,而这其中也有不少奇女子,她们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除了苏三,还有大家很熟悉的陈圆圆、杜十娘、柳如是等。

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一,文才诗艺高居“秦淮八艳”之首。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出生,幼年被辗转贩卖给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14岁的时候又被吴江故相周道登买了过去。刚开始是做周府妇人的侍婢,得周老夫人欢心,后被周道登强娶为妾,没到一年差点被周府其他妾侍害死,最后被周老夫人逐出周府,卖到娼家。

谈到柳如是,说的最多的就是她和钱谦益的故事。都说柳如是倒追钱谦益,最后还结为夫妻。本以为就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却最后似乎闹了个笑话。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钱谦益的爱妾柳如是力劝钱以身殉国,钱也同意了,大张旗鼓地对外声明后,率家人故旧载酒常熟尚湖,声言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可是从日上三竿一直磨蹭到夕阳西下,钱谦益探手摸了摸湖水,说:“水太凉了,怎么办呢?”不肯投湖。反倒是柳如是奋身跳入水中,不惜一死,被人救起。后来,柳如是多次变卖家财,资助抗清武装,连后世的大学者陈寅恪都为之感动,竟然在晚年双目失明后,还不辞辛苦,写了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为其树碑立传。

【历史上唯一一位卖身为奴的公主】

西晋惠帝司马衷的次女临海公主,原被封为清河公主,容貌美丽,风姿绰约,是晋惠帝最疼爱的女儿。

晋怀帝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匈奴后人创立的汉赵帝国开始攻打西晋,同年六月,攻陷洛阳。西晋行将灭亡,洛阳城更是大乱,皇族纷纷逃难。临海公主途中与母亲羊献容等家人及姐妹失散。一名乡村野夫发现了落难的清河公主,他并不知道公主的真实身份,竞为几文钱将她转卖给吴兴县的大户人家钱温作奴婢。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位卖身为奴的公主。

【上海金嗓子歌后周璇2次被卖】

周璇甜美而略带忧郁地唱着一个乱世女子的哀婉,而周璇自己的身世本就是一个不知道诞生之地,不知道父母,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姓氏的悲剧中人。

周璇原姓苏,出生常州,童年被卖为周家养女。1931年参加上海明月歌舞团,因主演歌舞《特别快车》而崭露头角。1934年在上海各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名列第二,成为十大歌星之一。1937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马路天使》中扮演女主角小红,成功地塑造了在旧社会受尽侮辱和损害,但对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为其表演艺术的代表作。

黎锦晖之子黎泽遂说,周璇大概是十二三岁的时候,差点被卖到四马路窑子里去当野鸡。

【郭兰英童年两次被卖】

大家熟悉的歌唱家郭兰英,《南泥湾》原唱,讲述自己的童年时,就说到自己两次被卖的经历,并且还是亲生父母要卖她。

生于1930年12月31日的郭兰英,被扔掉的时候还只是个婴儿,寒冬中的山西平遥野地被她姑姑救下一条命。郭兰英长到三岁时,又回到爸妈的身边,而那时的她已经是一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小姑娘了。

后来在学戏的时候,郭兰英因为记性特别好,被人贩子看中。这人贩子就和郭兰英母亲说总不能把孩子饿死,你得让孩子要长大呀。于是在那个物质匮乏、重男轻女的年代,郭兰英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活命吧说卖就卖吧,然后卖了八个钱儿。

不过最终心软的母亲还是没舍得送走郭兰英,但不久后郭兰英又一次被卖。她母亲得到了五个铜子儿,现在来讲的话也就是七八十块钱。这回是卖给别人做学徒,签了五年合同学唱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历史故事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我的祖国,我更爱生我养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闻名中外的山西省太原市,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已有2500年的历史,它吸引着中外的许多游客,她像一位温情脉脉的母亲,用她那甜美的乳汁养育着她的儿女们。

太原是一座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有许多着名的大学如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还有许多中学如五中、十中、一外、二外。许多重点的小学:如五一路小学、校尉营小学,它们为山西的经济、文化腾飞培养了数不清的人才。那一个个出色的人物不正在默默地为山西崛起做着贡献吗?

山西的历史悠久,太原的晋祠有许多寺庙比如说圣母殿,圣母殿里有一尊泥像叫水母娘娘,还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每当人们看到它时就会想到那美丽善良的水母娘娘。

山西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在这块土地上,曾出现过许多英雄,如革命烈士范序亭为山西的革命、太原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数不清的革命领导人,亲自带领山西人民打鬼子、求解放,如徐向前、薄一波,再往前推古代有着名诗人白居易、荀况等,他们为如今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山西有许多特产如太原的老陈醋、太谷的饼,稷山的枣,都闻名全国。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特产多,她养育了我们山西代代儿女,所以我爱我可爱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经典故事:燕昭王求贤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燕昭王求贤这个历史典故是比较有名的,大家了解故事的内容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湣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

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

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

齐湣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湣王逃回临淄去了。

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

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范滂进监狱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64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汉灵帝刚即位的时候,窦太后临朝,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窦武和陈蕃是支持名士一派的。他们把原来受到终身禁锢的李膺、杜密又召回来做官。

陈蕃对窦武说:“不消灭宦官,没法使天下太平。我已经是快八十的老人了,还贪图什么?我留在这里,只是想为朝廷除害,帮助将军立功。”

窦武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两人一商量,就由窦武向窦太后提出,要求消灭宦官。可是窦太后跟汉桓帝一样相信宦官,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陈蕃又向窦太后上奏章,举出宦官侯览、曹节、王甫等几个人的种种罪恶。窦太后仍旧把奏章搁在一边不理。

这一来,倒是打草惊了蛇。曹节、王甫来个先下手为强。他们先从窦太后那里抢了玉玺和印绶,把窦太后软禁起来;又用灵帝的名义,宣布窦武、陈蕃谋反,把他们杀了。

这样一来,宦官又掌了权,凡是窦武、陈蕃提拔的人统统被撤职。

李膺、杜密被撤职回到家乡,一些名士、太学生,更加推崇他们,也更痛恨宦官。宦官也把他们看作死对头,找机会陷害他们。

有个名士张俭,曾经告发过宦官侯览,侯览一心想报复。正好张俭家赶走了一个仆人。侯览利用那个仆人,诬告张俭跟同乡二十四个人结成一党,诽谤朝廷,企图造反。

宦官曹节抓住这个机会,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汉灵帝再一次下令逮捕党人。

汉灵帝才十四岁,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党人。他问曹节:

“为什么要杀他们,他们有什么罪?”

曹节指手划脚把党人怎样可怕,怎样想推翻朝廷,图谋造反,乱编了一通。

汉灵帝当然相信了他们,连忙下令逮捕党人。

逮捕令一下,各州各郡又骚动起来。有人得到消息,忙去报告李膺。李膺坦然说:“我一逃,反而害了别人。再说,我年纪已经六十了,死活由他去,还逃什么!”

他就自己进了监狱,被拷打死了。杜密知道免不了一死,也自杀了。

汝南郡的督邮奉命到征羌(今河南郾城)捉拿范滂。到了征羌的驿舍里,他关上门,抱着诏书伏在床上直哭。驿舍里的人听到哭声,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消息传到范滂那里,范滂说:“我知道督邮一定是为了不愿意抓我才哭的。”

他就亲自跑到县里去投案。县令郭揖也是个正直人,他见范滂来了,吓了一大跳。他说:“天下这么大,哪儿不能去,您到这儿来干什么?”

他打算交出了官印,跟范滂一起逃走。

范滂感激郭揖,他说:“不用了。我死了,朝廷也许能把抓党人的事停下来。我怎么能连累您。再说,我母亲已经老了,我一逃,不是还连累她吗?”

县令没有法子,只好把范滂收在监狱里,并且派人通知范滂的老母亲和他的儿子跟范滂来见面。

范母带着孙儿随着公差到监狱来探望范滂。范滂安慰她说:“我死了以后,还有弟弟会抚养您。您不要过分伤心。”范母说:“你能和李、杜(指李膺、杜密)两位一样留下好名声,我已经够满意了。你也用不着难过。”

范滂跪着听他母亲说完,回过头来对他的儿子说:“我要叫你做坏事吧,可是坏事毕竟是不该做的;我要叫你做好事吧,可是我一生没有做坏事,却落得这步田地。”

旁边的人听了,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像李膺、范滂这样被杀的一共有一百多人;还有六七百个在全国有声望的,或者跟宦官有一点怨仇的,都被宦官诬指为党人,遭到逮捕,不是被杀,就是充军,至少也是禁锢终身。

只有那个宦官侯览的对头张俭,却逃过了官府搜捕。他到处躲藏,许多人情愿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他。等到官府得到消息来抓他的时候,他又躲到别处去。于是,凡是收留过他的人家都遭了祸,轻的下监狱,重的被杀,甚至整个郡县遭到灾殃。

经过这两次“党锢之祸”,朝廷里的比较鲠直的官员遭到沉重打击,大小官职差不多都由宦官和他们的门徒包下了。

1.关于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

2.范滂进监狱的历史故事

3.有关兄弟相残的历史故事

4.历史故事:王子献桃

5.三国名将张飞的历史故事

6.10个关于毒品的历史故事

7.关于创新的6则历史故事

8.有关于菊花的历史故事

9.姜太公钓鱼的历史故事

10.有关吕布的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枣红马的秘密哲理故事

全文共 1681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从哪儿飘来一个彩色的大气球,挂在棕榈树枝上。

日子一久,大气球渐渐地瘪掉了。

大气球给爬上树的一条鱼看见了。啊,鱼会爬树?是的,这是一种有趣的鱼,名字叫攀鲈。他能够从河里爬到岸上,靠着鳃盖上的刺爬上棕榈树。

攀鲈很想把大气球吹大,可是鱼只有鳃,没有肺,吹不出气来。

“呱、呱、呱!”小青蛙在树下看得笑了。当他还是个小蝌蚪的时候,是靠鳃呼吸的;可是自从变成青蛙上陆后,就用肺代替鳃了。

攀鲈说:“请你吹大它吧。”

小青蛙连忙摇摇头:“我的肺太小,吹不大呀。”

“我来吹!”一条大蛇突然出现在攀鲈身边,吓得攀鲈从树上掉了下来。

大蛇开始吹气球了。“呼—”吹得蛇眼都瞪了出来。唉,大气球还是瘪塌塌的。原来蛇的身体又细又长,只有一只肺呀。

一只肺自然气太少,吹不大呀,蛇悻悻地游走了。

这时候,飞来了一只漂亮的大喜鹊,唱着动听的歌:“喳喳,喳喳喳,喳喳……”她多么喜欢这只大气球啊,啧啧地赞美不已。她用翅膀抱住它,吹啊吹,气球只鼓起了一点儿。

虽然鸟类的呼吸道已经明显地分成喉、气管、支气管和肺了,比刚才讲的攀鲈(鱼类)、青蛙(两栖类)、蛇(爬行类)要完善得多,可是他们的肺还很小,吹不出多少气。

“我来吹吧!”嗬,金丝猴是哺乳类,肺更发达了。

金丝猴把气球摘了下来,用足了力气吹啊吹,吹红了脖子,吹胖了脸,唉,只吹大了一点点……

究竟谁能把气球吹起来呢?

棕榈树上的彩色气球还是瘪瘪的。

真巧,大狗熊“噗嗒、噗嗒”地走过来,一拍胸脯说:“我来吹!”

“呼—”嗬,气球大了,大了……

金丝猴喊着:“加油,加油!”

“噗”地一下,唉,气球又瘪了。原来大狗熊吹到后来,气不够了,嘴巴一松,气球里的气又跑掉了。

这时候,“嗒、嗒、嗒”地奔来一匹高大的枣红,他还拖了满满的一车柴。枣红马擦了擦汗说:“熊哥,让我试试吧。”只见枣红马轻轻一吹,咦,气球马上吹大了!“加油,加油!”喜得金丝猴又蹦又跳。

气球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停!停!停!快炸了!”吓得喜鹊忙用翅膀掩住耳朵—“啪”的一声,大气球炸破了!

哈,哈,哈!大伙儿笑得直不起腰。

大狗熊觉得真奇怪,越想越不服气。论力气我比马儿大,怎么他轻轻一吹,就吹大了?枣红马的嘴巴里一定有秘密呢!

大狗熊要枣红马张大嘴,让他瞧瞧。枣红马张大嘴巴笑着说:“瞧就瞧吧!”

大狗熊看了又看:“唉,嘴里没有打气筒啊!”

这傻话把大家逗得更乐了。

金丝猴就要求枣红马讲出这个秘密。枣红马指了指一大车柴:“这就是秘密。因为我经常劳动,长年累月地奔跑,所以我的肺特别发达,肺活量特别大!”

“不好了,不好了!大蛇要吞小青蛙啦!”喜鹊忽然在树上惊呼,用翅膀指着远方,“在那儿,在那儿。”

枣红马立即扬蹄飞奔,比风还快。

大狗熊也用力奔去救小青蛙。

枣红马越跑越快!大狗熊呢?唉,跑了一段就喘粗气了:“呼哈、呼哈……”金丝猴催他快跑,大狗熊摇着大脑瓜说:“不行了,不行了……”唉唉,你看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啦!

幸亏枣红马及时赶到,猛力一脚,踢跑了大蛇,救了小青蛙。

小青蛙激动地谢了又谢。

枣红马的脸更红了,他谦虚地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时候,金丝猴和大狗熊才赶到。你瞧,大狗熊一停下,就“呼哈、呼哈”地直喘粗气呢!

“你怎么不气急呢?”金丝猴奇怪地问枣红马。

“我的肺活量大呵!”枣红马说。

“我的肺活量能变大吗?”大狗熊不好意思地问。

“能。”枣红马亲热地对他说,“你就天天跟我去劳动和长跑吧。”

金丝猴爱动脑筋,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说劳动和长跑能增加肺活量呢?”

“因为长跑时,肺里进出的气体要比安静时增加几十倍!这样,你的呼吸肌肉会越来越强壮,胸膛会变得又宽又厚,肺的弹性会越来越好,你的肺活量自然越来越大了!”

“好,从明天早晨开始,我天天跟你去长跑。”大狗熊一跺脚,下定了决心。

金丝猴连忙摇了摇手:“不,从现在起就干!咱们帮助枣红马劳动吧!”

“好!”大狗熊和金丝猴推起了柴车,枣红马拉得更快了,一会儿,大车就看不见了。

大狗熊听不懂 “肺活量”这三个字,就要求枣红马再讲得详细一点儿。

枣红马想了想说:“简单地说,就是你尽量吸足气,再尽力呼出来,这些气的多少,就叫肺活量。谁的肺大,谁的肺活量就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周勃夺军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68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时候上一门课或者研究一个学科,首先就是学习这个学科的发展史,今天小编介绍周勃夺军的历史故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汉惠帝没有儿子,吕太后从外面找了一个婴儿冒充是惠帝生的,立为太子。公元前188年,惠帝一死,由这个婴儿接替皇位,吕太后就名正言顺地临朝执政。

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要立吕家的人为王,问问大臣们可不可以。

右丞相王陵是直筒子,说:“高皇帝宰白马立下盟约,不是姓刘的不应该封王。”

吕太后听了挺不高兴,又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

陈平、周勃说:“高祖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这当然是对的;现在太后临朝,封自己的子弟为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吕太后才高兴地点点头。

散朝以后,王陵批评陈平和周勃说:“当初在先帝跟前宣誓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在场吗?现在你们违背了誓言,怎么对得起先帝?”

陈平和周勃说:“您别着急。当面在朝廷上和太后争论,我们比不上您;将来保全刘家天下,您可比不上我们了。”

打这以后,吕太后就陆续把她的内侄、侄孙,像吕台、吕产、吕禄、吕嘉、吕通等一个个都封了王,还让他们掌握了军权。整个朝廷大权几乎全落在吕家的手里了。

吕后一家夺了刘家的权,大臣中不服气的人不少,只是大多数人敢怒而不敢说罢了。

汉高祖有个孙儿刘章,封号叫朱虚侯,他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有一次,吕太后举行宴会,指定刘章进行监督。刘章对太后说:“我是将门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来监督酒宴。”吕太后答应了。

刘章瞧见大伙儿喝酒喝得热闹。他提出要给吕太后唱个《耕田歌》助助兴,吕太后说:“你就唱吧!”

刘章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深耕穊(音jì)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这首歌的意思是:田要耕得深,苗要栽得疏;不是好种子,就把它锄掉。)

吕太后听了,很不痛快。

不一会,有个吕家子弟喝醉了酒,不告而别。刘章追了上去,借口他违犯宴会规矩,把他杀了。刘章回来向太后报告的时候,左右大臣吓得什么似的。吕太后因为已经允许他按军法办事,也拿他没有办法。

吕太后临朝的第八年,得了重病。临死前封赵王吕产为相国,统领北军;吕禄为上将军,率领南军,并且叮嘱他们说:“现在吕氏掌权,大臣们都不服。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带领军队保卫宫廷,不要出去送殡,免得被人暗算。”

吕太后死后,兵权都在吕产、吕禄手里。他们想发动叛乱,但是一时不敢动手。

刘章从妻子那里知道了吕家的阴谋,就派人去告诉他哥哥齐王刘襄,约他从外面发兵打进长安来。

齐王刘襄向西进兵,吕产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派将军灌婴带领兵马去对付。灌婴一到荥阳,就跟部将们商量说:“吕氏统率大军,想夺取刘家天下。如果我们向齐王进攻,岂不是帮助吕氏叛乱吗?”

大家商量下来,决定按兵不动,还暗地里通知齐王,要他联络诸侯,等待时机成熟,一起起兵讨伐吕氏。齐王接到通知,也就暂时按兵不动。

周勃、陈平知道吕氏要发动叛乱,他们想先发制人,但是兵权在吕氏手里,怎么办呢?

他们想到大臣郦商的儿子郦寄和吕禄是好朋友,就派人要郦寄去劝说吕禄:“太后死了,皇帝年纪又小,您身为赵王,却留在长安带兵,大臣诸侯都怀疑您,对您不利。如果您能把兵权交给太尉,回到自己封地,齐国的兵就会撤退,大臣们也心安了。”

吕禄相信了郦寄的话,把北军交给太尉周勃掌管。

周勃拿了将军的大印,迅速跑到北军军营中去。向将士下了一道命令:“现在吕氏想夺刘氏的权,你们看怎么办?谁帮助吕家的袒露右臂,帮助刘家的袒露左臂。”

北军中的将士本来都是向着刘家的。命令一传下去,一下子全脱下左衣袖,露出左臂来(文言叫“左袒”)。周勃顺利地接管了北军,把吕禄的兵权夺了过来。

吕产还不知道吕禄的北军已落在周勃手里,他跑到未央宫想要发动叛乱。周勃派朱虚侯刘章带了一千多个兵士赶来,把吕产杀了。接着,周勃带领北军,把吕氏的势力消灭了。

到这时候,大臣们胆子就大了。他们说:“从前吕太后所立皇上不是惠帝的孩子。现在我们灭了吕氏,让这种冒充的太子当皇帝,长大了不是吕氏一党吗?我们不如再在刘氏诸王中推一个最贤明的立为皇帝。”

大臣们商议的结果,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的几个儿子中,年龄最大,品格又好,就派人到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把刘恒迎到长安,立为皇帝,这就是汉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名人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故事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了生机,做为一带一路起点的陕西,面临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这条丝路的开拓者,首推两千年前两度出使西域的张骞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马的故事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匹快乐、自由的小。我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的疼爱,还有朋友们对我的关心……我与我的朋友在玩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鸟儿们的谈话,鸟儿们说:“外面的世界可好玩了。”我听到了便急忙跑回家,可我没听到后面的那一句话:“外面的世界虽好玩,但是还是有坏人。上一次,我就差一点就被一个人抓了去。”

小马因为没有听到后面的话,所以想要去外面的世界去玩一玩。小马准备出外了,它看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客厅看电视,就偷偷地溜走了。它来到了外面的世界,它高兴地说:“啊!我终于来到了外面的世界。”但它不知道,自己的背后就有一对凶恶的眼睛正盯着自己。小马走着走着,来到了一条还没有小马高的小河流,它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小马转头笑了笑说:“这条小河流没什么好怕的吗!”它来到了森林里,在一间无人居住的小黑屋里睡了下来。谁知小马醒来后,发现自己与其它的马儿被关在马棚里,有一位高大的人类向我们走来,还让我们把好几十袋米袋背到对岸去。我背了一袋,但我走得慢腾腾的,就挨了一顿打,四周的马儿只敢看而不敢说。来到那条小河流旁,我已经累得快不行了。我把米袋扔下,撒腿就跑。在乱跑中我无意中进了警察局,警察叔叔们联系上了我的爸爸、妈妈,我才得以脱险。

从那以后,小马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所以,在也没有过这种事发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周朝的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周武王灭商后第二年,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姬诵继位,即周成王,而此时的周成王还是个毫不懂事的少年。面对刚打下来的江山和年幼无知的侄儿,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代行天子之事,替成王摄政。

此举引起管叔和蔡叔(周武王的堂兄弟)的猜忌,他们牢骚满腹,四处造谣,许多人信以为真,连年少的成王也充满了疑虑,对周公旦的行为产生怀疑。管叔和蔡叔在嫉妒和权力欲望的驱使下,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举旗反叛,发动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管蔡之乱”。消息传来,周王室上下十分惊恐。

成王虽然年少,但也知道情况严重,完全依赖周公。经过大家的商议和安排,最后决定由周公亲自率领大军迎敌。经过三年苦战,赢得了胜利,武庚在战斗中被打死,管叔被诛杀,蔡叔成了俘虏,被流放到人烟稀少的蛮荒地区。

大军回师那天,周成王亲自到城外去迎接周公,满脸歉疚地说:“予其惩,而毖后患。”“惩前毖后”从此而来。意思为:要从以前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防止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严以用权的故事历史典故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一: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二:周恩来严以用权的故事:让侄子一辈子留在淮安

1961年7月3日,周恩来的侄儿尔辉在北京结婚。结婚后,新郎回钢铁学院工作,新娘回淮安县工作,成了一对牛郎织女。当钢铁学院知道了周尔辉和总理的关系后,决定把女方调到北京。

周恩来知道后,亲自动员侄儿侄媳一起到淮安工作:“这几年遭受自然灾害,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北京大量压缩城市人口,国务院正在下放压缩人员,你们为什么搞特殊化,不带头执行?”尔辉夫妻很快回到淮安县,同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

三:毛泽东严以用权的故事:“未便再荐”的故事

李淑一是烈士遗孀,又是杨开慧的亲密朋友,能诗善文,有人请求毛泽东将她推荐到中央文史馆。1954年,毛泽东为此写信给秘书田家英说:"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从古人"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到伯乐相马,再到赛场选马,其要都在一个公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与马有关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95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古代是代步工具,不仅能够上场杀敌,还长得十分英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与马有关的成语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马首是瞻

春秋时,晋国联合齐鲁等国一起伐秦。晋国大将荀偃任三军统帅,指挥联军。联军人多心杂,到了泾水边谁也不肯先渡河。后来鲁军带头泅渡,联军才随后跟上。

秦军为了阻止联军渡河,悄悄在河里投下毒药。联军饮了河水,大批士兵中毒身亡。于是,人心惶惶,联军乱作一团。几天后,联军才渡过泾水在榆林扎营。

荀偃下令道:“明天鸡鸣出兵,唯余马首是瞻!”联军说:“干吗都要跟着荀偃的马头跑呢!”荀偃哭笑不得,只好随他们各行其是。

(二)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

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三)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

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

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四)马马虎虎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五)塞翁失马

东汉班固的《通幽赋》,有一句“北叟颇知其倚伏”的话,即提示了它的寓意。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算卜过去未来。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大概是雌马发情罢)挣脱羁绊,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心中有数,平静地说:“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

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家表示祝贺。老翁无动于衷,坦然道:“这样的事,难道不是祸吗?”老翁家畜养了许多良马,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

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甩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

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死伤不可胜计。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战争中丧生。惟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这种变化深不可测,谁也难以预料。

(六)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七)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

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八)青梅竹马

李白是唐朝最有名的大诗人,他有一首诗,是描述男女孩子彼此玩得很投机的情形;其中有两句是这么说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两句诗中得来的。它的意思是说:小孩子们聚在一起,感情很好,很少发生过打架、吵架的事情。

小朋友,当我们在引用这句成语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描述的对象是谁,如果是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姊妹,或者是已经成年的知己朋友,就不太适合了。

那么,“青梅竹马”到底用在什么人身上最适合呢?它通常是指男女各一人,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奠定很好的友谊,等到双方都长大了,由于常有机会接近的缘故,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情爱的事情。

这句成语,也可以用来追述两个成年人以往的感情,虽然他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因为是追述他们的童年往事,所以,仍然可以引用。

其实,广泛一点来说,这句成语对于人数和性别,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例如:有一群小孩子,大家聚在一块儿,彼此都很好,这样就可以说是“青梅竹马”,而不必特别去理会是男是女,或者是人数的多少了。

(九)走马看花

唐朝中期,有位着名的诗人孟郊。他出身贫苦,从小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他的仕途却一直很不顺利,从青年到壮年,好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了第。他虽然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的家属都养不起,但他性情耿直,不肯走权贵之门。

他决心刻苦攻读,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叩开仕途的大门。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孟郊又赴京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这次,他进士及第了,孟郊高兴极了。

他穿上崭新的衣服,扎上彩带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城里尽情地游览。京城美丽的景色使他赞叹,高中进士的喜悦又使他万分得意,于是,他写下了这首着名的《登科后》诗:

昔日龌龃不足夸,

今朝旷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千古名句。

(十)车水马龙

“车水马龙”这则成语是从马太后诏书中的话简化而来,它形容车马往来繁华热闹的场景。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东汉名将马援的小女儿马氏,由于父母早亡,年纪很小时就操办家中的事情,把家务料理得井然有序,亲朋们都称赞她是个能干的人。

十三岁那年,马氏被选进宫内。她先是侍候汉光武帝的皇后,很受宠爱。光武帝去世后,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马氏被封为贵人。由于她一直没有生育,便收养了贾氏的一个儿子,取名为刘旦。公元60年,由于皇太后对她非常宠爱,她被立为明帝的皇后。

马氏当了皇后,生活还是非常俭朴。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镶边。一些嫔妃朝见她时,还以为她穿了特别好的料子制成的衣服。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极普通的衣料,从此对她更尊敬了。

马皇后知书识理,时常认真地阅读《春秋》、《楚辞》等着作。有一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给她看,并问她应如何处理,她看后当场提出中肯的意见。但她并不因此而干预朝政,此后再也不主动去谈论朝廷的事。

明帝死后,刘煌即位,这就是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不久,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对皇太后的弟兄封爵。马太后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有关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规定,明确地反对这样做,因此这件事没有办。

第二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一些大臣又上奏说,今年所以大旱,是因为去年不封外戚的缘故。他们再次要求分封马氏舅父。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上说:“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都是要从中取得好处。天大旱跟封爵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前朝的教训,宠贵外戚会招来倾覆的大祸。先帝不让外戚担任重要的职务,防备的就是这个。今后,怎能再让马氏走老路呢?”

诏书接着说:“马家的舅父,个个都很富贵。我身为太后,还是食不求甘,穿着简朴,左右宫妃也尽量俭朴。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边做个样子,让外亲见了好反省自己。可是,他们不反躬自责,反而笑话我太俭省。前几天我路过娘家住地濯(zhuo)龙园的门前,见从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请安的,车子像流水那样不停地驶去,马匹往来不绝,好像一条游龙,招摇得很。他们家的佣人,穿得整整齐齐,衣眼绿色,领和袖雪白,看看我们的车上,比他们差远了。我当时竭力控制自己,没有责备他们。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为国家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进爵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