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读书故事表演汇编20篇

读书它可以让你拥有充实的心灵,少一些浮躁与空虚,也许可以像林语堂书中写的那样:我可以平静而坦然的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也许这就是书中的升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日一记,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带来:读书日记。

浏览

6482

作文

793

名人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有许多着名的科学家的家境就是清贫的。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就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顿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此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忙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悲哀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一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十分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我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就是读书。之后,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一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就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此时舅舅一看他所读的就是数学书,上方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就应就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忙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因为我每看一本书,我总会学到许多东西。

每次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时,我也让妈妈带我去。上了楼梯就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书籍时,我就会停了下来,软磨硬泡的让妈妈带我来超市,目的可不是帮妈妈买东西,而是看书。

那时儿童小说《查理九世》十分流行,同学们都说好看,我也就买了一本看,后来又不满足于只读一本,向再买一本,可数了数我的零用钱,发现不够再买一本了,于是我只好到超市里看。

跑到书架边,选出我要看的书站着看,有时还要看别人的脸色。脸色一差,我就得躲起来了。人多时我躲在另一边看,有时也蹲在地上看。

一天,我又象往常一样去看书,妈妈把我安顿好后,就与大姨去

买东西了,说是一会就回来接我。

妈妈她们走后,我就开始津津有味的看书,不知不觉就看到了最后一页,我想:应该是看的太快了,没关系,那就在看一本吧。这时我的脚已经酸了,只好蹲着看,看了一会后,脚又蹲麻了。只好站起来……不知道这样换了多少次,有时还要跺一跺麻木的脚。看到第三本的时候,人们都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顺便坐着看,看完三本书,妈妈也刚好来接我。

饿的感觉一开始没有,可一合上书就觉得肚子咕咕叫了,妈妈说书是精神食粮,难怪刚才看书是不觉得饿呢。

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科学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就是从书本中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的读书故事作文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喜欢读书吗?书是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书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常常发自内心地感叹:读书真好!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大地失去了阳光;学习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成长中没有书籍,就像秧苗失去了生长的水分。记忆中,从小时候起,书就与我交上了朋友。从儿歌到诗歌,从“a、o、e、”到中外文学名著,我也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小屁孩长成一名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初中生。我尽情地在书的世界里遨游,贪婪的吸取着书本带给我的欢乐,享受着知识带给我心灵的洗礼。

我喜爱读书。我的书桌上总摆着许许多多的文学名著,如:《童年》、《朝花夕拾》等。空闲之余,我总是顺手抽出一本书,随意翻阅,有时是一本《鲁宾孙漂流记》,让我感受到鲁宾孙独自一人在小岛上时的机智和勇敢;有时是一本《骆驼祥子》,让我为文中祥子悲惨的命运而惋惜。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我认识了一位坚强不屈、智勇双全的英雄——保尔。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保尔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冲锋陷阵的场景;仿佛看到了保尔在工作时一丝不苟、任劳任怨的场景;仿佛看到了保尔病危时仍坚持以文学为武器,重返战斗岗位的场景。我被书中的内容感动了,被保尔震撼了!文中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时,他就能说,“我的整个生命的全部精力,都贡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民解放而斗争。”

读了《狂人日记》这篇文章,让我深刻体会到著名文学家鲁迅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憎恨。在文中,鲁迅大力抨击了传统的封建制度,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下掩盖的“吃人”的本质,让我感受到旧社会带给当时的人们的痛苦。

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不仅给了我一次阅读优美文章的机会,还让我拥有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读书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读书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读书故事,那我的故事是什么呢?现在就来听一个吧!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转,走到了书店门口,我看到了一本书,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妈妈,你给我买一本书吧!”妈妈开始不同意,但在我再三请求下,妈妈终于同意了。拿到书后,我抱紧了那本书,生怕它跑走了,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回到家中,我便迫不及待的读那本书,一页,二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快乐。这真象与一位朋友周游世界。突然,我的肩不知被谁拍了一下,我猛的一惊,抬起头来一看,原来是妈妈!我像刚刚睡醒似的,揉了揉眼睛,又聚精会神的读书了。

天黑了,我仍不知疲倦地读着读着,突然一声巨响,我恐慌的把头抬起来,呦原来是爸爸回来了,我松了一口气。爸爸走过来,看见我没睡,就说:“还不睡,你看都几点了!”我一想不对呀,我才读了三页书,爸爸就回来了!我脱口而出,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怎么这么早就回家了?”爸爸笑着说:“傻丫头,不是爸爸回来早,是你读书读得太痴迷了!”我“哦”了一声,不好意思的笑了。就上床睡觉了。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认为书,它是百宝箱,是知识的园地。读书当然有很多好处,它不仅能带你周游世界,还能带你进入宇宙,书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我要在读书中吸取营养,在读书中长大,在读书中了解历史,在读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的读书故事游优秀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对书有不同的诠释,而我觉得,书是一张藏宝图,能引领我走进知识的殿堂,使我的知识更加渊博。

为什么我那么喜欢书,还要从幼儿园说起。一天,爸爸妈妈提起《三国演义》,我疑惑不解地问:“三国演义好吃吗?”爸妈见我年幼无知,微笑着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到了我10岁的时候,妈妈买了本《三国演义》,说:“是该让你长长见识了!”我望着散发着油墨香的《三国演义》,立马与它来了个“亲密接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一旦遇到一些生词意思不懂,我就迫不及待地请教妈妈。听妈妈讲解以后,我觉得故事更加有趣了,我废寝忘食地读着,百读不厌。我被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的诚心诚意、张飞的勇猛、关羽的坚强所折服!这一本经典名著也让我我明白了很多道理:遇到困难要镇定自若,办法总比困难多;做事不要太鲁莽,冲动是魔鬼;对别人要诚心诚意……其中有一段令我记忆犹新的佳话:“藐视吴臣如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它所体现的关云长的勇猛,实在令人佩服!

告诉大家,只要多读书,读好书,既能增加我们的知识量,又能从中获得乐趣。从现在起,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读书故事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读书就是学问的源泉。”此话说得好,当你沉浸在书中时,你就会无法自拔。

在我的印象中我读过很多书:《浪漫鼠德佩罗》、《爱的教育》、《苦涩巧克力》读书故事读书故事其中使我记忆犹新的是《浪漫鼠德佩罗》了。

记得有一次,我捧着这本书,从学校的路上回家。到家时,我放下书包,并没有及时写作业,而是仍然痴迷地看着那本浪漫鼠。“写作业啦!”我坐在沙发上,听到了妈妈的叫声,“好吧。”妈妈从我的语气中听出我有些不满,于是问道:“有什么不满吗?”“恩……没……没事。”我急忙回答道,但语气有些结巴。好不容易把作业写完了!我刚想拿起浪漫鼠,却听到了爸爸的声音“吃饭啦!”诶,我无奈极了。好不容易出完了饭,我又想拿起那本书,却又听到了妈妈的声音“洗澡了!”诶,倒霉,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看呢?好不容易洗完了澡,终于可以看书了!我两只眼睛直瞪瞪的看着那本书,可没过多久(30分钟后),“该要睡觉了,你怎么还在看书那!”诶,又听到了妈妈的声音。读书故事

“晚安。”“晚……安。(555)读书故事”我看书的计划泡汤了。但又一个点子从我脑子冒出来,我急忙从课桌上拿起我的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眼睛好酸啊,好困啊。不行,要把这一章看完读书故事。不久,我就趴在书上睡着了。次日,早上我醒来,发现手电筒还亮着,诶呀呀呀,立马把手电筒关掉读书故事读书故事

也许这样不好,但是我深深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读书的故事作文模板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故事是有趣的,如果大家想看我读书的故事,那就接着向下看吧

由于我酷爱读书,所以因为读书犯下的错事也不少,举几个例子说说吧:有一年,大概是我5岁的时候,爷爷家有数不胜数的书籍,像《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国古代四大名着》……这些书从小伴随我长大。

因为它们,我被羞辱了很多次,第一次是因为我偷偷潜入爷爷的书柜,把他的那本《射雕英雄传》给拿走了,可我怎么想也想不到,我爸爸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爷)也在看这本书,他知道这本书被我拿走之后,二话没说,直接来到我家我正在看书的我按在桌上,我的整个脸直接埋在书里,之后大爷用柔和的声音说道:“我看完你再看好吗?”

还有一次我跟妈妈打赌,赌我帮她扫地,只要半小时内扫完,就买一本书,但是我打扫到一半的时候,由于看到了我的一本没读的书,我便拾起它,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等到妈妈找我的时候,我才发现竟然过了两个小时!这次打赌我输了,但愿赌服输,我没有跟妈妈说要买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书中最宝贵的是乐趣与其中的知识。

[我读书的故事作文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我的读书故事初一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要尝遍人生百味,我看书也算是其中一味,只是它的味道品尝起来丰富极了。 Everyone has to taste the taste of life, I read a book is also one of them, but its taste is extremely rich.

书的味道是甜的

作业做完后,学习之余,我躺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杂志,品味着书中风趣幽默的笑话和连环画,还有那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心里别提有多惬意了,读着读着,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心底就会洋溢出一股甜滋滋的感觉。

书的味道是苦的

学海无涯苦作舟,用苦这个字来描写为了学习而读书的情景实在是合适不过了。强制地去背那些枯燥无味的定理和公式,强制地把自己长时间定在一个地方去做那些没完没了的题,而不能去看电视和玩游戏,心里的感觉那是要多压抑有多压抑,别提多苦了。但一想到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这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我只好拼命地吸取在苦中所蕴涵的一丝丝养分。

书的味道是酸的

读书读得那么好又那么多的我竟然也会在阅读这栽跟头。刚升入初中的第一次语文考试就让我品尝到了严重失败的滋味,在阅读那丢分尤为惨烈。这让我的心中感到酸酸的,但我不会被失败所,而是振奋精神,重新再来。

书的味道是辣的

书中要是没有一点激动人心的火辣辣的味道,我想我也不会喜欢读书。读书有时候就是为了振奋自己的精神。因此从接触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喜欢在书中寻找自己在生活中不曾有过的激情,《水浒》、《三国演义》中那激烈的战斗场面,还有那《西游记》中孙悟空降魔除妖的超级本领,使我的心中就像吃了一个火红火红的辣椒似的——充满了一股火辣辣的感觉,有一股火辣辣的冲动,梦中总盼自己像他们一样。

教育学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政治学家说:书是世代的生命;经济学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书的味道是如此地丰富,也难怪它会成为人生百味中的一味,它让我的生活从此变得日益丰富多彩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20则

全文共 968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每个名人成功的背后都是付出过勤奋与努力的,特别是在读书这个问题上,他们尤其对自己要求严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鲁迅】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伽利略】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着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郭沫若】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在幼年时,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着称于乡里。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七岁时,祖父送他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当时,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入学之始,还要先读一段蒙学。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但在当时大钊同志家乡一带,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大钊同志读书非常认真,他在同学中年岁最小,但却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个。放学了,别的同学全回家了,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单子鳌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用功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一面听着年幼的大钊同志帮助同学背书、破讲,一面不住地点头称赞。大钊同志乳名憨头,少年时,名耆年,字寿昌。耆年的学名就是这位老先生给起的。耆年,是长寿的意思。直到后来,单子鳌还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生平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耆年!”

爱思考,爱发问,也是大钊同志幼年读书的特点。就是对日常碰到的问题,他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有一次读书,问他表姑:

“你看这念个啥?”

“我不认得字呵。”

“你为啥不认得字呢?”

“我没上过学呵。”

“你为啥不上学呢?”

“我是个女的,又不考秀才!”

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问下去:

“女的,为啥就不念书呢?”……

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开始接触到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大钊同志从小勇于接受正确的教导,改正错误。当时的大黑坨村,赌博之风颇盛。村里的老母庙后边,经常有一群人在那儿聚赌。大钊同志有次放学回家,也到老母庙看了一回热闹,被祖父发觉了,大加训斥,并罚他捣粪数车。大钊同志知道了赌博的坏处,从此,再没有到老母庙去看赌钱。以后,凡是赌钱的场合,他从来不去。

大钊同志的学习进步很快,在黄瓜口村念了三年书,单子鳌就向他祖父提出:“耆年的学业良好,我已经教不了他,还是另请明师吧!”此后,大钊同志到小黑坨村跟一个秀才赵辉斗念书,又到井家坨的举人宋某家跟一个叫黄玉堂的老师念书,直到他十六岁考入永平府中学。

大钊同志读书越发刻苦努力了。在井家坨读书时,有二十多个学生,到晚间别人都睡了,他还在孜孜不倦地攻读,每天都要读到半夜。黄玉堂的妹妹多少年后还记得,他哥哥当时一回家就念叨:“有个学生,叫李耆年,念书念得特别的好!”

因为家里缺少人手,大钊同志十岁那年,祖父就给他完婚了。夫人赵纫兰比大钊同志大六岁,是个贤惠的妇女。在尔后的日子里,她辛勤地操持家务,帮助大钊同志。她相信大钊同志作得对,不管家境多么困难,总是赞助、支持他的活动。

一九○五年,大钊同志考入永平府中学。这时,清朝政府为了维持它的反动统治,不得不作某些表面上的改良,实行了所谓废科举、办学堂。大钊同志原是报考秀才,正赶上这个变动,结果考进了中学。当时,还象考上秀才一样,村里照旧放铁炮、贴报单、坐棚车,热闹了一番。

在永平府中学,大钊同志仍然勤奋不懈地读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课余时间也很少游玩,是班上出名的好学生。

【张广厚】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余秋雨】

余秋雨是着名的文化学者,他的《文化苦旅》和《中国文脉》丛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书中对中国文化深刻的反思和认识,让许多人追捧。可你们知道吗,这与余秋雨先生的幼年读书时光有密切的关系。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余姚县桥头镇度过的,乡村的生活简单、清贫而又快乐。从上海来的母亲几乎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在村子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识字班。儿时的余秋雨跟在母亲身边玩,竟然也认识了不少字。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了几百名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在余秋雨11岁的时候,为了能让他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区。余秋雨在上海报考了中学。

中学的图书馆不小,但每天借书都要排长队,而且想借的书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后来,余秋雨到处打听,终于知道有一个叫“上海青年宫图书馆”的地方借书比较方便,就立即去申办了一张借书证。青年宫在江西中路200号,快到外滩了。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人们每天都吃不饱。余秋雨在晚饭后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青年宫,走到一半就饿了。当他走到图书馆时,离人家关门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了。从青年宫图书馆把书借出来也不容易,所以余秋雨只能在那里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等找到书,就只剩下半个多小时了,能读几页?但是,就为了这几页,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每天忍着饥饿走一个多小时,看完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这种如饥似渴的阅读精神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正是少年时那段艰辛的阅读时光,为他今后的文化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余秋雨的《长者》一文中,我们还看到了余秋雨在年轻时发愤读书的情景。1975年世事纷扰,29岁的余秋雨因肝炎回乡下养病,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被安排到了奉化山间的一个蒋经国的图书室,专心阅读了当时很难找到的《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四部丛刊》等书。这简直是上天的一个有意的成全,也使得余秋雨像金庸笔下的人物,仅有高人指点还不够,还让他在某山某洞中获得某种“武功秘笈”。这次阅读对余秋雨无疑是重要的,因为这正好和他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张可的指导互为补充,形成双翼:张可指导他接触西方文化,这次他却走进了浩瀚的中国历史。

关于读书的方法,余秋雨有一个着名的“畏友”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沈从文】

沈从文是民国时期着名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作品广泛受到世人好评。小时候的沈从文就认真读书,显示出了卓越的文学家气质。

有一次,小沈从文逃课,溜到邻村看大戏,一直到太阳落山,他回家。

第二天,老师责问他为什么逃课。沈从文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罚他跪在院子里的一颗大树下,说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第三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

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辜负老师的教导,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毛x东】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况衡】

况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孙中山】

一九〇八年,孙中山先生颠沛流离地到了英国伦敦。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一些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的注意。这些人有的怀着崇敬心情,有的抱着好奇心理,都想见到孙中山这位赫赫有名的革命领袖人物。其中有些迂腐的人推测,孙中山肯定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绿林豪杰”。

待到与中山先生见面后,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位博学多识、勤勉出奇的伟人。

当时,中山先生经过旅途的辗转周折,所带的费用已分文不剩了,眼看着连一口面包都吃不上。于是,一些热心的留学生便慷慨解囊,你凑一点,我凑一点,凑了三四十个英镑送给中山先生,以暂时维持他的基本生活。不料三天之后,大伙儿再去看望他时,却见他已将这些钱买了一大堆新书。一见面,中山先生便津津有味地指着书告诉众人说,这是什么书,那是什么书,这本书怎么怎么好,那本书又如何如何重要。众人见此情景,一个个不禁目瞪口呆,有的为中山先生的好学精神所惊骇,也有的抱怨他不该将吃面包的钱拿来买了书。

这些人哪里知道在中山先生看来,书比面包更重要得多。他曾经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

的确,在中山先生的一生中,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休假,每夭除了饮食做事以外,总是手不释卷。他每次外出旅行,什么行李都可以不带,却总要带上几本最新出版的书籍。即使是在火线上督战,他也要带许多书籍杂志放在指挥所里多军事上的工作一停止,便把书本拿在手上,从容不迫,一字一句地读起来。

他曾经对一位朋友说:“我几十年来,因为革命,居无定所,每年所买的书籍,读完了之后,便送给朋友去了。至于读过了的书籍之种类和数目,记不清楚。大概在我革命的时候,每年所花的书籍费,至少有四五千元;若是在革命很忙的时侯,所花的书籍费便不太多,大概只有二三千元。”

【诸葛亮】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一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巴金】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曾国藩】

曾国藩,清代名臣,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做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在军务繁忙之际,犹定申、酉、戌、亥四个时辰温旧书,读新书,偿外债(指诗文债、字债),写笔记。同治元年(1862年),他任两江总督,白天忙于军政事务,夜里仍温读诗文。他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初一起写日记,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二止从未间断,数十年如一日。

他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善于读书,深得要领,曾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其见解可谓精辟至极。曾国藩读书注重消化归纳,从而提出自己的精当见解。

他很重视做读书笔记,除经史外,常随手摘记,使得他的读书精深有用。曾国藩曾说:“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曾国藩喜欢读史,曾写成《历代大事记》数卷,以此作为重要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牛顿】

世界上有许多着名的科学家的家境是清贫的。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顿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的读书故事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从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书,有《寓言故事》、《马小跳》那时我很不爱看,只把书藏在书柜下。

直到看到别的同学作文写得那么好,而我一个字都蹦不出来,真是气死我了,老师告诉我只要多看书,你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进步的。我从图书馆借了《基督山伯爵》,告诉自己要天天读书,让自己喜欢读书,那时写作文就不发愁了。

而后,我又把放在书柜下的书都拿了出来,我认真地读着。每天放学后我都赶快回家,写完作业,挤出时间读书。吃饭时我要一边看书,一边吃饭,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咽到肚子里了,晚上睡觉时,我还要和妈妈读上几小时才肯睡觉。

现在,每日读书已成了我的习惯,书柜的书再也不会寂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读书小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走到那已蒙上一层灰的大书架前时,我心里竟生出些久违的惆怅来。

自从上了五年级,我便心无旁骛地钻进了厚厚的复习资料中。没有了课间休息,没有了课外活动,没有了双休日,有的只是习题集、复习概要和卷子。好久好久了,不曾静下心来读书,不再为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欢喜忧愁,不再为书中曲折动人的情节牵肠挂肚,不再为书中意味深长的道理深深思索。

月色溶溶,微风习习。我又做完了练习,抽身望月,忽的感到内心空荡荡的。啊,为什么要我远离那心爱的书呢?

抹去书上的灰尘,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这是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在这里,我可以体会到神农尝百草为人们试药的勇气,理解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无奈,领悟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的淡泊,寻找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情,我还可以为穷人桑娜的爱心所感动,为葛朗台的`虚伪自私而愤恨,为爱斯梅哈尔达的命运而叹息,为《简·爱》的最终幸福而欣慰。这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大树是小说,嫩草是诗歌,鲜花是散文,爬藤是戏剧。这里充满了景象,充满新生,充满了人生的惊奇、充满了生灵的奇迹。

那些依然排列整整齐齐的书是多么稳重,多么坚定,多么美丽啊!而能读书是多么幸福,多么幸运,我从心里感叹一声:

书真好,它伴你成长,为生活加上那美丽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读书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像那鸟儿飞过树梢,像那花香掠过鼻尖,又像流星划过天空的一霎那。书,带给我的知识和乐趣是无穷的。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书中的内容有的让我开怀大笑,有的让我深思熟虑,有的让我沉默不语,也有的让我泪落如珠。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名人故事》,妈妈叫我去吃饭。当时我的心正在为袁隆平爷爷爱国爱民的精神所感动,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书,在书的王国里遨游。完全没有听见妈妈的话。忽然感到耳朵上一阵火辣,妈妈一把揪起我的耳朵,把我往餐厅拽。我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我心爱的书籍。

还有一次是在夜晚,我等妈妈睡着后,偷偷去卧室拿了把手电筒,在被窝里看起了《不可思议事件簿》。因为担心被妈妈发现,所以还时不时地探出头来观察周围的情况——妈妈来没来。渐渐地,我看的入了迷。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该来的总会来的。妈妈再一次消无声息地来到我身边,揪起了我的耳朵,用不容商量的口吻对我说:“马上睡觉。”

因为喜欢读书,我的写作能力也十分了得。好几次我的作文都在班里得了奖,还被刊登在学校的校报上。现在我已经五年级了,阅读对我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了,妈妈也理解了我。不但再也不阻止我看书,还主动帮我买了许多课外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时钟一样,不停地提醒我要多读书,读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读书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还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话在我小的时候让我爱上了书籍。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的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当时我把这本书拿回老家去看,因为我出身于书香门弟,外公是一名退休教师,妈妈和小姨都是大学生,所以他们就非常喜欢我看书,我把书拿回老家,被家里人看见了,他们就要我把看过的书,全部抄到本子上,我现在已经抄了100多本.

在晚上,我通常都会熬夜,熬夜干什么了?就是看书。我觉得白天的时间拿来看书不够所以我晚上就会熬夜看书,我看书喜欢反复的读,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有时我会把喜欢的句子单独抄的到一个笔记本上,我现在已经抄了350多个句子了。现在我算得上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了。

这就是我读书的故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我读书的故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的读书故事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不爱读书的时候,爸爸妈妈请我读书我都不读,可是现在,我却变得爱看书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得从一次写作业说起。

一天,我正在写作业,忽然,我发现了一本《儿童课外小故事》。因为我当时不知道那是一本什么内容的书,所以怀着好奇的心情打开了它,原来那里面讲的都是世界奇观。而我的好奇心也由此变得更加强烈。巴格达发明了电池,让我惊奇不已,神奇的百慕大三角洲让我浮想联翩。我一边写作业,一边惦记着书里的内容,这时就听妈妈当头一喝:“李宇豪,作业写完了吗?”我想,幸好写得快,要不然可就惨了。不一会儿,我又忍不住翻起了那本书,可没多长时间,妈妈又来了,我只好把书放回原来的地方。

妈妈过来检查作业了,发现我只写了卷子的四分之一,马上就生气了,最后还是把我收拾了一顿。等我写完了作业,妈妈又对我心平气和地说:“我知道你在看书,可看书也要分清时间。这次你在写作业时看书,说明你爱看书,空闲的时候就要多看书呀。”从这以后,一有时间,我就翻看各类书籍,学到了不少知识。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两三年,可那次“窃读”的滋味必定不好受,但就是因为那次偶然的窃读,使我和书交上了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的读书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可以培养人的情操;读书,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读书,是一种高雅的情趣。从小受家里人的影响,我很喜欢该书,但很多书看了就仅仅是看过,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更没有得到什么启示,直到读了《红岩》,我才真正的着迷,才真正的从书中获得启示。

《红岩》讲述了以江姐和许云峰为首的革命者在狱中同敌人坚持斗争,受尽了折磨却不屈不挠,最终赢得了胜利的故事。最使我感动的是有些革命者为了保护、帮助战友,自己受尽了折磨,基至牺牲了:许云峰被敌人关在地牢里,不能与同志们联系,用手指挖出了地道。虽然自己牺牲了,但同志们却通过他挖出的地道成功地逃了出去;江姐宁可自己被敌人折磨得昏过去,也不愿出卖自己的同志……

读书时,我看到因甫志高的出卖而使许多同志被捕时,恨不得也进入书中,去把他抓来制问;看到龙光华战士牺牲前还不忘为国家战斗,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之前,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要用“红岩”作为书名。现在我似乎想通了:红岩的意思是红色而坚硬的物质,它既象征革命者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也象征了那种红色的革命。《红岩》使我懂得了一个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也要有大局意识……

读书使我体验人间真情,感悟世间真理,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的读书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知识聚集的宝地,各种物体都靠书获得知识,包括我——一只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蚂蚁。虽然我看书很难,但为了知识,还是坚持到底。我和你讲讲,我读书故事吧……

蓝蓝的天,飘着淡淡的云,像咖啡浮着一些泡沫。又是个艳阳天,我起个大早,但还是睡眼朦胧,昨夜通宵把一本书看完了。对了,我是一只蚂蚁,一只生活在图书馆中的蚂蚁。这所图书馆在一所小学中,不大,但足以让我看一辈子了。

啊!新的一天,该看什么呢?呀!有人来了,快躲起来……只见一位女生走了进来,翻开一本书,轻轻读了起来。我太开心了,难得有人会坐在这里看书,我赶紧爬了进去……噢,我看书是这样看的,爬进书里,钻进书缝,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以看一本书能成为跑步运动员!啊!与人一起看书,心里美滋滋!这是幸福的开头吧。

“啊!有蚂蚁!”那个女生尖叫,我吓了一跳,连忙逃跑。好吧,那个女生跑得比我还快,还好没有被打死。我继续读书……不久,又一本书读完了。

忽然,几个个子高高的,壮壮的同学,来到图书馆,看样子不是来看书的,我要盯紧他们!

他们来到图书馆的后面,偷偷拿了几本书,可恶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他们有的撕书,有的把饮料、水泼在上面,让人发狂。他们还很开心呢!

我心中已烧起熊熊大火,正当我要前去阻挡时,心想:算了算了,他们人多力量大,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否则就要上西天了!看着他们破坏书,心中别有一般的痛。这里有监控,总有一天,他们会受到惩罚的。果不其然,他们被老师处罚了。

他们把宝贵的资料给破坏了,反而不去学习,他们还不如我,不如我这只小小的蚂蚁。

我多么渴望得到更多知识呀!不说了,我去看书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我的读书故事初一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读书,我和书非常有缘分,因为自从我小的时候,就喜欢把爸爸那一大书柜里的书当玩具来玩。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与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看见书柜里那一本本的书籍时,心里不禁激起一阵喜悦,可你知道吗?我曾经一点儿也不喜欢看书。

记得那年,妈妈捧着一叠厚厚的书,走到我身边笑眯眯地说:“今天我帮你买了几本书,两个星期内看完三本书好吗?”

“不好!”我不假思索地说。

“为什么不好!你看看隔壁的兰儿,两个书柜塞满了书,可你的书呢?只给你半个书柜都都嫌大。”妈妈放下书,皱起眉头,气呼呼地说。

“那好吧!”我口是心非地说。

妈妈听了点点头便走开了,我见了心里一边想读课外书好吗?一边把书放到了一边。

两个星期后,妈妈再一次走到身边,轻轻地说:“三本书看完了吗?”

听了这话,我才知梦初醒,心想:怎么办?我一本书都没有读,这回要被骂了。

妈妈见我板着一张脸,心平气和地说:“是不是没看完呀!没关系,再看一个星期吧!”妈妈拍拍我的脑袋,走开了。

我见妈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脸红了,自言自语道:“我不能让妈妈失望了。”说着便拿出了《夏洛的网》看了起来,过了10分钟,我竟然被这眼花缭乱的字眼迷住了,我会因为夏洛呕心沥血地为威尔伯织网而感到……

我们可以一日不吃饭,一日不睡觉,却不可以一日不读书,所以让我们“好读书,读好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二年级我的读书故事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上了小学,学校有了图书馆,我可以到图书馆借书了,很兴奋。我借的第一本书是《居里夫人传》,这实际上是我真真正正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我记得当时读了很多遍,居里夫人的故事,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她的爱国情怀,感动过无数的求学上进的年轻人,我当然也是其中一个,我记得在书中对居里夫人工作状态的描写,有这样一句话:她每天就像陀螺一样不停的旋转着……,在我后来的求学生涯中,我曾简单的模仿,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我要做一个居里夫人那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家,学生时代的梦想虽然没有实现,但当我困惑、懈怠时,我总是不由得就会想到居里夫人和书中对他工作状态的描写……

所以,对我来说,书,是信念的起点,书,是梦想的翅膀,书,是力量的源泉,书,是无声的导师,书,是不可或缺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读书的故事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的一天,我待在家里无事可做。好容易熬到妈妈回来了。她手捧五本书放在书柜里,说:“听别人说,这几本书很好看,你看一下吧。”说完她便走了。

我大喜过望,拿了一本书出来。书名“三国”十分显眼。这不就是改写之后的《三国演义》吗?有什么好看的?然后,我在“三国”旁边找到了作者。我大吃一惊——作者居然是个日本人!我想:罗贯中都写得这么好了,他还能写出什么来呢?更何况他还不是中国人。想了想,我把书放了回去。很快便开学了。阅读时间里,有的人拿起了自己带的书。

有的人跑去图书架借书,而有的人却连一本书也没有——那个人就是我。此时,我不愿去图书架借书,试着找出一本我想看的书。书包、抽屉都找遍了,只找到几本刚发下来的课本。可是现在是阅读时间,我怎能看课本呢?看着大家每人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我想起了家里的《三国》,也只有它可以试着看一看了。于是我决定这星期五把它带回学校。

终于到星期五了。回到家后,我首先把那本受到冷落的《三国》放进书包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真的很好看了,从下星期开始,我将会阅读这本《三国》。回到学校,我拿起了这本书。仔细观察,“三国”二字采用了行草的字体,赫然印在纸上。粗犷而又有灵气的字体,仿佛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个缩影,这是这本书封面的亮点,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些神气。

我先看作者介绍。原来此书作者是吉川英治,是个日本文学泰斗,历史小说大师。书上说:其文清新隽永,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又如陈年好酒般历时愈久而愈见醇香。这时我想:我能否接受日本人改写的《三国演义》呢?我开始阅读正文。起初,我还有些抗拒:中国人和日本人是文化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既然不是同样文化的人,在文化上就必定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

没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到了吉川英治手里回炉重造后,就变了味了。可是我看了一会儿,就感觉自己的思想我这本书融为一体了。我发现,这本书除了小细节上没有照搬原著,主要事件与其一致,而且内容更详尽,文字更隽永,道理也更深刻。书中刘备对黄河的思考令我陷入了思绪;为母亲买洛阳茶使我思考孝道;送张飞宝剑让我看见江湖义气。不知不觉,时间的脚步已从这头走到那头。我放下书,满足地走出了教室。

常言道: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没有书,世界就像是一片空空如也,长满野草的田地。读书越多,耕耘也越多;庄稼多了,野草就少了。这庄稼,是读书时的入迷;是读书后的思考,是思考后的满足。可纵使庄稼再多,野草总还是有的。

于是我们渴望从书中汲取知识。读书越多,乐趣越多;读书越多,思考越深;读书越多,眼界越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的读书故事作文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读书像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非常喜欢读书,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下课铃声“叮铃铃”的响了,我飞奔出教室,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昨天我读的书看到多少页了,97页,不对,看到多少页了?噢!想起来了,原来是126页。回到家,我以闪电般的速度跑到书房,打开书柜,拿出书,我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读着,我一下子就读了一个多小时。遭了,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再看五分钟,我又沉浸在书海中了……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妈妈从天而降来到家中。她来检查作业,糟糕,今天忘记做作业了,妈妈批评我说:你这孩子,怎么不让大人省心了。“我眼泪花花,到了十点钟,那许许多多地作业终于做完了。可是,那本书实在太好看了,于是我又看了起来,我又来到书桌前,如痴如醉地读着。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一页、两页,我很惧怕,也很快乐——这种窃读的滋味。到了十二点钟了,我不知不觉地趴在桌上睡着了。

读书虽然好,但是一定要保护好眼睛,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