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型纪录片《生门》观后感(最新20篇)

浏览

1635

作文

725

逐梦新时代大型主题展览观后感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了解上海这几年的发展情况,迎接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和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化工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一行人于5月8日参观了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逐梦新时代·上海2012--2017”大型主题展览,重温过去五年上海的发展历程,感受上海过去五年各领域的成就,同时展望未来上海的规划和发展。

本次展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基本框架,以“未来靛、和谐橙、生态绿、灿烂黄、梦想蓝、中国红”六种颜色呼应六大主题。跟随讲解员一路走来,师生仿佛乘上时光机,重温了上海在2012-2017五年间的发展历程,切身体会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及上海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新气象。

1个多小时的 “走马观花”观展行程,通过真实的故事、鲜活的画面、独特的视角,新媒体的运用,使展览充满了感染力与震撼力,丰富了师生的观展体验。走出展厅,师生们意犹未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264 字

+ 加入清单

70年前的那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中国人民志愿军18万将士血染疆场,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是血与火铸就了我们这个的不屈民族。历史不会遗忘。朝鲜,这个陌生的国度,是他一生最刻苦铭心的记忆。我见过父亲得过的一枚志愿军奖章,记得上面有一个和平鸽的图像。小时我常常拿在手中玩。父亲曾告诫我:不要玩丢了,这是要随他入土的。不想后来真的被我弄丢了。直到现在我一直后悔不已。

我父亲是1956年入朝的。这时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已有3年。因此,他上过战场,扛过枪,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战功。但朝鲜半岛上留下了他的足迹,洒下了他的汗水。他与他的战友们一样,时刻准备着冲锋。他把他的青春和最宝贵的年代,留在了三八线附近。

当美军的铁蹄踏过三八线时,中国发出严厉警告,“美国军队果真这样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称,“中国绝不可能默许美军挥师朝鲜边境,因为朝鲜是历史上入侵中国的必经之地,特别是日本就是以朝鲜为基地占领满洲,侵略中国北方的。况且美国出兵朝鲜在战略上还意味着中国在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两线受敌。”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发评论,列出美国的6大教训,其中之一是不与你的对手对话是愚蠢的。文章称,1950年10月,朝鲜战争似乎戏剧性地提前结束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占领了平壤,并逼近与中国接壤的鸭绿江边界。中国决定,它不会容忍美国军队在其边境,并警告美国必须后退,但没有成功。直接谈判可能会产生一个暂时的解决办法,也许是一条从平壤到元山的新边界,为中国保留一个缓冲国家。可惜,这是不可能的;成千上万的中国志愿军的加入,加剧和延长了战争。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自1840年至1945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亿两白银被掳走,多少珍宝被豪夺,多少生灵被涂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战保证中国的70年和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个列强把新中国看在眼里,就连战败的小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但抗美援朝一仗,让日本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朝鲜战争还起到了威慑作用,在中苏交恶最严重的时期,苏军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境,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以不公开的两次地下核试验,结束了苏联最后的幻想。直到前苏联解体,都没有任何一个苏联领导人,敢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争一较高下。

1840年以后我们屡战屡败,1949年以后我们战无不胜。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强暴、敢于亮剑的英雄精神。它说明,貌似凶猛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的确是一只纸老虎。中国人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不能忘记开国领袖的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狭路相逢勇者胜,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神圣义务与光荣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关系而言,这个纪念章颁发的时机恰逢其时!这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蠢蠢欲动的一切反华势力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美国非要把我们当敌人,我们一定要做个合格的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在第一集《人心向背》中,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和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等三名落马的原省部级官员同时“亮相”,现身说法。镜头中,他们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

《人心向背》“猛料”十足,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细节。无论贪官落马前后的容颜落差,还是不无诚意的忏悔;无论贪官处心积虑追求奢靡,还是大肆搞迷信,无不让人受到触动。其中,最让人反思的也许是周本顺这句话:从小我们吃过很多苦,所以是从贫寒之家出来的,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痛恨贪官却变成了贪官,在追悔莫及时说的这段话,可信度应该颇高。当年的穷孩子为何成了大贪官?当年颇有志向的才俊为何沦为人人不齿的腐败分子?

粗略说来,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随着权力的扩大,敬畏意识却弱化,理念和信仰抛了锚。为享乐而将党纪国法抛在脑后,甚至有种再不捞钱就来不及了的“紧迫感”。比如有贪官称,看到商人住豪华房子,坐豪华车,还买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

二是权力越大,诱惑越多,但缺乏节制,终被诱惑俘虏。周本顺说过,我只看到了里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商人和官员勾肩搭背,显然不会做赔本买卖,而是以诱饵钓大鱼。以白恩培为例,其妻看中个手镯,大概1000多万元,让某商人购买。如果不是白恩培手握大权,能满足商人所需,他们会如此舍得下血本吗?

还有,落马的省部级官员都称得上一方诸侯,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监督,相反在任上权力过大,大到一度可以为所欲为,最终落入法网。“官当到了我这个级别,制度对我而言就像牛栏里关猫。”“官当到我们这一级,就没有人敢监督了。”这些也许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从中可知,一些官员到了一定级别确实不受足够监督,这也是他们乱来的重要原因。

如今,中央已明确提出,反腐败必须保持高压态势,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一旦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形成,官员想腐败也不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反馈情况全部公布;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开播。

同一日,两件事,或言“横看成岭侧成峰”,但“远近高低”却有着共同的指针——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见真章、动真格,看得见、摸得着。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亮相时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到4年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老虎”“苍蝇”一起打,再到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列入主要议程……立党初心不忘,治党全面从严,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关键少数”。4年来,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从中央政治局常委到普通党员,都能深刻感受到管党治党的全方位、全覆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央政治局以上率下;剑指问题、形成震慑,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向着“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实现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表明党内监督没有例外、不留空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汇成“打虎拍蝇猎狐”的火力全开和“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的全域轰响;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重要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第一部规范党的问责工作的基础性法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旨在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传导下去……全面从严治党不只是惩治极少数腐败分子,而是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无禁区、无死角、无盲点。

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执政基础就是民心,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中央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意志品质顽强、领导坚强有力,4年来“积跬步”“成江海”的实践已经试出了人心向背。各级党组织和“关键少数”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军令状”兑现好,巩固发展全党动手、齐抓共管的局面,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让人民群众看得见、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成果,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筑梦路上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片子的特色,不只是由宏大叙事主题决定,还取决于它的叙事内容和方式。《筑梦路上》选取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32个重大事件,各构成一集,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风雨兼程的筑梦路上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这样的叙事内容和方式,使跨度将近一个世纪的叙事空间被集中的主线串接起来,这就是一个梦想、一条道路、一组精神。正是这三条主线,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能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个梦想就是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各种各样的政治力量都为此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过探索和努力,结果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被历史和人民选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领导力量,是因为她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筑梦路上》讲的就是先锋队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先锋队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是怎样走在前列、探索奋斗的。全片叙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奋斗中的重大事件、作出的重大选择、创造的重大成就,每一集都与实现民族复兴息息相关。在不少集里,创作者还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中国梦的关系有意识地作了勾连。比如,第三集把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艰难岁月对革命未来如“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的畅想,与同时期知识界关于未来中国梦想的征文一事对照起来叙述,即是一例。这样的叙述,使观众很容易体会到全片的主题。

一条道路就是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重要历史时期。无论搞革命、搞建设,还是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道路决定命运。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着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和实现途径,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迎来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做的最主要事情就是寻路,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探索开拓并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筑梦路上》前15集,主要叙述中国共产党为开创和拓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所做的奋斗牺牲,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艰辛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所做的艰苦奋斗。没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道路的探索、创造和积累,就不可能最终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梦路上》后17集,集中笔墨描绘中国道路的开创和展开,以大量事实告诉观众,担当领导完成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在这条道路上带领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特别是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的各集,展示了许多重大战略的部署和落实,以筑梦路上的新故事,彰显了当代中国的道路自信。

一组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有信仰的牵引。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旗”、精神之“钙”。中国共产党在筑梦路上不仅带领人民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还创造和积累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筑梦路上》反映了从党的领袖到普通党员百余人次的事迹片断,涉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经济特区拓荒牛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精彩体现。《筑梦路上》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是靠自己的精神作风把人民凝聚在一起共同奋斗的,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人民来实现,必须通过不断为人民造福来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讲好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故事,就是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和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一周内看完了高考这部纪录片,7月7号至7月8号的高考过去了10多天了,这几天又刚刚下了成绩,众多考生见到自己的成绩有喜极而泣的,有十分伤心的,觉得自己没考好要复读的。

坐落于安徽省一个小镇上的毛坦厂中学,毛坦厂中学的大多数学生都是高考失利的复读生,他们在应届高考中发挥失常,并选择了复读,他们都十分珍惜,这次复读的机会,将会以全新的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下一次高考,在这里的班上,就算是课下时间都没有聊天的声音,整个教室甚至整个学校都被学习的氛围充满,在一个教室的门口写着,这期间没有老师的监视器,只有上帝的望远镜学习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只有自己认真的努力了才会有收获,而不是在高考出现后趴在被子里痛哭。

毛坦厂中学的门卫队长的儿子也是一名高中生,队长之前从商亏了好多钱,祖上几辈没有大学生,在儿子身上寄托了极大的期望,儿子在一开始考时成绩保持前三,后来却大幅下滑,父母都十分紧张,这期间队长说小考大考大考当小考,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发挥自己平常的状态,不要过度忧虑,这样就可以在高考中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超常发挥,队长的儿子在家长老师和自己共同努力下高考取得了理想成绩,家人们都高兴的流泪,多年努力最终没有白费。

来自山里的那个女生不像我们从小就有父母陪在身边,她的父母早早的离开了他,他是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的,叔叔婶婶为了她付出了许多努力,年迈的奶奶也期待看到孙女上大学,天不尽人意,高考失利了,可能因为他的身上担负陪伴多年叔叔婶婶的期望,以及年迈奶奶的期望,压力太大发挥失常了,复读时认真努力,像疯狗一样血拼,在高考时抛掉压力,轻装上阵,从容的踏入属于众多考生的战场,在那里我们都是战士,为了出人头地,拿出自己的武器血拼,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考上了大学,可惜的是年迈的奶奶没等到孙女大学毕业就去世了。

有钱人家不会因为有钱就放任孩子,他们会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从小树立起好好学习的意识,并且考上好大学,从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出国留学,使国外会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去大显身手,有钱人家从不会担心孩子的吃穿住行问题,他们认为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家里有个德才兼备的哥哥,本来可以保送出国留学,但因为家里父亲病了,再加上家中较为贫困,支付不起出国留学的花销,就未曾跟家人提起这件事,有钱与没有钱的区别,普通家庭会因孩子能否考上高中甚至大学而感到焦虑,而富人家却不会有。

总而言之,只有我们认真努力,不输在起跑线上,多勤奋一点点,可能有时就差了一点点呢,所以多努力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没有焦虑等同于没有动力,轻微焦虑会超常发挥,过度焦虑会超低发挥,只有把高考当成挑战,积极从容的去面对,才能不后悔,要知道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民族团结纪录片《暖春》观后感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同学观看了电影《暖春》。现在,我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有许多话要说。

小花,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而且非常懂事。她的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看了这部电影,我了解了小花的家境,小花家里虽然很穷,但是她有自己的梦想:要成为一名大学生。上学后,她努力学习,是为了这个梦想。

小花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消化的家里很穷,但她还是能认真学习。而我们呢?父母给我们吃好的,穿好的。而我们有没有想过要认真学习呢?如果拿我们和小花比一比,我们真的是和她差的很远。我们要向小花那样,为自己先树立一个理想,而自己应该朝着理想向前走,理想才会实现。

十四年后,小花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并回到村子里当老师。她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观后感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纪录片一带一路·连接历史的辉煌》将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在“一带一路”拍摄和播出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光大。该纪录片共60集,每集30分钟,融合了儒家学说、建筑、宗教、风土人情、地方戏曲等多种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将突破地域概念,探寻新时代下的中国精神,以复兴、发展、融合、共赢为宗旨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形象,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讲述“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深远意义。该片将在国家文化部的指导下,与多家省级卫视联合拍摄,其拍摄内容涵盖国内有节点的省份,以及中亚、东南亚、阿拉伯、欧洲等诸多国家。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委员会会长杨丽丽致辞说,时值当下,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热议话题。全力打造一部多方位、立体呈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带一路”纪录片,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文化担当。这部纪录片将以开放性的当代视野,创新性的电视影像风格,讲述鲜活的故事,解读深邃的思想,站在历史与今天,中国与世界的高度,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对拓展“一带一路”的当代价值。

此外,总编导张辉力也高瞻远瞩地给大家分析了《一带一路·连接历史的辉煌》在当下这个时代背景下拍摄的必要性。他介绍,60集纪录片《一带一路——连接历史的辉煌》创作策划于今年年初,它具有极强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我们希望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一带一路”纪录片为载体,打破地域和民族的概念,探寻新时代下的中国精神,以复兴、发展、融合、共赢为宗旨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形象,把《一带一路——连接历史的辉煌》拍摄成一部能够让国内外观众长久记忆的经典文化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制片人英子也在会上表示:纪录片《一带一路·连接历史的辉煌》,通过十一个部分60集的篇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大阅兵,它将把中国最优秀的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我们很高兴能够参与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为其成功尽绵薄之力。该纪录片将于近期开机,有望明年与广大观众见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孕妇生产尖锐问题《生门》观后感

全文共 2273 字

+ 加入清单

12月8日,纪实电影《生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观影暨主创见面会,该片导演陈为军和制片人戴年文、剪辑师萧汝冠、《生门》主题曲演唱者金志文、片尾曲演唱者侃侃等主创悉数到场,和传媒大学的莘莘学子进行了深入交流。

虽然时值寒冬,但中国传媒大学可容纳1500人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现场的观影气氛真诚而炽烈。而影片所蕴含的充满张力的情感冲突与碰撞,新生命诞生的真实画面以及背后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和人文关怀等内容,也使到场师生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生”的震撼 直击每个为人子女者的心

观影结束后现场响起悠扬的音乐,侃侃带来的一曲《时光回》让还沉浸在影片中传媒千人报告厅再次陷入沉默,“多希望时光回、回到童年……”正如歌中所唱,每一个为人子女者对面对“生”的那最初的疼痛,内心都是久久被震撼和不能平静的。

《生门》由著名导演陈为军执导,它聚焦四位产妇及其家庭的故事,直面人类“诞生”问题并将其以最直观的镜头语言呈现在大荧幕上。其中有着生与死的挣扎、舍与得的纠结、老与少的碰撞,而这一切都随着一个新生命即将诞生而展开。《生门》除了展现了高危生产救治过程之外,更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等复杂问题进行了直观呈现,无论是母亲奋不顾身的大爱,还是亲朋万众一心的爱心接力、医护群体的真情与奉献,都在全力为新生命打开一扇“生门”。

手里只有5000块钱,却需要5万块钱拯救一大两小三条生命的丈夫;已被当地优生科判定发育迟缓,却在医生的坚持下顽强寻觅着生之道路的胎儿;心脏两次停跳,全身换血4次,难以实现在死神面前艰难转身的孕妇……这些精彩的剧情深深地吸引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们,他们在观影时精神高度集中,不仅没有人中途离场,更是全情投入到剧情中去。不时有观众因主人公的选择发出低声叹息,有的女生甚至全程低声抽噎。而当剧情偶有转折时,不少观众依然湿润着眼眶也会发出轻轻的笑声。观影结束后,导演陈为军等主创走到台前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不少学生对于剧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大家普遍反映,影片的震撼不仅仅是画面中的真实记录,更是在与“生”相关的一些系列问题,让每一个为人子女者感知到“生”的伟大。相信会这部影片会改变很多人的想法,特别是对“母亲”一词有了重新认知!

“生”的话题 引发对影片的多角度探讨

《生门》的导演陈为军,从1994年开始从事纪录片创作,他的作品,如《好死不如赖活着》、《请为我投票》等曾多次获得国际大奖。陈为军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导演,他在两年多时间中取得了四十位孕妇和她们家人的授权,进行了跟踪拍摄,最终选取了四个产妇故事,并将之搬上银幕。关于影片的创作,为什么选择纪实的拍摄方式,陈为军表示“一切真实中的人、事都是秒杀艺术在创作的,纪实类影片不等于沉闷的代名词,一个故事就应该让买菜的、大学教授、白人、黑人都能看的懂,我的影片风格就是这样——有笑也有泪。” 现场一位医生也情绪颇为激动的对陈导及其团队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她表示“影片不仅让他作为医生感触颇深,同时作为患者她也觉得感同身受,非常感谢陈导将这些拍成影片”。影片主题曲演唱者、著名音乐人金志文则表示“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其实参与歌曲创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疑问,但在观影过后都迎刃而解了。我的妻子也到了现场,她从头哭到尾,因为我陪她经历过生育的整个过程,观看影片对我们的巨大震撼,真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受。“

影片的制片人戴年文则从影片的命名出发为传媒师生解读道“《生门》这个词来自道德经,万事万物的规律其实都如同孕妇孕育生命一样,需要爱来哺育,我们希在这个名字中融入温度和感情,让大众理解和感受万事万物与生相通的点。“同时,他向观众提问“观影后有多少人想给母亲打个电话呢?”千人厅内几乎每个人都举起了手,现场一位学生也真的拨通了母亲的电话,一句“妈妈,我爱你”虽然简单却是最真实且真挚的语言。

此外,在视觉和心灵双重震撼中,现场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还掀起了微博话题互动,不少师生通过微博发表看法,有人说“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泪点也看到了笑点,唯独没有看到槽点。”有人则身体力行表示“看完就打电话给老妈说了电影的故事,第一次问了自己出生时候的事情。”导演、嘉宾和观众关于“生”的多角度讨论也让观影会的气氛达到高潮。

“生”的意义 为优秀国产电影寻找“生门”

《生门》已定档12月16日,将与《长城》、《罗曼蒂克消亡史》等商业大片同期上映。作为一部中小成本影片,《生门》既没有明星、也没有特效,有的是对于一个生命从哪里来和怎样来的全情关注,是摄制组700多天的多机位跟踪拍摄,是导演陈为军及背后的出品方——北京中视文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全力付出,是不畏万难对“生”的意义执着追求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对“生”的执着成就了影片。

这种执着也打动了很多业内人士,近日,有“中国电影发行三剑客”之称的高军、吴鹤沪、赵军就主动发声,为该片保驾护航。他们发表了名为“聪明绝顶三剑客”为中国电影找《生门》的文章,倡议借助中国院线做一次实验,实行全国百场放映,让观众先观影再付费的测试,如果观众不满意可以不付钱。“三剑客”坦言:“我们曾经见证,中国院线有着全力支持优秀国产电影的光辉传统,有过给予优秀国产电影支持的成功案例,更有成功支持优秀国产电影的资源与实力。”而众多电影人的合力,也将为优秀国产电影的未来照亮“生门”。

据悉,《生门》将于12月16日登陆全国大银幕,在这个冬天用“疼痛”与“温情”与您共诉生命赞歌,正如影片开场引用的泰戈尔诗句:“上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奉献去拥抱她”。

6.大型真人纪实电影《生门》观后感

7.产房故事《生门》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型纪录片《生门》观后感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生门》在剧本故事方面,将秒杀上述三部影片,作为纪实电影的《生门》的每一个故事细节,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的编剧无法编出来的。现实比电影精彩一百倍,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部影片身上。

什么叫“生门”?一个生命诞生的全部环节,家属的纠结感,从产科医生到产科护士奔跑的脚步,从产妇的父兄亲属到每一张真切的人民币,也包括每一台抢救手术的关键时刻以及分娩室内外的人情冷暖。《生门》用了三年时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取得了四十位产妇及其家人的授权,采用镜头直击的手法,最后选择编辑了其中四位早产产妇在医院里里外外的故事。没有明星,没有既成剧本,没有大投资,全是对于一个生命从哪里来和怎样来的关注,也即一个小生命在未出生前和其周遭环境的关系,包括了其家庭,辗转经过的医院,在生产过程经历的种种困难与惊险,还在娘胎里时外面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医院的治病机制。

作为一个年看片超过100部的电影专业记者,作为一个在产房外焦灼过的父亲,我上一次为一部电影流泪还是六年前。那是在唐山市体育中心潮湿的草地上,我一边看着《唐山大地震》电影,一边把电脑放在腿上泪流满面地书写。看《唐山大地震》之流泪,是为了生命的逝去和艰难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纪录片海洋的观后感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见过海洋的人都会被海的美所折服。无论是风平浪静时,海的柔情,抑或是惊涛骇浪时,海的激昂。甚至在夜晚,黑暗也无法掩盖海洋的美丽,而更显出一番深邃的意境。每一种姿态的美都如此震撼,文字是难以言尽的。除非亲眼所见,否则难以想象。

其实海洋的美丽远不止于此,人们很难全方位观赏到海洋之美。而在《海洋》播放的一百分钟里,我却被轻而易举地带进了海洋的世界,海的唯美、海的灵动、海的柔软、海的深沉。各种姿态,穿过屏幕,透过眼球,传达至我的脑海,竟迟迟难以忘怀。然而《海洋》带给我的,除了超美的视觉震撼,更多的则是对人类残忍行为深深的反思。

《海洋》由法国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执导,花费巨资耗时五年拍摄完成。片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唯美细致,堪称完美。影片由一个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小男孩提问而展开:这就是大海?大海是什么?我想,如果是我,我也无法回答。海洋的浩淼无穷,确实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甚至当你以不一样的心情去观赏时,海洋所表现的姿态,也是截然不同的。

《海洋》的前半部分,以展示海洋生命的多彩绚丽为主,譬如那巨大的沙丁鱼群,在鲨鱼的追赶下,疏密有致的排列组合,迅速地变幻出各种状态的美;又如那成千上万的海鸟,如箭雨般扎进海水中捕食的健硕之美;再如那成群结队的海狮,被鲨鱼追赶捕食而后为同伴的阵亡而闭目哀歌的悲凉之美……这一切,看在我们的眼中,不过是一个个震撼的画面,而对于海洋生命来说,它们是有着喜怒哀乐的。它们也处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动物们的捕食虽然残忍,但这是它们的生物链,自然之规则不可逆转。我们且悲且叹之,但它们的世界,我们是无权干扰的。正如小海龟与秃鹰的故事一样,游客不忍秃鹰吞食打探敌情的小海龟而出手相助,最后导致一大群小海龟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而惨遭鹰群吞食。动物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若任性伸出援助之手,终将违背初衷。即便如此,好心做错事犹可饶恕,而有些人类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海洋生物痛下杀手。

在《海洋》的后半部分中,导演镜头一转,唯美和谐的海洋生态不复存在。随着人类的入侵,海洋垃圾一再的驱赶着海水中的居民。不仅如此,围猎、杀戮、剖尸、解体……似乎要等那深蓝的海水被染得鲜红,人类才能停下那充满血腥的双手。这将是怎样一种悲哀?导演在影片前段部分缔造的如梦如幻的奇妙世界,在人类狠心地将猎捕的鲨鱼去鳍切尾,然后扔回海底苟延残喘的那一瞬间,支离破碎了。那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啊,人类怎能对它如此残忍!在这强烈的对比下,导演唤醒了人类心底的良知,是的,这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心灵的震撼之外,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影片最后提出了疑问:难道有一天,真正的自然风光会消失么?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围绕我们身边的将是代替活生生的动物们的标本,被保存在动物园或巨大水槽中的人工的世界,而那样的世界,仅仅是永远失去的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缩影而已。

雅克·贝汉说:“我拍摄的这些自然纪录片,本质上和政治片其实没什么不同,它没有说教,也没有对白,只是通过展现自然之美,让观众自己感受到教育。”当然,我们不用仅靠几部纪录片就来完成教育,就像人不能靠不吃饭、不生产来保持低碳一样。同样也不能让那些杀害海洋生命的人消失,人类能做的,只是用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来教育他们,感化他们。

海洋是人类的母亲,她孕育了我们,也孕育了其他的海洋生物。假如人类还是如此不顾一切的破坏海洋生态,在海洋母亲的眼中,这无异于看着孩子们在互相残杀啊,这是多么地残忍。人类应该反思的,就是不让这样的杀戮悲剧继续在海洋中上演,这应该也是拍摄者和观影者共同的心愿吧。是的,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那是所有生物共存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长征纪录片的观后感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胜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以及其他的时期中,电视上都播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也包括一些大型纪录片。在今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不同频道,不同栏目制作播出了不同形式的报道,各个地方卫视频道以及新媒体和各种影视剧制作机构,也纷纷推出了长征主题的电视作品,形成了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热潮。相比之下,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集中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总结了各地区、各行业发扬光大长征精神新经验、新做法。这部片子使观众全面地认识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正在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齐心协力完成共筑中国梦的新长征而努力奋斗。

由于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央视《长征》一片,不仅是在挖掘历史细节上有了新发现,展现英雄情怀上有了新形式,更重要的是在解读长征精神上有了新高度,在将英雄史诗与今天的新长征中的火热生活结合起来上有了新突破,成为用长征精神打造影视精品的一次成功实践。该片总导演、制片人闫东说:“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握创作方向,我们是立足当下解读历史,同时也要让历史照亮当下,让历史告诉未来。”

在长征这部英雄史诗中,最为光彩照人的是那些经历了千难万险的红军老战士。在片子拍摄过程中,闫东和他的团队,对红军老战士进行了抢救式的采访,一共采访了49位老红军,至现在播出时止,已经有三位老红军相继去世。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有同期采访的老红军31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10人,当年红一方面军卫生员刘福已经106岁,当年兴国模范师战士刘光芹已经104岁了。去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当抗战老兵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全体观礼代表自发起立鼓掌。今天,当屏幕上再一次出现这些红军老战士们坚毅的面孔时,敬仰与信仰、崇敬与崇高、感动与激动瞬间化为一股暖流,回荡在每一位观众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纪录片地球脉动的观后感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我们唯一生存的地方,他无时无刻地养育着我们,让各种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给地球带来了生机。

从被挤到南极,我在北极看到了企鹅和北极熊在-70℃的低温下生存。企鹅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成群在一个地方缩在一起,而北极熊一直生活在洞里。在许多地方,即将到临冬天时,许多动物都向南迁移,从高数往下看时,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就像一个小小的芝麻在移动,在迁移的过程中,它们都在随时警惕着。生怕被身边的某个狮子盯住。所有的动物在没到达目的时,都遇到许多危险,看,一个羚羊被狼追捕着,一开始羚羊可以逃离被吃的魔爪,但是羚羊还是逃不过被吃的命运。一群大象正在沙漠上找水,面对又累又渴的情况下,他们继续向前走,找到水源,不幸大象们的眼睛被灰尘覆盖了于是有一些小象跟妈妈走失了。幸运的大象最后终于找到了水源,在河流中嬉戏玩耍。

在茂林丛林,里面居住着几百种昆虫鱼鸟类们,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杨宇这个儿女。

在海洋里,鲨鱼是一个凶猛的鱼类,看到它吃掉一个海狗,但海狗没有一下子被吃掉,他灵活的地游到别处,但鲨鱼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这时,就上演着灵巧与力量的斗争。

说了这么多,感觉世界上的万物都必须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没有了地球,就没法让生物沈村,也没法让人类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录片《军工记忆》观后感

全文共 1373 字

+ 加入清单

军工记忆》系列电视片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开展“回顾历史,传承精神”活动的重要载体。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央实施三线建设50周年,《军工记忆——抗战硝烟》、《军工记忆——三线风云》等多部系列纪录作品也正在紧锣密鼓摄制,将陆续面世。“军工记忆”已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点打造的军工特色文化品牌。

作为一部国防科技题材的纪录片,《军工记忆》分为《“巨浪一号”潜地导弹》、《052型导弹驱逐舰》和《“空警2000”预警机》三集,每集讲述一种武器装备的研制过程。这三种武器装备,都是中国军工尖端领域零的突破,为我国国防力量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与以往同类题材的纪录片不同,该片摒弃了宣教式、歌颂式的创作思路,而是将重心放在研制武器装备中的曲折故事上,以层层揭秘的手法,让观众领略那些不平凡的历史。通过采访当事人和真实资料的穿插,将每一个项目的缘起、设计、制造、运行的过程娓娓道来,实现时间上的纵向讲述;同时,还将每一个项目置于全球军事工业的整体大环境下进行比较,呈现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如何面对现实坚持自主创新,迅速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最终结出丰硕成果。全片将研制武器装备的复杂性、艰巨性作为故事核心,因而使这部专业性极强的纪录片引人入胜,很具观赏性。

据总导演叶旻鹏介绍,在《军工记忆》一片中,特意加入了科普性知识性的解读,增加了科研人员个人的视角,并强调了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和关键节点,以此引导普通观众进入“军工人”的世界。通过呈现研制过程中的一个个难关和越过难关的努力,把情感的线索隐藏在事件背后,只在适合的出口才让它爆发。他说:“我们对解说词的要求是不需要豪言壮语,更不能出现口号式的套话。对包装特效的要求是适当和恰如其分。对剪辑的要求是提炼节奏、烘托气氛。我们希望所有创作人员都对电视片的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对‘军工人’的精神要有真诚的认同。”

片中,“巨浪一号”潜地导弹、052型导弹驱逐舰和“空警2000”预警机这些当年的尖端武器装备,它们神秘的身姿和艰难的诞生过程,将使观众大开眼界。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研制先进武器装备迫在眉睫,而这,需要大批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付出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在《军工记忆》中,展示了军工英雄的光辉群像,既有黄纬禄、侯世明、潘镜芙、王小谟、杜耀惟等精忠报国的一流科学家,也有徐鸿禧、刘维新等踏实肯干的建造专家和高级技师,而更多的,是无数把青春和智慧默默奉献给了国防事业的普通科技人员。他们或者白手起家、在艰难的岁月里艰苦奋斗;或者点滴积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迈上新的台阶;或者勇于创新、在封锁和打击的困境中冲击极限。每一种先进武器的诞生背后,都充满了预想不到的重重艰险,甚至惨痛的失败,而这些看似平凡的军工英雄们,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落后的国力、国际的封锁、薄弱的科研基础、无法匹配的工艺水平,这一切都让军工人备受失意和困苦的双重打击,而每一次的突破也因此成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奇迹。zuowen.yjbys.com

《军工记忆》采访了长久以来默默无闻的军工界人士,将首次公开珍贵的影像资料,并拍摄了军工研制和生产的精彩场面,向世人展示中国军事工业的研制步骤和细节,并传递来自几代军工人的深沉而凝重的情感力量。当您看到他们回忆往事时眼里闪烁的泪光,也许就能理解“爱国”的含义和分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山西火种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集中观看了省委宣传部制作的六集文献纪录片火种》,给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学院领导、院党委成员、在校的师生党员、院团委学生会主要干部参加了本次集中教育,活动由院党委书记吴华英主持。

党课开始之前,党员和学生干部们就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学院会议室,先后以党支部为单位签到、就坐,显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党课伊始,吴华英书记传达了校党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党员集中观看《火种》文献纪录片的相关通知,强调了这是开展“两学一做”之“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知党才能更加爱党跟党走,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思想与行动高度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性,才能更好地把“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成果化为指导学院改革、矢志成才的具体行动。

吴xxx还代表院党委提出了:遵守会场秩序、认真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边对照、课后各党支部分别组织党员进行专题讨论、每个党员都要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观后感等观看专题视频、上好特殊党课的一些具体要求。接下来,按照院党委的部署,副书记强汾生就近期党支部全部完成“两学一做”第三专题研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校党委符惠明书记的学校党代会工作报告、继续以多种形式开展好“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等工作事项,进行了详细安排。

随着《火种》文献纪录片的一集集播放,把在座的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思绪吸引到了二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辛亥革命播下了“科学与民主”的火种,开辟了近代中国寻求变革、自强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五四”爱国学生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播下了火种;以高君宇、王振翼和贺昌等为代表的山西早期革命先驱,以开展各种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组织革命社团等形式,发动了山西的革命运动并与全国的革命活动遥相呼应,给山西的革命工作播下了火种……观看过程中,会场鸦雀无声、秩序井然,人们时而神情凝重,时而小议讨论,很多教工党员还不时地低头笔记,课堂气氛浓烈。随着视频一集一集地播放,师生们再次领略了山西这块古老土地上重视教育、人才辈出、人杰地灵、革命发端早、文化底蕴深的特殊省情。

最后一集纪录片的结尾音乐响起,党员和学生干部们依然恋恋不舍,三五一群地讨论着、交流着文献纪录片的内容及观后感。从师生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本次特殊内容、特殊意义的党课,让大家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我们相信,随着我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定会得到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定会得到体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良好成效,也一定会转化为推进学院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实际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反腐倡廉纪录片《道》观后感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求,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的根本,德高尚是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基础,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省纪委、监察厅选取近年来我省查处的**市副市长杨建、省教育厅副厅长汪风雄、四川省展览馆馆长秦勤等典型案件,编辑出版了警示教育读本《忏悔实录》一书,通过对15个真实案例的深度剖析,涉案人员的深刻忏悔,深入浅出的点评,“以案说纪、以案明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警示教育意义,给我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和精神洗礼。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前车之鉴,殷殷不远。书中披露出的已查处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件表明,不论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贪图享乐、满足私欲”、“栽倒在一个贪字上”,还是“慷国有资产之慨,为己谋取私利”、“制度和规定,成了一纸空文”,领导干部走上犯罪道路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从苗头问题到突出问题的蜕化过程,但就其思想根源,无一例外,就在于个人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宗旨背道而驰,最终在权利、金钱面前没有经受住考验、败下阵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孔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想到国学就会想起论语;一想到论语就会想起孔子。

孔子是一位有德、又有才的圣人。

有德是:他会去救助穷人。比如说在《孔子》这部电影里讲了。孔子解救了一个要给季氏陪葬的小奴,那个小奴为了感谢孔子,最后还当了孔子的学生。这个事情还说明了,只要愿意去帮助别人,别人也会感谢你的。

而有才是:他会通过观察一个国家,来知道这个国家的未来。比如说,在《孔子》这部电影里说了。孔子受到卫国的邀请去了卫国,他通过观察卫国就知道卫国马上会有内乱,所以马上离开了卫国。这个事情还说明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许多事情。

孔子虽然很有才华,很有品德,但是一生之中没有受到任何一位君王重用。所以他一生都在和他的学生流浪,直到晚年,才回到故乡鲁国,继续教育他的学生学习,直到七十二岁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录片地球脉动观后感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19世纪,坚船利炮和资本主义让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地球的24个时区,成为当之无愧的日不落帝国。

2016年,BBC的镜头在世界各地捕捉到奇妙的镜头,让观者为之折服,可以说重塑大英帝国的光辉。面对这些最为先进的拍摄器具、不惧艰险的拍摄人员,就像两百年前见到蒸汽带来的冲击那样,改变对世界和未来的认知。

6集纪录片集集精彩,先是展现这个星球最为奇妙的动物,无论是拍摄和解说都达到了极致。最后一集,没有忘记反思,却又点到为止。

Hans Zimmer带来的纪录片主旋律,曲调是标准的螺旋式上升结构,就像纪录片一样厚积薄发,特别来到结尾高潮部分都让人汗毛竖起。

《地球脉动2》不论是技术还是精神层面,都是我看过最好的纪录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录片《同心战疫》第一集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已经成为当前最热点、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是焦点中的焦点。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更是一名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90后来说,在这个我们该反省和做出行动的关键时刻,我们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确实值得深思熟虑。

首先,历经“非典”的人都知道其恐怖性,因此需要我们保持头脑清醒,不轻信谣言,不传播谣言,不制造紧张氛围,还要努力做好家人及朋友的思想,稳定其情绪。

其次,多与家人、朋友一起学习交流科学防护知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尽量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更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凑热闹。

另外,科普一下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体防护。第一个很容易理解,隔离传染源也就是医护工作者在做的,对患者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观察;第二个切断传播途径,即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很有效的途径;最后个体防护即注意个人卫生,出门尽量戴口罩。以上这些都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的家人也有定居武汉的,本来春节期间计划回家探亲,但在家人们的极力劝说下暂时取消了行程;我的家人也有在医院工作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做他的坚强后盾,让他安心工作,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我坚信,白衣天使们必定会尽己所能,和患者一起战胜病魔。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你们绝不是一座孤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型电视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中央电视大型电视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讲的是父母的教育。父母情如和 煦春晖,温柔地照耀我们成长,父母情如涓涓 溪流,守护着我们无怨无悔。“开学第一课” 节目中,郑渊洁、容祖儿、秦勇等都以身边 一些看似细小的事,向大家传递出父母爱之伟 大和深沉。我想起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教 育又何曾不是春风化雨,伟大而深沉呢! 启蒙我们的有很多人,如:周边的朋友、 校园里的老师。我们像刚探出头的嫩芽,需 要园丁的精心照料。而老师便是其中的园 丁之一,可是除了老师们,还有两个人的对我 们的人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我 们的——父母。 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因为从我们一出 生开始,父母不仅是父母,还是我们生活的导 师。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 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 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截然不同,有的 家长对孩子过分的严厉,无时无刻管着孩子,不 给一点自由的空间,这样的方式很可能培养出 十分内向的孩子,不然就是不敢去想象的孩 子;有的家长对孩子太过宠爱,这样就渐渐的变 成了溺爱,如果像这样的娇生惯养,一定会培养 出许多坏习惯,孩子变得说一不二,想怎样就 怎样,如果有一天独自走上社会,有谁会满足 你如此之多的需求?但是如果这两种巧妙的 结合,各取一点、融合其中,就会变成一个完 美的教育方式,而我家就是这样的。

妈妈,用“严母”这个词来代替,再好不过 了。她对我的学习、生活等等的一系列东西 要求都很严格。平常还经常让我多看课外书 。当时的我还不懂这其中的道理,只知道一 味埋怨,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爸爸,用“慈父”这个词来代替,再好不过 了。他平常对我无微不至,每天都会询问我开 心吗?为什么开心?同时他会抓住我的每一个 一点进行表扬与激励,使我更有上进心,更加 渴望进步! 妈妈的教育,犹如山一样,表面只是静静 的,可在背地里,她无数次的在鼓励我,通过其 他的方法,以前,我没能体会到这种教育的方 式,可现如今,我已经彻底明白了这种在狂风 中依然稳定而沉着的方法;爸爸的教育,犹如 水一样,每次都能给我巨大的正能量和向前 冲的动力,让我无时无刻都充满信心。他们经 常告诉我,做事要小心谨慎、做人要诚实、 不可以说谎、要学会宽容、友善、学会尊老 爱幼,懂得知恩图报、知道无功不受禄……虽 然有时候听到这已经重复几百遍的话觉得很 烦,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以前的 我总很天真的认为,父母照顾自己的儿女是 很应该的,在普通的事。现在坐下静静想想, 这是一种十分伟大的精神,这也许是一种责任 ,一种对孩子的爱,不容置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认为这不过是一场火灾,一次旱灾而已……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题记

我们告别了2019年,开始迎来在儿时作文里想象的2020年,那时的车会不会在天上飞,那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随意穿越时空,那时是不是人人家里都有机器人帮我们做家务……

当2020年真正来临时,那些奇思妙想可能还没想实现,中国却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战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武汉是一座拥有3500年历史年历史的古城,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有漫山遍野绽开的朵朵樱花,有遥看武汉三镇风光的长江大桥……武汉它也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大规模爆发地,病毒乘着2020年春节的脚步来到武汉人民的身边,随后遍布到全国的大山大河。

春节人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与自己的亲戚朋友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但今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不断传播,为了扼制病毒的蔓延,身在武汉的同胞停下了出行外出的脚步,放弃回家过年的行程,在家自行隔离。各地人民也在春节来临之时,呆在家中陪伴家人,不走亲访友,为了自己的健康和他人的安全,更为中国可以更快的战胜疫情。

当所有人都想法逃离武汉,却有一群人成为逆行者。年近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经历非典后,再一次肩负重任,连夜赶赴武汉,带领所有医护人员抗击病毒。

各地的医护人员在除夕之时放弃陪伴家人的机会,不顾个人安危,整理好行囊奔赴武汉,参加到救援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队伍中。他们有的年仅二十出头,他们是父母手中的宝贝,他们却学着前辈的样子穿起防护服,用单薄稚嫩的身躯为患者撑起一片天;

他们把稚嫩的孩子、年迈的老人留在家中,自己去守护患者的家人;有的夫妻双方都在防控一线,为了与病魔争分夺秒,连续几天不能见对方一面,更有医生为了拯救病人,自己劳累过度也感染上病毒,自己生命也画下句点。

身为医护人员,我们口中的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是天职。我们不要忘记他们不是神,脱下防护服,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啊!他们也有家人、爱人和属于他们美好的明天,但在国家面前,在病毒面前,他们变得无所畏惧,成为战不可摧的守护神。

当医护人员在守护着我们的健康,更多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武汉人民的关心。各省对湖北省进行一省一帮扶制度,一同帮湖北度过难关。这充分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意义;明星自发进行捐款捐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号召大家;有很多不愿留姓名的中国人,用自己的行为,为湖北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海外华侨的商人更是在海外购买医用物资,为祖国送去温暖。

原来,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有人站起来成为中国的脊梁。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全国各族人民因病毒凝聚在一起,用大爱去对抗病毒,战胜疫情。中国人共担风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终会看见黎明的曙光。

愿春天来临之时,我们可以摘下口罩带着笑容,走到武汉长江大桥看青山碧水,在武大校园和朋友共赏樱花,在黄鹤楼品历史变迁。.

故事终有结局,黑夜总会迎来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