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观后感经典20篇

浏览

2343

作文

1000

入学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我们来到三十五中这个大家庭中,已有一个多月了。今天,我们聚集在月坛体育场,举行了2020-2021年度的开学典礼。这中间的两个环节令我十分震惊。一个是新高一学生的军训表演,另一个是获得“校长奖”的两名同学的事迹。

先来说说军训表演吧,新高一的同学们身穿迷彩服,戴着军帽,像军人一样挺拔。表演开始了,他们大声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声跑上场,脚步声在地板上显得格外整齐。当听到教官的口令“向右看齐”时,他们微弯双腿,小碎步向自己右边的同学看齐。紧凑的声音格外好听。这时,我想到了我们军训时的不足。在“向右看齐”时,有的同学低头向下看,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有的同学脚步不紧凑,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还有的同学只顾着做动作,却并未关注自己这排的排面到底齐不齐。现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人家的排面齐,动作快而齐。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啊。他们还表演了武术,喊的口号声也特别齐。这时,我才注意到,高一同学们穿的衣服都是长袖,他们难道不热吗?当然热啦,同学们脸上的汗珠替我做了回答。这让我更对他们刮目相看了。其实,他们训练的时间也不算太长,只有八天。能练到这样的程度,我自然是钦佩的不得了。于是,我在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等到高一军训时,我一定要做得比他们更好。

再来说说获得“校长奖”同学的事迹吧。他们在美国贴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上发现中国那一部分有错误。于是径直找到了校长,将地图改正过来。爱国心每人都有,但这两位同学的勇气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从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也对今后在三十五中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已经揭晓,这10个人分别是: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玥飞、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信的领跑者潘建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此外,“感动中国”还向中国女排特别致敬。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自2002年起,《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秉承过去14年的传统不变,广泛吸纳观众意见,通过多种投票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开学典礼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开学了,我怀着高兴的心情踏进了实小的学校大门。

开学典礼开始了,第一项是升国旗。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国旗,我们的心紧紧地和国旗连在一起。操场上安静极了,只听见国歌在校园上空回荡着,只听见微风吹拂着国旗发出“沙沙”地声音。我望着国旗渐渐的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在教学楼的衬托下显得多么庄严,多么鲜艳!国旗升上了操场的天空,也升在了我们的心里。

第二项是一年级的同学们背诵弟子规,他们背的很认真,让我想起了我刚入学时也在背诵弟子规的情形。转眼间我都上二年级了。接下来是我们二年级舞蹈“感恩的心”,我们跳的很用心,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辛苦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之恩,感谢好朋友的友好陪伴……后面还有大哥哥大姐姐们表演的精彩节目。

最后,俞老师热情洋溢地作了新学期工作安排……开学典礼就这样结束了。展望新学期,我一定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好好学习,争做一名全方面发展的好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秦玥飞,31岁。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衡山县贺家乡白云村村官。

大学毕业后,秦玥飞没有选择和同学一样的路,而是选择回到祖国,希望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2012年,他考取了公务员后,到湖南贺家山村走马上任,这正是他想要的生活,生活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他都已经学会克服,并且开始为群众作事。他帮助农民改善水利灌溉系统,即使在干旱之年也使农民获得了良好收成;他关注孤寡老人,为他们建立集生活和轻劳动于一体的现代养老院;他关注留守儿童,通过公益组织募集资金为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建立起数字化课堂;并让农村留守儿童乘上了安全宽敞的新校车。

2012年,他以85%的选票当选为衡山县人大代表,成为了第一个直选出的留学归来的人大代表。2013年,秦玥飞当选“中国最美村官”。

2014年,他创立黑土白云农村合作社,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募集资金,建立电商平台,增加农民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热血教师观后感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看过了电影《热血教师》后,感觉很受鼓舞。故事中还原了美国“最佳教师”罗恩·克拉克的许多真实感人的例子。用自然流畅的纪实手法描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

我也更加意识到,教师这个神圣的职责,不只是教书,更是育人。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业,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学生中遇到困难或难题时,善于捕捉教育时机,用敏锐的目光洞察学生的心理,用心去开导学生,爱学生的一切,教学生怎样变得更优秀。

如果能带着像克拉克老师这样的十足信心,充沛精力以及风趣幽默去走进课堂和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办法总比问题多”就不难兑现了。

让我们来回忆下剧中的情景片段,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刚来这所学校,这个班很明显问题很多,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开始上课前他就已经开始了他的工作-成为这个班的老师,对每个孩子负责。

他去家访,深度的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和他们所遇到的不同教育问题,然后针对不同的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这种善于与家长沟通,走进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的确值得我学习。

在了解了不同学生不同的家庭环境后,在面对这样一个难教的班级,克拉克并没有被现实问题所难倒,还是一腔热血地继续努力想各种办法让这个班的每个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刚开始根本不理你,自己玩自己的,你在他们眼里如同一个非常可笑的人。当克拉克去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时,他们不断的挑战老师的忍耐极限,如果是我,我觉得很难应对,我想我会崩溃。但办法在他那里怎么那么多,那么有效?我想我必须学会像克拉克那样反思,“办法总比问题多”要想更多的办法才行。克拉克并没有抱怨和退缩,反而很耐心的跟他们讲规则,纪律,讲礼节,同时没忘记教授知识,这些渗透在他的每个教育细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当乡村教师满5年可获4万补助免费读硕

全文共 1383 字

+ 加入清单

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各级政府采取补救措施,大量招收乡村教师。下面就来看看北京市新出的补助乡村教师的政策吧。

北京市教委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动员部署会日前召开。 从今年起,非师范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满5年后,可获4万元一次性补助。教育系统统筹腾出的编制优先乡村教师。

补助4万

本市鼓励非师范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今年起,综合性院校毕业生和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满5年,可获4万元一次性补助。同时,本市鼓励城镇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免费读硕

本市将根据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探索增设高等学校两年制教育硕士专业,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其在乡村学校就业3至5年后可定向免费直读教育硕士。

编制优先

本市实行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腾出编制优先用于乡村教师的统筹调配使用。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评职评聘

职称(职务)评聘和骨干教师评选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对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等不作刚性要求,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

子女福利

各区将为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建立相应的荣誉制度,并建立乡村教师子女享受本区优质教育的相关政策。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各级政府采取补救措施,大量招收乡村教师。另有同名小说和电影。小说的作者是刘慈欣。电影的导演是博丹·斯拉马 Bohdan Slama,讲述曾就职于首都私立学校的青年教师皮特(Pavel Liska 饰)因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放弃相恋多年的女友和优渥的工作,只身来到偏远乡村的小学校教书的故事。

教育部2015年9月7日通过其网站公布消息,各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4年,享受补助学校6.7万所,受益乡村教师94.9万人。部分实施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较高的补助标准,一些县最高补助标准达到或超过了1000元,其中四川马边县最高为2000元。

全国乡村教师3年流失30%

目前,我国有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学生占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29.3%。然而,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居住条件差,离家远,不能照顾家庭,似乎是所有身处乡村的教师共同的困难。这,也正是造成近年来乡村教师普遍短缺的现状之一。

近年来多地都在积极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湖北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今后,湖北省将实行乡村教师“退一补一”招聘原则、大学生乡村任教“到岗补助”等六项举措,及时填补离岗、退休教师空缺,确保乡村教师“后继有人”。另外,还将设立“乡村教师关爱基金”、“乡村教师奖励基金”,对大病、特困教师提供援助,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给予奖励。同时,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管理”,由各县市统筹分配、动态调整当地学校教职工编制,促进师资均衡发展。为激励“优者从教”,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投身乡村教育,此次《实施办法》提出,对到乡村及偏远地区任教的高校毕业生,按服务年限实行以奖代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2100 字

+ 加入清单

电焊枪发出的刺眼蓝光晕染着飘散的烟尘,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以及多项发明创新奖项的李万君,如今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这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从拿起焊枪到现在,始终不懈地兢兢业业、孜孜以求。

工人劳模怀抱热爱与执着

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焊枪喷射着2300度的烈焰,瞬间将钢铁融化。焊工们在炎热的盛夏焊着客车上供水的水箱、制动的风缸,车间里火星四溅,烟雾弥漫;声音刺耳,味道呛鼻。

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闭的焊帽,李万君和工友们在烟熏火燎中淬炼意志。一年后,当初和他一起入厂的28个伙伴,25个离了职。李万君留了下来。师傅们都说这孩子黏人,问问题问得太细。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总会多焊20个;厂里两年发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

入厂第二年,李万君在车间技能比赛中夺冠。1997年,他首次代表长客公司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虽然是最年轻的选手,三种焊法、三个焊件、三个第一轻松收入囊中。此后,经常与不同单位焊接高手切磋的李万君技艺越来越高,并顺利考取了碳钢、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书,成为全能型焊工。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万君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绝无差错。

很快,李万君小有名气了,厂里的尖端活、关键活都找他。有一年,工厂水管冻裂了,水一直哗哗地流,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可修理的时候,带压焊接一焊就噗噗冒气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了主意。车间主任找来了李万君。他仔细观察,反复琢磨,在裂口处焊上了一个带螺纹的管座,让气体从中排出,解决了难题。

直到今天,李万君还是常常提起当年厂里流行的一句顺口溜,“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水箱工段的”。李万君说,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只有感兴趣才能热爱,热爱才能敬业,才能豁出去,让技术在手中升华。

首席技师传承技能与精神

在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高铁完成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级跳”。高速度需要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撑,李万君主动请缨,传技能,教绝活。2013年,长春市焊工比赛的前三名都出自李万君门下。多名徒弟岗位成才,成为技师、高级技师和操作师,在高铁生产中挑起大梁。

2008年,长客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但与之相匹配的大量高技能工人却一时难求。德国人提供的转向架焊接试验片,只有李万君一人能焊出来。为了新项目,公司成立了新产品车间,抽调高素质人员,还从技校招来了400多名学生让李万君培训,要求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德国的工艺标准是全新的,李万君从头学起,常常彻夜不眠,思考如何将复杂的工艺操作过程分解成具体的步骤教给学员。那时候李万君上厕所都一路小跑,生了病就用药顶着,体重掉了20多斤。最终,400多名学员全部提前半年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德国西门子的焊接权威布鲁诺竖起了大拇指说:“李,你创造了奇迹!”

现在,这些经过李万君培训的员工已成为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生产主力,也使长客公司焊接技术整体水平和欧洲西门子实现同步。“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了,这里既是传承技术的培训站,也是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攻关站。不仅培训企业内部和吉林省内其他企业的焊工,李万君还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对400多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把自己的技能变成社会财富。

“我的技能传给企业和社会才更有价值。”李万君说,大国工匠就应该把本事总结出来,把技能传承下去,把创新开展起来,为中国梦提速。

大国工匠追求极致与创新

2007年,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长客公司试制生产。列车转向架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口,是承载整车约50吨重量的关键受力点,按常规焊法焊接段数多,接头易出现不熔合的缺陷,质量无法保证,一时间成为阻碍生产的拦路虎。

“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李万君提出这个想法,来自阿尔斯通的法国专家认为不可能。经过1个月的反复钻研摸索,李万君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枪焊完整个环口。这连最先进的焊接机械手也无法完成的操作,让倨傲的法国专家也对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中国高铁搭载着中国梦提速,而高速度更要有高质量做保证,李万君在质量管理创新上大显身手。“原来我们生产的列车时速80公里,只要焊结实就行,外面的焊碴都不用清理。”李万君说,现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掉一个焊渣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有焊件必须表里如一、没有瑕疵,每一个焊件都得是艺术品。

为了做到这一点,李万君编辑了图文并茂的《焊接典型质量问题汇编》,制定了《转向架铆焊工标准操作手册》,提炼出《焊接艺术化标准》,让严谨的制造态度成为焊工标准规范的操作习惯。他随时发现生产上的问题,创新工艺填补了我国氩弧焊焊接转向架环口等方面的空白,以高超技能和实践经验完善大国制造。

2011年以来,李万君带头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1项,革新70多项,重大技术创新10多项,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项,获奖104项。在打造中国高铁金名片的路上,大国工匠李万君们坚定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法治”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法治是与人治、德治相对立的。如果许多人都不受法治控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世界该变得如何?法治让人讲究文明,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少些人们的纠纷,使人们和谐,社会安定。

法治,无声警察

一个未满18岁的青少年,他的父母由于身体不好,而没有时间管他,他便像一个流浪子一样,整天游着,游着。他慢慢地迷上了电脑游戏,为了去网吧打游戏,有时甚至还逃学。当他没有钱时,他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母亲,无论是谁说的话,他母亲都会信。他就以她母亲的这一弱点,来求得他的奢侈之心。他回了家,骗他母亲说学校要买资料,需要交15元钱,他的母亲毫不犹豫的把15元钱给了他。

他继续逃学,并得寸进尺地向他母亲要更多的钱。直到后来,学校老师知道了这件事,狠狠地批评了他,并告诉了被蒙在鼓里的父母,让他们认真监督他,不让孩子偷偷溜去网吧,然后让学生帮助他,让他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一种这么可贵的东西——情感!

法治,知心朋友

说到小学,我便想起了我的一位同桌,她。。。。

我每次出教室的时候,总感觉有一件不好的事要发生,当我回来的时候,发现我的一支笔不见了,反正是一支笔,我也没去探究了,但后来,这种情况出现很多回,我就发誓:这件事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有一次,我假装出去了(其实我在墙壁边谨慎地望着)。突然,我看到我的同桌,趁有些人不注意,悄悄地从我的位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来。我便跑去告诉老师,要老师为我做主。

老师把同桌叫去,同桌进教室时眼睛红肿着,后来,老师安排他一个人坐,并让她父母好好教育她,让她改正偷东西的行为。

法治,法治,就是这么厉害,你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它看在眼里。

法治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治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教师榜样专题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374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学习专题节目榜样》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与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教师榜样专题节目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今年79岁的罗官章,党龄60年,曾在海拔1700多米的五峰县牛庄乡当了13年“一把手”,1997年从五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返乡。据统计,返乡19年来,他带领和指导1500多个农户种烟叶、药材、蔬菜等,累计增收5.1亿元。

在全党以空前力度聚焦发力精准扶贫的当下,这组扶贫摘穷的增收数据足够耀眼。但真正让人感佩的不是总结性的、过去式的数据,而是罗老引导农民转观念、学技术、闯市场、调结构的坚守与执着,最终让当地形成了药叶、药材、蔬菜三个支柱产业。

一个区域特别是高山地区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既要符合当地资源类型和特征,还要赢得群众信任,更重要的是接受市场检验,并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离不开罗老的善学善思、善作善成,我们应该读懂他内心深处的那份信念、情怀、智慧、担当。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发展。”六十年风雨历沧桑,一甲子岁月轮回。60年党龄的罗老,用行动对“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在任上如此,退休后依然追求,始终牢记宗旨,用一生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份信念,是风雨人生一路坚守的灯塔,是推进精准扶贫需要的精神动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返乡,是很多人眼里“回不去的家乡”。罗老的家乡情结,不是落叶归根的情怀,是立志带领父老乡亲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在职时,他解决了乡亲们的“粮袋子”,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解决农民的“钱袋子”,他为此有种“亏欠”感,“死了也闭不上眼睛”的自责。退休后,他不忘初心,坚守共产党人本色,返乡带领乡亲共圆致富梦。这份情怀,不是攀附权贵,是对家乡最纯粹的爱,爱得深沉。

“不学习,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罗老退休返乡,青春早已不在。作为一名县官,也算是功成名就。但当他主动返乡务农后,毅然启动“读书工程”,更为可贵的是他历经100多次试验,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人工繁殖天麻技术。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罗老的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堪称楷模。这份智慧,不是与生俱来,不是摸牌赌博中来,是从活学活用、吃亏耐劳的实践中来,这也告诉我们,广阔乡村,大有可为。

退休不褪色,发挥好余热。相比“退而不休”插手干政,发挥“岗位余热”谋取私利者,罗老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为了乡亲的“粮袋子”、“钱袋子”和“脑袋子”,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迎难而上,拿自己当试验,让群众得实惠。这种担当,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是带头示范、以上率下,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气。

读懂退休县官罗官章的情怀,就应该在精准扶贫的新征程上,真正把“水”浇灌在穷根上。

【人物事迹】

人物名片

罗官章,土家族,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1997年,他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回到老家牛庄乡扶贫19年,其间担任乡党委书记13年。19年间,他钻研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两根手指还因此被锯断;当地农民靠种植天麻累计增收1.8亿元,快速致富。2016年7月,罗官章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五峰,湖北28个国家级连片贫困县市之一。牛庄乡,平均海拔1540米,俗称宜昌的“西藏”。在这片高寒山区,8000多农民世世代代都在与贫困作斗争。

罗官章,现年79岁,拥有党龄60年,担任牛庄乡党委书记13年。1997年,他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悄然回到老家牛庄,这一呆,就是19年。

牛庄、罗官章,一山、一人,本无关联,确因一片情紧紧连在了一起。

坚守:老来回山再忙碌

1997年12月20日,寒意料峭。刚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的罗官章,悄悄回到牛庄村的老房子。

第二天一早,罗官章就去爬山了。从屋前的招风岩,到屋后的庙湾岭,他每天早出晚归,尽往山里钻。左邻右舍笑着议论说:“罗老在城里呆久了,回乡来锻炼身体享清福。”虽然心中藏着个“大秘密”,他却是笑而不语。

1977年前,人们记忆犹新:“电灯不亮,广播不响,公路不通,牛庄就像‘无人区’”。

时任书记的罗官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干干看,自己修建金山水电站。说干就干。没有公路,罗官章就与50余名村民亲自拖着半吨重的变压器和设备材料在大山里行进,一身雨,一身泥。“拉旱船,叫一个号子,板子和机械一起往下面嗦一下”。如今,金山电站已发展成一个拥有三级电站,装机容量1.3万千瓦,年纳税70万元的综合型电站。

罗官章,回来了。

“在任上的那些年,我们解决了乡亲们的‘粮袋子’,始终没有解决乡亲们的‘钱袋子’。老百姓吃饱了,荷包是瘪的”。多年来,罗官章始终对乡亲们有种“亏欠”感。正如他所说,“不让乡亲们的荷包里有钱,死了也闭不上眼”。

家在他对面的村民朱坤最有发言权,“从罗老回乡起,他就没闲过,不是在种什么,就是在养什么。”朱坤是跟着罗官章发家致富的,村里的百万元户,县里的“拔尖人才”。

九里坪村农民杨绪超三兄弟,原先住的是茅草屋,轮着穿一双破球鞋。1999年初,罗官章登门动员他们种天麻,帮助贷款3000元,并免费提供部分菌种和技术指导。当年,三兄弟净赚1万多元,将茅草房换成7间砖瓦房。8年后,杨绪超又建新房,还买了电视、冰柜、太阳能热水器等,日子过的蒸蒸日上。

罗官章就像一个烧不尽的“火种”,点燃了乡亲们“挖穷根”的激情。19年间,跟着罗官章种烟叶、药材、蔬菜的1500多个农户,累计增收5.1亿元。牛庄乡原副乡长李思达感叹:“老百姓的荷包能鼓起来,罗老有大半的功劳。”

执着:壮志未酬誓不休

在罗官章家里,面积最大、布置最好的是书房。近2000册书籍,十几种报刊。这里,应是宜昌海拔最高的农村书屋。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罗老奉行一生。

1998年春节刚过,积雪未化。老罗和老陈怀揣15000元,远赴陕西、山西学习天麻种植技术。

这个老陈,正是罗官章的儿时朋友,从陕西地质调查队退休回乡的工程师陈孔焕。天麻,作为名贵中药材,人工栽培难在突破有性繁殖关。“既然退休了,就别折腾了。何况技术难度大,搞不好,你这把老骨头会赔在大山里。”陈孔焕好心劝他。那晚,围着火炉,罗官章和陈孔焕谈到深夜。

面对掌握致富的“金钥匙”,罗官章取经途中四处碰壁。“别处能繁殖成功,牛庄也能行。”罗官章和陈孔焕一股“牛脾气”爆发,决定在自家搞天麻有性繁殖试验。

第一年,失败。第二年,再失败。第三年,成功。2000年5月,终于在冰冻期长达4个月的高山上,成功繁殖了天麻的第一粒种子。此时,试验已进行100多次,观察记录写了整整三大本。

与此付出的,还有罗官章的两个手指。“锯掉的两个手指头落进一大堆锯末,找了半天没找到。”谈起这事,罗官章的老伴李传春眼圈红了,“如果住在县城,就不会这把年纪还弄丢了手指头。”

如今,牛庄乡天麻种植面积从19年前的220平方米发展到去年的1.68万多平方米,共增收1.8亿元。

靠山吃山,还得以山养山。几十年从政经历让罗官章痛切地感到,前些年急于脱贫,对山林砍伐过度,欠下了不少“生态债”,绿色发展,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这个老头子,为督促我们栽树,脾气犟得很。”和朱坤一样,一到年底,特别是开春,牛庄的天麻种植大户们,都会被罗官章逼着多栽树。近五年来,该乡累计补植林木10万株,完成植树造林、通道绿化、退耕还林近万亩。

圆梦:辛勤耕耘终不悔

党员干部带头干,勇于担责做示范,这是罗官章坚持了几十年的产业扶贫“诀窍”。

2000年,罗官章在产业扶贫路上,遭遇最大的一次失败。

当年8月底的一天,罗官章的小院里突然变成了蔬菜市场。几十户农民把卖不出去的萝卜拖到他家,要他包销。

原来,罗官章引进反季节蔬菜品种白玉春萝卜,在牛庄村116个农户推广种植了196亩。在9月份收购时,外出必经之路采花乡蓼叶池路段垮塌,大量萝卜滞留家中。一天召开五次会议,想尽一切办法联系老板外运,罗官章一刻也没有停。“老百姓的卖了,安心了,我的不要紧”,最终罗老自家的8万斤萝卜全部烂在了田里。村民李宽全种的9.6亩没有卖完,罗官章自掏腰包,拿出15500元,赔偿种子、地膜和肥料。

虽然“栽了跟头赔了钱”,但罗官章坚定地认为,搞活特殊产业,才是脱贫的“造血机”,高山蔬菜非搞不可。

第二年,他吸取经验教训,组织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大批发市场签订销售合同。白玉春萝卜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先后建设了23个冷库,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

牛庄人至今津津乐道的,还有罗官章领导的“白色革命”。在全乡发展地膜包谷5000多亩,单产提高100多公斤,大大解决了百姓粮食紧缺问题。

19年来,罗官章带领村民先后试种过香菌、白肋烟、中药材、蔬菜、魔芋、百合等品种,还尝试养猪、养羊、养鸡和特种养殖,最终形成了烟叶、药材、蔬菜三个支柱产业。2015,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8元,比20年前增长了近106倍。

“他一辈子都在干一件事,那就是带领群众摘穷帽子。”牛庄乡原副乡长李思达如此评价罗官章。

时光阅,天地鉴,百姓评。罗官章,终于在耄耋之年,帮助山区群众搬走了那座贫困的大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入学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告别了欢乐的寒假生活,迎来了新的学年。新的学期,我们大家又组成了学校一道秀丽的风景,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自我的到来。

开学典礼开始了。首先我们学校请来了舞狮队,为我们表演。他们的表情精彩极了。只见那两只狮子在锣鼓声中摇头摆尾,眼睛一眨一眨的,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舞狮表演结束了,学校领导又讲了很多方面。新的学期就是新的开始,就有新的挑战,新的思索。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就应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的提升自我,改善自我。本学期,我们学校将开展一个“书香班级”活动,我们要多读书,好读书,让书做我们的朋友,扩大自我的知识面。

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成长阶段,我们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培养自我的独立潜力。在家里,孝亲敬老,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做一个爱学习,讲礼貌的好少年。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只要你敢于尝试,敢于超越,敢于挑战,就必须会取得成功。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在教师的辛勤培养下,张开梦想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这片充满书香的天空下,期望大家在新的学期里,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一齐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教师观看新疆是个好地方观后感

全文共 1376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新疆是个好地方观后感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电视台联合摄制的17集大型电视成就片《新疆是个好地方》在新疆电视台新疆卫视、维吾尔语新闻综合频道、哈萨克语新闻综合频道开播的消息一经公布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墨玉县芒来乡恰喀尔村工作组及时组织工作组成员、村干部及村民收看,开展座谈讨论,深入进行了新疆成就宣传教育,营造了爱国感恩、团结奋进的良好舆论氛围,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看了新疆的巨大变化,作为新疆人,我感到骄傲自豪,希望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新疆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我要更加努力做好工作组的后勤保障工作,用实际行动报答党和国家的恩情。工作组成员买买提·依比在工作组讨论时激动地说。

“我是‘老’新疆,看到新疆的巨大变化,我欣喜万分,我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努力做好‘访惠聚’工作,要和工作组成员一道,把村民的实事做好,让村民分享到更多发展的成果”。 工作组成员,回族小伙李霄在讨论时说。

工作组里最年轻的小伙子彭泽龙说,“看了新疆的巨大变化,我为生活在新疆而自豪,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各族人民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感恩祖国,更应该努力工作,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

“新疆是生我养我的故乡,看到故乡的巨大变化,我欣喜万分,该片拍出了我们的真实生活,也说出了大家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好、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访惠聚’工作,引导村民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和国家的恩情。”组员回族小伙儿冯勇感慨地说。

阿不力米提·阿不来提博士是住村工作组的医生,他观看了《新疆是个好地方》后说:“看了新疆60年的喜人变化,我感到骄傲自豪,我要在这短暂的住村工作中,为群众看好病,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提高村民的预防疾病、健康生活意识,为该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新疆是个好地方观后感

连日来,新疆卫视播出《新疆是个好地方》,讲述新疆6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若羌县各族群众观看新疆60年来的变化发展,反响强烈,感慨万千。

陈晓明是若羌县吾塔木乡的一名枣农,他见证了若羌种植小麦棉花到现在发展红枣产业人均收入达到26500元,连续六年蝉联西部十二省区(市)首位,观看了《新疆是个好地方》他深有感触,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若羌县吾塔木乡枣农陈晓明说:“这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红枣产业使我们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各项惠农政策落到了实处,我们现在喝上优质的自来水而且十五年义务教育全是免费的,各项惠农政策使我们农民感觉越来越幸福,我真心祝福我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日快乐,我相信以后我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会越来越好。”

90后的大学生志愿者吴方服务期满后,通过考试留在了新疆若羌,看到新疆的变化和发展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心。

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吴方说:“我以前是一名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两年的服务生活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新疆的发展变化,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了,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这两天通过观看新疆是个好地方,对我自己来说震撼很大,特别激动我希望在新疆这片热土上能留下我自己的汗水和热血。”

1、新疆是个好地方观后感600字

2、新疆是个好地方观后感800字

3、大型电视成就片《新疆是个好地方》观后感

4、2015年《新疆是个好地方》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颁奖典礼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2点30分,在大众影院,众多获奖选手汇聚一堂,静待颁奖嘉宾为他们颁发获奖证书。这是全国汉语考级暨现场大赛福州赛区的颁奖典礼,此赛事自20xx年起,已成功举办27届。第27届大赛,福州赛区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共有1521位选手分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考级中心副主任李树忠先生在演讲时说到:"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学生,还将前往西安参观兵马俑博物馆、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碑等文化名迹,开启一段有趣的研学旅行。"李树忠先生强调实践对写作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开阔视野。

著名作家何捷老师在短短的二十分钟之内告诉孩子们写作的几大技巧:1、调整内容;2、调整结构;3、调整立意。他还说:"首先要‘忘我’,将自己融入场景,在文本中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评价;其次,要善于借助其他角色,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突出自己笔下情节、人物的特色;还要发散思维,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联想过去、未来以及同时段的其他事物,扩大写作的范围与角度。"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啊活动现场,除了嘉宾们精彩的演讲,同学们也为现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才艺表演,如古筝表演《荷塘月色》等,将气氛推向了高潮。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走上了讲台,专家亲自颁发证书,我从主任的手中接过证书,心情无比激动。这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激动,这更是为中国的未来而激动!少年强则中国强!

最后,颁奖典礼在全场观众的歌声中闭幕,但是这画面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_日,我们通过电视、手机,一遍遍和一个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国84岁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钟南山现在已经是国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这个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钟南山院士就是那个“定海神针”,已经成为老百姓最为信赖的人了。一个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却神奇地拥有了100%的可信度。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

2020年这个春节,他不顾年事已高,在广州、北京、武汉三地奔波,连续奋战。他一边提醒公众“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却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去武汉的高铁,赶往防疫最前线!

当前的疫情,是病毒变异的结果。细菌性的病人,一般都有特效药抗菌治疗。但是这次的冠状病毒因为是新型的,第一次发现,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当然了,没有特效药,也不是不能治,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很硬的医学基本功。当疫情来临的时候,他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医术去战胜它。

钟南山曾说,他永远忘不了他中学老师说的一句话:人不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这句话,钟南山牢记了一辈子,也践行了一辈子。

我们要学好科学知识,不仅对个人有利,更对我们的国家有利。以后,不管将来干什么职业,做什么事情,要想走得远,都必须拥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习。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好学习是一种责任!我要谨记在心,创造并拥有更好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小学生,平时在家都是父母监护,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使是两百多人的大班。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我们的一节课才45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5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我在授课时发现部分学生掌握程度相差很大这种情况时。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了解学生,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学习,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输。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希望能借评估的东风,“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教师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10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再次引领我们坚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念,鼓舞深化改革和扶贫攻坚的斗志,号召我们奋发有为敢于担当,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

回首过去,68年前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孕育诞生之际,毛泽东同志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时隔半个多世纪,在2017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的号召。如今,中宣部播出10集电视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迎接党的十九大。

新的“革命”征程面前,我们要当好主角,坚持自己的担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和单位,都要紧密团结在以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实际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我们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观后感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学生和青年的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未来,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从青年学生迅速扩展到工人阶级,从北京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青年学生成了这次爱国运动的先锋,向人们展现了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传承五四精神,成为了我们的崇高使命。

今天的中国不再是1919年的中国。但我们不会忘记,正是五四的觉醒与呐喊,为中国人唤起了沉沦已久的民族精神,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现代意识。在今天这个新的时代里,五四精神不应当是停留在观念或表达层面的口号与仪式,而应当变成一种以理想主义精神引领实际行动的行为模式,一股让年轻人实实在在地投入创造文明活动的推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精神面貌决定了国家的精神面貌与发展前途。新时代需要新青年,新时代的青年当坚守“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自觉履行我们应该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从细微处着手,从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与关键力量,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贡献者与参与者。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的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开学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们开学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起来了。

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了六年级五班,一进班就看见了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好久不见我们就大聊假期的趣事见闻,春节去哪了,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我看见同学和老师的变化很大,同学里尹航变化最大,为什么呢?因为他长高了许多,快追上我了!班主任老师的变化也很大,精神饱满,好像年轻了。

过了一会儿,隆重的开学典礼准时举行。我们出国留学网全校师生在操场排队集合,升国旗唱国歌敬队礼,校长讲话,各代表发言,那场面是“相当的壮观”。同时开学典礼上还举行了“颂读经典优雅言行倡议赠书”仪式。就是各个年级发《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古书,这学期里作为一门功课让我们学习。

回到教室,我们发了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书。我一一浏览:语文、数学、英语……我看各科的内容比上学期都提高了难度,而且这是我们小学生涯12个学期里最后的一个学期,我们就要升入初中了!对我们这些六年级的毕业生,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真是任重而道远啊!没得说,只有好好学习才是我的目标。

这个学期,我要好好学习,不要让成绩拖了我的后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教师观看使命与担当观后感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自治区纪委联合广西电视台拍摄制作的《使命担当——广西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将于10月20日—10月25日在广西电视台播出。

该片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自治区党委部署为主题,以为打赢我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为主线,以集中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为重点,全面、系统、深入总结全区各级各部门开展专项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做法,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巩固和深化专项工作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榜样乡村支教老师支月英观后感

全文共 2209 字

+ 加入清单

支月英,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2016年7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这遥远偏僻的小山村,无不传颂着一位“娃娃王”的动人故事,她整整教了这里的两代人,可谓桃李满园。

远离城区赴山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教育事业方兴未艾,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尤其是边远山村,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姑娘支月英,毅然选择了招聘山村小学教师的考试,始料未及的是她竟然考取了。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赌气地说:“你要是去了那山角落做老师,我一辈子都不认你这个女儿!”。此时,她如同五雷轰顶,木呆呆地望着愁眉紧锁的妈妈。她冷静后,紧紧搂住母亲,“娘啊,我的老娘!您怎能不认我,我是您的骨肉哇”!母亲没有说话,只是泪水不停地滚落下来,滴在女儿的脸庞上。

刚到那儿,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姑娘能有耐心教孩子么,她肯定是过渡一下,弄不到几天就溜掉。这话也不假,前些年,有好多年轻老师在那里教过,不满一年也就离开了。到了一个学期,家长们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姑娘啊!

以校为家爱孩子

两年过去了,她渐渐与家长熟了,同孩子感情更深了。大多数家长才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薄膜,钉子,把它钉好,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当初工资只有二十几块,孩子有时交不起学费,家长迟迟不让孩子来报名,支老师还是先垫付了,没有办法,你不交,他不交,学校不要关门么!百姓也说,不要羸,只要平,大家交了,就放心,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老公小蔡发现了,他会大动肝火,“跟你活咯鬼,像叫花子一般”!她忍气吞声,笑着对他说:“日子会好起来的”!他毫不理睬。

后来,她被提拔为校长,支老师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各项管理必须精心周到,责任不小呀。

那里交通非常阻塞,支老师带领老师从二十华里外的地方,挑着七、八十斤的课本,一步一步回到学校,真是筋疲力尽,浑身酥软,腰酸腿疼。

顽强不屈战病魔

生命既是顽强,又是脆弱,2003年身患胆管结石,她还在讲台上痛得豆大的汗珠滚下来,学生发现了,叫来一名家长,把她迅速送往医院做手术,孩子们总是打电话问:“支老师,您好了吗?”她回答:“好多了,过几天我会回去!”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支老师决定回校休息。

支老师常常头晕眼花,经过医生检查,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严重影响视力,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领导几次找到她,给她调换环境,安排一点轻松的工作,支老师微笑地说:“谢谢领导关照,我能坚持一天就挺住一天!”说句心里话,她还是舍不得这些娃娃们。

支老师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是在泥洋山脊上的小学平平凡凡地工作了三十五个春秋,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三十五年,而且是青春焕发的三十五年,她的付出没有白费,党和人民看到了,得到组织的认可。连续七年被澡下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多次被评为镇、县优秀老师。2010年荣获“感动奉新十佳人物”称号,2011年获得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评为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13年被评为张丽莉式的优秀教师,2014年被评为省师德标兵、龚全珍式的好干部、全国模范教师,2015年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山村红烛闪余晖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支老师虽然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但她还是执着坚守自己的岗位,夜晚还在灯下批改学生作业,钻研教材,备课写教学论文。山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夜静人稀,鸟啸兽嚎,使人寒心彻骨,有一回,支老师女儿跟她睡了一夜,听见夜间的怪叫声,用被子蒙住头,她说:“妈,您真吃了豹子胆啦!”其实,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足为奇。

支老师现在已年过半百,家人都劝她提前退休,莫把命丢在那山顶上。支老师耐心开导他们,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他们对她无可奈何,只是再三叮嘱,叫支老师注意身体。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下山,进中小任教。她老公连忙为她准备行李。可她满眶泪水,哽咽着说:“白洋的家长需要我去那儿当老师,我答应了!”她老公赌气把行李一扔,说:“你一个人去,我不管你了!”她苦口婆心说服老公,扛着行李奔赴更远的山村白洋村小任教。

支老师一到那儿,就遇上久雨低温,就在泥泞的山路上接送学生,家长如同亲人般的对待她。学生李小军起得晚,她每天去接送,还要辅导他做作业。孩子进步很快,令他的家长赞叹不已。在那小山村里,时时可以听到这种声音,“真是来了位好老师,孩子读书不用烦恼了!”。后来,在外地读书的孩子纷纷转回白洋教学点,学生由原来的5名增加到现在的20多名。

如今,山里的留守儿童偎依在她身旁,拉住她的手,“支老师,你不会退休吧!”“不会,我怎么舍得你们!”她吻着孩子的小手,露出灿烂的笑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正充满着激情,像一支燃烧火焰的山村红烛,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开学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两个月的暑假过去了,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以饱满的热情迎来了新的学期,9月1日上午,我校召开了开学典礼

校园里响起了校歌,各班排着整齐的队伍陆陆续续的走进会场。顿时操场上人山人海,整齐的队伍一列列数不到头,队伍上方的横幅就像一面巨大的国旗,在微风中飘扬。

老师们送给了我们四件礼物:爱学习、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这四件礼物指引我们走向良好的习惯,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操。校长还为我们介绍了几位新来的老师,我们热烈欢迎他们,校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给我们鱼洞中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滋润着我们健康成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这新的学期里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永往直前,不辜负妈妈和老师的期望。长大后,我要报答祖国,创造未来。像大雁一样展翅飞翔。

最后开学典礼在激昂、庄严的国歌声中结束。

这次的开学典礼真让人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2024年度颁奖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2734 字

+ 加入清单

1,他身患“渐冻症”,肌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萎缩,目前全球医学界还没有攻克这个医学难题。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可能在哪一天就会离开他热爱的这片大地。他是一名医生,用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成千上万的患者,他是一名院长,在最困难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刻,他拖着不便的双腿,冲在前面,带领武汉金鹰潭医院的所有医生,以不畏生死、舍我其谁的医者仁心,保卫着百姓的生命,守护着一方家园。他是医生——张定宇。

2,他是一位父亲,他是一位丈夫,他是一位儿子,他也是一名消防战士。2020年夏,庐江县爆发了特大暴雨,降雨量超过了有气象记录的最高值,家园被冲毁,百姓的生命危在旦夕。他生在军人家庭,作为消防队教导员,把百姓乡亲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连续奋战96个小时,双腿红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登上冲锋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他救了百姓,自己却牺牲在了无情的洪水中,他用生命筑起了一道防线。他是消防战士——陈陆。

3,她身形消瘦,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扎根山村40多年,一生奉献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她劳累过度,身患疾病,每天要吃十来种药,以维持生命的延续;她以一己之力,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劝说,推动了新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创建——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1600多名女孩从这所学校考上大学。她把一个老师能做的都做了,把不能做的也都做了。她是学生们口中的“张妈妈”,也是学生们心中最美的妈妈。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她用一生的坚持和爱,给大山深处的孩子点亮了人生的明灯。他是老师——张桂梅。

4,一条肿瘤医院旁的小巷,弥漫着人世的烟火,一年四季,不曾停歇,爱从这里散开,家的味道从这里升起,“抗癌厨房”成了医院旁一道质朴而最有人间爱心的风景线。人生短短几十载,18年的坚持,可谓平凡却伟大。他们看惯了生离死别,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伤心和泪水,用最淳朴的心去慰藉每一位需要家的味道的人。他们每天早早起床,准备好炭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那条巷子里,正解了“爱”这个神圣而美好的字。他是市民——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5,朝鲜战场的上空,阴云密布,危机四伏。他驾驶战机,呼啸苍穹,面对敌我战机的数量悬殊,毫无畏惧,冷静沉着,敢打敢拼。他率领空军第3师第9团第一大队,在生死悬于一线的朝鲜上空,击落敌机29架,他自己击落敌机9架,在4对12的不利情况下,打出了6:1的惊人战果。他用青春和热血,保卫了祖国的安全,捍卫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荣誉。他是祖国蓝天翱翔的雄鹰,是名副其实的人民英雄,是中国军人的一面旗帜。他是飞行员——王海。

6,2000年年末,新冠肺炎肆掠武汉,除夕夜前一天,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为了全国防疫的需要,武汉果断宣布全城关闭。来自祖国各地的医生、护士、战士、志愿者逆行武汉,与武汉市民一起奋战。他是一名快递小哥,也害怕过,犹豫过,但是看到那么多医生需要帮助时,他毅然做出了人生最无悔的选择,免费接送医生上下班,节省了医生的时间,也就为救治病人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志愿者队伍,一碗碗热乎的饭菜送到了医院,一双双拖鞋送到医院,一包包零食送到了医院,一束束鲜花也送到了医院……2个多月的坚持,在他带领下,爱心在武汉被无限放大。可以说,医生守护了百姓的生命,他守护了医生,书写了一段普通人的传奇。他是快递员——汪勇。

7,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制高点,谁领先了航天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遥望星空,星河灿烂,熠熠生辉,美丽的传说,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奋斗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他是北斗三号卫星的总设计师,在国外技术垄断的境况下,靠着一份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爱,带领技术团队,夜以继日,钻研不止,在国际组织定下的最后时间,把卫星送上了太空,传回了数据,顺利拿到了国际无线频段,同时,实现了北斗三号卫星的完全国产化。现在,北斗全球导航已经部署完成,为100来个国家提供实时导航授时服务,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仰人鼻息,已成为历史,浩瀚苍穹,中国的北斗已经刻在了天幕上,他也必将载入中国航天事业的史册。他是设计师——谢军。

8,5000年文化,灿若星辰,诗词曲赋,美轮美奂。一句句唐诗,书写着华夏的精神脉络,一首首宋词,彰显了文明的不朽和辉煌。她是一名老师,是一名学者,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她潜心诗词,笔耕不断,在诗词中寻找人性的芬芳,她埋首中国古典文学,在中国的文化中,寻找精神的至高境界。她把中国文化,传向全球,让很多人爱上了中国文化,走上了中国大地,求学、求知、求真。她已经99岁高龄,仍然思维敏捷,经典不断,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女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爱。因爱而研,因爱而讲,因爱而传,她是古典文化的继承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诗词因她而被更多的人传颂。她是老师——叶嘉莹。

9,曾经的悬崖绝壁,阻挡了村子和外界的联系,接近垂直的角度,让很多人付出了生命。开凿一条通往外界的路,让里面的人能走出去,让外面的人能走进来,成了他心中最大的愿望。他和村民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他带领全村百姓,7年如一日,始终奋斗在开山铺路的现场,冲在最前面。路终于打通了,想起为修路死去的村民,他泪如雨下,双膝跪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的人均收入比修路前翻了40倍,70%的家庭买上了轿车。现在他正带领全村村民,为建立绿色生态乡村旅游而继续奋斗不止。他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不信天,不认命,在大山的深处,书写了一个现代版“愚公移山”的传奇故事,他是人民的好公仆。他是村支书——毛相林。

10,他们攀过喜马拉雅山,丈量珠峰的高度,他们登过内蒙古高原,实地测绘祖国的大地,他们趟过沙漠,闯过南极,走过丘陵,爬过山地。他们是一个团体,互相帮助,兄弟情深,他们更是一个团队,训练有素,技术过硬。他们这个团队,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能有精准的测绘数据,46名同志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艰苦的工作,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工作。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用双脚丈量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双手织就了一幅美丽蓝图,为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精准的测绘数据。他们是——国测一大队。

天宇茫茫,夜空浩渺,他们就是那一颗颗最亮的星辰,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指引的我们不停前行。他们是平凡的,和你我一样,有父母,有儿女,有亲人,他们又是不平凡的,用执着的信念诠释了大爱,以一个开拓者的精神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耕耘不辍。时间在前行,历史在继续,精神在传承,英雄还会继续涌现,故事还会继续书写。相信我中华,明天定会,河山更锦绣,人民更安康,民族更团结,文化更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