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华佗学艺的历史典故精选20篇

浏览

4372

作文

1000

邓玉芬6个孩子为国捐躯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45 字

+ 加入清单

邓玉芬是个倔强的女子,她坚信只要努力,家里人丁兴旺,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婚后,她和丈夫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家的几亩地,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7个儿子。

好日子还没有熬到,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日本侵略者就把邓玉芬的家乡强行划入了伪满洲国。为了糊口,她被迫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

1940年,八路军10团挺进密云西部山区。在邓玉芬的家门口,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她知道,只有拿起刀枪打鬼子,才能挽救国家、拯救自己。

当年6月,10团组织游击队。邓玉芬和丈夫商量:咱家有人,在打鬼子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含糊。就叫儿子打鬼子去吧!于是,邓玉芬的大儿子永全、二儿子永水成为白河游击队的首批战士。

9月,邓玉芬知道游击队正缺人手,毫不犹豫地又把三儿子送去了白河游击队。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邓玉芬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反“无人区”斗争。她叫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儿子、五儿子找回来,在环境最残酷的时候,参加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

1942年,抗日政府发出了“回山搞春耕”的号召。邓玉芬和许多山地群众决定重返“无人区”。她让丈夫先回山里搭窝棚自己随后就到。谁知丈夫走后没几天,竟传来噩耗:丈夫、四儿子和五儿子在种地时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同时遇害,四儿子也被抓走了。

坚强的邓玉芬没有屈服。亲友们劝她不要再回山。她拉起两个小儿子,坚定地对他们说:“走,回家去。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了!”她又回到了猪头岭,拿起丈夫留下的镐头,没日没夜地开荒种地。

国难当头,人命如蝼蚁,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这位母亲身上。1942年秋,大儿子永全在保卫盘山抗日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儿子永合惨死在鞍山监狱中。同年秋,二儿子永水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死在了家里。三儿子也下落不明。

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沉重的打击,邓玉芬咬牙挺住了。只是,往日性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春种秋收,做鞋做袜,照料伤员,她从不得闲。她的家成为八路军和伤员的休息站,干部战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

战士们就是她的亲儿子!邓玉芬为了让伤员能多吃点儿,自己节衣缩食。家里养的几只老母鸡,鸡蛋却一个也舍不得给亲儿子吃,统统送给了伤病员。战士们都知道在密云的猪头岭有个邓妈妈。

1944年春,日伪军为了肃清“无人区”的抗日力量,围住猪头岭一带,一连折腾了7天7夜。小六儿跑丢了,她背着刚满7岁的小七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她为了掩护藏在附近的乡亲和干部们,眼睁睁地看着幼子连病带饿死在怀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人民胜利了。邓玉芬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亲人,咱们胜利了!

值得一提的是,惟一的儿子小六儿也被妈妈送去当兵。1948年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男女老少齐动员。为了保卫家国,邓玉芬献出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至爱,这是抗战时期最普通的百姓代表,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刑天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44 字

+ 加入清单

刑天,原本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为后来被黄帝砍掉了脑袋,这才叫做“刑天”。刑天就是砍了头的意思。

刑天是炎帝神农氏的族人,是个多才多艺的臣子。他生平酷爱音乐,创作了很多的乐曲,炎帝还在的时候,他替炎帝作过一只曲子,叫做《扶犁》,除此之外,还有《丰年》,这些都是歌颂神农的农业生产,歌颂在炎帝神农的统治下人们所过的幸福生活。其实,刑天更是一员英勇善战的猛将,对炎帝忠心耿耿,自从炎帝被打败之后就一直伴随着炎帝。

后来,蚩尤首先举兵反抗黄帝,并且也极力邀请刑天参加。刑天当然完全赞同蚩尤,心中也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要帮助炎帝把中央天帝的位置夺取过来。于是,他到仁爱的炎帝面前去请求,想同蚩尤一起去攻打黄帝。柔弱和委曲求全的炎帝制止了他。后来,蚩尤在跟黄帝作战中打败,还被黄帝被杀死。此时的刑天,就再也按奈不住了,他决定避开炎帝,单独采取行动,决心与黄帝决一死战。

他悄悄绕过炎帝,左手拿着盾牌,右手握着一柄巨大的斧子,一路势不可挡,一直杀到黄帝的宫门前。黄帝的儿子颛顼派遣好几员大将出战,都被刑天杀败,颛顼无法,只得紧闭城门,坚守不出,并急急忙忙遣派人去报告黄帝。

黄帝听说刑天已经杀到了自己的宫门,怒发冲冠,一下就从宝座上跳了起来,提着一口宝剑,出来迎战刑天。

刑天见黄帝亲自出来应战,二话没说,怒目圆睁,便如恶狼扑羊般向黄帝冲杀过来。一把利斧照着黄帝头顶一阵乱劈乱砍。黄帝深知刑天有勇无谋,只有一时之猛,这次只是仗气来拼命的。因而不跟他硬拼,自己首先应该沉住气,稳重一点,以静制动,等到刑天怒火郁结,招法失去了套路,无心戒备时,自己便能瞅准空档,给刑天致命一击,进而取胜。

于是,黄帝成竹在胸,跟刑天作战时不紧不慢,只是防守并不进攻。就这样,尽量激起他的怒火。刑天斧子锋利力气又大,斧斧都不离黄帝的脑袋顶门,可是因为黄帝防守很严密,怎么也伤不到黄帝一根毫毛。

这样一直拼杀,两人腾云驾雾,从天上打到地上,又从地上打到天上;从西南打到中原,又从中原打到东南,杀声震天,飞砂走石,烟尘遍地。不知不觉,两人打到了炎帝出生地的常羊山旁边。刑天因为总是不能取胜,心里很着急,出战时的一腔怒气全部郁结在丹田,不能发泄,胸膛都快憋得爆炸了。他的大斧头挥舞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钢牙咬得咯咯作响,附近的山河也被他劈得粉碎。刑天越是急,黄帝也就越是不慌不忙。

冷不防,黄帝瞅了个空,虚晃一剑,转身假装逃走,刑天以为能得胜,步步进逼,根本就忘记了防守。猛然间,只见黄帝一个翻身,青亮的剑光一闪,向猝不及防的刑天的脖颈抹去,一道血光喷射,轰然间,刑天如山般大的头颅掉到了地上,滚到了常羊山的山脚下。

刑天虽没有了头颅,但并没有死,只是心里很发慌,忙将斧子移到左手一并拿着,蹲下身子,在地上来回摸着寻找自己的头颅。因为他很急,很匆忙,右手胡乱地挥动,把那参天的大树都给触折了,那巨大的石头也被他捏得粉碎。整个常羊山周围,烟尘弥漫,木石横飞。

黄帝见到如此情景,恐怕刑天就要摸着头颅安上了,急忙挥起宝剑,向常羊山奋力劈去,只听见震天的巨响,常羊山被黄帝一分为二,从中间裂开了一条很宽的缝隙。刑天的头颅一骨碌就滚进这条缝隙里面去了。只听见“喀嚓”一声巨响,黑沉沉的常羊山又合二为一,把刑天的头颅埋在山底下。

正蹲在地上摸索头颅的刑天,知道自己的头颅被埋进了常羊山,常羊山本是他本族居住的地方,这样,他的头颅就再也不可能出来了。

虽然他的头颅被埋葬,身首异处,但是他还是不甘心失败。突然间立起身来,左手握盾,右手持斧,用两个乳头作眼睛,用肚脐眼当嘴巴,向着黄帝这边猛劈狠砍。

黄帝看到刑天如此的刚勇不屈,心中暗暗叹服,下令女祭、女戚两个女巫,在刑天尸体的北边,容酒四升,用犀牛角盛着,同时捧上满满的祭品,向刑天的亡魂祭奠。到这时,刑天这才得以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一个“红小鬼”的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00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路经贵州时参军的一个“红小鬼”,现已是84岁的耄耋老人,虽已过去70年了,但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艰苦转战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特别是过草地的情况,至今记忆犹新。我们红六军团长征中走了两段草地,第一段是从西康色达到四川阿坝,走过了渺无人烟的干草地;第二段是从阿坝到甘肃哈达铺,走过了连鸟兽也难以见到的水草地。

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中央军委电令正式成立红二方面军,二、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从甘孜北进。我们红六军团当时在原西康省的甘海子,于1936年7月初出发,经西康色达县绕道青海省南部到四川阿坝。本来计划10天的路程,整整走了20天。由于部队刚通过了几座雪山,指战员们体力消耗严重,又缺少粮食,当我们第一次进入渺无人烟的茫茫草地后,虽然这里还只是干草地,但已面临到不少难以克服的困难。行军中,草地露营,经常遇到大风和雨雪袭击,气候恶劣,又没有粮食,指战员们有时连野菜也找不到,还有的战士因吃了毒蘑菇而致死。军团首长心急如焚,把马杀了给战士们充饥,但杯水车薪,部队天天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行进,而且还要和突然来袭的敌人骑兵作战。不少同志,在这第一段草地行军中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经过20天的艰难行军,到达四川阿坝,在阿坝部队稍事休整补充,准备过大草地(水草地),这也是红军长征路上最艰苦的一段行程。在这里首先是补充粮食,我们军团想尽办法筹集到一批青稞麦,加工成炒面发给每个人,作为过草地的全部口粮。我们于7月30日开始进入水草地,第一天就遭到暴风雨和冰雹的袭击。这里的气候,真如神话一般,变化莫测。本来万里无云,突然一片黑云会在头顶出现,于是大雨冰雹猛落下来,无处可躲,把大家打得浑身湿透,有人头上还被冰雹打起了包包。就这样,我们天天都在茫茫的水草地里艰难地跋涉,行进中每个人都要小心翼翼地沿着前面部队踩出的路前进,稍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沼,活活被草地吞没。

水草地行军,我们军团遇到的最大困难仍是缺粮。前段过干草地,指战员们饿着肚子走路,体力普遍下降,大家拖着虚弱的身体,继续通过环境非常恶劣的水草地,再加上缺粮,极度困难。当时我们的战斗口号是“走出草地就是胜利”。因此,我们军团行进中,只要一休营,大家都不顾疲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找吃的,有的挖野菜,有的捉鱼虾,有的拣死牛死马的骨头砸来煮水喝。总之,“为吃奋斗”,为争取活着走出草地干革命。

我们红六军团在这茫茫的水草地中整整走了9天,每天不仅要为“吃”奋斗,而且还要为“宿”担忧。我们宿营时的所谓“帐篷”,都是指战员们用自己的床单支撑起来的,既不遮风,也难御寒,更挡不了大雨夹着冰雹的袭击,有时碰上整夜下雨,大家只能背靠背地蹲在水里等待天明,有的体弱有病的同志支持不住而倒下,当场死去。我当时是红十八师三营七连的卫生员,我们连的二排长,江西人,是党支部委员,原来身体很好,打仗勇敢,很能干,行军中他经常帮助体弱有病的战士背枪,有时把两三个战士的枪都背上,叫“背架枪”,全连同志都很喜欢他。一天晚上经雨淋后,第二天他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咬紧牙关挣扎也无济于事。指导员和我要搀他走,他不要,战士们要背他走,他也不要。他说:“我不行了,你们难道想要多牺牲几个人吗?能多活着一个人走出草地就多一份革命力量牎”当天我们连是后卫,部队已经走了,指导员要照顾整个连队,就要我等一下二排长。我蹲在二排长身边,两人眼望着远去的部队,这时二排长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对我讲:“卫生员,你快走,等会儿你赶不上队伍了。”又指指身上还剩有一点炒面的干粮袋说:“炒面我用不着了,你拿上,你还小,一定要活着走出去……”看着二排长慢慢瘫倒在草地上,我已泣不成声,连连呼叫“二排长牎二排长……”可他再也听不到我的声音了。我们可爱的二排长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在茫茫的水草地上。

饥饿寒冷压不倒红军的英雄气概,艰难险阻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8月8日我们终于走出了水草地,到达四川省的包座。从这里往前又走了十几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山间隘路,通过了“八里卡子”“腊子口”等天险,才到达了甘肃的哈达铺。

经过雪山、草地,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转战,我们红六军团与其他军团一样,牺牲了很多优秀指战员,就拿我们连队来讲,原来有100多人,到走出草地时仅剩下17人。虽然人员减少了,但大家锻炼得更坚强了。“走出草地就是胜利”。指战员们情绪高涨、精神饱满地高唱着“大踏步,向前进,解放大西北……”勇往直前,奔赴抗日前线。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过草地只是其中一节。无数先烈出生入死,前赴后继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好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要牢记历史,学习先烈们,学习当年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继承、发扬光大他们的革命精神,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牛羊肉泡馍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70 字

+ 加入清单

"泡馍"的历史沿革众说纷纭,来自于"泡馍"故里--西安穆斯林坊上的说法也不统一。在众多的说法当中,"泡馍"源自"西域"的说法最为盛行,也最能服众。中国史学界和伊斯兰学界倾向认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即公元651年。迄今为止,伊斯兰教进入中国已经1350年。公认的史料记载,唐永徽二年,唐天子在长安接待了一个来自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唐时称"大食"的代表团。以此为标志,当时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和唐王朝就开始有了较为频繁的互动接触。也以此为标志,学界认为伊斯兰教正式传入中国。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学问既使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也是中阿交往的佐证。种种翔实史料不一而举。当时的唐王朝和被称为"大食"的阿拉伯帝国有过官方和民间的多层面交往。居住在长安城内的"胡商"让长安"西市"盛极一时。著名的"丝绸之路"连接起了"丝绸之路"起讫点的两种璀璨文明,各民族的交往、互通使"丝绸之路"繁荣无比,沿"丝绸之路"出现了无数大中城市。

唐玄宗天宝14年,历史上暴发了"安史之乱"。在广平郡王做、名将郭子仪的拥戴下,唐肃宗在今宁夏灵武即位。次年,即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向"大食"借兵,联合反攻"安史之乱"的叛军。"大食"军队和唐军一道平息了"安史之乱","从凉鄯而收两京。"平息"安史之乱"后,在唐王朝天于的恩准下,部分"大食"士兵获准驻兵长安。今天,西安市莲湖区小学习巷内仍有一座名叫"营里寺"的清真寺。中国穆斯林的许多习惯都和这支"大食"军队及居住在长安城内的"胡人"、"胡商"有关。

部分"大食"兵获准驻兵长安后,他们的日常生活仍要遵从伊斯兰习俗。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也最开放的都市之一,大量的"胡人"、"胡商"生活在长安。为了表明他们的伊斯兰特性,这些"大食"兵经常用他们在军营里的"腰牌"向周围的人说明他们的饮食禁忌。久而久之,有些"胡人"和当地商人专做"大食"兵的生意。为了让"大食"兵看得更清楚,他们就把"腰牌"放大并悬挂在门庭,"腰牌"的内容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把"汤瓶"。伊斯兰教规定每天要五次礼拜,每次礼拜必先沐浴。"汤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以"汤瓶"为标志的"腰牌"后来发展为一种标志,穆斯林大众称之为"清真牌"。清真饭店悬挂"清真牌"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行军打仗要备干粮,一种类似"馕"的食品很适合携带和保存,阿拉伯语称之为"饦尔木"。随着"大食"兵和当地人的交往日甚,"饦尔木"的制作方法也从军营传播到市井,久之就形成了今天西安穆斯林群众的主食之一"饦饦馍"。行军打仗旷日持久,士兵携带的"饦饦馍"也会变干变硬难以下咽。"大食"兵有吃羊肉的习惯,干硬的"饦饦馍"加上羊肉和羊肉汤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味道鲜美。这种饮食是他们的民族食品之一,阿拉伯地区称之为"穆勒格",伊朗地区称之为"阿卜古什"。在今天的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各地,仍可以发现这种酷似西安牛羊肉泡馍的食品。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很多的"大食"兵和"胡商"乐不思蜀,久居长安,他们的饮食习惯也慢慢溶入市井百姓之中。

行军打仗的饮食追求简单、快捷、方便。和平时期的饮食习惯,人们又追求色、香、味、形等,所以西安的泡馍方法很多。以就餐时间论分为早餐水盆羊肉、午餐泡馍、晚餐小妙。水盆羊肉要求鲜汤、热馍。泡馍要求肉烂、馍筋。小炒要求 肉、加醋以利消化。以烹调方法论可分为干泡、单走儿、口汤、水围城。以泡馍内容论可分为牛羊肉泡馍、萝卜、豆芽儿、白菜丸子、韭菜、韭黄、葱芽等蔬菜泡馍。为避免泡馍中的牛羊肉脂肪腻口,习惯上可佐以糖蒜。为了让泡馍看起来有层次,又加入了粉丝和大葱或蒜苗。我们今天习惯见到的泡馍形式就这样形成了。

历史发展到今天,牛羊肉泡馍已成为市井百姓久吃不衰的美食。在西安的大街小巷,经营牛羊肉泡馍的饭店星罗棋布,使这一美食充分得到了巩固和发扬,特别是知名品牌坊上人饭庄的牛羊肉泡馍被原国内贸易部、中国烹任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使泡馍一跃披上了"国字号"战袍,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纵观泡馍的演变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泡馍始终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大潮中,饮食的花海更加灿烂,我们期待着这一历史的"食粹"有更精彩的演出。

因为,历史就是创新,创新就是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明神宗是个贪财如命的昏君,他追求享乐生活,没完没了地搜罗金银珠宝,把国库都挥霍空了,就千方百计向民间搜刮。

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在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在苏州,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雇用机工,城里的机工总共有几千人。

这种商业城市的繁荣情况,使明朝统治者认为有利可图。为了榨取更多钱财,明神宗就派了一批宦官到那些城市去收税,这种宦官就叫做税监。税监不但征收苛捐杂税,还向百姓敲榨勒索,把百姓害得好苦。

公元1601年,明神宗派税监孙隆到苏州征税,孙隆一到苏州,就跟当地地痞土棍勾结,在苏州城各处设立关卡,凡是绸缎布匹进出关卡,一律征收重税。商贩交不起税,就不敢进城做买卖。这一年,正好又碰上一连两个月阴雨,苏州闹了一场水灾,桑田淹没,机户停工。孙隆一伙还要向机户收税,规定每台织机收税银三钱;每匹绸缎,收税银五分,这一来更逼得许多机户倒闭,机工失业。

有一天,织工葛贤(又名葛成)路过葑门,见到孙隆手下几个税棍,正围住一个卖瓜的农民痛打。葛贤一打听,才知道那瓜农挑瓜进城的时候,税棍逼他交税,交不出就抢他的瓜;等瓜农卖了瓜,买米出城的时候,税棍又抢他的米顶税银。瓜农不答应,就遭到税棍的痛打。

葛贤平日对税监的压迫剥削,本来怀着满腔气愤,看到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他挥动他手里的芭蕉扇,高声呼喊打坏蛋。路边的群众一呼百应,像潮水一样涌到葑门税卡。税棍黄建节想要逃跑已经晚了。群众把他包围起来,拾起乱石、瓦片向黄建节扔去。这个作恶多端的恶棍,被乱石打得头破血流,丧了性命。

这时候,群众越聚越多,反抗情绪也沸腾起来。葛贤看到大伙打死了黄建节,知道事情闹大了,就和群众一起,到玄妙观开会商量。大家一不做,二不休,推举葛贤等二十多人当首领,找税监孙隆算账。

葛贤等分路找到十二个税棍的家,点起了一把火,把他们的家全烧了;另一路群众浩浩荡荡来到苏州税监衙门,捉拿孙隆。一时间,呐喊声震天动地,孙隆吓得魂不附体,爬出后墙,狼狈逃到杭州去了。

孙隆逃出苏州以后,苏州知府下令捉拿参加暴动的人。葛贤得到这消息,怕连累大家,自己跑到苏州府衙门,说:“带头的就是我一个人,要杀要剐由我顶着,不要牵连别人。

知府正为这个案子抓不到为首的人发愁,见到葛贤挺身出来投案,就把他关进监狱。

葛贤进监狱那天,成千上万的苏州市民含着眼泪为他送行。葛贤进了监狱,又有上千个人络绎不绝带着酒饭、衣服来慰问。葛贤再三推辞不收,大家还是不肯带回去,葛贤就把大伙慰问的酒饭等都分给监狱里被押的难友了。

明朝统治者看到这情况,没敢杀害葛贤。葛贤坐了两年牢,终于被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辽东豕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liáo dōng shǐ

【成语故事】

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反叛,朱浮写信给他,说有个辽河农夫因为生了一头白头猪就想去进献给皇帝,可走到辽东一带发现那里都是白头猪就只好打道回府,你就像那个农夫一样。

【出处】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

【解释】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少见多怪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井底之蛙、蜀犬吠日

【押韵词】将门无犬子、犁牛之子、不得其死、朱唇榴齿、不入兽穴,安得兽子、珠沉玉磒、忘生舍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来如此、迷金醉纸、......

【年代】古代

【示例】如井底蛙,如辽东豕,如夜郎之不知汉大,如匈奴之自谓天骄。 清·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

[历史典故:辽东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戚继光巧树军威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明隆庆二年,着名的抗倭英雄威继光被调往蓟州担任总兵,负责守卫大明的边境。

被委以重任的戚继光怀着兴奋又喜悦的心情到蓟州走马上任。可是,到了蓟州,戚继光就傻了眼,朝廷派他来这里带兵,可是这里的兵哪是兵呀,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但不会拉弓射箭,骑马格斗,就连简单的操练.,也提不起一点精神来。把这样的兵,拉到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对敌作战,那还不等着吃败仗吗?

看着这群散兵游勇,戚继光又气又急,茶饭不思。身边的谋士看不过眼,给戚继光出主意说:“将军何不拿出您抗倭时的气魄,来个杀一儆百,震慑一下他们!”

听了谋士的话,戚继光却摇头叹息说:“那样做,是会起到一点效果,可是恐怕也要把不少兵士吓得当了逃兵啊!”

经过反复思考,一个可以整顿军威的好方法在戚继光的头脑中闪现了出来。

那天早上,大雨滂沱,雨水溅起泥水,天地混沌一片。这种天气,人们巴不得能待在屋里,可是一大清早,戚继光就传令下去,无论是他带来的戚家军,还是原来蓟州的兵员,都到练兵场集合。

接到命令,所有的兵将都集合到练兵场上,在暴雨的袭击下,蓟州的兵员缩着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可是跟随戚继光的戚家军却在雨中有板有眼地操练起来。雨下了一天,戚家军就在雨中站了一天,练了一天。

看着脸上淌着雨水,身上裹着湿衣的成家军在雨中操练一天,还依然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蓟州的兵员们都从心底里对戚家军产生了一股敬意,这才叫兵啊!他们虽然没有说出来,可从他们一个个饱含崇敬的眼神中绝对可以看出,他们被戚家军的军威震撼住了。

从那天起,蓟州的兵员们也都学戚家军的样子,听从戚继光的指挥,认真操练,不久就练成了另一支英勇善战的戚家军。

戚继光面对散漫的蓟州军,没有采取强硬的治军措施,而是巧用戚家军给蓟州军立了榜样,既没有让蓟州军失了军心,又在全军树立起了军威,看来这位大英雄,勇猛之外,也不缺乏睿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飞夺泸定桥的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长征路上半碗青稞面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

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战士们听了他的话,都把仅有的青稞面装在粮袋里,拴在腰上。

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

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的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这天晚上又是狂风暴雨,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自然挡不住风雨的袭击。战士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周副主席命令战士们都到他作为办公室的帐篷里去休息。

大家怕影响他工作,都不肯去。

他冒这大雨亲自来了,说:“你们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话像火烤暖了战士们的心。

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

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

战士们流泪了,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

战士们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

行进着摧不垮的钢铁红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经典故事:燕昭王求贤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燕昭王求贤这个历史典故是比较有名的,大家了解故事的内容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湣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

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

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

齐湣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湣王逃回临淄去了。

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

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张家界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天门山相传,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称帝建都之后,便开始猜忌那些曾经给他立过赫赫战功的大臣们,并想把他们一一除掉。留侯张良一想到淮阴侯韩信死前曾说过的那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就不寒而栗。于是,他效法当年越国的范蠡,功成名就之后便急流勇退。

可是到哪里去好呢?张良突然想到昔日三闾大夫屈原被流放,曾游荆州、武陵,还给沅、澧二水和诸多名山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想必那里一定是人间仙境。

于是,张良循着屈原的足迹一路南行。后来,他辗转来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的青岩山。这里正是张良寻觅已久的世外桃源。从此,他居住下来,潜心学道,并留下了一脉张氏子孙。据说,张良为了让青岩山更加美丽,在山南种了七棵银杏树。这七棵银杏树长得枝繁叶茂,就像七把巨伞,撑在半山腰,好看极了。

许多年后的一天,有一个叫张万冲的朝廷官吏,带着妻室儿女,上青岩山游玩。他看到青岩山的景色如此美丽,如同仙境一般,顿生邪念,想要以这七棵银杏树为界,把青岩山这块神奇的土地占为己有。于是,他请来一名雕刻匠,要他在每一棵树上雕刻上一个大字,最后连成一句:指挥使张万冲界。

黄龙洞字刻完了,张万冲瞪着他那贼溜溜的小眼睛,得意地想:这么一块宝地马上就是我的了,将来让我的子孙在这仙山福地繁衍生息,世世代代享受我的恩泽。他赶紧命人在银杏树旁又立了一个告示牌,上面写道“以七棵银杏树为界,方圆五十里,从锣鼓塌至黄石寨,从朝天观到止马塌,一概禁止通行,违者砍头”。世代居住于此的张氏族人不得不携老扶幼,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到处流浪。

有一天,一个叫张家雄的猎人进山追赶老虎,恰巧从这七棵银杏树下路过,他见每棵树上都流着恶臭的黄水,好像在伤心地流泪。张家雄很惊诧,“真是奇怪,银杏树怎么会流泪呢?这里面一定有原因。”他再仔细一看,发现了银杏树上赫然刻着几个大字“指挥使张万冲界”,顿时火冒三丈,抽出猎刀将“万冲”二字,改成了“家雄”,然后把那块告示牌劈了个稀巴烂!就下山去了。

金鞭溪大峡谷位于公园东部,因流经金鞭岩得名。山寨的百姓们早就对张万冲的行为恨之入骨,见张家雄为他们出了口恶气都齐声叫好,只有张万冲气急败坏,暴跳如雷。他调来三百名官兵,把青岩山一带围得水泄不通,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抓到张家雄。可是他找了好几天,把山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搜了个遍,就是没有张家雄的影子。气急败坏的张万冲把百姓们赶到银杏树下,准备挨个审问。一刹那,狂涛巨浪,铺天盖地,把张万冲和他的三百兵马一齐卷进了金鞭溪。百姓们见状,忙对着银杏树作揖磕头,感谢苍天保佑。

鹞子寨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东北方向,与黄石寨、杨家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在金鞭溪右边,除一条路从花溪峪通老磨湾外,别无他路可走。这时,只听得云端上有人说:“此地本是天造地设,人间仙境,哪能容得张万冲这小儿在此造次!吾已令白果仙人将他葬入海底。此地现归张氏共同所有,世代繁衍生息!”说完,他将拂尘往七棵银杏树上一指,只见七棵银杏树上立即现出了“人间仙境张家界”七个金灿灿的大字。大家抬头打量这位神仙,只见他一副书生模样,头挽高髻,身穿麻衣,鹤须童颜,好一派仙风道骨。

人群中几个年岁大的老者惊呼:“那不是子房公公吗?”大家听了,急忙一齐跪在地上磕头。那个仙人轻甩衣袖,笑着消失在了茫茫云海之中。后来,因为是张良仙人赐名,人们便把青岩山叫做“张家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武则天妙招禁赌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07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武则天的祖父武华当过隋朝的洛阳郡丞,后来又做了商人,因为头脑灵活,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十几年时间,就积攒下了丰厚的财产,武华一家人过着衣食无忧的惬意日子。

当时,一种叫六博的棋类游戏很是流行,和现在的扑克,麻将一样,有人用它来消磨时间,沟通感情,而有的人则用它来赌博赢钱,武华在别人的引诱之下,也喜欢上了这种赌博,且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连生意都顾不上做了,终天泡在牌桌上,最终把家产田产全部输了进去,武华的妻子一气之下,抛下几个子女,投河自尽。不久后,武华也患上重病,不治而亡。从此后,武华的几个子女就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了。

所以武则天对于赌博深恶痛绝,她当上皇帝之后,就制定法律规定百姓凡犯赌博者轻者一律砍手,重者一律砍头,官吏参与赌博者,还要罪加一等。可是这样也有弊端,就像自己的一些重臣,像张柬之、桓彦范等人都喜欢赌博,朝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他们都是自己的爱臣,自己刚当上皇帝,江山未定,正是用人之际,自己又不舍得治他的罪。但是武则天知道这样偏袒下去,难于服众,怎么办呢?武则天想了很久,终于有了主意。

几天后,校尉王连因为聚众赌博被人举报,武则天就命御史来俊臣人将其抓获,王连一行战战兢兢的来到武则天面前,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请求武则天饶命,他们再也不敢了,岂料武则天并没有发怒,反而笑眯眯地说:“王爱卿,朕知道你很喜欢赌博,那么朕今天就成全你,让你一次赌个够!”

说完,武则天不由王连再说话,就命令来俊臣将王连一行人带出相府,此时,王连等人不知道武则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听天由命了。

王连等人低着头不知走了多远,忽听来俊臣说了一句:“到了!”王连抬头看去,原来此时身在京城青龙桥附近,一座高大巍峨的楼房出现在众人面前,门前有三个隶书大字:逍遥楼,大气磅礴,气度非凡,来俊臣带着他们走了进去。

进到逍遥楼里边,王连打量里边,但见楼中装修的富丽堂皇,非一般去处所能比,他还惊奇的发现,里边隔开了很多房间,门楣上写着一些字,有斗鸡、蹴鞠、六博……竟然全是赌具的名字,还没等王连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来俊臣说话了:“王校尉,这逍遥楼里边别的没有,就是赌具齐全,你想玩什么?”王连求饶道:“我再也不敢赌了,还请来大人在万岁面前美言几句,放了罪臣……”来俊臣冷冷地说:“让王校尉尽兴赌博,正是万岁特意嘱咐,王校尉可不能违背了万岁的一番美意呀,请选择吧!”王连没办法,只得选择了六博,来俊臣就让几个人进了六博那间房,逼着他们开始赌博,来俊臣则带着几个士兵亲自在一边监督。

中午时分,王连等人饿得肚子开始咕咕响,却还不见饭菜上来,人家来俊臣与几个手下却在一边的桌子上对着丰盛的酒肉大吃大喝,王连不敢问,只得咽了一口唾沫继续赌博。

晚上掌灯时分,王连等人已经饿得肚子贴着脊梁骨,他小心地问正在喝酒吃肉的来俊臣:“来大人,我们的饭什么时候上来?”来俊臣将一块鸡肉吞进肚里,说:“万岁只是让你们尽情赌博,却没有说给你们饭吃!”王连哀求道:“可否给一个窝窝头,我实在饿得没劲赌博了!”来俊臣不耐烦地一挥手:“窝头没有,不赌可不行!”没法子,王连等人只得饿着肚子继续赌下去。

王连等人整整在逍遥楼赌了三天三夜,直到双手抽筋,口吐白沫,昏厥过去,来俊臣这才去禀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就命医生前去逍遥楼将几个人救醒。

武则天的非常禁赌手段传开之后,那些喜欢赌博的官员和长安城的百姓们投鼠忌器,再也不敢赌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成语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精选

全文共 1821 字

+ 加入清单

卧薪尝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下面小编就收集了2016成语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精选,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我们都背过一段话:“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这二人之间的深仇大恨,要从他们的父辈谈起。

勾践的爹和夫差的爹互相攻伐,结怨已久。不想勾践他爹不争气,先死了。夫差他爹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地兴师伐越。结果被勾践杀死。弥留之际,夫差他爹感觉十分窝囊,就跟儿子夫差说了四个字:“必毋忘越”。

就这么四个字,诸侯之间正常的权利角逐变成了世仇。吴越之间,烽火不断。

自此,吴王夫差日夜练兵,誓要报杀父之仇。勾践听到消息,冷笑一声,要来个先发制人。

这时候,勾践手下重要的谋士范蠡说话了。范蠡说:“发起战争是逆德之事,是谋之下策,我们得占领道德制高点,这场战争不能打。”

年轻气盛,又刚刚尝到胜利果实的勾践怎么听得懂这种高谈阔论。潇洒地说了声:“吾意已决”,结局就是窝囊地败了。

夫差把勾践围在夫椒,勾践又死皮赖脸地向范蠡求策。范蠡说:“你现在几近覆灭,就死皮赖脸地去求,先活命再说。”

越王不是项羽那种英雄,他放得下身段。委曲求全,颜面尊严都不要了。

夫差手下伍子胥不放他。伍子胥知道,勾践是个有能力和野心的人,再加上他手下的两名贤臣—种、范蠡,如果今天不灭了他,以后必然后悔。

伍子胥这样想没用,因为夫差不信他这一套。可能在夫差心里,他是个判决生死的神,他享受这种居高临下的快感,他不愿意永绝后患。

勾践三番两次地求,终于活了下来。

胜利与失败,一线之隔。这次胜利了,下一次可能就是覆灭。勾践和夫差最失败的决定,都是在成功之后做的。

这一次,勾践不死,那他就很难再死了。

勾践回到越国,卧薪尝胆,等着一雪前耻。凡是一个王该做的,他都做了。在吴国上遭受的耻辱,如烙印一般深入骨髓。勾践时时不忘,不断抚慰士兵,招兵买马。仇恨让他盲目,幸好手下有良臣。

大夫逢告诫他:“现在国家刚刚殷实起来,你搞这种动作,不是引火烧身么。吴国和齐、晋、楚、越关系都不好,德少功多,骄横狂妄。我们联合其他国家,并和吴国交好。让其它三国和吴国斗。我么坐收渔翁之利才行。”

勾践莽撞,但他听劝。对于臣子的计策,他的答案往往是“善”。而夫差,被胜利迷惑了双眼,从此泥足深陷。

当夫差要打齐国的时候,伍子胥说:“齐国对吴国来说,无非是疥廯,真正的心腹之患,是越国啊。要打也是先打越。”

夫差又是不听,伍子胥以死相逼,夫差才改变心意。

可怜的伍子胥,每一次的进谏,都做好了抛头颅洒热血的准备。他不想输,可是王弱了,凭一己之力又怎么挽的回败局。聪明如他,或许在此刻,就已经看到了吴国的未来,也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越国君臣一心,又有良策。种说:“我看夫差越来越嘚瑟。我们向他借粮食,试探一下他对越国的态度。”

雕虫小技,在吴国却激起了波澜。伍子胥坚决不借。夫差却沉浸在胜利者的喜悦当中,随手就借了。伍子胥绝望了,佞人趁机谗害忠良。夫差刺伍子胥宝剑,令他自刎。

伍子胥大笑:“我辅佐你父亲称霸,又拥你为王。当初你想和我平分吴国,我都没要。今天,你反而因为谗言杀害我。以后,就挖出我的眼睛,挂于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军进入都城。”

伍子胥便以这种悲壮且悲剧的方式离开了。君君臣臣,他一定懂得,自己不过是君主的一枚棋子,如果要怨,只能怨自己选错了主。但怨完之后,他还是要站在自己的棋位上,看着自家山河破灭,看着王国之耻洒遍全身,自己却不躲不藏。

越国高兴了,不仅除了伍子胥,他们还确定了,夫差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就代表了,自己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

终于,在等着夫差举全国之力外出会盟时,越王兴兵,直奔夫差老巢。吴国只剩下一帮老弱病残,怎么抵挡的了越国兵威。可吴国终究是吴国,勾践知道自己并没有全胜的把握,就和吴国讲和了。

再过四年,越过又伐吴,经过三年的鏖战,终于把夫差围困在姑苏山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数年之后,这个场景再次上演。但是,这次放下尊严,委身求生的是吴王夫差。而越王勾践,听了范蠡的建议:“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吴王卒。

《史记》花了大量篇幅描写这块,大体是说,勾践起了恻隐之心,想放过吴王,最后实在不忍心,反而是范蠡代替他进行的审判。可是我觉得这是作者对胜利者的粉饰。勾践是个狠心的人,称霸之后,开国功臣都不放过,更何况赐予他无尽屈辱的夫差。

我想,当夫差跪在勾践面前时,勾践一定是狞笑着,抽出宝剑,一剑刺入他心头。一剑不够,再来一剑,直到那血水,冲淡了嘴中苦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关闭门羹历史典故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候,人们为了办一件事情,需要朋友帮忙,如果对方不表态或者拒绝相见,这样的情况,你常常会听到求助者笑着说:“吃了闭门羹啦!”

我们知道,羹在古代是指羊肉制成的糊状食品。后来慢慢的素食也作羹。凡是将粮食、果品和蔬菜煮成有浓汁的食品,都可以称为羹,如我们吃过的粟米羹、莲子羹等,到如今人们连普通的浓汁食品也称为羹了。

“闭门羹”是什么样的“羹”呢?其实,这不是什么特殊种类的食品,而是从古代闭门拒客的一个故事中流传下来的掌故。

相传在我国唐代,宣城女子史夙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很多年轻的男子,便慕名纷纷来拜访她,希望与她成为朋友,但是不少人却因为很难见到她,而不能如愿。

为什么很难见到她呢?因为她会客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她首先要求客人献上一首诗,她看中诗文后,才愿意与客人一见,然后才有可能谈到交朋友。

如果客人不会作诗,或者献上的诗文不被她看中,她就叫家里人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绝会客。

天长日久,来访的客人们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便主动地告辞了。

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所以人们便把这羹,称为史夙的“闭门羹”。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之后,人们便把“闭门羹”作为拒绝的代名词,只取“闭门”之意而无羹招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朝历史人物典故介绍

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的活动,历史学科是一门与“人”有关的学科,不同的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成长与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他们的相关事迹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朝历史人物典故,欢迎阅读借鉴!

清朝历史人物典故篇一:雍正对道教的丹药很感兴趣

雍正对道教修炼的丹药,非常感兴趣,在宫中蓄养道士为他炼丹。他亲自用朱笔书写密折数份,特谕一些地方心腹要员:"留心访问,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如果能找到,一定要耐心开导,不可强迫,并相赠重金来安顿他的家人。对本人更要优礼荣待,迅速派车护送来京;朕有用处,一定要博问广访,竭力为朕寻找。"为了消除诸大臣的疑虑,他同时说"即使送来的人没有本领,朕也不怪罪。朕自有试用的方法。"诸大臣接到如此上谕,又怎敢怠慢,纷纷推荐道士进京。

这些道士之中,他赞赏的是紫阳真人,说他所著的《悟真篇》,阐明了金丹的真谛,堪称"神仙"。雍正还写过许多歌颂道士采药、炼丹、放鹤的诗句。在他的《御制诗集》中。就有这样一首描写炼丹的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光芒冲斗耀,灵异卫龙蟠;自觉仙胎熟,天符降紫鸾。"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宫中炼丹图。

雍正服食丹药,除治病外,更重要的是补充元气的济丹,从不间断。他曾将济丹赏赐给心腹鄂尔泰和田文镜吃。说济丹是"经过精心炼制,不论寒热温凉,效果殊异,确是一种有益无害的良药,尽管放胆服用,不必有所怀疑。"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仓促驾崩。雍正驾崩后只隔一天,即八月二十五日,新君乾隆就下谕旨,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出宫,称他们是"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谣出事"。并将所有炼丹原料清运出宫。

清朝历史人物典故篇二:雍正治理乱收费

滥设名目,强收杂费,这是历朝贪官污吏惯用的发财之道,清朝尤其严重。清世宗雍正帝把禁绝地方官员乱收杂费作为治吏安民的内容之一,倾力整顿,颇见成效。

地方杂费有不少是相沿成习的。如奉天府,老百姓做生意的时候如果有车辆进出,就要到奉天府衙门领取照票,边门验票放行,小车一辆收银十六钱,大车一辆收银三十二钱,每年都收两千两左右,此项银两均被府尹、书吏、经历司查验等官员分掉。另外,有猪羊贩卖进出也要按照每口三钱收费。由于官吏的勒索,致使边口地带物价腾贵。

此事被巡察奉天的御史释迦保查实之后奏报给了朝廷,雍正帝立即下令严行查禁。奉天府府尹杨超曾遵奉谕旨,立即将车辆及猪羊收费项目尽行革除,不许再索取分文,雍正帝夸赞他办理得"非常及时,应该表彰"。在许多地方,给官员送礼长期盛行,如到任礼、端午礼、生日礼、阅城礼、盘库礼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东西上司一但收受,属员势必加征税课于人民,并且日后遇有请托便难拒绝,危害极大。在雍正帝的谕令下,各地规礼尽被裁革。

清朝历史人物典故篇三:雍正立储的新办法

因为有感于争储斗争的残酷,雍正即位后首先做的事,便是想出一个立储的新法子。一天,他召集五大臣及满汉文武官员去乾清宫商议hx事。他坐在龙椅上,对众大臣说:"父皇在世时,曾立二阿哥为太子,后来废而又立,立而又废。父皇晚年,常为此闷闷不乐。朕想到,立储乃国家大计,不立不好,明立又不好,你们有何妙策?"大臣们面面相觑,半晌,齐声奏道:"臣等愚昧,凭圣上意愿定夺便是!"雍正帝又说道:"朕以为,立皇太子与一般政事不同。一般政治须劳大臣们一起商量而定,立太子的事,做君王的理应独断专行。譬如朕目下有好几个皇子,倘让众大臣议定,则众口必不一致,让朕难以定夺。何况,明立太子,免不了兄弟争夺,惹出祸端,因此朕再三筹划,想出了一个变通法子,朕私下拟定皇储为谁,写在诏书上,密封收进匣内。"说到这里,雍正帝把头向上一抬,手朝上面一指,说,"匣子就安放在这块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你们说这样可好?"大臣们一听,异口同声回答道:"皇上思虑如此周详,臣下岂有异议?"当下,雍正帝便命众大臣退出殿去,只留下事务大臣在内,他亲手密书皇太子的名字,封藏在匣内,又命侍卫攀缘木梯而上,把这锦匣安放在匾额后面。从此以后,代代清帝都照雍正的做法,把皇太子名字藏在"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于是清帝传位才避免了宫廷内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女娲补天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74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没有地,没有山川湖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更不用说有人类。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才有了万物生灵。不知哪一年,西天突然塌了一块,天河中的水哗哗地从缺口流下人间,淹死了无数人畜,天下顿时沦为泽国。

当时,有个姑娘名叫女娲,住在再大的水也淹不到的山崖洞里。她目睹百姓颠沛流离,动了恻隐之心,立誓要把天上缺口补起来。她离开所住的崖洞,爬过无数高山,淌过许多大河,到处寻求补天的办法,可是都无结果。

她疲倦极了,坐下来歇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位神仙告诉她,昆仑山顶堆满许多五色宝石,用大火将宝石炼过,就可以拿来补天。

女娲醒来后,就直奔昆仑山。昆仑山高耸陡峭,更有狮虎等恶兽无数,等闲人上不了山。但她一心一意想早日找到补天的宝石替天下百姓消灾,道路崎岖险恶,全不加理会,日夜兼程,来到昆仑山下。

举头一望,到处是处锯似的荆棘、犬齿般的乱石,不但上山无路,山顶更高不可攀。然而她不怕险阻,拨开荆棘,攀过乱石,手脚伤痕累累,脸也被剌花,仍不分日夜往上爬,正当爬得疲惫不堪时,荆棘丛中突然扑出一只老虎,对她张牙舞爪。女娲正要躲避,老虎抢先一步一把抓住了她,张开血盆大口,要咬她的头。她镇定地说:“老虎,你先别性急,我这个头可以给你吃,可要等我去山顶找到宝石,补好天上缺口,你再来吃好不好?”

老虎似知人意,就放她走了。女娲再往上走,山越来越陡,雾也越来越浓,累得走不动了。她跌跌撞撞,爬爬滚滚,始终不停步。突然一阵狂风吹来,一只金毛雄狮从林中跃出,一口咬住女娲的头发。老虎从后面赶上来,对着狮子咆吼说:“这妞儿是我先抓到的,说好她补完天后让我吃,你竟敢抢先?”

狮子听了放下女娲,和老虎厮斗起来。结果狮子不敌,被老虎赶跑了。但老虎生怕女娲再让狮子抢去,就尾随女娲,一直跟到山顶。

女娲在山顶上终于找到五色宝石。她捡了许多,堆在山顶上,烧起一把大火,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宝石炼成熔浆。眼看熔浆炼成,女娲高兴极了,一次又一次用双手捧起熔浆拿去补天,直至天上缺口滴水不漏,她才舒了口气。这时,地上的百姓见天河水不再漏下来,纷纷重整家园,再过快活的日子。

女娲知道大功告成,完成了心愿,于是履行诺言,满心欢喜地对老虎说:“你现在可以吃我了!”

说完,她伸长颈项,等老虎来吃。说也奇怪,老虎并不来吃,反而和气地说:“像你这样一个为民造福、舍已为人的姑娘,我怎么能吃?况且,你将天补得完整无缺,我看了也开心。只是你还有剩余熔浆,多补一些,不是更牢靠吗?”

女娲听了,觉得老虎的话有道理,于是把剩下的熔浆全捧起来,高举双手,预备将缺口再加填补。眼看就要到天顶了,哪知突然从南海刮来一股狂风,吹得树倒山摇,女娲手中捧着的熔浆也吹掉了。

女娲一急,竟哭了起来。老虎见她这样,就对她说:“姑娘先不要哭,快骑到我背上,我们去把熔浆追回来。”

女娲果然止住泪,立即骑到老虎背上。老虎飞身跳下山崖,脚踏彩云,向光彩夺目的熔浆追去。

老虎背着女娲飞过三山五岳,飞过黄河长江,因为风太急了,始终没有追上。其后风渐渐平息了,他们加快脚步,哪知色彩斑斓的熔浆又慢慢向茫茫的大地落下去,他们唯有加一把劲向下追。追到洞庭湖上空,眼看就要追上了,老虎一时高兴,吼叫数声,慢了脚步。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女娲来不及接回熔浆,眼看着熔浆直泻洞庭湖。

熔浆一落到湖里,霎时间五彩缤纷,霞光万道,照得湖水通明透亮,不久熔浆就变成了七十二座形态不同的山峰,在水中半沉半浮,那白玉盘似的洞庭湖,添上了迷人的景致。

女娲虽然惋惜,但又觉得熔浆落入人间,也是好事。她落下来,站在还没有凝固的山峰上,脚下踩的是绿宝石熔浆,留下了一双深深的脚印。她再行几步。原来带软的山峰就凝结了,成为一个小岛。

也不知过了多久,娥皇、女英追寻夫君舜帝来到这儿,知道舜的噩耗,哭死在山上,后人就称这座山为“君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杜甫写“诗史”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96 字

+ 加入清单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三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见了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

后来,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出路的途径,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懊丧的心情就不用说了。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亲眼看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慨,就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写下的不朽诗句。

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他一个官职,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杜甫的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吃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长安。

长安已经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到处烧杀抢掠,宫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唐王朝的官员,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军解送到洛阳去。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叛军的头目看他不像什么大官,就把他放了。

第二年,杜甫从长安逃了出来,打听到唐肃宗已经到凤翔(今陕西凤翔),就赶到凤翔去见肃宗。那个时候,杜甫已经穷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旧麻鞋。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

左拾遗是个谏官。唐肃宗虽然给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却认真地办起事来,过了不久,宰相房琯(音guǎn)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第二年,他辞去了华州的官职。接着,关中闹了一场大旱灾,杜甫在那里穷得过不下去,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后来,因为他的朋友死去,在成都没有依靠,又带了全家向东流亡。公元770年,竟因贫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存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三箭定天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典出《旧唐书·薛仁贵传》。

唐朝时,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十分强大。唐高宗龙朔年间,突厥部落酋长比粟毒诱惑同罗、仆固等九姓部落,率领十万大军侵犯唐朝边境地区。

唐高宗得到边报,立即调兵遣将,派左护卫将军薛仁贵等将领领兵北上迎击。薛仁贵是唐朝初年第二代将领中的佼佼者。他本是农民出身,擅长骑马射箭,武艺高强。他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应征入伍,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很快脱颖而出,逐步升迁,成为一位著名的大将。

薛仁贵接到任命后,立即率军西进抗击敌军。经过几个月的艰辛行军,终于在天山脚下和九姓突厥的部队遭遇。

两军对阵。这时,比粟毒的九姓突厥部队有十多万人,而薛仁贵所率领的先头部队只有三万多人。比粟毒令几十名挠勇的突厥骑将上前挑战。他们自以为胜券在握,便肆无忌惮地向唐军冲杀过来。

薛仁贵单骑而出,大喝道:“敌将不得猖狂,看本将军神箭!”他勒住马,弯弓搭箭,“飕”的一声射去,那冲杀在最前面的一员敌将被射中咽喉,滚下马鞍,呜呼毕命。

那些突厥骑将见了,都十分吃惊。他们还没来得及勒住马,薛仁贵又射出第二支箭,那冲在第二的那名突厥将领“啊哟”一声,又被薛仁贵射中心窝,倒地而死。

其余的突厥骑将从来没有看到过箭术如此高明的人,吓得心惊胆战,一个个想勒转马头逃命。薛仁贵又一箭射出,射中一名敌将的头颅,那敌将也倒地身亡。

薛仁贵纵马上前,大喝道:“敌将听着,你们若要活命,快快下马归降。不然,那三个已死的,便是你们的下场!”

前面的那些突厥骑将都被薛仁贵的神箭吓住了,纷纷下马投降。突厥的大队人马也吓得军无斗志,转身向沙漠逃命。比粟毒弹压不住,也只得随军逃命。

薛仁贵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斩获不少,还俘获了好几名九姓突厥的酋长。

薛仁贵率军凯旋。一路上,军士高唱凯歌:“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从这一战后,九姓突厥便开始衰落,不敢再侵扰大唐的边境了。

以后,薛仁贵又屡立战功,被唐高宗封为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平阳郡公。

后来,“三箭定天山”这一典故,用来称赞武将高强的武艺和卓越的功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相关历史典故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个小柄家叫杞(qǐ)。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全身。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chōng)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有个热心人看到他那副忧愁烦闷的样子,担心他把身体弄坏了,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股积聚的气体,上下四方到处都有。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触。你整天在气体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掉下来呢?”

这个杞国人半信半疑地问:“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不会,不会!”那个人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你尽避放心。”杞国人又问:“那么地要是塌下去怎么办呢?”热心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块。你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动,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杞国人听了,心里好象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笑容。那个热心人,因为解除了杞国人的忧愁,也十分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扬州二十四桥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40 字

+ 加入清单

扬州二十四桥是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那么关于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了解扬州二十四桥历史典故吧。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一首名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说到扬州二十四桥,就无法回避一个千古之谜:它究竟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至今未能解得开。

二十四桥得名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扬州出西门向北行3-5里处,有一石桥和一木桥,两相近桥头的距离约24步,村里的长者都认为这儿就是“二十四桥”。在他们幼小的时候,都有被长辈牵着小手“数数过桥”的经历:跨过一座桥,从一个桥头走向另一个桥头,“一步、二步……”一般都是二十四步。照这种说法,“二十四桥”是两座桥的统称。

二十四桥猜测

其实从宋代起,“二十四桥”便成了一宗众说纷纭而无定论的疑桉:有人说是一座桥,有人认为是指二十四座桥。历代的辞典、诗词注解也都兼收两派之说,而不敢轻易取舍。

南宋词人姜白石在一个初冬来到扬州,写下了《扬州慢》这一千古绝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词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看,“二十四桥”似乎是指一座桥。

有人认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实际上从来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扬州桥梁的总称。最早对此作出解释的是宋朝大科学家沉括,他认为“扬州唐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五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并在卷中从城区的汶河茶园桥起,到东面的山光桥止一一列出了桥名,但算来算去仅有21座桥的名称。也有人认为杜牧诗中的“何处”二字,清楚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念:二十四桥绝不是一座桥。

二十四桥争论

二十四桥的姿那麽美?二十四桥的月那麽妙?历史上有没有二十四桥?二十四桥究竟指的是什麽?古往今来,多少风雅人士试图探个究竟,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种种:

1、“二十四桥”就是一座桥,只因传说隋炀帝时,有24个美人月夜在桥上吹箫,故名“二十四美人桥”,简称“二十四桥”或“廿四桥”。到了清代,人们逐渐倾向于那原是一座桥的名称。清代扬州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跨西门街东西两岸”。

近来,扬州的一位青年作家,从语言上、地理位置上对“二十四桥”作了大量的论证:扬州“二十四桥”为“阿师桥”的谐音,并考证沉括记载的阿师桥,为今城北的螺丝湾桥。根据《汉语音韵学导论》一书拟唐音“二”、“十”、“四”、“桥”分别与“阿师桥”音同。若从扬州方言观之,“二十四桥”与“阿师桥”之古音也相近。因“阿”古音为a(见王力的《汉语语音学》),“二”古代的北方方言也为a。

2、“二十四桥”就是遍布扬州地区的24座桥梁。沉括对二十四桥循名责实一一以求,但只凑成21座。南宋的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则记载:“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3、“二十四桥”是古代扬州桥梁的编号。在古诗中以序号称桥的不乏其例,就唐代扬州而言,对桥的编码也是有桉可稽的。唐朝施肩吾《戏赠李主簿》诗有“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之句。唐人张齐《寄扬州故人》诗中有“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4、“二十四桥”在诗文中是虚指而非实指,故“二十四桥”既非24座亦不是一座,不过是泛指扬州小桥多罢了。杜牧常常喜欢用数字入诗。如《江南春》绝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赠别》一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谴怀》的诗句中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等。由此可见,杜牧喜欢用数字,又特别喜欢用约数。因为它为约数,即不是实数,更不是专名。

当然,也有人指出“二十四桥”借指扬州,泛指扬州的繁华或是专指扬州美人,这些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二十四桥”的最终解释权,恐怕还得归杜牧。

扬州二十四桥现状

今天,念四路中段东面,五亭桥西边的景区就叫二十四桥景区。其主建筑熙春台东面有毛`泽东手书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碑。在熙春台东北80米的地方,有一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公园中常见的那种小卑桥,宽2.4米,两头各有二十四层台阶,两边各有二十四根栏杆,叫它二十四桥。桥的西北有一座简洁的亭子,宛在水中央,叫吹箫厅。这算是为外地游客建的,就好比今人在鲁迅故居百草园里种了一块菜来和散文对应一样。建这么一座“二十四桥”,也表明比较可信的是指一座桥。这座现代的“二十四桥”不是古代的二十四桥的复制,品味不怎么高,有些俗气。

[扬州二十四桥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酣战直罗镇的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2322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第一、三军团,胜利到达了陕甘根据地的保安县吴起镇。

11月3日,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并将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共约一万一千余人,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然而,蒋介石却并不甘心失败,九月二十六日,他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共”总司令部,指挥陕、甘、宁、青四省的国民党军作战。由于没能拦住红军,他又改了政策。

10月28日,得知红军主力已到达了陕北,蒋介石调整了国民党西北“剿总”的部署。改以五个师的兵力,采取东西对进、南进北堵的作战方针,企图围歼红军部队于洛河以西的地区。

他的计划,以董英斌部四个师为西路,自庆阳、合水出动,经太白镇沿葫芦河东进;而以王以哲部一个师为东路,先由洛川前推,然后经羊泉镇沿葫芦河西进。

当时,红一方面军刚刚经过长征,只有一万余人。而敌人的东西两路军队,加起来共有三万余人,而且装备十分精良。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敌人上有飞机护航,下有重型机枪和大炮,并且弹药粮草都十分充足。

能否打破敌人的这次进攻,关系到党中央和红军能否在陕北开展工作,建立新的根据地。同时也关系到红军今后的命运。

为了粉碎敌人新一轮的进攻,毛泽东、彭德怀等红军的领导人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首先在直罗镇一带消灭沿葫芦河东进的敌人一个师,打破蒋介石东西并进的战略部署。而后再转移兵力,各个消灭。这样可进可退,比较灵活。

10月28日,敌人的西路军第五十七军开始东进,在红军有意退让的情况下,十一月初他们就占领太白镇。但半个多月过去了,敌人在太白镇徘徊(páihuái)不前。

红军领导见敌人不再前进,就想办法调动敌人。命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一部加紧围攻甘泉地区,引敌人前进。消息传到太白镇,敌人果然上当了,第五十七军迅速向东开进。

11月20日,在飞机的掩护下,敌人的先头部队第一零九师,兵分三路沿葫芦河谷及南北山地向直罗镇进攻。红军为了诱敌深入,以一支部队与敌人接触,并节节败退。逐渐将敌人诱入直罗镇,进入了红军预设的战场之内。

20日下午,敌人不知是计,大摇大摆地开进直罗镇。

红军却为这样的结果高兴异常,早就定下了要在21日消灭这股敌人的计划。

当晚,趁着夜色,红军战士将直罗镇围了个水泄不通。敌人毫不知情,还在做着打败红军的春秋大梦。战士们都跃跃欲试,就等指挥员一声令下。

许多战士等不及,连连跑到指挥员面前询问什么时候开战。指挥员看战士们情绪这么高涨,十分高兴。开玩笑说:“同志们,咱们这次围攻可向主席保证过,至少要消灭敌人两个师的兵力,一会儿打起来,可别给我丢脸。”

“放心吧!来两个师消灭两个师,来五个师消灭五个师!”

“就是啊,这种仗咱们又不是没打过,没问题。”

“好,你们有这个信心就行,可别光是嘴上功夫。”

“打上再说,您就瞧好吧!”

指挥员与战士们说说笑笑,战前的紧张气氛一点都没有了。很快,天微微发白了。快天亮了,指挥员看了一下时间,觉得是时候了,站起来高呼一句:“同志们!给我打!”说着先朝直罗镇里开了一枪。

寂静的早上,枪声格外清脆,直罗镇中的国民党官兵,睡地正香呢。听见枪声,都吓得一翻身坐起来,有些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是在梦中听到了枪声。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红一军团由北向南,断敌人的后路;红十五军团由南向北,防止敌人往东逃跑,一起对敌发起了进攻。一时间,枪炮声响彻了山谷。

敌人从睡梦中惊醒后四散奔逃,但在红军的严密包围之下,就是冲不出去。敌人的军队更乱了,战斗都到中午十二点,敌人一零九师大部分都被消灭了,只有师长牛元峰带领五百多残兵逃到镇东南高地上的一个土寨内,固守不出,等待援救。

这个时候,敌人的东西两路援军都已到了直罗镇周围,已经离得很近了。而牛元峰所率领的残兵占据了有利地势,固守不出。红军进攻了许多次都不成功。几位首长商量了一下,决定对这一部分敌人采劝围而不攻”的策略,先集中主要兵力准备打援军。

红一方面军留了一小部分围住牛元峰残部,主力部队则向西进军,去打退来增援的敌人第一零六师和第一一一师。与这两个师的敌人相遇后,红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这两个师被红军的气势吓住,打到二十三日就且战且退,沿葫芦河西岸退走了。

红军乘胜追击,在张家湾地区消灭了敌人的一个团。

另一路来支援的敌军听闻西路敌军打了败仗,已经逃走了,也不敢恋战,沿原路退回了太白镇。

与此同时,被围困在直罗镇东南的土寨中的一零九师残部,眼见援兵无望,就于23日半夜,兵分几路,想要突围出去。第二天清晨,红十五军团发现敌人逃跑后,跟踪追击,于24日上午,将残余敌人全部消灭了。敌人的师长牛元峰被当场击毙。

至此,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蒋介石妄图把红军一网打尽的计划,又一次破产了。国民党军队灰头土脸,红军战士们却兴高采烈。

这次战役一共消灭敌人一个师和一个团,俘虏了敌人五千多人,粉碎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又一次“围剿”。

毛泽东在评价这次战役的影响时指出:“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是的,从今以后,红军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新的根据地,并不断地巩固在陕北的根据地。直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二万五千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从挫折中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