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3515

作文

1000

年的味道作文600字初一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寒风吹啊吹,却吹不走新年的喜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街小巷不时地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夜饭中的菜香飘十里,饺子发出阵阵香气,仔细一闻,空气中竟然还弥漫着烤地瓜的味道呢!

每逢春节时,随着春风,我们来到港尾亲戚家烤地瓜。地瓜可不是用火炉烤,而是在田地里烤的呢!首先,我拿着锄头在土地上挖个坑,“嘿哟,嘿哟!”这锄头足有好几斤重,和一个大西瓜差不多,不一会儿,我就干得满头大汗。我挥洒了一下汗,继续埋头苦干。终于挖了一个坑,在用挖出来的土揉成土块儿。这项活可不容易:既要把土捏紧实,要用力,可又不能太用力,把土挤碎了。捏土块时,土灰纷纷扑面而来,呛得我直咳嗽,连打了两个喷嚏呢!大家齐心协力,捏了许多土块儿,把土块儿叠成一座空心“金字塔,”“金字塔”下面留个“门”塞满木材。紧接着大伯掏出打火机,从容不迫地走到“金字塔”前面,缓缓地弯下腰,大伯捏起一片枯叶,用打火机烧着这片枯叶,只见它慢慢地卷起来,不一会就冒烟了,大伯赶紧把它扔进木材里,木材点燃了!最后在“金字塔”上面放一些地瓜,用土埋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过了一会儿,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那是年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和亲戚一起把土翻开,地瓜像是刚从土里长出来,一点也没变化,黑乎乎的。我急不可待地抓起一个地瓜,回到座位上剥开,只见里面金黄金黄的,我一口咬下去,那清甜的味道直沁肺腑,过年的烤地瓜真甜啊,甜似蜂蜜,那甜味一直在舌尖打转,久久不离;过年的烤地瓜真酥啊,又松又脆,入口就化,像饼干一样;过年的烤地瓜真暖啊,地瓜热乎乎的,吃下去冰凉的手脚马上暖和起来。

人们对去年的回忆,对新年的盼望,家人的团聚,都在这金黄的地瓜里。烤地瓜的味道,我久久忘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暑假的味道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的暑假是酸的,有人的暑假是甜的,有些人的暑假是辣的。可在我眼里,暑假的生活就是苦的。

这次暑假,妈妈为了避免我继续变胖,特地为我制作了一份“减肥计划”。

暑假第一天,为了好好庆祝一下,我早早地就爬起来了。窗外,明媚的阳光照进卧室,我感到十分温暖。哼着小曲走向餐厅,期待地想:“今天的早饭会是什么?”走到餐桌前,只见桌上放了一只碗,上面盖了一个盖子,盖子上也有一张字条:先踩跑步机500下,再吃早饭。”什么!500下,那还不如跑步呢!”虽然抱怨,但有什么办法呢?我无奈地走到踏步机前,不情愿的踩上去,一摇一摆的开始踩了,1个,2个,3个…我紧盯着显示屏,看着个数一个一个的增加。456、457……498、499!,加油!马上就到了!终于,500个了!我松了口气,一下子跳了下来,跑到餐桌前。哈哈!期待已久的早餐马上就要被我消灭了!

我打开盖子,刚准备大吃一顿,心情却一下子跌入深渊:餐盘里只有一块面包和一杯少的可怜的牛奶!算了算了,吃完再说吧,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不到一分钟,餐盘就变得空空如也。但还是很饿,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了小金库,里面还有一点钱,哦!可以去买点吃的!我跑进房间,打开了小金库,里面什么也没有,整个盒子都是空的!我变得更加失落,冰箱里总不可能没吃的吧,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跑到厨房,满怀期待地打开冰箱,一股股冷气扑面而来,冰箱里各种各样的美食一应俱全。”哇,吃的!“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随手拿了一块面包,刚准备享受着美食时,猛然看见冰箱门上有张统计表,上面有所有食物的数量。懊恼地把面包放了回去,我无助地瘫在地上:“谁来帮帮我啊!”

有人希望他那甜蜜的暑假无穷无尽,有人希望他那芬芳的暑假什么时候都有。可我希望我那苦涩的暑假再也别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记忆中的味道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中,总有一种味道让我魂牵梦绕,无法忘怀。我心中的这种味道,当属母亲做的酥油茶了。也许总是让我忘不了,总是若有若无地陪伴在我左右。——题记

从懂事到现在,尝过了许多的汤水饮料,有刺激的碳酸饮料,一口饮下,好像万马奔腾般浩荡;有口味淡淡的稀饭,一碗下去,也就只为填饱肚子。唯有那,母亲做的酥油茶,让我好似被冬日里的暖阳照着,温暖甜蜜。

酥油茶是藏族独有的饮料,在盛大的节日和宴会,在欢送友人、迎接远宾时,漂亮的姑娘们会一手举着红亮亮、盛满油酥茶的木碗,另一手拿着系有一条洁白哈达的茶壶,向长辈和朋友敬茶。那是我第一次觉得除了酒会醉人,茶也会醉人,浓香四溢,热气腾腾,恨不能融化在那温暖的香茶中。

妈妈是做酥油茶的好手。她会烧上一锅上好的泉水,掰下茶砖,冲好茶后,只取三分之一的上层茶水倒进茶壶,调上盐巴,再往酥油桶里放进只有拳头大小的酥油。再将剩余的茶水倒入酥油桶内,用力上下搅动使其混合均匀。这时候你会看到淡咖啡色的茶水慢慢变成了淡橘黄色。酥油茶也就制作完成了。

小时候我调皮好动,妈妈做茶的时候我总是在一旁捣乱。把茶饼藏起来,让妈妈找上半天。还一直故弄玄虚说不是自己干的。妈妈会一边唠叨着:“我明明放在这里了呀。”一边到处搜寻。我就会在一旁掩耳盗铃地帮忙寻找,再偷偷到藏匿茶饼的地方,拿到茶饼后,炫耀地说:“妈妈,你看,我找到了,我厉害吧?”妈妈会心一笑,总是会刮着我的鼻梁说:“你呀,这么调皮,啥时候才能长大。”我会顺势钻到妈妈的怀抱里,撒娇说:“我才不要长大呢,我想一直在妈妈身边陪着您。”

那时候的欢乐记忆犹新,好像昨天刚刚发生似的。那时候天真贪玩的我也已经长大了,陪妈妈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离开家去学校,妈妈总会习惯性地为我煮上一碗酥油茶。我依旧会陪着妈妈一起煮茶,只是不再像原来那样只会帮倒忙添乱了。如今的我几乎可以熟练地独立煮茶了,但我还是很享受和妈妈一起煮茶的时间,温馨快活。妈妈会一边唠叨着注意安全,一边娴熟地为我煮茶。当我喝下酥油茶时,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附着在我的身上,我会放下离别的悲痛,意气风发地走出家门。因为我知道妈妈的关怀在茶里,我喝下了茶,会把妈妈的爱融化到骨子里。如今学业越发忙碌,回去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这寒冷的高原上,我总是情不自禁想起妈妈的酥油茶,热气腾腾,芳香四溢,喝一口下去就好像拥有了举起几十斤重物的力量,就好像在寒风中妈妈亲手为我披了一件厚重的棉服般温暖。

记忆中这抹酥油茶的味道,给予我遨游书海的信心与决心。我时刻记得妈妈的话“多读书,你才能出人头地,走出去看看”。我会带着酥油茶的味道,朝圣般虔诚地奔着目标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味道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罗田,地处吴头楚尾的大别山腹地,秋冬季节,气候清寒,自古以来就有围坐火塘吃吊锅的习俗。说起家乡的味道,除了脆脆的板栗、甜甜的柿子、鲜嫩的野菜,最让我念念难忘的就是罗田吊锅了。

山乡土菜招远客,吊锅美名天下传。隆冬腊月,正值农闲,是乡亲们一年中最享受的时候,因为可以开始吃吊锅了。近几年“罗田吊锅”作为特色美食亮相于黄州的街头。城里的吊锅从土吊锅推陈出新,吊锅下面是由一个铁架子,铁架子中间的火盆里燃烧的是无烟,无污染的人造碳。架子上面的铁锅挂在升降自如的铁钩上,锅里煮的食物五花八门,蒸腾的美味香气扑鼻。

每每在黄州吃着家乡的吊锅,就想起老家三叔公家的土吊锅了。三叔公家的吊锅我觉得是最最正宗的“罗田吊锅”。三叔公家在楼房旁另砌了一间厨房,厨房靠墙的一角,用土砖做了一个火塘,火塘上方的桁条上安一根能升能降得滑钩,火锅就吊在滑钩上。土屋的另一角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树蔸子,这些硬柴可是烧火锅专备的。每逢回老家,亲朋好友围坐在火塘的四周,一碗自制的老米酒下肚,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接着,话匣子一打开,家长里短,乡间趣闻,无所不及。三叔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往火塘里添树蔸子,火塘里的火越烧越旺,吊锅里肥嫩的野干笋、美味的熏腊肉、腊鱼,地道的肉糕,金黄的炸豆腐,滑嫩的鱼丸子,再添上一碗香浓的土鸡汤,一起被锅下的柴火烧的咕嘟咕嘟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屋外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屋内炉火正旺,美酒飘香。我一边心满意足地享用着美味的火锅,一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句家乡人尽皆知的歌谣,用在此时是多么贴切!

家乡的春夏秋冬都有各种各样的野味美食,春天的地菜、香椿芽、春笋、荆芥茶叶;夏天的蕨苗、苦菜、马齿苋、枞树菇;秋天的板栗、甜柿等;冬天的吊锅、糍粑、各种干菜和野味等,它们具有家乡特别的味道,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

除了美食,我常常会想念家乡的青山绿水:神奇险秀笔架山、醉人秋色九资河、避暑胜地天堂寨,无不令人魂牵梦萦。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欢迎朋友们来罗田赏美景,品美食,点赞我们家乡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幸福的味道六年级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是听谁说,在三叶草里找到四叶草,就会找到幸福。于是,我便努力地找着,不停地找着,我要找到我的幸福!?题记

夕阳的余辉照着美丽的校园,一片一片,都是金黄色。有一段时间很讨厌太阳,因为那阳光太刺眼。于是一直躲在屋子里,避开一切。阳光是有味道的,你知道吗?我总试着去寻找阳光的味道,可是至今还是不知道,阳光的味道是怎样的。也许是自己太多愁善感,也许是自己太不会观察,以至忽略的太多,太多……

半天的休息是个很不错的时刻,可是为什么?我总是无缘无故地压抑,我想放声大哭、放声大叫,可是我没有勇气,这是懦弱吗?也许,是我变了吧。

朋友牵着我的手漫步在校园小公园的小道上。阳光透过树叶照着我们,好舒心;父母牵着我在草地上散步,阳光像调皮的小孩,亲吻着我的脸颊,好温暖……我顿时醒悟。阳光的味道,这就是阳光的味道!阳光中充满了幸福,阳光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我知道,再也不需要在三叶草中找什么四叶草了,因为我一直都有幸福。我要的并不是拥有四叶草后的幸福,而是拥有阳光的幸福,感受阳光中幸福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熟悉的味道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张楚悦

在烟雨蒙蒙,柔情似水的江边,小雨淅淅沥沥地下,天空是淡淡而典雅的灰色,从早上的烈日当空,到下午的牛毛细雨,雨渐渐润湿了窄窄的田间小道,我在小道旁的饭馆吃饭,对于我这种不爱吃辣的人,只点了一盘糯米排骨,热气腾腾的排骨上桌,微辣而暖暖的糯米拌着甜甜的白米饭吃,咸淡适中,再吃一些排骨,淡淡的辣味让排骨香而不腻,糯米也吸饱了蒸排骨的汤汁,再撒上葱花,提香清新,流连忘返,回味悠长,让人欲罢不能,尤其是在雨天,吃一笼既饱腹,又温暖了身子,不愧是成都一绝。

从成都旅行回家,我一直在念叨着色香味俱全的糯米排骨,我的姥姥听见了我一直说,便于默默地戴上老花镜,生疏地翻起手机在网上学习糯米排骨的做法,不知道姥姥试做了多少次,吃了多少盘糯米排骨,她做的直到她满意为止,她快速地把饭端来,轻轻地放在桌上,让我品尝品尝,我尝了一口,姥姥在旁充满期待地看着,我咂巴了一下嘴,姥姥见此,便焦急地看着我,我咧开嘴说:“味道与成都的一模一样,非常好吃。”姥姥的表情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心高兴地道:“那我以后多做给你吃。”

其实我没有说的,是那糯米排骨中好像多了点什么,仔细一想,那应该是爱的调味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再寄小读者读书笔记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再寄小读者(之一)通讯三》主要写了冰心老奶奶的妈妈对她的爱,对她的鼓励,让冰心老奶奶痛心的是——她母亲已经辞世13年了。

俗话说得好,“母爱如山”,母亲为了我们光明的前途,费尽千辛万苦。历史就有两个家喻户晓的例子:岳母刺字,孟母三迁,难道还不够吗?后来,怎么样,岳飞誓死抗金,孟子博古通今,现在母亲对我们多好,还有人打骂母亲。“百善孝为先”,还没有长大成人,孝顺父母,就已经打骂父母,孝心何在?这不谈孝心了,必须得谈良心!母亲生我们,忍着莫大的痛苦,过生日时,你有没有想到妈妈那时的样子,应该再给妈妈一份礼物,让她也开心一下,如果你以前打骂母亲,今日不打骂,就是给她一份礼物。

学会感恩,学会感恩爸爸,学会感恩妈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沉醉于旅行的味道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借着暑假,我踏上了旅途。

布拉格的夜空,月朗星稀,我与好友一路说说笑笑,最终踏进了一家别具风情风情的小酒馆。

酒馆里很安静,客人们停杯交盏的声音融在布拉格风情的舞曲里,显得温柔香甜。漫长的车途,早已让我们饿得饥肠辘辘。等到一盘烤猪排安静地摆放在我的眼前,我便迫不及待地大口吞咽。一入口,猪排上淋的一层BBQ烧烤酱直挑你的味蕾,紧接着猪肉恰到好处的热度与软嫩。土豆被切成月牙状,金脆诱人,像金黄的小船停舟在白色的瓷盘里,兴许是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太招人注目,一旁碧眼的店员小姐微笑地端来一杯水,嘴里用捷克语嘟囔着些什么,酒窝里满是甜蜜。酒足饭饱后,我与同伴美满地坐在座椅上,一起哼唱起小曲来。温暖的灯光洒在我们的脸上,令我生出一丝在阳光下戏耍的错觉来。

在布拉格,我沉醉于这绮丽的幸福的味道里。

一家干净的门面,几排朴素的桌椅,店里热闹而嘈杂的谈话声,是我对福建的第一印象。这是一家早点店,听父亲说,是他做了好久的“攻略”才找到的,我将信将疑的看着他。等那“招牌馄饨“荡漾在清汤底时,我更加好奇这馄饨神奇的味道来,用筷子挑起一颗来,能仔细的看到浅浅的肉色被包裹在白而晶莹的面皮里,呼之欲出。我将那一整颗放进嘴里,顿时,淡的葱香与直白的肉香和着面的柔软充斥口腔,此外再无其它滋味,却叫你觉出一股不同凡响的美味。看着我眼中放光,啧啧称奇的样子,父亲自豪地抽抽他厚厚的鼻子,这动作有些孩子气,让我笑了许久。

在福建,我沉醉于这质朴简单的味道里。

回到家,我还是不得安分。叫上姐姐一同去岳麓山。

待我们筋疲力尽下山,忽然瞥见那家经常去的粉店。我们相视一看,进去了。两碗辣椒炒肉粉上来,那熟悉的嗦粉声又传入耳朵,我们急忙而风火的吃完,却被辣的不成样。我们相对而坐,看着对方被辣得面红耳赤的样子,听着店小二扯着大嗓门喊:“轻挑煮烂咯~”,一边又闲扯着学校里的趣事,很是闲适。

在家乡,我沉醉于这惬意熟悉的味道里。

旅行的味道,缠于舌尖,印于记忆。那些丝丝缕缕的美好与温暖,汇成甘露,集成清风,滋润着我的心灵。

我沉醉于旅行的味道,亦沉醉于品味人生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朗读者陪伴观后感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印象中,电视黄金档不是播放电视连续剧,就是播放综艺文艺节目,《朗读者》是一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怎么会在央视一台黄金档时间播出?我带着这个疑惑,怀着好奇心,观看了已经播出的《朗读者》1-3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满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为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它还被微信的各个公众号大肆宣传!

这档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遇见”、“陪伴”、“选择”。第一期的“遇见”,既是一个好的开端,也让我们遇见了《朗读者》这档节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让人感到了各种温暖;第三期的“选择”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是由各种选择组成的。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生轨迹就会把你带向光明的未来。

来参加节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国际医生蒋励,她遇见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们;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他的父母改变了一生……

愿更多的人看到这档节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了解更多的好书!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月18日,《朗读者》开播,董卿自己任制作人、导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动人的是那些朗读者背后的真实情感故事,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朗读者》能够在黄金档播出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且现在我们正是需要这种拥有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能让人感到精神振奋的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全文共 2002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总导演之一刘欣曾说,这不是一档读书节目,强调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读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

这项人类几乎天然习得的技能,因为电视节目《朗读者》的热播,被带到我们的面前。当我们在谈论朗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明军,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

《朗读者》总导演之一刘欣曾说,这不是一档读书节目,强调的是情感,不是孤立地读一篇文章,而是挖掘文章背后的人和事。看了节目,最打动王明军的不是濮存昕[微博]这些名人,而是那几个无国界医生的从容淡定,那对来自成都的普通夫妻的文艺生活,还有老翻译家的率真与深情――那些普通人。

王明军笑言,最初很担心节目会找一堆明星,变成明星朗诵会,现在看来多虑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节目不能用力过猛,不要变成朗读版的‘艺术人生+感动中国’。朗诵是一个往里走、走向内心的过程,是个让人安静而自得的过程,而电视手段又不得不往外走,让更多人共鸣就不容易安静。当然,这样的节目,有总比没有好。”

节目组还在杭州设置了移动“朗读亭”。一天,一名75岁的老奶奶在亭子里读了老伴给她写的情书。那天是他们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病床上的老伴用唯一能动的手,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用了两个小时,给妻子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这份别人难以辨认的书信,老奶奶每一个字都背得出。走出朗读亭,她泪如雨下。

王明军说:“声音有色彩、有温度、有个性,能直扑人的心灵。声音的意义在于人类情感的唤起,营造一个更加鲜明的意象。朗读一定要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故事。哪怕你不专业,读得不顺、有口音,但那是从你心里发出来的声音,与你的身体、生活结合在一起,与我们共处的语境产生共鸣。”

有一首歌这样唱:“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心里记着我,就算日子匆匆过去我们曾走过。”歌声总有跨越时空的力量,唤起当年的情感。而在《朗读者》中,96岁的大翻译家许渊冲,讲到自己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时,依然露出少年般的笑容。

王明军说,听到一首歌,也许你会想起某个时代,但如果这首歌是某个人当年给你唱的,那就是你的私家记忆与时代记忆的交融。所以,同样的,我们读一篇文章,也能回忆想起当年读的时候,在你身边的那个人、那些事。

王明军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中国古代,文章一定是要读的,甚至“词”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就是为了唱;而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说明了朗读的必然。而且,很多文章形式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朗读,比如宣言、公告、诏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无论是关于祭祀还是战争的文章,都是要读出来的。

现在,我们从小学语文,顾名思义,语和文是连在一起的,而且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先语后文――先说话,再写字。只是到了更高年级,除了专业学生,考试只考写文章,朗读就被慢慢弱化,脱离了教育范畴。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朗读变成了纯艺术活动,更多与艺术演出画上等号,不再是口说我心,而是变成了表演。以至于很多年轻人一听“朗读”,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些夸张的表演,“啊!母亲!”“啊!祖国!”

王明军说:“这用行里的话说,就是拿腔拿调。自诩专业的人,一上台,就自然地做出了抒情状、叙事状、激动状。当然,也许他是真激动,但因为有了‘腔调’,就削弱了个性。其实朗读离普通人不远,只是它展现出来的样子离我们远,形式主义带来疏离感。”

《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朗读。

王明军说:“让朗读重回我们的情感和生活,这是《朗读者》正在寻找和回归的方向,也是这类节目带来的意义,优秀节目的意义也在于引领和示范。对普通人来说,朗读可以随时发生,但在读的同时还要去听,多听一些好的作品,多看一些好的节目。”

至于什么是适合朗读的文章?王明军认为,这与每一个朗读者的认知阶段相关。同样一句“白日依山尽”,小学生和大学生都能读,只是大学生会有更广阔的意境和更深远的想象。王明军不认可壁垒鲜明地把各个年龄段分隔开来,“你怎么知道孩子不能听大人读的东西呢”?

欧阳夏丹读过一套“家庭背景声”,里面收录了罗素等多位名家的文章,关于哲学、艺术、科学、人类社会等。“声音是一种特别好的伴随状态。把这样的朗读作为背景声在家里放,给孩子听,孩子不一定能跟着读,也不一定能听懂,但听着听着,就会进入到他的脑海中,孩子也许会受到影响”。

现在,线上有《朗读者》等朗读节目的热播;线下,也有不少年轻人热衷参与各类独立书店、出版文化机构组织的朗读活动。

在王明军看来,这些活动并非只是大城市文艺青年的专属:“朗读是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情感不分年龄与身份。设想,一个打工者,辛苦了一天,突然收到从老家寄来的一封孩子的信,他轻轻读出来,一定会心潮起伏――这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感情。不同艺术形式的流行程度不能一概而论,朗读可能无法超越KTV,但随着我们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心理安静程度的增加,朗读会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味道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童年,也想必大家的童年都是多姿多彩的吧想必大家的童年也都是多姿多彩的吧。我家住在乡下,乡下的儿童欢乐多,现在就来介绍一下吧。

小时每天早晨五六点就精神的不行,说要去田里玩。那时微风轻轻飘,田里呈一片金色。我起了床,跑到哥哥房间,二话不说地就把哥哥拉了起来,示意要让他陪我一同去地里嬉戏。哥哥看我这死缠烂打地不懈哥哥看我这死缠烂打不懈的样子,便也同我去了。

“喂,这儿有泥蚯泥鳅!”哥哥朝我喊来。我如同十万大军冲去了哥哥那。等到了快要到泥蚯泥鳅的地方我又慢下了脚步,一脚脚后根跟先落,然后脚掌缓缓放下地走了过去。哥哥一手指指向泥中,并压低了声音,翘着屁股说到道:“就在那啊。”我向田中看去,哎还真有一条!你居然没有在骗我!奖励你一次!

只见我身体微微下侧,膝盖微微弯了下去,手臂缓缓落了下去……对!就是这个时候!我猛地突然发力,“唰”的一下直按在土里。过了一会儿,我缓缓地把手从地里拔了出来。我激动地跳了起来,拍着哥哥说道:“我太厉害了吧!你看我抓到了耶!”话语还没落,我一直拿着我的泥蚯泥鳅拍着哥哥的肚皮。只见过了两秒,哥哥突然神色转变对我说:“你看你把放在泥里的手全擦在我身上了你看你,把手里的泥全按在我身上了!你气死我了!”说着他便随手向地里挖了一手泥来糊到我脸上,我气的得无话可说,便也拾了一手泥向他砸去。“哈哈笑死我了,你可别是个泥人啊!”我捂着嘴巴大笑着说。哥哥看我太小,最后也没有反击我,只是给我脸做了一次“泥八巴护理”罢了。

如今哥哥已经成家立业,我也是一个初二的小少女了!回想起儿时的乐趣,还真是说不完。不管怎么说,儿时的味道,我依稀记得,也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记忆中的味道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又到了,看着庭院中梧桐叶飘落,又想起我那慈祥的奶奶。

奶奶是我最亲密的人,也是最疼我的人。

每年夏天,我们一家人就会回老家看奶奶。我一进家门,奶奶就跑过来拥抱我,摸着我的头满眼笑意地说,高了,瘦了,然后掏出一颗糖给我,我含着糖,看着慈祥的奶奶,真甜!

只要我们一到家,奶奶就忙得不亦乐乎。奶奶从下午2点开始准备晚饭,一直忙到六点。我们家的桌子很大,但奶奶做的菜总是放不下。每次吃饭,奶奶吃的都不多,一直看着我们笑,往我的碗里夹菜。只有我说:“奶奶,您吃啊。”她才会吃两口。

晚上,奶奶和我坐在梧桐树下闲聊,我给奶奶讲我在城里和小伙伴一起玩的事。她很乐意听,她在笑,星星在笑,就连月亮也在随她一起笑。奶奶给了我一颗糖,我含着糖进入梦乡,梦里一直浮现出奶奶的笑容,真甜!

生活中也有不如意的事,有一次,我一不小心犯了错,惹得妈妈大发雷霆,我一脸委屈地看着妈妈背后的奶奶,奶奶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走了。我感觉更伤心了,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呜呜呜……”地哭着,周围一片漆黑。不知什么时候,房间“啪”地亮了起来,我偷瞄了一眼,是奶奶!我还在生她的气,干脆装睡。奶奶坐到我床边,一眼就看穿了我的想法。

“傻孩子,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她握着手,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由于好奇,我一下钻出了被窝,奶奶张开手,是糖!我破涕而笑,晶莹的泪珠还挂在眼角。把糖含在嘴里,奶奶也笑了。

我坐在庭院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在我身上,就像奶奶温暖的手抚摸着我,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记忆中的味道,真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文脉的味道作文800字

全文共 1778 字

+ 加入清单

风光无限好,品读细入微

漫卷书香气,谁解其中味?—— 题记

记得很久以前随家人外出游玩,父亲开着车,看着窗外的景色,绵延的山脉高低起伏,深沉的灰土与翠绿的竹林相映成趣。其各有态,少不了几许裸露的山脉,却也不突兀。这,或许便是一种脉吧?一种自然的脉,有起落,或有断裂,却依然浑然一体。这脉,多像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提到的文脉啊,只不过是一个有形一个无形罢了。

这篇文章,从太过古老以致无法考究的神话开始,带领我们穿越一个朝代,领略朝代中各个文采魅力均是惊艳绝伦的著名文人,探寻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生平,追寻他们的足迹,直至今朝。而将这一切串联起来后得到的,便是余秋雨所说的文脉。

步入书房,坐下细细品读文章,午后的阳光直射在你要读的书页中。感受这文化的积淀。古色古香的书画,文人墨客的传记与文章,从远古到近代,构成了这一文脉。

那么,这生气勃勃的,古老而大气的文脉中,其中又涌动着什么?是文人墨客吗?还是所谓文化?

倘若高新一中是一种脉,那么,谁是脉的组成部分?我想,应是老师与学生们。

那么,文脉呢?

余秋雨认为,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它贯穿了古今,述说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没有错,笔墨的确承载了历史,但在我看来,在看了《中国文脉》一书后的我看来,承载历史真正内涵的,却是文字,笔墨真正能代表的,不过是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罢了。我从未觉得自古以来的文人是文脉的全部,对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想想看,中国如此辽阔的疆土,差不多有欧洲般大小,而欧洲却分成了几十个小国家,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什么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分裂?原因是文字,文字具有极强的凝聚与生命力。它把中国紧紧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

在书中随余秋雨的思潮,随历史的波涛,我见过了太多文人一生的足迹、坎坷和辉煌。没错,他们是笔墨的传承者,他们也用自己的精神书写了历史,但是,倘若没有文字,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又何以书写呢?笔墨于我,不过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种更具国人内心真情的文字。但换个角度,笔墨又是文字的升华,用文字来讲述情感,或许需要很多描写,而笔墨,也许只需几许。也因此,笔墨和文字成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尽管它们本是同源,同是用于表达国人内心真情。当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我无意感慨,但眼看这时代,笔墨除了成为文档中字体一栏的固定一员,也并无太多用处,并不为大多数人钟情。尽管政府提倡学写毛笔字,学习这种笔墨,可是真正喜爱它,不将它视为一种无奈的任务,抑或是炫耀的资本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否认在千千万万人中,总有那么些钟情于笔墨的人们,但需要我们灌注情感、花费大把时间和精力的笔墨,除了那些真正有底蕴、有阅历的人们,又还剩多少呢?

故而,我更为看重文字。

无论多少年过去,文字依旧是人们表达、体现情感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从国人出生开始,由身边人引导;上学,又转变为谈吐和作文;工作,又演变成所谓论文的存在;再过几年,它又成为你抒发内心愁绪和欢乐的表达方式。就这样,文字成为证明国人生活阅历、文化内涵,抒发国人内心情感的几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庄的方块字牢牢占据了绝大多数国人的内心,国人惯于用此表达,也钟情于用此表达。这种表达,往往成为中国历史上浩长文脉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话、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至近代、现代、当代的散文、新诗、小说等等。也正是因为这种表达,专于文字的表达,使得文字无可替代地成为中国文脉奠定的基础。

至此,我终于解开困扰我内心许久的谜题,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是文脉之基础。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端庄方块字是有无穷魅力的,仅一个字,就可以从它的变形中发现无数奥妙。而当文字一个个汇聚在一起,成为文章的时候,文字就仿佛是你的心,它连接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四维空间和二维平面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才是文字真正的精华所在,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脉。

行走在这条文脉之上,领略文字的伟大,虽从不曾妄图将自己与文脉相接,但却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脉永存。

我一直都在追求,追求不可知的东西,但我也鞭策自己,去正确的看待每一件事物。文脉,也有味道吗?

在我看来,文脉的味在于“韵”。就如中国茶,其醇厚与绵长,伴随着传承历史的厚重感,散发着无穷的韵味。

认识文脉,感受文脉,感悟文脉,传承文脉。

我想,我们传承的,是民族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三的味道作文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星期五了,一个星期的劳累,一个星期的崩溃,一个星期的乖顺,今天终于可以统统放开了,喜悦都堆在我的脸上。对了,今天也是我的生日,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对我祝福呢?想到这,不免有些失落。

放学了,几个好姐妹突然冒到我身边对我嚷嚷:“哟,怎么不开心呀?我亲爱的小寿星,生日快乐!走,挑礼物去啰!”说着,拉着我的手跑开了。原来,她们是记得我的生日的,我心中一阵阵的温暖。

我这些好姐妹,虽然平时也为一些小事吵过闹过,不过,不到半天大家也都会忘到脑后,和好如初的。风雨中,她们会为我撑起一把伞;受伤了,她们会为我抚平伤口,给我安慰鼓励。有这些姐妹真好!友爱,是水果的味道,有酸,更有甜,甜到我的心里。

咖啡味的父爱,礼物挑好了,她们的父亲相继把她们都接走了,可我的爸爸怎么还不来呢?我的心里嘀咕着,又一阵失落。前面的人影渐渐小了,街上的人渐渐少了,学校的彩灯亮了。站在校门口的我,心却在阴暗的角落。难道爸爸竟忘了我回家的时间了吗?

昏暗之中,远处一个身影逐渐清晰。那微微佝偻着的背告诉我,爸爸来了。走到我身边,没容我说话,爸爸就嚷起来:“你在哪儿的呀?我来回找了几趟,放学了不知道我在校门口等你呀?”原来,父亲早就在门口等我,可我在商店里,并没有看见父亲,父亲没等着,又以为我已经回去了,到家又发现没有,再一路找回来。看着父亲那被秋风吹起的白发,那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那写满焦急的脸,我哭了。是委屈,还是感动,我也分不清。

父爱是咖啡的味道,虽苦,却浓厚香醇,回味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朗读者第十期味道观后感

全文共 1253 字

+ 加入清单

由著名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也在此后不久接棒央视黄金档。“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董卿介绍,《朗读者》力求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希望这档节目能够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对于充斥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所朗读篇章诗文、或唱首歌,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如和煦的春风、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拨动并滋润着每个人的心弦。

这是继诗词大会后,央视又一次在一套黄金时段,推出的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又一个好节目《朗读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没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周日晚央视三套、于7点半进行的重播,感悟颇深。

从这几档节目的共性中不难看出,当下,观众对于高品质的文化节目,已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成功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的关正文介绍:“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这是人们离不开故事阅读的根本原因,也是《见字如面》等节目最坚实的底气。”

同时,关正文直言,“当我们不断地亲近经典,真正地进行经典传播时,我们找到了更利于扎根的沃土,这个沃土是我们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更能带来启发意义的是,从几档节目的热播能够看出,其实文化与娱乐并不矛盾。在清晰的赛制、良性竞争的氛围中,好的内容不仅不会被遮蔽,反而会焕发出更富有朝气的生命力。

《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他们自己的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非常融合、恰到好处。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说起做《朗读者》的初衷,董卿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可能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我们自己也会去读,去品味。但那与《朗读者》的现场氛围与感染力还是大有不同。

泡一杯香茶,在熟悉又清淡的味道缭绕中,在欲望纵横的嘈杂中,随着朗读者的思绪,读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读出一天的灿烂和启迪,让这份洗尽世间铅华的情思、荡涤或冲淡腐臭污浊的蔓延,让精神家园变得落英缤纷,青春常在。岁月静好、静美,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去感受吧。《朗读者》等你。

“正如一封封触动人心的书信、一段段不因岁月流逝而失去光泽的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空间的隔阻,与今时今地的观众心灵相通,那些真正好的文化产品,一定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空间。”有学者分析。

有的节目可以做一时,但有的节目可以做一世。让观众在电视荧屏上邂逅“诗与远方”,需要电视创作人对人文精神的坚守,正如关正文所说,“一个精神上特别丰富的人,生产的产品才具有深厚的精神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白面的味道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从陕西到广州,中国人对面食的做法不同,但对面粉的热爱……”电视机里传来播音员讲述面食的声音,爷爷欣喜地听着,转头对我说:“走,佳慧,今天咱也出去吃面。”

走出门外,路灯下的雪一片一片落下。一会儿,就走到了一个牌匾十分破旧的面馆,只能依稀看出牌匾上的一个“阿”字了。进门后,我与爷爷抖了抖衣帽里的雪花儿,爷爷招了招手说:“老样子。”一个胖胖的师傅就立即点头回复了。我问爷爷:“你们很熟吗?”爷爷点上了一根烟,开始诉说他的故事。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那时爷爷还年轻,总去胖师傅的面馆,但后来那房子被开发商占用了,师傅去理论但并无用。然后,面馆竟也随着那房子一去无踪了。“嗨,你猜后来怎么样了?有一次我在商店买东西,看见一个模糊的人影,好像是他,我就追过去,果然是他。他说,他一直都在,从未离开过,只是现在只能给别人打工了。他告诉我现在打工的饭店,我就再次续上与师傅的面缘。”

我看着玻璃板后面的胖师傅,他用力地摔打着面团,那白嫩的面团在师傅手中,变成条状,再细放进锅中煮着。

回头一看,我发现旁边还坐着一桌顾客,两个男人,一个女人。其中一个男人眉飞色舞、口水横飞地说着有关钱财的种种,听着却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话罢了。他一边说一边把面条和菜塞在自己的嘴里。

一会儿,我们的面条终于来了,清汤白面,没有淋香油,没撒芝麻和香菜,只有寥寥几个葱花漂在碗中。我拿起筷子夹起面条放进嘴里,正如表面所呈现出来的那样,清淡而朴实。我笑着问站在我一旁微笑着的师傅:“师傅,这面这么好吃,是不是有什么秘方呀?”师傅挠着头红着脸说:“哪有什么秘方,只不过做出了白面本质的味道罢了。”这一刻,我懂了白面的味道。

我与爷爷走出门外,雪还在下着,走在雪地上,我还在想:一樽清酒,一碗素面,这大概就是白面所包含的意义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三的味道作文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或许是因为长大了,或许是因为即将分离,或许是因为“初三”......初三的我们之间总存在一些微妙的感觉,即使有时只存在一瞬,即使;但它真实的存在过,它很美,我无法用言语去形容它。

纪念墙

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下,那里曾贴着46张白纸,是我们用一个中午的时间是它充实。那一个中午,我们用心写下;对同学的祝福,对好有的话,对曾给过我们微笑或曾伤害我们的感谢,我们还大胆的用我们对老师的昵称写下对老师的话语(那时的我们是朋友),我们的理想,目标。那一面墙是对我们付出三年的感情所建立的友谊的见证,是三年的纪念,是我们在这个教室存在三年的标记。

那一个午后,是考试的放松,亦是考试前的偷闲。男男女女或站或坐,围在床边,迎面吹来的风中似是透着淡淡的花香。我们谈笑风生,我们无所不谈,我们畅谈理想,我们互相调恺,我们相互打击(谁都深知那只是玩笑,或是在打击他人又或是在自嘲)。在初三,最后一学期的压力下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开怀过了,也从未如此坦白。那一个飘着花香的午后,我们笑得灿烂,笑得耀眼。

初三一瞬即逝,三年的努力只为了在中考的一次绽放!努力吧,让我们在初三最后剩下的时间里,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哪怕只有一瞬。渐渐明白,原来,一瞬和永远一样。

初三的味道,就像未被加工过的青橄榄,一口下去,涩涩的,苦苦的,让我几乎想吐出来,但一会之后,是甘甜。哭过之后的甘甜我会铭记。初三的味道,想一片柠檬,酸酸的却散发着清香。初三的味道,像花儿淡淡的清香,让人迷恋却捉摸不透,也正因如此,它深深的吸引这我们并是我沉迷——初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书是什么味道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陈慈豪

小时候,我在家里可是个小吃货,经常想是什么味道

于是,我就去问奶奶:“奶奶,书是什么味道?”奶奶说:“书啊,让我想想……书的味道是甜的!”我听了,又问了其它人,他们的回答都不同,有的说甜、有的说苦、又有的说酸。我对他们的想法进行思考。但是最终也一无所获。

于是独自一人去书房,随便抽出一本书,时不时咬一咬,可是什么味道也没有啊?我继续舔,说不定会舔出味道。这时爷爷推开门看见我正在舔书,马上把我和书分开,原来这本书是爷爷的老朋友,他已经看了许多遍了!

爷爷跟我说:“孙子啊!爷爷年青时总是和这本书形影不离,到现在还是三翻五次地去看看这本书,找找年青时的快乐。”爷爷这样讲我似乎听懂了一些。

而当我大了起来,我依然在寻觅书的味道。当我看了许多书之后,才对我年幼时的疑问画上了个完美的句号!

因为,每本书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所以大家说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从家里的小吃货转变为书中的小吃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味道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家,是一座岛屿,给予我们温暖,留下快乐的记忆;家,是我们在远方的牵挂;家的味道,总是能让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而那一道家乡菜,至今令我情有独钟。

松鼠桂鱼,是一道传统的苏州美食。之所以称它为“松鼠桂鱼”,是因为做菜时,当油淋到它身体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这声音十分像松鼠的叫声,因此而传名。

松鼠桂鱼色香味俱全,倒上了香甜可口的番茄汁,使它更加美味。拿起筷子,从那灿烂的橙色“花丛”中,夹起一块看起来诱人、可口的肉块轻轻地放入嘴中。刚入嘴时,味道丝甜。仔细品味一下,又渐渐地有一股清淡的一丝酸味。再细嚼一两下,浓香四溢的酸甜味在口中徘徊。咽入喉咙后,味道在喉间持久不散,那味道真是让人恋恋不忘。

不久前,我有幸再次品味到了那道菜。当时,我想吃,又不忍心吃,毕竟要尊重食物的灵魂。可美食的诱惑对我来说太大了,让我欲罢不能,如此美味的食物,顿时激活了我的味蕾,香甜的味道在我齿边绽放,令人陶醉。

松鼠桂鱼,此等美味的佳肴,让我连连下箸,满口清香。栩栩然,蝶与庄周,这也就不得而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麦芽糖的味道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再踏上那条熟悉的石板路。深呼吸,一抹淡淡的麦芽香气溢入鼻腔,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香味,钩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那时,我约莫五六岁吧,过年时母亲便会带着我去外婆家。这便是我一直乐衷于过年的原因了。从外婆家回来,多多少少可以顺到些黄坦糖。那甜到口水蔓延的滋味啊,多么令人怀念,令人回味无穷!

那时,我与小伙伴们都围在卖糖郎的身边买糖解馋。每次买来糖,都要和周遭的伙伴们攀比,比一比谁的大,谁的小;比一比谁的粗,谁的细。尔后,才恋恋不舍地将麦芽糖放入口中,一小口一口细细地品尝。

这麦芽糖可不是一般的黏!当这黄白黄白的麦芽糖黏住牙齿时,别无他路,须用舌尖一点一点地撬下。

卖糖郎的糖很快便卖光了。可是,我和小伙伴们还没吃够呢!这该如何是好?便只好回家缠着家中长辈做麦芽糖吃。外婆无法,便就只好开始做麦芽糖。外婆将优质大麦用泉水早晚各浸泡一次,约摸一周后,麦芽长至一寸长,将麦芽采下。做糖可用鲜芽,亦可晒干。将芽放入石臼中捣成粉,我在一旁看着,感觉那一锤锤好似锤在我的心上,将心中的恐惧锤小,激动、兴奋之情溢满了整个心,那一下一下机械般的敲击,看得我有些倦了,便不再看。召上小伙伴,一起玩儿去了。

玩累了,回到家中,啊哈哈哈!麦芽糖制作完成。赶忙抢了许多躲入房中慢慢地品尝去了。

如今,我又站在村口,陶醉在村中传来的阵阵麦芽香气。

走进村中,终于寻着了卖糖郞。买了袋糖后匆匆赶至小溪下游,坐在大石之上,将麦芽糖塞入口中,细细品尝。不变的味道,不变的麦芽香气,我似乎在冥冥之中又回到了那个纯真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幸福的味道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幸福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会有成千上万个答案,因为幸福在每个人心中定义各有不同,对幸福的感受也都不同。

穷人觉得有钱就是幸福,饿汉觉得有饭吃就是幸福,身患疾病的人觉得健康就是幸福,小朋友觉得有玩具玩就是幸福,老人觉得儿孙满堂就是幸福……而我的幸福源于我的家,一个简单却又温馨有爱的家。

幸福就是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可以看到爸爸精心准备的早餐:面包、牛奶、煎蛋、稀饭、咸菜、水煮蛋、面条、手抓饼、猪扒、牛排还有各类水果、酸奶等等,每天不重样,爸爸会轮流安排。爸爸还会6点多早早地就骑车出去打包面线糊或者扁食拌面回来。早晨丰富营养的早餐,满满的爱,这就是幸福!

幸福就是每当我放学时,我那可爱呆萌的弟弟便会兴冲冲地跑来开门,然后手舞足蹈,并露出特别灿烂的笑容,奶声奶气地说道:“姐姐回来啦!”

幸福就是每当一踏进家门,桌上就已经摆满了妈妈精心制作的香喷喷饭菜,然后对我轻声说道:“放下书包,洗洗手,吃饭啦!”

幸福就是每次妈妈对我嘘寒问暖,叮嘱我多穿衣服时,当我打开衣柜,看到妈妈已经洗好晒干并叠好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衣服,心里也是暖暖的!

幸福就是每次考试后,爸爸陪着我坐下来一起研究错题,一起感叹:“现在教育水平真是比以前提高了太多……”

幸福就是当我担心体育不及格,爸爸妈妈一起陪着跑步,练跳绳,打篮球,并给我足够的信心克服自己的弱点!

幸福就是当我生病时,爸爸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让我觉得病痛也是一件幸运的事!

这些都是日常熟悉而又朴实无华的,无关金钱权势,无需刻意修饰,但总让我能感觉自己被暖和的阳光包围着,让我不断地努力成长为一个自带光环的人,这就是幸福!有家人陪伴的日子,永远是最幸福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