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革命历史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汇编20篇】

浏览

78

作文

77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五十集伪央视“开年大戏”《人间正道是沧桑》日前终于在CCTV-8轰轰烈烈地落下帷幕。看罢全剧,有感而发,亦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天若有情天亦老

剧中杨、瞿两家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着实令我眼泪水嗒嗒滴了一把。杨立青与瞿霞两情相悦,最后立青娶了瞿霞的嫂子林娥,瞿霞嫁给了立青的同学穆震方;杨立华与瞿恩相爱甚笃,最后瞿恩牺牲,立华离开董建昌,独自将瞿、林两人的儿子费明(注意,这名儿是老董起的)抚养长大;杨立仁与林娥的办公室恋情无疾而终,立仁孤身一人去了台湾,林娥却与立青生下了一儿一女……

真应了那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于杨家三兄妹如是,于杨老爷如是,于瞿家两两兄妹亦如是。几人的情感纠葛看似无端,其实处处有迹可寻:瞿霞深爱立青,但八年牢狱让她身心交瘁,再也无力维持那段纯洁的感情——只有放弃,所以,她与老穆的感情“近乎父女”;立青与林娥同样失去了挚爱,尽管俩人在一起,但他们一开始并不能敞开心扉——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换来真正的爱情;立华爱瞿恩,但她还是去了莫斯科,也正是因为她爱瞿恩,她才会收养费明,把他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也许我们曾对瞿恩另娶耿耿于怀,但当林娥说“瞿恩爱我永远没有爱立华那么深”、瞿奶奶说“瞿恩他爱得那么深,只是不会表达才找我拿了这对耳坠”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这份超越主义的爱?

二、人间正道是沧桑

电视剧拍出了电影的味道。有两个画面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一个是谢雨时(解语石)牺牲时,躺在板车上,血与污泥糊满了脸,却依旧无法掩盖雪亮的眼睛——那眼神里,是信仰的光芒。一瞬间,我想起了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似乎那就是新任指导员的死亡。另一个是立华关了灯抽烟。她划燃了火柴,用烟雾吹灭了小小的火焰。那火苗一闪一闪,最终熄灭,有点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呼应了字幕“立华知道,立仁的未来一片黑暗”。

三、演员

看《人间正道是沧桑》前,我刚刚又看了一遍《潜伏》,所以刚开始的几集我还是非常关注孙红雷。但是渐渐地,我的注意力就放到了立华、瞿霞,还有立仁身上。孙红雷说,饰演立仁的黄志忠是个“戏疯子”,此言不虚。看看杨立仁在重庆谈判前情报工作失误后抓狂的表现:“我们误导了委座!耽误了党国的大政!!!”看后真叫人痛快淋漓;再看运送黄金时立仁冷静的表现:“帐目错了,杀你的头;黄金少了,杀我和吴师长的头”;还有面对楚材和父亲杨廷鹤的死时不同的表现,直叫人赞其收放自如。而饰演瞿霞的柯蓝,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她原来是个主持人,她把瞿霞的清秀、聪明,出狱后的痛苦、绝望,嫁给老穆后的矛盾心情表现得十分到位,特别是那句“你要打就打我,别打我丈夫!!!”,真的是撕心裂肺,绝望中的爆发。所以我觉得有的人说她“港味儿太浓”,应当是先入为主的缘故。

总的说来,《人间正道是沧桑》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革命影视观后感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帝制并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影响吧。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1)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3)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其次,在经济上,由于辛亥革命是各省独立响应,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之中,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除了袁世凯曾在二次革命之后曾短暂大致统一全国之外,其他时期中华民国的政权都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如号称统一的国民政府只能收到五个省的税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大陆再度统一。而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

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至于在生活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基本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概括:“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从思想、经济、社会、文化这四方面可以十分明显的体现出辛亥革命对我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尤其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可以说是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革命电影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五,我们一起看了电影《金刚川》,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去攻打美国的英勇事迹。本以为战争片,会用浓墨重彩描绘战役的大场面,但影片却把重点聚焦在了一座桥。随着旁白切入,娓娓道出这段实力悬殊的战争往事。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最终的决战阶段,为了确保金城前线的充足战斗力,志愿军战士必须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金刚川!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火力悬殊的情况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通过那座桥”是他们的共同目标。看电影的时候,你问了我,你说:“妈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过桥呢?”这道桥有多重要?用片中的一句话:通过了,敌人的地狱;被阻挡,我们的地狱。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生命线,轰炸机、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弹轮番上阵,日夜攻击,来来回回炸了七次,志愿军也反反复复修了七次。电影通过不同视角,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方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最终这一切又都回归到了桥面。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为了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冒死修桥过川。关键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冲不散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你看,这道“人桥“多么令人敬畏和感动啊!任何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靠众多人上下同心、并肩参与、相互影响、相互激励,最终才成就出历史的。

玉米地中的高炮班感动了我,张排长的哨子和关班长的呼哨,是传递信息,传递情感的方式。在敌机准备炸桥时,他们选择暴露自己,点燃明火,让敌人的凶猛炮火朝着自己攻击,炮位上的每一名战士都目光坚毅……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赢这最后一战,然后回家。但在这场异国他乡的战斗中,我想,无论是回家,还是牺牲,他们都准备好了。

一个个让人揪心落泪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长青,英雄常在。是你们让祖国边疆不受侵犯,让鸭绿江畔的山水一色!

孩子,你一定要自立自强,好好学习,笃定前行。长大了努力建设更好的中国,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

最后,向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而兴建的。1987年10月,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茨坪北面、山体如一座罗汉大佛像、林木葱郁的北岩峰落成,坐北朝南,占地26.68公顷。整个陵园分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纪念碑、雕塑园五部分。

松柏叠翠、庄严肃穆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茨坪的北山上,远处云海中露出点点峰脉。山风吹来,井冈翠竹发出阵阵涛声,似乎想对人们倾诉什么。一具有象征意义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北山上:远看,纪念碑像一团跳动的星星之火;近看,又好似一杆杆革命的枪。在整个红色教育参观过程中,给我们的震撼是深刻的。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茨坪北山北岩峰上,由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塑园、纪念碑五部分组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的横式牌坊园标所组成的园门,我们仰望这个历史性建筑的时候,仰望它就像仰视中国数千万的革命英灵一般。老师告诉我们,从这到纪念馆有109级台阶,而这些台阶分为两层:宽阔的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我一步步地走上去,心中默数着,像是数着这个伟大的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眼睛不住地眨,心中却早已涌满激动,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在这里,我们面对的不仅是自己,是井冈山,而且更是无数的为了新中国的建立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我们享受了和平与幸福,但这种幸福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继承了先烈们的足迹,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前辈才应当是今天的幸福理所当然的拥有者,但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享受到,而是给予了我们后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也许是社会的固有现象,但是我们作为后人必须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挖井人的精神。

通过这次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红色教育之行,我明白了今天我们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快乐美满的。这一切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今天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我们有责任并且必须做好的,则是在自身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勤奋耕耘,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贡献自身的全部力量。这才是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先烈们的英勇捐躯,这才是用实际行动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革命影片《地道战》观后感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有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当代,这段革命历史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正成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力量重要源泉。近日,我观看了革命影片地道战》, 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平原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他们毫不畏惧,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把鬼子打得惊慌逃窜、片甲不留。通过学习观看抗日战争时期影片,折射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浓厚的群众基础,冀中平原人民倾其所有的奉献智慧和胆量,真正体现了革命根据地的团结一心的民族魂、爱国情,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

如今,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要把学习的精髓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历来是我们党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取得最终胜利的无价之宝,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能否巩固我们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认可度和支持度。只有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真正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领导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只有联系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知群众所想所需。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要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作风。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研究解决问题和矛盾的途径和办法。而工作是否“深入”,主要看问题抓准了没有,实质性问题解决了没有,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了没有。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为群众谋利益。树立群众观点,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具体表现。要以群众是否答应、是否高兴、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和衡量是否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的重要标准。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当好楷模,做好表率。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当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模范,这是搞好党风建设的关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应从实际出发,立足新的实践,把需要与可能统一起来,把对群众负责与对党负责统一起来,把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统一起来,促进良好领导方法方式在工作作风中真正得到体现,以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革命电影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看电影《红色娘子军》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部电影讲的是吴琼花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故事。具体讲了贫农女儿吴琼花不堪忍受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决心逃出火炕,后来遇到红军干部洪常青,给她指明了投奔红军走上革命之路的曲折经历。最让我难忘的一幕是——洪常青牺牲之前大义凛然地宣告"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的壮烈场面。看到他在熊熊烈火中昂然挺立着的高大的身影,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洪常青牺牲后,琼花和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不怕敌人的前堵后追,日夜在丛林中穿梭行军打仗。渴了,就伏在溪边喝水;饿了,就吃点野果充饥。她们脚蹬草鞋,身穿单薄的军装,天当被子,地当床,刮风下雨时,大家就紧紧抱在一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她们的意志都始终坚强如钢。没有枪,战友们就手持五寸刀片,甚至徒手打败了猖狂的敌人。最让我激动的是——在激烈的战斗过程中,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可娘子军们却擦干眼泪不屈不挠,继续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最后,终于打死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来。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娘子军们接过烈士手中的红旗,迎着朝阳奋勇前进,为解放全中国继续战斗。这一支由女战士组成的革命队伍,是琼崖革命的代表,是海南人民的骄傲,。红色娘子军们惊天动、泣鬼神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

看了电影《红色娘子军》我最想说的是——我了解了红色娘子军的悲壮历史,懂得了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崇拜这些革命前辈。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我往往会束手无策,真是惭愧。在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铺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她们为我树立了榜样,教我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我的决心是———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告慰烈士们的忠魂,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把"八荣八耻"作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进步,天天向上,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八路军战士行军时穿过的雨衣、用过的文件包、沂蒙军民使用的大刀、儿童团站岗放哨用的红缨枪……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实物,见证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红色的烈士墙上镌刻着在华东战场上牺牲的62576名烈士的名字,浩然之气扑面而来。

大青山战役中近千名烈士血染青山,粉碎日军的“铁壁合围”;渊子崖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的沂蒙人民用土枪、土炮、铡刀、镢头等与日军血战,杀死日军120余人,147名村民和地方干部壮烈牺牲……惊心动魄的战斗史料,令人心潮起伏、热血沸腾。

在这里,沂蒙精神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人民通过自觉的模范行动展现出来的。在革命战争年代,饱受“三座大山”压迫之苦、对新生活充满强烈向往的沂蒙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和崇高的精神,积极参军参战,碾小米、做军鞋、送弹药、抬担架,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参军入伍,100多万人参战支前,6万多革命烈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

沂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在这里驻足,重温峥嵘岁月,感受壮志豪情。党的培育,血与火革命战争的洗礼,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逐渐形成了坚信党的领导、热爱人民军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政治信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价值观念。沂蒙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觉悟,无疑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革命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从而探讨接下去的路。

当那次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的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然而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虽然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更重要好的一点是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也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其实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有这么一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革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所有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感到骄傲!”

《世纪大阅兵》这部电影讲述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大为壮观的就是阅兵仪式,整个仪式震撼人心,十分壮观。

时间曾今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尽受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时,亿万炎黄子孙欢呼雀跃。沉睡了千百年的东方“雄狮”终于昂首世界之林。这是一个沸腾向上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还是阅兵大典,总指挥员和司令员依次对静止状态的士兵进行检阅。检阅完毕后,海、陆、空三军还在天安门楼前进行表演,最让我佩服的就是那个齐步走,都不能用整齐划一来形容了,手臂挥的角度,脚抬的角度都差不多一样,没有任何一个人滥竽充数,简直不敢相信,我都觉得这些动作完全出于一个人。可这些士兵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泪水啊!其中还展示了各军的武器,由轻到重,由低到高,由大到小,看得我是眼花缭乱,所有武器浑合一体,形成了强大阵容!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要想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就一定要确定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观念,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长同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时刻做好准备。

其次,我们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不管我们有多忙,当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缓缓升起时,我们都必须停下脚步,一边注视着国旗行队礼,一边响亮地唱起国歌。平常生活中要爱护红领巾,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在学校里要带红领巾,上体育课时可以把红领巾摘下来,叠好放进书包。回到家里要把红领巾放在床头,以便第二天起来时佩戴。红领巾要定期清洗,保持干净整洁,虽然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但却充分地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只有爱我们的母亲祖国,为祖国献出一份力,才会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4月1日下午,我们7年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郑州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一路上,同学们表情肃穆,没有人说笑——在这场合,谁会笑呢?因为我们要去给烈士扫墓,不是去春游。

走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周总理刚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大字,我想,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存在我们心中!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献花蓝、同学代表讲话、老师讲话、宣誓、默哀……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平常在学校的升旗仪式程序,除了献花蓝和默哀,其它环节都差不多。一开始,我想不清楚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但当我想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才明白:那鲜艳的五星红旗正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呀!

接着,我们来到了烈士的墓地。在最前排,我看到了吉鸿昌烈士的墓。墓碑后有吉鸿昌烈士的生平简介。原来吉鸿昌烈士是我们河南人啊!他坚持抗日,于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东北杀害。吉鸿昌烈士在牺牲时丝毫未动摇抗日的决心,英勇就义。我们又瞻仰了焦裕禄烈士的墓、王远芬烈士的墓、贾心斋烈士的墓……还有许多无名烈士的墓,我们每到一个烈士墓前,都要敬队礼和鞠躬,表达我们对烈士们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无名烈士,真的是他们没有名字吗?不,他们曾经有过名字,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姓名无法为人得知。但是,“烈士”就是他们的名字,我们会永远记住的!

返回学校的路上,我又想起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他们,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啊,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一切,我们应该继承先烈的遗志,使中国更加强盛。这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也是回报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做四有新人,誓成国家栋梁!”我们在烈士陵前的誓词,久久回荡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参观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个激动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组织参观了红安的烈士陵园,看着那些革命烈士的名言,用过的物品,有关于烈士们的资料以及导游的讲说都使我深有感触,这不仅仅是一次参观,也是一次领略革命先烈那种精神的大好机会。

走进陵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大的碑文,上面隐约写着几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看到这几个字,不经意间就回想起几个月前我们去参观宜昌的烈士陵园,同样有这几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似乎铭记在了我的心里,走过碑文看碑的后面,有这样一句当地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说实话,虽然不明白这句民谣是什么意思,但念上一念觉得也蛮有意思,念着念着便来到了第一个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我们要参观的三个纪念馆中最大的一个,走进这第一个纪念馆,看到的是刻有七个人的雕像,接着往里走,各种资料、文字、图画、名言、和物品映入眼帘,我第一眼看到毛主席说的一句话“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我虽不知这句到底隐含了什么意思,但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看着这些资料,当年那些战斗的画面似乎就在眼前。再往前走看到董必武先生的一句名言:“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是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律,那么这个国家的成立还有什么意义可言?看着看着,便来到了第一个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墙壁上有200多个将军的名字和遗像,中间有一个大的地图,图的上方挂着一个壁式电视,上面演绎着以前的战争景象,导游解说完后便带领我们来到第二个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专门为董必武老先生修的纪念馆,里面大多数都是关于他老人家的资料,事迹,名言,图画和物品。走进董必武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尊董必武老先生的遗像,接着便走进了展厅,这个纪念馆是三个纪念馆中第二大的馆所,导游带看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他老人家的一句名言:“建立新的政权,自然要创建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因为资料太多,我也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这些资料都是值得人们所知道的,参观完董必武老先生的纪念馆,我们便来到了李先念老人家的纪念馆,在里面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看了这么多革命先烈们的资料和图画,也听导游讲说了先烈们的事迹,我们似乎也听到了先烈们的心声,感受到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是他们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安定的生活,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的风平浪静,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却是用无数先烈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无比的感谢他们为我们打下这美丽的江山,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红色革命电影《难忘的岁月》观后感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难忘的岁月》是对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延安精神的发扬光大。我们好像只知道陈云同志是掌管经济的国家领导人,不知道陈云同志在延安当了七年中组部部长,电影让我们补上了延安党建这一课。让党员看到电影才是硬道理,这样,这部难得的好影片将会收到社会、经济两大效益。

片中多次出现了高士其。这是首次把这位生物学家搬上银幕,且交代了他为何而残疾。真是可歌可泣!看了电影,才知道还有这么一段精彩的历史,补充了我的知识面,影片精彩的呈现出来,非常享受。《难忘的岁月》有二场陈云和高士其的戏让我的眼泪忍不住,是真的打动到我的心里了。真心佩服编、导、演的功力和优美的音乐!

这是一部节奏流畅、行云流水、抑扬顿挫、有张有弛的,能抓住观众心灵的,非常好看、十分吸引人的电影,是一部极其正能量的,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电影让我看到了70多年前延安微妙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变强的真理,毛泽东、陈云等革命领袖都是完全、彻底地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在奋斗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16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片《大火种》观后感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建党95周年的献礼之作,影片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共产党宣言》是如何克服残酷的镇压和血腥屠杀,如火种般在人民群众中传递的故事。

当姜玉兰及一众农村女性得知从《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个小本子里能够知道取得馍馍的方法时,那激动而兴奋的表情仍然历历在目。那个年代,地主压榨老百姓,家里的孩子是顿顿吃不饱,天天饿着肚子睡觉,吃饺子都是奢望。想来如今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青年共产党员刘雨心带着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支持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念,保护《共产党宣言》,保护革命的种子,最终她为了革命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种子生长需要泥土,能成为泥土,好。”的确,我们现在的安定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现代的我们可以吃饱穿暖,再不用天天饿肚子,穿大补丁的衣服,女性也不用裹小脚,且拥有了上学读书的权利。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先烈们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无比光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以1935年5月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著名的真实革命历史事件为原形,基本上真实演绎了当年红军勇士两昼夜行军320里、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全貌,较之80年代的老版电影《飞夺泸定桥》更加身临其境、震撼人心,加之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推波助澜,各种场面的战斗如丛林伏击战、抢攻战、炮战、群战、对垒战都呈现得格外壮观,不仅子弹横飞清晰可见,甚至浓浓炮火或偷袭的子弹的呼啸都能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看着红军战士在敌人的偷袭下无声倒地,一阵无以抑制的悲哀便油然而生,很多战士没能跑完240里的山路就陆续口吐白沫累死在中途,更何况还有瓢泼的大雨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壮举,也几乎是不可能创造的奇迹,每一项都足以载入世界纪录,每一项都值得全世界肃然起敬——这精神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国籍,谨是对勇士发自内心的叹服。

当然,全片的压轴大戏“飞夺泸定桥”也没有辜负观众的祈盼,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天堑奇险的劣势环境、光秃秃的十三根铁索还被敌人据断一根、简陋的武器装备、连绵不断的迫击炮的轰炸和机枪的扫射以及被敌人玉石俱焚点燃的熊熊大火等,都在镜头的切换和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被渲染得淋漓尽致、残酷悲壮,宁海强导演的执导能力可见一斑。除此之外,白军田生才与小红军的生死兄弟情、藏族小女孩对勇士哥哥的孺慕之情、黄团长与一众战士的革命战友情以及红军战士对过往老百姓的关心帮助等均都刻画得感人至深,令人动容。可以说,《勇士》在整体的拿捏上比之热映的《湄公河行动》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湄公河行动》着重凸显的是个人英雄主义,那么《勇士》则更倾向于为理想而奋斗的高尚信念主义和休戚与共的团结。影片的最后,李东学不断喃喃重复着“理想”二字,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红军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正规军”却屡战屡败不堪一击的原因。另外,大概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其中有两处细节颇令人玩味,一处是被枪炮吓得瑟瑟发抖的大熊猫,还有一处则是吓得倏忽而逃的金丝猴。这是影片的创意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原名临沂革命烈士陵园(1986年10月经民政部门批准改为现名)。位于临沂市城区金雀山脚下,沂河西岸,陵园南北长65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290亩。194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1952年落成。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全国革命烈士陵园重点保护单位。

陵园大门为坊式建筑,面宽36米,高12.8米,前并立4根朱漆明柱,横枋彩绘,蓝色斗拱疏密其间,顶覆黄色琉璃瓦。门额正中高悬红色匾额一块,上书“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系著名书法家舒同手书。

陵园以40余米高的五角灯塔式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心,纪念塔全石结构,五角灯塔式建筑。塔身正面“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是毛主席亲笔题写。塔身下部为亭柱式构筑,周围镶有石碑,正面刻有山东省人民政府建塔碑文,两边分别镌刻着刘少奇、朱德、陈毅、刘伯承以及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华东军政委员会、中共鲁南区委的题词。石碑上方和柱顶周围,饰有英雄像浮雕10尊。塔基为直径31米的平台,台高2.5米。塔的顶部为一圆亭,顶端矗立着巨型景泰蓝五角红星,夜晚红光四射,蔚为壮观。

塔的东南方向有开国大将粟裕骨灰撒放处。当年,在沂蒙山区乃至华东解放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歌谣,还把它作为对联到处张贴:“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以及罗炳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和王麓水墓,此为东墓区;以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轴线,与东墓区对称的西墓区有丁秋生骨灰撒放处和常恩多、刘炎和张元寿墓。

塔后100米处是革命烈士纪念堂,纪念塔为传统宫殿式建筑。阔45米,进深19.6米,高21.4米。两层飞檐,斗拱交错,顶覆青色琉璃瓦。正面廊檐下悬一巨匾,上题“革命烈士纪念堂”。堂四周环以回廊,正面并立14根明柱。堂内以钢筋水泥为栋梁,穹窿顶棚饰以彩塑。迎门为一石碑,上镌周恩来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背面为任弼时题词“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碑前两侧,陈列着王麓水、赵铺、刘炎、张元寿4位烈士的半身石质浮雕像。堂内东西两面正中陈列着两块巨大的联碑,直通堂顶,碑上镌刻着62576位烈士的英名,其中县团级以上的烈士372名,他们都是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在以沂蒙山区为主的山东以至华东各地英勇捐躯或积劳成疾逝世的革命烈士,其中有3万多是沂蒙山区人,其余的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的则是来自外国的国际主义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革命影视观后感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做完作业正准备看一会儿电视,无意中看见一部电影,叫《小小飞虎队》。电影开始放了,里面有3个鲜明的人物,分别是虎子,小银,大壮。他们几个机智勇敢,不用任何武器,却能搞得敌人稀里糊涂,分不清东南西北。

大壮,他虎头虎脑,既憨厚又老实,甚至有点傻乎乎的。但有一天在芦苇丛里,一个大叔告诉了他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要大壮送给老洪,并且除了老洪不能告诉任何人,他做到了。最后,他和虎子,小银被鬼子包围,他说:“现在,我要把情报告诉你们。即使我们三个最后只有一个能活着出去也要把情报告诉老洪!死了一个还有两个,死了两个还有一个!”没想到大壮小小年纪,却能说出如此极有抱负的话,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虎子,他头脑灵活,十分聪明。有一次,他们三个被李二孬捉住了,他明知掩护大壮和小银逃走,自己可能会付出生命代价,可还是对大壮和小银说:“我掩护你们俩逃走,到前面小树林等我!”说着用鞭子紧紧缠住李二孬,掩护大壮和小银逃走。最后,他抽了李二孬一鞭,飞快的逃到铁轨的另一边,这时火车正好开过,李二孬要追也不行了。虎子的勇敢和聪明,还有他为了朋友愿意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小银,他虽然不及大壮的执着负责,虎子的聪明勇敢,但是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有两次,鬼子想要偷袭他们,都是小银及时发现,使大壮他们逃过一劫。我们也应该有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并且面对问题临危不乱。

这部电影也很搞笑。有一次鬼子利用虎子和小银威胁大壮交出情报,大壮急中生智顺口编了一句‘半夜睡觉老尿炕,不尿它就憋得慌’,那些糊涂的军官,竟然让那些翻译官来翻译这句话,并且根据翻译内容东挖西挖,到头来什么都没挖到。哈哈,笑的我肚子疼啊!

这部电影更让我更多了解战乱年代的艰辛和困难,相比之下,差的真是太多啦,我也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我们应该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努力工作,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革命电影“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革命电影开学第一课”,我被这我们的共产党先烈深深震撼。80年前红军长征创造了伟大的历史题的和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我们需要继承和私扬的,节目邀请了许多年迈的老红军和一些元帅、将军的子女们来给大家讲述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

红军长征时跨过了14个省,爬过了20多座大山,越过了30条河流,走过了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共进行战役战斗600余次,官兵日行50公里以上,由此可见,红军的生活是多么困难呐,可是他们都一一克服了困难,赢得了胜利。胜利的得来不单单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红军队伍的功劳。下面我要讲的就是红军队伍里其中一个人的故事。

这个人就是将军贺炳炎,他被毛主席称为“唯一一位不用敬军礼的将军”,贺张军在少年时被贺龙将军派去送信,在送信返回的途中看见了一小队溃败的敌人,于是他抓紧机会,躲到一颗树后面,等敌人到来的时候,将刀头对准了他们说:“缴枪不杀!!” 于是他们都交出了枪,乖乖被俘虏了。就这样驾将军单枪匹马擒了47个敌人,之后有一次战役,他的胳膊被敌人击碎了,需要截肢。但当时既没有麻药,又没有医用器械,于是当时只好将贺将军绑在一块板上,用村民的锯子,用了两个多小时才锯完,这足足表现了一个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要去学习的。

通过观看这次节目,我了解到我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我一定要学习它们,踏上我的长征之路。

[革命电影“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革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毛主席在花山》一文叙述的是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关心群众碾米;让警卫员沏茶给老百姓喝;帮助群众碾米,亲自端茶给群众喝。

第一件事是关心群众碾米,因为警卫员和村长说:碾米声太大,怕影响主席工作,所以让乡亲们到别处碾米,让主席知道这件事,主席让警卫员告诉相乡亲们花椒树下碾米,并把警卫员批评了一顿。

第二件事是主席让警卫员给群众沏茶,刚开始警卫员没答应,但是在毛主席的劝说下终于同意了,因为他知道这桶茶是南方同志在多次辗转下才送到主席手里的,所以刚开始没答应。

第三件事是主席帮群众推碾子,亲自给群众送茶。在群众喝茶时,有位年老的大叔凑到了警卫员身边,说:我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他顶什么用?警卫员乐呵呵的说喝茶有许多好处,提神,益思等。这样说乡亲们是听不懂的。毛主席在旁边说。一位大娘和一位小姑娘在旁边看着,越推越慢走到主席身边,主席给他俩舀了两碗茶,然后主席和警卫员一起推碾子。

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时刻为群众着想的革命情怀,歌颂了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命运,不搞特殊化的高尚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红色革命电影《难忘的岁月》观后感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难忘的岁月》影片首次将延安时期党建工作搬上大银幕,讲述了陈云1937年至1944年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支持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的故事,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空白。小编有幸参与红色电影《难忘的岁月》的观看,内心澎湃且感恩。

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中,延安时期是党的力量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员人数由4万余人发展到121万人,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政党。这其中, 曾担任了七年中组部部长的陈云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壮大党员队伍,强化党性教育,抢夺知识分子,倡导干部学习,关心爱护干部,严明组织纪律,对党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建树,有力、有效地支持和维护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和领导地位。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观众们捧腹大笑,实诚的陈云同志在与于若木同志的新婚夜上给于若木讲述了他的革命经历,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故事,这堂意义特殊的“党课”让志同道合的心靠得更近了。

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大本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前往。电影《难忘的岁月》塑造了高士其、陈学昭、何穆、汪精英等人为了理想和信念投奔延安、建设延安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形象,还原了革命圣地的火红年代以及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

走出影厅的人们还在津津有味的讨论着影片中的精彩故事,而我,也感动于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七年的峥嵘岁月里,毛泽东赏识倚重陈云,陈云崇敬信服毛泽东。两位历史伟人,为党的事业发展壮大,坚守信仰,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建立了惺惺相惜的深情厚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井冈山*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的第一天,我们便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先辈。在听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现场讲解员关于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解说后,我感触颇深。

踏入陵园大门,便可见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同志所题写的园名“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顺山而上的两组台阶,第一组台阶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台阶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走进纪念大堂,突兀的是毛泽东手书的“死难烈士万岁”的烫金大字。中国人的理念中死为最大,所以相聚于此的所有暑期实践团成员向所有在革命的路途中牺牲的烈士三鞠躬,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仰;献上我们敬献的花圈,留下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敬意。

纪念大堂的两边陈列的是革命道路上的光辉典范和革命不屈、甘愿牺牲的献身者。在此献出宝贵生命的5万多人,其中却只有15744人有名字记载。走入英名室,顿时给我一种肃穆的感觉:革命还要甘当绿叶、不计名利,可以忍辱负重、默默无闻。

走进毛主席红色的年代,感受井冈山传承的精神。过去的好似历历在目,又好似模糊不清;有的还在沉思,而有的却已经走过。

一座山可以穿连历史、一座山可以跨跃未来。这座山,就是井冈山。这座山,就是井冈山的北山革命烈士陵园。这座山已经将人、精神、追求通过山这个物质的存在贯穿体现,也将它附着在我的灵魂里,而我,也已融入了它的灵魂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参观革命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通过进入红安烈士陵园,使我对红安的情况了解更多,感触更深了,对中国的历史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说实话,在参观了红安烈士陵园之后,我已经对自己以前犯的错误感到了深深的愧疚,我现在3班,但向哥总说我们是4班,他说我们要向4班一样,今天我才有所了解,以前只知道新四军,现在终于知道了新四军就是中农经军第四方面军。

我们600公里行军的意志也在这支强大的军队中体现出来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正是这支队伍的军训口号,我们身为一名中国人,难到不应该发扬这样的精神吗?

这次“红色之旅”,让我了解到了我们中国当时的情况,中国人民为了反抗侵略者,不论男女老少都愿意参加反抗恶势力的战争中。他们一心为国,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挽救祖国的精神,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却和革命先辈们完全不一样,我们只是生活的年代比先辈们晚,生活条件好,但是我觉得当年先辈们的那种精神不应该消失,而我们在这个年代中却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的精神了。想想当年革命的不易,二万五千里长征,吃草根,皮带……才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14万人的牺牲,换来了红安的解放,而14万人只有2万人的资料完全,而剩下的十几万人都只无法查阅到资料,从这点可以看出当年群众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为什么当时的中国可以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取得胜利,只能说明他们有一股为国宁愿死的精神,也正是他们有一股这样的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里有一个英雄是我要学习的他叫“秦绍勒”他为了祖国不愿意连累别人。正符合向哥教育我们的“我们身为一个集体,不要光考虑自己”。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相信对我们所有学生都是难忘的,我们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学,不让历史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