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学习筑梦中国观后感(20篇)

我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比如:读书、写日记等等,我每天都会去做。俗话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编收集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4263

作文

1000

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张桂梅在华坪中学任教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有女孩在课堂上消失,在家访之后她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01年张桂梅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帮助一个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从2002开始她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募捐,然而社会往往是现实的,用了5年时间仅筹到了1万元。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7年作为党的17大代表参加党代会期间,一名记者在她裤子的破洞上发现了她的愿望,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从此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政

府出资200万元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高中创办之后也不是一番风顺,条件艰苦,师资落后,多名老师因无法接受这个工作条件而辞职。剩下的老师在张桂梅的带领下,凭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撑张桂梅走了下来?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您觉得您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张桂梅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我在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唯一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筑梦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梦想中的中国带我们回到历史,洗净我们的心灵,坚定我们的信念。纪录片以回顾历史的形式,为我们重新展现了辉煌的岁月。它的目的是让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好地投身于现代化的浪潮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共产党员作为梦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记历史,始终把崇高的信仰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目标。所谓“不要忘记第一颗心,你必须永远”。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常常不得不回顾我们的心灵和思想的过程中,记住郑重发誓党的旗帜的目的,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有意识的失败是一个领导干部,总是在群众牢牢稳住自己,总是把老百姓的事务作为自己的事务中,始终把群众的寒冷和温暖的痛苦在我们心中,并标记的主要和次要的问题。显然,在面对挑战的考验中无所畏惧,关键时刻要有所作为,敢于担当。

《中国梦》告诉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与时俱进,忠于党。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有远大理想的人们在改革革命救国救民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求索的道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只有当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革命才有了一线曙光。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倒了“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中国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努力下,中国社会逐渐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阐述了伟大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它体现和寄托着一代又一代的愿望,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中国儿童的共同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高梓涵(学生)时间:2018/3/719:00:47分类:个人日记

今天上午,我们要开始看《感动中国》。

刚开始,还是韩红唱的《感动中国》。我们每年都会听一次。

第一位出现在电视的是卢永根,他身体虚弱,得了癌症,他把他们夫妇一生的积蓄——880多万全都给了一个学校。他出生在香港,19岁参加共产党,后来他去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兄弟们都劝他留下,但他想:应该学成归国,并且还告诉别的留国的学生赶快学成归国,别的归家的实验室在先进也不过是替别人干活。卢永根和他夫人又是遗体捐献者。他们连去世后都想给世界做出贡献。

还有一位是空军刘锐,他开着被誉为战神的轰6k,他飞的海域神么都不知道。他也敢。有一次是南海巡边。这次,天气突变,最安全的是返航,但是刘锐不会半途而废,他驾驶这“战神”,冲过了这个“鬼门关”。

这一个是从台湾来,她叫卢丽安,她爱祖国、爱台湾。她是十九大的党代表,她是唯一一位台湾土生土长的人。有人问她,你来了祖国大陆,会不会不爱台湾,但她说,现在是2017,不是1927、1937、1947,我们不需要二选一。

这一个是在大山深处的村子,他们很贫穷,主要原因是缺水,这年,黄大发成为了大队长,他们还是开凿隧道,但是水就是不过来,他很执着,三十年后,他们这次要在大山的中间凿,连专业施工队都不敢,而黄大发却系到了自己的身上,由于他的执着,他终于成功。这个水渠非常的长。

今年的《感动中国》结束了,但是感人的事件没有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钟南山》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举国欢庆的日子。可是2020年的春节,却被一场在湖北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打破了欢乐喜庆的氛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人民响应政府号召:春节尽量不串门,在家里也能为国家做贡献。

我每天在家里学习之余听爸爸妈妈的交谈,从电视和微信上,铺天盖地的抗战疫情的新闻报道,了解到全国上下有千千万万的人,在默默无闻地冲在抗战疫情的第一线,特别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我们宅家里躲避疫情的时候,他们却舍弃与家人团聚,毫不畏惧地去最危险的疫情第一线与凶猛的病魔作斗争。让我最震撼的是在昨天的都市快报上报道,今年已经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决定带上她的医疗团队第二次驰援武汉。妈妈还告诉我李兰娟奶奶是传染病学术方面的,在2003年非典时期,她也是冲在疫情第一线与病魔斗争,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们杭州的骄傲。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李兰娟奶奶就舟车劳顿辗转各地考察疫情,不辞辛苦地投身到抗战疫情的斗争中,她这种无私奉献舍身取义的精神让我震撼不已。正是因为中国有很多像李兰娟院士这样的英勇无畏的逆行者,用他们的危险换得我们的安心,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战胜可恶的病毒,勇士终将凯旋归来。而我们做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虽然抗战疫情期间我们不能奔赴抗战一线,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出去给那些不分昼夜与病魔作斗争的医护人员添乱,乖乖在家认真学习,积极锻炼身体,不去人群密集处,出门戴好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待到春暖花开时,就是打败可恶病毒之时,人人都可以安心快乐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宋思雨

今天上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人心的节目:感动中国,以往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总是泪流满面,非常感动,看完以后,只要想起来了,我的鼻子都会变的酸酸的。那么这次的感动中国又是怎么样的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出现在感动中国的,并让我流泪的第一位是:卢永根老先生。这位老先生是坚持为祖国做贡献的,他从中国飞到美国后,有探访的名义在美国留学2年。家人都劝他留在美国,但他坚持要回国。还为身在美国的女婿写了一段话:“作为一名科学家,必须是一位爱国忠义者,他人的实验室即使再好,但也是为他人干活。”这句话促进了许多在外国的有作为的科学家回国了。我认为他是一位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第二位感动中国人物的名字叫做:王珏。他是一名医生,他宁愿拖着自己的病体去为别人治病。也不愿意花大价钱,去大医院治病。他在为一位老人治病的时候,看见老人的屋子很破旧,就亲自花钱给老人装修房子,如果很晚才治完病的话,就会亲自把老人背回家。每次过年,他都会回小岛上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给老人发红包。还一直坚持为敬老院捐款,每年都会捐两万元。从来都不会变!

第三位是一位老人,叫做黄大发,老人这一辈子的誓言就有一个,就是让村民全部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他和村民奋斗了将近4、5年的时间里,终于让大家合上了干净的水。在干活的时候遇到了悬崖峭壁,他都不会畏惧,自己第一个下去,然后在一起一点一点的挖掘水渠,让水能够六到各个村子里面,能让很多的村民吃上大米饭,有干净的水喝,有果子吃。他的一生,一直在为建造水渠而奋斗,现在已经83岁了!

这以上三位全是让我感动,泪流满面的前辈,他们都为不认识的人,有困难的人,还有学校,很多的地方捐出自己的积蓄,拿自己的生命帮助别人,做出了很多普通的人都坚持不到的事情。他们全部都愿意付出一切帮助他人。而我们却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生活里,他们的生活很简朴,从来不会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多,因为他们更多的生活是为他们建造,为他人的幸福而奋斗。但我们并没有生活在那种环境下,就在这么好的环境下的我们依然在家对每天吃什么饭,每天穿什么好看,帅气的衣服都有很多的要求。

比如,有一次,我和妈妈出去玩,因为有点累,就想喝些东西,然后妈妈买了一瓶水给我,我平常可是最不爱喝水的了,于是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喝,我不要。”后来妈妈拗不过我就只好买了饮料。

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生活条件可没有这么好,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所以让我们一起和这些老前辈们奋斗,让我们一起争取不要再对生活有那么多的要求!

感动中国结束了,这就是今年的感动事迹。让我们期待明年的感动中国节目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节目优秀的观后感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 今天,我读了一篇关于陶星哥哥的文章,我很有感触。  陶星哥哥才十七岁,在这个年龄阶段本该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可是,在他心目中,母亲和学习是不分上下的。

陶星哥哥带着母亲上学,不仅如此,他每天中午还要一路小跑回家给患有羊颠疯病的母亲做饭。每天还得帮母亲挤牙膏,洗衣服等等,甚至是洗澡。自从陶星哥哥的父亲去世后,凡是一个家长该为一个两岁孩子做的,他都做了。陶星哥哥还说:“在家里,妈妈是个孩子,我是个大人。”陶星哥哥和他的姐姐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像陶星哥哥这样的人,我们应当伸出自己的双手,献出自己的爱心,来无私地关心和关怀陶星哥哥。

虽说家庭的重担是过早的压在了他和他姐姐的身上,但是,他却以自身顽强的意志战胜它。

陶星哥哥你真棒!家庭的不幸,让他成为了一种动力,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奋发向上,他在逆境中,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前进。陶星哥哥的精神,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千年历史,悠悠古国,乃我中华!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灿烂文明、是世界文化殿堂中的瑰宝。有古代文明,也含有这现代科技。回望原始时期,我们早已领悟了钻木取火;憧憬未来,我们也可以上天遁地。

古诗是中国文化之独特魅力的代表,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轻柔和谐,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勃勃生机,更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浪漫雄奇。这些美妙的乐章,一句句,一行行,读来朗朗上口,意味深长,读来获益匪浅,荡气回肠。

人生自有诗意,每个诗人所写的每一首诗,基本在反映着自己在那个时刻的心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青春时代的杜甫,豪情万丈、傲视群雄,登高一览、江山尽在怀抱。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青春,也是整个大唐的青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天宝年间,李白官场失意,心情孤寂苦闷,但他面对现实,没有沉沦、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最新播出的一档节目,场面震憾,参与人数众多,参与者年龄跨度大,从事各行各业。记得有一位小朋友只有7岁,在台上非但没有胆怯,而是落落大方,举手投足充满俏皮,说吟诵古诗词可以使其瞬间获得宁静,我想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这是一种独品独酌的清静淡雅。选手中也不乏外国友人,他们有的对答对流,有的一知半解,只为诵读中国古诗词,感受诗词文化带来的意境。

节目中邀请的嘉宾,如康震教授、王立群教授,无不博学多采,引古论今,语言诙谐,都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上有着很深的造诣。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录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重温,赏析,带动全民感受诗词的美和趣,给人带来视角及心灵的享受。

读史、读诗、有才情,人生情怀、借诗言志,无穷意韵中、显美丽画面。有金戈铁马、琴棋书画,有茫茫大漠、水墨江南,更有国破山河、忠肝义胆。韵在字里行间洋溢,吐露出耐人寻味的情感。翰墨书简,讲述着悠悠历史;丝帛纸卷,承载着泱泱文明;采一缕墨香,获一份感动,奏一曲民族盛世赞,吟一首文化笔墨浓。

中国古诗词浩瀚如烟,能够传递思想,抒发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今时今日,我们还能读到流传于世的千古名句,仿佛是跨越时空与诗人遥隔千年的相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二期观后感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我有幸参加了青年学习第九季第十二期的学习,感觉收获颇丰。本次的党课学习,采用了讲座的形式,并结合各类实效的鲜活事例,使我不仅在理论上更加了解党,了解中国历史,更在活生生的故事以及党校老师旁征博引之中切实的感受到党的伟大和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采。这次的党课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更加坚定了我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为党的伟大事业奉献青春的决心和信念。下面总结一下我参加完本次党课学习后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对党的进一步认识。

这次的党课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理清了一些原来自己对党认识中的误区。尤其是对党史和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再学习,使我更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共产主义,使我更深深的感觉到,中国共产党的确是一个伟大、光荣、优秀的党。

二、对中国国情的进一步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标明,许多革命先驱,许多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找到国家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夺取政权需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同样需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三、端正入党动机

这次的党课学习,不仅使我对中国共产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更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正如王松峰老师老师说的,入党不是要为了将来有份好工作,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比别人有多么优秀,而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政治选择。入党,就是选择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选择了终身为这一目标奋斗着,实践着。这次的党课学习,端正了我的入党动机,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党组织,早日加入这一伟大的党的决心。

四、入党从自身做起

我们不仅要做到思想上入党,更要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因此,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不断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积极与周围党员就党的理论进行讨论、学习。2、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有关的问题,主动和入党联系人进行交流,使自己更快的进步,也使党组织时刻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3、在平时的工作中勤奋努力,积极进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航拍中国的主题观后感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继去年看过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之后,今年又看到了《航拍中国》,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看的纪录片了。

从前我从江北机场飞往南京,那天天气特别好,飞机飞得似乎也不高,从窗户里望下去,一大片混浊的绿,公路纵横交错,可以看到白色的和谐号动车穿行。那种清晰的俯瞰,印象深刻。我看到的那一大片土地,怀疑是湖北省,当然,是我猜的。

幅员辽阔的960万土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美轮美奂,极尽想象力。祖国母亲的绝色天姿并没有因为雾霾而失色多少。如果今生的足迹不能够踏遍这片土地,该是一种多么醉人的遗憾。

因为我的家乡江苏省差不多一马平川,整个省份的气候自然条件也相近,所以总是惊叹于云南一省之内,往西北的德钦雪山绵延,气温寒冷,而南方西双版纳却是一派夏日风景。同一省份气候相差之大,再大也没有新疆的火焰山和帕米尔高原之间的差异更大了吧,内陆深部腹地的这个省份,有塞上江南,也有不毛之地的沙漠……那种原始的还没有完全被工业文明侵蚀的风姿一定会激励着你:再贫瘠的土地上也有你不曾探索到的风景。

《航拍中国·陕西篇》,可以看到陕西的雾霾,熙攘的人群都隐没在雾霾中。西安的古城墙上适合自行车骑行游。汉中,是诸葛亮出川伐魏的地方。惊叹于,南郑到今天还存在这个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二期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615 字

+ 加入清单

“村里因为种白茶致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愿意捐赠茶苗帮助贫困地区。”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 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 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近日,央视综合频道播放了这则和农民党员间书信交流的新闻,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挖井人”一词。“挖井人”出自小学语文课本《吃水不忘挖井人》,原意指的是给乡亲们挖井,乡亲们很感激,所以在井的旁边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简言之,“挖井人”就是给别人带来幸福或利益的人。那么,在决胜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当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战“贫中贫”,当好群众的“挖井人”呢?

对脱贫攻坚而言,“挖井人”就是要“挖掉贫根”,让群众脱贫致富。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剩下的脱贫任务看似很“轻”,可这“贫中贫困中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站在关键之年的重要节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广大扶贫干部战“贫中贫”,做群众的“挖井人”贵在发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端正思想迎难而上,转变作风咬紧牙关往前“挤”,锲而不舍往里“钻”,直至让群众摆脱贫困,喝上“幸福泉水”。

发扬钉子善于“挤”的精神,掀起战“贫中贫”做群众“挖井人”的新高潮。众所周知,钉钉子先要想好往哪里“钉”,即确定好一个点,这个点就是“目标点”。决胜脱贫攻坚同样如此,需要像钉钉子一样先找准“穷根”和攻克的“目标点”,做到心中有数,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为了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盲目地拿起“钉子铁锤”东一榔头西一棒地敲,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变通打折扣

做选择应付了事。“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冲刺关头,越要沉着冷静,警惕出现不良心态,如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急躁心态,一而再

再而衰三而竭的疲劳厌战心态,索性放之任之撤摊子的心态等都必须力戒克服。在脱贫攻坚中,每位扶贫干部要把自己当成是一颗小小的“钉子”,咬定目标不放松,自觉参与,积极主动把自己融入到攻坚战中去,用韧劲和力度一点一滴使劲儿地往前“挤”,掀起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做群众“挖井人”的新高潮,让“钉钉子精神”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发扬钉子善于“钻”的精神,实现战“贫中贫”做群众“挖井人”圆满收官。想让钉子轻易“钻”进木板,一要看钉子本身是否有锈,二要看钉尖是否锋利。倘若钉子锈迹斑斑,钉尖愚钝,就不容易钉进木板。另外,要把钉子钉牢钉实,还离不开持续发力用劲,一锤接着一锤地敲。同理,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要成为群众的“挖井人”同样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耐得了烦,尤其是找差距时也要像检查钉子生锈一样先检视个人问题。若发现思想上有“锈”则必先清除干净,作风上“愚钝”则必先磨其锋利,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战“贫中贫”准备工作虽然重要,但纸上谈兵绝不行。决胜脱贫攻坚最关键是求真务实见行动,需要撸起袖子加油“挖”,锲而不舍地往里“钻”,才能挖到甘甜的泉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党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无不突出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实践。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当前的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更需要广大扶贫干部讲实效出实招

办实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茬接着一茬干。只要我们大力发扬钉子善于“钻”的精神,就能夺取战疫脱贫双胜利,喜获战“贫中贫”做群众“挖井人”双丰收。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前向最后贫困堡垒发起总攻时,格外需要扶贫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以饱满的精气神昂扬上阵,以不懈冲锋的姿态增强战斗力,方能在战“贫中贫”中成为群众出色的“挖井人”!新“长征”路上我们虽然只是一颗颗平凡的“钉子”,但只要我们一起发扬不平凡的“钉钉子”精神,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做群众最需要的“挖井人”,我们无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七集观后感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1月25日,八集大型纪录片《中国新疆历史印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该片首次以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四大维度为视角,用重大考古成果和美轮美奂的视听影像,完整梳理新疆地区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下的历史脉络。

全片用一个又一个历史事实,一件又一件珍贵文物,深刻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以编年体史诗的形式,全景权威讲述中国新疆的历史。

八集纪录片内容涵盖了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文明融合史四大历史主题,5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全程参与,采访国内数十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并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地采访了多位研究中国新疆历史的国际知名学者。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通过历史真相,展现中华文明脉络,深刻再现中国新疆地区数千年历史演进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种文化融合互通,向今天的观众呈现出一个既雄浑又亲切,既悠久又现代,既美丽又多彩的中国历史画卷。

为了让海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新疆的历史沿革,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在创作手法、旁白语态等方面进一步贴近国际受众,用真实、客观、可信的历史叙述、考古成果、文物存证来阐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驳斥了一些歪曲新疆历史事实、混淆是非的历史谬误和谎言,向全世界讲述一个跨越数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国新疆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2024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我觉得它是净化心灵的仪器,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

《感动中国》有几十位让人们感动到流泪的人,可以说最耀眼的不是明星,而是这几十人纯洁、善良的心。

这几十人中我每个都觉得让人感动,刘盛兰每天省吃俭用,捐钱给孩子们。他那时月薪才300元,可他却一下子捐了50元,他那时已经73岁了,后来又一场大火烧了他的房子,回到农村生活更辛苦。可他仍在捐钱,10元、20元、30元、40元这位老人吃东西都是吃垃圾里拾来的,还会拿人家扔掉不要的菜叶,而且17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真善心!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正直、善良、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还有一个叫段爱平的。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可她为村里的牺牲非常大。我们应该想成为百万富翁吧。这个段爱平就是个百万富翁,可是她却把自己的钱全都捐了出去,而且她有食道癌,最后穷得都没钱看病,而且她还会下雨天帮村民一起修房屋漏洞。我们要学习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崇高精神;学习她真心实意地帮民致富、解民困难、化民恩怨、心系百姓、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她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心中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在荣誉面前不忘本的淳朴本色。

看完《感动中国》之后,我励志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向《感动中国》里面的人物学习,帮助、救助需要帮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金刚川电影观后感学习心得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在看金刚川,被志愿军的精神和牺牲深深得感动着,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很多人永远的留在了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床单死去的伤员,那些一声都不敢发出痛呼的伤员,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鲜活的在我的脑袋中来回浮现,几乎数次泪流满面,最近我经常跟父亲争论,争论人性中的自私,争论天下皆为利,两个人争来争去,现在我真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觉得欣慰的是,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这个社会,即便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人,很多现象都不值得去爱,但是,我们的父辈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换来现在的生活,我有什么资格不去爱她,与守护她呢,我的祖国人们勤劳,勇敢,聪明,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她们呢?

父亲老是说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又说他活的也够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亲说这样的话至子女于何地,不懂现在的生活这样富裕,这样平稳,为何老是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点懂了,父亲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爷是烈士,他的爸爸从小就被日本人绑在吊绳上要他说出三爷的下落,父亲因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骄傲,从小接受的都是这种精神,他的父辈的牺牲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亲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这种大无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争执,我说的人性中的自私和凉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向往那样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当兵,爷爷死的早,家里没有壮劳力,他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必须和奶奶顶起这个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宁,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军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钱,不在乎他现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在家人轮番劝说和洗脑下,孤独的支撑,倔强的站着,这就是我的父亲,你说他傻么?不,那些为了抗战胜利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信仰支撑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个多么宝贵,而我一度想要去改变他,再一次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快的我们早就不提革命前辈,早就没有了牺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趋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多挣点钱,多两套房子,无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我的话,我会二话不说的献上我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观后感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_周年。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节日。我们在这样明媚的日子里,追忆前贤,自省己身。

1919年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奋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伟大的青春图卷。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他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新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

爱国与进步,是五四精神的基础和源泉,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忘记。而进步都应作为每一名青年终身追求的目标。在新历史条件下,作为技师学院的学子,作为支撑建设20_制造业大国的中坚力量,我们更应该懂得爱国的意义,进步的作用。

民主和科学,是五四运动的核心与动力。民主,是一个国家和谐有序,健康发展的条件。科学则能指引着我国找到真正的发展之路、兴旺之路、振新之路。作为学生,一定要踏实学习文化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成为新时代的技术能手。

当然,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光喊口号是不行的,最关键的应该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作为今天的结束语,与同学们共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希望下一阶段,我们一起努力奋斗,成为真正的“中国之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中国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凭借着高清的摄影技术,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对热爱美食的中国人的描写,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作为一个小小的美食爱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国”我不禁一阵感慨呀。在这里,我就和大家谈谈我的心得。

食物,对中国人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说:“民以食为天。”而美食,更是广大中国人民所追求的,中国人对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热爱恐怕可以居于世界之最。正因如此,无数的美食随着地域,时间,空间的变化也不断变化和改进。中国人所创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数的。无论是湘菜,川菜,粤菜,闽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长,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称,有的则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觉备受好评。每个人对食物的爱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的咸的,有的喜欢辣的,有的喜欢甜的,有的喜欢苦的,更有甚者喜欢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每个人都对各地的菜系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一个湖南人,就只吃得惯湘菜那香辣,浓重的味道,我到了青岛,北海那一带吃味道较为清单的海鲜,就很吃不惯的。我认为湘菜,川菜,京菜都挺不错的,浙菜就不太对我的胃口了。但是,我同学就有很多喜欢浙菜和粤菜的。

食物,真可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连性格都可以随着食物变化,像川湘一带的人,性格都如同川湘菜一样火热,开朗。食物,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用舌尖品尝中国的饮食文化,食物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记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330 字

+ 加入清单

开头:仁孝行于家。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的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这是给与最孝女儿朱晓辉的颁奖词。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都是最勇敢的,他们的事迹都是最感动人心的,身为老师的我平时可能更为在意的是老师们怎样值得我去学习,感叹他们的伟大与无私,而今年学校在师德培训中带我们看了朱晓辉的事迹之后,给我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片中提到朱晓辉她以前是一个诗人,还在报社中工作可她为了照顾父亲而辞到了工作并且丈夫和女儿都离开了她,她日日夜夜照顾父亲并且没有地方住,父女两个就在车库中安顿了属于自己的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她并没有丢下自己的父亲而去过属于她自己的好日子,而是亲手照顾自己父亲的起居,每个月1000元的养老金是他们父女唯一的生活费用,可那并不能支撑他们的生活起居,有时候她自己都吃不上饭,可她仍然让自己父亲吃的最好。只为了让父亲过得好一些。

刚开始出现他们父女时,她说,看到爸爸活着,每一天还能够跟爸爸说说话,我就感到自己是幸福的。看到那里,我萌生的念头是:你觉得幸福,但是看看你的老父亲,那个瘦骨嶙峋的老人,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吗?瘫痪在床,成为女儿的负担,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奈?这是幸福吗?之后看下去,他们父女间的相处,他们的对话,他们之间的咿咿呀呀,反倒像是一位母亲在照顾自己的孩子,像对待婴儿一般去猜测他咿咿呀呀中包含的意思。而父亲的眼神中我能够看到幸福的光芒,是对生活的期望。

是啊,此刻的我沉浸在身为人母的喜悦中,每一天看着可爱的宝宝就觉得很幸福,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看着他学会越来越多的本领,哪怕只是一个微笑就能让我高兴半天。咿咿呀呀那是他的语言,我不懂,却不放下去了解的机会,会去猜测宝宝的意思,甚至只一个“哦”字,变化不同的音调都能跟他说上好久,乐此不疲。最近宝贝不舒服,每一天晚上睡不好,无论多晚,无论多累,总是在听见宝宝的哼哼声后第一时间爬起来,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安慰他,他难受的大哭,我比他更难受,更焦急。我们对自己的宝宝如此,那试想,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呢?是不是在我们生病的时候也那么焦虑不安,也那样数不着觉,时刻关注我们的体温……那这天他们生病了,我们又怎能弃他们于不顾?

以对孩子一半的心对待父母,那父母就幸福了,这是老公公经常对我说的话。是啊,我们认真耐心地照顾着自己的孩子,冷了怕他们冻着,热了怕他们热着,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是不是还在不经意间就脱口而出的顶撞过去?是不是还觉得父母为我们做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养儿方知报娘恩,朱晓辉的父亲是幸福的,因为有这么孝顺的女儿陪在身边;朱晓辉也是幸福的,因为在父亲的有生之年一向守护着老父亲。那我们呢?作为老师的我们,教书育人,而朱晓辉教给了我们人究竟是怎样的,一撇一捺,顶天立地,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天地之间无愧于心。

作为女儿,我的父母是否早在期盼我将他们当作孩子一般照顾?作为母亲,我期盼我的孩子在将来某一天对我说:妈妈,有你在我身边我好幸福!作为老师,我期望能教会我的学生何以为人。子欲养而亲不待,且行且珍惜!别让父母等得太久,别让自己懂得太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大美中国,要先从大美家乡说起。

巴音布鲁克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是我国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鲁巴克蒙语的意思为“富饶的泉水”。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盛,养育着草原上一代又一代的生命。

翻过天山来到巴音布鲁克草原。放眼望去遍地都是优质的“苏油草”。草原上没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因为它属于高寒地带,所以植物比较低矮,颜色微微发黄。由于冰雪融化、雨水充足,在草地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沼泽、湖泊、小溪,涓涓的水流汇集在一起,蜿蜒曲折如丝带般淙淙的流动。这就是最着名的美景“九曲十八湾”。在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你会心旷神怡,领略到大自然的美。

在这肥沃的草原上绝对少不了成群的牛羊,最特别的算是黑头羊了。因为黑头羊长着黑卷发,穿着黑皮靴,所以又叫“奥巴马羊”,也是草原四宝之一。它吃冬虫夏草,喝天山矿泉水。每天都过着“奢侈”的生活,让人多羡慕啊!

巴音布鲁克草原还有全国第一个天鹅救助站。每年都会救助一些受伤的天鹅。在这里人类是天鹅最好的朋友。

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对游客们盛情款待。

巴音布鲁克不仅有美丽的风景、热情的当地居民还有美味的小吃。巴音布鲁克的美食,有色香味俱全的烤全羊,香喷喷的奶茶,让你垂涎三尺的烤羊肉,等等美食。

我们的家乡都这么美,我们的中国能不美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

20xx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xx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大爱深沉!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赢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305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篇关于赢在中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个励志的栏目,每个好的栏目都有着自己标志性的内涵。《赢在中国》强调着励志,灌输给每个参赛者及每个观众对成功的渴望,编导很清楚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着成功,期望着成就感,希望得到社会认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只要给些想象的空间。

此次参加赢在中国的选手,明显在层次上高于第一季,除本土选手外,还包括海外留学生,外国精英,体现了赢在中国栏目的国际化,更提高了竞争水平。冠、亚军分别被谢莉、曾花摘得。而那位来自美国洛杉矶的男“海龟”屈居季军,估计还要按马云说的“再在淡水里养个三五年出来,就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国内创业成功了。”

如果从项目可以观察方向的话,那么在确定目标后最主要的运作项目的创业者了。赢在中国的舞台,是创业众生的舞台,更是自我对照的镜子。

1.学历与能力的关系

见过太多的高学历创业者,即使受过高等教育,很多在表达项目的时候并不见多占优势,这可能与工作时间相对短有点关系。在综合能力比拼,这些学历低的创业者,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商业实战的实际执行能力,体现了他们一步一步从社会底层走上来的务实。我认为这个与中国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背景很有关系,很多企业要求你是能做事情,而不是去做智力上的研发与国际化管理。

2. 胸怀

这个词对男人来说不得不提。这个是抗击打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它直接关系你能走多远,做多大的事情。很多创业选手激情有余,但胸怀不足。体现在很多时候不能容别的意见,与团队的不合作。

我从《赢在中国》学习到了很多,总结如下:

作为领导:

1.事前沟通,善于发现下属的长处与不足,而据此分派任务;

2.相比那些有能力但不忠于你的下属,你更应该维护那些能力比较差但忠于你的下属,否则便没有人再忠于你;

3.做领导要正直,敢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并改正,保持持续的领导作风;

4.如果你的组员已经尽力了,无论是否帮上忙,你都应该要对他们说声谢谢,而不能表现得太生硬或军人作风;

5.领导要设定目标,并要围绕目标来完成工作,最重要的是get things done;

6.如果组员是态度上而非能力上有问题,甚至冒犯领导,不要对他或她留情面,批评或炒掉。

作为队员:

1.如果你不能够从内容或创新上对团队进行贡献,但是也要全身心投入,让人看到你的hard working;

2.即使你比其他人强大很多,但也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和让别人参与,不要一个人全部承担工作;

战略:

1.如果团队没有专家来完成某一项任务,尽快找到一个专家;

2.认真想想,是否有团队以外的力量可以借用,达到一个win-win的目标; 3.

不要卖那些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这样你会缺乏热情,不会成功;

4.永远不要放弃那些已得的权利,即使你有200%的信心,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

5.有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顾客,也是没用的。做好产品的同时要接近顾客,尤其是目标顾

选手自诉:缺乏对其他行业的理解。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和去行动,不能只待在自己的梦想里。 要逼自己做的更好。 要具有领导力和拥有猛将。 懂得游戏规则是什么,什么是评判的标准。不管喜不喜欢的事在做的时候都应该去做,不要被情绪所困扰。 心态要好。目的性要够强,改变自己适应市场。(马云)定位自己,找好合作伙伴。(柳传志)找好合作伙伴,[我就不相信13亿中找不到100个和我有一样想法的人],相互信任,创造需求。(马云)公益要让人有参与感。(马云)

赞助商严彬博士致总决赛寄语: 红牛《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是一群好人在比赛做好事的节目,改善生态环境可以是大事也可以事小事,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这些企业家以公益的名义集结在一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亲身投入到比赛中。传递的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正能量,基于公益事业的竞争没有输赢。今天无论谁是冠军,都是在为我们和子孙后代生存环境而努力。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大赢家。

柳传志对参赛选手的评价: 这个节目是什么东西让我爱看,它不装能够真刀真枪的干,真哭真喊、真着急,这其实是很难得的,管不装够吗?光不装不能够吸引那么多人,这都是什么人啊!这都是已经做了老板的人。干得出道理出来,能让人得到启发,你们十二位心里有没有想法说,我到底要学什么,经过二十多天的反思,应该是怎么做个好企业家,这才是你们真正想要反思得到的内容。好企业家什么样,就是玩了命地要赢。玩了命地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情商,胸怀要大,要让队员愿意跟着你做。严格遵守规则,不要只知道贬低对方而感觉自己很厉害,要非常认真地学习竞争者。还是应该在意赢,要有激情,有责任。

马云对参赛选手的评价:理想与现实没必要都对立(矛盾)起来,并非朋友的生意就不做,如果朋友都不支持你还有谁支持你,当然你不能骗朋友。不要怕得罪人,有时候需要敢说不好听的话。作为领导者不能只是带领团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应该是要去实现大家的梦想和价值。领导的艺术

“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是由江苏卫视联合优米网共同打造的国内首档商业明星公益真人秀节目,节目中十二位明星企业家通过12场商业实战赢取公益基金,获胜团队和总决赛冠军会捐赠千万公益奖金与公益组织,以彰显人们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关注,号召社会大众行动起来关注公益、关注环境。

12位明星企业家的商业实战亲身示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堂鲜活的商业课程,同时对于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也是一堂精彩的人生课程。

这次团队活动告诉我们重中之重是团队协作。团队协作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协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协作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协作精神。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靠、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一个团体,假如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何来生气与活力?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严密有序的集体组织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懂得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创造奇迹。 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个人都要将自已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总之,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精髓。否则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根筷子轻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直观表现,这也是我理解的团队精神,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在。

[赢在中国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队课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庆祝少先队建队__周年,阳光小学组织系列教育活动。

10月11日,学校组织了“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主题队课。课上辅导员带领同学们重温队史,规范了队礼,巩固了红领巾的正确佩戴方法,老队员们通过回顾自己的入队经历,增强了队员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此外,学校大队部精心组织了本学年的大队委改选活动。为了能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选出最优秀的少先队员担任大队委职务,形成“自已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阵地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的少先队工作新局面,学校通过层层选拔举行了队干部竞选活动。10月12日,各班候选人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竞选活动,同学们的优秀表现赢得了现场阵阵的掌声。会上大队辅导员对同学们提出了少先队工作中的希望与要求,希望队干部要为班级服好务,做同学们的好榜样,做老师们的好帮手,积极争当四好少年,此次竞选共选出了12名优秀的大队委员,六年级一班的贾茹、张蓓琪当选为新一届的大队长。

10月13日,学校又组织了“红领巾伴我成长”亲子建队节活动。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嘹亮的队歌声中,新队员家长亲自为孩子佩戴上红领巾,同时给孩子送去一个温暖的拥抱,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了这个难忘的时刻!当中队辅导员为自己的大队委颁发标志后,操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通过建队节的系列活动,每一位辅导员都希望少先队员们都能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自觉加强锻炼,成为“自学、自理、自强、自律”的优秀少先队员,能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四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舞蹈中国妈妈观后感

全文共 175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妈妈》是一部史诗,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这是一个阐述爱的舞蹈,这种至高无上的爱称之为大爱,它摒弃了仇恨,抹平了悲伤,跨越了国界。

在这个舞蹈里.无论是在动作上,表情上,还是情感表现上,都完美的用脸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细腻的塑造了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成功的的反映描绘出了中国母亲最伟大、最本真、最淳朴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

《中国妈妈》,讲述的是一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母亲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全舞围绕着主题“母爱”发展开来。在情感上运用不夸张造作而又具有真实感的表情,动作完整的表现出了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变化。憎恨、接纳、养育、送行四个环节紧紧相连。憎恨时的家恨悲痛,接纳时的拒绝挣扎,养育时的真情奉送,送行时的恋恋不舍。脸上诚恳而又丰富的表情,细腻而极具表现力的动作完美的演绎了这段过程,把“母爱”的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段跨国的母爱,一位善良的中国妈妈抚养令人发指的日本鬼子的遗孤,显彰出了女性的伟大胸怀。爱能超越国界、超越阶级,母性的包容强烈的震撼每个人心灵。

一,憎恨

一群衣着简朴的中国妈妈弓着腰,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迈着沉重而整齐的步伐,向所指的同一个方向迸发尖锐的控诉和撕心裂肺的呐喊,控诉日军滔天罪行令人发指,这样的血海深仇无法宽恕,不能原谅,不共戴天!那弯曲的背,绝望的眼神,舞蹈深刻表现出中国妈妈遭受的苦难,失去亲人的痛苦。

二,接纳

音乐嘎然而止,人群中出现一个穿日本和服的小女孩,她蜷缩着身体蹲在地上,怯懦而可怜!然而,她是侵华日军的孩子,她的和服上还沾着中国人的血,一方面是对敌国的国恨家仇,另一方面,看着幼小可怜的孩子,本性善良的中国妈妈感到不忍与同情,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对于饱受家园洗劫、亲人被杀戮的中国(河蟹)母亲来说,能向仇人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给予这些孩子超越仇恨的亲情和关爱,已经超出了常人范畴,实在很难做到!但最终,无私的母爱使中国妈妈接纳了这个日本孤儿,演员围成圆后再散开,瞬间她的和服换成了中国小女孩的衣服。

中国母亲是善良与母爱的代表,这样的母爱称之为大爱,是跨越国界、化解仇恨的旷世情怀!

三,养育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当养育遗孤孩子时,中国妈妈表现出的那种真情流露及无私奉献,让所有人都能感到中国女性的伟大精神。在寒冷的冬天,母亲们插秧、割草,在田间辛勤劳作,同时也忘不了对自己“女儿”嘘寒问暖。妈妈将孩子的手捂在怀中取暖,而自己却被冻得瑟瑟发抖时,一个中国妈妈对孩子的疼爱不言而喻,无关国界,这是真正的“大爱”。此时,当年的异国小儿郎已经成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姑娘了,她的活泼与懂事,让中国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简单的播种收割动作,让人联想到妈妈辛勤劳作,抚养这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孩子,憎恨与母爱的矛盾碰撞,母性的伟大瞬间体现。尤其是那几句歌词“老玉米,金黄黄,养活了异国的小儿郎。我捧着玉米回头望,地里站着的是我娘……”“女儿”一把抱住正在地里劳作的母亲,由于常年劳作含辛茹苦的养育,母亲的手磨出了层层老茧,“女儿”把妈妈的手紧紧贴在自己脸上,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溢于言表,接着,“女儿”弯下腰,模仿母亲的动作开始为母亲分担劳苦,以求回报深沉的母爱。这一刻观者饱蘸泪水,妈妈也欣慰地潸然泪下: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接着,家喻户晓的东北民歌《摇篮曲》的旋律响起,旋律如泣如诉,悠扬感伤,轻柔的音乐让人回想起童年的往事,还有妈妈温暖的怀抱。

四,送行

然而,当年的小儿郎已经长大,可以帮妈妈干活了,可是中国妈妈却并没有就这样让孩子留下,白发苍苍的妈妈弯着背,一步一步蹒跚着步子拿出了当年的和服,告诉她当年的身世。女儿终将离去,离开这片养育她的厚实而深情的土壤,回到那个生下她却未能抚养她的陌生的国度。当她狠着心将女儿推出自己的怀抱时,她不舍,她心痛,那是她养了十几年的孩子啊,是她的儿啊。谁能体会她的心疼与无奈,在送行时,突然,女孩一个转身,回奔到妈妈身边,紧紧抱住妈妈双腿不忍离去,此刻别离让所有妈妈怆然泪下。母亲、孩子的恋恋不舍,让人为之动容。漫天大雪中,亲手抚养日本鬼子遗孤的善良的中国妈妈依然在痴痴地守望,守望那个曾喊过“地里站着的是我娘”的女儿。母亲长久凝望的身影,让我体会到了中国妈妈的博大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