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说写作技巧大全(精品20篇)

浏览

364

作文

748

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方法技巧

全文共 2935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作文怎么写?写不好作文是很多初中生存在的问题。而作文是初中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怎么才能写一篇高分英语作文呢?下面是星火小编给大家总结的一些英语写作经验,大家可以看看。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开头,怎么写开头呢?下面是一些不同的开头表达方式,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开门见山”式开头

即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引出文章的话题,使人一开始就能了解文章要说明的内容。

①.对于叙事类的文章,可以在开头把人物、时间、事件和环境交代清楚。

如“A Trip to Huangshan(黄山之旅)”的开头就可以是:Last month, my family went to Huangshan by train. It took us ten hours to get there. What a long and tiring journey! We were tired but the beautiful scenery excited us.

②.对于论述性的文章,可以在开头处先阐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如“The Time and the Money(时间和金钱)”的开头可以是:Most people say that mone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ime. But I don’t think so. First, when money is used up, you can earn it back,but?

这样就将自己想要谈到的话题表达清楚了,接下来再继续论述就可以了。

回忆性开头

在描述事件或游记类的文章中,采用回忆性的开头往往更能吸引人的眼球。这种类型的开头中通常含有描述自己心情或情绪的词汇,如never forget (永远无法忘记), remember (记得),unforgettable (难以忘怀的), exciting(令人激动的),surprising(令人惊讶的), sad (难过的)……如“A Trip to Huangshan(黄山之旅)”的开头还可以这样写:I will never forget my first trip to Huangshan. 或It was really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 had.

疑问性开头

在叙事类或论述性的文章中,都可采用疑问型开头,这样既可以吸引阅卷者的注意又容易抓住中心。

如“Planting Trees(种树)”的开头可以是:Have you ever planted trees? Don’t you think planting trees is ……

再如“Traveling Abroad(出国之旅)”的开头可以是:If you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ravel abroad, why not consider Singapore?

倒叙式开头

在有的文章,特别是叙事类的文章中,可以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写出事件的结果,再陈述过程。

如“Catching Thieves (捉贼)”的开头可以这样写:I lay in bed in the hospital. I smiled at my friends even though my legs hurt.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ed to me? Let me tell you. It’s a … story.

倒叙式的写法有一些难写,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时态混淆的问题,在此建议大家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不要倒叙式的方式,避免犯错。

开了一个好头之后,当然要开始写文章的主体部分了,那就是文章的正文。

文章的正文应以文章的开头为线索,具体地叙述、说明或论证文章的主题。文章不论长短,每个段落都必须为主题服务。像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一类的文章,一个主题还常分成几个小主题,每个小主题要用一个段落处理,另起一段时,应是一层新的意思。每一段的开头,要放一个表示段落小主题的主题句,这样可使文章条理化,易于阅读,便于读者抓住主题。段内的所有句子应围绕主题句的意义加以阐述或论证,为中心思想服务。句子之间应衔结自然,有条不紊,而且还要合乎逻辑,段落中不能出现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句子;英语写作比较重视主题句的作用,缺少它段落意义就会含糊不清。主题句也可放在段落的中间和末尾等部位,但对初学者来说,以放在段首为好。

在记叙文中,段的结构有时可以很简单,不需要有主题句,叙事一气呵成,中途没有停顿。段与段之所以分开,只是为了起修辞作用,以便把某一细节置于显著的地位。

分段是文章组织上重要的一步,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一般都会将文章分为3段,第一段也就是文章的开头,第二段是主体部分,第三段自然就是结尾了。当然也可以分成4段等,不管怎么分段,都请大家要记住,在写一篇作文的时候,一定不可以不分段。

接下来就是文章的结尾了,以下是一些写好结尾的方法

1.自然结尾,点明主题。随着文章的结束,文章自然而然地结尾。

如“Helping the Policeman(帮助警察)”的结尾可以是:The two children were praised by the police and they felt happy.

再如“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龟兔赛跑)”的结尾可以是:When the hare got to the tree, the tortoise had already been there。

2.首尾呼应,升华主题。在文章的结尾可以用含义较深的话点明主题,深化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I Love My Hometown(我爱家乡)”的结尾可以是:I love my hometown, and I am proud of it.

3.反问结尾,引起深思。这种方式的结尾虽然形式是问句,但意义却是肯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强调作用,可引起他人的深思。

如 “Learning English can Give us a Lot of Pleasure (学英语能为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的结尾可以是:If we learn English well, we can …Don’t you think learning English is great fun?

4.表达祝愿,阐述愿望

这种方式的结尾常出现在书信或演讲稿的文体中,表示对他人的祝福或对将来的展望等。

如“A Letter to the Farmers(给农民们的一封信)”的结尾可以是:I hope the farmers’life will be better and better. 另外,书信的结尾常有以下形式的祝福语:Best wishes;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I wish you have a good time等。

第四种方法在中考作文中并不会太常用到,中考作文一般都不会要求写关于书信方面的文章,大家可以只是稍加了解。

[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方法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三种申论高分写作技巧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申论考试中,不少考生对拿高分没有办法,其实申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写作,所以常见的写作手法在申论中也可以适当运用。小编收集了三种申论高分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运用排比,增强气势,提升作文新高度

排比是作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不但能增强气势,还能解决考生无话可说的难题,还以“朋友圈”为例: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文化其实已经写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里。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透过“朋友圈”这样一个生活常见的案例,可以引起阅卷人的共鸣,增加亮点,同时也增强了气势,提升了文章的高度,突破了无话可说的瓶颈。

二、巧用设问,切入主题,优化作文旧模式

修辞手法有很多,设问也是常见的一种。很多考生常常提出一个设问就草草了事,没有案例支撑,这样的设问比较单薄,其实结合一个反面案例,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以今年比较火的电影《小时代》为例:

去年以来,《小时代》系列电影持续掀起话题,抛开其内容不论,这票房和舆论的“双重风暴”也让人思考:电影创新该如何传递正能量、讲述好故事?电影产业如何营造一种正面的文化氛围?文化的发展应该是社会中每一个人,肩负起来的责任,其中媒体人要树立起弘扬中华文化的意识。

这个案例中的电影只是一个切入点,估计《小时代》很多人都看过,但是能否通过电影,发出一种设问,上升一定高度,看到事件后面的本质,其实也是体现考生能否深入论证的能力。

三、活用白描,承接地气,凸显作文个性化

白描的写法其实在我们的高中时代就很常见,在散文中的使用尤为突出。白描就是对于某一行为或者细节进行突出的描写,这种方法能够凸显考生文采,但是在议论文中,最好使用在开头和结尾,不要用在论述部分,因为会影响文章的论证效果,以如今的书店为例:

暮春,子夜,北京一角。毗邻王府井大街、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几张书桌,数盏灯光,秒针滴答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夜深还照读书窗”的意境。一些学者感慨:“找到阅读的价值,才有文化的回归。”

这样的写法尽量是引出总论点的时候使用,读起来能够让人心中沉静,“接地气”,也是个性化表达的较好方式之一。

考生对于如何获得好的作文分数一直较为困扰,关心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从简单的写法开始,加强练习,不断增加亮点,凸显个性,论证深入,凸显新写法、新思路、新内容,高分其实已经在慢慢向你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案例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1833 字

+ 加入清单

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小编收集了关于案例的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1、案例的界定: 案例,又被译为个案、实例、个例、事例,是一种通过对实证的描述引入情境,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最终推广经验典型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其本身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特征。

2、案例特点: ①情境性——案例研究首先需要进入一种情境,强调根据特定的时空情境解释某一事件,而不是抽象地考虑问题、做出结论。这里的情境有两层意思:一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而不是像实验研究那样通过人为控制产生的;二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想象或虚构的。这就要求写作者本身就是实践者,要深入研究现场收集的资料,并且在筛选资料时,要做到客观、中立、真实地再现事实,不能有某种期待和偏向。 ②典型性——案例研究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地点和事件,要求所抽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意义,而不管这个案例是一个村(单位)、还是—个户。因为该研究是以揭示某一现象的深层次内容为主要目的。 ③合作性——它要求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访谈交流等,了解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当事人对此的感受和看法。在这里,写作者与被研究者要一起开展合作研究。 ④开放性——(a)题材开放。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可以作为案例进行研究。(b)形式开放。虽然要把一个事件写成一个优秀案例必须具备种种条件,但这些条件具备以后,在写作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c)人员开放。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可以作案例研究。(d)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开放。不管是什么样的案例,都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解释。

3、案例写作的程序: (1)前期准备 写作者要了解当前龙泉镇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大方向,还要通过有关的调查,搜集详尽的材料,同时初步确定本案例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初步确定案例的体例、类型、结构等。必要时还要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准备。 (2)收集材料 收集案例要求写作人深入案例实际,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等,同时要查阅相关单位的计划、总结、经验文稿等。 (3)分析研究 分析过程直接影响着案例研究的质量。理论分析阶段可沿这样两个维度展开:(a)主观——客观维度。从主客观两方面寻找问题症结之所在。(b)现状——过程——背景维度。这一维度的研究从现状分析追溯其形成发展过程,并讨论过程和现状动态的因果关系,进一步分析过程发生的背景因素。 (4)形成案例 在对案例材料作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可按一定的结构进行表述形成案例。撰写案例,一般要经过“撰写——讨论——修改——再讨论”的多次反复的过程,不断完善。撰写案例要做到目标明确,描述真实具体,情节合情合理,材料选取适当,案例构思巧妙,文字表达生动。撰写案例要防止“八股化”倾向,反对“空话”和“套话”的泛滥,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虚实并重,小中见大”。 案例具体撰写时结构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过程——案例

反思”,“事例——问题——分析”,“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等。 4、案例的写作技能: 尽管案例的写作几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但从案例所包含的内容来说,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大致都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标题——案例总是有标题的,总是要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的。 ②引言——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一般有一两段话也就可以了。主述一下事件大致场景,隐晦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的主题。 ③背景——案例中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的,是依托一定的背景的。背景的叙述可分为:间接背景和直接背景。间接背景是与事件相关,且关联程度并不直接的背景,直接背景是直接导引事件发生与事件联系至为密切的背景。 ④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来展开的。在论述中,需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⑤问题的解决——这部分内容需要详尽的描述,要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会涉及问题解决初步成效的描述。 ⑥反思与讨论——主要涉及的问题有:问题解决中有哪些利弊得失?问题解决中还存在哪些新的问题?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如何进一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中有哪些体会、启示?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升初作文指导:散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

同时,这也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也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的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在线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的业绩,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

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

【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②发挥联想。

【结尾】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148 字

+ 加入清单

1、审题:审题是做到切题的第一步。所谓审题就是要看清题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并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

2、进行构思,列出简单的提纲,打造文章之骨架:审好题、立好意后,就要写提纲,打造文章的骨架。文章布局要做好几件事:安排好层次段落,铺设好过渡,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3、扩展成文:根据字数多少扩展成篇。扩展的内容一定要紧扣主题,千万不要写那些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展开的方式包括:顺序法、举例法、比较法、对比法、说明法、因果法、推导法、归纳法和下定义等。可以根据需要任选一种或几种方式。

在这一步骤中还需注意三方面问题:

1、确保提纲中段落结构的思路与各段主题句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写段落不偏题、不跑题。

2、要综合考虑各个段落的内容安排,避免段落内容的交叉。

3、用好连接词,注意段落间、句子间的连贯性。要做到所写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文字连贯,就需要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而连接词起的正是桥梁作用。

在扩展的过程中也有些窍门,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在整篇文章中,避免只是用一两个句式或重复用同一词语。英语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同义词,准确地使用同义词可以给读者清新的感觉。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倒装句、强调句、省略句、主从复合句、对比句、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从而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2、使用不同长度的句子。如果一个意思用一句话写不清楚的话,通过分句和合句或用两句、三句来表达,增强句子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3、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不要总是以主、谓、宾、状的次序。可以把状语至于句首,或用分词等。

4、学会使用过渡词。递进furthermore,moreover,besides,in addition,then,etc ;转折however,but,nevertheless,afterwards,etc ;总结finally,at last,in brief,to conclude,etc ;强调really,indeed,certainly,surely,above a11,etc ;对比in the same way,just as,on the other hand,etc。

5、确定文章用第几人称写,基本时态是什么。使用人称时人物不能张冠李戴或指代不明。时态要尽量保持一致。

检查修改:要检查复核,不要写完了事。

要留时间通读全文,修改可能出现的错误。检查上下文是否连贯,句子衔接是否自然流畅。检验的标准主要是句子是否通畅,该用连词的地方用了没有,所用的连词是否合适,是否有语法错误,主谓是否一致,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的使用是否正确,词组的搭配是否合乎习惯,是否有大小写、拼写、标点错误等,还有就是注意卷面整洁。

可归纳为:中心突出,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2473 字

+ 加入清单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同情。

3、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是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确有把握之后才写这种文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的文体,老的写法。

4、不可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甚至拿来套用,机械模仿,不懂灵活应变,就会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以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熟悉。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

5、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你如果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如果喜欢听××的歌、看××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不要瞎编乱造。靠编故事骗取老师的眼泪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6、要美化自己,而不是丑化自己。要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不要出于反衬别人等考虑而故意丑化自己,如果让评卷老师以为你真就是那样,那就麻烦了,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从某个角度讲,评卷老师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淘汰对象的过程。

7、字数以900字左右为宜。不能给人凑字数的感觉,但也不能拖得太长,不允许加纸条。许欢写长文的同学,开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开,开口不要太大,能跳过去的就跳过去,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节省篇幅,要防止高潮来了没地方写了。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题的、表现主旨的、文眼、点睛之笔、抒情议论、议论文的分论点等)最好单独成段。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思想要健康。“思想健康”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11、观点不可太绝对,要留有余地。“义正”未必要“辞严”,“理直”未必就要“气壮”。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质问京山大冤案”。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意见。不可尖刻、讽刺、挖苦,甚至恶意地进行人身攻击。

12、看到题目后,可先搜索一下自己以往所写的优秀作文,看有没有可以再利用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不牵强。

13、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14、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15、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今年实行网上评卷,更应慎重。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16、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17、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风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18、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张伟民讲那是一种浪费。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考满分作文写作的技巧

全文共 1411 字

+ 加入清单

1.准确审题。

首先要仔细研究作文命题,反复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进而明确写作的各种要求。

(1)分解试题:对作文试题作适当分解,以求对作文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不致因遗漏而偏离题意。一般来说,一篇作文试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个组成部分。当然,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组成的各个部分作准确、细致、全面的审理。只有这样,考生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找关键词:在上面三个部分中寻找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就像人的眼睛,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样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同时在寻找关键词的过程中,试题的各种要求都会变得简单明显,容易让考生在紧张的考试中把握。

(3)变隐为显:将试题中的隐含信息说破,使其变为明示信息。

(4)化大为小:在高考作文时,要选一条思路、一个角度,一旦选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也就是说,文章角度要小,就其一点,纵深开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写得深刻有力。

如北京一考生的《包容(三)》包容很大,需从小处落笔,包容很宽,需从巧妙处切入。本文从金鱼的老住户和新朋友的相互默认,红黄两色调和之后的温柔鲜丽说起,提出生活中需要包容,然后扩展升华。从而使主题深化。恰当的角度使得行文自然流畅,如泉水自然涌出,处处妙趣横生。广东一考生的《沟通隔膜的桥梁语言》能准确审题,紧扣语言与沟通的关系,通过记叙母女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使用语言去加强沟通,两代人之间就容易出现隔膜,产生矛盾;使用语言去沟通,这些隔膜与矛盾就容易消除。全文是切合题意的。

2.巧妙联想。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当代着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

东晋丞相谢安喜爱文学,善于清谈。一天,窗外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谢安与侄儿侄女一道欣赏雪景,不由诗兴大发,他想考一考侄辈的诗才,便指着窗外的大雪笑问:白雪纷飞何所似?侄子谢朗略一凝思说:撒盐空中皆可拟,侄女谢道韫从容不迫的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了谢朗的话说:不好,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盐撒得满天都是?盐在空中马上就要落下来。用撒盐做比喻,能准确的表现大雪飞舞的动态吗?而谢安听了侄女的话后,拍手大笑说:好!好!风吹柳絮上云霄,正象雪花漫天舞,絮白似雪,雪轻若絮,这个比喻真是又形象又贴切。这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这就是联想。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以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由此任意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事物。在进行多向联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联想的广度、深度和新颖度。

江苏一考生的《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我们不必猜测命题人在命这道题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沈从文先生;但是,我们可以说,用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来比况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是最恰当不过了。本文作者联想到沈从文先生作为叙写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眼光,一种睿智,一种对人与山水的独特感悟。江苏一考生的《人间四月天》,作者由话题水的灵动,联想到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水一般灵动的人生、执着的爱以及富有独特色彩的生命永恒,对题意的理解自然、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剧本写作方法之25个写作技巧

全文共 386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剧本写作方法之25个写作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编剧】编剧是一 种职业,正如木匠、铁匠、厨师、开锁匠等一 样,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在我看来,只要打 算、正在、已经靠写剧本为生,或者可以把剧 本卖出去的,都可以自称“编剧”,没什么高贵,不就木匠而已吗?

【逻辑力】对于做一个编剧的要求,与其说需 要想象力,不如说更需要逻辑力。想象力像孩子,逻辑力才是成人。你听一个孩子讲他漫无边际的幻想,最多赞许他天真烂漫,但不会为 他的“故事”着迷,不会探究,不会好奇,不会 较真,不会期待,不会震撼,不会深思,而这些感受的形成,需要一个逻辑缜密的创作才能达成。

【熟识角色】谁是主角?他出场前在做什么? 家庭状况体貌特征?学历教育?优点缺点个人 喜好人际关系……认识他非一次性完成,反复琢磨并与其他角色相互砥砺,仿佛在生活中遇见 人,对他身世背景的了解不断深化。最重要, 人物设计为你写他的目的服务。结论:人物小传须反复多次完成,并服从于剧本主题。

【A点】下笔前一定问自己:这个剧本你非写 不可吗?什么让你如鲠在喉?也许是一个愤 怒、一段思念、一个画面、一场高潮戏、一个流泪片段,甚至可能是一次委屈。总之,找到 这个动力源,把它作A点确定下来。有了A,才能推演出B,由B再推演C和D。也许往下推演不顺而回过头来调整A,但是,写剧本必须找到 A。

【编剧秘笈】影视剧是正着看:从头看到尾; 却是倒着写:从尾往头写。观众不知道结局, 可有一万个猜测,增加观看乐趣;编剧不知结 局,也会有一万个可能,那就让自己迷失而无 法前行。不仅倒着写,还要反着写,结局是和 解,前面就是误会;结局是顿悟,前面就是迷 瞪,拧巴。总之,想好了最后一个高潮再下笔!

【寻找首先出拳的人】无论一部电影、一个短 片,还是一个戏剧段落,开场3—5分钟,必须 有人出拳,就是第一块骨牌,第一个撞击,第 一次危机。这第一拳最好足够的狠,才能激起 强烈反响,被撞击方和观众才能被打懵,才能 引起足够大的波澜,才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 应,才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好奇心:后来呢?

【关于题材1】什么是题材?回答“你的剧本是 讲什么”的答案,就是题材。讲教育、讲抗战、 讲父爱、讲复仇……。题材重要吗?重要,许多 题材不能拍,有些题材太难搞,还有些题材被人写烂了,制片人拒绝,是因为哪怕你作为观 众也拒绝。听劝,不要动笔。有些题材一下让 人感到有亮点,会有人鼓励你写。重要!

【关于题材2】题材也不重要,太泛,无实质意 义。除了某些特定题材被禁止之外,理论上没 有冷题材和热题材之分。即便是制片人出品 人,也仅仅是把题材作为交谈的第一句话,接下来还是要看编剧怎样去写某个题材。从什么 角度、挖掘到什么深度、表达什么思想和情 怀、反映什么问题、何处有升华,这些才重 要。

【关于明星】如今明星片酬过高已让电影电视 剧不堪重负。为什么明星涨价?因为明星不够 用。明星为什么不够用?因为缺乏造星机制。 其实,每一个明星都是从非明星小演员变幻而 来,靠什么变?靠一部好戏。好剧本,好导 演,好的班底。但如今的电视台和出品公司似 乎忘记了这一切,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可否主题先行】可以!编剧常接到命题作 文,主题先行也出过经典作品。关键:1.不求 主题深刻,所有的主题都是大路货;2.不能直奔主题,越曲折越好;3.主题不重要,用什么 故事去说明它才重要;4.弱化主题的存在,隐 藏它,主题是观众品出来的;5.主题是有意 义,故事是有意思,首先有意思,而后有意义。

【动作】编故事的关键是找到角色动作。动作 分两种:主动动作和被动动作。前者是我想干 嘛。想考研,出击准备,迎接挑战。被动动作是路上走得好好的,一个花盆从天而降砸在头 上,流血抢救、血型不对、没带钱,医生不 在…编剧的任务就是给角色动作设置障碍,他克服重重障碍达到目的或转危为安,就是故事。

【事件】用简略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所处的规 定情景后,必须发生事件。只有事件才能让人 物活起来并让观众感同身受。事件要件:1.有 足够的冲击力,让人物动起来;2.须引起观众 的关注和期待;3.能引起连锁反应;4.能造成人物冲突(外部)和纠结(内在)的空间。一部电影需要3—5个相互关联的事件。

【拐点】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转折。人物动作带领观众朝某个方向走,或达到目的或出现意外使得人物动作方向改变的那个点,就叫拐点。拐点特征:1.逻辑的必然;2.关注和情绪的小高峰;3.拐的方向出人意料(需要编剧挖坑给观众跳);4.具有节奏调节能力;5.体现变化与多元特征;6.起到转承启合的作用。

【下狠手】故事产生于动作,动作来源于人物,人物发力源于编剧给他的压力。我称之为压弹簧。编剧压弹簧越给力,人物的动作发力越大。所以,老好人当不了好编剧。编剧对心爱的主人公不能太好,你得让他受苦,被凌辱,遭打击,让他危机重重、走投无路、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也。

【生活质感】什么是剧本的生活质感:1.人物 鲜活,2.故事贴近生活,3.对话生动有趣,4.细节丰富,5.平和但有张力……如何变成剧本?大 概:1.善于观察;2.保持敏感;3.准确截取;4. 学会提炼;5.大胆推理;6.坚持积累;7.复合表达。这些大体属于技术层面,其实功夫在诗外,保持和培养自身人文情怀最重要。

【个性化对白】编剧困惑之一,总不能千人一 面,千口一腔吧。但语言又有极大的同一性, 我们都说人话,不说鸟语,过于特别会造作。 人物个性化对白应该是:1.不能违背人物性格;2.尽量有一些个性化标志(口头禅、用词);3.说话的方式比用词更重要;4.人物内在依据大于外在形似;5.强化亮点避免刻意。

【和观众谈恋爱】写剧本好比和观众谈场恋 爱。观众是美女,你首先必须爱她,然后挑 逗、讨好、诱惑她,弄清楚她想什么,她要什 么,然后给予、付出,满足她。可一味地附和,无原则的让步也不行,你得有坚守。你不 能过分宠她,对她的弱点你得抑制、教训、警告、恐吓,随后(高潮时)征服她,方抱得美人归。

【戏剧任务】是一场戏、一个段落甚至整个剧 本中编剧想要完成的任务。它可以同时是角色 的任务,也可分开。攻打无名高地,角色任务 是战胜敌人,戏剧任务却是展现战争的残酷或 兄弟情。要点:1.必须提前明确;2.与角色任 务同步;3.指挥角色动作的真正灵魂;4.角色任务包裹戏剧任务;5.全剧戏剧任务=主题。

【可恨的编剧】编剧是什么?编剧是无中生有的人(虚构),是无事生非的挑拨者(冲 突),是狠心郎负心汉(让人流泪),是奸妻不共戴天的仇敌(激怒),是大乱的贼子(高潮)……从前有个帅哥巧遇一个美 女,他们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从此过上幸福 的生活——这样一帆风顺的故事谁看呀?

【合理与奇特】写剧本设置人物和事件时常纠 结,因为合理与奇特注定相互矛盾,处处合理 则易平淡,过分奇特又难免违背逻辑。首先考虑奇特,先出奇招,然后将其合理 化。如果费老劲也没能使其合理,弃之。然后重新再寻找并设置一个奇特。即便没有奇特的 事件,也尽量换一个奇特的角度。总之要奇。

【小高潮】相对大高潮而言的,在电影里突 出,因电影一次观赏,结尾前定有最大高潮出现,之前的小危机及解决(拐点)被称为小高潮。电视剧太长,难找大高潮(多次观影),加之电视剧分集实际由导演最后任意切割,更难准确设置拐点,所以只能模糊。经验:以故事段落为标准,3到6个拐点配一个段落高潮。

【首三集】电视剧约定俗成为长篇评书,在漫长观影过程中,观众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关注,于是首三集成为观众决定是否继续看的关键,也成为购片者和电视台(搜集收视率)评判依据,至关重要。英雄三板斧新官三把火: 1.信息量大(人物场面风格视觉动作);2.节奏紧凑;3.冲突迭起;4.戏剧张力强,玩命!5. 制造大悬念(让人觉得后续有大戏要唱);6.有趣(台词、机关设置、细节)。总之,编剧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剧本标准】罗伯特·麦基曾在好莱坞当剧本编 辑,他常写下评语说某剧本场景诙谐、感觉敏 锐、文笔通顺、用词恰当,但故事令人失望。 他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评语:该剧本语法糟 糕、拼写错误、对白拗口、方位杂乱、打印格 式不规范,但它故事精彩、动人心魄、人物深 邃、高潮迭起。前者坏剧本,后者好剧本。

【交代戏】虽然对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事件 来龙等需要必要的交代,但应尽量避免纯粹、 单独的交代戏,好的交代应该是:1.非一次性 在不同场景和对话中泄露出来;2.留下可补充 的残缺让观众自己去概括或推理;3.符合场景 和人物自身逻辑自然流露;4.尽量用交代带出 人物性格特种;5.尽量对情节发展有推动。

【过场戏】为衔接两场戏设置的过度段落,特点是游离于剧情之外。不好的剧本通篇都是过场戏,而写得好的过场戏应该是:1.逻辑的一 环,因而不可或缺(虽本身不推动剧情,但拿掉则破坏剧情);2.节奏调节器(不从剧情上起作用,但为下一个高潮做情绪情感铺垫);3.可玩味的闲笔,展现抒情幽默风格趣味风情。

【高潮】指文艺作品中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及 其解决。电影中主角贯穿始终的动作不断遇到 阻碍(冲突),阻碍来自敌对方(人、自然、有形或无形势力、甚至自身等),并越来越大,主角危机四伏。结尾前最后一个危机越不过去,酿成遭灭顶之灾,主人公用尽全力反败为胜战胜对手(正剧喜剧)或失败(悲剧)。 要点:1.最后的危机须做到极致(将主人公置于死地);2.一定要形成拐点(顶点急转直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在写作中,小说人物典型化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种,以生活中的某一个原型为主,加以概括、想象和虚构,从而创造出典型人物。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原型是他的一个表兄弟。鲁迅结合平时对黑暗社会的 多方见闻,改造了这个疯人形象的内容,赋予人物以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塑造出了狂人这 个艺术典型。

第二种,在广泛地集中、概括众多人物的基础上塑造出典型人物。这就是鲁迅说的"杂 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巴尔扎克在谈人物塑造时指出:"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 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骨。艺术家的使命就是 把生命灌注到所塑造的人体里去把描给变成现实。如果他只是想去临摹一个现实的女人,那 么他的作品就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读者干脆就会把这未加修饰的真实扔到一边去。"

鲁迅笔下的人物大多是这样的。他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 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 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有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其中的人物都是指不出生活原型的。这种作品中的典型人 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比用某一原型塑造人物形象更为困难,然而,一个真正的小说作者是 必须掌握这种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方法的。 以上两种塑造人物的典型化方法,有时可以在一个作品中同时运用,即可以用一种方法塑造 某一人物形象,而用另一种方法塑造另外的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介绍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写好中考作文,在我看来,无非有以下几点:

1.严谨的布局: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开了个好头,这篇作文就会很好写了。

凤头:是文章的首段,是阅卷老师首先入眼的地方,一定要做好整篇文章的中心把握,要做到下文与首段上下连贯,紧密结合,要通过开头使下文有可写之处,开头要达到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效果。例如,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且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而统领全文主旨。

猪肚:在一篇上好的文章中,分段都会恰到好处,而当文章中只有一大段或两三段时,这篇文章即使文采再出众,也不会有太高的分数,因为阅卷老师在中考判卷时,每三分钟就要判出一份作文,工作量相当大,如果不善于分段,阅卷老师可能失去耐心,从而看不完,就会草草的给出分数。所以,在我看来,一篇文章至少要分6-8个段,但不是一行或几行一段,而是要看起来像豆腐块,一块块整齐的排列在一起,使文章紧中有松,松弛有度。要看上去整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零散的。

豹尾:在文章的最后处,应当让主题更突出鲜明,升华主题思想,使豹尾抽起来!或让人感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更进一步的特殊效果。在文章末尾,应当再次点题,紧扣中心思想,让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继续延伸,引人深思。特别是要在结尾处,与开头形成呼应,对比,递进等等,来引发阅读老师的共鸣!

2.细腻的文笔:不管是记叙,议论还是散文;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要用细腻的文笔呈现出来,使文章中点更突出,让阅卷老师在看试卷的过程中,有深思,放慢阅读速度和重复阅读的情况出现,让阅卷老师身临其境,从而使文章更具灵性。

3.贯穿始终的思想感情:在一篇布局格式上很得当,错落有致的文章上,还必须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思想路线,这条线就像鱼的脊椎一样重要,这条线一定要清晰,明确,千万不可含混不清。

把握好这几点,一篇好的中考作文已经大致成型,不过要想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这仅仅是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7352 字

+ 加入清单

一、一线串珠

“一线串珠”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方面地展开记叙。这“一线”从文章的内蕴来说就是“中心”,从外在表现来说,它要借助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这就是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一条线。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下面来欣赏冰心的《笑》: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 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 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

——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这篇文章以“笑”串起作者对三幅微笑图景的追忆、描述,表达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的追求,抒发作者泛爱的思想感情。

二、镜头剪辑

“镜头剪辑”本是电影制片的工序之一。所谓“剪辑”就是按剧本结构和创作构思的要求,把拍摄到的镜头经过选择、删剪、整理、编排成结构完整的影片。镜头指影视所拍摄的一系列画面。镜头剪辑用于记叙文写作,指选取一组生动的画面来表现主题。这类文章是将所写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画面、或片断,有序地写下来。其间的每一部分都可单独成文,组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篇章。这种又被人们称为“冰糖葫芦式”结构,由于形式新颖,巧妙精致而受到好评。运用镜头剪辑要注意:(1)剪辑的镜头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选材须多角度,具有代表性,力求立体、全方位的反映主题。(2)根据主题的需要,表达时,各片段在内容上须有所侧重,即从某一个侧面表现主题。(3)既要把完整的素材分割,又不能剪得支离破碎。留下来的一个个镜头应具有内在联系。(4)要善于选取大镜头。每个镜头都必须是内容充实的画面,具有典型性、代表性。(5)镜头之间要有空白,不要构成一组“连环画”,而应是具有跳跃性的。(6)一般来说有情节的事情,可以纵向剪辑;情节不太丰富,宜用横向剪辑。(7)剪接的镜头排列是有序的,或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或按逻辑思维排列。

前面举到的冰心的《笑》,就围绕着“爱的调和”这一主旨横向剪辑了三个生活镜头,让读者在其是感受与深思。

三、时空交织

在记叙一件较复杂的事情时,在同一时间段中,先叙甲地的情况,再叙乙地的情况,转而再写甲地的人事,这就是“时空交织”的文章构制方法。它有利于结构紧凑,文字简练。

原来的高中课本上有这样一篇著名的通讯,题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说的是平陆县六十一个民工突然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作者先写民工中毒的场面,接着写卫生部接到紧急求援电报,再写平陆医院抢救经过,转而写北京有关医药商店调运紧急药品的情况,如此轮留反复交织的叙述,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凯歌。当然,采用这种方法有一定难度。

有时,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作者运用插叙、补叙等手法,也可以构成“时空交织”的感觉,我们把这种谋篇方法也纳入“时空交织”中。

四、一波三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忌平铺直叙,忌记流水帐,若能尺水兴波,就能引人入胜。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样一篇记叙文:

选举风波

魏明湖

临近期末,要选优秀干部了,全班共四个名额,星期三下午由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产生。本来是很简单的事,可第四名的张楠和第五名的王云选票一样,而王云又偏偏是班主任李老师的外甥,这下子,本来很简单的事变得复杂起来。我们推测,只好凭老师那一票来定乾坤了。

大家议论纷纷,究竟谁当选一下子成了全班的焦点话题。

“我看,应该选张楠,因为他无论那方面都比王云强。”

“就是的,我看最后一个名额非他莫属了。”

“那不一定,你们可要知道,王云可有个最大的优势,他是……”

同学们看着王云那洋洋得意的样子,都有些愤愤不平了。也不知是谁竟然组织起几个同学给老师写了一封“敦促书”,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平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有的同学拍案叫绝,称赞写得好,有的同学诚惶诚恐,扯着嗓子喊:“还是别写了,这不是等着挨批吗。”还有的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走进教室,只见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议论着,不知谁还煽风点火:“这下可有好戏瞧了,看老师怎么收场。”看着讲台上的信,我不由打了个冷颤。

上课铃响了,第一堂就是班主任的课。李老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同学们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教室静得有些叫人害怕。大家既希望老师看到那封信,又怕老师看到那封信,值得庆幸的是,李老师走到讲台前,放下提包和课本,正好压在那封信上。我松了一口气。开始上课了。同学们一个个缩着脑袋,用书挡着脸,看起来好像在读书,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老师的举动上。老师一面向黑板,同学们就从书缝里偷偷地打量着老师。老师一边领读课文,一边踱着步子走到教室后边,同学们的眼光也跟了过去。老师一抬头,同学们“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过来,读书声也洪亮了。老师转过身往教室前面走,同学们听着老师的皮鞋声一点点逼近,自己却又不敢扭头看一眼,生怕老师从起伏不定的读书声里察觉到点什么。我的手心一阵冷汗。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长吁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好像落了地。可李老师并没马上走,开口打破了这寂静:“通过反复比较,慎重思考,我认为张楠的工作成绩突出,我的这一票给张楠。”同学们一下子都震惊了。既而是一片掌声。

“不好!”谁喊了一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把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讲台上。心里默默祈祷着:“千万不要让老师发现那封信。”但事情好像偏偏要和大家作对似的,就在老师拿起提包起身刚要走时,那封信随着提包带起的风飘到了地上,大伙刚刚松的弦一下子又绷紧了。李老师捡起信,打开看了看,笑着说:“有这么多人支持我的观点,我很高兴有这么多知音。” 我心里上下翻腾,不知是宽慰,是惊喜,是懊恼,是信任,还是敬佩……

这篇文章开头写评选的矛盾所在是李老师的那一票究竟投给谁,悬念顿生。同学们愤愤不平的议论和王云洋洋得意的神态掀起了波澜,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同学们的“敦促书”将波澜推起,而课上老师竟然没发现精心设计的“敦促书”,大家收紧的心立即又松弛了下来。眼看就要风平浪静,谁知“敦促书”又飘到了地上。全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波三折,可用巧设伏笔、设计巧合、铺陈误会、着力突转、顺逆法等。

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五、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先“抑”是为了后“扬”,“抑”是为了反衬“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我们来欣赏下面这篇文章:

我撕掉了扉页

海沉川

我和她相识不到几个月,就匆匆地分离了,她叫什么名字,我从未问过,也永远不想知道。因为记忆深处的回忆是不堪回首的——

我和她是在一次物理竞赛中认识的。她穿着一件红与黑相间的花格子外衣,戴着一副眼镜。说心里话,我并不喜欢她。可是,所有参赛的同学中只有我和她是同校,且同是女生,耐不得寂寞,我就和她聊了起来。尽管这种谈话方式并不高明,但我们毕竟成了“朋友”,这一次的相识,我竟忘了问她叫什么名字。几个月后的团员联谊会上,我和她又见面了。那是初夏的一个夜晚,她身着乳白色的连衣裙,腼腆地站在灯火辉煌的大厅中央,朗诵了她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我赞美雪的洁白,它有着清纯脱俗的美……”这诗,不由使早已厌倦摇滚歌曲的我为之动情。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感到她的美,文静有余。

我偷偷地记下了这首小诗,并把它抄在日记本的扉页上。

毕业前的两个月,是最紧张的。在物理提高班里,我第三次见到了她。那时,练习卷题目很难,我们提高班里的学生好多人不及格,我和她

也不例外。物理老师又出了一份练习卷。测试还未到结束的时候,我早已做完,不耐烦了,东瞧西望。猛地,我看见她腿上摊着一本书,她正紧张地翻着。

我彻底傻眼了,继而是充满内心的忿恨和鄙视。这一次见面,我和她疏远了。我不愿正视她的眼睛,我竭力回避着她,因为我知道多见她一次,就多一分难堪。

可造物弄人,在校辩论赛中,我又一次遇见她,她是参赛者。不可思议的是,她的演讲题目竟是——《谈考试作弊的危害性》。她依然是那身白色的连衣裙,依然带着几分腼腆,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更带有几分激动。望着她滔滔不绝地演讲,我感到一阵目眩。

“考试作弊,我以之为耻。靠这样得到的分数并不光……”这一个个带刺的字,如一只只嘲讽的眼睛向我无情地眨着。我乏力地坐着,无动于衷地望着她,心里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看不起你!” 这次演讲她得了二等奖。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唯独我没有拍手叫好。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张记着小诗的日记本的扉页撕碎了……

这篇文章对“她”的描写采用了“抑扬法”中“欲抑先扬”的手法。“我”和“她”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作者在一次试场上初识了她。后来看到她一身洁白如雪的连衣裙,再听到她朗诵的一首赞美雪的小诗,“我”对她产生了好感;但另一次物理考试,她竟作弊,使我对她产生了鄙视的情感,更令我憎恶的是她竟然在演讲中大谈作弊的可耻。言不副实,外表与内心不一致,我看不起她。作者把自己这一感情的变化寄托在一个细节上:把诗记在自己日记扉页上,尔后又愤怒地撕掉扉页,作者的情感变化,顺畅自然合理。

六、穿插流动

七、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的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下面我们来欣赏如下一篇文章:

石榴花开

倪 玲

石榴花开了,层层开满枝头……

暮色中,我拿着几朵刚盛开的石榴花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

记忆中,我和云的相识是在图书馆里。一切似乎是巧合,我和她同时拿起了那本《无名的裘德》,也几乎是同时,我们都做出礼让的动作,而后又彼此笑了一下。我说:“Lady first.”她说了声“谢谢”,便坐在我对面的桌子旁。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几乎天天都能在图书馆里遇见,相互也只是礼貌的笑笑,并无话语。突然有一天,她问我同情裘德还是哈代,我说两个都同情。她似乎是同意我的答案,微微点了点头,她接着问我是否看过《简·爱》,我说只是听说过,无缘拜读。她说她非常喜欢简·爱在庄园里说的几句话,并即兴为我表演了一番。第二天她给我带来了那本《简·爱》,并且在中间夹了一朵石榴花。她说她喜欢石榴花。那时我一直奇怪像她那样一个感花溅泪的女孩,怎会喜欢石榴花。我原本以为她应该喜欢栀子花、茉莉花那样的洁白、淡雅的。

可以说书籍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也开始慢慢地了解她了,至少我这样认为。一天午后,她邀我一起看狮子座的流星雨,我满口答应,也许是因为我也是狮子座的。那天晚上,她问我是否喜欢流星。我说虽然美丽,但却太短暂了。她说只要曾经拥有,夫复何求。谈话间一颗流星划破了夜空,她随即许了一个愿望。我说可否说来听听,她没有回答,只是问我如果有一天她如同流星般的逝去,我是否会流泪,我笑她太多愁善感了。接着便套用了一句台词送予她: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次她笑了,笑得特灿烂,如同那颗流星,也许更像一朵石榴花。

自从那次一起看流星后,就因为忙着考试,没有去图书馆。一天突然收到云的一封信,叫我去医院看她。我匆忙赶到医院,在血液病房里找到了她。她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整个人显得非常的憔悴苍白,见了我似乎想挣扎着起来。然而事实上,她早已奄奄一息。我见势,急忙把她扶起来。我没有太多话,因为我不想她太累。许久,她要我帮她照顾她的石榴树,她说她很遗憾没能和我终身为友,但愿能变成来年后的第一只石榴。我噙着泪,默默地为她祈祷,祝愿她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精心照顾着云的石榴树,看着它开第一朵、第二朵……并看着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结出一只只火红的石榴。我想我已经完全了解了云,如果云活着,至少也会这样认为。

文章开头写了开满枝条的火红般的石榴花与一个女孩凄清的坟墓,两者色调窘异,造成情景上的反差,这是反差悬念。接着回忆与云的交往过程,这是倒叙悬念。感花溅泪的女孩,居然喜欢石榴花,使人感到奇怪,这是物件悬念。文章悬念叠生,却不知作者用意何在。最后读完全文,我们才猛然醒悟,云是喜欢那石榴般火红的生活,然而她却偏偏带着石榴花般的梦如流星似的离开了我们。她那种对生活炽烈的爱,对生命将逝的沉着平静,和她那石榴花般灿烂的笑容,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这里的意蕴是深远的,由石榴花造成的悬念贯穿全文,随物宛转,层层铺垫,清新活泼而又隐隐透出一丝凄婉忧伤,让人在悲喜中禅悟着生命的真谛。悬念的运用使文章产生了震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八、曲径通幽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赞颂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并表达自己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意愿。但文章并没有直接道出这一主题,而是通过展示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主题。作者开头写自己对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着写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后又写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养蜂人的介绍。文章结尾写作者做梦“变成一只小蜜蜂”。由此可见,“曲径通幽”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法。

运用“曲径通幽”法,要注意两点:(1)“曲径”是手段,“通幽”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2)行文的曲折应适当有度,不要为曲折而曲折。

九、铺垫蓄势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

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极力描绘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建筑的壮丽;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美女之多和珍宝之富;第三段夹叙夹议,论述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营宫室,招致国家迅速覆亡、宫室一旦毁灭的必然结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呜呼”领起,发出深沉的议论慨叹,指出秦统治者要能爱天下之民,国家就不会败亡,表明秦之灭亡乃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赋,前两段的描绘渲染,是为后两段的议论铺垫蓄势,描绘渲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则揭示主题,突出文旨,这正是铺垫蓄势的用意所在。

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1)注意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只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积气势。(2)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反会暴露出人为的痕迹,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十、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在写作时选取细微的个性鲜明的事物,通过具体的叙述、生动的描写,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深刻本质,给人以认知、教育、启迪或趣味。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正可概括“以小见大”这一特征。下面来欣赏下面一篇高考作文:

生命的日历

浙江一考生

一张一张撕下来,一张一张寄托了你的希望。——题记

我不知道已经有多久没有去看她了。只是童年还有那模糊的痕迹,她的脸上有着看起来亮闪闪的银丝,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痕迹。

“叮铃铃”,早晨的一声电话铃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挂上电话的刹那,我愣住了。感觉世界就在瞬间将我淹没——奶奶出车祸了。当我火速赶去医院时,她已经躺在了重症监护中心。泪水一刹那涌出。我带着爷爷的叮嘱,回老家拿换洗的衣服。

还是那幢老屋,载满了我童年的味道和记忆。踌躇着走上了阁楼。走进卧室,记忆里的味道一涌而出,是她的味道。一瞥眼,我看见书桌上有好几本大大的日历,被凌乱的撕成一张一张。走过去一瞧,日历的正面普普通通,有着普普通通的日期,而反面的字把我愣住了:“2003年2月,囡囡今天和父母回家。”“2003年5月,囡囡今天打电话来让我多穿点衣服。”“2004年7月,囡囡今天升学考。”“2005年2月,我今天看囡囡的照片了。”“2005年3月,囡囡已经三个月没回来了。”“2006年2月,囡囡已经很久没打电话给我了。”我发了疯似地翻动着所有撕下来的日历。上面是详细的日子和我与她之间发生的事,时间到时、分。我有些不敢相信,却又心痛地想起,在昏黄的灯光前,她是怎样带着老花镜在桌前写下这一点一滴的。自己多久没回来了,自己多久没打电话了,是学业的繁忙,还是成长的疏远与冷漠?而她,又怎样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张张日历上,期待着我重新做回小时候那个撒着娇的囡囡?

我收拾好这一张张的日历,这一张张载满了她希望的日历回到了医院。望着病床前那个头包白纱仍在昏睡的她,眼泪又一次决堤而出。我紧紧握住她的手,默默恳求老天不要将她从我身边带走。

床上的那张脸仍是小时候疼着我、爱着我的脸,亮闪闪的银丝,眉眼间的沉静。我悄悄将那张饱含我心愿的最后一张日历纸,塞进了她的手里,喃喃道:“奶奶,你快醒醒,囡囡来看你了,囡囡不会再让你数日历了,快醒醒……

这是一篇即小见大的文章,借助生活中感人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宏大而深刻的主题,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论文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435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高中时期就已经接触论文写作了,上了大学更是离不开论文,因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文的写作技巧,希望能帮到您!

一、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二、写好论文的关键

(一)论文写作——材料、观点和文字

材料是写好论文的基础,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文字是论文的外在表现。材料和观点是论文的内容,文字是论文的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内容要通过形式来表现。三者的完美结合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材料来源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材料获得的效率与质量。整篇论文是由若干工作单元组成的,每一工作单元又是由每次实验材料积累起来的。因此要善待每天的实验。每天工作时都要考虑到这一数据在将来论文中的可能位置,对每一张影像记录都要认真收集保存。材料要真实可靠,数据要充足。有了异常,要及时分析处理,要保证所得结果可信,排除假象。一篇论文总要有新现象、新处理、新效果、新观点。

观点应明确,客观辩证。不要、也不能回避不同观点。从论文定题到结论,处处有观点,所以观点是论文的灵魂,是贯穿始终的。讨论观点时不要强词夺理,不要自圆其说,力戒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要和国内外文献上的观点相比较,也要和自己实验室过去的观点相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异同,提高认识。也不要怕观点错误,不要怕改正错误。要百家争鸣,通过争鸣,认识真理。

论文的文字要自然流畅,“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也不要华丽雕琢,目的是“文以载道”。论文叙述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朴素真实,分寸恰当。

(二)论文写作——准备和动笔

论文写得好坏,关键在于准备。会写论文的人,一般总是三步过程。论文写前深思熟虑,全局在胸;充分打好论文腹稿,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出论文初稿后,放一段时间,反复吟读,千锤百炼。

不会写论文的人相反。肚子里空洞洞,脑子里乱烘烘,笔头上千斤重。他们拿起笔来就写,写几下就停。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忽儿找材料,忽儿查数据,忽儿补实验。忽儿撕掉一页,忽儿抄上几句。忽儿哀声叹气,搔头摸耳,咬笔杆,踱方步。这两种人的差别在于准备状况的不同,这是很多初写论文的人意识不到的。写论文的良好准备应该有三个阶段。

1.论文写作——近期(写时)准备

是指实验结束后到着手写作论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应该收齐材料,处理好数据,制备好图表,完成统计处理。然后打好论文腹稿,列出 论文提纲,明确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与指导者和合作者讨论,取得共识。深思熟虑后,一气呵成。其中“打腹稿”是写论文的关键阶段。这时应将所有工作和数据通盘考虑,全局在胸。这就像战斗打响前的运筹帷帽一样,是作者脑力劳动最紧张的时刻。

2.论文写作——中期(做时)准备

会写论文的人不是做完实验后才开始考虑写论文的,而是在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中都考虑着写论文。论文“题目”和“引言”是论证时各种思考的凝炼。“材料和方法”是在找方法、建方法时形成的,写论文时只要如实叙述就可以了。“实验结果”是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阶段归纳、资料整理等过程中不断积累、整理而来的。“讨论”是综合平时的思考,同周围人员经常讨论商量,查阅和分析文献等过程后最后归纳而成的,是将平时思考过的众多问题集中几个主要观点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结论”则只须将最终结果归纳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会写论文的人,是在做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然形成着最后的论文。这整个过程就是论文的中期准备。可见,中期准备以论文题目之始为始,以题目之终为终。题目结束之日,也就是论文中期准备完成之时。

3.论文写作——远期(学时)准备

如果只是着力于做好论文近期准备和中期准备,往往还不能写出上乘的论文,这就要看论文作者的远期准备,也就是学习阶段的基础准备了。这种准备是指对研究动态的掌握,专业基础的积累和逻辑思维、文字表达、分析综合等各方面能力的总体水平。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企及,而是终生积累训练而就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了。这些平时积累的功夫,决定着作者 论文的写作水平,而论文写作水平又影响着论文的传播。这种能力不是临用时提得高的,而是要作者从年轻时就下苦功的。

(三)论文写作——审稿与修改

一气呵成写好论文稿件后,是要反复修改、千锤百炼的。不仅自己应该反复锤炼,还应请有关人员提意见,最后还要通过编辑部请相关专家审阅。 论文修改时凡是属于写作规格和篇幅方面的问题应按刊物规定的要求修改。作为论文作者,自己辛勤努力取得的实验数据当然十分珍惜,总希望在论文中尽量表达。但 论文审稿者旁观者清,往往提出一些合并或删除的意见。这时作者应该冷静考虑,该列入论文的列入,不必列入的不要列入。写论文只有“删繁就简三秋树”,才能“领导标新”地开出“二月花”。

论文审稿者也常会对所论观点提出意见。这是需要认真推敲决定是否采纳修改的。论文作者毕竟对自己的工作己有过长期实践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观点。应该说这些观点是有相当根据的。只要言之有理,述之有据,可以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解释,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有时 论文作者自己局处一隅,想法越来越钻牛角尖。论文审稿人从更高的角度宏观审视,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立论和观点中的问题,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时论文作者就应该认真思考意见的实质,调整思路,反复推敲,决定取舍。既不固执己见,也不曲意迎合。抱着探讨真理的态度,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论文通过审稿,有些意见不大,稍事修改即可发表。有些要有较大的改动才能发表。有的论文甚至认为基本事实不可靠或基本观点有误而无法发表。论文作者应冷静分析这些意见,妥善处理。一切都应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自己确认结果和观点无误,那么可以在 论文退稿后改投他刊。同一时候是不能一稿二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抒情散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5409 字

+ 加入清单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散文创作持续热闹火爆,涌现了一批专事散文的作家,一些学者、诗人、小说家、评论家、艺术家也跻身其中,众多的大学生也喜爱读写散文。“‘五四’以来的中国散文史,无疑是继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散文这一座座峰峦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它最为重大的意义是企图号召整个民族,彻底地走向人性的解放,树立科学和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现代文明观念。多少散文家都通过自己洋溢着独特个性的笔角,在不同的领域之内,从种种不同的视角,程度不等地完成着这个神圣的使命。”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那么我们怎样来写散文呢?写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五个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 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五、勾连全文巧

散文的取材,可谓“杂乱”有章。既使散思路开阔,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越轨”。秦牧说写散文最不能丢的是“思想的红线”。即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若把这一个个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红线穿珠”了。

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1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2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2联想发挥,更大意义。

【结尾】感慨

学习散文写作有两条途径,其一是从摹仿入手,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这种没有理论的盲目实践,往往事倍功半。其二是在阅读了一些散文,有了些感性认识,然后学习散文写作理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再阅读名家范文,然后从事写作实践,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我们应取第二条途径,即:阅读→研究→阅读→写作。

首先,要明白散文的定义。什么是散文呢?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总术》篇写道:“今之常言,有‘文’ 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所谓“笔”,就是指韵文以外的一切记叙性和议论性的文体,这些文体就散文。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 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我们这里要学习的主要是抒情散文,也涉及叙事散文和其它类型的散文。习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文化素养和爱好,或写作抒情散文,或作叙事散文,或写文化散文,或作智慧散文,或写游历散文,或作其它类型的散文。

其次,要认清散文的写作特点。散文是一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篇幅短小、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文体。在写作上,它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文艺论争,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治,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二)思想警辟,诗意盎然。散文多是真情实感的产物,那些优秀的篇章,都有思想火花的闪耀,表现着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与精辟见解。徐迟说:“文学作品,应该有思想。散文也不例外。它要求有特别锐利的思想。即使是抒情散文,也要求有不但是锐利的,而且是特别锐利的思想。不到五百字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思想。抒情散文固然很多,写到这样的境界就并不很多。然而,这正是散文、抒情散文所应追求的境界。”“凡掷地作金石声的作品差不多总是包含着鲜明的思想、结结实实的思想。有闪光的思想之焦点,飞跃着不灭的思想之火焰的。”(《说散文》)我们读鲁迅的《雪》,可以学到鲁讯从飞雪和雪罗汉身上探索到的美好、光明以及与冷酷现实进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读茅盾的《白杨礼赞》,可以看出茅盾怎样从平凡的白杨树身上联想到北方农民的坚强不屈和英勇豪迈的形象;读袁鹰的《井冈翠竹》,可以领悟作者从普通的毛竹思考到井冈山人民的献身革命与建设的精神品质。秦牧说得好:“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 散文的优秀作品还每每是诗意盎然的。杨朔说过:“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也指出:“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因此,高尔基对青年作者说:“我们的青年是否也可以试一下,热情地用散文来写人们,使得散文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为诗。”(引自《回忆高尔基》)杨朔的散文之所以写得那样好,原因之一就他“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他告诉我们:“不要从狭义方面来理解诗意两个字。杏花春雨,固然有诗,铁马金戈的英雄气概,更富有鼓舞人心的诗力。你在斗争中,劳动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凡是遇到这样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他的名篇《荔枝蜜》、《茶花赋》、《海市》…… 都是诗意盎然之作,既是散文,又是诗篇。

(三)短小精悍,自由灵活。有人称散文是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就是因为它具有篇章短小精悍、形式灵活自由的特点。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多数是很短的,如韩愈的《马说》150字,柳宗元的《小石潭记》193字。现代散文的名篇多数也是很短的,如许地山的《落花生》482字,茅盾的《白杨礼赞》1074字。当然,较长的优秀散文也是有的,但它与一般记叙文相比,仍是精悍之作。所以散文写作要求做到短小精悍,以小见大,言近旨远。

从形式上来看,散文较其它的文学体裁更为自由活泼、灵活多样。鲁迅在《怎么写》中指出:“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冰心在《谈散文》中说:“散文比较自由”。当然,这里说的“随便”、“自由”不是毫不经心、信手乱写。自由灵活的散文写作,是“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其实却是用心雕心刻骨的苦心的文章。”(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散文写作自由、灵活这一特点,在写作上,首先指的是表达方式灵活自如,不局限于某一种表达方法。因而,散文写作可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说理、呐喊、怒吼、抨击、赞颂、幽默、讽刺、高歌、浅唱、漫谈、絮语、嘻笑怒骂、妙语解颐……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其次,写作者可以自由、灵活地选用各种体裁来写,赋铭、速写、游记、书信、日记、序跋、偶感、随笔、回忆录、读后感……,任人选择,因人而异,都能写成佳作。

(四)形散神收,博而不杂。宋代大散文家、诗人苏轼在《文说》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形散神不散”,这是许多散文作家的经验之谈。散文必须“散”,必须“博”,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从形式上看,它运笔如风,不拘成法,似乎散漫无章,行文时断时续,时而勾勒描绘,时而倒叙联想,时而感情迸发,时而侃侃议论,既有天文地理,又有伦理人情,这段写甲地,那段却写乙地。但是,它的“神”却是始终不散的,是首尾一贯的,是表现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的。“神收”、“不杂”,就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例如秦牧的散文《社稷坛抒情》,是既“散”又“博”的,然而,尽管它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却始终围绕着“歌颂赞美养育我们的土地和创造我们伟大民族文化历史的劳动人民”这一主题思想。因此,从形式上说,散文贵“散”,而在构思上、组织上,则散文忌“散”。散文写作具有的这一辩证统一的特点,使得它与其它文体区别开来。

(五)直抒胸臆,自具风格。文学作品都是带有感情的,但小说、戏剧的作者,往往把自己强烈的感情倾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物的爱憎褒贬,一般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散文则不一样,它常常象诗歌一样,每每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写胸臆,不仅使读者知其理、晓其事,而且悟其心、感其情,因此,散文要求作者写真情实感。真情是散文的生命,只有直抒胸臆,把真情实感捧给读者,才会赢得读者的喜爱。作家贾平凹在回答“散文创作要不要绝对真实”的问题时说:“这个问题争论很多,又都没有一定结论。我个人的体会,还是倾向于‘绝对真实’四个字。所谓真实,主要是指在感情以及运用环境和事件上。古人写的散文,题材也是很广泛的,但古人写散文,都是有感而发。今人写散文,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为写而写的现象,所以在绝对真实问题上就出现了所谓‘理论与实践上的不一致。’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散文就写得不那么成功了。当然,作为文学作品应该生活化,生活也应该作品化,散文尤是这样。”(《怎样写好散文》)

写作要“文如其人”,散文更是这样。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的作品即使不署名,读者也能从风格上看出作者。如鲁迅的散文深刻、精炼、峭拔,虽然他写文章经常改换笔名,然而“何家干”的文章,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是鲁迅。郭沫若的散文气势浩荡,又清丽、缠绵。茅盾的散文与郭沫若的浩荡相反,表现为深刻而细微。还有,老舍的散文诙谐,冰心的散文慈爱,叶圣陶严谨畅达,方纪潇洒俊逸,等等。初学写作者一时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散文风格,但是必须向这些各有风格的散文作家学习,经过多次的实践、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散文风格。

(六)惨淡经营,文采斐然。优秀的散文不可能是“掉以轻心”写出来的,它们都是作者惨淡经营、刻意加工的结晶。秦牧指出:“一篇小小的散文也许写作时间仅仅是一两个小时,但却要求作家深厚的素养,而且不断扩大和丰富这种素养。把散文当作是‘小功夫’,‘掉以轻心’的写作态度,是很不利于我们散文创作的繁荣发展的。即使是怎样熟练的名作家,我们也要求他们在写作一篇小文章时,采取‘大象搏狮用全力,搏兔也用全力’的态度。”有些散文家提倡散文的“整体美”,也是要求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惨淡经营”。整篇文章是惨淡经营、刻意加工写成的,它的语言就是精炼的,文采斐然的。这是由于作者运用的是散文笔调。那么什么是“散文笔调”呢?可以说,散文笔调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行文灵活自如,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它十分讲究文采。散文的文采不仅有华丽的,而且有朴素的。

学习散文写作,既要掌握华丽的文采,也要掌握朴素的文采。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更难。徐迟的文章是很有文采的,他常用赋的方法兼用比、兴修辞,使得文采华美。但是他说:“只有写得朴素了,才能显出真正的文采来。古今大散文家,都是这样写作的。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而文采闪耀在朴素的篇页之上。”我们还要看到,不管是华丽的还是朴素的,散文的富有文采的语言都是从新鲜、活泼的口语中来的,也是对优秀的古代散文创造性的继承,也是作者仔细选择、锤炼和加工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三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

全文共 3432 字

+ 加入清单

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一线串珠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穿插流动

粗笔勾勒

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曲径通幽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赞颂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并表达自己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意愿。但文章并没有直接道出这一主题,而是通过展示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主题。作者开头写自己对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着写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后又写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养蜂人的介绍。文章结尾写作者做梦“变成一只小蜜蜂”。由此可见,“曲径通幽”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法。

运用“曲径通幽”法,要注意两点:(一)“曲径”是手段,“通幽”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二)行文的曲折应适当有度,不要为曲折而曲折。

烘托艺术

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红花还须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铺垫蓄势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铸《松树的风格》前几段的大量文字浓墨重彩地描绘松树的形象,赞美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又用杨柳、桃李同松树作对比,补充说明松树“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笔锋一转,点明题旨说:“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原来此篇前面对松树的描绘和赞美是铺垫蓄势,后面对共产主义风格的赞美才是全文的主旨。这篇文章正因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铺垫,后面入题也才显得格外坚实有力。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极力描绘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建筑的壮丽;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美女之多和珍宝之富;第三段夹叙夹议,论述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营宫室,招致国家迅速覆亡、宫室一旦毁灭的必然结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呜呼”领起,发出深沉的议论慨叹,指出秦统治者要能爱天下之民,国家就不会败亡,表明秦之灭亡乃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赋,前两段的描绘渲染,是为后两段的议论铺垫蓄势,描绘渲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则揭示主题,突出文旨,这正是铺垫蓄势的用意所在。

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只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积气势。二是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反会暴露出人为的痕迹,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镜头剪辑

镜头指影视所拍摄的一系列画面。镜头剪辑用于写作,指选取一组生动的画面来表现主题。此类文章是将所写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画面、或片段、有序地写下来,其间的每一部分都可单独成文,组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篇章。这种又被人们称为“冰糖葫芦式”结构,由于其形式新颖,巧妙精致而受到好评。

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时空交织

在记叙一件较复杂的事情时,在同一时间段中,先叙甲地的情况,再叙乙地的情况,转而再写甲地的人事,这就是“时空交织”的文章构制方法。它有利于结构紧凑,文字简练。早年有一篇著名的通讯,题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说的是平陆县六十一个民工突然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作者先写民工中毒后的场面,接着写卫生部接到紧急求援电报,再写平陆医院抢救经过,转而又写北京有关医药商店调运紧急药品的情况,如此轮流反复交织的叙说,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凯歌。当然,采用这种方法有一定难度。

有时,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作者运用插叙、补叙等手法,也可构成“时空交织”的感觉,我们把这种谋篇方法也纳入“时空交织”中。

一波三折

记叙性文章要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如能写得波澜起伏,就能引人入胜,耐看。

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写景小品《火光》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但从字面上看,数百字的短文,由作者的感受引发了一波三折的景物变化,黑夜泛舟,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这是开头展示的基本景象;船夫不以为然,认为还远着呢,兴起一波;自己从不相信到信服,又兴起一波;由“非常遥远”到“毕竟就在前头”,重要的是“必须加劲划桨”再兴一波

“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小作文写作技巧汇总

全文共 1806 字

+ 加入清单

一、怎样审题

要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不离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写真情,出新意。

二、怎样观察

观察时,要巧妙。五感官,都用到。先用眼,仔细瞧,形色态,分辨好。触形态,善比较,观颜色,浓淡晓;看姿态,静动找。听声音,动脑筋。嗅气味,多闻闻;有顺序,抓重点;时间变,地点换,观察时,多体验;巧联想,抓特点;观察好,得用脑;多感官,结合好。

三、怎样收集材料

材料多,文章好;多读书,佳句找;勤观察,笔记好;多用心,善思考,勤摘录,多剪报。分条记,整理好;使用时,方便找;

四、怎样选材

选材料,须扣题。熟材料,反复比;选新颖,是第一;选真实,要牢记;选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细琢磨;多比较,用心计。

五、怎样构思

先构思,后动笔;定中心,宜扣题。一文章,一中心;无须多,不偏离。想开头,思顺序;明重点,具体叙;线索明,思路清;巧过渡,会照应;时间变,按顺序;地点变,合事理;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笔。

六、怎样列题纲

构思好,列题纲;搭架子,行文畅。定顺序,理思路;明详略,细琢磨。首和尾,要贴妥。

七、怎样开头

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发情。借故事,吸引人;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八、怎样结尾

结尾好,味无穷。自然收,渠自成;巧总结,中心明;善启发,留余声;要赞美,巧抒情;发议论,要点睛;象征景,味无穷;呼开头,暗照应;成一体,结构整。

九、怎样过渡

巧过渡,文无缝;衔接段,思路清。句过渡,用词语;巧铺路,很有趣。段过渡,句子好;架设桥,连接巧。篇过渡,用段落;妙连接,好处多。过渡处,要自然,忌生硬,忌死板;忌跳跃,忌突然。

十、怎样写具体

写文章,要具体。叙事文,重过程,细节处,须注意。写人物,动语神;细刻画,须用心;人物活,要逼真。状物文,抓特点,多形容,多修饰;善分解,巧对比。写景文,形色态,细心描,大胆想;静动态,重点忆。写活动,要注意:从整体,到部分;先场面,后聚焦。写联想,多比喻;可夸张,可排比;情趣浓,文具体。

十一、怎样绘景

描景物,怎下笔?写形状,须具体;绘颜色,浓淡宜;描形态,写情趣;多联想,多比喻;并列写,可排比;引诗句,妙无比;抓特点,按顺序,融入情,精描绘。

十二、怎样状物

状物文,要牢记:选好物,先熟悉。写植物,形色味,枝叶花,果实美,拟人化,用比喻;写成长,分四季,抓特点,重点记。写动物,描外形,分类描,要具体;写习性,抓特点,联生活,细节全,述感情,要自然。写物品,明来历,描外形,按顺序。形与色,要看清。写结构,知用途。抓重点,细描绘。人与物,用事例;生活趣,要典型。建筑物,远近看,抓特点,有重点;分层写,视点变;多联想,古今全;人物情,融其间。

十三、怎样叙事

叙事文,有人称;六要素,要记清;时地事,交代明;环境清,有人物;起因前,脉络连;写结果,别含糊。有重点,有详略;有细节,变化多;生活趣,人物情,事三折,文入胜。

十四、怎样记人

写人物,抓特点;描肖像,有重点;记衣着,不一般;言与行,要逼真,有细节,点神态;察心理,见精神。具体事,表特点。

十五、怎样修改

好文章,改百遍。读中改,细增删;多推敲,严把关。标点号,用恰当。调并换,文意畅;热加工,冷处理,互批改,互借鉴。改中写,技能练。

十六、怎样改写

改写文,有借鉴;改人称,语气变;改体裁,结构变。通读文,明要求;细比较,差异找。增删换,细推敲;多联想,要巧妙;多修改,达目标。

十七、怎样扩写

扩写文,有重点;明中心,抓要点;善想象,多描写,添细节,事不变;抒真情,巧议论;首尾新,故事全。

十八、怎样缩写

缩写文,意不变。理思路,明要点, 抓中心,留主干。 去枝叶,注意删。有首尾,有重点。

十九、怎样续写

续写文,要联想;人不变,事要变;新时间,新地点,新人物、新事件。变原因,变环境,变故事,变人称。新发展,结果变。合情理,出意料;故事妙,主题好。

二十一、怎样写看图作文

看图文,是创新。对照图,看仔细;一看人,二看景,三看事,分主次。推前因,想结果;多联想,想合理。看中想,求创新;写文章,要具体。

二十二、怎样写应用文

写日记,有格式,见闻感,都可记。自由写,随意记;天天写,要坚持。写书信,按格式,言得体,分层次;有中心,述真意。板报稿,要快捷;选材新,标题切;言简明,扬新风。应用文,格式明,多实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微型小说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2778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是什么?理论上的定义是: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 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 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微型小说的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 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 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可以 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 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 "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 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 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 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 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 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 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 人意料。

对待微型小说的特点及技巧,一要弄通掌握, 争取在理论指导下站在较高起点上进行实践,二要灵活运用,甚至不去联系,让它们在潜意识中随时起到作用。还可以摹仿。照搬形式、技巧, 发扬精华,受到感应,并力求创新,出自己意。上述特点, 特别是"博采众长"中已经具备了微型小说的一些结构要求。以下再列出一种模式,供初学者学习。

模式如下:

【开头】要使人"一见钟情"。方式有三种:

▲造成悬念,引起兴趣。如《那团云雾》,开头就写不知怎的没了游兴,连山顶上也罩上一团云雾。

▲开门见山,进入情节。往往开头就是人物对话。

▲含蓄蕴藉,曲径通幽。往往描写景物, 烘托铺垫并有照应和伏笔。

【中间】结构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曲折生致式。

①单线曲折,一波三折。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写一农民在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中,因穷困而自杀的过程:弄回毒鱼, 却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怕见惨象而出外, 回来后却见妻儿欢笑等待;吃后等死,却因鱼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

②双线交叉,内在联系。一人两事,或两人一事;可以是两条明线,也可一明一暗,互为陪衬。如《小星的暑假日记》, 父亲编造假材料,儿子编写假日记。父亲打骂儿子后, 再要写材料时只好苦笑。

③反复回环,同中见异。如《奇妙的循环不等式》,车上只有一个空位,售票员不让老太太坐,却让"首长"坐。 司机上车后赶开"首长"请经理坐,经理的丈母娘正是老太太。 又如《他们都是瞎子》,写一对青年热恋、结婚、离婚时都看见一对瞎子相搀相扶。

④前后对比,双峰对峙。 如《变化》写一个业余作者先后发表两篇稿件后,单位领导不同的态度。

(5)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前者,"扬"是主体, 却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后者相反。这样,产生了情节发展的意外性,加强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重旨复意式。微型小说应以小暗示大,达到意义的升华;要讲象外之旨,言外之意,引起读者想象。主要采用:①象征。 用具体物象寓示概念或另一形象,但只起结构作用, 不是象在诗歌中着力描写的中心形象那样。如《枪口》, 写一官复原职的领导用别人送的枪打下猎物时,得知走后门的"枪口"也对准了他。 ②双关。如《向不通》, 写大学生向不通十年勤恳工作反不如工作差的升得上去,因而"想不通"。③比喻。如《"炮"炸宴席》, 写小孙子在酒宴上放炮仗捣乱, 又在爷爷不满新经理四十来岁年纪轻时放"炮":"你不是十八岁就当县长!爸爸三十出头就当厂长了! "④省略。这是一种具象化的空白。如《落果》, 老门卫退休后门口枣树上果子不熟就被打光,他写信给厂长:"连几十张馋嘴都管不住,还管厂。"接着省略了厂长感奋、整顿厂风的情节, 而写第二年老师傅收到一包红枣。

▲采用其它文体和艺术体裁的特长。

【结尾】结尾宜巧,要"回眸一笑"。主要有三种:

▲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如《那团云雾》,开头败了游兴,峰顶似乎有团云雾,结尾那团云雾也不见了。

▲戛然而止,含蓄隽永。如二百来字的《书法家》,局长在书法展览会上应邀不过写了两个拿手的好字是"同意", 面对惊叹和要求只好无奈地说?quot;能写好的数这两个字……"这样结尾, 韵味无穷,艺术容量很大。

以上两种结尾方法只能撩起读者短暂的激动,最佳结尾是:

▲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欧·享利式结尾",其特点是"巧"。整个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东向演进, 结果却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 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大家熟知的《麦琪的礼物》就是这样,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礼物拿出来却没用: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 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又如澳大利亚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 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最新作文写作技巧分享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作文,除要符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言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外,还要符合各地考纲的评分标准,如讲究文采、语言亮丽、语句意蕴丰厚等。这样,考生的作文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具体来说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用语贴切,意蕴深远

杜甫留下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经典佳话,贾岛也有“推敲”的感人故事,名家写作历来重视词语的雕琢、精心锤炼,力求传神。生动贴切的词语可以为一个句子增色不少。中考作文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新颖脱俗,考生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二、活用修辞,精彩纷呈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曾说过:“修辞的作用就在于给平实的语言赋予超凡的表达效果。”修辞之于语言,犹如华美的服饰之于人。俗话说:“人靠衣装扮靓。”文章语言则需要修辞来装饰。

在作文中,善用比喻能让作文生动形象,满篇生辉;善用拟人既可以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又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善用排比能增强语句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使用对偶句式则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

如《安塞腰鼓》中就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三、巧借手法,推波助澜

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表现手法在文章文采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文章语言因表现手法而内蕴丰富,文章主题因表现手法而不断升华。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渲染和烘托、联想和想象、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欲扬先抑、象征、铺垫、照应等。

如《安塞腰鼓》一文,作者正是通过第一段的铺垫、对比来衬托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热烈的特点,从而表达了对质朴、粗犷、豪迈的安塞人的热情讴歌。如没有这些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语言带给读者的震撼是不会如此强烈的。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律能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学会战胜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约束、管理、反省过自己了吗?你在自律中获得怎样的感悟呢?

请以“自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发现了写作的技巧的作文精选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一看见作文就头疼,就怕写作文。现在,我一看见作文简直就是爱不释手,并且出口成章。为什麽呢?让我告诉你!

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很怕写作文。一天,老师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还要求说必须题目新,选材新,开头新,结尾新……总之,这次作文只要做到“新”字,就算过关。本来就写不好作文的我听到了这些条件,皱起了眉头。

我漫不经心的拿起一本书看看,嘿,“奇迹”发生了!

我看的书名叫《教你如何写作文》,我正愁没发写,就认真的看了起来。从中,我知道了:

如果你是写人的,你就要着重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以鲜明的形象感染读者,表现你对人物的某种褒贬、爱憎。

如果你是记事的,你就要以叙述事情为主,表现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你对事物的某种态度和看法。

如果你是写游记的,你可以描绘山水风光等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游记的取材范围较广:山川风物、习俗人情、异域胜景,色彩纷呈,处处可游,景景可记。

如果你写演讲稿,你就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主题明确,感情真挚。

二:内容充实,材料具体。

三: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四:语言简洁,形象生动。

如果你是写……

朋友,假如你写作时还犯愁,就快看看以上的内容吧!

我可是有不小的收获呦!!!

[我发现了写作的技巧的作文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小升初记事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小升初的脚步越来越近,要知道小升初是每位家长和孩子人生的转折,小编收集了小升初记事作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二、写事不能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四、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五、找出事件闪光点。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六、小升初学生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中作文写作10个技巧

全文共 2131 字

+ 加入清单

长久以来孩子们的写作思维被固化了,这篇文章孩子们认真阅读,真正掌握了其要义,就可以把文章写的更鲜活,富有灵性!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合订本在大洋百货东边胡同里的书摊上有卖。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建议百度一下结尾方法,汲取有用成分。

【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来写。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到时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这不算抄袭。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譬如,去年有奥运,今年是建国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如果是不低于多少字,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那么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作文老师一看你写得那么多,肯定觉得你的作文相对熟练,作文打分就趋高不趋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作文指导:写作小技巧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中考作文要取得高分,努力积累是必不可少,一些小技巧也很重要,小编带来中考高分作文写作小技巧。

我们常规学到的比喻的修辞手法无非两种使用。

一是考察你在阅读理解中对比喻的应用,具体的格式就不加以详述了,这个应该是每个初中生必须掌握的。

而在作文中,最长用的手法有明喻,暗喻,借喻。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如:“沉默的价值像金子一样珍贵。”

这便是明喻,有本体有喻体也有比喻词。而我换一个用法,“沉默是金。”则为暗语。这种用法可以大量放在开头的排比句中,既有分量,又很厚重。

如古诗“山是眉黛聚,水是眼波横”就是很好的代表。

借喻相对于其它两种手法来说更能说明一个人的文笔。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参考喻体。比如,“皓月当空,我们每个人身上仿佛有一层薄薄的珠纱。”珠纱是银白色月光的喻体。常用借喻,使得文章更有韵味。

今天小编就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些特殊的比喻。

一是巧用“想”字。

古诗有云“云想衣裳花想容”,什么意思呢?看到云我们想到了飘逸的纱衣,看到花,我们想到了娇美的容颜。这句诗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比喻。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学古诗,被古诗,更多的要从写作的角度去揣摩他。

所以这样的用法可以是“离家在外的我看着天上的圆月,却想起了出发那天早起的母亲给我煮的汤圆。”

当然我们要注意,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不可以是相同的一种物品。

而“想”字句又会在不知不觉中帮你完成“虚实结合”这样一个重要的作文结构的搭建。

二是“成”字句。

“每天奔波劳累的爸爸把自己忙成了一个陀螺。”

“哥哥早已经把他的心炼成钢铁。”

诸如此类。其实“成”字句和我们暗喻手法中的“是”字句是一样的模式,只不过“成”字句更侧重选择具有强烈情感特点表述的对象,并要求我们善于把共同的特点放出来。

我的学生曾给我写过这样的句子,“你是风一样的走了,却又风一样的在左在右。”“相思成树,连虬成空。”这就是对这个技巧综合运用比较好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