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电影观后感作文20篇
抗日英雄,是指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日电影观后感作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浏览
7759作文
1000有关《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他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
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他》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他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电影中孔子他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他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他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孔子他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朝堂之上发哥舌战群儒,圆形的会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这样的,整个场景很像古罗马元老院或者现在英国议会,呵呵,对待公山狃这种小人,最经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个话啊”,展现了孔子他的从容和智慧,更大是幽默。
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他那段仙境般的对话,也可在历史上找到印证,史书中有关于孔子他向老子请教学问的记载,而电影中编剧为了剧情的需要,让孔子他去回忆他和老子的对话,此情节并无不妥,反而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表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同异。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他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他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孔子他的弟子颜回之死,颜回是孔子他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回为了抢救夫子的书简,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点让我很感动,在颜回的眼中,孔子他的书简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细想想,正因为后来有着无数个颜回,我们现在才可以领悟到孔子他的精神。当我看到孔子他抱着颜回的尸体大哭,弟子们劝他:已经三个时辰了,已经缓不过来了。可是夫子依旧抱着,那个场面真的和悲惨。还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但是他始终记着夫子的教诲,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记着夫子说过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后,丧徒如丧子,但是夫子没有让泪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弟子虽然没有如偿所愿,但已得为仁。
我从电影《孔子他》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他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他“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全文共 2491 字
+ 加入清单李安的《少年派》,大约一个月前陪着孩子看了一遍,关注它是因为它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平常人总是这样,需得等到鲜花、掌声和奖项拥向某事物时,才会特别的关注它,我自然也不例外。若想抢在众人之前发现宝贝,那需要持续不断的精力去跟踪、发掘,并且还得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慧眼。这一点,我想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才是我们普通人的强项。
说实话,起初,真看不出这部影片有多少特别之处。也可能是我感觉太迟钝。
生活在继续,每天上班、加班、下班、回家共孩子家人享天伦、看书、和思考,我清静得象一个修行者,没有任何外界信息的打扰,我喜欢这样凡事如同局外人般的特立独行,保持一贯稳定的生态小环境,追求一份“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小家庭。在我看来,人生幸福,知足常乐、莫过于此。修行修的即是当下,当下就能洒脱。但这并不代表我就如死水般静止不动了,因为我的思想每天都在古代遨游,沿着人类历史的轨迹,从秦汉遗史,到魏晋风雅,徘徊于南北朝,踯躅向隋唐宋明,我试图凭借通读历史来明白今世人生的悲喜善恶、兴衰离合,我们又该怎样过得更幸福?不是说读史可明智、鉴人知得失么?
不可谓没有收获,历史从来那么波折壮阔,令人惆怅惊叹,令人沉醉不愿归。而每当视野从历史中折回,再看今日网络所展现的社会,纷纷扰扰,如同万花筒般渐欲迷人眼,如同地球表面的地貌般千变万化。但每当你触及地壳的深处,那里却从来没有太大变化,上万年来,甚至上亿年来,地下深处,冰冷的仍然冰冷,火热的依旧火热。
历史就是这样。
不管它以何法障眼,以何象迷惑,本质的东西何曾有多大变化?
可是为什么,我们很少有这种感知,我们仍然沉迷于诸多幻象,因而常常忘却了我们原本可以更明智?
宗教很早就在思考这类问题了,或许每一个喜欢思考的人,都曾经想到过这类问题——在某个偶然的午后,思绪飘向遥远的伊甸园,那里有我们人类最初的纯真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们或有或无的失去了其中的某些纯真,当人类的智慧日益发达日益复杂日益多变的时候,当我们面对最简单的问题,却仍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就这样,过了这么久,我貌似有些头绪了,时间让我明白了李安和他的《少年派》,就象一杯米酒,放在阴暗潮湿无人关注的角落,时间让它悄悄发酵了。
《少年派》主要向观众讲了少年派死里逃生的两个惊险故事,一个关于少年派与动物之间的争斗生存,一个是少年派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第一个故事通过画面播放,第二个故事通过主人公口述。究竟哪一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哪一个故事是臆想中的,影片没有答案,因为答案在每一个人自已心里。高明的人总喜欢玩这种技俩,他常常不喜欢将明确的答案告诉你,他只是将故事说给你听,最后突然留一个悬念,把你的胃口吊起来,接下来你就自已发挥想象去吧,奇怪的是,被忽悠的人们往往也乐此不彼。
也许连少年派自已也搞不清,为什么最后会成这样,他只是想要活着,哪怕象动物一样需要付出千辛万苦,他其实是极其勇敢善良的、甚至是极其纯真的,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和挣扎,他居然没有精神崩溃,他还能保持这样平静甚至乐观的精神面貌,还能把自已的故事向人们娓娓道来,或许他已经精神分裂了,也或许他已经彻底超脱了,对于他来说,那些经历早已如同过眼云烟,动物和人在他心里已没有多大区别,区别的只是观众的看法。境由心生,他那善良和纯真的心灵让他情愿只记得那些关于动物的画面。
李安是深邃的,手段又是很宗教的。他用两个很简单的故事,向大家抛出一个复杂的命题:一个故事两个侧面,你愿意相信哪个?我相信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会一样。从影片推而广之,在历史中人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命题,名利之争时常会有,为了更好的活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的在社会中挣扎,用动物的眼光看,和用人类的眼光看,人们的生存环境有着怎样的区别?我们是愿意做人还是愿意做动物,我们是愿意相信善良,还是愿意相信丑恶。选择善良会怎么样,选择丑恶会怎么样?有前因才会有后果。
人类是高级智慧的动物,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智慧,才造就了如此繁复的文明社会,而每个人截然不同的心境、经历和视野又折射出多种不同面貌的人生。常常是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反映出种种不同的感受。就象李安的《少年派》,就象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许多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就会得出不同的观感,一个完善周全的视角或许能分析得出较为完善的结论,而一个带有偏见的视角也许永远只能看到被局限着的一面。
我们所要做的,也许就是尽量让自已的视野变得完善周到、高瞻远瞩。
所谓文明对人类的改造也许让我们失去了许多纯真的东西,纯真原本无所谓善恶,只是人生来的本性,可是如今,就连这些本性都被华丽的所谓文明外衣掩盖了,不到特殊的环境,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在我们的本能中具然潜藏着这么多令人惊讶甚至可怕的纯真本性。这些本性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暂时被文明掩盖了。当我们回看历史,我们就常常发现,在许多斗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些本性会时常显现,就象地底的岩浆般,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壮观的喷发,展示它的威力,而平时,它则被形式多样的地形植被覆盖着。
一个对社会人生觉悟的人,也许会成为一个无情的人,象地下的岩石一样冷酷无情,比如历史上有些博学多闻、经历丰富的人物;但也可能成为一个有情的人,比如佛、菩萨等。佛的解释便是“觉悟有情”。
一个凡事看透、又缺乏佛性的人是令人感到不安的,因为他会象孙悟空一样,有一双轻易看透一切的火眼金睛,和一根随时准备出击的金箍棒,让妖孽无处遁形。可是佛却不同,他虽也看破一切,但却能以慈悲为怀,懂得包容,认为一切都有因果缘源,所以也就情有可原,佛不觉得有些现象是要进行特别批判的。他知道一切只是人们纯真的本性在作怪,这本性与生俱来,无所谓善恶,就象黑夜必定会随着光明到来一样,佛即看透又悲天悯人,所以,人们便觉得他可敬,却又不可亲,因为大部分佛看上去都是喜怒不形于色,或根本没有这种表现的欲望,他更喜欢淡淡的、远远的观望人们,不信,你看那庙里的菩萨,无不是表情淡然、看破红尘的样子,不管人们做什么,他始终那副样子。
也许这就叫“超脱”,阅历和慈悲积累到一定程度,恐怕自会如此的。
篇2:暖春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工作者,但他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年轻时,为了一个捡来的孩子,他耽误了自己的终生。他老了,但他为了抚养一个失去亲人,被迫离家的女娃,为了能让她上学,他受了许多苦,还差点搭上自己的命。
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所做的是那些不被人理解,甚至会被人当作傻子的事。但,这些事中都充满了爱。他说的话中洋溢着质朴的美,平凡的爱。他说的那句“心里塌实”,让我感到了心潮的澎湃,感到了爱的崇高。
我渐渐懂得,只有爱,才能拔起擎天的巨木;只有爱,才能升腾冷漠的生命;只有爱,才能使人在漫漫长夜侵袭时有耐心来等待天明。
老人就是用他的爱,创建了一个美好的家庭,就是用他的爱培养了一个不忘本的人。
一场电影下来,许多学生都哭了,我知道,是爱打动了大家,是爱激起了人心中的善本。
没有天空的广博,怎么会有白云的柔美!没有大海的深邃,怎么会有浪涛的惊骇!没有高山的雄魄,怎么会有松柏的坚韧!没有大地的深沉,怎么会有花的清幽!没有爱的永恒,怎么会有世间的美好!
让我们携手,让爱永恒!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雷锋电影观后感心曲电影观后感
篇3:电影跟踪观后感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电影《愤怒的小孩》是讲一个七岁大的小男孩——孙小傲爸爸妈妈都出国去出差了,家中只有自己与爷爷两个人。可是到了暑假时爷爷生病了,在国外的爸爸妈妈只好为小傲准备了一位保姆照顾他和爷爷。
小傲的生日快到了,由于他的爸爸妈妈说过生日时陪他玩,于是小傲在家等待着奇迹的出现。一天小傲在家的时候,一位快递员送来了一份国际快递,他打开一看是爸爸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一台照相机。爸爸还在照相机里存了一段录像。小傲打开录像一看,爸爸说工作太忙又不可以回家了。爸爸妈妈又骗人,小傲十分愤怒,整理好了行李后以“小孩愤怒了”的口号离家出走了。
在路上他遇到一个被亲生父母由于种.种原因而卖给“犯罪集团”的女孩—兰兰。他们让兰兰做了许多坏事,兰兰受不了了,刚从坏人手里跑出来。他们一路用了许多的好办法逃跑了之后,坏人总是又一次的找到他们。小傲一想便知道了兰兰脚上的鞋被装了追踪器,就让兰兰把鞋扔掉再换上他的鞋,脱离了坏人之手。他们在路上还认识了一个卖面点的老头。小傲把打算帮助兰兰完成愿望——回家的事情告诉了老头,老头十分赞成他的做法,帮他们买了车票。但是他又怕孩子出事,他就把孩子的目的地告诉了警方。果真在回家的路上再一次的遇到了坏人,不过警察来得及时,把一路跟踪他们俩的三个通缉犯一网打尽。小傲的家人也找到了他,最终兰兰也成为了小傲家的一员。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作为家长的大人不应该由于工作忙而因此忘记关心孩子的感受,在忙也应该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谈谈心、说说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及时了解自家孩子的情况,不至于在孩子干出傻事后才后悔莫及。但是做为家长的大人们是不容易,每天辛苦赚钱回到家中不可以好好休息,缓解一天的工作疲劳,还要做家务活甚至听孩子的抱怨。
只不过我们作为孩子的也要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父母不但给予了我们生命,使我们快乐的成长,工作再累还要照顾号我们。父母的工作也是为了自己孩子更好的生活才不知疲惫的干。如果没有他们在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辛苦工作,我们的生活会如此幸福吗?父母们总是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父母的都时时刻刻爱护着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关心我们呢?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我们别让父母操心了。
篇4:抗日战争的观后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抗战》这部影片,既让我内心沉重,又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与希望.抗日战争,是刻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一场抹不去的战争.影片让我——个未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民族所承受的深重灾难.这激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中华民族要承受如此深重的灾难
一场一场的屠杀,怎么就发生了在中华民族身上 这样的思考使人反省民族本身存在的问题.当一场屠杀降临,不仅屠杀者有罪,被屠杀者也应该思考与反省.
然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民族的坚强不屈和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中发挥的伟大作用.面对如此残暴的敌人,中国人从来就是不怕死的..影片中的一个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让我震慑于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领导和团结,她的作战方式,她的立场,都让人看到了一点:胜利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我觉得这部影片拍得很有必要.在新世纪的教育中让学生观看也很有必要.中国人民,是需要铭记历史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想这句话是不会过时的.更加重要的事,影片让人体会到中国的统一和独立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新一代的人更要继承上一代人顽强不屈,爱国的精神,增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要明白一个事实: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国的党,没有她的领导,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没有今日之中国。
篇5:花木兰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看了《花木兰》这部电影,我非常感动。影片主人公花木兰那神勇的形象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当我看到电影最后那一个场景——花木兰与文泰的一番对话,泪水在眼眶中不断积蓄,差点流出来了。花木兰那克制自己的欲望多么强烈啊!
花木兰是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因为父亲多病,上不了战场,花木兰只好偷偷地上战场去了。有一次,花木兰和文泰在温泉里比试,文泰发现花木兰是女的,并答应替她保守秘密。从此以后,他俩一起战斗,一起升官,变得越来越成熟。有一年,文泰上了战场,在战场上,脸被砍了一刀。战争过后,文泰与小虎合计,为使花木兰安心战斗,文泰假死。果然,在小虎的帮助下,花木兰奋勇杀敌,立下了许多战功。
一天,花木兰打算出击,把柔然一举击灭。单于带着柔然的部队来到了魏国的土地上。“呼——”,战争打响了,花木兰利用她的智慧打破柔然的两万大军,可是柔然的部队太多了,花木兰便退至峡谷。这时,“毒龙”来了,魏国大军没有防备,伤亡惨重,军区和药品也都没有了。后来,文泰用自己换来了柔然的军医和药品,给花木兰和战士们疗伤。于是,花木兰下定决心,一定要救出文泰,杀死单于。经过一番计划,花木兰终于成功了。
花木兰是个勇敢的人,与她相比,我觉得自己很渺小。上次,老师让我们竞选班干部,我都没有勇气走上讲台。当同学们在讲台上精彩而激烈地演讲时,而我却只能在座位上呆呆地看着,看着心中
“学习委员”的宝座被别的同学竞选走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领悟到:只有具有勇气和智慧才能成功。以后,我一定要变得勇敢起来,做个敢吃螃蟹的人!
篇6:电影《号角》观后感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当我观看了《号角》这部动漫片,历史的一幕幕仿佛出现在我眼前,其中“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章让我感触很多。
这一章的来龙去脉我都基本掌握了,现在,有我给大家讲一讲主要事情。在沈阳征兵局,雷锋身高只有一米五四,体重才有55公斤,不符合征兵要求。但是,雷锋有一颗热爱祖国,关心群众的心,感动了指导员。雷锋叔叔常说得一句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记得,雷锋叔叔在车站帮没票的大婶买票,在火车上帮列车员打扫卫生,送迷路的大娘送回家。这一件件事情表达了雷锋叔叔爱祖国,爱人民的心!1962年8月15日,雷锋叔叔在一次公务中牺牲了,那时年仅22岁,虽然雷锋叔叔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去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报效国家的好少年,做一个报效社会的好少年。
篇7:电影hello树先生的观后感
全文共 1840 字
+ 加入清单似乎每个在农村生活的朋友在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心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个人的影子,这个影子或许是村头的某某,更或许是某个阶段的观者本身,虽无全似,却极有共鸣之处。“树先生”到处游走,无所事事,于人调笑。像个傻子,因为跟傻子在一起会让人们内心感到无比的优越感,所以人们很喜欢给傻子递烟,请傻子喝酒,调侃他总叫“**总,**长”,人们便笑的更欢。
总是笑着的傻子背后有多少的心酸?他们又怎样变成了傻子?周围人即便知道也不会真正的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何况这样还会成为他们闲暇时的笑料!剧中即便是树先生的亲人也只是感到丢人而已,仅此而已,更别说是那些淌着不同血液的人!
树先生结婚前的晚上,弟弟用暴力无情割断了他的亲情,母亲和弟弟,在拿到拆迁款后,带着钱离开了他。他的爱情,成了一场梦。他的友情,在别人的婚礼上,让他下跪。 他为什么老梦见他爹和他哥,因为死人不会害人的,也不会伤害人,他死去的亲人成了他唯一的感情寄托。树先生的手,想做什么,却一直做不到,总是那么无奈、无力、无着落的摆着。再加上树先生那身大一号的外套,展示的是他的邋里邋遢,更是混乱不堪的时局。于是抽烟成为贯穿全剧树先生唯一的爱好,或许编剧认为抽烟能让树先生感觉到他自己还活着。
村子拆迁了,不是带来新的楼房,而是带走了树先生唯一还残存的亲情和曾短暂拥有的爱情,或许是介于爱或不爱之间的情谊。那份情谊曾让树先生展露他的文采和细腻,但是赤裸裸的现实里再华丽的语言也换不来出人头地的物质。无法抗拒的现实和无法磨灭的回忆,让树先生无奈的选择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怕是臆想,起码臆想中的笑容比平时来的要自然。
树先生总是极力的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还有事呢,最近好多人找我”,故作随意的迎合着别人的玩笑,以便让人们看不穿他内心的绝望,可到了最后他发现已经无法自我维系这份尊严,人生最可悲不过如此。
火灾之后的树先生看清了哥哥的样子,并在哥哥的鼓励下娶了媳妇,而新媳妇就是代指新的文化思想,然而在这病态的社会中,新媳妇失去了“水”的源泉,没有存在多久就离开了……就像是在剧的尾声“红流”中摔了一跤,树先生最后还是无奈的选择了跟随。
剧情的末尾,他沉浸在幻觉中,牵着不存在的小梅的手,孤独地行走在残雪未消的山岗上,一遍又一遍,俯视着充满人间烟火此刻却变得虚幻的小山村。臆想中的树先生牵着已孕的小梅的手,“一个甜美的笑容,一个放下了包袱的笑容”,可惜两个笑容都是假的,“甜美的笑容”是树先生臆想的产物,现实的小梅早因水源的枯竭随之切断了对树先生感情的输送,或许更准确的说是因为接受不了树先生太过曲折的经历和太丰富的内心独白而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他;“放下包袱的笑容”,树先生真的放下包袱了么?没有,虽然最后他还是倔强的与现实决裂,选择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还是父亲和哥哥的死、母亲和弟弟的离去、小梅的离开,当然还有小庄的事故等等这一系列的挫折最终让他选择了认命,更确切的说是接受了认命。造物弄人,树哥疯了之后却成为了村里的预言家,甚至企业的老总都要高看他三分,对当下世风何等的讽刺!
回到现实里,不知道真的是否存在这样比阿Q还阿Q的树先生,但相信50%,60%的树先生屡见不鲜。我们跟树先生有区别吗?生活水平的差别只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别,本质没有区别,我们也有各自无法反抗的冰冷现实,我们选择了赖活着,俗世生活总在阉割我们这些凡人的思想,我们为了体面生活而挣扎,变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某种人,我们只是没有树先生那种勇气或者没有碰到绝望,而让自己彻底去他妈的发疯而已。
写到最后突然想起了一首歌的歌词,用到树先生的身上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歌词的含义,或许超出了歌者本身表达的意愿,但以此想来,会让自己更加珍惜如今不完美的生活,更勇敢的面对那些与树先生比起来微乎其微的坎坷。“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你决定不恨了,也决定不爱了。把你的灵魂关在永远锁上的躯壳,这世界笑了,于是你合群的一起笑了。当生存是规则,不是你的选择,于是你含着眼泪飘飘荡荡跌跌撞撞的走。”
仅以个人对影片的一点理解写出来和朋友们分享下,听胖子说起“Hello树先生”,今晚看完了,的确很好,不得不承认树先生的身上有很多自己的相象之处,希望更多的“树先生”能放下包袱,但不希望和剧中的树先生一样被压垮而接受跟随,更不希望和树先生一样彻底的发疯,我们真的疯不起。生活仍然要继续,不如意的时候看下树先生,我们碰到的问题与树先生相比那叫幸福!
[电影hello 树先生的观后感
篇8:电影《龙凤店》观后感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虽说(龙凤店)的前半段很雷人,但它低级的笑料里透出了一股很可爱、很纯粹的感觉。加上(唐伯虎点秋香2)的客串,倒显得合乎时宜。
在影片中,正德皇帝朱厚照因宫中寂寞难耐,于是决定微服出巡,却遭到了“江南四大才子”欺骗,钱财尽失,与三位同行官员流落街头。之后四人又一起前去丐帮“强鸡山,吃大餐”,遭遇强敌,鸡山坍塌,三位官员情急之下救错了人,摔下鸡山的正德皇帝假装失忆,在饥寒交迫中遇到了美丽善良的凤姐,而且一见倾心。他为凤姐的龙凤店制作菜单,烹饪美食,与龙凤店店员合唱的(朱笑了)被冠以侮辱国姓的罪名,但峰回路转的剧情使得黄帝被救出,平息了宁王的叛乱,歼灭了反贼,最终与凤姐携手打造了一段天赐良缘。
(龙凤店)在桥段的设计和细节的描绘上有许多亮点,诸如午马山寨版的“啃得起”,潘长江和罗家英的抖眉神功(锦衣卫暗号),高潮将启时的那一首经典的(猪笑了),都让影迷们开怀大笑。
更值得一提的是罗家英饰演的史官司马西,以笔为刀的历史“涂鸦者”,自始至终都以自己的原则和操守贱贱地翻版着全程叙事。所谓历史和真相在这里被摆弄得很脆弱,但我不仅也被他那执着的勇气和原则打动了。另外,那个没完没了的蹂躏别人的耳朵,令人惊叹的长慈公主在结尾时竟然说话如此简洁,且说自己去了一趟黄土高坡,回到京城便不再唠叨,也是战乱后的一剂调味。
有一位观影者说:“110分钟的电影,可以做到让观众5分钟一小乐,10分钟一大笑已经算是成功了。”确实,喜剧片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娱乐,让观众放松心情。即使是恶搞,也搞得很愉悦。几位“重量级”的喜剧演员罗家英、梁小龙、潘长江等等都极富喜感,他们在影片中所表现的“喜感”超越了两位主演,成为这部喜剧“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两位主演给观众也带来了笑,那是会心的笑容,这种笑是轻轻的酸涩、淡淡的甜蜜、是微微触动了你我心底最深处的情感。
正德皇帝与李凤姐的爱情故事也是一大亮点。皇帝那深不可测的城府被影迷看在眼里,正暗暗佩服他的才略和智谋是,李凤姐却黯然离去,那个单纯的小龙不在了。但是相信所有看过的人都会感动于皇帝的那句:“如果你说朕骗你,那朕就骗你一辈子,朕要骗你回皇宫,朕要骗你为朕生一大堆龙子,朕要骗你跟朕幸福快乐的过一辈子”但凤姐却在因害怕欺骗放弃了幸福。皇上眼中充满伤痛,夹杂着怒火。此时的正德已经不是那个小乞丐、小跑堂,那个龙凤店里嘻嘻哈哈的小龙了,他是皇帝,他的地位、他的威严、他与生俱来的骄傲是不能允许被人拒绝他的,于是他下令“把龙凤店给朕拆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当他在店里吃着凤姐为他煮的清汤面时,背景音乐响起了(天长地久),我以为这回是一部令人回味但叹息的悲剧,而结果总是出人意料的,又是一幕熟悉的场景,皇宫里的长安街,依旧繁华,但多了一家“龙凤店”,皇帝李小龙,皇后李凤姐一如曾经龙凤店里一样,嬉戏打闹。这简单的照应开头的一幕,是电影更完整,更值得回味。
这部喜剧片安排拍出了喜剧电影少有的细腻情感。
篇9:科普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电影的种类很多,有的是喜剧,有的是悲剧;有的能教育人,有的甚至能误导人。昨天,我就看了一场名叫《海洋》的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心中深有感触。
进入影片,你可以看见不计其数的热带鱼玩耍嬉戏,时而围成一个圆,时而又围成一个长方形。可爱的白鲸带着他那像在一直撅着的嘴巴,在海中随心所欲地游动着,即使反转着游也没有人管他们。再看看橙黑相间的小丑鱼,他们在色彩斑斓的珊瑚中捉迷藏,好不快乐!
海底的动物无忧无虑,沙滩上的动物也是怡然自得。看看可爱的小海豹。瞧他们在沙滩上晒着肚皮睡觉的样子,简直比在海洋馆中的他们有趣多了。更有趣的是苍蝇在他们的头前飞舞,海豹们也只是瞟他们一眼,真像个懒得动身的孩子。小乌龟们从泥土里艰难地爬出来,又像赛跑似的向海中爬去,好可爱啊!人们深深地陶醉其中了。
不过,片中的喜剧到这里就该结束了。海中也有许多动物是不友好的。比如鮟鱇,他的两只眼睛长在头顶,血盆大口有他的身子大。在亮处,鱼儿见了他们可怕的样子都会逃之夭夭。再看看凶恶的鲨鱼,完全不对可爱的海豹手下留情,张开大嘴,跳出水面,一叼一个准。
看到这里,我心想:那些动物怎么那么凶恶啊,鱼儿们好歹也是生命,怎么能这样无情?可是,更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艘渔船从海面驶过,放下一根鱼钩,顿时,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鲜红的海水。我瞬间感到钻心的痛。这时,人类又使出最大的力气,用刺网拉上一条正在苦苦挣扎的鲨鱼。人们无情地将鲨鱼的背鳍和尾鳍割掉,然后将那无力挣扎的可怜鲨鱼直接丢到海里。看着那只剩下鱼翅,不能游动的小鲨鱼,是多么的无助啊!
到了影片的结尾,电影中展现了一条在惊涛骇浪上极力行驶,却终被淹没的渔船,似乎在预示着人们在捕杀动物的话,损失的是自己。看了这部电影,我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比那些凶恶的动物更残忍。海洋是鱼类的天堂,人们有什么资格去占领鱼类的领地,并捕杀可怜的鱼儿呢?地球是大家的,怎么就不能给鱼儿一片天空,不能忍住想吃肉的欲望,不去捕杀那些鱼?我下定决心,以后尽量少吃鱼肉,给鱼儿们活着的希望!
篇10:暖春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暖春》讲诉了一个偏远落后的刚满足温饱的小村庄里发生的故事。宝柱爹收养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孩儿小花,在当时各家只顾得上自我吃饱饭的状况下,宝柱爹的行为是别人不可明白的。这之中也包括他的儿子儿媳,个性是儿媳一位公公嘲笑自我生不出孩子才捡回来一个野丫头。于是她千方百计要撵走小花,而小花却不屈不挠,用自我的行动改变了婶娘的态度,也改变了外人的态度。这一切源于小花的勤劳懂事,为他人着想。剧中的小花虽然只有七岁,但她确实有一种全心全意为他人付出的精神。她藏着胖婶送的鸡蛋要留给爷爷吃,做饭洗衣,掰玉米粒,只为了减轻爷爷婶婶的负担,到最后大学毕业她选取了回乡任教,这依然是一种奉献自我回报社会的表现。
但《暖春》给人的感动绝不止这些,它还饱含着人性的美丽。剧中最初推却小花的“麻木不仁”的村民以及“自私”的村长他们都是善良的人。即使是恶狠狠地对待过小花的婶娘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也会为小花的行为所感动。而最让人感动的就应是剧中的爷爷!儿子儿媳送来的十分难得的鸡块,他全部让给了小花。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因小花而与儿子儿媳分了家,尽量让她吃饱穿暖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而就是这样一位几乎没什么劳动力了能够享享清福的老人,却义无反顾背起一捆柳条,放下,再背起一捆柳条,再放下。
即使在大雨天滑到,摔伤,待到天晴,他人会继续!正因他要送小花去上学!在多少人眼中看来无法明白的事,他却做得那么顺其自然,那么理所应当!影片的高潮无疑是在村里组织为宝柱家捐钱捐物的大会上,村长用颤抖的声音向大家诉说了一个藏了二十多年的秘密----宝柱也是一个抱养的孩子,宝柱爹这一辈子就没讨个媳妇儿!能够想象在那时一个年轻男子因带着一个小孩而无法得到姑娘的眷顾。但他却一心一意爱着那个孩子,不抱怨,不求回报。他孤单了一辈子,可他的精神世界却十分富足!当那个孩子长大成人,他已经老去。然而当又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孩子蜷缩在他面前,他骨子里的那份职责感再一次被唤醒!于是他毅然决然背负起了养育消化的重担。虽然他已年老体衰,身体单薄,然而他的形象却是那么高大,仿佛一座丰碑,让人不得不景仰。
篇11:写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824 字
+ 加入清单导语:孔子既是中国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又是鲜为人知的政治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孔子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孔子观后感(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光,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就应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孔子观后感(二):
“孔子”——一提起这个名字,就想起了此刻正在热映的电影——《孔子》,它没有美国片那么科幻,也不像日本片那么虚假,它只是一部记载着春秋时期的乱世英雄历史巨作。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情节,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
在我感觉中,《孔子》这部影片,就像让两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让我们来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在影片当中孔子的聪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乱世中。让敌人防不胜防。但是人毕竟也有好人,也有坏人,孔子被绝情地赶出鲁国,艰难地周游列国。这时,他的弟子颜回,抛弃了自我的金钱、地位、名誉、背井离乡与孔子一同流浪。没想到的是他的弟子们居然也效仿颜回的作法,跟随孔子四处流落。弟子们这种爱师甚于自身生命的精神让观众赞叹不已。之后,他们整天饥肠辘辘,吃尽苦头,受尽苦难,但是没有一个人放下,没有一个人说“不”。甚至只有一碗几块肉的汤,他们也互相推让,他们的坚强和执着更打动了每一个人。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临了,这一天他们需渡过一条冰封的江面,在江心处,突然间,冰面崩裂,正驾驶着马车的颜回和一车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这时,善于游泳的颜回并没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头栽进冰冷的江水,拼命捞起老师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从水里抛出竹筒。岸上的孔子和弟子们撕心裂肺地喊着颜回的名字,告诉他快上岸。但是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和同窗们的颜回,这一次没有听从。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颜回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抱住竹筒,用尽最后一
丝气力,抛出水面。最钟爱的弟子永远离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绝,他把打捞上岸的颜回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几个小时里,徒劳地自我的体温来温暖着颜回冰冷的遗体……颜回用自我的生命演绎了儒家的“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此情此景,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心灵无不为之震撼。颜回的壮举,无时不刻的昭示着们,珍惜知识,崇尚文化。之后,孔子和弟子们,理解鲁公的忏悔,又回到了鲁国。从此孔子与政治隔绝,成了教育家。孔子临终前最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在不一样人的心里必定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孔子》这部片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一个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身后的苦处。一个中国人若不懂点孔子,即便不说是不合格的中国人,起码是缺乏教育的中国人。”
孔子观后感(三):
孔子,就是我古代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万世师表,他的书直到这天都一向“畅销”。
随着孔子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一生就会被拍成了(孔子)这部电影。
2010年2月5日,我和妈妈、爱妈妈还有小雅一齐到电影院看《孔子》。我怀着激动的心,坐到了位子上。电影开始了,一个个的奴隶被孔子救了出来。之后,孔子被撤了官,和徒弟们踏上了流浪的路程。大家在这过程中是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情。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都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学习了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了自我的素质,成为了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大家也一齐去看看吧!
孔子观后感(四):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最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我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潜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我想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盼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着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我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资料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的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透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我想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篇12:风筝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我不知道你从世界的哪里而来,但是现在你就是我的世界――如果我只有一天,我也只想和你在一起,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一辈子,一起生一起死”如此深情的爱情告白,而立之年的我竟然被这煽情的爱情片感动的一塌糊涂,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为还有如此痴情的男女为了真正的爱,放弃金钱奢华的生活,而只为两人长相厮守而感动。我们生活的社会处处充满了对金钱与权利的追逐,生活的压力近使着我们整日劳碌奔波,却无法享受到人生应有的乐趣,把追逐金钱与权势做为了评价人生成败的标准,我们生活的社会已经偏离了正轨,我们的生活方向需要进行修正。
好久没有被这样感动过了,当回味这动人的爱情故事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真爱而感动着,虽然我没有钱,两个人在一起结婚三年了依旧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我们是快乐的,每天晚上的爱情电话专线多年来一直未曾间断。十点钟是我生活中最美好的时间,我们彼此的关心,在这一刻得以传递,这一刻才是自己的真正生活。彼此想爱的人能够在一起是莫大的幸福,彼此相爱的人不在一起,只要心意相通,彼此珍爱,也是幸福的,我们所追求的就是属于自己的幸福。Mr。J深爱着Linda,Linda也深爱着Mr。J,最后在Tonny的逼迫下,Linda为了救受伤的爱人,毅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开车投入深海,守卫了自己的爱情。Mr。J伤愈后来到海边,张开双臂感受着爱人坠入大海的绝决,无悔的追寻Linda而去,这就是为爱的恂情,感人至深。
篇13:正能量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首先,向所有坚守在祖国安危一线的人致敬,他们无私的复出才换取了我们的安康乐业。
昨天去刷了《烈火英雄》这部片子,片子的题材是消防官兵不顾生命危险救火的过程,在油罐区发生管道爆炸导致原油泄漏,燃烧和爆炸,威胁到全市、全省甚至更多地方的安全,慌乱的市民四处奔逃,一辆辆消防车确逆向冲进火海,,,
当看完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虎头蛇尾、硬煽情。但其中也有很多get到我情感的地方。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有虎头蛇尾的感觉,电影的剧情是大家晚上一起努力去救火,过程很艰难,条件很刻苦,大火依旧不能得以控制,在黄晓明饰演的江立伟不顾生命安慰,费劲全部力气关掉了管路阀门后,轻而易举2分钟带过的就把那场大火浇灭了,其中还有欧豪饰演的徐小斌负责的抽水工作,在全市供应水断了以后他这么一个重要的职务竟然只有他和他手下的一个兵两个人负责,最后江立伟和徐小斌也在这次行动中壮烈牺牲了。剧情在他们两个死后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水有了,火也能轻而易举的浇灭了...关于硬煽情就是整部剧在救火的情境中都有很强烈的配乐,缺乏了那么一丝丝的真实性。
然后除了画面所体现出的煽情点,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有3点,
1,欧豪和杨紫饰演的夫妻,欧豪的牺牲改变了杨紫曾经对他的看法。更加认可,更加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2,江立伟牺牲后,他儿子表现,体现了一个儿子对自己父亲的认可。
3,马卫国的父亲最后对他敬的军礼,表达了一位功成名就的父亲对儿子的认可。
篇14:电影十二公民观后感分享
全文共 3115 字
+ 加入清单电影《十二公民》改编自美剧《十二怒汉》,借美国的剧本说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看完后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众所周知,中国司法体系与美国完全不同,《十二公民》是对11个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中国人的疑罪从无原则、陪审团制度以及公民的司法意识的科普,而从实质上说就是借西方陪审团制度的壳,表达对中国目前司法意识制度的思考。影片讲的是十二位家长为孩子的期末补考齐聚一堂,组成了模拟西方法庭的陪审团讨论“富二代弑父案”,这些家长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保安、教授、出租车司机、富商等,在听取学生审理后他们只有达成一致投票才能结束审判,在第一轮投票中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但随着不断的讨论模拟,案件的疑点开始浮出水面,经过不断争执推测,最终一致得出了无罪的结论。
公民是谁?从法律上讲,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相对应,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电影中的十二公民,不是十二个人,更多的是代表了来自中国不同阶层老百姓。
在对富二代弑父案的讨论中,大多数家长只求迅速得出最终判定,只有作为检察官的八号家长陆刚一致坚持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和还原案件。最初家长们对于陆刚的异议进行了围攻,“你是不是来挑事儿的?”道出了中国老百姓从骨子里的从众心理与公民意识淡薄。本片中一开场是所有人都认为是“富二代”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其原因除了本案的证人证词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目前中国社会固有的一种思维偏见。说起富二代,人们会不自觉的贴上“不负责任”、“不学无术”、“寻衅滋事”的标签,在这一固有思维模式下正如陆刚所说,连虚拟法庭上的被告人律师都已经在心里认定了自己的当事人是有罪的,那么谁来还原事实的真相?
仇富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常态,冷漠也成为我们的武装。如果有一天中国司法真的引入了陪审团制度,请问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公民素质我们拿什么去维持一个客观公平的司法秩序?如何承担起对生命的生杀大权?借用《十二公民》中的一句话,“如果陪审团都交到这样的人手里,那才叫真正的不靠谱。”
偏见是一种无形的暴力,而若是有一天这种暴力成为常态将道德捆绑,甚至操控了司法审判,那么一言杀人就成为了可能。公民在获得权力的同时也应当清楚的意识到自己需要履行义务,不要让暴力成为了一种常态,学会尊重、学会倾听,谨言慎行。
影片中的陆刚是检察官,面对第一轮所有人所认为的有罪投票,陆刚放弃投票背对桌子,当时他在想些什么?面对生命,面对法律所有人的态度让陆刚的背影如此孤独。更为讽刺的是这个看似不合群、无聊、固执的人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个检察官,“你一旦认定他有罪,他在你心里就死了”,中国只有刑事诉讼中采用了疑罪从无,而疑罪从无和西方的无罪推定原则是不同的,参加投票的家长把这次模拟当做游戏,对于追求真相的陆刚成为了“刺头”。检察官=刺头,这还不够讽刺吗?陆刚的身份设定无异于是中国司法与平民老百姓的一次变相的对话:这关乎人命的事儿难道都只是法官、检察官、警察的责任吗?本片间接描述了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除了陆刚这样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以外,没有多少人会有那个法律知识和追求真相的勇气,那么,如果连司法人员也和大众一样选择沉默呢?
近年来许多旧案重提,呼格吉勒图冤杀案,张辉、张高平叔侄冤案的重审、平反。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司法界的自我审视和变革,陆刚的问话言犹在耳:“你们为什么把孩子送到政法大学来读书?你们的态度或许就是将来他们面对法律的态度。”作为一名法学院学生,曾经我们都是抱着满腔热血,当老师问,你们为什么选择法律?我们都有着基于正义公平的回答,可是四年过去了,自己越来越对这个职业产生怀疑,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制度,因为制度是人设的。所以无论是哪一种制度脱离了追求公平、正义的心,冤假错案随时可能发生。影片的结尾,所有家长都摒除了偏见将这个案件判为无罪,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希望,正如这个世界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黑暗,就算是知道追求真相的路是无休止的,我们依然要坚持。
随着时代的演变,司法制度和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事,政府信息公开也越来越普遍,那么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当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在享受司法所带来的权利的同时,履行责任义务更加理智,客观的监督司法公平维护司法正义。在维护法律公平与正义的路上,请不要让陆刚这样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人感到孤独。 观电影《十二公民》有感1000字【2】
电影《十二公民》讲述的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西方模拟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在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好在8号陪审员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经过多方长时间角逐,最终十二个人达成一致意见,认定该富二代无罪。
影片虽短,但发人深思。我国虽没有像英美法国家那样的陪审团制度,但剧中陪审团的整个讨论过程还是能够给予我很大启发,特别是作为将来可能成为决定他人自由乃至生命的法官队伍中的一员,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一、对待证据要有吹毛求疵的态度。任何证据都要经过详实的推敲论证,形成证据链,案中关键证人有被害者楼下的老人以及窗户对面的女子。一个凭借“听觉”,一个凭借“视觉”让众人都坚信是富二代杀死了其父亲,但通过8号陪审员的推敲发现,其实作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楼上经常有父子争吵声)断定死者就是富二代所杀,窗户对面的女子也是在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只是根据模糊的音像而草率断定是富二代所为。他们在作证时也许并未想到,这种“言之凿凿”的证据如果被法官采信将意味着什么,这就告诫法官,在审查证据的时候,要多考虑证据可能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二、要用理性的思维对待案件。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评价就会存在差别。法官在裁判案件的时候应尽量做到凭借事实与法律判案,不受个人情感左右。剧中十二个人,每个人都从事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刚开始之所以有11个人都判定富二代有罪,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对证人的话毫无怀疑。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严重的仇富心理,他们认为富二代就是不学无术,特别是在一个父亲坐过牢,继父一夜暴富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更是什么事都可能做的出来。撇开证据不谈,他们内心就已经预存了偏见。作为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如果不能坚持理性判断,那么又会造成多少冤假错案。
三、任何一件错案对当事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应避免冤假错案。剧中给我震撼最深的莫过于五号陪审员的一句话:“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一个错案对他人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当事人来说那将是毁灭性的,即使有遭一日被平反,被冤者回到社会同样会遭到异样的眼光,也会严重消弱司法的公信力,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作为法律人我们不仅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同时也要担起普法的重担,加大法制宣传,提高群众法律素养,让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得以实现。
篇15:《哥斯拉》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713 字
+ 加入清单由英国导演爱德华执导的科幻怪兽3D电影大片《哥斯拉》已经于今年5月中旬在北美公映,据报道上映首日以3850万的票房开创2014年北美首日票房新纪录,并以9320万美元创下北美本年度首周末票房冠军,《哥斯拉》是怪兽电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
影片讲述了因制作核能而产生的哥斯拉和穆透的故事。强大的公母穆透醒来后更具非凡的破坏能力,它们的存在震惊了世界,也给整个世界带来毁天灭地的灾难。这是人类面对自然界的巨大力量而完全无法抵抗时,全民同心试图战胜巨兽的感人故事。
影片伊始,描述了日本东京一核电厂内,工作人员在正常地忙碌着。突然不知原因的地震引发了辐射外泄,几分钟后,美国工程师乔?布罗迪目睹着妻子死在自己眼前,他只能无可奈何,泪流满面,与妻阴阳两隔,但他坚信这场核辐射事故绝非人为,本意坚决查出真相,却被日方逮捕坐牢十五年之久。
十五年后,乔出狱,和已经是海军军官的儿子福特一起,再度前往当年日本的废核电厂管制区寻找证据遗物,如今,这里用超高压电缆困住了一个巨大的穆透蛹(大蝙蝠?)。工程师芹泽通过和乔的交流和磁片资料,一致认同是这个以吸收核辐射为生的怪兽穆透巨蛹造成了当年那场核电厂事故。此刻,监视屏上显示,穆透活跃的频率越发频繁。终于,穆透发出电磁脉冲,瘫痪了研究所内的电子设备,冲破了围困它的电缆,破茧而出,毁坏了大半个研究所,混乱中乔受伤身亡。
挣脱后的穆透,毁了东京后直奔美国夏威夷,此时美国军方在太平洋周边动用了飞机、舰艇和人力进行防御部属,但人类的武器根本无法抗衡穆透的破坏力,恰巧此时检测到有“哥斯拉”苏醒的回应,工程师大胆设想需借助“哥斯拉”的威力来消灭“穆透”。
原来还有一只雌穆透muto潜在美国内华达州,以拉斯维加斯附近的核废料场维生。当与在日本的雄性穆透“联络”后,欲在旧金山会合繁殖后代,影片中可见这两只“穆透”相见时的亲吻镜头,巨兽也相亲相爱呢。苏醒后的哥斯拉“侦测”到穆透的活动后,沿太平洋一路直追到美国旧金山,直到两只穆透muto在旧金山相会,哥斯拉从水中一跃而起,与死对头决一死战,但哥斯所到之处,巨大的尾巴可荡平几十层的高楼。美军打算以核弹引诱穆透,再以穆透引诱哥斯拉,欲借核弹爆炸同时杀死三只巨兽。然而运送核弹头的火车被穆透的巨爪几下就掀翻到了峡谷里,而剩下的核弹在海运中被雄穆透抢走,送给雌穆透,当作穆透幼体们的食物来源。
哥斯拉和公母muto酣战着……福特等人发现了被穆透抢走的、即将爆炸的核弹,为减少对人类的伤害,他们带往一公里外的港边引爆,与此同时福特发现了muto的幼体,用石油将其全数烧尽。而母muto看到自己的婴孩被烧成灰烬大怒,发疯般欲杀死福特,哥斯拉趁势吐出了两团巨大“火焰”,重击母穆透,飞来救援的公穆头则被哥斯拉甩起的巨尾打死在大楼上,因巨大的撞击力导致大楼坍塌,哥斯拉也被大楼埋没,倒下前人性化地和福特四目相对,消失在烟雾中。
此时母穆透醒来,想摄取已运到港口的核弹辐射,并张开巨口将几位美国军人吞入口中,场面惊人,而福特想借此时机,把运输核弹的船开往海上,却又被雌穆透发现,就在福特举枪打算“死战”时,是苏醒的哥斯拉阻止了穆透对福特的袭击,扒开雌穆透的嘴巴,朝穆透口内发出了超巨火焰,()烧焦、熔断了雌穆透的脖子,哥斯拉将穆透的头扔入海中,朝天发出胜利的吼叫后缓缓倒下。
运出海外的核弹引爆,福特和妻小团聚,哥斯拉再度醒来,对着天空吼叫后,再次返回到大海。
整个影片中,我最爱看三只巨兽是将东京塔、帝国大厦、金门大桥等标志性建筑摧毁的视觉效果场面;哥斯拉与穆透MUTO海陆空作战的场面镜头;欣慰哥斯拉竟然拥有人类的情感,用温情的眼神凝望人类盟友,在最关键时刻拯救人类,而义无反顾地为人类排忧解难,否则,即使是今天强大的美国也无法对抗如此巨大的兽王对人类的破坏,然而,哥斯拉却“不计较”功与名,功成隐退,潜回深海,可谓真正的超级英雄。
虽然哥斯拉战斗力惊人、勇猛无比,穆透破坏力巨大,但作为娱乐的科幻,偶却没有觉得它可怕,反而觉得它们都萌态十足、可爱,这些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庞然巨物,“真实”地在观众身边出现,让人恍惚置身其中,这高超的3D效果和超萌的巨兽表演,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影片。
篇16:电影观后感大全满分摘选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最近似乎我们班的男生已经在各方面超过女生了,于是老师针对这一现象,播放了一部关于女孩的勇敢的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面,讲的是“爱丽丝始终被一个梦困扰,直到她二十岁时参加的一场聚会,本以为是一场无聊至极的聚会而已,没想到却是精心策划的求婚仪式。面对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哈米什突如其来的求婚,毫无准备的爱丽丝着实被吓了一跳。爱丽丝被一只穿马甲的兔子所吸引,在追赶过程中爱丽丝掉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树洞里。来到了一个如同仙境般不可思议的地下世界。此时,生活在底下的善良人们似乎都在盼望她的到来。可是她却胆怯的认为这是一场梦。只想快点醒来回到现实世界。然而在认识疯疯癫癫的疯帽子之后,爱丽丝才知道地下世界正处于红皇后血腥统治之下。红皇后心肠狠毒,她的妹妹白皇后美丽善良,受很多人的爱戴。作为白皇后这边的勇士,爱丽丝一直以在梦中为借口,不想去战斗。但她没法避免,就手持辛苦找回的艾尔泊之剑,与红皇后派出的凶猛炸脖龙决斗起来。爱丽丝一边决斗,突然想起已去世的父亲说过:“想出6件不可能的事,然后就会变成可能。”她就数起了6件不可能的事:1、有一种药可以使人变小;2、有一种蛋糕可以使人变大;3、动物可以说话……6、爱丽丝可以杀死这只大怪兽!这时,她一下有了力量,在被炸脖龙甩到空中然后又落下时,用剑砍掉了炸脖龙的头!红皇后被打败了。
爱丽丝重新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爬出兔子洞以后,她一下子真的长大了。爱丽丝有了自己的主见,她拒绝哈米什的求婚,并且决定跟父亲的朋友学做生意,还把生意做到了中国。在准备启航去中国时,一只蓝蝴蝶落在了爱丽丝肩上,原来是毛毛虫活字典化蛹成蝶了。
爱丽丝从仙境中找回了真正的自己,一个勇敢、自信、不怕困难的爱丽丝,让我感受至深。我想我也应该变得勇敢、坚强一些,在受到挫折时找回自信,相信自己的实力,这样就不会被任何困难难倒!爱丽丝数的六件不可能的事可以变成可能,那么其他不可能的事也可以变成可能。
篇17: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今天看了一部红色革命电影《上甘岭》,电影的主要情节是: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
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为之动容: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
他们真正做到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此时,我也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国防生,我们更应发扬继承老一代先烈的这种优秀品质。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和大家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相应地,自己得到的也会得到很多东西。
篇18:禁毒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今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学校组织去参观禁毒馆。我们下午出发前往禁毒馆。
到了禁毒馆我们就看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8 个字。在参观完禁毒馆,我的心平静不下来,一个个被毒品所残害的生命依旧历历在目。
回想起刚刚所看过的画面真是惨不忍睹!毒品使人骨瘦如柴,自杀,为了获取大量的毒资甚至去杀害亲人。通过参观禁毒馆,使我知道了各种毒品的名称,还知道了他们的毒性,知道了“海洛因”是世界上的“毒品之王”。
可恶的毒品,残害着人的生命。许多青少年为了它。走向了犯罪道路。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他们在吸毒成瘾,而没有钱买毒品时他们就去抢劫。他们抢劫时,还杀人灭口,就这样犯下了不可原谅的滔天大罪。这个事例还不算什么,更可恶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他也染上了毒瘾,天天向母亲伸手要钱,最后,母亲跟他说没钱了,他却一怒之下将母亲杀害了。他本来是青春年华,因该孝敬母亲,但是毒品却使他走向了犯罪深渊。还有一个也像他一样,把生平最爱他的奶奶杀害。毒品是吸血鬼,毒品是犯罪的主谋,毒品是光明走向黑暗的桥。通过这几个事例,令我明白了,在青少年时期,因该好好学习,孝敬父母,而不是去做那些丧尽天良的事,不然就不会躲过法律的惩罚。
在禁毒馆里的图片中,我还看到一些刚出来婴儿,受母体的影响,成天性残疾,毒品真是又可狠,又可气。图片中还说烟在未来也将成为毒品之一,如果你的家人还在抽烟,那么最好快点劝他们戒掉。看着看着我便觉得奇怪,为什么吸毒者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呢?原来青少年的好奇心强,自我防范意识差,所以便误入歧途。
少年朋友们,如果说吸毒是瘟疫,那么最容易受传染的是我们。那就让我们加强防范意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共同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吧!
篇19: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昨天,我虽然才刚看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但是直到现在我依然还是难以忘记。耳旁依然还回荡着“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豪迈而坚定的口号。
这电影主要讲了:一天,日本鬼子准备扫荡狼牙山一带,红军们尽力保护乡亲们转移。五壮士为了保护乡亲们,一路上战功赫赫,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顾生死,最后为了让主力转移,被逼上狼牙山顶,最后跳下悬崖,以身殉国。
看到这里,我不禁咬紧嘴唇,饱含热泪。他们在村子里自身难保,却还是处处为乡亲们着想,坚决保护老百姓。令我深深地感动。因为要转移,必须留下人来拖住鬼子,所以留下了六班。但是六班只有五个人,怎么来拖住日寇的三千人马呀?我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挺过去?五壮士为了保护主力军,不惜生命危险将鬼子引到棋盘山决一死战。他们边打边往山上移动,丝毫不敢松懈。在鬼子一次又一次的无情猛攻下;在飞机大炮的轰炸下;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没有恐惧和害怕,更没有退缩和放弃!反而____越勇,我看到的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颗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永不放弃的决心!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像敌人扔石头,将鬼子和汉奸打得头破血流。每一扔,都注入了全部的力量。他们扔出的不只是石头,还有我们中国人民的愤怒和仇恨。最终,他们被逼上了顶峰,在跳下悬崖的同时还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大地似乎都为之震动!天空也为之怒吼!在抗日战争中又添了鲜红而悲壮的一幕!
想一想,我们现在既幸福太平又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多少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呀!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相比之下,我不禁惭愧:平时劳动时偷懒,做作业拖拉,做体育运动时的害怕胆小等等。这些小事都无法坚持,怎么对得起革命先烈呀?从此以后,我一定以他们为榜样,不断进步。
五壮士们那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以后报效祖国,这样,才不辜负先烈们的付出与牺牲!
篇20: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近日,临潭县冶力关镇纪委组织全镇干部、村“两委”负责人集中观看了由甘南州纪委监委策划、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拍摄的反腐倡廉微电影《草原兄弟》。该影片故事感人、情节生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一致好评,前后三句话贯穿了影片始终。
——“书记不让说”
道吉大叔说出了多少老百姓心中的无奈与无助,沧桑的面容、无神的眼目、无力的话语里流露出的是不信和不满。在无奈、不满和愤懑之下埋藏在心底的是失望,是党和政府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大打折扣的体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每天都零距离接触着不同的群众,每个言谈举止都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的心里有杆秤,每个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会衡量出轻重。在全国上下脱贫攻坚决胜时刻,不要让干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成为脱贫摘帽的拦路虎。
——“情归情法归法”
自古以来,情和法就是矛盾的结合体,面对儿时一起奔跑的身影和阿妈慈祥的面容,面对人民群众殷切的希望,扎西嘉措,这个阿妈的养子,在矛盾中纠结、在矛盾中挣扎、在矛盾中抉择、在矛盾中成长,身处蓝天白云下,草原依旧美丽、溪水依旧清澈、糌粑依旧香甜、奶茶依旧浓香……
最终法纪战胜了亲情,“情归情,法归法”,铿锵有力,容不得半点犹豫。这是对国家、对人民群众、对阿妈的交代。此刻,兄弟两人心里都流着泪,一个是对亲情的难舍、一个是对兄弟的不解。在法纪面前,兄弟情、阿妈的病痛都是那么渺小,这就是新时代真正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名具有纯洁党性的共产党员。
——“犯错了就要好好改”
母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慈祥、善良、伟大的化身。面对两个不同身份、不同的处境、不同道路的儿子,阿妈没有过多的话语,两个都是自己养育二十几年的儿子,没有养子和亲生之别。阿妈心里明白,自己身体之痛是能够忍受的,如果儿子继续在歧途上行走,最终的后果将是阿妈一辈子的无法忍受的心痛。既然把弟弟交给哥哥,那就一定会改好,那是一种信任,是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也是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在以新时代为背景的社会主义浪潮下,这部影片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群众期盼这种一心为民的公仆,社会需要这种敢于担当的干部,时代更是呼唤这种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