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乡愁类型的作文(精选20篇)

其实,每个人都有乡愁,“乡愁”是对生命中最熟悉最美好的事物的一种怀念。那么你知道怎么写乡愁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乡愁类型的作文作文,希望你喜欢。

浏览

4034

作文

268

别等乡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前,习大大的一句“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勾起了无数人的甜美回忆;时至今日,湖南桃源一些居民手拿被铝工业污染的枳壳,“家园难归、乡愁难寻”,引起了无数人的无奈叹息。

面对习大大“记得住乡愁”的命题,当地政府却交出了这样的答卷:一批铝产品粗加工等高污染高能耗项目陆续上马,边建设、边生产、边污染,给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挽回的创伤,一些在此世代生息的农民背井离乡,成为环境移民。

每一片青山绿水,都藏着一片浓郁的乡愁,然而无情的污染让这一切遭到了严重迫害。伴随着一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这种污染从繁华的大都市,逐步向中小城镇甚至农村地区蔓延,点源污染逐渐密集,都有可能演化为面源污染。

这种经济至上的思维惯性一旦形成,就犹如一个生锈的铆钉,深深地锲进社会运行之中,想要拔除绝非易事。但可喜的是,生态文明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单纯GDP的考核也正在被扭转;“记得住乡愁”已是越来越多人的梦想;一些“保护生态文明”的制度、机制在逐渐形成。

曾经有一段美丽的乡愁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珍惜,当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要“记得住乡愁”,就别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因为亲人所以有乡愁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给了小草温暖,于是小草便慢慢地充满绿意;亲人给了我温暖,于是我快乐地成长。

──题记

5岁,关爱藏在奶奶的毛衣里。“来,试试奶奶给你新织的毛衣!” 于是我便飞也似的跑了过去。“哇,好漂亮的毛衣,我真喜欢,谢谢奶奶!”穿上新毛衣,好暖和,好暖和。我看见奶奶的眼中笑出了一朵花,正在灿烂地对我开放。我每天都穿着这件毛衣,每天都能感到幸福的滋味,感受到被宠的滋味,于是我发现,我就是在奶奶的毛衣中慢慢地长大。

8岁,关爱藏在爷爷的招手里。每到放学,跟着队伍刚走到校门口时,我就开始急切地寻找爷爷,他在哪儿?突然我看见有人在招手,在那儿,那是爷爷!我连蹦带跳地跑了过去,爷爷一脸慈祥地对我笑着。以后每天放学,爷爷总在人群里向我招手,使我能很快找到他,在那挥舞的手臂里,我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爱意。于是我发现,我就是在爷爷的招手中慢慢地长大。

14岁,关爱藏在爸爸的鸡汤里。“来,尝尝这鸡汤怎么样,好不好喝?”说着,一股浓浓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里。“嗯,真好喝!”止不住的赞美之情流露了出来。“是吗?那以后爸爸常熬给你喝!”爸爸乐得开心地笑着,又一头钻进厨房里忙碌起来。我分明从那鸡汤中喝出了温馨,喝出了关怀。于是,我发现,我就是在爸爸的鸡汤中慢慢地长大。

而今天,关爱藏在妈妈的叮嘱里。“要细心,不要紧张。”“要认真看清每一道题,先易后难”……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数不尽的关爱。妈妈送我到校门口,不再多说,但我分明感觉到身后有热切的目光。我知道,那是妈妈的目光,充满关切的目光,在这目光里,我感受到期待,感受到力量。于是我发现,我就是在妈妈的叮嘱中慢慢地长大。

因为有了太阳光和热的付出,小草才显得生机盎然;因为有了亲人的关心和爱护,我的心中才有了永不停息的动力。他们在我前进的人生旅途中,默默地为我加油,为我鼓励。

我快乐,我自豪,我就这样在亲人的关爱中慢慢地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新犯罪类型青春影片《黑处有什么》观后感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黑处有什么》,挺不错的电影啊,估计导演是70后吧?只有70后才能拍出这种原貌呈现八九十年代的中学生生活的片子。

那个既保守而又因为改革开放面临外来新事情冲击的年代啊!小虎队,比昂乐队,燕舞广告,钻防空洞,卡在录像机里的黄片,录像厅里播放的三级片,都是流淌在我们70后血液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那个时候每一个家庭都想女主一样。一家人挤在狭小而又压抑的房间里,都有一个粗暴的老爸和一个不断抱怨的老妈 ,所受的家庭教育不是挨骂就是挨打,没事就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反正什么都不好,反正就是看不惯,而我们的心情就像窦唯唱地那样“从来都是担心,从来都是害怕,还要我们乖乖听说,都说那么儿女对父母地报答” ,如此这般,怎不让人都生出剧中张雪那种想要永远离开的愿望。

70后的父母大多是以前经历过上山下乡的那拨人,蹉跎过岁月,感受过生活的艰辛,不过也被荒谬的时代夺去了很多人类本应拥有的特质。他们情感粗粝,不善于表达对自己孩子的爱,没有意识去营造家庭的温情,他们对下一代的寄望就是循规蹈矩地做一个本分的人,长大后找一份工作,娶(嫁)一个人,建一个家和他们一样简单而平淡过一辈子,至于人的爱人的情生活的希望和向往他们不关心,因为他们像物件一样被支配了大半生,早已麻木和习惯了行货一样的存在,就更就体会不到自己的下一代,在时代变革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片子披着犯罪和破案的外衣,其实写的是两代人的矛盾。女主的父母,张雪的父亲,赵飞的父母,对自己儿女都是那么的粗暴,张雪父亲宁愿不抓真凶就当自己的女儿死了,赵飞父亲知道自己的儿子出事后在还不明真情的情况下就暴打自己儿子,女主的父亲更是在知道自己女儿早恋时吼出“恨不得当初掐死”的怒言。他们好像在乎自己的脸面和名声更胜过自己儿女,而儿女们也觉得这样很正常,最多像女主一样不咸不淡的顶几句嘴作为软弱地抗争。更多地是远远逃离自己的家庭,在野外在田野在桥下,在那些成年人去不了的地方,寻找自己的乐园。

电影的着墨点还有很多,不光是家庭,还有学校,管理学生简单生硬的老师,办案潦草草菅人命的警察,还有那些从来不知道正常维护自己权利的愚昧的人, 那些压抑着沉默着无奈而又可怜的人和事,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当女主看三级片看得流泪满面的时候,真的让人震撼,不懂爱而又渴望爱的人,他们情感的启迪只能从三级片中去寻找,这是多么的可笑而又荒谬。至于片名《黑处有什么》,有什么呢?是不是我们70后在粗粝的现实和蒙昧的时代之下,早已被草管而又埋葬的青春呢?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乡愁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火车站的休息室里熙熙攘攘,许多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等候着回家的幸福班车。回家去,回到那个魂牵梦萦的家乡去。他们大多都是上这打工的农民子弟,手里紧紧攥着心血与汗水换来的车票,眼睛里,焦虑与期盼交织、凝聚,外面的月亮升起了,引起无数怅然,愿月亮照亮漫漫回家路。

"忘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阔别二十年,重返故乡。即使是年纪已高的姥姥,也要在这小道上踏一踏。我走在母亲身后,那渐远的背影中,有一种淡淡的惆怅,但惆怅终归惆怅,背影中还带有几分欣喜。在这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听姥姥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望见姥姥的脸上出现久违的笑容。偶尔路过几个熟人,浓厚的乡音竟让妈妈潸然泪下,无尽的思念沾染了衣襟。远处炊烟寥寥,与天边形成了别样的风景。

走到妈妈小时住的房子前,我惊愣了。那破败的地方,杂草丛生,遮掩着孤独寂寞的土房子。泥土经过风吹日晒,早已不蔽风日,软塌塌的坐在地上,再也无力站起来。门口的小塘早已干涸,那里曾是妈妈捉虾摸鱼嬉戏的地方,旁边的大槐树像垂暮的老人,无奈地望向远方,树上仿佛还留下了爬树捉知了的痕迹。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美好的过往无法再挽回,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夜幕降临,回到家中,霎时,感觉自己真的很幸福。每天,有冒着热气的可口饭菜等待我回家,伤心时可以钻进母亲的怀里痛哭流涕,可以有机会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接受教育。但母亲呢?从小生长在土房子里,饥饿贫穷占据了大多时光,每天要穿梭在松树林间,去农田里干活,要多次往返于五千米之外的亲戚家帮忙。其实,蓦然回首,自己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社会中,却不珍惜,真是愧疚不已。

二十年,光阴似箭,妈妈重返故乡,也让我成长许多。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车票,我在这头,家在那头。每一个离家的孩子都应回家看看,回到那个成长的地方,找回自己的初心,不负初心,方得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二十年后,我的乡愁449字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念旧日到,所有人都停止了工作,闭上双眼,慢慢回忆。

记忆被唤醒,一点点一点点从封印中慢慢流出。最后,封印终于被冲破了,记忆一涌而出。

哦,已经是20年后了。我曾上的学校肯定也变了吧。变成了一个像糖果屋一样有魅力的学校吧。有更多孩子的足迹、更多孩子可爱天真的笑脸,涂满了回忆直入心田。她现在肯定更美了,更让大家喜爱了吧!

她——我那可爱的母校,我何时能回去呀!

我以前的家,是否还是那么温馨?可能早已布满了灰尘,早已爬满青藤了吧。或许还长出了一小丛绿草、几朵野花,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我的娃娃,是不是还坐在那篮子里,静静地等我,纽扣做的眼睛里,高光还是那么闪亮。

我温馨的家园,我何时能回去呀!

斑斑驳驳……

哦,我何时能回去,回去从前的家呀!它最了解我心灵的呼唤……

我呼唤着家,希望她能给我点安慰,减少我的痛苦。我的眼泪滴在了手上,凝结了深深地悲伤,所以如此冰冷。

我何时能闻到故乡的味道?我何时又能重新回到故乡的怀抱!泪水浸湿了心,浸湿了回忆。眼泪不愿停止,不停流淌,饱含了情感,饱含了一个离家许久的孩子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乡愁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乡愁也许是一枚邮票,也许是一张船票。总而言之,这就是诗人——余光中内心想表达的含义。如今,诗人已经离我们而去。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人的内心,来表达我们对他的深切怀念吧。

余光中本是福建人,后来辗转来到了台湾。然而他的这首《乡愁》感动了无数的华人读者,红遍了大江南北。诗中,诗人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心灵为之一颤。

当时他才22岁,却被国军所抓。离别前夕,余光中对家人说“我会快去快回的。两三年的光景,我就会回来团聚。”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他一别大陆好多年。他的母亲在大陆这头,默默地等待了漫长的半个世纪。然而,大海无垠,海上没有一只扁舟将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送回来。她一直盼啊,盼啊,盼白了头发,盼干了泪水,直至生命的尽头,依然没有盼到自己的儿子。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段感人的片段。当年蒋经国偶然看到路边的一块石碑,上面深深地刻着“我要回家”四个大字。这几个字对我的感触很深。当时这些有家不能回的老兵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排遣自己的思乡情绪。然而,从这四个大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想要回到祖国大陆的决心。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梦中,他们回家了。发现那里只有一片青草地。再望过去,只是一片汪洋大海。海的另一边,是母亲苦苦等待了半个世纪的云崖。那里,有母亲流过的泪水,有母亲踩过的脚印,有母亲无奈的身影。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又情不自禁地掉落下来。

诗人想要表达的含义在诗中说不尽,道不完。那时诗人的心情,又有谁能深深理解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服务类型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广告类:节目广告、插播广告、商品广告、公益广告、车载广告等。

播音类:学校、电台、新闻、机场、车站等场所的现场播音主持。

解说类:企业专题、宣传片、项目标书、市政报告等解说文案配音。

影视类:影视片、译制片、动画片、记录片等后期配音配乐。

教学类:课件配音、科教视频、电子词典、点读机等语音配音制作。

外语类:英语、德语、法语、俄语、韩语、日语等多国母语配音。

方言类: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语、闽南。

多媒体:dvd光盘解说、集团彩铃、电信、金融CTI的语音配音。

电子声:车辆船舶导航系统、语音报警、会员机操作提示语配音。

1.藐视的近义词

2.强烈的近义词

3.欣赏的近义词

4.果敢的近义词是什么

5.感触的近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乡愁年级600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一起回家。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在我们的乡愁之路上,席慕蓉的小诗就是我们灵魂的摆渡人,让我们心存一份最真挚的乡愁。

我们一起回家。

在这黄梅时节,去看看故乡。

记忆中,老屋里有一口大灶,这大灶旁,有袅袅的炊烟升起,有祖母那一个个絮絮叨叨的故事,有一方小小的窗口,透过那个窗口,我看见了“泉水激石,泛泛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沉默的大灶凝聚了我难言的乡愁。

我们一起回家。

在这喧嚣的尘世,回到故乡,回到我们心灵的深处。

我的祖父和祖母之间绝无什么相濡以沫的缠绵爱情可言,他们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互相嗔怪。我那时喜欢辛弃疾的豪放之词,认为所谓情,必是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般豪迈,怎么会如他俩那样心中只有柴米油盐呢?

当时只道是寻常,忽略了祖父锄地,祖母拔草于田垄上的和谐;忽略了祖父添柴,祖母在灶台前做饭的温馨;忽略了他俩在饭桌上闲谈的闲适。谁说生活一定只是琴棋书画诗酒花?

祖母有一本记事本,视之珍宝,在我稍大时,他便常常把我抱在膝上,一字一字教我读席慕蓉的小诗,淡淡的乡愁在这抑扬顿挫的吟诵声里悠悠荡荡。祖母说她想回家,我那时真有点儿莫名其妙。祖母不就在家里吗?她不是和祖父在一起,有一个平平淡淡但诗意的家吗?难道她曾离了家吗?这些疑惑在我心头盘之不去,霸道得有些蛮不讲理。但那时的我哪能读透祖母的心呢?

我们一起回家。

在这忙碌的生活中,舍弃一些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采撷一朵陶渊明所歌咏的菊,带着一份淡泊和从容,揣怀一颗诗意的,投入故乡温暖的怀抱。

我们一起回家。

再次见到略显破败的老屋,见到闲置多时的灶台,见到祖父祖母饱经沧桑但仍如花的笑靥,浓浓的乡情,深沉的亲情,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开始更多地陪伴祖父祖母,帮他们做饭,陪他们闲话家常,我真希望能尽我一片小小的力量,让他们再次回家——回到那个美好纯粹的心灵之家。在这样的交谈中,我也可以让自己回家——回到我渴望的桃花源,回到我心灵的故乡。

我们一起回家。

回家之路漫漫,吾谁与归?幸而有乡愁相伴,有亲情相随,有文字相衬,回家之路不会黑暗,心灵的诗意之家永存。

我们一起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奶奶的乡愁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抬头!望望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便是那故乡。

故乡的小河经常干涸;故乡的小路磕磕绊绊;故乡的人们随随变变.......

如今,故乡早已有了千变万化。看那小河流水潺潺,正在欢乐地唱着歌奔向远方,故乡的小河日夜不停地奔跑着。这条小河真可谓是故乡的母亲河,多少年来,她哺育着这里的人们,这是故乡的唯一水源,人们做饭,洗衣,都离不开这条小河。

故乡的小路也随着在变化。原来,每次回家,不小心的我总要摔上几绞,去学校的时候是干净的,回到家就变成“黑炭"了。现在可不一样了,故乡的路平平坦坦,就算下大雨我也不怕了,故乡的小路方便了人们的交通。

故乡的人们总是吃一些野菜,真的不好吃呀!不过,现在的他们,桌上也摆着大鱼大肉,这使我更喜欢故乡了。他们还用上了手机,电话,电脑等高科技产品。

每次家人回乡下,奶奶就担心他们往那住,家里房子太小了,总是到别人家住。如今,家中房子建大了,家里也摆上家具了,奶奶可高兴了,奶奶经常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等着我们回去,我们就可以经常看奶奶了。

故乡的一切都随着城市的变化而变化。早晨,农民伯伯去农贸市场吆喝着,想让过路人尝尝新鲜的蔬菜。中午,人们又去商场买衣服,他们也赶时髦。晚上,街道上,霓虹灯闪烁着,直刺你的眼。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故乡,我能听到鸟儿清脆悦耳的歌声;我能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野里割麦;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故乡的变化真大呀!我爱我的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柳树·乡愁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夏天了,柳树一如既往的向我展示一抹鲜绿。

我的故乡在济南,那里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柳树是融入在我的童年中的。小时候去大明湖玩,看着那树梢上的一抹鹅黄,嗅着微风吹来的草木清香,心里就格外有一种春天的感觉。那是那么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啊。就算是在冬天,柳树叶子凋零枯黄已尽,僵硬的枝条镶上一层银雪,也丝毫不减它的美感,一如往昔。

夏天的流失正是繁盛时,酥绿的枝条衬上大片大片的浓绿,有一种水墨画的感觉。点点细碎的阳光在叶影间摇曳,一扫心中的烦躁。柳树的叶片镶上点点金光,微风轻轻把枝叶拂起,如同最最精美的水彩画,几乎美得不像话。

后来我去了荣成一趟。荣成的森林公园也有柳树,修养的也极好,片片叶子油光水亮。可总觉得那里的柳树很陌生,虽然是同一种树,但是不是故乡的,就总觉得很陌生。那深深的乡愁是凝聚在那棵棵垂柳之中啊。只有故乡的,呐,故乡的那些,只要它们还挺立在那,看上一眼,我就觉得特别特别的亲切了……

啊,故乡,故乡的柳树,这就是我的乡愁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乡愁作文600字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乡愁?乡愁是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乡愁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我而言,乡愁是我在这火花之中触发的思乡之情。

我的家乡,可要从我的祖辈说起了。我的太爷爷的家在河南,那是一个美丽的乡村——确山县。直到我的祖辈时,才离开了那里,来到了淄博。确山,也算我的家乡了,说到它,可能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小城的,但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全国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

打铁花,顾名思义,就是将铁水向天空中洒去。虽看着简单,但也是一种技术活。要说由来,那可要追溯到春秋时期了。这在当时,是一种兵器,但经过时间的历练,它已成为了一种艺术,一种让你为之震撼的艺术。

我在之前也回过一次河南,也看过一次打铁花。那是在元宵节时。只见两人抬着一大缸铁水,其中一个人腰上还挂着一把柳木勺。听老乡说,这把柳木勺是经过火烧的,只有经得住火烧的柳木,才能再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浸泡,制成勺。在打铁花时,场面极其宏观:一堆人被止在一根线后,桥上也挤满了人。表演者将木勺往1600℃的铁水中捞去,洒向天空。一瞬间,天花乱坠,犹如天女散花,铁花漫天飞舞,从天空中凝成一粒极小的铁粒,有的甚至被蒸发。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加了某种化学物质吧。一次又一次,铁花在飞舞,人们在欢呼,乡愁也油然而生。

不知是什么力量,使这表演者忍受得住这铁水的炙热和对皮肤的灼烧。他们何尝不痛?他们怎能忍受住?他们为何这样拼命?他们是为了游子心中的乡愁!他们满足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帮助一位少年圆了一个回乡的梦。

打铁花是一场感官的盛宴,一场震撼的表演。而我,却只识得它是一味乡愁的解药。我每每想起这场表演,一股暖流便荡漾在心田。

也许,这火花中的乡愁便停留在那一刹那,在这一瞬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描写乡愁的散文

全文共 2300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节假日,双目总要朝高山大岭那端望去。望着望着,心底便泛起一种冲动,脚底下也有丝丝的痒感了。恨不得纵身一跃,一脚便跨进老家的门槛。正因如此,又一次犯了乡愁

已经不止一次这样了。莫不是某句乡音触动了我的神经,抑或熟人来过寒舍不成?寻找初生时熟悉的乡音,天空盛开的云朵,还有撂过来大把的乡语。总是这样,许是在我脆弱的神经处无意中触碰了一下。

门前的小溪依旧不紧不慢地流淌着岁月的欢欣与饥饿。响晴的天气里,小溪少不了清亮的歌声,水草丰美的两岸挤瘦了小溪的腰身,此时,正是鱼虾活跃的季节,玩捉迷藏把戏的最佳时机。每当鸟鸣唤醒一群懵懂的少年,小溪里洒满了欢声笑语——追闹嬉戏的声浪。有时,趁着大人不防备,一玩就玩到了夕阳衔山之时,以至于衣衫浸湿,天黑不敢进家门。

这样的时光,慢得可爱。弹指间,岁月这把无情的霜刀,在我们的脸上刻写一道又一道皱纹。四十年,在人生的长河里便是一晃而过。

2

眼下,柳绿花正红。

岁月像一把利刃,割断数个无法折返的日子。我们相见,更多的是问候,匆忙之后,各自抱紧自己的家,坐在沙发上度着慢时光,抚摸岁月的印痕。

儿时的伙伴是胖是瘦,是洋是土,已经不显重要了。重要的是,温故而知旧,喜乐上心头。回忆是很浪漫的事,一起回顾,寻找记忆,也许,人生的长河里会再次掀起波澜,即便是微澜,也是值得珍藏与怀念的。

七十年代的老房子,怕是要走进博物馆了。其间的修葺,砖瓦结构替代土墙时代,也曾风光一时。最让人怀念的,至今仍保留着古建筑艺术的陈家老屋,建筑恐怕要推算到民国时期。这座老屋走过岁月的痕迹,坚守着一分不可多得的顽强。屋头上的瓦葱,顶着岁月的沧桑,彰显出老态龙钟的模样。门前的场地,每次回老家,总要让我停下匆忙的步履。就是走过, 也要回头再看一眼。这是我以及更多的伙伴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我们的笑声,哭声,读书声,嬉闹声依稀可辨,似乎还能听到老先生的那杆烟枪捣地的警戒声。“吃饭防噎,走路防跌”这句告诫语,耳边快要起老茧了。先人说过的话,只不过在老先生的口中,有来了一次重复,声音清越。我们并不觉得因听腻了而反感,反倒起到一种提醒,一种警示的作用。这所老学堂,目送我们远行,且感读着岁月的风华。

3

风扯着炊烟,在乡村的上空游荡。

此刻,我常一个人立在晨曦的时光里,呆呆的看着。独有的风味,独特的风景,独显的个性,已经把我融入故乡的怀里。

房子,村子,浑然一体;人声,狗吠,从烟雾中窜出。想必,这就是我怀恋故乡情结的所在。这不禁让我记起黄庭坚的“晓放白沙口,长芦见炊烟”的诗句,乡村炊烟袅袅的情态毕现;范成大在《早发竹下》曾对炊烟有一番细致的描述:“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可见诗人对乡村情有独钟。炊烟成了诗人的一种意象。不是观察细腻,怎会写出这么优美的诗句来。我没有那才情,却对乡村的炊烟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那时,我真想特制一种竹筒或是数节高大的管道,吸纳匆匆从炉灶里飘出的炊烟。我以为,那里面一定包裹着浓烈的乡土风情。

时光总是过得很慢,慢得我找不到感觉。

那时,一年中特有的年味一旦走上来,思绪里就飘出了浓浓的烟火味。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当然没有现在这么奢侈,档次也大打折扣。现在,总觉得年来得太快,以致于快得我们措手不及。

4

那时的收成,总是瘦的可怜。

家中的粮仓,用不着犯难装不下。满野金黄的稻穗,拖着长长的尾巴,父辈们站在田头,眯缝着眼睛,望着,掂量着一年的收成,微笑中显露出一丝苦涩。那时我们年幼,根本读不懂大人背后的叹息与无奈的摇头。失语的田野,风走过,漾起无边的波浪,此刻把目光抛向田间,又跟着匍匐下去。

总记起月明星稀的夜晚,哥哥带我一道,翻山越岭去斑竹,将瘦瘪的布袋塞满,扛起扁担夜行的日子。那时,家中连年缺粮,食不果腹。饥饿常光顾我家。自然,借粮是普遍的事。夜归的一串脚步声里少不了心里的苦水。扛回家的粮食不经吃,夜里几个翻身,饿得人无力。玉米糊,蕨根粉,山芋粉常常是主食,一分不可多得的营养快餐。能得到这样的犒劳算是幸福的了。

在这样清苦日子泡大的孩子就是能吃苦。不论是艰难到何种程度,都能迈过去,毅力是很强的。现在想来,经历的事情,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值得回味与珍藏!

但转念一想,人这一辈子,越过的坎,走过的路,值得去回味,更值得惦记。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逝,种下的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5

如今,距儿时那段时光,几近四十年了。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变化太大,大得让人不敢相信眼前真实。

每次去老家,路过的面孔多半显示出陌生,一打听,是某某人的孩子,原来啊,是某某同学,儿时伙伴的公子。时光简直过得太快。以至于快得我们无从找寻。

匆匆回老家,可也没见着几个熟悉的老乡。不是进城,就是打工去了,再者,一大部分小青年跑到外地务工去了,家里留下的是几个老人,守着几亩薄地,荒草丛生,或是瓜架下吊着几个干瘪的瓜蒌壳儿,甚至大片的天地抛荒,无人兴种。这是一种现象,更是中国乡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今又三月,阳光洒在故乡的每一片叶子上,显出格外的温暖。此刻,掠过心头的有风声的骚动,亦有枝头的暴绽之喜。

6

故乡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特别是那些远离故土的人,一提到故乡,就会满眼深邃,心绪飘向遥远。远离他乡的人,思念家乡,在外漂泊的人,情系故乡。故乡是月亮的诗,故乡是相逢的一首歌,故乡是情的难舍,故乡是他乡遇故知的忧愁。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当我们在外漂流,家乡血浓于水的亲情便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分离感伤。当我们远离家乡故土,美丽的家乡已然就成为了我们思念的故乡。是的,离别家乡的几十年,一个人的乡愁都在寂寞的感伤中,唯有回味才是体味过往的快乐。这是一篇心灵感伤的文字,迭起的字句浸满了一个人的乡愁。谢谢赐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考试写作概述与不同类型作文的评分标准

全文共 4332 字

+ 加入清单

雅思考试全程考试时间为2小时55分钟。其中,写作在听力、阅读部分之后出现,是笔试的最后一项。雅思写作考试要求在60分钟内完成两篇作文(Task 1 and Task 2)。写作中,以移民为主的培训类(General Training)和以留学为主的学术类(Academic)试题类型有所不同

Task 1要求考生在20分钟内完成150字以上的文章。G类(培训类)要求考生针对题目要求写一封信来询问某方面信息或阐释某种状况。到目前为止,出现较多的书信种类有投诉信、请求信、建议信、寻找失物信、邀请信等。而A类(学术类)则考核图表为主。考得较多的有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表格等。也有可能考到两种不同种类的图。另外,流程图和示意图也偶尔考到。

Task 2 要求考生在40分钟内写作一篇不少于250字的议论文。A类和G类在Task 2方面非常相似。考生可能需要对某个观点发表支持或反驳意见,或者讨论针锋相对的一组观点,或者解释某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

雅思评分按9分制。基本上,移民或读语言学校起码要5分(Modest User)。留学需要6分(Competent User)以上。如果读的是法律、传媒、管理等名校的研究生的话,写作最好达到7分(Good User)。但考生最后写作成绩并不是Task 1和Task 2的简单平均,而是以Task 2为主。

雅思写作的评分标准不象四六级或托福采用整体式的评分,而是分项式评分(analytical scoring)。也就是说,考官给考生并不只打一个分数,而是根据具体的评分细则分项给分。

书信或图表评分标准:

Task 1(书信或图表)按照以下三方面评分:Task Fulfilment(完成任务);Coherence and Cohesion(连贯与衔接);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词汇与句子结构)。

Task Fulfilment指的是考生是否能够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完成题目的指令。具体说来,书信作文应该完成书信的使命,题目里的每一项要求都不可或缺。图表作文应该在对于图表所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图表的总体趋势和走向,并点明与总趋势不相吻合的特殊之处,而且还要有数据的支持。

Coherence and Cohesion指的是文章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来表明上下文的连贯性(Coherence)。衔接手段,或叫语篇纽带,经常用的有(logical)逻辑、(grammatical)语法和(semantic)语义三方面的连接词(connectors)。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指的是文章的语言表达。5分或5分以下的作文一般语法错误较多。6分作文则一般没有致命的语法错误,用词和句子基本准确。而7分以上的作文用词丰富(Variety)、句子结构复杂(Complexity)。

议论文评分标准:

Task 2(议论文)的三方面评分标准是:Arguments, Ideas and Evidence(论证,论点和论据);Communicative Quality(交流质量);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词汇与句子结构)。

Arguments, Ideas and evidence涉及对于议论文的内容要求。具体说来,应该是内容切题,论据合理,论证充分。

对于Ideas(内容)而言,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出现跑题。有的考生由于词汇量有限,导致题目中的单词不认识,从而写作的时候写离题了。比如:Nowadays,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 the biggest industry in the world. Unfortunately, international tourism creates tension rather than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如果考生不懂international tourism是什么意思的话,这道题是没法写的。但是,雅思写作涉及的词汇量并不是大得令人生畏,大概有六七千左右。考生万一碰到个把单词不理解的话,完全可以通过上下文加以推测。比如上面这句话中tension可能是个生词,但是如果考生能想到rather than表示对比关系的话,可以推断tension应该和understanding(理解)形成反义词,那就应该是接近于误解,即紧张关系的意思。所以,对于单词,考生应该平时注意积累,应试时根据上下文推断。

有的考生可能题目里面每个单词都认识依然写跑题,那可能是因为对于所涉及的题材不了解,没话可说。比如:

When a country develops its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skills and ways of life die out. It is

pointless to try and keep them alive.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is opinion? 如果考生毫不了解所谓的传统技能和生活方式的话,肯定对此束手无策。雅思议论文涉及contemporary social issues of common interest(人们普遍感兴趣的当代社会问题),考生应该平时注意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和主动思考。

另外,还有的考生不但认识题目中的每个单词,而且也熟悉话题,但依然写跑题,那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抓住写作重点。事实上,绝大多数考生写跑题都是因为这个因素。比如:There i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Analyz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and offer some recommendations. 许多考生都会注意到这道题考的是青少年犯罪话题,而且应该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但是,如果原因只写了一段而建议写了数段的话,那么就是犯了忽略重点的错误。因为,如果没有把原因进行详细分析而贸然提出建议的话,这种建议是缺乏依据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原因写二至三段,结果写一段。其次,考生还应注意到这道题考的不是泛泛的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解决方法,而是为什么现在青少年犯罪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和建议。由此看来,考生应该仔细审题,防止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对于Evidence(论据)来说,关键要合理,并且能够证明论点。比如Wild animals have no place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trying to protect these animals is a waste of resources.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有同学

这样写道:We can hardly imagine what our life will be like without wild animals. For example, if there is no cat, there will be more mice.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ice will result in the reduction of food resources and the spread of diseases. Thu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tect animals. 这里,猫的论据是不合适的,因为猫不属于wild animals(野生动物)。再比如,The university should not provide so much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give students more practical training.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有同学在论证这道题的时候举了赵括“纸上谈兵”的例子,说赵括就是典型的有很多兵法等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带兵打仗的实际经验,导致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兵大败,自己也命丧沙场,这充分说明了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经验的恶果,所以应该重视实际经验。但这个论据也是不得体的,因为题目涉及的是大学应该怎么做,而赵括明显没有上过大学。事实上,古代的例子通常不适宜在雅思作文中出现,即便出现了,许多情况下只是作为反面例子与现今状况形成对比。

好的Arguments(论证)应该是充分并且有力的。这就需要运用多种论证手法。常用的论证手法有:explanation(解释说明),emphasis(强调论证),exemplification(举例说明),cause and effect(因果论证),comparison and contrast(比较与对比)facts and statistics(事实和统计数据),concession and refutation(让步与反驳),classification(分类),definition(下定义),analogy(比喻)等。论证手法的运用还应该和关联词结合起来。

Communicative Quality(交流质量)大体上与Task 1的Coherence and Cohesion相同,也涉及文章中代词,关联词,同义反义词等的运用。常用的关联词有:对比however, although, but, nevertheless;结果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 therefore, because of this, otherwise;附加in addition, additionally, and, as well as, furthermore, also, moreover;举例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including;强调in fact, indeed;时间after, following, before, until, during, between, while等。

议论文在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方面与Task 1的要求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思乡作文:一段乡愁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次决定了,清明 再忙也要抽时间 回老家看看,除了陪父亲 给那远逝十年的母亲 坟上上香,

再陪陪家里那二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聊聊家常.

好多年了,早已习惯飘泊的我们不懂家的温馨和珍贵,每每错过了许多和父母 相处的好日子,

偶尔家人电话里的叮咛,总被自已所谓的年少激情所错过......

当那天母亲真的远走了,当那天的起床不再有整理好的衣服和书包,当客厅的餐桌不再有妈妈 味道的别样菜式,当电话那头再也没有重复唠叨的语句 ,这一切我都还没有熟悉和准备好.我甚至还没来得的对母亲尽过孝 ...........那一刻,我丢失的不仅仅是一段亲情,而是我永远 无法弥补的遗憾. "子欲养而亲不待"了也许,我们可以和恋人聊通宵达旦,却和父母的通话超不过五分钟,

也许,我们可以记得恋人的点点滴滴,却连父母的生日都记不起

也许,我们可以为恋人书写篇篇章章,却没给父母的生平留下寸笔

也许,我们可以为恋人倾尽其财,却没给父母的生日买过一束花.一个蛋糕

请大家有空多回家看看自已的父母长辈,如果他们都还健在,请和他们多说说话,给他们泡杯清茶,陪他们看看电视,父母对我们要求的总是那么的少,那么的容易满足 ....而我们老是觉得父母给予的不够多不够大.

清明了,我拿什么来祭祀我远去的母亲............

只有烧去这篇:清明的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另一种乡愁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下午没有去开车。做了一会儿事情,就去唱歌了。百加得加啤酒。月初的日子就是这么稍微让人开心一点。星座版上说,对你这一天生的人来讲,最不好缺失的一样东西就是自由。所以,宁可选择能够表现自己且有相当自由度的工作,而把金钱置之度外。这倒是千真万确的。与现状也颇为相符。

不想长大。是今天唱得最HIGH的歌。

走去车站的路上,买了朵白兰花,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头发花白的阿姨,每次在那个十字路口都会把我拦住,她一定不记得我,这个路口有太多来去匆匆的人。每次,她都会用喃喃自语般的声音说,小姑娘,帮阿姨买朵花吧,阿姨要给女儿上大学……如果有零钱的话,每次都会买,迅速然后塞进包里,乱糟糟的包里立刻便弥漫着夏天的气息。小的时候,妈妈给买的白兰花,都会别在白衬衫的钮扣上,如果没有钮扣,则需要一个别针的帮忙……而晚上,还需要小心翼翼地取下来,用湿了水的白纱布盖住,这样,白兰花才能多戴几天。可是,跟妈妈她们比起来,我自己的生活简直是粗制滥造到极致。可是作为A型血人,还是应该有一些追求的。

下了49路后,往便利店去找东西喝。第一家没有冰结。失望。仍旧不死心,又去第二家。拎了几罐子葡萄口味的哐当哐当地往家里走。我真喜欢那一刻。晚上的延庆路几乎都是没有人的,那些旧社会留下来的洋房和梧桐树,在昏黄的灯光里显得有些暧昧。一个人低着头走路,就好像十几岁的少年,可以看着自己的影子,在路灯下,被拉长,缩短,再拉长……走得欢快一些的话,会有一阵一阵的风,宽大的麻布裙子穿在身上极其风凉。再自得其乐地哼着那背不出歌词的小调吧,多么寂寥而美好的初夏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思乡作文:我从书中品味乡愁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思乡作文:我从书中品味乡愁

床前明月光,疑视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思乡作文:我从书中品味乡愁

关于思乡作文:我从书中品味乡愁

我升入初中就住校了。繁忙的学习生活,往往使我不能回家。

我思念着家门前的桑树,思念着街上诱惑我的各种美食……每当那时,我心中就生出了一种叫做乡愁的情愫。所以,读书中的乡愁,就会引发我的深深共鸣……故乡永远是心灵的牵绊。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小说《故乡》,“我”回到二十年未归的故乡,萧条凄凉,物是人非。碧绿西瓜地里捏着叉刺猹的小英雄面目全非,他叫“我”“老爷”,他面容枯槁,形如木偶,有无法言说的苦……故乡远离了鲁迅先生的视线,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热爱化做他荷戟独行的动力。他拿起了匕首投枪般的笔,用看惯手术刀的目光,雕刻着故乡的变化。

故乡永远是魂牵梦萦的地方。余光中的《乡愁》,每每读来,总是骨鲠在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盈盈一水间”,与对岸的大陆“脉脉不得语”。老先生“在这头”,望着“在那头”的大陆,挥之不去的思乡情深埋于心。不知道多少次,他迎着余晖独酌独饮,乡愁挥之不去,“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他的诗蕴涵着对祖国情意缱倦的赤子之情。

故乡永远是灵魂的归宿。一枚小小的枣核,承载着无尽的故乡梦。萧乾笔下久居异乡的老华侨将故乡的枣核视如珍宝,她的花园是具体而微的北海公园。每到月明风清之夜,她和老伴牵着手,徜徉其中,似乎看到了故乡之景,嗅到了故乡泥土的芬芳。迎着微风,望着初生的新月,思绪在回旋着、回旋着……

我读懂了“月是故乡明”的感慨,我读懂了“低头思故乡”的黯然。那些用血泪写成的乡愁深深地感染着我。想想,我还是庆幸的,现在的我有许多机会回故乡。也许有一天,我会走的更远,但乡愁——那种承载着我们对国家、民族、故乡的眷爱之情一定会萦绕我心。

故乡,永远是历经风雨洗礼和岁月雕琢后每个游子心的归宿。我从书中品味着乡愁,我感受到游子们对故土的深情,那是一种渗透在骨髓中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

全文共 4180 字

+ 加入清单

一、内容概括题型 二、结构分析题型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四、词句理解题型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六、语言品析题型七、材料链接题型 八、开放拓展题型

一、内容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 题型示例 】

例1: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词、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 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方法技巧】

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 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文章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1、总分式;2、递进式(现阶段,以总分总式最为多见。先总写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分写说明对象的特征。)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2、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3)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方法技巧】

(1)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4)判断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说明对象:答题技法:看题目或首尾段。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病毒》一文的说明对象:病毒的危害),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说明文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注意段意、中心句。每一段的开头或者结尾尤其是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可多留意。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 A、看 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 (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3、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4、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6、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注意和作诠释作区分。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 方法技巧 】

1、对重要词语、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2、 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方法一般是从该代词的前面看这个代词所指的内容。

3、常见代词:“这样、这、这种、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的指代义,多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一般是往前找,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

【 题型分类 】

1、判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画线句子运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选择一种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明其作用

4、引用传说、故事、诗句、名联、谜语等的作用

【 方法技巧 】

1、明确常用的10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引用、摹状貌、列图表等。

(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多直接说明前面的一句话)

(2)列数字:科学准确的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3)分类别: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的…特征;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4)作比较:清楚明白的说明了…的…特征(地位、影响等)

(5)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6)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兴趣。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考查的一般模式是:“这段文字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清楚明白的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特点(特征)。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对说明方法的考查是2个甚至是3个。

2、在回答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时,要结合句子本身和文中的语境作答。

3、在具体回答运用说明方法作用时,不要笼统的答,必须结合原文,具体指出说明了什么东西的什么样的特征。

如:引用的传说、诗句、谜语等,除了联系上下文,前后语境,指明它说明了什么之外,还应注意它是否在说明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或是增强了生动性和可读性。

(如《漫话对联》)第一段引用几副名联的作用是什么?

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②引出下文对联知识的介绍。(或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六、语言品析题型

【题型分类】

1、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2、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3、加点词能否换成另外一个,为什么? 某两个或多个加点词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答题技巧】:

1、先解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2、(1)表态(删还是不删)。(2)解词。(3)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4)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显得太绝对),不符合实际。(5)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不(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例1:(《中国石拱桥》“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表示差不多,说明桥面与河面平行的程度,去掉意思变为桥面与河面完全平行了,与实际不符,也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例2:( “走进森林” “第7段划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

例3: (“农药是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之一起限制作用,用在这里表示除了农药外还有其它的污染源,去掉后成了农药是主要来源,显得太绝对。这与事实不符合,也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备注:所考查到的一些副词,如“几乎、也许、大约”和数词“一倍、左右、大多数”等往往起限制作用,有的起强调作用,去掉后意思虽然没变化,但语气上有变化。

3. (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

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颠倒后与前文逻辑顺序不相符和。

4.可找表程度的修饰词、代词(“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数字等。

七、材料链接题型

【题型分类】1、链接一则材料 2、链接几则材料

【题型示例】例 《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指导》 P72)

【市民甲】可采用“生物防治法”,引进天敌,治理“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

【市民乙】应保护和培植本土植物,不要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以维持本土植物多样性。

【市民丙】应尽早建立外来生物入侵的预警机制,早防早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

——例一:赞同市民甲的想法。“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 成为生态杀手主要原因是缺少天敌的威胁。若适当引进其天敌,它们生长的环境阻力会变大,繁殖速度会变慢。这样就不会对本土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了。

——例二:赞同市民乙的想法。这种方法简便经济,可操作性强,可有效防御外来植物的入侵。而且市民对本土植物有一种亲切感,多培植本土植物可满足市民的情感需求。 ——例三:赞同市民丙的想法。早防早控,能防患于未然,确保生态系统安全。因为外来入侵生物一旦大量繁 衍便很难控制了,消除它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方法技巧】第一步,读清题。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八、开放拓展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谈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6. 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以思乡为话题的高中优秀作文:乡愁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片段1

年幼的男孩,为了读书,远走他乡,到了城里。用了最低的生活费,尽管总被同学嘲笑寒酸,但他从不自怨自哀,我是来学习的!他常常这样激励自己,放学回宿舍,点亮昏暗的油灯。拿出一叠高高的信纸,上面写满了字,记录了他每一天的生活,一直到今天,上面的寄信人都是一位收信人,但看着手里仅有的一张邮票,他沉默了,犹豫了……

最终,他挑出一张最完美无瑕的心,把里面的苦难和埋怨全改掉后,整个信变成了一个描写他幸福美满的校园生活的信,可是,他真如此?站起身,走到窗边,眺望着家乡的方向,眼里溢出满满思乡之情。

——片段2

男孩长大后,与一位,同班的女同学相恋,毕业后,很快便结了婚,可是第二天,他便接到了通知,他要上大陆的彼岸台湾去促进大陆之间的交流,以责任为重的他,只好在第二天买了船票,乘船而去,在船上,望着妻子的方向,不停回放他们的相识,后来相知,相恋,到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没想到,却为了自己看重的责任而远离她。他站在甲板上,望着大陆的方向久久不能回头。仿佛,他看见了他的妻子还在岸边,望着他的方向流下一串串珍珠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乡愁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不仅是一个地方,它还代表着一种只属于你的独特记忆。那里是你生命的开始之地;那里是你从孩童成长为社会人的一个初始地。

绿树成荫,百鸟相鸣,和乐融融,欢声笑语是每个游子对于自己家乡的第一印象,我对于家乡也是如此。

那里是寄存我童年的地方,那里有着一种世间唯有那里才会有的亲切。

四年级后我便随父母来到城市学习。刚来时的我对于城市无比反感,充满着陌生的情感,空气中交支着油烟、烦杂的气息。

转眼间,我来城市也有五年了,对于这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但在这五年期间我也曾多次无意间想起家乡的人,物,事。

我家乡位于一个小县城里,那里有着不一样的风景:背靠大山,河流涓涓,绿水青山,清风明月,花果飘香。有着不一样的风土人情:邻里街坊和睦相处,小巷口不时有成群的小孩在嬉笑,阳光下的他们活泼可爱,无忧无虑……

车窗外,大雪纷飞,景物不断向后移动。车厢内都很热闹,大多数都是回家过年,大包,小包的提着,洋溢着无语言表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那一缕乡愁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挖掘机轰鸣阵阵中,我追忆起已被岁月尘封了的过去的乡村……

小时候,故乡被层层群山包围着,放眼望去,一片深邃的绿。

外婆门前的那棵经过外婆精心照料下的杨桃树结的杨桃分外水灵,晶莹剔透地,挑逗着我的味蕾,诱使我每年入秋,便一蹭一蹭地爬上去,摘得几颗尝尝鲜。但总不免会摔下来,若旁边有人,我定放开嗓子大哭一场以博同情;倘若无人,坐起来,拍拍屁股拍拍手,再来便是。

摘下来的杨桃,个个肉多味甜,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我自己是肯定先饱餐一顿的。虽不谙世事的我,竟懂得留下几颗最为水灵的留给外婆。毕竟,那是外婆那吃遍酸甜苦辣的牙仅剩几样可以咬得动的了。

故乡什么都不多,最多的就是树。村头有一棵歪脖子树,也不晓得是什么品种,但这树生得好生茂盛,根深叶大,盘枝错节的一棵参天古树,不知几代人曾在它的树荫下乘凉、下棋、玩游戏……听说当初建村选址时,看中的也包括这课古树,据说它可以凝聚灵气,不知是否。

我年幼时,也喜欢爬上这棵树,靠着枝干,看天上云舒云卷,听树上小鸟谈情说爱。这棵树,给了我很多想像的天地。

在那里还可以看到外婆老屋和屋前的杨桃树。每每夕阳西下,几家升起的炊烟袅袅,我便看到外婆系着围裙,把沾满土灰的手在围裙上擦擦,然后扯开嗓门唤我回家吃饭。我便在越过层层充满柴火味的炊烟的路上不知不觉地也连岁月一并越过。

于是,在这杨桃树和歪脖子树绿了一季又一季中,外婆唤大了我,却苍老了自己。

几年后,我也终归要离开故乡了。那个晚上,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杨桃,就着月光,沿着小径走到那棵歪脖子树下,轻咬一口杨桃,鲜美的汁液渗入喉咙,却如浊酒下肚,在心中勾起一阵忧愁,化作两行清泪……

……

再也未见那晚那般皎洁的月光了,再也未尝过那绿得诱人的鲜美的杨桃了,再也看不到那苍翠茂盛的歪脖子树了。那老屋,也早已被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楼房所取代,昔日穿过烟囱袅袅升起的炊烟也早已绝迹了。故乡,我能拿什么安慰你呢?

故乡的断壁残垣在我的耳边呻吟,我瞅向那排挖掘机,欲哭无泪,欲语还休,只能把乡愁埋在心里,同过去一并,尘封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乡愁作文800字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的味道,在远方回味。——题记

倦游远方,割不断的唯有家乡的味道,一把野菜,一碗米粥、一碟小菜……

关于故乡的味道,总是在思乡情浓的时刻,氤氲在你的梦里。故乡的食物是独一无二的情味,是远在他乡,依然闻得到的安心;是跨越千山万水、丢不掉的深深眷恋……

老家的端午,很多风俗跟外地一样:用五色丝绳缠着包有香料的小粽子,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称作香角子。孩子们喜欢把它挂在蚊帐上。但如今也换成棉花了,更别提香味儿了。

北方的粽子并不像南方的粽子那般硕大,但内容样式也不算少。虽然没有苏州粽子的甜咸俱备、花样繁多,但它自己的风味也是别具一格。豆沙温润枣泥香甜,糯米和甜馅的配比恰到好处,就是不嗜甜的人也能连吃几个。

现在,我和父母都居住在海滨城市——湛江。这里的粽子硕大,味道有甜咸之分。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北方粽子。但超市里货架上那一袋袋北方粽子的味道又让人不敢恭维。于是,母亲今年打算自己包粽子。

包粽子对母亲来说,只是小菜一碟:糯米浸泡一夜,马莲草(捆扎粽子的干草)、粽叶洗净浸泡,蜜枣和豆沙提前准备好。

开始包粽子了。

母亲有一双“魔手”,包粽子的速度很快。粽子一个个都小巧可爱,并不似湛江的四角粽子。母亲包的粽子四角玲珑,呈四角三角体状,看上去就像穿着绿色的孩童。

粽子上锅蒸了,分蜜枣和豆沙馅,一共蒸了四锅。

当第一锅蒸好时,我第一个跑到锅前,挑一个大粽子,一口下去,糯米的软糯与红豆的豆香恰到好地融合在一起,还有着粽叶的清香,简直是人间珍馐。我一口吃了两个,只觉得肚子胀得鼓鼓的。在粽子里,我尝到了故乡食物独有的美味,还尝到了乡愁……

夜晚,我望着北方,这是老家的方向。虽然,我与那个地方相隔千里,但我相信,只要我还能吃到北方的食物,老家与我的亲情就不会断裂。因为,我与老家的距离并不远,这中间只相隔一座桥——这座桥叫亲情,叫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