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钱学森的爱国故事资料(汇总20篇)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接下来开学吧给你们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钱学森的爱国故事资料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6793

作文

170

篇1:“数学之王”苏步青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在读初中的时候,苏步青凭着自己的天资聪明、勤学好问,成绩一直非常好,但对数学还没什么兴趣,因为他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在浙江省立十中念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教数学的老师,听说这位老师是很出众的,所以听说他能来给上数学课,苏步青也稍微地提起了一点兴趣。

“......”上课铃响了,从门外走进一个身材瘦高、穿白色西装的年轻人,他的脸色很白,棱角很分明,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这样年轻还穿西装的老师真是罕见,一进门便引起班里的一片哗然。

走上讲台,杨老师表现得很镇静,把课本向桌上一摔,说了声:“同学们,我姓杨,大家今天不用担心没还课本而被老师骂了,因此今天我们不讲课本,我们要讲国家!”他讲话的声音不算大,但每个字都像晶亮的子弹射进每个人的心房。

于是下面又是一阵骚动,没精打采的苏步青也亮起了精神。杨老师接着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该负起应有的责任。”他旁征博引随后又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这一堂课使苏步青明白了数学的真正意义和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就是这节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秘的数学王国。

从那以后,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功夫不负有心人,苏步青在数学上渐渐地崭露了头角。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国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邓稼先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邓稼先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是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6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周恩来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但他那浓眉英姿,微笑神态依然留在人们心间;他那机智幽默,挥洒自如的外交家的风采依然有口皆碑。他,就是我最崇拜的人。

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周总理办公室里有一只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特意发问:“总理阁下,您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了下了这支钢笔。”美国记者听了无言以对,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周恩来总理的应变能力和口才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心系人民的情怀更是温暖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常听到这样的话:“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周总理关心人民的事迹有很多,其中有件事让我无法忘怀。一次,周总理到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的人民。这天上午,人们齐聚到广场,周总理来了。人们欢声雷动。周总理登上一辆卡车,正准备向群众发表慰问讲话,突然她发现现场的群众是迎着风口坐的。原来,当地政府考虑到周总理身体不好,希望总理在背风的地方讲话。而周总理却说了一句话:"听我口令,向后转。"开到群众的面前,周总理一个人迎风而立,而群众则可背风听他讲话了。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周总理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

当周总理逝世的时候,联合国下半旗致哀。可见周总理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爱戴,还深受世界人民敬仰。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爱国人物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鄷云鹤是我国著名的苎麻纤维专家。她本是山东利津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后来家乡遭水灾,一家人流落到济南。她去给人家当佣人,每天扫地、做饭。在旧中国,主人家一般瞧不起佣人。鄷云鹤想认字,请求那家小姐每天教自己认一个字,竟被那小姐斥骂了一顿。她生气极了,辞了工,发誓要上学读书,后来进了一所免费的学校。谁也没想到,这位贫农出身的女孩子学习那么好,不但上了中学、大学,还取得了留学美国的资格,成了博士。

鄷云鹤回国后,立志要在麻纺织业上做出成绩,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她努力钻研,在世界上第一个从草类纤维上抽出了人造丝。日本人听说后,要用高价买她的专利。她痛恨日本侵略中国,就说:“我不卖,我要把这项技术留给我的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鄷云鹤成了苎麻纤维的大专家。为了解决麻纤维不容易合成和染色的难题,她反复试验,终于完成了苎麻纤维的化学变性。我们现在经常穿的麻织品又结实了美观,我国的麻纺工业也十分发达,这和鄷云鹤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她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也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志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爱国名人故事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书,在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ba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故事:钱学森欠一个道歉

全文共 1300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发生在1958年。那一年,中国在搞“大跃进”,粮食亩产要一年翻番,各地都在“放卫星”。1958年夏收结束,各地的高产纪录不断被刷新:6月8日,河南省信阳地区遂平县宣布,小麦亩产2105斤,四天后,这个县又宣称亩产增加到了3530斤。6月12日,遂平县嵖岈山卫星集体农庄实现小麦亩产3520斤,报纸的新闻标题为《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这是第一次出现“放卫星”这个高产专用词。

就在嵖岈山卫星集体农庄放出“卫星”后的第四天,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发表《粮食亩产会有多少?》一文,详尽而“科学地”论证说:“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土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太阳光能的30%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养料,其中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亩产量就不是现在的两三千斤,而是2000多斤的20多倍!这并不是空谈。”

在另一篇发表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的文章《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亩产万斤不是问题》中,钱学森进一步从力学专业的角度进行了更细致的计算:“我们算了一下,一年中落在一亩地上的阳光,一共折合约94万斤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就应该是这个数字,94万斤!”

“自然,高等植物叶子利用太阳光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估计最高也不过是1/6,这就是说,单位面积干物质的年产量大约是15.6万斤。但是植物生长中所积累的物质,只有一部分粮食,像稻、麦这一类作物的谷粒重量,约占重量的一半,所以照这样算来,单位面积的粮食的年产量应该是7.8万斤。这是说全年365天都是晴天,如果因为阴天而损失25%,那么粮食的亩产量应该是5.85万斤。这是说,作物要在全年都生长,如果仅在暖季才长,也许要再打一个2/3的折扣,那么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了。”

钱学森的论文为各地大放卫星提供了充足的“科学论证”,他的文章还深深影响了最高决策。

“放卫星”的结果就是,到了年底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国195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250亿公斤,几乎是上一年的10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粮国———实际产量只有2000亿公斤。后来发生的事实就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三年灾害时期”,因粮食的短缺,农村爆发大面积的饿死人现象。这一切,距今刚刚50年。

我并无意让钱学森承担大跃进或“放卫星”的历史责任,不过,易卜生说,“每个人对于他所属于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至少从史料来看,他的那一份似乎并不小。

此次,凤凰卫视举办的“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中华网的中华论坛就“钱学森获奖大家有意见吗”进行网民调查,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4月6日),有326票同意,反对票为零,所有跟帖都充满了对钱老的敬意。

但是我总觉得,对于1958年的那几篇论文以及所产生的后果,钱学森应该有一声道歉

没有这一声道歉,钱学森的伟大人生并不会逊色一分,然而,有了这一声道歉,他却可以给所有的后辈增添一份我们渴望而缺失的财富。

行将百岁的钱学森,度过了一个壮丽而伟大的人生,他所欠的,或许只剩下这一个道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爱国故事的读后感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夜已深了,可我还未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是啊,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

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雷锋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要做雷锋试的好少年”我深深的陶醉在这首歌。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从这儿经过,肩上担着两大筐橘子那两筐橘子在老奶奶的肩前肩后晃来晃去的,弄得老奶奶汗流浃背的看上去很辛苦。这时老师的话在我的耳朵回响“我们要靠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于是我便跑上去说:“老奶奶我来帮你吧!”“闺女啊,谢谢你的热心但是你挑不动的。”“我挑得动不信你让我试试”我说着把老奶奶的担子接过来。“那就让你试试吧挑不动再还我”我高兴极了,心想:这点小事肯定难不倒我。橘子才刚离开地面我就快受不了肩膀直往下沉。老奶奶见了说:“不行了吧,还是我来。”“哪有啊,只是我没准备好而已嘛。”我硬撑着说就开始担了。才走了半楼我就上气不接下气了。单我还是忍住了。终于到了老奶奶家了。那时的我已经是“奄奄一息”了。我放下担子转身就走。“闺女,喝杯茶吧,别走啊我还没谢谢你呢……”

原来帮助别人是这么快乐的事啊。虽然在帮助人时有些幸苦,但是这样做不但使别人开心,自己也开心一箭双雕多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一代大师梅兰芳的爱国小故事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事爆发。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得知蜚声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请梅兰芳到电台讲话,让其表示愿为日本的“皇道乐士”服务。梅兰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阴谋伎俩后,便决定尽快离沪赴港,摆脱日寇纠缠。于是他一边给日本人带口信说,最近要外出演戏,一边携家率团星夜乘船赴港。

梅兰芳来到香港后,深居简出,不愿露面。为了消磨时光,他除练习太极拳、打羽毛球、学英语、看报纸、看新闻外,把主要精力用来画画。他喜欢画飞鸟、佛像、草虫、游鱼、虾米和画外国人的舞蹈。这些作品,家人和剧团人员看到后十分高兴,都说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美感和欢乐。

1941年12月下旬,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苦不堪言,担心日本人会来找他演戏,怎么办?他与妻子商量后,决心采取一项大胆举措:留蓄胡子,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他对友人说:“别瞧我这一撮胡子,将来可有用处。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国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天下午,我认认真真地把《詹天佑》这篇文章读完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条铁路,—定要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嘲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去信心。”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多么深刻啊!

读着读着,我不由得赞叹,多么了不起的詹天佑啊!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是啊,我们在学习上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吗?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轻者会影响某一部分学习内容的掌握或某一科目的学习成绩,重者会使人丧失学习信心或讨厌、逃避学习。因此,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和终生热爱学习,就必须学会勇于面对困难,努力克服学习困难。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都是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应对。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自暴自弃,整天顾着玩,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还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原谅自己,成绩就越来越差。其实,只要我们下定必须要学好的决心,就不会觉得难。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例证明,如果一个人痛下决心,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顽强拼搏,坚持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钱学森是我国的“导弹之父”,他在1935年赴美留学,拜冯。卡门教授为师,成为冯。卡门教授的得意助手,也是他的得意门徒。钱学森那是有着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那时,钱学森还是没有忘记自己亲爱的祖国。他对每一个夸奖他的人都会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在祖国刚从黑暗中走出来时,钱学森的回国之心就越发强烈起来,他把这件是告诉了和他一起的中国留学生,可他们让钱学森现在不要回去。对他说:“现在祖国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可钱学森没有把这事当回事。

在钱学森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美国的移民处给钱学森一封信——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过几天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参加过主张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政党”。

在看守所,钱学森像罪犯似的,被监禁着。钱学森曾回忆道:“我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务要隔一小时就进来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而且还失语了。有许多人都想救出他。

我国毛泽东主席亲自把美国的两位俘虏给放回美国,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后。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10月18日,钱学森一家人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做出了许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族英雄戴安澜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3158 字

+ 加入清单

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风和村人(即牛埠镇),生于一九O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家境清贫,幼时读私塾,年长曾教私塾。一九二三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学习。喜读历史、军事书籍。关心国家大事,遂有效忠民族,献身人民之意志。一九二四年,投笔从戎,由于作战勇敢,得以步步升迁。后保送至广东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作战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后晋升为团长。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时,戴在国民党军队中任七十三旅旅长,曾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战役、中条山战役、武汉保卫战等著名战役。在平汉铁路沿线的漕河、彰德等战役中屡创日寇。尤以鲁南台儿庄战役,戴将军火攻陶墩、计取宋庄,为台儿庄大捷,作出重大贡献。其间中艾山之战,更使日寇丧胆。当时,戴将军守中艾山,日寇向我军阵地猛攻,达四昼夜之久,戴将军率部奋勇抵抗,坚守阵地,并一一击退日寇之进攻。一九三八年五月戴晋升为八十九师副师长,在师长徐庭瑶调(无为县人)领导下供职,一九三九一月,徐庭瑶调升为装甲兵团司令,戴安澜充任师长,后又调升中央军王牌第五军第200师少将师长。

一九三九年冬,国民党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率部在广西大明山区与日寇战于昆仑关(在广西南宁市东北宾阳县附近)。昆仑关地形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侵占昆仑关的日本军队是在日俄战争时期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之主力第十二旅团,及后来增援的两个联队,由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亲自在九塘指挥。杜部戴安澜将军率机械化师担任正面反攻,用火牛战术,冒着密集的炮火,爬向日军堡垒,冲毁敌军层层铁丝网等防御工事,重创日寇。戴将军亲赴战壕指挥,冲锋陷阵,首克同兴堡。昆仑关战役一个多月,歼敌六千余人,俘获甚多,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和联队长三木吉之助于九塘和昆仑关之间。战斗中戴将军身负重伤,仍奋勇作战,因此荣获国共两党联合颁发的三黄"宝鼎"勋章。戴将军初到昆仑关部署阵地时,即发出豪言壮语,说:"中国古时有上无三鼓夺昆仑之佳话,吾拟元旦夺取昆仑关。"后来果然如期攻夺。此役戴安澜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寇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横冲直闯,连陷香港、关岛、威克岛、菲律滨,侵占号称东方直布罗陀的新加坡军港。继之将其魔掌深入东南亚各国,进犯缅甸,西进印度洋上,直叩安曼群岛之门。驻缅甸英军,一路惨败,士无斗志。日寇步步北犯,致使我国西南边疆遭受严重威胁。一九四二年初,戴将军奉调率部西移云南,时有中国军队出国远征缅甸日寇的消息,戴将军闻之,常与人说;"如能出国远征异域,始偿男儿志愿!"后果接出国远征入缅之令,他兴奋异常,高唱《满江红》歌曲,抒发爱国之志,乃召集全师战士,宣讲诸葛武侯远征史迹,勉励部属务期扬威国外,立功异域,为抵御外侮,保卫祖国而英勇献身。

一九四二年初,我国派出远征军进入缅甸,第五军和第六军从曼德勒向南推进,打击日本侵略军。三月十八日,戴将军率第五军200师担任过远征军先头部队入缅抗日,进驻缅甸南部的同古(东瓜)地区,同日寇第五十五师团展开激烈战斗,戴以孤军深入,奉命固守十天,以待援军。同古地区乃一片平原,无防守之地势,戴将军沉着应战,坚守东瓜阵地,布防完毕,即作好遗嘱,决心作殊死一战,气势轩昂,可吞山岳。日军来犯我军阵地,一经接战,其中尉、少尉各一人即被我军俘获,并缴获日寇重要文件若干,使我军得知敌军在缅甸之兵力及番号。后经十余日激战,敌军终于无可奈何,乃陆续增援,至兵力超过我军八倍。然其死亡人数亦超过我军八倍以上。戴将军率部苦战了十二天,掩护了缅军第一师的安全撤退,救出英军战车团,英军拱手作揖致谢。同时还救出了此后在意大利战场上颇为著名的哈罗德·亚力山大少将。此乃中国远征军对英军、缅军作出的重大贡献。当时,英国《泰晤士报》也予以报道,表示赞赏。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远东战场上唯一的捷报。

戴将军完成固守东瓜,以待援军之使命已达,遂奉令突围,经一天一夜激战,进克棠吉据点。后因大批日寇由泰国、老挝边境窜入我军后方进行围攻,戴将军孤军作战,四面受围,形势危急,上级急令其突围回国,相机歼敌。戴将军率部突围,退入泰、缅老边区原始森林地带,无衣无食,以野草杂菜充饥,爬山越岭七十余日,备极艰苦。

敌军据险阻击,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六日大雨滂沱,戴将军在一个小平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肺部,血流如注,当时又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进军至茅邦时,流尽最后一滴血,五月二十六日下午五时四十分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七岁。全军闻之,无不泪下。当时缅境无木棺,将马革裹尸回国。途经保山,由于戴将军驻军保山年余,军纪严明,深受人民群众之爱戴,因之保山家家户户门前设祭。复经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隆重奠祭,无不怆然泪下,哀叹痛失英豪!

他的精神和业绩,在当时曾得到包括国共两党和美英盟国在内的各方面的高度评价,称他是近代以来中国军人中“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美国官方认为,东瓜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蒋介石对此的赞誉是:中国军队的黄浦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重庆的报纸称东瓜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或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英国的《泰唔士报》称之:“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

戴将军万里出征,为国捐躯,深受各族人民之敬仰和悼念。一九四二年秋季的一天,在国民党第五军留守处的广西省全县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追悼会,大会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主任李济深主持。在戴安澜烈士的遗像前,放满了花圈和挽联。

蒋介石的挽联是:

虎头食肉负雄资,

看万里长征,

与敌周旋欣不忝;

马革裹尸酹壮志,

惜大勋末集,

虚予期望痛如何?"

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人都题赠挽联以悼念,悼词云: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毛泽东敬挽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周恩来敬挽

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

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

――朱德、彭德怀敬挽

海鸥将军千古

气壮河山

――邓颖超敬挽

一九四七年秋,戴将军灵柩由广西全县运回芜湖赭山公园的小赭山南麓,安徽省各界人士为纪念戴将军为中华民族英勇牺牲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将灵柩安葬于芜湖市风景如画的小赭山之阳,并筹建陵园。戴将军的老同事杜聿明、徐庭瑶等专程来芜主持葬礼,并致哀悼。

美国国会授权总统罗斯福,在戴安澜去世后,向他颁发了美国军团功勋章。罗斯福在签署颁发勋章的命令中写道:“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在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国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同年12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似南京忠烈祠。

为了纪念戴安澜烈士的抗日英雄业绩,由安徽各界名流徐庭瑶、朱子帆等人发起,筹资创办一所工业职业学校,取名"安澜工业职业学校"。聘请戴将军之堂弟戴子庄为校长,校址定在芜湖市环城北路(即今芜湖市第二中学校址)。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一九五六年十月三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戴安澜将军的家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以褒彰将军,并致慰遗属。

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芜湖市人民政府于一九七九年重新整修了墓地,并树立了石碑。左碑铭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等先辈当年题赠的挽诗挽词挽联;右碑是将军生平简历;中碑是王昆仑所题“戴安澜烈士墓”。墓区林木茂盛,松柏长青,瞻仰的人们,终年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爱国故事:周恩来的外交小故事

全文共 3396 字

+ 加入清单

周恩来是伟大的外交家。他作为新中国寻求人类和平友好的使者,开展了频繁的外交活动,成功出访了许多国家,他的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和非洲。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赞周恩来:他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

加拿大著名学者罗纳德更是赞叹:周恩来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外交家,国际上公认哦完美的外交家。

下面几个小故事是小编从网上整理出来的,仅供参考。

1、空酒杯

一九五四年,周恩来访问波兰即将结束时,我驻波使馆借用波方刚刚修复的一个大厅,以周恩来的名义举办了一个辞行招待会。那天,周恩来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征服了所有的来宾,人们都看呆了!以致发生了一个谁也没有料到的情况:当周恩来致词已毕,举杯敬酒时,酒杯里竟空空如也。周恩来的随员急忙跑去,把聘请的波方招待员们从呆滞状态中唤醒,去斟酒。原来,当周恩来陪波方贵宾入场时,把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人们只顾看啊,鼓掌啊,……招待员们竟忘了及时斟酒。后来,客人邀周恩来跳舞,他那娴熟的舞步,多采的舞姿,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倾倒。一些西方国家的大使不断地点头,纷纷赞叹道:“妙极了,妙极了!”

2、巧妙应对: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参加完亚非会议后,来到首都雅加达。这天下午,在雅加达中国大使馆举行招待会,中国代表团同六百多名华侨代表见面。对于这个招待会,一名外国记者做了两则报导,一则是:“有人说,‘在共产中国’老年人是得不到尊重的。四月二十七日,在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上,周恩来所留住的或与之谈话的都是年纪最老的来宾们。不是地位最高的、最有钱或最有名望的,而是头发最白、脸皮皱缩的。”另一则是:“周恩来也招呼在大使馆帮忙守卫的军警们进去坐一下,并且跟他们谈很多话,还请他们吃东西,以致他们之中大都受了感动。”

3、主动握手:

一九五五年四月,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期间,周恩来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外交活动,促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一次,中印友好协会到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向周恩来呈献礼物。在呈献礼物的仪式进行过程中,周恩来趋前与中印友协全体工作人员握手。印尼交通部高级职员达希尔·打益勃的手因受伤而扎了纱布。由于药水的渗透作用,包扎的纱布看起来有点脏。当周恩来向他伸手时,他不敢伸出手来。周恩来却微笑着主动握住他的手,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放下。

4、骨肉情深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胜利结束,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后,从万隆来到印尼首都雅加达。整个印度尼西亚二百多万华侨,不分地区和阶层,共推选出六百多名代表来到雅加达,要见一见从伟大祖国来的亲人。二十七日下午二点,在中国大使馆举行招待会,中国代表团和华侨代表见面。激动的讲话,热烈的掌声,眼中的泪水,都使人感到一种骨肉团聚的激情。三点左右,招待会结束了,六百多名华侨代表向站在大门口的周恩来握手道别,这是需要花许多时间的,而且他的右臂活动不便。有关方面通知华侨代表不要等待握手,可以走了。但是周恩来一边微笑着说:“不要紧”,一边依然和跟他辞别的来宾们握手。

5、顶风冒雨

一九五七年,周恩来应邀访问斯里兰卡,当他在群众欢迎大会上讲话时,突然下起雨,主人立刻给他打上了伞。周恩来看到群众并没有雨具,就坚决推辞开了。他精神抖擞地站在风雨中发表了支持斯里兰卡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的长篇演说。第二天,几乎当地所有的报纸的大标题都是:“周顶风冒雨。”

6、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尽管中美当时处于敌对状态,但周总理一贯的思想,还是把当权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分开。在谈判桌上横眉冷对,那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但会场外,他可是统战高手,尽量做工作,力图潜移默化。他对普通美国民众一直是友好的,包括新闻记者在内。所以,在那个美国记者主动要和周总理握手时,周总理没有拒绝。但这个记者看来纯粹要使周总理难堪,否则不会自己主动握手,然后又懊悔不迭地拿手帕擦手。周总理在他擦手之前,也不会意识到他会这样做。当时大堂里人很多,就看你周恩来下不下得了台。所以周总理也拿出手帕擦手。请注意两人做法不同的是:记者擦完手后仍把手帕塞回裤兜,而周总理是擦完手后把手帕扔进了痰盂。周总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还能用,我的手帕因为擦了以后沾染了你的细胞,你这无耻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干净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7、巧妙应答,不亢不卑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8、为什么叫“马路”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9、交换礼物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10、“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11、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12、“中国有多少个厕所”

一个美国记者刁难周总理,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物作文400字:钱学森的故事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人民科学家。1911年,他出生于上海,这象征着我们中国的航空、火箭、导弹事业将得到改善。毛泽东曾对钱学森说过一句话:“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35年,钱学森留学于美国,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一听到中国成立了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50年9月,美国移民局发给了钱学森一个通知:不准回国!他被退掉机票。美国海关硬说他是间谍,他们把他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看守人员隔十分钟就来开一次灯。半个月后,他的体重就下降了十几斤。

后来,经过美国人的帮助,美国移民局把他释放出来了,但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他的行为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

经过五年的迫害与挫折,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他望着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我现在终于回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3、吉鸿昌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jiang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钱学森的爱国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于是去美国深造,拜冯卡门为师,并在他的推荐下,钱学森成为了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并在此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他在生活上享有非常丰厚的待遇,但是他依然怀念着自己的祖国。

可是,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希望没有实现,战争爆发了,他因为是中国人而受到了无理阻拦。钱学森历尽艰险,不懈努力,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报效祖国。

他此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为了保障我国的国防能力,钱学森终于在1960年10月成功完成了对第一颗国产导弹的研制!钱学森为我们建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宛如一颗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技水平名列世界前茅。中国人也不再是“东亚病夫”,受人歧视。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 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等这样无数先烈和前辈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祖国今天的强大和富强。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热爱生我养我的故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长大后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屈原爱国故事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寒假,我认真地读了由秭归文联编写的《屈原》这本书。读后,屈原那高大的形象在我心中更是高大、神圣了。

屈原喜爱读书。他小时候几乎读完了乐坪里所有能找到的书。就连民间流传的山歌他也从不放过。看看屈原小时候又看看自己,我真觉得惭愧呀!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还从没完完整整地读过一本书。就连平常看书,也还要爸爸妈妈催促,有时甚至还觉得爸妈催我读书就像要了我的命一样。从今以后,我一定要改掉不爱看书的坏毛病,努力学习屈原刻苦读书的精神。

更令我敬佩的是屈原行廉志洁的品德。屈原晚年时期,被政治所迫不得不投江自尽以了报国之志。怀石投江之前,屈原与一位老渔夫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宁肯跳进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和那些人妖颠倒的无耻小人同流合污!”这一句话足以教育我们要为人身正,不与“小人”同流污。在这一点上,我做得还是不错的。不管在学校还是在班上,凡遇见不正之风或是违纪现象,我都能制止。为此,我还多次被学校大队部表彰为“优秀学生干部”,去年六.一我还被团县委表彰呢!不过,我决不会骄傲,以后我要更大胆地工作,当好老师的小助手。

我最敬佩的是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只可惜屈原他生在了奸人当道的时代,报国无门,只得投江自杀。而我们却生活在幸福、安康的和平年代,现在祖国正需要屈原这样的爱国人才。因此,我们一定要从现在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让屈原早日瞑目。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用屈原这句话作为我的座有铭,努力学习,大胆工作,力当第二个“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名人故事:伟大的爱国者——江姐

全文共 2761 字

+ 加入清单

“家里面死过很多人,包括我亲爱的母亲,可是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叫人窒息得透不过气来。我记得不知谁说过,‘活人可以在活人心里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活着’,你觉得是吗?所以,他是活着的,而且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江姐

责任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是义不容辞的,红岩英烈当时所担当的责任,在今天有的是我们无法复制的。

有一位烈士大家都很熟悉,她就是中华革命儿女的典型——江竹筠。在所有的烈士中江竹筠应该说是最为苦大仇深。她父母早亡,兄弟又病故。她先是在美国人的教会学校读书,后来又在慈善家刘子如的学校读书,受班主任李任夫的影响,加入共产党组织,走上革命道路。作为我们党培养的一位青年干部,她先是被派到重庆妇女慰劳总会担任文字秘书,后到綦江铁矿当会计,再到敬善中学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文字教员,最后被送到四川大学读书深造,长期埋伏,以待时机。

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江竹筠发愤努力,吸取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就在她专心读书的时候,接到党组织的一个紧急通知:迅速停止学业,回重庆担任市委机关领导人的假妻子。江竹筠一听:一个男人的假妻子怎么做?自己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同男人单独相处的经验,找不到任何感觉去完成这个任务。她拒绝了组织的调遣。组织上反复向她说明情况:重庆地下市委被国民党破坏,所有人员上了黑名单,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从云阳县调来县委书记彭庆邦主持市委机关工作。但是彭庆邦的妻子谭正伦是一个小手工作坊的老板,没有地下活动的经历,也不熟悉重庆的情况,显然不适合掩护工作。江竹筠知道这一情况以后,服从了组织的调遣,办了休学证明,回到了重庆。党组织为了绝对的安全,花重金给彭庆邦得到一个公开身份——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高级主管,并且切断了他与家乡的一切联系,把名字也改为“彭咏梧”。

江竹筠来到彭咏梧身边工作后,彭感觉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大大提高。90名地下党员的名字不用任何记录,江烂熟于心,所有的会议决定只口头传达,不留只言片语。而江竹筠也发现,自己到彭咏梧身边工作以后,以前弄不清楚的问题、想不明白的道理,经彭一点拨就豁然开朗,感觉自己进步得非常快。所以,两个人在工作上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友情慢慢地发展为一种爱情、一种相互疼爱之情。江竹筠清楚地知道,彭咏梧有妻子、有孩子,她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她向党组织提出请求:请组织另派他人来替代她的工作。组织上觉得江竹筠说的也是实情,所以拟重新物色人选,接替江竹筠。

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两件事情改变了江竹筠和彭咏梧假扮夫妻的状况。一件事情是日机轰炸万县,彭咏梧的家和作坊全部被夷为平地,妻子谭正伦、儿子彭炳忠下落不明,彭咏梧四处托人打听都没有结果;第二个情况是军统已经知道中共重庆地下市委重新组建,一个女大学生掩护,遂对家庭展开了拉网式的排查。在这种情况下,江竹筠觉得,如果因为自己的掩护不到位、不成功而暴露市委、暴露彭咏梧的身份,那就是没有完成任务,所以她大胆地向组织提出请求:如果老彭不反对,请批准我们结为夫妻,我绝对保证市委和老彭的安全。组织上最后同意了江竹筠的请求,批准两人结为夫妻。后来他们又有了一个孩子,市委机关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但是当孩子不到6个月的时候,川东地下党组织执行上海局的要求,发动游击骚扰,牵制国民党兵力出川。考虑到彭咏梧来自川东农村,决定派他回万县组织第一次武装起义,由江竹筠担任万县和重庆之间的交通联络员。两口子要去打游击,组织武装起义,孩子不能带去,于是四处托人帮忙照管孩子。一天两天可以,时间长了谁都非常为难,就在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情况出现:彭咏梧的前妻带着儿子找来了,原来他们没有死于大轰炸,而是大轰炸以后到了重庆,投靠了谭正伦的弟弟谭竹安。谭竹安当年在《大公报》工作,是我们党“六一社”的进步成员。姐弟俩四处寻找彭咏梧未果,最后在《大公报》登出寻人启事。后来,有人告诉谭竹安,你们要找的姐夫姓彭,会不会就是重庆地下市委的这个领导?他现在在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工作。谭竹安到中央信托局找了几次,最后发现这个人就是他的姐夫。

江竹筠知道情况后,主动向组织表示,这件事情由她自己来解决。她首先把谭竹安请到家中,把她与彭咏梧怎样假扮夫妻、怎样闻知家乡噩耗、怎样面对国民党的盘查假戏真做、怎样怀上孩子生下孩子,如实地向谭竹安作了说明。最后江竹筠向他表示:本次任务结束以后,一定让彭咏梧回到你们家中,但是现在有个为难之事,就是我们的孩子没人看管,孩子是彭家骨肉,所以你们无论如何要答应抚养这个孩子。说完把孩子交给谭竹安,自己随丈夫走了。

后来,万县传来消息:彭咏梧在第一次武装起义中不幸牺牲,头颅被砍下来挂在城门示众。谭正伦在重庆闻听噩耗伤心欲绝,可是她又得知,当党组织决定调江竹筠回重庆照顾自己的孩子、在市委机关继续工作时,江竹筠却拒绝了。她明确表示:老彭在什么地方倒下,我就应该在什么地方继续坚持工作,坚守岗位。谭正伦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怎么连自己的儿子都不顾?革命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又过了一段时间,由万县传来消息:江竹筠被叛徒涂孝文出卖,关进了重庆渣滓洞监狱,备受酷刑摧残……谭正伦在狱外得到地下党组织传来的一个又一个消息,她越来越想不明白:革命究竟是什么?

出于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的同情,谭正伦把江竹筠的孩子带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托地下党组织把照片带到狱中,这成为江竹筠在狱中最大的精神支柱。而江竹筠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有时间和机会向谭正伦说明其中的原委了。当狱友曾紫霞出狱的时候,她委托带出这样一封信来表明自己的生死观。她说:“家里面死过很多人,包括我亲爱的母亲,可是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叫人窒息得透不过气来。我记得不知谁说过,‘活人可以在活人心里死去,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活着’,你觉得是吗?所以,他是活着的,而且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当江竹筠知道自己来日不多的时候,她又带出了最后一封信,对自己的儿子作了这样的交代:“竹安弟,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们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孩子绝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写完遗信13天后,江竹筠被杀害,年仅30岁。

重庆解放后,谭正伦带着两个孩子急赴歌乐山。当在人民解放军协助下发现江竹筠遗骸的时候,谭正伦极度震惊,她没想到身材如此矮小的江竹筠却有钢铁般的意志。她只说了一句话:“我一定把你的儿子抚养成人!”

新中国刚刚成立,重庆生活极度困难,谁也没有想到,谭正伦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进孤儿院寄养,而只专心抚养江竹筠留下的孩子彭云。所以,彭云说:“生我者江竹筠,养我者谭妈妈,对谭妈妈的恩情三天三夜我诉说不完。”

江竹筠以自己敢于担当的精神,掩护市委机关,保全地下党组织的安危,并且以个人敢于担当的精神,正确处理情与爱的关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的楷模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四年级爱国小故事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同学们自顾自地忙着自己的事情—有的在专心致志的写作业,有的在兴高采烈地聊天,还有的,干脆耐不住寂寞倒头大睡。

一阵苍凉,高亢的音乐把叶子从题海里拉了出来,她揉了揉略有疲倦的双眼,放手中的作业。翻开了未曾打开的音乐书—是一首关于长城的歌曲。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描绘了长城外人民繁荣幸福的美好生活。另一部分则讲述侵略者带给长城外人民的痛苦和灾难,以及歌颂了那些不忘血耻,拼死保卫故乡的人们的伟大情怀。叶子入了神,情不自禁的跟着音乐唱了起来。渐渐地,她感觉好像穿越到了抗战时期,看到了侵略者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烧杀劫掠,看到了老百姓们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看到了那些人们站起来同敌人做顽强抗争,看到。叶子的眼睛湿润了。忽地,旁坐用胳膊肘捅了她一下,嬉皮笑脸的说:“嘿,发什么呆呀,作业写完了?”叶子没有回答他,平静地说:“听,这歌。”旁坐侧耳倾听了一会,一脸鄙夷地说:“切,这么土的歌,还听呢,跟催眠曲似的。”说罢,转过身去,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叶子一愣,环顾了一下周围的同学们,只见他们都在专注的写作业,丝毫没有一丝被动。叶子无奈的叹了口气,心里想着:现在的人们,完全被功课所左右了。心中本就无国,又何谈爱国呢?“或许她想多了。但话说回来,即使一个人学习再好,再出色,也功成名就了。心中本就没有国家的存在,只有个人的利益,何谈爱国?又怎么能建设好祖国呢?叶子思索了半天,终究还是打消了写作业的念头,她掏出了笔记本,工整地写下了几个字“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爱国征文600字:我们的民族团结故事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团结就是力量,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关于民族团结,我有着满满的记忆。

还记得,上学以后,我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慢慢又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强大”。

从小,我就为我能生活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而自豪骄傲,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汇聚的56份热情;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种希望;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颗炽热(chì rè)的爱国之心!我知道,我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各族儿女都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社会繁荣的发展大国。所以,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似乎从来都不会担心会被遗弃,会被伤害。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中国很强大,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 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经济发展又快又稳; 中国在世界屋脊修建了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的建设;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奥运会举办成功了。

祖国——意味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传的人民。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我们民族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无数的共产党人、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抛头颅、撒热血是为了她;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这是一种抵御外侮、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

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生命在团结中才能绽放光芒。让我们每个人都投入到伟大的民族团结进步这一洪流中去,团结进取、弘扬正气、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就像歌中唱到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一样。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用心、用爱,去传承各族人民永远一家亲的传统,不断谱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