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白写一篇作文热门20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你见白发骤长,宛若惊鸿一瞥,遂发出人生易老的悲慨。读罢,悲从心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你认为月无古今,江月年年望相似,而人有生死,人生并非无穷。接下来要给大家提供的是李白写一篇作文,希望你认真看完,会对你有帮助的!

浏览

2789

作文

386

相约李白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他的悲哀与无助,他的凄凉与哀婉,他的豪放与爽朗,早已流露在他的诗句中。这位唐代著名的诗仙——李白,他用那真挚的情怀感染了许多生灵,他用他的巧手,为蓝天织出了一条彩色的纱巾,使天空不再感到寒冷,寂寞也不会与它共舞。

今天,我与李白相约,他带我走进了他的世界。

清晨,李白带我乘舟从白帝城驶向故乡江陵,一路上,两岸猿猴不停地啼叫着,他高兴地给我指着沿途的风景,他是多么兴奋啊,自己终于可以获赦回到那朝思暮想的家乡了!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许多座青山,已经看得见岸边的江陵了,只听李白在我耳边深情的吟诵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七言绝句,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浑然天成。

回到江陵后,我们正赶上松柏挺直的时节,看着那孤高挺直的松柏,他带着孤傲且失落的语气对我诉说:“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李白领悟到了松柏的个性,令他赞叹不已。

夜风微微袭来,转眼已到了月夜时分,月亮虽不圆,却勾起他无穷的回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是啊,小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天真烂漫,可惜好景不长,时光变幻,明月被吞食,辉煌的大唐坠入阴影,眼前顿时失去光明!

今天,在和李白相约的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巅峰,李白用他的一生来诠释浪漫,用他所有的古诗来蔑视权贵,他的确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与众不同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李白带来的感动优秀作文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时光快车,实现了时空穿越,来到了诗人辈出的唐朝。

时光车降落在一座绿树环绕、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大诗人李白正在一家小酒馆里喝得东倒西歪,店小二正在让李白付酒钱呢。李白说:“我忘带钱了,要不写首诗送你。”“诗能当饭吃?少废话,交银子!”酒店老板这时也来了,比店小二更凶。眼看李白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我连忙拿出一张百元大钞递过去,酒店老板好像更生气了,“想拿一张破纸糊弄我,没门儿!”看我这记性,这是人民币,他们怎会认得。我一按遥控器,一小块闪闪发光的金子就飞过来了,把店小二吓了一跳,老板赶忙收起,点头哈腰连声道谢。

大诗人李白正看的我出神,我对李白说了声“Bey bey!”。他呆呆地望着我说道:“什么是白白?我叫李白,不是白白。”话音未落,我乘坐着时光快车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心中的李白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李白,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唐朝的诗仙,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豪放而清新,奔放而雄壮。

“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一生作诗无数,而我则更喜欢他醉酒后作的诗。因为酒后的诗更奔、更放、自由。

李白出生在唐朝盛世的时候,所以他的诗非常的优美,让我们看到了寄情山水的李白、看到了注重友情的李白、看到了胸怀远大的李白,还让我们看到了率真傲骨、剑魂月影的李白。读李白的诗,会使人陶醉,会使人迷恋,会使人心情悲伤,同时也会使人心情开朗,他的诗风格不同,给我们呈现的也不同。

读寄情山水的诗,让我们看到了很喜爱山水的李白,其中的诗有《早发白帝城》、《夜宿山寺》、《独坐敬亭山》、《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诗,诗中使用着很多的夸张句,衬托着那里的景色。

读注重友情的诗,让我知道了朋友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其中的诗有《送友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沙丘城下寄杜甫》等诗,写得很优美。

读胸怀远大的诗,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大方,其中的诗有《上李邕》、《秋浦歌》、《行路难》等诗,诗写得淋漓尽致。

李白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如风般的传奇,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朵,一本意味深长的书。是他教给我寄情山水,是他教给我注重友情是他教给我胸怀远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送给李白的一封信

全文共 1339 字

+ 加入清单

白哥哥见如晤:

给你写这封信时,我正坐在舒适的飞机靠背上,通往千里之外的帝都。莽莽苍苍的云层, 如你诗中所说般壮阔,“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今天,我已不用像你当年那样感叹,“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我记得,你十四岁仗剑入长安,想必山路的九曲盘桓,长蛇猛虎的杀人如麻,都是让你既兴奋又烦恼的吧,而今天,两个半小时,就可以达到你在诗中夸张想象的效果——“千里江陵一日还”,从天府之国,直趋千里之外。假如我要跟一个在英国伦敦的人偷情,也只用不到一天时间,就可以提着裤子往返一个来回。

今天,我们所处这个时代,交通之发达,信息之爆炸,媒体之密布,已经不是你一千多年前的白哥哥所能想象的。你多次感叹,想要做庄子《逍遥游》里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最后也只能是“中天摧兮力不济”。今天,地球村已经日益成为现实,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神九甚至把一个女人送上了比九万里更浩瀚的宇宙,在物理层面上,你不可思议的想象在今天已经稀松平常。

今天,曾经有一个已经逝去的作家说,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现实的无趣的世界,一个是诗意的想象的世界。但今天,要在现实的无趣的世界里创造一个诗意的想象的世界,就好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样困难。说出这句话的作家自己,活着的时候书无法出版,退稿信堆积如山,推着小三轮在清华大学校园里摆摊卖书,最大的期望是,能够卖出去两千册。他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文学,比如把头发染成一头金黄的郭敬明,他总是在文字和博客里炫耀自己又买了多少个LV包包,养了多少头动辄上万十几万的狗狗,新开了多少百万的新车,想必“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你,是多少有些看不上的。我们还有韩寒,看起来,他是继续了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传统,动辄对政府“横眉冷对”,他深谙在这个媒体时代日益成为话语主流的是民众,流量数亿的博客迎合了最广大的读者,贩卖着成千上亿人的“意见领袖”。他懂得随时根据时势的需要调节话语与立场,想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你,也是不大看的上的。当然,我们还有一些认真写诗的人,比如那斧头砍死老婆然后自杀的顾城,抱着《圣经》卧轨自杀的海子,在疯人院里呆了二十年的食指,四十五岁时猝死的王小波。还有一个写小说的人,叫余华,他感叹自己最出色的小说《活着》才卖了五万多册,而在日本,一个一流的严肃文学作家,通常都能卖上几十万册,甚至更多。今天,这些跟你一样以文学为生的人,与你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必须迎合市场与大众的口味,这是今天的写作者成功或者失败的主要标准。而你不用,你所处的时候,但凡读过大学的人,都具有较高的文学品味,你不用迎合引车卖浆者流,只需一封《与韩荆州书》,或者与贺知章讨论“长安米贵”,或者与著名道士岑夫子、丹丘生云游四海,研究长生不老的仙术,就可以闻名于文坛与市井。

白哥哥,时间不早了,京都在望,我的信就写到这里。本来,我跟你不熟,信的结尾不应该过分亲密呢狎,但我最终无法免俗,想对你说,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回到盛唐的长安城,在如云的冠盖下,与你同喝一壶酒,听你用乡音朗诵一首“朝辞白帝彩云间”。在你漫漫的游历与征途中,做一个书童。

顺颂大安!

张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念李白的一封信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李白前辈:

您好!您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读了你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从中我可以看的出您性格豪放重情重义.您的诗风格飘逸,浪漫洒脱.您在人间走了一遭,留下了无数的经典.您的诗纤尘不染.不沾丝毫污斜.正如您的名字一样李白.

李花怒放一树白.是您幼时的诗.亦是您名字的由来.李花怒放一树白多美的场景啊?您的诗伴我成长.每每诵读,别有一番韵味.

读您的诗我感悟到的是惜别时的清真意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凸显的是临别时对友人的不舍;“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凝聚的是对朋友沉甸甸的惦念与祝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的是一幅孤独苍凉的送别图多么感人

在成长中我感悟到的是您的诗带来的深厚友情的感动.

读您的诗我感到的是大自然的美妙.“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是山的优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笑逐颜开.是高洁傲岸您的体现;“天长路远魂飞苦,蒙混不到关山难.”是沉郁悲愤的您的体现...多么引人!

在成长中我感悟到的是您的诗带来的人格陶冶.

历史似李树,经典如李花您的诗便是其中最白最没的,您的诗照亮了历史也陪伴我成长,影响了我的一生.

李白前辈,从小我们就听起过您,长大后您的一些经典诗句仍伴随着我.你是祖国优秀的诗人,李白前辈您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给李白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几百年前那双傲慢的靴子仍在高力士羞愤无比的手中.你,却傲然离开.李白,那样一个狂放不羁,气吐山河的人物.我愿用我眼来读你,读出你的气魄,读出你的失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时的你,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希望这一腔热血能用在江山社稷上.可惜,长安的受挫使你报国无门.这样沉重的打击令你无限忧伤,使你面对美酒佳肴也无心享用.但,你并没有一直悲伤下去.坚强乐观的你依旧要奋斗下去.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才是属于你人生的主旋律.我读出了你的理想.

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报国无门的你选择了隐居,尽观江山美景不也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吗.至于满地的难民与伤民,祖国的岌岌可危,便交由杜二去吟诵吧!更加佯狂的你便从此浪迹江湖,云游四海,去享人间之乐了.然而又有谁会明白,狂放的你,也有一颗忧伤而寂寞的心.我读出了你的忧伤.

且就洞庭赎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酒,几乎成为了你生命的全部.无肉可以,无酒不行.为何酒拥有如此大的魔力?莫非只是自己钟爱那樽中的月影,引起你回回的深思.思,思故乡,往事,还是那早已摇晃不定的长安.或许还是放不下祖国吧,只有那几杯甘醇才能让你忘记悲伤.我读出了你的爱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谈李白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我愿李白长醉不醒。

提起唐诗,你最先想到的是李白他老人家吧?我和你想的一样。你问我从什么时候知道他的,当然是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可是随着对李白诗文的学习,他的人格渐渐清晰。今天我带你再读李白,谈谈这位饮酒作诗的仙。

李白像大部分文人一样,对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万分沮丧,算是个俗人但他不是个“庸才”,偏偏是个自负的人。所以在沮丧之时,才有了高举酒杯,喊出的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注重名利,一心想获得高官爵位,在政坛上有所成就。当唐玄宗一道圣旨发到他手中时,李白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何等狂放,对官位何等痴迷。却没料到唐玄宗把他当成李龟年这般宫廷乐师,成天叫他写歌词。这是对李白的一种侮辱,李白只得借酒消愁。其实在我看来,李白入京便是一个错。

现在为了做官而不离开更是错。我知道李白个性豪放,而宫中多明争暗斗的小人,他怎么能承受得了?李白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便印证了这个事实。不过之后“赐金还山”倒也是明智。

可惜天生个性中的豪放让他生活得并不舒坦,他的“安能吹眉折腰事权贵”远比不上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宁愿孤芳自赏,生活贫苦却悠然自乐,但李白没有这般豁达。总是舍不得他那一肚子的才华。李白,我邀你举杯,你若醉了,至少还能做出让高力士脱靴这样的壮举,至少还能写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诗篇。你那三百杯的潇洒令我折服,但你若醒了,不能直面现实,总是一错再错。

面对李白这样的俗人,我没有资格说什么,毕竟李白的才华足以令我叹为观止。

记得小时候读“飞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喜欢那种夸张的感觉,从这句开始触动着我蛰伏的神经。李白的诗带给我们的震撼早已说不清了,那一醉一醒,一悲一乐,山水明月间,我体会到了你的心,你向往美好的心。

羡慕李白游山访水的经历,敬佩李白一手举樽一手挥毫的才情,更理解李白这样一个正直的人在乱世中的苦闷。官场不适合他,他不适合官场,那片污浊之地只会让自然之子的他渐渐被侵蚀。

愿李白长醉不醒,与我等一同消那万古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与李白游山河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我朝,文人墨客,唯有李白是令我仰慕已久,今天我特邀太白兄一起去游览祖国的锦绣山川。

我们顺着长江三峡直流而下,周围的景色令我们大饱眼福。霎时间,我们就来到了“天门山”。此时,我早已仰慕太白兄的大名,不妨让他赋诗一首。太白兄早已看出我的用意。不禁脱口而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妙哉,妙哉”不愧被人称为“诗仙”。当我们游到天际相交之处,太白兄此时诗性大发便脱口而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善哉善哉”真是妙极了!

我们游遍了长江三峡。我和太白兄弃船而下,快马加鞭来到了庐山脚下,郁郁葱葱的草丛映入眼帘。一边走一边玩,走着走着,一条“银河”扑入眼帘。太白兄即兴吟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和太白兄在夕阳西下,互相诉说着依依惜别之情。临别前他深情地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杜甫遇李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当时才26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10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李白年级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天,妈妈给我买的由随园散人创作的《李白传》到了。我不禁回忆起了李白一生当中的生平往事。

李白在小时和一位老太太对话,老太太告诉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之后,李白开始在少年时期常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说一下李白的家乡: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他在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

虽然李白他的才华无限,在大唐赫赫有名,但是他想要做大官的梦想到死去都没有实现。所以,李白的一生可谓是凄惨的:他二十岁时单独一个人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希望能有人欣赏他的才华,封他做大官。但是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他十年寒窗苦读,希望谋取一个大官,但是他每次都只做了一个小官,还遭人陷害,有一次差点命都丢了。所以,李白的运气是相当的差。

其实李白在《侠客行》这首诗中透露了自己的理想并不是当一名流传千古的诗人,而是想成为一名维护正义的侠客。但是他却最终成为了一代诗仙。

李白作诗的灵感大部分来自酒后,其实李白喝酒是为了消除自己内心的哀思,是啊!十年寒窗苦读,却换来了这一种结果,谁能不苦恼呢?

最后,李白醉死在了宣城的街头,这便是李白一生的事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今风流人物李白作文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发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情怀;是谁,独坐敬亭山之巅发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怀才不遇的感慨;是谁,在皎皎月光之下举杯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问一之?”的疑问?他就是为后人留下上千首朗朗上口的浪漫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士的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仙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生何曾离开过酒?“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几乎是他的信仰,他豪迈写下“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存心。”一颗侠客心被淋漓尽致地写进他的《侠客行》中。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化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再不过完美。

曾为朋友散尽千金的李白在千古绝唱《将进酒》中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一颗赤胆忠心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李白的侠客之心。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李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他的归宿究竟在哪儿?在我看来也许有酒,哪儿都是都是他的家。对他而言,千金一掷只为喝得痛快,他早已看淡金钱名利,只想一醉方休而已。

时光易逝,李白早已明白,“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即使修筑到北斗星的黄金,也赎不回那已逝的青春。

李白留下了上千首诗,我们今天读来也浩气长舒,气势如虹,这是李白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是中国唐诗之瑰宝。

李白逝去了,可他的留下的诗已经成为了后人的精神食粮和财富,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仙”。我们也将秉承先人的豪迈雄怀和气度,努力学习和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和意义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杜甫遇李白

全文共 1698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当时才26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10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李白的700字作文走进李白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翻开家里的《李太白集》,随即飘来一股浓浓的墨香,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白色的身影,他在饮酒作诗,他在豪爽的谈笑。哦,是李白,我微笑,身上仿佛长出了翅膀,把我引向了那个千年以前的朝代。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削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品读着李白的诗,我曾经想过:到底是盛唐造就了李白,还是李白升华了这个朝代?

走进李白,我跟随他徜徉大好河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无数优美的诗句从他笔尖下泻出,我也如痴如醉。呵,感谢李白,是他使我学会了欣赏。

走进李白,我看到了李白的孤傲不羁。杨贵妃捧砚,高力士脱靴,在唐玄宗的注视中,醉酒的他挥笔写下一首千古绝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使在场所有人都拍手叫好。他不拘泥于礼节,“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狂傲,借对联骂杨国忠是畜生,讽高力士不是东西。而对于封建权贵,他表现出深深地蔑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政治上的不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了李白与生俱来的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对自己的勉励。呵,感谢李白,是他让我在“人生在世不尽意”时学会了豁达与乐观。

走进李白,我品味他的丝丝柔情。至今夜里观星,仍会忍不住想起他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几字含尽了他的思想情怀。“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是他对世事苍茫的无限感慨,而“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则是他对自己妻子的一往情深。呵,是李白让我的心受到震动,是他使我爱上了唐诗,爱上了语文。

走进李白,我懂得了更多的人生哲理。感谢李白,是你洗礼了我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歌颂李白议论文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千年的时光流转喑哑了春秋的马嘶,暗淡了秦汉的明月,风化了隋唐的宫殿,击退了明清的自信。许多英雄在岁月的变迁中消散、褪色,然而有人却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缕清风,一座丰碑,如李太白,如李青莲。

蜀地的水碧山青熏陶出了你的清新自然,盛唐的侠义之风造就了你的热情豪迈,中国的道教教会了你洒脱飘逸。“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你从幼年就饱读诗书;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你不仅畅游在名山大川,还遨游在清新飘逸的诗坛里。你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为信条,终于,你的诗名惊动了对艺术有深厚造诣的唐玄宗,被引荐入京,得到了让皇帝亲自下车迎接的殊荣,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以诗人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的人。

这时的你正春风得意,既然不是蓬蒿之人,就“仰天大笑”,出门去大展宏图。但大自然造就的你又怎会明白这人世纷扰中的是是非非。你把文学上的傲骨用在了人世间,你试图让政治家屈从诗人,可你不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诗人屈从政治家,断没有政治家屈从诗人的道理。纠结了好久,你终于明白,与其在宫中做御用文人,不如自己纵情山水。于是,不可一世的你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离开官场,你义无反顾,但你还保留着想干出惊天动地事业的豪情。安史之乱时,你投笔从戎,不想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流放夜郎,年逾花甲才遇赦……不得不说,你的一生大起大落,充满了荣光与冒险。

“酒入愁肠,三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七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历史是一位公正的评委,它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去随意地褒扬或诋毁任何人。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时,潇洒地《将进酒》,《望庐山瀑布》之后,去蜀地吟唱《峨眉山月歌》……人生就像滚滚而来的黄河之水,就像明镜中的头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转眼就是一次生老病死的轮回!

面对这有限与无限,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我们为什么不去学习李白呢?像他一样站在巨峰顶上遥望,像他一样挺在巨浪尖前进,像他一样超然狂放……

是李白,照亮了我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喜爱的人李白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任厚安

我喜欢古诗词,因为很少的文字就能描述很深刻的道理,我也很喜欢古代诗人,其中有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宗师王维,还有诗风以沉郁顿挫为主的杜甫,但是我最喜欢的诗在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少年的他,“五颂六甲,十攻百家”;青年的他,出川远游,意气风发;中年的他,仕途坎坷,却自信豁达;老年的他,一波三折,诗名却流放如花。

李白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意境开阔,高妙绚丽,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了一件事情:汪伦想请李白到他家游玩,于是,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我们这有千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看了信后,高兴极了,立刻就坐船来到了汪伦家,可是,李白来到了汪伦见,根本没有千里桃花,万里酒店,汪伦就过来告诉李白,这里有个桃花潭,有一个千里远,所以叫千里桃花。这里有一家酒店,店主姓万,所以叫万家酒店。李白听了,觉得这个人很有趣,就在汪伦家住了好几天。李白听说家里有事,就要离开汪伦家。正当李白要走的时候,突然听见岸边有汪伦的歌,就感动不已,就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看似潇洒,却极为坎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诠释了仕途的失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彰显了他内心的哀伤;“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推兮力不济”临终绝笔更描绘出一声的艰难跋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风流人物李白作文

全文共 2034 字

+ 加入清单

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题记

你的存在点缀了盛唐的气象;你的存在点缀了大好的河山;你的存在点缀了五千年的诗词大国……

是你,醉醒了一个盛世的王朝;是你,醉醒了一个诗歌的国度;是你,醉醒了一个辽阔的版图……

哦,你是我那梦幻中的诗人李白。你宛如文曲星下凡,但是文曲星却不如你的是—浪漫。你出身在贝加尔湖畔,你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是那种豪放不羁的浪漫,你的根里种的是那胡人的野性狂野。将诗词玩弄于美酒之间,玩弄于双唇之间。张口一谈吐就是大半个盛唐,大半个江山。

你穿着白袍,几缕胡须。仙风道骨的侠客样子,配着宝剑。你仗诗走天涯,你饮酒闯天下。你的“书法”、“道术”、“剑术”这三绝也演绎着你的光辉人生。你在整个盛唐中无人能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整个盛唐之中,王维、孟浩然擅长于五绝诗,王昌龄等擅于七绝诗,而你兼长五绝与七绝且同臻极境的,只有你诗人李白一人。好一个诗人李白,你是“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你且行且唱,且醉且吟。你的足迹漫步了大半个版图,关东塞北、川蜀江南。山水间醉看人世间的沧桑,红尘中吟诵生命的乐章。呕歌盛世大唐,呕歌江山万里,呕歌锦绣前程。酒中仙,诗中仙。你将酒融入诗词中,诗中有酒,酒中有诗。酒壶一斟,不假思索地吟诵出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你那飞逸潇洒的姿势,挥一挥衣袖,河山八万里。

你讴歌理想,抒发悲愤;你藐视权贵,追求自由;你揭露现实,评击时政;你情绪起伏,充满矛盾。

你有着与大众不一般的人生,你时而喜,时而愁,喜中有愁,愁中有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那月儿是你的寄托的情思。把酒当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时此刻君王贵妃也在舞着霓裳曲,你却被君王贬置此地,只能对着月儿说悄悄话了,唠唠嗑了。“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今儿个是中秋了,人家团团圆圆的,你却只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也在思念着你的妻子儿女,思念着你的家乡。你只能勉强自己说“我寄愁思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也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轮月儿,这轮月儿被你的酒醉了多少个时间,被你的诗歌吟了多少个年华?也难怪杨贵妃被你的这月儿迷得醉在君王怀,从此君王不早朝。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啊,又一次点燃了你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心壮志。

你很自信的说起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于是乎,你又借着酒疯挥洒自己的超凡脱俗,浪漫不羁的个性来书写江山,将自己的情思寄托于山水间。

山水的幽静安逸,江河的奔腾不息,万千景象,浑然天成。“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你又一次用那野蛮的诗句横扫中原山水大地,狂飙猛进。大地为你颤动;高山为你呐喊;河流为你鼓掌;树叶为你摇摆;北风为你咆哮……

一叶扁舟从滚滚长江上游而下,山川河流尽收眼底。你感慨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夸大其词,描写的入木三分。你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

你访遍名山大川,同时也交往了一些骚人墨客,志同道合的朋友。所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这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至至今仍被人传唱。你对日本友人晁衡的“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而伤感落泪;你对酿酒老人的“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而伤痛欲绝;你对孟浩然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而惆怅惜别……

你手中捧着一壶佳酿,边走边喝,边颂边吟,似醉非醉地走在长安街头。你诗词中挥毫泼墨写江山,挥洒万里疆土。但你却在金銮大殿上故作狂野的丑态,敢于藐视至高无上的皇权,敢于与老天试比高。你装酒疯,撒酒疯,骗的力士为你脱靴,贵妃为你捧砚,御史为你调羹。你嘲尽了天下豪贵,你阅尽了无数风流。

你,在整个五千年的史册中,在整个文人中,你最牛。你的诗篇酒量牛,你的文人傲气,文人骨气牛,你的藐视牛,你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风流潇洒。你的侠客的范儿;你的道客的范儿;你的佩剑舞剑的范儿;你的诗情画意写尽天地山川河流的范儿;更重要的是你的如同脱了缰绳的野马不羁的范儿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你是从边塞随着汗血马一同卷来的一股劲风,整个盛唐的一页被你的风吹得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是从史册而来并带着一颗文坛的明珠,整个华夏的江山被你的明珠照得光芒万丈长;

你是从诗梦中过来并携着浓厚的酿酒,整个世间的万物被你的酿酒醉得不知何处是他乡;

……

当长安失去往日的壮观;当华清池失去往日的风韵;当霓裳舞曲失去往日的婀娜;当琉璃瓦失去往日的华丽……

但长安的诗人李白依稀可见,他的诗词垂千古,他的个性还在延续,你的名字将和整个大唐永照千秋万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和李白交朋友的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推开历史的天窗,一部时光机赫然从天而降[注: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金色的光芒将我笼罩于其中……

“时光逆转”荧光屏上映出一行字幕“这是一部时光机,可以带领你穿梭于任何朝代,实现你梦寐以求[注: 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的、与古人交朋友的愿望”我缓缓点头,按下了按钮——唐朝。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富强[注: 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的朝代,我已不止一次的希望回到唐朝,见识一下李白的诗赋,领略一下杜甫的风采……

时光机承载着我来到热闹的街市,行色匆匆的人们虽身着素朴的古装,却仍旧不失优雅的风度与高贵的气质。我像一只迷失了路的小鹿,四处探听着我一直希望交上的朋友——“青莲居士”李白的下落。

经过百般周折,我终于在西北边疆见到了正向东望的李白。望着广阔而萧条的边塞与云月苍茫的天山,李白不禁诗兴大作,随即吟诵了一首《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运笔举重若轻[注: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实乃一篇佳作啊,小女子佩服佩服。”我模仿古人的口吻,钦羡之情从目光之中隐约透露出来。

“哦?姑娘可懂作诗?竟把此诗解析的如此透彻啊。”李白不可置信的望着我。

我呵呵一笑:“嗯——略懂一些皮毛,算不上了解,让您见笑了。”迎上李白惊讶的目光,“小女子能与诗仙您一并讨论诗作,是小女子的万分荣幸啊。”

“哪里,哪里,朋友之间何须如此客气呢。”李白笑了笑,“姑娘可否愿意光临寒舍?”

“当然,能亲临您的宅邸,为吾的荣幸啊。”

随着李白来到其府上,一股书香随风飘散而来。书桌上堆满了诗集,随手翻开一本,《月下独酌》、《送友人》等流传至今的著名诗作纷纷映入眼帘。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我更能体会到李白内心的独孤与伤悲,不禁潸然泪下……

夜幕降临,天空中繁星闪烁,伴随着一颗颗耀眼的明星,时光机如我预期之中一样缓缓降落,我回眸,对李白嫣然一笑[注: 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李白,我的良师益友[注: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下次再见啊。”李白向我挥挥手,然后提笔在墙上挥毫:“今朝分别于此地,他日相逢在故园。”我转身,轻踏上时光机,消失于一片黑暗之中…

[我和李白交朋友的作文怎么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李白,你是我的偶像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自幼聪慧,才思敏捷。

“十五观奇书,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他青年好学,才华横溢。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成年励志,周游天下。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一腔热血,一身抱负,想要干出一番事业。

“君王虽喜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他遭到馋悔,处境险恶,无奈仕途受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仍心存希望,胸怀大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他也曾孤独迷惘,伤时徘徊。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他时刻充满斗志,满怀希望。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说笑静湖沙。”他也曾喜遇机遇,投笔从戎,抒发豪情。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他屡遭失败,心灰意冷,命运蹉跎。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他虽仕途坎坷,却时时心系国家。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似醉似醒,若有所思。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他与江泛上,颇有感触。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他顿时清醒,看破人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喊出了惊天动地、惊世骇俗的一声!或是感叹,或是悲愤,或是醒来,他看罢功名利禄,洞穿世态繁华,他又成为了那个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诗仙”李白!

一生沉浮,一世跌宕,他看穿人世沧桑;几经挫折,几曾奋斗,他看倦追名逐利;今日希望,明日失望,他感悟,他无奈,他反抗,他悲伤,等他经历了所有的磨难,回首看来,一切如此平淡,“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还是自由自在的李白。

李白,似一段美妙的传说,像一曲不尽的豪歌,离我们遥远,却鲜活感人,让我们陶醉其中。李白,像是“琅琅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给李白的一封信摘抄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李白先生:

您知道吗?您在我们的世纪里,可是鼎鼎大名的啊!您的《赠汪伦》、《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我记得,您原来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但看到一位老婆婆要把铁杵磨成针,您马上反思了,为自己不认真读书而感到羞愧,立刻改正了这个坏毛病,我要向您学习知错能改!李白先生,我希望您是在我这个世纪里的,因为现在的科技很发达,您在电灯下看书,不用怕它突然熄灭,因为它有电,按开关就可以控制它了,您想看多久书就看多久书!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事事称心,越活越年轻!

小学生姚唯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心中的李白作文800字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颓废下藏着孤独、寂寞,但最多的,还是那种解脱。

李白早已挣脱了世俗的束缚,挣脱了那一幅幅无形的枷锁。他已经明白,时间的一切烦恼,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于是他决意,放下。从小便乐天的他,在仕途受挫后便明白自己的人生道路应去的方向:斗酒诗百篇,眠于酒家,与诗为伴。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坚信,诗人,是他最合适的人生道路。的确,只有诗,才能道出他心中的愁绪,只有诗,才能给他灵魂的解脱

所以他不再追随功名,他的生活,只剩诗、酒。他的创作,无关功名,只遂诗意。

看,诗意给他灵感:无论是幻影还是实景,无论是浪漫还是孤愁,一切的一切,李白用一杆笔、一张纸,尽数倒了出来。他将百味情感冗杂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赞叹,有浪漫,有实际,有惋惜……他,是诗意附体,他,是诗仙无疑,诗中有他,他中有诗。

我心中的李白,有远大的理想抱负,那便是游遍祖国山河,沉醉其间,高歌一曲,岂不美哉?有美轮美奂的《登金陵凤凰台》;有险峻曲折的《蜀道难》;还有

清明孤远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我心中的李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情操。这时间,既然已是不如人意,何不用想象和诗句,将它在笔下描写得更美好?皆因李白是位诗人,且是位乐天派的诗人。于是瀑布便“疑是银河落九天”,于是月亮便“月下飞天镜”,而晕呢,便也“结海楼”……李白的想象与浪漫,使他赋诗一首,世间万物俱已失色。

我心中的李白,散漫的外表下是不羁的灵魂。他不需要管束,不管是谁,就算“天子呼来”,也照样“不上船”。因为管束,早已偏离了他胸中的那一片热忱;因为管束,早已偏离了他胸中的一腔豪情;因为管束,早已成为与他对立、与自由开放豪爽的他对立的事物!于是李白不要管束,他只要活给诗、活给自己。他,确是不羁的。

当历史的铅华渐渐褪去,我看到了李白。他一身布衣,提浊酒一壶,正对酒当歌,高呼着“人生几何,今朝一醉方休!”

这便是一个真实的李白。

最为史上最有天赋的诗人,你永远无法探知李白内心的全部,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静静的去品味他的作品,静静地去感受这位伟大“诗仙”的灵魂。

无关功名,只遂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致敬李白的一封信500字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李白

转瞬已是千年,千年之后,有一位中学生写了这封,寄给千年之前的,不羁的,李白。

李白,你的名字,不论是在千年前,还是千年后,都被后人所敬仰;你的诗篇,不论在何处,都有人为之赞叹。你是中华文明所凝成的“仙人”,你不愧于“诗仙”这个称号。

你是“青莲居士”。莲,自古就被作为高洁和正直的象征。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的品格,在你的身上,一览无余。你的高洁,你的无畏,你的浪漫,你的孤寂,你的种.种.种.种,从你的诗中,皆有体现。

你的诗,多是写月。月是冷清的,每每在地面上仰望那皎洁的月,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些许寒意,连那嫦娥仙子的宫殿,都被叫做“广寒宫”。许久许久,那月上便只有一人,一兔,还有一棵桂树,寂寞地守着空旷的月球。可是对于你,那月,便是你一切感情的寄托。在你的诗中,月,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暖色的光环,月是你的朋友,你的知己,是你向往的地方。据说,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便是与水中的月亮度过的。我想,你现在,应该正在月亮上,眺望着你的故乡吧!

李白,你同于杜甫、陶渊明,敢于揭露黑暗的政治,又将政治上的失意寄托在了诗上;你不同于杜甫、陶渊明,你虽失意却仍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你时刻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前进。“天子呼来不上船”,你的洒脱,你的豪放,你的不羁,是我敬仰你的的理由;你的诗词,给了后人多少启迪。正是有你的存在,中国文明上才多了一段璀璨的历史。

李白,你,和你的诗,是我人生的明灯,从你身上,我看到不屈,我看到自信,我看到你转身离开后,身后那一片圣洁温暖的光。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