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白写一篇作文【实用20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你见白发骤长,宛若惊鸿一瞥,遂发出人生易老的悲慨。读罢,悲从心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你认为月无古今,江月年年望相似,而人有生死,人生并非无穷。接下来要给大家提供的是李白写一篇作文,希望你认真看完,会对你有帮助的!

浏览

2782

作文

386

穿越时空遇见李白穿越时空,见到李白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下午,我正在家背李白的诗,忽然一阵莫名眩晕使我昏了过去……

当我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竟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我的身边站着一位年轻人,他穿着一身古装,我向四周看看,都是古代的建筑,我问年轻人:“这是cctv的拍摄现场?”

他满不在乎的说:“笨!这是唐朝的大街!”说罢吟出一首诗:古怪:今日我在街上走,天上掉下一小孩.问题千奇又百怪,你说古怪不古怪?

听完我一阵大笑,no!他怎么如此熟悉:he is李白?不多久,我就和李白熟了,他作的诗非常的好笑,一次,我和他走到一座屋子前,我问他:“what’s that他说哇死让他?随即他又说出一首诗:今日我等街上行,身边小孩又发问。哇死让他是什么?估计是个烧饼名.

我听后歇菜,李白这么好吃?我捏了自己一下,竟回到了现代,做梦?不会吧,李白的几首诗还在这儿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与李白游山河想象作文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我正在做作业,突然一阵狂风刮过,等我睁开眼时,居然置身于一个热闹的地方,而且他们的衣服都是古代的,难道他们在演戏吗?我心中嘀咕着。我赶紧一问,才知道这里是唐朝,原来我穿越了时空。此时,眼前走来了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子,他莫不是李白?我带着疑问与他交流,结果他真的是,听了我的遭遇后,他便邀请我一起游山河,我欣然同意。

我们先来到了庐山,终于见到了庐山瀑布的真面目。只见水不停地从高处“飞奔”下来,真有大将气度!又是一次飞跃,水落到石头上溅开了,如一朵盛开的菊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诗,并让我取个题目,我思索片刻,说:“看庐山瀑布,怎么样?”“那还不如望庐山瀑布呢。”李白笑着回答,之后又好像想起了什么,“对,望庐山瀑布,好名字。”我情不自禁地笑了,一回头,便看到了李白诗中所写的香炉,它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冒着紫色的烟。“之后我们去哪里呢?”我问。“我们去小船上看风景。”李白说。于是,我们雇了一条小船,看着两边的风景,不知不觉中天黑了。

我躺在船板上看天空,李白在船舱内看书。我望着月亮,今天的月亮可真大呀!如一个大玉盘,皎洁而又明亮,旁边的星星也急着跑出来,点缀着宝蓝色的天空,一切都是如此静谧、和谐,虽然不时有知了的叫声。不知为什么,心中有股酸溜溜的味道,我想家了,我想爸爸妈妈了,他们是不是急疯了?想着想着,我流泪了,我第一次离开家,还是两个不同的时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在小船中朗诵着。此情此景,这首诗正好符合我现在的心情,唉,真想家!

“小懒猪,起床了。”妈妈喊。我睁开眼睛直呼:“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还抱住妈妈又蹦又跳,“干什么呀?是不是做了什么梦?”妈妈疑惑不解地问,原来这一切只是一个梦呀……

[我与李白游山河想象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精选李白关于月亮的诗句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8、【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9、【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10、【望月有怀】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李白带来的感动优秀作文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我放学回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瘦弱的身影。他大约50来岁,身高七尺,头上戴着一顶黑布帽,身穿一件白色长袍,头发盘结,花白的胡须飘在胸前。此人是谁?怎么这样眼熟?可我就是想不起来。

我满脸狐疑地走到他面前:“请问老伯,您是?”那人转过身来看了看我,问道:“你是说我吗?”我点点头。老人笑了笑说:“我姓李,名白。”我吃了一惊:“您叫李白?”“是的。”“您是唐代那个大诗人李白?”“在下正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白去世已越七百余年,怎么……

他看出我的心事,连忙解释说:“我是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人间来的。”哦,原来是这样。

我立即邀请他回家做客。倒茶,递烟,忙乎了一阵子后,我拿起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号码,说是家里来了重要客人。妈妈一听,以为外婆来了。她立即到菜市场买来鸡鸭鱼肉,准备回家好好招待外婆。

门“吱呀”一声开了。妈妈回来了。我立即走到她跟前说:“妈,这位先生是唐代鼎鼎有名的大诗人李白。”妈妈一听,眼睛惊得铜锣大。后来经过我解释,她才打消心中的疑团。

中午,妈妈做了一桌好吃的饭菜。席间,我向李白敬酒。他端起酒杯呷了一口,不禁夸赞起来:“好酒!好酒!这酒叫什么来着,怎么这样醇,这么香?”我说:“这叫国窖茅台,是专门用来招待上等贵客的。”

酒过三巡,我和李白聊了起来。我问大诗人:“您的诗写的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李白捋了捋胡须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秘诀?我只不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诗上。”我向李白大倒苦水,我最怕作文,每次作文,半天放不出一个臭屁。老师经常批评我,说我不读书,不爱学习。其实,我也读了不少书,可脑子就是不管用……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疑惑不解:“你笑什么?”他说:“笑你迂。”“此话怎讲?”李白问我:“你读过什么书,能说出书的内容吗?”“不能。”“遇到好的词句,你有做笔记的习惯吗?”“没有。”“上学放学,你留心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没有。”“这就怪了,一个读书不思考,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怎么能写好作文?”一番话,说的我哑口无言。

告别李白,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回想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会了什么?没有。我什么也没有学会,到学会了懒惰,有了这,我的作文能学好吗?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奋学习,勤于习作,一段时间下来,我的作文终于有了进步。有几次,老师还把它当范文在班上宣读呢,这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这回若不是遇上“高人”指点,我的作文还不知道是啥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诗人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喜欢李白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词给予我不一样的童年,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难以忘怀。

纵观《诗经》《离骚》、唐诗、宋词,以李白的洒脱、奔放最为突出。“诗仙”正是形容李白,这是他人对他诗歌的评价、对他本人的赞誉。数以千计的唐诗出自李白之手,从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到《将进酒》,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得淋漓致尽。

一壶酒便能让李白的灵感油然而生,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篇便跃然纸上……在一首首诗中都有个与众不同的世界。我最喜欢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彰显着李白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大好未来的自信。

我们何尝不能大胆地去拼搏?李白的一生放荡不羁,不受朝廷和世俗的约束,不断创作,激励着自己不断进击;“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绽放着与众不同的光芒,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既然自由、快乐的“诗仙”都有忧愁、悲伤的时候,我们更不例外。之所以“人生得意须尽欢”,也是对世人的启迪,不要活在失败的忧郁中,应当快速走出阴影,在快乐、自由的时候抓住机会,继续前进。不做时代的奴隶,只求做有自由灵魂的最真实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的偶像李白记叙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是我国古代很伟大的诗人,他在唐朝又称诗仙,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他和诗圣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李白喜欢交友,爽朗大方,特爱在喝酒时作诗。他作的诗有:《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

可是,你们知道吗?李白小的时候,可是一个淘气包呢!他经常逃学到外面去游玩。有一次,他又逃学出去玩。他走着走着,看见一位老奶奶在一块大石头上磨东西,就好奇的走过去问:”老奶奶,你在干什么呢?”老奶奶回答:“我在为我女儿磨绣花针呢。”李白看到老奶奶手上拿着一根酒杯粗的铁棍,又问:“奶奶,这么粗的棍,您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奶奶又说:“只要我每天磨,不偷懒,不间断,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李白听了这句话后,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很不对,于是就立刻跑回学校去读书了。从此,他再也不逃学了,并且每天刻苦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大诗人。

李白能成为我的偶像,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古诗,还有那磨杵成针的事情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将它改正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有缺点我们不怕,就怕你不去改正它。

我要向我的偶像学习,以后也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李白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的文化史中,多少的文人墨客似群星闪耀于夜空。而李白好似最独特的一颗,让人忍不住去怀念,去仰慕,去追寻。

李白的家境在少年时相对富裕,但他却没有成为公子哥,而是把钱财看得很轻,并且乐善好施。少年的李白便很好学,通览各种书籍,还习得一身的好剑术。这算得上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了。

李白相信道教,心中自然有归隐山林逍遥自在的想法,但他同时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这就使得李白的内心起了强烈的冲突。但这挡不住他对国家的关心,挡不住他自己的一腔热血。这在他的许多诗歌作品中都可以看出。

李白一腔热血,满怀抱负,但他又不想通过应试做官,所以久不得重用。后来终于通过友人的举荐,终于做了一个翰林待诏(六品,工作就是写些歌颂帝王的诗)。但后来朝政逐渐腐败,所以李白做了不满两年的官就被辞退离京。这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完全诠释出来。这可见李白郁闷至极,满怀踌躇,一心抱负,却始终不得重用。

处于这种情绪之中,李白怎么发泄呢?只有那“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酒了。或许他本就爱酒,故有“斗酒诗百篇”的美名。但这种情况下,唯有酒让自己醉了,方能暂且忘记那一心抱负却遭人拒之门外的悲哀了。

李白曾和李适之,焦遂,苏晋,贺知章,李琎,张旭,崔宗之合称“酒中八仙”,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仙。其笔下的杰作不下百篇,仅存世的就有九百多篇。其中的《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乌夜啼》《静夜思》《行路难》都是人人皆知的名篇。《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和《静夜思》还都选入了课本。其中的文字或忧郁,或悲伤,或豪放,或凄凉。实是诗中名篇,诗仙杰作。

李白,一个中国历史上永远的诗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给李白先生的一封信优秀作文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李白先生

您好!

拜读了您的诗歌,了解了您的经历,我深深被您的魅力折服。

您有傲骨。杜甫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您连天子都不放在眼中,那凡人高力士您何曾瞧上?您命他脱靴,因此得罪了他,您最终被皇帝赐金放还。您却毫不在意,大声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睦权贵,傲骨如您,我真的佩服。

您有傲气。作为诗人,您有“诗仙”之称,却不自得自满,认为自己的诗天下无敌。有一次,您和朋友去黄鹤楼饮酒,望见黄鹤楼外的壮观景象,您诗兴大发,欲在墙壁上留下诗作。但是,您看到了崔颢的题诗,深感自己不如他写得好,就由衷地说:“此处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的名气哪里比得上您,但您敢承认写黄鹤楼的诗比不上他,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开阔的心胸啊!

除了欣赏您的傲骨和傲气,我还欣赏您的重情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您写给朋友的这些诗歌,让我认识到您的另一面,对朋友您没有了豪放、洒脱,满满的儿女情长。可我觉得这样的您很可爱!

尊敬的李白先生,感谢您用诗歌把我带到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以后还要拜读您更多的诗作,领略您诗歌中不同的美,认识更多面的您。

此致

敬礼

您的粉丝:范镇杰

[给李白先生的一封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黄河,李白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一袭白衣站在黄河边,吟唱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喝着玉液琼浆,回想起在朝廷上的不得志,大叫道“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的开心颜!”面对着奔腾豪放的黄河水,他写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语。传说李白正式在此时编写了著名的《李太白文集》。九曲黄河见证了诗仙李白,见证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李白是如何“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

九曲黄河在守望着,守望着“我本楚狂人”的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努力读懂李白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题记

我有个叫李白的朋友,长我很多岁。人们最熟悉的,是他的诗。我最熟悉的,是他的人。

记得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我还是个粉雕玉琢的姑娘,是江南养出的人。阴阴的天气里,一盏柔和的灯,照亮了姑娘的脸。摊开的书上标好了拼音,墨黑的方块字在白纸上格外醒目。我心里只想:“这句子难懂。”看不懂,心里烦,自然也没看下去。短短的手指抓过一旁的铅笔,他的脸在我的手下,毁的不见人样。书本上飘飞的胡须成了一团黑,于之外那沉默的黑夜黑在了一起,暗沉的喘不过气来。我看着那墨水掩盖下的李白画像,弯起了自己的嘴,笑成了一朵花,没有半点忌讳。

我笑停了,就张嘴念,一字一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不明白其中深浅道理,但仿佛是真真实实的听见了。久远的时候,阳光悠闲地洒在大唐的江山之上,他也就在这里,站定吟诗。

硬生生隔着那单薄的纸张,我与他有过几次交流——他总喜欢把那美丽的景色讲给我听,把我带入一个又一个迷离的幻境。“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最初我不懂,只是觉得他那声音虚幻飘渺,相间了多少时间,却还为我描摹出那个世界的壮丽神奇。有时候我也跟着他念,只是简单的词句。哪怕眼前只有方块字死死地定在纸上,可心里却有一个世界的雄伟磅礴。成为他的朋友,大约是个晴天。我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他在大唐的青山绿水之间,不知是谁先说了声:“做我朋友吧。”就听见另外一个人的声音,从另一个世界里传来:“好。”是朋友,不是过客,李白在我这算是有了个长期的住处。我挺开心的,认识了这么一个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认识了这么一个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而理解到他的深意,却是最近的事。我坐着,外面日头正好。金灿灿的光芒,爬上人的受,人的脸,人的心。书也在这光辉里,白纸黑字间,迸发出令人倾倒的光彩。我大了,虽然还是那盏灯,虽然还是那本书,但不是那颗幼稚的心了——唯有李白还住在那里。他的话越来越绚丽,越来越浪漫——“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就是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个老朋友在向前走,带着我,在向前走。远在那个世界的他,把身上所有的才华,都展现出来,留给了我。他没多说什么,可分明告诉我——要把他的东西传给后人。我站在这混乱的时间之中,开口想问出原因,却最终没了声音。

恍恍惚惚间听见远方一声高咏:“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我笑了,往向那比天际更远的地方,还是那软糯的童声,却又不是了:

“李白啊,请你尽情地在你的那个世界里,吟咏着你的诗。你从不会泯灭在那时间的洪流里。”

我最熟悉的他,来自于他的诗里。努力读懂他的诗,努力读懂他的人,努力担起这份传承的责任,是我唯一可以为他做的了。

“有我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李白高二作文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我眼中的李白是为人豪爽、很正义、很有才华、而且很自傲的人。

他豪爽是因为他的酒量很大,在他的诗中就描写了很过关于他喝酒的事,比如说,“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等等,都描写了李白与酒有关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他很豪爽。

我觉得他很有正义感是因为他有一次自己出钱,用三十万来救济那一些的落魄公子(书生、文人),让他们有了基本的生活条件。

我觉得他有才华是因为他写的诗都非常有气势,而且他喝醉酒后,接着被冷水一泼,就会立马反应过来,一挥手就写出来一首诗,而且他是因为有才华才会被皇上(唐玄宗)召进长安宫中,当上了翰林待诏,为皇上写诗,让皇上高兴,也因此而出了名。

李白自傲是因为他成天想着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终于,他进了长安,当了翰林待诏,可还不满意,偏想当宰相,而且他老是把自己比作是姜太公等一些著名的人物。李白就是因为自己的狂、自己的自傲而成就了在诗歌中的才华,但也因为自己的狂和自傲成就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堕落。

李白的身上还有很多谜团,这要让我们一一去发现,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好听的动漫歌曲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山水风光的古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学习心得体会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李白杜甫1200字作文

全文共 1654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里少不了说李白杜甫,李白杜甫作文。“诗仙”李白的咏月诗相当多,比如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我更喜欢他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满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影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渺云汉。”在这首诗里,李白的豪放不羁,潇洒超脱的个性一面跃然纸上,而他奇妙的想象力构织的意境也让人陶醉。

诗歌作品更具有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的诗篇就更苍凉和沉重,比如他的咏月诗名篇《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在月色下是特别容易怀念故人的,何况远在边塞的诗人,于是思乡和想念弟弟之情都油然而生,只是在杜甫凝重的笔触下这些又混杂着对国家的忧思,显得格外苍凉。

相比而言,从鉴赏角度,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王维的诗体现的“诗中有画”更值得细细品味。我特别喜欢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在这首诗里,一幅月下山涧的幽静、安宁的山水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里飞起的鸟的叫声更映衬出空荡的山涧的安静。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意境里,多少可以感受到诗人忘却尘世、怡然自得的心性,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儿“小资”。

白居易《与元九书》论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中学生作文《李白杜甫作文》。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篇,至于贯穿今古,尔见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天宝三年,这一仙一圣携手同游洛阳,把酒论诗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仰视着两位诗文巅峰的俊豪,吟咏着他们留给后人的诗章,细细咀嚼,足以体味出那字里行间蕴藏的无穷奥妙。

李、杜都很善“画”诗。李白的《送友人》和杜甫的《绝句》就是两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送友人》跳出了一般的儿女情长与秋风萧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出离别的伤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青翠的山岭,透亮的流水,红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互映互衬,气韵生动,绚丽华美。再看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诚然就是一幅山水画:青翠黄白,色彩璀璨,千秋雪,万里船,又将尺方画布延入了无限的时空,给人一种野云孤飞,言近而思无穷的潇洒之感。

有人说,杜诗多泪,李诗溢酒。以雄奇浪漫见称的李白和以精练现实著称的杜甫,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对比。前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吴越古地,山雄水淼,作者踏碧波,寻仙尘。一会儿半壁海日,天鸡啼鸣,一会儿熊咆龙吟;有忽而霓衣风马,虎瑟鸾车。入梦出梦,肆意汪洋,想象夸张似云中神龙,极现遒劲盘曲的整体。那傲岸独立的气质,那不摧眉折腰的宣言,让人读来为之倾倒。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破屋》,茅飞,秋风掠堂,夜里轻迫,彻夜无眠。面对此情此景,读者也要落泪而泣之,然而杜甫之“圣”就“圣”在以切身的苦难,推及“天下寒士”,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代价,换取“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人真正领略到了一个圣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让人看到了“穷亦兼善天下”的品格。

“仙”也好“圣”也好,都难脱世事的愁苦。李白《将进酒》“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抒愁入黄河之水,忽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竟将抒愁转成言志。李白的诗总体感觉痛而不伤,这与他的性格和经历有关。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尽是对沧桑世事的深沉感谓。老友相逢,既对往日眷恋,又充满无奈的苦笑。

由此观之,李诗妙境在虚处,而杜诗妙境在实处。虚则以气韵见长,浑雅而暗蕴空灵;实则以意境见佳,精干而深析透辟;李诗美在情辞,所以比较丰腴;杜诗美贯平实,所以较为遒劲。读李白诗像啖荔枝,一颗二口则甘芳盈颊;读杜甫诗像初尝橄榄,初觉生涩,回味则满嘴甜津。

李白,杜甫,是诗史上独立的磁极,将永远吸引后世爱诗爱美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与李白游山河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我朝,文人墨客,唯有李白是令我仰慕已久,今天我特邀太白兄一起去游览祖国的锦绣山川。

我们顺着长江三峡直流而下,周围的景色令我们大饱眼福。霎时间,我们就来到了“天门山”。此时,我早已仰慕太白兄的大名,不妨让他赋诗一首。太白兄早已看出我的用意。不禁脱口而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妙哉,妙哉”不愧被人称为“诗仙”。当我们游到天际相交之处,太白兄此时诗性大发便脱口而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善哉善哉”真是妙极了!

我们游遍了长江三峡。我和太白兄弃船而下,快马加鞭来到了庐山脚下,郁郁葱葱的草丛映入眼帘。一边走一边玩,走着走着,一条“银河”扑入眼帘。太白兄即兴吟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我和太白兄在夕阳西下,互相诉说着依依惜别之情。临别前他深情地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李白,你是我的偶像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你一世传奇,少怀大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你厌患仕途,平交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你壮怀逸兴,却踌躇满志,“抽刀断水水长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仗剑去国,辞京远游,适逢终南捷径。平步青云,知章赞之“天上谪仙人”,却只因生性桀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故放浪形骸,“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便注定了太白斗酒诗百篇的佳话。

欣逢忘年知己秉性相投,杜子美虽诗风现实却也诵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故结伴同游岱岳东蒙,无奈雨打浮萍,各奔西东。齐鲁一别竟成千古遗恨,生死别离。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人识李白醉酒狂饮,谁知他拔剑四顾。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岂肯落人后!”人们尽知李白才子风流,岂知他白发孤舟。

我所熟识的唐代诗人——李白,我确沉醉于他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心中的李白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说:“真情流露的人是可爱的,更是令人钦佩的。”是啊!真性情自风流。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他的诗豪放而清新,奔放而雄壮,但其中又蕴含着一种飘逸,自由。“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一生作诗无数,而我则更喜欢他醉酒后作的诗。因为酒后的诗更奔、更放、自由。

李白作的诗有许多方面的内容: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之壮美,有抒发朋友离别之悲伤,有为祖国的腐败无能之痛心,有宣扬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之消极……其中的无以报国,为国君的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朝政的悲伤诗又有多少人知道呢!所以他选择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远离官场。

他不贪荣华富贵,不贪高权,只想远离那黑暗的官场,与那真实,纯洁与壮美的大自然相依相偎,但恰恰是因为这一颗心,才酝酿出许多千古名句。看:李白吟诵着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陶醉了!被那浩荡、曲折的长江折服了,被那雄伟、壮美的庐山给震撼,被那青山,被那孤帆给深深感染……

李白可谓相识满天下,有杜甫、贺知章、孟浩然、白居易等。他们一起谈天、说地,一起畅怀大饮、作诗。当然也留下了许多与朋友相见的快乐,离别的悲伤的诗句:“五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白是沙漠中的绿杨,是人们心中的太阳,而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如风般的传奇,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朵,一本意味深长的书。是他教育我做人要清白,是他告诉我真性情自风流,是他给我以文字的享受和大自然的熏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现代书生致李白的一封信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

我敬爱你,因为你有自我的个性,你有我们少年都怀有的梦,你有我们年轻人都有的“正”的气息。

你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学剑术,二十游山崖。自然母亲培养了你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学堂教会了你道家和儒家。可是同时你也矛盾着:儒家告诉你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希望建功立业;道家则告诉你要求仙学道,过隐逸生活。这种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你身上最后形成了二者兼顾的愿望,那“功成、名遂、身退”。

我只想对你说:你生来就非同一般,何必去做世俗之事,你的功成、名遂本身就是个美丽的错误。

你的高傲致使你不愿和别人一样,你本身也非同一般,你所做的事当然也不同于一般人。你的功成不去走科举之路;你有钱不为以后着想,轻财好施;你有豪情,结交侠客,他们又为你做了些什么?你想当官,又不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他们同流合污,不去巴结上司,不去拉关系,不去送礼,只想以最纯的手段——以诗、酒会友。你以为别人都会像你那样狭义,不分彼此吗?你把官场看的太过简单。李太白你别太白,这样只会让别人给你涂抹,因为你太过另类。有时面对现实,知难而退未必是件坏事。你既然“不识时务”就回来吧,回到大自然中去。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是你一时之气,你的骨子里还是惦记着政事:天宝十五载你又去参军,61岁时你虽一贫如洗,但又去参军,可惜半路就病倒了,第二年你就与世长辞了。你就是一个平民的料,但你的傲气注定你当不成一个安分守己的平民,也当不成一个真正握实权的重臣。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想对你说一粒种子总有适合它的土壤,一个人总有适合他的环境,你注定在凡间,在山水间、在平民之间。你求不到仙,也握不住权,你何必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呢?在平时你可以去掩饰,但在你的内心里、在你喝醉酒、在你借酒浇愁时,你明白,你痛苦,你终是一个不得志的人。苦何?何苦?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有多远要由自己掌握。而你也相每个大人背后都有残缺。

如果你知道现在我们都在学你的诗;如果你知道我们都试图去了解你;如果你知道你已经流芳百世;如果你知道你不是像你要当的那些官那样遗臭万年;如果……如果你知道这些,你也应该放声大笑了!不知道你还会斗酒诗百千吗?我想会的。人生得意须尽欢嘛。我想你也会含笑九泉吧!

好了就说到这儿吧。

祝你永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那一天,我与李白相遇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李白一生侠骨柔情,狂放不羁,逍遥自在,不少轶事为后人所津津乐道。那一天,我与李白相遇在《李太白文集》中,相谈甚欢……

侠骨柔情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何等豪迈!李白本欲做一名剑客,结交天下豪杰,后误入仕途。辞官归去后,他便醉心于游历天下,寻仙访道,以此终了。他不吝钱财,每每买酒一掷千金。朋友有难,亦是“贵义轻黄金”,仗义疏财。与好友交遊分别后,还念念不忘,作《忆旧遊》诗寄给朋友:“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极。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如此柔情豪杰,怎能不为后人所称道呢?

狂放不羁

进京之后,李白深得唐玄宗的欢心。一次,唐玄宗想听李白所做的词了,就派人宣李白进宫。而此时李白正在街上喝得烂醉,好不容易才被拖入宫中。唐玄宗叫人用冷水给他洗脸,使他清醒。李白醒后,挥笔而就两首《清平调》。玄宗看了之后,爱不释手,赞不绝口。李白一见皇帝高兴,便又跑到街上喝酒去了。还有一次,李白与玄宗在宫中喝得酩酊大醉,李白竟让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高力士给他脱靴子。玄宗笑眯眯地看着,高力士只得忍气吞声地做了。后来李白失宠,与高力士也有干系。李白见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日益低下,便愤然离去,云游天下了。每日呼朋唤友,饮酒作乐,好不快哉!“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表现出了李白的狂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更是将李白任性而为的率真本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逍遥自在

李白灰心仕途后,便潜心于寻仙访道,游山玩水,不理会世俗羁绊,以一颗无拘无束的心看待这个世界,仿佛是一片浮云,四海为家。“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发了李白的寂寞心情。“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透露出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以千山为友,交万水之朋,邀明月喝酒,佩剑行天下,这就是那个侠骨柔情、狂放不羁的李白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

李白,我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我与他相遇在书中,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汇于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唐朝大诗人李白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李白的魅力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是我国唐代诗人,被人们称作“诗仙”。他的诗家喻户晓、浪漫唯美,从孤独思乡的《静夜思》中的明月怀乡,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望庐山瀑布》中的气势磅礴,无不给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白是四川人,小时候他十分厌倦学习,成绩也不好。一次,他沿着山路下山,只见一位华发满头的老奶奶坐在河边,正拿着一根手指粗的铁棍,一手握住,另一只手撑着一块大石头,不断地打磨铁棍。年幼的李白好奇,停住了脚步,扬起童稚的脸,问老奶奶:“奶奶,您在干什么?”老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微笑,说:“这是铁杵,我正要用它来磨针呢,孩子。”“哦?”李白脑子里充满了疑惑,“可是,这么粗的铁杵,怎么能够磨成针呢?不可能呀!”这时,老奶奶停下手里的活儿,语重心长地李白说:”孩子,你要知道再粗的铁杵儿,只要你有恒心与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老奶奶的话让李白恍然大悟。从此李白爱上了学习,每天坚持不放弃地发奋苦读,不再偷懒,积累了充分的学识,成为著名诗人。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铁杵磨成绣花针”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不变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李白不仅严谨治学,还拥有不屈服权贵的高贵品格。

在李白中年时担任朝廷官员期间,他的才华横溢被奸臣们嫉妒,成为奸臣们的“眼中钉”。一次,在商议国家政事时,李白一直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绝不动摇。在这过程中,与皇上发生争执,使皇上气愤不已,把李白贬职到东南地区的偏僻县城里,使李白长期见不到亲人朋友。在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李白含泪写下了《静夜思》,抒发思乡之情。

我爱李白的性格,爱他刚正不阿,坚持不懈;我爱李白的诗,爱他直抒胸臆、气势雄大;更爱他的精神,爱他独具魅力的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