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春节的作文(实用20篇)

过年啦,又到了春节的时间,人们忙着为过年气氛而努力着,下面给大家分享描写过年的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2883

作文

1000

学四年级春节联欢会作文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黎明将近,东方渐渐露出了灿烂的晨光,晨光中呈现了崭新的__,湛蓝的天空,洁白如雪的云,小鸟欢快地歌唱,花儿伴着小鸟的歌翩翩起舞过年咯!周围洋溢着春节的气息!道洁净,各大商铺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贴上了喜庆的对联,人们脸上荡漾着快乐的笑容。

除夕早上,我的兄弟姐妹的手就开始“痒痒”了,迫不及待地买了些炮出去放。放着放着,我们就开始嘀咕了:这么点鞭炮怎么够放呢。于是急匆匆地跑回家里,正准备再偷偷拿一些时,被外婆发现了:“你们不是已经放过鞭炮了吗?晚上到底还放不放了!”哎!大人就是这么唠叨,我们只好作罢。我只能垂头丧气地出去玩。

晚饭时舅舅和舅妈带着弟弟也来外婆家吃年夜饭了。餐桌上的饭菜真丰富,看得我眼花缭乱,真让我垂涎直滴,不知先吃哪个好。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说着祝福话,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气氛非常融洽,真叫合家欢乐呀!

吃完晚饭后,我们大家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随着夜色的,外面的鞭炮声也断断续续地响起来了,这响声向人们传递着欢乐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我们拿着鞭炮冲出了,汇入了今晚最激动的时刻。此刻鞭炮声是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天空上相互交错,流光溢彩。天空仿佛都被染色了,我们欢跳着,跑着,笑着,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祝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难忘的春节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旧的20__年过去了,新的20__年来了。我们终于迎来了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下午,我们老早就到了奶奶家。择菜、擀皮、和馅、包饺子是我们下午的任务。我帮着奶奶择菜,择好菜后,和肉馅和在一块儿。把肉馅放在桌子上,发好面,把面团搓成长条,掰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搓成圆球,就可以擀皮包饺子了。

吃过晚饭,我们开始放烟花。爷爷用火把烟花点着,然后急忙往后退几步,烟花“呲”地一下着了,“嘣”一声朝天空炸去,炸出了小星星,从天空上轻轻地飘落下来,落到地上不见了。烟花还有另外各种样式:“有小降落伞、有大红花、有小白兔……美极了!

放完烟花,我给大人们拜年。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越来越年轻。“祝伯伯大娘”笑口常开,事事顺心。“大人们笑得合不拢嘴,都给我发红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作文3000字

全文共 2786 字

+ 加入清单

福建莆田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人多地少,近三分之一的莆田人到世界各地谋生意、求发展。中国工艺品市场、民营医院、建材工业有宏大的莆田人队伍,仅民营业医院莆田人开办的占全国70%。另外,莆田人自古过年都有独特的形式,这与莆田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并一直沿袭至今,正如莆田地方方言具备古汉语一样,很值得我们研究和了解。

从农历十二月十六尾牙(也是中国春运第一天)到二月初二头牙,莆田风俗有着奇特的方式。

一、做尾牙

“做牙”,亦称“祭牙”。这一节俗,原本是莆仙生意人的祭祀方式,后才延伸成莆仙民间普遍的节俗。

相传在明代有个叫陈米牙的,是专门经营米业的商人。同是生意人,陈米牙的经营方式与众人不同,人家卖米唯利是图,一味赚钱;而他卖米是薄利多销,生意不成仁义在。陈米牙做生意老少无欺,在江南民间传为美谈。莆仙生意人为纪念和仿效他,便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出外做生意和十二月十六日赶回家过年时,举行祭祀陈米牙的仪式,后简称为“做牙”或“祭牙”,并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定为“头牙”,十二月十六定为“尾牙”,后来,一些生意人还把这一节俗延伸为每月初二和十六日都要“做牙”。

旧时,莆仙民间做“尾牙”那天,大、中商家必备酒席邀请同行和本店伙计们。一是联络商友之间的感情,二是决定所雇伙计的去留。按俗例,本店伙计吃“尾牙”后,即算结束雇约,至次年二月初二日,店的伙计若再被店主邀请“做头牙”,则是被继续受雇的信约,三是以“做牙”祀神、祀福,求生意兴旺。

受商家影响,莆仙民间即使没有经营生意的家庭在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日,也有“做牙”的风俗。在莆仙山区和沿海一带,民间还有为“婆姐做牙”的风俗。仙游一带称为“安婆妈”。“婆姐”即婴儿的保姆之神。凡家有婴儿的,每月初

二、十六日都要为“婆姐做牙”。黄昏备办干饭一小碗、青菜一小碟,俗称“菜瓯饭”(小花碗盛干饭),在卧房前祭祀“婆姐”,祈求其照顾婴儿睡眠平稳,饮食正常,无病无灾,快快长大。若婴儿睡眠中脸有微笑,就认为“弄婆姐”,意即“婆姐”在教婴儿微笑。

二、扫巡

莆田话把年前大扫除叫“扫巡”。“扫巡”的时间,各地都没有统一。有的地区群众从“尾牙”(农历12月16日)后开始,一般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和二十八。也有提前,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刷干净,再让太阳晒干。然后室内再用竹竿绑着树枝(带叶),作成一把大大的扫把,把每个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这就叫“扫巡”。有的地区不受限制,腊月初直至年关前进行。群众“扫巡”的日期一般都选择双休日和天气晴朗的日子,以示吉利。“扫巡”的工具农村用芦苇、甘蔗尾巴和稻草捆成一大把像扫把,并贴上一小块红纸,然后缚在竹竿上,用于打扫清理室内外墙壁、屋梁、楼梁、楼板和天花板上附着的灰尘、蜘蛛网等污物。室内打扫清理垃圾和废物;铺地板砖的进行洗擦、厨具、桌椅、眠床等家具、被铺、蚊帐全部进行洗涤。通过清洗、打扫把室内全面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有的地区群众在“扫巡”之后全家人吃一餐“擦粉”(用线面为主料配些佐料煮成的大杂烩),期望来年阖家平安。“扫巡”意味着把旧一年里的灰尘秽气打扫出门,以崭新的气象喜迎春节,跨进大吉大利的新一年。这个有益于人身健康,有保持生活环境卫生的风俗习惯,千百年来莆田人民一直保留下来沿袭至今。

三、除夕辞年祭天地

莆田民间除夕子时要祭天地,方言叫“上供天地”或“辞年”。 天地崇拜在中国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中由来已久,原始社会人类面对难以征服的大自然,就认为自然界中有一个主宰者,从而产生了想象中的“天地神灵”,并因而产生了“玉璧以祭天,玉琮以祭地”,衍生出许多祭拜天地的仪式。而这些仪式,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祈福消灾,永葆安康。

道教造神中天廷的最高统治者是玉皇,民间就一直把玉皇大帝指认为天。宋代皇帝还封一位“后土皇地祗”的神为“地母”。这样天地就各有主神。只是老百姓不懂那么多,一般只认为“天地就是玉皇大帝”。据说每年除夕子时起,玉皇都要巡安人间,所以老百姓都在这个时候备办祭品上供,感谢他对自己的庇佑,期望来年他再给自己带来好运。

“辞年”的祭品十分丰富,花果茶酒齐备,“六斋”、“十味”、线面、“龟”、“团”、鸡、鸭、鱼鲜,还有“隔年饭”,摆满供桌,烛火高烧,香烟缭绕。还要摆上“五果”,这是一种小米糕,印成圆形

和方形两种,寓意天圆地方。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烧“贡银”、“天金”。传说家家“辞年”,天地吃不下,只收走“贡银”,所以祭毕茶酒要“喷银”(倒在烧“贡银”的灰上)。

神比祖宗大,所以祭完“天地”,把供桌换个位置,这些祭品可以再用来祭祖宗。祭祖时不用茶酒,但必要增添“菜、饭”,还要烧“纸钱”或“银宝”、“银纸”。

“辞年”习俗延续至今,除夕子时起,家家灯火辉煌,鞭炮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四、除夕

莆田除夕又称为过年、做岁、三十暝(夜)、围炉等,有的年份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过年,亦称三十暝。

莆田人过年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使年过得热闹、旺意,莆仙民间,尤其是农村,各家都要备办“红团”“番薯起”、薄糕、油炸豆腐、红柑、茶酒等,并要杀鸡(鸭)、杀猪(羊)、鱼等,称为三牲,以备祭天地、神、祖先等辞年之用。

莆仙人辞年大致在腊月二十到小年夜之间的某个晚上,一般以二十八或二十九日为多。这天中午,家家都吃“擦粉”,晚上,开始辞年时,要在院前摆一张系着金钱绣花桌裙的供桌,桌上摆着五果、六斋、三牲和贴着福、禄、寿红纸花的干线面,燃放爆竹后,全家人由年长的领头,

依次拈香跪拜天地、祖先,祈祝全家平安,来年幸福。然后在供桌前烧贡银、银纸,并再次燃放爆竹,表示辞年结束。

莆仙人看重亲情,除夕夜围炉时,大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家里团聚。在围炉时,如果有人确实无法赶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给他放上一副碗筷。莆仙民间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如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谐音和,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莆仙方音称软粿,意即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上述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讲究古例的人家,还把木炭烧红放要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表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

围炉后,上辈人要给16岁以下的未婚男女分压岁钱;也有子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压岁钱的;还有丈夫给没职业的妻子压岁钱的。过年分压岁钱的意思对小孩子是已增一岁了,对上辈人是孝敬,对妻子则是夫妻恩爱。压岁,其谐意是压祟,即禳灾驱邪之意。

五、探亡日与白额春联

新年正月初一吃完饭后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和全中国都一样。但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表示对倭寇侵害中死难亲人的哀悼。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相串门拜年,或者走亲访友,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春节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当我读着这句诗,就会想起春节这个快乐的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

它是一个“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日子。春节前一天即除夕,人们在这一天会把贴在门前两边的旧春联撕掉,贴上新的鲜红色的春联,预示着除旧迎新,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一切都比去年过得更好!

它是一个吃团圆饭的日子。在这一天,不管路程多远,旅途多么劳累,出门在外的人们总会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家里,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幸福的团圆饭,辛苦了一年的人们都在这一顿幸福的团圆饭中得到彻底的放松,一家人互相祝福,举杯畅饮,诉说着去年的收获,憧憬着新年幸福,在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中迎接新的一年!

它是一个令小孩子欢天喜地的日子。在这一天里,每个小孩都会得到大人给的压岁钱,代表着大人对小孩的祝福。希望小孩子在新的一年快乐成长,学习进步。晚上,小孩子在家门口燃放烟花鞭炮,当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美丽地绽放,点亮整个寂静的夜空,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我仰望着美丽的夜空,觉得春节这一天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令人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的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故乡在郑州,在那里,有许多过春节的习俗。我来给你讲讲吧!

在我的故乡,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也是小年。从今天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听母亲说,这一天,大家都要拜见灶王,还要吃麻糖,这天的麻糖特别难买。

腊月二十四日是“扫房日”,大家都要彻彻底底打扫房子。母亲还教了我一首过年的歌谣:“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把酒打;二十九,洗头手;大年三十,包饺子,福字、对联贴上门。”

过年贴春联是我最喜欢的事情。每逢过年我都和父亲一起贴春联。春联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意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我们还在门上倒贴一个方方正正的大“?”字,表示“福到临门”。

在我的故乡,重头戏就数放鞭炮了。每到大年三十晚饭前,还有大年初一凌晨我们都会放鞭炮。使我最开心的是大年初一凌晨的那一响。大年初一的凌晨,大家都争先恐后放响新年第一炮。每当倒计时开始的时候,我们就一个人看着电视给放炮的人数着倒计时,一个人用一根长棍子挑着炮,一个人拿着打火机,等着那千钧一发的一刻。“5、4、3、2、1”。顿时,全社区雷炮齐鸣、爆竹声声,热闹的不得了。

在我的故乡,还有很多习俗:饺子里包上钱,看谁来年发财,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串亲戚等等。过年好热闹啊!

你的故乡有什么习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2024春节趣事日记400字通用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这一天,大伙可开心了。我们都要:点鞭炮、放烟花、吃年夜饭、收红包、在晚上还可以与家人玩游戏,就是不能睡觉,因为我们要守岁……

早晨,刚起来就被一阵响声吸引了过去。各家都已经张灯结彩了。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们在家等着夜幕降临。

太阳公公下山了,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一个台——春节联欢晚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好几个节目:在《大城小事》中三个表演嘉宾带了一个幽默的剧情。我最爱的台词有:1、大哥,你看你长得那么帅,你能不能给我们这些长得没你帅的人留一条后路啊!2、MyGod。3、帅人不计小人过。4、你们俩的脚是刚长出来的。5、现在想象你是一个保安——过了是小保安不是矮保安。6、你俩长多高?我一米八,我一米八一。你俩就相差一厘米呀!矮的说:“我……一米吧!”除了这个小品还有《今年的幸福》这个小品,我只喜欢一句:打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无鞋”。

而在江苏卫视,带给了我更多快乐。有一个小品是讲述了许仙与白娘子在西湖相遇的故事,名字叫作《千年等一回》。故事刚开始就融入了现代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

在春节这天,我们有许多欢乐,不仅是小品,其实还有团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英语作文初二80词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Waking up on New Year, everybody dresses up. First they extend greetings to

their parents. Then each child will get money as a New Year gift, wrapped up in

red paper. People in northern China will eat jiaozi, or dumplings, for

breakfast, as they think "jiaozi" in sound means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ushering in the new". Also, the shape of the dumpling is like gold ingot

from ancient China. So people eat them and wish for money and treasure.

Southern Chinese eat niangao (New Year cake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on this occasion, because as a homophone, niangao means "higher and higher, one

year after another." The first five days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are a good

time for relatives, friends, and classmates as well as colleagues to exchange

greetings, gifts and chat leisurely.

China has 56 ethnic groups. Minorities celebrate their Spring Festival

almost the same day as the Han people,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customs.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二年级快乐的春节话题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最温暖的节日,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这一节日。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我的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our Chinese nation. It is also the most solemn, lively and warmest festival of the year. Every famil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festival.Let me lead everyone into my Spring Festival.

春节前的几天,我们家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我每天除了帮助妈妈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还会陪爸爸去集市采购年货。集市上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各种各样的货物一应俱全,让人目不暇接。不一

会儿,人们就手里提着,肩上扛着,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孩子们慌着买新衣服、糖果、玩具、鞭炮……大街上到处是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到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中午我和爸爸贴好了春联,下午就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那时大街的店铺都已经不营业了,车少了,人也少了,热闹的大街一下子变得寂静了。在外面打拼一年的游

子,都已经回到了家。守着父母家人,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等候着春晚的开始。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当时我还有些小感冒,但是我还是很兴奋地穿好新衣服,赶紧去给奶奶和爸爸妈妈拜年,讨要压岁钱,这是我最haqqy的时刻了。然后奶奶包饺子,我和

爸爸下楼放鞭炮。这可是一个像磨盘一样的大家伙,我可不敢放:去年点燃引线后我离开得慢了一些,差点被小长龙给炸伤。从那开始,我就不敢放鞭炮了。现在,放鞭炮的重任一直是爸爸的。而今天

,爸爸却让我来放,我吓破了胆儿,不敢上前。

爸爸鼓励我说:“男子汉,你一定可以的。”我鼓起勇气慢慢走上前,拿香火的手有点哆嗦,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心不再跳的厉害。然后弯下腰把香火

对准了鞭炮的导火线。只见导火线火星四溅,迅速燃烧着,我赶紧捂着耳朵跑开了。“噼里啪啦”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过后,院子里像铺上一层厚厚的红地毯,非常的壮观。而我也非常的激动,因为

我终于又敢放鞭炮了。吃过早饭,爸爸妈妈带我去给长辈们拜年,街上人们都穿戴整齐,面带微笑,互相说着吉祥如意的话。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闺女要回娘家。一大早,我们急急忙忙地吃完早饭,兴高采烈地来到姥姥家。姥姥家更是热闹非凡,几个姨妈都在,在外上学的表姐表哥也都在,我不但挣了好多压岁钱,

还和表哥们一起畅所欲言。又是美好的一天啊!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走亲访友。到了初七,爸爸妈妈就开始上班了,我也开始写作业了。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就接近了尾声。大人们为了生活又开始四处奔波,孩子们为了前途又开始紧张的

学习。于是人们又开始盼望着,盼望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作文3000字

全文共 2766 字

+ 加入清单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勃兴,马年春节最大的亮点是网上抢红包。

非常巧合,最大的赢家属于一个姓马的人。

他叫马化腾。在他荣膺中国首富称号不久,便双喜临门。春节期间,他执掌的腾讯市值首破万亿港元成为行业头条。

马化腾似乎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

他的成功背后是日渐式微的传统年俗:春晚借助冯小刚也不过最终惨淡收官,爆竹更是在公众环保意识上升的今天跌入低谷。公众亟需一个新年俗来填补空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六亿一千八百万,其中,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五亿,年增长率为19.1%,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

网上抢红包以其快速、新鲜、刺激的玩法吸引了万千公众的疯狂加入。

据腾讯提供的最新数据,从除夕开始,截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五百万,总计抢红包七千五百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两千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九千四百一十二个。

除了移动互联网商业巨头的掘金暗战,如此众多的国人疯狂卷入耐人寻味。

网络抢红包更多的是微信朋友圈中熟人互相发,交情之上,更有金钱。数额虽说没有硬性规定,但多多益善,且往往秉承礼尚往来的规则,比如你只忙着抢而不发,则会沦为众矢之的,会落下阿巴贡、葛朗台、波留希金之类的外号,多数情况下,一片哄抢之中,彼此联络了感情,从陌生走向熟悉,从熟悉走向亲近。

也不乏唯利是图者。在节前网上疯传中国首善陈光标除夕要在微信上派发两千万元红包后,便有人冒充标哥被很多群邀请加入,狂抢红包就是不发,结果被举报到公安,被定性为诈骗。

当下中国贫富分化严重,微信群宛如小社会,红包发放数目往往与社会中的地位尤其是财富拥有量成正比,土豪反哺穷人之举频频上演,但如果较劲,便有互相攀比炫富之嫌,不乏除夕夜一掷千金、事后懊悔之人。

春节的前奏,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人口迁徙,三十六亿人次的舟车劳顿,相当于整个欧洲人民搬七次家。多么艰辛,多么不易。

可叹一些年轻人,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却无暇与老人交流,整日抱着个手机疯抢红包,真是相见不如怀念。

所谓团圆,是彼此有体温有表情地在一起,而不是继续沉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忘记咫尺之外有老人盼了一年才相聚的殷切眼神。

如果非要给亲朋发一个红包,也当是亲情的红包,友爱的红包。

如果非要给生人发一个红包,也当是真诚的红包,祝福的红包。

从本质上说,网络红包是金钱遇到移动互联网的热恋,是一场物质主义的节日狂欢,无人胜出,除了微信。

抢红包,抢出了“年味”还是“醋味”?

正方

李冰洁:“抢红包”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年味”

今年春节过年最大的娱乐项目是什么?也许有的人回应说“抢红包”。是的,“抢红包”是今年春节的一景,这也是今年春节的新气象。

“抢红包”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刷新、升级,乃至颠覆了传统的“红包文化”,身在两地的人,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互发“红包”。在“抢红包大战”中,大家就是图一乐。

然而,关于“抢红包”的质疑声音也一直未断,比如有人说“抢红包”冷了亲情,有人说“抢红包”玩物丧志,有人说“抢红包”者已经“走火入魔”。

种种质疑声音的出现或许不可避免,但我们不必彷徨和焦虑,应该以积极乐观的眼光看待这种新气象。时代在发展,当然年俗文化也在发展。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数字时代”中开辟和寻求过年乐子,或者有意无意地加入了对“数字年味”的创意和发展行列。他们都给过年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

新的时代,过年文化也需要发展变化,要与时俱进,而“抢红包”正是过年的新载体,是新的年味。

反方

斯涵涵:莫让红包抢走了我们的时间和亲情

抢红包的火热,以致很多人成了专职的“抢手”,一个个都抢得手发酸。但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因忙于抢红包而忽略身边亲人时,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春节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温馨时刻被红包抢走,让有的人不能容忍。比如某男子看不惯妻子疯狂抢红包,“你到底要抢多少钱,我一次性付给你。”

更多的人还是显得无可奈何,最终选择“妥协”。

微信红包是互联网应用技术和传统习俗的巧妙结合,强化了网络空间的交往,增进了感情交流的互动方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微信红包也不例外。若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抢红包,抢红包从闲暇消遣的“好玩”“雅趣“,演变为春节假期的“家庭大战”,甚至因此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冷落家人,疏远情感,实在是舍本逐末。

痴迷于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持,异变为成瘾的思维与行为定式,无异于一种心理疾病。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正在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但人类有着强烈的社会属性,当我们对抢红包趋之若鹜,难得的春节长假里,只见网络红包不见身边亲人,不妨扪心自问,到底是我们在抢红包,还是红包在抢我们?

我们向来注重礼节,人情来往、待人接物中关注对方,应答得体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亲近感情的别样表达,而一门心思就想抢红包,心不在焉,由此怠慢了别人,也显得非常不礼貌,不文明。

为抢红包夫妻反目虽是一个个案,但这个特殊的事例,向人们发出警示:为抢红包冷落家人、淡薄亲情是买椟还珠。正确对待数字通讯化时代的网络新事物,珍惜亲人相聚时的美好时光,用亲切的交谈和笑容维系美好的情感,当真诚交流和微信红包相辅相成,人间的亲情日渐紧密而不被红包稀释,主次分明而不是本末倒置,才能消弭亲情的距离,感受新春的温暖和力量。

莫让抢红包盖过亲情"主题歌"这个春节长假,手机上抢红包的火爆程度令很多人开了眼界。家人团圆、亲友聚会等场合,总有人低着头紧握手机、紧盯屏幕,频频滑动指尖抢红包。毫不夸张地说,抢红包着实成为羊年新春的一道全新风景。

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共叙亲情的时刻,向亲友派发红包是传递祝福与关爱的民俗传统。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让抢红包从线下走到线上,一些远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一些电商巨头也借机为观众奉上“红包大礼”,给人们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欢乐。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不少人发现,抢红包正从消遣的“伴奏曲”演变为春节长假的“主题歌”。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有的微信群玩红包接龙,“你方发罢我登场”,不分昼夜抢得昏天黑地。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

难怪有人惊呼,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试想这个假期,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有看上完整的节目,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的话语,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这样的春节过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抢红包、刷微信不应成为生活的主题。春节长假过半,不少人又得准备踏上归程。趁着长假的尾巴,请放下手机,给父母妻儿一个微笑和拥抱,重新唱响亲情的春节“主题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此时的我没有在欣赏这美丽的夜色,而是坐在屋子里观看《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

完全是一场巧合,使我对《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节目有了一种新的看法。当时我正在和爸爸妈妈打斗地主,过了一会儿,爸爸感到头疼,就不想打了,但是在我和妈妈的“强烈攻击”下,决定再打几场。终于,过了十几分钟,爸爸再也不想打了,无奈之下,我和妈妈只好放弃了打牌的念头。

没有事干,只能与电视作伴了。打开电视,映入我眼帘的便是《2020 春节联欢晚会》。换了一台,还是这个。“唉!看样子只能看这个无聊的《2019春节联欢晚会》了。”正当我无所事事,漫不经心地看着电视的时候,两个熟悉的脸庞出现在了电视上。没错!正是我们熟知的相声演员:岳云鹏和孙越。这两个人搭配说相声,简直无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看,我那躺在床上表弟听到他们说的相声,笑得刚喝进嘴的水都撒了一床!

这个节目,使我对接下来的节目冲满期待。果然,在接下来的一个小品吸引了我们一家人的无味的眼球——占位置。这个节目只要讲述了沈腾等几位家长在二年级一班为孩子占领“C位”的故事。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就在马上要分出结果的时候,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打电话给沈腾说,他的孩子已经上了三年级了。这些家长恍然大悟,不应该为孩子争夺这“无味的C位”,应该多花点时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我去家陪你玩好不好?”“喂,老婆,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在二年级一班啊?”……最后,以一段温馨的问候结束。

在这个小品之后,还有唱歌,变魔术等精彩节目,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说实话,这次的“偶然”,我真的是对《春节联欢晚会》有了新的认识,这不再是无聊的“问候”,而是精彩的表演,我们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人生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美食作文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地处中原,是以面食为主的河南省。馍,面条是经常吃的。馍的种类也有很多,煎的、炸的、蒸的、烤的;面条也有很多种,捞面、汤面、卤面、蒸面、炒面、焖面……还有胡辣汤、锅盔加卤猪肉、擀面皮、凉皮、浆面条,好吃的太多了,想想都流口水了!

今年春节爸妈带我回老家过,春节期间好吃的就更加多了,可让我这个吃货开心坏了。

过年期间外婆会做花馍,各种各样形状的,有小鱼、荷花等,看看都舍不得下口呢!妈妈告诉我,花馍寓意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满仓。

除了馍,还有其他的美味,比如:灌肠,它外面是猪的大肠,洗干净煮好里面放入猪肉馅,加了秘制的酱料,上锅蒸熟,吃起来特别的香,不油腻。这是我最喜欢吃的。

饺子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年三十的下午外婆和妈妈就开始忙活了,馅料是早就准备好的,和面揉面,妈妈擀皮,外婆包,妈妈从小就练就了擀皮的本领,她擀的速度外婆都来不及包的。我吃到了外婆包的幸运饺子,为什么叫“幸运饺”呢?因为那么多饺子中只有这个饺子的馅是不同的,我吃到的是麦片馅的,妈妈说她小时候会吃到“硬币馅”的饺子,外婆说吃到幸运饺的人这一年都会顺顺利利的!我希望我的2019是平平安安的!

这就是我的春节之-美食,家乡的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日记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喜欢过年吧,因为过年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好吃的零食,新衣服,还有让人动心的鞭炮。

今年过年,爸爸妈妈带我去老家,还没到老家我才知道农村的真正含义,农村孩子的家里没有暖气,把脸冻的红红的。家家户户都养有鸡、鸭、鱼、鹅等家禽,还有人家种植蔬菜,有丝瓜、南瓜、苦瓜、黄瓜,走着走着我看见了麦田,不过现在天气很冷小麦在深秋的时候被收走了。

我们到家了,我发现家家户户门前有根矛,是用白色的粉撒的,而且都把门窗封住。到了屋,老姨给我了50元,又抓了一把喜糖给我。

我喜欢拜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观后感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央视春晚将继续采用“北京主会场+地方分会场”直播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郑州两地设立分会场。此次中兴通讯将助力中国移动在春晚北京主会场和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实现5G+8K超高清直播。基于5G网络的拍摄机位首次纳入春晚的制作系统,用于春晚8K电视直播和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直播。本次5G+8K春晚直播令世界瞩目,5G网络成为新的超高清直播传输制作手段,展示了中国5G网络成熟的商用能力,也再次表明中兴通讯5G技术已经走在行业前列。

在北京主会场,包含演播大厅在内的央视大楼作为春晚的主会场所在地,高端用户密度大,网络质量要求高,工程改造空间小,给5G网络建设和优化带来极大的挑战。中兴通讯以的网络和产品技术,丰富的网络覆盖经验,强大的解决方案能力,成功完成央视大楼5G全覆盖,将基于5G网络的多个超高清摄像机纳入春晚的制作系统,尤其对线缆无法敷设的高点景观拍摄机位和移动拍摄机位,通过5G网络将摄像机拍摄的电视信号接入超高清电视直播系统和5G新媒体平台,满足随时随地5G超高速回传直播,为春晚节目提供了新的传输制作手段,助力中国移动为央视春晚新媒体直播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如何克服上千公里的距离完成8K超高清直播成为的挑战。中兴通讯凭借成熟的5G网络覆盖能力,成功实现全国首个基于中兴5G基站、采用4.9GHz+SA组网的8K长时间实时直播应用,以及端到端的容灾保护。在中兴通讯与广东移动联合组建的5G网络支持下,春晚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的8K超高清画面将实时传送到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室,描绘出粤港澳三地共迎新春、大湾区同创未来的盛世图景。

随着5G商用的落地,超高清视频直播成为5G应用主赛道之一。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在5G超高清直播应用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2019年9月就助力中国移动圆满完成男篮世界杯5G+8K直播活动,实现我国5G+8K技术在国际重大赛事中的首次示范应用。截至目前,双方成功进行了国庆70周年阅兵、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2019年男篮世界杯5G+8K直播、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等大型庆典、展会及重大赛事的5G网络保障,一次次刷新5G超高清直播体验。应用行业、网络运营商和网络设备供应商的三方联合,正是贯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通道的重要举措。未来中兴通讯将进一步发掘5G创新应用潜能,为用户打造高清直播的极致体验,推动高清内容生态的蓬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难忘的春节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家家户户真热闹。人们有的在贴春联,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看联欢晚会,不时鼓掌喝彩;还有的在吃团圆饭。大街小巷灯火通明,耳边总是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贴春联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而在古代,它叫桃符。春联背景色为红色,字为黑色。上联与下联相对,如:平安对如意、吉祥对幸福……

介绍完了春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我家是怎么贴春联的:

在大年三十的早晨,我早早地被爸爸叫醒,和他一起去贴春联。

首先,我们把旧的春联撕下来,我不禁想到了王安石的《元日》里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撕干净了后,爸爸就把刷子浸在浆糊里。过了一会儿,刷子上满是浆糊后,爸爸便开始刷大门口的墙上。我看着爸爸刷墙的身影,轻声哼出了《粉刷匠》。等墙上全是浆糊后,我们才拿起春联,开始贴。我拿着春联的上联“和顺门第增百福”贴在左边,我又从凳子上下来,看看贴的歪不歪,便上去修正。在我修正的同时,爸爸把下联“合家观乐纳千祥”贴在了右边。这时,爸爸把下联贴好了,我也修正好了上联,我们同时默契地对视了一眼,然后笑了。上联下联都贴好了,还差横批呢,我拿着横批,站在比刚略高的凳子,轻轻地把横批“欢度春节”贴在了中上位置。

春联贴好了,看着新贴的春联,我的心情沸腾了起来——过年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逛超市的日记600字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前一天下午,郭老师要带我们去逛超市,同学们一听就来劲了,虽然外面很冷,但寒风阻挡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内心的兴奋和快乐抵御住了寒冷,同学们连蹦带跳地走向大润发超市。

到了超市门口,我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迅速地飞了进去,琳琅满目的商品一下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们首先走进了文化用品区,看到搭得像城堡一样的书,包装精美的铅笔,图案新奇的笔记本,这些各种各样的商品令我眼花缭乱,我恨不得全部买走。我看中了一支漂亮的钢笔,因为弟弟马上要上三年级了,得用钢笔了。我想买支钢笔给他,正好弟弟明天过生日,钢笔就算是生日礼物了。我连忙把钢笔紧紧抓在手里,生怕被别人拿走了。我们逛完文化用品区,继续向前走。路过电子产品区、服装区,我们乘着电梯来到二楼。只见,大家都忙着挑选商品呢!有的在挑选着孩子们喜欢的零食,有的眼睛注视着手里的商品,仔细挑选,还有的购物车里已经装得满满的了……我们几个人一路逛一路讨论,有点渴了,我便顺手拿了一瓶口乐,想着回家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大家都挑选好了,兴高彩烈地去结账。

这次的活动很有意义,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决定买什么商品,独立办事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四年级下册春节作文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在许多节日中,最不会令世人忘记,最欢闹的也就春节了吧!春节是旧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春节是儿母团聚的时刻,是子女对父母回归的期盼。

在不同的地方过春节,也就会有不同的味道。有热闹的,也有静谧的……因我住在小镇上,所以我就讲讲小镇上的春节吧!

其实无论在哪里过春节,都大致是相同的,知识氛围不一样罢了。在过年的前两天,街道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看得眼花缭乱。街上人山人海,别提有多热闹了。在除夕,大家都起得格外得早。小孩子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吧!大人们便是从早忙到晚准备晚饭。吃了年夜饭,大家便聚在一起闲聊,小孩们则欢快地放鞭炮。

最兴奋的莫过于12点了。12点时,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鞭炮,这一家点起,那一家也跟着点起。炮声不断,震耳欲聋。这时,跑上楼顶便能看见小镇上高低不一的楼房。空气中蕴含着燃放爆竹后的气味,越来越浓,令人感到刺鼻,但心里会莫名的开心

空气中的烟雾逐渐变浓了,在原本黑暗的小镇上有增添了朦胧的色彩。

在农村里,春节的味道又会不一样。在农村或许不会听到连续不断的炮声,也不会身在浓雾之中。有的或许是孩子们欢笑,大人们的闲谈,看似简单却带着传统的味道。

像惠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就不比农村与小镇了。这些大城市因为有严格的规则--不准放烟花、爆竹而体现出了另一种年味的春节。孩童们的嬉闹,大人们的劝说。

这是农村、城市、小镇不同的春节,你会更喜欢哪一种呢?

无论是哪种,大家都是在庆祝春节,庆祝新一年的到来。这一天,全中国的人民脸上都满带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年级过春节日记100字左右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大年初一,传说年会来,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把年吓走。

我早上六点就起床了,我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心就痒痒了。于是,我拿着鞭炮冲出客厅,外面一片漆黑,我拿出手电筒照明,我把鞭炮放在院子里,摆成一字形,看起来就像

一条长龙。

我手里拿着打火机,慢慢地蹲下,准备去点火,这时我提心吊胆的,但是我在心里鼓励自己,妈妈也来给我助阵。我打着火机,对准药捻儿点火,点着之后,我像风一样跑回屋里。我刚站稳,鞭炮

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

我在鞭炮声中狂欢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优秀年级春节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春节,不同以往。我们一家第一次在房山的姥姥家过年。这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山村,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除夕之夜,天色渐晚,村子里,远远近近,偶尔传来一阵阵鞭炮声。久居城市的我,好久没有听见鞭炮声了,感到很新鲜。我拉着妹妹想到院子里看看放鞭炮的情景,只听见舅舅喊:“开饭了!”舅舅神秘地说:“吃完饭,我带你们放鞭炮!”年夜饭开席了,一家人难得相聚在一起,有酒有菜,有鱼有肉,说说笑笑,团团圆圆。春节晚会开始了!大人们还在边吃边唠,我的妹妹却坐到电视机前。我最爱看小品节目了,演员们风趣幽默的表演,笑得我前仰后合。午夜时分,舅舅兴奋地告诉我:“要放鞭炮了!”我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舅舅把一大盒鞭炮搬到院子里,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鞭炮,舅舅说叫“大长红”。我奇怪地问舅舅:“为什么买这么大的鞭炮呀?”舅舅笑着说:“崩走怪兽,带来好运呀!”原来如此。这盒鞭炮盘成一大卷,展开一看,大约四五十米,在院子里绕了好几圈,才绕到院外。12点的钟声一响,舅舅点燃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火光映红了整个院子,我们全家老老少少都激动得拍手叫好,就连姥姥家的小狗也跟着撒欢儿。这时,全村都放起了鞭炮,好像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鞭炮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我们小孩子连蹦带跳,躲到屋檐下,捂住耳朵,一起融入到这场音乐会中,嘴里高喊着“过年啦!”这场音乐会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平息。我们小孩子兴奋得睡不着觉,大人们也不管我们。因为有个说法,就是“大年三十熬一宿,一年好运满地走。”我和妹妹一直玩到困得睁不开眼了,才去睡觉。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给长辈拜年,送祝福,收红包,好惬意啊!我把红包悄悄地收起来,准备给自己买学习用具或用在需要的地方。

这个春节,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春节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新的一年又有新的气象,四处鞭炮声响起,春节又飞到拉我们身边。

每逢春节,大家都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一起放鞭炮,一起吃团圆饭,谁发现饺子里的钱就代表他新的一年福运当门。

“哎呀”那是搬运烟花发出的声音,“嗤”那时烟花燃烧的声音,“乓”那时烟花炸开的声音。烟花们一起冲上天,犹如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给幽静的天空又增添了一份喜色。

回到家里,香喷喷的饺子已经上桌啦,我的眼睛闪闪发光,心想:一定要吃到有钱的饺子,来年得个好成绩!

开饭了,我和表弟发疯似的抢着饺子,生怕漏了一个有钱的饺子。大家望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最终,我吃得饱饱的,发现了一元六角,是个大收获!

到了午夜12点,我们将烟花、火炮等东西拿下楼,随着火的速度,烟花炸开了,形成一个美丽的景象。

春节,是结束旧的年月,迎来全新日子的节日,也是吉祥的象征,更是我喜欢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二年级快乐的春节话题小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除夕之夜,高堂居上,一家老少子子孙孙团聚。爷爷奶奶,父母,叔伯,姑婶,兄弟,姐妹,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在热闹红火的氛围中一起吃年夜饭,这也是中国人的家庭难得的一年一次的大团聚,是生活中最最幸福的瞬间。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人们的意识也随着时代而变化。 The Spring Festival is still the most grand festival of the year.On New Years Eve, Gao Tang lived on, and his descendants gathered.Grandpa, parent, uncle, aunt, brother, sister,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the same hall in the lively and popular atmosphere. This is also a rare reunion of the Chinese family.The happiest moment.With 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eoples consciousness also changes with the times.

一改古训所说父母在不远游的风俗,普遍呈现的是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耄耋倚门望儿归的奇特现象。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离开家乡去外乡打工已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年轻人以及还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过完年都揣着过好日子的梦想,抛妻舍子离开生养成长的家乡,踏上前方未知的陌生的他乡旅途,在艰辛的生活工作路上奔簸。幸福是这一代人人生遥远的梦想,看得见抓住它很不容易。

过年就是过除夕,过完除夕年也就过完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年年的年末春节临近,从天南海北赶回各自故乡的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一年一度地亿万人的大迁徙,火车飞机出现一票难求,是世界一大奇观。过年是在外游子心中根深蒂固的习俗。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百事"孝"当先,再遥远的距离,只要老人在世,赶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永恒的心结。

中华民族的年文化归根究底其实就是一个“孝"字,看望老人,伺奉老人,不管有钱无钱,不论富有还是贫穷,过年是一定要回家的。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归心似箭奔向生养自己的故乡,依偎在父母亲人身边。孝敬老人,接受长辈的切切的祝福及家族祭祖祈福的庄严仪式,都是中国人“幸福”的一个定义。人在囧途的疲倦、事业中的艰辛,一年来生活中的哀伤……都消失在年夜饭这一刻团聚的喜庆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完年,正月初一的早上,你看,迎来新年的人们开门纳客,亲朋好友串门走户,互拜大年,鞭炮声祝福声相映交辉,出门游玩也个个神清气爽。归途的疲惫,过去一年工作生活中的阴霾一扫而光。这就是春节之中的中国人。

任岁月偷去年华、偷去事业、偷去财富,癸巳遁隐,甲午奔腾,春节一到,梦想又孕育出新的希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一春节日记150字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个值得欢庆的日子,猜一猜,是什么日子?对啦。是春节。春节里,我想大家一定做了很多事,对不对?我来说一说我是怎么过春节的吧。我早上刚一穿好衣服,习惯地看了一眼窗外,啊。一场鹅毛大雪原来从半夜不知不觉地下了起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一进门,已经开饭了,我一坐下来,变戏法似的拿出红包神出鬼没地塞进我这个又大又宽的口袋,不过,我立即发现了,“谢谢奶奶。”我大声说。吃晚饭,人人使出给钱术,给我钱,收获不小。600元。我又点起了小炮,玩儿了一下午,同时,也开心了一下午。六点了,我们该回家了。啊,过春节好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