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运用联想作文(经典20篇)

浏览

6965

作文

443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全文共 2531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要求可分两个方面理解:

(1)“常见的修辞方法”重在“常见”。“大纲”明确指出常见的修辞方法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而对其他的修辞方法,如反语、反复、双关、通感、顶针、移用等,则不作要求。因此复习时要紧扣“大纲”,不要超出范围,浪费精力。

(2)“正确使用”表明高考对考生的考查是“正确运用”的能力,而不是辨识修辞手法。

金题透视

例1.(2008年高考湖北卷)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①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的字样;②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

上句:_______________

下句: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题目所要求拟写的标题需采用对偶句式,其实这就是一道拟写对联的题目。要求中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两个短语的限制,所以构思时应从这两个短语入手,根据短语内容在短语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即可。同时注意必须运用对偶句式。

【答案示例】点燃激情看激情的火焰驾祥云登珠峰照耀千山万水

传递梦想愿梦想的金凤载和谐伴嫦娥飞越四海五洲

例2.(2008年高考山东卷)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描写类语言应用题。该题形式上为图文转换,但实际上是考查考生的语言修辞能力和想象能力。完成这个题目,一要明确画面的构成要素,二要把握画面的动态特征,三要理解画面的寓意,四要满足题干中的所有要求。

【答案示例】她像一位天使,在五环旗上飞翔;她如一道闪电,在时空之中定格。

例3.(2008年高考广东卷)下面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把观察到的剪纸画面内容充分合理地表达出来。注意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观察剪纸画,看它是如何来表现两个人物之间“情深”这一主题的。要重点观察人物的外貌和动作。二是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深”这一主题。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掌握修辞手法的作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以增强文采和感染力,修辞表达要风格统一,逻辑合理。

【答案示例】您温暖的眼神像一阵春风,轻轻鼓励着我;您谆谆的教诲像一场细雨,默默滋润着我;您高大的身影像一把大伞,时时保护着我。谢谢您,妈妈!

例4.(2007年高考四川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

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谈话。

树叶(感激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

阳光(谦逊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和扩展语句的能力。扩写和修辞运用结合在一起考查,解答有一定难度。要注意题中“感激地”、“谦逊地”这些提示,发挥想象,做到组句贴切而生动。

【答案示例】树叶:①你用火一般的热情给我以新绿,给人们以温暖,给大地以光明,世界因你而流光溢彩。②你无私的关爱,慷慨的施与,温暖的呵护,使我的生命充满活力。

阳光:①你是大地的外衣,不单是我,和煦的春风、绵绵的细雨也为你增添了美丽。②你是绿色的宝石,没有你的质地,在你身上也不可能闪烁我的光辉。

难点攻略

区分易混淆的修辞方法:

(1)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的作用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②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借代的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夸张的作用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

(4)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①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②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③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5)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①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②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③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从高考命题来看,“正确运用修辞”主要有两个特点:

(1)着重考正确运用。高考考查修辞,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认,着重考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尤其如此。

(2)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高考考查修辞,注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有与仿写相结合的,有与“连贯”相结合的,等等。即使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往往是将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去考查,具体说,主要是:①仿照例句,②续写运用特定修辞方法的句子,③诗文鉴赏和阅读中修辞方法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生原创联想作文:没有父母的未来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了,一片寂静。

我就那样躺在床上,静静地。天上没有星星,只有一轮明亮的月亮。

我想到了一件事,月亮的光是靠太阳折射出来的,但它是寒冷的,不像太阳那样温暖。

我睡不着,想起了以前的事。那些开心,痛苦,傲娇,令人生气的事,现在,都变得陌生了,变得遥远了。

我的心是热的,但它不能将月亮温暖。我的心是热的,因为有父母的陪伴。

以前的事像一个怀旧的老电影,缓缓播放着回忆起的每一段。

未来像个谜题,一个现在猜不出来的谜题。

我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会没有了温暖?什么时候,我也会变得像月亮一样寒冷?月亮没有太阳的照耀,会怎样?一片黑暗?

就在那寒冷的月亮下,我悄悄的哭了。我讨厌未来,他会毫不留情地夺走我的父母,夺走我的温暖。

冰心奶奶的《吹泡泡》让我想起了泡泡短暂的生命,吹弹可破的泡泡。他会是什么感受,是人创造了他,也是人毁灭了他。

我的父母不会像创造泡泡那样创造了我又毁灭了我。但是,他们创造了我后,自己却要面临毁灭,这种没有父母的未来,我还能过的那样舒坦么?

我的生命就宛若那大海里的小船,因为有父母的保护,所以,在海里,小船没有遇到艰难险阻,也并不会害怕。但以后呢?我的生命里总是会没有他们,总有一天,我要一个人独自生活,我开始害怕,害怕没有了他们的世界,心会痛;害怕,害怕没有他们的世界,我会迷路;害怕,害怕没有了他们的世界,我不会掌舵。

我害怕,害怕上帝会带走父母,若能再久一点,再久一点,就好了……我不想有,没有父母的未来。

[小学生原创联想作文:没有父母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保护环境的联想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预览〗自然是什么?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生机景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魅力?或者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呢?我认为,好多景象处处都是,应该从学会发现景象,发现自然。自然是地球交给我们保护的,如果我们不注意环境的保护,未来将不再有清澈的湖水,茂盛的树林,更不会有小动物们的欢歌笑语。我想,每个人都注重环境卫生,少开车,多种树,不乱丢垃圾,地球会变得更好。我希望可以看到云层在空中飘渺,小鸟在天空翱翔,太阳公公普照着大地,湖水清澈见底,闪着光,草地时绿的,像摊子。几朵花像宝石似的镶嵌在绿毯上的美丽景象。这样五彩缤纷的景象是我最梦寐以求的。“最美的风景叫文明”,

这样的广告语可不少,中国是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国家,有着很多的名胜古迹,这些古迹正在被破坏,总有人在上边乱涂乱画,破坏那里的环境,总会有人在上面乱涂乱画,破坏那里的环境,应当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让风景更加美丽,更让我们的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好。有这样一幅图片,夕阳西下,湖水是黑色的,充满了“彩虹”般的油,一片片的与死在岸边,有的还在挣扎着,无数的水藻飘到岸边。原本生机勃勃的湖水已变得不堪一提。

[保护环境的联想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树的联想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市区街头飘散着一股独特、辛辣的气味,又到了黑板的花期。一球一球浅绿色的花团嵌在墨绿色的枝叶间,若树型圆浑些,远远看起来倒像极了花椰菜,饶富趣味。

我常在想,街道上如果少了树木,没有这些鲜绿的生命点缀,一切将会如何的灰黯、单调、死气沉沉?妈妈从事绘制道路图的工作,道路图由不同颜色的线条水平、铅直、交叉描述一条路,看来冷冰冰、僵硬的很,但有时用Auto Cad 补画上几株树木,顿时那条车道有了生气,人喧、车行、烟尘,彷佛近在眼前。

树木提供造材 、果实、新鲜空气,甚至人们心灵上的抚慰、系托。古文、诗词中便常藉树木抒发情感。古诗十九首便有“庭中有奇树”的咏叹:庭中奇树结了一树繁花,好漂亮啊!但“攀条折其荣”后,却因路途迢迢,无法将这种欣喜和远方的那人分享;席慕蓉女士也有诗写着愿化作花树,在爱人行经的路上郑重开满了花等待,而当爱人 视若无睹的经过,啊!那一地枯萎的花瓣是树儿凋零的心。

和我们这般相亲相偎、无声奉献的伙伴,人们却越来越不加以珍惜爱护。为了让门前多一块水泥地、为了盖起新大楼、为了整株树中占一小部分的木材,一棵棵树木被砍倒了,我彷佛看到那新截的干面在滴血、在淌泪!我彷佛听到它们嘶哑的哭喊、疾呼!出手伤害树木的人们,为何从未想过当下刀俎下的生命曾呼吸过千年 前的空气、啜饮过千年前的泉水?他应当不会想到谁苦苦力抗着温室效应吧?

树木是大地母亲的手指,哺育着生命,他们在地球上的资历比我们长久,让我们一起以谦逊、自抑的态度尊重他们、认识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多向运用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在国内,艺术院线缺位、艺术片市场规模太小,一直是被文化精英们诟病的问题。于是,方励这一跪恰好再次提醒了一些人,艺术片的生存空间到底在哪里?艺术院线又因何缺席?

一、从方励、电影人的角度来看

在文艺片普遍遭受市场经济规律碾压的现实困境下, “跪”与“呐喊”也许是以方励为代表的电影人为拯救他们心中的高水平电影所能采取的唯一方式吧。这一跪,跪出了一代电影人的不屈与微弱的反抗。适用话题:匠人匠心、文化人的姿态、情怀与商业等。

二、从文艺片发展的角度来看

商业片高歌狂进,文艺片生存维艰,这其中固然有着取悦大众基础不一的原因,同时也暴露了国产文艺片在表现形式上的陈旧与创作方向上的偏离。当前时代并非不需要文艺片,而是需要高质量的文艺片,需要创新接地气的文艺片。适用话题:文艺片的困惑与挣扎、创新、打铁还需自身硬等。

三、从观众的角度来看

在市场环境下,观众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而是电影圈的中心,我们的选择会引发电影市场的蝴蝶效应,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圈外人,拥有着评价和审视艺术的权利。文艺片的去与留,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一念之间。适用话题:为艺术发声、多关注传统文化困境、观众审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作中积累与运用语言的几种方法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语言运用有着严格要求。学生在习作中经常会出现“有话写不具体”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语言的积累。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语文课本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就是背诵。”现行苏教版教材插图美,语言文字更美。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名言警句、人生格言、成语等好词佳句,如道道甘泉,使人回味无穷。他们都是前人语言的精粹,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资源。如苏教版第六册《庐山》学完后,可引导学生积累以下好词:千姿百态、瞬息变幻、四蹄生风、云遮雾罩……

2、现代媒体中积累语言。

21世纪的今天,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电视、电脑等媒体已进入千家万户。教师鼓励学生在欣赏精彩画面、动人音乐的同时,用心听其中的语言。如最近的《雅典奥运会》,我让学生看电视、听采访,随时记录解说词中美的词语与句子,让学生获得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

3、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好文章的同时,还应多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应当说,阅读是作文积累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词汇;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多种知识: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等;它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一切,都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个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教学中,只要学生能读懂的作品,尤其是名着《西游记》、《水浒传》等,我都大力推荐,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与句子,然后再摘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4、学生交往中积累语言。

学生是社会的人,也时常与他人交往。在交流中及时捕捉他人闪光的语言,先在头脑里暂时记忆,后抽空做好笔录。

要想真正落实语言的积累,还需要同学们多拿起笔来,碰到好的文章、好的名言警句随时记录下来。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品位语言,最终咀嚼消化成为自己脑子储存的知识,到用的时候可以呼之欲出,随心所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花的联想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女孩儿,我喜欢,花的世界,五彩缤纷.我喜欢潇洒自如的菊花,喜欢开在深山里不知名的小野花,但我更爱朴实无华的桂花.

它的树干笔直,像一棵挺拔的小松树,日日夜夜为我们站岗.它有三个品种,一种是黄色的,叫金桂;一种是白色的,叫银桂;另一种则是桔色的,叫丹桂.

秋天,很多花儿都失去了往日的芳姿,小草也失去了平日的生机.但桂花却在此时默默的开放,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假如你用鼻子凑上去闻一闻,就能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繁星似的桂花开满枝头,四处小小的花瓣紧紧相连,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秋风一吹,桂花便”沙沙,沙沙”地飞舞下来,在空中追赶着,嬉戏着,非常快乐,像下雨一样.每当这时,我便会和小伙伴一起来到桂花树下拣桂花.

我把它们做成书签.给我的心爱书籍更添加一抹书香;我把它们做成装饰品,染香我的房间;我还把它们做成礼物,让它的芳香给每个人带来无尽的欢乐.妈妈还告诉我,它的花瓣可以做香料,也可以制作中药.并且它还是地球清洁工呢.

这时,我想到了老师,.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用心血浇灌我们,用知识哺育我们,老师不正像无私奉献的桂花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素材运用

全文共 2609 字

+ 加入清单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独自踯蹰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挫折而痛苦不堪:徘徊于夜色仍明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与痛苦,才能快意人生。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无颜面对己逝的宗族,他的挫折足可以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2004年黑龙江高考优秀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节选)

话题2:转折

材料加工:有转折的风景是美丽的。便如黄河般百丈九回的浩荡、密林的蜿蜿蜒蜒的神秘、山峰曲曲折折的奇伟,都是转折造就的。更有那"山重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带来的惊喜与顿悟,也都是转折的妙处。如同奇风秀景,有转折的人生才是精彩的。转折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生活状态的改变,更有对意志、生命力和对真理认知的考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由无数个转折谱写的。中华五千年的多少英魂,就是由无数转折造就的。

司马迁握着那杆沉甸甸的铁笔走来。他那依然矫健的身姿,依然从容的步履,丝毫没有带着对那次人生转折的沧桑与苦痛,他轻轻耳语:"是转折赐予了我勇气。"有些惊讶,那种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屈辱竟没能在他身上留下一点痕迹?不,留下了,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明白了,如若没有转折,司马迁恐怕还不知道自己修史的决心竟有如此之大,是转折赐予了他执著。转折是如此神奇。(2003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转折》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我们无可避免地要面对选择的考验。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要想彻底抛弃选择,恐怕谪仙人李太白都得摇头叹气道:"噫吁唏!难于上青天也!"可见,要先学会选择,之后才会懂得自下而上的立世之道。

我的脑海中走出一位头发花白而嗓音纤细如丝缕的老头子,这是谁呀?司马迁。老司马当年不过替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不想拂了圣听,挨了武帝一刀子。司马迁告诉任少卿说"每念及此,未尝不发汗沾衣也。"他想到死,一了百了,也想到老父亲的临终遗言。终于,他选择了含垢隐忍,写一部"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司马迁的选择给那些稍遇挫折就"临清流而赴死"的人上了生动一课,他活生生地让割睾丸的利刃变成接生《史记》的手术刀,其化害为利之术,良足谓今古奇观。(2002年高考河北优秀作文《发自心灵的选择》节选)

话题4:自我认识与别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了伟人。我们不禁要反思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摈除外界的干扰,在他们心中白己选择的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恃论中走向辉煌。(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节选)

话题5:变通

材料加工:司马迁着意讲“变”,可以说,他的《史记》的五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都在捕捉一个“变”字。他认为“天”是变的,称天变为“天运”。他认为“物”是变的,说“物盛而衰,固其变也”。他称历史的变化为“古今之变”,特别重视历史的巨变,说:秦楚的“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司马迁十分重视“通古今之变”的“通”字,“通”即贯通,就是对古今之变作贯通的思考。为了强调这一点,他还作了“略协古今之变”“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等表述。“略协”、“厥协”、“整齐”均指综合。总结,就是通过综合、总结而把握全部历史之变的大纲即规律的意思。

司马迁正是这样做的。他两次修正历史的断限,就是为了把握由黄帝到汉初的从统一走向大一统的规律;就是为了把握人心向背是历史发展决定力量的真理。这两点把握雄辩地证明了:古与今的阻隔是可以贯通的,人们是能够化古为今,化传统为现代的。由此我们看到,“通古今之变”,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而是卓越的历史智慧。(《论司马迁的“通变思想”》节选)

话题6:挑战

材料加工:司马迁注意到物产分布在不同地区,那么依靠商人互通有无,增进物资交流,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便非常重要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总结致富之术,还首创经济史传。更可贵的是,他还敢于反对正统的义利观。他非但不认为逐利求富是耻辱的、非正义的,反而认为这是所有人的共性。他引用俗谚说:“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的“素封论”是他为商人辩护、鼓励百姓从商致富的思想。他引用《管子》“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得出结论:“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正统文人要求百姓尊义耻利,认为趋利则失义。但司马迁却把利、义统一起来,为商人的趋利正了名。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在统治阶级鄙弃“小人喻于利”的时代,发出了离经叛道的异响,其光辉却仍然昭然于世。可贵可叹!(《司马迁经济思想初探》节选)

话题7:买镜

材料加工:(一)司马迁有一面镜,一面历史的镜,照出了上至轩辕下至汉武的人生沧桑,照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历史上人们一直称颂这样的镜,清彻明净,事无巨细,一览无遗。

可是还有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如此,人如此,镜亦如此。

所以,如果我要买镜,一定要一面特制的镜:一面光亮如洗,可察毫末:一面昏暗沉寂,模糊朦胧。

用一面特制的镜,照人、照世、照史,既不会让目光被瑕疵纠缠,也不会让失误遁形于昏暗,用特制的镜照世界,终会照来一个明媚的未来,(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买镜,我要特制的》节选)

(二)一个冷清、幽深的闪房,墙上的窗户里斜射几丝惨淡的光,一个无奈但又沉重的声音,低低地说:“我,接受,腐刑。”抬起头来,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对,他就是司马迁,他直言进谏,即惹来君主的大怒,并被赐予腐刑这种让男儿耻辱的刑罚。司马迁是不幸的,但更不幸的却是他的君主,亲手毁了这面明镜,却让昏镜当道,最终,一片惨像。(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本期话题》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联想为题的初中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科技发达了,说明东西都有奇妙之处,连书也十分神奇,不信,你瞧——这本书十分的薄,只有一个小型机器安装在书的封面,你们肯定会问我:就一个小型机器有什么奇妙之处?我来告诉你吧,小型机器里装有大量的资料,还有许许多多的特异功能。

假如你想看中国的资料,书里就全是关于中国的资料。有临海市、台州市、浙江省……还有中国水源知多少,绿化破坏了多少,有什么动物濒临灭绝。叫我们好好做好绿化工作,节约水源,保护动物等等的一些资料、图片,反正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随心所欲。

如果你看着看着,有些眼睛疲劳,就可以按一下小型机器上的黄色按键,你就可以躺下,小型机器就可以给你提供接下来要看什么资料,像放电影一样。要是你有什么心里话,不愿告诉别人,你可以写在书上,书会出现一些小字,来和你对话。如果你觉得无聊,书会提事让你做,注意:不是坏事。任你挑选。要是你得罪了别人,或者和同学们闹矛盾,与父母闹意见,不用你说,书会像一位小老师来为你指导,告诉你这样不对,但向别人或者父母道歉,告诉你应对别人或者父母说的话,表情要怎样怎样。如果你不想看了,又不想离开这本书,因为,无聊时可以看看……不用担心,请放心,你可以按一下青色的按键,书会自动缩小,塞进你的口袋里。如果你想听音乐,或者看电影,同样可以按一下各种颜色的按键,让你感到十分快乐,高兴,愉快。

这种奇妙的书有许许多多的功能,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你们还在犹豫什么呢?赶快订购,或者到周杭临书店购买,前十名有奖。赶快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第一章一杯茶的联想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茶,一杯刚沏的茶。浮在表面的干茶叶,一点点浸湿,一丝丝饱和,一片片下沉。转眼间,水色由透明转为了淡淡的黄绿色。这颜色又随着时间的一步步的推移而加深。在灯下的玻璃杯中的茶隐隐放出一种冷冷的绿光。不喜欢趁热喝茶,唯独喜欢茶凉了以后,一口口呷入、品尝。就如无边的夜色。其实凉茶与夜色有着共同的神韵——浓郁、冰凉、寂寞。夜,也唯独静默了,才回归了其本质,也唯有此时,心,才能真正得以平静。经历了白昼的喧嚣,在夜色里进行一番深刻的思考,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或许才是最美的,用朱自清先生的话来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所以,有时候,寂寞的人不一定就会觉得寂寞。

茶叶,全部沉在了杯底。一杯茶,幽幽地散着冷光,窗外,已是万籁俱寂的茫茫夜色。端起茶,呷上一口,凉意由胸腔上升带大脑,游走全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树的联想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身在校园中或在人行道两边,大树每天似乎都非常的悠闲,自在的随风摆动,有时我会坐在树下喝茶、和朋友聊天,抛开紧凑的行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它彷彿告诉我要适时的放鬆、调适身心,才能继续努力,它也陪伴我度过悠闲的时光。

大树虽然不会说话,却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因为有那延展的树荫,才能让树下的小草和孩子享受它遮阳的清凉,好像在告诉我要无私的奉献,不要只为自己求利益,也求别人安好,我可以从中学到:任何人都能为週遭的人带来欢乐与喜悦,自己也能从奉献中获得珍贵的友情。大树,教会我“分享的快乐胜过独自拥有”,为人付出能让我获得许多友谊。

在大树成长的过程中,盛开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朵,挂满了结实纍纍的果实,就像人们一样,在努力过后,结出香甜可口的果实,看到它,就像看见自己的目标一般,激励我不能输给困难,要勇敢面对,结下比大树的果实还要甘甜的果实,它,让我遇到任何事都不怕碰到障碍,要尽力去克服。

大树也像是我的好朋友,每当我有心事时,它都会静静的听听我诉说,从来不会对我冷嘲热讽,它使我的心情好转,也让我可以倾吐个人的心事,它教我在听别人讲私事、诉苦时,在旁静静的聆听,可以使别人有思考的机会,让心事一吐为快,纾解烦恼,我自己也能深刻感受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道理。

大树,就像我的老师一样,教会我要适时的放松身心、奉献自己、遇到难关要勇于面对,才能迎刃而解,还要耐心的聆听别人的心事,也让我记得要常热心助人,而且不贪求利益。大树虽然不曾开口,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里没有写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作文素材运用技巧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对极多初三学生而言,估计最为棘手的一件事,便是面对一个作文题,看似简单易写,却无从下笔,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对应的素材例子,下面我们来说说初中作文里面,如何将素材移花接木,一材多用。

事实上,作为一个初三学生,经过三年的写作训练,手里所积累的作文素材,已经足够应付各类作文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各位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每一作文题,扣题的立意方向和素材绝对不止一个。在一个作文题中,可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看你能否睁大眼睛找到它。第二,一个素材,绝对不止一种写法,而可通过转换素材,让它百变出不同立意,适合不同作文题。

明确这两点后,我们大致也就知晓如何用你的神眼与巧手去藐视所有大考作文题了。如果你还不知道,请继续往下看文章。

为了让你别跟作文题大眼瞪小眼,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叫挖掘与拓宽作文题的立意点。既然某作文题可写之材、可立之意多如天上星辰,就让我们找到这些“星星”。任何一个作文题,审题时,都可尽量从情感、成长(品格)、历史文化三个角度立意。尚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估计写第三种没戏,可着重从前两种去立意:

如“少年风采”,从情感角度立意,可写感恩父母、帮助朋友、关爱他人;从成长(品格)角度立意,正面的品格(坚持、拼搏、谦虚、团结等)都能成为立意方向。

聪慧如你,只要养成从“情感”和“成长(品格)”两个方向去拓展某作文题立意方向的思维习惯,会发现,原来,一个作文题,有那么多素材都能写。

拓宽立意点之后,你要做的第二件事,叫转换已有素材。一个作文素材,在通常情况下,其内涵肯定不止一个,这是由人做事的关联性决定的。我们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不是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独自完成的,其间会涉及到诸多人。在你做成这件事的过程中:别人会给予你各种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于是这件事便有了情感内涵;而你自己也会以某种品格(或创新,或坚持,或拼搏,或团结等)推动自己完成它,于是这件事又有了成长内涵。由此可见,任一素材,通过一定的转换,都可从情感和成长励志的角度挖掘立意点。

立意点挖掘完毕之后,先别急,素材转换的工作仍未完成。我们还需从不同角度去调整素材,让它与需要承载的立意相配。调整时,可重点从细节片段和议论抒情句两个角度进行。

所谓调整细节片段,即根据文章主题的不同,在一个素材中搜寻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片段,将其加以延长,综合运用各类描写来描摹此处的细节片段。而所谓调整议论抒情句,即根据文章主题和细节片段的不同,在叙事完毕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情感或道理的升华点评,以对文章主题进行升华。

如同样是“跑步”这一素材,从“坚持”这一品格的角度立意,可将细节放在“跑步受挫,坚持练习”上,重点刻画在操场上跑步的场景:对神态(脸色、眉头、嘴角等),外貌(汗水、衣服等)、心理(心中呐喊、感觉等)、动作(手脚摆动、身体姿势等)各方面展开描摹;同理,若用在“情感类”主题,则可写通过亲人/朋友的帮助,让“我”坚持下去,重点刻画别人关爱自己的细节。议论抒情句的调整同理。

当你认真做好拓宽某作文题的所有立意方向,并通过转换素材拓宽某素材所有立意点,做好这两个工作后,你会发现,作文,也就那点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运用拟人句的好处有哪些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1、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2、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3、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4、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5、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6、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

7、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8、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9、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10、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11、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12、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刚与柔的联想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时常走在春天的原野上,阳光普照,水光粼粼。青翠的草儿在山坡上温柔地蔓延,山却庄严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个硬汉。这使我想起海子的一句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这个世界到处都有刚与柔和谐统一的身影,不只是阳光与波纹。

都说山是庄严刚毅的,水是灵动温柔的,我却认为山的形体是刚毅的,灵魂是温柔的;水的形体是温柔的,灵魂是刚毅的。山若没有温柔的灵魂,那么它坚韧的峭壁上怎能长出奇异的松柏?水若没有刚毅的灵魂,那么怎还能上演水滴石穿的奇迹?柔为刚劲的山抹上了流岚云霞,山不再单调;刚为柔的水注入坚挺韧性,水不再寂寞。山和水都将刚柔并蓄,因而有了自亘不变的山水之章。

都说陕北是深沉的硬汉,江南是柔弱的女子,我却认为,硬汉的骨子里有似水的柔情,女子的躯干里隐藏侠义与肝胆。安塞腰鼓奔放与热烈正在渲泄无尽的热情,当鼓声戛然而止时,听到回声了吗?从沟壑的黄土原面上传来的回声,绵延悠长,难道不像硬汉在万巅俱寂的深夜发出的温柔喃呢吗?许多人会在陕北黄土上高原上呐喊,因为刚蹩脚中发出温柔的声音微妙动动听。雨花台浸满鲜血时,江南的温柔愈将惨酷与血腥扩散;温柔的女子本承受不起死亡的沉重,所以江南用刚毅百折不屈的肝胆照亮受尽屈辱的后道路。江南不是弱不禁风的女子,她有隐忍的风骨,因而今天的江南重新焕发容光。

自然界是美丽的,因为它柔中带刚,刚内藏柔。人呢?俗话说:“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萧峰侠义心肠对江湖兄弟,是刚;万般保护女子,是柔,萧峰成了金庸小说中典型的英雄。苏轼“西北望,射天狼”是刚;“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柔,苏轼成了人气最高的词人。温总理“决不向危害人民利益的势力妥协”是刚,为汶川地震受害者落泪是柔……

刚柔相生相成,交错并融于一体,我们的自然不再单调;刚柔相伴集于一身,我们的人格更加完善。刚柔相济的人们生活在刚柔兼并的世界里,我们感受阳光普照,水波温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树根联想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树根是生命的源泉,根不死,生命就不会停止。我曾经到过华山,见到过悬崖之上的云松。云松探出身去俯瞰深谷,这时它所依靠的就是那插入石缝,紧紧抓住巨石的根。根的稳固可以让树干任凭山风山雨的洗礼而不为所动,让枝叶感受雨后奇丽的虹。我曾经到过敦煌,在沙滩边缘见过几株仙人掌。仙人掌矮小,略长出地面几尺,沐浴着阳光。但据当地人说这仙人掌露出地面的部分仅是它地下根的三分之一左右。根深深地扎于地下吸收着水分供给枝干由树根联想的作文(7篇)由树根联想的作文(7篇)。

树根就是这样担负着最艰苦却最不为人所知的角色。它始终是生命的依靠。有根,无论多么艰险的环境,生命总能萌发。白居易曾体会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只要有根的存在,生命就永不停息。

树根就是依靠。对于高翔的雄鹰,根就是大地;对于外出的人们,根就是家;对于游历他乡的旅人,根就是故乡;对于侨居海外的游子,根就是祖国。叶落归根,在枝头饱经风霜的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一心扑向了根。根用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它们。百年前的香港、澳门就像嫩叶被风刮着离开了根,这种滋味是苦涩的。但叶又无时无刻不被根所吸引着,百年之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也将归来。叶找到了根,叶冲破一切寻到了根。

树根是基础,越是高大树干,越有深广的根。根每每都与树冠有着相同的体积。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写树根联想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仙人掌的联想作文450字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总是赞美牡丹的美丽、篱菊的勇斗西风……但是你们可曾想过,自然界除了这些“精英”之外,还有更多的花草在默默地无私奉献着。其中被冠为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就是其中之一。

生长在沙漠里的仙人掌的形象是朴实的。深绿色的肤色,不能与缤纷的花叶相比;肥胖臃肿的身躯,也比不上名花的婀娜多姿;身上没有美丽的衣衫,也没有出头露面;闻不到花香,却染上一身黄沙;得不到和风的抚慰,却乐于埋头苦干。

然而,仙人掌终有顽强的生命力,又怎么会在众多生命顽强的植物中被墨西哥人选中,成为墨西哥的国花?

试问:是谁在替横渡沙漠的人解渴?是谁使口干的人得到了水分的补充?对,是仙人掌。在各种特殊情况下,许多人会横渡无边无际的大沙漠,而仙人掌则主动供给水分,让口渴的人割破自己的皮肉解渴,难道这不是我们常说的无私奉献精神?

“给予比得到更好!”只要社会存在一天,我们就像在沙漠中口渴的人离不开仙人掌的水分一样地离不开爱心。我还是那句老话:“给予比得到更好!”让我们向仙人掌学习,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去无私奉献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花的联想作文300字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夏日已经过去,但荷却令我久久留念。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她能从那么脏的淤泥中长出来,并开的那么纯洁、那么美丽,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荷塘里,荷花们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有的荷花盛开了,像一顶皇冠,只有高贵的人才能佩戴它;有的只开了两三瓣,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等着人们来跟他拍照留念;有的只是一个花骨朵,像一个小水滴,稳稳地立在了枝干上面。一阵微风吹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

荷花对人类还有很大的贡献:藕可供人食用、莲子也能提供营养、荷花也可以供人观赏,作用真大!

每当我看到荷花,我就会想到清洁工。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不过我们还要感谢大自然,为我们现出这么美丽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一张白纸的联想作文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一张白纸,可以绘出五彩缤纷的绚丽世界;一张白纸,可以映出千姿百态的人生传奇;一张白纸,可以写出精美绝伦的千古文章;一张白纸,同样可以领悟文学世界的千古风情。文学世界的美妙与深邃,正是由一张张白纸开启。

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可以感受到恬美空灵的自然之息——我可以站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绘的绿色的陶醉,也可以站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我可以乘着刚朵拉去描绘东方威尼斯的画卷;也可以静坐在池边欣赏如裙裾般起舞的洁白的荷花。我可以手执长矛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我也可以在夕阳下看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古朴。在文学的殿堂里融入自然会感到别有一番风味。

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可以感受到人世间壮美的爱恨情仇——我可以朝谒曹子建,拜访李太白;悲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叹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感受“扬鞭策马驼铃古道,羽扇踯躅杏花南”的美妙境界。赞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献身;敬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大义凛然。人类那永恒的美、悲壮的爱,在历史长河中闪烁,在我的心灵中升华。

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可以感受到博大精深的历史名著——我可以感受到君子好逑的《诗经》;魂兮归来的《楚辞》;传承史家绝唱之《史记》,演绎英雄本色的《水浒》;乱世风云般的《三国演义》;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它们如同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霞光万道;如同草尖上一颗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晶莹剔透,清澈灵动。让我们沉浸于文学美妙之中。

一张白纸,可以绘满洛阳古都国色天香的牡丹;一张白纸,可以描出林黛玉泪珠下飞红万点愁如海的片片花瓣;一张白纸,可以映出长亭古道边无声的冷月。一张白纸,留给我们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促使我们打开历史尘封的画卷,沉寂于文学世界的深邃与美妙之中。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一张白纸上的文学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了一抹耀眼的两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运用先抑后扬写法的范文

全文共 7390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虽说文无定法,但是毕竟是有法可循的。我们常常读到那些大家们的名作,会感到身临其境,自己很快就能融入其中,那是因为他们非常娴熟的运用了很多写作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欲扬先抑

二、课时内容:

1、欲扬先抑的概念:

1)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写文章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战国策》中有一段“冯暖客孟尝君”的故事,文章的开头写冯暖既无爱好,又无能耐,还爱闹待遇、发牢骚,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者把他贬抑到最低处。然后却笔锋一转,写他如何为孟尝君经营“三窟”,写出了他非凡的才能。开头的“抑”是为了衬托后面的“扬”。如果你留神一下,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3)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2、同学们讨论我们学过的《蝉》一文写作方法。

3、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作:

1)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2)写一种动物

4、大家开动脑筋拟题

三、课堂作文大讨论

1、写人的:题材的讨论

2、写动物的:题材的讨论

3、口头作文。

四、例文介绍:

1、[例文]《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天津 郭韩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笑。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背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天的考试不记成绩,只是想尽量的发挥出你们潜在的能力。现在回答我: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们会想到什么?”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三道问题:

“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

“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减负”后的考试,和我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2、当堂点评:

本文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巧妙的构思——运用“欲扬先抑法”抒情达意,将一次别开生面的“不同寻常的考试”,写的情趣盎然,意蕴深远,令人回味。

晚自习语文老师宣布考试,“教室里叹气声已满天飞”,“F君”调侃的话,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老师因势利导,以“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会想到什么”为话题,开始了晚自习的考试,形式新颖,方法独特。结尾写“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前后句意不通。

2、《我的叔叔》

我有一个顶好顶好的叔叔,他最疼我,我也很喜欢他。他是个税务员,平时戴着大盖帽,威风极了。有时,他把大盖帽扣在我头上,我迈起正步,逗得大家笑。可是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对叔叔有了新看法。那是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去叔叔家玩。一进门,我就发现一位陌生人在跟叔叔谈着什么。见我们进来,那陌生人一把抓起叔叔的大盖帽,慌乱地盖住茶几上的一堆东西,便起身要走。只听叔叔说:“行,这事我一定能办好!”边说,边送那人出门。

趁叔叔去送客,我好奇地掀开大盖帽一看,呀!我一下子惊呆了,厚厚一沓“大团结”!哼,叔叔也会做这见不得人的事儿,真没想到!我气呼呼地想。不一会儿,叔叔走过来跟我说话,我故意装做没听见,就是不理睬他。

第二天,叔叔到我家,问我昨天怎么啦,有没有不舒服。我白了他一眼,一声不吭,心里横竖觉得叔叔挺不顺眼。为逗我开心,他把大盖帽扣到我头上,被我狠狠地甩掉了。

晚上,妈妈要我去给奶奶送鱼。奶奶就住在叔叔家里,我虽然不乐意见叔叔,但也不好说不去,只好去了。来到叔叔家,幸好没碰见叔叔,谢天谢地。我把鱼递给奶奶,转身就往外走。经过叔叔房间时,忽然听见里面有动静,我就蹑手蹑脚地把门推开一道缝,向里面望去。糟糕,昨天那个陌生人又在叔叔屋里。他又来干什么?我侧着耳朵,想听个究竟。

“我那罚款的事”这是陌生人的声音。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叔叔开了口:“上次那件事,按规定应罚5000元至10000元,但考虑到你是初次偷税,决定罚款5000元。昨天你那2000元,我已经替你上交了,明天你到所里再补交3000元吧!以后记着,要自觉缴税,别来那套”叔叔正对他进行税法教育。听到这里,我感到内疚和不安起来,是我错怪了您,我的好叔叔,对不起!

3、“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相类的两种布局方法。

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

鲁迅的《范爱农》也采用了这种手法。1907年作者与范爱农同在日本。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而被捕处于极刑后,消息传到日本,留学生大为义愤。当时他们集会骂清朝政府,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抗议,然而范爱农却说:“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徐锡麟是范爱农的老师,他竟说这样无情无义的话,因此作者说:“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在文章开头,范爱农给读者留下极可憎可恶的印象,这是极力的“抑”,然而接下去在叙述他俩以后的交往中,范爱农原是一个嫉恶如仇、正直有志气的人。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

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4、伯父从台湾归来

前几天,爸爸收到远在台湾谋生的伯父寄来的信,说他要回乡探亲了。

我别提多高兴了,整天猜想着伯父回来时会给我带什么礼品。

记得前年,远房的叔叔从新加坡回来一趟,临走时送我一件高级的风雪衣。我穿着它,人人注目,好几个同学向我打听,什么地方买来的?多少钱?我总是诡秘地一笑:大陆上买不到的。我想,这次伯父回来,肯定会带给我更好的礼物。哎,不知怎的,我眼前总浮现出想象中的伯父的模样。高高的个儿,油光的头发,一身笔挺的西装,乌亮的皮鞋,也许还拎着大皮箱

一天,我放学回家,老远就看见家门口围着很多人。我估计准是伯父回来了,便一口气奔到家门口,分开人群,挤进屋里。只见奶奶旁边坐着一个老人,约摸六十来岁,黑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看那样子,比我爷爷还要老。我愣住了,这哪是我想象中有风度的伯父呀! 奶奶先开口:“这是我孙儿琼琼。”伯父伸出粗糙温暖的大手把我拉过去,抚摩着我的脑袋说:“比相片中见到的大多了。”我任他怎么说,也不回答。伯父沉默了片刻,好像想到什么似的,站起来,抓过身边的旅行袋,从里面掏出糖果,对围着的亲友说:“谢谢大家来看我,请坐,请坐。”说着,把糖果分发给大家。不一会儿,乡亲们陆续走了,屋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我趁这空隙,扫视了周围,并不见大箱小箱,只有那旅行袋静静地躺着。我开始失望了。

以后几天,伯父总是出门,有时由我父亲陪着,晚上也常很晚到家。有时见他与爷爷、我父亲谈笑风生,可我毫无兴趣去听,我关心的是礼物,而伯父从未提起过这类事,我不免又增加了抱怨。我心想,伯父真是与众不同的“番客”。四邻们从海外归来的亲人,总带着让人羡慕的礼物,而他竟这么吝啬!同学们有时问起伯父带给我什么,我哑口无言,脸热到耳根。亲戚们按当地风俗送来猪腿、红蛋,为伯父“脱草鞋”(洗尘的意思),可他让奶奶一一退回,也没像其他番客一样回敬亲友,惹得亲友们背后数落。 十多天过去了;伯父要走了,我彻底失望了。我勉强地随着爸爸到车站去送行。在车站上,伯父再三叮嘱爸爸:“我走后,你赶紧把设备添置起来,有什么情况及时写信告诉我。至于那小学校,应该多添点电化教具和运动器材。”听到这些,我一下子呆住了,伯父的形象顿时在我眼前高大起来,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我,伯父这次带回一笔钱,想在村里办两个加工厂,还想资助一所小学。他觉得别的番客为故乡做了不少事,而自己常常感到内疚。

啊,伯父,你给我,给乡亲们带来了最好的礼物。

我转身想再望一下伯父,可汽车已消失在大路尽头。伯父,我等着你再回故乡。

【借鉴】

欲扬先抑。本文赞扬“伯父”热爱故乡、渴望故乡亲人及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高尚品质。而文章的前半部分处处在贬低“伯父”:他是那么“吝啬”,一点儿礼品也不给“我”带来,连远房的叔叔还不如;他是那么没风度,脸上爬满了皱纹,两鬓斑白,穿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人;他是那么不近义情,乡亲们送的猪腿、红蛋,一一被退回,也不回敬别人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抑低“伯父”,可是文章最后,从“伯父”与“爸爸”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慷慨、重情的人,他的内在“风度”使人敬仰,令人钦佩。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阿麻的故事

阿麻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只是我小时候镇上的一个邻居。

我们这个镇子并不大,叫真如镇,镇里大都是我们刘家宅的人。我家对门便是阿麻家了。 阿麻长得并不俊,甚至有点丑,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我们小孩子很不喜欢他。

记得那时,满园的柿子熟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溜进柿子林偷摘柿子吃,被阿麻抓往了。“好呀,小丫头,又来偷柿子了,走,见你父亲去!”不由分说拉着我就走。我犟着脾气不走,小伙伴们有的抱他的腰,有的用柿子砸他的头,我挣扎了出来,撒腿就跑。跑着跑着,不见了阿麻,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不消说,后来便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于是对阿麻便恨之人骨。

我们镇旁边有条小河,说小不小,每次上学、进城都要绕很大一个圈子。阿麻不知从哪儿搞来了条小木船,撑着小船为我们摆渡,而且分文不收,免费送大家过河,大人们都说阿麻积德了。可是没多久,阿麻收费了,大人孩子渡一次船要收费三角;再过一个月,竟涨到了一元钱。大人们很生气,纷纷说阿麻实在太缺德,敲自己人的“竹杠”。阿麻什么也没说,只是来来往往地摆渡,收钱,脸上常常露出兴奋的神色。渐渐的,人们发现阿麻消瘦了,撑船的力气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于是人们又抱怨阿麻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终于有一大,阿麻病倒了。听医生说,是癌症,活不长了。而这时,小河上开始架起一座石桥。阿麻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小石桥一天天地快要完工了。

阿麻终于死了,死在小石桥落成的那一天。一阵爆竹声后,镇长说话了。他没说多少话,后来他说:“这座小石桥是阿麻把摆渡的分分角角积攒起来造的。阿麻很早就知道他得了癌,但他一直没有说出来。临死时,阿麻还念念不忘镇上的人,他希望镇上的人们能原谅他,阿麻摆渡收费这么贵,都是为了我们这个镇哪!”镇长说着说着,哭了,镇里的许多大人也开始抽泣,就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觉得眼眶湿湿的。唉,阿麻,我们竟误解了他!

后来,不知哪位能工巧匠在小石桥上雕了阿麻的半身像,这样,阿麻便可每天目送着镇上的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大人喜气洋洋去城里办事了。

【借鉴】

①欲扬先抑。文章的主人公是阿麻;这个阿麻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文章先写阿麻的外形:“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难怪小孩们“不喜欢他、阿麻对小孩们很凶,不是“抓”便是“拉”,小孩们对他“恨之入骨”。至于大人们,对阿麻也有评价,因为他收摆渡费,而且不到一个月,竟从三角涨到一元,人们说他“缺德”,敲“竹杠”,连阿麻消瘦了,也挖苦他“为了赚钱连命也不要了”。可以看出,文章先是对阿麻这个人一抑再抑。直到小河上架起了石桥,阿麻死了,镇长才道出了石桥就是阿麻把收来的摆渡费分分角角积起来造的。这样,在这篇文章中,一个看似令人厌恶、确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便树立起来了。这里用的是先抑后扬的谋篇手法。

②曲径通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赞扬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但是,文章并没有直说,却是叙述了一些看来阿麻的品质并不高尚的事,特别是写阿麻从摆渡到造桥,先是买船,免费摆渡,不久却收了费,而且摆渡费猛涨。直到最后,才写出阿麻收摆渡费正是为了造石桥,为人民做好事。文章就是这样曲折地表现了一位品质高尚、值得尊敬的平凡的普通人。

6、听报告

布告栏上贴着一张蓝色的广告纸,用醒目的字体写着:留英博士,研究生黄衍报告会。地点:大饭厅;时间:9月20日下午三时半。

“又是什么长篇大论,立志成才啦,要当个好学生啦,还不是老一套!”我心里嘀咕着,顺手带了本《心有千千结》,走进了会场。

“与其听他吹牛、抖威风,不如瞧瞧琼瑶的书。”我想。

报告开讲了,黄衍西装革履,笔直地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我并不是伟人”不必要的谦虚。

“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英国剑桥大学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口气不小。

“我只想说些你们没听说过的。”——不入俗套。

“请给我40分钟。”——倒还爽快。

“要想有所作为,知识面必须尽可能广”——鄙人同意。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数理化好的同学决不能轻视语文”——是的,学理的最好有文学才能。 “我很骄做,但骄傲不一定错”——貌似奇谈怪论,但我赞成,人应该有一点傲气。 “我在母校时,老师就很难一致赞成我是个好学生”——哟,原来与我“同类项”!

“啪”——我手中的书滑到了地上,两眼直直地叮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会场里静得出奇。一千几百名听众的心仿佛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生动的报告!

【借鉴】

①欲扬先抑。学校组织听报告,在“我”看来内容是“老一套”,无非是立志成才啦,当个好学生啦,而且总是长篇大论,让人恹恹欲睡。这次听报告,“我”断定也不例外,故带了小说书进会场。这是对听报告的“抑”。然而这次报告却例外,越听越有劲,全神贯注到手中的书掉落在地上,明知也不去拾,“两眼直直地盯着他,耳朵里生怕漏掉了他讲的每一个字”,这是“扬”,极力赞美报告的内容好,报告的时间短。全文先抑后扬,抑是为了扬。

②亦庄亦谐。这是一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报告(可惜作者对报告的内容写得大少),写法也很诙谐别致,在记录报告人某些话后,插入作者的评议,如“不必要的谦虚”、“鄙人同意”、“原来与我‘同类项’”等,文白夹杂、数学名词的借用,都显得幽默有趣味。

7、买 鸡

国庆节前一天,家里正忙着大扫除。爸爸突然想起晚上舅舅要来我家吃饭,便对我说:“敏敏,你去买只光鸡。”说着他摸出十五元钱。

我兴匆匆地来到自由市场的鸡摊上。买鸡的人真不少,好不容易轮到我,摊主见我太小,替我拣了一只草鸡,浑身黄灿灿的。我乐滋滋地回家,心想爸妈一定会表扬我。

一到家,果然爸爸说那鸡不错,称称分量,一丝不差。妈问花多少钱,我说十二元。我想把找出的三元钱还给爸,可是摸穿口袋也找不到。“丢了?”妈说。我说肯定忘记在鸡摊上了,我转身要去自由市场。爸一把拉住我:“干什么?”“去要钱!”爸说:“卖鸡的多大年纪?”我说:“二十多岁。”爸说:“算了!这种做个体生意的人见钱眼开,怎么肯承认。”他还说上星期在国营店买烟,明明给了营业员二元钱,但对方心不在焉地跟别的顾客闲聊,最后说只给了他一元,怎么解释也没用,还诬蔑爸爸要赖钱。妈也说:“你吵不过他们的,别为三元钱被人揍了。”唉,自认倒霉,一件好事被弄成了坏事,可我心里怎么安定得下来呢?

过了半小时,我推托要到同学家去,便直奔鸡摊。那卖鸡的一见我,没等我开口,便说:“你这小鬼,真没头脑,多余的三元钱怎么不拿去。”我分明看见在他的钱箱旁压着我的找头。他一边给我钱,一边说:“给家里人骂了吧?”我点点头,真是哭笑不得。我谢了他一声,他说:“别谢了,我们都有不对。”他随手拣起一个鸡肫,说:“给你,这算你吃批评的补偿。”我怎么也不要,他硬是塞给了我。

我急急地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对爸妈说了。妈说:“这人不错。”爸爸先是不吭声,过了一会儿说:“恐怕我是用老眼光看问题。”

【借鉴】

①欲扬先抑。有一段时问,摊贩给人的印象不佳,似乎他们都是剋扣斤两、以次充好的利欲熏心者。本文“我”的爸爸、妈妈也有这种思想,因此当“我”没拿三元钱找头后,便一致认为无必要再跟小贩去计较,而且爸爸还以亲身经历说明计较是毫无用处的,还可能会招惹是非。这把小贩的形象一贬再贬,然而事实证明,那卖鸡的为人正直,且有自我批评的精神,不仅还了钱,还象征性地赔偿了一只鸡肫,这就一扬再扬。欲扬先抑的手法在本文中运用得很好。所以说,即使一件普通的小事只要通过巧妙的谋篇,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例文1:水的联想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辽阔无边的大海,烟波浩淼的湖泊,奔腾不息的江河,雄伟壮丽的冰川,潺潺流动的泉……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水,把我们人类的家园打扮得分外美丽,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你能想象吗,如果没有水,地球会是什么样的呢?那将是一片枯黄、一派死寂。没有水,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没有人。水,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人类的文明,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更是经济的命脉!

人们把水看作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无偿赠品,尽情的使用它、享用它。但是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水开始成了稀缺品,而且是无可代的稀缺品!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出了缺水的告急声!1977年联合国水会议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续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水资源危机正成为目前人类面临的追主要、追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

记的我以前看过这样一个电影:在中国一个十分缺水的山区里,打水都要从几十里以外的地方打,一下雨大家就把家里所有的容器全搬出来盛雨水,而我们却还在浪费水资源、破坏水资源,难道这不是等于在犯罪吗?我曾做过一次试验,如果正常洗一次手只需要约0.5千克的水,而如果用浪费水的方法洗一次手就要用约2.5千克水,大约是正常洗手的5倍!

面对水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水!历史上,有多少地方,由于水源的枯竭,绿洲变成沙漠,城市变成废墟。例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楼兰古城废墟、毛乌素沙漠中的统万城废墟就是见证。一个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商城,一个曾是显赫一时的夏国都城,由于没有了水,现在都淹没在流沙之中。一个地方没有了水,人们可以迁住他乡,可是如果地球上所有干净的水都被弄脏耗尽,人们又该迁向何方?

现在,我们必须面对事实,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国家,人均水资源即少,再加上污染严重,使我们赖以生存得水资源不断恶化!但是,更多的水,使人们浪费、破坏的。我曾看过一份十分让我吃惊的资料:生产同样多的粮食,我国要比美国多用一倍的水;我国万元产值的耗水量超过发达国家的一倍多!

我深信,只要我们珍惜、爱护水资源。把谁管好用好,一不滥用、不浪费而不污染水质,好好调配使用,再加上一些科学技术,不断广开水源,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世界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