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400初二【精品20篇】

人人都有梦想。有的人想当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为保卫祖国而赴汤蹈火;首都博物馆观后感400初二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浏览

5243

作文

167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参观湖南省博物馆是暑假活动计划好的。所以,那天一早我和妈妈还有外婆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原以为博物馆不会有太多的人,可从容参观。谁曾想,参观者络绎不绝,长长的队伍排出去好远,来观看博物馆>___楚文化展的人可真多啊!

首先我们直接来到了三楼,看到楚文化的展品可多了,那里有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刻制优美的“彩绘凤鸟纹木雕漆座屏”,以及“曾侯乙铜冰鉴”,还有贵重的双耳金杯,可爱的彩绘猪形漆盒······。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它虽然经过了千年,但还是没生一点锈,看上去还非常锋利,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这把剑是由青铜制成的,并且剑上还镶了宝石呢。

还有一件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文物是“曾侯乙铜冰鉴”,它的用处可大了,它夏天放冰块作冰箱用,冬天是放木炭作烤箱用的,真是神奇,我觉得古人真了不起。.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觉得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你看我们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了,不都是我们自己人类创造出来的吗?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将来创造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气温很宜人,没有了周四的寒冷,我决定去参观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于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能力超过100万人次。北京国宝荟萃,首都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历代宫廷古瓷,还可以欣赏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新首都博物馆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临时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另外地下一层还有潘玉良画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逐一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我对历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先参观了历史文化展览。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都展示在观众眼中。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啊!

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我对这种古董没有什么研究,只能停留在看的水平,看哪个好看就行,我拍了两张比较喜欢的,一个是松石粉彩多穆壶,还有镂空六方套瓶,这两种都应该算彩瓷,当然还有喜欢的,但手机屏幕小拍不下了,有些许遗憾。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一进入这个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个仿搭的戏楼,里面在介绍京剧的角色、行当,我没有坐在那里看,继续参观,从左边看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的演出资料以及他演出时所穿着的戏服,做工精致,保存完好。右边是京剧的脸谱及角色,因为我对京剧不是特别懂所以就不多介绍了,说错了就是对国粹的亵渎了。

还是看看民俗文化展览吧,还是民俗最贴近百姓生活了,这一点无论何时都是让人怀念的。这也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这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许多外国观众对这些老北京京腔京韵的文化也是感到惊奇不已的。当我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这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老北京的结婚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80后的人感到新鲜。结婚在老北京是件很繁复的程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虽然繁复但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完成了。过年是中国的大节日,过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节了,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财神、卖年画、贴对联、祭灶神,充满了年味,大人孩子各个精神饱满,迎接春节。老北京的街头满是热闹的景象,街头卖艺的一人踩高跷、舞扇、杂耍,一片太平盛世,体现了老百姓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地下一层是画家潘玉良的作品展,她是中国画家的女中人杰,最早一批留学海外的画家,从师西蒙等国外知名油画大师,虽然我是学艺术类的,但是对她的作品了解的并不多,但看了就有益处。

这次参观令我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_初中初二作文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第一课》一共有四个课题,分别是“爱国”,“勇敢”,“团结”,“自强”。

第一个课题是“爱国”,说的是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奶奶,她给我们讲述了她和亲人在那是所经受的艰难和困苦。

第二个课题是“勇敢”。上小学时,我们都学过一首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讲的就是革命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发现了日本人,他让他的伙伴回村报信,让乡亲们先离开那里。二小为了不让全村人受伤害,自己拖住了日本人,村民安全逃离,但二小却壮烈牺牲了。

第三个课题是“团结”。南京大屠杀时,南京遭受了日本人的血洗,当时在南京的外国人可以直接离开那里。可有一位叫约翰.拉贝的外国人,他不但没有离开,而且还帮助中国人。他说的一句话使大家永生难忘:这时中国人需要我们,我们不能走。这句话给了中国人民很大的自信,团结就是力量。

第四个课题是“自强”。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时,美国人的飞机给我们带来了帮助。中国人从来没见过飞机,以为在天上飞的是老虎,给他们起名叫“飞虎”。所以就有了飞虎队这个名字,飞虎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帮助。然后才有了中国的胜利。

经过《开学第一课》,我们知道,我们曾经有一段不可抹灭的血历史,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有那么多牺牲的烈士,才换来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努力学习,以后报效祖国,回报英雄先烈!

[开学第一课有感作文选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刚来到海南博物馆大门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高兴。远远看去一栋庄严宏伟的大楼竖立在我们的面前,我深呼吸,闻到了一股浓厚又古老的气息,仿佛又回到了古代。这些气息不是来自里面的国宝吗?我带异常激动心情进入了博物馆的展厅,刚进到展厅,我吓了一跳,展厅里文物一件件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在展厅里没有人喧哗;打闹,只有照相机和安静的人们在慢慢的观赏它们的美丽,虽然它们常年沉睡于土里,但他们的色泽和光华是泥土掩埋不了的。要不然它们不会被我们发现,更不会出现在展厅里。

海南省博物馆能让参观者穿越时空隧道,领略海南岛的历史奇观、古代文明及海南岛人的精神。

博物馆分为5个参观区.

第1个是介绍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海南省各族人民时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还有定期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有传承性、民众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本馆所展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

第2个是介绍三件文物都是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亓北古剑为国宝,三件文物都够得上重器之称。

三件珍贵文物重在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科研价值,代表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工艺水平;闪耀着历史之光、民族灵魂之光、先民智慧之光、中华文化底蕴之光。 本厅展示的三件文物,为海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第3个是介绍海南先民自各个时期移民而并未繁衍发展,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海岛移民文化。汉代开始,随着中央封建统治不断加强,或有将士挥师南下。开疆拓土;或有逐客万里披荒,开启文明;更有海南名士巍然崛起,彪炳古今,创造了瑰丽奇特的海南人文历史。近代以来,海南得风气之先,浓郁的海洋气息和异域风情弥漫在海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激励海南人民奋斗的动力。

第4个是介绍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海南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文物宝藏。近年来,随着我省文博事业的长足发展,全省各级博物馆的藏品也不断增加 。 本展馆荟萃了海南全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近百件,有浑厚凝重的铜器、 绚丽夺目的陶瓷器、笔墨精妙的书画等。这些文物是海南历史和文化的重要 见证。它们浓缩地再现了海南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展示其同祖国大陆源远 流长的密切联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离开博物馆后最大的感触是:我国的国宝不能掉入任何人手里,因为这是中华名族五千年繁荣富强的见证,也是中华人民的财富,是中国的魂。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六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我校组织参观了海南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来到博物馆庄严的大门前有着圣神的感觉,在门前我似乎就能感觉得到历史的气势和宏伟,那呐喊着解放海南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到了,我开始带着那份尊敬认真的观察这里的历史。

走进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厅,开启了一扇了解海南沧桑巨变历史的窗户。血与火、硝烟与呐喊、面容与情怀穿越岁月,深深地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参观者。

一艘木船,一列火车,分别呈现在两个展厅的前面。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摆设,寓意着展览两大主题:“解放”和“开放”。走进不同的展厅,观众感受到的是不同的震撼。

为了解放海南我们的渡海作战部队不惧惊涛,勇对骇浪,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依靠简陋的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军舰”的世界战争史奇迹。创造了我们下一代的幸福这是难忘的并且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

历史上,为了强岛富民的理想,为了让每一位岛上居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努力探索各种发展海南经济社会的方向、道路和模式,即使为此遭受损失,蒙受冤曲,甚至抛撒热血,也矢志不移,誓死追求。正是靠着他们的坚韧和坚持,海南坚实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今天,我因继承先人理想,接过发展重担,正是当代人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绘就一个更美丽的海南,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做一名有利于社会的青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二开学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下着蒙蒙细雨,树叶儿正为我们欢呼,开学典礼即将开始了。

同学们站在绿绿的草地上,叽叽喳喳的对其他同学说着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开学典礼开始了,老师来维持纪律。只见五位领导——陈校长、张校长、陈主席、周书记和唐校长依次入场。由主持人周书记宣布开学典礼开始。

第一项:放《国际歌》。只见领导们庄严的站着,一动不动。这时,几只小鸟也被这动听的《国际歌》给震住了。

第二项:陈校长讲话。陈校长对我们说了那些在上个学期里成绩较好的班级,比如:我们六年级的扩二班语数第一名,86班英语第一名。没有表扬我们班,但我还是要好好学习,争取下一次表扬的时候有我们班。陈校长最后让我们努力学习,争取每一次考试都取得好成绩。

第三项:张校长讲话。张校长对我们说:“我们学校的成绩在县里总是名列前茅。上个学期我校四年级和六年级在期末抽考中,在县里排名第一。”张校长一边讲话,一边观察下面的纪律,并表扬了四年级的同学纪律好。此时,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我们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比我们小的同学遵守纪律观念还不强。张校长又为我们提出了四个要求。1、从小要有远大的理想。2、增强安全意识。3、讲卫生。4、爱学习。最后对我们提出了美好的祝福。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

伴着小鸟叽叽喳喳地歌声,开学典礼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教室,领导们的发言仍在我耳旁回响……

今天的开学典礼真让我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不过,红军为什么能成功呢?是因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吗?我认为并不是。如果只靠奋勇杀敌是完全不够的。战斗拼的不仅是力量,还需要一种可贵的东西——信念。当时的环境简直无法想象。如果让现代人尝试这种艰苦卓绝的……

不过,红军为什么能成功呢?是因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吗?我认为并不是。如果只靠奋勇杀敌是完全不够的。战斗拼的不仅是力量,还需要一种可贵的东西——信念。当时的环境简直无法想象。如果让现代人尝试这种艰苦卓绝的抗战生活,恐怕两个小时就坚持不了。正是当时的这种想要建立新中国的信念,才使革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才使每个坚强的红军流的血与做的事都没有白费。

不仅战场上需要信念,生活中的种种事也同样需要坚强的毅力,我刚开始带着一种只是好玩的心里去尝试学围棋,但是感觉越学越费力,差点放弃了,后来妈妈告诉我:“做什么事都要具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做到极致。”我听了妈妈吗的建议,最终学到了现在,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并发现了围棋的兴趣,回想起来,我才发现——信念是多么可贵啊!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似乎是无忧无虑的。但是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吗?当然不是,当时红军每天只吃一粒豆子,每天还负担着百里的路程,随时还有生命危险。当时的环境是多么艰苦啊!请各位正在抱怨自己是多么悲惨的人,想想当时的环境吧!我们现在享受新中国的和平美好,但是当时红军们得到的几乎只是憧憬和向往。可以说,现在我们的每一片美好,都是当时红军用自己的青春,血肉,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我们马上就要去军训了,我们可以体会到《开学第一课》中做一名军人的劳累,虽然不是全部,我希望用节目所体会到的点点滴滴用在体验军训上,你们军训的质量一定会大大地提升。

最后,我局的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生活在这个年代,就应该体会现在美满生活的来之不易,就应该学会珍惜。让我们向红军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致敬!

[初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诸城市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博物馆于1979年建成,占地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整个馆区为庭院式布局,是一处具有民族特点的建筑群。走进牌坊式的门楼,穿过题有“琅琊旧郡”、“密州名区”的月亮门,沿着宽敞平坦的甬路,步入开阔的庭园风景区,就是具有民族形式的雄伟的文物陈列厅。该厅陈列由序幕厅、北展厅、南展厅三部分组成,共陈列和收藏了诸城古代和近现代珍贵文物标本1.5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0余件,二级文物70余件,三级文物4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有700余件。各展厅运用地图、照片、图表、模型等方式,以远古时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为分界,系统介绍了诸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疆域演变、名胜古迹、各种文物、历代名人等,生动地显示了在各个历史时期诸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概况,展示了诸城人民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诸城博物馆收存的文物,上起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存,下至近代的各类文物。既有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表达人类文明的原始文字、绘画,制作精湛的铜器,品种繁多的陶器,精美绝伦的瓷器,还有显示社会发展的各类文化艺术品以及灿烂多姿的装饰品、石刻造像和浩瀚众多的乡邦文献与史料典籍。这些人类文明的精华,充分反映了诸城的古老文明。

馆藏文物中最为珍贵的一级藏品主要有7件:1.战国时期铜制鹰首提梁壶,造型奇特,制作精湛,是全国罕见的稀世之宝。2.战国时期铜编,一组共有7件,造型厚重,纹饰繁缛,工艺精湛,保存完好,上铸有铭文,它对于研究齐、鲁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3.反映南宋时期“红袄军”反金活动的元帅右监军印,印为铜铸,呈正方形碑形纽,印文为叠篆书体“元帅右监军印”,背刻“辛卯年”及“山东淮南行尚书省造”。该印是山东农民起义、组织红袄忠义军进行抗金斗争的证据。4.大明宣德年间青花大碗,造型厚重,纹饰严密,颜色黛青,瓷釉润泽,为明代瓷器代表作品。5.凉台汉画像石刻--髡刑图、题铭图。6.明丁云鹏白描《十八罗汉画卷》,卷长7米多,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丁云鹏临摹的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后部分是李流芳行书体题跋“十八赞”,书法清秀,内容丰富,堪称珍品。7.清代山东名士高南阜诗稿册,册为折叠式,系南阜用左右手所写的诗句草稿,并有高氏所藏古印及个人雕刻的印章、印模,如“关中侯”、“刘伶之印”、“东方朔印”、“南阜老人”、“高凤翰印”等。

藏品中的陶器计有1300余件,石刻有50余块,玉器1700余件,书画700余幅(册)。馆存古旧书及乡邦文献计共4000余册,碑拓本400余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参观古代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妈妈们带着我们几个到了普陀博物馆参观。那是一个十分偏僻有窄小的地方,而且外面的造型非常老式,让人感觉有点茫然。可是当你跨进大门就会让你大吃一惊,好像来到了渔民的皇宫一样。这是一幢二层中国古式的仿造建筑,栏杆上精雕细刻,房子前的空旷地都是用石板铺成。在里面让我们回味了前的沈家门渔村风貌,渔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里面收藏了渔民老前辈们用过的最古老的各种船,有大捕船,双拖船等……好像只要我们一眨眼,就能回到过去,看到渔民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如箩筐,鱼叉等…在透明的玻璃柜中,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人物、景色。在一旁的墙壁,还有一首有意义的打鱼词:“吃吃雨淘饭,困困湿舱板,裤脚缚草绳,风沙当背心。冬打天暴夏张网,秋柯大捕无没空,柯得鱼虾满舱板,剩下只有一竹篮。篙子一甩,上岸讨饭”。把过去的人捕鱼的辛苦和沈家门渔港做得有声有色。

来到第二层,走进了大厅就是四德堂,迎面的八仙桌上放着猪头和鸡鸭鱼肉等供品,妈妈告诉这是我们舟山人的习俗,每逢过年时都要祭祀菩萨。在旁边还有龙椅,龙櫈,和古老的电话机,真是庄严气派。往里走去,里面还有古代人用的煤油灯,古代人穿的衣服、生活用品、取暖的暖炉等。在墙壁上还有清代名人留下名句。

参观完了这些珍贵的物品,我的脑海里印出古时候的老百姓怎样生活,渔民们怎样捕生。虽然历史在前进,但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古人的辛勤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走进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博物馆的印象,最初是从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那巨大的恐龙骨骼开始。那时,应该是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利用某个周末带我去的。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恐龙,被这庞然大物震撼了,惊讶于她的巨大、不可思议,也有点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吓住了。于是对于那时自然博物馆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这恐龙上了,其他的就什么不记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馆每年都有新的出炉,造型各异,主题不同,种类越来越细化,总之是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从外型上来说,如今的博物馆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上海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青铜器、天圆地方的造型不仅成为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与博物馆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显示了设计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内部设施上,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快速发展,展馆的已愈发先进和人性化。宽阔明亮的展厅,玻璃的展品放置处,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灯光,感应灯,室内良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展品,同时也给我们参观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这些硬件,博物馆里的软件也日益提高着。如今,很多博物馆都有电脑查询系统和介绍,你可以通过小小的显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了解整个博物馆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通过登陆各博物馆的网站来了解。另外,每个博物馆都配有专业的导游,能较详尽地为游客作介绍,力求让人们看懂、理解些什么,才能物有所值。如果你不想请导游的话,也可以租借讲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个人喜好随时放讲解录音,同样能很快地了解、获得知识。

博物馆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反映着上海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质量的一种提高。可喜可贺。

人们都说,上海的明天会更美好。而我坚信,上海那么多的博物馆的明天一样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又想着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了几个馆。我从人民广场中心走到北门,工作人员说这里作为出口,参观要绕到南门进。天气很热有点盛夏的感觉,我只好边欣赏广场的花秾草绿,边慢慢绕到朝阳的大门。远远就见参观者顶着烈日排着一条长龙,我再沿着长龙队伍挨在最后一个。好在我有习惯外出总带一份报,看看报纸新闻,脚步一点一点往前移,也不觉焦急。等队伍拐过弯我回头看了一下,呵,“尾巴”长长的,起码和我一样要排30分钟才能进。

上个月刚来过,所以一进门就很熟悉地取了一份《参观指南》直往三楼。三楼有三馆一室: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两涂轩”书画专室、中国历代印章馆。

依次参观,先看绘画馆。介绍说,中国的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毛笔、墨、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而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像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这就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最大区别。

欣赏了馆藏珍品及介绍,至少是增长了一点基本常识。我以前只知道国画最出名的是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其实还有院体画、文人画、丹青、写意等。

在书法馆,从甲骨文看起,金文、秦小篆、隶书、草书、到楷书的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特有的古代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展出的作品展示了中国文字形态的演变过程,以及人们在记录书写这些文字时对美的探索。

看书法展就想起我们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学毛笔字,先描红后学大字,再学小楷字,老老实实学也算能基本写得像。后来有学过隶书,能简单的掌握字形特点。又有段时间模仿草书,好像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很好看。但我没真练好一样字体,成人后的字就行(书)不行草(书)不草的无章法。进单位后当我看到同事中有几个人的字都有一定的功底,有写隶书的有写楷书的就很佩服羡慕他们,也那时知道了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我喜欢像(真草千字文)的字体。

印章馆也看了。以前只知道现在社会还要有印章,私章、公章。私章是个人的凭证,公章是执政的权力象征。还知道文人书画上有了印章会更具收藏价值。通过展览馆的展品介绍,了解了印章术语、篆刻艺术、印章质材等知识。

说真的,展馆的藏品非常丰富,要细细看才能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二作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_3000字

全文共 3508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在电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简单的说说我的想法,就像小学时候的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此后的电影完全的进入了电视剧时间。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结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达加元妮,方登加养父母这两条线并行不悖,基本没什么关系。张静初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她的花瓶演技,时不时的秀几句英语(在《拉贝日记》里她就是这样),以此显示显示她的国际范。陆毅一出场就一脸无辜的坏相。你不想演坏人,我懂的,但是导演让你跑送子观音的龙套,没办法。贾媛媛他爸贾志国也打了一回修电话的酱油,二十年过去了,你胖了,岁月无情的为你留下了富态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温哥华更美。社会主义拆光了再建设,盖广场,盖百货大楼,然后留下你的小屋,等着死去的亲人们回来。你说买了房,搬了家,他们就找不到了,于是她还真就找回来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坟边,突然起身,然后慢慢的走两步,找个清凉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说,陈道明和陈瑾演得很好,很稳很自然。陈道明演戏很有爆发力,给陆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发上突然拍起来“你到哪去了”,都很流畅。陈瑾淡淡的酸气,和她临终前对张静初的爱的表白都很到位。这让我恨得牙痒痒,养父母都这样了你也不回来看一眼,就忙着和陆毅在寝室里,抓被单造小人,太不是个东西了。

说一下这部电影穿帮的地方吧,其实这里面很多不是穿帮而是广告。以前找穿帮是乐子,现在找穿帮,正中了广告商的下怀。

1988年(电影说是86年后的两年),陈道明和陈瑾商量给张静初报志愿的事。陈道明穿87式军服带中校军衔没问题,陈瑾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1988年4月,中央军委下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文职干部不授军衔,不着统一的制式军装,只佩带统一的胸章符号,胸章背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胸章符号”字样。直到1992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佩带文职干部肩章、领花。1992年,陈瑾饰演的养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记儿子,花了5000块装了个电话机。这个情节没大问题。我们家那边88年前后电话还在按级别装,要不就的有钱排着。我家94年装的,还花了2000多。但问题是,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电话机通话的电不是从电话线里来的么?贾圆圆他爸,你这酱油打得太有才了。

军队的房子,尤其是军区宿舍那种,在过去是严格按照级别给分的。1976年旧军装,看不出陈道明的级别,但就两屋一厨来看已经是不小的干部了,从后面倒退,我估计是营连职干部。88年中校军衔,县团级;90年左右大校军衔,师局级。可这房子怎么就一直没换过呢?是怕张静初找不回来呢,还是真的像传说中的安德罗波夫一样在做总书记前一直住70几米的公寓?这是多么优秀的共产党员啊!

90年工商银行的存折什么样?是那个红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样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折是蓝色软皮的,上面画着人民储蓄的标志。工商银行,你作为赞助商,花了那么多钱,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谱一点?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车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绒服。我第一次认识这个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图斯的队服,那时候斑马军团的赞助商还是SONY。根据kappa的官网介绍,kappa是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96年你有钱了,可能是去欧洲买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摊买的么?看来那时候杭州的山寨货很新潮,不负温州义乌之盛名。

方达96年有钱了,于是在剧组的安排下买了辆宝马。那时候宝马奔驰林肯凯迪拉克,没个一百多万根本下不来。可能你太有钱了,不在乎这一百多万,可你这香槟色的宝马样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钻进车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说到开车,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伤。根据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残一肢的方达是不可能申领驾照的。这么些年你无照驾驶,就没被警察逮着过么?

为了表现海外华人的爱国之心,编剧安排张静初在温哥华看CNN的新闻。一洋大叔说,“有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你”,然后张一脸的无知状。CNN的新闻,灾区一片狼藉,连个人影都没有,主持人一个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就像是在拍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一样。外国记者进入地震核心灾区已经是地震发生将近一周之后,那时候总理都二赴汶川,写下“多难兴邦”了。在这之前的几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这再买机票赶回国,从北京买票去成都,里外里折腾几天,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等得了么?归根到底一句话,《唐山大地震》的剧组,你们找找CNN最早播发的汶川地震的新闻会死啊!你们拍的是电影不是电视剧,道具就不能准备的精良一点么?

这部电影一共140分钟,头40分钟,我一直在看电影,并时不时感到眼眶湿润。后100分钟我一直在找这样的乐子。没办法,情节太松散了,跟不住。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题材被冯导浪费了。据说在此片开拍之前曾有专门的红头文件要求“避免引起伤痛回忆”。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处的心痛。以仇恨掩盖受伤,以亲情化解痛楚,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电影结束的时候,随着王菲的歌声,出现了一望无尽的人名墙,那不是一堵堵墙,那是几十万意外逝去的生命。说句题外话,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设计的,盖房的,买房的,把楼盖好,把桥修好,设计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径的钢筋,多用些高标号的水泥,不要急着赶工期,该养护好的的一定养护好。工程中层层扒皮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希望每层都少扒一些,多留一点给工程,给工人。我们花两三万一米买来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灾难来临之时能保我一命。这是我看过本片之后最真切的感想。电影头二十分钟太恐怖了,当年多少唐山人是因为简陋的预制板楼房而丧命,这样的悲剧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这样的悲剧能够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

我还希望中国以后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强烈的地震,遇难者的名字无法刻满一堵墙。所谓“天佑中华”不过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国人当自强”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结束时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样,我是真诚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二十四万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安徽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忘了是谁说的,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请去它的博物馆。而这次参观博物馆,也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下午一点钟的时候,车子从学校出发,经过几十分钟的车程,终于抵达目的地。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气势宏伟的博物院,呈现的是立方体的结构,简单大方,干净利索。砖瓦的颜色是暗色调,建筑的外表花样独特,很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像青铜大鼎上刻着的铭文。建筑物周围的景色也很雅致:有水,有桥,有瀑布,还有一块大石。漫步四周,好似到了仙境。而穿过石拱桥,便到了博物馆门前。进入馆内,首先便看见一幅巨大的浮雕,精致宏伟,而我们在浮雕下留影后,便开始参观。

首先参观了安徽文明史的陈列。安徽人类历史可上溯至250多万年前的人字洞遗址,亚欧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各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里面珍藏大量宝贵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玉鹰,西汉的环形玉龙佩,以及战国时期的铸客大鼎等,个个价值不菲,做工精良。

然后参观了古代工艺珍品,富丽华贵的金银器,典雅润泽的玉石器,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独特的铁画,造型别致的竹木牙角器,无不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与才智。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北宋的金边玛瑙碗,碗边依稀泛着金光,碗身还带着些斑迹,却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除了金边玛瑙碗,还有木雕李拐像,刻画的也是栩栩如生,浑然天成,令我不禁对雕刻者燃起了敬佩之心。

除了工艺珍品,文明史的陈列,我们还参观了安徽的文房四宝的陈列。

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自古以“四宝”齐全著称于世,千百年来,安徽生产的选址,徽墨,宣笔,歙砚因制作精良,风格独特而闻名遐迩。宣纸洁白如玉,细薄光滑,经久不脆,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而徽墨以松烟,油烟为主要燃料,经过多种复杂工艺制成,具有“落墨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宣笔以选料严格,精工细作著称,毛纯耐用,刚柔得中,形成了“尖,齐,圆,健”的独特风格。而歙砚更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歙石坚润,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也是这一特点,让它著称于世。

走出博物院,看着那一块块青砖,它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安徽的历史,诉说着安徽的自豪。而通过这次参观,也更让我了解了安徽,了解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土地。

我爱这片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这次我们参观的展览是"古代中国".

我从小就喜欢历史,这次参观是我期待已久的。在参观前我从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是以王朝为线索的,从远古时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记录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里参观的人很多,"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整整分为八个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和古朴的图腾,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和战国七雄,秦汉时期的强盛和文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乱后,中华文明迎来了隋唐的鼎盛繁华,无不让我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其后的宋元明清,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慢慢落伍了,这个展览好像是一幅历史长卷,记载着华夏文明从诞生发展到繁荣衰落,对比博物馆楼上的"复兴之路"的展览,正体现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和科技,到我们这一代人,正承担着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我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会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篇二: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馆的最后一步时,不禁连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文明的瑰宝呀!我很庆幸今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学们一起观光,一起分享,一起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层逛到五层,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一直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岁月流转,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年的东西,今天依旧那么清晰。看似简单的,其实这些全都是让人洒尽汗水的。远处金碧辉煌,活灵活现的佛像,往近处细细斟酌,才知道这一道道的刻画有多么不容易。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同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北京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 .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品味着这一本收获,触动着笔尖,记录着这一段记忆。在千里之外,好像又听到了赞叹。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2154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先驱城市,百年激荡征程所留下的文物史迹都需要珍藏,也正因此天津博物馆在展示近代中国历史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天津博物馆新馆开门纳客已将近半月,很多人的观后感都是新馆充满时代感、突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总之归纳起来就是很“潮”。然而您可知它的发展史其实几经曲折?此次“重展新颜”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门道”可看?

萌芽中国博物馆的沃土

天津的沃土滋养了近现代博物馆的萌芽。据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中国早期的博物馆的产生基本是沿着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或是附属在教会学校中的博物馆,另一种就是由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多少与当时的博览会有点关系。而谈及国人自建博物馆的拓荒者,就要说到创建了天津教育品陈列所的陈宝泉。陈宝泉是近代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在策划效仿日本博物馆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陈回国经过准备,于1905年2月10日在玉皇阁成立了教育品陈列馆,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据当年《教育杂志》引用《日日新闻报》9月1日—29日统计,陈列馆共接纳了观众7121位,特别是其中有女观众2251位,这个观众量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小博物馆也不算少了。

陈克特别指出天津的这座教育品陈列馆,其实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的中国第一座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要早,除了根据张謇日记记载南通博物苑在1906年还在规划外,《南通市志》也认为南通博物苑在民国元年(1912年)才建成开放,而天津教育品陈列所早在1905年2月已经开门纳客了。虽然只是个专题博物馆,虽然后来被合并只存在了三年,但教育品陈列馆应该是中国人建的第一个博物馆。

那它跟现在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关系呢?您接着往下看。

博采众长汇集一馆

现在的天津博物馆主要由天津博物院、广智馆、市立美术馆汇集而成。先说说这天津博物院,据陈克介绍,它的创办人严修的次子严智怡与陆辛农、李琴湘、华石斧等人在教育品陈列馆的原址处设立了天津博物院筹备处,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物,很快征集到自然标本1400种,古代文物2300种。原计划1917年正式成立博物院,结果当年的大水把建馆时间推迟了一年,1918年天津博物院成立开放。该院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社会动荡屡次改名,直到1950年才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一博物馆。

既然有第一博物馆,那肯定就有第二博物馆了。这第二博物馆就是平民教育家林墨青创办的广智馆。林墨青在1923年曾经参观过山东济南广智院,济南广智院是一座将宗教宣传与科学、娱乐结合起来的文化馆性质的机构。受济南广智院启发,林墨青于1925年成立了天津广智馆,其中陈列部共有3700余件展品,内容多是一般常识性的资料实物,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自然、社会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共六个部分。广智馆更名不像天津博物院那么频繁,只在1950年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二博物馆。

到了1952年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开始筹划第一和第二博物馆合并,同年10月初两馆合并工作完成,组建成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年底又并入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座美术馆的天津市市立艺术馆。1955年3月在原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基础上建立的华北人民博览馆也被并入历史博物馆。不光合并,也曾拆分了一个博物馆,1957年底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艺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天津市政府于2001年决定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再重新合并,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天津博物馆。直到2004年落脚于银河广场,天津博物馆这才算经历完了前50年的曲折多变和后40年聚散两依的发展史,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在2012年5月迁址到了天津文化中心绽放“新颜”。

古文物也可以很“潮”

据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介绍,新的天津博物馆新馆常设三个基本陈列:《天津人文的由来》(古代天津)、《中华百年看天津》(近代天津)和《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重点展示天津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

去过新博物馆的人刚一进门就会为内部空间构造所吸引,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历史大厅的逐层递进与中庭空间的错落交叠交相呼应,仿佛一条时光隧道连接了从古至今的各个展厅。关于老馆与新馆最大的区别,记者询问了多位刚刚参观完的市民,得到的答案大部分是“空间变大了很多”和“很有现代感”。确实如此,老博物馆的展厅面积只有9000多平方米,而新馆目前利用的陈列展厅面积已经近15000平方米。以前在老馆有部分字画类的展品因为空间所限没办法全貌展出,《万笏朝天图》和《河上花图卷》两件文物长为17米和13米,到了新馆都以全貌姿态呈现于广大参观者面前。

除了旧貌变新颜以外,有的文物也搭上了高科技时代的“便车”。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将文物与高科技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获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赞赏。在天津博物馆有一幅宋代的画卷叫《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是皇帝在皇家园林赐宴群臣,观龙舟竞渡的场面。但是这幅图在30厘米见方内描绘了1000多人,大多数参观者即便是近距离观看也觉得费劲。新馆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让参观者不仅可以清晰地观看这幅名画,最绝的是图中的部分内容“活”了起来,比如宫女会翩翩起舞,龙舟也划动了起来,将时代感充分带入了古文物中。

[天津博物馆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单位组织我们去首都博物馆参观,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目前馆藏文物已达二十几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据说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刻画太阳神形象实物。这件石刻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离的人,头顶上刻有23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太阳神崇拜的情况,人们还能从这个形象中看到先民们按照人类自己的形象刻画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对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对人主宰世界的信心。还有秦始皇兵马俑,那些将军、神射手、战马的尊荣,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在真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兴奋很激动,能看到这些国宝文物首先感谢单位组织的这项活动。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欢迎朋友们也前往首都博物馆参观,我这可不是在做广告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五颜六色的颜料,构成了我那调色盘似的童年。红色代表喜悦、灰色代表伤心、绿色代表惊奇…… 正是这一种种颜色的出现,使我时常回忆起那像按了录像带的后退键的往事。 那天一大早,我随着妈妈一同来到历史博物馆。车上有说有笑,好不开心!

这是我对博物馆的憧憬度随之上升。终于到了目的地!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古香古色的三层建筑。金色的房顶,紫色的门窗,加上那飞翘着的房檐,显得十分的典雅壮观。 历史博物馆分上下两层。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古书、古画、古瓷、古砚……充分的表现出了历史博物馆的长久历史。“这次我可真是大饱眼福了!”我不紧不慢的自言自语道。

在一楼大展厅的正面墙上,挂着历代名人像:有南宋理学家朱熹、有明代天文学家齐颜槐,还有中国的铁道鼻祖詹天佑……画像的左边是一排展橱,展橱里摆放着一方方巧夺天工、形态万千的砚台,展橱里还陈列着牙雕、石雕、木雕和各式各样的玉器、陶器…… 我觉得最有趣的要算一尊彩色的花鸟瓷瓶了。瓶上有几枝蓝色玫瑰和三五只黄莺,栩栩如生。忽然背后传来了一声“多美啊!”的赞叹。原来,妈妈正在欣赏一尊唐代菩萨像。妈妈拉着我的手,向我解释着她对这尊雕塑的理解……妈妈说完后,我看看妈妈又看看雕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随之也挤出“真美!”俩字。原来一尊雕塑蕴含着这么深刻得内涵。

看来我还真来对了,能够欣赏到这么多的历史文物,让我的视觉细胞又来了一次冲击。哈哈!你们也来参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去了首都博物馆,发现里面的类容真是太精彩了

可惜的是,今天只看了一半,因为时间不够

但我还是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文物。

我第一眼看到首都博物馆,就觉得真是太宏伟壮观了。

我第一次看到外形这么好看的博物馆,让人迫不及待想看里面的类容

我和妈妈进了博物馆内,就觉得这个博物馆内外都非常好看

我和妈妈进了左边的一个大的圆柱形的楼,知道了第一层是多媒体的影院

但我看到的不单单是影院,看到的是一大排电脑并且有很多人在玩有关文物的游戏

我也试着玩了玩,发现里面的游戏还不错,但我旁边的阿姨且睡着了

我们进了影院,发现电影要过半个小时才开始演,我和妈妈都觉得没必要在这了耗费光阴,于是就上了楼

第二楼是讲的书法 我看到了好多进士写的书法,觉得写得真是好呀,真是眼花缭乱啊~!~!~!

我们上了第三楼 看到的也是书法,但多了一些国画作品。这次虽然也有书法作品但是写的人就不一样了,尽是一些明,清代朝廷命官和大书法家写的,虽然我看不懂但至少我第一眼的直觉就觉得作者非同一般,我觉得让我这个不懂书法的来看都觉得很好的话,这个写书法的一定是到了很高程度的人

还有第三层的画我和妈妈一边看一边说几乎嘴巴就没停过,都在说:好呀好呀.........

第四层和第五层展览的是一些玉器,我觉得这些玉器真是雕得好精致呀就不由得问了妈妈一句:古时候怎么有这么多的玉器呀?

妈妈说:古时候的人少玉器多,所以几乎每人都有玉器

我总算知道了~!

这一层唯一遗憾的就是有一些非常精致的玉器,博物馆拿到外国去展览了,没让我好好的大饱眼福

我们和妈妈到了6层也就是这栋楼的最高层我刚刚一上去就啊的一声,我叫妈妈赶快来看,我眼前的就是一个古时候有钱人用的书房,可惜的是这个书房的门被拦着了

我还以为就只有这些了呢,可是我没想到的是这一层的里面还有呢~!我进了里面看见了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指的是那些我就不多说了)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毛笔,我看到了我从生下来都没有看到过最细的毛笔和最粗的毛笔,这些毛笔的笔杆都是用的玉做的,真奢侈~!还有,我看到到了一大块黑色的东西上面刻得有非常精致的图案,我想这应该是压纸的吧!可是,我一看简介就蒙了,这居然是磨墨用来磨的东西,我又不由得说了一句:真奢侈呀!

我总算看完了5层,就差1层的了,于是我和妈妈就下了电梯,来看电影了

我们的运气可真好刚刚到,电影就开始了,电影的类容是这样的:讲了北京是怎么成为首都的,加上北京的文化,我总算知道了北京这个地方大致的历史了。

末了,我给妈妈说我还想看,妈妈说时间不够了。

我只好依依不舍的走了,但是我在首都博物馆收获了许多,知道了许多新知识,这一趟真是受益匪浅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参观博物馆观后感模板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五,我们去了博物馆参观

在博物馆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古代的一些文字和图片,比如:我们淄川天然形成的蛤蟆石,雄伟的马鞍山……在一楼看到了一些陶器和一些关于未来的图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机器人和人合成的“人”,那个图上面画了一个人:一半是机器,一半是人的身体,上面还写了一些关于这张图片的介绍。

来到二楼,我知道了我的家乡也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像:峨庄的昭阳洞,洪山的蒲松龄故居……二楼还有许多古代时用的一些兵器和一些白银币,古钱……其中我最喜欢古代时用的兵器,比如:刀、枪、剑、戟……

三楼是最好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电脑,还有一些:鲁班木球、猜生肖、测发电力、磁力乒乓球、滚珠子、节能灯、融合镜……可好玩了,其中我最爱玩的是鲁班木球,虽然很难拼,但我也拼起来了一个。

这个博物馆真有趣呀!

参观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科学道理,比如,像电脑里的一些游戏给了我一些启示:不能乱杀野生动物,不要乱砍树木,不能随地吐痰……在玩节能灯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要少用电。在玩测电力的时候我知道了:手心的汗越多,放电的可能性就越大。

参观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专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愿望。

今天,爸爸带我去博物馆参观海洋生物。博物馆位于市ZF的西面,走进博物馆,看到的是海洋生物的各种介绍。在这些海洋生物中,其中我对鲨鱼最感兴趣。

鲨鱼标本的体形比较小,他的眼睛像小的白化石一样,我还知道鲨鱼眼睛视力很不好他几乎看不到东西。但他有敏捷的嗅觉性。

你们知道为什么在沙漠可以看到海市蜃楼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沙漠的阳光很强烈,阳光反射过来,就形成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就像在杯子里倒水,然后把筷子放到杯子里,在外面朝里面看,筷子就像被折断了一样,海市蜃楼跟这个的原理是一样的。

在人山人海的博物馆内,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有鳄鱼,鲨鱼,热带鱼,等等等等,我就不一一向你们介绍了。你没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博物馆看看哦!哪里会让你懂得许多知识的,不要错过这大好机会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6月29日下午,我们小学组织我们年级参观了深圳的劳务工博物馆

那里一共有两个馆。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主展厅。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劳务工人们留下来的书本,日常用品,收音机,乐器,照片,工作证等。在讲解员热情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这个博物馆中以前发生的事情。一台拥有16年“高龄”的海鸥牌相机,静静地躺在一个干净的玻璃柜里,他的主人当初是一位来深圳打拼的员工。相机的镜头无数次的对着那些幸苦工作的劳务工们。在博物馆里,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劳务工们的照片。虽然他们可能吃不饱,穿不暖,可能工作很幸苦,但是,他们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我们要感谢这台摄影机,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劳务工人对祖国的热爱,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我们第二个去的馆是“三来一补”。里面摆放的是劳务工人们工作的地方和吃饭的地方。他们工作的地方是很多人挤在一起,夏天炎热时,没有我们现在的空调;冬天寒冷时,没有暖气吹。他们每天就在这个窄小的地方没日没夜地工作着,我想:那儿一定也很吵。可是,劳务工人们为了打造更好的明天,他们熬了过来,他们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

这些劳务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生命奉献给了深圳。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换取那一点点的工资,而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给我们,让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他们为了建设深圳,背井离乡,好多年都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建设深圳。看看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看看现在四通八达的地铁,看看现在宽敞的公路,在看看一个个美丽的公园,这些都是劳务工人们修建的。他们的辛苦工作,换来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深圳,一个全新的深圳。

以前的深圳,公路凹凸不平,甚至连公路都没有。人们居住的就是一间很矮小的平房,房子里暗无天日,阴冷潮湿。一家人就挤在一个这样的房子里。学校也就是几间小平房,富有一点的天花板上就有几个灯管,而平穷一点的,就只能靠屋外的阳光和蜡烛上课。课室里,只有一个大黑板,老师就在大黑板上写字,教学。

现在,公路四通八达,人们居住的都是高楼大厦,有的还有电梯,屋子里亮堂堂。天气炎热时有空调,天气寒冷是有暖气。学校里,高大的房屋,亮堂堂的教室,整洁的桌椅,上课时不仅仅有黑板,还有电脑。操场宽大,还有很多体育器材。我们有今天这个美好的生活,都是拜那些劳务工人所赐。

深圳,正在向着美好而前进,我们要像劳务工人们一样,为了造福子孙后代,而努力学习!

[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参观消防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真是个让人兴奋的日子,我们高兴地跟老师一起去参观消防队。

首先,我们被带到了第一个区域,那里有许多消防工具,消防员叔叔给我们一一进行了讲解:1.光线照明灯,它有极强的穿透作用,可以让消防员第一时间发现被困人员。2.强液压剪切器,可以把钢筋剪断,有些同学上去拿了拿很重,由此可以想到消防员叔叔工作时是多么艰苦,还有无齿切割锯....之后我们参观了消防车,真是壮观,我们还坐上去感受了一番。

消防员叔叔还给我们展示他们穿救险服,才用了几秒就穿好了,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夸口叫好。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消防员叔叔的住处:被子叠成豆腐块,连衣柜中的衣服都特别干净整齐。

消防员叔叔还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些简单的用具,试了水枪,喷的那么高。活动后,我们和消防员叔叔合了影。 这次活动,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在遇到火灾时的自救方法,真是给我们上了一次生动的消防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