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大禹的历史人物故事热门20篇

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就要举行了,看完写下你的感受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欢迎阅读。

浏览

7967

作文

602

人物故事作文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一大早,小花猫就起床了,在镜子前打扮起来.哦,原来今天是小花猫的生日,它请了好多好朋友.

“叮咚,叮咚.”门铃响了,小花猫跑过去,哦,是小绵羊来了,它拿了一本《安徒生童话》.小花猫开心得跳了起来.

“叮咚,叮咚.”门铃又响了,小花猫马上跑过去,哦,原来是苯苯狗和红狐狸来了,苯苯狗拿了一只漂亮的小书包,红狐狸拿了一个大蛋糕.小花猫兴奋地唱起歌来.

“叮咚,叮咚.”门铃又响了起来,小花猫飞快地跑过去,哦,原来是小白兔来了.小花猫看见小白兔手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拿,一脸的不高兴,理也不理它,转身就走,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起来.

小白兔站在门口,脸刷地一下红了起来,不好意思地说:“小花猫,我……我本来拿了两条你……你最喜欢的小鱼.我来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了一只可怜的小野猫,所以,我……我就把它送给了小野猫,真是……真是对不起.”

其他动物一听,异口同声地对小花猫说:“小花猫别理它,小白兔不拿礼物,就不要给它吃蛋糕.”于是,小花猫便和小伙伴们快乐地玩了起来,谁也没有理小白兔.

猫妈妈看到这一切,走了过来,对小花猫和其他小动物说:“小白兔是对的,因为它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帮助别人.我们做事不能总想到自己,应该多为别人着想,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你们说对不对?”小花猫一听,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其他小动物也低下了头.

这时,小花猫快速地切了一块蛋糕,来到小白兔面前,对它说:“小白兔,对不起,这块最大的蛋糕应该属于年纪.”小白兔捧着蛋糕,笑了,小花猫也笑了,大家都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历史人物的精彩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京剧舞台上奸诈的白脸反面角色;他在官渡之战以十万精兵大破袁绍八十万大军;他又在赤壁一战中率领七十万水陆联军败给了孙刘五万铁甲;他与其子创立了流传千年的建安文风。他,就是曹操,也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翻开各种文献,对于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三国演义》中将其塑造成了一个残暴的乱臣贼子;《三国志》中对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还算客观。但纵观古今三国名著,对曹操的口诛笔伐总是大有人在。

而事实上,曹操本人真的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文学作品包括一些戏剧中有许多对曹操不客观、不公正的评论。在我以为,这些评论大多都是一面之词,有的甚至是断章取义,对历史不负责任。历史是需要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进行评价的,且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

穿越一千八百多年的时光,回想起曹操传奇的一生,我们不得不用“乱世枭雄”来形容这位杰出的人物。

曹操从汉末黄巾军起义时初露锋芒,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与天下诸侯讨伐奸贼董卓,董卓死后,他独立发展壮大,戎马生涯,终于在多年征战后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208年,曹操任朝廷丞相,从此开始了他操控汉室,掌控天下大权的政治生涯。之后,他经历了官渡之战的完胜和赤壁之战败走华容道的失利。可谓戎马一生,起起伏伏。曹操本人也于220年杀死了唯一能救自己的华佗后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其实,曹操也是一个心胸开阔的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创立了建安文风,他的《观沧海》《蒿里行》流传千年。

我不知道如何去评论曹操,因为我不能只用几个简单而平凡的词句来形容这位复杂而又非凡的人物。也许用悲壮一词来形容曹操的一生是贴切的。历史曾跟他开过一个残忍的玩笑,220年曹操亡了之后,曹丕称帝,但是曹丕体弱多病,登基后没有在位多久便病逝。他病逝后,其子曹睿即位,但他的命运几乎与其父如出一辙。最具戏剧色彩的是曹睿之子曹芳,登基后被司马家族控制,和当年曹操挟汉献帝以令诸侯一样,只不过人物换了!若曹操在天有灵,看到自己一手创建的曹魏被奸人当道,会作何感想?也许他会释然,因为他当初也是从这一步才壮大自己的实力走向成功的。

评价曹操,我们不能忽略他为中国历史进程所做的贡献,当他兵败赤壁后盘踞在北方,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力发展生产,励精图治,那一时期我国北方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也为日后中国版图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我想说的是,在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时,不能仅仅用好与坏这两个词来分辨。我不否认曹操曾犯下的一些罪行,但我们要看到他的性格、思想。不论他出于什么目的,他致力于实现的是统一天下,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乱世局面。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敬佩。

搁下笔,夕阳映衬下的窗外,一个蓄着长胡须,身着紫色长袍的老人,仿佛从天边飘来,高声吟诵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人物故事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有报道说,一个短跑选手最大的年龄限度为28岁,苏炳添参加2021年东京奥运会时已经32岁。

在2021年的国内比赛中,苏炳添发现,参赛名单上的运动员内,他是唯一的“80后”,在以“00后”为主力的赛场上,他的年龄有些突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苏炳添在本该退役的年纪,坚持自己的夺冠梦想,用实力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都不晚!

“我觉得我还能跑”,苏炳添怀揣着这句话,一直跑进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中,以9秒83 的成绩,成为亚洲第一位站在百米决战现场的黄种人,又一次刷新了亚洲纪录。

这场让苏炳添封神的比赛后,他在网络平台发文:回头再看这场比赛,好多情绪都涌上心头,32岁了,当时外界有很多声音认为我的成绩很难再有突破……

然而,“超龄”苏炳添的名字成了中国优秀运动员的代名词,15岁开始练短跑,32岁才站上事业的巅峰,苏炳添庆幸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

苏炳添提高0.01秒的成绩,用了近十年的时间,追梦的人,总会跑着与梦想相遇,没有天赋就靠努力创造奇迹。

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苏炳添说到:

当运动员不就是这样吗?到了一个高度,就想要另一个高度。

人生没有捷径,所有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干出来的,所以,你只管付出,命运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最好的回报。

苏炳添用自己的实力打破黄种人无法进入田径短跑赛道的魔咒,让世界看到中国速度!

刷新纪录后,苏炳添又有了新的目标,他将身披红色铠甲,飞出亚洲、飞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给历史人物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张骞大叔: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冒昧写打扰了您的清梦,我深表歉意。

翻开沉甸甸的历史书,我迫不及待地寻找您的名字,幸而,您被我寻得了。历史的浪花淘不尽千古的英雄,岁月的长风却能轻易掠走那英俊的容颜。数次亲征西域,一路困难重重;半生艰难困苦,你却未曾有一丝怨言。塞北的风吹了一年又一年,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开了一季又一季,终于,你成功了!尘封在人们心底万年的丝绸之路终于重见了光明!自那以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汉朝和西域的使者相互往来,一条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终于开启了,而这大动脉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古城西安!

您或许会说,那时的长安,已是盛世繁华,但您怎么也算不到,现在的西安,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每一天,它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惊喜。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都市,它不断的散发出耀人的光芒,引领着我们不断向前。

四季轮回,花开花落,几载春秋后,您奋斗过的那条丝绸之路上,也留下了我们努力的脚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受到了各国的支持。这不仅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而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更是赋予了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是的,现在的西安,现在的中国,已经今非昔比,繁荣,创新,科技已成为了它们的代言词。过去的五千年书写着您们的辉煌,将来的五千年,就由我们来开启新的篇章!

如若真的有轮回,我一定带您穿过这遥远的岁月长河,感受时代慢慢的变迁,笑谈古往今来王者的苏醒。

尊敬的张骞大叔,我在历史书中与您相会,也期待着在未来能有您相伴。让我们共同憧憬,共同努力,书写新时代那一份最闪亮的华章!

你的崇拜者:徐皓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围魏救赵的故事主要人物:孙膑bìn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发音:w?iwaijiùzhào

故事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成语故事3:老马识途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齐桓公发兵攻打无终国。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峡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

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

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比喻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2:负荆请罪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人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英雄人物的故事的作文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杨根思,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

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超励志故事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不能没有英雄。

生死之界,一念之间--国为重,己为轻。海军歼-15舰载机飞行员张超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8月24日,距离张超牺牲100多天,人们在人民大会堂和他的战友、家人等代表一起分享这位英雄的故事

这是一位平凡英雄。爱笑,顾家,会爱,感恩,有情义,爱追梦......品味他的平凡,我们愈加感受到英雄就在你我身边。

这是一位真心英雄。真心爱国,真心爱家,真心爱战友......感受他那颗赤子之心,我们愈加感受到这位英雄的伟大与坚强。

这是一群无名英雄。作为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和他的战友们每天气势如虹的飞行,父母未曾看过,妻儿未曾看过,亲朋也未曾看过。他们震撼海天的"演出",只有唯一的"观众"--祖国。

8月中旬,祖国见证了他们传来的捷报。张超同批战友带着他未竟的梦想,驾驶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取得了航母上舰资格认证。

英雄壮志,永照海天。今天,我们分享这位英雄的故事,实则是在聆听来自海天之间的祖国"心跳"和强军"脉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物故事作文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仍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人为纪念将她,把东北烈士纪念馆门前的街道命名为一曼街。赵一曼塑像就屹立在右边不远的广场,旁边是继红小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物创业故事:从变卖妻子首饰起步

全文共 391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金鹿集团董事长张华安从老板渐变为企业家的历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可贵的启示。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创业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位从变卖妻子首饰获得2000元创业资金起步的老板,造就当今中国蚊香业的第一品牌。

今年3月份,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晋京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了“加大对经济困难乡(镇)村转移支付力度”、“在泉州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在泉州设立‘海峡西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等13条宝贵的建议。

当财产仅成为一个概念时,一种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家意识在他身上生根、升华。

A 人物·创业故事

从变卖妻子首饰起步

1961年,张华安高中毕业便投军成为一名侦察兵。随后在长乐的7年军旅生涯,练就了他军人特有的刚强、坚忍的性格,为未来的“中国家庭卫生杀虫专家”成就埋下伏笔。

退役后,张华安被分配到泉州第五塑料厂,担任行政管理员。

经历十年浩劫,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大江南北之时,当时30多岁的张华安按捺不住创业的激情,毅然放弃国企的“铁饭碗”,投身商海。

“当时,蚊香是福建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福建省外贸公司注册的‘雄鸡’牌蚊香,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在广交会上特别紧俏,全省有几百家蚊香厂为省外贸公司贴牌生产‘雄鸡’牌蚊香。另一方面,我觉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环境意识肯定会加强,对家庭卫生杀虫方面产品的需求会逐步增加,所以那时我选择了蚊香行业开始创业。”张华安回忆过去时,对记者这么说。

然而,资金、厂房、机器、技术等这些创业必需的基本要素,当时的张华安却一无所有。

这些困难后来都在他的过人智慧下逐一解决。

厂房,他想到了南安木家具厂有一个闲置的木桶生产车间;机器,他通过贷款、赊账“弄”到手;工人,原木家具厂18个年轻工人被他说动了,成为金鹿的第一支团队;流动资金,他的妻子卖掉嫁妆、首饰,再加上私房钱凑足了2000元;技术,他的伯父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产“拜拜香”,懂得配方,成了他的技术员。

“1981年的时候,我和这18位年轻工人就这样‘揭竿而起’,开始艰苦的创业生涯。”张华安说。

“攀不上外贸,只好做内销”

金鹿的第一批蚊香生产出来了,张华安兴冲冲地去找福建省外贸公司,希望他生产的蚊香也能贴上“雄鸡”牌,冲进国际市场。

然而,对方一句“我们的供应商已经够多了”,阻挡了他的脚步。外贸门槛挡路,难道只能选择放弃?看着一箱箱刚刚“出炉”的新产品,张华安没有沮丧,而是作出了一个在当时被认为特别大胆的决定———做国内市场。

这一决定,让大部分同行都感到不可思议。当时国人大部分都用蚊帐,蚊香销路极其不畅。当然,20多年后,生产“雄鸡”牌蚊香的厂商几乎都已销声匿迹,而金鹿蚊香却越做越大,这种局面是当时大多数人始料不及的。

“当时供应省外贸公司贴牌生产‘雄鸡’牌蚊香的厂家,全省有几百家,几乎每个县都有。但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初,‘雄鸡’牌蚊香出口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张华安说,“这几百家蚊香厂的生产是有定额的,按计划分配。比如一家较小的工厂每月只能供应20箱,显得非常被动,企业的生死存亡都掌握在他人手上。所以,金鹿当时的偶然动作成就了今天的成功。”

“大字报”广告出奇效

十年浩劫后的第一次全国日杂商品交易会在郑州举办。张华安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带着他的两名员工,千里迢迢赶赴郑州参展。 [Page]

“展销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蚊香产品铺天盖地,当时老品牌的蚊香尚且很难销出去,更不用说我们的产品了。去郑州后的三天内,我们的产品无人问津,把我急得几个晚上都无法入眠。”张华安说,“不过,第三天晚上,我突然来了灵感,想到了广告,于是立刻叫醒同伴,到附近的文具店买纸和笔,写了几十张,三个人连夜跑遍郑州城,在经销商、采购商住的各大宾馆,还有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张贴。我让同伴踩在我的肩膀上把广告贴遍高墙。晚上买不到糨糊,我们就买了包子,吃了馅,用剩下的包子皮贴。”

似有天助,那时刚发生过一些历史事件,人们对贴在墙上的纸非常感兴趣。于是第二天,满街的金鹿广告引起轰动,广告前都是人头攒动———“金鹿牌高级蚊香:质优不怕比,初购何须多,价格最优惠,愿君试一试……”就是这几句有点土的广告词,促使当时9个省、市的客户与张华安签下了购销合同。金鹿蚊香卖出几千箱,初战大捷。

此后,金鹿蚊香销量年年翻番,逐步在全国市场打开局面。

随后,伴着金鹿成长的,是蚊香市场的残酷竞争。但张华安超前的经营理念,使金鹿不仅在市场份额方面抢得了先机,在研发方面也引领行业发展,成为同行中惟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B 人物·对话

关于企业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早报记者(以下简称记):当您分别身处人民大会堂和金鹿集团董事长办公室时,感受有何不同?

张华安(以下简称张):当企业做大之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他的思想、追求都会产生质的变化,那种全局观念、民族观念、社会责任感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他不是在解决温饱问题,也不是要自己享受,财产再多也只是一个数字,他要做的是回馈社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作为一个人大代表,他的政治涵养就要更高了,应该有更高的觉悟、更宽的信念、更大的责任感,去考虑整个国家、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在和未来。

关于多元化经营只做蚊香无法进“500强”

记:目前金鹿涉足蚊香、酒店和教育等多个领域,您怎么看待企业做大与多元化经营的关系?

张:企业做大不一定要多元化经营。如果你这个行业发展空间还很大,就不一定要跨行业;因为遇到资金紧张时,跨行业有可能把主业拖垮。我认为看家的行业一定要牢牢把住,那是根基,是发祥地。

记:您是泉州民企海外办厂的第一人,您感觉如果只做蚊香业,金鹿能否成为世界500强?

张:不可能。因为蚊香的价值低、利润低,估计就算是全世界所有的蚊香、电蚊香都是金鹿牌的,我们也无法成为世界500强。

记:海尔、TCL等国内大企业在多元化路上,往往是起步产品最受欢迎,后来跨入别的行业总是不太被认可,这是为什么?

张:第一,行业做惯了才专业,资金投入、技术人员配置相对完整,一旦跨行就未必那么专业;第二,一个品牌在一个行业中出名后,消费者对你产品形象的认知已经固定化,跨行后未必能将原来的品牌优势带进来。

记:能提供一些集团多元化经营的规划经验吗?

张:一个企业家需目光敏锐、行动敏捷,只要有商机、有条件,该出手时就出手。

多元化是企业规避投资风险的一种手段,同时,处理得当可使品牌知名度在各个产业中相得益彰。但所有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人,在于灵活的机制,在于实在的工作。 [Page]

没有和企业家一样渴望企业成功的人、愿意全力以赴的人、愿意献身的人,再大的事业也可能会山崩地裂;没有灵活的机制,再好的人才也不能充分地调动,发挥其积极性;没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没有脚踏实地去经营管理企业,是无法做好,也做不长久的。

关于蚊香行业有时“宁可要市场不要利润”

记:有消息称,中国原有3000家左右的蚊香厂,这两年倒闭了2600家。目前蚊香业的竞争态势如何?

张:蚊香是一般家庭生活用品,价值低,利润低,不靠数量就无法生存,所以“做强做大”在这个行业中相当重要。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才能站稳脚跟,有时候“宁可要市场,不要利润”。这是个微利的行业,只有靠“量”,量小难以存续。

记: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如何?

张:金鹿是目前行业中惟一的“中国驰名商标”,这是金鹿的第一大优势。另外,产品种类比较齐全也是优势,蚊香、电蚊香片、杀虫气雾剂等几乎所有产品都很突出,而不是只有一种产品较突出。

我们很重视创新,金鹿的科研所是全国同业中的第一家,也是福建省民营企业中第一个办起的科研所。此外,我们企业内部很协调,大家很团结,目前已形成一个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

C 人物·印象

“年轻时7年的从戎生涯,使张总有着军人的刚强与坚忍,做事一向雷厉风行。”这是采访前,一位曾与张华安有过接触的人士对记者说的话。

一位侦察兵出身的退伍军人,掌管着一家有着几亿资产的企业,又有全国人大代表等诸多头衔集于一身,所以在采访前,一种敬畏之感在记者心头油然而生。然而,采访开始后,在热气腾腾、四处飘逸的茶香中,记者很快就“卸下”了紧张的情绪。

张华安其实是温和的,与一般军人钢铁式的冰冷不同,他给人的感觉却是热情和气。和一些企业负责人不同,他的话语间总是流露着为国为民、为社会贡献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记者在他古铜色的脸上,也似乎看到了他所经历的一生沧桑,以及深藏着的刚强与坚决。

他告诉记者,1987年,他第一次在市场上发现有意大利生产的“必扑”牌电蚊香片。这一发现让他感到震惊,蚊香行业是低附加值的行业,只有一直处在行业的领先地位,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于是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供应电蚊香片生产设备的日本一家公司。

再三思考之后,张华安决定“倾其所有”,用公司创办六年积蓄下的10万美元,去进口这台日本产的机器。

当时,他遭到了公司所有人的反对。但面对巨大的压力,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力排众议,把机器搬回了工厂。

电蚊香片的投产成了金鹿的二次创业,也让张华安奠定了成为“中国蚊香大王”的基础。在他的创业生涯中,类似的关乎金鹿生死存亡的决定,他没有一次优柔寡断,展现了一个军人的气魄和胆识。

1982年的那一场火灾,是张华安创业过程中的第一个劫难。由于设备简陋,蚊香的烘干房起火,他一年来艰苦拼打下的一切,在熊熊大火中化为一堆灰烬。然而,大火虽毁了他的厂房设备,却烧不掉他不屈的精神。他说:“那时,我就是靠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废墟中擦干眼泪,清理了废墟,从头开始。”

张华安身上的军人气质、胆魄,也已经深入金鹿整个团队,使金鹿形成一支强悍的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贺炳炎将军的人物故事]

全文共 2360 字

+ 加入清单

贺炳炎除“贺小龙”的绰号外,还有“娃娃团长”、“孤胆英雄”、“刀匪”、“独臂将军”等称呼。

贺炳炎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先在宣传部提浆糊捅子刷标语,当勤务兵。不久调总指挥部手枪队当战士,后任贺龙警卫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入湘鄂西军校学习,曾任班长、区队长、骑兵连连长兼政治指导员、军部手枪大队区队长、大队长、骑兵大队大队长等职。1932年7月,贺炳炎受命成为一支游击队的指挥员,并把游击队扩大成襄北独立团,任团长。这年贺炳炎刚19岁,战友们又敬又爱地称他“娃娃团长”。同年底率部与红3军主力会合,任红八师22团团长,担任全军后卫。11月初,红三军从随县以北翻越桐柏山,进入豫西南。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连续作战,于12月底到达湘鄂边。红三军到湘鄂边不久,父亲贺学文在鹤峰牺牲。1933年1月,率团在湖南桑植泥糊塔与国民党新三十四师周燮卿旅激战中负伤,转往军部休养。伤愈后,又调任红九师25团团长。5月调任红七师19团团长。不久却被诬为“改组派”,被开除党籍遭关押。贺炳炎被关押到第29天时,贺龙把他“保释”出来。获释后任新兵大队大队长。1934年起任沿河独立团团长、黔东独立师师长、红6师第18团团长等职。1935年1月,国民党对湘鄂川黔苏区发起六路“围剿”。3月在后坪战斗中曾只身突破敌阵地,在板栗园战斗中率先冲入敌阵,被誉为“孤胆英雄”。6月,贺龙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在湖北咸丰县城以东忠堡地区伏击敌人,贺炳炎率十八团战士一起挥舞着大刀奋勇冲杀,刀光闪处,敌人头颅飞落。当时,国民党报纸敬畏地称其为“刀匪”。同年11月任红2军团第5师师长,率部参加长征。12月在湖南绥宁瓦屋塘激战时,右臂被汤姆子弹击中,骨头被打碎,在无麻药和止痛药的情况下,被贺彪(后任卫生部长)用伐木的锯子锯掉右臂。1945年4月贺炳炎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抬起左手与众不同地向毛泽东敬礼,毛泽东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免礼。”抗日战争爆发后,红2军团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120师358旅,先后任任第716团团长、358旅副旅长兼晋绥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晋绥军区第3纵队副司令员兼5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1949年2月,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贺炳炎任军长。有人戏称第1军为“天下第1军”,自然贺炳炎成为“天下第1军军长”。

1942年贺炳炎与少将姜齐贤之女姜平结婚,育有贺雷生、贺北生(女)、贺陵生、贺京生。

今宜都、松滋两市均有贺炳炎纪念性建筑。其中宜都市博物馆有《贺炳炎生平业绩陈列室》展览。陈列室由《家乡足迹桑梓亲情》、《百战忘我功勋卓著》、《功垂青史英魂永存》三个部分组成,共展出有关贺炳炎的图片120余幅、遗物7件,贺龙、肖克、张宗逊、黄新廷、郭林祥、曹里怀、谭友林、何正文、李文清、邓家泰、张秀龙、张树芝、李中权等开国将帅和贺炳炎夫人姜平为贺炳炎及陈列室的题词、画作20余幅,历史文献档案30余件。许多珍贵图片、展品为陈列室所独有。

宜都贺炳炎广场位于松木坪镇政府大楼前,占地近4000平方米。立于广场东侧的贺炳炎将军雕像高3.1米—寓意贺炳炎16岁参加红军至47岁逝世31年的戎马生涯,基座高2.5米,总高5.6米。雕像背景为1937年10月贺炳炎率八路军一二○师七一六团在山西雁门关伏击日军汽车运输队的大型场景浮雕。

今松滋亦建有贺炳炎广场。广场占地面积3484平方米,呈正五边形。整个建筑设计以“英雄.光辉”为主题,以军功章为元素布局平面,并通过不断升高的台阶寓意贺炳炎将军一生的光辉历程;以广场中心五角星为点,呈放射状往外扩展。贺炳炎将军的塑像立于五角星之上,彰显英雄强烈的斗志、崇高的精神、伟大的荣誉。整体景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为山体和自然植被;第二层为夹景树阵;第三层为故事背景墙,以浮雕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记录贺炳炎将军革命生涯中的若干闪光点;第四层为贺炳炎将军的塑像。塑像高4.7米,代表贺炳炎将军47年光辉的一生;第五层为生平事迹铭文台阶,简要记述了贺炳炎将军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贺炳炎将军故居位于刘家场镇河田坪村五组(黑冲子口),遗址占地控制面积为1200平方米。

知识链接

贺炳炎(1913-1960)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方面军第5师、第6师师长,红2军团新编第5师师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团长、鄂豫皖湘赣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江汉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兵团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四川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9年4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60年7月1日于四川成都病逝。

贺学文烈士墓

位于宜都市松木坪镇江家湾村。为圆形墓冢,冢径6米,高2.1米,围栏径7.9米。冢正前1米处立碑两通,碑一为贺学文烈士墓,两侧阴刻孝子贤孙名录。一通为向母晏孺人墓,碑前为青条石砌为拜台,拜台长7.86米,宽2.6米。两通墓碑背面均为墓生人生平或迁建的缘由。年代为现代。为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贺学文系开国上将贺炳炎的父亲,1878年生于宜都九道河巫家堰(今属枝城镇纸坊冲村三组)一个贫农家庭,十多岁即帮工务农,在宜都郑家垴、江家湾等煤矿当矿工。1929年春在松滋刘家场参加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历任运输员、司务长等职,转战洪湖、湘鄂边等地,参加湘鄂西苏区四次反“围剿”。1933年春转战鹤峰,不幸壮烈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禹治水历史典故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还记得大禹这位上古时期的帝王吗?还记得他治水历史典故吗?如果忘了,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讲一下大禹治水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相传上古时,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水灾,随之而来的还有猛兽肆虐,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就派遣鲧负责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使用了从天帝那儿得到的宝物“息壤”,但因为他只采用堵塞的办法,不但没有治好洪水,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这时,舜接替尧为首领,经过亲自考察,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传说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就从他腹中生出,并继承父志。禹改变策略,用疏道的办法,开渠排水浚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据传,当大禹来到河南洛阳时,发现有座高山,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水流的去路。禹决定集中人力,在群山中开道。在艰辛的劳作中,禹始终身先士卒,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脚趾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在他的带动下,山道打开,洪水倾泻,江河从此畅通。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治水终于成功,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禹也获得崇高的威望,被尊称为大禹,舜也把首领位置禅让给了他。

大禹治水的功绩为历代所传颂,中国各地都有关于他的遗迹和轶闻。在造型艺术中,大禹治水也是常见的表现题材,早在汉代画像石上,就可以看到禹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人物故事

全文共 2342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住在北京铁栅屋时,天明即起,家里人正洒扫庭除。齐老先生画到画室把荣宝斋的订件画了,然后再画其他订件,言不二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世界之大,那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说:“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齐先生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半晌,一笔、二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象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客人不解问曰:“这虾怎么看着象死虾?”齐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主客心到神知,一拍两散。

平常在家齐老先生是个“无事忙”。客人带了卤肉来,卤肉外面包着大白菜的叶子。齐先生仔细把白菜叶子抖干净,不舍得扔。吩咐家里人把这片菜叶子切切,用盐“码”上,大不了加点秋油,中午老先生要吃。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身作则,为儿辈作榜样。在街上买东西,比如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分大小都留着。起画稿用。后来这批东西都由家人捐赠给北京画院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张包鞋纸上,有“内联升”的红色印记。齐老先生在上面画了一个持弓搭箭的人,旁边注明画时执弓的手要下移一寸,还是多少,我忘记了。三联阅读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有废纸上画着是在那家古董店看到一个瓷瓶,上面有双鸳鸯影在荷花红蓼的后面。回来老先生背临出来为小儿辈留作传家画稿,曰可当水田几亩。汪增祺先生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齐老先生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每天吃饭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家里做饭媳妇就说不够“您再给添一点!”。齐老先生就嘀咕着:“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再给量一筒。

周总理后来给老先生换了一处比较大的住所,搬过去没几天,老人住不惯哭死哭活的要回去。大家都不明白老人的心意。大四合院,花木扶疏不好吗?老舍先生说:“别!他这么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其实里面还另有一层,老先生喜欢在家藏东西,东藏一处,西藏一处。藏东西的地方只有他知道。这一搬出来,虽说老屋还是家里后辈住着,他也不放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中央电影纪录片厂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时让他拿点精品出来拍,他怎么也不愿意。后来还是徐悲鸿去做工作,他才勉勉强强从画台的“消息”里掏出几卷画子出来。他是细木匠出身,在画台里做几个暗格或者小抽斗之类的“消息”那还不是驾轻就熟。这些画被掏出后,一卷一卷放在画台上。徐先生一打开只见宝光四射,全是老先生毕生的精品。呕心之作!有一张画在金纸上的白茶花,上有一蛱蝶翩翩欲下。画得真是精妙绝伦!

徐先生不住地用眼光看坐在对面的老头子,心想“这太鸡贼呀!”齐老先生坐在大圈椅中,两袖垂下。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真是狡黠得可以啊!齐老先生对唐代书法家智永很有意见,认为这人太浪费。写废的笔就扔啊,还弄个笔冢。真是多事!他不知道唐代的毛笔,跟我们今天水笔似的。只换笔头不换笔管的。一只毛笔头写秃了,把笔头一扔,换一只新笔头请人纳入笔管中就行了。齐先生那么节约,在他习惯上来说是没有一只毛笔是可弃的。

不过他有的时候也挺会来事的,建国后老毛坐了龙庭。他给老毛画了一张大老鹰,送了几根金条。他给这位湖南老乡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你才到北平,怕是手头紧,送两根金条你花花。大老鹰上题主席万岁!实际他给蒋委员长也画个这么一个大老鹰,上面也写着蒋委员长万岁!画老鹰的意思你们是大英雄,我们是升斗小民就想过个安生日子,你们不找我们麻烦就好了。他给蒋委员长也刻过印,刻得还非常好。傅抱石先生主南师大艺术系的时候,上课曾用这“蒋中正”这方印给学生讲刻印的布白。如果不是滥喝酒死得早,文革绝跑不了他的。红卫兵没打到他人,最后扛大锤把傅抱石墓给钉碎了。傅家儿女暗自庆幸:“老爹你死得好呀!恰逢其时!”

黄永玉、李可染他们老问齐白石先生如何把画画好。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很烦哎!这问题真办法能用语言说明白。齐老先生画了一辈子,就知道怎么把画子画好。因为他画不坏!这问题真是要人亲命了,他们还死问。又不能直接跟他们说:“我就是天纵之才!”话不能这么说啊!齐老先生只好把笔举到空中,拿眼睛死盯着看了一会,慢慢说:“笔不要掉下来!”。这话如同一偈,你怎么理解都行。于是两人笔不掉下来的死画,各有各造化。

但齐老先生也有齐先生委屈。《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宝玉为的是自己有别人没有而委屈,齐老先生是为别人有自己没有而郁闷。

他想山阴羲之爱写《黄庭》换白鹅,李太白醉写蛮书、林和靖梅妻鹤子。独他们都有,而我齐璜怎么就没有。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呦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想;“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铁栅屋外一个北方鸟蠢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呦喝,脖子长筋抻得老长的。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园眼镜,正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鸟蠢汉子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称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这鸟蠢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到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齐老先生挟着画的白菜灰溜溜的走了,从铁樱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说了一句话“嗨!真是有辱斯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尧舜让位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算穷尽一生去探索,也不可能全部都读完,今天小编介绍尧舜让位的历史故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

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

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

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讙兜(音huāudō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

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

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

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您呀!”

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让”(禅音shàn)。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苏联战争历史故事

全文共 276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战争都是残酷的,偶尔发生的趣事如昙花一下,让我们了解一下苏联战争历史故事吧!

故事发生在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时,红军与白军的斗争是十分残酷的。这一天,红军一队 25 个人,在政委叶甫秀可夫的带领下,拼死突围出来。重重包围他们的,是大量手执闪闪发光的马刀的哥萨克。未能突围的 119名战士和所有骆驼都直挺挺地长眠在那冰冷的荒滩上了。白军指挥哥萨克上尉,认为突围红军走的是沙漠,没有根草,没有骆驼,他们是活不了多久的,所以放弃了追击。

25 个人中有 1 个是女的,名叫马丽娅。她是个小个子,身材纤瘦苗条,长一头的棕发,一对淘气的大眼睛,闪着猫眼一般的黄光。

马丽娅酷爱写诗,一空下来,就要舔着铅笔头,在报纸边角上,吃力地写下些字体歪歪斜斜的诗句。这些诗有写革命的,有写斗争的,也有写领袖的。可是编辑部里的那些人却说这些诗火候不够,还不能录用。

马丽娅写诗的火候或许真不太够,但她的枪法是十分够火候的。每逢上战场,只消政委用手指向前方一指,说:“马丽娅瞧,一个白党军官!”马丽娜会眯起眼睛,舔舔嘴唇,然后从容地端起枪来。到此为止,这个军官算是已向阎王报了到了。枪声一响,那人就会应声而倒。于是,马丽娅就会放下枪,说:“嗯,第 29 个,这个遭鱼瘟的!”

“遭鱼瘟的”是马丽娅的口头禅。这也难怪,因为她是地地道道的渔家女。7 岁起,她就穿着硬绑绑的油布裤子,坐在油腻腻的剖鱼凳上剖银白色的青鱼肚子了,这一剖就是 12 年。

到 19 岁那年,红军在招赤卫队志愿兵,她就报名去了。起初,人家取笑了她一顿,将她赶跑了,可是后来经不住她一次次的软磨硬缠,终于收下了她。于是,她就成了赤卫队中唯一的一名女性。

这伙突围的人自己也搞不清,他们该上哪儿去。到安全的地方,最近的也得走 10 天,可他们只有 3 天的粮食。

正当他们愁眉不展的时候,前面来了一个商队,他们迅速地包围了这个商队。政委登上沙丘,端着枪,发出喇叭般响亮的声音喊迫:“喂,站住!要是有枪,都撂在地上。不许动!否则将你们统统干掉。”

吉尔吉斯商人吓得魂飞魄散,全都屁股一撅,像只鸵鸟一般地卧倒在沙地上了,红军士兵们气喘吁吁地从四面八方围上去。

蓦地,一排枪声响处,政委身边一个士兵“咕咚”一声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地伸直了胳膊。

政委一卧倒,高喊道:“卧倒!……打这些龟孙子们!”

枪声大作。骆驼后猫着的那些家伙枪法相当准,不像是商队里的人。荒野被这僻僻啪啪的枪声震动了。最后,商队里的枪声终于稀落下来。

红军一步一步逼近去,直到 30 步之遥才看清,骆驼后面有一个头戴皮帽、肩上佩金肩章的家伙。

政委回过头来,对马丽娅说:“马丽娅,瞧,一个白匪军官!”

马丽娅答应一声,从容端起枪,手起一枪。

不知是马丽娅的手指冻僵了,还是她跑得手发了颤,总之,正当她刚刚说出:“第 41 个,遭鱼瘟的”时,这个军官却活生生地从骆驼背后站了起来,两手举着长枪,刺刀上挑着块手帕。马丽娅气得将枪往地上一扔,哭了起来,眼泪顺着脱了皮的脏脸往下直淌。她的百发百中上哪里去了?

政委要人点清了这商队的财产,然后用化学铅笔写了一张收据,塞给了这些生意人,任他们倒在地上,捂着脸去痛哭。

他记起了这个军官,回过头来,只见这个军官泰然自若地站在那里,边抽烟,边冷冷地笑着,盯着政委瞧,两只眼睛湛蓝湛蓝的。

政委问他:“你是什么人?”

军官喷了口烟,回答:“近卫军中尉奥特罗克。”

人们在这军官的一只秘密的小口袋里找到了一张公文。公文里写明,白军头子高尔察克上将任命中尉奥特罗克为邓尼金将军里海军部政府的全权代表,由他去作口头汇报。看来,这个蓝眼睛是一个要人呢。

政委问了他几句后,发现他的态度极其恶劣,就对马丽娅说:“喂,马丽娅,我把他交给你了。你得好好儿看着他。要是放跑了他,我就扒了你的皮!”

马丽娅没有吭声,将枪往肩上一背,走上前去说:“喂,跟着我,你是归我管的了。你别以为我是个女人,就想溜之大吉。我让你先跑 300 步,看我能不能一枪将你嘣了。一次失手,第二次保险饶不过你,遭鱼瘟的!”

中尉斜了她一眼,咯咯笑着,很斯文地鞠了一个躬,说:“能在您这样漂亮的小手下当俘虏,真是三生有幸!”

马丽娅哼了一声道:“废话少说,你大概只会跳跳四步舞吧。抬起你的蹄子,起步……走!”

就这样,这个白军中尉就当了马丽娅俘虏。

这天夜里,他门在一个湖的岸上宿营。

马丽娅用驼毛绳子把这个中尉的手和脚捆起来,然后又在腰间缠上一圈,将绳头紧紧惧在自己手里。红军小伙们都来嘲笑她,可她不睬他们,倒下来睡在这中尉的身边。

这天夜间,风声呼啸,雪片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哨兵只好钻到毛毡里去避寒。这一避,竟睡着了。3 个商人潜回来偷偷牵走了所有的骆驼,而骆驼上还背着救命的粮食呢。

第二天一早,中尉从毛毡下探出脑袋来。望了一下,吹了一声口哨,冷笑说:“太帅了,苏维埃的纪律性,十足的笨蛋!”

政委气得七窍生烟,大喝一声:“闭上你的鸟嘴,坏蛋!”

现在,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走着走着,他们已只剩下 10 个人了,其他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了。几乎每天早晨总有这个或者那个睁不开眼睛,腿肿得像圆木一般,他们的鼻孔里只有出气,已没有进气,于是政委只好流着眼泪,亲手用枪打死了他,让他早些解脱。

10 个人走得跌跌磕磕的,唯独这个白军中尉腰板笔挺,走得很沉着。红军战士们已不止一次地劝政委:”政委同志,干吗还带着这个累赘?口粮已经不足了,还让这家伙白吃?嘣掉算了,他那身衣服和靴子还蛮好的,大家也可以分着穿。”可是政委就是不让他们动中尉一根毛。政委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要带他到司令部去。他是一本活材料,肚子里的资料大有用处,不能白白打死了他。”就这样,他们走啊走啊,终于走到了阿拉尔海边。

第二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吉尔吉斯的村落。乡亲们既可怜,又佩服他们,就给他们东西吃,使他们迅速恢复了体力。

一个星期后,他们弄到一条被风刮来的渔船。这船还有几分新。他们将船修理好了,坐上 4 人,2 个摇船掌舵, 1 个是马丽娅, 1 个是白军中尉。

政委吩咐要将他早日送到司令部,万一路上有变,就毙了他。

开始时一路顺风,可是第三天的夜里,狂风呼呼地怒号起来,滚滚巨浪越来越高。一个巨浪滚过之后,桅杆旁的两个红军战士不见了。白军中尉坐在齐腰深的水里在画十字祈祷。

马丽娅生气地叫道:“魔鬼!……你干吗泡在水里?快舀水!”

中尉跳起来,赶快用自己的皮帽舀起船里的水来。

马丽娅朝着狂风怒号、黑乎乎的大海大声叫道:“谢明!维赫尔!你们在哪里?”

浪花激荡着,听不见有人回答。显然,这两个红军战士被浪卷走淹死了。

接着,风将这艘半浮半沉的船送到了一个小岛边,船底在沙子上擦得“籁籁”发响。

马丽娅跳下水去,说:“来,跟我下水!”

中尉也跳进水里。

他们两人先将船拖上岸。马丽娅抓起了枪,叫中尉将口粮袋背上岸来。

[苏联战争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物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生活周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虽然嘴里说得头头是道,却不愿意尽任何一点心力;有些人则是不求回报,一直默默的付出。他们风雨无阻,只为了给后代子孙一个更好的家园,他们的善行,值得我们仿效。

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有一段时间我住在外婆家,外婆隔壁住着一位年迈的老婆婆,她的个子矮小,行动也非常缓慢,但是每天早上都会在道路旁捡垃圾、塑料瓶等。我心想为为什么她要这么辛苦呢?因此好奇的向外婆问起老婆婆的身世背景,一问之后才明白,老婆婆从小因为家境穷困,所以没有读过书,结婚后,生了两个儿子,儿子成家立业后纷纷搬离,而丈夫也一直都没有在身边,只剩老婆婆自己独自住在老家。我本来以为她是因为没有钱,才会去拾荒换钱,直到有一天,我才恍然大悟……。

那是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早晨,我和外婆到附近的早餐店买早餐,恰巧看见老婆婆冒着大雨在捡拾塑料瓶,我看了十分不舍,于是就走向前去问说:“奶奶,今天雨那么大,你为什么还要出来捡垃圾?这样很容易感冒吔。”老婆婆腼腆的笑容对我说:“这些不是垃圾,是宝,这些瓶瓶罐罐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只要沖洗之后,都可以重复利用!”外婆还告诉我,老婆婆虽然省吃俭用,但总是把资源回收换来的钱捐给慈善机构去做善事。我总算明白,为什么她每天都要这么辛苦的出来“捡宝”了。

回到家后,我一直在回想老婆婆所说的话,虽然她已经到了该享福的年纪了,但她还是愿意努力贡献自己微薄的心力。从那天起,我就把老婆婆的话深深的记在心里,也决心要做个珍惜资源的人,例如:从便利商店买回家的矿泉水,喝完后的空瓶留着重复利用等。

虽然老婆婆只是个没没无闻的小老百姓,但她却愿意为这个世界尽一份心力,她老人家没有读过书,都懂得如何让世界更好,她爱惜资源,行善不为人知的精神,值得我们推崇与效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释义】破釜沉舟,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主人公】项羽

【近义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

【反义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典故】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欣赏历史人物是晏子,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为平仲,又称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我之所以欣赏晏子,是因为他头脑灵活,机智过人,善于劝谏。有一次,齐景公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走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了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再杀了他。”晏子板着脸,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但你不留心让鸟飞走了,这是第一条;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这是第三条。”说完,晏子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听了晏子的话,文景公赶紧把它放了,走到晏子面前说,若不是你的开导,我就犯了大错误呀。

还有一次,景公在位时,连下了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毛做的皮衣,坐在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呀,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一点也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大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听了,立刻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他就是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晏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讲人物故事作文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这个数是7×3+2=23。

五年级:靓心少年z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分道扬镳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75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成语】: 分道扬镳

【拼音】: fēn dào yáng biāo

【解释】: 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处】: 《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清·吴沃尧《痛史》第一六回:“四人又谈了一会各个安歇。到了次日,便分道扬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亦向广西进发,~,为国效力去了。”顾笑言《李宗仁归来》第三章:“一个与其~的腹案,渐渐形成。”

【近义词】各奔前程、一拍两散、风流云散、各奔东西、各行其是

【反义词】志同道合、并驾齐驱、齐头并进,也作分路扬镳、扬镳分道、扬镳分路

【成语故事】

在现代成语中,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话:“……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说这话的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史称南北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于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前身为代国。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第6位国君,他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5岁登基,24岁时正式接替祖母文明太后执掌政权,紧接着便开始了“文治”政策。公元493年起,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义,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曹魏故都洛阳。在洛阳,他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行均田制、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等,大大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成语分道扬镳的故事,便发生在这场大改革中的都城洛阳。

在孝文帝时期的北魏宗室中,有一个人原叫拓跋齐,后更姓改叫元齐,他颇富韬略,统兵有方,能征善战,曾建下了灭赫连夏、北燕等的不世奇功。孝文帝论功行赏,先封他为浮阳侯、浮阳公,后封他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孝文帝很赏识这个元志,任命他为洛阳令,主掌洛阳地方政事。不久以后,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搬迁到洛阳建都。这样一来,洛阳地位陡升,贵为一国之都,洛阳令成了“京兆尹”。元志的权势自然也随之增大,年纪轻轻的他渐生骄气。

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往往不放在眼里。一天,元志外出游玩,恰巧碰到一个叫李彪的官员乘坐马车从对面飞驰而来。这个李彪也很不简单,他字道国,儒生出身,精通典章,深得孝文帝信任,此时已经任职御史中尉,与尚书仆射游肇、幽州刺史常景等共同居住在洛阳东阳门外的昭德里,官位比元志高出许多。

按理说,官小的元志此时应该先让李彪过去,可他偏不让路,双方由此僵持下来。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为何不让路,元志却说:“我是都城洛阳的长官,你不过是洛阳户籍中编入的一个住户,哪有长官给辖下住户让路的?”

两人互不相让,且争执不下,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一见孝文帝,李彪先开口说话了,说他是“御史中尉”,官职比洛阳令大多了,洛阳令作为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真是岂有此理。元志丝毫不遑多让地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御史中尉也概莫能外,作为“京兆尹”,御史中尉李彪也是自己的辖下住户,应该是李彪给自己的属地长官让道才是啊。

宽厚的孝文帝听了他们的话,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于是便笑着给他们提出了分路而行的解决办法,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吗?”

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两人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元志和李彪从朝廷出来后就拿着尺子,将经常通行的道路进行了丈量,各取一半,从此各走各的道。此后,“分道扬镳”一语便逐渐流行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