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潮汕年俗作文实用19篇

浏览

4813

作文

60

潮汕的春节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除夕真热闹。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來「辞岁」,欢度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农家水缸要贮满水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除夕夜要守岁,守候新春来临,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后,才能睡。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潮汕民风民俗作文350字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环,潮汕人称“耳钩”,在潮汕民俗中应用甚广,在潮汕婚俗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潮汕传统婚俗中耳环是必备之物。男女双方定亲时,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白糖和面条等,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在潮阳关埠一带,女子若是在23虚岁或25虚岁时结婚的,男方必须买一对金耳环给女方的母亲。

古时的潮汕地区,男子若是妻子早亡,岳母家有未出嫁的小姨子,岳母疼惜未成年的外孙没人抚养,也对女婿的印象不错;而姐夫也有意娶小姨子续弦,便由父母出面,带小姨子上门来见姐夫。迎接小姨子得由父母亲自出面。在红色茶盘上放一对金耳环、一对金戒指,奉至小姨子面前。小姨子若是捡起金耳环,便是暗示小姨子被钩住,表示愿意接替姐姐,与姐夫缔结秦晋之好。这就是“逆婚姻”,也叫“接枝”。

在金平月浦、澄海冠山等地每年都有“赛大猪”的民俗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全生猪为主要祭祀品,其隆重程度堪称潮汕赛会之最。这些大猪咧着大嘴、口含大柑、憨态可掬,猪背上戴大红花,这是当地人祝愿年年五谷丰登,大吉大利。有的人家还会为大猪戴上耳坠,以显示其财气,也为了能得到人们更多的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潮汕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潮汕当地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下旬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这天,是“神明”上天之时,每个人都要去庙会拜神,让神明上天,祈求神明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腊月二十四过后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很忙。大人们不但要进行大扫除,还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小孩也很忙,必须把鞭炮、新衣服、新玩具……都准备好,好在过年时玩个痛快。

一年一度的除夕终于到了。大人们早早地起床,准备好贡品,留着下午祭拜祖公。家家户户的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午饭过后,男女老少都要穿新衣服,象征着新的一年里自己吉祥如意。在除夕这天,一般在中午2点多,就得去祭拜祖公。从小到大的顺序祭拜祖公,祈求祖公保佑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拜完祖公后,再过几个小时,便要吃团圆饭了。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到除夕这天,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饭桌上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五花肉,象征着丰衣足食;有菜,象征着财运滚滚;有甜品,象征着甜甜蜜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着团团圆圆。吃完团圆饭后,爷爷奶奶就要给小辈发红包,象征着小孩子岁岁平安;作为儿女的也要给父母发红包,象征着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发完红包后,就要开始放鞭炮了。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象征着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喜气洋洋。

到了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家中摆放大吉,象征着大吉大利。这一天,人人都要说吉利的话,大人也不能随便打骂小孩,以免他啼哭不休。每个人都要在午前到别人家拜年,代表自己对别人的尊敬。这一天不能扫地,如果扫了地,就象征着把自家的财气都扫掉了。这一天不仅不能扫地,也不能洗头,如果洗了头,就象征着把自己的福气都洗掉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孩子们提着一个个精致的灯笼逛庙会。这一天不但要逛庙会,还要吃汤圆。吃汤圆,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这一天还有一个活动,便是猜灯谜,多数人都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灯彩上供人猜。

一眨眼,春节就这样过去了。潮汕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大人都去上班了,小孩也要去上学了。在这里,我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潮汕的新年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地方都会有他们独特的风俗,潮汕也一样。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潮汕特有的风俗。

在除夕下午,小孩子们要洗好澡,大人们便要给小孩子压岁钱。之后就要祭祖,摆上鸡、鸭、鱼、肉、水果;还要贴上火红的对联。巷子里充满了好闻的墨水味儿,应该是人们在一笔一画地写着对联吧。

一到晚上,冷清的家变得热闹起来。一家人其乐融融,一边举杯庆祝,一边祝福着。餐桌上浓浓的年味弥漫开来。餐桌上一定要有乳鹅,还要有各种海鲜,你是几乎看不到素菜的。

正月初一,人们要早早地起床,出门若是遇见熟人就得拜个年,

这是新年的礼节。小孩子们要跟着大人出去拜年,收红包。待到自己成了“盆满钵盈”的小老板,正沾沾自喜时,家长一下收了钱,就从“人生巅峰”直跌落谷底,再没那股精神劲儿。

正月二十三才轮到了春节的“重头戏”——营老爷(庙会)。游行的人们穿着颜色亮丽的服饰,排着队伍,随着起起伏伏的音乐声,人们抬着轿子,演奏着各种乐器,跳着舞蹈。孩子们纷纷探出头来,饶有兴趣地看着这条队伍消失在巷尾。错过了营老爷的孩子也没灰心,还可以看木偶戏呢!木偶们穿着古代服饰,配合着潮剧的唱腔,咿咿呀呀地做着动作,仿佛在表演一场小型的潮剧。

潮汕的春节真是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潮汕的春节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便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

除夕的前几天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年货: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服;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家家户户还要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十分热闹。除夕下午我们都得邀请他们一起来「辞岁」,欢度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农家水缸要贮满水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除夕夜要守岁,守候新春来临,等待新年钟声敲响后,才能睡。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为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柑,桔,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到了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才能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潮汕的春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今天,就让我来给你介绍介绍潮汕的春节吧!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照潮汕的老规矩,年味儿在腊月十九就重了起来,孩子们都放假回家,商店也摆出了过年需要的物品,大街上人山人海,呈现出一种只有过年才有的喜庆。

过了腊月十九大家更忙了,家家户户抢购年货,都希望在二十四前能买到足够的祭品。

到了二十四,家家户户祭拜灶神。这是为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你吧,原来传说在二十四这天,众神都要到天上禀报人间一切好事坏事。而灶王爷专管此事,所以要“贿赂”灶神,希望它让玉皇大帝“下界保平安。”老一代还会用糯米做成的软糕糊在灶神爷的嘴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相传灶王爷是个大老粗,怕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错话,就用糖黏住他的嘴,不让他乱说。

过了二十四,大家更忙了。都忙着大扫除,美名其曰“除旧迎新”,记得2018年的春节,每天我们都扫了两三遍地,忙的不可开交。

到了除夕夜,那真的是全年最忙的一天。男孩子们都买了些玩意到街上去淘气,如:爆竹,鱼雷,冲天炮等。女孩子们则拿着一个灯笼,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嘻嘻哈哈的玩耍。

小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了,他们必须在夜晚来临前买好做团圆饭的材料,还要祭拜祖先,有时还得催在外的人回来,忙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团团转。

夜晚终于来临了,而大人们的年菜也做好了,小孩子们看见年菜,口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瞧,饭桌上有红烧肉,七道菜,红烧鱼……应有尽有,大家开开心心的围在一起吃团圆饭。

吃饱饭足后,大家就惬意的躺在沙发上。当然,小孩子还是跑到街上去淘气。大人们就坐在沙发上看着春晚。

春节那天,全家人都要一起去走访亲戚,拜访朋友,还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为什么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呢?这还有一段来历呢!相传古代时有一种怪兽,叫做岁。而岁惧怕所有一切红色的东西,所以就用压岁钱来保佑孩子们平平安安的过年。

一转眼到了残灯末庙,我们潮汕的春节在正月结束了,小孩子们该去上学了,而大人们又忙碌了起来,一切恢复如初。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我们潮汕有些动心了呢?我们潮汕还有许许多多的好,我只介绍了我们潮汕的一好——春节,如果你动心了,就赶紧来我们潮汕体验一下潮汕的的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潮汕的春节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全国颇为隆重的一个节日,是告别旧年迎新年的一个大好日子。许多地方都是张灯结彩,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浓浓亲情。

潮汕春节过得很热闹,处处都是喜庆的味道。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午后换洗,穿上新衣,显得更有精气神。小孩换洗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恭贺新年领红包啦!恐怕第二件大事才是买各式各样的爆竹来玩。爆竹声声,还真有年味。孩子们闹得闹,大人们忙得慌。大人们在这一天还必须准备好祭祖的贡品,几家子团聚一堂,见面道贺,一片欢笑,可还真是热闹哩!

“新年新气象。”在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寓祝来年红红火火;门外贴起了红对联,寓祝来年的生活如同对联写的一般美好。爆竹声声响连天,接连不断。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欢笑一片。孩子们玩累了,也大概是黄昏前,回到家了,便闻见一股香味袭来,让人不禁馋起嘴,赶紧一家聚集一块儿吃团圆饭。不同于往日的是——多了发自内心的欢乐。

最后,莫过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看春晚。看着电视里观众们快乐的表情,电视前的我们也都笑了。笑,是整个春晚最大的特点。最后,随着主持人的呼声,我们告别了旧年,迎来了新春的第一天!

第二天,新春的余兴并没有终止,孩子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嬉闹。快乐的气氛也一如既往的笼罩着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家乡潮汕的主题作文

全文共 205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地区。潮汕地区南面濒临海洋,其余三面环山,形成一个封闭而开放的独立体系。潮汕文化既保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纳了海外文化的菁华,历经了数千年的融汇升华,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蜀汉文化相媲美的中华文化的一支。

潮汕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越族。传说,越族人的脚小趾是“重甲”的(即有两片相叠的趾甲)。到了秦朝以后,来自河南、山西一带的中原人民陆续南迁。他们大多先迁往江浙地区,后经福建辗转迁入潮汕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越族人交流、融合、繁衍生息,使越族人逐渐汉化,形成了潮汕先民。现在,要找到脚小趾“重甲”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大姑两只脚小趾都“重甲”,我爸爸则是右脚的脚小趾“重甲”。

潮汕方言属于闽南方言,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体系。据专家研究,潮汕方言起源于古老的闽越土语。中原人民入潮后,他们带来的中原方言与古闽越土语逐渐融合,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潮汕方言逐渐形成,成为独立的次方言。潮汕方言古朴典雅,它保留了许多中国古语。郭沫若说:“潮州话是中国古语保留得最多的一种方言,和现行的标准语似乎也是距离得最远的一种。”比如,古字中有许多在“不”字下面加个字,用来表示相反的意思。现代汉字里只剩下“歪”“甭”“孬”三个字;而潮汕就有“不会”,“不是”,“不怕”等字。这些字写出来,观其形,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了。潮汕话也保留了一些古词。如:把炒菜的锅叫“鼎”,把粥叫“糜”,这正是两千年前的用法。潮汕人称厕所为“东司”,它的来源是因为唐代厕所大多建在东侧。如此说来,这个潮汕人认为很“土”的词,倒有些古雅了。

潮汕方言也引进了一些外来词汇。比如,有些人称“卡车”为罗离”(“rolly”),称“小面包”为“罗的”(“roti”),称“拐杖”为“动角”(马来语)等。这些外来语的应用,与潮汕地区靠近东南亚,较早开埠等因素是有很大关系的。潮汕话中也有一些避讳。在我爸爸的出生地——东墩,聚居着“张”“黄”两个姓氏的人。那里张姓的人说纸的时候不说“一张纸”,他们说“一合纸”。

潮汕方言是潮汕族群的纽带,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无论走到哪里,听到潮汕话,都会感到无比亲切。潮汕的美食是最负盛名的。潮汕地区有“美食之乡”的美称。潮汕地区濒临海洋,海鲜自是必不可少的美味。血蚌就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买一些血蚌。家里人煮一锅开水,把血蚌放进去闷一会儿,大约一分钟后就可以取出来吃了。掰开蚌壳,会看到带着血的蚌肉,吃起来鲜美却不带腥味。潮汕小吃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出名的小吃有炒糕粿、蚝烙、鲎粿等,还有一些专门做供品的粿品,如红桃粿、鼠粬粿等。潮汕小吃注重色香味形名俱美,做工精细,让人流连忘返。潮汕工夫茶名扬海内外。工夫茶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爱、精、洁、思。这五个字的深刻涵养,正体现了潮汕文化儒雅的“和”的思想。喝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饭后喝茶,闲聊喝茶,茶几乎陪伴着潮汕人的每时每刻。就连学校的办公室里,老师们在课间也会抽空喝上一杯茶。潮汕的风俗习惯也有其特有之处。海洋文化带来的传统习俗,与中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潮汕地区独有的人文风情。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节日要数“出花园”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家里十五虚岁的孩子就要举行“出花园”的成人仪式。这一天在潮汕民俗里被称为“公婆母生”。

公婆母是一个可以保佑孩子顺利成人的守护神。出花园要拜公婆母,一方面答谢神恩,一方面是祈求孩子成人后平安大吉。这一天,十五虚岁的孩子要换上全身新衣服,父母在孩子的床头摆上三牲(鸡、猪肉、鱼)和供品,跪拜公婆母神。父母用石榴花蘸水,把水洒在孩子身上。这一天里,孩子照例是不可以出门的,这一年里不可以去陌生地方,也不要参加婚丧礼仪。潮汕地区的人们供养着许多神明。地主爷是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的。他是一位可以保护家宅平安的土地神。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人们就会供拜地主爷。大峰祖师则是一位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宋朝年间,他在我外公的出生地——和平镇救死扶伤,施医赠药,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被尊为潮汕慈善事业的开山祖。由于潮汕地区濒临海洋,海神对于潮汕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妈祖是潮汕地区人人供奉的海上女神。凡是有港口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妈屿岛有天后宫,小公园有老妈宫,樟林古港有天后宫……清朝末年,许多潮汕人迫于生计,乘着红头船背井离乡去“过番”(到东南亚一带求生),都会在港口的天后宫里拜过妈祖再走。妈祖救助海上灾难的故事传遍了潮汕地区,也伴随着下南洋的人的足迹传遍了整个世界。

游神是潮汕地区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俗称“营老爷”(即抬着神像巡游),抬着的神像一般是“关帝君”等。各个村子的规模、时间都各不相同。记得小时侯,每年农历正月廿七,我都会去外婆的出生地——芦溪看游神,如今长大了,倒没机会去了。

我的家乡——潮汕地区有着道不尽的独特文化,她以她自身的民俗风情,秉承着“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精神,正向全世界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潮汕的春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潮汕春节是以拜神祭祖,辞旧迎新为主的,听上去比较刻板,但却丝毫不逊色。

腊月二十三开始,潮汕年味便愈来愈浓,人们开始忙着大扫除、贴对联、贴窗花,以在过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在外地工作的人大多都回到了家中,潮汕变得热闹了起来。这时商店已经开始有鞭炮可以买了,满大街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小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

除夕真热闹,家家都赶做年夜饭。年夜饭多以火锅形式呈现,五花八门的丸子:墨鱼丸、猪肚丸、猪肉丸、兔肉丸、大名鼎鼎的潮汕牛肉丸……还有各式各样的海鲜:墨鱼、鱿鱼、花螺、血蚶、虾蛄(濑尿虾)、鲍鱼、大龙虾……琳琅满目、一应俱全。有时还有生腌海鲜做配菜,经典的便是生腌螃蟹,当螃蟹被酱油浸得色如翡翠而又晶莹剔透,并有了些辣味,可谓是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吃年夜饭时可要“收敛”一些,因为还有一波美食将要来临:当人们在守岁时总会放些糕点做夜宵,常见的有种类繁多的粿,还有一半是甜,一半是咸的双烹粽子……整个除夕,潮汕都十里飘香。

正月初一,大人们到亲戚家里做客。小孩子们也会兴高采烈的跟着大人去,去的原因是拿那笔小财富——压岁钱。

正月初六左右,潮汕的春节又迎来一个高潮。这几天是要“迎老爷”的,迎老爷其实就是各式各样的队伍抬着八抬大轿,抬着老爷游遍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的),牌手(举牌的),轿夫,乐手组成,当队伍来时,会从远处传来鼓声,每家的男女老少都会走出来观看,全街都会放起爆竹,震耳欲聋。

当迎老爷队伍,走到你眼前时,你会发现,这是由几百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有敲锣打鼓的、有英歌锣鼓表演的、间有唱潮剧角色的……最吸引人的便是舞英歌的:有红脸红须的杨志、黑须满腮的李逵、和尚装束的鲁智深……队伍中必有一人扮时迁,手执布制长蛇,穿梭腾跃,交流舞姿动作和舞蹈图形信息,前棚舞蹈队伍表演时,敲击着木棒和小鼓,伴随着“冬冬喳,冬冬喳,冬冬喳”的英歌锣鼓节奏,紧凑迅速地以优美的舞姿,演绎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

正月初十后,潮汕变得清淡起来,学校大都已经开学了,大人们又开始工作了,不知不觉中,一个年味十足的春节又过去了,迎来的又是新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潮汕过年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潮汕,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今天是除夕,穿上新衣,整个人精神了许多,大家容光焕发,屋子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春节还未正式来临,到处就已经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开着车说说笑笑来到饭馆吃团圆饭。到了饭馆,亲戚全都到齐:爷爷奶奶、伯伯婶婶、堂哥堂弟、堂姐堂妹,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吃饭时,小孩子们即使不跟大人们一样喝酒,也要以饮料代酒向长辈敬酒,尤其是爷爷奶奶,这便是拜年的必要礼节。酒过三巡,大人们纷纷拿出红包派发给孩子们,这也是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

吃完饭回到家,全家人其乐融融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孩子们都可以破例12点过后才睡觉,这叫“守岁”,于是个个活蹦乱跳,欣喜若狂!

零时降至,新年的钟声将被敲响,大人们都停下手中祭拜神佛的活,陪着孩子一起倒计时,大家既兴奋又激动。新的一年就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诞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潮汕地区的春节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揭阳市。照我们家乡的老规矩大约从二十二开始。这一天,所有的亲人都要回家吃饭,这不是普通的饭,这是寓意着一家人在这一年团团圆圆、平平安安。过了年二十二,人们更忙,到了二十八,家家都要大扫除一次,这也很有含义:除旧迎新。到了年二十九,人们必须到县里采购过年用的、吃的、喝的、穿的……

到了除夕,人们赶做年菜,准备当天晚上的团圆饭,在街上到处可以闻到了酒肉的香味,在每户人家的大门口都是一对对老者亲题的对联,到处洋溢着过年那种喜气洋洋的气氛。晚上,家家都传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晚饭过后,孩子在直勾勾地盯着闹钟,大人们在准备给小孩的红包。一到十二时,我们就一拥而出,伴随着鞭炮声挨家挨户索取红包,为什么索取红包时要放鞭炮,这是一个活动“赶年兽”一到年三十就会下山伤害人类,有一个老者用鞭炮与红对联吓走了“年”怪,听以我们要在年三十烧鞭炮,以报报安。

年初一的光景与年三十载截然不同。大人们在庙上香,祈求一年之中平平安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过了年初一,就是走亲戚的节目,这是小孩子最欢的节目,因为这样可收获红包。

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又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我们小孩子在庙后面的那条小河上进行“炸龙王”,就是小孩子会将自己在过年时拾的爆竹点燃然后扔入河中,看谁炸出的水花最高,龙王就会保佑他。

过了十五,大人们准备春耕,小孩子去上学了。美好的日子又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承潮人好家风征文:传承潮汕好家风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尚,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有着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等优良家风。我们要在前辈的教导下继承及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在生活中,父母常教导我要传承这些优良传统。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七色的光芒汇成耀眼的白亮,蔚蓝长空之上,游荡着几只雪白的绵羊。举目四望,一片明亮中,点缀着几许阴凉。妈妈带着6岁的我到市场上市。市场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我们来到一处卖菜小摊,我拿起三把油菜花询问价钱。油菜花本是一把六元,可当我给了那满脸皱纹、饱经风霜的老伯伯五十元之后,他却找给我四十二元。我心中窃喜:嘻嘻!太好了,多赚了十元。得快点离开,不要让老伯伯发现。我连忙拿起老伯伯找还的钱和三把油菜花,牵着妈妈离开市场。妈妈问我:“怎么这么急躁?”我得意地把多找的钱拿给妈妈看。妈妈却拽着我,告诉我:“孩子,你不能这样做。我们要做诚实的人。诚实,就是要正直而真实。这是我们家的传统家风。不能因贪小便宜而不讲诚信,快把钱还给老伯伯,知道了吗?”我愧疚地点点头。妈妈带我来到刚才那处小摊。我拿出刚刚老伯伯多找的十元,扭扭捏捏地走向老伯伯,并对老伯伯说:“伯伯,对不起。您刚才多找给我十元,可我因为贪小便宜,没能及时还给您。对不起,希望您能原谅。”说完,我把十元还给老伯伯。老伯伯用他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孩子,没关系。只要知错就改,你就是个好孩子!”就在这一瞬间,我被深深感动。

因为有好家风,我在生活中渐渐养成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看重亲情、拾金不昧、勤奋好学等良好的性格与习惯。这将让我一生受益无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和谐的前提是无数个家庭的和谐,家庭要和谐离不开良好的家风。让我们一起传承美德,让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勤学向上、尊老爱幼等良好家风飘进各家各户,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潮汕的春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每个小孩子都喜欢的节日,我也不例外,潮汕的春节从腊月开始,各家各户就都忙了起来。

我们先是去了花市逛,买好几盆橘子树和一些灯笼,每家每户门口都会有两三盆橘子树,以及红火的灯笼。乡下的房因为是自己盖的,所以会有好几层楼,大扫除没有两三天是扫不干净的。当然,贴对联可是传统,必不可少!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冷清的大房子突然变得热闹,这可不是夸张,你想想,十五个大人,十九个小孩,气氛可祥和了,寒冷的冬天即使不开暖气,也不会有寒意。

除夕的夜晚,家家亮着灯,我们坐在大厅上,大人一桌,小孩一桌,舅舅拿起火锅,时不时看看水煮开了没,婶婶姨妈们则切好食材,一盘一盘端过来。水开了,热雾使我的眼睛朦胧,可我却能感受到每个人都是欢乐的,回老家真是好,城市可没有这么热闹!

看着眼前的饭菜,不由得叫人眼前一亮,白切鸡、金针菇、牛肉丸、雪花牛……拌着沙茶酱,味道好极了!吃饱饭,已经是九点多了,可孩子们都神采奕奕,毕竟就要迎来新的一年了。眼前的新年专属节目正在播放广告,孩子们不知是谁起了头,个个都在讨论明天去哪放鞭炮,去哪玩。一眨眼,凌晨一点多了,不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多多少少都有点困意。第二天一起,已经是新的一年了。

一家一家的到来,人人穿着新衣服,红色随处可见。脸上都带着笑容,大人笑,因为挺久不见自己的兄弟姐妹,小孩笑,因为觉得过年很好玩。

汕头的春节年味特别浓,和广州的春节十分不一样,可我更爱老家的春节,能见到自己要好的姐妹,能接触新奇的事物。听,他们又去放烟花了,这么好玩,这么热闹一定要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潮汕的中秋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这与潮人过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潮地气候、农事生产有很大关系。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喜欢的。其中,中秋月饼是潮人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过中秋节,没有一个潮汕人不品尝一下月饼的滋味的。虽然月饼可以有各种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要求是正圆形。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 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潮汕的中秋节习俗作文3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潮汕过年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潮汕春节过得分外热闹,处处都是喜庆的味道。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午后换洗,穿上新衣,显得更有精气神。小孩换洗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恭贺新年领红包啦!

恐怕第二件大事才是买各式各样的爆竹来玩。爆竹声声,还真有年味。孩子们闹得闹,大人们忙得慌。大人们在这一天还必须准备好祭祖的贡品,几家子团聚一堂,见面道贺,一片欢笑,真是热闹!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高高挂起红灯笼,寓祝来年红红火火;门外贴起了红对联,寓祝来年的生活如同对联写的一般美好。爆竹声声响连天,接连不断。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欢笑一片。孩子们玩累了,也大概是黄昏前,回到家了,便闻见一股香味袭来,让人不禁馋起嘴,赶紧一家聚集一块儿吃团圆饭。不同于往日的是——多了发自内心的欢乐。

最后,莫过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看春晚。

笑,是整个春晚最大的特点。最后,随着主持人的呼声,我们告别了旧年,迎来了新春的第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潮汕的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屈原满愤跳江,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特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位端午节

五月初五,那一天吃了一顿丰富的午餐后,大家争先恐后的来到了湖边,恐怕晚来了,就会被吃掉似的,当我们来到湖边,昔日,只有风儿才偶尔来玩耍的湖边,霎时间,成了人的海洋,声音的国度。这是怎么回事?天上掉宝了吗?大家都来抢宝吧!噢!原来不是天下掉宝,而是湖里“出龙船”大家都来抢看赛龙舟呢!

咚——咚——鼓声如雷贯耳,一场激烈的比赛开始了。

赛龙舟的指挥跟音乐会上的指挥可不一样,赛龙舟是指挥鼓,而音乐会上的却是指挥棒。在赛龙舟中取得胜利的方法就是团结一心,除了团结一心,还要有好的指挥人,然而这指挥人,不是练两三个月就可以登台演出,而是练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可以顺利出师,真是应了这句俗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加——油,加——油,参赛人员跟着鼓的旋律,为自己打气,为队友们打气,观众们也附和着声音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鼓劲。

五月份的天真热,观众们矿泉水一瓶喝了一瓶,纸巾一张擦过一张,扇子扇了有扇,但身上的暑气却丝毫不见退去,在大热天里,最可怜的莫过于队员们,瞧,头上的汗大过珍珠却不能擦拭,口渴得冒烟却不能解渴,只能一味地向前冲,没别的想法,但队员们却没喊热、没喊累努力向前冲,或许是因为太开心、太兴奋而忘记疼痛吧!

“快了,快到了,终点快到了!”主持人激动不已。过了一会儿,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一向受人宠爱的红队惨败,但他们队的感言,却重振了大家的精神――比赛,并不是争1、2,而是为了开心,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享受这个过程。

喊了一个下午的人们,肚子不禁咕咕叫起,不得不回家吃饭。

一进家门,粽子的香味扑面而来,打开竹叶,映入眼帘的便是珍珠似的白糯米饭,尝一口,好甜,糯米饭旁边是一颗香气芬芳的蛋,咬一口,好吃,好有嚼劲,使人尝一个,忍不住再吃一个。

五月初五,就这样在欢喜中度过,在炎热中扇过,希望今年的五月初五快点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潮汕的美食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期间,我们一家和朋友、同学、亲戚一起去了潮汕。一路上,导游向我们介绍了潮汕的美食。潮汕美食是多种多样的,也各具特色。有蚝烙、牛肉丸、达濠鱼丸、肠粉……听导游说,这些美食在潮汕地区可是享有盛名,家喻户晓。真希望这些美食能立即出现在我面前,让我一饱口福。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广济楼,各式美味的小吃即将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我们来到了卖鱼丸的店铺前,导游介绍说,做鱼丸是有讲究的,首先是选材,如什么月份鱼肉最鲜美,最适合做鱼丸,像海鳗、那哥鱼就要取其肉质雪白、鲜甜的;淡甲鱼选取的是其肉质凝固性强的,这样可以使做出的鱼丸有弹性。选好材料后,接下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打鱼丸:杀鱼、切肉、绞成鱼糜后,将鱼糜放在鱼斗中打成鱼浆,要经过打鱼丸的师傅们一系列加工后,再加入蛋清和淀粉,才能使制作出来的鱼丸又白又亮。这时我们就可以喝到一碗味道鲜美的鱼丸汤了,看着一粒粒浮在汤水中的又大又白的鱼丸就好似粒粒乒乓球儿,咬上一口真是又酥又鲜又爽口。

接着,我们来到了最有名的一家店,叫百年银屏。里面最有名的一道菜叫做:蚝烙。这道菜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所谓蚝烙,就是把薯粉跟生蚝和在一起,打入鸡蛋,放置在平底的煎鼎中轻轻翻烙,不一会儿,煎好的蚝烙就像张大薄饼香喷喷地吐着金黄色的泡泡呈现在眼前,把它盛在盘中,撒上青翠的芫荽,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蚝烙就出炉了。当然,最地道地吃蚝烙还少不了要用鱼露来调味,品尝时蘸一下鱼露,那味道真是香得品尝者真想把自己的舌头都给吞食下去,真的是太美味了。

肠粉也是潮汕的风味小吃。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大大小小的肠粉店,导游介绍说,每天早晨,学生和上班族都纷纷光顾肠粉摊,摊主热情地招呼,忙得不可开交,“老板,我要青菜、虾、猪肉和蛋”“老板,我要两条……、一条……”过了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的肠粉就端上来了,白色的粿条好似一张薄纱包裹着各式食物——有虾仁的、有猪或牛肉末的、青菜、蛋花……,要不是为了品味这份美食,还真让人不忍心破坏它的这层雪白外衣。

潮汕不仅小吃多,还有名扬海外的工夫茶、潮汕柑等极具特色的标志性饮食和文化,这次我们来到了潮汕品尝到了各类的美食,真是不枉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潮汕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四),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潮汕的中秋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283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因此时处于一年四季中的秋季中期,故称中秋,也称仲秋。潮汕地区也有叫“八月半”的。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是夜的月亮比其他月份更圆、更亮,因而人们仰望天空皓如玉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与亲人团聚,远在他乡的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因此,中秋节又称 “团圆节”。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虽然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主要的说法是此节源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此外,还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的传说。也由于说法不同,因而风俗各异,潮汕的中秋节更有着浓厚的乡土人文色彩。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潮汕中秋习俗

一、赏月拜月吃月饼

中秋节各地都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关于中秋吃月饼相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唐太宗在征边胜利后将月饼分给百官品尝的故事。另一是说在元朝末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但朝廷官兵戒备森严,消息传递十分困难,他们便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于月饼中,各路义军见字即揭竿起义。潮汕的中秋吃月饼主要是源于此说。

不过,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还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谚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约上几位好友,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潮汕地区的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之俗,还有相互馈赠月饼之举,这就促进了潮汕朥饼制作工艺的发展,由最初的家庭制作发展到专门作坊制作,潮汕朥饼更被称为潮式月饼而著称于世;而意溪朥饼、苏南朥饼和贵屿朥饼等早已闻名遐迩,与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津式月饼并列,成为五种全国闻名的月饼之一。

中秋节自古就有拜月的习俗。《礼记》中载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潮汕人称为“拜月娘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虽未得宠,但在某年的八月十五赏月时,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便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潮汕地区的拜月则源于“嫦娥奔月”和月中有“破柴翁”的传说。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待字闺中的女子拜月则企盼能嫁得个好夫婿;特别是过去的潮汕华侨众多,有不少妇人与丈夫远隔重洋,多年难见一面,思念之情更切,于是借拜月寄意。

在中秋节将到来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用糯米碾成粉末儿, 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馍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部分里面。压结实了,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 “月糕”花纹漂亮洁白如雪,一些动物形壮的月糕更令孩子们爱不释手。还有用洁白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艳米”的红艳艳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镰刀,饭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样的粿品,都是寓意着丰收的美味。此外,还有一种用花生炒熟了加麦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无比。

当三五之夜到来、玉兔东升时,人们就将大方桌摆在庭院、埕口或阳台,然后, 拿两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个拱门,称为月宫门。祭月时,常让小孩供上新 买的文具——笔、课本和书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读书聪明,成绩优秀, 将来出人头地。并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时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 ,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年轻小姑娘们也会把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摆来拜月,以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妇女们还会把新买的化妆品摆上来拜月娘,祈望自己能像“月娘”一样美貌出众。就在女人们张罗祭拜时,男人们则约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阳台上 摆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炉火,品茗茗赏月,乐哉悠哉。

《澄海县志》载:中秋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赠月饼。赏月的宴会必吃熟芋,剥去芋皮,叫做“ 剥鬼皮”。人们还以这晚天气晴朗或阴暗来预卜上元节的阴晴。谚语说:“云掩中秋月,雨洒元宵灯。”

二、芋头祭祖,吃芋头

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三、烧瓦塔

中秋夜烧瓦窑(即“烧瓦塔”)是潮汕的另一习俗。瓦窑高1至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瓦窑要用砖块砌到一定的高度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瓦窑的下方要留一个窑门口,以供投放燃料。近年来,一些地方砌的瓦窑,则全部用砖条砌成,瓦窑的高也超出了3米,有两三层楼之高,更是吸引了四方的人前来观看。砌瓦窑和烧瓦窑,主要是男人和小孩的事,女人一般是不会参加的。烧瓦窑一般都在中秋节的晚上,燃料有柴、竹、稻草、谷壳等;当瓦窑燃烧到火旺时,便可泼入松香粉、盐等引焰助威。

中秋前几天,青少年们就忙碌起来,四处捡拾残破瓦片,积聚枯树枝、废木片木块,于中秋下午就开始砌瓦塔。塔的大小高低,依据积聚瓦片的多寡及参与者的年龄层次而定,10岁左右的孩子砌的是小瓦塔,一般只有两三尺高。青年

砌的规模较大,因为他们年龄大些,会从四方八面搬来瓦片,故砌的瓦塔往往有五六尺到一丈多高。瓦塔累砌也有讲究,大瓦塔的塔基要铺上红砖条或灰砖块,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构建。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是两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才目对的两个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掏出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地方,大都在旷埕与广场,在同一场地中,有时砌上几个瓦塔。月亮升至半空以后瓦塔开始燃烧起来,至燃烧猛烈时,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塔口的火焰直冲云天,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把粗粒的海盐,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噼啪响声,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蓝色光焰,十分壮观,招引广大群众围观欣赏。有的地方,还把烧塔作为竞赛项目,塔建得高、烧得美和旺的,经群众评议后给予奖。

传说烧瓦窑始于元朝末年,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于是相约中秋夜燃烟堆作为起义信号。此后,中秋节烧瓦窑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烧烟堆的习俗。又因“瓦”与“蚁”在潮语里同音,又有“烧瓦窑”可以把各家各户的蚂蚁烧死,来年不再有蚂蚁为患之苦的说法。

此外,潮汕地区的中秋节,还有“游月娘”、“落阿姑”等习俗。现在,有些习俗已被淘汰,有些习俗也没旧时那么盛行,但设案赏月,把酒问月,遥祝远方亲人,共庆美好生活等习俗仍然流行。潮汕中秋习俗潮汕地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举办各种具有特色习俗活动、饱蘸地区风情、赋予浓郁民俗特色活动,对于激发人们爱家乡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潮汕的春节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大家是否知道此诗描写的节日?没错,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习俗,那么下面我写的同样是有关春节习俗的。

潮汕人民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 灶神上天”后,便开始准备大扫除,对屋里屋外进行装修、重新布置,还要蒸制红踩桃、鼠曲踩、萝卜糕、炸粿等食品;到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春联,吃过午饭后全家大小都要沐浴、洗头、穿新衣。然后备好自家的供品,然后请老爷来保护全家平平安安这是潮汕传统习俗事关家宅一年头衰,当然初一十五还要拜天公、佛祖、月娘、观音娘娘、财神、土地公公、祖宗等。还未出花园的孩子还要拜公婆母。除夕夜晚,一家人围着炉子吃团圆饭,无论平时分散在多远的地方,都必须赶回家来团聚。到十点的时候,正是小孩子玩耍,拿红包的时间,长辈给晚辈送红包表示祝福。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九日,大家都忙着去拜年、做客。当然,拜年可不是那么简单小孩要对主人说“阿姨,奶奶,叔叔。。。。。。生意兴隆、身体健康,主人和客人还要互相赠一对橘子以表祝福。

这就是我们家乡潮汕的春节习俗,你们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