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节闹花灯的来历【最新20篇】

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那么你们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下面就由小编为您带来元宵节闹花灯的来历,欢迎阅读。

浏览

3847

作文

153

元宵节做花灯作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刚过,我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要到了,说起“元宵节”那就一定要游花灯,既然要游花灯那就先要学会做花灯。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宝鸡日报社小记者团组织的“我要做花灯”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既学到了许多关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传统民俗知识,还跟着宝鸡民间花灯制作大师学习动手制作了兔子灯,收获很多,感受颇深。

下午1点30分,我们的活动正式开始了,盼呀盼呀,终于到了大家最期待的“做花灯”环节。为我们小记者团教做花灯的xx老师,是陇州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可是全国“山花奖”民间彩灯大赛金奖获得者呢。我们说做就做,李老师首先为大家现场示范了花灯骨架的扎法,她动作娴熟,技艺精湛,同学们也个个学得认真,看得仔细。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只扎好的花灯架子,我得到的是一只兔子灯。

它的骨架是由六个大小圆组成,先用两条竹篾各扎一个大椭圆把它们绑成十字形,然后两个小圆套在大椭圆两侧当作身体,再用两个小圆扎成兔子的头,兔子灯的骨架就完成了。第二步是糊花灯,先用彩纸把头部糊好,然后糊身子,在糊身子时背部和腹部要留出两块儿,穿花灯的提把和放蜡烛;接着就要给兔子灯“化妆了”。用黑色画眼眉,红色画眼珠和嘴巴,身体用用蓝色和红色进行装饰就可以了;最后把剪好的耳朵和尾巴贴上去,再装上提把,兔子灯就做好了。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在糊花灯时常常粘不牢固,千辛万苦之下总算把小兔的“衣服”穿好了,可在上颜色时一不小心又容易把纸沾破,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兔子灯的制作过程真是十分不易。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做完了,虽然过程特别辛苦,但是看到手中这盏栩栩如生的兔子灯,还真是蛮有成就感的!

经过这次活动,我不光了解到了闹元宵、耍社火、放天灯、吃元宵这些西府传统民俗知识,还体验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手里拿着的花灯制作的来之不易,它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展现了西府文化的魅力。

今年正月十五晚上,我可以打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闹元宵啦!难忘的元宵节看花灯200字元宵节赏花灯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元宵节的来历50字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作文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过后,我最期盼的就是元宵节灯会了。终于盼到了看灯会的时候,我格外的兴奋。好不容易挤进人山人海的灯会现场,我的眼睛顿时被花花绿绿的彩灯深深地吸引住了。

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巨大的2014数字彩灯,上面还站着一匹正在奔跑的骏马,寓意着新的2014年会是红红火火、策马奔腾的一年。

再往里走,一条栩栩如生的中国龙,在我眼前腾空而起,它的旁边紧紧的跟着几匹颜色鲜明的骏马。他们象征着中华人民的龙马精神。

接着我们在灯会上看到很多中国传统灯笼,如寓意新年吉祥的吉祥如意灯;寓意鸿运当头的鸿运灯;还有新春祈福灯;还有绚丽的火树银花;每一种灯在能工巧匠的巧手制作下都显得那么的流光溢彩,璀璨夺目,每一个彩灯都代表一个新年的愿望:吉祥如意, 万事如意,马到成功!

这真是一个快乐吉祥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元宵节花灯的由来

全文共 18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元宵节有赏花灯这个环节,但你知道赏花灯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赏花灯的由来,欢迎大家阅读!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

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身处深宫,没法在正月十五与父母团聚尽孝。为此,她欲跳井自尽。为了帮助元宵姑娘为父母尽孝,智者东方朔想出了一个计划。他告诉汉武帝,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下令在正月十六火烧长安都。为了拯救长安城,汉武帝问东方朔该怎么办。东方朔回答说火神最爱大红灯笼。他建议在街道上悬挂大红灯笼,皇帝、皇后、六宫嫔妃和朝廷大臣都要外出观赏灯笼。这样,火神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灾难也就可以避免了。皇帝采纳了东方朔的建议,当所有人都外出赏灯时,元宵得以有机会溜出皇宫,和家人团圆。

赏花灯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个故事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

全文共 296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的那天,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地区的人都会齐欢乐,庆元宵。那么这天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什么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习俗

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以下是不同民族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8、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9、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少数民族地区农历正月十五日的习俗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看完了以上的介绍,你是不是对元宵节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了呢?如果觉得文章很受用,不妨也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很重视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春灯节,是很多家庭团圆的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加上吃元宵的习俗,这个节日就和团圆两个字牢牢的联系起来。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不管是南方北方都对这个节日比较重视,举行很多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大家一定很好奇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现在中国吃网小编就告诉你元宵节是怎么来的,都有哪些习俗。

有关元宵节来历的说法多种多样,有3种说法流传较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的元宵节制作花灯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一年元宵节,在元宵节往往有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的风俗。我们牛牛小记者聚在了植物园韩美林艺术馆,一起做花灯,一起过元宵。

我们小记者每人分到一个材料包,里面有制作花灯的道具。等小记者们来齐以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指导,一边将木棍互相立直,扣进凹槽处。底部要挂上中国结和放上蜡烛,我先在支架上粘上十字形的双面胶,一条双面胶念上中国结,再在交叉处放上蜡烛,花灯的支架就完成了。

接下来是糊纸,要将薄薄的油纸粘在花灯的支架上。我把油纸按花灯的大小剪好,小心翼翼地粘在花灯的一面。当要粘下面时,油纸不小心粘到了底下的双面胶,牢牢地粘着,不情愿离开的样子,我轻轻拿着油纸晃动,它终于离开了双面胶。油纸十分容易破,必须小心剪贴。终于,糊纸的工作完成了。

然后,就是在糊好的纸上绘画,剪贴,发挥自己的创意。我选了四只大公鸡的剪贴画,因为今年是鸡年。我将它们涂上胶水,分别粘在油纸的正中间。一只只大公鸡都十分可爱,栩栩如生,上面还写着“鸡年吉祥”的祝福语。

最后一步是做提把。先将一根红色的细绳子穿过竹棒的小洞,一端和花灯的架子打上死结,另一端和提把的前端打上死结。可是我发现绳子太长了,花灯会晃来晃去,于是我在提把上多绕几圈绳子,一个亲手制作的花灯终于大功告成。这花灯带着古典的韵味,玲珑别致。

这时,周围的小伙伴们也一个个做出了花灯。大家提着花灯好不热闹,你看看我的灯笼,我瞧瞧你的花灯,我们还一起拿着花灯合了影。今天,我与牛牛小记者们过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元宵节做花灯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班每年都要组织元宵猜灯谜活动,今年也不例外。我们都要尝试自已做花,其中的乐趣也只有亲手做时才能体会。

今年我做什么花灯呢?想了想,首先做个钟表吧,代表时间飞快的流逝,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要珍惜时间。我先用圆规在黄色卡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再用剪刀剪下来;我又用绿色的卡上做成几个刻度,然后用固体胶一条条贴在圆盘上;最后用笔在粉色的卡纸上画一个个尖尖的指针,用剪刀剪下,用图钉定在圆盘中间,这样一个钟表灯就做好了。

接着我又做了一个苹果灯。我先用笔在纸卡上画一个大苹果,然后剪下来。我把同样的苹果按大小一共剪了五个,一个比一个大一圈。然后把它们一个个贴上去,这样从正面看它就是一个立体的苹果,苹果灯也就做好了。虽然它看似简单,但是它意味着平安幸福。

我还做了两个草裙灯。我把饮料瓶分成三半,然后再把有盖的一段和中间的一段粘在一起,外面用剪成一条条地彩色海绵纸包裹起来,看起来很像女孩子穿的公主裙,非常可爱。

最后我想做一个好玩的看图识谜的彩灯,想了想就做一个圣旨灯吧。我用彩色的海绵纸,做成卷轴贴在白纸上,并用毛笔在白纸上简单的画上山的样子,并不写一个字,这样一个谜底是默默无闻(文)的灯谜就做好了。

做花灯真的很有意思,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所以我很乐意参与做花灯、猜灯谜的活动。可惜明年我就要上初中了,到时就没有机会再做花灯了。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话题作文:快乐的元宵节看花灯

全文共 3211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也称之为上元节。承接着春节还余留的节日气息,街上再一次熙熙攘攘的人群再一次洋溢起了节日的喜庆。在正月十五,看花灯,猜灯谜是九州大地必不可少的一个传统。红彤彤的灯光印照在每一个人的笑脸上,十五,就是这样的美丽。

正月十五看花灯作文1

正月十五晚上,我、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花灯。

到了那里,我们首先看到五湖广场上人很多,我们在广场上玩了一会儿,就开灯了。

我们往里走,看到了一个假的莲花,又往里走,我们又看到了用盘子、碗、勺子和筷子做成的宝塔和象,远远看去金光灿灿。

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花灯,花灯的品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座灯:安放在地上或是特制的架上,灯体庞大,气势宏伟,灯光明亮,并配有走马灯,并以声、光、电动集于一身,远观近看皆宜。挂灯:该灯体积相对较小,做工却特别精巧,色彩鲜艳,图案优美,“料丝灯”、“针刺灯”便是其代表作。

水灯:即放于湖面之上,放灯者许下心愿,随波而荡,预示着心想事成;该灯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光的明亮和形的美观倒映水中,色彩流漓,波光粼粼,龙灯、鲤鱼灯、荷花灯是常见的水灯。提灯:即孩童提在手上玩耍的灯,此灯小巧玲珑,星星点点,造型大多模仿十二生肖动物,如:玉兔灯、戏猴灯、公鸡灯等……

我们还上了一座“会发光”的桥。

这个晚上我过得真快乐!

正月十五看花灯作文2

看花灯正月十五看花灯,热热闹闹喜洋洋。十五的月亮特别圆。一年一次的元宵节又到了。吃元宵,放鞭炮。看花灯是真热闹。今天是二月二十八日,农历正月十五,终于又可以看花灯了。刚吃完完晚饭,我便像急先锋一样,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向花灯展区走去。

一路上,人山人海,去看花灯的人特别的多呀!因为去看花灯的人特别多。所以,到了那,挤了半天才进去,哇,太美了。花灯展区里五颜六色的花灯特别漂亮。让我眼花缭乱。

花灯中,有盛气凌人的大公鸡、红通通的五角星、老实肯干的老水牛、窜上趴下的小猴子、聪明可爱的小白兔、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有许许多多的卡通人物,虹猫,蓝兔、跳跳、大奔、还有小红帽,等许许多多的卡通人物,让人眼花缭乱、数不胜数。

最好玩的就是烟花、五颜六色、千奇百怪,太好玩了!我喜欢元宵节!

正月十五看花灯作文3

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正月十五。吃过晚饭,我拉着爸爸妈妈去看花灯。大街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把马路挤得水泄不通,几经周折,我们终于看到了花灯。

有鲤鱼跳龙门、荷花、小猪放鞭炮、孙悟空等花灯,个个栩栩如生,非常好看。你看那荷花,粉红色的花瓣就像仙女的裙子,荷叶展绿叠翠,浑圆宽阔,碧盘滚珠,皎洁无瑕;你看那孙悟空,它举着金箍棒,正要打妖怪呢,多神气呀!

我和爸爸妈妈正在赏灯,忽然,天空中出现了一束色彩斑斓的烟花,那烟花就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花瓣一样美,接着,烟花又从地面上连续不断地冒出来,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呈现出一道道特别的美景。这时,我看见“瀑布”了,好似从天而降,真是“飞流直下三千,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个正月十五过的真好。

正月十五看花灯作文4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而这一天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看花灯。我们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我听爸爸说,这一次我们要去山东铝厂看花灯,虽然换了地方,但是我依旧很高兴。

爸爸开着车,走到了张店的郊区,接着拐进了一条小路,沿着这条小路大概走了三分钟吧,眼前豁然开朗,只见满眼的花灯和灯笼。爸爸停下车,我早就迫不及待地推开车门,下了车。

我们一进园区,就看到了不少花灯,但是主要的还是以马为主的花灯还有一些是以现代科技发展的,如嫦娥三号探月飞行器等东西。接着往前走,是一个将近一百米的灯笼长廊——满眼几乎全是灯笼,旁边还有一些花灯,而这里面技术含量最高的还莫过于一个千手观音,那是由七个“人”组成的花灯,它们的每一个手都能动,引得很多人都纷纷拍照。

而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只用花灯做成的鱼,而这只鱼嘴里放了一个泡泡机,不停地往外“放”泡泡,结果方圆五六米全是泡泡,许多小孩都兴奋的跳了起来,我当然也不例外了。

我看到的花灯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六大神医……

这时,我起了一丝困意,是该回去了,于是爸爸依旧还是开着车和我们来到了温暖的小家……

正月十五看花灯作文5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在南通舅舅家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赶回海安一起来到安达步行街广场看花灯。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来到广场一看,街上的花灯真不少,有米老鼠灯、老虎灯、小蛇灯、肥牛灯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但是最有特色的是舞龙灯,只见几个人将细棍子插在假龙肚子里,还有一个人把棍子插在一个圆球里,那条假龙很想咬住那个圆球,可是那圆球晃动得太快,所以它总是追不上。你看它那急速翻滚的样子,真像一条活生生的龙呀!

最好玩的就要数孔明灯了,哇!我的孔明灯飞向了南方,一闪一闪的就像夜空的星星。我在孔明灯上写上心愿。随着一盏闪闪发光的孔明灯缓缓升空,我的心愿也仿佛被放飞了。我问爸爸为什么这灯取名叫孔明灯呢?

爸爸回答说:“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为三国时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求救,便制作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后来果然脱险,因此,人们就称这种灯为孔明灯。”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随后,心中油然而生对诸葛亮的敬意。

我喜欢元宵节,更加喜欢孔明灯。

正月十五看花灯作文6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听爸爸说荆州东门护城河沿荆沙河一直到沙市文湖公园,十里花灯“闹”新春,东门金凤广场两侧还挂了很多红灯笼。我听了老爸关于花灯的描述,就开始希望早点赶赴那里瞧个究竟。吃饭后,我们带上相机就去了东门。

随着天色渐暗,一盏盏形态各异的花灯都亮了起来,十二条金龙组合而成的“龙腾虎跃”、高耸10余米的“一帆风顺”……很多很多尽收眼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荆沙河九曲桥段,两条巨龙卧在水上,中间有一颗大大的珠子,这就是传说中的“双龙戏珠”。一串串的“灯笼”给春节更添了不少的喜庆,也给春节带来了更多的年味。

东门那里,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色的香蕉……象征着丰收,看得我直流口水。“鸳鸯戏水”、“哪吒闹海”等生动俏皮的花灯前,总是有许多小朋友在那里合影留恋。新年的金凤广场像一个“不夜城”,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早春的寒冷在这个灯火通明的花灯会已经不存在了。形态各异的花灯凝聚了工人叔叔的智慧和汗水,也展示了美丽的古城文化。

看完了花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家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五光十色花灯“世界”。

正月十五看花灯作文7

今天是正月十五,早晨,我正抱着枕头呼呼大睡的时候,姨妈就来电话说要带我和她家的宝宝姐姐一起去趵突泉看花灯。

姨妈开着车在趵突泉的周围绕了好多圈,才终于“强行”占了个车位停下了。

趵突泉门口人山人海,姨妈怕我和姐姐走丢就用手抓住我和姐姐的羽绒服帽子,把我们俩像“抓小鸡”似的拽进了公园大门。

进入景点,迎面就是一条金黄色龙灯,因为是农历的龙年,这条龙灯看上去分外耀眼,尤其是龙头。瞧那龙头,做工精细,活灵活现,像要腾飞似的。

从金龙右边走过去看到的花灯都是过去老济南元霄节的场景,感觉比我们现在的元霄节热闹了许多,尤其是花灯场景里小孩子们提着红灯嬉戏的场面最吸引人。

再往前走五六米,路便被一群人堵住了,我和姐姐挤进去一看,原来有好多的人在做那个古代大花桥,我和姐姐赶忙抢了一个花桥坐了上去,过了一把古人做花桥的瘾,幸福无比……

坐完花桥往左走,姐姐和我就到了珍珠泉处,珍珠泉处的泉水一串串就像珍珠一般,我想珍珠泉这个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从珍珠泉出来直走五六米就是趵突泉了。

趵突泉的泉水清澈见底,鱼儿们欢快得游来游去。在那些鱼中,最大的是一条黑色的大鱼。它身长二十厘米左右,还经常从水中跳出来可爱极了。还有一条鱼,它全身都是金黄色的,姐姐说:“这鱼是吉祥鱼!可以许愿。”我们许了愿,就去别的地方了。

正月十五“趵突泉”的花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作文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这一天,我们这些孩子能够提着大大小小、颜色各异、形状迥异的花灯,四处游荡。

这一天,我当然也要提上我的小花灯了,我的花灯是深红色的“招财进宝”灯笼,而岱芃的却与我的传统花灯不同,是一盏印着卡通图案的浅蓝色灯笼。不过,我们的灯笼都是纸制的,而纸制的灯笼这几年大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喜爱,所以电动灯笼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婴幼儿手中的玩物了。

我们来到楼下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几个平时的玩伴一起游花灯。找到她们后,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花灯之旅”。

第一站是小区的游泳池。我们远远望见游泳池那儿一片烛光闪烁,就急忙跑过去。走近了才发现是几个大哥哥大姐姐在点蜡烛。这些蜡烛色彩缤纷,有粉的、红的、蓝的、黄的、白的……一根蜡烛的光虽然很微弱,可是只要有很多根蜡烛聚集在一起,即使走到离它很远的地方,也能够看到一片金光闪闪。这些小小的蜡烛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令我情不自禁地感叹:真是团结力量大啊!直到我们要离开之时,我还一直恋恋不舍地回头,望着那片如同洒下的金子一般的美丽色彩。

第二站是游泳池附近的小广场,那里有一大群人正在展示自己那美轮美奂的彩灯。其中尤为令人惊叹的是一只近半人高,一人长的老虎彩灯。它是先由铁丝围成基本形状,再用纸片一片一片糊成的。在它体内点上灯后,它就如同一只真的老虎一样,栩栩如生,威风凛凛。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就被它的气势吓得倒退了两三步。发现它仅仅只是盏纸灯后,我这才松了一口气。除此之外,还有俏皮的、用白萝卜雕刻的老鼠花灯,精致的莲花灯,以及小巧玲珑的小橘灯……一盏盏彩灯在我眼中闪过,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在原地愣了一下,随即也加入了游灯的大队伍。

随着时间的流逝,来游灯的人也越来越多,许许多多的花灯汇成一股“彩流”,在小区内游荡。我环视四周,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啊,美好的元宵佳节,我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元宵节闹花灯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满天的礼花放了起来,各色的孔明灯升了起来,美丽的花灯亮了起来,甜蜜的元宵吃了起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到了,多么美好的节日啊!晚饭后,我们一家人来到街上观灯,街上的人真多啊,真是人山人海,花灯真多啊,令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样的花灯全都亮了,闪烁着七彩的光芒。在深蓝色天幕的映衬下,满目的花灯更加闪耀动人了。这个有牛又有虎的花灯,多么漂亮啊!牛金光闪闪,憨厚老实;虎银衣闪亮,耀武扬威。这个金牛银虎的花灯寓意着人们在新的一年中牛气冲天,虎虎生威。再看,这边壮观的雄膺花灯,又别有一番风味。强壮矫健的雄膺展翅高飞,翱翔在万里长城之上,上部分背景为湛蓝深远的天空,下部分背景为无边无际的草原,它祝愿人们前程无限好,前途更广阔。还有这个金龙花灯也十分特别,几条长龙身披金鳞,扭动着长长的身躯,争捧着一个写有“福”字的金球,几条金龙神情严肃威武,寓意着龙腾虎跃,年年万事顺心。这个花灯可真有创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不信你瞧!喜羊羊和一个小老虎手拉手依偎在一起,把动画都创作成花灯了,难道不有趣吗?小孩子们纷纷在这个动画花灯前留连忘返,要求合影留念呢!还有这边的海宝花灯、那边的团结花灯、传统的水墨花灯、绚烂的百花花灯……让人置身于灯火的海洋。正当我们都沉醉在美丽的花灯阵中时,天边传来几声巨响,你看,开始放礼花了,多么灿烂的火树银花!这边绽开几朵彩菊,那边盘起几条沙龙,还有金闪、圆圈、桃心、笑脸……仰望天空,还有看不尽、数不清的孔明灯呢!各色孔明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融入了美丽的夜景中……

夜晚,在我的甜蜜梦乡中,礼花还在开放着,孔明灯还在纷飞着,花灯还在闪烁着,一碗碗元宵还冒着热气呢!而我,正在开心地欢笑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作文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一月十五日。

每当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全家在运河广场上看花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龙年的一次元宵节。那时候,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都在欣赏美丽的花灯。因为我太小了,连一盏花灯都看不见。我只好让爸爸抱着我,才能看到这些美丽的花灯。在抱起我的那一刻,我惊呆了,不禁地叫了起来:“太美了,有这么多美丽的花灯啊!”我看到了广场中央有一条“巨龙”,身上的鳞片闪闪发光。嘴里粉红色的舌头还会动哩!好像在迎接来看花灯的游客们。“巨龙”下面还有一朵朵漂亮的“荷花”。漂亮的“荷花”像一张张小孩的笑脸。有的灯就像一幅画一样;还有的像一串串灯笼,挂在门上;还有的像一把把火,挂在盆里,很像万圣节里的“鬼火”……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那些花灯绚丽多彩,美丽极了!花灯把运河广场打扮得比白天更加美丽。

我觉得我们要感谢做花灯的人们,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美丽!

这次元宵节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元宵节看花灯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2017年正月初五,我和爸爸妈妈带着妹妹一起去南京夫子庙赏花灯

我们到了夫子庙步行街,那里已经是人如潮,花如海,整个是花灯的世界!许多摊位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有飞机灯、荷花灯、兔子灯……五颜六色的华灯看得我眼花缭乱。今年是农历羊年,自然少不了“羊”的花灯,有“三羊(阳)开泰”灯,有“灵羊贺岁”灯,还有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美羊羊”、“喜羊羊”、“沸羊羊”……各种卡通羊造型的花灯。我最喜欢的是“喜羊羊”,我们在看着它,而它也一直咧着嘴巴对我们笑,好像在和我们问好。爸爸告诉我,花灯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到了晚上,花灯全都亮起来了,五颜六色的灯光照映在人们喜庆的脸上。大家一边欣赏美丽的花灯,一边享受着节日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元宵节看花灯600字作文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去看花灯

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呀!人们互相拥挤着,用“人山人海”一词来形容这场面一点也不过分!

哇!好漂亮的一只金老鼠啊!瞧这只老鼠,通身发黄,灯泡般的大眼睛,金鼠背上有两个金元宝,金老鼠摇头晃脑,好像在说:“祝大家财源滚滚,万事如意!”两条小鲤鱼也跃出水面向人们祝贺!前面的五个小和尚在敲锣打鼓迎新春,哈哈!好一幅“金鼠送宝”呀!

“快看哪!是嫦娥!”我大叫到。月宫仙子嫦娥在个干吗?原来她在追人造卫星呢!可怎么追也追不上!旁边有一架火箭,火箭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中国航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祖国的发展,飞天已不是个梦想,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各国遥遥领先,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祝祖国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

“哇!福娃也来了!”我说。五只奥运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欢聚一堂!它们站在一个旋转的轮子上,向人们招手。轮子上刻画的是奥运会精彩的瞬间!张怡宁奋力打乒乓球,郭晶晶夺得奥运金牌,飞人刘翔的跨栏。2008年,奥运将在首都北京举行。让我们期待奥运的成功吧!

“姐姐快看,是米老鼠”弟弟高兴的说。六只米老鼠正在举行拔河比赛呢!米老鼠一前一后那个大大的春字,不正喻意着春的来临吗?

哇噻!好逼真的一条巨龙!巨龙腾云驾雾,高高在上,巨龙盘旋着,两条一摇一摆的鲤鱼也看着巨龙,栩栩如生的巨龙让人望而生畏。

这不是小鲤鱼跳龙门吗?看!一条小鲤鱼破着风浪来到龙门。它告诉我们有恒心,持之以恒,才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回家路上,我还想着那些花灯给我的深刻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全文共 7583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起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花灯寄寓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第、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元宵赏灯诗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话灯联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元宵灯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其中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语,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元宵话灯谜

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传统灯谜的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大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元宵节习俗

汉族

张灯结彩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各地同胞欢度元宵节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舞龙灯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元宵节的来历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虽然已经过完了,但真正的新年却没有过完。元宵节是新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四下午,我参加了一个德州晚报小记者的猜灯谜活动,并从中知道了元宵节的来历。这个活动的地点是德州游乐园。走进大门,放眼望去,到处悬挂着红灯笼,红灯笼上贴着灯谜。我看了好几个,都不会。我有些泄气。后来,我突然看到一个“耕一半读一半”字谜时,就不假思索地说是“讲”,结果正确!

今天我还知道了元宵节的来历。从前,有一位宫女叫元宵,因无法回家看老父母,心里非常难过。这件事让一位大臣知道了,他决定帮她。让她正月十五扮火神从大街上走过就行。当天,火神真的来了,她是元宵假扮的。她让百姓把一封信给皇帝。皇帝看完了信后,向大臣请教。大臣说:“火神爱吃汤圆,让百姓吃汤圆、提花灯、上街游也许有效。”

正月十五这天,元宵在花灯上写上了名字,元宵家人看见了她,一家人终于团圆了。于是,每年正月十五做汤圆、提花灯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元宵节闹花灯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不管南方北方,到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卢氏杂说》里的“油炸追子”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

元宵节的时候,我和姐姐很喜欢闹花灯。走出家门,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在闹花灯,各种各样的花灯,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元宵节给我们带来快乐,而且能让我们吃到美味的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宵节闹花灯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灯笼,闹花灯是今晚的传统活动。

晚上,我提着一盏心爱的花灯来到街上,见到小伙伴们提着样式各异的花灯在玩耍。小红的花灯是大象形状的,一按按钮鼻子可以上下晃动;小明的是一盏汽车形状的,不时还能在地上跑呢!最有趣的要数我的公鸡花灯,你看它瞪着眼睛傻乎乎的,不时还发出“喔喔”的叫声。小伙伴们围着我情不自禁的说:“多么可爱的小公鸡啊!”

歌声,笑声,吵闹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今年的元宵节玩得真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北京元宵节赏花灯主题活动汇总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代化的奥体商圈内,您可以体验到到北宋的大集、服装等,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您到那里一趟,保证不虚此行。在这里您可以玩“穿越”、穿古装、逛古集、乘古船、品美食,还有灯谜、水上花灯、水上表演、儿童娱乐项目等,以清明上河图实景漂浮在奥体龙形水系,元宵赏灯会作为压轴,这些古代与现代有机结合,不同风格交相辉映,让您在穿越的时光隧道中,体验古今的盛世挽歌。

穿上古服,坐上游船,可以恣意尽情的穿越其间,感受北宋汴京的繁荣面貌及人民的生活状况,各色人物以及牛、驴等动物惟妙惟肖,车、轿二十多辆,房屋、桥梁、城楼各有特色。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介绍,从正月初十到十八期间还会举办各类接地气的活动,如穿越相亲会、复古跳蚤会、万人祈福日等多种有趣且贴近百姓生活的主题内容。园内的另一亮点是在中心区“御雅堂”,龙椅、龙袍、美女、琴棋书画,优雅的音乐,让千年文化完全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样独具复古风格的元宵赏灯节让不少人都十分期待。

活动时间:2015年2月16日-3月8日,09:00-22:00

活动地址: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区东区西门入口处

门票价格:30-60元(逛古集、赏花灯、玩戏雪)

自驾路线: 沿北四环行驶进入北辰东路,继续行驶至国家体育场北路或大屯路后进入湖景东路即可,继续行驶至大屯北路或大屯路后进入湖景东路即可。

停车场:新奥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路面停车场(收费标准见现场公示)

乘车路线:地铁8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D口出(左转上电梯到地上可到雪场)(右转上电梯可到花灯场)东走即到!

乘坐公交:洼里南口站,专40、630路、419路、484路、328路、379路、628路、617路、751路、913路、运通110路均可到达!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元宵节看花灯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我和妈妈、婆婆一起到城隍庙看花灯

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花灯门,花灯门上到处都是金元宝灯,还有两只紫头红身子的老鼠灯站在金元宝灯上的财神爷两旁。

很快,我们来到一个巨大的花灯塔下面,整个花灯是红色的,有三层楼高,非常漂亮。我再仔细一看,花灯塔里还有会转的小花灯,小花灯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

在最中心的地方,我看到了让我最喜欢的花灯:一只巨大老鼠穿着古代的衣服拿着金元宝站在一艘金元宝船上,金元宝船下面围着十二生肖里的动物,有的身体会动,有的会摇头摇手。

接下来我们还看了迷语灯阵、星座灯阵、十二生肖灯阵、龙灯阵、猴子捞月灯等等各种奇怪的灯阵和灯。

看了这么多的好玩的灯,我看得眼花瞭乱,真开心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元宵节正月十五闹花灯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着糖心圆子,喜气洋洋。

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饭后,径直向灯会走去。还未到达目的地,人群就像潮水一想蜂拥而至。

随着夜色加浓,穹庐中的“明灯”亮了。尤其是市民广场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地砖上,跟着风,随着晃动,闪烁,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向前走,远处的鞭炮声就想成一片。礼花呼哧的响,忽然冒出了大礼花,如清泉一般,洒向人间;又如颗颗珍珠,从天而降;又似朵朵花朵,开满夜空。

街两旁的饮食摊点炉火正旺,香气阵阵扑鼻,吆呼声不绝于耳。虽然已经吃过晚饭,但我匆匆看了几眼就垂涎欲滴了。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又挤又钻,穿过锣鼓喧天的舞台,终于来到了灯展处。

哇——满眼花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巧夺天工,令我目不暇接:鼠灯,荷花灯,走马灯,福娃灯,造型各异,色彩多样,新奇有趣,赢得人们啧啧的赞叹声。再往前去,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了。一多黑色的玫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便缠着爸爸买下了。

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和无数的鞭炮声,沙硕的彩灯光,一起汇成了欢乐的元宵交响乐,飘荡在空中,洒向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