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遵守规矩的寓言故事【最新20篇】

导语: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遵守规矩的寓言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1715

作文

1000

背水一战的寓言故事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物资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山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寓言启示的小故事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对夫妻经过了激烈的争吵,丈夫忿而出门,在门边不小心将一个油灯踢翻,于是灯神现身。此人见了灯神,激动万分,“你也可以让我实现3个愿望吗?”灯神说道:“那是过去了,现在只能实现你一个愿望了。”这人一想:一个愿望也行。于是他想了想说:“我想去南极钓鱼,看风景,你能给我一座跨洋大桥吗?”灯神一听:“你的愿望也太不现实了,换一个实际点儿的吧!”这人想了想,又说:“我结了三次婚,离了两次,这次也快离了,每次我的妻子都说我不理解她,你能不能让我听懂女人的话中话?”灯神听了,说道:“我还是给你一座跨洋大桥吧!”

瞧,连灯神都无法将两颗心拉近距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真的就这么难吗?

让丈夫理解自己的妻子,完全读懂身边最亲近的人,比修建一座跨洋大桥还要困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去南极还要遥远吗?这座隐形的跨洋大桥在哪里呢?存在吗?也许很多人会回答,这座大桥就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缺乏交流的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是很遥远的,包括身边最亲近的人。夫妻之间的交流也是至关重要的,缺乏了这座大桥,再亲近的人也是形同陌路。这个道理几乎人人都懂。

人人都认为是真理,但是不见得人人会真心去尝试。毕竟这个世界上的人,往往只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兴趣,急于去了解它的一切,一旦成为身边物,往往就会失去了曾经的热情,于是身边物就成了远山的云雾。夫妻之间的距离就是这样越来越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遵守规矩作文600字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规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各种各样的规则,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没有各种具体的规则,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一团糟。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交通。因此,交通规则是格外重要的,但经常有人违反交通规则,导致无法挽回的惨剧。

一次周末,我和妈妈出去逛街,走了一段路后,要过一个红绿灯十字路口。我一看,是红灯。我看见行车道上没有车经过,便“聪明”地想了个办法:反正行车道没车,等红灯还要那么久,太“浪费时间”了,我直接过去不就得了!想着,我便开始行动。妈妈见我要闯红灯,便一把拉住我,说:“现在是红灯,不可以过!”“反正行车道没车,过去又不会怎样!”“待会突然来了一辆车怎么办啊?‘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交通规则你又不是不知道!就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失去生命的惨案可不是少数的!”妈妈话音刚落,一辆车见行车道是绿灯,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了过去。

走着走着,又有一个红绿灯十字路口。这次,我乖乖地等着。妈妈对我说:“这就对了。遵守规则,是每个人应该做的;违反规则,是绝对不可以的!随便违反交通规则,后果无法挽回的啊!”

许多人会拿生命挑战规则的底线,可是吃亏的始终是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寓言故事一:果断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落了下来,从里面滚出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

当他带着鸟巢走进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到妈妈不允许在家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的把小麻雀放到门口,急着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答应他的要求。

小男孩兴奋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的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但他从此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为的事情,决不可以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了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管理启示:在人生中,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可能会失去更多成功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职场上的小寓言故事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老虎下山视察,看到其他动物都在玩,而只有驴在拉磨。老虎顿时赞不绝口:“有这样勤奋的员工,是我们动物王国的幸事!”

秘书狐狸对老虎说:“驴很勤奋没错,但是,磨上已经没有东西了,他还在拉磨,这不是制造假象吗?”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摇头叹息。

感悟:驴子的勤劳毋庸置疑,但这种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的做法,让人不便指责,却让人叹息。在职场,你忙碌与否并不重要,领导看重的是你把工作做好了没有。与其劳而无功地超负荷工作,不如静下来思考如何提高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励志寓言小故事精选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瞎子过桥的时候不慎把脚踩出了桥面。他身体一倾,几乎栽倒在桥下。幸好桥栏杆上的横木挡了他一下,于是他用双手抓住了栏杆,而身体却悬在半空中。

瞎子以前曾不止一次在这座桥上走过。尤其是在那春雨过后、山洪暴发的日子,他过桥时听到桥下哗哗作响的流水声,真有点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可是这一次瞎子过桥,正值秋高气爽、小河断流的季节。一般的人过桥看得见桥下干涸的河床 ,走在桥上有走旱路的感觉。然而瞎子却没法看到河中的情形,他凭以往的经验判断,认为桥下必定是水流湍急的深渊。因此,他失脚以后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抓住桥栏杆不放,一边奋力挣扎着试图爬上桥去;一边急切地希望得到他人的救助。

当时从桥上经过的人,看到瞎子抓着桥栏杆有惊无险、盲目恐慌的情景,既好笑又怜悯地指点他说:“用不着害怕,你双脚离地不远,松手就可以着地。”瞎子不相信这话。他心里想:“不肯拉我一把,却要我松手掉下去,这不是存心坑人吗?”想到这里,他不禁绝望地大哭起来。

不一会儿,瞎子力气耗尽,两手一滑,身体坠了下去。出乎瞎子想像的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感受空中失重、丧魂落魄的投河悲哀,顷刻之间双脚就触到了地。以至于他落地以后身体打了一个踉跄才站稳了脚跟。原来这桥下真如那路人说的一样,一点水都没有。瞎子这时才松了一口气。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早知道这桥不高,下面没有水,我就不会吊在栏杆上吃苦头了。”

瞎子因看不见路而坠桥,并不是一件可笑的事。瞎子心目中关于坠桥危险和人们会扶危济困的合理想法被桥不高、河已干的特殊环境所扭曲,这才成了虚惊一场的笑料。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完全信赖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遵守规矩作文600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那我们是不是都遵守了呢?

这天,我和同学们像往常一样来到操场上上体育课。开始上课了,老师看我们挺听话的,就说,只要我们绕着操场跑两圈,跑完后就可以去玩儿了。老师叮嘱我们,不可以抢道,一个人抢道,整组人跟着罚。我压根儿没听,心里只想着玩。开始跑步了,领头的同学跑得太慢了,我们也跟着跑慢了。我开口说了一句:“前面的同学,你能跑快点吗?”他听到我说的话,就说:“不可以,要遵守规则,不然我们都得罚。”这下我不高兴了,我敢保证其他同学也不想跑那么慢。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跑完呀,那我就给他们打个头阵吧!于是,我开始抢在前头,跑到了最前列,同学对我说:“快回到队伍去,不然我们这组不能参加课外活动了。”我没听,继续跑。

不一会儿终点到了,同学们紧随其后,他们到了之后生气地望着我。我心存侥幸,老师一定没发现我抢跑。没想到,老师无奈地说:“我之前说什么了?这不是你家空地,你们想怎么抢道就怎么抢道!继续给我跑两圈,直到你们这一组队伍跑整齐为止!”我心里不服气,说:“前面的跑得太慢嘛!”老师严肃地说:“你也抢着跑,他也抢着跑,那整个班不成了一窝蜂?这样没有铁序,很容易出事故!凡事都要守规则!”

这节体育课,我虽然受到了处罚,但明白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我会自己走的寓言故事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袋鼠妈妈抱着袋鼠宝宝去菜场买菜。一路上,她俩有说有笑,别提有多开心。一会儿就到了菜场,哇,菜场里的菜真多呀!有紫莹莹的茄子,黄澄澄的南瓜,身穿绿衣裳的黄瓜,还有活蹦乱跳的海鲜,真是应有尽有。袋鼠妈妈和宝宝看得傻眼了,这样也喜欢,那样也喜欢。她们买了很多很多的菜,足足有两大包呢。

袋鼠妈妈提着菜,抱着宝宝回家了。没走多远,袋鼠妈妈就气喘吁吁了,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脚步也放慢了。这时,在妈妈怀里的宝宝觉得妈妈很累很累了。她想,如果自己继续让妈妈抱着,妈妈会累得筋疲力尽的,不行,我的自己走路。她连忙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想自己走路,你让我试试,行吗?”袋鼠妈妈看着怀中懂事的宝宝,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连忙轻轻地放下宝宝,温和地说:“宝宝,慢慢走,当心摔跤。”宝宝跳到路上,紧紧地跟着妈妈,她一边走路,一边还唱歌给妈妈听呢!宝宝美妙的歌声消除了妈妈的疲劳,妈妈也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她俩唱着歌兴致勃勃地回家了。

在我种下满天星那天起,我都先把种子照照太阳,如果是雨天,我就会把满天星收回进来,让它在里面避雨。

没过几天,芽儿从土里探出头来,我要给它喝点水,再放在太阳下,再晒太阳呢!

然后我经常给它喝水,晒太阳,它在我的精心照顾之下,根越来越长,但是长得慢极了。

妈妈说:“它们是你的孩子,你要好好地保护它。”我说:“知道了。”

种子要喝水,就喝水,要晒太阳,就晒太阳。我的种子活的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四字成语寓言故事:杯弓蛇影

全文共 2459 字

+ 加入清单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杞人忧天的故事】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

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狐假虎威的故事】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读后: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苏武牧羊】

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小白兔是大力士?很多小动物都不相信。小熊是森林里公认的大力士,也很不服气,趾高气扬地说:“哼,小兔如果是大力士,太阳就要从西边出来了!”小兔胸有成竹地说:“不信我们比试比试!”

小兔抱了许多大石头,放在木板上面,自己也坐上木板,一按开关,木板就“呼”地一声向山下冲去。3分钟后,小兔笑容满面地把石头运到山底。

小熊抱起一块大石头,迈开沉重的步伐,气喘吁吁地向山下跑去。30分钟后,小熊才到达山底。它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动不了了。小兔见了哈哈大笑:“科学才是大力士!我做的木板车比你厉害多了!”

从此小兔就是森林里的大力士,再也没人敢来欺负小兔。而小熊也不理小兔了。

有一次小兔和几个朋友出去散步,看见小熊在造房子。小熊一次只能抱一块大石头,小兔连忙推出木板车过去帮忙。小熊和小兔和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寓言故事7:千金买马骨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干金买骨"出自《战国策.燕策》。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齐宣王乘机派兵侵占了燕国的一些城池。燕昭王即位后,决心振兴燕国。因此,他广招贤士,虚心求教。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去拜访了一位很有才学的人--郭隗。在交谈中,郭对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国君,拿出了千两黄金让手下的人去买千里。结果却花了五百两黄金给买回了一匹死马的骨头,国君一见,拍案大怒:"我是让你去买千里马,谁叫你买死马?"手下人说:"大王息怒,你想,连死马都肯花五百两黄金买来,这件事情传出去,还愁没有好千里马?"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郭隗讲完了这个故事,又接着说:"现在,大王如果真心求贤,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吧!人们看到象我这样的人尚且能够得到您的任用,那么还愁比我郭隗富有才能的英雄豪杰不来投奔吗?"燕昭王听罢,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便为郭隗修筑了官邸,责成他动工建造黄金台。不久,乐毅、邹衍、剧辛等人,纷纷从周围的国家投奔燕昭王而来。没过几年功夫,燕国就强盛起来,把齐国打得大败。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千金买骨"这个成语,容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寓言故事及寓意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以羊替牛

古时候,人们每到必须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貌,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样能够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之后说:“这样貌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但是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寓言故事:快乐的含义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从前的这样一位富翁,他虽然非常有钱,却常常自怜。他可怜自己空有钱财,却从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和全然的快乐

他总是想:我有很大的一笔财富,可以买到许多的东西,却为什么买不到快乐呢?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了,留下这一大堆钱又有什么用呢?不如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买快乐。如果能买到一次全然的快乐,我便死也无憾了。

于是,他变买了大部分家产,换成了一小袋钻石,装在一个特制的宝盒中。他想:“果有人能给我一次纯粹而全然的快乐,即使这快乐只是一刹那,我也要把钻石全部送给他。”

然后他开始旅行,一路上到处询问:“哪里可以买到全然快乐的秘方?什么才是人间纯粹的快乐呢?”

他的询问总是得不到令人满意的回答,因为他们的答案是那么平庸而相似。

你如果拥有很多金钱,就会快乐;

你如果拥有很大的权势,就会快乐;你如果拥有的很多,就会快乐。

因为他就是拥有了这些东西,却没有得到全然的快乐,这也使他更加疑惑:“难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全然的快乐吗?”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个寺庙里住着一位高僧,他无所不知、无所不通。他找到那位高僧,那位高僧正端坐一颗大树下闭目养神。

他问高僧:“高僧,人们都说你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请问哪里可以买到全新的快乐?”

“你为什么要买全新快乐的秘方?”高僧问道。

他说:“因为我很额钱,但我很不快乐,我这一生从未经历全新的快乐。如果有人能让我体验一次,即使只是一刹那,我愿意把我全部的财产全部送给他。”

高僧说:“我这里有全新快乐的秘方,但是价格很昂贵,你准备了多少钱,你可以让我看看吗?”

他把怀里装满钻石的宝盒拿给高僧。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高僧连看也不看,一把抢过宝盒,跳起来,跑掉了。

他大吃一惊,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大叫:“抢劫了!快抓强盗啊!”可是在这寂静无人的山间根本没人听见他的叫声,他只好拼命的追赶那位高僧。

他跑了很过多的路,跑得汗流浃背、浑身无力,也没有发现高僧的身影。他绝望的跪倒在山崖边的大树下抱头痛哭。真没想到历尽千辛万苦,寻遍万水千山,不但没有买到快乐的秘方,钱财又都被抢光了。

他哭到声嘶力竭、挣扎着站起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被抢走的宝盒上就放在大树的枝桠上。他取下宝盒,发现里面的钻石都还在。刹那间,一股难以言喻的、纯粹的、全然的快乐充满他的全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寓言童话故事作文650字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狮子的下场

森林里住着一只凶狠的狮子,他仗着自己身体强壮,总是欺负那些弱小的小动物,有时甚至把小动物生剥活吞了,弄得整个森林不得安宁。

于是,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这只横行霸道的狮子。他发现了一个猎人为捕捉动物而设的一个陷阱,然后在上面放了一些美食。准备完毕后,小猴子就在陷阱上方的树枝上等待狮子的出现。

终于,狮子出现了。猴子扯着嗓子叫道:“狮子大王,狮子大王,我发现这边有好吃的了,你快过来呀!”狮子飞快地朝陷阱跑来,看见这些美食不禁口水直流,刚想扑过去吃,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猴子猴精猴精的,他找到好吃的不独吞?这里面会不会有诈呢?”

于是,这狮子就打起了如意算盘,不如我让猴子下来试探试探,如果有诈,我一口就吃掉猴子。于是狮子假惺惺地对猴子说:“猴子老弟,你先找到这美食的,我怎么好意思先吃,被人知道了还以为我以大欺小呢!不如你先吃吧!”

猴子早就料到狮子会来这一手,就轻轻地从树上滑下来,蹲在陷阱的边缘美美地吃起食物来,边吃边说:“我饿了好几天,好不容易发现了食物,正想自己独享,看见大王您过来,怕您说我不尊重您,所以想先孝敬您老人家。想不到大王您这么爱子民,我小看您了。”

狮子一听原来是这样的,疑心全消,怕美食被猴子吃完,连忙扑过去抢食物,猴子见状,飞快地爬到树上去了。说是迟那时快,狮子一扑,扑通一声掉到陷阱里去了。

狮子气得直骂猴子,猴子挠挠猴毛,嘲笑他说:“狮子大王,你坏事做多了,我替老天惩罚你!”狮子又大声呼叫,这次唤来的却是猎人的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小猴四兄弟看天气很好,就商量到河边绿茵茵的草地上踢皮球。

他们玩得太高兴了,可是一不小心猴老大把皮球给踢进了河里。这可怎么办呢,猴子们不停得在抓耳挠腮。

突然,聪明伶俐的猴老二跳到了树上,看着皮球离河岸不远,就说:“猴老四,你不是已经学会游泳了吗,再说皮球离岸边也不是很远,你赶紧把它捞上来吧。”

猴老四想了想,觉得皮球离岸边不远,就鼓起勇气把皮球捞了上来。

猴兄弟们又开心得在河边玩起皮球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语文经典寓言故事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

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施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

庄子到底是做学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以后才会提出的问题。于是他告诉惠施:

“那是因为我在桥上的心情很高兴,所以我就认为鱼儿在水中也是很快乐的。”

这篇寓言是中国古代一场著名的辩论,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惠施的观点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庄子的观点则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虎的箱子寓言故事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一只老虎仗着自己是森林之王,常常指使其它动物帮他做这做那。

这不,他又把野猪叫到家里,指着一个箱子说:“野猪,我有事要出门一趟。你要负责帮我看好这个箱子。箱子里装着满满一箱的巧克力,你可不要偷吃啊!”

野猪赶紧保证说:“大王,你放心!我保证巧克力一个也不会少。”

老虎走后,野猪一动不动地守在箱子旁,连眼睛也不敢眨一下。

没过多久,老虎回来了。野猪松了一口气说:“大王,箱子还给你。我回家去了。”

“等等!让我检查一下你有没有偷吃我的巧克力。”老虎说着就打开箱子查看,啊!箱子里竟然空空如也。

老虎愤怒地叫起来:“大胆野猪,你竟敢把我的巧克力全都偷吃了。”

“我没有,我连箱子都没碰一下……”野猪连忙争辩道。

“我不管!”老虎蛮横地说,“反正我的巧克力不见了,你要赔给我。否则,我就对你不客气。”

野猪哑口无言,只好赔给老虎一箱子的巧克力。野猪回家以后,找到好朋友猴子诉苦说:“你说怪不怪,我连动都没动一下箱子,箱子里的巧克力怎么就不见了呢?”

猴子想了想,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箱子里本来就没有巧克力。"“没有巧克力?”

“是啊!你想想,老虎把箱子交给你时,并没有让你验证里面有没有巧克力,而箱子里的巧克力也不可能凭空消失,最有可能的是老虎把箱子交给你时便是一个空箱子。”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这不明摆着,就是为了讹诈你的巧克力啊!”猴子义愤填膺地说,“老虎今天欺负这个,明天欺负那个,作恶多端,我们应该想办法惩治惩治他才行!”

“可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啊!”“办法一定会有的。让我想想!”猴子挠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我想到办法了。

老虎这次尝到甜头,以后一定还会叫别人去帮他看箱子的。我们不如这样……”

听了猴子的主意,野猪乐得眉开眼笑。果然,没过几天,老虎又让猴子去帮他守箱子。

“你可帮我看好来哦!箱子里装着满满一箱的糖果,可不要弄丢了啊!”老虎装模作样地交待几句又离开了。

猴子和野猪飞快地打开箱子,小心翼翼地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窝蜜蜂放进箱子,再合上箱子。

没过多久,老虎就回来了。像上次一样,老虎又要开箱验货。

“嗡嗡嗡……”受到惊扰的蜜蜂一股脑扑到老虎身上又叮又咬。

“啊——”老虎号叫着,“怎么有这么多蜜蜂啊?”

猴子捂着想笑的嘴说:“八成是蜜蜂闻到箱子里的糖果味,跑来安家了。”

“胡说!”老虎辩解道,“这箱子明明是空的……”

老虎自己说漏嘴,从此,他再也不敢用这种方法骗人了。

故事寓意:

你害别人,可能你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害别人的同时对方也在思考,当一件以别人做垫脚石的事情被揭穿的时候更多的是丑陋,做人要坦荡荡,最重要的是问心无愧。你欠别人的最后总要还的,千万别利用别人,或者害别人,不要让大家打心眼里瞧不起你,远离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只小蜗牛想去海边看看,一只乌龟对它说:“我说小蜗牛,你和我都爬得很慢,你的身体要比我小很多很多,你比我爬起来还要慢很多。大海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你永远也爬不到大海。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呆在这里好了。”

小蜗牛微微笑了笑说:“没关系,试试看吧。”

小蜗牛看海小兔子知道了小蜗牛的梦想,对它说:“喂,小蜗牛,别说你了,我跑得这么快,都不知道要跑多久才能到大海。大海可远了。”

小蜗牛说:“慢慢爬吧,一路爬过去,还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小蜗牛慢慢爬着,一匹马看见了,问蜗牛:“小蜗牛,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小蜗牛喘了口粗气说:“我要去大海。”

马带了小蜗牛一程,跑了好远好远的路,可是还没有到海边。

小蜗牛又遇到了一只苍鹰,苍鹰知道了小蜗牛要去海边,又搭了小蜗牛一程。苍鹰带着小蜗牛飞到了海边。小蜗牛在苍鹰的翅膀上看到了茫茫的大海,不由赞叹道:“哇,大海碧蓝碧蓝,无边无际,真美呀!我做梦也没想到我竟然能看到大海。”小蜗牛非常感谢苍鹰和马,苍鹰说:“不用感谢,应该感谢你自己,你让我明白了,不出发,就永远没有可能。只要出发,一切都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寓言故事的成语和意思:守株待兔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语文经典寓言故事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卫灵公在位时,不大亲理朝政。这给一些有政治野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用腐蚀、献媚的手段取悦于灵公,从而换取灵公的宠 信。在封建官场的争权夺利中,弥子瑕是一个获胜者。他不仅使卫灵公对他言听计从,而且即使他用自己所把持的朝廷大权为非作歹,灵公也不去过问。对此,很多人深感痛恨。

有一次,一个侏儒求见灵公。进殿后,他兴冲冲朝灵公走去。到了灵公面前,他神秘地说了一句:“我昨天做的一个梦已经应验了!”灵公好奇地问:“是怎样的一个梦?”侏儒说:“我梦见了一口灶。它预示我能见君王。现在我不是见到君王您了吗?这说明我的梦已经应验。”灵公一听很生气。他忿忿地说:“人们都把国君比做太陽,你却把梦见灶与求见我联系在一起,真是岂有此理!”侏儒说道:“请君王息怒。我这样讲是有道理的。大家都知道太陽的光芒普照天下,地上没有哪一件东西能遮挡其光辉;君王的功德荫庇全国,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取而代之。然而灶却不一样。如果有一个人坐在灶前烧火,就能把灶口完全遮住,他身后的人哪里还能看到灶膛里的光亮呢?现在君王身边不是经常只有一个人在那里‘烧火’吗?既然如此,我见您之前没有梦见太陽而是梦见了灶,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篇故事,抓住了封建君王好大喜功、梦想与日同辉的自私心理,把一个不理朝政的昏君比做灶,其寓意是以此来藐视、刺激他,促使其摆脱个别坏人的控制,振兴朝纲。同时,寓言还告诫人们,我们对于弥子瑕那种通过给君王歌功颂德来博取名利的野心家,决不能掉以轻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遵守纪律规矩存在问题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论断和要求。其中,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大亮点,是对规矩尤其是政治规矩的强调。现在,规矩已经立起来了。接下来的关键就是,严厉监督检查。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告诫,立规矩、正规矩、治规矩,说到底就是要凝聚民心。人类之所以需要“规矩”,是因为它对于众人来说,成本最低廉,运营最便利,判断最直接。可以说,自古以来都是规矩保证了人们活动有秩序的进行。当一个社会各种关系、特权思想、潜规则横行无忌,把秩序、公平冲击得七零八落之后,恐怕我们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重返规矩。笔者认为,“政治规矩”为官员从政履职划出“底线”。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一些党员干部在遵守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上出现问题,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说到底就是把“革命理想高于天”抛在脑后,精神缺钙,“总开关”失灵。人之所以敢破坏规矩,是因为违规违法成本太低,造成了破规矩者能获利、守规矩者要吃亏的尴尬。由此可见,“政治规矩”才具有共同约束力,更是为官员从政履职立好规、定好调。同时,只有做到在规矩面前一碗水端平,才能服得了众。

“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规矩早已有,而且处处有。但种种不守规矩的乱象或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忘了给规矩立威,抑或是对某些破坏规矩的人和事熟视无睹或者无能为力。规矩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杠杆,是非界限非常清楚,但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有点权的、有点钱的、有点朋友的,为谋利益或者为图方便,总想着“我是个例外”。从这个意义讲,不守规矩,害莫大焉。习总书记一再强调党员干部要树立规矩意识,就是希望领导干部善于“把自己摆进去”,在党纪、国法、道德等各种规矩面前保持清醒、冷静和定力。

树欲静而风不止。近些年,有些领导干部走向腐化堕落,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从根本上看都是不守规矩的结果,不遵守党和人民立下的规矩,在不该伸手时伸了手。放眼长远,懂规矩、守规矩不仅是工作所需,大局所需,更是个人幸福之保障。也只有每个人都懂规矩、守规矩,才会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才会有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虽然规矩让人一时不自在,但在一个人人都讲规矩的社会里,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反而是一种轻松的活法,而凡事都要托关系走后门才使人疲于应付、烦恼不已。人人都守规矩是民众的普遍期望,也是现代法治顺利推进的基础。

“守规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政治规矩”为官员从政履职划出“底线”。我们熟知,革命时期,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每一位革命军人自觉遵守的规矩。我党走过的历史经验教训证明,广大党员干部唯有通过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维护“政治规矩”,才能做到健康履职,才能赢得老百姓的衷心爱戴和拥护,赢得大众普遍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