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遵守规矩的寓言故事(汇总20篇)

导语: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遵守规矩的寓言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1714

作文

1000

文言文寓言成语故事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叶公好龙】

语出《庄子·逸文》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这个成语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叶(今河南叶县)的叶公子高很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天上的龙知道了,就来到他家,龙从窗户上向里看。叶公一看见龙,吓得面无人色,失魂落魄。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言行却不一致的人为“叶公好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程门立雪寓言故事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着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寓所寓言故事5:狡猾的老狐狸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有好消息,想不想听呀?”

“什么好消息啊?”小黄鸡揉着惺忪的眼睛问。

“老虎大王下令要动物们和平相处,”老狐狸说得有模有样,“以后大家都是好朋友了,所以我特地来告诉你这个好消息!”

“这是真的吗?”小黄鸡有点儿半信半疑,“老虎大王真的下令了吗?”

“那还能有假,”老狐狸掏出一张老虎大王的手令,摊开给小黄鸡看,“看仔细了,这绝对是真的呢!”

“哈哈,那太好了!”小黄鸡一看,高兴得拍手叫好。

这时候,远处传来了一阵狗吠声。小黄鸡兴奋地说:“大黄狗要过来了,我们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它吧,让它也高兴高兴嘛!”说完,小黄鸡便发出“咯咯咯”的叫声,呼唤大黄狗过来。

老狐狸见情况不妙,话锋一转:“今天就先这样吧,我还有点儿事情就先走了。”

“咦,干吗这么快就走呀?”小黄鸡赶忙拦住老狐狸,“你不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黄狗吗?”

老狐狸笑着说:“我当然想啦,不过我担心它不同意老虎大王的命令呢!”说完,老狐狸“嗖”的一声窜出了鸡舍。

[关于经典寓言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寓言故事:孔雀兼职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趣的寓言故事孔雀兼职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雀在国际舞蹈表演竞赛上获得了大奖,引起了极大轰动。回国后,《鸟国日报》杜鹃记者访问孔雀,发表了长篇访问记。《舞坛》杂志还派人协助孔雀写出了自传《我的道路》,在《舞坛》杂志显著位置刊出。

孔雀成了知名度很高的舞蹈艺术家,各个协会、学会和社会团体的会议通知、请柬、聘书,纷至沓来,推选孔雀担任领导职务或荣誉职务,而且都提出了不容推卸的理由。独舞研究会和民间舞蹈研究会推选孔雀担任副会长,因为它是著名独舞和民间舞蹈家;美化生活研究会和服装研究会,推选孔雀担任名誉理事,是因为它的服装精美绝伦;水文地质研究会聘请孔雀为顾问,是因为孔雀肯定熟悉孔雀河,且孔雀河在水文地质学上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有色金属研究学会聘请孔雀为名誉顾问,是因为孔雀石是提炼铜矿的重要原料;印度史研究学会聘请孔雀为名誉顾问,是因为孔雀肯定与孔雀工有瓜葛甚至有血缘关系,而研究印度史肯定是要研究孔雀王的……

孔雀兼任的各种社会职务多达三四十种,各种各样的理事会、年会、学术讨论会应接不暇,几乎天天都有。孔雀往返于各个会场之间,疲于奔命,再也没有时间练功,体型越来越胖,后来竟步履蹒跚,根本跳不成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个森林,那里住着一个猎人和一群小动物。那位猎人又蠢又坏,常常在森林里布下网。

一天早上,猎人又在森林里布下网。然后,藏在网的不远处,过一会儿从树林里窜出了一只野兔,那只野兔蹦蹦跳跳地来到猎人布下网下面。因为野兔不知道猎人布下圈套,所以,直朝圈套走去。接着,东瞧瞧,西看看。想找好朋友玩。过了一会儿猎人看见野兔不走了,就用力一拉刚刚布下的网。就这样野兔被捉到了。野兔在网里大声地对猎人说:“猎人,请你放了我吧!我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猎人说:“小野兔,你答应我这个要求,我就放了你,你听着,我要你一星期之后,交出一百只兔子。不然的话就对你不客气了。”小野兔想了想说:“好啊。”然后飞快地跑回家去了。当它跑回家时已经是中午了。野兔气喘吁吁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被猎人捉走了,猎人要我一星期之后交出一百只兔子,不然就对我不客气。但是,妈妈,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好办法。”说完就将自己想的办法讲给妈妈听。妈妈听了高兴地说“好!就这么办。我们的孩子太聪明了。”当天晚上,野兔妈妈把自己孩子的想法告诉野兔爸爸,野兔爸爸说:“好吧。”野兔爸爸说完就叫了野兔家族的所有成员在森林的一个角落集中,然后也把自己孩子的想法说给了野兔家族的成员们听。成员们听了都同意了。第二天早上,野兔们都开工了,它们一直工作了四天,然后,小野兔们从成员中选出一百只强壮的兔子,让它们星期天早上在森林的一块空地里集合。直到星期天中午,猎人才来。它一看见一百只兔子就飞快地跑过去拿。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猎人就掉到山崖下去了。原来,小野兔的妙计就是这样的:小野兔在森林的一块空地前五十步外挖了一个直通山崖下的洞,然后铺上草。这样猎人就不知道了。接着把这个消息告诉小动物们,让他们不要到那儿。野兔们一听见小野兔的妙计成功了,都送了许多礼物到小野兔家。

就这样,小野兔救了自己。其他猎人听了这个消息后,也不敢捕杀小动物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寓言故事200字老鹰喂食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

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公平”不能成为组织中的公认原则,组织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伊索寓言故事译本

全文共 1295 字

+ 加入清单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伊索寓言》这本小故事组成的集子,其汉译本的出现竟可追至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

伊索是古希腊人,生活在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曾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因善用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其所编写寓言经后人加工,结集成《伊索寓言》广为流传。《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与乌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于此。《伊》存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寓言创作影响颇深。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翻译高峰期,主要由耶稣会传教士翻译大量西方作品。《伊》第一个中译本《况义》即现于此时(1625年),由法国传教士金尼阁口述,我国张赓笔录,收作品38篇,大部分为伊索寓言,据称只有抄本存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噫!只可遥想,不得亲见,甚憾。

《伊》第二个中译本《意拾蒙引》(一译《意拾喻言》)出现在1840年,系英国人罗伯特·汤姆翻译,署名“蒙昧先生著,门人懒惰生编译”,由当时的出版机构广学会出版,收寓言82篇。这个版本大抵是有违碍之处,让清政府的高官不大得劲,于是遭到查禁,因此存本无几。不过一些学者对此颇为怀疑,真实情况如何尚未有定论。只是存本稀罕倒是真的,全世界现有四本,英国、日本和香港各存一本,第四本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发现。天可怜见,小子在网上找到一幅此书的图片(见图),得以过过眼瘾;又多亏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见到此本中若干文章,用文言文写成,只是看着希腊的狐狸乌鸦口吐“之乎者也”,感觉有点怪。

1888年,其第三个译本《海国妙喻》由天津时报馆印行,署名“张赤山译”,收寓言70篇。这个译本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较有名气的一本书,只是有学者认为书中所录故事,出处较为复杂,并非全为伊索寓言。此后,国内又多次有人翻译《伊》,如林纾、汪原放等人均涉足其间。

《伊》在现、当代最出名的译本,自然要属周作人译和罗念生译两种。小子不才,没见过世面,看到一本1955年初版印刷的周译《伊索寓言》,激动得不行。此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封面已黯淡不清,大约黄绿色,上画《狮子和驴》的绘图,署译者名“周启明”(即周作人),竖排繁体印刷。书中收寓言358篇,系根据法国EmileChambry编订“伊索寓言”(1927年巴黎出版)的希腊原文译出。前言称对文章“不加选择,文句亦无增减”。此本寓言数最多,翻译简洁明快,只是老先生爱用生涩字眼,读起来有些拗口,难免有人大叫:行不得也,哥哥!

罗本系由罗念生、陈洪文等人合译,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本收作品330篇,语义简明、流畅,是广为所知的译本。只是其因“无意义”和“低级趣味”等原因删去16则故事,感觉有点别扭,不过亦无大碍,广东人谓之“麻麻的”———马马虎虎啦!

《伊索寓言》在国内至少有数十版本,翻译精度、广度参差不齐,以致有些泛滥成灾,虽不无可信之处,亦不能全然放心。各本因翻译来源不同,总有所出入,即使周本收录最广,也不能称“全本”。盖因伊索本人就是隐隐约约的形象,后人又不免混淆这些作品的来源,到底不能一窥全豹。

推荐译本《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出版,译者周启明《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译者罗念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四年级寓言故事后悔的青蛙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青蛙向癞蛤蟆请教上天的办法。癞蛤蟆说:“你要想上天,办法只有一个:巴结天上的仙鸟——天鹅或者凤凰,让它们提携提携你。”

青蛙牢牢记住这句话,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这天,青蛙突然发现一只天鹅落到池塘边,不觉大喜过望,连忙提上早已准备好的小虾小鱼,上前搭话。

“这些礼品,微不足道,还望……”青蛙像臣民见了皇上,不敢正视天鹅,说话也吭哧起来。

天鹅大受感动:“难得你这片孝心,自打我受伤,你还是第一个来看我的呢。”

“受伤?”青蛙抬眼看去,这才发现天鹅一只翅膀耷拉着,膀根鲜血淋漓。看样子,再也飞不起来了。

“哼!”青蛙马上变了脸色,“看望你?孝敬你?我图个啥哟!”说完,它带上小鱼虾,三蹦两跳不见了。

青蛙回去后,越想越窝囊,第二天一早,它又来到天鹅跟前,打算奚落它几句,以泄心头之气。哪料还未开口,天鹅却扑棱扑棱翅膀,凌空飞走了。

青蛙后悔不已,连声埋怨自己:“我真糊涂!我真糊涂!怎么没想到它还有再上青天的这一刻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短篇寓言故事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猫儿捉到一只老鼠。它用脚爪把老鼠按在地上,准备吃掉。

老鼠说道:“猫大王呀,我佩服你。你的确是英雄,我能为英雄献身,供你充饥,死而无憾。不过,我和一般老鼠不同,我是一个音乐家,请允许我在死前唱一支歌。”

猫儿诧异地说:“呵!你是音乐家,会唱歌?”

“是呀,我是音乐家,我有非常优美的歌喉,我忠于我的事业。请大王允许我死前唱一支歌,我要为你唱一支《英雄的赞歌》。这样,我死也瞑目了。”

猫儿想:又能听音乐,又能吃鼠肉,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便说:

“好,你唱吧,我倒要听听你的歌唱得怎样?”

“你把我按在地上,我怎么能唱?请让我站起来唱。”

猫儿不答应。

老鼠又说:“猫大王,你是伟大的英雄,我已在你的手掌之中,还怕我这个小小的老鼠逃走不成?”

猫儿想:哼,料你也不敢逃。便说:

“好,我允许你站起来唱歌。”

猫儿一放开脚爪,老鼠乘机一窜,便逃进鼠洞去了。

猫儿赶紧扑过去,却扑了个空。

阿谀的箭最能射中虚荣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哲理寓言小故事全集聪明伶俐的小羊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迷路的小羊被狼抓住了。

小羊虽然吓得发抖,但是他很聪明。小羊说:

“狼伯伯,求求你,在吃掉我以前,能否吹个笛子给我听呢?”

“什么?吹笛子做什么呢?”

“我想在死之前,配合着笛声,跳一下我最喜欢的舞。”

“该不会打算边跳舞边溜走吧!”

“不会、不会,我绝不会逃走!”

“好吧!我就吹一曲吧!”

狼吹起笛子,小羊配着调子跳舞,跳得很可爱。

牧羊人听到笛声,跑了过来。

“啊!是狼!”

牧羊人愤怒的将狼抓住,救了小羊。

狼非常的懊悔。

“上当啦!那是小羊向牧羊人求救的信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个还不清的债的寓言故事作文_[第四单元]寓言故事与科幻小说600字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富翁,年纪大了,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他回顾一生,想想有什么未了之事,忽然想到在保险柜里,还有很多亲戚朋友的借据。这些钱已经借出多年,那些亲友依然贫困。

为让子孙避免日后的困扰,富翁决定在临终前,自己处理这批债务。

他约集了所有欠债的亲友,自己倚在床边的靠背上,床前摆着取暖的炭炉,炉火烧得正旺。

富翁手拿大叠借据,对欠债的亲友说:“我自知时日不多,也知道你们没有能力偿还欠我的钱。为了避免困扰,今天,你们只要真心说一句感激的话,我就把借据当面烧掉,从此两不相欠。”

从欠债最少的开始,第一个人说:“来世我愿做您的仆人,为您打扫庭院。”

富翁将那个人的借据放在炭炉里烧了。

接着,有人说:“来世我将变鸡变狗,为您日夜守候。”

富翁微笑着将那人的借据烧了。

还有人说:“来世我将做牛做马,为您耕田拉车。”

富翁含笑,把一张借据烧了。

又有人说:“来世我愿做您的儿孙,永远孝顺您。”

富翁开怀大笑,烧了借据。

他们一一说出内心感激的话,富翁也感到满意。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欠债最多的人,他诚惶诚恐地上前说:“来世,我一定要做您的爸爸。”

富翁听了非常生气,反问他:“你为什么不感谢我,反而骂我呢?”

“老爷,您有所不知,这世间一切的债都有还清之日,只有儿女的债是永远还不清的呀。”

富翁笑了,烧掉最后一张借据,在床上安然而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五年级寓言故事的小石头的哭泣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石堆里有一块小石头不停地哭泣,哭声惊动了他身边的一块大石头。大石头问:“小石头,你为什么不停地哭啊?”小石头伤心地说:“我不是小石头,我是会发光的金子,我想发挥我的光和热。”大石头仔细瞧了瞧小石头,果然,这是一块货真价实的金子,污浊的泥土挡不住他那暗淡的光芒。大石头安慰它说:“你不要伤心,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总有一天,你会大展才华的。”没想到小石头听大石块说这句话后,反而哭得更凶。好一会儿,他才道出原因。原来,小金子在这儿已经数百年,可是由于地处偏僻,他总未能被人发现。即使有人经过,也只是被花草树木所吸引,根本无暇注意这儿有一块会发光的金子。小石头也想:“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于是他日夜吸收天地之精华,经历风霜雪雨,把自己冲涤得闪闪发亮,终究还是无果,却又被污垢所掩埋。如今眼看着周围的石块风化消逝,小金子怎能不着急。

听了小石头的诉说,大石块只能长叹一声,却又无可奈何。

不久,山洪暴发,小石头和大石块都被洪水冲进大河,深深地埋在泥沙之中,只是偶尔在河水中会听到极其微弱的哭泣声,那一定是来自小石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经典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狐假虎威的故事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读后: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拔苗助长的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疑邻盗斧的故事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惊弓之鸟的故事

成语故事】从前精通射箭的更赢和魏王谈论箭术,刚好一只大雁由东向西飞过,更赢拉弓便射,可惜虚发一箭,谁知大雁应声落地。魏王不解,更赢说:“这只受伤的大雁离了群,飞得低,听到弓弦响,吓得不知道怎么办,一用力伤口破裂而掉地。”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晋书·王鉴传》

【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受过惊吓的人

【近义词】伤弓之鸟、漏网之鱼

【反义词】初生牛犊

【英文】aextremelyfrightenedperson

【成语例句】

◎ 看到没有人的时候,马上又伸出来,像惊弓之鸟那么畏怯着。

◎ 惋惜的是,我的朋友的高尚情谊,不能得到这两只惊弓之鸟的理解,它们竟一去不返。

◎ 看来没有亲身经历空袭危险的人,是难以理解惊弓之鸟的恐惧心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遵守规矩高考议论文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题记

尝有人不解《周易》何意而问易玄。易玄概而括之曰:“周者,圆周也,无规矩不成方圆也,乃规律之要义;易者,变易也,变化也,上日下月,日月交替,阴阳之道也。周易周易,斯乃规律变化之谓也。

规矩者,方圆之器也,矩以制方,规以制圆,依规矩而方圆乃成。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这是古人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比如就象巧锤自己制作画圆和方形的工具留给后人才使后来的工匠们知道圆应该怎么画,方形该怎么做。古人也把它叫做规矩绳墨,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校不可一日无纪。

青少年时期,有大家都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自由,的同学认为:“多了约束便没了个性,一味地遵规守纪,一味地听老师的话,就像条条可怜虫一样作茧自缚,最终只会抑郁而死。我们需要展现自我的风采,展现自我的才华,展现自我的见解。我们不是蒸笼里的包子,更加不是饭碗里的米粒,我们形如空气中漂浮着的微小颗粒,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发展。

我们现在身为一名高中生,就算再叛逆,再另类,再想打破学校制定的校规校纪,也不过只是一种幻想,因为没有人能给予我们改变的权利。

我们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创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倘若一个人安于平庸,甘于落后,画地为牢而不自知,那么他将失去向上的动力,失去开创美好明天的创造力,等待他的结果只有淘汰。如果一味循规蹈矩而不敢创新,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牛顿的经典力学。

从学校角度来讲,纪律是为了维护学校利益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学生遵守的规章、条文。早上去学校,如果迟到了,进教室前要喊:报告。征得老师同意后才进去。上课期间,口渴了想喝水,最好等到下课。课间休息十分钟,这样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让学生舒活舒活筋骨,清醒清醒头脑这些合理的行为规范,学生有遵守的必要。有的同学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乱丢垃圾,,自习课说话,迟到、旷课、遛出校外上网吧、校外群殴,未经允许,擅自出入校园。这些违规乱纪的现象轻则会使同学们成绩下降,重则会使人误入歧途。如果学校没有校规,时间长了,学生会形成自由散漫的怀习惯,自己肩负的责任感也会逐渐减弱。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能够创造集体的美。”只有按照规定来做,才拥有和谐的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寓言故事:愿望树

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非常古老的年代,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里的小溪旁,有一棵粗壮的大,这棵大树已有几亿年的历史了,但到现在都没有倒下,于是这棵树就有了心灵,变成一棵愿望树,它能感应到动物们所有的愿望,并且帮助善良的人实现愿望。可是森林里的动物都不知道这棵树具有超能力,它们一直以为这只是一棵普通的树。

在森林里的柳树上住着一只丑陋的小鸟。但是,它非常善良,因为它长的丑,所以没有朋友。百合花上,住着一只美丽的蝴蝶,但这只蝴蝶因为爱美,所以总是歧视别人,瞧不起别人。在池塘里有一片荷叶,这片荷叶的叶子绿的似碧玉,但比碧玉要光滑,它绿的似草坪,但比草坪要鲜嫩,荷叶听到人们的赞扬,就傲慢起来。于是蝴蝶和荷叶就每天和伙伴针对小鸟。每当蝴蝶遇到小鸟的时候,小鸟路过池塘的时候,它们总得说:“真难看!真难看!从没见过这么难看的鸟,快离我远一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鸟走在草地上,突然发现蝴蝶昏倒在草地上,非常着急,它连忙飞回家,提着水桶去小河里打水,然后又来到草地上,把水扑在了蝴蝶身上,这时,蝴蝶立刻就醒了,它醒后,看见是小鸟,连忙起来,离它远远的,大声说:“走开,走开,丑八怪,不要把我那美丽的翅膀弄脏了。”小鸟听到这句话,心里伤心极了,于是,它叹着气离开了。这时小鸟又来到了池塘边,看见一个小孩子要把荷叶摘下来,又看看荷叶害怕的表情,心里想:“要是那个小孩子把它摘下来,那荷叶不就没有生命了吗?不行,我得救它。”于是,它立刻飞过去,战在那个小孩子的头上,用爪子紧紧的抓住小孩子的头发,小孩子想把它赶走,可是甩也甩不掉,小孩子连忙跑回家去。这时,小鸟又从小孩子头上飞了下来,荷叶发现是鸟儿,尖叫着说:“快滚开,快滚开,别把我的裙子给弄得皱巴巴的。:小鸟听了,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一年一度的选美比赛又要开始了,动物们听到了,纷纷前来报名,蝴蝶和荷叶也来报名了。小鸟也想参加选美比赛,可是它丑的实在没法见人了,它多么希望自己变得漂亮,去参加选美比赛。愿望树听到了小鸟的愿望,于是就实现了它的愿望,小鸟想照照湖面,看看自己有多丑,这时从镜子里居然出现了一只身穿花裙的小鸟,它惊呆了,傻傻地站在那,它惊讶地说:“这````````````这是我吗?”小鸟越看越高兴。它立刻去报名选美比赛,结果得了第一名,蝴蝶气的慢慢变老,荷叶伤心的心都要碎了。

小鸟兴奋的来到小溪旁,这时,愿望树终于开口了,“嗨,你好小鸟,我是愿望树,其实外表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美,如果你心地善良,你的心灵最美的,希望你能继续帮助别人。

是啊,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实现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天国”这两个字,因为它代表无法摧毁的幸福与美好。

这次所设计的作品——“天国的寓言”,灵感也全来源于它。高洁是对“天国的寓言”的第一印象,白色是这次作品的主色调。之所以选用白色,是因为看重它的浪漫与唯美。大地被洁白的雪花披上了一件高贵而典雅的纱衣。而淘气的小精灵们又在竹叶间放任而浪漫的“开”满了一树。仔细观赏的朋友,不难发现在一根竹子的.尖端靠着一把扫帚,其实这是个“寓言”,寓言着在“天国”一切不好的东西都将被扫掉。想到用竹子来布景,也正是看重它的那种独有气质,以及那种让人充满力量的颜色。在严寒的冬天,竹子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傲雪生长,这寓言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去做”,生命将更绚丽。

快看,雪人仙子笑了,她总是微笑着眺望前方。这寓言着:我们要笑着面对人生。如果说生活是由无数烦恼组成的珠子,那么我们必须笑着数完它。

有人说我创作的作品过于梦幻,但我却不认同。因为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天国,只是个人欣赏品味不同。这次的作品是最忠于我内心的想法,它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心诚则灵。

“天国的寓言”,寓言着:生活也可以宁静中不乏浪漫,浪漫中不乏幸福,幸福中不乏纯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乌吉“养”贼寓言小故事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了乌吉“养”贼寓言小故事,欢迎欣赏与借鉴。

东汉时期,有个叫乌吉的农夫,种了一大块地甜瓜。到收获季节时,滚圆香甜的瓜招来了一伙贼。这伙贼非常狡猾,他们经常趁乌吉打盹的时候偷。

乌吉实在没辙,就索性不去看瓜了。不光如此,他还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每天傍晚他都摘了几个顶大的甜瓜放在地头,等贼夜里来将它们拿走。从此,这伙贼偷瓜更方便了,连地都不要下的,拿一只麻袋将地头的大甜瓜直接装走就是了。

村人都以为乌吉被偷怕了,你不防贼就罢了,也不能养贼啊?乌吉淡淡一笑,说:“你们都只看到一步棋啊,我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不把瓜摘好放在地头,那些偷瓜贼就要自己下地摘,因为毕竟是偷窃,就必须争分夺秒,心理素质再好也会有一点手忙脚乱,这样他们不但偷了我的瓜,每一次还踩坏了不少瓜。现在我把瓜摘好放在地头,就减少了不少损失。”村人一听,顿时觉得乌吉的做法不仅不愚蠢可笑,反而充满了智慧。

后来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乌吉“养贼”后不久,贼们不知道是碍于脸面,还是被乌吉的举动所触动,或者是领悟到什么,不再来偷瓜了。

乌吉“养贼”看似无稽可笑,实则充满应变智慧。当我们对身边的丑恶行为实在无力改变时,也不妨运用乌吉的这种欲擒故纵的策略,将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乌吉“养”贼寓言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狗为什么吃草寓言科普故事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小黄啃石头被硌折了牙齿,这件事让他十分上火。这几天,他的消化不良症越来越严重,每天晚上都肚子疼,有时疼得直哼哼。

妈妈发现他的情况后,开始埋怨他:“你咋不早和我说呢,消化不良不能吃石子,吃一点草就好了。”

有了吃石子的教训,小黄狗对妈妈的话也半信半疑:“我想还是到狗医院看一看吧,这次可不能自己乱吃一气了。”

“傻孩子,世界上哪有狗医院呀?只有人的医院,那里医疗价格奇高,咱们看不起,还是自己吃点偏方吧。”

“吃偏方能治病?”小黄狗仍然心存疑虑。

“傻孩子,消化不良又不是什么大病,吃点草调整一下,就会好的。你可能对我们狗的消化系统还不够了解,我们的胃肠结构与人不同,人的胃小,肠子很长,食物嚼碎以后进入胃里,进行初步消化,然后再进入长长的肠道进一步慢慢地消化。而我们的胃很大,几乎占了整个腹腔的三分之二,可肠子却很短,只占腹腔的三分之一。所以我们主要是靠胃来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当我们感到胃里发烧、消化不良时,就吃一点草,因为草在我们的胃里不容易消化,当它变成粪便排泄时,也能把胃里附着的其它东西排泄出去。这样胃肠的消化功能也就随之改善了。”小黄狗感到妈妈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试着吃了一点草,结果第二天大便就通畅了,几天后,他的消化不良真的治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天鹅的寓言故事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美丽的湖边,有一只老鸭。老鸭在窝里下了一枚蛋,他要把这枚蛋孵出一只小鸭来。

老鸭孵啊孵啊,终于快把小鸭孵出了。这天他实在饿了,就离开巢去找点吃的。

老鸭这边离开,那边就来了一只狐狸。

狐狸突然看到前面有个鸭窝,窝里面还有一枚鸭蛋,就高兴说:“我实在饿了!原来这里早就为我准备了一顿美餐。”

他把鸭蛋取了出来。正当它把鸭蛋抱走时,头上突然被什么啄了一下。狐狸仰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天鹅

“你,你,你为什么要啄我?我又没有招谁惹谁?”狐狸捂着脑袋问。

“你偷吃人家的鸭蛋,还有脸说没有招谁惹谁。”天鹅义正词严地说。

狐狸自知不是天鹅的对手,就丢下鸭蛋,灰溜溜地跑了。

正在这时,那只鸭蛋由于受到狐狸的摔打,壳破了,从里面出来了一只小鸭。天鹅看到小鸭,一激动也产下了一枚卵来。

天鹅想:这卵我是没有办法带走的,只能把它留在这里了。不过这可怜的小鸭,如果我不带着,会很危险的。

于是,他就把小鸭带走了。

再说老鸭回来后,看到自己的巢里空空的,鸭蛋不知道哪里去了,就急忙四处寻找。

“呵呵,这不是我的蛋吗。”当老鸭看到天鹅蛋时,误以为那是他的蛋,就把蛋弄回到自己的巢里继续孵化了。

这次,老鸭吸取上次的教训,再也不敢离开鸭巢半步了。终于这枚卵被孵化出了一只洁白的小天鹅。

小天鹅每天跟着老鸭妈妈在湖面上四处游动,寻找食物。有时,老鸭也会开着玩笑对小天鹅说:“你不是我的孩子,你看,你长得多漂亮,而我又多么地丑啊!”

小天鹅总会说:“我才不信呢!你就是我的妈妈,我永远跟着你,一步也不离开!”

这天,老鸭与小天鹅遇到了老天鹅和小鸭。

老鸭一眼就认出了那只小鸭,正是自己的孩子。于是急忙扑上去,对小鸭喊道:“孩子,孩子,你是我的孩子,我是你的妈妈,我是你的妈妈呀!”

哪曾想小鸭却说:“谁是你的孩子?你又是谁的妈妈?你分明是一只丑老鸭,哼,我才不是你的孩子呢。我的妈妈是高高大大、昂首挺胸的白天鹅。”

无论小鸭怎么说,老鸭都一个劲地要拥抱它。

正在这时,一只老鹰从云端俯冲下来,它自知叼不动小天鹅,就直奔小鸭。老鸭看到了,就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与老鹰搏斗。老鸭的毛被啄掉了好多,正当它力不从心时,老天鹅从芦苇丛中游了过来,与老鸭一起和老鹰搏斗,老鹰觉得好手不敌双拳,就败下阵来飞走了。

老天鹅看着吓得浑身跟筛糠似的小鸭,安慰它说:“孩子,你看,这才是你的妈妈呢。你是我从狐狸嘴里抢来的。我只能算是你的救命恩人。”

老天鹅又看着眼前的小天鹅,激动地说:“如果我没有认错的话,你应该是我的孩子。”

老鸭也激动地对小天鹅说:“对,这就是你妈妈,快去你妈妈的怀抱里吧!”

小天鹅听到老鸭这么一说,激动地扑向了老天鹅的怀抱。

从此,天鹅一家和鸭子一家,在美丽的湖面上嬉戏玩耍,他们互帮互爱,和睦相处,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纵然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但是唯有爱心是最强大的,也是永恒不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寓言故事及寓意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曾参杀人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状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样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我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此刻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那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我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能够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就应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成人寓言故事:马、牛、狗与人的故事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宙斯创造了人,没给人长寿,却给了人聪明才智。

在冬天,人给自己建造好了房屋,舒适地住在里面。有一天,天气异常库冷,还下着雨,冻得再忍受不住了,便跑到人那里,请求让它住在屋内避寒。人说除非马同意把它的部分寿命送给人,否则就不让它进门。马高兴地答应了。不久之后,牛也忍受不了寒冬,跑来找人。那人同样地说,除非牛能把部分寿命送给人,不然就不收留它。牛献出了部分寿命后,被收留下来。

最后,冻得几乎要死了,也跑来把自己的部分寿命送给人,得到住处。这样,人在宙斯所给的年岁内,纯洁而善良;到了马给的年岁,就吹牛说大话,自命不凡;到了牛给的年岁,开始干事业;而到狗给的年岁,便容易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吵大闹。

故事适用于爱发脾气的固执的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