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早发白帝城古诗作品(汇编20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耳熟能详的优美旋律不经意间又在脑海浮现。从古至今,母爱在文人雅客笔下永远是那么的无私。在高官名流心中永远是那么高尚!以下是早发白帝城古诗作品,欢迎阅读。

浏览

373

作文

1000

古诗中的春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转眼间,严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带给温暖、诗意。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意的季节。春天,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多少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颂春天。春天,景色宜人,鸟语花香。走进这姹紫嫣红的古诗百,随意采撷几朵散发着诗意的芬芳的咏春诗,慢慢品读,细细感受,不知不觉间,已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树上的桃花竞相,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一江凌波荡漾的春水,一群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争先恐后地跑到江水上,欢畅地游着。串串“嘎嘎嘎”的欢叫声在江的上空回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在那清澈的湖水边,有几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专心地梳妆。那一头碧绿的秀发,修长地垂在胸前,清风荡漾,那一头秀发随风飘扬。那便是伫立在河边的杨柳。春风这位发型师技术多么精湛啊!那细细的柳叶,那曼长披拂的柳条,都是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和裁剪的。他给大地裁制出了一朵朵鲜红嫩绿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装,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借助柳树颂春天,诗中洋溢着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人到朋友家里做客,远远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园,一条绿色的小弯弯着隐没在那道柴门后,初春的小草刚发嫩芽。抬眼望去,杏树的枝头,群花雀跃,你一朵我一堆的争着闹着,有的`害羞,有的欢悦,也有慵懒的半开半闭的,一阵阵沁脾的香气从门缝里往外飘着,我不敢惊动这些春天的小精灵。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诗的海洋里。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仿佛已和春天有了亲密的约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及作品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有哪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及作品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一、“十七年”

1、小说:“十七年”的小说可以围绕着几个方面来读:

第一,农村题材:赵树理、柳青、周立波、李凖、马烽等。

第二,战争题材:《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洼地上的战役》、《百合花》、《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等。

第三,历史题材:《红旗谱》、《青春之歌》、《红岩》、《风云初记》、《三家巷》、《野火春风斗古城》、峻青和王愿坚的部分短篇小说。

第四,“百花小说”:王蒙、刘绍棠、宗璞、邓友梅、李威伦等的短篇小说。

2、诗歌:郭小川、贺敬之、公刘、艾青、闻捷、邵燕祥、流沙河、李季、田间、张志民、李瑛等。

3、散文:杨朔、秦牧、刘白羽、吴伯箫、冰心、曹靖华、碧野等。(包括马铁丁等的杂文)

4、戏剧:老舍、田汉、曹禺、郭沫若、陈其通、胡可、沈西蒙、杨履方、安波、海默等的话剧。《十五贯》、《白蛇传》、《秦香莲》、《天仙配》、《海瑞罢官》、《谢瑶环》、《李慧娘》等戏曲。《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姐》等歌剧。

二、“文革”十年

1、浩然等的小说

2、“样板戏”

3、地下流行的手抄本小说和诗歌。

关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文学,可能有些同学不感兴趣,这很正常,但我们不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如果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好恶来读书。但作为一门功课,尤其是对那些想把当代文学作为未来研究方向的同学来说,读书就不能完全按自己兴趣了。不讲你喜不喜欢,那时一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是一种抹不掉的存在,因此你就必须了解。但是,话又说过来,你了解了它并不一定要深入研究它,你将来完全可以把你的研究方向定在你的兴趣点上。

三、新时期

1、小说:王蒙、高晓声、刘心武、汪增褀、林斤澜、陆文夫、蒋子龙、谌容、张洁、张贤亮、贾平凹、莫言、李存保、韩少功、张承志、阿城、史铁生、刘索拉、马原、残雪、余华、苏童、格非、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陈忠实、陈染、毕宇飞、朱文、韩东、鲁羊等

2、诗歌:艾青、公刘、昌耀、雷抒雁、张学梦、白桦、叶文福、杨牧、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海子、翟永明、伊蕾、唐亚平、海男、王家新、于坚、韩东、西川等

3、散文:巴金、孙犁、贾平凹、余秋雨、史铁生、斯妤、叶梦、林白等的散文。徐迟、刘宾雁、黄宗英、钱钢等的报告文学。

4、戏剧:沙叶新、崔德志、魏明伦、高行健、刘树纲、马中骏、锦云、李龙云、朱晓坪、过士行、孟京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汉代作家作品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A、散文

贾谊(前200—前168)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一生不得志。课本里有《论积贮疏》和《过秦论》二篇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其所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十二本纪(记帝王)、三十世家(记诸侯王)、七十列传(记各种人物)、十表(记史实年月)、八书(记经济、政治、天文、地理等),共130篇,52万多字。《史记》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鲁迅曾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课文《陈涉起义》节选自《陈涉世家》,《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

2、班固(32—97)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B、诗歌

汉代诗歌主要是乐府诗。乐府本是汉代的音乐机关,从事民间采风整理民歌的工作,后来人们把收集的民歌也叫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的名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最好的作品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庄昕宇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完成过各式各样的作品。我也不例外,我有很多得意的作品:过春节时写过春联,外出旅游时拍摄的摄影作品,登台吹奏的葫芦丝名曲……而我心中认为最好的作品,就是我亲手做的菜。

记得那是五年级的暑假,为完成老师布置劳动作业,我思来想去,决定按妈妈以前教我的方法,自己尝试做两道菜。

第一道菜——炒蛋。我取五个生鸡蛋,将蛋壳敲碎后掰开,白白黏黏液体和蛋黄掉入碗中,往碗中加盐、少许味精,用筷子将蛋搅拌均匀,先放一旁,开火等锅内水蒸发后,倒入少许油,等油热后将碗里的蛋倒下去,瞬间发生“嘶嘶”的响声,并有油花溅在我手上,脸上,痛得我赶紧缩手,离锅远远的,但又怕蛋焦掉,赶快回去用铲子将它来回翻炒,直到两面金黄,出锅装盘。一个菜弄没有十分钟,弄得我手忙脚乱,满头大汗,我拿一块尝了一口脸上露出长时间笑容。

第二道菜——炒冬瓜。我先将一个大冬瓜削了皮,洗净,放在菜板上。我右手握刀,左手按在冬瓜上,小心翼翼地把它切成一小块。有了第一道菜的经验,接下来我很熟练地开火,倒油,放冬瓜到锅里翻炒等,唯一和第一道菜不同的是冬瓜不易烂必须往锅里加些水,盖上锅盖让它煮几分钟,等到煮烂了加上盐的和味精,就出锅装盘了,冬瓜发出诱人的香味,让我垂涎三尺。

连续炒两道菜下来,我的后背衣服全部湿透,脸色也变通红。这时,妈妈和爸爸进厨房,看到了我成功炒出这么好的作品,脸上都露出久违的笑容。边吃边夸:“太好吃了,我们的儿子长大了,会炒菜了,懂得孝顺了!”听了这些话,我心里美滋滋的,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更像是喝了蜜一样甜。

这个作品看似普通,但在我心中却是最好的、最美好的。它不仅包含我的劳动,还包含父母对我的赞扬与鼓励。它让我深深感受到父母平时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它也让我瞬间长大,懂得感恩,孝顺父母。以后我要创造更多、更美的作品来回报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好的作品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刘颖瑶

柔和皎洁的月光笼罩着地面,如同流水似的一泻千里,朦胧缥缈的银辉洒进窗口,屋内的点点灯火与夜空中跳动的星光织成一片,我惬意地坐在窗边,手里爱护地捧着一张已经微微泛黄的画——那是我最好的作品,暗藏着我的勇气,敢于面对梦想的勇气。

思绪渐渐飘远到那年……

我从小到大都有一个爱好,那便是绘画,手中握着一只画笔,似乎就能画出我想象中的童话世界,可我的画总是不尽人意,我幼时专心致志地花上两个小时,却比不上姐姐随意的浅浅勾勒几笔。我不敢将自己的爱好表露出来,因为有了姐姐的衬托,我的画总是不堪入目。

我暗暗感到灰心丧气,姐姐有意无意地让我陪她一起去公园写生,我一想到我那四不像的画,又想到姐姐栩栩如生的画,心里不由得有了点抵触:“还是不了,我对绘画可没有一点儿兴趣。”姐姐却似乎看穿了一切:“画的不好看不要紧呀,慢慢学,你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爱好。”

这话听来却有点刺耳了,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刃往我心窝子里戳,我情不自禁有些恼羞成怒:“我真的不喜欢绘画,对我而言只是个打发时间的好方法罢了!”

我急于解释的模样像极了跳梁小丑,姐姐说的一点也没错,我就是不敢承认自己的爱好,不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我心底里跟明镜似的明白我的画不会被认可,或许还会惹来同伴的嘲笑。姐姐无奈地瞧了我一眼,不再说什么。

这么一段口是心非的话说出来后,我心底的不甘和疑惑却在悄然蔓延,我在心里问了自己成百上千遍:我真的爱画画吗?答案始终如一,那我为什么不敢承认呢?为什么姐姐能画得惟妙惟肖而我却不能呢?如果连追求梦想的勇气都没有,又何来谈成功?可我一想到自己一塌糊涂的作品,就犹如泄了气的气球,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中。

或许我应该敢于迈出这一步,我们都在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不甘心,也不想就此认输,我再也不要害怕别人的目光,追寻自己的内心,我勇敢地提起画笔,全神贯注地画了两周,这幅作品倾注了我藏了许久的希望和勇气。

虽然作品并不能与姐姐活灵活现的画相提并论,甚至还带着点丑陋,但是我做到了,这就是我最好的作品!我终究勇敢得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没有想象中大家对我画技的嘲笑,反而满满的鼓励和温情伴我左右。

思绪飘回,我欣慰地抚摸着这幅并不出众的画,这幅画就是我最好的作品,我很庆幸自己勇敢的选择,它在我漫漫的成长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要用敢于面对的勇气,遵循自己的本心,积极追求我们的爱好和梦想,用勇气的力量绘出天边的彩虹,绘出璀璨的星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主要作品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鲁迅后期小说结集为《故事新编》。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大异前期。

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大陆妇孺皆知。一般认为,代表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是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1933年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所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手稿)

其作品《社戏》被选入人教版下册,苏教版初一上学期课文;《少年闰土》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课本。

鲁迅创造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杂文形式,并将之发扬光大。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匕首投枪一说本于鲁迅《南腔北调集》中的《小品文的危机》),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代表作有《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热风》、《三闲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诗竞猜活动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5月29日,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我们敏行班开展了“古诗猜猜猜”的活动。同学们精神抖擞,欢天喜地。

苏芳琦爸爸担任了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读题,只见各小队的同学们一个个像小兔子一样,竖起了耳朵认真听题。“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请问描写的历史人物是谁?”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还把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轮不到他们似的。同学答对了,其他人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祝贺着他。

活动进行到了“白热化”,各个小队不甘落后,奋力紧追,比分都不相上下上,上进队处于领先状态,其他小队全力追赶!“最后一题闻一多《七子之歌》里描写的哪七个地方?请抢答!”这一题显然超纲了,同学们都紧锁眉头,思考着答案,上进队的王雅萱同学抢先想出了答案,告诉了队友,文芷晴站起来说道:“有香港,澳门和台湾。”向阳队的郑杰森站起来回答:“还有九龙。”最后,上进队又给出了一个“威海卫(威海)”答案。同学们都发挥出了自己所有的知识力量,所有智慧,学到了正确答案还应该有广州湾、旅大(旅顺大连)。最终上进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胜利。

活动结束了,比赛中的古诗词知识也留在了同学们心中。希望在生活中,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打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永远跟党走征文获奖作品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不会忘记,当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的大门,将腐败无能的清王朝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堕入了苦难的深渊。洪秀全在广西领导了太平天国起义;康有为梁启超开启了戊戌变法,七君子的热血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在武昌发动了武昌起义,立志推翻满清王朝……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鲜血染遍了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在苦苦探索,中国的出路在何方?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章),通过了党的决议,成立了党的领导机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从此中国革命揭开新的篇章。

在白色恐怖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不顾势单力薄,奔走呼吁人民起来推翻旧王朝旧社会,发动宣传,领导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抗日的烽火在中国燃起时,中国共产党又一次走在革命党前列,英勇无畏的抗击着日本帝国主义。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多次拨乱反正,稳定大局。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变遍的神州大地,意气风发的中国人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无数的人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在2008年的天灾人祸面前,中国共产党更表现出力挽狂澜,战天斗地的意志。面对年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我们的中央领导临危不乱,鼓舞人民战胜困难。汶川大地震发生十多天后的5月23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在四川绵阳市区内设立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看望在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师生。温总理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多难兴邦”。

他说:“我们要记住这4个字。相信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多难兴邦,乃中国古训,蕴含着历史的辩证法。中华民族经历过太多的苦难和灾祸,但从来没有被灾难压垮,始终生生不息,繁衍发展。这是因为她有着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着在艰难困苦面前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优良传统。多难兴邦,是因为我们有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一个善于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必将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不可战胜。”温总理的讲话给灾区人民以巨大的精神鼓励,激励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并给灾区的人们带来生活的希望。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永远跟党走是中国人民唯一的正确选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中国才会绽放出如此美丽的花朵,中国才会越来越强大,中国才会创造出一个接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奇迹,中国人民生活才会越来越安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改写古诗黄鹤楼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拖着舞裙,带着画笔,点缀出了柳如烟,花似锦的春天。

黄鹤楼上,伴着江涛,李白与孟浩然举起酒杯,一饮而下。李白再次酌酒,与孟浩然碰杯:“浩然兄,今日便是你我离别之时,咱们一醉方休,后会有期!”“好,本想邀太白兄一同去广陵的,怎奈太白兄事务繁忙,不能陪同,那就后会有期了!”孟浩然说完,一杯下肚。“哈哈,以后我去扬州,浩然兄可别嫌弃啊!”李白说完,随手折下一枝杨柳,赠给了孟浩然。孟浩然收下后,也摘下一枝垂柳,送给李白,哈哈一笑:“怎么会呢?只怕太白兄不肯赏脸,不愿去扬州呢!我们就此一别吧!”“浩然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把柳枝收入胸前,对着下楼的孟浩然挥挥手。

一阵微风袭来,婀娜多姿的垂柳在风中摇曳,柳条拂动着水面,水波纹荡漾着,随着孟浩然的船一同划向远方……

友人离别,李白依依不舍,始终望着江面友人在的船上,想起了曾经的种种,即使帆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渐渐消失,李白仍伫立在黄鹤楼上,突然有感而发,于是他提笔疾书: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雨果奖获奖作品《北京折叠》读后感

全文共 1657 字

+ 加入清单

近两年,科幻似乎突然在中国开启了“暴走”模式。2015年,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获得科幻界的诺贝尔奖——“雨果奖”,其引发的热议尚未退却,本月中旬,又传来了另一部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再获该奖的消息。

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与《三体》受到热捧、立刻立项被翻拍成电影不同,《北京折叠》在中国舆论圈中引发的震动似乎小得多。半个月来,除了几个自说自话的自媒体微信号写了点读后感式小文章外,主流媒体对该作获奖似乎很不感冒——只有《环球时报》上周发表了一篇评论,大意是说《北京折叠》所揭露的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个世界性难题。导致《北京折叠》与《三体》冰火两重天的原因何在?

与长篇三部曲《三体》不同,《北京折叠》只是一部半个下午就能读完的中篇小说。在小说中,中国的首都北京用“折叠”的方式被分成了三层空间:顶层统治者、中层精英和底层劳工。主人公老刀生活在第三空间,与5000万人挤在一起,他是个垃圾处理工,生活中充斥着肮脏与霉气;第二空间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精英,一共2500万人在紧张高效地生活着;拥有同样面积的第一空间人口最少,这里生活着权贵和富豪阶层,他们制定城市规则和法律法规,人口只有500万人。

《北京折叠》并不是一本真正的科幻小说,小说中的很多科幻“硬伤”让真正的科幻迷们吐槽不已——三个空间折叠在一起能高效利用城市空间?22世纪开会还用打印纸?一个城市要5000万垃圾工干什么?种种迹象表明,贵为清华物理学博士的作者郝景芳在幻想未来科技方面下的功夫远不及在娘子关水电站当技术员的刘慈欣多。

按科幻小说内部的分类规则,《北京折叠》属于“软科幻”,与《三体》式的硬科幻探讨未来人类的命运不同,“软科幻”关注的其实是现实中人类的境遇。在读《北京折叠》前不久,我刚刚在北京生活了半年时间,回想当时的所见所闻,感觉作者写这篇小说确实不需要太多想象力,她只需要把现实中的北京换一种方式搬到小说中就行了——如果你去过回龙观,你会发现小说中挣扎在污秽混乱的第三空间中的底层市民并非不可想象;如果你逛过望京、五道口、中关村,你会觉得第二空间中白领们那种压力山大的生活不过是这里的一个投影;如果你有幸在二环内的那些大院、高档会所前驻足,你也会感觉到作者对第一空间宛如天堂般的描写所言非虚。

相信很多人在读完小说之后都会自问一句:“我到底生活在哪一级空间?”他们都淡忘了所谓“三级空间”只不过是小说中的一个设定。名为科幻,写的却是现实,在科幻的透镜下被折射后的众生态反而比真实更加真实。这正是作者的笔力所在。

《北京折叠》所追问的问题是可怕的,在它所描写的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我奋斗了二十多年,只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一杯咖啡。”这是曾感动许多出身底层的凤凰男、凤凰女的励志名言。可能是为了反讽这句话,小说中确实给主人公老刀安排了一个跟第一空间的阔太太一起吃饭的机会。在饭桌上,阔太太为了封老刀的口,轻松地甩出十张一万元的钞票,而老刀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万元面额的纸币,阔太太劝他,收下吧,那只不过是她一个星期的薪水,而且每天只上半天班,人家工作的动力只是闲不住,“老公挣的钱足够多了。”

试问,这么大的差距,你怎么追?

对比一下《三体》和《北京折叠》所触动的受众对象会发现很有意思,在《三体》走红后,除了真正的科幻宅,最推崇其中理论的其实是中国商界的精英们,他们钦服于《三体》中所展现的“零道德宇宙”,并号称要把小说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应用在实际中。而《北京折叠》所道出的却是中下层民众的焦虑感,他们正在被那些满脑子“黑暗森林”的精英们所抛弃。年轻人从农村追到城市,从小城来到大城,却发现依然追不上这个世界的脚步。长此以往,未来很可能如英国《金融时报》所描述的那样:分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将来虽然身处同一个城市,却熟视无睹地擦肩而过。

诚然,社会撕裂、阶层固化这些问题并非中国独有,“是个全球性问题”,但这种辩解并不能消除当代中国人解决这一问题的责任。

相比《三体》,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北京折叠》式的小说显得更为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诗中的四季作文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应是凡间的一颗星,虽你而行。有无尽悲欢,讲与你听。散尽千金,不求功名,只愿将你容颜看清。将你播种在大地间,施以纯粹的露水,予以柔和的日光,悉心呵护,照顾一世。

播种你,于春、于夏、于秋、于冬。这是一种美妙的旅程,一次超越时间的旅程,奇妙又漫长,而且珍贵无比,就如同一场举世无双的婚礼,神圣庄重得不能容下一丝一毫的亵渎。

那么,四季该如何播种呢?它又如何生长呢?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话题了!无论是古今也好,中外也罢,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四季。他们播种过,然后再收获。这便是一个人半生的成就。

我尤其喜欢欣赏诗人的四季。以美妙动人、朗朗上口的文字载托的四季,简直不是一般的美好。有人写春天的绿,春天的生机;有人写夏天的荷,夏天的蝉鸣;有人写秋天的风,秋天的离愁;有人写冬天的雪,冬天的寒冰……诗人笔下的四季总是有一种奇特的美,似真亦幻,我仿佛隔着层层时空屏障,以文字为隧道,有幸识得其中一二。老实说,那种四季的美,不是任何词语能够替代得了的。

我见过诗人播种四季,见过学者播种四季,见过老师播种四季……每个人都拥有四季的种子,每个人也都曾播种过四季,并且收获了无数个四季,而今天,你是否愿意与我们一起,播种四季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美的作品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黄叶悄然落地,树下飘飘洒洒。这一秒,就想在秋中沉溺。——题记

秋天迈着步伐走进人们的生活,万物也随之变化。干裂的树枝已变得光秃秃,树旁的落叶散落一地,有些被凛冽的风卷起,不知飘去何处。我仰头望着秃秃的枝丫,喃喃自语:“枯叶经一番生死轮回,终选择葬生树下的土地,这是何等的艰辛……”

“奶奶,我想吃糖葫芦。”“好,我给你买。”树旁的长椅上有着一对奶奶和孙女。那老人衣服虽说算不上褴褛,但是也看得出穿得有些年头。她躬着腰,蹒跚地挪到糖葫芦摊儿。小女孩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拉着老人的手,童真的脸上满脸笑意地望着老奶奶。老人也是一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们走到了摊前,老人从贴身口袋中颤颤巍巍地拿出用纸巾包裹的钱,从中小心翼翼地抽出十元,用颤抖的手将钱递给摊主。卖糖葫芦的人麻利地取出一串糖葫芦,递向老人。老人接过,又用双手给了小女孩。她立马接过,眼睛眯成了一条弯弯的缝,小小的酒窝浮现在嘴角。老人宠溺地盯着女孩,小女孩津津有味地舔着冰糖。糖被舔化了,她咬了一口山楂,顿时皱起眉头,把一小块儿山楂吐到了地上,含糊不清地抱怨道:“好酸啊!”随后又舔了一口糖。

糖葫芦的糖都被舔没了,小女孩准备扔掉。一只龟裂的手制止了。拿起木棍子,沙哑地说:“我吃。”老人马上就吃完了,女孩偏着头,疑惑地问:“奶奶,它不酸吗?”“没事,我能吃酸。”老人微微一笑,轻声答道。我鼻子一阵酸楚——如果不是我看见老人吃山楂时紧皱眉头的样子,我就信了!

不知不觉,我的脑海里呈现出方才枯叶凋零的景色。这老人不禁让我联想到那一片片为奉献下一代而落入土地的叶子。它们虽一生平凡,但还是无怨无悔地养育后代。

这一秒,老人与身旁的落叶定格,成为了这一整个秋天最美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爱古诗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比起放假在家有点点无聊,我还是喜欢在学校里的日子。校园里老师亲切的脸庞,同学们可的模样,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儿,如万花筒般多彩。

自从上周班主任孙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中国诗词大会》,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变成了古诗迷。一下课,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叫上要好的同学一起背古诗。这不,王明一句“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孟天浩紧接着来了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戴着小眼镜的张冲在一边接着说:“我知道这是曹植的《七步诗》,我还知道曹植在政治上不敌他的大哥曹丕,这首诗其实写的是两个才子之间的斗争。”王明听后眨眨他的大眼睛对孟天浩说:“看来诗不是死记硬背就行的,还需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及背后的故事”。孟天浩深有同感,俩人不禁对张冲心生敬佩之情,给张冲伸大拇指点赞。张冲也不谦虚,用手推了下他的小眼镜,笑答一句:“此句有理儿”。

前面的汤美和于诗扯高嗓子,摇头摆尾地念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念完一起击掌嬉笑着,简直就是两个假小子。

这会儿我也正抱着《中国诗词大会》上册,在品味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就是如此让人着迷,愿我们继续传承古诗词,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改写古诗《春日偶成》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四年级作文:改写古诗春日偶成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云不多,淡淡的像棉花糖;风不大,轻轻的似朋友间的耳语。现在,一天中已经过去了一半,将近中午的阳光暖融融地照着。这么难得的好天气,谁不想出去走一走,把自己融入到春光里呢?

我去那条小河边的羊肠小路上散散步吧。路旁的野花开了,悄悄地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棵棵柔柳也笑呵呵地展开了俊俏的枝,捧出了鲜嫩的叶。蝴蝶在花丛中穿行,蜜蜂在花朵间嬉戏,它们为春天增添了生机与乐趣,更为我快乐的心中添上了幸福的一笔。

虽然我不是春天的创造者,但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都留连于这生机勃勃的春景,我心中却荡漾着一种满足,笑容就情不不禁地挂在脸上。

有路人一脸不解地看着我,他们哪能懂得我现在舒畅的心情呢?我猜啊,他们一定认为我像小孩子一样贪玩呢。

“云淡风轻……”我突然诗兴大发。对啊,何不写下此情此景,以纪念如此美好的日子?于是,一首诗自我心底冒出来: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最好的作品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庄秉达

时光匆匆而去,许多的回忆都遗失在了过去。但在往事的沙滩上,还藏着一颗闪亮的明珠,那是我心中最好的作品

一个男孩坐在琴房,抱着把吉他对着老师。

晚来的我匆忙跑进琴房,拿出吉他坐在老师另一侧,我和那个男生同时对视了一眼。我们互不认识。

“今天让你们两个来,是想你们两个能一起上课,实力相当,相互促进”。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情况,“还有,我想让你们能弹个二重奏,下个月在XX广场有个表演,让你们去参加。”说完,老师分别把两份谱递给了我们,是世界名曲《秋日私语》。因为我们彼此陌生,在课上都相对安静。直到下课,我们才有了交谈,在道别时,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就不知这份友谊的种子已悄然在我的心间萌发。

在第二节课时,我们就不再那么拘束,像平常一般,课是认真听的。二重奏的两部分是伴奏和主旋律,我负责主旋律他负责伴奏。课后每日长时间的练习,花好大的劲,才把自己的部分差不多拿下。再接下来我和他们配合中,却漏洞百出,这里节拍不对,那里旋律没跟上,仿佛都各自弹自己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整合在一起。

因为课上时间短,为了能更快进步,我们就常课后到琴房一起练习。休息时,我们会聊天,也才发现他原来是一个随和的人,比我大一岁的他,明显越来越默契,互相了解对方,这也促进了我们在音乐上的交流,每当我们疲倦时,他都会先激励我:“来,再弹一遍吧。”我们会再抱起吉他,朝着目标奋勇直追,坚定的意念,在琴弦上迸射着火花,我们都渴望成功。

终于还是到了演出那一天,我不会忘记那个九月的秋夜。上场前,我们相互鼓励加油,会心地笑着。站在台上,他给我个眼神暗示,我们默契地开始了演奏。低沉的伴奏幽幽铺垫,紧接着主旋律融入呼应,营造出一份忧伤的气氛。衬托着美丽的夜景,我仿佛进入了歌中描绘的场景,漫步在秋景之中,沉浸陶醉。随着旋律地推进情绪也越发强烈,轻柔的有如秋风拂过。相交结织成一首完美的音乐作品。悠远的琴声久久回荡,如歌如梦,余音缭果。

演奏结束,台下热烈的掌声才把我从陶醉中拉回,下台后,我不禁感慨,这由我们的心血与友谊凝练成的,不就是最好的作品吗?

现在,虽然他没学吉他了,但我仍将他记在心间,记得那所秋夜,以及这个最好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永远跟党走征文获奖作品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96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赶走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让人民当家作主,从此中国人民迈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无数的热血青年就站在战斗的前沿,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与工人阶级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在那个黑暗践踏着光明的旧社会,面对着帝国主义侵略者疯狂的侵略行为,面对着反动军阀政府残暴的统治和混战,面对着武装军警凶残的镇压和捕杀,爱国的学生们毅然勇敢地站了起来,“爱国高于一切!”这是肖邦说过的话,这一点在爱国学生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他们用自己尚还稚嫩的血肉的胸膛,迎向了反动军阀那闪亮的刺刀。冰心说过:“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能受得了。”无数的爱国学生不正是这样吗?他们那种视死如归、永不退缩的精神,不正是来自那颗炽热的爱国心吗?

真正的爱党和爱国不应该仅仅表现在嘴上,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中。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呢?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远去足音凝重,再创辉煌更撼心!”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迅猛发展。但不要忘记,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继续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现在就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学有所成,报效祖国。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崇尚科学,坚持真理。我们作为学生,更应该讲科学,坚持真理,用科学的人生观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让我们用知识和汗水,以无限的热忱、满腔的热血、全部的精力,去努力,去奋斗,拥抱新希望,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再次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同学们,让我们高举五星红旗,永远跟党走,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学到的本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让东方这条巨龙傲然屹立于世界之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作品原文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琵琶行》

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诗三味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多年的画卷中,有一笔不可磨灭的绚丽色彩,那就是古诗词。

“鹅鹅鹅……曲……曲项向天歌。”书房内穿出了吞吞吐吐的背书声。我背得非常吃力,头脑里一片空白,只是死记硬背。隔一天,妈妈让我背诵一下《咏鹅》,可是我脑海里的古诗,仿佛被微风吹散了,一字不留。“你怎么又忘记了,昨天不是背熟了吗?”妈妈批语了我几句,我又能怎么样呢?只能低头背书了。晚上,鸟儿停止了鸣叫,昆虫落在树叶上,而花儿早已埋头睡着了,但书房还传出背书声。一词一句,一句一停,一停一思索,时间就这些匆匆流逝了。

也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于是妈妈给我介绍了一种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看到每首古诗,我都会读上十来遍,自然就会背了。但仅仅背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每当我背完一首古诗的时候,我都会借助书籍或因特网,来咨询它的背景故事。比如说《赠汪伦》,就是在明媚的一天,江水蜿蜒,一叶小舟停泊在江畔。李白准备乘舟而去,正要抬脚一声声爽朗的歌声在天地间响起,慷慨激昂,他早已听出这是他的好友汪伦的歌声,心中感慨不已:“他这是来送我吗?桃花潭水千尺深,也不及汪伦对我的这一番情谊啊!”就这样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古诗。就用这样的方法,我不断练习,在某个街角与古诗相遇,慢慢与它走近。

经过了酸、苦之后,终于迎来了甜。从当初的死记硬背,到如今的倒背如流,甚至还能写一些关于平仄的古诗。语文作业有背古诗时,我都会利用下课的五分钟,背下古诗,等放学回到家,再寻找古诗的背景故事。用这样的方法,每次回顾之前的古诗,脑海里总能浮现出一些美丽的画面:纷纷扬扬的大雪,带着一缕清香的微风,在滚滚江水上的独木舟,借酒消愁的诗人……其实,古诗并不是向柠檬一样酸的,也不是像苦瓜一样苦,而是带着一缕芬芳的甜的滋味……

古诗,像一束阳光,给我带来了温暖;古诗,像午后的凉风,让我感到清爽惬意;古诗,更像一位良师益友,给了我很多教益。在诗海中漫游,星光在蓝天拂过,那便是人类的智慧,我伸手捕捉,拾取诗中的谆谆细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最好的作品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孙晨跃

我沉思着,疯狂地搅着一小撮头发,让它们痛苦地扭曲着。我在回忆,回忆着那时间遗落下的不算作品的作品。

好像是一个四五岁的儿童,他走到墙边,拿着一只红笔,似乎是从母亲的包里拿拿来的。他搔搔头,漂亮的脸蛋呆呆地盯着白墙,就像向日葵迎着阳光,拿起笔,他在墙上涂鸦,幼稚的脑袋,胡乱的构思,留下了奇异的图案。

那只是一个恶作剧,涂鸦上只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好像是一对成年男女对坐相望,那只是个玩笑,那对男女面无表情,男的下身似乎形成一条船,女人的下身与之相连,圆润平滑而自然。四周还有一些小物件,不知何物,只是环绕在周身。

这就是年幼的我所著的作品,画完后自然免不了母亲的嗔怪,多少年,它就在家中的墙上默默地待着,男女对坐,默默不语,可逐渐长大的我,却一直在探查其中的奥秘,探索着一个稚童的心思。

我越想越多,笨拙的线条勾勒出的人身,仿佛像被束缚着压抑着的工作者,他伛偻着,我能想到有太多杂乱的琐事,都硬生地填满麻木的身躯,而女人,她的身子则是曲折的线,红墨未干时不慎抹到,划出轻灵的细丝,宛若浴血的青柳,多少有些令人惶恐而悚然,这便构成了稀疏蓬松的短发,憔悴嶙峋的幽影。

随着岁月的流逝,直到搬家前,它也被抹去,我逐渐意识到,这真是一副完美的作品,他就像一颗神秘的陨石,碰巧间撞进我的成长历程,那一段时光时,我常常思考,那是一对夫妻吗?那应该代表着压力重重,神经紧绷的年轻人,那好像是我的父母,又好像是世间千千万万个父母……

围绕着它,我想通了很多,我成长中的痛与沉郁,都多少得到了缓解,直到搬家时,他被崭新的白漆永远地封入墙中,这颗璀璨的陨石消磨成了尘埃。我才意识到:这幅作品,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是成长中的蜕变赋予了他无穷的内涵和崇高的价值。

真的,这对连接一体的夫妻贯穿着我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最好的作品,它当之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夏天的古诗集锦

全文共 1842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柳叶打着卷儿,小花草低着头,大地冒着热气。下面是夏天的诗句,快来围观吧。

仲夏

风雨不已

陆游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末

夏夜宿直

白居易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夏日山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诗句全文如下: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翻译】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夏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舜钦。其诗句全文如下: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翻译】

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夏日三首其一》作者为宋代文学家张耒。其诗句全文如下: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翻译】

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混过这一生。

《初夏绝句》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鉴赏】

初夏是令我激动的。我扛着那巨型三脚架,在阳台上固定好了寻星镜,便开始了我的星际旅行。在这城垣之中,再没有比夏夜星空中更明亮的星了。我在天空中搜寻着维纳斯,调焦,忙地不亦乐乎。

我靠着榕树坐下,放着ENYA悠扬的乐曲,品着一杯淡淡的香茗,寻找我的初夏绝句。风促然吹过,引得花儿飘零,那如绯红的轻云般灿烂的花瓣就这样在初夏时节,芬飞。

《初夏游张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敏。其古诗全文如下: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翻译】

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夏夜叹》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昼偶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翻译】

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困得使人像醉汉打盹,推开北窗,凭案酣睡长精神。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阮郎归·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翻译】

窗外绿槐阴阴,高高的柳树随风轻动,蝉鸣声戛然而止,和风将初夏的清凉吹入屋内。绿色的纱窗下,沉水香的淡淡芬芳随风飘散;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雨后的小荷,随清风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愈见得红丽如燃。美丽女子正在清池边用盆舀水嬉耍,清澈的泉水溅起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天净沙·夏》作者为元代文学家白朴。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翻译】

云收雨霁,流水波添,雨过天晴,楼也显得比平时高,水散发着凉爽的气息,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垂到画檐。纱帐中的藤席上,一个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的芳龄女孩,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诗《赠汪伦》改写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有一个穿着长袍,戴着秀才帽的人,站在一艘小船上正在观赏眼前的一片美景。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李白。

忽然,岸上传来了踏歌声,随后就出现了李白的好朋友汪伦。李白看到了汪伦便马上走上去与他相会。汪伦拍了一下李白的肩膀说:“你怎么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悄悄地要走了,要不是我发现的早,恐怕现在见不到你了。”

李白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一个重兄弟情意的人,我不愿看到兄弟为小弟的离去而感到伤心,所以才写下离别信给你,谁知你这么早就发现了。”

汪伦听后,连忙拉住李白说:“李白兄,你怎么这么快就走了,不如在小弟家多休息几日,李白兄你是否赏光啊?”

李白为难地说:“不是我不赏光,而是我在兄弟家已逗留多日,你又这么好客,我已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

汪伦还是不肯放弃,连忙又说:“李白兄,你在家中反正没有什么事,还是再在我家多留几日吧!”汪伦见李白还是没有做出决定,便又说下去,“是不是小弟有什么地方照顾不周?还是兄弟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啊?”

李白见汪伦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连忙回话说:“不是你的错,要错还是得怪我。谁叫我是一喜欢四处旅游的人,从而养成了四海为家的习惯,我已在兄弟家待了这么久,也是我归去的时候了。”

汪伦听了李白这么一说,脸上露出了一丝伤心的神情。李白看了看天色,说:“汪伦兄,现在天色不早,你还是回去吧,我也应该走了。”

汪伦见没法留住李白,便深情地说:“好吧,那就后会有期吧。”

于是,两人就地握手告别。李白站在船上,看着多情的汪伦,就吟出了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