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牧童的改写作文【20篇】

导语:美好的事物终究没有长久,这好像是一条真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改写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5480

作文

1000

牧童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微风挟着泥土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草吹得有如涟波荡漾。纯洁的月光下,一眼望去,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看不见一点杂色,隐隐中草的倒影在风中飘忽不定,合着节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平日寂静的原野,在明月的衬脱下更加静寂了,静寂得令人发慌。

忽然间,一声声悠远流长的笛声飘来,给宁静的摹增添了一线生机。听着美妙的笛声,牧羊姑娘似乎也受到感染,唱起了动听的歌声“咩—咩—咩”;牛大哥有些不服了,竟然还跳起了伴舞,在原野上悠闲地散着步,边走边回味着笛声的无限乐趣,迟迟不肯退场。而牧笛的笛声,也在风的播音下,越来越远,传到原野的每一个角落里……

放了一天的牛的牧童也觉得自己饿了,把牛羊关到牲圈后,就急急忙忙跑到家里吃饭了。饭菜很简单,除了几个馒头和一碗芹菜汤外,母亲还特意为牧童蒸上了一个自己家种的红薯。不过,这已经够牧童饱餐一顿了。等在家里舒服地享受了一阵后,牧童这才记起现在很晚了,牛羊要是被狼吃了怎么办?所以只好又奔向原野。

走到牲圈探了个虚实后,牧童才放下心来。来不尽脱下蓑衣的他就马上扑倒在芳草萋萋的草丛里。看着天上新升的明月,牧童数起了星星,一颗、两颗,笛声再次响起,在蟋蟀的伴奏下,很好听、很好听……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木兰诗改写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在寂静的夜里,唯独木兰家的灯还亮着。从屋子里传出一遍又一遍的叹息声。猜想肯定是木兰有心事。娘走向前问道:“孩子,你可有什么心事?”木兰道:“娘,今夜我见了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想家中无长兄,想请愿赴往。”娘没说什么,只是手紧紧的与木兰相握。

出征这一天,木兰去了市场买了很多的装备,回到家中,将自己的长发盘了起来,穿上了男儿身,遥望着这座城市,心里不免有些羁绊。

木兰坐上了马上,踏上了沙场的路。木兰与爹娘分手后,度过了千山万水。现在已经听不到爷娘的呼唤声了,再望望远处也看不到故乡了,心里不免有些留念。

在战场上,木兰真是巾帼不让须眉,立下了许多的汗马功劳。在沙场上不知中了多少的伤,但是为了爹娘,为了战争能早点结束,为了百姓风调雨顺。木兰不惜一切在战场下拼命的厮杀。

终于战争结束了,皇帝想封木兰为尚书郎,木兰却拒绝了。

木兰骑着马回到了家中,见到了爹娘,在房中,也换下了男儿身,穿上了阔别已久的女儿装。木兰细心的为自己梳洗着,兴高采烈的去见伙伴,伙伴看到穿着女儿身才知木兰是女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的叔叔于勒改写1500字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于是,在英吉利海峡的一个小岛——哲尔赛岛的度假虚度的过去了。

转眼,到了返程的日子,菲利普一家乘坐游艇来到了海峡上,准备乘坐游轮回家。“喂!咱们回程确定更改了吧!不是上次的游轮吧!”

“放心!除非那个混蛋跳到海中游到咱们的那辆游轮里!不过,那样他也活不到现在了!因为鲨鱼会把他吞了!叫他是这样一个流氓!”于是,菲利普夫妇饶有兴趣的交谈着。

“来!来!上船啦!上船啦!”菲利普夫妇一家来到了轮船的最顶部。

“唉!这天空真蓝!白云真白!多漂亮!”“是呀!只要那个小子于勒不在的地方就真是令人舒心,令人轻松!”

一家人轻快地走到了一层,一位保镖直挺挺地站在菲利普夫妇的面前。

“请大家接受安检!由于我们的经理要乘坐本次游轮,请您接受检查后回到二层“虾虾”合作!”

“这是什么破东西!走!去看看!”菲利普太太傲慢地说。

于是,菲利普一家一点都没有搭理的意思,傲慢的走过保镖,看见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子坐在游艇中心正在喝下午茶!

“你们等一等!”“经理实在抱歉,他们没有接受安检就冲进来!”那位保镖小心翼翼地说,“这位就是我们的经理!”

可菲利普夫妇一个快步走开了。

“那不像于勒吗?看那身板样貌不就是于勒吗?”“我也觉得!可去时那条船上我们不是已经找到于勒了吗?再说那混蛋怎么可能那么有钱,明明就是个下三滥!”菲利普夫妇饶有兴趣的谈论着。

“不过还是问问吧!万一是呢?毕竟这世界上长得像的重名的太多了!”“那我去问问!”说着菲利普先生走向他的那个保镖身边。

“嘿!伙计!您的经理叫什么名字呀?看起来跟我家亲戚好像!”菲利普先生微笑着问。

“哼!我没听错吧!是你家亲戚!”那位保镖冷笑到,“算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的曾用名是“于勒”别的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奉劝你一句,我们经理好像不会有您这样的亲戚!”

“于勒!于勒!于勒!他是于勒!他真是于勒!于是菲利普跑回客舱,冲着他们一家大喊:”他就是于勒!他就是于勒!我找着于勒了!”一旁的菲利普太太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那告诉他了吗?是他吗?那个很有钱的,还有保镖的那个绅士?我们要成富翁了?!“

菲利普太太马不停蹄立刻冲到女婿身边,“我们家的那个于勒!他就在这艘船上!超级有钱!我们要成富翁了!”

而菲利普先生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到那个绅士面前说:“弟弟!弟弟!是我!你大哥呀!没有忘记吧!你说要去国外长期旅行!真巧!我们也在旅行!于勒,真的是你!咱们时隔多少年了?终于见面了!想死我了!”说完,他还拥抱了这位“于勒”。

“您认错了吧!我不叫于勒!我也没有哥哥呀!咱们不认识吧!”

“不可能!那个保镖告诉我的!他说你之前叫于勒!”

“我的那个保镖?唉呀!他不是纯正的法国人!他有口音,我小时候的名字叫尤特不是于勒!”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戏弄我两次!”菲利普先生失望至极。

而此时此刻,除菲利普先生外,一家人都其乐融融,装扮了一番来到“于勒”面前,却听到了一句‘认错了!认错了!这位不是于勒!来时的那艘船上卖牡蛎的人才是于勒!’的声音。

一家人呆住了,好久都没有出声。

而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于勒”走了”女婿跑了!姐姐失恋了!妈妈痴呆了!爸爸神经了!只有我还正常!大人们怎么都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舟过安仁》改写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罗澳

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天气。杨万里坐着船去安仁县看望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览无余的美景使他的心情跟这天气一样好。

这时,他的右边缓缓地驶来一叶小渔船。船上的两个孩子无忧无虑的唱着歌,给欢快的小溪镀上了一层美丽的彩色。只见一个孩子里面穿着红肚兜,外面套着青布褂。下面穿着深蓝色的短裤。另一个孩子,外面穿着一个紫边青布的小褂子,下面穿的白色的裤子洗得发黄。杨万里见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也要去安仁县办事,便招呼着要一起去。可是孩子并不理会,还是大声地唱着歌。杨万里有点不高兴了。这时,杨万里的船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两个孩子的小渔船。孩子们有些着急了,因为太阳已经偏西了。这时,一阵凉爽的风吹了过来,是人神清气爽。孩子们赶忙从旁边拿出一把红色的小伞,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杨万里看着很疑问。他抬头一看,天气并没有异常呀!这时,孩子们的船自己前进了起来。哦!杨万里一拍脑门:原来孩子们事项利用风前进呀!

这时,船已经到了终点,杨万里还想看看两个孩子们。可他们早已不见踪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把牧童改写成短文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夏日的一天,一位牧童一如既往地牵着他家那条老黄牛,带着蓑衣和他最最喜欢的笛子,出门放牛去了。

他放了五六年的牛,日子虽苦,他却自得其乐。不一会儿,他就牵牛到了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地。这里的草很好,再加上正值盛夏,草更是长势喜人,几里之内,除了草还是草。知了在树枝间歌唱,鸟儿在天空中啼鸣,这可真是个好地方啊!在这时,牧童也吹起了笛子。鸟鸣、知了声、笛声混合在一起,仿佛是一场超级大合奏,可真是天籁之音啊!连老黄牛都似乎被这“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声音打动了,边咀嚼边微微抬起头,仿佛在聆听着这悠扬的音乐声。

干粮吃完了,黄昏这出好戏也随之拉开序幕。牧童牵着牛,摆弄着他的笛子,在夏天徐徐的晚风中,慢慢悠悠地往回赶,好不自在。夕阳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一片红色,犹如火烧,随即便收敛起了最后一缕光线。夜幕降临了。路边的纺织娘开始了“个人演唱会”。虽然听不懂“大师”演唱的是哪一出,但牧童依然表现出十分享受的样子。

不知不觉就到了家。他的父母早已做好了饭菜在等他了。见他回家,他的爸妈可高兴极了,连忙把饭菜端上了桌,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坐在长椅上吃晚饭。虽说只有一些青菜豆腐,但他们还是谈笑风生,十分开心。

吃完晚饭,牧童又跑到草地上赏月。他把蓑衣作毯子,就地卧在草地上,仰望深蓝的天空。在皎洁的月光下,连萤火虫都跑出来凑热闹,在天空中顽皮地飞来飞去,活像一只只小灯笼。天上不时闪过几个黑影,为夜空平添了许多魅力。

此时此地此景,牧童很快坠入梦乡,结束了他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秋思改写600字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落叶随风将要去何方?只留给天空一场美丽。那飞舞的枫叶,像天使的翅膀,划过张籍远远的眺望和他那浓浓的思乡情。

瑟瑟秋风中,伫立在窗边的张籍只剩下那孤孤单单、眺望远方山峦的背影。

秋风轻轻抚摸着天地间的落叶,在风的轻抚下它们从地面上“飞”起,一片落叶飘进那敞开的窗子,张籍轻轻拾起这片落叶,掇弄湿软的叶片,凝神端详分明的叶脉,不禁想起身在远方故乡的亲人。

多久没回故乡了?诗人已记不得,多久没给亲人写封信,报个平安了?诗人也已记不得了。望着远处的山峦,诗人来回踱步,不由浮想联翩:“父亲身体可是健康?母亲是否安好?儿女已多大了?能持家了吗?要是见面,只怕我们不相认识了吧!妻子现在是在田里种菜、插秧,还是在家里的窗边默默地缝着衣服?兄台是否已另谋高就……”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时竟不知从何下笔,手上提着的毛笔,如有千斤重,思来想去却下不了笔,只得写下:“父母、兄台、妻儿、我思念故乡,心系故园。近因公务缠身,不得归家,吾安好,匆念。”

当信使来到诗人面前,只见诗人手捧信,轻轻递给他,视线却离不开信封。当信使收好信准备出发时,诗人千叮咛,万嘱咐:“这封信对我十分重要,务必要交给我的亲人。”信使点点头,准备策马扬鞭,不料,诗人大喝:“等等!”信使连忙勒紧马头,拽住缰绳。“容我再改改!”张籍喊道。信使将信递给他。张籍细细阅读三遍,确认无误后再将信封上,交给了信使。信使持起缰,策马扬鞭,一下子走出了十几里。

尘土飞扬,虽已不见信使的背影,但诗人仍旧伫立在风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改写《观沧海》450字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太好了,我打一场胜仗!”大诗人曹操来了!让我们迈进公元207年,来听听我的故事吧!

“啦啦啦,我打败乌桓啦!今天让我们回去好好庆祝一下吧。”我高兴的说。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座雄伟的山峰。”我一定要上去看看,这座山多美啊!上面鸟语花香,百花盛开。士兵们,我们走吧!“我兴高采烈的说。

爬山时,我问手下的一位士兵:“这座山真美啊,它叫什么名字?”“呃……它叫碣石山。”那位士兵大声告诉我。

“总算到山顶了!”我长呼了一口气。

这时,一位士兵连声赞叹:“唉呀,曹将军,您快看!这山下的海多美呀!您猜它叫什么名字?”“依我来看,它应该叫做沧海。”“您说对了!它的确叫沧海。”

这沧海波涛汹涌,波摇浪涌,一望无垠,多么美丽!我诗兴大发,便吟诵出一首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吟咏完毕,我带着士兵下山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碣石山和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改写400字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望湖楼下,平静的西湖格外平静,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蝉叫个不停,鸟儿在水面上掠过。空气沉闷,四周一片阴沉沉的。忽然,天上的乌云就上在写字台被打翻的墨汁一样,黑的就像刚进入黑夜也一样。乌云好像一伸手就能抓到一样,但是,从远处看,乌云还并没有遮住大山。

“哗哗……”雨下起来了,越下越大,从当初的蒙蒙细雨到最后的倾盆大雨,蝉不叫了,鸟儿不飞了,小孩儿回家了,西湖“热闹”起来了。雨点纷纷跳入船中。

忽然,就像被一阵卷地而来的风一样,把乌云和雨点吹散了,四周十分明朗,大雨清洗后的天空,空气清鲜。忽然,几个小孩儿钻出来了,他们放下雨伞,摘下荷叶,似乎在品尝着什么香甜的美酒。

望湖楼下,西湖似乎比之前更高了水把小草淹没了,大树看不到根。水和天是一个颜色,四周一片汪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骆驼祥子改写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虎妞死后,祥子卖了车,把卖了车换来的钱给虎妞安葬,连着虎妞的那些珍贵的衣物,都给虎妞陪葬了。祥子虽然不喜欢虎妞,但一个家总有一个家的可爱,总有一个家的温暖,总有一个家的好,没了虎妞,这个家,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了……

安葬完虎妞后,祥子坐在床上,狠狠地抽着烟,一支接一支,直到嗓子哑了。一向活泼,生机勃勃的祥子,似乎被这件事情打击到了,眉毛都拧成了一个疙瘩,解都解不开。外面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

‘祥子。’来者是小福子,小福子轻轻地走进祥子,小心翼翼的唤了一声祥子,语气带了一丝轻柔,生怕惹的祥子不痛快。

‘小福子,你来有事情吗。’祥子掐灭了手里的烟头,烟灰落了一地。‘我即将搬出大杂院了……’祥子有点难过的说着。

‘祥子哥……我……我……’小福子的脸红扑扑的,心跳似乎也加速了,欲言又止,说话就像挤牙膏。

‘我懂,小福子,等我挣了钱,一定带你走,一定来找你,等我……’祥子懂得小福子的欲言又止,也明白小福子的意思。这么好的姑娘,他不能错过,虽然有过那些不正当的勾当,但祥子自己不也有缺点吗,他喜欢小福子,小福子也喜欢他,两情相悦嘛,等他找到了工作,他就来带小福子离开,至于小福子的父亲和弟弟,他们都能去拉车,勉强混个窝窝头,也能养活自己。想着想着,祥子不禁傻乎乎的笑了。

‘好,祥子哥,我一定等你。’

时间过得飞快,祥子在外面,虽然没有属于自己的车,但又给人拉上了包月,日子过得也挺不错的。而小福子,在外面给人当佣人,薪水不多,但是包吃,不包住,也勉强可以养家糊口,虽然日子过得十分紧张,但她一直在等着祥子。想到祥子,她不禁轻轻地笑了,如蜻蜓点水,心跳加速,脸颊微红,情窦初开。

‘小福子,我回来啦。’

‘祥子哥,我没有食言,我一直等你呢。’

他们看着对方,相互笑了,笑的如沐春风。

小福子最终嫁给了祥子,祥子婚后,更加努力的拉车,天不早就起床,只为了那几个钢板,只为了那几个窝窝头,只为了小福子,只为了那个家。早出晚归。

而小福子,婚后还给人当佣人,日子过得也挺不错的。

旧社会,虽然黑暗,但小福子和祥子,都在非常努力的生活。旧社会,也会有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狼来了续写改写700字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上次一淘气小牧童耍了村民们被凶狠恶大灰吃了的这件事到今天,已经有三百年了。这三百年啊,发生了许多:清朝灭亡、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我国越来越发达:原子弹也有了、卫星也有了……然而,在小牧童被吃了的那座小山丘上,现在又来了一小牧童,他也像曾经的那位一样调皮、爱搞恶作剧,而且很巧的是,山下也有一片农田,农夫们经常在那里耕作。

这个小牧童,听了那个被吃的牧童的故事之后啊,自己也想试试,他想着:反正这一片是没有狼的,我怎么可能被吃呢?他想着想着,终于抓到了一个好时机。

这是秋收的一天,山丘下的农民伯伯们都在辛勤的收割着麦子。这时,这牧童大喊一声:“狼来了!”厚实的农民们轻易的就相信了这小牧童,爬上山去,却连半个狼的影子也没看见。他们哄哄了一阵子,又下去继续干活去了。这时这个牧童竟还不过瘾,还想再耍村民们一次。但是村民们也知道“狼来了”这个故事,他们绝对不想在上第二次当,。但是,正巧是第二次,就来了一条狼。这是多么的巧!牧童大喊:“狼来了!”而村民们完全不理会,继续进行他们的工作。

牧童此时此刻吓坏了,他吓得瘫坐在了地上,而这条狼竟不敢上前,还往后退了几步。牧童撞了撞胆子,问道:“你怎么……不……吃羊?……别吃我!”狼的嘴里发出了奇怪的声音,呜咽地说:“谁还敢懂你们人类的羊!我本以为这是机制野羊,想上来看看,没想到是你们人类养的!原来我们可是敢吃,可是现在你们人类有那种黑色的长管,对准我们,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死了。谁敢吃啊!”说完,怏怏地跑下山了。

牧童愣了好一会子才缓过神来,原来,他们怕枪!看来,世界的进步还真是大啊!不过,我们还是要维持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否则,遭殃的就不是人类自己了,而是整个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荃画雀》改写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马溢蕊

从前,有位名叫黄荃的画家,他画的画栩栩如生,人们见了称赞不己,同行见了羞愧不已。

那天,黄荃心想:既然大家都认为我画的画好到极点,那我为何不再现场给大家画一幅呢?但是我画什么呢?就画……飞鸟吧!既好画,也好让大家看出我是专业的吗!

于是黄荃在门口,自己摆好了桌子,放上了大的宣纸,又放上了笔墨,这不,就开始了,只见他右手拿笔,左手将袖子向后面扥着,只见他用毛笔在上面轻轻地走一圈,飞鸟的轮廓就给画好了,这时人越来越多,当他正在准备收尾的时候,有人说:“画的太好了!”“是啊是啊!”……,就在群众讨论这幅画的时候,一位经常放牧的牧童,从人群中拍手走前大笑道:“哈哈,先生,这飞鸟可不是伸头伸颈,而是要么伸头伸颈,要么就是都不伸,”不说还不要紧,这一说,人群就开始沸腾了,“是啊是啊!”“嗯,你说得对呐,身为一个画家,怎么能没有观察力呢?”黄荃认为牧童说的有假,便亲自去验证,发现果真是这样的,原来是自己画错了!“哎,身为一个画家,应该具有观察力,怎能如此马虎呢?”

黄荃听了,只能尴尬离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改写书戴嵩画牛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四川,是一个书画云集之地,这里的书画数不胜数。在这里,有一位姓杜的处士,说到书画,杜处士可谓是最喜欢收藏书画的人了吧,他生平所收藏的书画没有一千,也有几百种,而且每一幅书画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珍藏版。在这众多举世无双的书画中,杜处士最喜爱的便是戴嵩所画的《斗牛图》了。

身为杜处士最珍爱的书画,它的待遇自然也不差,杜处士命人用纯白无瑕的玉做了画轴,为它做点缀,用绫罗绸缎做了画囊,把它装了进去,为它锦上添花,使这幅书画变得更加宝贵了。无论何时何地,杜处士总是和它形影不离,对这幅画格外珍惜,就像一对要好的朋友一样。

有一天,阳光明媚,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杜处士决定趁这个艳阳高照的天气,出去为自己的“好朋友”晒晒太阳。刚摊开书画晒了不久,就吸引了一大圈黑脑袋,把这里堵得水泄不通,众人纷纷拍手称赞道:“这幅画画的太好了,不愧是大艺术家所画之作啊!”围观的人都附和着,对这幅书画一顿称赞。

这时,一个牧童走了过来,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决定上前去凑热闹。挤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他一眼就看到了戴嵩所画的《斗牛图》,他端详了一会儿,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突然,他一边拍手,一边大笑道:“哈哈,这位先生,您这幅画所画的是斗牛吗?”一旁围观的群众见了,讽刺道:“怎么着?这可是大师之作,你一个不知从哪个小村庄来的放牛娃,也敢对名画指手画脚!”杜处士瞪了群众一眼,示意他们不要说话了,那些人倒是也很知趣,懂得见好就收。杜处士看了看书画,又看了看牧童,点了点头道:“是的,有什么问题吗?可否指点一二?”牧童带着微微笑意,走上前指着画上的牛说道:“先生,这斗牛依我所见啊,斗时的力气应该用在角上,尾巴理应夹在两腿中间,而这幅画中之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的,错了!错了!画错了!”周围人听了牧童的言语,先是一惊,然后便又是一顿叽里呱啦。

杜处士听了牧童的一番辩论,笑着点了点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围观的群众也对牧童表示了敬佩。看到了杜处士的反应,牧童得意地扬长而去。杜处士望着牧童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大笑起来:“

这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啊!耕种的事情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情应该去问女佣,而这斗牛之事,应该去问那擅长这些的劳动人民啊!”

杜处士把书画收了起来,向家的方向走去。在路上,他不禁感叹道:“这牧童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胆识与气魄,观察如此细致入微,看来,我还有很多需要向牧童和其他劳动人民学习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奕改写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刘浩宇

从前,有一个下棋非常厉害的人,全国棋艺最高强的人就是他了,他的名字叫做弈秋,他教导这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人听的非常的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别人的教导他不听,另一个人虽然也听着弈秋的教导,可是他的心里总是在想着,天上会有一只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那只天鹅给射下来,久而久之,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可是后一个人还每天都洋洋得意这呢,丝毫不把这个当回事,还总是认为自己和前一个人的棋艺差不多呢。

后来弈秋想让他们出师,成为下一代的最强的棋艺的人选,于是弈秋就让他们两个来笔试一下,看一看谁更加适合成为最强的棋艺,结果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刚开始,后一个人还没走几步呢,就已经被前一个人杀得溃不成军了,很快他就已经败了下来,随后一盘又一盘后一个人是越战越弱,而前一个人却是越战越勇,随后前一个人出师了,留下后一个人在那里学习呢,可那后一个人却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失败,自己明明和他一样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无之厌,才会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舟过安仁》改写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宋代诗人杨万里来到湖南省东南部的安仁县散步,路过湖边,看见有两个小朋友在划船。

可没划多久,之间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这可逗乐了杨万里,他心想:这两个小孩在干嘛?为何停下,二传又没到岸,这俩小鬼头,脑子里总是装满了奇思妙想,莫非……猜疑不如实见,好,我这就前去看看。

事不宜迟,杨万里立刻走上前去,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细细观看者两个小孩的动静。他听见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声。小女孩说:“这个能行吗,哥?”“当然行了!你还信不过你哥?快点吧。”小男孩说。“呀!哥,风来了!”“快快快,妹,快拿起伞来,准备使风!”只见两个小朋友拿出一把红色的大伞。正当杨万里看得津津有味时,一个使差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杨万里说皇帝要见他,于是杨万里便跟着使差走在去往皇宫的路上。

不管怎样,杨万里还是被两个天真稚趣的孩子的一举一动所吸引,他在脑海中不断回忆、思考。这时,又吹来了一股凉爽的清风。

哦!他终于想明白了:原来那两个小朋友是想借伞当帆使风让船前进呀!恍然大悟之余,杨万里对这两个孩子的智慧赞口不绝。

见过皇帝后,杨万里便挥毫泼墨,写了《舟过安仁》一诗。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一直絮绕在人们耳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狼改写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夜深人静的一个晚上,一个屠夫刚刚从集市卖完肉回来,他踏着暮色,影子被月光拉的很长,这时有两个狼紧紧地跟随在屠夫的身后。

屠夫走了一会儿,也没有发现,旁边传来“沙沙”的声音,那是风吹过树丛的声响,他警觉地回头张望,眼神刚好撞上狼的眼神,四目相对,屠夫害怕极了,赶忙扔下一个骨头,便加快前进的脚步,没想到另一只狼依旧死死地盯在屠夫的身后,屠夫微微颤抖着手,又拿起担子里的一块骨头扔了过去,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了下来,可是先得到糊涂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屠夫的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行走,银色的月光映照在狼黝黑的皮肤少,泛出丝丝银边,屠夫更加害怕的。

屠夫惊慌失措,这时他刚好看见一堆麦子,覆盖成小山似的,他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溜烟钻到了柴草堆下面。他想着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可怕的狼,两行汗也随之落下的下来,打在麦子里弄湿了一小块。屠夫突然想到了什么,双手一拍,从袋子里拿出一把大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起凶残的眼睛望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而另一只狼则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双眼紧闭,好像这在悠闲地睡着大觉,屠夫想这是一个好时机,于是突然跳起来,拿起屠刀像狼劈了过去,又连劈了好几刀,屠夫松了一口气,紧皱的眉头终于缓和了,他转身向后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下打洞,他又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又将狼杀死,顿时鲜血四溅,然后染红屠夫的大刀,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前面那只狼用来诱惑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改写揠苗助长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天,他的儿子到田野里去看,禾苗都枯死了.于是,他气呼呼地回到家里对爸爸说:你明明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的,可是禾苗都枯死了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爸爸说:不会吧!禾苗都长高了呀!儿子说:不信我带你去看看.爸爸说:看就看呗,走.就这样爸爸跟着儿子走到田野里.爸爸一看,都吓成呆子了,他说:我明明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都长高了,怎么会枯萎了呢?

儿子听了说:禾苗必需吸收土地的营养才能生长得饱满.像你就违反了植物的生长规律,这样只会徒劳无功的.爸爸听了儿子的话,开始重新种禾苗.可惜已经晚了哦.

第二年爸爸又开始种禾苗.他先给禾苗浇水、施肥、拔草、捉虫.日子已经过了几个月了,他们想禾苗应该长大了.

秋天到了爸爸和孩子去田野里收割禾苗.爸爸一看禾苗都结果粒了,一颗颗都变得像黄金似的,洒在地面上,而且长的也很饱满.

爸爸和儿子从中午一直忙到下午,他们的累得精疲力尽,收获了满满的一谷仓粮食.晚上他们吃饭的时候,爸爸说:我以后再也不急于求成了,种庄稼要按植物生长规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赠汪伦改写为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呼啸的寒风,吹落了一片片美丽的桃花;皎洁的月光下,一座长亭里,有两人正饮酒话别,两人眼中都表现出依依不舍……这就是李白写《赠汪伦》前一夜的情景。

第二天,李白收拾好行李,望了一眼还在呼呼大睡的汪伦,悄悄关上门,走了。

李白来到码头,叫来了一艘船,给了船夫几文钱,踏上船,安闲地坐在船里。他又不舍地望了望身后那美丽的景色。高耸的青山上,开满着正怒放的桃花,昨晚喝酒的亭子,里面依旧散漫着浓郁的酒香。高飞的白鹭和水里的游鱼都似乎在默默地为他送别。

正当李白要回到船里时,岸上传来了悠扬的歌声。只见汪伦在岸上为离别的李白唱着离别曲,脚上还正打着节拍。李白见了,感慨万分,便拿出“文房四宝”,面带感激,大笔写下了《赠汪伦》。让一只渔船传给汪伦,汪伦泪流满面地读了起来,李白在船上为汪伦打节拍。读完了,汪伦大声地说:“如果今后有空,一定还要过来游玩啊!”李白说:“一定!一定!”

直到如今,《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还传承着李白与汪伦两人深厚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最后一课改写600字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天才刚亮,我便起来,今天,也许是我最后一次留在这个地方了……

我轻轻拉开衣柜,穿上仅穿过那么一两次的绿色礼服,走到小院里等候着学生到来。我又在讲台上走来走去,一遍遍摸着黑板,有几位孩子一边聊着天,一边奔跑而来,“嘿!伙计”。进了教室,笑声依旧,只有那一瞬不经意的抬头后,望见老师的面孔才得安静。接着一个个人都来了,甚至连从前的镇长都来了。而镇长搭住我的肩,轻轻地说:“嗯……别难过。”“好”,我实在说不出什么了,镇长慢慢坐到最后边的长椅上,然后,轻揉了双眼。

小弗郎士果然像往常一样,我在心里想着,不由自主地拿起了那把戒尺。不,我还是不愿将戒尺敲在他头上,我更愿意将这戒尺狠狠地敲在那普鲁士兵的脑袋上!小弗郎士气喘吁吁地进来,好吧,我只得先收起我的戒尺,看他小心翼翼的模样,也是有些可爱的。

不知怎得,平常上得一点也无所谓的法语课这次却显得格外沉重。我既想开口又不知怎么开口,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法语用法。然后一刻不停地讲着,小弗郎士已经有些昏沉了,而班上成绩最好的海伦也有点莫名其妙了。我轻吸了一口气,拿走了桌上的水,一口气喝了下去,喉结上下移动,不免有些疯狂。我看了看表,还有最后的五分钟。“你们爱法国吗?”一片寂静,小弗郎士大喊:“爱!”大家都喊:“爱!”。我在黑板上写下“我爱法兰西”。我没有力气了,粉笔掉落于地面。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大家都走出了教室,而小弗郎士的书移落了,上面有扭七歪八的几个大字——我爱法兰西,我带着那本书和院子里的一串紫藤花走了。

我永远离开了那,而我的心,依然停留在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改写古诗《春日偶成》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四年级作文:改写古诗春日偶成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云不多,淡淡的像棉花糖;风不大,轻轻的似朋友间的耳语。现在,一天中已经过去了一半,将近中午的阳光暖融融地照着。这么难得的好天气,谁不想出去走一走,把自己融入到春光里呢?

我去那条小河边的羊肠小路上散散步吧。路旁的野花开了,悄悄地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棵棵柔柳也笑呵呵地展开了俊俏的枝,捧出了鲜嫩的叶。蝴蝶在花丛中穿行,蜜蜂在花朵间嬉戏,它们为春天增添了生机与乐趣,更为我快乐的心中添上了幸福的一笔。

虽然我不是春天的创造者,但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都留连于这生机勃勃的春景,我心中却荡漾着一种满足,笑容就情不不禁地挂在脸上。

有路人一脸不解地看着我,他们哪能懂得我现在舒畅的心情呢?我猜啊,他们一定认为我像小孩子一样贪玩呢。

“云淡风轻……”我突然诗兴大发。对啊,何不写下此情此景,以纪念如此美好的日子?于是,一首诗自我心底冒出来: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秋思改写600字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晚上,张籍读完经书,他揉了揉眼睛,站起来,走到院里。一阵秋风袭来,树上的叶子飘飘悠悠地落下来,都投入到大地的怀抱。“秋天真的来了。”张籍喃喃自语道。他回到屋里,觉得身上一阵寒冷,走向衣架想拿一件棉衣,却看见了衣服上那密密麻麻的针角,想起了他临行前母亲熬夜做成的棉衣,眼前仿佛看见了自己和妻子孩子一起在田地里干活,孩子在旁边尽情玩耍,多么幸福啊!耳边也想起了母亲的叮咛,路上小心啊,天气渐渐凉了,多穿点衣服。张籍赶快把棉衣穿上,心想:我在外面漂泊十多年,也不知家人怎么样,好担心啊!他心想着,决定给家里写封信吧!

他回到屋里,铺好宣纸,蘸好毛笔,握笔在手旋在空中,却时时不可落笔,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眼前又仿佛出现了父母慈祥的面,妻子温柔的目光,孩子可爱的笑脸……想着想着,张籍心里的情感犹如泉水一样流出来,他把所有的思念都集中在笔尖。一边回忆,一边写。写写改改,改改写写,写了好半天,才写了一两页,他念着,想着,改着,写了大半夜才把信写好了。

第二天早晨,张籍直奔驿站,把信交给捎信人,他千叮咛万嘱咐,说:“一定要送到嘉家乡,一定要!”捎信人说:“放心吧!捎信人上马扬鞍而去,当快走的时候,张籍说:“请等一等!”捎信人说:“怎么了?”“让我再看看有什么遗漏的,再让我检查一下。”说着,他拆开信封有读了几遍,确定没有遗漏时,再把信封好交给了捎信人。张籍望着捎信人的背影,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眼睛里流了出来。

他回到客栈,文思泉涌,写下了这首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牧童改写_短文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雨刚刚下过,草叶上滚动着湿漉漉的水珠,放眼望去,原野一片新鲜的绿色,仿佛一条绿茵茵的小毯子。许多粗壮的大树,站在原野的最边际,绿叶子吐露着生机。许多蝴蝶,穿着绚丽的舞衣,在树下的花丛里,翩翩飞舞。深深地吸一口气,满鼻子、满肚子都是香气了!

看看天边,雨过天晴了!晚霞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走上天空,一条梅红色的绸带系在天地间,天空夹杂着许多种颜色:雪白、淡红、金色……太阳都已经偏西了,可是,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沉迷,那么使人陶醉啊!

侧耳细听,咦,在风声中,还夹杂着一种悠扬悦耳的声音——哇,是笛声啊!这笛声,时断时续地穿过青翠欲滴的大树,穿过蜂蝶飞舞的花丛,穿过坚硬的大石头,那么亲切、那么自然地在耳边回响。是什么歌儿?是什么歌儿呢?知道了,知道了!这首歌儿,没有名字,没有歌词,它是一种心灵的歌唱,是一种思想的倾诉,是一种快乐、一种喜悦的释放!

“牛儿,牛儿!慢慢走!”清脆的声音,响起来了。哦,原野的远处,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了……啊,是一个小牧童!也就八九岁年纪吧,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骑在黄牛上,一双光溜溜的小脚丫,在来回晃动着呢!

牧童,小手上还紧紧地握着一把竹笛。竹笛,青翠欲滴。

欢快的竹笛声,又一次响起了。牛儿悠闲地漫步,流水,清风,阳光,流入他的目光里,他的小脸蛋上,泛着光芒,不禁把竹笛凑到了小嘴旁,撅起了小嘴,轻轻地吹奏起来……他似乎是一个自然的音乐家,没有特别的旋律,没有刻意的曲调,他一边吹奏着,一边快乐地欣赏着周围的景物……牛儿也慢慢地踱步,好像也醉了,醉在美景、悦耳的笛声中了……

笛声在原野上流淌。眼前,是几间小小的屋子。炊烟,袅袅地从天地间升起来了。小牧童欢快地从牛背上跳下来,一只手牵着牛绳,一只手兴奋地晃动着。他似乎把早晨的疲倦,都丢到脑后啦:“娘,爹,我回来啦!”

屋子里,没有一点儿声音,连自己的四岁小妹妹都不见踪影了。只是屋里的灶台上,搁着一个锅,还有几盘盖着盘子的菜。牧童一拍脑袋:想必是妹妹、娘和爹都去姑姑家串门儿啦!

他拿起一个青花碗,动手,盛饭。很细致、很专注,决不让一点儿饭粒掉到锅外。他是农家的孩子,知道耕种的辛苦。

他掀起盖子,夹了一点儿菜:“今晚的饭,真香!娘又这里头放了晚饭花了!这盘菜,留给妹妹,妹妹最爱吃……娘,爹,得多吃一点儿……平日,他们都让给我们了……妹妹小,不懂事,我这个当哥哥的……”他一边指着菜,一边喃喃自语着,语气中透着懂事,透着快乐。

小牧童快步来到了牛棚,利落地拴好了牛。“牛儿,我陪陪你!”他一向喜欢他的牛儿,牛儿,是跟他在同一年头出生的。因此,他事事都跟牛儿商量,忧伤、痛苦也都跟牛儿倾诉,当然,他时常跟牛儿分享快乐!牛,就是他的亲人。

他坐在牛旁边,沐浴着昏黄的灯光,吃着晚饭。牛温顺地站在他的旁边,甩动着自己的尾巴,驱赶着牛蝇,也帮忙小主人驱赶蚊子。

吃完晚饭了,牧童拍拍牛儿,然后赤着脚丫,快速地跑出了家门。远处,两个大人,一个小孩正往他的方向走过来。

“娘,爹,我想在草地上小憩!”牧童大声喊道。

远处,传来了两个大人的声音:“好啊,记住啊,穿暖点!”

牧童美滋滋地躺在草地上,仰望着天空。天空是深蓝色的,上面还挂着一轮月亮。在他看来,月亮咧开嘴,在微笑,于是许多月光,都撒在了他的身上。

草丛里,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突然,夜里最美丽的奏鸣曲响起来了——是蟋蟀啊!旁边的小池塘里,青蛙正呱呱地叫着,萤火虫飞到自己的身边,帮自己照亮周围的一切。他幸福地拿起了竹笛,放到了嘴边,又一次撅起小嘴,嘴唇在竹笛上轻快地滑动着,滑动着……一串串音符,在空气中滑过,似乎“嗤”地一声穿透了空气,灵动而美好。

“人家说过,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那月亮中,想必是仙乐飘飘,嫦娥弹着哀伤的曲子,或许,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然后弹起了快乐的曲子吧……”他把一只手枕在自己的脑袋下,情不自禁地望着月亮,自言自语。

他又一次大声诵读:“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说罢,坐了起来,拿起笛子,认真地吹起来了。

夜,安静下来了。笛声,渐渐地消失在天地之间。只有月亮,微笑地看着地面上那个进入梦乡的孩子,将月光变成一条袍子,盖在了他的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