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作文【实用20篇】

中国的饮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不仅仅是简单的会做几个菜的问题。那就以先学为主啦,懂点基本知识,也好为以后的进步打点基础。下面是中国美食文化作文,欢迎参考阅读!

浏览

6142

作文

1000

感动中国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2008年5月12日中午14点28分,一场达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在汶川震开,破坏力度达11级,在短短几天内,四川、陕西、甘肃、重庆等几个省份遭到地震不同程度的破坏,震坏了大半个中国,也震伤了我们中国人的心。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中,我心酸,家园被毁,有的人失去了孩子、丈夫,有的孩子成了孤儿,生死离别的场面,许许多多的人被无情的楼房压死的场面,都让我们涌出泪水;我敬佩,敬佩我们的人民子弟兵、退伍突击队队员、志愿者、教师、医生。他们一直坚守岗位,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抢救受难群众,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抢救行动永远都不会停止,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我感动,来自全国人民献出的爱,有的义演、募捐、献血,有些地方也派出医疗队,国家也派出抢险队,提供粮食、医疗药品等物资,在这一刻,民、兵、官的心紧紧相连;我感叹,面对自然灾害,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渺小,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坚强、选择反抗,那些被埋在废墟中的受难者一直等到救援人到来的那一刻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一切一切的救援活动、捐助活动都充分地体现我们中华儿女强大的凝聚力。

自然灾害是很难避免的,可是,只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同样可以战胜困难,书写更多的美丽,创造更多的不平凡。家园被毁了,我们可以重来,因为在我们的身后,有许许多多的同胞在支持着,失去的亲人,也应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擦干眼泪,不能一直沉沦在痛苦中,学会乐观,重新振作起来,把我们失去的家重新建立起来,这是对死去的同胞最好的承诺,要坚信,或活着就是希望,国家的光明前景还需我们去关注、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看完感动中国的观后感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山区,生活苦难,一百多个孩子只有六个老师,朱敏才老人家去山区救助儿童,当上了英语老师,他和他的妻子一去就是十年,朱敏才身体不适,过几天突然晕倒了,在山区学校的路上晕倒了。这是默默奉献的夫妻,在他们眼里,信念比生命还要重要。十年辛苦,积劳成疾,才会突发脑溢血,孙丽娜老师在“感动中国”舞台上捧着奖杯说:“感谢贵州的老百姓,使他们圆了我们的支教梦”,。感动中国给予了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为了山区的孩子读书,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十年中,一年也不会回家吃过团圆饭。他们宁愿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也不愿住楼房。

“炎黄”是一个熟悉的名称,但这是他的化名,谁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字,他常常出钱捐助幼儿园、敬老院等,他不说出真名,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帮助他人,他的真名是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个普通的房子中,他一生也不知道捐助了多少人,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母爱是天下最深的爱,陶艳波把爱完全发挥到了极限,他的儿子杨乃彬因为发烧导致耳朵失去了听力,从此,陶艳波成了儿子最好的同桌,一同桌就是十几年,如今杨乃彬考上了大学,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啊!

看了《感动中国》后,我收获到了那种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张桂梅了。

12年来,张桂梅同志为1804名学生圆了“梦”,她是大山里当之无愧的“圆梦者”。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圆梦者”。

要有“圆梦”的赤诚心。她是学生们心里的“张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正是张桂梅同志把孩子们视为己出,才有了这样深沉的爱。这背后是一颗党员的赤诚之心,把对党的忠诚化作对人民最真实的爱。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是把群众当亲人和家人。在为民实践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和态度,让群众少跑腿,自己脚下多沾泥,坚实步子;让群众多开口,自己少插话,耐住性子;让群众少为难,自己多辛苦,厚实里子。要跨前一步,主动为群众的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关切提早谋划,及早落实,多一些“暖心包”“温馨袋”,少一些消极应付,把忠诚和热爱融入到为民的点滴之中,融入到为民的“圆梦”之中。

要有“圆梦”的硬本领。张桂梅同志带领华坪女中每年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民还要有能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化解这一矛盾,没有本领是不行的。斗转星移,“能”要与“时”进,要更强,这样遇事才不会一筹莫展,而能迎刃而解。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习,向群众学,向先进学,向优秀学,尤其要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好党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优势。另一方面,我们要加紧到为民的事上去练。积极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去,在具体事务的“练”中不断锤炼意志,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孰能生巧,干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短板就能补得越齐,本事就越高强。

要有“圆梦”的无我境。张桂梅同志以学校为家,把培养学生作为一生追求。即使学生们离开了校园,成家立业,她也时刻关注着她们的人生和成长。无我无私,白璧无瑕。在为民“圆梦”的路上,我们要涵养这样的境界,要以百分之百的坚定、百分之百的力量、百分之百的奋进,全心全意、不留余地为民做好每桩事,干好每茬活,答好每张发展卷。为民无止境,一些民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做“夯根基、打基础、管长远”的潜绩。面对这样的事业,我们更要踏踏实实、无怨无悔、久久为功地埋头苦干,把追求潜绩作为内心为民担当的“基石”。有这样的“基石”,我们就能去除浮躁之气,真正行稳致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就是圆了人民群众的梦,也是圆了每个党员干部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动中国#【好好的活着:郑州市二七社区陇海大院】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陇海大院里的邻居,给了父母不在人世、高位截瘫的高新海一个家。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资料介绍 感动中国2015颁奖

#感动中国#【危难时刻,他们和非洲人民在一起:埃 博拉医疗队】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资料介绍 感动中国2015颁奖词

#感动中国#【矢志报国赤子情怀:师昌绪】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他是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师昌绪。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资料介绍 感动中国2015颁奖词

#感动中国#【守护父亲:朱晓晖】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资料介绍 感动中国2015颁奖词

#感动中国#【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资料介绍 感动中国2015颁奖词

#感动中国#【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感动中国#【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感动中国#【好心人“炎黄”:张纪清】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感动中国#【"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感动中国#【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观《2024感动中国》有感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去。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的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痛扩散至脑部组织,20**年11月3日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生命只剩3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那天,何玥打完工下班回家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单是这一句话,就能体现出她的勇敢,临死前都为别人着想,实在令我感动啊!她的行为符合了我们共同的标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符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并和老师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完全一致,她触动了所有人的心灵。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我多的人在用平凡的生命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也许我们身为学生,无力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但只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能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感动中国》真令我感动,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一抹真情,带来感动;一份思念,传递关怀;一份温暖,捧出赤诚;一份坚强,凝聚力量······平凡的伟大,草根中的感动,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就像一抹阳光透过生活射入生命,在每次呼吸间烙上最深的痕迹,在心头跌动的是震撼人心的母子情结,是一根绑带连结了两个生命,见证了温暖人心的孝顺。

陈斌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他有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为了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用一条小时候母亲背子女的绑带,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电动车行驶30里路去学校上班,呆在自己身边服侍母亲。一连五年,风雨无阻的带着母亲上班;连着五年,无怨无悔地照顾着母亲。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母亲用它背过子女;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儿子用它背着母亲。有一天,母亲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孝更绝伦足可矜”是对陈斌强的高度评价,也是陈斌强的真实写照。

“百善孝为先”,陈斌强的作为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中国民众的心窝,也照亮了我的心房,令我感动,令我敬佩,更令我学习。我们在一天天的成长,变得强壮,变得聪明,变得有力量;而我们的父母在一天天的衰老,背慢慢驼了,行动思维渐渐变得迟缓了,直到有一天,他们什么都不会了,这就需要我们做子女的去帮助他们,像小时候父母教我们一样耐心地、不知疲倦地照料他们。父母亲老了,需要我们去陪伴他们,去照料他们,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现在我们仅需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着一颗孝顺的心,去感激父母,去报答父母;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那些微不足道的语言、动作去关心他们。一个拥抱,做一次早饭都会让父母感动,觉得欣慰,得到满足。

在中国大地还有许多令我感动的人物,纵死终令汗竹香的林俊德、冰雪为容玉作胎的最美老师——张丽萍、清香传得天心在的周月华······这些人物感动了全中国人的心,抚慰了全中国人的心,更震撼了全中国人的心。他们的做法,为我们的生活社会增加了许多正能量,给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这只是十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但却看到了当今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锋。

王锋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人物郎平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1350 字

+ 加入清单

郎平再度与广大观众分享了她的排球生涯以及重掌国家女排教鞭的背后故事,同时也在与主持人鲁豫的聊天中自曝了很多生活趣事。在退役后赴美国深造时,郎平称当时只带了150美金,在美国勤工俭学。由于在美国生活不便,郎平省吃俭用买了一辆车为了买菜,当时都买不起二手车,用200块钱买的凯迪拉克,水箱漏水,舍不得花钱维修,开一会就得加水。某天,朋友心血来潮提议开车上山,结果果真在半山腰出了问题,郎平忙给同学打电话求救,拿结实的绳拖回去。郎平又透露那时出去玩都是自己带饭,因为餐馆饭菜贵,当时煮了20多个茶叶蛋,四个人开车到拉斯维加斯玩,为省钱四人住一个单人间,两人睡地上,一人睡厕所。谈到这个囧事,郎平大笑称谁打呼噜谁睡厕所。

中国女排在90年代初跌入低谷,1994年更是获得世锦赛第八名创造了历史最差战绩。当时,身在美国的郎平在排协的几次邀请下回国执教,郎平带领着年轻的中国女排勇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这些荣誉背后郎平付出了太多艰辛,几度晕倒在赛场上,几次危及生命。节目中播放了一段郎平父亲与时任女排队长赖亚文连线的资料,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郎平父亲电话中哽咽表示:“家里特别不放心的,我们现在担心,她一生都献给女排了。另外,我们那些朋友球迷都来电话,叫郎平好好地休息,不要老这么疲劳。你们打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一般女排要是打到冠军都是五到七年的,你们一年多的队伍打到这个程度我们都很满意的。”赖亚文不停安慰郎平父亲:“晕倒的那次,她(郎平)主要是血缺氧,没有关系的。”郎平在现场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表示自己以前当运动员时也几次晕倒,都晕倒在厕所里了。亚特兰大奥运会那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好几次了只是当时父母都不知道。

1999年郎平卸任国家队主教练后赴海外执教俱乐部队,母亲曾随往照顾郎平的起居。影像资料中显示着郎平家里使用盘子盛饭。鲁豫很注意这几细节忙问郎平原因,郎平表示:“我们家人吃饭饭量比较大,那碗耍不开,所以得用盘子。”当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郎平的厨艺也逐渐锻炼出来。郎平透露自己的拿手好菜是红烧排骨,就是给老妈学的,但并非手把手教的。第一次,郎平请朋友吃饭:“当时我们几个馋了,想吃肉,他们就去买排骨,三个队员加上教练,我们五个人看着一堆肉说这怎么做啊,我说别着急,拿起电话给北京的老妈问,完后发现酱油什么都没有,再出去买再做,做了好几次才做成功,后来都有名了,做特别好。香肠炒青椒、西红柿炒鸡蛋那更拿手,宫保鸡丁就这几个给她们吃的美呀。”

球场外的郎平也是个爱美的女人,为做节目专门去做了发型。节目组想找到赛场外郎平的与众不同,于是从众多的照片中找出几张特别的。其中一张是1998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当时的主席江泽民接见,邀请了郎平参加。郎平身着黑色长裙参加晚宴。另外一张是郎平与母亲、女儿白浪和外甥女四人身着泳装在美国海滩度假。鲁豫在总结这张照片时提到三点:第一,她们家女人特别多,第二,她们家人身高都热别高,第三,身材都特别好。这个绝对是遗传,从身高来看就是遗传。郎平表示赞同,说:“母亲以前身高1米74,姐姐的女儿1米82,我姐1米78,我们几个出去我姐是最矮的,我们现在在中国不敢一块出去,回头率太高。在美国还好一点,大家都高。我们这几个女人一出去也是一道风景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感动中国人物张纪清的事迹介绍及颁奖词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06年度青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4年11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炎黄”!

今年74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间变成2间,又从2间变成1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考作文素材:2024感动中国颁奖词

全文共 3017 字

+ 加入清单

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10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词】 ...展开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10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3、心有清泉:赵久富

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4、大爱深沉:张纪清

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1987年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5、同桌妈妈:陶艳波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12年苦读,杨乃彬如愿考上了大学。

【颁奖词】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6、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

7、不惧麻风:肖卿福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

【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8、最孝女儿:朱晓晖

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

【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着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9、光耀人间:师昌绪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技术,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颁奖词】

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10、爱意满园:"陇海大院"

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当不幸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

【颁奖词】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这是2015"感动中国"给予"陇海大院"的颁奖词。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的班会课,老师给我们看了《感动中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广西桂林的何玥。XX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第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到脑部组织。当时听医生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大家的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贴着许多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爸爸妈妈姑姑最终同意了孩子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11月17日凌晨零点10分,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自己短短XX年的生命历程。凌晨4点,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

何玥的爱心感动了我们,大家都称她“最美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感动中国》节目让我明白:因为爱祖国,有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跟随将军回乡务农,扎根并奉献农村一生的龚全珍以及中国航天团队,因为爱职业,因此有了98岁高龄依旧工作在第一战线的“良心医生”胡佩兰;因为亲情之爱,有了身患绝症,为了孩子未来的苦绣《清明上河图》的姚厚芝。

中国古老的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位列第一。

爱,超越年龄,阶层、民族,在这些不同的职业,不同背景下的普通人,身上折射出光辉,它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爱还可以传承。当我们看到90多岁的刘盛兰老人老有所养,当我们看到残疾的方俊明背后的妈妈和女儿,当姚厚芝年幼的儿子那样动情地出“我爱你”,我们不仅能够理解现场的眼泪,还收获了对社会的信心。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

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

让我们伸出我们的双手,去拥抱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让爱的力量充满整个中国,让爱充满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生活在爱中,让爱传万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期待以久的年度人物颁奖活动,共有11人获奖,其中有老人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我怀惴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电视。

第一位获奖者叫黄旭华,三十多年来,黄旭华没回过几次家,家里人都埋怨他。但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工作是保密的。后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核潜艇之父”。他那时心里肯定很纠结也很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91岁的老人刘盛兰,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一刻开始,73岁的他就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了出去,有时候,他竟然同时损助了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他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捡废品。这么多年,他唯一珍藏的就是一个蓝布袋,里面装满了给学生的汇款单和学生的回信……老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住进了医院,还不忘给同学们汇款,怕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对父子,35年如一日,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一开始,乡亲们都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对于这些嘲笑,沈克泉并没有气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了吃油难的问题。后来,沈克泉叫来了儿子沈昌建带着买车钱与他一起改良油菜品种。沈克泉去世前说他最不放心就是新的油菜。经过父子俩35年的努力,培育出的油菜品种都获得了认可。父子俩的心灵就像油菜花一样美丽。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人我没发现,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听着《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的片尾曲,我不禁热泪盈眶。虽说王二小的故事我已听过无数遍,但真正看到二小英勇就义,我还是不由得从心底里生出一股浓浓的敬佩之情。

6月27日,老师带领我们到上海影城观看了《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影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1941年,日寇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南滚龙沟村的儿童团团长王二小是个倔强调皮的孩子王。一天,敌人扫荡了南滚龙沟村,二小的家被毁了。失去亲人的痛苦让王二小一蹶不振,他的好朋友核桃、枣花,还有其他西柏坡村的孩子想方设法安慰二小,给他鼓劲。二小重新振作起来,和大家一起劳动、练兵、重建家园。进山的日本鬼子在山里迷了路,被二小和枣花发现。为了给乡亲们和八路军伤员争取时间转移,二小和枣花兵分两路,由枣花回西柏坡村报信,二小则故意暴露自己,被敌人抓住。在给敌人带路时,二小故意走陡峭山路、兜圈子,最后把敌人引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日本鬼子被消灭了,二小也壮烈牺牲了……

这就是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它让我深深的震撼了。现在,有谁能像二小那样舍己救人,不惜牺牲呢?在21世纪,我们往往动不动就抱怨生活不幸福,可是,你可知,要是没有那些英雄,现在,不要说幸福了,恐怕中国早就成日本的殖民地了!来,让我们大家好好学习、奋发向上,使中国更加富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手拉着手,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6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有……;有……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讲述人物事迹……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今年还有每个人7个字评价):……

是他(她)让我感受到了……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看完感动中国的观后感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明白了要为社会做贡献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干事创业的根本,身体力行,才能弯腰实践。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理论技巧,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练就新能力。

二是坚守基本原则。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严守规矩底线,不踩法律红线,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上,始终坚持不推诿不扯皮、不摊派不遥控,搞好单位团结,带好干部队伍。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尊老爱幼,争做人人学习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职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组织和领导安排的要及时抓落实,自己分管负责的要亲自指导跟踪问效。作为一位公民一名国家干部,要敢于同社会的不良风气说不,要善于带头做合格公民,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他们活着是一面又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又一座丰碑,折射出一个时代中最闪亮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往往在感动的瞬间,总能体会到感动背后的辛酸,单说“感动”二词,感觉这是非常的笼统,具体的说,“感动”就是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妈妈在夜深人静时候为你织衣服的瞬间……总有太多太多的事让我们感动,感动辛酸,感动幸福,感动情感……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王锋的观后感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班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里面主要讲了张超、孙家栋、支月英、秦玥飞等人物的事迹。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火中救人英雄王锋

2016年5月的某一天凌晨一点,王锋家楼下的自行车车库着火了。王锋一家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他先带着女儿逃离火海,之后又冲回火海把妻子和儿子救出,他对妻子说了一句“里面还有人”后,又一次冲进火海,挨家挨户的敲门示警。等他走出火海,整个人都是黑的,全身烧伤面积98%。在经过四次大手术后,终于度过了休克期,但生命还在鬼门关徘徊。于是政府决定包机送往首都北京治疗。几天后,王锋已经完成了植皮。当他朝大家挥手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告别。第二天下午,经过130个小时候救治的王锋因器官衰竭而与世长辞。

过了几天,王锋的妻子被请到《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上来了,她为大家朗诵了她自己写得一首诗:你走了,在这个家里,再也找不到你的影子......“人民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英雄。”《感动中国》委员胡果为王锋致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这种伟大的精神,这种付出的行动,值得我学习。

当然,每个人物里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我要在它们身上找优点,集于一身,为社会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孙迎欣

今天上午,我们看了感动中国。每次感动中国都会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人。

这次感动中国第一位出场的是卢永根,他在十九岁的时候,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卢永根爷爷还是一位老院长。最后他还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绢了出去。

第二位出场的是一对姐妹,她们是卓嘎和央宗。他们住的那个地方只有他们一家人,他们的妈妈在去看病的路上去世了,他们最小的妹妹当时被卡在了冰里。但他们的爸爸始终不离开这里。他说中国不能少一块儿土地,他们要守护这里,最后他们成了那里最后的一家人。

第三位是刘锐,他驾驶着战神,冲破了一个个鬼门关,他要向别人证明中国人是很勇敢,不怕死的。当时他驾驶着战神穿过了一道道闪电,他说当时感觉静电都在往外拉。

第四位是黄大年。他爸还在读书的女儿带回来,和妻子放弃了他们当时的药铺,回到了中国。回国后他每天的日程表都满满的。最后因为睡得太晚饮食规律不好得了重病,他一直瞒着自己的学生,继续努力工作。最后他的病已经无法治了,在五十八岁时就去世了,他还没有看到自己的孙女。

第五个是卢立安。他是一位教授,他的家乡是台湾,可他选择了回到祖国大陆。每天卢立安都在一点一滴的努力。她的心愿是两岸的发展会更好。

第六位是王珏,他一直拖着病体为病人服务。他的病好好休息还可以活几年。可他坚持要捐款。在临走前他还惦记着捐款。

第七位是黄大发。他住的那个村子很缺水。黄大发希望自己的村子变个样,他们就开始了引水工程,但没成功在村民们失望的时候,黄大发仍然坚持。饮水工程继续进行,但很危险要一个人在绝壁中间凿,如果绳子没抓好就会掉入深谷。在这个时候只有黄大发敢去干。最后他们成功了,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第八位出场的是三代人的代表,他们那个地方本来天气很恶劣,经过他们的努力那里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到处都是树林。

我们看完感动中国后特别感动,里面的人物都值得我们学习。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刘锐,他为了向别人证明中国人很勇敢不怕死,决定亲自驾驶战神完成任务。先不说他不怕死,就说他的勇敢,我们值得学习。

感动中国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人。他们有很多品质,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盛会观后感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李万君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先后参与了我国高速动车组、铁路客车、城铁客车、特种车辆的转向架构架焊接工作,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其中取得国家专利21项。

李万君见证了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历程,是当代中国技能型、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制造业工人的典范,被誉为“大国工匠”。

李万君先后获得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好人、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启动15年来,为心灵塑像,与好人相约,记录了中国的道德高度,成为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2530 字

+ 加入清单

申亮亮

身份:赴马里维和战士

年龄:牺牲时29岁

推荐理由:

遇危险毫不畏惧,以生命奉行维和事业。

身边人评价:

“他是一个英雄,值得推崇与学习。”

——申亮亮生前所在营教导员任三军

“他是一个特别开朗的人。平时总会给大家带来欢乐与笑声,所以他的人缘特别好,走到哪里都有一群朋友。”

——战友黄立彬

人物语录:

“马里挺危险,千万不要告诉咱妈。”申亮亮在马里维和期间跟哥哥说。

“乐观面对一切。”申亮亮常这样跟战友说。 秋风瑟瑟,落木萧萧。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集团军某工兵团的一个营部驻地,一道斜阳暖暖照着营房。进出的战士们在军容镜前都会驻足一下,墙壁上的大字红艳鲜明:学习申亮亮同志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精神追求,献身使命矢志打赢的过硬本领,临危不惧勇于牺牲的血性胆气,关爱战友服务人民的高尚品德。

牺牲

爆炸一瞬间 他推开战友

今年6月1日,我国赴马里维和部队营区遭遇恐怖分子汽车炸弹袭击,来自第16集团军的申亮亮同志不幸遇难,7名同志负伤。

当时,申亮亮和战友们抵达马里任务区仅有11天。那天晚上,申亮亮在2岗执勤,忽然发现一辆不明车辆高速冲向营区。申亮亮立即向作战值班室报告情况,拉响警报通知营区做好防护,果断指挥战友向目标开枪射击。短短几秒钟,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向营地外围的防御墙,瞬间爆炸。申亮亮奋力将战友推离岗楼隐蔽,29岁的他不幸牺牲……

我国首次派出军用运输机,跨越11个国家,连续飞行2.7万余公里,接运烈士和伤员回国。6月9日下午,我国赴马里维和部队遇袭伤亡人员回国迎接仪式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隆重举行。

6月10日上午9点,申亮亮烈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吉林市殡仪馆隆重举行,送党的好战士、祖国的好卫兵、“四有”的好军人,我们的好战友申亮亮同志最后一程,表达最深切的缅怀,致以最深沉的哀思。

怀念

连里每晚还要点他的名

“当时我们就跟申亮亮的父母说过,全连官兵从此之后都是你们的儿子。这个命令,我们会传承下去。”申亮亮生前所在连队的指导员历明哲说,大家约定,每个月最少打一两个电话给“大家的爸妈”。

每个月,申亮亮的老乡、战友孙雪峰,都会不定时给老人打电话,主要是打给申爸爸。“不敢给申妈妈打,她到现在还没怎么走出悲痛的阴影,提起来就哭。”历明哲说,打电话都是问问近况,提醒老人注意天气变化,询问家中是否有困难等。

“每天晚上,连里都会点名。第一个要点的,肯定是申亮亮,大家一起答到,之后才会一一点名。”历明哲说,斯人已逝,但他仍然活在大家的心中。大家以这种方式来怀念申亮亮,仿佛他还在身边,和大家一起点名、一起训练。

申亮亮的老家在河南省,温度比东北高不少。“过一阵儿那边冷了,连里决定给申爸爸、申妈妈每人买套保暖内衣,用这种方式传递我们的温暖。”历明哲介绍。

同宿舍战友经常想起他

在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之前,申亮亮是16集团军某工兵团二营班长,担任车场站长室站长。近日,新文化记者来到他生前所在部队,在战士的引领下进入营部三楼,楼梯口正对着的房间,就是申亮亮生前所在宿舍。

“他对军装有特殊的感情,非常爱惜,每次洗完军装,都熨得板板整整的。”33岁的肖雄是部队的文书,与申亮亮在同一宿舍住了近三年,二人同在靠窗户的下铺。在内务卫生上,申亮亮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床铺始终保持着干净整洁。“虽然亮亮的遗物拿走了,床铺也换人居住了,但还是能经常想起他。”

有一件事让肖雄非常感动,至今依然记忆犹新。营部人少,每次只能有一名战士休假。去年2月,申亮亮休假,假期刚休了一半,肖雄家里突然出了急事。“妻子生病了,我当时心急如焚,可休假只能一个人,我没法回老家。”肖雄给申亮亮打了电话,“申亮亮二话没说,让我赶紧订票,他这就赶回部队。”

聚餐给他摆放一副碗筷

与申亮亮接触时间最长的,可能就是他的战友黄立彬了。他早于申亮亮4年来到工兵团,和他一直在同一个连里。

“他是一个特别开朗的人,平时总会给大家带来欢乐与笑声,所以他的人缘特别好,走到哪里都有一群朋友。”黄立彬介绍,申亮亮去马里之前,赶上了黄立彬的婚礼,当时大家一起聚餐,热闹非凡。

“可是,刚刚一个月,就听到了噩耗。我和媳妇儿一直不肯相信,直到现在都不愿相信。”黄立彬黯然低首,“战友聚餐的时候,会摆一副碗筷放在那里。那是申亮亮的位置,永远为他而留。”

张振曾经是申亮亮的助手,帮他一起维护车辆、设备,和他一起值班。在张振的心中,申亮亮是个值得尊敬的好师傅。

“我们天天在一起工作,睡在上下铺。”张振说,东北的冬天很冷,但是维修车辆时戴手套不方便,申亮亮就会摘掉手套,冒着严寒搞维修。

“他教会我很多东西,我们非常有默契。没想到他临去马里前我们的拥抱成了永别。”张振说,现在他每次去站长室值班或者去修车,都会想起申亮亮。夜里也会经常梦见他,似乎回到了以前,一起共度的时光。

“这里的每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里的每个物件,都有他的痕迹。”张振说,现在锅炉又坏了,营里正在组织维修。“如果是以前,应该就是他在忙前忙后。”

弘扬

英雄精神将永久流传

申亮亮的姐姐申海霞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河南省军地共同组织了申亮亮烈士英雄事迹报告会,她和父亲申天国以及申亮亮生前所在部队领导及战友等6位报告团成员,讲述了申亮亮生前的训练、生活片段以及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的英雄事迹。

“亮亮牺牲了,我们全家都很悲痛。但他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听从党的召唤、履行军人使命牺牲的,我为有这样的弟弟感到骄傲。”申海霞说,现在一家人化悲痛为动力,用宣讲的形式,弘扬英雄精神,让更多人学习。

申亮亮生前所在营教导员任三军介绍,申亮亮在明知危险的情况下还要冲上去,体现的是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营里包括团里将会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部队也不会忘记他或者他的家人。“他的精神已经被确定为营里永久流传的精神。”任三军称,他也曾赴马里参加过维和,知道那里的艰辛与动荡,不过现在派驻的官兵都表示,会学习申亮亮,继承、发展他的遗志。

工兵团宣传股长尹航表示,申亮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四有”的好军人,献身强军革命的历史担当,诠释了集团军智勇、英勇的勇士精神,是“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代表。“我们以英雄为标杆,以岗位为平台,不断掀起群众性的学习热潮,筑牢军人本色,强化使命担当。”尹航说。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