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节约的名人故事【精品20篇】

浏览

1828

作文

1000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时,热闹非凡的“超级女声”轰动了大半个中国,节目空前火爆,“偶像”红得发紫,这绝对与一大帮子铁杆“粉丝”有关。虽然他们自称“新新人类”,其实,追根溯源,这“粉丝”也是古已有之。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可以说是最早的歌坛偶像,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

中国最早的歌坛偶像柳永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数。如果那时就有发短信技术,恐怕支持柳永的“粉丝”,又要让电信局赚个钵满盆溢,拉动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

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的“粉丝”。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

柳永又称柳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就成了歌妓们的最高愿望:“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这顺口溜不知怎么传到宫里,仁宗醋意顿生,气得差点儿吐血,心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怎么能让这个小瘪三抢了我的头彩?但碍于身份,自己又不能和一个风流文人争风吃醋,只好闷在心里发恨。

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安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哪像现在的“粉丝”们,朝秦暮楚,这一阵几追张三,过几天又捧李四,追时奉若神日月,弃时甩若敝展。

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丝”,虽然他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可是他的“追星”记录,从他对柳词的熟悉程度便可略见一斑。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仁宗看到柳永的考试卷子,就不假思索信手批道:“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这一下子,柳永就成了“奉旨填词”的“**巨星”了。

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追捧偶像,总难免有一定副作用,“超女”的副作用,除了使许多孩子迷恋唱歌外,湖南还有一个15岁的女“粉丝”,为参加“超女”比赛减肥过度成病。相比较而言,柳永的副作用似乎更有诗意,气魄也更大一些。

柳永名词《望海潮》中有佳句称赞杭州之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想不到被他千里之外的一个著名“粉丝”金主亮看到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效果,“此词传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这样惊人的“副作用”,差一点儿被人当成汉奸了,是柳永万万想不到的,不过也充分说明柳词的巨大魅力。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柳永及其“粉丝们”早已作古,随风远去,愿我们今天的偶像与“粉丝”都能比柳永们更精彩、更健康、更洒脱,也更有品位,同时也能更少一点“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哲理励志的名人故事:青春就该不计后果地过

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白岩松

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因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没法不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

没有一代的青春是容易的。青春如果没有了奋斗,没有了挣扎,没有了希望,没有了绝望,还叫什么青春?

说青春美好的人,全部是在回忆的时候下的定义。正在经历的人,没有几个人说过青春美好,除非你喊空洞的口号。

但是青春最美好的就是充满着所有的希望、绝望。有太阳的时候,你都觉得天昏地暗,因为心情不好;有的时候下着大雨,你只想穿着背心到大雨中狂奔,因为你很开心,这就是青春。到了中年不可以了,到了老年也许又可以了。

青春可以犯错,因为有无数的时间可以改,而我已经不可以了,40多岁的人,一定要减少犯错误,因为你改的机会不多了。

我在内蒙古的老家做演讲,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问我,白老师,你坐在主席台,我在最后一排,我什么时候才能到你那个位置呢?我说,老弟,角度不同,在我的位置上,你在第一排,你有无数条路可以走到这儿来,我再也找不到一条路可以走到你那儿去了。是我该羡慕你,还是你该羡慕我呢?怎么样过你此时此刻的青春?

史铁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大哥,2010年的12月31日,离他的60岁还有几个小时,他走了。他曾经有这样一段话,当时四肢健全的时候,可以随地奔跑的时候,抱怨周围的环境如何的糟糕,突然瘫痪了,坐在了轮椅上。坐在轮椅上的时候,抱怨我怎么坐在了轮椅上,不能行动了,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可以奔跑的日子,他才知道那个时候多么的阳光灿烂。

又过了几年,坐不踏实了,长褥疮,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始出现,突然开始怀念前两年可以安稳地坐在轮椅上的时光,那么的不痛苦,那么的风清日朗。又过了几年,尿毒症,开始怀念当初有褥疮,但是依然可以坐在轮椅上的时光。又过一些年,要透析了,不断的透析,一天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还是怀念刚尿毒症的那会儿时光。

所以史铁生说生命中永远有一个“更”。为什么不去珍惜呢?大学中为了未来忧虑,失去了美好的四年,你值吗?如果我们要为未来忧虑的话,你拥有一辈子的机会,难道你会为了你的未来,一辈子地忧虑吗?

爱你现在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较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你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恐惧吗?真正的恐惧不是血肉横飞的画面,真正的恐惧是调动你的想象力,把你自己吓着了。

最高明的恐怖片导演,都高明于此,调动你自己的想象力吓唬你自己,人生对未来的恐惧就是如此,都是你自己的想象把自己吓着了。可是有科学家调查,你所忧虑的事情,只有10%最后变成了现实。这个数据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你付出了100%的忧虑,其中有90%是瞎耽误工夫,明天的事交给明天。

而且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了每一天,明天还不错。如果你安安稳稳地做好大一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你的大四应该不错,可是你大一就开始做大四的事情,我想告诉你,你的大五会很糟糕。

青春该怎么过,校园的时光怎么过?不计后果地过。

但是请注意,我说的不计后果,没有让你违法,在法律、各种限制条件内,别那么功利地计后果,为了后果而过。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涯非常功利的话,你反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痛,他们不知道我们那个时候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悲惨。我从功利的角度告诉你,你越在乎过程,你越拥有一个完满的过程,你的结局越有可能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经典名人哲理故事2:成功需要一颗快乐的心来支撑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老人,在他72岁时遭受严重的挫折,他奋斗了几十年享誉全国的最大零售集团,在一夜之间破产了。人们看着这位闻名遐迩的世界级企业家迎来如此灾难性的失败,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他将心随天命,穷困潦倒度过余生;有人认为他将神经受到刺激,过起老年痴呆不谈理想的晚年生活:有人认为他肯定不堪一击,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事业的大厦轰然倒地,并没有使这位老人从此倒下去,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他依然精神十足,匆匆行走在大街小巷上。过了一段时间,老人和几个年轻人携手合作,开办了一家网络咨询公司,向自己陌生的IT产业发起了挑战。面对新的行业,老人并没有显得缩手缩脚,反而脸上始终充满了微笑,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加上他合理地运用了过去经营零售业时积累起来的经验,没多久就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年后,老人重新堆砌的事业大厦又屹立在人们面前。

当记者采访老人,问他为何能够在一年时间里反败为胜、东山再起时,老人快乐地大笑起来,久久不语。记者等了好久,老人也未给出答案,而是又忙自己的事了。记者疑惑地又重复提起这个话题,老人第二次快乐地大笑起来,他只说了短短一句“其实,我已给出答案!”此时,记者才恍然大悟——快乐心情是老人反败为胜、东山再起的法宝。

这位老人就是日本曾经最大的零售集团“八百伴”集团的总裁——和田一夫。

在商场的长期拼搏奋斗中,和田一夫悟出了这样一个简明的道理:生活就是一束阳光,你站在阳光中,迎着阳光向前看,满眼光明,身心温暖,倍增力量;转过身,俯视阴影,满目黯然,暗自神伤。面对阳光和阴暗的两种心态,完全由个人的心情来掌握。选择前者,你将积极快乐地向前走;选择后者,则沉沦悲观沮丧,举步不前。

和田一夫反败为胜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成功需要一颗快乐的心来支撑!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将终生与成功失之交臂。如果我们左冲右突难以突围,正心情沮丧之时,何不尝试一下以快乐的心情去走另一条路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名人求职故事分享

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求职,是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向企事业单位寻求为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的一种过程。下面关于名人求职故事分享,希望可以帮到您!

李咏:处变不惊

1991年7月,李咏刚从北京广播学院(现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就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面试当天,中央电视台把内部的闭路电视全部开通,台里所有人都能看到面试现场的画面,考场台下黑压压的全是人,初出茅庐的李咏有点儿慌,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随着面试的进行,他逐渐适应了这种场面。

当时正打海湾战争,考官问海湾战争参战国都有哪些国家?李咏搜肠刮肚说了一些,惟独少了伊拉克,台下马上就有人质问,李咏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联合国正制裁呢,那是‘敌’国呀!”一句话让台下的人全乐了,李咏由此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顺利地进入了中央电视台,为日后成为综艺节目“一哥”奠定了基础。

毕福剑:不落窠臼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毕福剑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后,曾有一段时间在家待业。一天,他在街头看到北京广播学院(现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招生的广告,便抱着“玩一把”的心态花4元钱报了名。之后,他参加了导演系组织的集体面试。考官给毕福剑所在的6人小组出的小品题目是《公共汽车站》,要求在5分钟之内设计构思,3分钟表演完毕。6人中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主动做了临时头目,组织牵头落实了剧情,并给其他人分配角色:司机、售票员、逃票者、劝架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没有给毕福剑分配角色。小品表演的场面很热闹:车到站,逃票青年要下车,被售票员死死拽住,并告知司机不要开车门,以防逃票者逃跑……毕福剑只是在一旁看热闹。

3分钟的表演时间很快结束,考官愣是没看明白毕福剑演什么角色,便问他:“你在小品中演什么角色?”毕福剑回答说:“我演的是观众。有司机、有售票员、有逃票的,没观众可不行。”凭借不落俗套的回答,毕福剑顺利进入了复试,从而最终被导演系录取。

没想到近千名应聘者只有他笑到了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毕福剑感叹道:“我做梦也想不到这么幸运的事会落到我头上。当初我若知道最终只招一人,打死我也不敢报名啊!”

刘忠学2000元车费找到好工作

临近毕业的时候,我校许多同学躺在屋子里睡大觉,也有的同学苦于经济困难,不愿四处奔走,只是放任自流地听天由命。

刘忠学,湖北人,我校机械学院毕业生。他是当时的机械学院记者站站长,经常请我去给小记者们传授新闻写作知识。这个学生脑瓜灵活,我平日里闲聊中的许多话他都一一牢记在心。毕业的时候,他借了不少钱用于跑全国各地的人才市场。后来听他说,他去过重庆、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深入到用人单位求职。因为他口才好,具有相当的文字水平,重庆的一家部队科研单位和北京清华大学一家企业都看好他。后来,他权衡利弊,还是选择了离他老家较近的湖北省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在那里做报纸编辑工作。当他的工作定下来之后,很感慨地对我说:“都说工作不好找,你不去找当然不好找了。我光火车票就花了2000多远,其实很多用人单位还愁找不到合适的人呢。”

田雨死缠硬泡进了一家研究所

田雨,也是机械学院学生,和我关系很近,经常到我家里玩。这个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但实在的很。毕业的时候,我为他笨嘴拙舌的样子担心,怕他气质、形象欠佳,找不到好工作。没想到,由于他的韧性,竟然也会心想事成。

当时天津市的一家化工研究所到我们学校招聘,等田雨知道消息的时候,人家名额已经招满了。记得当时我为此事还很着急。可是后来田雨告诉我,他被录用了,我奇怪,问怎么录用的?他说:“人家是招满了,我怎么说也不行。可是我不死心,就跑到人家单位软磨硬泡,他们被我的执着感动了,就请示了领导,愣是增加了一个名额,把我录用了。”看着孩子喜笑颜开的样子,我这个当老师的别提多高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名人故事短文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贝多芬通过不懈的奋斗而努力接近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人间。

莫扎特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兹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学起音乐来就如同别的婴儿学说话一样发自天然。他有一个姐姐叫玛丽安娜(marianne)。当沃尔夫冈刚会走路时,在父亲给小玛丽安娜上音乐课的时侯,他就听着。然后他蹒跚着走到拨弦古钢琴那里把教材从头到尾弹得一点不差。到他四岁时,他不仅能弹拨弦古钢琴,而且开始写作小巧的小步舞曲,甚至为乐队写一部协奏曲。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得到了一把小型的小提琴并且学着拉它。有一天,当他的父亲和三个朋友正在花园的凉亭里弹奏一部弦乐四重奏时,小沃尔夫冈把那第二小提琴分部一点不错地拉了出来!他们都大为惊讶,他又同样把那第一小提琴分部拉完。他是出色的钢琴家,可视谱演奏协奏曲,能即兴演奏。从六岁开始作曲:八岁时写下第一首交响曲,十一岁写下第一首清唱剧,十二岁写下第一部歌剧,十四岁指挥了该歌剧的十二场演出。他在1773年听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后,同年首次写出自己的六首四重奏,时年十七岁。

起初,莫扎特的父亲把两个孩子带到德国的音乐城市慕尼黑。在那里,他们使所有的人都高兴得发狂。他们在德国和奥地利的每一个市镇停下来,在贵族们的宫殿里开音乐会。在一个寺院里,孩子们在管风琴上以娴熟的技能使那些善良的修道士们大惊失色,因为他们过去从来也没有试过这样演奏这个乐器。不久他们就常被邀请到公爵和王子们的家里演奏。后来,他们渴望已久的时刻来到了:他们接到邀请,到皇帝的宫殿里去演出。孩子们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他们的整个宫廷面前演奏。小沃尔夫冈被要求作各种不同的测验:他视奏了宫廷作曲家一首难弹的协奏曲,那作曲家为他翻着乐谱,看着他在主题上出色的即兴演奏;他用一个手指弹琴,又在蒙着一块布的键盘上弹奏。最后,皇帝称他是一个小魔术家。皇后送给每个孩子一个钻石指环,给玛丽安娜一件白色丝绸服装,给沃尔夫冈一件镶着宽金边的淡紫色的丝绸服装。

莫扎特全家乘坐公共马车在德国、法国、英国和荷兰旅行了三年。每到有公爵或王子掌管宫廷的地方,他们都停下来开音乐会。那些贵族夫人们对这个小男孩宠爱得这样厉害,以致父亲给一位朋友写信说:他真希望她们给这孩子的金币象她们给他的亲吻一样多。一位英国评论家写道:“这个孩子出于本能懂得的音乐比许多大教堂教师钻研了一辈子所学的还多。”当莫扎特全家回到萨尔兹堡的时候,他们带的许多有装饰图案的精细纺织品、披巾、绸缎、鼻烟盒、戒指和其它礼物足够开一个铺子,但却没有多少钱,他们在音乐会上挣来的钱都在旅途中花光了。他的父亲意识到:假如让这孩子在萨尔兹堡呆得太长,他很快会被世人忘记。于是他又计划了一次旅行演出,这次是去意大利,一个当时在音乐上非常重要的国家。那时,意大利每个城市都有歌剧院,它的歌剧作曲家和歌唱家到全世界都很吃香,往往挤占了当地音乐家们的工作。父亲认为假如沃尔夫冈能够在意大利赢得名誉的话,他在世上的道路就容易走了。父子二人开始了在意大利各城市的旅行演出,自始至终都是一项胜利凯旋。富有的夫人们把各种礼物倾泻到他身上,人们委托他为米兰的大歌剧院写歌剧。在拿波里,他的演奏使单纯的老百姓吃惊得以为他的钻石戒指一定有魔术,要求把它脱下来看看。在罗马,他们在复活节的前一周到西斯廷大教堂去听一个圣乐作品。合唱班对乐谱戒备森严,从来都不准许别人把它抄下来。沃尔夫冈回到自己房间里,仅凭记忆就把它写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国名人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的知识引入经济学,并因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得出的结论看上去颇为荒谬,甚至违反直觉。1996年,卡尼曼做了一个最为有名的实验,他研究了682名做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他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人的结肠镜检查稍做延长,即检查结束后,先不抽出管子,而是静静地放一会儿,这时候病人会感到不舒服,但已没什么大痛。做延长检查的病人(不管开始阶段有多么痛苦)事后都反应不错,觉得下次选择还是要选结肠镜而不是钡餐和X光。而那些没有延长检查时间的病人下来后则大叫:“真像下地狱啊。”

卡尼曼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在评价某种经验时,有一个时间长短的因素。也就是说,最后阶段的痛苦(或欣悦)程度决定了我们对整个事件的记忆与评价。这对我们预期某种决策以及每天利用这一“捷径”做出上百个决定极为有用。

[美国名人故事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故事之李清照

全文共 2654 字

+ 加入清单

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难免有点别扭,略失往昔的鱼水之和。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丈夫在其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啊。但是这个可怜可恨的高宗赵构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条小命。他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飘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也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文物在战火中靠她个人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上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她在当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

1130年11月,皇上看到身后跟随的人太多不利逃跑,干脆就下令遣散百官。李清照望着龙旗龙舟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更感到无限的失望。就按封建社会的观念,国家者国土、国君、百姓。今国土让人家占去一半,国君让人家撵得抱头鼠窜,百姓四处流离。国已不国,君已不君,她这个无处立身的亡国之民怎么能不犯大愁呢?李清照的身心在历史的油锅里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大约是在避难温州时,她写下这首《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北人”是什么样人呢?就是流浪之人,是亡国之民,李清照正是这其中的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异族入侵多是由北而南,所以“北人”逃难就成了一种历史现象,也成了一种文学现象。“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我们听到了什么呢?听到了祖逖中流击水的呼喊,听到了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叹息,听到了辛弃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无奈,更又仿佛听到了“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悲凉的歌声。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这使我们想起杜甫在逃难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现在国已破,家已亡,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她这时是《诗经》的《黍离》之愁,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她是在替天发愁啊。

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歌永言”古训的。她在词中所歌唱的主要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抒的才是自己的胸怀、志向、好恶。因为她的词名太甚,所以人们大多只看到她愁绪满怀的一面。我们如果参读她的诗文,就能更好地理解她的词背后所蕴含的苦闷、挣扎和追求,就知道她到底愁为哪般了。

1133年高宗忽然想起应派人到金国去探视一下徽、钦二帝,顺便打探有无求和的可能。但听说要入虎狼之域,一时朝中无人敢应命。大臣韩肖胄见状自报奋勇,愿冒险一去。李清照日夜关心国事,闻此十分激动,满腹愁绪顿然化作希望与豪情,便作了一首长诗相赠。她在序中说:“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弱。见此大号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

她是一个贫病交加、身心憔悴、独身寡居的妇道人家,却还这样关心国事。不用说,她在朝中没有地位,就是在社会上也轮不到她来议论这些事啊。但是她站了出来,大声歌颂韩肖胄此举的凛然大义:“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她愿以一个民间寡妇的身份临别赠几句话:“闾阎嫠妇亦何如,沥血投书干记室”,“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浙江金华因南北朝时沈约曾题《八咏诗》而得名的一座名楼。李避难于此,登楼遥望这残存的南国半璧江山,不禁临风感慨: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

我们单看这诗的气势,这哪里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啊。倒像一个急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那一年我到金华特地去凭吊这座名楼。时日推移,楼已被后起的民房拥挤在一处深巷里,但亦然鹤立鸡群,风骨不减当年。一位看楼的老人也是个李清照迷,他向我讲了几个李清照故事的民间版本,又拿出几页新搜集的手抄的李词送给我。我仰望危楼,俯察巷陌,深感词人英魂不去,长在人间。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见,她真是“位卑不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

“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使我们想起祖逊闻鸡起舞,想起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病危之时仍拥被而坐大喊:过河!这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呼喊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多少政治之忧,民族之痛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把儿时梦想坚持一百年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83 字

+ 加入清单

恐怕很多人都已经记不清自己儿时梦想了吧?但有个女孩却一直坚持着自己儿时要做世界冠军的梦。为此,她每天都早早起床跑步,课余时间除了帮父母做家务就是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后来,她不得不忙于学业;再后来,她又结婚、生子;然后要照顾孩子。孩子长大后,婆婆又瘫痪了,她又要照看婆婆。接下来,她又要照顾孙子……转眼间,她已经六十多岁了。总算没有什么让她分心的事情了,她又开始锻炼身体,想实现童年的梦想。她的丈夫开始总是笑她,说他没见过一个六十多岁的人还能当冠军的。后来他却被她的执著感动,开始全力支持她,并陪她一起锻炼。三年后,她参加了一项老年组的长跑比赛。本来就要实现她的冠军梦了,谁知就在她即将到达终点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她的手臂和脚踝都受伤了。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她痛惜不已。

等伤好了,医生却警告她,以后不适合再参加长跑比赛了。她沮丧极了。多年的心血白费了。难道冠军梦就永远也实现不了了吗?这时,丈夫鼓励她说:”冠军有很多种,你做不了长跑比赛的冠军,可以做别的项目的冠军啊。“从此,她开始练习推铅球。

允许老年人参加的比赛并不多。七年后,她才等到了机会,报名参加了国外一场按年龄分组的铅球比赛。但就在出国前夕,她的丈夫突然病倒了。一边是等待了多年的得冠军的机会,一边是陪伴了自己大半生的丈夫,她最终放弃了比赛的机会。

多年后,她终于等到了世界大师锦标赛。这场大赛不仅包括铅球比赛,而且参赛选手的年龄不限,并按年龄分组比赛。不过,这项比赛却是在加拿大举办,离她的国家太远了。她的儿孙都不让她去。因为当时的她已经快八十岁了。虽然不能去,但她依然坚持锻炼。她坚信,自己有一天一定能当上冠军。

转眼,又二十多年过去了。2009年10月份,世界大师锦标赛终于在她的家乡举办了。来自全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的28292名”运动健将“参加了本届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虽然当时的她已经年过百岁,但没有人能再阻止她的冠军梦了。

那一天是10月10日,阳光明媚。她走上赛场后,举重若轻地捡起八斤多重的铅球放在肩头、深呼吸,然后用力一推,铅球飞出4米多远。这一整套流畅的动作让现场的观众们惊呼不已,都纷纷站起来给她鼓掌。她也凭此一举夺得了世界大师锦标赛女子100岁至104岁年龄组的铅球冠军。

记者问她:”您这么大年纪还能举得起这么重的铅球,真是令人惊叹。您是怎么锻炼的?“她骄傲地回答说:”我每周5天定期进行推举杠铃训练,我推举的杠铃足有80磅(约36.29公斤)。虽然我知道,只要我参赛就一定能获得冠军(在这个年龄段,能举得起这个重量,还能来这里参赛的人只有她一人),但那样对我来说太没意义了。我要向所有人证明,我不是靠幸运,而是靠实力夺取冠军的。“她的话赢来了众人热烈的鼓掌。

她就是澳大利亚的百岁老太――鲁思·弗里思。

一个将梦想坚持了百年的人,魔鬼也许可以阻挡她实现梦想的脚步,却无法阻挡她梦想成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一盘子土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阿凡提请依麻目、喀孜、麦曾等人士到家做客时,用抻面拌过油肉款待了他们。依麻目望着香喷喷的过油肉抻面,一连吃了两大盘子还想吃,但不好意思开口,只是连连点头赞美说:“夫人的手艺真不错,这面抻得跟她的头发丝一般细,菜做得跟她的容貌一样鲜。”

“阁下,你过奖了,请您再享用一盘吧!”阿凡提说。

“好吧,那我就不客气了。这样的美味不多吃一点真是太可惜了,就是撑破肚皮也值得。”依麻目说道。

于是,阿凡提用他的空盘子盛了一盘子土端来放到依麻目面前,说:“请用吧,依麻目阁下!”

“阿凡提,你这是什么意思?”依麻目不解地问。

阿凡提说:“阁下,我想起了您前些日子给我们讲经时说过的一句话。”

“是哪一句话?”依麻目问。

“贪婪者的欲望只有进了土壤中才能填满。”阿凡提说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名人的励志故事_名人故事作文1400字

全文共 1323 字

+ 加入清单

1、杨时的故事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天,杨时同—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2.列宁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

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3.钱不是最要紧的

李连杰初到好莱坞时,几乎没有人看好他,好不容易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请他出演,但片酬很低,只有100万美元,而且是演一个反派角色。李连杰犹豫不决,说自己要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能答复。但是,等他答应出演时,对方却改口了,片酬降为75万美元。

钱不是最要紧的,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电影市场,“李连杰”三个字早已是金字招牌,从“功夫皇帝”“沦落”到现在的境地,李连杰感到难以接受。但他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出演,可是,没想到对方却又“落井下石”:“50万美元,不演拉倒。”50万美元,还包括律师、经纪人、宣传公司等各项费用,再扣完税,所剩无几。李连杰答应得很痛快:“我演。”

就这样,李连杰拍了他的第一部好莱坞影片《致命武器4》,虽然片中巨星云集,但在影片首映当晚,李连杰就获得7。5分,成为演员排行榜中的亚军。

第二天,电影公司的老板就亲自上门,毕恭毕敬地说:“下一部片子请您演主角,如何?”当实力证明一切的时候,才能轮到李连杰说话,他的第四部好莱坞影片片酬就开到了1700万美元。

李连杰以退为进,成功地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他谈起往事,感触颇多,念了一首哲理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大丈夫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尊重现实,迂回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名人故事作文300字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1898年,冯如16岁时,父母就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岗坪乡竹林村梁三菊。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

由于生活困难,冯如在1899年辞别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亲伯母的弟弟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天资聪颖多幻想

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

冯如还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制作一只像大鸟的风筝,两只翼吊着两个小木桶,当风筝乘风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变成小风袋,起到平衡飞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连连称奇。他还用一个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鱼塘中,让风吹着飘来飘去,人们都称赞他有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母爱的名人名句名人和母亲的故事

全文共 1501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那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名人背后的母亲: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希思、英国歌唱家埃尔顿·约翰、电影演员史泰龙、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并非都是最聪明、最富创造性或最佳之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者父亲是个百依百顺的男子。是母亲帮助儿子树立雄心壮志,并为他们的成功倾注了全部精力。

《美国丽人》导演让母亲感受欢呼:

当《美国丽人》的导演山姆·门德斯3月26日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时,他的右手牢牢抓着奥斯卡金像奖,而左手则扶着他母亲瓦莱丽的肩,因为他要让母亲和他一起接受人们的欢呼。门德斯激动地说,是母亲让他树立了坚持不懈的决心,是母亲的无尽推动力使他成为最优秀的导演。

出生在英国的门德斯5岁时父母离异,是母亲抚育他长大成人。他深情地回忆说,当他请求担任电影导演的70封申请遭到拒绝时,是母亲聆听了他近乎绝望的痛苦诉说,鼓励他更加努力,继续应试。门德斯的同事、导演蒂姆·弗思说:他的母亲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避风港、他信心的创造者。

国际象棋大师母亲是他的参谋长:

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在22岁时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是国际象棋史上的奇才。卡斯帕罗夫能讲15国语言,是一位有造诣的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纽约华尔街杂志的定期撰稿人。

卡斯帕罗夫7岁时父亲不幸去世,自此以后,他的母亲克拉拉成了他前进的指导力量。在他的自传《变化的童年》中,卡斯帕罗夫把童年对象棋的兴趣归结于观看母亲下棋。是母亲鼓励他树立强烈的自我,这对他走向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起了关键作用。

克林顿母亲要他自信: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是母亲培养出来的一位成功者。在克林顿来到人间前3个月,他的父亲去世。克林顿的母亲弗吉尼娅是上夜校成为一名护士的,她下决心要使儿子不但有个好职业,而且要上升得很快。她一心扑在儿子身上,让克林顿住大房间,在他3岁时就开始教他读写。克林顿上小学时,弗吉尼娅每天接送他上学,为此克林顿被同学们讥笑为胆小鬼。上高中时,克林顿是同学中第一个拥有汽车的学生,是他母亲从小给他存钱买的。后来克林顿到牛津上学时,弗吉尼娅要求他每星期给她写一封信,并审查他结交的新朋友,叮嘱克林顿永不停止学习,永远不要说我做不到。

单亲家庭同样能出人才:

伦敦大学心理学家多萝西·埃诺博士,谈到那些渴望成功并取得成功的人们时说:母亲那种献身精神、那种专注,灌输给一个男孩的是伟大的自尊,那些从小拥有这种自尊的人将永远不会放弃,而是发展成自信的成年人。你有了这种信心,如果再勤奋就可以成功。

英国皇家医院心理学家悉尼·克朗认为,确保一个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最佳之路仍然是传统之路──一个父母相亲相爱的稳定家庭。但历史向人们展示的是:人类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家和事业成功者中,一些人却生长在单亲家庭。如果引导得当,母亲的决心和奉献精神是能够产生时代最成功的人才的。

[关于母爱的名人名句名人和母亲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外名人趣味故事:拿破仑美人关下险丧命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拿破仑美人关下险丧命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是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个政治上富有野心、军事上具有卓越天才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对外侵略扩张,曾一度控制了几乎全部的西欧国家。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他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可是,当时拿破仑军事实力雄厚,不易推翻。于是,他们便使用美人计,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套。

1810 年,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撮合拿破仑和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斯结婚,从而瓦解了法俄联盟,使俄、奥、英、普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导致了拿破仑在莱比锡大会战中败北并被流放的可悲结局。而其实,在此之前,拿破仑已有一次险些丧命于美人关下的经历。

1793 年 5 月,拿破仑带兵侵入埃及,沉重地打击了英国在地中海以东的实力。英国统治者十分恼火,指示情报部门迅速刺探拿破仑的行动计划,在可能的情况下干掉拿破仑。 接受这一任务的是英国皇家海军间谍约翰·巴尼特。他想到拿破仑是个好色之徒,便决定施行美人计。巴尼特乔装打扮,混进开罗,通过贿赂法国职员以及埃及仆人和向导,了解到拿破仑与他手下一位军官的妻子富雷斯夫人有私,便决定从这儿入手。

按照拿破仑的规定,军官是下准带妻子到埃及来的。但这位富雷斯夫人却女扮男装,偷偷上了运兵船。等到消息泄露之时,她已到达埃及了。拿破仑得悉此事,本想从严处理,无奈富雷斯夫人容貌出众,拿破仑一见倾心。她不但没有受罚,而且很快便得到了拿破仑的宠爱。然而,拿破仑知道一旦事情败露,富雷斯可能妒火骤起,给他一梭复仇的子弹。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调虎离山,打发富雷斯到巴黎去执行使命,并明令不准携带夫人。

巴尼特得悉后,立即命令英国“雄狮”号兵舰,全速前往拦截富雷斯乘坐的法舰“猎人”号。富雷斯被俘之后,巴尼特不仅热情款待,而且奉为上宾,并将拿破仑如何与他妻子勾搭,又如何用计调他返回巴黎等事一一描述,意欲借刀杀人。富雷斯听后怒不可遏,表示要返回开罗同拿破仑算帐。巴尼特心中暗喜,立即派人把富雷斯送回开罗,然后稳坐“雄狮”号上,等待佳音。然而,巴尼特很快便失望了。因为富雷斯一去犹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究竟是富雷斯权衡利弊之后改弦更张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外人无从知晓。不过,对于拿破仑来说,也算是躲过了别人的一次暗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戴维·布瑞纳的一枚硬币名人故事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出身于一个贫穷但很和睦的家庭。中学毕业时,布瑞纳的很多同学都得到了家里给的新衣服,有些富裕子弟甚至还得到了新的轿车。

布瑞纳跑回家问父亲可以给他什么礼物时,父亲把手伸进上衣口袋,取出一样东西,然后轻轻放到布瑞纳手上———一枚硬币

布瑞纳以为父亲在同他开玩笑,可是父亲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分类广告栏,自己去找一份工作,到这个世界去闯一闯,它现在已经属于你了。”

布瑞纳成名以后,还念念不忘小时候父亲给他的那枚硬币。

他说:“我的那些朋友得到的只不过是轿车或者新衣,但是父亲给予我的却是整个世界,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在这个以竞争求生存,谋发展的时代,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现成的财富,而是让孩子把自己变成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杨振宁和翁帆婚姻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2251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9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场晚宴上高朋满座,校长沈祖尧正与他"小学时课本故事里的人物"——本场晚宴的主角寿星杨振宁同桌吃饭。2012年10月1日是杨振宁90岁生日。

着粉色衣裙的翁帆和丈夫携手切着蛋糕,她已经36岁了,微卷的长发透着成熟风韵。90岁的杨振宁则一身黑西装,内着白衬衣,配上一条绛红色的领带,精神矍铄。

杨振宁夫妇的两段生活短片在晚宴上播放出来。一段场景在北京清华园,桃花盛开:另一段在香港石澳滩头,海天一色。片中翁帆问杨振宁: "Darling,你今天快乐吗?"杨振宁回答: "我很快乐。"

"逃难"式婚姻

9年前的冬天,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去世,杨振宁从美国返回北京,重回清华大学校园,担任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开始丧妻后的晚年生活。

给中国的大一新生上课,是杨振宁一直的心愿,但给清华2004级新生第一学期的课未及讲完,他便"被迫"提前结束了。因为他要结婚了。

杨振宁与翁帆是2004年11月通过电话订的婚。订婚一个月后,消息对外公布,迅速引起轰动。

杨振宁赶忙从北京致电广东,担心翁帆承受不住舆论压力。那时翁帆正与朋友在一家咖啡厅聊天,她有些调皮地对杨振宁说,自己正在"逃难".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翁帆攻读硕士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被海内外媒体包围。翁帆一位同班好友忍不住发了言:"你们不要再打扰她了,今天一天,她为了躲避媒体用尽心机,网上有很多不公正言论,令她伤心欲绝,我都替她难过。"

杨振宁也需要"逃难".接送杨振宁上课的奥迪A6停在了距离教室20米处,一帮扛着摄像机的台湾记者拥上去,争先恐后地追着下车的杨振宁提问。

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和翁帆在汕头登记结婚。杨振宁的传记作者江才健说,正是由于媒体的紧密追踪,原本还有些顾虑的杨振宁决定立即和翁帆结婚。

登记当天,新娘翁帆直言,与杨振宁的婚事让她倍感压力。

2005年年初,杨振宁接受了央视《面对面》专访,这是他婚后首次面对媒体。记者问: "翁小姐那么年轻,您不担心她把您给骗了?"杨振宁答道: "是。我想是有人这样想,但我想是不是还有更多的人觉得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骗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

质疑挥之不去

2005年春节,翁帆跟随杨振宁出席香港中文大学的茶话会,这是杨振宁夫妇首次公开亮相。杨振宁特别请翁帆用粤语替自己做了一次讲话,翁帆播放了一盘丈夫精编的录像带,里面有两人相识、相爱的一些照片。

翁帆在台上称赞先生身体健康: "10年后重逢,我曾担心杨先生是不是需要别人扶着走路,见面后才发现,原来杨先生走路的速度比我还快。现在我们经常一起看影碟,但我发现,杨先生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聪明,有时候他对剧情的理解比我还慢……"

一年多后,杨振宁在新加坡接受电视采访时说: "你们现在见我走得很快,可我今天跟10年前走路有一个很大的分别。我现在知道老年人为什么走得慢,因为如果他走得太快,出问题时,他反应会不够快。而现在,我有了翁帆,我跟她走路时,会拉着她的手,这给了我很大的安全感。事实上,因为翁帆来了,我的整个人生观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那一次,不再教书的杨振宁携翁帆南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筹款。由杨振宁担纲的清华高等研究中心为吸纳世界一流学者,亦需世界一流的资金支持。孰料知名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在钱面前,也曾铩羽而归。

让杨振宁烦心的还有外界对他婚事的质疑,久久挥之不去。2006年年初,《亚洲周刊》一篇署名平路的女作家的文章就让杨氏夫妇动了气。

"对于老夫少妻这件事情她非常不赞成,这个我还可以理解,可是她却指名道姓,用非常尖刻的话骂我们。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写了一篇文章。"杨振宁说。

不久,杨振宁夫妇二人共同署名,也在《亚洲周刊》上发文,认为平路的文章"嘲笑和辱骂了老年人身体不好的窘态,用了多种语言描述老夫少妻婚姻有‘解决不了的孤独’".夫妻二人在文中称,他们没有孤独,只有快乐,他们的婚姻是"天作之合".

"我108岁时翁帆54岁"

2006年杨振宁、翁帆接受新加坡电视采访时,主持人曾月丽直言,在公众场合,杨振宁落落大方,自然流露着对妻子的疼惜之情,而翁帆则似乎还在学习应对不同环境。

翁帆欠身一笑,说: "可以说现在比较适应了,不过有时候还是不习惯,比如说,有好多记者围着我们……以前我是一个学生,环境非常简单,就是在学校里头。可是现在我们经常要旅行,要参加一些活动,要开会。"

婚后几年,陆续有翁帆怀孕的传闻。谣言散布者在网上说: "翁帆怀孕3个月,杨振宁向媒体证实。"另有虚假报道称: "杨先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头骄傲地高高昂起。而翁小姐也在旁边娇羞证实,孩子的确是杨先生的。"

来自全世界的恭喜电话在不同年份打至杨家。这让杨振宁夫妇哭笑不得,按网上不同时间不同版本的假消息,翁帆都生了好几个孩子了。

翁帆闺中密友孙颖在征得杨振宁夫妇同意后,委托博客独家辟谣,称此类消息就像每隔一两年就要传出"王菲要复出了"一样……

201 2年春季,杨振宁在广东与妻子翁帆十指相扣,同游大学校园的照片走红网络。

照片上的杨振宁穿着粉色衬衫,力展年轻姿态,倒是36岁的妻子穿着黑色连衣裙,与8年前的少女模样大不相同了。

有记者此前在采访手记中写道,在他们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翁帆明显成熟了,在公众面前更加舒展,可以开怀大笑,一反过去一露面就微蹙眉头的样子。

杨振宁说自己查过资料,美国88岁的男人一般可再活5年。"这几年翁帆把我照顾得很好,我相信自己可以活得更久。"杨振宁2010年88岁"米寿"时称, "我要活到‘茶寿’108岁,翁帆那时54岁,风韵犹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欧姆与欧姆定律的故事名人故事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分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

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着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与书的故事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范仲淹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创业名人励志故事:创业当事业,干事像“拉犁”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陈山枝,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晓丹来到中青在线演播室,做客第九期“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励志教育在线访谈。作为通讯和软件行业领军人物,两位嘉宾与网友分享了他们工作和创业中的青春故事。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家里人希望陈山枝选医学,但听说学医要背很多东西,不喜欢背东西的他选择了通讯技术,并一直读到博士。

我国的第一代移动通讯设备都是进口的,第二代的,我国还只能做部分系统设备。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时候,大唐电信集团抓住了机会,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标准——TD-SCDMA,被国际电信联盟接纳为三个国际主流标准值之一,“大唐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是依靠一个团队,不是技术总负责人,在这个过程中依靠团队企业化运作,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从2006开始,陈山枝带领科研团队开展TD-SCDMA4G业务,今年1月正式被国际电联接纳为4G的国际标准,“后面的‘拉犁’更多是我们团队一块‘拉犁’的过程”,陈山枝说。

回首自己的成长,陈山枝认为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很重要,“交给你的项目你能认真做好就会有新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给你更大项目时候,只要你认真做,一定还会有新机会。”陈山枝说。

姜晓丹研究生阶段和几个同学共同做一些IT方面的研究,“到快毕业的时候,大家觉得把这事就扔了,有点可惜”,当时清华信息学院院长也有一个观点,IT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必须紧密地和市场结合。

凭着年轻人的拼劲,几个人成立了北京慧点科技公司。“当时也是一种感召,那会儿谈的比较多的是微软、比尔·盖茨,看到软件产业快速的发展趋势,觉得中国总应该在这个产业上做点事”。

姜晓丹雄心勃勃,但是刚刚创业的他还很快就遇到了企业的困难,“我们是一帮学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类专业的人凑在一块,但是做综合管理的没有,懂技术的没有,懂销售的人没有,我们从只会做技术。”好在这个团队“一直在学习中成长,缺什么就补什么”。

“在成长过程当中,,肯定有失败,慧点的成长也是在教训中成长的过程”,面对未来的发展道路,姜晓丹和他的团队已经将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定位于要做中国最好的软件企业。

同样作为电子技术领域的领跑者,北京华旗资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冯军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企业取名叫“华旗”,就是希望能成为中华企业的一面旗帜。当他还是学生时就有这么一个愿望。后来成立华旗,决定公司的品牌就叫“爱国者”。这个名字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才进来。

在企业与日本品牌、韩国品牌激烈竞争的时候,他和自己的团队努力坚持。“确实压力很大、很辛苦。但是大家志同道合,我们都有决心做出一番事业,还是坚守下来了”。

“华旗”在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冯军坦言,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包括怎样帮助别人,怎样与其他企业合作,以及如何走向世界。

对于年轻创业者,冯军建议别把创业局限在办企业、做老板上。创业就是创造新的价值,要把创业当作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我饱含着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的读了《名人故事》这本书,了解了任长霞那光辉而又短暂的一生。我深深地被任长霞————这位的英模所吸引,所感动。

我敬佩任长霞,敬佩她那尊老爱幼的精神。任长霞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2岁多的时候,和哥哥任长江一起来到睢县农村的爷爷奶奶家。幼小的长霞不但聪明可爱,而且还很尊敬长辈,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有好吃的东西,总是让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先尝,给弟弟妹妹留着,而自己却从来没有尝过一点好东西,每次别人把东西要分给她吃的时候,她总是笑着说:“你们吃吧,我不爱吃。”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她最爱吃的东西了。

我敬佩任长霞,敬佩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当任长霞回到郑州上学后,就到了能看小说的年龄。她有空就抱着《福尔摩斯侦探小说集》之类的侦探小说看,狠不得自己也变成福尔摩斯,专门去破疑难案件。她对警察的职业羡慕极了,走在大街上,只要看到穿着上白下蓝警察制服的人,就扭过头去看,人家都走好远了,她还恋恋不舍的看着人家。想想任阿姨,比比我自己。我对学习是一知半解,碰到一些困难就妥协了。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几道思考题,我回家后一看,全都是复杂麻烦的题型,便连想都不想,就去问爸爸,爸爸批评我不动脑筋,而我却觉得无所谓,没关系,反正能有一个答案就行了。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是一种依赖行为,是一种没有坚强意志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张艺谋小时候的故事名人故事

全文共 2020 字

+ 加入清单

1999年的春夏之交,我找到了张艺谋妈妈家。张妈妈沏好了茶,递给我一张名片。名片正面印着: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编辑部张孝友教授。背面则是: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教授、中华医学会皮肤科西安分会委员。下面是访问张妈妈的录音整理。

我1950年生了艺谋。他的生日是4月11日。艺谋出生的时间是早上7点钟。艺谋他爸叫了一个日本人的太太接的生。

艺谋的名字是我父亲给起的。我爸想了又想,拿一张红纸条,写了三个字:张诒谋。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诒者勋也。我父亲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所成就。因为这名字,艺谋上学后还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由于“诒”字不好写,有人把他的名字写成张治谋,有人写成张冶谋,还有同学跟他开玩笑,叫他张阴谋,他一气之下就自己把名字改了,叫了现在的“艺谋”。

生了艺谋,我在家照顾了他一年。一年以后我考取了医科大学。他爸工资很低。我一上大学,还要用他的钱,家里头钱就比较紧张,境况也越来越不好。

艺谋小时候很可怜,穿的是补丁衣服和我婆婆给他做的布底鞋,我都不记得我给过他零花钱,能吃上饭就行了。

艺谋6岁上的幼儿园,每天我送他去,有时候他不想去,我就背上他,哄着他。他自己现在都能记得。

后来家境越来越不行。他爸爸的工资不高,才六十几块。我毕业以后拿的工资也才五十九块五,拿了好多年。1954年我生了老二,1957年我又生了老三。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艺谋姑姑的女儿,比他大一两岁。在小学阶段,艺谋受这个表姐的影响比较大。他表姐很爱画画,艺谋就跟着学。表姐画美女,艺谋画武士,另外他还刻画,刻了好多武士,各式各样的。“文革”期间,艺谋已经学彩色画了,拿毛笔来画,画梅花,画人头像。这小家伙在我们这儿还很有名,“文革”开始以后,艺谋画了十幅毛主席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人头像,是很大的十幅画,摆在院子里,他还画了一幅贴到门上。

在小学四年级以前,艺谋一是爱画画儿,另一个是爱看小说,整天抱着看。他小时候营养差,身体不太好,有一次他在班上昏倒了。我把他弄到我们医院检查才发现他贫血。他住在儿科的病房,我一有时间就去看他,每次去就看见他在抱着很厚的一本书看。一次查房,我也跟着去了,儿科的何教授发了脾气,说:“张大夫你怎么搞的,这么小个娃,你让他看那么厚的书,多费脑子呀!”我马上把书给没收了。

艺谋最喜欢看的是民间故事和名著。什么《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艺谋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已经把这些书看完了。后来我听他表姐说:“谋谋小时候和人家巷子里头的小孩儿玩儿,他从不跟谁打闹,人家就叫他讲故事。好多小孩儿都围上来,都听得入神了!”

艺谋能静心听课,是个很专心的人,像他爸。他爱学习像我,所以,尽管他放学后老看小说,学习成绩还是很好。他每学期都有个三好学生证拿回来,我没给他保留,也从来没有贴在墙上,因为我感觉他就应该这样。你可能觉得我对孩子教育得不够,但艺谋到现在也不自负,我从来都没有培养他高人一等的感觉。

艺谋他爸是个闷脾气,艺谋自己也是,他偶尔回趟家,就跟他爸两人都在那儿坐着,你拿报纸看我也拿报纸看,各看各的,谁也不吭声。有时我都睡了,他还在那儿看,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像跟我们没有什么话可说似的。我意识到,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家不过是他歇息的地方。但我还是跟他说,艺谋,他是你父亲嘛,你回来应该问问他的情况,问他身体是不是好,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他又不需要你帮他做什么,但你要让他知道你在关心他。人年纪大了,是需要子女来温暖的。

听了这些话,艺谋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连连点头。从那以后,艺谋一回家,就主动找他爸爸说话,他爸爸也就开始话多了。他爸爸那人很有意思,话匣子一旦打开了,也会有很多话说的。有时候我就在里头插话,这样家庭气氛就比以前活跃了。艺谋回家不爱说话的原因我明白,性格只是一方面,还有,他年轻,心思都用在自己的事业上了。

其实艺谋有点怕他爸。他从来没说过,但实际上我能看出来。艺谋拍《红高粱》的时候吸那个纸烟。萧华过来告诉我们,说艺谋的烟灰缸有多少多少。我一听就觉得这事可不得了。他爸以前就是吸烟的,虽然后来戒掉了,但他那个气管炎就落下病根,一直好不了。于是,他爸跟我就一块儿专程到西安去了一趟。到了他那儿一看,果不其然,有烟味儿,有烟灰缸,都在那儿放着。他爸当即给他写了张字条,让他立刻戒烟。

艺谋吸烟我以前是知道的,也说过他几次,但是没有效果。我们专程去了西安,他爸爸又写了字条,表明了态度,他就把烟给戒掉了。后来别人问他为啥不吸烟了,他就说:他想多拍几部片子。但我知道这是他爸爸起了作用。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艺谋他爸爸是个很严厉的人,他感情细腻却不外露,这一点艺谋也像他爸爸。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父子俩掉过眼泪,即使是在一家人各奔东西的年月里。只有一次,艺谋他爸爸病重了,艺谋大老远地跑回来。我就对艺谋他爸爸说:“谋谋回来了。你有啥事想给孩子说,你就跟他说说吧。”结果他们父子俩抱头痛哭,我也跟着掉了不少眼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看了《中外名人故事》,从中又认识了许多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经济学家……比如才能全面的科学家张衡,他在天文、历法、文学、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罕见的全才式人物。

张衡生活在东汉时期,他发明的地球仪整整领先了欧洲1000多年,他还发明了可以测定风向的候风仪,可以自己运行的自行车,能够自己飞的木鸟;在数学方面,他计算出圆周率是3。162;在地理方面,他绘制的一幅《地形图》流传了几百年;在艺术领域,除了写文章外,他还擅长绘画,是东汉时六大画家之一。

我还从中吸取了一些政治家治理国家的思想,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中外名人故事》时时提醒我要有志气,又要刻苦努力和团结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