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白的(精品20篇)

导语:我们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这些历史总是会帮助我们有所收获。下面是小编整理诗仙李白满分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浏览

6703

作文

386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

全文共 1512 字

+ 加入清单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写作背景

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753年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753年,而是作于761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

首先,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作者情绪来看,既然是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情写照,那么,李白当时的处境应该是非常艰难的,其情绪也应该是非常低落的。如果这首诗写于753年,这正是李白初次来宣城的时间,那时的李白正值中年,且诗名如日中天,他来宣城并不是漂泊流离而至,而是应其从弟、在宣城为官的长史李昭多次殷勤相邀的结果。这有李白在《寄从弟李昭》一诗为证:“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李白到宣城后,受到时任宣城太守宇文先生的热情款待,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追崇和欢迎。他经常与崔侍御、宇文太守、从弟李昭等人对酒酣高楼,散发弄扁舟,“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经常与诗朋文友“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他用如花妙笔将宣城描绘为:“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他豪情勃发,心中激荡着“但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冲动,他沉醉在“歌舞共讴吟,欢笑相拜贺”的兴奋之中。不仅如此,李白还在敬亭山下盖起了住房,接来了子女共住以享天伦之乐。有诗为证:“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初到宣城的李白,生活的如此悠闲自在,称心如意,怎么可能会有“独坐敬亭山”的孤寂和“众鸟高飞尽”的伤感呢?此外,从这首诗的字面上分析,既然李白对敬亭山达到了相看不厌的程度,应是看了多次,而不会是初次相看,所谓“不厌其烦”、“好书不厌百回看”便是这个道理。由此推测,李白这首诗不太可能是753年初次来宣城时所作,而应是在多次登临敬亭山后所发出的感慨。

公元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李白外传作文300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的一首《静夜思》获得了诺贝尔奖,李白拿着奖金高高兴兴地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次日,李白申请了一个QQ号,网名叫“李白”。他刚把号挂起,一位叫“小龙女”的MM找他聊天。 李白:在下李白,不知道姑娘芳名? 小龙女:我就是小龙女。

李白:难道你就是沉鱼落雁之容的小龙女?

小龙女:就是,小女子不敢称沉鱼落雁,可谓倾国倾城。

于是李白就和“小龙女”聊上了,每天天还没亮李白就在网上等她直到午夜12点才念念不舍地离开。

又一日,李白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李白:我们以相识多日,不知道你愿不愿意与我见面?

小龙女:只要你写满99首诗,你自然就会见到我了。

刚说完,她的头像就暗了下去。李白下定决心,于是他整日做诗,就连吃饭也在写。终于,他写满了99首,他立刻把诗发给了她,等待回复。

没几天,举办了一场大型的诗歌大赛,李白担任评申员。当他看到13号参赛员所做的诗与他写的诗一模一样。李白马上叫他过来。13号参赛员昂首阔步地走过来,笑容满面地说:“在下是‘小龙女’谢谢您的诗。”李白差点气晕过去。

从此,李白把笔记本电脑埋了,专心做诗,终于成为一代诗人。因为他明白网络只是虚幻世界,不能沉迷,否则误了大好前程。

[李白外传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赞美李白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在文人墨客云集的盛唐时期,在灿烂的诗歌文化中升起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他压倒了众人的艳丽,成为了一枝独秀,他就是被后世赞为诗仙的李白

为了实现“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举”的他从小就发奋读书,希望有一天可以为国效力,发奋的读书使他成为了一个聪慧的人,也使他在诗歌的王国里暂露头角,十七岁的他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家乡,并写下了“仍恋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那之后,他踏上了去长安的征途。

没有受到关注的他,看着好友一个个的直步青云,心里颇不宁静,借酒消愁,一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深深的表达了自己,终于,贺之张的一篇奏折使玄宗发现了这块宝玉,他本以为可以一展鸿图,心情万分澎湃,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走进了皇宫,走近了皇帝,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玄宗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舞文弄墨的诗人,使本以为可以“事君之道”的他,再次摔入了无限的愁苦之中,无奈的他整日借酒消愁,可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只是帮他化解一时的烦恼,酒后依旧愁丝不断,一身才智得不到重用的他依旧不愿放弃,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依旧苦苦等待。

矛盾与日俱增,在一次潇洒的“贵妃捧墨,力士脱靴”之后,朝廷里再也容不下他了,黑暗的一面完全暴露在了他的面前,在留下了“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之后,他被赶了出去,充军到夜郎。

半路上的一纸赦书,拯救了他,但他也再无为官之意,开始游荡于山水之间,歌咏祖国的大好河山,结交了无数的豪杰义士,使自己的诗歌变的更加豪放,浪漫,把自己推上了人生的颠峰!

就这样,李白渐渐的逝去了,却留下了无数朗朗上口的诗篇,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仙”,成为了中华绚烂历史上浓厚的一笔,一块无人可及的瑰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站在诗仙李白的门口想象作文600字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夜,静悄悄的,月光如水,静静的洒在大地上,给大地涂上了银灰色。而梦中的我却天马行空,漫步于时空隧道,穿行于历史的风雨中,追寻诗仙的足迹,倾听他的心声。

站在他的门前,我想叩门问候,却看到他孤寂的身影在窗上移动。我停手驻足,我想诗人总是寂寞的,寂寞就是诗人的影子。陶潜如此,杜甫如此,李白更如此。

李白豪迈,朋友众多,可当我站在他的门口时,才意识到其实是寂寞赋予他灵气与才气,使他有了纵横驰骋的笔力。寂寞还赋予诗仙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深邃,使他能够洞察万物,这是他被贬后孤独的身影告诉我的。

李白的寂寞是在出世和入世间徘徊的。入世是为了更好的体验生活,更真切地了解生活,而出世却可以形成圣洁的人格。诗仙的寂寞造就了他的英名,他既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又有退隐山林的梦想;他既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壮志,更有“穷则独善其身”的意趣。

面对大海,他有纳百川的豪情;走进高山,他有听百年苍松雄浑的声响而去留随意的放浪;沐浴月色,他抒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在精神家园里审视自己孤芳自赏的灵魂。孤寂使他远离红尘,情寄山水,让自我融入奇山异水之中。

在他的门前,我想了很多,对这样一个让后人敬仰的诗仙,我想到了是孤寂成就了他那万古不朽的英名。“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确是无比畅快;“安能摧眉折腰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内心深处的铮铮誓言;“古来圣贤皆寂寞”是他无可奈何的叹息,更是他内心深处的感叹!

站在他的门前,我想到寂寞没有增加他生命的长度,却增加了他生命的深度;寂寞没有削弱他的意志,反而使他越发坚定地追求精神的唯美;寂寞有如天使,带着轻盈的风从天堂向诗人走来,于是,他就有了一种超脱的意志,在历史长河中永生。

一阵吵闹把我从梦中唤醒,出门抬头,看到皎洁的月光,啊!多么迷人的月,我想,孤寂是否也造就了神话中美丽的嫦娥呢?

[站在诗仙李白的门口想象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李白有个美女妹妹

全文共 1861 字

+ 加入清单

世人都知道苏东坡有个才女妹妹苏小妹,却很少有人知道李白也有个美女兼才女的妹妹。

李白故居所在的村子不叫李白村,而叫月圆村。月圆是谁,就是李白的妹妹。在当地人的心中,李月圆不但是个大美女,还是一个大才女。

李月圆比李白小两岁。小的时候,月圆和哥哥李白一起跟父亲李客读书,平时也喜爱吟诗作对。由于月圆心思细密,口齿伶俐,有时还比李白略胜出一筹,特别是对对联,比李白更是敏捷,一点也不让哥哥领先。

传说,有一年中秋夜,天高气爽,月明星稀,景色十分迷人。李客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赏月,共享天伦之乐。喝了几杯之后,李客兴致盎然,便想试试儿女的才华,便说:“今夜月白风清,合家团聚,我出个对子,你兄妹二人来对。”

李客说:“山清水秀。”“花好月圆。”李白随口对道。月圆一听哥哥用自己的名字作对,把嘴一翘,脱口而出:“李白桃红。”

李客见此情形,不便夸奖谁,又不好责备谁。李白妈妈打岔说:“都不好,还是听我的。‘人寿年丰’。”

李白笑着说:“不好不好!”“有啥不好的?”李妈妈问道。“大家不要争了,我再出一对你们对。盘江、涪江、长江,江流平野阔。”

月圆抢着说:“匡山、圌山、岷山,山数戴天高。”(匡山、圌山、岷山、戴天山都是江油附近的名山)

李客说:“好,对得好。”李白笑道:“初月、半月、满月,月是故乡明。”

李妈妈说:“白儿对得也不错。”就这样,你出一对,他出一对,一家人一直对到深夜。

当地流传月圆,是个难得的美女,至今还保留着月圆的故居。那里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粉竹楼,位于青莲场北的太华山西麓。

相传李月圆年青时,为代哥哥李白尽孝,虽许配人家,但留而未去,于是李白为妹妹建造了这个粉竹楼作为绣楼。月圆常与女友张雪娥在这里居住,日日以琴棋书画自娱。晨昏之时,便将洗脸后的脂粉水泼于楼下的竹林之上,时间一长,竹上便覆了一层白粉。于是,后人便将此楼称为粉竹楼。

自唐以来,粉竹楼崇祀不绝。到明末遭到兵火,遗址尚存。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清代修复的粉竹楼颇具规模,有表演戏剧的舞台(称乐楼或万年台),左右配有厢房、厢楼,正中的殿堂有李月圆塑像。园林小巧娟秀,布局井然。后因长期失修,粉竹楼仅存山门。

山门是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有《重修粉竹楼记》碑,记载其事:“粉竹楼者,李青莲先生为其妹月圆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绝,迨兵燹后,庙宇倾圮,基址犹存。”门为朱红色,用宝顶中花、熬鱼鸱、草翼角等加以装饰。正中有竖匾一道,上有青瓷片镶嵌的“粉竹楼”三个大字。

山门上有对联四副,很有意思,分别为:“犹是陇西布衣不吾欺也;或谓山东李白其谁信之”。“月圆徽音不远;谪仙何时归来”。“日斜孤吏过;帘卷乱峰青”。“月冷江干成胜迹;风来海表识高贤”。

196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立碑保护。1987年,江油县政府决定,将彰明中学内的太白楼折迁过来,重建粉竹楼,保持了木构建筑古朴典雅的风格。楼分上下两层,陈列有表现李月圆与李白兄妹情深的书画作品。楼柱上的对联是:“登楼巳销魂,剧堪怜粉竹芳丛、蒲花古井;邀月当酌酒,莫辜负红岩夜雨、漫波斜阳。”

传说中,李白最对不住的人便是他这个妹妹。李白25岁出川后,到死也没有回来过。据说是他无颜回来,因为李白离开青莲时,带上了李月圆的未婚夫作伴。当他们一行到达湖北时,李月圆未婚夫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消息传到青莲,李月圆悲痛不止。李月圆坚守爱情,至死不逾。

粉竹楼前的小院中有小亭花架,翠竹丛中坐着汉白玉雕塑的李月圆像,端庄静穆,低首沉思。不知道她是在思念云游四方的胞兄,还是在思念和胞兄一起离去却再没回来的未婚夫。

李月圆死后,就埋在陇西院后的山坡上。《彰明县志》记载:“李氏月圆墓,县西十五里天宝山陇西院旁,道光八年(1829年)培修。”

从唐代以来,李月圆墓一直受到妥善保护,当地人民为它垒土立碑,使月圆墓不受侵害,保存至今。1964年,地方政府对墓园进行了重修,新刻了墓碑,上题“唐李月圆之墓”。1982年,月圆墓再次培修,能工巧匠在墓的周围种植了花草树木。

人们在游览太白碑林的时候,从山下的游道上行,穿过一片柳杉林,就到了月圆墓。墓的下边,为新砌的石台阶。台阶的中部刻有书法家赵敬亭书写的月圆墓简介。

拾级而上,来到月圆墓前,墓上长满了青青的绿色植物,常年不凋。墓的右边,有一口古井,里面水色青幽,很有诗意。墓的后面,沿山体建月圆生平故事碑墙,讲述了月圆一生的传奇故事,令人神往。

在墓前不远的地方,有一方石刻,上面的诗句让人回味:“阿兄文坛早蜚声,妹冢亦存输社名。畊读并传民意重,太白月圆共长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话说李白论初二议论文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李白,他是一个什么的人?没有人知道!你们肯定会不服气说:豪迈,飘逸,有雄才大志……诸如之类,数不胜举。可是那是小学课本,中学教材中的形象。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不是一个贬低李白的人,相反我深深被他吸引。可是。

得意须尽欢,待沾酒长歌绘人间,这就歌词说出那种精髓。李白喜欢喝酒,经常以酒来论诗,李白酒量有多大,他的诗就写得有多好。这或许是对的吧?反正他酒量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他的诗写的很好。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称赞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这句话说的是那么的豪气,契合那种笑看人生的人生境界。韩愈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有这句话,我们应该赞一下,你们说是不是?韩愈曾说过,谁若是想贬低李杜诗篇,则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谁能长剑挑尽人间知冷暖,纸扇墨客回眸间随口的唐诗传了千年。看流云任时间唱不完这清弦,一袭白衫鎏金鞍,那年你愤世出长安,到了洛阳赏牡丹,得知己千杯不停盏,朝如青丝莫等闲,叹骨中侠气自一篇,安能事权贵谗言,使我负气不开颜。

李白就象一个浪子,往好处说是超脱豁达,说难听的则是无情无义。这是别人的负面评价,为何?他对君王不忠;对家乡不愁,;有酒喝就好,不管他是在哪里。对这样的人,我们实在不能指望他对朋友能有什么深情厚谊。(王安石语)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诗,别人确实也能写下、模仿,而无需仰仗谪仙的高才。

哎!何人懂李白?虽说无人知其心,可也未必如此!对君王不忠,当时随便给李白弄了个官职,专门把豪材大略的李白,去给他的贵妃写诗,反正就是一直要夸其漂亮,身为一个嫉恶如仇,自高自傲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可说的?

对家乡不愁?为何不愁,要是不愁现在十三亿甚至更多的人倒背如流的《静夜思》从何处来!若自觉简单,那就写一首比过《静夜思》。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遇事不顺,豪情未完成,何颜回故乡。(我猜测得)出于陶渊明,遇愁便喝酒。一醉梦所想,尘世接可抛。

李白的送别诗约160首左右,约占李诗总数的六分之一。送别的对象有官宦、僧道、文人学士、妻子情人、亲戚朋友等等,牵扯到各种社会关系。朋友满天下,没义气怎么能行?神仙一曲赠汪伦。

王安石怎么说那?他几乎对所有人都不顺眼,特别是浪漫主义的诗人!

我或许有些护短,但是我就这样,你也不可否认。但我希望还出一个李白的朗朗乾坤。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李白,你是我的偶像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你一世传奇,少怀大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你厌患仕途,平交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你壮怀逸兴,却踌躇满志,“抽刀断水水长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仗剑去国,辞京远游,适逢终南捷径。平步青云,知章赞之“天上谪仙人”,却只因生性桀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故放浪形骸,“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便注定了太白斗酒诗百篇的佳话。

欣逢忘年知己秉性相投,杜子美虽诗风现实却也诵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故结伴同游岱岳东蒙,无奈雨打浮萍,各奔西东。齐鲁一别竟成千古遗恨,生死别离。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人识李白醉酒狂饮,谁知他拔剑四顾。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岂肯落人后!”人们尽知李白才子风流,岂知他白发孤舟。

我所熟识的唐代诗人——李白,我确沉醉于他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眼中的李白作文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个乐观,天真,有远大抱负的人。我们根据李白从小到大的人生来一步步分析它的特点。

李白的家庭富裕,有很好的教育,这位他成为诗仙莫定了基础。当时的社会没有作家协会,因此,唐代的每个知识分子都相当朝廷里面的宰相。李白也不例外。因此,她怀揣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做官主要是考科举。而李白并不想走这条路,于是,李白给自己定下目标: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从此,可以看出,李白对政治的天真。

我们立刻进入李白59岁那年,李白被流放到夜郎。在途中,李白得到了赦免。李白回去过天门山的时候,写了一首望天门山,其中,有这么一句写到:轻舟已过万重山。说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困难扔到了身后,已经无所顾及了。看出李白很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作文常用素材:李白的名言

全文共 2631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的诗词享有很高的地位,下面来看看语文迷网整理的关于议论文适用的素材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

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10、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

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11、豪迈超脱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考作文素材之:写“李白”

全文共 3582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是80%学生都会用的作文素材,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写的很好,那么怎么样写才能让你的素材不落俗套呢?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李白是80%学生都会用的作文素材,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写的很好,那么怎么样写才能让你的素材不落俗套呢?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10、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

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11、豪迈超脱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13、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石阶上,脚著谢公屐,看海日,闻天鸡,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选择了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得到了开心颜。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话题:得到与失去

14、在那样一个皇命大如天的时代,何人不畏惧高高在上的君主?然而李白独树一帜,带着西域狂放洒脱的气质,拒绝了“摧眉折腰”,他“举杯邀明月”,洋洋洒洒为后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他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芸芸众生都为之一惊。大唐盛世的诗坛需要这样一个个性张扬的李白。——话题:个性的张扬和社会的需要、

15、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而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则毅然拒绝了朝廷上的钩心斗角,远离喧嚣,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生活;还有范仲淹选择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选择了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上阵杀敌的人生道路——虽然直到双鬓斑白他仍壮志难酬。无论这些伟人的选择是否高尚,无论最终他们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话题:在……的路上

16、喝一斗酒,你会飞,飞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飞越天姥山的传说,栖落在三千尺的庐山之。

以月亮为杯,影子为友,你将大唐的太阳推向天空,唐诗披着三千丈白,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

天门山只是一个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过是一句短短的酒令,驶进三月烟花的意境,诗歌的上游,是从天上奔流而下的黄河。

说什么功名利禄,钟鼓馔玉,抵不过手中的一杯酒,酒是豪气,有一星灵感/便是冲天烈焰,酒是翅膀,掠过千年万年的时空。

喝醉了,你像孩子一样,想家,吟一曲如霜的月光,曳长永恒的乡愁。

李白,你总是那么放浪,长安城里甩碎了一只酒壶,另一只又丢弃在了山水间,无家可归的酒香,飘过宋元明,你神仙一样的忧伤和幸福啊,将栖在那一枝浪漫,将深入那一缕月光之下。

李白,大唐最好的酒,香飘宋元明,一直至今,只需一滴,足以滋养我们,整个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中考必备作文素材:关于李白

全文共 3484 字

+ 加入清单

1、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2、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3、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10、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

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11、豪迈超脱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13、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石阶上,脚著谢公屐,看海日,闻天鸡,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选择了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得到了开心颜。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话题:得到与失去

14、在那样一个皇命大如天的时代,何人不畏惧高高在上的君主?然而李白独树一帜,带着西域狂放洒脱的气质,拒绝了“摧眉折腰”,他“举杯邀明月”,洋洋洒洒为后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他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芸芸众生都为之一惊。大唐盛世的诗坛需要这样一个个性张扬的李白。——话题:个性的张扬和社会的需要、

15、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而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则毅然拒绝了朝廷上的钩心斗角,远离喧嚣,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生活;还有范仲淹选择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选择了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上阵杀敌的人生道路——虽然直到双鬓斑白他仍壮志难酬。无论这些伟人的选择是否高尚,无论最终他们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话题:在……的路上

16、喝一斗酒,你会飞,飞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飞越天姥山的传说,栖落在三千尺的庐山之。

以月亮为杯,影子为友,你将大唐的太阳推向天空,唐诗披着三千丈白,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

天门山只是一个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过是一句短短的酒令,驶进三月烟花的意境,诗歌的上游,是从天上奔流而下的黄河。

说什么功名利禄,钟鼓馔玉,抵不过手中的一杯酒,酒是豪气,有一星灵感/便是冲天烈焰,酒是翅膀,掠过千年万年的时空。

喝醉了,你像孩子一样,想家,吟一曲如霜的月光,曳长永恒的乡愁。

李白,你总是那么放浪,长安城里甩碎了一只酒壶,另一只又丢弃在了山水间,无家可归的酒香,飘过宋元明,你神仙一样的忧伤和幸福啊,将栖在那一枝浪漫,将深入那一缕月光之下。

李白,大唐最好的酒,香飘宋元明,一直至今,只需一滴,足以滋养我们,整个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李白的故事

全文共 1811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历史上被称为盛唐时期。这时期也是诗歌创作的鼎盛之期。在这时期,出现了一位浪漫主义的大诗人李白,一位现实主义的大诗人杜甫,他们是辉映诗坛的两颗巨星。

李白,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隋朝末年,全家迁到西域的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李白就出生在那里。五岁那年,他又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所以他又号青莲居士。

李白少年时便显露才华,“十岁通诗书”,“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三十岁时以诗文知名天下)”。二十五岁那年,李白离开四川,顺长江东下,先到达江陵,拜访了一位八十高龄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曾受到武则天和睿宗、玄宗三朝皇帝的接见,在当时名气很大。司马承祯见了李白,对他大为赞赏。李白很高兴,回去后就写了篇《大鹏赋》,把自己比作气概抱负不凡的大鹏。《大鹏赋》很快传开,李白的名气也更大了。公元734年,李白到了襄阳,拜见了荆州刺史韩朝宗。韩朝宗因喜欢奖掖提拔人才而闻名,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朝宗对李白自然是称赏备至,而李白写的自我推荐信《与韩荆州书》也成了一篇着名的散文佳作。

名满四海的李白,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终于奉诏来到京都长安。当时任秘书少监的老诗人贺知章得知李白到了长安,亲自到旅舍去看望李白。他读了李白大约在十年前写的《蜀道难》后,赞叹道:“这是一个从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啊!”从此“谪仙”这个称号不胫而走,李白也被人们称作“谪仙”、“诗仙”。

李白进宫后,唐玄宗很高兴,封他为翰林供奉。据说,唐玄宗当时曾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白,还亲手为李白调制羹汤。出于信任,他还让李白参加了起草诏书的工作。

唐玄宗对李白,只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宫廷诗人,为太平盛世作些诗文点缀。但李白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初进宫廷时,他对政治了解不多,因此奉命写了不少歌颂升平的诗,不久他的思想就起了变化。天宝年间,朝廷政治已由盛转衰,唐玄宗也由一代明君渐渐蜕变为庸主。朝廷中的有识之士都在担忧时政,担心发生变乱。李白对此是有认识的。

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的个性也是十分狂放的。他又特别喜好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杜甫曾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个性使他很难被朝中的权贵们所容忍。据说,他先得罪了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监高力士。高力士又故意歪曲他写的诗《清平调》,使杨贵妃对他也心生忌恨。最后连唐玄宗也疏远他了。

可是李白的个性使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时他最向往的,还是他以前云游天下的自由生活。于是李白向唐玄宗上书请求离京。公元745年,他的请求被批准,他离开长安,又开始了漫游山水间的生活。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长安先后沦入乱军之手,唐玄宗仓皇逃向四川,唐肃宗在灵武即位。逃难途中,唐玄宗又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为江陵大都督,要永王招兵马抵抗叛军南下。

那时李白正避乱隐居在庐山。永王东下经过浔阳(今江西九江),得知李白在此便派人请他参加自己的幕府。出于一片爱国心,李白立刻答应了,并一连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赞扬永王。

可是唐肃宗并不信任永王,认为他出师东巡是割据江南,便调动兵力准备消灭永王。永王大怒,也发兵进攻。这样他便成了叛逆,将士们纷纷脱离,永王最终兵败自杀。李白也因“附逆”(附靠叛逆之臣)被判死刑。多亏郭子仪等人相救,李白被改判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还没到夜郎,朝廷宣布大赦,李白得以返回四川。

李白的晚年是在安徽当涂度过的,他的族叔李阳冰在那儿做县令。唐代宗即位后,下诏拜李白为左拾遗。但诏书还没到,李白已离开了人世,那一年他六十二岁。至今当地还留有李白的衣冠冢和纪念堂。李白现存的诗有一千多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这些诗经过他的夸张的描绘,想象奇特的渲染,显得大气磅礴,出神入化。他还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生活、抨击黑暗政治的诗。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经过他的丰富而奇特的想象,使他的作品具有雄奇豪放的风格、瑰丽绚烂的色彩。他被认为是自屈原以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创作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不少作品,如《蜀道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是很难用几句话来描述的,也许只有杜甫的两句诗最有概括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李白年级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很好奇,李白不是唐代的诗仙吗?为什么我家也有一个“李白”?跟我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NO.1

星期五的晚上,大约六点钟时,我家“李白”开车刚回来。“李白”的老哥们打电话给他:“今晚大家聚一起吃饭。”因为是周五,明天不用上课,“李白”邀我一起去。尽管走前老妈一再叮嘱我:“你的任务是看好他,别让喝酒。”可是一到饭场,那激动、兴奋的心情,早已冲昏了头脑,任我怎么提醒也无济于事。一个小时功夫,酩酊大醉,费了好大劲把他拉回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老妈劈头盖脸训斥一顿。哎,陪“李白”去吃饭,真是遭罪!

NO.2

星期六,原本说好“李白”下午要带我出去玩。可一到中午“李白”说:“不好意思,有几个朋友好久没见了,咱得去和人家吃顿饭。吃过饭带你去玩。”饭桌上,“李白”早已把自己许下的诺言抛到九霄云外,一口气和一群朋友喝了两瓶茅台。酒足饭饱,“李白”走路都是困难,摇摇晃晃,回到家里倒头就睡。下午的室外活动,当然是泡汤了

NO.3

星期日本以为可以消停一天,结果,“李白”被几个老同学连拉带拽又喊走了。被送回来后,躺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形,脸上升出了“火烧云”,红彤彤的,浑身热气腾腾,像发了高烧一样,嘴里还念叨着:“今天和老同学见面开心呐!”哼,咋不趁酒兴也赋诗一首呢?

这个“李白”就是我的老爸,贪杯堪比“李白”,写诗尚有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给致敬李白的一封信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李白先生:

您知道吗?您在我们的世纪里,可是鼎鼎大名的啊!您的《赠汪伦》、《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我记得,您原来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但看到一位老婆婆要把铁杵磨成针,您马上反思了,为自己不认真读书而感到羞愧,立刻改正了这个坏毛病,我要向您学习知错能改!李白先生,我希望您是在我这个世纪里的,因为现在的科技很发达,您在电灯下看书,不用怕它突然熄灭,因为它有电,按开关就可以控制它了,您想看多久书就看多久书!

敬祝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事事称心,越活越年轻!

小学生姚唯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作文热点素材人物:李白

全文共 319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集作品无数,向来都是我们写作的参考对象。下面是语文迷网整理的关于李白的素材,供大家参考。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10、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

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11、豪迈超脱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13、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石阶上,脚著谢公屐,看海日,闻天鸡,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选择了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得到了开心颜。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话题:得到与失去

14、在那样一个皇命大如天的时代,何人不畏惧高高在上的君主?然而李白独树一帜,带着西域狂放洒脱的气质,拒绝了“摧眉折腰”,他“举杯邀明月”,洋洋洒洒为后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他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芸芸众生都为之一惊。大唐盛世的诗坛需要这样一个个性张扬的李白。——话题:个性的张扬和社会的需要、

15、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而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则毅然拒绝了朝廷上的钩心斗角,远离喧嚣,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生活;还有范仲淹选择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选择了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上阵杀敌的人生道路——虽然直到双鬓斑白他仍壮志难酬。无论这些伟人的选择是否高尚,无论最终他们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话题:在……的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从书中品味李白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诗人,是酒徒,是道士,是侠客,他是盛唐气象的巨鹰,他是天地铸就的传奇。

他对山水的热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太白一生观赏名山,聆听清泉,品味大江,领略黄山,于是无数优美的诗句从他笔间泻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表达出了他对天山的热爱,“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是他对渌水的热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还”是他对天门山水的热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他对庐山的热爱,我从这些诗句中品出了如痴如醉的大好河山。

他的柔柔情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表达出了李白的无限情思,于是无数情丝的诗句从他笔间泻出,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是他对世事苍茫的无限感慨,“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是他对妻子的一往情深,“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是他对友人的思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他对世事的感叹,“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他对未知的好奇。

他的性格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他狂傲不羁且豪迈的性格,于是笑傲长天,无数豪迈的诗句从他笔间泻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展现了李白与生俱来的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对自己的勉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他的快乐性格,“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是他不满朝廷的愤恨。

因为李白,我懂得了更多的人生哲理,感谢李白,是你洗礼了我的灵魂,在此本人特赋诗一首于太白:

一代文豪,蓬莱文章建安骨!

千古豪情,青莲居士谪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李白作文高中800字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大家对他的诗词著作也非常的了解。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无不体现出李白那独特的风格。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李白那独特的写作风格,也使得诗句明传百世。让人感觉到诗圣的魅力所在。李白作为唐诗的代表,也体现了我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风格,鼎盛时期。他的作品是最好的体现。李白与唐诗也永远无法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心中的李白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题记

李白——一个象征盛唐文化的荡气回肠的名字,一个屹立于中国古代诗歌巅峰之上的不朽传奇,一个千万华夏儿女心中膜拜景仰的民族魂。他的存在意义远不止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以那数不尽的经典篇章傲立于中国诗坛的金字塔之巅,成为了汉文化的一座象征。

他,是属于大自然的,在他二十四岁那年辞别故土,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他踏遍了大唐河山的山山水水,所到之处便留下他气势磅礴的文字:太白巅峰之上,他叹道:“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独饮于敬亭山间,他向敬亭山举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置身于庐山飞瀑前,他怅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浪漫而奇特大胆的想象,所有的山水便在他诗里灵动起来,甚至那伟岸的山脉都柔和温情起来。

他,注定融不进尔虞我诈的官场。他曾胸怀壮志,满腔赤诚的报国之志。当皇帝诏他入宫,他壮志凌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那样狂傲而不可一世,他也成为了中国封建史上唯一的受皇帝诏见入宫的诗人。可生性放荡的他怎会适于朝野的种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心怀理想,胸襟旷达的。在《将进酒》中他高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伫看黄河滔滔之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慨叹光阴,感怀时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晓照铜镜,手握银发,他悲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举杯邀月,他仰天曰:“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他的一生是一场未知的旅程,亦是一段诗的传奇。他将他所感怀的,咏叹的,哀怅的,用文字的方式传承给后世。他已是那般登峰造极,让我们永远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关李白高三作文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岁月悠悠,湮没于无声。有一人,身着敞怀青衫,披散青丝,一壶酒,一把剑,傲立于历史长河的岸。他是李白,盛唐的灵魂。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生于那片声势浩大的盛唐山水,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是众星捧月的那月,却仍郁郁寡欢。他知道自己不善阿谀奉承,常伴君王左右亦不是他的志向。玄宗赐金放还,他仍意气风发。纵然颠沛流离、历经坎坷,但他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他用时代的最强音,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一声呐喊,惊醒了多少千百年来被封建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敢悄悄直一直腰,又扶起了多少人心灵深处最后一丝人格尊严。是他,李白,让我懂得在面对两难选择时,及时两袖只剩清风,也要坚定地选择骨气。是他教会了我挺直腰板,我就是我的自信。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没有世俗的秀丽山水。他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一路向前,踏遍故国河山。他看天姥山,高吟:“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他看蜀道,高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看庐山瀑布,高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字里行间流露他吞吐宇宙的豪气,语言壮美使人深受震撼。

这一声声高喊,震醒了多少被功名利禄蒙蔽的心灵,又振奋了多少失意彷徨的人拨开迷雾,找到新的精神寄托。是他,李白,教会我用容纳宇宙的心灵去对待每一件事物。此路不通如何?换条路照样走向自己光明灿烂的未来。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云帆沧海,拂袖而去,徜徉山水,对月抒啸,乐得轻松自在。

一星升起,他灿烂的是整个盛唐的星空。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执剑,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他喝酒,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解放自己的灵魂。

他是李白,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成为千千万万人民心中的伟人。

他是李白,我的星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李白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浪子李白

要说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李白,大概是从小时候妈妈教我诵读“床前明月光”开始的吧!后来上了小学,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对李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李白是个不折不扣的浪子。他带着一身才气,闯荡江湖。他敢说敢做,也曾引得贺知章“金龟换酒”,以示欣赏;更使得贺知章举荐,见到了天子唐玄宗,成为翰林学士。却因太过豪放不羁,致“贵妃研墨,力士脱鞋”,又引起了朝廷众多奸臣贼子的不满。被“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杨贵妃算计,贬了下去。

金陵凤凰台前,一个身影显得有些孤寂,仰望天空举起酒杯,借着醉意挥笔题诗“总为浮云能蔽日”,天边的云彩遮住了太阳,好像一个人被蒙蔽了双眼。他看着白云飘过,好像又想起了远方的长安,思绪也飘走了许久。半晌他好像回过神来,低下头将全诗以一句“长安不见使人愁”收尾,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了然于世。

李白是个不折不扣的浪子。他重情义轻钱财,身旁好友无数。他的父亲是位商人,家境殷实,李白也算得上是挥金如土。“千金散尽还复来”,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视金钱如粪土的表现呢?正因如此,他对他的好朋友们也是毫不吝啬,与两位好友相见,他设下宴席隆重招待,“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平时一贯放任,不拘小节的人,今日竟如此用心,真是难得呀!三人痛快畅饮,他将宝马锦衣换美酒,只为与友人叙旧,“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待人不失真诚,别人待他也是有情有义。一日他正要持剑浪迹天涯,当地好友闻讯纷纷赶来相送,他一时离绪满心头,一句“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脱口而出。饮不够的美酒,道不完的情谊,站在长江边,望着滚滚东逝水,他又诗兴大发,“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我们常常赞叹李白的诗词,其实他的剑术也甚是了得。自小习剑的他,身材虽不够高大,却也身轻体健,有万夫不挡之勇。“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身为剑客的李白也饱含一颗精忠报国之心!

就是这样一个豪情万丈的浪子李白,让我折服!我痴迷于李白的诗歌,醉心于李白的洒脱,年仅十一岁的我对李白了解还很浅薄,我愿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他的诗词,领悟他的真情,感悟他的人生,指引我的诗词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心中的李白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听,是谁在历史中吟诵?是谁有如此胸襟,这般豪情?

自然只能是李白

想到这位杰出而又伟大的诗人,我想起了他的遭际。他一生坎坷起伏,“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贵妃为他磨墨,力士为他脱靴。漫漫长河中,有几人受过如此殊遇?李白被召入京城,本想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可他却发现,“慧眼识才”的玄宗并没有打算重用他,要的只是他的诗名,污浊的官场更容不下他。诗人愤然离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桀骜不驯,让我们记住了铮铮傲骨的李白。

李白的一生,始终处于不得志中。但他不消沉,依然保有凌云壮志。“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是意志的消沉和绝望吗?不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失意中的他,胸中积蕴着的,依旧是无人能及的豪情,依然是满满的乐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千古传诵的名句中,透出的是他的自信,是他对未来的希望。

他的壮志豪情,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自信的李白。

读李白的诗,会发现有两样东西始终陪伴:酒与月。“斗酒诗百篇”说的就是他,可见他对酒的喜爱。他想借酒忘却现实中的失意落寞,可只能适得其反。于是他吟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无奈。可那痛苦找谁抒发呢?举目抬头,望见了一轮皎洁的明月。于是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将月亮引为知己,对月亮倾述着苦闷。李白是月亮的知音,而月亮则成全了一代诗仙的绝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他的随性洒脱,让我们记住了风趣幽默的李白。

诗仙李白,一个真正的豪杰!面对黑暗的现实,毫不低头。他就像一枝洁白的莲花,不染尘杂。在喧嚣的世俗中,始终坚持自然与率性,用诗诠释了生命的追求,更用生命实践了诗的宣言!

这就是他,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