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她的一生作文优秀3篇 作文(汇集20篇)

我们眼中的五一是快乐的、是欢愉的、是漫长的、是丰富的、是有趣的……又一年五一将至,五一日记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她的一生作文优秀3篇 作文,以供大家参考!

浏览

5792

作文

825

相伴一生是语文1500字作文

全文共 1697 字

+ 加入清单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就对语文情有独钟。也许是从高声吟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时起,也许是从听讲《古代英雄的石像》时起,也许是从第一次拿作文竞赛奖状时起,也许是从得毛笔书法校园比赛奖品时起……真的,都有可能。

我怎能不喜欢语文呢?不管是哪个读书阶段,最能让我手不释卷的就是语文书。 在我眼里,语文包罗万象、图文并茂、激情洋溢、活力四射。那冷冰冰的数学怎能与它相比,那板着脸教化人的政治怎能与它相比,那把人弄得晕头转向的地理怎能与它相比,那有着让我崩溃的大事年表的历史怎能与它相比,那满布着错综复杂的电路图的物理怎能与它相比,尤其是那写满故弄玄虚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简直就是灾难之源,你说,这些科目怎能与它相比?

教过我的老师也不少了,可一旦展开记忆大搜索,音容笑貌宛在眼前的竟几乎都是语文老师。那总是把“英雄”读成“庸雄”的小学语文老师,那写得一手隽秀的蝇头小楷的初中语文老师,那扬言“他称第二,谁敢称第一”的高中语文老师,那讲课不用讲稿侃侃而谈三天挑不出错的大学语文老师……他们有的土头土脑,不修边幅;有的一袭旧装,目光炯炯;有的西装革履,文质彬彬;有的夹克挎包,风尘仆仆。他们有的出口成章,儒雅潇洒;有的妙语连珠,风趣幽默。他们有的冷峻犀利,有的热情洋溢;有的感性率真,有的从容沉稳……有人说,语文老师是最富个性、最具感性的人,谁说不是呢?

读书时的我应该算是乖学生,我一贯胆小如鼠,不太敢做逾矩的事,但我也曾在课堂上偷偷的画历史老师的“扣扣头”,也曾私下在地理老师发的讲义、练习卷上涂鸦,也曾在自习课时溜到后山读泰戈尔的《沉船》,更是在理化课上苦闷万状等候下课。但是,上天明鉴,语文课上,我从来都是认认真真的。我认认真真地做笔记,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认认真真地发言,我迎着老师的视线,我几乎是每位语文老师的忠实粉丝,无论同学们的看法如何,我总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优点,对语文老师我的态度一贯都是理解宽容敬畏有加的。很多语文课我如今还是记忆犹新:限时作文课,“逼”得你文思敏捷;即兴辩论课,“诱”使你伶牙俐齿;模拟表演课,引得你开怀大笑;听读听写课,迫使你屏气凝神……在我看来,语文课是最美的课,它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流动着真挚的情感,是一首最有血性的歌,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悲可以喜;可以唱可以诵;可以静可以动,一切由我而起,一切因文而生。

我爱语文课,爱一切与它有关的活动。激昂慷慨的演讲,逻辑严密的辩论,生动形象的故事会,清新自由的野外采风,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文学社团的以文会友……我爱语文,我爱生活。

但我也曾一度痛恨语文,高考落榜回家时,我收起了我所有的书,尤其是文学书。我觉得它害人不浅,它就像邪教一样左右了我的灵魂。落榜的打击让我想到了很多,我想到了中国数千年中“文人”治天下的无能与软弱,我想到了“问以经济策,茫然无所如”的万千孔乙己似的腐儒,我想到了无数留下经典名著却穷愁潦倒一生的所谓大师,我也想到了和我一样耽于文学荒废学业的失意青年们……我满意于自己的觉醒,决定不再受它的荼毒,安心在家从事劳动,或学一门技术安身立命。但是,事实表明,我大错特错了。两年的劳动,两年的蜗居,两年的远离书本,远离文学,非但没有让我崛起,反倒让我更加沉沦,那时的我过得非常的苦,我在晚上寂静无人时便会躲在被子里狂躁的哭,为自己像片落叶被风吹得飘零的命运而哭,为自己被命运抛在一个无人的角落而悲。

拯救我的是我曾一度痴迷又一度痛恨的语文。两年后,我重新踏上求学之路,毕业后我又走进了语文课堂,重新拿起了语文书。不过,我的身份由学生变成了老师,我的位置由课桌转到了讲台。我觉得很有意思,看着课堂里的学生,我曾一度产生错觉,恍若隔世。如今,我在语文课堂里已经站了整整二十年,我将我的荣辱、我的悲欢紧紧和语文教学系在一起。我感谢语文,是它让我重新赢得了人生,重新找回了自信。没有它,我将什么都不是。

二十年的不离不弃,我与语文教学成了莫逆之交。为了感谢这位老友,为了不给这位老友脸上抹黑,我决定继续努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我将读更多的书,行更远的路,写更美的文字,上更好的课,去影响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一生难忘的军训_初一作文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要离开基地的日子,我实在想哭又哭不出来.

早上,我们大家都起得很早,也很激动,大家都不想离开这个基地了.说真的,我开始是舍不得离开家里,而现在,我舍不得离开那里的老师和教官,我感觉他们对我们是很好的,训练时的凶其实是尊重军人,因为不严肃能叫训练吗?我自从穿上了军服,目睹了教官,我就觉得,这位教官是多么和蔼啊.

我们吃完早餐,就听见门外汽车的轰鸣声,难道,我们真要离开这里了吗?后来,巴士开了进来,我们中队先离开,一个个陆陆续续的的上了车,我最后一个,我们临走时,教官还给我们颁发了证书,我获得了两个奖项,一个是“篝火晚会优秀节目“,而另一个则是我协助文老师播音获得了“优秀广播员“的称号.车子发动了,基地的所有老师和教官都站在车外,面带笑容的向我们挥手,我看着他们,渐渐的消失了,我哭了,这次,在离别时,我哭了!车里的每一个人都在默默的哭着,回想起第一天的鬼屋惊魂,第二天的魔鬼训练,再想想在基地的欢声笑语.泪水哗啦哗啦地流了出来.

这次军训的历程我不会忘记,与教官发生的事情我也不会忘记,这是一段美好而快乐的时光.教官们,再见了.

我会永远记得,有这样一次军训,有这样的一个地方,还有这样和蔼的教官!

[一生难忘的军训_初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一生的等待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医院,产房外)儿子将要出生。

年轻的他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着,不断地在走廊上来回走动,不时用一条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产房内,是他的妻子与即将出生的儿子……

“哇——”几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令他一下蹦了起来,他不顾一切地想冲进产房去,可是被“可恶”的护士拦住了。是啊,等待了一年了,他怎能不激动呢?此时的他,风华正茂。

(家中,卫生间门外)儿子10岁。

他站在那里,不断地大声喊着卫生间里的儿子。他刚与孩子吵架了,原因是他不让儿子吃冰淇淋,因为天凉下来了,可儿子不听话,大哭大闹,他忍不住打了儿子一巴掌,儿子的哭声止住了,瞪着大眼睛(长这么大,他从没被爸爸打过),开口道:“爸爸,这是你第一次打我!”说完,就躲进卫生间里不出来,他在外面叫着、喊着,儿子一点声响也没有,他有点怕了,忙向儿子道歉,可儿子还是不回答,他就在外面等着儿子的原谅。此时,他原本乌黑的头发中已依稀出现了几根白发。

(某高中学校门外)儿子19岁。

他站在那里,看着周围的人们,显然和他们一样,他也在等待参加高考的儿子走出考场。他略显紧张地望着那紧闭的大铁门,口袋里揣着一瓶未开启的矿泉水,不停地走动着,掏出手帕擦着脸上那不知是太阳晒出的还是因紧张而流下的汗水。“叮呤呤……”随着一阵铃响,原本静默的人群,突然向前涌动,挤到铁门前。他静静地在门旁等待着儿子的出现。终于,儿子的身影出现了——满脸的兴奋,他一看,那半提着的心也放下了——儿子一定考得不错!此时,儿子突然发现,爸爸两鬓有些斑白了。

(某大学教师宿舍门外)儿子40岁。

寒风呼呼地刮着,他缩着脖子站在门外,身子偶尔微微颤抖一下,他的手上拎着一个行李包,里面是儿子喜欢吃的家乡烙饼还有给孙子的玩具。儿子现在是这所知名大学的最年轻的教授,想到这,他幸福的笑了,忘了什么叫寒冷。儿子回来了,满脸的惊喜和心疼:“爸爸,不是叫您不要来吗,这么冷的天!”他把东西交到儿子的手里,又吩咐了几句,就往回走了。望着父亲有点佝偻的背影,他发现爸爸真的老了。

(某医院病房中)儿子45岁。

他躺在病床上,嘴里戴着氧气罩,老伴、儿子、儿媳,还有孙子陪在他的床头。他艰难地拿起笔写下最后一句话——儿子,爸爸一生都会等你。

他笑着去了。

病房里一片寂静。儿子没有哭出声,但两行热泪顺颊悄然而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事迹

全文共 5702 字

+ 加入清单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1、早期经历

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浙江,项羽与项梁一起观看,项羽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你不要胡乱说话,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项梁因此对项羽另眼相看,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九月,会稽太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人全都造反,这是上天要亡秦的时刻,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准备发兵,想要用你和桓楚为将。”当时桓楚在大泽逃亡,项梁说:“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把项羽召来,让他奉命去找桓楚。”殷通同意后,项羽在项梁的指示下将殷通杀死。

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佩戴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

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霸王举鼎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陈胜被杀,项梁召集部下议事,居巢人范增前来告诉项梁,如果不立楚国后人而自立,一定不会长久,于是项梁听取范增的意见,在民间找到楚怀王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

项梁统军于东阿大破秦军,别遣项羽、刘邦攻城阳,破秦军于濮阳东,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城内,项羽、刘邦又率军攻定陶,斩杀秦将李由,项梁连破秦军,非常骄傲,而此时秦派了大量的援军支援章邯,章邯在得到援军后突袭项梁,项梁兵败被杀,项羽和刘邦攻陈留不下,于是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砀。

2、巨鹿之战

项羽题跋全身像章邯杀败项梁后,认为楚兵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以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败走巨鹿,章邯率领王离、涉间共四十万围攻巨鹿。

楚怀王听闻项梁战死,非常害怕,从盱台赶到彭城,收编项羽、吕臣的军队由自己统领,并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封刘邦为砀郡长、武安侯,仍旧统领砀郡的军队。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宋义为主帅率兵五万前往救赵,宋义军行至安阳,逗留四十六日,不再进军。

项羽向宋义建议说:“秦军围赵于巨鹿,我们快速引兵渡河,和赵兵内外夹攻,必然可以击破秦军。”但宋义不肯发兵,还在军中饮酒作乐,时天气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见此状况,于早晨去见宋义,将其斩杀。

项羽提着宋义的头告诉将士:“宋义想要和齐联合谋反,楚怀王暗令我将其杀死。”诸将因为畏惧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项羽暂为上将军,桓楚将此事报告给楚怀王,楚怀王就任命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卒渡河,多次进攻章邯给王离军输送粮食的甬道,但收获不大,赵将陈余派人请项羽再次发兵,项羽率领全部兵马渡河,与秦军大战九次,章邯破走,项羽率军继续北上进攻王离。

楚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天,打退章邯后,诸侯军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项羽一起进攻王离,斩杀苏角,并生擒王离,秦将涉间不愿投降而自杀,大破秦军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跪着前来,不敢仰视项羽,于是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归附于他。

章邯率军驻扎在棘原,项羽驻军于漳水南,两军相持不战,秦军多次被项羽打败,秦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害怕,于是派长史司马欣去请示,司马欣到了咸阳,被赵高留在司马门三天,不予接见,有不信任的意思,司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到章邯营中,劝章邯早做打算,赵军陈余也写信给章邯,劝其反秦,章邯暗中派始成前往项羽营谈和约,但没有谈妥。

项羽让蒲将军领兵,日夜兼行渡过三户津与秦军交战,将其击败,而后项羽率领全军又于污水上大破秦军,章邯再次派人来见项羽,想要订立和约,项羽召军吏来商量说:“现在军粮越来越少,想答应他们。”军吏说可以,于是项羽和章邯约在洹水南殷虚上相见,并订立盟约,章邯见到项羽后,哭着向项羽倾诉赵高的种种行为,项羽于是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前部,行至新安。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十一月,诸侯的士卒原来都曾在秦服过徭役,受尽秦兵的鞭挞,而今秦兵投降诸侯,诸侯兵都把秦兵当作奴隶来驱使,引起秦兵的不满,暗地里作打算。

诸侯听闻到秦兵的计策,将其告诉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等人商议,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后如果不听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于是项羽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

3、分封诸侯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即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行至函谷关,发现有兵守关,项羽军无法通过,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项羽大怒,派当阳君攻破函谷关,四十万大军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军十万驻扎霸上,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并且用子婴为相,珍宝全部占有,范增也告诉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入关后却不取财物女人,志向不小,应该趁早杀了他。

项羽叔父项伯与刘邦手下的张良关系友好,连夜前往刘邦军见张良,想要劝张良逃走,却反被张良拉拢,项伯回来后告诉项羽,刘邦攻破咸阳有大功,如果进攻他是不义之举,项羽表示赞同。

刘邦第二天率领一百多骑兵来见项羽,范增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为人不忍,默然不应,于是范增让项庄于席间舞剑,伺机刺杀刘邦,而项伯也拔剑起舞,挡住项庄,张良见状,至军门找樊哙前来。

刘邦留张良将白璧玉斗献给项羽和范增,自己以上厕所为由,扔下车骑,只带樊哙、夏侯婴等人从郦山道逃回霸上,项羽接受了白璧放在桌上,而范增却将玉斗摔在地上拔剑砍破,叹道:“夺项羽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

项羽进入咸阳后,引兵屠戮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没有灭,搜集宝物美女准备回江东,有人劝项羽说关中富饶,可以成王霸之业,但项羽见秦王宫都已经被毁坏,自己又迫切的想回到江东,于是不听,那人又说,都说楚人性情残暴,果然是这样,项羽听到后,把那个人杀了。

项羽在得到楚怀王的同意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魏王豹为西魏王,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殷王,赵王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共敖为临江王,燕王韩广为辽东王,臧荼为燕王,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等十八个诸侯王。

4、彭城之战

项羽分封完诸侯,诸侯各前往封国,项羽将义帝迁往长沙郴县,暗中令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于途中将义帝杀死。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八月,齐、赵诸侯叛乱,项羽率军前往平乱,听闻刘邦已定关中,非常愤怒,封郑昌为韩王,派其前往阻挡刘邦,令萧公角阻击彭越。彭越击败萧公角后,张良伪作韩王书给项羽,说刘邦只想得关中,不会向东用兵,又伪作齐王、梁王书给项羽说齐王准本和梁王齐心协力灭掉楚国。

于是项羽放心攻打齐国,项羽征召九江王英布,英布托病不出,派遣手下将领只率领几千人前往,项羽因此怨恨英布。

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冬,项羽北至城阳,田荣引兵会战,被项羽击败,田荣逃往平原,被平原民杀死,项羽烧毁齐国房屋,将降卒全部坑杀,把掳掠的男女老幼全部迁往北海,死伤无数,齐国人因此聚在一起反叛,田横趁机收编齐兵数万反攻城阳,项羽久攻不下。

刘邦率领五路诸侯兵马有五十六万,向东攻打楚国,项羽听闻后,留部将继续攻齐,自己亲率精兵三万去救援彭城,刘邦攻下彭城后搜集珍宝美人,大摆宴会,项羽率军从早晨开始,由萧县从西打到东,中午时打到彭城,大破刘邦军,杀死汉兵十余万。

刘邦军逃往南山,项羽率军追到灵壁东阻拦,汉兵落入睢水十余万,睢水为之不流,项羽把刘邦包围了三层,却被一阵大风吹乱楚军,刘邦趁机率领数十骑兵走脱。

彭城之战刘邦逃往下邑,收集败亡散卒至荥阳,各路败军先后前来会合,萧何也发动关中没有登记在册的百姓前来投奔刘邦,刘邦因此军势得以重振,项羽乘胜来战,无法取胜,刘邦彭城大败后,诸侯反叛立邦,归附项羽。

公元前204年(汉三年),刘邦在荥阳修筑甬道用以过河取敖地的粮食,项羽军多次侵夺甬道,刘邦军无法取得粮草补充,非常害怕,于是与项羽议和,项羽同意。

5、鸿沟和议

项羽在范增的建议下,与范增合围荥阳,打算把刘邦消灭,刘邦非常害怕,采取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羽和范增,项羽于是剥夺了范增的权利,范增没有想到项羽竟然会怀疑自己和刘邦有勾结,十分气愤,于是告老还乡,但在途中病死。

项羽将荥阳的刘邦四面围定攻打,刘邦军势非常危急,部将纪信于是引两千军乘黄车假扮刘邦出城,说刘邦愿意投降,项羽赶来见到纪信问刘邦在哪,纪信说刘邦已经逃走了,项羽于是将纪信烧死。

公元前203年(汉四年),项羽攻下荥阳,处死荥阳守将周苛、枞公,而刘邦走宛、叶,派人说服英布背叛项羽,进入成皋,项羽得知后迅速率兵前来攻打,夺下成皋,一路西进,刘邦逃亡巩县,派重兵阻挡,项羽无法挺进。

此时,彭越渡河攻击东阿,楚将薛公兵败身死,项羽于是亲自率军攻打彭越,彭越败走,但成皋却被刘邦趁机夺下,项羽回军与刘邦对峙于广武,相持了几个月,项羽向刘邦单挑,但刘邦不肯,项羽于是派壮士出来挑战,但被楼烦人射杀,项羽大怒,身披铠甲手持长戟来挑战,楼烦人准备射项羽,项羽怒目而视,将楼烦人吓得不敢出来。

刘邦听闻后,出来和项羽对话,项羽又向刘邦挑战,刘邦不从,项羽以弩射伤刘邦,刘邦退入成皋。

韩信于河北攻破齐、赵等国,并准备进攻楚国,项羽派大将龙且前往进攻韩信,但却被韩信所破杀,这时彭越又于上谷城复出,项羽大怒,亲自前往救援,留大司马曹咎原地待守,并告诫他不要出战,只需守住十五日即可。

项羽走后,刘邦军前来挑战,曹咎大怒,引兵渡汜水,刘邦军趁机发动进攻,大破曹咎军,项羽听闻曹咎兵败,引兵而回,这时刘邦军正于荥阳东围攻钟离末,听到项羽回来了,非常害怕,全部退走。

项羽腹背受敌,又粮草不继,于是送还刘邦家眷,与刘邦签订盟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6、垓下之战

鸿沟和议后,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却趁这个时候突然撕毁盟约,追击项羽,想要把项羽一举消灭,但和刘邦约定一起出兵的韩信和彭越却没有来,项羽引兵反击刘邦,大破汉军,刘邦于是深沟高壑,坚守不出。

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条件,说动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汉将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万,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却在此时叛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随后北上合击项羽;同时,得到关中兵丁补充的刘邦则率本部军二十万出固陵东进;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六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

刘邦以韩信引兵三十万为前军,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项羽引兵十万,先与韩信大战,韩信军失利往后退却,令左右两翼包夹项羽军,项羽军抵敌不住,于是往后撤,韩信趁机反击,项羽军大败,退到壁垒坚守,刘邦乘胜领大军将项羽重重包围。

项羽军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又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于是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率五千精锐骑兵追击,等他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他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泽,耽误了时间,汉军追了上来,经过一场激战,项羽又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骑,而追击的汉军却有数千人。

7、乌江自刎

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决死战了,我要为诸君痛快地一战,必定要胜利三次,为诸君击溃包围、斩将、砍旗,让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会打仗。”

于是他分骑兵为四队,此时,汉军围困数重,项羽对他的骑兵们说:“我为你们杀掉对方一将!”于是他命令骑兵们分四面向山下冲,约在山东面会合,项羽大呼驰下,斩杀一汉将,赤泉侯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喝一声,杨喜的人马俱惊,退后数里!

项羽与骑兵分为三队,汉军不知项羽在哪队,就也分三队包围,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项羽于是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一生的情书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恋爱的最初用于表达爱情的方式可能就是情书了,因为这被人们称之为情书的东西,可以说出自己在自己爱人们面前不敢说出的那个“爱”字来,还可以尽情的抒发自己对自己爱人的情感。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在婚姻和长时间在爱河里的游泳,人们感到了爱情的贫乏,觉得爱情不再那么的神秘,也不再有那么的激情,更没有了那份让自己悻然心动的感觉,所以就开始淡忘自己的那份对感情的追求,这样哪还有会去写什么情书的兴致呢!

我记得我在一个国家旅游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同坐火车的当地人,他给了我一份拉丁文的报纸(我曾经在神学院学过一点拉丁文,很初级),里面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就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妻子在丈夫死去以后的十几年中,每天都在给她的丈夫写信,那些信中的几封信被公开(是他的家人同意刊登),每字每句都是那么的感人至深。我请我的同学给我大概翻译一下,以前还在我的一个记录本中存留,今天想起来找却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真得很遗憾。

这就是一个爱的感觉,爱的明示,我为之感动,我为之动容!

有人会问:你是否能做到!我会说,也许,很可能,但是是否能坚持每日都能写我真得难以答复。

情书只是一种形式,但情书里面要表达的心境是很难得的。那是一种感情的融合,一种感情的飞跃,我能理解,但我不能够说的完全。

如果你真得能将你的一生的感情,用你的笔墨详细地记录下来,那就是一段段使人感动的故事,那就是一段段是人泪泣美好。那不仅可以感动别人,也能感动自己,感动你的情感,感动你的深信,你是感动地感动,精神的圣洁,爱的写意。

如果你真的是有感情而爱,那么你就会用心去书写你心中的感情,不会因时间的推移,因繁琐的生活失去你的激情,你的爱不会烟消云散,你的感情也会长此以往。

即使你不是用笔来写出你的情书,你也会用你的心写出你爱的乐章。你会用你的一切写出你深情的厚意,你是爱的化身已不是诙谐。

不要忘记你们海誓山盟的誓言,也不要忘记你们曾经的爱意,你唯一可以失去的就是对你们不愉快地回忆。

用一生追求的爱你不会忘记,是真爱你就会写出那真实的,你一生不会忘记的爱的文字,爱的心得,爱的回忆。这些都会使你懂得感动,这些感动会来自于你深情的挂念,深情的回忆。

写吧!写出你一生的情书,那是你爱的张闲,爱的美好,爱的一生。

爱需要你用笔记录,用心书写,用你的真情呵护。

[一生的情书作文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界名人励志故事林肯的一生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人,他在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

二十二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

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

二十六岁时,爱侣去世。

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

三十四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三十六岁恃,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四十五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

四十九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因为他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因此能屡仆屡起,最终成就不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母爱一生情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一周时间已从指尖悄然,消过,今天又是星期六风吹草动午放学,看着同学们匆匆忙忙的赶着回家,心里莫名的难受,突然就想到了家,想起了爸,好,泪汹涌而下,都说男儿有泪不轻掸,我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悲哀什么?是已至的成绩,自己的堕落,还是爸妈的艰辛?我也说不清楚,感觉好压挤,好落寞,只想出去走走,渲泄一下自己苦闷的心情。

站在黄河边,看着夕阳而下,心就一点一点缩紧。黄昏里的风景即使再美,再炫灿,都是苍凉的,都略含将逝的秋音,看着慢,落下的太阳,突然间我感到了前途的渺茫,人生的灰暗,自己堕落就堕落了,可爸妈呢?十几年的含辛茹苦,我要怎么回报他们?我又拿什么弥补他们为我受的苦。

不终意间,触痛了心底而那要弦:在我初三的那年,发生过一件事,至今刻骨难忘。也许,对妈,那段灰暗的回忆已被岁月的沧桑淡忘,可妈妈悲痛时说出的一句话字字敲进我的心坎让我终生难以忘记。

人总是在伤痛中学会长大,学会面对的。现在,我终于能够坦然面对曾经犯过的错,却也终于明白,是妈妈的宽容与爱挽救了我。曾经,有那么多“朋友”对我说:“对待朋友就像对待自己”,“朋友就要患难以共”,“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朋友就要有福共享,有难同当”,“朋友……”面对他们的“肺腑之言”薄为他们的仗义而感动,那时候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世上最快乐的人因为我有一群“很义气”的朋友。等到事情真正发生了的时候,那些曾说过要和我“有难同当”的义气朋友,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在那段最灰暗最基涩的日子里,昔日的好友变成了陌路人,我闯的祸必竟不小,谁都不愿趟这条浑水。我的任性与轻狂,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代价!

就在我对一切彻底绝望了的时候,妈妈居然知道了。我到我时,妈妈说第一些句话就是:“你要是再不来,我永远也见不到我了。”看着妈,憔悴不堪,泪流满面的样子,眼泪涮的就流了下来,原来,我是妈妈身上最软的一概肋骨,妈妈边擦泪边说,好和爸相信是好孩子,他们原谅我,那一刻才恍然大悟,朋友们的一大堆甜言蜜语,还不如妈妈,眼里的一片憔悴,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才不会背叛我放弃我,也不管我犯了多大的错,也只有母爱感动我们一生

现在,一切都已云烟过雨,可我无知时犯的错和妈妈的话却永远都不会忘记,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好好生活,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给你的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妈妈身上最软的块助骨,我们都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们都没有母爱,都有一伟大的妈。

母爱是寒夜里的一盏灯,照耀着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小学生500字作文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花儿喜欢灿烂的阳光,鱼儿喜欢清清的河水,鸟儿喜欢浩瀚的蓝天,小朋友喜欢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每年的儿童节都是美丽而快乐的,今年尤其精彩。

刚走进教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前面黑板上的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她半眯着一只眼,又睁圆着另一只眼,正调皮地冲着大家眨眼睛呢!后面黑板上贴着我们自己精心制作的手抄报。四周被彩带围绕,金光闪闪,十分美丽。再向上一看,呦,天花板上有一串串柳条挂下来,几只燕子在柳条丛中飞来飞去。有时,就连蜻蜓也会飞来凑热闹,停在柳条上不肯离去。教室的中间有四条彩带互相凑着,他们的交接处悬挂着一个大红灯笼,这情景犹如四条腾飞的龙在戏珠呢!

今年的游园活动真是丰富多彩:有惊险的过独木桥,有高难度的青蛙跳水,有刺激的踩脚印,有搞笑的指鼻子……

最有趣的是我们班的瞎子敲鼓了。郑老师把别人的眼睛蒙起来,带着他的身子转三圈,然后指引着他向前走。你看,有的伸出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向前挪动,真像个瞎子;有的是个急性子,没等老师说好,就三步并作两步向前冲,冲到了教室两边的桌子上使劲乱敲;有的走斜了,冲到了柳老师身上,去敲柳老师的背,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终于轮到我了。我被蒙上眼睛后,再转了三圈,只觉得天旋地转,早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只好一直向前走着。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阵笑声,我想:肯定是我走弯了。于是,我转了一个方向,心想:这回不会错了吧。没想到,笑声又想起来了。我又只好转了个方向。就这样,我在教室里转来转去,有个同学嘲笑说:“你在走迷宫啊?”是呀,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觉得声音是从左边传来的。于是,我背向那边朝前走去,碰到桌子后,再敲了三下,只听得盼望已久的“咚咚”声终于传进了我耳朵里。啊,这简直比神曲还好听。身后传来一阵掌声,我得到了两颗糖。

好时光总是短暂的,这样才让人觉得珍贵。难忘的六一就这样悄悄溜走了,我不会因为它的流逝而遗憾,我要把期待留给下一个儿童节。

[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小学生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庆祝六一小学生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下个星期一,‘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游园活动!”听到六一儿童节游园活动的消息,我激动得很迟睡觉,在梦里也有关六一呢!

那天下午,我迈着异常轻松的步伐,蹦进校园。我一下子觉得校园的天空好晴朗,好蓝!小鸟们的歌声十分清脆动听,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一口气跑到三楼,冲进五(2)班。我们的班级被打扮得像个妙龄小姑娘;色彩斑斓的假花绕在九个日光灯上;窗户上有着儿童节必有的彩带、气球。我们班的游戏叫“武松打虎”,其实就是扔沙包啦!

我和伙伴们拿着手中的表格直奔留(2)班,因为我们被“扯压板”给吸引了。我们看着长得快排满走廊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排到队伍的最后面。等了大概二十分钟吧!终于轮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脱掉鞋,一下踩到扯压板上。“啊”好痛啊!感觉脚下的扯压板像针一般扎在我脚底,我咬着牙把乒乓球顺利送到指定位置。又拿起绳子跳了五下绳,这时,我的脚几乎没知觉了,感觉不到痛了。穿上鞋子时,感觉还想玩一次呢!

奔跑吧,六一!放飞吧,六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开国上将陈奇涵一生的故事

全文共 12439 字

+ 加入清单

陈奇涵1897年8月24日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五里亭乡坝南(又名竹坝)村。1909年入兴国县城背街陈家祠的“五四制”北汇小学堂读高小。1913年毕业后考入赣州府中学(后改为“江西省立第四中学”),这是赣南仅有的三所省立重点中学之一。陈奇涵在该校苦读四年,中学毕业后,因无钱升大学,返回家乡。

陈奇涵读中、小学的10余年间,正是中国政治风云变幻,新旧思潮急剧交锋的动荡时期。他深切认定,要使祖国外不受强虏欺侮,内不遭官僚压榨,就必须立志改革,发奋图强。于是,他产生了“教育救国”的念头。1918年秋,陈奇涵邀了十多位学友和乡友,会集于兴国县城赤勘小学内,座谈教育救国。与会者都是热血青年,凭着书生意气,各抒己见,感慨不已。

他经过一番筹划和思索提议说:“我们就取‘君子忧道不忧贫’之意,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创办一所‘忧道小学’,怎么样?”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于是决定创办一所平民学校,取名“忧道小学”。大家怀着教育救国之心,为着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学生教育培养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中坚分子,为民权、自主、民生自由而奋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和激励下,面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和横征暴敛,兴国一批有知识的热血青年在彷徨中觉醒。陈奇涵终于醒悟到:“教育救国”这条路是行不通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要救国救民,只有另辟路径。同年6月,陈奇涵怀揣1斤蚕丝(变卖作路费)、百余元钱,只身南下广东,投考云南讲武学堂韶州(今韶关)分校。1920年转入护国军第二讲学堂学习。同年参加逐桂出粤之战。1921年6月27日,孙中山命令粤、赣、滇、黔各军出兵讨伐桂军,分兵三路进军广西。陈奇涵又随赣军征战三个月,占领了南宁和桂军的最后据点龙州,迫使陆荣廷仓皇出逃,最终平定广西,统一两广。陈奇涵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由候差员提升为排长。

1922年5月,陈奇涵参加第一次北伐战争。两年后,陈奇涵脱离赣军,在广州受聘为广东警卫军讲武堂区队长。1925年初,陈奇涵转入黄埔军校。他先担任该校第三期学生总队第一大队第三队上尉连长,后担任少校政治大队长(营长)。这个时期是陈奇涵一生的转折时期。

陈奇涵自到黄埔军校,便开始有计划地阅读革命理论书刊。每逢星期日,他还去东皋大道农民运动讲习所,聆听毛泽东、周恩来、肖楚女、恽代英等同志的政治专题报告。在黄埔军校,陈奇涵直接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人生观,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他立志为民众谋解放,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周恩来领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是黄埔军校的一个进步团体组织。陈奇涵在此结识了周恩来、聂荣臻等人,并积极参加该组织的活动,进行了反对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和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政治斗争。1925年2月,经陈赓、许继慎介绍,陈奇涵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奇涵在黄埔军校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在对学生进行军政训练的同时,自己在血与火的战斗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参加东征、平叛等一系列战斗中,经受了战斗洗礼,成长为坚强的革命军人。

1926年3月20日,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并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的蒋介石,为了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迫使共产党退出黄埔军校和第一军,有预谋地挑起“中山舰事件”。接着又有恃无恐,向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限制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中活动的《整理党务案》。5月15日至22日,国民党第二届二中全会由蒋介石主持在广州召开。由于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屈从于国民党右派的压力,使《整理党务案》得以通过。此后,蒋介石相继窃取组织部长、军人部长、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要职,独揽党政军大权,使国民党右派在组织上占了绝对优势。

珠江之畔风云突变,中国革命处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陈奇涵此刻也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此时,他已是黄埔军校少校军官,如果脱离势单力薄的共产党,留在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内,则待遇丰厚不言而喻,飞黄腾达也指日可待。但陈奇涵不改初衷,毅然保留共产党员的党籍,宁愿丢掉高官厚禄,而去承担清贫和风险。他秘密接受党的指示,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和总政治部留守处主任孙睿明的领导下,带领一批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共产党员,以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特派员的名义,准备离开黄埔军校,返回故乡。

1926年9月,在陈奇涵的带领下胡灿、肖以佐等十余人陆续返回老家兴国,各自利用合法身份,深入到各个乡镇,在群众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筹备建立兴国党组织。由他们亲自创办的忧道小学,成为他们宣传革命的场所和党的秘密联络点。

9月17日,陈奇涵等在平川中学秘密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兴国县支部干事会。在会上,胡灿提出建议,陈奇涵在家乡的目标大,而且经常奔波于赣南、赣东各地指导工作,所以暂时隐蔽身份比较适宜。他的建议得到同志们的赞同。会上决定由胡灿任书记,凌甫东任组织委员,肖以佐任宣传委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兴国建立组织的开始,也是赣南最早成立的几个县级党组织之一。至1927年春,全县已发展党员100名,下辖十八个党小组。

1927年1月,朱德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由武汉赴南昌,转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工作。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朱德,利用以前他在滇军护国军时的声望和同僚关系,选定第三军为目标,着手创办军官学校,培养革命武装干部,以便在各方面开展革命活动。同时,指示陈奇涵利用本人在江西的声望和工作基础,配合朱德创建军官教育团。军官教育团组建后,名义上隶属第三军,实际上归属中央军委和中共江西省委直接领导。该团由朱德任团长,陈奇涵任参谋长和党的负责人(支部书记)。陈奇涵还直接指挥一个营,协助朱德在南昌城内开展革命活动,为党培养军事骨干。并负责以密码直接与武汉的中共中央军委保持联系。直至南昌起义前,党中央的电报指示都是经过陈奇涵的密码本译出的。

1927年2月21日,蒋介石在南昌总司令部第十四次总理纪念周上公然发表演讲,叫嚣:“我是中国革命的领袖,并不仅是国民党一党的领袖。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势力之一部分,所以共产党员有不对的地方,有强横的行动,我有干涉和制裁的责任及其权力。”并制造了震惊全国的赣州“三•六惨案”,杀害了江西省总工会副委员长、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这是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的前奏,是他放出的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第一枪。

3月30日,朱德、陈奇涵指挥军官教育团,配合南昌工人武装纠察队,包围了驻牛行车站的蒋介石的宪兵团留守处,收缴了其枪械,活捉了该团副团长关麟征及其下属全部人员。4月,朱德和陈奇涵率领军官教育团及一部分警察,以“剿匪”为名离开南昌,进入赣东地区开展革命活动,镇压反动派及其武装。朱德、陈奇涵到达临川后,接见了各公法团体负责人,召开公法团体会议,了解情况。经过调查研究弄清当地情况后,决心为民除害,并在临川县政府召开了剿匪会议,研究与布置开展剿匪工作。

朱德、陈奇涵率军官教育团在赣东的临川、崇仁、宜黄、乐安、金溪、东乡、进贤等地打击土匪与反动地主武装。在清剿中采用“剿抚兼施,各个击破”的策略,实行“先投降者免罪,顽固逃窜者严惩”的政策。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奉朱德指示,陈奇涵率领814团加入起义军行列,在抚州配合起义军在南昌的行动。经过4小时激战,起义军全歼守敌3000余人,胜利占领了南昌。

8月5日,起义军按照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部署,退出南昌,向广州进发。起义军撤离南昌后,革命势力受到反动势力的重重包围,白色恐怖笼罩江西。奉命留在抚州的814团因内部反动势力哗变,陈奇涵被迫离开抚州,经吉安返回兴国。回到兴国后,陈奇涵主持召开了“羊山会议”,这是中共兴国党组织从遭受挫折到恢复发展的转折点,在兴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羊山会议”后,中共兴国支部改为中共兴国特别支部,陈奇涵任军事部长。

1928年4月,中共赣西特委委员、赣西工农革命军第7纵队党代表曾炳春,带领该纵队到兴国进行游击活动,与中共兴国党组织负责人陈奇涵、肖芳全、李明兰等人取得联系,他们秘密地在兴国冰心洞的清静观召开了一次中共兴国区委扩大会议。不久,陈奇涵、曾炳春首先领导了崇贤农民暴动,揭开了兴国武装暴动的序幕。

兴国暴动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革命群众运动,也是兴国前所未有的一次革命武装暴动。革命红旗第一次在兴国城的上空飘扬。从此,兴国的革命由秘密走向公开,使得许多反革命分子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甚至跑到赣州、南昌长期“避难”,不敢回来。1929年2月,红2团、红4团第二次攻占兴国县城,摧毁了兴国的反动政权,沉重地打击了兴国的封建势力,为兴国红色政权的建立,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陈奇涵作为兴国暴动的主要组织者,在兴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0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三分校在吉安陂头成立,朱德兼校长,毛泽东兼党代表,陈奇涵任教育长。不久,红4军离开吉安,李文林改任校长兼政委,金万帮任校委书记,陈奇涵仍为教育长,具体负责学校的军政训练与日常教学工作。这个学校为部队培训了一批优秀的红军指挥员与地方武装领导干部,也积累了宝贵的军事教育经验。陈奇涵调到第三分校后,转入了正规红军。从此,他一直没有离开部队。

1932年1月,陈奇涵率领红3军第9师在于都北区地方武装配合下,在于都、宁都等地消灭地主武装,攻下兴国、于都、赣县的马安上宝土围,歼敌五、六百人,缴枪三百余支,在于都北区基础上成立胜利县。3月12日,由于形势发展需要,中央军委决定重新组建红军第一军团,下达了《关于重编红一、三、五军团的训令》,以红四军和红五军团之红十五军合编为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陈奇涵任参谋长兼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

4月2日,红一军团由长汀以东的馆前、新桥地区移至长汀,准备东征。陈奇涵采取各种手段,侦察敌情和地形,为毛泽东、朱德决策龙岩战斗提供可靠的情报和建议,并一举攻占闽西重镇龙岩,歼敌两个团,为进攻漳州创造了有利条件。11日,陈奇涵出席了毛泽东在龙岩主持召开的红一军团师以上干部会议,并草拟了“漳州作战计划”。20日,参与指挥了红一军团攻打漳州战役,歼敌第四十九师大部,占领了漳州。打开漳州后,陈奇涵又协助军团长布置红一军团短时间分兵闽南,将部队分散在漳州及其周围发动群众打土豪、扩大红军、筹备粮款。

此次东征,开辟了闽南根据地,进一步扩大了苏区,使中央根据地的南翼基本得到稳定。此时,中央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1933年1月,红一军团在黎川三都整编,陈奇涵因负伤治疗,调离红一军团。3月,陈奇涵伤愈出院后,调任江西军区兼赣东北战区指挥部参谋长,协助军区总指挥陈毅、政委李富春统一指挥江西赤色地方武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3年,陈奇涵祸从天降。在反对所谓“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中,他受到株连。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等人从上海抵达红都瑞金,从此,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得到全面贯彻。2月中旬,“左”倾错误领导者首先在福建苏区开展反对所谓“罗明路线”的斗争。罗明当时是福建省委代理书记,拥护毛泽东的主张,在一些问题上,不同意“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作法。因此,他遭到打击,政治、组织上受到处分,被撤职。其后,福建省一大批领导干部也遭到错误批判斗争。这些遭批斗和撤职的干部,都是拥护和执行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好同志。

2月下旬,“左”倾错误领导者又如法炮制,在江西掀起了一场反“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古(柏)”的所谓“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江西苏区一大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有丰富斗争经验、敢于公开抵制和反对王明“左”倾错误的党政军干部受到打击或被牵连。刚出任江西军区参谋长的陈奇涵也莫名其妙地受到株连。

邓、毛、谢、古四人,在中央苏区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抵制,因而被划为一个“小派别”,受到王明宗派主义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陈奇涵与他们4人比较熟悉。1932年陈奇涵负伤住院期间,拿出自己的补助,请同在一起住院的邓小平、毛泽覃吃了一顿饭,这件事情,在反“江西罗明路线”开始后,竟成了打击陈奇涵的借口。1933年冬,陈奇涵终被莫须有的罪名撤消了江西军区参谋长职务。

1934年春,陈奇涵从江西军区兼西路军参谋长一下子降职到红军总政治部武装动员部当科长,在部长罗荣桓的领导下,负责扩红工作。

陈奇涵在错误的党内斗争面前,表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立场和态度。在政治原则问题上,陈奇涵不惧“左”倾错误领导者的压力,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从不妥协让步,在组织纪律上,他服从分配。虽然身处逆境,蒙受冤屈,但仍顾全大局,做到受打击而不屈服,被撤职也不灰心,对党的事业始终满怀信心,继续任劳任怨地为扩大红军而努力工作。

1934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组建教导师的决定。教导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掩护党中央和军委机关,保障其安全。新组建的教导师,直属军委领导。8月间,调陈奇涵任教导师作战科长,参与教导师的组建工作。9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的形势不断恶化。瑞金以北的宁都、石城相继失陷;东部敌军已开始向根据地中心长汀发动进攻;南部敌军已进抵会昌一带。中央红军已处于十分危急的局面。此时,毛泽东、彭德怀提出主力红军应冲破敌人的堡垒封锁,出击外线,调动“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脱离其堡垒,相机歼灭之,以打破敌人的“围剿”的建议。

陈奇涵由于懂工兵技术,临时被抽调去于都河架桥,准备长征。10月10日,陈奇涵赶回教导师,红军指战员离别瑞金,开始了长征。在漫长的长征道路上,陈奇涵不仅要与战士一样长途行军,而且在行军途中,还要随时观察部队行军秩序,检查各团掉队人员。到宿营地后,他仍不能休息,还要派人侦察地形,寻找向导、派出警戒;接着,他还要绘制新的行军路线图,发出当日口令,写出宿营报告,派人送达上级司令部。本来这是他担任部队首长时,由参谋来完成的工作。但是现在他是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丝毫的怨气,而是忍辱负重,默默地为党工作着。

1935年1月,红军抢渡天险乌江,陈奇涵负责指挥架桥行动,保证了飞渡乌江天险的胜利。红军渡过乌江,接着进占遵义,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示要起用受王明路线打击排挤的干部,陈奇涵调任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长。

鉴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入侵,严重地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1935年12月下旬,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同时,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实现中国共产党直接对日作战的主张,1936年1月19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了《东征抗日和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东征分左右两个纵队行动,红一军团为左翼纵队;红十五军团为右翼纵队。陈奇涵以军团副参谋长身份参加指挥红七十八师进行东征战役。经过75天的东征作战,我军共歼敌13000多人,俘敌团长以下官兵4000余人,缴枪4000多支,扩大红军8000余人。在山西二十多个县的农村发动了群众,播下了革命火种,推动了华北和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东征的战尘尚未洗去,陈奇涵又奉命踏上了西征的征途。1936年5月,为了巩固和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队伍,西北革命委员会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进行西征战役。

此时已是红十五军团参谋长的陈奇涵,亲自率领红七十八师,一路高歌猛进,在西征两个月时间里,与红一军团其它各部协同作战,歼敌两个团又一个营,俘敌旅长以下2000多人,解放了环县、同心等多座城镇,开辟了纵横800多里的新根据地,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37年初,陈奇涵被调入抗大第二期学习。抗大是1月20日开学,至8月毕业,历时7个月。陈奇涵被编入第二期大学部第一大队。

陈奇涵在抗大学习热情和自觉性非常高,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除了每天上课之外,还抓紧时间自己阅读、研究问题。通过半年的学习,陈奇涵在马列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思想水平和军事指挥、领导艺术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高。他更深刻地领会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掌握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规律和战略战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时期。抗大第二期大学部学员奉党中央的命令,立即结束学习,于8月份,分赴抗日战争的各条战线。10月,毛泽东电令成立绥德警备区,任命陈奇涵为警备司令。

1938年3月,陈奇涵以“半渡而击,主动出击”的战术,击退了日军1个旅团向宋家川、军渡等地的数次进攻。陈奇涵在率领警备区军民二年的反顽抗敌斗争中,取得的胜利和成绩,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赞扬他们“保卫了延安的东北大门”。1939年,陈奇涵调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接到新任命的陈奇涵,虽然在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红三军、红四军、红一军团、江西军区和红十五军团参谋长等职务,对参谋工作轻车熟路,但他仍然感到这次到军委工作的担子之重,决心不辜负中央信任,更好地完成协助军委领导指挥全局作战的工作。不久,陈奇涵又同时兼任了延安卫戌司令、防空司令、总交通司令等职。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抗日军事政治骨干,1941年1月,陈奇涵奉命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校长。陈奇涵按照中央军委《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精神,运用第一期办校的工作经验,根据第二期学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于八路军各部队来的学员队和知识分子学员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教学上做了不同安排,并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他们坚持以教育为中心,以德育为重点,利用延安相对安定的环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参谋人员、俄文翻译、军事指挥员、政工干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为我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2年2月,陈奇涵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高级干部整风运动。他任高级学习班第三党支部书记。延安整风运动中,陈奇涵召集在延安的赣籍老红军,进一步回顾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赣西南、赣东及兴国等地党的历史经验,整理了一大批珍贵的党史资料。中央军委还为陈奇涵1933年受撤职处分的问题,于1942年3月正式做出书面结论:“对陈奇涵同志的撤职处分,是当时干部政策的错误,应予正式撤消其撤职处分。”至此,陈奇涵的八年之冤,得以昭雪。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陈奇涵当选为“七大”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大会。在会议上,陈奇涵列举了许多历史事例,阐述了“左”倾错误路线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的巨大损失,不同意王明进入中央委员会。会后,他又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再一次向毛泽东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毛泽东对陈奇涵坚持真理,疾恶如仇的品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宣告投降,9月3日,日本政府和日本大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急忙调兵遣将,把国民党军队14个军共41个师、8个交通警察总队约54万多人,运送到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各地,其目的就是要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准备内战,以建立国民党独裁政权。从8月中旬到9月中旬,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国民党军队以“收复失地”为名,抢占各战略要地,在华南、华东、华中、华北夺取了一大批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之后,把抢占战略要地的重点放在了东北。

东北背靠苏联,当时具有战略上的优势地位,能否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成败的一个关键。为了巩固东北根据地,陈奇涵奉命率干部队奔赴东北。但因途中生病,病情日趋严重,很难继续前行。中央考虑陈奇涵的身体状况,暂不去东北,留在冀热辽,担任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

1947年3月30日,为加强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的力量,中央军委决定,将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下辖热河军区、冀热察军区和冀东军区。自5月中旬开始,陈奇涵参与指挥了东北民主联军向东北国民党军发起的夏季攻势,连续作战50天,收复了大片土地,先后攻克城镇42座,进一步扩大了解放区。7月,陈奇涵接上级指示,调离冀察热辽军区,前往东满。9月,东北局任命陈奇涵为东北民主联军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与司令员周保中、政委陈正人一起领导东满军区的工作。上任不久,陈奇涵领导部队参加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

东北我军在夏季攻势后就地进行了休整,并编组了新的部队。野战军除将辽吉纵队改编为第七纵队外,又以冀察热辽军区6个独立旅及东北民主联军与周保中、陈奇涵领导的东满军区所辖的3个独立师,分别合并组成了第八,第九、第十等3个纵队。至1947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共辖9个纵队39个师,连同地方武装,总兵力达51万人。为贯彻执行《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所规定的任务,配合关内我军的作战,东北民主联军于9月14日发起了秋季攻势。

陈奇涵协助周保中率领东满军区部队配合我军第六纵队在中长路一带对敌作战。10月9日,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围歼吉林之敌,引敌分散于四平以南和以北地区和长春以东地区,以便各个击破。于是,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令第六纵队以奔袭方法,围歼吉林外围松花江两岸口前、九站等处之敌,以免敌逃回吉林。令第二十九师主力担任围歼棋盘街、江密峰之敌,并抽一个团配合东满军区部队,归陈奇涵指挥,担任围歼乌拉街之敌。15日,陈奇涵率部占领了乌拉街、棋盘街,全歼该地敌人。17日至18日,陈奇涵等又率部配合六纵占领了桦皮厂、九站、口前等地,肃清了吉林外围之敌。

东北敌军遭受我军秋季攻势打击后,被迫退缩于中长路长春至大石桥和北宁路沈阳至山海关段的各主要城镇。物资供应缺乏,处境更加困难。而我军在秋季攻势后,进行了短期休整,部队士气旺盛,全军总兵力达73万人。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利用江面结冰,便于机动兵力的有利条件,集中全部主力,发起冬季攻势。

1947年12月,冬季攻势发起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东满军区部队在吉长线活动,钳制吉林、长春之敌。31日,在陈奇涵等领导下,东满军区部队奔袭长春、二道河子东的杨家店地区,给敌以沉重打击。

为了加强部队统一指挥,促进我军正规化,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陈奇涵所在的东满军区也改为吉林军区。3月,陈奇涵率领吉林军区前线指挥所和松花江前线指挥所参加围攻吉林和长春的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1948年4月,东北局决定撤消南满军区,所辖地区和部队分别改为安东军区和辽南军区。陈奇涵被调任辽南军区司令员。从此,陈奇涵离开东满,转战辽南。

陈奇涵一到辽南军区,就领导辽南军区部队进行新式整军运动。1948年6月初,根据东北局精简整编,缩小机构,充实连队,以求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前为原则,陈奇涵对军区进行第一次整编。7月,辽南军区改为辽宁军区,陈奇涵仍任司令员,8月初,针对当时辽宁军区部队庞大,武器缺少,对敌游击战争困难的情况,陈奇涵对辽宁军区进行了第二次整编。经过两次整编,提高了辽宁军区部队的战斗力,为以后大规模战斗中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奠定了基础。

为保障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战役的顺利进行,陈奇涵还率领辽宁军区部队抢修铁路、公路、桥梁、恢复交通运输。到1948年8月中旬,基本上使辽南地区交通得以畅通,保证了战争中的军运。同时,他还在辽南设立兵站,医院、供应站,保障战役中物资供应和伤员救护。这些工作,在整个战役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结束后,全军已有12个步兵纵队、一个炮兵纵队和17个独立师共60余万人,加上机关、地方部队,总兵力达103万人。东北地区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获得解放,我军同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上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9月12日,辽沈战役爆发。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陈奇涵率辽宁军区部队协助主力,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

辽沈战役后,陈奇涵立即投入到辽宁省的恢复工作。刚解放的辽宁还极不稳定,土匪残兵还不时对我人民进行骚扰,国民党特务也大肆进行破坏活动。陈奇涵率部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于11月中旬肃清了规模较大的残兵土匪,使社会秩序得以安定。

1948年11月20日,中共辽宁省委成立。陈奇涵等7人为省委常委。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主力向关内挺进,12月25日,中央军委电令,任命陈奇涵为东北军区参谋长。

陈奇涵离开了辽宁军区,赴任东北军区,一方面组织东北军区各部队,进行战斗总结,开展军政训练,肃清残余匪徒,稳定社会秩序,一方面做好大军南下的准备。同时,抓紧东北军区机关的业务建设和组织建设。

他还对东北军区的参谋工作做了改进:创办军事杂志,以统一部队的军事思想;举办参谋学校,全面培养参谋干部;参谋人员与指挥人员由下而上的加以交流,以便充实参谋人员作战经验及实际工作经验。

陈奇涵还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对有关军队建设与战略、战术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他特别注重部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政治教育。在战术技术上,他提出了四大技术和三三制战术。他还对部队的编制、后勤、卫生等工作都提出了良好的建议。这些建议大都被采纳,对东北军区的建设,乃至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后。3月11日,奉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命其向中南进军。这时,陈奇涵奉中央军委之命,调离东北,随第四野战军主力挥戈南下,解放江西。4月初,陈奇涵奉中央军委命令,来到北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他。要他立即准备南下,组建江西军区,并出任江西军区司令员。6月19日,中共江西省委宣告成立,陈奇涵任省委常委。6月25日,江西军区正式成立,陈奇涵任司令员,陈正人任政委。从此,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直接同美国军队作战。为了适应抗美援朝战争对兵员的需要,陈奇涵领导江西军区进行了两次扩兵。共扩大新兵77350多人,这些新兵除一部分补充军区部队和地方武装外,大部分经教育训练后,组建了11个团又4个营,编制成志愿军序列,开赴朝鲜前线。此外,江西军区还征召了14700名转业军人归队,编成5个团,分别调拨给华东军区和中央军委。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随时准备把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熟练军事技术的战士送上前线,陈奇涵领导江西军区部队开展了以美国侵略军为作战对象的军政大练兵。在6个月的军政大训练中,陈奇涵根据上级指示和部队实际情况,凭借自己训练部队的丰富经验,亲自指导制定训练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训练措施,进行严肃认真的训练。

江西军区的这次军政大练兵,是在革命胜利后比较安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由于陈奇涵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准备,训前对组织领导、训练方法、步骤作了明确规定,特别强调了教养一致和统一训练作风,共轮训7820名干部和骨干,全面系统地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

1954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统一管理全军军事审判工作。基于陈奇涵资历深,威望高,廉明公正,熟悉军事法律,中央军委暨毛泽东主席于2月28日发布任命书,任命陈奇涵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

同年夏天,陈奇涵来到北京走马上任。军委管理局分配他一家住到西四北头条一座四合院里。他家在这里一住就是40多年。他到京不久,就去北戴河向军委领导汇报军事法院的工作。

一天吃过晚饭后,陈奇涵去海滨散步,迎面走来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同志,邓小平高兴地说:“我们从延安分别后,这是第一次见面”,周恩来说:“听说你去搞军法工作了,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他们和陈奇涵一起坐在海滨的藤椅上,开怀畅谈起来。

我军的军法工作,从建军之初就有,但没有全军统一的军队法院(庭)。红军时期有的部队称“军队审判所”,抗战以后称“军法处(科)”,实际上多数军区和部队把它放在保卫部,全军的总政治部也设有“军法处”。现在要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的军队,必须建立一个全军统一的军队审判机构。

军事法庭是军事法院的前身,是一个刚成立的新单位。陈奇涵来时,一切俱空。与其说是调陈奇涵来上任,不如说是调他来筹备。他身边只有少数几个工作人员,一切都得白手起家,从头做起。经过他的努力,军委把一处院子拨归军事法庭。院内有一幢二层楼房作办公用房。

陈奇涵为筹备军事法庭,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法庭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上,放在考虑法庭的工作方针、任务、内容、方式等重大问题上。他叫人翻译有关苏军军事法院方面的资料,又派人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我国有关历史资料,结合我军历史上的审判工作经验和组织形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与想法。1954年8月25日,陈奇涵向中央军委作《军事法庭的建立与工作》的报告。并得到中央军委对军事法庭工作方针的第一个明确批示:“目前,制法为主,习法为次”。陈奇涵根据这一批示,为开创我国军法工作做了大量工作,成为我国军法战线上的奠基人。

1954年9月,陈奇涵当选为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在以后召开的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陈奇涵继续当选为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同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1955年1月,陈奇涵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根据军事法院编制人员少的情况,陈奇涵对军事法院内部的机构设置,主张精干高效。由于陈奇涵对各处、室的职能分工规定明确,也就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办事效率较高。在定编制、定机构的同时,陈奇涵就抓军事法院的班子和各级军事法院干部的配备。

1955年9月,陈奇涵被授予上将军衔。由于他在革命战争中的巨大功绩,还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各一枚。这是我国军法战线上的第一位上将,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军法上将。

1956年9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陈奇涵作为军队系统选出的八大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不久,他又担任中共中央政法小组成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协助董必武抓全国政法工作。1957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陈奇涵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在法院领导的分工上,他分管军事法院系统的工作,同时还担任军事法院院长职务。

从50年代末期开始,陈奇涵的身体每况愈下,战争时期染下的重疾风湿性关节炎时而复发,犯病时疼痛万分,不能行走。心脑血管疾病也向他袭来。但是,陈奇涵在疾病面前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在此后二十余年时间里,他始终惦记着人民,惦记着工作,惦记着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1981年6月19日,陈奇涵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英名将永远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上光耀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生的计划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奥马尔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的头脑里充满了智慧,而且稳健、博学,为人们所敬仰。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问他:“您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刚一开始您是否就已经制定了一生计划了呢?”奥马尔微笑着说:“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才知道制定计划是没有用的。”

当我20岁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要用20岁以后的第一个10年学习知识;第二个10年去国外旅行;第三个10年,我要和一个美丽、漂亮的姑娘结婚并且生几个孩子。在最后的10年里,我将隐居在乡村地区,过着我的隐居生活,思考人生。’

终于有一天,在前10年的第7个年头,我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于是我推迟了旅行的安排。在以后的4年时间里,我学习了法律,并且成为了这一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人们把我当作楷模。

这个时候我想要出去旅行了,这是我心仪已久的愿望。但是各种各样的事情让我无法抽身离开。我害怕人们在背后斥责我不负责任,后来我只好放弃旅行这个想法。

等到我40岁的时候,我开始考虑自己的婚姻了。但总是找不到自己以前想象中美丽、漂亮的姑娘。直到62岁的时候,我还是单身一个人,那时候我为自己这么大一把年纪还想结婚而感到羞愧。于是我又放弃了找到这样一个姑娘并且和她结婚的想法。

后来我想到了最后一个愿望,那就是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下来。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如果因为疾病,我连这个愿望都完成不了。

这就是我一生的计划,但是一个也没有实现。”

“孩子,你现在还年轻,不要把时间放在制定漫长的计划上,只要你想到要做一件事就马上去做。世界上没有固定的事物,计划赶不上变化。放弃计划,立刻行动吧!”奥马尔最后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流离一生

全文共 1649 字

+ 加入清单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其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穀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温暖一生的假糖

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一颗小小的糖,在两个不同的角色面前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对于一个在饥寒交迫,无人嘘寒问暖的时刻,这一颗小小的糖足以温暖一生

下岗后,我开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不好,只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一天,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来到我的店门前。我一眼就认出,她是我小学的班主任刘老师,于是赶紧低下头去,不想让她发现。我甚至暗暗祈祷:她千万不要到我店里来买糖果……

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声。一天早上,我很早就来到学校。在教室外面的拐角处,刘老师正蹲在地上,用手把窗下一堆被毛孩子们砸碎的玻璃片一块一块地往簸箕里捡。那时,她被划为了“黑五类”。由于公社里喝过墨水的人不多,所以她得一边接受工农群众的“改造”,一边继续教书。

看着这个母亲一般温暖和爱护过我的老师,看到她被凛冽的寒风冻得通红的双手,我不由一阵辛酸:我要是能有一副手套送给她该多好啊!突然间,我想到了一颗糖。那是前一天下午,小伙伴军军送给我的一颗糖,它的包装纸上印着五颜六色的图案,名字还是烫金的——“奶油太妃”。晚上睡觉时,我曾几次想要剥开来吃掉,却一直没舍得。那年月,哪怕是嗅一嗅那“奶油太妃”的香味,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刘老师每天天不亮就来学校扫地,这会儿一定又冷又饿,把这颗糖送给她,不是能给她增添一些力气吗?

我掏出“奶油太妃”,走到刘老师身后,说:“刘老师,您吃糖。”刘老师缓缓地转过身子。我发现,她呆滞、冷漠的双眸顿时生出光来。她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直到我转身离去,才听到她哽咽的声音:“谢谢你,孩子。”

整整一天,我发现,刘老师总有意无意地向我投来凝思的目光;整整一天,我心里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只是等到了晚上,才发现出了问题。军军问我:“小余子,我那块包在‘奶油太妃’里的肥皂泥你是吃了还是扔了?”天啊,闹了半天,原来那不过是一块包在淡淡奶油糖香里的假糖!我竟跟刘老师闹了一个恶作剧!我竟在她本就受伤的心里,又插上了一刀!夜里,我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哭了很久,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从那以后,我开始害怕刘老师那凝视的目光了……几十年过去了,我再没颜面去见刘老师,那颗假糖,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我买两斤水果糖。”花白头发的刘老师还是走了过来。我忙把包装好了的水果糖递过去。趁她掏钱的时候,我迅速打量了她一眼——她真的老了,脸上已出现了老年斑,但她那慈祥的笑容,使她显得那么和善。庆幸的是,她没有认出我。

刘老师转过身,终于要走了。突然间,我想到必须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这是一个乞求她宽恕的难得机会!“刘老师!”我禁不住叫了起来。她回过头来,惊异地看着我,看着看着,她兴奋起来了:“你是小余吗?你真是当年的小余子吗?”我含泪重重地点了点头。她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不松开。突然,她像想起什么似的,从提包里抓了一把糖果塞给我,说:“来,你吃糖,你吃糖!”

捧着那把糖,我却不知所措。我有什么脸面收下老师的糖果呢?!见我迟疑的样子,她笑了:“怎么,不好意思吃老师的糖?你忘了,你还请老师吃过糖呢!我还记得那是一颗包装考究的‘奶油太妃’!”

我语塞了,不明白刘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是揭我的疮疤,还是为了发泄心中几十年的怨恨?我羞红了脸,真想躲到一边偷偷地大哭一场!刘老师却一点也不顾我情绪上的变化,接着说:“我一直惦记着你。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啊,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不仅是一颗糖,它是一颗心,一颗最善良、最纯洁的童心啊!那颗糖,让我感觉到人世间的爱还没有泯灭,所以也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只是,只怪老师没那福气消受,就在你走后不久,糖就被专案组的一帮人搜走了。至今我还在后悔,当初,为什么没舍得早一点将那颗糖吃掉呢?”说着说着,刘老师感伤地叹息起来。我则仿佛突然间拨云见日:原来,几十年纠缠在我心中的结,竟根本不是我想像的那样!

当天晚上,我买了礼物去刘老师的家,但自始至终我都没有勇气揭开那颗糖的秘密。几十年的良心债,终于可以因当年那帮专案组的搜查而不复存在了,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解脱与轻松。

这时,我心中更有了一股勇气:当年,一颗搞错的糖果,可以温暖老师的一生;而今,下岗这一点小挫折,比起那时刘老师的处境来,不知要好上何止百倍千倍,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下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蚕宝宝的一生作文350字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午,我去多功能厅参加小记者活动。今天的活动是关于蚕宝宝的。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就养过一次蚕宝宝了,所以当地瓜老师讲起蚕宝宝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养过的那些可爱的蚕宝宝。

刚开始的时候,蚕宝宝像蚂蚁一样,黑乎乎的,比芝麻粒还小,叫“蚁蚕”。我放了几片嫩嫩的桑叶,还没看清楚,桑叶就只剩下叶梗了。蚁蚕宝宝真是厉害啊!几天后,黑乎乎的蚕宝宝不见了,变成了黄黄的蚕宝宝,又瘦又弱。我用更多的嫩桑叶喂它们,它们“刷刷刷”尽情地吃了又睡,脱下“旧衣裳”后,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大姑娘”蚕宝宝。到第四次睡醒后,亮晶晶的蚕姑娘们吃得很饱很饱,爬到我精心准备的“蚕山”上,吐出了白丝结成了茧子。又过了好几天,茧子忽然动了,终于飞出了一只蚕蛾。

蚕宝宝的一生很短暂。我最喜欢它白白胖胖的样子,真的很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伴我一生的遇见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是一场流浪的旅程,而在这一路上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风景。但总会有许多遇见,没有惊艳的开场,没有难忘的历程,也没有华丽的落幕,但却能够陪伴你一路前行,陪伴你一起度过每一个朝阳升起的清晨和天色渐暗的黄昏,陪你度过每一个命运的安排。三毛曾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当你经历了这些之后你总会发现,你身边的那些人,终将离你而去。而在我的身边,能够陪我度过千春亦或浮生的,唯有书籍。

记得小时候,总是躺在母亲的怀里,津津有味地听着母亲为我讲《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与大灰狼》等许多流传至今仍然驰名中外的童话故事,而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听着,临身于美妙的童话世界,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生不可磨灭的印象。髫年之时,我便开始自己借助字典读一些较为深奥的童话传说《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愚公移山》等,读后都让我大有收获,让我懂得了人心的丑陋与善良,让我懂得了信任与欺骗,让我懂得了劳动与收获……

舞勺之年,我对于读书便有了自己的见解。我深有体会的便是《解忧杂货店》这一本书了,这是我对东野圭吾的第一个印象,从那之后我便喜欢上了他的书。时空的错综复杂,人物关系的错乱,让人仿佛置身于时空交界处。他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人世间不同的境遇,让我感受到了在文字中蕴含着的人间冷暖,让我体会到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后来我开始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看许多古典文学名著,我从《西游记》中知道了人世之险恶和正义的力量,从《雾都孤儿》中知道了悲惨的命运并不能压垮我们的意志,反而会给人们一种锻炼和提升的机会,从《童年》中我知道了高尔基悲惨的生活和他那坚韧的信念……在那时,我喜欢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喜欢体会作者文字中流露出的感情,喜欢随书而心动。

书籍陪伴我走过了十三个阳春、清夏、三秋、九冬,我也在书籍的陪伴下慢慢地成长。我从书中了解了古代辉煌的历史,看到了战士们驰骋沙场的壮观场面,也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使我在未来人生的路上更加坚定。

董卿曾在《朗读者》中说过:“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我遇见了书,就遇见了世间的美好。它们可能平庸,可能绚丽,也可能会由内而外散发着彩虹般的光芒,但它们留给我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平凡的一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1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偌大的世界中,爷爷的一生平凡得就像一粒细沙,扔进水里却激不起一点水花。但他对这样的一生,却颇为满足。

立下壮志

爷爷还仅有八九岁,便跟着祖爷爷进了农田。虽说乡下的孩子此经历也不足为奇,但爷爷那时却已经立下了壮志。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金黄的麦穗儿在风中翩翩起舞,翻起一层金色的波浪。爷爷站在麦田间,稚嫩的脸上绽开笑容,他望着翻着金色波涛麦田,眼里一闪而过坚定的信念。他忽然抬头,像是做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他大声呐喊道:“以后,我要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麦田。”这坚定的话,震惊了田间的人,而爷爷,却只呆呆的看着麦田笑。

上学记

爷爷已经十三岁了,到了该去上学的年龄。爷爷一头乌黑的短发盖在头上,弯弯的眉毛下一双如灵泉般清澈的眸子中流淌着智慧的源泉。白暂的脸庞,颇有几分古代书生之气。爷爷当时是学校里的好学生,老师们手中的宝。可一次,爷爷的作业竟不翼而飞。在当时,学生不写作业是常事,可像爷爷这样的好学生突然不做作业了,老师也难以接受。这样的事接连发生,老师不淡定了,开始找爷爷谈话。爷爷态度坚定,他红着眼眶儿对老师说:“作业我做了,我没有撒谎,我也会证明的!”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老师不知是被爷爷的气魄吓到,还是出于对爷爷的信任,相信了他。爷爷当晚依旧认真写作业,不过睡觉时,他却假装熟睡。果然,不一会儿,便听到了动静。爷爷借着月光一看,竟是三爷爷。爷爷把他拎到祖爷爷面前。可想而知,三爷爷被狠打一顿,而爷爷则重新获得老师的信任。爷爷身着到处打着补丁的衣服,脚上的鞋也露出了脚趾头,背着祖奶奶亲手缝制的书包,完全一副好学生的模样。

辍学就业

爷爷读完初二便辍了学,那时他已有二十多岁。辍学后,他便重操旧业,干起了农活。他也完成了小时的愿望,有了一块属于他的麦田。他对那块麦田可比对自己还好哩!三十几岁时,由于祖爷爷朋友的介绍,他进了电力局工作。那时,有这么一份工作,也算是前途似锦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轻松。村子里电一停,不论何时,只要一个通知到村长家,爷爷便得立刻去工作。这份工作也特具危险性,爷爷必须爬到电线杆上,修理破损的电线。当时工具不齐全,随时有从上面摔下来的危险。由于这份工作危险系数高,爷爷并不热爱这份工作,没过几年,爷爷便辞去了这份工作。

回归农田

爷爷辞去电力局的工作后,又回到了农田。爷爷身着旧布衣,脚上是奶奶亲手做的布鞋,乌黑的头发笔直的竖在头上,一双黑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目光,黝黑的脸庞显得十分严肃。如果有八字胡,当时的爷爷与鲁迅长得有几分相像。爷爷扛着锄头,在田里忙活着,又是锄草又,是撒肥料的。在农活上,爷爷仿佛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他似乎精神十足,一天到晚呆在田里,他也觉得可以。即使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他也不亦乐乎!

田间互动

我站在田埂上,看着爷爷在田里忙活着。离家多年回来,爷爷依旧浑身干劲儿。他挥舞着镰刀,正割着猪草。脸上一片严肃,仿若此时他正置身战场,正在拼命与敌人厮杀搏斗。我看的呆了,只见爷爷手中的镰刀快速在草丛间穿梭着,一大把猪草很快被他捏在手里。他又俯身下去,左手手指将猪草拢在手里,右手飞快地穿过,就这样,一筐草很快满了。这本该由女人做的事,爷爷做起来也毫无违和感。从始至终,爷爷都是一脸严肃,直至抬头看见我,脸上才浮现出慈祥的笑容。我快步走上去,接过爷爷手上的镰刀。爷爷摸了摸我的头,俨然如小时候那般。我的心中划过一道暖流。

少年勤学,青年投身事业,晚年回归农田。你的一生平淡无奇,却在我心中激起层层浪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4感谢挚友——我一生的朋友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在青春的路口,身后总会有朵花为你默默开放,回头凝视,我对这朵花心存感激……

——题记

她像一朵飘离不定的蒲公英,风一吹就飘散四处,就好像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相识真的很晚,直至五年级,我才开始默默地关注她,觉得她也许能和我成为好朋友。六年级开学后,不知道为什么,她悄悄地加入了我们,我们也默默地认可了她。她很优秀,比我大一天,却总叫我姐,我总是欣然接受。

然而默不作声的蒲公英也会将我慢慢融化。

我并不记得时间了,只依稀记得大约是在冬天,在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语文书忘带了,现在大概早已被锁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了吧。我的心跌落至深谷,我的重点知识和中心全在书上抄着呢,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接下来,我慢慢冷静下来开始想办法。不知为何,我的脑海里竟浮现出她那张爱笑的脸。我很少给她打电话,当“滴滴……”的声音回荡在耳边,我总想放下。通了,接了,这只是短短的几秒钟,她甜美的声音说出第一句话时,我悬着的心落了地。接着就是她耐心地告诉我题,我认真地听着,写着。时间不声不响地悄悄溜过,半小时,四十五分钟,她几乎每说完一句话都要等我很长时间把它写完。她不但没有抱怨,而且还总是那么耐心。这漫长的四十五分钟弥补了我丢下的很多重点知识,可却浪费了她很多的休息时间。我觉得很抱歉,那些听起来酸溜溜感谢的话我说不出口,我只是匆匆地说了一声谢谢,她那依旧甜美的一句“没事”让我的心田温暖了很久很久……

我们的友谊飘离不定,蒲公英的绒毛纷飞散去。我们曾经一起欢笑,一起流泪,甚至还大声地吵过架,我们没有什么誓言,但我觉得我们注定会成为一生的朋友。

谢谢你,朋友,谢谢你带给我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日行一善,善行一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操场的一侧,有一大片绿化地,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我最喜欢这个地方,春天的时候,樱花开了,一簇簇,一丛丛,整棵树都是粉红色的,地上到处都是掉落的花瓣。让我想起了两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事情……

红领巾跳蚤市场开张了,我可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有点紧张。同学们从家里拿来已经看过的书,少先队大队部给我们每个班级设一个摊。我还被推荐微三2班的工作人员,另外两名工作人员是朱英、赵若若。我是财政大人——归我收钱。“生意”好得不得了,半个小时时间,我们的书都卖出去了。我来到樱花树下,在石桌上把卖书所得的钱整理一下。41,42,43……天哪,不行,账本上记着是98元,可我手上的钱数下来只有78元,难道是数错了?赵若若,朱英也来帮着数,还是只有78元。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想同学们交代呀!这时候,从远处匆匆跑来一个人,应该是六年级的。她走到我们跟前,说:“刚才我买了一本《草房子》,给你20元,你应该找给我15元,可我现在发现,你多找我钱了。那,这是多找的20元,还给你们……”没等我们说什么,那大姐姐放下钱就走了。哦,好让人感动呀,真的很感谢这位大姐姐。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今后,我一定要向这位大姐姐学习,做一个诚实善良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树叶的一生作文45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一棵魁梧的大树屹立在路边,其雄健的身躯引来路人的阵阵赞叹。可有谁知道,树的美还包括它的小小的孩子—树叶?人们只习惯于关注树干的年轮,可谁又会去了解树叶美轮美奂的一生

春天,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树干上的小嫩芽争先恐后地冒出来,穿着青绿色的舞衣翩翩起舞,嫩得出水的小叶子净化着已被严重污染的空气,流动着的绿色血液里,已经融入了奉献的精髓。

夏天,炎热的季节,知了在大树上“吱—吱—”地叫着,让人心烦意乱。大热天里,谁不想坐在房里,享受着空调和冷饮带来的舒适和惬意?可大街上还有环卫工人顶着烈日辛勤劳作,口干舌燥,挥汗如雨……这时,树叶挥挥手,把辛苦的工人召唤到树下,为他们撑起一把绿色的大伞,让他们感受到酷暑中的一丝清凉。

深秋,树叶渐渐枯黄了,显示着它的生命正在走向尽头。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地,生命的时钟到此停止。它们紧紧地贴着树妈妈的根,慢慢地融入泥土,做了大树的养料。小小的树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忘记感恩。

树叶,一个不起眼的生物,从生命开始到结束,一直都在奉献着。这微不足道的生命平凡而坚强,既不张扬,又不炫耀。而是默默地,五彩缤纷地,走过了它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好人一生平安作文650字_人物作文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看到明星们采取各吵闹啊,打架啊、低俗的、露骨等方式吸引大众眼球,以博得知名度或者大众欢心,我便为此行为而感叹:平淡惬意的生活远比喧嚣与繁华更有意义!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的我,今生今世是都不会选择那种逢场作戏,阿谀奉承,甚至出卖自己的生活。相比之下,雷锋的默默无闻、艰苦朴素、为人民倾注一生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啊!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能为需要的人送去一个微笑,送去一粒米,一粒盐,奉献我们的微薄之力,是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

妈妈家的邻居是个60多岁的大娘,眼睛有些昏花、耳朵也有些聋了,右腿又是老风寒。因为她身体的不适,没有人愿意和这样一个眼睛、耳朵、腿脚都不方便的人搭讪,怕说多了会引来麻烦。我每每看见她步履蹒跚、孤孤单单的坐在凉亭里,我的眼泪就会忍不住的流下来。我不想这位老人这样孤独的生活。于是每到周末,借着看望妈妈的机会,我都要过去和她拉拉家常。她说;“姑娘,有个人能这么近的和我说说家常,我心里真的很高兴”!看着老人幸福的摸样,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喜悦,充满了爱怜!

那是一个平安夜的下午,我坐公交车回妈妈家。一位大娘由于腿脚不方便,在下车的时候我帮助她下了车,并把她送到小区门口。路上大娘揽着我的胳膊说:“世上处处有好人,我快到站的时候就寻思着我怎么下车呢,这不刚想到这就遇见了姑娘你啊!要做个好人啊,好人会一生平安的”。是啊,“好人一生平安!”大娘的这句话至今都萦绕在我的耳畔。

人这一辈子,最开心的事不就是做一个好人吗?雷锋就是我们的榜样,22岁的生命尚可能做的到,我们成年人更应该能做得到。做一个好人在这个世上生活着,我们的心会更凝聚,我们彼此分担着大家的忧愁与烦恼,那么所有的人也就不会再有忧愁和烦恼。人们之间会更祥和、生活会更惬意,更美好!

希望世上的人都做一个好人。

好人一生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诸葛亮,我一生追崇的偶像高二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军事让我一直崇拜,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位近似神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留给后世一种震惊;

纵观您的历史舞台,是从三顾茅庐开始展开的。不经意间,那刘备将您这条深藏多年的巨龙给引了出来。

“未出茅庐,尽知天下事!”这已可看出您是个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从您忠诚地追随刘备起,便为兵家史添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您用兵惟妙惟肖,作战一反常态;专以奇兵制胜。直教敌人抛戈弃甲,晕头转向;闻风丧胆,防不胜防。借荆州,戏周瑜,舌战群儒,坐收渔翁利;擒孟获,收姜维,力敌众叛,直捣乱贼窝。火烧赤壁,败曹操于华容道;巧摆空城,退司马懿千万兵…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您戎马生涯,征战无数,但无不赢得从容,赢得潇洒,赢得慷慨,赢得大快人心!

扶危济困,为百姓惩恶扬善,刚正不阿,为尘世除暴安良…行军作战之道,治国安邦之理,您都懂!所以平生您以身作则,赏罚分明,大公无私。一生都致力与敌人斗智斗勇,为战乱时代开拓光明而努力。

一条忠心,誓随汉室,三十六计,力挽狂澜。您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风火三国的统一。神乎其神。您这种种烁古耀今的成就,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之大智大勇,亦将成为我一生的崇拜。

可怜可恨,苍天无眼。后汉不继,形神亦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欲借东风吹愁去,天公不惜才;而今魂沉五原不复在,人间天上不相来……

但只闻:“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赤诚师表扬万世,千载谁与博功名?”

您的身影,早已埋没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里。我唯一可以寻觅的,也就那一卷三国英雄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