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教学反思(精彩20篇)

浏览

1603

作文

1000

难忘的第一次作文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它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我们的快乐与烦恼。它们像一只只美丽的白帆,留在我们的记忆的海洋,像一个个带着快乐的足迹,遍布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我最难忘的“第一次”就是养兔子的经历。前些日子,妈妈在田园里抱回一只小野兔,它全身都是灰褐色的,瘦小的可怜,妈妈说把它送给我了,我高兴极了。连饭都没吃,就去给小兔子做窝了,我把一条柔软的小棉被垫在箱子里。

最后把小兔子放进去,它在箱子里蹦来蹦去,红红的眼睛李充满了惊恐和敌视。它的耳朵上溢出了血,我知道它受伤了,又赶紧小心翼翼地给它包扎伤口,悉心照料它。该给它喂饭了,它该吃什么呢?给它水,它不喝,没法子,我只好把吸管塞进它嘴里,给它挤酸奶喝。喝完奶,我把它放回窝里,又在箱子上盖了一层棉被,才去睡觉。从此以后,我和小兔子形影不离,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先看看它。它成了我最好的玩伴,在家只要看不到它,就好像缺了很多东西,这个小东西呢,只要看到我就会蹦蹦跳跳地来到我身边,哪怕是在吃草,多可爱呀,我越来越喜欢它。

就这样,小兔子陪伴我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渐渐地,它的伤好了,也吃胖了。我知道它该回家了,我把它送到田边,一遍一遍地抚摸它,强忍着泪水把它送走了,我朝它的背影用力挥挥手,许久,不忍离去。“第一次”养兔子让我学会了关爱,让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对待,动物和我们人类也可以建立感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难忘的第一次作文550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天很凉爽,老爸决定去爷爷家住几天,帮爷爷做些事,我也开心地跟着去了。

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小伙伴的淳朴热情,让我乐在其中。

一天晚上,我在旁边中学操场上跟小伙伴们玩。突然,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说:”文杰,快点回来,天色不早了。”我听后,对爸爸说:”这条路我怕,你来接我。”爸爸说:“我有事,你自己回来。”我不得不鼓起勇气独自回家,往回走着,胆战心惊。

记得刚回爷爷家的时候,就听说这条路聚集着好多癞蛤蟆,身上的疙瘩又多又毒,身体又大,超难看,踩上去,会不会恶心死?无论谁走这条路,都要家长跟上,要不就会被吓死。想到这儿,我不敢往下再想,怕一会儿死的癞蛤蟆鬼魂附到我身上。转念又想起爸爸以前说:”癞蛤蟆怕人,不是人怕癞蛤蟆。”我就故作镇定,大摇大摆的往前走。

走了一会儿,夜色渐浓,但凭我的好眼睛还是依稀看见有一只蛤蟆好像朝我跳来,我猛地住了脚:是继续往前走,还是回去呢?犹豫片刻,自言自语:“书上说不走回头路,不能放弃,要克服种种困难,蛤蟆是怕人的。”接着我捡起地上的一块大石头,向蛤蟆扔去,结果把它砸死了!我勇气大增,又捡起许多石头,看见一个砸一个,最终,我走出了暗无天日的小黑路。

回到家,我给爸爸讲着我回来的故事,爸爸说:“好样的!你克服了困难,获得了你从没有得到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难忘的第一次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日月如梭,蓦然回首,我已快上四年级了,念及过往,不胜唏嘘。那人生的长河上的无数个第一次,就像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一幕幕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第一次戴上红领巾,一直使我不能忘怀。

在一个阳光洒满大地的一天,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没有想到校长在给我的同学发红领巾,而我却迟到了。我很自责,因为前一天,老师说了七点半要准时到校。校长生气的大声说:“你怎么迟到了,请出去!”我强忍住眼中晶莹的泪水,默默地走了出去。

下课了,我一个人走在小路上,心里想:“为什么我要忘记老师的话呢?为什么呢,我知道了,是我没有用心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我很难过,为什么我一个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会不听老师的话呢?这时,同学们都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从我身边走过时,我的泪水不争气地掉了下来,落在了我雪白的衣服上。

我调整好我的情绪,心里默默地想:“没关系,下次再努力,是没有关系的。”这时,我看见了一个孩子趴在路边哭泣,嘴里不停的喊着妈妈。我赶忙跑了过去把他抱了起来,不停的安慰他,陪伴着他,一直等到孩子妈妈的到来。这一幕刚好被校长看见了,他温柔的把我叫到办公室去,亲自帮我戴上了红领巾,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佩戴红领巾。

一阵微风拂过,红领巾随风飘动起来,这一刻,我觉得鲜红的红领巾仿佛在对我招手,在冲我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难忘的第一次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中有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吃药”,“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吃药”,“第一次走路”……我的第一次也很多,而一直萦绕于心的是第一次挣钱,让我永生难忘。我的第一桶金是产生于那个美好的下午……

星期五下午,我放下了书包,心里觉得心旷神怡,于是我便出去散步。真是鸟语花香!我走着走着,脚下忽然踢到了一个塑料的矿泉瓶子。一个奇妙的想法在我脑袋里萌生了:我可以多捡一些类似的瓶子,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收集起来,交给回收站。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挣一些额外的零花钱。哈,这样真好就不用叫奶奶给零花钱。

于是,我开始每天要同学喝完了的矿泉水瓶子和存起自己喝过的空瓶子。有时一天就能收集好几个呢?不过有时一个也收集不到,这样平均下来每天能收集4、5个瓶子。两个星期下来我就收集了三四十个瓶子。于是就把我的战利品交给了奶奶,奶奶好在第二天赶集的时候帮我把它们买掉。瓶子本是一毛一个,现在变成了一毛两个了。奶奶把卖瓶子的钱给了我,我拿着这一元五角钱,它虽然不多,但我的心里仍然是美滋滋的。就这样我挣得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一个平凡的矿泉水瓶子也能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为人类服务。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以它们为好榜样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做一片绿叶吗?而不是做只求个人利益的鲜花呢?我想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这样去想万物,那么人类不会想恐龙那样灭绝,我们将会永远生存下去,地球会更美好清新,会永永远远的绕着太阳运转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难忘的第一次作文350字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围棋比赛时候的情景。

比赛地点在青田县实验小学。早上一过来就发现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我仿佛进入了一个黑与白的战场,每个人都是准备出征的战士。

比赛开始了,我越战越勇,连胜了四盘。这时我开始骄傲了,结果连输了两盘。

到了第七盘我开始紧张了,我怕自己还会继续输,所以这盘棋我很认真地琢磨着每一步怎么走,不发生一点差错。这时对手开始对我不不紧逼,我记得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可他却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不迫地应对我的攻击。双方的妻子纠缠不休,难分优劣。到关键时刻我攻其不备,下了一手好棋。最后数子,裁判说我赢了,当时我简直乐坏了。

最后,我取得了第三名,得到了一个奖杯。拿着奖杯我心里很高兴,也得到了一个教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叙事作文难忘的第一次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前一学期,刚期末考试完,我一回到家,便去厨房看外婆给我煮饭没有。突然我想到;‘‘啊,外婆不是说今天要回老家,叫我自去买泡面吃吗。’’可是,我又想;‘‘刚刚才到家,又要下去买,七大七楼呀。’’于是,我心血来潮,脑袋便冒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自己煮饭’’。

‘‘自己煮饭’’对于这个从未进过厨房的我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哟。但好奇心驱使我一定要去煮。

我先跑到饭厅,看到餐桌上还只有一碟香肠片了,于是,我只好到厨房去炒一个菜了。

走到厨房,我东张西望,终于在桌子下面找到了一包莴笋和一包生菜。于是我提起莴笋,把莴笋叶子一片一片的摘下来,洗干净后切好。快要开始炒菜了,我的心砰砰跳个不停。我想着;‘‘炒出来的菜好不好吃呢,是咸了还是淡了呢,或者是很好吃呢……哎哟,管它呢,拼死一搏吧。’’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先把锅烧辣了,再把油倒下去。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油没有冒泡泡了就把菜倒了下去。好奇怪,局然锅里还冒起了一大束火,我被吓得手足无措。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过了一会儿,锅里的火才熄了。我急忙跳起来,跑到锅边,可是来不急了,菜以经糊了一大半了,于是我把糊了的丢到了垃圾桶。再把火关了,把盐放了一点点,可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还要放一点点,于是,我又放了半勺,拿到餐桌上。当我准备拿碗盛饭时才发现,结果饭还没煮呢。

于是,我又跑到厨房,我准备做红苕饭。我削好几个红苕,再把米淘了。我把米倒进了电饭锅里,再把红苕也倒进了电饭锅里。然后把从保温按到了煮饭……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饭跳了我乐悠悠的跑到电饭锅前,心想;终于可以吃饭了。’’于是,我急忙去拿碗,舀了一大碗。然后把碗端到了餐桌前,我立刻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还没吞进肚里才发现红苕是生的,我切得太大块了,所以没蒸耙。我想;哎,将就着吃吧。’’于是我又去夹菜吃,刚一沾到舌头就吐了出来,原来菜很咸,而且又冷了。那时,我真想哭,;‘‘怎麽老天爷和我作对呀。’’这时,外婆回来了,她看到我沮丧的样子,一定还没吃饭,于是,立马就去给我煮饭了。

这是我第一次煮饭,也是几个月前的事了,直到现在还像昨天发生的,一直在我脑袋里转悠。是呀,人生有许多的‘‘第一次’’。你的‘‘第一次’’也许做得不是很好,但,只要你勇敢的去做了,你的‘‘第二次’’就一定比‘‘第一次’’做得更好。

[叙事作文难忘的第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难忘的第一次小学生作文450字_叙事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总在反反复复地做很多事,但刻骨铭心的总是第一次

回到老家的我日子过得很逍遥自在,因为爷爷奶奶很宠我。可毕竟我已经长大,要帮家里干农活。农村了,过了初三就要干活了。我是第一次下地干活,心中很恐惧,但强烈的好奇心让我对第二天的工作多了那么一丝期待。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好像今天的我要干一番大事业。早饭后我们正式穿装备:一个耙子,一个背篓,一个草垫,仿佛专门为我而造,每一样都那么合身。

今天的工作是背煤灰,我背上了不太满的一篓,目的地是我家农田。起初我不会用耙子,走到了路的三分之二时,我坐在一个很矮的石阶上休息,背篓却往后仰去,我使出吃奶的劲儿才挽回败局。于是我决定一鼓作气走完剩下的路程。可我走着走着步伐却越来越沉重,每走一步都像踏上了人生巅峰,我咬牙坚持着。可这时周围的小草好像活了,每个人都在嘲笑我。连我家的亲戚都各个摇着头嘴里念叨着:“不行啊,真是从外面回来的,干不了这活啊。”我沮丧了,连背上的背篓都不安分了,扭动身躯,草垫甩着尾巴。

这时,妈妈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她的笑容让我重拾自信。忽然,小草微笑了,背篓安生了,草垫也不动了,我又鼓起勇气,走向成功的终点。

人生就是这样,失败并不可怕,坦然面对失败就可获得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过后的成功才是最值得喝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全文共 48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上还有什么不足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启示,希望能帮到大家!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农村中学的写作教学实际,分析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反思当地的教学实践,指出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大误区并分析“误区”形成的原因。为走出这三大误区,语文教师必须在新课标指引下,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变“要我写”的消极应付为“我要写”的积极主动;再以“抓立意”为宗旨,以“作文评价”为媒介,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到成长和成功。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误区;激发兴趣;抓立意;重评价;促成长

从事农村语文教学近二十年,笔者亲历了传统语文教学到新课标语文教学的变革。欣慰地看到学生语文素养正在逐步提高,同时也忧心地感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作表达能力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为改变这一状况,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有意识地对本地区几间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现状做了调研和反思,并与同事们一起致力于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到九年级学段作文教学做了明确的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正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更因为写作能力的考查在中考中占百分之四十的比重,让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是毕业班的任教老师视为提高成绩的堡垒。就是在急于攻破这座堡垒的“战役”中,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逐渐陷入以下三大误区。

(一)文体写作的单一性

初中阶段,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能写记叙文就能应付中考,写好记叙文就能决胜中考,而花时间教学其他的文体是费时费心,徒劳无功。于是,只训练学生写记叙文,基本不教授也不提倡学生写其他的文体。尤其在农村中学,因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表达能力相对较低,这种做法就更普遍了。

步入这一作文教学误区的主要因素是受中考作文命题的影响。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对中考作文考点的规定是: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能写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近十年来,广州中考作文题型都适合写记叙文。如2008年的《又见枝头吐新芽》、2009年的《其乐融融》、2010年的《奖励自己》、2011年的《游戏》、2012年《改变一点点》等,尽管写作要求里有注明“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但这些命题从记叙文文体切入可以很稳当地组织一篇600字以上的考场作文,从议论文文体切入却较难把握,从说明文文体切入根本就无法成文,更何况有些文题还就只能写成记叙文,如《又见枝头吐新芽》、《其乐融融》等。这就使得我们的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只要教学写作记叙文,在中考考场上作文就可以万无一失,至少可以拿个及格分。其次是受前几年流行的“写作可以淡化文体”的说法的影响。“淡化文体”之说引起了一部分教师的误解:认为中小学生写作不需要有文体感,不必讲究文体的格式,既然这样,也就没必要再学习写作其他的文体,师生都落得个轻松,何乐而不为?于是乎,从七年级开始,就只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而说明文和议论文基本不做要求。

“初中阶段只学写记叙文就行了”这一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老师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还学生写其他文体和常见应用文的权利和能力!

(二)写作教学的无序性

很多教师上作文课没有作文教案,没有对作文教学进行学期计划安排,课堂随意性很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⒈作文教学的随意性

相当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随意性问题。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时间安排的随意性。这节课不想讲新课了,就抛个题目、发句话给学生“这节课完成什么什么题目的作文,45分钟堂上完成,字数在600字以上”;有时能做到每两个星期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堂上作文;有时却是一个月都不要求学生练笔。二是课程内容安排比较随意。教师一般是在决定堂上写作的当天才去思考决定写作题目;或者是今天在哪个资料上看到了一个很有新意的作文题目,教师自己可能还来不及好好地推敲,就急不可耐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动笔写作,更谈不上有规范的作文教学设计。这些教师,对“课标”中关于写作的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除了“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之外,其他的都能做到。但这种没有计划和针对性的作文训练模式,只是完成了作文的次数而没有顾及学生作文水平的真正提高,也很难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的随意率性的教学行为反馈到有些学生眼里,可能就成了写作文只是“凑够字数,完成次数,上交充数”而已。

⒉缺乏有序训练

写作是一种表现和创造能力,在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属于比较高级的能力,需要以其他能力为基础。同时,写作还与学生心理发展机制有关,还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应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课程标准写作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这种思想。但具体到写作教学上,教师就甚少能按照课标的要求,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组织作文教学。甚至连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都难以一一落实到教学中。如果以上环节未能很好地实施,本还可以通过作文批改、讲评来弥补不足。但不幸的是,这道最后的防线到了一些不大负责任的教师眼中变成了有名无实。作文批改、讲评基本处于信马由缰的盲目状态。学生的习作一学期能被老师批阅四次已经是很荣幸了。至于偶尔有之的作文讲评,大多时候也只是说说错别字、病句的大致情况,读一、两篇范文而已。

写作教学内容的随意、无序,写作教学形式的单一、枯燥,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勉为其难,写作兴趣无法激发,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三)对写作素材积累的无要求性

近些年来,教师对学生的课外积累渐渐淡化到不作任何要求。笔者为这一语文活动在初中阶段的流失而深深痛惜。这不是语文教师的不作为,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孩子挤不出这个课外时间来做这个似乎跟提高升学分数关系不大的事,他们每天被迫要把自己埋在能立竿见影的题海中,加上网络文化的浸蚀和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的影响是造成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完成这一项“系统工程式”学习活动。最初的时候,教师是有把这一活动布置下去的,但由于大部分同学无法做到,即便是做到的,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实在的价值,渐渐地,教师只好无奈地放弃这一要求了。笔者正是经历了从“坚持到放弃再到重拾”的过程。

在《新课标》指引下,笔者坚持实践以下三个作文教学理念,走出了三大误区,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

(一)激发“我能写”的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领悟“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的内涵,绝不能陷于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功利之中。

曾经一段时期,笔者总是翻阅大量的资料尤其是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收集自认为命题新、创意深、价值大的作文题,通过编排顺序后,便模拟中考考试的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一一完成。但如此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更畏惧写作了。因为,他们感觉那些作文命题太深刻,离他们的生活实际似乎很远,每次好不容易憋出一篇作文来,又让老师划掉了一大堆,一说用词不当,二说叙事不具体,三说中心不突出等等,所以,一到写作文时,就有畏难的情绪。到第二学期,笔者改变了策略,开学初,便让每个学生自己写三至五道作文题,再经过师生们共同筛选后,由老师结合课本中的写作要求,根据本期的教学安排将题目有序归类安排十次课堂写作,课余同学可以自由写作抒怀,要求每星期坚持交一次周记,变“要我写”为“我能写”,“我要写”。半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在45分钟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作文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生活,时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激发“我能写”的自信。写作安排上,一定要注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感即发。他们乐意写,一切就好办。

(二)抓立意,促成“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突出了“立意”,更加鲜明地提示:“文以意为帅”。正所谓“练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注重立意,其实质是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

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作文教学,既抓立意,又促育人。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让作文教学呈现出开放的状态。把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巧妙地贯穿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并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收获成长,享受成功感。例如:过去语文课开设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的欢迎。但由于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因为中考、高考都不考,具体操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时间一紧就被挤掉。通过对作文教学的不断探究,笔者不再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分数,而是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重视学生的“人”的发展。所以,坚持开设这一活动,这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用心灵、用真诚与人交流和沟通。就在这关注、交流和沟通中,学生们展示了自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心智,形成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以上这些,正是我们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有了它,还用担心学生写不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立意深刻”的文章?而他们的心灵也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写作中接受了洗礼,收获“知识”与“人文”的双丰收。

(三)“因材施评”,关注成长

以前的作文教学通常是由老师批阅学生作文,走“打一个分数写一句批语”的套路。而那些评语大多是笼统的词句,诸如:“优”“良”“语句较通顺”“能围绕中心组材”等。这样的评价没能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更没有让学生积极互动参与进来。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新课标建议我们写作评价要“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提倡从实际出发,进行多元化评价”,做到“因材施评”,让学生在作文评价中体验到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评价形式方面:根据文题的不同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来确定评价方式。笔者认为师生互动共改是比较科学的评价方式。具体操作中笔者往往将师评与学生互评融合起来,先让同学之间相互阅读和评价,相互讨论作文的优缺点,然后,同学们对争辩未定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并给出对应的指导建议,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掌握评改作文的本领,使他们不但会写,而且会改,完善作文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

2.设置分层评价:学生存在认知和感官以及思想上的客观差异,作文是学生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学生写作能力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稍微松一些,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对写作能力好的要严格要求,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以求更上一层楼。教师还应该做到对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有一次面对面手把手的写作指导;让每一位学生至少有一次作文哪怕是一个片段能在班上宣读;将每次的优秀作文或某方面表现突出的作文装订成册,在班上传阅。注重以激励为主,让每个同学体验到创作的成就感,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写作中成长起来了!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展开作文评价,都要遵循“眼中有‘文’,心中有‘人’的原则,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温儒敏。关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语文建设,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作文教学反思范文

全文共 7753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赛中有位老师的参赛题目就是《写作中的文化思考》,在他看来“有文化”的写作应该是“有思想”的。我们的中学生写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思想,没有自己的话语。我对他这样的判断是赞成的。由此我想到“也”跟一跟这位老师的风,于是就把“文化”两字嵌入我的述评标题之中。我想,中学生作文缺少文化品位是否跟中学作文教学缺少文化品位相关呢?简单说,中学作文教师以“文”而使学生有所“化”之境界、层次太差了。

我可能是这届比赛大会中唯一的“观察员”。我不想虚伪地说是学习者,我是地地道道的“观察员”。我非常认真地听了高中老师全部的比赛课程,毫不夸张地说比评委听得还要认真。现在,我将用冷峻的刀笔对这些比赛课程进行剖析。即从这些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精英的教学行为去认识教师的社会存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及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的内涵及其价值,执教者的素质——从态度到能力,甚至包括他们教学中的习惯话语“非常好”、“很好”——无一例外对学生不绝于耳的夸赞,这已经成为具有某种文化意味的模式。这种充斥课堂的溢美赞语令我这个局外人感到有些虚伪。如果我们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纷围中成长,我对他们的未来深表担忧。当然,这还是小问题,是枝节。但在这里可以体会出他们的心理状态。其实这一切都集中于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不懂而教”。

一、当前提就错了的时候,这样的课堂教学还有啥用?

讲台上,大屏幕打出“例证法的运用”几个大字。

随后字幕打出:论点——“苦尽甘来”。

然后老师依次讲出高尔基瘫在床上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师指出这是学生写作中的原稿);爱迪生苦苦寻找制造灯丝的材料;明人宋濂忍受寒冷借书抄书成为大文学家;李时珍走遍各地爬山涉水,向农人、牧人、猎人寻问草药,最后写成《本草纲目》;王羲之写尽十八缸水成大书法家。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探讨哪个事例能用,哪个事例不能用,而且在使用时如何紧扣论点加以分析。听课教师在静静地听,认真地记。

我要问的是“苦尽甘来”可作论点吗?

我们说:论点是论者的一种主张、思想、看法等等,这是常识。而“苦尽甘来”它不是思想,不是看法,也不是一种行动办法。它是对一个行动者艰苦奋斗之后终于获得成功并享受成功这样一个过程高度抽象的概述。“苦尽”之后“甘来”,这是讲述“过程”。这个错误愁人处不是观点有问题,而是我们老师不认识“论点”的性质。

课后我与听课学生交谈,对这个“论点”提出否定。学生开始不理解,我给他讲——“只有吃得苦中苦,才有可能得到甜上甜”,这是根据俗语概括出来的一种“思想”、“价值观”、“做事的准则”,论述“吃苦”与“得甜”的关系问题,这可以作论点。而“苦尽甘来”是对持这种人生观奋斗并获成功之人奋斗过程的概括表述,它对人不具有思想性启示,不是一种道理。因为“甘来”,可以通过艰苦奋斗获得,亦可通过其他手段来争取,比如“投机取巧”,“嫁个好男人”等等。具有不同人生观的人,会走不同的道路。学生听后说,“啊,这节课白听了!”

二、在关键的时刻就是跨不过学生所知这道“坎”

参赛课程题目:《援譬设喻》。中心内容是讲如何打比喻。

首先说,这个题目就有问题。“援”,它的本字是“爰”,它是指用绳子将人    慢慢地拉引上去,后来演变为“援”。“嫂溺援之以手”这句话大家都知道。由此有了引申意义即“引用”之意,如论说文写作中“援例以证之”。“设”,《说文》曰:“设,施陈也。”本意就是安排、布置。由此引申意义为“筹划、制定”,“设法度以齐民”及“想法设法”中的“设”就是这个意思。我以为,我们平常说“设喻”,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安排比喻,而应该有“制”喻的思考。从“制”字理解,那么就与如何打比喻相统一了。但“援譬”,只能理解为“引用”,它本身没有“制”的内涵,因此说“援譬设喻”与讲如何打比喻不通。

讲过这个标题之后,再谈这堂课是如何进行的。

老师在讲述生动的比喻过程中引导学生与之对话,即如何打比喻。老师问:“打比喻应注意啥问题?”学生逐一都非常准确地说:“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要用常见的”,“要用有相似地方的”。于是老师在黑板总结出打比喻应注意的问题——“熟悉”、“相似”等等。

这是打比喻的一般道理,连初中生都知道。课后我问听课的同学:“老师讲的这些东西,如果你不听课是不是已经会了呢?懂不懂呢?”学生回答说:“知道,懂。”我又问“怎样把比喻制作得更好,或者说怎样从思维的方向上,超越目前所知的范畴制作出审美价值相对较高的比喻,你懂不懂呢?”学生回答:“不懂。没有听过这种分析。”这就是说,我们老师只讲了学生知道的东西。而学生不知道的,他却没有讲。因此,我怀疑在关键的时刻,他们没有能力越过学生所知这道“坎”。

与《援譬设喻》课相接是《以文学的名义——陌生化语言训练》专题。这位老师讲课的部分内容是上一课老师讲课内容的继续,其中讲到“立象”这个题目时,举例“老照片是……。”这位老师讲出一个原则——“风马牛不相及”,这句话我印象很深。我以为很有道理,从对方法的表述上有启发性,也有操作性。比如说:“老照片——我过去的时光留下的脚印。”“脚印”与“老照片”,“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你说:“老照片是不连贯的电影记录片。”此“片”与彼“片”,都是“片”,不美,形象相近,缺少诗意。

但这位老师所讲“风马牛不相及”不具有理性的意义,因而大大降低了它的指导性。比前者虽然有了一点儿超越,但仍然没有攀上“理性方法论”这个台阶。

下面我来给他们作一个总结升华——“异质构喻”,解释一下:在异质的世界里寻找与被表现事物对应的表现事物,在一定的界限内,被表现的事物与用作表现的事物,两者距离越大,文本的审美价值越高。

我们常用“牛饮”、“狼吞虎咽”、“猴急”说人,这都是“异质构喻”。

乔治·布洛克说:“当诗人吟诵出‘燕子像剪刀似地掠过天空’时,他实际上已经在一把锋利的剪刀和一只在天空中迅速疾飞过的燕子之间找到了共同点”。

我以为,上述两位参赛人的讲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应该跨越学生所知这道“坎”而跻攀上我所讲的理性平台,这样的教学课对学生才有意义。

只提出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可以说是这届教学大赛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缺陷。在不能跨越学生所知这道“坎”的问题上,我再剖析第三位参赛者的课程。当然我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因篇幅问题不能展开论述。

话题《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的主讲者兴高采烈地启发学生以现有的熟语为由头提出了许多与熟语本身内涵相异的新思想。比如“东施效颦”,本来是批评东施姑娘不顾自身条件一味模仿西施的行为,结果弄得自己丑态百出,然而老师启发学生提出“模仿是创新的开始”;比如“飞蛾扑火”,本是批评飞蛾不识火的厉害自寻死路,然而老师启发学生讲什么“勇于追求光明”。老师所讲“另一扇窗”就是所谓“逆向思维”。可是要追问 “怎样”具体展开思维,“逆向”提出问题?令人可笑的是老师讲到这里时大屏幕上打出了敦煌壁画中一位反弹琵琶的飞天美女神象,画面的确是很美。但是,从这反弹琵琶的画作中就能让学生明白“逆向思维”的规律吗?在花俏甚至有点喧闹的课程过去之后,留下的仅仅是一个干巴巴的“逆向思维”概念,还有一幅“反弹琵琶”画像。这就是当今中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文化性之所在。

其实,“逆向思维”在哲学上讲就是“两面思维”中的一面。罗马神话中有一位神叫雅努斯,他就长着两付面孔,人称“两面神”。“两面看”有许多思维路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有各的走向。这里仅以“调查与发言权”为题讲其中一个逆向思维的路子。

说到这个话题,一般人马上会想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的话,具有普遍性。但是,反过来还可以再问“有了调查就一定有发言权吗?未必也。”比如调查王熙凤阴狠歹毒的霸道作风,选择贾母、王夫人,选择贾宝玉、薛宝钗,选择平儿、袭人,这些人不是王熙凤的至亲长辈,就是她的至亲平辈,再不就是她的亲信下属。从他们这里能问出什么来呢?尽管代表面挺全。从“有发言权”到“不一定有发言权”两种命题的提出,这里的“逆向性”就是“两面思维”之一的“‘普遍’——‘特殊’双向思维”。“有发言权”讲得是一般、普遍规律,“不一定有发言权”讲得是特殊、个别。所以,我们看事物既要看到普遍的一般的规律,又要注意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的训练,必须进入到这种理性训练的境界对学生才有意义。

三、游戏写作,教坏学风

在《淘课本之米,为巧妇之炊》的话题讲课中,我吃惊地发现中学生的不良文风及不良学风是怎样来的,可以说是他的老师教出来的。先请大家看一看这位老师讲课的主导例文:

作文题:请以“诱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

[1]蓠笆那边/有草莓一棵……草莓,真甜!

如果(上帝)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

——狄金森《蓠笆那边》

鲜红的草莓就是诱惑,诱惑国之大,上帝都无力抗拒!而茫茫人世、滚滚红尘中,金钱美色、香车宝马、功名利禄等诱惑无处不在。为诱所惑者,如飞蛾扑火、身败名裂;抵制诱惑者,藐权贵如草芥,视金钱如粪土,名垂千古。

[2]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勾践任用文种与吴国讲和,表示甘愿成为吴国附庸。吴国重臣太宰嚭在越国钱财和美女的诱惑下,利令智昏,反而在夫差面前大讲越国的好话。而夫差也被西施的美色弄得晕头转向,亲小人、远贤臣,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哪还有心思理会朝政?吴国的君君臣臣在诱惑面前吃了败仗,虽拥有号称十万的大军,却落得个被三千越甲踏破吴宫的可耻下场。

[3]面对诱惑,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

[4]他无望地盘坐在路边,容颜像枯干了的木柴。他面前放着一只残破的碗,空的。他那无助的双眼似乎在乞求每一个路人:行行好吧,施舍一点吧,我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这时,一个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弄来了一碗饭菜,远远地放着,用唤狗一样声音对他嚷嚷:“来,吃啊!”乞丐坚决地摇了摇头。这个锇死的乞丐告诉我们:在诱惑面前,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5]大帅哥邹忌面对巧言令色的诱惑,清醒处事,悟出了讽谏齐王的治国之道。陶渊明面对官职的俸禄,大喊一声:“我决不为五斗米折腰!”且不说那在国家大义面前最终拒绝了母爱私情诱惑的赵威后,也不说那面对楚国相国的官帽头也不抬的庄周先生,单从那司马迁对皇权意志的抗拒中,我们便能感受到“史家之绝唱”的浩然正气!

[6]面对诱惑,有人安贫乐道;面对诱惑,有人成就理想。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7]学者朱自清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面对美国人施舍而来的救济粮的诱惑,他毅然绝食,宁死不屈,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8]“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在痛苦地思考着生与死的问题。对于弱者而言,生之艰难,也许死亡就是一种诱惑,有的人也许抵挡不住而寻求解脱。而史铁生的这句话表明他是一名抵挡诱惑的胜利者,是生活的强者。

[9]无论是英雄,还是智者,能抵制诱惑就一定具有伟大的品格。

[10]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各种诱惑层出不穷的今天,中学生应如何抵制诱惑,不为物质所诱惑呢?那就“打开窗子,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罗曼·罗兰《名人传》),我们应该像英雄一样,正直、仁慈、无私,保持纯洁高尚的心灵,做一名拒绝诱惑的中学生,绝不做被外物驱使的奴隶!

讲课老师就是利用这篇文章做例子,给学生示范如何运用从课文中积累的材料,并且进行了这样的归纳:

概述评价,表明观点。联想想像,神思飞扬。

刻画场景,细节动人。列举排比,气势非凡。

引用名句,增添文彩。

而我,宁肯把这篇例文当作反面的典型,在讲不应该这样写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怎样以严谨的态度使用所学的东西,尤其是在拿不准的时候要到文本中去认真核实。在议论文写作中,我反对将课文资料做“文学化”的“联想想像”;我反对将课文资料添油加醋,编排“细节”;我反对将课文资料一股脑“列举排比”在文中。这篇例文是这位参赛选手“歪经”指导下的“歪文”。两者互释互训。

诱惑,是指人受某种事物的吸引而使自己的心智迷乱。写这篇文章,理应面对今天纷繁复杂的社会,写出人们应当怎样面对生活,保持理智,这样的文章才有实际意义。

然而,参赛老师所推崇的例文距离今日现实太遥远了,这是一篇典型的掉书袋文章,光人物就有十多人,充满了书柜的霉气。

可以说,这篇文章不是讲课人所言“淘课文之米,为巧妇之炊”。“淘”者,澄汰之谓也。洗去杂质,留下精华。这篇文章其实是“堆”米,这是老师所谓“列举排比”之法的典型劣作。这种“列举”是不管“米”合适不合适,乱“堆”一气。比如赵太后送儿子去做人质,其实就是为大爱而舍小爱,怎么胡乱说什么拒绝“母爱私情诱惑”。司马迁,何曾受到什么“诱惑”,他是因与李陵关系甚好且认为朝庭对李陵不公说了几句辩解的话而已,算不得抗拒“皇权意志”。他的遭遇与什么“诱惑”不搭界。

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胡编乱造,对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极其轻率的改造。比如朱自清仅仅是不领美国的“救济面粉”,但并没有“绝食”。还有对那个饿死的乞丐所谓的“想像”、“刻画”,在有历史知识的读者百前,显得很是滑稽可笑,不具有任何说服力。

讲课老师开始说这是从《礼记》中的记载而来。但查《礼记》原著,其记载如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衭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因不食而死。

课后,我曾与讲课人说,《礼记》所说“左奉食,右执饮”这是很诚执的助人态度,只不过喊了一声“嗟”而没有说“请”显得有些粗鲁,那位饥者因此拒绝帮助而饿死不值得尊敬和崇尚!对古人这种所谓“尊严”需要重新认识,不能以此律今,今天有几人认同他呢?这是地地道道“死要面子”。学生那种所谓的“细节”描写,是在按照自己的需要修改史记。讲课人辩解说:“是从孟子‘鱼我所欲’一节而来。”确实,这位教师在讲课时说到“一箪食,一豆羹,得则生,弗得则死。”但孟子仅仅是说“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在《孟子》书中,并没有说乞丐因此而饿死。很显然,例文中乞丐之事是作者将《礼记》与《孟子》两书中的资料合而为一,重新编造而成。这样使用课文的材料是不妥当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礼记》所记也好,孟子所说也好,那种为了一点儿面子的事而拒绝生存,这与今日人们的价值观相差很远。此外,这篇谈拒绝诱惑的文章本身就表现出作者受“诱”而“惑”,他受“高分”的“诱惑”置历史事实于不顾恣意修改!这种为了自己的需要说大话、编历史的学风、文风是可恶的!

四、教者缺乏基本的写作示范能力

老师讲作文,并不要求他一定是写作高手。但是,他必须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说在讲述如何写作的时候,至少能作出准确恰当的示范例子来。然而在这方面,我却看到了许许多多负面的例子。

在《议论文论点与论据——从“功亏一篑”谈起》课例中,参赛老师在解释什么是“功亏一篑”时候,讲了两个例子:

其一,一个自行车赛手即将获得冠军。但是,在他距终点很近的时候,与另一个赛手相撞。他与冠军失之交臂。

但是,这个例子不是“功亏一篑”,而是“功败垂成”。“功亏一篑”,是指为山九仞,由于他自己的原因,未能坚持下去,最终还是缺了一筐土。“功亏一篑”这种失败,人们更多还是从行为主体去反思。而“功败垂成”,虽然也是说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但其原因却是多种的,可能有行为主体的,也可能是其他的。

其二,一位喜欢花生米的先生,吃了不少香香的花生米,但吃到最后却是一粒苦涩的。真是“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说得很清楚,山堆得已经很高了,只差一筐土,但却没有成功。然而老师所讲吃花生米,不是“缺”,恰恰相反,是多吃了一粒。如果不吃那最后一粒,他会很满意地说:“今天很好地品味了香香的花生米。”这不是“功亏一篑”,而是“味毁于多吃一粒”。不仅如此,“功亏一篑”,应该反思行为主体自身方面的原因。而吃花生米,后边误吃的那一粒是不易发现的,因为花生经炒制后其果仁的颜色一般人不易发觉有什么异常,不吃是察觉不出来的。所以,误吃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发觉是苦涩的,吐出来就得了,他满肚子的果仁还是香香的。这与“功亏一篑”不搭界。

参赛老师在讲“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摆出的事实不能讲清自己要讲的道理,这不是很尴尬的事吗?

这样的事例,在这届教学大赛中屡见不鲜。

请看《从叙述性材料到事实论据》话题讲解,老师的讲课中心是告诉学生如何把一段文字性的记载材料紧扣论点非常简洁地概括为一则论据。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也亲自写下水文给学生作示范。

在论证《不耻下问》这一论点时,老师讲了一个材料,大意是贾思勰向养羊人请教养羊经验,向农民请教选种技术。有的人认为有失体统。但他不以为然。经过多年积累研究,终于写成了《齐民要术》。

讲课老师就此事的叙述如下:

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些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农夫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

既然是要紧扣论点对材料进行整理,当然是要删掉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但绝对不能把精华的东西去掉。这位老师的下水文,恰恰是把体现贾思勰不耻下问的具体事例淘汰了,而代之以空洞的说教。下边我就以她的字数为限对前边那段材料重新整合:

南北朝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勤于下问,他曾跑百多里的路向善养羊的人请教养羊经验,他曾跑到田间向农民请教选种技术。有人说这样做有失体面,对此他不以为然。毫无疑问,那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便凝聚着许多贾思勰不耻下问学来的宝贵经验。

请大家比较这两段下水文。它们的文字数量基本持平,但取舍不同。前者重那些虚话,后者重实际行动。论说文的论据贵在事例凿凿。特别是前者仅仅把《齐民要术》这部书作为显示贾思勰成就地位的道具,而后者则突出它的撰写与不耻下问直接相关,这样就更突出了不耻下问对人们生活的意义。特别是这一点,许多在场中学语文老师认识不到这种点化的作用。

我真想把我所听的课逐一进行这样的点评,但因篇幅所限,只好作罢。写到这里,我想起大会组织者在开幕式上的致词——这届大赛是从理论到实践,从上到下,对2001年以来的改革进行反思,对前一段课改成果的展示。我以为,与其说是成果展示,莫不如说是浅陋的现状展示,而且是淋漓尽致的展示。我不知道评委在将这些课评为优秀的时候以及这些课程主讲人接受优秀证书的时候是怎样的高兴,我想他们也同样不知道如我一样这些学生的爷爷、爸爸听到孩子们在听这样课的时候是怎样的难受。某些人总把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批评看作是大学教授的指责,其实我作为一个家长是为孩子们着急啊!特别是当人们还不能认识这个现状,醉乎乎地拿着奖状走进充满欢庆鞭炮硝烟味的校门时,那更是令人心痛。

在这届比赛大会召开的日子里,大雨频频,雷声阵阵,电光闪闪,我心里很不宁静。其实语文课改,最重要的任务是改人,首先是语文教师需要改造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这一点做不到,孩子们只能上这样的无用的课。看着这沓剥掉了“皇帝”新衣的文章,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诗:吟罢低眉无写处。由此想到,我的文章有发表的地方吗?人们敢面对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难忘的第一次的初中作文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人人都有过第一次的经历,而最令我难忘的就应该是那次了。

去年放暑假的时候,我住在奶奶家,马上就要中午12点了,肚子正饿的“咕咕”叫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的人竟然都睡着了。(我家人有睡午觉的习惯,而我又不忍心把他们都弄醒)于是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自己做饭。

可是,又有一道难题放在我的面前了:做点什么好呢?我左思右想,恩,就做个最简单的蛋吵饭吧!

首先,把所有的原料都准备好,就开工了!把火腿肠切成小丁,放在小盘子里;再把青豆泡在小碗里:炒饭(幸好我老妈教过我几招,要不我今天就非吃“凉大米饭拌火腿肠”了)好了,言归正传。这时候我已经把油放进锅里烧热了,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心想:该把鸡蛋和肠放进去了吧!于是我就把鸡蛋捣碎,连同火腿肠一股脑的放进了锅里。这一放可不得了,从锅中溅出的油星全部都落在了我的胳膊上,一股钻心的疼痛马上流遍了全身,我真相大叫一声,可是忍住了。只用水冲了冲就继续干了。

再往锅里一看,哇噻!锅底都有点糊了,于是我赶紧用铲子把有点糊的地方铲了出去。继而把米饭也放了进去。又用铲子铲了一会,心想这下可好了吧!于是就尝了一口。乖乖,不是吧,我还没加盐呢!于是又急忙把盐加了进去。

呼。终于大功告成了!

虽然很苦很累还受了伤,不过我终于吃到了自己做的第一顿饭,虽然不是很好吃,不过,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历,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PS:其实这篇作文里的做饭的步骤被我班老师给改了,我原本写的是先把饭放进去再把火腿畅和青豆放进去的,可是老师说步骤不对,可是我当时确实是那么做的,也做熟了,所以在这里问下大家做蛋炒饭是先放饭还是后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难忘的“第一次”500字作文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五岁时,我第一次上学。因为老家没有幼儿园,所以到五岁就直接上学前班,那是人还小,年少无知。

记得在第一学期时,根本没把书本当回事,只把他当折纸飞机最好的“材料”。所以,所有的书本没有一本完整的,不是少这页,就是缺那页,所有的书本都被我折腾的叫苦连天。

有一次上《语言》课,结果那本书早已被我把他送上蓝天,老师让拿出这本书时,不记得干嘛了。就在书包里来了个“大闹天宫”,可却找不到“玉帝”,只有对老师说我的书不见了,老师过来帮我找,没找到。就让我和同桌共用一本。

后来,学着学着觉得挺有趣,就好好的对待自己的书本,不在让它们“展翅”飞向蓝天。我也不敢再把课本撕了,因为,在这样做就该被揍了,这样可不好玩。

当时除了撕书折纸飞机,我还有一个小小的“癖好”,就是去不去学校学习,由自己决定,想去就乖乖和姐姐去,不想去就随便找个理由比如说:跟爷爷说肚子痛,要在家里睡觉。然后等姐姐去上学以后,再睡一会,就起来到处走走玩玩。爷爷让去上学,就说不想去。出去转转后,到中午又回来吃饭。有时就是在学校,上了一两节课后,就背着书包走人回家,因为学校没门也没围墙,所以很轻易就走了。

不过,经过这些事,自己也成长了,知道必须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否则以后找工作都找不到,怎样养活自己。所以我一定在今后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学习实在是很重要啊,以后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不认真学习了,否则日后如何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没有一份好工作又怎么生活下去呢?大家也不能像我一样,不然会后悔的哦!

[难忘的“第一次”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难忘的第一次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虽然有许多都淡忘了,但有一个第一次让我难以忘怀,那就是我第一次发表文章。

五年级的时候,我刚好遇到“粤星杯”小学生作文大赛,我没有一点儿信心,但在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我还是开始了创作之路。于是,我上街边散心边寻找灵感。突然,我眼前一亮,见到一群在植树的义工。我灵光一闪:对呀,我可以写用劳动换来的成果嘛。于是,我马上奔回家,拿起笔,认真地写了起来。写作时,我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努力地把它们逐个击破了。写完后,我仔细地修改着我的文章,看看能不能更好……过了一个星期,我的文章终于大功告成。当我把文章交给老师时,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是,过了很久,这件事也没有下文。正当我以为我的文章已经石沉大海的时候,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拆开信一看,呀,是一张获奖证书。再仔细一看,我的文章竟然在“粤星杯”小学生作文大赛发表并获得了二等奖。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跑去告诉爸爸、妈妈,再拿回学校告诉老师,老师也乐得笑开了花。当老师把我文章发表的消息告诉同学们时,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我。

从此以后,我迷上了写作。这件事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要专心致志,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样做事就一定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难忘的第一次走夜路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我回我的外婆家玩。我的两个表弟也在。吃过晚饭后,他们建议出去田野那里走一走。建议是不错,可是时间不对,因为是晚上,我又怕黑,可是我还是要陪他们去“走路”。

那一次,那一阵阵微凉的风从我身边掠过,一抬头就可以看见钻石般的星空,地上有萤火虫般的千门万户的灯光,给漆黑的天空和寂静的大地增添了一点生气。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心情就一定很棒,很轻松的啦,可是对于一个怕黑的女生来说,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更不用说轻松了。我很怕黑,又很胆小,所以晚上我根本不会自己跑去漆黑的地方。所以此时此刻也无暇观光!

在路上走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些恐怖的电视情景,吓得我头发都竖起来了,都可以用来当天线了。可是更可恶的事,我那两个表弟还很有兴致的在说鬼故事呢,这不分明是吓我吗!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捉弄我呢,突然田鸡叫了起来,害的我差点掉进湖里了,幸亏我表弟拉着我,要不是我早就掉下湖里了。

小小少年,回想起这件事,还觉得挺好笑的,可是却笑不出,因为自己的性格是这样,我也没办法啊。

每个人都在“第一次”里成长,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所以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而人总是在挫折和失败里成长,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累积经验,不怕再次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最难忘的第一次露营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我梦寐以求的全班集体露营终于来到了!

我们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飞疾,半小时后,我们到了革命先烈杨开慧的故乡——板仓。

首先,我们在李逸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烈士园,并祭奠了杨开慧,接着,我们去参观了杨开慧纪念馆。然后去了杨氏故居,在这里,我知道了杨开慧原来是毛主席的妻子。我心想:为什么他们不葬在一起呀?我正准备寻找答案时,我的肚子就开始“闹革命”了,该吃饭了,车子通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我们来到了一个农家。

菜上桌了,这些菜不像妈妈做的菜那样色香味俱全,但还好都是平常我爱吃的菜,有瘦肉蒸蛋饼、猪血、香菜牛肉……我每样都夹了一点,哇塞!味道可真鲜呀!真是“菜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呀!阿姨说猪和牛都是今天现宰的,所以特别鲜,吃饱饭后,我们向营地出发。

这时已经夜幕降临了,我们住的地方叫薰衣草庄园。一下车,同学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高兴极了,通往露营的小路特别美,弯弯曲曲的小路两旁都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小伙伴们你拉我的衣角,我拉你的衣角,开着小火车跑向营地。营地上有许多帐篷,有的帐篷是自己搭的,有的帐篷是定制的,我和妈妈的帐篷就是我们自己搭的。临睡前,大人们忙着收拾东西,小孩儿们都忙着串门儿,小朋友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个帐篷里。大家轮流讲笑话、讲恐怖故事,讲笑话时,大家笑得前仰后翻,讲恐怖故事时,大家都被吓得毛骨悚然,抱成一团。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11点,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早晨,调皮的露珠都还没回家,我们就起床了,早餐都没来得及吃,就在青青的草地上捉蚂蚱,玩你追我赶的游戏,啊!时间好像小马车,跑得太快了,一下就到十点,老师说,大家该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大伙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露营,期待下一次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难忘的第一次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生活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去野营……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登台表演”。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六一儿童节,我一个人表演节目。我每天用一些时间去练习,虽然很累,但是有劳动成果,怎么样也是值得的。可我毕竟是第一次表演,没有多大的经验,心里总会有一丝丝紧张。所以,我采取了措施:每天请一些邻居啦、家人啦,来当我的观众,这样,面对这些人就像在舞台是能够面对着老师同学们似的,心里的紧张也回消去很多。

六一儿童节很快就要到了,我在学校换好了服装,画好妆,静静地等待着儿童节的开幕。我的节目很早,我和妈妈坐在一起,妈妈对我说:“闺女啊,一会儿就到你的节目了,你把观众当成你排练时的邻居,不用害怕,争取得到第一名。”

到我的节目了,我迈着小碎步上了舞台,到了中央。我先鞠了一躬,我看看妈妈,她正想我伸着大拇指,我微笑了一下。开始表演了,优美的音乐让我陶醉在歌声里,不由自主的踮起了脚尖,白纱裙在微风中飘飘扬扬,我尽情的跳了起来,在他们面前我也展示了优美的舞姿。在不知不觉中,我跳完了。看了看观众,向他们鞠了一躬,我以为他们看不起我的舞蹈,可是,我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正当我想下台时候,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的掌声,我高兴的走下台,用表情来表达喜悦。

我跑到了妈妈身边,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里。过了些日子,获奖者到主席台去领奖。从第三名到第一名,第二、三名都是歌曲,“第一名的获奖者是——赵雨同学。”当说完我的名字之后,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我欣喜若狂,还没有晃过神来,还是同学们让我去领奖的呢!

“第一次登台表演”,让我懂得了许多:一个人要有胆量,要坚持,如果这两种没有了,以后还能做些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难忘第一次小学六年级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坐车,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做手工,第一次受伤……我也有过许多难忘的第一次,但是,在众多的第一次之中,那一次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时时萦绕于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经历,我当然也不例外。使我感触最深的事是我学会了自己做饭。

那是在放暑假,平时就比较喜欢睡懒觉的我,自然一觉睡到了上午9点多。我慢吞吞地穿少衣服,叠好被子,心想:爸爸妈妈会做什么好吃的呢?我走出房门,等着爸爸催我快去洗脸、刷牙,可今天不一样,爸爸妈妈不见了!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叫了起来,我只好忍着,不过,我最后还是忍不住了,只有自己做饭,可是,又有一道难题放在我的面前了:做点什么好呢?我左思右想,嗯,就做个最使人垂涎欲滴的扬州炒饭吧!

首先,把所有的原料都准备好,就开工了!把火腿肠,胡萝卜切成小方丁,加了一点玉米粒放在小盘子里,再把三个鸡蛋敲碎后,把蛋黄和蛋白放进一个小碗里搅混,然后把青豆泡在小碗里,拿出冷饭。

这时候我已经把油放进锅里烧热了,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我往锅里倒了小些油,把锅把油烧热,再把火腿肠,胡萝卜,玉米粒和青豆放下去炒几分种,再倒小些油下去,这一放可不得了,从锅中溅出的油星全部都落在了我的胳膊上,哎哟,真痛呀。把冷饭倒下去之后,就炒起来炒了几分钟那些米饭已经热呼呼了,一粒粒都分开啦,这说明可以放鸡蛋啦,我把搅混了的鸡蛋倒进去炒,我闻了闻,哇塞,好香,心想这下可好了吧!于是就尝了一口。哇,竟然盐放太多了,我只好皱着眉头硬是把饭吃下去了。

虽然很苦很累还受了伤,不过我终于吃到了自己做的第一顿饭,虽然不是很好吃,不过,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历,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教学反思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杜威曾说:”教肓原来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我们的语文课程不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语文的发生本就是因着人们表白的需要渗透着生活的感悟,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含语文资源,语文学习也应植根于现实,向着生活世界回归。在这次写话中,我在课内课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孩子们扑进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所看到的情景,让孩子们有充盁的情感和表达的欲望。水,满则自溢,人,情动而辞发。为了降低写话难度,我营造多种说话情景,让孩子进行语言训练。首先,让孩子通过看、听、想认识老师,教给他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再用儿歌创设情景,让他们说说看到的,听到的,对秋天有一个总的认识,然后交流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实物进行说话训练,最后观察图画,按顺序说说图上秋天的景物,把他写下来。在说话的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孩子们轻松表达,在愉快的状态下想说、愿说、会写。

[美丽的秋天作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令人难忘的第一次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唉,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呀?肚子都咕咕叫了!”盘腿坐在沙发上的我看着电视,漫不经心地嘟囔着。眼看11点半了,加班的妈妈还没回来,我想她她现在一定很饿吧,我有了个主意,准备给妈妈露一手。

“就它了吧!”拿着食谱的我,看了看这道看似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十分有信心的系上围裙。说干就干,我先舀了一大勺米粒放入锅里,又在水龙头前给它洗了个澡,才在电饭煲里蒸上米饭之后,才去准备炒菜。

我哼着小曲儿在冰箱拿出三个鸡蛋,这三个鸡蛋,不停地被我扔上空中,然后用手接住,正洋洋得意的时候,一不留神,一个鸡蛋从我的手上掉了下来,紧接着第二个和第三个也陆续掉了下来……瞬间,白亮地板上,粘满了蛋液和蛋壳,“真糟糕!”我赶紧拿起了拖把,好不容易才被我擦干净,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接下来的三个鸡蛋被我小心翼翼的运到了厨房,我又拿出西红柿洗干净,在案板上切了起来,圆滚滚的西红柿竟在案板上竟不安分,刚要切就滚到一边,差点切到手!哎,做饭可真不是容易的呢?

鸡蛋和西红柿准备下锅了。我把切成小块的西红柿放入锅里,慢慢翻炒,加酱油,加盐,哦对了,妈妈喜欢吃甜的,我又给锅里放了一大勺白糖,我把西红柿铲向一边,接着我就给锅里放入鸡蛋,黄澄澄的蛋液瞬间凝固,变成了一大块鸡蛋饼,我用锅铲把这块大鸡蛋饼分成小块,继续翻炒,过了一会儿,这盘西红柿炒鸡蛋就做好了,看着这盘卖相不错的菜,味道又会怎样呢?

正当我欣赏着我的“杰作”时,妈妈回来了。我赶紧将饭菜端到妈妈面前,妈妈的眼前忽然一亮,惊讶的表情之后,便夹起菜来尝尝,略皱眉头,又舒展开来!我也急切地夹起来塞进嘴里,呛得我难以下咽,便猛喝水,才猛然想起,我把糖当成了盐,放了一大勺。

哎!这难忘第一次,让人啼笑皆非的第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难忘的第一次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童年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可第一次炒菜,让我记忆犹新。

那天,妈妈出去逛街了,我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走到厨房前,忽然,一个念头出现在脑子里;妈妈出去了,我一人在家,这下家是我的天下了,我从来没有炒过菜,不如趁没人在家炒一次菜,炒糊了也没有人知道。于是我挽起袖子动手干起来,但是又马上停了下来想:我炒什么菜呢?对了,家里有什么就炒什么菜啊,可我翻来覆去地找,只找到两个土豆,对了,就炒土豆丝啊。

我拿起小刀,一块一块的把土豆皮削下来,可惜了,我的土豆啊,茶杯大的土豆被我削成了小于原来身体的三分之一的土豆了,不管这么多了,我要抓紧时间啊,土豆洗好了,我把土豆放在菜板上,右手拿起菜刀,左手使劲按住土豆,土豆非常的滑,我生怕他逃跑似的,使劲按住他,开始下刀了,我这是第一次,所以技术不熟练,动作笨拙了一些,土豆切得有的厚,有的非常薄,有的半片厚半片薄,终于把土豆片切完了;下面要切丝了,我先把几片土豆叠在一起切,可土豆片太滑了,我怕切着手,所以只好一片一片地切,又切完丝了,我拿了一个盆子把土豆丝放在盆子里放点水洗一下,再捞出来,放在一边,备用。该进入下一个步骤了。

我把锅放在燃气灶上,把游放进锅里加热,不一会儿油就冒起了油烟,我把排气扇开启,刚刚开启,锅里的油就“滋啦”“滋啦”,我急忙把锅盖盖上把火关上,吓死我了,我过了一会儿又把火打开,于是接着加入土豆丝,用铲来翻炒,最后放了一些味精和盐,再把土豆丝盛进大盘里,我拿起了筷子,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味道好极了。

从这件事中我的启示是:什么事都要尝试一下,要做一个勇敢的人,不要做一个胆小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教学的反思作文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跑步中应学会停下来,这样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教师工作乃至一切工作何尝不是这样呢?有的教师劳累了几十年,在退休时除满身的病症之外,什么也没有留下;有的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像一部机器痛苦地运转,怨声载道,却从没想过究竟怎样做才能获得工作上的快乐。我认为这有可能就是在工作中缺乏“反思”的结果。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推及到教学中,反思有着更为深厚的内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总结,坐下来反思。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实践出真知”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理论经验为基础,教师反思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

首先是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然后进入到反思环节。

接着是观察分析阶段。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对照自身教学活动的信息,以判断的眼光反观自身。

第三、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反思旧的教训指导思想,并积极寻找新的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最后是积极验证阶段。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会是一种实际尝试,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关于教学的反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难忘的第一次作文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想起第一次上舞台时的情景,我总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当时我才五岁,学跳舞刚一年多点,就登上了属于我自己的舞台。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迎接我们小朋友的节日,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表演个节目。我既兴奋又紧张,回到家妈妈帮我精挑细选一个傣簇舞蹈,开始一丝不苟的跟着光碟练习着,有不懂的环节再向舞蹈老师请教。每天至少练习三个小时,就是想早日能登上梦寐以求的舞台为大家展示优美的舞姿。“六一”在期盼中终于到来,老师带着我们小演员在后台准备,当时我非常紧张,两条腿都不听使换,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镇定自若的样子,紧张情绪也就慢慢放了下来。这时,主持人喊着我的名字,急忙跑了过去,做了个高难度的动作亮相给观众,迎来暴风雨般的掌声,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但一看座无虚席的台下,全身又发抖起来。尽快的调整情绪,就想到上台时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话:“把台下观众看作一株株树,就不紧张了。”立即调整一下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舞曲中,不知不觉4分50秒的舞蹈在观众的掌声中结束了。离开舞台时还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

时光已过去六年,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这就是我最难忘的第一次,每个人都有最难忘的第一次,不妨来说说你的吧,让大家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