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件感动的事200-作文【最新20篇】

导语:每当我时时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心里就充满了一次次的感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感动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356

作文

1000

让人感动的景物日记600字个人感触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深秋,阳光已不那么炙热,洋洋洒洒的,很是温暖。银杏叶铺满大道,不经意间,想起那对老夫妇。

也是深秋,出门旅行,住在一个窄窄的,可爱的小巷里。小巷的两旁栽着银杏树,望去,满眼金黄。风一吹,银杏叶便飘荡着落下,蝴蝶似的;踩一脚,它便咯吱咯吱地叫唤,孩童般的。

傍晚。饭后。总有一对老夫妇出来散步。老婆婆坐在轮椅上,老公公推着。老公公的步子很缓,但他骨子里却透出一种英俊与坚毅。老婆婆已是两鬓斑白,柔柔弱弱地坐在轮椅上,她的脸上,已布满岁月的痕迹,荡漾着的笑容,映衬着一双饱满且亮的眼眸,阳光般和煦。

路两旁都是熟人了,他们一个一个地打招呼。这个问一句,“吃饭了吗?”他们微笑着点头;那个说一声:“你们的感情真好啊!”他们便感慨地说:“是啊,40年了。”

老婆婆紧紧握着老公公的手,说:“都40年了。”老公公看着她,点点头,眼神中是40年的相知相守,相濡以沫。

老公公继续推着老婆婆走着,风不疾不徐地吹,很有点岁月静好的意味。

她瘫痪,40年;他守着,40年。我心里蹦出一点一点的温暖,混着阳光,在心间流淌,那,原是感动

情,是傅雷给儿子的一封封家书。一笔一画,书写着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如山般的父爱。

情,也是老公公,老婆婆共同经历的40年,相识相知,再到相守,不离不弃。那样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的,是两颗圣洁的初心。

初心晶莹,无关江山,无关风月。银杏树下,老公公老婆婆在看风景;在我眼中,他们又何尝不是一道让我感动的风景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大千世界,生活百态,我们每个人都是凡人,所做的事也大都是凡事,凡人凡事组成了这个生动复杂的世界。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凡人凡事也可以成为凡人英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无数“逆行者”迎难而上,走上战“疫”岗位。

春节期间湖北疫情的蔓延牵动着所有中国人民的心,随着确诊和死亡人数的不断攀升,其程度已经超过了十七年前的非典。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疫”,人人有责,需要人人出力。无私无畏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在出力,保持从容心态生活着的普通群众也是在出力;坚守岗位、敬业尽职是在出力,延长假期、配合防治也是在出力!

这次疫情,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闷棍,提醒我们:你只是地球上一个平常物种,渺小,且不堪一击。希望今后,人类能接受教训,学会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占尽优势也不再为所欲为。当然,不只对动物,对人也是如此。

大灾面前有大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人,离开了安逸的后方,他们是医生、是政法干警、是老师、是志愿者……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在此时此刻,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美的逆行者,他们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满怀一腔热血,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以信仰为剑、以责任为盾,用他们的生命诠释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也正因为有了他们,即使疫情如此严峻,但我依旧有信心,祖国依旧昌盛,人民依旧安居乐业,东方的公鸡依旧雄赳赳、气昂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的母爱作文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类的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然而不光是我们人类有爱,动物也有爱。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家的防盗窗内。

那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妈妈看见一只麻雀总是衔着草棒飞到我家客厅的防盗窗外。由于那儿原先存放着一个破纸箱,所以妈妈很好奇,就过去扒开纸箱看了看。随着妈妈的一声惊叫,我和爸爸赶紧凑了过去,原来箱子里居然有四只刚出生还未睁开眼的小麻雀。只见它们小小的卷缩在盒子的一角,身上也没有绒毛,光秃秃的。它们看起来好像很冷,都紧紧地挤在一起,原来经常衔着草棒的麻雀是来给它的孩子做窝的。

我们全家都很兴奋,从那天起,我们都特别注意小麻雀的一举一动,而且妈妈还时常在纸箱内放些馒头给麻雀妈妈吃。麻雀妈妈一趟又一趟的衔着草棒,直到小麻雀的窝很暖和了为止。她又开始不知疲倦的来回奔波着叼食物喂养她的孩子,她很警惕,有一点动静也不会靠近纸箱,而是在不远处静静观望,嘴里的食物却始终叼着,直到她确认安全了,才靠近纸箱去哺育她的孩子。我发现麻雀的嘴那么小,她要来回飞多少趟才能喂饱她的四个孩子呀!麻雀妈妈太辛苦了!而且我还发现麻雀妈妈去找食物时,还有一只麻雀始终停在我家的另一个防盗窗上看着纸箱,我想那应该是小麻雀的爸爸吧。

有一天下午,突然下了一场很急的雨,妈妈怕小麻雀经不住这场风雨,便让我把它们拿进屋里,于是我顶着风雨准备挪动它们,谁知刚一打开纸箱,一只老麻雀噗的一下飞走了,我真没想到,麻雀妈妈会在窝里用翅膀护着它的孩子,那一刻,我很感动,因为小麻雀的窝很小,晚上,麻雀妈妈都不会在窝里睡,可是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她却不畏风险紧紧的守护着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母爱,伟大的母爱!

于是我们全家总动员,终于又给小麻雀做了一个坚固的窝,爸爸很细心的用塑料布围了又围,铺上了它们原先窝里的草,那可是它们的妈妈一根根叼来的。小家伙们恐惧的缩成一团,发着抖,我想它们离开妈妈的怀抱一定很冷,可是没有办法,如果不给它们换窝,纸箱会被雨淋透,它们会摔到楼下的,那样可就太危险了。

雨一停,我赶紧把它们拿了出去,也把那个被打湿的纸箱拿了出去,因为我怕换了箱子,它们的妈妈会找不到。果然,雨刚一停,麻雀妈妈就来了,围着原来的箱子转呀转,没有找到她的孩子,着急的叫着,一声声很凄惨。我还特意把旧箱子和新箱子紧挨在一起,希望她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安,可她就是不敢靠近新箱子,只知道着急的鸣叫,也许它们怕这是我们人类设计的陷阱吧。

这时突然飞来好多麻雀,在我家窗外盘旋,只见其中一只麻雀一只只挤走了其它麻雀,自己在老窝上飞来飞去,不停鸣叫,我也分不出是麻雀妈妈还是麻雀爸爸了,据我分析,应该是麻雀爸爸,麻雀妈妈叫来了救“兵”,麻雀爸爸不领情赶走了它们,独自寻找着自己的孩子,他断定孩子就在附近,却就是不敢靠近那个漂亮的新窝。爸爸终于忍不住了,又重新把窝拆开,把小麻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好让老麻雀发现它们,要不,离开麻雀妈妈的呵护它们会被饿死的。我们就这样悄悄的观察着,老麻雀还是始终不肯靠近新窝,給小麻雀喂食。天越来越黑,我们也看不清了,但老麻雀却还在附近徘徊……

第二天一早,爸爸很早就起来了,他一直牵挂着小麻雀,所以睡不着。我们起床后,爸爸说,天一亮,老麻雀就飞来了,过了很长时间,他终于飞到了新窝上,看见了他们的宝贝。于是接下来我们就又看见麻雀妈妈一次次飞上飞下的去找食,喂食,忙个不停,似乎要把昨天落下的补上,很辛苦,麻雀爸爸还是在不远处守望。对我们似乎没有很强烈的敌意了。

经过这几天麻雀妈妈的精心呵护,它们长得很快,眼睛也睁开了,羽毛也长出来了,漂亮多了。随后没有几天,我看见几只小麻雀竟飞到了纸箱的边沿上,战战兢兢的站着,突然一声鸟叫,小麻雀们竟勇敢的飞了出去。这原来是它们的爸爸妈妈在召唤它们,这也是它们人生的第一次飞翔……

小麻雀们一个个的飞走了,但麻雀妈妈的爱却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希望它们能够记住它们这个曾经的家,我希望人类和鸟类会成为永远的好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或学习心得

全文共 5536 字

+ 加入清单

近段时间以来,很多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的“逆行者们”,迅速霸屏成为网红。在他们身上,有很多平凡普通却又潸然泪下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让我们由衷地感到敬佩。今天,我就以“致敬战疫先锋,践行初心使命”为题,与大家一起走进他们,从这些战疫先锋身上汲取奋进力量,以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致敬英雄,以无比尊崇的心情感悟战疫先锋

二、汲取力量,以革命军人的情怀学习先锋精神

三、不忘初心,以勇担使命的行动争当岗位先锋

首先,我们学习第一个内容:致敬英雄,以无比尊崇的心情感悟战疫先锋。

英雄从来不问出身,但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义无反顾、勇于牺牲,那就是我们的英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很多的群体,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用大无畏的精神诠释了“英雄”本色。

(一)这是一群斜风细雨时守护、疾风骤雨中向前的白衣天使。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面对病毒肆虐的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闻令而动、不怕牺牲,冲锋陷阵、连续奋战。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派出了_支医疗支援队,共_多人驰援湖北,有的医护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照片上的人叫彭银华,他是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原本答应妻子春节补办推迟了两年的婚礼,可疫情发生了,彭银华主动请缨,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白班、夜班轮班倒,根本顾不了休息。正月初一这一天,彭银华累得晕倒在医院,雪上加霜的是,他被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经过27天的救治,彭银华因为疲劳过度,免疫力低下,没有挺过来。他的同事在追思留言本上写道:“吃了你的喜糖,却没能参加你的婚礼……希望天堂的你不再劳累,我们永远奋斗在一起,与病魔斗争到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用白衣做战袍,用身体作盾牌,始终冲在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了生命防线、提供了专业支撑。我们要向医护人员致敬,致敬他们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崇高精神,致敬他们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

(二)这是一群岁月静好时负重、抗击病魔时逆行的最美军人。人民子弟兵永远是守护人民的忠诚卫士,哪里最急迫、最艰险,哪里就有军人奋斗的身影。面对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广大官兵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选择为人民战斗、为使命冲锋。除夕夜当天,全军各军医大学医疗队450人,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乘坐军机出发,星夜驰援武汉;2月3日,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2月13日,军队又增派2600名医护人员,承担医疗救治任务……这些强力支援,是人民军队听从统帅号令、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也是子弟兵牢记性质宗旨、积极投身战疫的生动体现。这里有一组照片,照片里的女孩叫刘丽,是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主管护师。除夕夜,她随队支援武汉。出发前,医院统一安排打提高免疫力的针,小女孩还咬牙怕痛不敢看。但到了武汉没几天,繁忙的工作把她变成了“女汉子”,这张脸部的特写就是刘丽加班后自拍的照片。而她的家人却不知道具体情况,母亲也是从网上看到照片后,才知道她去了专门收治危重病人的金银潭医院。谈及这些,刘丽表示很惭愧:“在这里、在一线、在病房……拼命的又何止我一个?”我们要向战友致敬,致敬他们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致敬他们危急关头勇于“逆行”的光荣本色。

(三)这是一群平时工作中奉献、关键时刻勇担当的党员模范。张文宏,他是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主治医师,一直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还有另一个身份,科室的党支部书记。疫情爆发后,第一批医生坚持了十几天,到了换班的时候,眼看每个医生虽然相当疲惫,但都毫不退缩,张文宏说了上面一番话,“我是支部书记,我先上。这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战疫面前,无数共产党员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争当抗击疫情排头兵,以实际行动擦亮了金字招牌。我们要向共产党员们致敬,致敬他们在危难时刻勇于冲锋在前,致敬他们每到一处就立起标杆、作出表率。

(四)这是一群寻常岁月中朴实、危难关头时坚挺的普通群众。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到,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拥有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疫情发生后,无数医生、军人、党员给了我们无尽的感动,但千千万万普通民众也用他们平凡质朴的行动温暖了社会,让我们对战胜疫情更加充满了信心。在每天的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有提前开工赶制口罩的普通人;有拉着蔬菜送到抗疫一线的菜农大哥;还有火神山、雷神山不眠不休的建筑工人们……最近,这张图片爆红全网,照片上的人叫孙贵,是河北承德一名普通的保安。2月14日晚上,承德下起了大雪,雪花飞舞,气温骤降。他在小区门口值勤,担负进出人员体温测量的职责,当时天气恶劣,几乎没有人出入,但他仍坚守在岗位上,身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就像一尊塑像。这感人的一幕被市民发到网上,人民日报还专门为他点赞,有记者采访他,他第一次面对镜头,羞涩的说:“疫情这么严峻,既然居委会安排我、业主信任我,我就得把这守住了。万一有个人携带病毒进去了,把小区里的人传染了怎么办?其他人可能都要被隔离呀。”正是像孙贵这样的每一位普通群众的无私付出和执着坚守,才凝聚起了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向这些普通群众致敬,致敬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自觉行动,致敬他们在危难关头体现出爱国热忱和大局观念。

下面,我们学习第二个内容:汲取力量,以革命军人的情怀学习先锋精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逆行者们”用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挚爱、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汇聚成灿烂星河,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作为革命军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从他们身上感悟先锋的精神力量。

(一)学习战疫先锋为国为民、不辱使命的高尚情怀。疫情发生后,一位84岁的老人的出现,带给了我们坚定的希望和无比的感动,他就是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早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候,老人就主动请缨,收治危重病人,挽救了许多宝贵的生命。17年后,年过八旬的他,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又一次冲锋在前。国家有难,国士担当。这张照片大家应该都看过,他让所有人都待在安全的地区,自己却连夜只身前往武汉,那时候他太累了,在火车餐车区睡着了。在武汉,钟南山院士不顾年事已高,始终与医护人员一起抢救生命,特别是定期向公众发布权威信息,成为全国人民最信任的中流砥柱,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我们要学习钟南山院士,学习他这种始终把使命扛在肩上,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勇于挺身而出,不负使命重托的高尚情怀。

(二)学习战疫先锋不畏艰险、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在这次疫情中,湖北是重灾区,武汉是最前线,金银潭医院负责收治危重病人,时刻处在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战斗状态。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们或许永远不会知道这样一个人,他默默无闻,更有可能默默离去。他的名字叫张定宇,是金银潭医院院长,也是一名渐冻症患者,生命已进入倒数的绝症患者,下肢已经肌肉萎缩。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瘸着腿,带领全院人员连续奋战。这位一直在和死神搏斗的医生说,“趁活着,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疫情当前,他燃烧着生命最后的光芒,始终保持与病魔作斗争,坚守在抗疫最前线。在我们身边,也有这么一群白衣战士,他们毫不畏惧、主动请战,走上最前沿,努力为疫情防控付出了无数心血。疫情发生以来,感染科的医生们始终保持战斗状态,不眠不休连续奋战,迅速完成隔离病房设置、固定车辆接送以及人员、车辆和房间洗消等工作,确保了医学观察人员安全顺利入住隔离。发热门诊的医生们坚持24小时值班,随时待命、不惧风险,无论是接触发热患者,还是接收密接人群,从未有过丝毫的犹豫。我们学习他们,就是要学习这种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斗争精神的英雄气概。

(三)学习战疫先锋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的价值追求。最近,网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份请战书:“我们是2003年奔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在此,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在全体队员的署名下,20多个签名和红手印触人心弦。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许多医护人员主动担起责任,不讲条件、不计辛苦,全力奋战在防控第一线。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先锋,她就是我院疫情阻击战医疗救护组陈学梅,临近退休的她,这次冲锋在疫情一线,每天晚上10点才能回家,因为要查看一天下来发热门诊诊疗了多少患者,有武汉接触史的有多少人,每个人的病情如何,是否达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标准,每天早晨六点就要到医院,了解晚上有没有发热的病人,做到了对发热门诊患者情况了如指掌。昨天,我还专门打电话采访过她,她说:“这次疫情非常凶险,蔓延势头很快,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工作,我是一个入伍30多年的老兵,越是临近退休越是舍不得这身军装,关键时刻必须要担起这份责任。”朴实的话语映射出她勇于担当的精神境界。我们学习他们,就是要学习这种始终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和最昂扬的状态,为医疗卫生事业倾情付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价值追求。

(四)学习战疫先锋牺牲小我、追求大爱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心手相连,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众多“小我”都在奉献着一份自己的“大爱”,他们告别父母亲人,从全国各地奔赴一线支援武汉。在浩浩荡荡的支援队伍中,火神山医院是离“炮火”最近的地方之一,也是担负救援任务的主战场之一。最近,发生在医院的一件事情,令无数人泪目。护士李想的母亲突发疾病,在黑龙江过世。得知这个消息,她泪如雨下,忍着悲痛的心情,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怀念去世的母亲……稍微平复心情后,她转身又开始工作,毅然决然地加入战斗中。像李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在同胞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利益,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最前线。在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身边的每名同志,他们没有气吞山河的誓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都能够舍小家、为大家,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坚守着、奉献着。有的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主动担当、主动作为;有的推迟婚期、放弃休假,选择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共抗疫情……正是全体医护人员的坚守与奉献,才构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我们学习他们,就是要学习这种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牺牲小我、追求大我,用无私付出的实际行动彰显白衣天使的大爱情怀。

下面,我们学习第三个内容:不忘初心,以勇担使命的行动争当岗位先锋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中,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名同志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始终保持冲锋姿态,勇于担起职责使命,尽心尽责干好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一)强化号令意识,坚决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军人的天职。在这关键时期,我们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上必须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走在前列。疫情发生正逢春节假期,原本不少同志想趁春节休假,安排安排家里的事,有的年前刚领了结婚证,打算趁回家过个蜜月;有的说好陪父母看一场春晚;有的老人生病了,想带老人看看;有的老兵好几年没有在家过年,这次答应了父母要回来……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有效应对疫情,院党委相继出台了停止探亲休假、实施封闭式管理等一系列硬杠杠、硬规定。我们只有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指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可靠的保证。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一场十分紧要的政治仗,是对我们忠诚度敏锐性最直接的考量。当前,疫情形势仍然难以确定,正是较劲的关键时刻,作为军人,必须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二)强化担当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在抗击疫情一线,各条战线上的同志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担当着应尽的责任,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大家都知道,与新冠肺炎患者打个照面,就可能被传染。但让我感动欣慰的是,我们很多同志都主动请缨,积极写请战书。甚至是食堂负责主食制作的__都申请,参加医院车库、仓库等消毒任务,他不光写了请战书,还几次找到我,他说:“请组织信任我,我一定会完成好任务,如果说有点私心,那就是要给我带兵做出榜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医院每名官兵职工零感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必须拿出军人的血性担当,勇于承担最困难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铸牢我们的防线,守好我们的阵地。

(三)强化纪律意识,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证。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模范带头,以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肆意造谣污蔑、挑拨拉拢,抓住我们个别地区,少数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炒作,企图挑起事端,丑化政府和党员干部形象;社会上还有部分群众轻信他人、受人蛊惑、传播谣言,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受到了严肃查处,这些都值得我们警醒。当前,随着疫情防控的深入,工作更加复杂,措施更加严格,对执行纪律的自觉性要求更高。越是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部队内部越不能忙乱,越要严守纪律和规矩,保持思想高度统一和内部安全稳定。要始终牢记自觉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不听、不信、不传与疫情有关的各类谣言和小道消息,绝不发表与党中央决策部署不一致的言论,以实际行动彰显医院官兵的良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感动的一件事高一作文开头结尾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就像一块多味的巧克力。有时开心;有时忧伤;有时悲痛;有时高兴;有时感动。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件事——

那天下午,放学的铃声欢快和轻松,令我心情愉悦;但迎面而来的冬姑娘俨然表明她的姿态,一股股冰冷的风使人顿觉寒水刺骨,我那上下两排牙齿不禁直打战,我的手直往衣服里塞,我仅穿的一件棉袄已抵不住寒风的进攻,暖和的身体似乎被冻得停止供热。

这时,一阵熟悉的车声从远处传来,一辆模模糊糊的电动车在寒风中向我驶来。这声音这身影越来越清楚,呀!是妈妈,是妈妈来接我了,我急忙跑过去。忽然,一阵调皮捣蛋的风小子钻进了我的鼻子,“啊……阿丘!我打了一个非常大的喷嚏,妈妈皱起了眉头:”你这孩子,真是的,中午叫你加衣服你不加,现在可好,感冒了吧。“边抱怨的同时妈妈连忙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给我披上。

回家后,妈妈也连打了几个喷嚏,但她仍忙着去拿杯子和开水,准备给我泡冲剂。我叫她先照顾好自己,但她很坚持,说:”我如果不照顾好你,谁能照顾好你呢?“拿起开水,冲了一杯板蓝根给我,我拿起杯子和书包走进了房间,做作业去了。做作业时,我时不时听见客厅里传来一阵喷嚏声,但妈妈却坚持着继续做家务。过了一会儿,我实在听不下去,所以我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去帮妈妈找药。难道药箱里没有药吗?我找了许多遍,但都没找到。”难道妈妈那时就把仅剩的一包药给了我吗?“我很奇怪,难道妈妈就不顾她自己吗?

过了几天,感冒加重了,妈妈才不得不去医院,吃了很多药,才治好了感冒。

母爱,难道不伟大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颁奖盛典2024观后感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叶嘉莹是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学者,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感动中国》颁奖辞这样描述叶嘉莹: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

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如何理解这位耄耋老人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呢?窃以为可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学习的楷模。叶嘉莹三四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专攻古典文学专业。生活的艰苦,家庭的变故,没有让她放弃读书,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

二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遗余力。近二十多年来,叶嘉莹应邀到几十所大学讲学,同时应社会各团体的邀请,举行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专题讲演,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满天下。正如当代红学家冯其庸所说:“叶先生是属于我们现代的。叶先生不仅精于传统的诗词学,而且能治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因为时代和条件使然,所以叶先生的学识又与我的两位老师(王瑗仲、钱仲联)有所不同,叶先生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她的学术成就也确实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

三是她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叶嘉莹先生多次向南开大学捐款,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实现了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捐出毕生积蓄的诺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先生学术人生的追求。一个学人对待金钱的崇高境界,足以令世人为之动容。

学者也是劳动者,也可以感动中国。这启示我们:一个知识分子的伟大、无私,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淘洗、磨砺、熏陶中形成的。是诗词,带她走过人生欢乐与无常;是诗词,伴她一路而来,承载了她一生所向……可以说,中国古诗词中美好的精神养分,古代诗人高迈的性格和豪放的爱国情怀,给予她丰厚而绵长的滋养,让她变得那样心灵纯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在于此。

诚如先生说过:“我平生经过离乱,个人的悲苦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希望把光明传下去,所以是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希望这个莲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莲子留下来。”诚哉斯言!先生有大爱,这大爱将激励更多的学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让真情自然流露感动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久久都不能忘怀的事。真情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真情像一滴雨露,滋润我们的生活。

记得那是一个早上,我骑着车准备上辅导班,在我坐电梯下楼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电梯里有四个人,有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孩子,一个阿姨,还有我。小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哭了,鼻涕粘到了阿姨的衣服上,我本以为他们会吵起来,没想到的是,道了一声对不起后用一块走出了电梯门。我在心里暗暗地想: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这样,那还会有战争和争吵的事件吗?

在路上也有这样的事情,是一个外卖小哥员,正在火急火燎地赶向了送餐的指令地点。在拐弯处,外卖小哥不小心撞到了一位中年大叔,还以为必定发枪抢口枪舌战,可谁知谁知外面小哥主动站起来连声道歉,扶起了那位大叔。

人们可以和和气气的解决那些问题,却总要那些鸡毛小事引导了仇恨,闹得不可开交,只要不计算,不计仇,心胸宽广的人才会得到永远的“和平”。让我们做一个心胸宽大的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雨中的感动的作文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一点一滴浮现在我的眼前,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却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友谊和感动

开学的时候,我们班里来了一个出了名的“乞丐女孩",为什么这么叫她呢?因为她全身脏乱不堪,衣服也破破烂烂的,长的也不好看,所以班里的同学都不愿意和她坐,也都不愿意接近她,更不愿意和她一起玩。

一个细蒙蒙的下午,我漫不经心地走在放学的路上,突然我看见了“乞丐女孩",本想躲开她,可又看见她竟然钻进了学校门口小卖部旁边的一条小道里,由于好奇心,我就打算进去一探究竟。进去之后,我才发现那里是一个流浪猫、狗的聚集地。她来这儿干什么?我心里满是疑问。只见她从地上捡起了一片枫树叶好像在遮挡着什么,我定睛一看,树叶下面竟然有一只小小的蚂蚁,难道她在为蚂蚁挡雨!我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乞丐女孩”竟是一个这么有爱心的人。我立即跑到小卖部向王大娘询问,我这才得知,原来她每天都到这里照顾流浪猫、狗,她身上的灰尘都是那些流浪猫、狗弄的,可她却从来不嫌脏……这么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却那么嫌弃她。顿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感动,从此我对她改变了看法,并主动和她说话,和她一起去照顾那些流浪狗、流浪猫,一起商讨问题,后来还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这件事我久久不能忘记,真没想到一只小小的蚂蚁,竟让我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友谊和满满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动的年级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爱的华尔兹。每一个首都都深深打动了我。每一个音符都能让我留下最真实的眼泪。他教我如何找到身边的情感。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主角安利柯的感受,他的伴侣就是他的例子;善良的母亲教他要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教会了安利感恩,我真的为安利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庭而感到高兴。

书中有令人兴奋的师生、父母、朋友之间的小爱情;国家之间,社会之间,民族之间都有感人的爱。各地乐观向上的精神也让我震惊。

再想想我们这边,在学校,帮助朋友是一种爱,在家里,父母的关心是一种爱,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是一种爱,在路边捡一张纸是一种爱,一种对大自然的爱……其实爱无处不在。

我们没有权利说身边没有爱。我们只能说,人类缺少的是发现爱情的明眼人。

正是这支爱的华尔兹教会了我,给了我发现爱情的眼睛,让我每天无忧无虑地过着幸福轻松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有很多种。有一句关心话语的感动,有一个简单动作的感动,有一个善良眼神的感动,也有一个画面的感动……在成长的过程中令我感动的事有很多,但是小时候一个春天的那件事,现在还深深的刻在我的脑子里,使我难以忘怀。

渐渐沥沥的春雨下起来了,密密麻麻的雨越下越大。校门外站满了送伞的父母,可我怎么也找不到妈妈,我知道妈妈还没下班。眼看同学们一个个的离开学校,只剩下我一个人。我望了望外面的雨,无奈的想哭。当我要哭出声时,看见蒙蒙大雨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向我这边走来,离我越来越近,我便看清了是妈妈。“妈妈”我大声地喊叫,妈妈来到我的身边。我伸出我的伸手抱住妈妈,扑在妈妈的怀里,哭了。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来晚了。”我望着妈妈疲惫的眼神,我便知道妈妈是刚下班就赶过来的。那一刻,我很感动。我知道世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通过这件事以后,我对妈妈多了一份敬佩和尊重。还有我懂得了给别人多一份关心和帮助,别人就会得到一份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20__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使你们不得不离开家人、告别家乡,加入这场无声的战斗。

我要感谢你们。疫情防控,迫在眉睫。是你们用务实的行动,为爱逆行,守护城市,温暖人心。是你们秉着救死扶伤的初心,毅然写下请战书,无私奉献,不计回报。是你们承着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这万家灯火。请让我说一声:“谢谢你们!”

我要赞颂你们。是你们让我明白,现在安定生活的背后竟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是你们让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那就是奉献。是你们用行动践行了“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十六字方针。你们就是生命的逆行者,在无数人选择离开的时候,你们却挺身而出。你们是人民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你们如战士般出征,告别爱人挽留的话语,告别孩子眷恋的眼神,告别父母疼爱的话语,去支援一线,加入这降魔除灾的战斗。请让我说一声:“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我要成为你们。看着电视新闻上对你们的报道,我知道了责任就是全力以赴而不是尽力而为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我会好好努力,坚持下去,即使前路未必是光明坦荡,但也一定充满无限可能。

夜深了,窗外星光点点,每个人的努力就如同天上的一点星光,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聚在一起就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我也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疫情总有一天会过去,阳光也会透过狭缝照进每个人的心房。我要向你们致敬,现在我虽无法追随你们,但我的心始终与你们同行。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逆行者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的事有许多种,被一件事而感动,被一句话而感动,被一个微笑而感动。而我,就是被这样一件事所感动。

在搬家的当天晚上,我们家的水突然没有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水管冻裂了。但是我们搬了一天的东西,要是不刷牙还行,但是不洗澡的话,不就在身上留下了汗臭味吗?所以妈妈只好冒着下雪天的危险去打水。

妈妈走了之后,我一个人在家害怕极了,我只好坐在沙发上,一个人看着电视,以此来放松自己害怕的心情。看完后,独自玩耍了一会儿,我还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儿。突然响起一阵门铃声,我以为是妈妈回来了,结果,一打开门,没想到是隔壁的王奶奶。王奶奶和我说:“你们家停水了吗?”我回了一句:“肯定停了啊!”王奶奶说:“我正好要去打水,我知道最近的水源,要不要我帮忙打水?”我连忙拒绝说:“不要,不要,我妈妈待会会打水回来的,不用麻烦您了。”奶奶笑了笑,转身就回家了。

过了十几分钟,门铃又响了起来,我赶快把门打开,可只有一桶水放在门口。不用说,这些肯定是奶奶给我送来的,当我想到七十几岁的奶奶到另一个小区为我提了满满的一桶水时,我的心里就特别的感动。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它还是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生活中的感动五年级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生活是一杯清水,那么感动便是它的调味剂;如果说生活是黑色的夜幕,那么感动便是点缀它的星星;如果说生活是一片沙滩,那么感动便是沙滩上炫丽的珍珠……在我心中,珍藏着一份感动。

走在夜间的小道上,那阵阵晚风,将那尘封的记忆吹散开来……

“妈,你在哪儿啊!”“什么,在江南!学校要开家长会伱知道不?赶紧回来。”我不耐烦的冲着电话嚷嚷。

愁死人了,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去了江南,哎呀,越想越烦,我坐立不安,焦急地在客厅里踱着步,时不时抬头看看挂在墙上的钟,“嘀嗒,嘀嗒”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都这么晚了,回得来吗?”我心想。

快上学了,“怎么搞的,还不回来,赶紧的,再打个电话催催。”我小声嘀咕着。

“喂,妈,到哪儿了?老师说家长必须亲自到,今天必须回来!”我以命令的语气冲着电话吼道。

“……”电话那头久久的沉默,终于开口了“我会的`。”那种语气,分明带着一点伤感,我这才意识到,刚才口气是不是重了些。

终于,家门口有了动静,我急不可耐的打开了家门,眼前是那张日思夜想,熟悉地不能再熟悉的脸孔,可是——今天这张脸为什么如此苍白无力,如此疲惫不堪,猛然想起妈妈晕车很厉害,平时最怕长时间坐车了,“还好,时间刚刚好。”妈妈那兴奋而又充满疲惫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抬起头,那笑盈盈的脸上透出的分明是满满的疲倦,可是又为何故作轻松,为何,还不是为了我这个整日操劳的丫头,“妈——”“嗯?”她抬起头笑着看着我,“我——”怎么回事,想要说的话又被吞了回来,说出口的却是“妈,我们一起参加家长会吧!”我拉着妈妈的手,暖暖的,心中荡起了幸福的涟漪,那一刻,我被感动了,被你浓浓的母爱感动着、震撼着。

一滴水折射出的七彩人生,融入了感动,才更加绚丽。朋友,让我们都睁开一双慧眼,珍藏生活中的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令人感动的作文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里,令我感动的事有很多,可唯一一件让我深深地埋在心底。

一天,天空中下这倾盆大雨,我撑着伞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一个小女孩躲到了我的伞下,轻轻地说:“大姐姐,我没带伞,能跟我同用一把伞吗?”我虽说嘴上答应了,可心里却很不愿意,所以拼命把伞往自己这边移,而那个小女孩的肩膀已经湿透了,小女孩看了看我,并没有说什么。

走了一段路,我忽然被脚下的石头绊倒了,幸亏有小女孩及时拉住了我,可是我右边的裤子已经布满泥水了。我心里想回家换一条,可马上要上课了,怎么办呢?小女孩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拿出一块手帕递给我擦,我说:“弄脏了,你妈妈会骂你的。”小女孩摇摇头,帮我擦干净了。路上,我好奇地问:“下这么大的雨,你为什么不带伞呢?”“我把伞借给邻居家的大哥哥了,他上的中学离这里好远,没有伞不行啊!”小女孩说。听了这番话,脸上火辣辣的,我比她大,可没他善良,诶!

这件感动的事早已刻在了我心中,我会永远记住那个小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先进事迹观后感大全1000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不忘初心”,说到底就是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祖国事业谋发展的崇高目标,时时刻刻牢记人民的利益,是一句说起来简单,却需要一生为之奋斗的话语。纵观我国和我党发展的历史,在每个年代总会涌现着那么一些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不断奋斗着,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宝贵的生命。是学习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到边远的深度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以扶贫事业为己任,将全部心思放在了村里,生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

二是学习黄文秀同志饮水思源、不改本色的赤子之心。黄文秀同志在读高中时就因家境贫困接受国家资助,从此她感恩在心。黄文秀家是脱贫户,她牢记父亲“脱贫不忘共产党”的叮嘱,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脱贫攻坚一线尽职尽责,青春无悔扎根基层、深情奉献回报乡土,铭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诠释饮水思源、不改本色的赤子之心。

三是学习黄文秀同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黄文秀同志到百坭村后,主动贴近贫困群众,不再说普通话改说方言,两个月访遍全部贫困户,与贫困群众打成一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瞬间感动的作文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他用自己充满阳光、正义的生命,换来了跟自己素不相识的24人甚至更多人的生命。他就是“最美司机”——吴斌。

20xx年5月29日,吴斌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突然,一块大铁片从天上飞了过来,穿透了他驾驶的大客车前挡风玻璃,重重地砸在了吴斌的腹部。而他被砸后的第一反应却是控制方向盘,踩刹车,让车减速并停稳。他忍着痛告诉车上的24位乘客,让他们不要乱跑,打110和120。

吴斌开长途客车9年,如果没有这次意外,他还是一个普通人,他还是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他爱的女儿,一个疼他的妻。吴斌走了,他放下了自己的女儿和妻子;吴斌走了,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感动了一座城,一座城送别一个人,天是灰的;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心是亮的。

在他住院的时候,有几千名志愿者主动为他献出自己的血;在他举行葬礼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人都前往杭州,为的就是见他最后一面,为他送行。

心中有光明,世界就不会黑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把爱传播出去,用光照亮别人,让美在接力中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令我感动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件件事像放电影般从我眼下穿过,但有一件事在我脑中难以释怀。

还记得那时一个滴水成冰、寒风刺骨的寒冬腊月,我与妈妈报名参加完盆友的十二岁生日会,已经路灯下向家飞奔,天冷得让我想将头、手、脚都缩近衣服里蹦回家。这时候天己经彻底黑了,道路路灯暗夜里傲气地亮着,严寒好像要把敏感的树技刮断。

大家快步走到门口的十字路口时,突然见到一位叔权,他衣着一件看起来比大家的衣服薄的衣服,他的脸因为沒有戴帽而被冷得红通通,他的两腿一直不断地发抖,两手往返磨擦。他身旁停着一辆三轮自行车,车里放着一些蜂蜜糕。上边贴紧一张纸,写着:“关爱残疾人”。

站在那边看过一会儿,忘记了時间。一个亲姐姐走回来,大伯说:“买一块吧,很便宜,一元一袋。等同于给伤残人捐了4角钱,虽少但能够积小成多。”亲姐姐听后掏出2元,买来两包,对大伯笑容一下,离开了。

我听见他这一番话,来到他眼前掏出了三元,拿给他。他也朝我笑一下,给了我三袋。

我觉得全身上下一阵暧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生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了《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中刘伟的事迹介绍,我深有感触。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刘伟的励志名言。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用双脚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3岁时,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这个令众人梦寐以求的舞台。

尽管刘伟能够利用的只是两只脚,但是他所创造的奇迹是无人能够做到的。他,用双脚写字,他,用双脚自理,他,用双脚敲打出了自传《活着已值得庆祝》,他,用双脚演绎出生命的精彩,他,用双脚创造了世界的奇迹,这些,都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啊!在他的学琴之路中,他遇到过多少回磨难与艰辛,他又面对过多少次困难与失败,但他从不轻言放弃,而是用出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怀着一颗相信自己的心,勇敢地面对一切。

再想想我,我也学钢琴,可和他相比,我的学琴之路就显得平淡无味了。仅仅在自身条件上,我就比刘伟优越很多:我的手指轻巧灵活,就像一只轻盈的小燕子在琴键上滑翔。本来,我只要付出刘伟十分之一的努力,就可以弹得很好,可是我付出的努力还远远不足。当我面对困难和失败时,总是垂头丧气,失去信心,有时甚至会放弃。

每个人都应该像刘伟一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用出全部努力,怀着一颗相信自己的心,勇敢面对一切。只要勇敢面对一切,就一定能够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那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但同学们那微笑的面容依然深深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走走,走走走!我们一起去郊游……”一辆驶向深圳海底世界的大客车载满了师生们的欢歌笑语。我们这群幼稚的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看见一个个硕大的水族箱里,自由自在地绽放着五彩缤纷的水中精灵。仙子一般的潜水小姐在娇艳的珊瑚丛中轻盈飞舞,温顺柔和的白鲨上是斑斓灿烂的鱼群。可爱的海豚在沙滩上玩着皮球……我们兴致勃勃地玩了整个上午。

该吃午饭啦!同学们一个个蹲在树下,取出背包里的便当。不一会儿,饭菜诱人的香味就萦绕在每个人的鼻尖。我也打开背包,咦?饭盒呢?我仔细回想起来:我也许在车上玩得太高兴,只记得下车,忘了拿饭盒;也许拿帽子时,拉链没拉紧,饭盒掉出来啦!望着同学们都已经开动了,我不由得眉头一皱,哇哇大哭起来。

卢佳丽把我牵过去,问清了缘故,毫不犹豫地把她的便当放在我面前,微笑着说:“君君,我的饭菜带得多,咱们一起吃吧!”说着,她递来一大勺胡萝卜丝放到我嘴边,我充满感激地咽下。这时,黄志文也拿来两个又大又圆,泛着微微绿光的鸭蛋放在我手心,憨憨地说:“我奶奶腌的咸鸭蛋,可香甜呢!”付文君见了,也迅速从背包里取出几块巧克力,“巧克力可以提神,充饥的,给你吃吧!”她像开花般展开手中的巧克力。同学们对我的关怀让我破涕为笑,同时心中也涌起了阵阵感动

阳光洒在饭菜上,泛起金色的光芒,把每一位同学金子般的心灵映照的晶莹美丽。我吃下一口口凝聚着同学们爱心的饭菜,舌尖渗出一丝丝甜蜜的友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令我感动话题作文650字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总是有人抱怨,世上可感动的事越来越少,但是,只要我们停下来想想,其实,感动无处不在,但,感动很平凡,或许,正因为平凡,才让人视而不见。 Someone always complains that there are fewer and fewer things in the world, but as long as we stop and think about it, in fact, moveOrdinary, perhaps because of ordinaryness, it makes people turn a blind eye.

感动常在,在和风细雨的清晨,一丝清风,一阵细雨,一片落叶,几缕温馨。走进这样的情境中,心,怎不会被大自然而感动?

感动常在,走在路上,看见一位衣衫破烂的老爷爷骑着三轮车,车上坐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老伴。还有一堆的废品,老爷爷很吃力,很吃力的骑着,心,怎不会被这相互扶持的精神所感动?

感动常在,2011年,教书育人楷模之一——周小燕,他是一位90高龄的老人,在上海音乐学院当老师,现在还每天在家给学生上课,上午4节下午3节的超负荷工作量,她说:“我就干终身”一位90岁的老人,可以为了学生,不顾自己,在1938年她赴法国学音乐。1947年,在她最辉煌的时候她回国了。半个世界后,一位美国记者问:“你一生吃了不少苦,从法国回来后悔吗?”她说:“不后悔,这里是我的祖国,我为他出力了,如果我没为他出力,我才会后悔。”心。怎不会被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呢?

感动常在,在公交车上,看见了一位头发花白了的老奶奶走来,年轻的小伙子把座位让给了老奶奶,可老奶奶不坐,让给了一位九岁的小孩,一位连走路都需要拐杖的老人,有位子不做,却让给了别人,心,怎不会被这陌生人的互让所感动呢?

感动常在,人与动物之间,也有许多的感人故事,在泰国的一个小岛上,有一头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许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的地方,一位游客说,发生海啸当天,大浪直袭小岛,一头海滩供游客拍照,大象在千钧一发的时候,把孩子们背到了安全的地方。心,怎不会被大象的行为所感动?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身边总在上演大大小小让我们感动的事,其实,让我们感动的不只是人,还有大学自然的美境,动物。

感动,无处不在,感动,无时不在,感动,常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假期,听到和看到最多的名词就是“最美逆行者”了,他们不是我们熟知的解放军战士、武警特警,也不是消防员,而是能扶死救伤的白衣天使。为了阻击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的传播,为了挽救感染新型肺炎的病患,3.2万白衣天使逆行而上。他们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以血肉之躯,与病魔决斗。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尊敬、学习。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幸逝世。此前在微博上,他写道“等我病好了,我就会上一线”。

90后医生宋英杰叔叔,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工作中,连续奋战十天九夜。因过度劳累心源性猝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徐辉,在疫情防治工作中,以身作则,恪尽职守,连续奋战18天后,积劳成疾,牺牲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

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抗击疫情时,三天三夜没有休息,不幸感染冠状病毒后,在住院期间,依然用手机发微信,打电话指挥着医院的工作,关心着医护人员和病人。可不幸的是,新冠状病毒夺去了他的生命。

……

我知道还有无数个白衣行者们,他们奋战在防疫阻疫的第一线,他们这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不禁令我肃然起敬。我常常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妈妈说,是责任,是担当,是大爱,是深沉的爱国情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14亿中国人心中的榜样,更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楷模。在此,我想向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祝医护人员们:

身体健康,早日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