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资料(通用20篇)

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这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读书日的宣传资料,供大家参考。

浏览

814

作文

772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成语举例: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最苦痛的勾当。(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 硬吞香蕉皮》)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饰,不能读作“sì”。

成语辨形:文,不能写作“纹”。

成语辨析:文过饰非和“讳疾忌医”都有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的意思。但文过饰非侧重于“文”、“饰”;指用各种理由、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而“讳疾忌医”侧重于“忌医”;比喻怕人批评;不肯接受帮助。

成语谜面:草稿;章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非常稀少,差不多只有在中国才能见到它。它是一种皮毛黑白相间的动物,胖乎乎的,人见人爱。

大熊猫长着大大的头,又肥又大的身子,让人感觉很可爱。自己的四肢短短的、胖胖的,虽然看起来很笨拙,可行动起来却有自己的一套。它需要安静,不能被任何噪音干扰。

熊猫因为常年生活在自然世界里,所以很喜欢听自然之声。泉水滴滴答答,熊猫如果在这一股清泉旁边休息,听听泉水的声音,一定会觉得十分快乐。

大熊猫的食物是竹子,在竹林中忽隐忽现,竹子被大熊猫撞得摇摇晃晃,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让人跟踪不了它。当它找到了食物后,就坐下来,慢慢享受这顿美餐。竹子是十分常见的。原来,熊猫很挑食,只喜欢在茂密的竹林中寻找特殊的竹子,只喜欢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分享,不希望让人发现它。

大熊猫喜欢在寒冷的地方生活,至于它为什么不怕冷,一定是因为身体中的脂肪很多,再加上毛很多,皮肉也很厚。

熊猫的安静生活,从来没有被打扰过,自由自在地生活,使它觉得舒适。饿了,就爬到竹林里,踏着一些倒下来的树枝,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食物;渴了,就爬到泉眼旁,享受这天然之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七七事变历史资料

全文共 1376 字

+ 加入清单

“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七月七日夜十一时,驻扎在丰台的日本军队在未通知中国北平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国民革命军驻地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并之后以“一名士兵失 踪”为理由,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当时驻扎在卢沟桥的是国民革命军第37师219团吉星文部队的一营,营长是金振中。由于时间已是深夜,中国驻军拒绝了 日军的要求。之后日军包围了卢沟桥,双方都同意天亮后派出代表去现场调查。但是日本的寺平副官依然坚持日军入城搜索的要求,在中方回绝这一要求后,日军开 始从东西两门外炮击城内,城内守军未予反击。在日军强化攻击后,中方守军以正当防卫为目的开始反击,双方互有伤亡。随后卢沟桥北方进入相持状态。”

而根据日本陆军1937年发表的消息,“1937年7月7日晚10时40分许,日本陆军中国驻扎步兵第一连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北平西南12公里的卢沟 桥北侧,永定河左岸荒地进行了夜间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在河畔的龙王庙方向突然响了三发枪声。随后清水节郎中队长,野地第一小队长等人看到在河畔和卢沟 桥城墙之间,有人用手电筒发出明暗交替的光亮,随即判断为中方军队士兵在用暗号互相联络。之后又有十几发子弹从龙王庙方向射出,日军未予以反击。清水中队 长派遣岩谷曹长和两名传令兵马上向丰台驻军报告。收到报告的牟田口廉也第一连队长在联络北平特务机关后,决定在天亮后与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一同前往事发现 场。

随后清水中队长率队向东面的西五里店转移,与从丰台赶来的第三大队在一文字山会合。凌晨3时25分,龙王庙方向又有3发射击。牟田口连队长认为频频出现的射击目的在于进攻日本军队,于是在4时20分下达了战斗命令。

此时之前由森田中佐带领的对中谈判代表到达了该地区,森田中佐作为代理连队长命令禁止装填子弹。日军代表随即要求中方将集结在卢沟桥周围的部队撤走,但 该地区的中方部队已开始从龙王庙附近及长辛店高地方向开始对日军阵地进行迫击炮炮击。日军开始还击的时间是1937年7月8日凌晨5点30分。战斗开始 后,日军歼灭了龙王庙附近的中方部队,进入永定河右岸,包围了卢沟桥。从被击毙的士兵身上搜出的证件表明,该士兵属于二十九军正规军。至此中方战死20 名,负伤60名左右。

5时30分,日军第8中队开始向中方军队进攻,双方进入全面冲突,战斗持续2个小时后逐渐沉静。

上午9点半,中方提出停战,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僵持阶段持续到7月9日凌晨2点左右,此间双方互有射击,但并无重大冲突。7月9日凌晨2点,中日交战双方对“日军占领永定河东岸,中方占领永定河西岸,日方撤走交战军队”达成一致,开始撤军,直到当日12时20分撤军完毕。

7月9日之后,交战双方开始进入谈判,主要围绕“相关地区撤军”,“今后的治安保障”,“中方对挑起事端道歉”以及 “取缔当地抗日活动”展开争论。同时日军也开始加紧对华北地区派兵,以增加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压力。这一派兵的举动客观上增加了华北地区的反日情绪,为以后 的大规模冲突埋下了伏笔。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在7月17日在庐山上宣布准备应战和必要时守土抗战到底的决心。7月 19日,蒋中正发表了《最后的关头》的演说,正式宣布开始全面抗战。随后,7月25日发生廊坊事件,7月26日发生广安门事件,7月29日、7月30日, 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断:截断;续:接;凫:野鸭。截断鹤的长腿去接续野鸭的短腿。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成语举例:断鹤续凫,娇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比喻行事违反自然规律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脚杆很短。他想这样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们捉来,砍下鹤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鸭的脚上,这样他们都不能走路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成语举例: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谈笑风生,又谈起他的山林生活。(梁斌《播火记》十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生,不能读作“sēnɡ”。

成语辨形:生,不能写作“声”。

成语辨析:谈笑风生和“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但谈笑风生表示谈话时很有兴致;气氛热烈;“谈笑自若”偏重在“自若”表示非常镇定不慌张。

成语谜面:挥扇说相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自然资料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家乡山,或许是恋乡情结,但山西山确别有一番韵味。

“危峰过雁来秋色,万里黄沙散夕阳”,仰慕南岳恒山圣名,亲临险峰,那是一种壮观气势。远望重峦叠障,近观群峰奔突,陡峭山岩悬空而下,青石夹着青天。一株株苍松翠柏悬于陡崖之上,根系如龙爪般紧抓着岩石深入泥土之中。那苍翠针叶和盘旋虬枝给我以视觉冲击。登上山顶,俯瞰山势回环,岩壁凸凹;神仙造化,这必是造物主层层垒砌,精雕细刻杰作。高耸峰巅穿透深蓝天幕,青色岩石洒遍苍茫远山。红日顶在峰巅,洒下一片壮阔。

“五峰慕灵鹫,四岳羡神鹤”,五台山势雄浑中氤氲着佛深刻。一道道山脊似切割直下,五台之山顶如琢磨平铺,这是威武庄严佛之圣地;山势逶迤,峰岭交错,跌宕起伏,这是雄浑深刻佛法轮回。春夏之交,鲜花嫩草点缀着山泉,青松白杨映衬着峦嶂。山寺里钟磬悠悠之音回荡在山峦之间,古庙中琉璃华光之色放射出佛法光芒。漫山弥扬着佛音,春荣秋枯,华丽绿色与凋敝黄色下面,永远是这雄浑凝重山峦。峰峦似波涛起伏,荡漾着佛光。

“扫荡妖气清平国土三界处,阐扬正教福利邦宗万法尊”,北武当山在三晋众多名山之中别有韵致。山势起伏不定,峰峦高低差错;山谷中白茫茫一片片雾气萦绕,仙气飘荡在峰峦之间;峰顶上红彤彤一道道日光放射,圣光笼罩在山体之上。石阶上“擎天探海松”,那是道家先祖左手直指苍穹,右臂指点群峰;白须悬垂,道袍飘逸,为前来朝圣众人指点迷津。“道法自然”,一座座道观凭依着山势镶嵌在山峦之间,古色古香装点着仙风道骨,起伏山势之中,是飘逸道祖仙气。

广袤三晋大地上盛开着壮美自然风光,也孕育着悠久灿烂文化。多元文化不尽同而融于一,赋予古老三晋以丰富深层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关于勿忘九一八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在“9.18事变”77周年的前夕,几个同事借会议之暇,特意参观了坐落在沈阳的“9.18事变”纪念馆。隔着车窗,远远的我们就看见了那打开的日历牌样的标志性建筑,心情便沉了下来。

承受着头顶上黑云的重压,走进纪念馆。来到四周墙壁镶嵌着似白雪皑皑的山峰状的等候大厅里,仅仅是片刻,心情便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环视四壁,一种难以控制的情绪油然而生,那分明是套在中国人脖子上的绞索-------

于是我似乎听到了中国人在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的呻吟,闻到了日本鬼子残杀无辜的中国百姓的血腥,眼前飘过了77年前法西斯暴行的一幕幕——七十七年前,北大营的炮声打破国人的酣沉睡梦。柳条湖的爆炸揭开了日寇凶残的面容。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国家蒙耻,民众遭殃,日寇灭我精神,毁我文化。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国土沦丧,民不聊生,日寇掠我资源,杀我同胞,在中国的国土上,升膏药旗,行日本的法令,当倭寇的顺民。向日本天皇宣誓效忠。九一八,积淀了中国人民14年雪雨腥风的苦难。九一八,浓缩了中国人民14年前仆后继的抗争。走进展览厅,我们目睹了这些铁证————

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的所作所为,惨遭杀害的同胞的堆堆白骨见证着侵略者的罪行。历史没有忘记,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九一八----中国的国耻日!

那是1931年9月18日的夜晚,一个让所有中国人蒙难的夜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仅仅用了一天就占领沈阳全城;继而在短短4个多月内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同胞成了亡国奴,陷入了苦难的深渊。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变前,他们已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了旅顺、大连和满洲铁路沿线。

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军还先后在中国东北三省秘密组织了四次“参谋旅行”,侦察情况,并以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作战方案。1931年6月,日军制定了“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大纲”,随后便发出“满蒙问题只有用武力解决”的叫喊。由此可见日寇亡我中华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是其狼子野心的大暴露,它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后,为掩人耳目在长春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担任了儿皇帝。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我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涌现出东北义勇军等各种抗日武装。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战。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斗争!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战犯们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

在我们要离开展厅的时候,看到一个标语牌上面写道:当我们即将走出展厅,大概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滴血,而且每一滴血都似乎凝固成一串问号。日本帝国主义何以敢对我泱泱大中华举起屠刀?这里的每一幅图片,都是一串铁打的事实。为何有人至今不能正视它?甚至歪曲它?篡改它?落后就要挨打,何以落后?这里的每一尊仪容都在呐喊。这呐喊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告诉我们“忘记英雄的民族是堕落之邦”?还是告诉我们“忘记苦难,苦难就会重扣国门”?是告诉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还是告诉我们:“振兴中华,人人有责”?是的,九一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也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4.29网络安全日宣传资料

全文共 3137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安全需要你我他。让我们齐聚北京展览馆,了解网络安全的那些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各级政府机关要完善政策,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互联网安全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保护用户隐私,保障数据安全,维护网民权益;专家学者及网络安全从业人员要发挥积极作用,切实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合力。

2014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每年的4月29日作为“首都网络安全日”。就是要大力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让每一个网民、每一个公民都参与到维护网络安全、推进依法治网的过程中来,共同肃清网络环境,共同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今年的4月29日是第三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宣传活动继续由北京市公安局主办,以“网络安全同担,网络生活共享”为主题。活动将采取以“1+4+1”模式,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互联网企业和从业人员等多方力量,举办主题高峰论坛和系列大型活动,推动首都各界和网民群众共同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护能力、承担网络安全责任。

届时,中国工程院沈昌祥等7名院士、100余名专家学者、20余所高等院校、100余家网络安全企事业单位将分别参加相关活动。

首都十大网络安全事件

1、“7.03”特大网络贩婴儿案:

2013年,北京警方发现一以收送养名义贩卖婴幼儿的网站“圆梦收养送养之家”,该网站不仅为买卖婴幼儿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交易平台,而且还提供办理虚假出生证明等服务,形成了分工明确、涵盖拐卖犯罪全链条的团伙网络,社会危害严重。北京警方迅速以此为切入点,锁定多个涉嫌贩卖婴幼儿网站,梳理出以周某某、何某某等人为首的4个特大网络贩婴犯罪团伙。2014年2月,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北京、广东、四川、河南等27个省、市、自治区同步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65名,解救婴幼儿406名,系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打拐”行动中抓获犯罪嫌疑人最多、解救被贩卖人员最多的案件。

2、“秦火火”、“立二拆四”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团伙:

2013年8月,北京警方工作发现一名为“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恣意制造传播谣言,编造了“723动车事故”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郭美美”事件、“张海迪国籍”事件、虚构雷锋生活奢侈情节等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经深入侦查,北京警方一举将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10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目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

3、“4.14”制作网络木马病毒案:

2013年4月,北京警方发现有人在互联网上以卖家名义,在网络购物交流过程中,诱骗事主安装木马病毒程序,骗取事主财物。经进一步核查,该犯罪团伙已形成一条专门从事木马程序编写、后台维护、实施诈骗、帮助销赃的犯罪产业链。犯罪手法非常隐蔽,诈骗活动涉及全国多个省市,侦查工作难度巨大。2013年7至11月,北京警方辗转14省20地市,抽丝剥茧,连续奋战,分别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据统计,此案告破后,该类警情显著下降。

4、CSDN系列网站泄密案:

2011年12月,北京警方接csdn公司报案,称其网站用户数据被盗,网站服务器可能被入侵。之后,互联网上又爆出国内多家知名网站用户数据库泄露,从而引发了我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网络信任危机。北京警方接报后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经过40余天地连续奋战,多次辗转于北京、石家庄、温州、南京等地,最终成功破获了CSDN服务器被非法入侵案,并连同破获了其他4起同类网络黑客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迅速遏制了事态的进一步蔓延,保障了网络信息安全和群众的切身权益。

5、境外特大中文淫秽网站MM公寓案:

2012年1月,北京警方发现一境外特大中文淫秽网站“MM公寓”,该网站服务器位于美国,涉及淫秽色情内容帖子数800余万条,共有100多万注册会员,为当时全球注册会员数最高的境外中文淫秽网站,会员多为国内青少年,社会影响恶劣。北京警方经过三个多月调查,专案组共梳理出管理员级别账号66个、达到处罚标准账号5036个。其中,涉及北京地区账号132个,达到刑拘标准45个,达到治拘标准87个。5月26日,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统一抓捕,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48人,其中刑拘530人、治安处罚910人。此案抓捕人数系全国打击淫秽色情网站历史之最。

6、拯救天使传播淫秽物品案:

2013年2月,北京警方发现一服务器位于美国的中文儿童色情网站“拯救天使”,该网站以论坛形式发布大量淫秽图片、视频等信息,其中涉及儿童色情视频3000余个、图片10万余张,注册会员达90余万人,分布在美、英等10余个国家,在国内国外造成恶劣影响。北京警方历时三个月,最终在江苏、浙江两地抓获了网站建立人刘某某、网站服务器托管者杨某某。经查,刘、杨两人通过网上勾连,在境外建立淫秽色情网站,共非法牟利40余万元。

7、新型系列假冒银行网站诈骗案:

2011年,北京警方连续接报:有人仿冒某银行网站骗取银行卡内余额。接报后,北京警方立即开展侦查,发现此类犯罪系传统短信诱骗与网络钓鱼结合的新型犯罪手段。经深入工作,警方先后在深圳、河南、厦门将黄某某、张某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起获涉案电脑7台、短信群发器19台、电话卡5000余张、手机10部、手机卡13张、银行卡17张及多张假身份证等作案工具,挽回经济损失640余万元人民币。

8、“3.01”口碑传媒等公司非法经营案:

2013年4月,警方发现一名为“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以为国内大型企业提供舆情监测、维护客户网络形象为名,发现客户公司负面信息后,通过中介公司或门户网站员工,以网络沉帖、删除等手段,消除负面影响,该公司利用包月或协商定价处理的方式,从中赚取删帖差价牟利。2013年9月,遍及全国10省市的抓捕工作同步展开,北京警方投入警力286名,成功打掉了口碑传媒等非法网络公关公司6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1名,扣押电脑55台,涉案金额约1000余万元。该案系“两高”相关司法解释出台后,公安机关打掉的国内最大的非法网络公关公司。

9、非法获取百度推广账号诈骗系列案:

2012年初,北京警方接到市民举报:称在百度引擎中,只要输入某电视栏目的名称,并拨打预留的电话号码后,就有人自称为选秀节目“工作人员”,以交纳“手续费”为名进行诈骗。经进一步工作,北京警方发现2012年1至3月,百度推广客户账号多次被非法盗用,660 个推广账号内容被篡改,嫌疑人冒充客户名义通过网络实施诈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 万元。警方远赴海南,一举抓获了13 名犯罪嫌疑人,串并诈骗案件百余起。经审查,该团伙成员供述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非法对数百个推广账号内容进行篡改,继而冒充网购客服、选秀节目电话等诈骗作案百余起、获利50 余万元的犯罪事实。该案是北京警方将先期计算机入侵和后期网络诈骗贯穿打击的首个案例。

10、重点涉枪论坛网站“北方联盟”案:

2013年3月,北京警方发现一服务器架设在境外的涉枪论坛网站“北方联盟”,该论坛是一个为注册会员提供气枪、仿真枪、枪支配件、军品等相关物品的交易平台,网站会员众多、公然发布涉枪交易信息,严重影响现实社会治安稳定。对此,北京警方经过近4个月的摸排梳理,掌握了涉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涉案人员数百名,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全国抓获犯罪嫌疑人576人,收缴枪支1005支,子弹1万余发,其中北京地区抓获犯罪嫌疑人48人,收缴各类枪支98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元宵节黑板报内容资料

全文共 248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起源: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在汉文帝时期,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凯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世界早产儿日宣传资料:早产儿成年易患心脏病?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有1500万例早产婴儿。这个数目是庞大而惊人的。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早产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项最新的小研究表明,早产儿成年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研究的作者说,早产将会影响婴儿心脏的发育,还会影响其成人后心脏的功能。

研究人员追踪了102名早产儿,将他们与132名足月生产的婴儿相比,从出生直至20多岁。他们发现早产儿与足月婴儿相比,他们在少年时期与的右心室较小、较重,心室墙更厚,心脏泵血功能更差。根据刊登在《循环》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早产时间的越长,对右心室的形状及功能影响越大。

这项研究的带头人保罗·里森,是牛津大学英格兰心血管临床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他在一期杂志新闻发布会上说道:“现如今有超过一成的青少年属于早产儿,其中有些人到了成年后,就会变成心血管疾病髙风险人群,”

“我们想要了解这其中的原理,这样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早产儿中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小部分人群,他们需要相关的卫生保健建议,”里森说,“发现早产儿右心室的变化这种现象是非常独特,非常有意思。”

这项研究只是发现了早产对成年期心脏形状及功能有影响,这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没有确立。

“我们正尝试渗入挖掘造成早产儿心脏异于常人的原因,”研究的第一作者亚当·莱万多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我们很想要对这个问题的做出科学解释,这项研究,也让我们对早产儿如何保持将来的心脏健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纽约新海德公园斯蒂芬%亚历山大科恩儿童医药中心的一位小儿心脏病学专家丹尼斯· 海耶斯说,这项研究向人们揭露这个问题。这个发现“向我们提供了这一患病人群的心脏机构及功能的信息,而这项发现对人体健康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还有待考察,” 他说。“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改善病患从新生儿时期至成年的健康护理。” 他补充道。

里森的研究团队还做了对早产儿的左心室进行观察,发现早产儿的左心室较足月婴儿亦有相似的轻微的差异。

虽然右心室上的变化会增加心脏衰竭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研究人员反复的提醒那些,这项研究中,并没有证据显示早产儿在青少年时期会患上这些疾病。

另一位专家则向人们揭示了,科研人员是如何利用电脑模型来发现早产儿心脏结构不同于常人,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的。

这项研究“是揭示电脑是如何帮助人们识别以及分析个体患病风险的一个很好例子,”凯撒医疗机构旗下一家子公司,阿基米德有限公司科学产品与技术发展部副经理多恩·莫里斯解释说:“数学模型利用大量右心结构与心脏病风险的相关科研数据,这些数据反而引导人们研究早产与心脏结构之间关系”。

“这些信息能帮助人们辨别有心脏病风险的人群,让他们能得到提前的治疗。例如,我们可以更谨慎的观察和控制血压和胆固醇含量。”莫里斯说,“最终,更好的了解心脏构造不同的成因,将有助于在新生儿时期的治疗方案的改善。”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成语举例:反动军阀的残暴统治,使广大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只能四处逃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中性,褒义,形容工作生活都很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成语辨形:乐业,不能写作“落叶”。

成语辨析:“安”在此处不作动词;而当形容词用。

成语谜面:家有喜事;甘当专职作曲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对青少年的危害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

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自然资料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中有着许多奇妙秘密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有一天,我和我小伙伴在外面玩,看见一张蜘蛛网,我跑过去看看,一不小心,就把蜘蛛“先生”辛辛苦苦织网搞破,蜘蛛“先生‘连忙爬过来,用愤怒眼睛瞪着我,好像要来报复我。但是,它没有恶意,又认认真真地再织一张网。我心想:蜘蛛为什么要织网呢?难道织来玩吗?这一连串问题使我迷惑不解,我决定打破沙锅问到底,继续仔细观察。

过一会儿,我看见一直飞蛾像没头没脑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一不小心就撞到蜘蛛网上,飞蛾身体粘在蜘蛛网上,接着,它手、脚、头全部粘住。蜘蛛”先生“看见,连忙跑过去享用他猎物。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蜘蛛那么不厌其烦地织网,是为扑捉食物。

啊!大自然里事物真是有趣极,我爱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成语举例:(1)上个月他因旷课,考试没有及格,你不帮他补课,还约他跳舞,这不是抱薪救火吗?(2)他们俩吵架,你不劝,反而也加进去,你简直是抱薪救火?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薪,不能读作“chái”。

成语辨形:薪,不能写作“新”。

成语谜面:最可怕的救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爱耳日宣传资料大全

全文共 6412 字

+ 加入清单

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资料之一;一、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听障儿童;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识,普及听力;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听觉是人类的重要感觉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三、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背景及现状;新生儿听力筛查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我国新生儿。

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资料之一

一、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2.3万,其中:我省有听力残疾人42.9万,其中0~6岁听障儿童约2100多人,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350人,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普及公众爱耳护耳知识,避免和减少耳聋发生,提高听障人群生活质量,推动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识,普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推动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残联联合卫生部等14部门将2011年3月3日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听觉是人类的重要感觉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1‰~3‰。婴幼儿时期的听力损失,即使是轻度也可导致其在行为等方面明显的生理障碍。儿童听力和言语发育障碍程度与听力损失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听力损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不仅会导致聋哑、言语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儿童出生后48小时即可用简便无创的方法及时发现听力障碍,为进行早期干预创造条件,因此,开展微创听力普查对于听力残疾的预防和康复,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三、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背景及现状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学实用技术,以美国为代表,开始推荐高危因素登记筛查。1993年,美国国家卫生院建议,在出生3个月内,应对每个婴儿或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起,北京、山东、浙江、南京等省市相继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项目。2000年,中国残联、卫生部等10个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2004年,卫生部制订“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2007年12月,中国残联、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提出2015年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的目标:已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30%;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配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2009年,卫生部正式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率依然较低,各地工作开展情况极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听力残疾儿童的及时发现和康复。 每对年轻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可爱,如果太晚发现听觉障碍的问题,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孩子日后的语言、身心发展,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听力筛检快速、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我们呼吁社会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予以重视,呼吁所有的家长在您的孩子出生后,主动安排孩子接受听力筛查。

四、新生儿听力筛查后的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终目的是使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得到早期、合理和有效的干预,最终能听会说,实现康复,回归主流社会。我国政府自1988年起开始制订实施聋儿康复的专项规划,通过四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已使30余万听力障碍儿童得到康复。“十一五”期间由中国残联牵头实施的全国抢救性聋儿康复项目,每年为500名重度听障儿童免费提供人工耳蜗产品及康复服务,为3000名听障儿童免费提供助听器与康复服务。“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听障儿童康复救助的力度,为更多听障儿童创造康复条件。

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应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一般来讲, 确诊为重度或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儿,建议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选配助听器;中度听力损失者,建议6个月龄时开始选配助听器;部分中度及轻度听力损失的小儿,随访至8~10个月,确定为永久性听力损失后,建议选配助听器。所有配戴助听器的患儿,均应定期进行听觉及言语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听力和言语发育评估。对康复效果欠佳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建议1岁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继续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五、 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运用客观、快速和简便的测试方法或手段对新生儿进行检测。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常用方法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两种,根据设定的筛查标准,将可能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筛查出来,之后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规定:1、正常出生新生儿实行两阶段筛查: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均应当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2、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婴儿出院前进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至听力障碍诊治机构。3、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听力筛查仍应当在3年内每年至少随访1次,在随访过程中怀疑有听力损失时,应当及时到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就诊。4、对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患儿应当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

六、儿童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与新生儿听力损失密切相关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耳聋家族史;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形虫、梅毒等);颅面部畸形;早产或极低体重儿(体重小于1500克)、新生儿严重窒息、严重黄疸;母亲滥用药物(如庆大霉素)和酒精、母亲糖尿病;染色体异常,以及一些与感觉神经性或传导性耳聋有关的综合征等。有的孩子因严重疾病而长时间住新生儿监护病房,也可出现迟发型或进行性听力损失。此外,有些孩子在出生时并无听力损失,但由于各种后天因素,如感染(如脑膜炎,腮腺炎),外伤,使用耳毒性药物等也可出现听力损失。有的遗传性听力损失也可发生在婴幼儿期或青年期。因此,对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进行定期听力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听力筛查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其对象不只是新生儿,还应包括婴幼儿甚至学龄儿童,这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和医疗条件较差的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儿童听力保健与康复工作十分重要。我省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工作任重道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工作。

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协会 宣

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资料之二

一、目前国家和山西省有哪些聋儿康复救助项目?

近年来,国家和省对聋儿康复工作高度重视,设立了国家和省级康复救助项目,重点对0-6岁贫困聋儿免费配发助听器,免费植入普及型人工耳蜗,并提供语训经费资助。其中:

1)国家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对符合条件的贫困聋儿每人免费配发2只全数字式助听器,每年资助1万元康复训练费;

2)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对符合条件的贫困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提供1.4万元康复训练费;

3)国家“听力重建 启聪行动”人工耳蜗项目:对符合条件的贫困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提供1.2万元康复训练费。

4)山西省政府为民办实事聋儿康复项目:对符合条件的贫困聋儿免费提供2个全数字式助听器,并提供平均每人每年5400元的康复训练费。

二、符合哪些基本条件就可以申请国家及省聋儿康复助听器救助项目?

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山西省户籍;(2)年龄不超过6周岁(2005年以后出生),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3)城乡有康复需求的贫困聋儿,其中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聋儿。

三、符合哪些基本条件可申请国家聋儿康复人工耳蜗救助项目?

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山西省户籍;(2)年龄1-5岁,小年龄优先。(3)听力损伤为重度聋以上,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听觉器官发育正常,无脑性麻痹,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4)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5)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救助对象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具体筛查标准见省残联网站。

四、贫困聋儿如何申请项目救助?

符合条件的贫困聋儿家长,持聋儿户口本、家长身份证、村(居)委会出具的贫困证明(助听器项目)或收入证明(人工耳蜗项目)以及医院诊断证明,到当地县级残联进行申请登记,填写项目救助审批表,由市级残联按照本市救助指标情况公开评议确定救助对象,经公示无异议的,正式确定为救助对象,安排到定点康复机构进行救助。

五、山西省聋儿康复机构有哪些?

备注:此表为省市两级机构,另有县级机构49家(略),具体情况请向当地县级残联了解,也可以

到省残联网站进行查询。

六、影响听力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噪声污染因素。不管多大年龄,只要他经常暴露在噪音环境中而不采取足够的听力防护措施,通常都会导致噪声性听力损伤。2、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心理负担过重会导致突发性耳聋。3、药物中毒。药物中毒目前仍然是导致青少年耳聋的罪魁祸首之一,特别是医疗条件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医生给患者盲目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4、遗传因素。5、听力障碍和耳病治疗不及时。

七、如何避免噪声伤害?

噪声成了现代社会影响人们听力的主要杀手。长期高分贝声音刺激会引起听力受损。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对多名年龄介于6-19岁的儿童与青少年长达8年的研究发现,有12.5%的人听力检查发现有噪音性听觉阈改变。专家呼吁青少年在“享受”现代高科技的同时不能忽视耳朵的健康,使用耳机听CD、MD、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如果持续使用耳机,应该每隔半小时拿掉耳机,让耳朵适当休息一下。应尽量少光顾电动游乐场、KTV、迪厅和酒吧等噪声环境。

八、中老年人如何预防耳聋?

中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预防耳聋非常重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有利于内耳小动脉血管的保健;其次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扩张微血管,切忌长期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另外,应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避免接触噪声、不要随便掏耳朵,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经常按摩耳朵也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朵耳廓、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等。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此法有醒脑健智、聪耳明目的作用。

九、明确耳聋诊断后,应该怎么办?

简单的用一句话来说明耳聋能治疗或不能治疗都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对于传导性耳聋(如中耳炎)可以通过医疗的手段进行治疗。对于混合性耳聋需要医疗手段和康复手段同时并用,但听觉康复手段是长期的,也是终生的。对于感应神经性耳聋要分析病因,如对突发性耳聋早期、药物中毒性耳聋早期及听神经瘤等疾病,可及时采用医学手段进行治疗。对突发性耳聋和药物中毒性耳聋晚期及其他各种病因引起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其最佳康复途径是通过选配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然后再进行科学规范的语言康复训练。

十、发现儿童有听力障碍应该如何干预?

1、针对病因对可纠正性听觉障碍患儿进行相应的药物、手术治疗。

2、听力补偿或重建:

(1)助听器选配:对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觉障碍患儿,应首选配带助听器,一般可在6月龄开始验配并定期进行调试及评估,以达到助听器效果优化。

(2)人工耳蜗植入:对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儿,应用助听器效果甚微或无明显效果,要进行人工耳蜗术前评估,考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3、到专门聋儿康复机构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4、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家庭康复指导。

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协会 宣

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资料之三

一、助听器分类及特点

1)按形状分,可分为盒式(功率大,调整简单、价格低,但噪音较大,体积较大)、耳背式(位置相对隐蔽、声学效果好,能满足不同听力损失患者,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类)、耳内式(外形较小、功率较大,适合听力损失较重又不愿意暴露听力缺陷的成年人)、耳道式(体积更小、隐蔽性更好,但功率更小,不适宜患儿和重度以上耳聋患者)。

2)按技术电路分,可分为模拟机(适合于动态范围较宽的听力损失患者,价格较便宜)、数字编程机(采用数码技术,适合于动态范围较窄的听力损失患者,价格居中)、全数字机(采用数字技术,适合于各种听力损失患者,价格较高)

二、关于助听器验配

助听器是听力语言障碍者专用的康复设备之一,须经过验配方能使用。助听器验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能作为一般商品经营,助听器验配工作须由具备一定康复听力学专业资质的专业人员,使用相应的听力学评估、测试、诊断设备,在测听室等特定的声学环境中完成。从事本行业人员的岗位资质要求、设备要求及测听室声学要求遵照《助听器验配机构基本设置推荐规范》、《助听器验配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办法》执行。如果验配条件或验配技术达不到要求,不但不能发挥其听力补偿的作用,甚至还会造成新的听力损伤。

三、助听器验配适应症及转诊指标

1)助听器验配适应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推荐使用的耳聋分级标准,采用0.5、1、2、4 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分贝数,平均听力损失在41-80 dB HL听障者,通过助听器验配一般可获得满意的助听效果;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听障者,通过助听器验配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助听效果;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 dB HL听障者,应首选人工耳蜗植入,如手术条件暂时不具备,应及时选配特大功率助听器,也能得到听觉帮助。

2)转诊指标:听障者如遇到①快速进行性听力下降;②近期发生的听力损失;③伴有耳痛、耳鸣、眩晕或头痛;④传导性耳聋;⑤外耳道耵聍栓塞超过外耳道腔25%或外耳道闭锁等情况,应首先考虑就医,停止考虑验配助听器。

四、助听器验配及适应性训练

助听器验配前,要进行病史采集、耳科常规检查、听力测试,根据听力测试结果并结合病史判断耳聋的性质及耳聋程度,然后进行助听器预选、助听器验配和适应性训练、助听器效果评估。助听器验配应由专业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配,才能保证发挥助听器的最大作用,避免听力进一步损失。另外,无论成人听障者还是听障儿童配戴助听器后,由无声到有声会感觉不适,有的听障儿童会产生恐惧感。因此,都需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训练。在此期间,助听器音量调节应由小到大逐渐达到处方要求;配戴时间应由短到长,开始每天可配戴2-3小时,逐步过渡到全天配戴;训练地点由安静到较吵闹的自然环境。适应阶段一般为1—2周,训练听障儿童会听测试音,并能做出反应,小龄听障儿童与老年听障者这一阶段应长一些,大约需要一至数月才能完成。助听器验配后,建议最好到专业的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训练。“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是残疾儿童康复的关键,要及时帮助听障儿童验配适宜的助听器,坚持专业化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可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过年手抄报内容资料:关于过年的传说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的最后一天,桃花村的人们正急急忙忙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人们把这一天叫做除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资料

全文共 1786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下面是关于防治碘缺乏病日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防治碘缺乏病日时间:2016年5月15日 农历 四月初九

发展历史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疾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

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病区人口达4.25亿,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区人口的60%。

中国仍有700万地方性甲状腺重病人和19万克汀病人,14岁以下的智力残疾儿童有539万人。

中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每年还将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残儿出生。

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71国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在2000年全球世界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李鹏委员长在任国务院总理时曾在文件上签字、承诺。

中国政府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在1991年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会议上郑重宣告中国将在10年内减少碘缺乏病的流行。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于1993年9月国务院在北京成功地召开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讨论通过了《行动计划纲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对我国进行支持和援助。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每年5月5日)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1]

201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近年来监测发现,部分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出现合格碘盐食用率下降、孕妇等重点人群碘营养偏低的情况。为加大科学补碘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合理补碘,尤其是避免孕妇、胎儿和婴幼儿等重点人群碘摄入不足,今年宣传主题定为“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

历届主题

1994年5月5日第一届主题为:“碘盐与健康”

1995年5月5日第二届主题为“1995年基本实现全民食盐加碘”。

1996年5月5日第三届主题为“全民食用合格碘盐”

1997年5月5日第四届主题为“食用合格碘盐,严禁销售非碘盐”

1998年5月5日第五届主题为“健康的母亲不能缺碘,缺碘的家庭不会健康”

1999年5月5日第六届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提高人口素质”

2000年5月15日第七届主题为“坚持食用碘盐,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2001年5月15日第八届主题为“加强碘盐监督管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2002年5月15日第九届主题为“补碘、健康成长”

2003年5月15日第十届主题为“食用碘盐,保护儿童智力发育”

2004年5月15日第十一届主题为“科学补碘,预防出生缺陷与智力残疾”

2005年5月15日第十二届主题为“控制碘缺乏,保护母婴健康”。

2006年5月15日第十三届主题为“普及碘盐十年,人口素质提高”

2007年5月15日第十四届主题是“坚持食用碘盐,预防出生缺陷”。

拓展阅读:碘缺乏病

机体因缺碘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以前命名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现在统称为碘缺乏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压痛。极少数明显肿大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

临床表现

地方性甲状腺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压痛。极少数明显肿大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有食管或上腔静脉受压症状。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但有的患者由于甲状腺代偿功能不足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影响智力及生长发育。少数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由于长期血清,TSH水平增高,当补充碘后,甲状腺素合成过多,形成碘甲亢。地方性克汀病可分神经型、黏液水肿型及混合型3种。多数为混合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风俗资料

全文共 159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之大无奇不有,各地风俗,千奇百异。即使是一个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也都不一样。[河北端午风俗]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山东端午节习俗]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河北端午节风俗]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端午节风俗]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端午节风俗]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浙江]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台湾]台湾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死于瘴疠时疫者,时有所闻。因此,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为基本精神的节日,便显得格外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5490 字

+ 加入清单

一、端午节介绍

中文名: 端午节

外文名: 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端午节起源传说: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三、端午节的食俗习惯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3.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四、端午节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五、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夏小正》上说:“(五月)蓄兰,菽糜”(蓄:积、聚。菽:采集。糜:蓄糜)。《大戴礼》上说:“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据应劭(公元178)的《风俗通�6�1释忌篇》记载,汉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史记�6�1孟尝君列传》就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因为田婴相信:“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个恶日的忌,深植民心。宜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种端午起源的学说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他首先引了吴均(公元467-520)的《续齐谐记》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同时,闻一多又举了几个文献上的例子来支持他的学说。这些记载也都显示,端午的起源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闻一多据此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自古相传,吴越是断发文身之国。至于断发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龙子”,以避免伤害。《汉书�6�1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应是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图腾祭的日子。也就是说,一个龙的节日。

这些说法固然解释了某些特定的现象,但若将其中任何一说,视为端午的单一起源,则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遗憾。与其如此,还不如说,恶日及龙图腾,都是端午可能的源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互相融合,直到屈原传说的加入,为它们添上了新的动力,端午才从此茁壮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因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脖子上,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于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起了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端午节的习俗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记载:“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不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积极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周处(240-约299)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据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事实上,竞渡、祈禳。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王溥(922-982)的《唐会要》卷三五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他说:“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员也各有赏赐。马缟(约十世纪中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唐书�6�1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王仁裕(880-956)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玄宗时:“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李淖(约八八○以后在世)的《秦中岁时记》记载:“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溤贽(约九○四前后在世)的《云仙杂记》卷一引《金门岁节记》也说:“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谓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来)。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段成式(约803-863)的《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公,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平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宋朝的端午节物,比起历代,更见精致。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1147)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资料的烦恼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星期六,别的同学都很开心,因为今天可以回家了,可我却不怎么开心,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萦绕在心里,挥之不去。

“铃铃铃……”第四节课下课了,班主任讲了几句话,我们抄完作业便放学了。我慢条斯理地收拾东西,搞完卫生已经11点多了。

快到家时,我的心不知怎么的忽然“怦怦”地跳了起来,老师今天布置我们回去上网查资料,历史老师又叫我们回去打印历史笔记。可今天婶婶来了呀!

我轻轻推开门,哥哥在看书,叔叔估计是没回来,静悄悄的,我甚至能听见鼠标点击的声音。唉,果然没错!

我刚把书放下,她就说:“你回来了?”“恩!”我回答完迅速闭上嘴巴,生怕堵在嗓子眼里的字会自己蹦出来。

吃过午饭,大家都准备睡午觉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心里思忖着怎么开口呢?说吧,怕她不肯,说不定还要挨骂;不说的话,作业肯定泡汤了。左思右想了一番后,我决定“豁出去”了。

下午2点多,婶婶睡醒了,我走进房间,电脑的荧光照在她的脸上,房间阴暗暗的,两个字――恐怖!她看了看我,说:“什么事?”十分不耐烦的样子,估计她也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吧?

不管怎样,话还是要说,我支支吾吾地开口了:“老师要我们……上网查资料,历史老师要我们打印历史笔记……”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快听不见了,她能听清吗?放心,这些事情她的耳朵尖着呢,我一说完她立马问:“资料,什么资料?历史笔记不是在课堂上抄的吗?”

我深吸一口气,瞄了一下沙发上的哥哥,他也听到了,表情古怪,是在想我一定不行吧?我费了好大劲才说清个之所以然来她半信半疑地站起来,极不情愿地把电脑让给我用。但她没走开,就坐在旁边佯装看杂志,不时偷瞄我是不是在聊天。

我一边搜索资料,身后一直在冒冷汗,怎么我上网查一下资料都像在做贼似的?想想有个人在身边监视着,虽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但潜意识里自己也把自己当贼看了。唉,好烦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全国爱耳日手抄报资料大全

全文共 3582 字

+ 加入清单

针对大陆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 Care Day)。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

1历史背景

从国务院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可以看到,0~14岁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致残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是:原因不详的占27.79%,中耳炎占17.47%,高烧疾病12.97%,药物中毒11.92%;家庭遗传9.08%,发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病、产钳外伤、嗓音等均不到1%。前四项占70%以上。近30%的家长说不清孩子致听力残疾的原因,也就是说家长对于孕期或婴儿期致聋原因不了解,对于可能使胎儿或婴儿致聋的因素不能排除。

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949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听力的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群体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为有效开展聋儿康复和预防工作,1988年,聋儿康复工作作为一项抢救性工程列入国家计划,系统实施。全国共有聋儿康复机构1422个,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为技术资源中心,以省聋儿康复中心为龙头,以市级语训部为骨干,以基层聋儿语训班(点)为基础,社区家庭为依托的聋儿康复工作体系,截止1998年底,全国已训练7岁以下聋儿11.2万名,其中15.73%进入普通小学和幼儿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这需要社会多宣传爱耳防残的科学常识,家长应多学习这些知识并采取保护胎儿和婴儿顺利成长的措施,使儿童不受致残因素的影响。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要来避免药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确治疗而无后遗症的,如中耳炎等。如估算我国一年新增3~4万聋儿,那么有2~3万名是在前4项致聋原因之内。排除了这4项原因就可少产生约70%的聋儿。

在调查中还看到0~4岁的听力残疾儿童中城市占5.64%,城镇占11.16%,乡村占83.2%。这说明大多数(80%以上)听力残疾的婴幼儿和少年在广大农村,也就是宣传防聋科普知识和爱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还有另一项统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各类残疾儿童占被调查人口的比例大于全国的平均数。全国是每千人中有残疾儿童7.75人,侗族是10.5人,藏族10.64人,白族11.01人,苗族11.97人,土家族12.04人,瑶族14.81人,壮族15.82人,彝族20.01人,哈尼族高达29.69人,近4倍于全国平均数。而这些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在致残儿童比例大的地区和民族中开展爱耳防聋工作可以更快收到效果。

2节日由来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袭扰着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七岁以下聋幼儿可达80万,每年还将新产生聋儿3万余名。老年性耳聋有的949万,随着人口寿命增长和老龄化,老年性耳聋的人数不断增加。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导致耳聋的因素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一人数众多、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已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部分城市已经成立了防聋指导小组,开展了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积极拓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它国际组织的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卫生部组织颁发的《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对加强耳聋性药物的使用管理,减少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1998年1月,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及在京的听力学界、特殊教育学界的知名专家进行座谈,大家一致建议由卫生部牵头,尽快确立全国“爱耳日”,加强社会宣传,普及耳聋预防和康复知识,以减少耳聋发生。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00年3月首次全国爱耳日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次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1999 年国务院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所属的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正式将我国设定“爱耳日”活动列入 1999 年度工作计划。而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老龄协会等十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 3 月 3 日 为全国“爱 耳日” , 并于2000年在首都和各省会城市成功地开展了第一个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因此确定2004年我国的爱耳日活动主题是——“防聋走进社区”。旨在发挥社区人口密集、传播迅速,宣传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优势。使老百姓能够真正体会到日常保健、规律生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长年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确定“爱耳日”的通知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广播 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

残联康字〔1999〕第2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残联、卫生厅(局)、教育厅(局、委员会)、民政厅(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广播影视厅(局)、技术监督局、药品管理局、妇联、老龄委:

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发生,加强耳病防治,中国残联、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等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3主要意义

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规定了30种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标准,指导医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减少和避免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我国新生聋儿数量多,康复需求大,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只能达到年训2万名的能力。因此,除采取必要的康复手段外,积极开展预防,防止耳聋发生、控制新生聋儿数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中国残联、卫生部等十个部门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并于2000年3月开展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这对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4宣传形式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每年的“爱耳日”确定一个主题,在全社会开展以预防耳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有关部门要组织各级领导、耳鼻喉科专家、医务工作者、残疾人工作者、志愿工作者和残疾人召开座谈会,进行现场观摩,走上街头咨询义诊,开展听力助残活动。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公益广告、宣传画、预防系列丛书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预防知识,使广大群 众了解致聋原因、危害及预防和康复方法,提高防聋意识,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教育,避免和减少耳聋的发生。

为响应2012年第十三次”3.3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减少噪声,保护听力”,武汉康音耳聋耳鸣医学研究院发出:关于开展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耳鸣的发生,了解耳聋耳鸣的危害,加强耳病防治。

武汉康音耳聋耳鸣医学研究院采用“康乐TTS耳聋耳鸣系统疗法” 治耳聋耳鸣,在这期间主要坐诊专家是高池清和肖学和,其中肖学和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沾奖专家。帮助更多的市民朋友了解耳聋耳鸣健康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