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行走海河纪录片观后感(最新20篇)

《我们诞生在中国》讲述了大熊猫、雪豹、金丝猴3个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家庭的暖心成长与生命轮回的故事。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307

作文

697

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精选学习心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武汉这座城被按下了暂停键。为阻断疫情传播,武汉自1月23日关闭离汉通道以来,至今已有60天。这两个月以来,武汉的一举一动都被世界人民关注着,武汉人民的识大体、顾大局被世界肯定,武汉普通市民坚决服从政府要求,足不出户,宅家抗疫。同时,一批批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志愿者也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这座志愿之城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优秀品质。

正是因为有了900万武汉市民的牺牲和忍耐,坚持和奉献,才有了如今新增病例低位运行的积极向好态势。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各省人民捐款捐物的驰援彰显了中华民族一家人之间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人心齐兮泰山移,人心涣兮聚还散。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战“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4亿中国人民用行动作出了肯定的回答。社会各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虽分隔各地,但广大中华儿女共同心怀祖国、心系湖北、心系武汉,广大群众自发捐款支援、为困难患者发生呐喊,各大企业组织各类资源千里驰援湖北,16个省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医疗救治工作,56个民族众志成城、团结奋战,14亿人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武汉、为湖北筑起了抗击疫情最牢固的防线,实现了连续多日湖北除武汉以外地区0新增。这就是“中国精神”,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在这一场战役中,不仅仅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武汉的倾情相助都值得武汉感谢,这是一场全民健康战,我们必须风雨同舟、同舟共济,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同心战疫纪录片第四集众志成城观后感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原本期待着无拘无束的寒假,和家人们团聚过年,殊不知撞上了天灾,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神州大地一片沉寂。

往年,我和爸爸妈妈都是回到老家,与一年多没有见面的亲戚团聚,围在大餐桌旁吃着摆满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饭后坐在客厅,欣赏春晚,一家人有说有笑,不时还可以听到窗外响彻云霄的爆竹声,大年初一初二去亲戚家拜年。而今年略有不同。

这位不速之客在华夏大地猖狂肆虐,听者闻风丧胆,触者命悬一线。西湖湖畔,天安门下,游人绝迹。短短几天时间,全国相继几个地区出现了它的身影。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很多地区开始“封城”“封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医护人员前赴后继,赶往一线,只为托起生命的明天。在新冠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不畏艰难。他们,是人民群众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除夕夜,家家团圆,欢聚一堂。而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连夜出发飞赴武汉,支援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龄奋战在一线的钟南山,或许多少个日日夜夜没有睡觉,心中只有人民、国家,身姿挺拔,目光坚毅,他是希望的灯火。2003年,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现在我们正经历着“新型冠状病毒”,前路虽未知,但勇者亦无惧。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各种机械开足马力,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因为早一分钟,就有可能提前一分钟遏制住疫情。

这个春节,他们比以往的春节更忙碌,任务也更艰巨。他们是第一道守卫生命的勇士,他们把病患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他们交接的是生命,守护的是医生对病人救死扶伤的承诺。“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

让我们向祖国各地依然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武汉,我与你同在!众志成城,抗击肺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师观看《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日。近日,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在央视黄金档播出,这段尘封的历史又映入了人民的眼帘。

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场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条件下顽强取胜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在长津湖,在龙源里,在松骨峰,在大同江,在上甘岭,一百多万志愿军战士的鲜血洒在了那片土地上,他们怀着近乎忘我的无畏精神,呼喊着“向我开炮”的口号,以血肉之躯对抗装甲洪流!

抗美援朝胜利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蕴含的可不只是写这些字的功夫。这其中饱含了多少伟大爱国烈士的鲜血和牺牲,又深深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大无畏的民族气节。

抗美援朝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是人类的战争从未停歇。在华夏大地上我们还有太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中华民族统一的号角仍在不断吹响。今天的我们纪念抗美援朝,缅怀前辈们敢于斗争、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不断前进的精神风范,追忆在那样困难的年代他们为祖国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同时,我们更加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美丽富强中国的宏大愿景,坚定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先辈们的热血不断传承!

新时代,新征程,英雄们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如屹立在民族复兴航程中的灯塔与坐标,正在召唤着中华儿女在逐梦路上不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感人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含泪活着》播出后曾受到了日本电视界的广泛关注。日本纪录片知名制作人横山隆晴表示,在日本主流频道以配字幕的方式播放外国语纪录片,并且是在黄金时段,这在日本电视界是破天荒的事情。

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中国放映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访问日本时,曾给与了这样的评价:“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

一位21岁的男性大学生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感动的电影!现在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我即将毕业,联系了许多公司但都没成功,我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情绪非常低落。但《含泪活着》让我改变了想法,给了我真正的勇气,我会振作起来!”

一位42岁双眼哭得通红的女性观众激动地说:“我是张丽玲纪录片的粉丝,她的每部作品都让我深受感动。今天我带全家来看《含泪活着》,边看边流泪,不过不是悲伤的泪,而是温暖的泪,心灵像被洗过一样,激励我更加热爱珍惜生活,这就是张丽玲纪录片的魅力。她用十年时间拍摄的《含泪活着》,主人公对人生和家庭的热爱,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再次感悟到中国人的美德值得好好学习。我将介绍朋友们都来看。”

一位49岁的中年男性:“五个月前公司倒闭失去了工作,家庭和心里压力很大,我甚至产生过人间蒸发等极端念头。《含泪活着》给我的震动太大了!我的困境和片中男主人公简直无法比,我会永远以他为榜样,做坚强不屈的男人和父亲。在我人生中最苦闷绝望时遇到《含泪活着》这个电影是我的幸运,给了我希望和目标!我向主人公和制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录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前段时刻,在毛概课堂上老师带领咱们群众观看了大型人物纪录片《走进毛泽东》,这部电影没有请特型演员,也没有写剧本台词,它只是把有关毛主席的一些影间录像以必须的叙述方法连接起来,这让它像一部纪录片。在那里咱们能够看到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是怎样样的,看见他的音容像貌,言行举止。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毛泽东,一个真诚自然、心里永远装着中国人民的毛泽东、让我觉得亲切而熟悉的毛泽东。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停信步”毛泽东生命挑战自然,挑战对手,挑战社会,挑战世界。越是面临挑战,就越是冷静。“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段脍炙人口的名句,就是他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在看这部电影中,最令我深为感到敬佩的是毛泽东的读书精神,“我有读不完的书。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毛泽东与书卷结为伴,腹有诗书气自华。《资治通鉴》读了17遍,《红楼梦》读了5遍,通读了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生命沉湎于书香笔墨的世界。他的诗书见解独到,他的字迹纵逸豪放,他的语言生动形象,他的讲话妙趣横生……身为全军统帅,他生命不曾发过一枪,最终竟用笔杆子加枪杆子打败了对手。这种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也是我等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

当咱们观看《走进毛泽东》,走进他作为一个卓越政治家、大诗人、书法家天地,去细细品味感受,咱们会一次又一次震撼,心中涌起对他老人家无比的崇敬之情。

在硝烟和炮火弥漫的背后,也有更大的真实:“伟人”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神”。因此,了解伟人也首先就应从“作为人”这个基本特性入手,这样才贴合人的认知规律,更有真实感,更能打动观众的心,更能让人理解。

此外,影片还披露了主席在听到洪区灾民与蛇争树而被毒蛇咬死而痛哭,以及在听到战胜血吸虫病的喜讯之后高兴的半夜起来写诗的细节,这一哭一笑的鲜明比较,更是展示了主席重情重义、关心人民性命感全的真实写照。种种此类亲切、朴素而自然的画面使得伟人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性化。这是《走近毛泽东》在材料筛选上独具匠心之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影片不仅仅是回忆,不仅仅是怀念,更是对毛泽东作为一个伟人同时又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种再现,以新世纪的眼光来感悟历史,感悟领袖,感悟人生。片中的许多细节,如毛泽东畅游长江和大海,毛泽东要骑马游昆仑山,毛泽东和基辛格夫妇以纸老虎和身高的主题逗趣,毛与非洲妇女会见时行屈膝礼的幽默场面,出席党代会时目送全体代表离席等细节情景,生动感人地表现了毛泽东的智慧、抱负、激情、幽默与自信,洋溢着鲜活而深刻的人民性。而且在片中多处表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智慧。毛泽东强调走群众路线,因此他第一个喊出了“人民万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他本人乃至全党的行动宗旨,他也因此会对不能接触人民群众,调查时要戴口罩表现出无奈和孤独,他也才会作出“水中能够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的生动比喻。毛泽东强调独立自主,因此在“一边倒”时期对苏联的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果然拒绝。

“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在盖棺定论之时,以七分功劳三分过失评介毛泽东,是恰如其分的。尽管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过分地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国家遭受了十年浩劫。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就没有咱们这天愉悦生活!

看完片子后,咱们从过去仰视这位伟人变成了平视这位伟人,但却因平视而看到了他的内心,更体会了他的伟大与不凡。个性在那四句让人回味无穷的结束语后,一片灯火辉煌下,人们看到的是尽管毛泽东走了,但他的目标与理想在被他的接班人一代一代地在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纪录片地球脉动的观后感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我们唯一生存的地方,他无时无刻地养育着我们,让各种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给地球带来了生机。

从被挤到南极,我在北极看到了企鹅和北极熊在-70℃的低温下生存。企鹅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成群在一个地方缩在一起,而北极熊一直生活在洞里。在许多地方,即将到临冬天时,许多动物都向南迁移,从高数往下看时,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就像一个小小的芝麻在移动,在迁移的过程中,它们都在随时警惕着。生怕被身边的某个狮子盯住。所有的动物在没到达目的时,都遇到许多危险,看,一个羚羊被狼追捕着,一开始羚羊可以逃离被吃的魔爪,但是羚羊还是逃不过被吃的命运。一群大象正在沙漠上找水,面对又累又渴的情况下,他们继续向前走,找到水源,不幸大象们的眼睛被灰尘覆盖了于是有一些小象跟妈妈走失了。幸运的大象最后终于找到了水源,在河流中嬉戏玩耍。

在茂林丛林,里面居住着几百种昆虫鱼鸟类们,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杨宇这个儿女。

在海洋里,鲨鱼是一个凶猛的鱼类,看到它吃掉一个海狗,但海狗没有一下子被吃掉,他灵活的地游到别处,但鲨鱼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这时,就上演着灵巧与力量的斗争。

说了这么多,感觉世界上的万物都必须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没有了地球,就没法让生物沈村,也没法让人类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作文摘选1000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英雄之城》中描写的感人的场面让人动容,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本正常的生活,20__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在我们阖家团圆吃年夜饭的同时,有这样的一群人,用生命在和病毒打交道;在我们嬉笑玩耍开心时,有这样一群人,每天都在面对生离死别。

疫情当前,小家和大国,无疑先有大国才能有小家。无数志愿人员奔赴疫情一线,医护人员为了更好的工作而剪短头发甚至剃成光头,许多热心市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捐赠口罩,不留名字。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奔走在疫情一线,从未放弃。

万水千山的距离,是你们,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用爱扛起生命的重量,我向你们致敬!

这场无声的战役打响以来,千千万万医护人员奔赴前线,自动请缨、毫不犹豫、毫无退缩,微信群里一句句“我请愿”“我报名”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誓言,请战书上的一个个红手印是我见过最耀眼的色彩,视频上掉落的一缕缕发丝是我见过最决绝的感动。

如果这算是一封信,这封信,是写给奋战在前线的全体战士,写给坚守岗位为人民服务的勇士,写给同是中国的英雄相见而又不能见的亲人,写给努力抗击疫情的所有人,待到春暖花开之际,见面必定热情相拥。

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运动,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每个人都应当牢牢坚守自己的战位,只要我们继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相信一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有无数“逆行者”的拼搏奋斗,一定能战胜疫情、打赢这场特殊战争,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纪录片信仰的观后感

全文共 1652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记录片《信仰》讲述的是我们老一辈共产党人光荣的革命奋斗历史以及他们在艰苦岁月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革命事业执着的追求、崇高的信念,它通过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英勇事迹,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让我们感知他们那个艰苦年代的价值追求、高尚情操。他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令人感叹。

信仰究竟是什么?这也许是我们常思考却又容易陷于模糊的问题,因为它极其抽象。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崇高的表现形式。一个人的信仰是长期生活体验、内心思考的结果,是人生思想成熟的表现,是人精神层面的最高形式。稳定而牢固的信仰是人思想的积淀,是轻易不可改变的。

我们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产生于他们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对于民族、国家大义舍我其谁的强烈时代责任感,在他们苦苦探索改变旧中国积弱积贫状态,欲争取民族解放、解救百姓脱离水深火热时接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而这种精神信仰是共产党人不怕艰难困苦、为人民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朝着建立新中国目标的根本精神支撑,因为他们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是当年共产党人的豪气。“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是方志敏烈士践行信仰中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唱。革命前辈们至高精神境界中丝毫不沾一点物欲,在坚持真理、践行信仰、面对生命取舍时,义无反顾,大义凛然,这是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需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党早期领导人彭湃同志,家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如要享受富贵,他躺着就行了。但正因为他坚信马克思主义,毅然与封建家庭决裂,走上了与原封建家庭背向的革命道路,发动了农民革命。我们的前辈中许多人出身于地主、资本家家庭,是当时的“富二代”,是“少爷、小姐”,但都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舍弃了荣华富贵,在他们面前国家民族的重任胜过一切。

信仰是我们共产党人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纯净的精神底色。我们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为国家民族大义、为普天下人民群众利益而诞生、发展、壮大,没有一己额外的私利。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到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始终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尽管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中,我们党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消极腐败现象,一些党员干部背离了共产党人应有的信仰,但那绝不是主流。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铁腕治腐,高效治腐,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我们欣喜地看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扎实推展,党风出现明显好转,且党风廉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管用务实高效的促进长效化、常态化的制度建设已见成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腐朽堕落的资产阶级旧思想不可能动摇我们真正共产党人的信仰。

信仰是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源动力。因为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我们曾经做出过庄严宣誓。一辈子坚守信仰,践行誓言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这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动摇。我们有责任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足生活,有责任振兴中华民族,有责任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中国梦。如今,我们已然没有了老一代共产党人所经历的那种艰难困苦环境,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合法权益,有自己的温馨家庭生活。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样一些基本原则,那就是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大局利益至高无上,工作第一、生活第二,公事在先、私事在后。要经常想想还有许许多多群众的生活较为困难,他们需要我们共产党员带领着脱贫致富,需要我们伸出手扶一把。人民群众在观察、审视、评价、监督我们,他们有这样的权力,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公仆,我们应该为人民群众做出优异业绩回报供养之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观看《筑梦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教科629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第一集——风雨如磐。

纪录片“风雨如磐”用大量的实例和图片生动诠释了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虎门销烟、洋务运动、太平天国、鸦片战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的签订,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后中国人民又通过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等起义抗争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纪录片将大家带回历史的长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所经历的种种波折,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英勇斗争、力挽狂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付出了艰辛与汗水,甚至贡献出宝贵的生命。在场的学生深深地受到震撼,纷纷表示要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中国梦”。

据悉,《筑梦中国》全片共分“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七集,我院将会继续组织学生党员观看,加强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增强爱党、爱国意识,进一步凝聚实现“中国梦”的青年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观后感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被“BBC春节纪录片:辣条是中国年轻人的最爱”刷屏的网友,已经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一睹这部口碑爆棚的BBC最新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庆典》。

这部纪录片于2月14至16日在英国BBC2频道首播,共《回家》、《团圆》和《欢庆》三集。该片由5名英国主持人,以直播类节目的形式,在主线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与其他地区连线的视频,讲述发生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春节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

主持人在其中担当的是体验者的角色,从而零距离地参与不同地域和人群的春节。他们走进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北京西客站的调度指挥中心,主持人感慨“像是在阿波罗13号的控制室里”;他们坐在中国人年夜饭的饭桌旁,加入城市返乡摩托队伍的大军;置身零下30摄氏度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逛在人声鼎沸的北京庙会,参观古老的中国酿酒技艺并喝下60度白酒的瞬间;以及接地气的广场舞、“国民小吃”辣条……正是这些身临其境的感受,为纪录片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突出“欢乐、祥和、团圆、共享、祈福”主题。

其中,《回家》讲述了在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通过火车、飞机、摩托车等不同方式回家过年的故事;《团圆》介绍了春节期间中国家庭的传统风俗习惯,包括包饺子、贴春联、看春晚、放烟花、摆鲜花及祈福等,体现了家庭的团圆和温暖;《欢庆》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和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呈现了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欢乐祥和气氛。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对中国春节接近零距离的观察。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播放内容在当日录制完成后,经剪辑润色,延迟几日后播出。由于拍摄至放送时间间隔很短,可以使观众获得观看现场直播的生动感,这几乎让英国观众与中国观众同步度过猴年春节。

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了海外华人以及外国观众的共鸣。英国网友留言说:“打算明年在春节的时候去中国旅游,亲身体验一下”,并表示“迫不及待想去中国玩儿”。留英的中国学生也观看了节目,纷纷留言:自己每天都在电视机前等候着节目的播出——“好几年都没回家过年了,看着这个节目让我更加想家了,终于能在英国体会到一点年味儿!”

伯明翰城市大学媒体理论博士教授StephanieFremaux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看这个关注中国春节的系列节目,认为它向观众分享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也让观众理解了不同文化。“这一点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世界的理解越深,我们越能进行高水平的迁移和知识交流。”

该片制片人杨建坦言,在全球化的当下,解读“中国故事”不仅是中国一方的期望,也是全世界的期待。“当中国早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存在时,世界也更渴望了解一个更真实的中国。”

借由西方主持人在中国的体验,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以“第三者”的视角去观察。“这部纪录片以西方的眼光重新解读中国春节,不俯视也不仰视,不仅发现了春节的文化魅力,也表达了春节所寄予中国人的当代精神。”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央视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痛恨贪官却变成了贪官,在追悔莫及时说的这段话,可信度应该颇高。当年的穷孩子为何成了大贪官?当年颇有志向的才俊为何沦为人人不齿的腐败分子?

粗略说来,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随着权力的扩大,敬畏意识却弱化,理念和信仰抛了锚。为享乐而将党纪国法抛在脑后,甚至有种再不捞钱就来不及了的“紧迫感”。比如有贪官称,看到商人住豪华房子,坐豪华车,还买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

二是权力越大,诱惑越多,但缺乏节制,终被诱惑俘虏。周本顺说过,我只看到了里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商人和官员勾肩搭背,显然不会做赔本买卖,而是以诱饵钓大鱼。以白恩培为例,其妻看中个手镯,大概1000多万元,让某商人购买。如果不是白恩培手握大权,能满足商人所需,他们会如此舍得下血本吗?

还有,落马的省部级官员都称得上一方诸侯,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监督,相反在任上权力过大,大到一度可以为所欲为,最终落入法网。“官当到了我这个级别,制度对我而言就像牛栏里关猫。”“官当到我们这一级,就没有人敢监督了。”这些也许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从中可知,一些官员到了一定级别确实不受足够监督,这也是他们乱来的重要原因。

如今,中央已明确提出,反腐败必须保持高压态势,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一旦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形成,官员想腐败也不易了。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山西火种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之际,为贯彻落实我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学院分党委要求,环境经济学院分团委于11月16日组织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观看了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制作的6集文献纪录片火种》。

文献纪录片《火种》立足历史文献,通过权威专家的深刻解读展示了从辛亥革命至上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在山西传播、生根发芽、直至山西党组织的成立这一伟大历程,勾勒出一幅我党在山西初创时期的动人画卷。通过观看纪录片,大家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发展的光辉历程,从太原第一监狱的绝食斗争,到红二十四军飘扬的旗帜,从山西抗日决死队女兵连,到铡刀下的刘胡兰,从山西全省解放,到三晋大地改革开放,红旗不倒,薪火相传,一代代山西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实践自己无悔的信仰舍生忘死,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大家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团结在以习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着共同的信仰而努力奋斗。

通过观看纪录片《火种》,进一步激发了我院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了解中国近代革命史和xx党史的热情,牢固树立了对党忠诚、严守纪律的信念,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大家表示要以创新的思路、良好的作风和担当的精神,为学院的团学工作和我校“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贡献力量。

[山西火种纪录片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這次觀看的紀錄片,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我原本以為,美國對我國的抵制,表現在一些國際大會上以及拉攏像日本等國家欺負中國,沒想到美國的計劃竟是如此長遠之策,並在中國已經有了很深的影響。

首先,我想說,美國從資訊技術,及向中國人民傳播民主思想入手,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計劃。他沒有破壞世界的和平,而是從中國的青少年開始,給他們洗腦,使他們完全接受自己的一套娛樂方式、教育體系,從而搞垮中國的下一代接班人。而我們青少年卻渾然不知自己國家面臨危機,“享受”著美國為我們送來的各項遊戲、電子產品,埋怨著我們的教育制度,我不禁開始著急,我希望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先讓學生們瞭解現在的國際形勢及美國的計劃,樹立起同學們的愛國情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有朝一日,假如華夏學校的同學可以當上中國的教育部部長,就一定要把中國傳統文化,世界格局及形式作為華夏兒女必修的一課。

其次,美國拉攏中國官員的行為,是公開向中國示威的可恥行為,既然我們干涉不了美國的行為,就應該從自己改變,進行深刻的自省。我認為政府應加大對腐敗官員的懲罰力度,盡最大努力從上向下推進改革。

中國未來的命運,把握在我們青少年的手中,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每個青少年都應成為一個真正的愛國人士,從現在起,我拋棄為父母讀書的理念,打心底裏樹立起為中華文化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教师观看《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上学时就知道抗美援朝的历史,也知道一些相关的英雄故事。但是此前,抗美援朝仅作为一种历史认知,存于我的大脑,有过感叹,却未曾激荡过情感,更没有为之流过泪。

然而昨天,看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时,我是忍不住多次落泪。这部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而拍摄的纪录片,把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具象化在观众眼前,直抵人心,催人泪下。

该纪录片一共6集,分别为《正义担当》《殊死较量》《血性迸发》《英雄赞歌》《万众一心》《伟大胜利》,每集约50分钟,以史论结合、故事表达的方式,传递历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

纪录片首先对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剖析,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正义性,是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人民的战争,为求生存、保和平,中国人民不得不战。

放眼当今世界格局,回顾当年历史形势,会发现,_,他们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实在令人折服,抗美援朝的确是立国之战。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抗美援朝的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世界地位,换来了直至今日的和平。而如果当年不支持朝鲜,任由美帝国打到鸭绿江边,那后果真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场战争中,共有197653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万千忠骨长眠在那片盛开着金达莱花的土地上。因那青春的热血与不屈的灵魂,金达莱花更加娇艳明媚,动人心魄。

有些英雄故事,上小学时就学过,但那时年幼懵懂,不解英雄之血性与悲壮,而今观之感之,心不能平,情不能禁,泪不能止。

黄继光,主动去炸敌人的火力点,炸不成竟毅然扑上去,用血肉之躯挡住了喷射的机枪。

苍天可鉴,21岁的年轻战士,用这舍命一扑,让敌人胆战心寒,机枪哑了,志愿军冲了上来……

邱少云,埋伏在山下,大火烧着了身上的棉衣,烧焦了肉体,但30多分钟里他却坚如铁打,纹丝不动。

大地为证,邱少云身上燃烧的,是那炽热的爱国之心,是那坚强的卫国之志!26岁的英灵,在烈火中永生!

杨根思,守卫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面对汹涌而上的敌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

山河有灵,28岁的杨根思用不屈的生命证明“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还有曹玉海,毛岸英,张桃芳,刘光子,杨连弟,袁孝文王海……正如解说所言,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近6000个功臣集体和30万个战斗英雄。

英雄流血我流泪,看一次我流一次。血战飞鼓山,血战长津湖,血战三所里,血战横城,血战砥平里,血战铁原,血战汉江,血战上甘岭。每一次血战都写满英雄的故事,每一个战场都回荡着英雄的赞歌。

牺牲的英灵我们永远铭记,凯旋的英雄我们顶礼膜拜。他们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向帝国主义证明: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70年过去了,新中国通过打赢那场帝国主义强加的战争,在世界舞台上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尊重,换来了和平。70

年来,国家持续高速发展,如今正迈步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人为之自豪。

然而,罪恶的美帝国至今仍然敌视中国,妄图遏制中国,破坏中国的发展。它大概是忘了70年前的教训。70年前,志愿军装备非常落后,都能把装备先进的美军打得落花流水,何况今日?

无数英灵守护着的中华大地,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代代相传。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上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纪录片《1921点亮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专题片《1921点亮中国》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摄制,共5集,分别为风起、潮动、选择、曙光、星火。

第1集风起解析厚重的时代背景,从辛亥革命开启中国革命年代开始,聚焦一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寻找救国之道。

第2集潮动,详细阐述上海之所以成为党的诞生地的历史文化基因。

第3集选择表现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经历了工读互助团、地方自治等种种尝试,与改良主义者、折中主义、无政府主义者分道扬镳后,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

第4集曙光放眼国际,描述苏俄和共产国际从外部帮助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始末。

在第5集星火中,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诞生后,先后推动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宣传,帮助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同心战疫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中心武汉采取的措施越来越多,防范疫情蔓延的“篱笆”越扎越紧。

防范疫情蔓延,关键是要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呈现加重趋势,感染疫情人群不断增多,疫情蔓延范围不断扩大。又正值全国全年客流量最高峰的春运期间,如不迅速对疫情中心的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管控,势必会导致疫情进一步蔓延,给后期疫情防范带来更大的困难。在现代科技还不足以识别所有潜在患者的情况下,武汉以“限制进出”这种超常手段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是必须之举,也是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必要之举。

意外突然降临,各种防控举措升级,势必会给武汉人民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武汉人民用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彰显了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相关方面,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武汉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一方面加大对武汉的医疗、生活等物资供应,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不良市场行为,维持正常的价格秩序,用务实举措安抚人心,让武汉人民知道,全国人民和你们在一起。

武汉全城已进入“战时状态”,但这绝不仅仅是武汉一城的“战争”,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战争”。疫情仍在蔓延,所有地区所有人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入到与新型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纪录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10月24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了。这座历经6年调研和8年施工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影片一开始就从多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这座世纪大桥的恢弘与壮丽,远远的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影片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沉管E30 号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以及施工的艰苦。工程人员在造就大桥的雄伟壮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在施工期间的时候,曾经遭遇了大概40场台风,在去年台风“天鸽”来临的时候,紧急疏散了15000名施工人员。尽管台风如此强烈,但由工程人员精心打造的大桥却安然无恙。影片中的旁白说:“海最宽广,比海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宽广的是胸怀。”正是因为有这种比天空宽广的是胸怀和信念,施工团队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一个伟大奇迹。

整个施工期间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建设沉管隧道,一共由33节,每节重达8万吨。整个沉管建造工程经历了1400个日夜。“深海8万吨级的接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一件事了,重达8万吨的巨型沉管在海底对接的误差率只能在2—3厘米,为了将工作做好,要调动万吨的巨无霸吊臂船队,在沉管的关键期间,工作人员甚至几天几夜都不睡觉,对数据进行反复的测量、计算和调配。在建第15节沉管时,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淤泥天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导致安装失败,要将沉管重新运回岸边,这件事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很多几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员都因为太困了而到底就睡,这一点令我们很是感动。

另外,很多大桥的建设者们在施工期间找到了自己的爱情,结婚生子和建桥都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影片记录了大桥蕴含的时代精神,记录了大桥建设过程中的很多历史瞬间和工程人员的感人故事,讲述了他们不畏困难,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经历过动荡,方知和平的珍贵;经受过血与火,更珍惜美好的生活。终于,又回到了谈判桌前,谈判代表们重新拾起了士兵们不小心滑落的橄榄枝,回顾艰难走来的战争道路。

我仿佛置身于充满鲜血与荣耀的战场,看到了在零下40度低温里被称作“原木”却仍然排山倒海般冲锋不止的先烈们;听到了上甘岭战役回忆录里被称作“撕心裂肺”的冲锋号声,思绪久久定格在那一个个英勇悲壮的画面,难以平静。

全体将士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和平的生活,可是“海空补偿论”、“易地开成”“细菌战”“战俘遣返”等一系列的无端挑衅行径再一次将中朝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激怒,打!

沉默的炮火突然爆发,带着积怨已久的怒气疯狂的冲向敌军的阵地。“奇袭白虎团”更是一次奇迹般的胜利,由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亲自授予象征着威武勇猛的优胜旗帜的白虎团被一支小分队歼灭,小分队仅用了13分钟就结束了战斗。金城战役,让妄图扭转战场上不利地位的李承晚受到了沉重打击,再也不叫嚣单干,是中朝方面在停战后处于十分主动的有利态势。最终促成了停战协议的签订,久经征战迎来了久久盼望的和平曙光。

那被美国人惊呼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是先辈们用鲜血铸就,也是我们当代军人该永远珍惜和传承的军魂,从中凝聚起“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正能量,守护国家安全,捍卫民族尊严,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神圣使命。

现观今日,能占方能言和、能战方能止戈的道理至今仍然受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所面临相应的挑战也愈来愈大,有些国家没能够正确认识这一必然趋势,所以一些过激的言行也在不断的愈演愈烈,甚至个别弹丸小国更是挑衅闹事,使得自身处于众矢之的。

作为新时期革命军人,我们要从伟大纪念的纪录片中汲取精神营养,将小我融入到时代洪流,让个人建制和时代发展相得益彰,用务实的行动去成就我们心中永恒的“强军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电影纪录片《走进毛泽东》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2160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有人把他神化成救世主,有人却批判他的全部功绩。我觉得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没有人会是十全十美的,有人夸就必定有人批判,也许我们需要全面地了解了毛泽东的一生后才能对他下定义。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走进毛泽东》的观后感范文,希望你喜欢。

《走进毛泽东》的观后感篇一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的电影叫《走进毛泽东》。

周末,我观看了一部描写毛主席的影片——《走进毛泽东》。该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毛主席同他的随从人员们一起去爬山,他们还未爬上山顶,太阳已经快西沉了,他的随从人员对他说:“毛主席,天色已经暗了,再继续往前走也是没有路可走的,还是回去吧!”毛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转过头来幽默地对随从的官员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天再晚,也得继续往前走。”说完,便拄着他那根心爱的拐杖,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危险,有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里处处都在散发着毛主席思想的光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使在座的委员们的心里都在流泪……

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

毛主席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在先生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字经》,继而读《孟子》、《论语》……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作诗赋词等。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毛主席是多么有毅力啊!

希望大家能观看这部影片,看了这部影片之后,你对毛主席一定会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走进毛泽东》的观后感篇二

改革开放的今天,80后出生的我们接触的都是现代的生活和观念,对过去革命年代既陌生又遥远,很多东西是用现在的眼光看不明白的,以前也读过关于毛泽东的传记,曾感叹一个时代伟人的业绩,同时也对很多事情不平。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是想象不出来的,因为他们有特定时代的特征。

虽然这个纪录片是从正面描写毛的,而且省去了很多的事情,比如文化大革命。但看到那个时代的人物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的感觉。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看问题总是站在批判别人的立场上,于是使我们失去了很多机会去全面了解一个人。

固然,你可以说你拥有言论自由,你可以批判毛的视野的狭窄,就因为他只去过苏联;你也可以批判毛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华民族遭受了空前的劫难,但我们看一个应该从一个人的生看一个人的死,也许现在至未来的一百年都不是能够正确评价那个时代的时候,那么姑且不去看这些,放下争论,君子和而不同嘛。

但是,我不能不说毛是一个伟大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平实的人,一个真诚的人,一个真实的人。

他的伟大在于破除千年的禁锢,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又没有完全的破除,因为政治还是有争斗,还是有死亡。

我说毛是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是说他出身农民,而是来自天然的那种淳朴;说他可爱,是因为他拥有常人所拥有的笑容;说他平实,是因为他始终保持良好的习惯;说他真诚,是因为他对人民的拳拳之情;说他真实,是因为他能经常的走到群众中间去,让人民实实在在的感到了他存在。

你不能不说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你见过对人民喊人民万岁的皇帝吗?没有吧。他对人民这样说过,而且一直虔诚的做着,我们不去讨论方式的问题,为这一份真诚我们感动。他可以在接见外宾时为外宾点上一颗烟,没有政治家那种刻板和俗套;他可以把客人送到门外,然后看着对方的车子远去;他可以在接见非洲客人时以同样的方式还对方的屈膝礼;他可以3、5个月不出现在北京,而是在外地考察;他可以不拘一格的畅游长江,而且在外国客人面前;他可以用一根竹杖去实地攀登,去实践;他可以—————

看片子时,你可以明显的看到贵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都是怀着景仰的心情与毛对话,你可以看看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表现,同样是敬畏的神情。他有一种英气,使他不怒自威,那是经历过大世面的人才能拥有的气质,现在的人是学不来的。

好了,说多了,可能有人要说我落入俗套了,又把人神化了,但以上这些确实真实的感受。

我们这一代的人啊,太缺乏对别人赞美的勇气了,只是一味的表现自己,只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会失去地位,哪怕别人真的是比自己强,也不能说出口。其实,赞美是一种胸怀,是一种美德,正是对这一认识的缺失,我们出现很多的误解,很多的偏见,很多的不理智。

有时候你必须得承认:这个人很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纪录片《同心战疫》第一集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已经成为当前最热点、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是焦点中的焦点。我想作为一个普通人,更是一名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90后来说,在这个我们该反省和做出行动的关键时刻,我们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确实值得深思熟虑。

首先,历经“非典”的人都知道其恐怖性,因此需要我们保持头脑清醒,不轻信谣言,不传播谣言,不制造紧张氛围,还要努力做好家人及朋友的思想,稳定其情绪。

其次,多与家人、朋友一起学习交流科学防护知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尽量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更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凑热闹。

另外,科普一下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体防护。第一个很容易理解,隔离传染源也就是医护工作者在做的,对患者和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观察;第二个切断传播途径,即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这些都是很有效的途径;最后个体防护即注意个人卫生,出门尽量戴口罩。以上这些都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的家人也有定居武汉的,本来春节期间计划回家探亲,但在家人们的极力劝说下暂时取消了行程;我的家人也有在医院工作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做他的坚强后盾,让他安心工作,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我坚信,白衣天使们必定会尽己所能,和患者一起战胜病魔。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你们绝不是一座孤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纪录片《解放》观后感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3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纪录片重点扶持项目、北京电视台大型系列纪录片《解放》,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举行了启动仪式。

为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将于今年推出大型系列纪录片《解放》。该片以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主体时间段,以解放战争中历次重大战役及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为背景,以前赴后继、全力支援的中国人民为重点塑造形象,通过生动的故事、权威的档案、丰富的视听呈现手段为观众们描绘一幅气壮山河、鱼水情深的解放图景。

据介绍,在正式启动之前,《解放》创作团队已经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前期采访,足迹遍布黑龙江、江苏、安徽、陕西、新疆、西藏、云南等17个省份,深入大大小小50余个地方,寻访革命旧址、搜集珍贵档案,采访相关专家、亲历者,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接受抢救性采访的亲历者就有30余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