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顾左右言他的什么成语(合集20篇)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我们要学习好成语故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顾左右言他的什么成语,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7753

作文

1000

中华成语气壮山河的故事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赵元镇丞相与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 山河壮本朝。

释义

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

故事

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 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 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 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 议对策。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主张割让土地向金国求和。赵鼎与这些 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给别人?望 陛下千万不要考虑这种意见!可是,钦宗非常惧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让。金 军使者来谈判时,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钦宗不 敢违抗,竟答应了金军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他们命令部队继续甫下。这年底, 金兵抵达开封城下。胆小如鼠的钦宗不等金军攻破,就亲自到金军 营中乞求投降。不久,金兵统帅扣留了钦宗,让部下进城掠夺,然后把钦宗和他 的父亲徽宗当作俘虏,连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银财宝,一起返回金国。 北宋王朝就此灭亡。不久,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称宋高 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战派的大臣,赵鼎也在其中。曾经担任过宰相的秦桧,是主和派的头目,因结党专权而被罢 职。赵鼎对他很警惕,曾经向人表示过,此人如果得志,我门就没有 立足之地。不料、后来秦桧又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 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与全国讲和。赵鼎对他自然反对。

于是,秦桧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赵鼎的坏话,使高宗对他逐渐失去信 任。后来,高宗终于将他贬到外地去当官。赵鼎离京时,秦桧假惺惺地为他送行。但赵鼎并不领情,只是轻 蔑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为此,秦桧更加忌恨赵鼎,将他越 调越远,最后贬谪到朱崖。 赵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 桧知道他的处境后,认为他活得不可能长久,便嘱咐地方官每月向 自己呈报他是否还活着。赵鼎六十二岁那年,终于患了重病。临死前,他把儿子叫到床 前,悲愤他说道:秦桧非要置我于死地。我不死,他可能会对你们下 毒手;我死了,才可不再连累你们!说罢,他叫儿子取来一面铭旌,在上面书写了一行字。它的意思 是:我身骑箕、尾两座星宿回归上天,我的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 豪迈地存在于本朝。几天后,赵鼎不食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故事的读后感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是一本很精彩的书,书里面讲了许多成语故事,每篇都带有插图,非常吸引人,所以我非常喜欢看这本书,对它爱不释手。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没有真本事,却在宫里混吃混喝,后来朝中换了大王,改变了吹竽的规矩,由原来大家一起吹改成了一个一个的吹,最后南郭先生实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弄虚作假,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

记得有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要我们回家好好练习新学的歌,我回去没有好好准备,心里想反正唱歌是大家一起唱的,老师不会发现的,可是第二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请了几个同学起来单独唱,我被叫到了,结果我结结巴巴地没有唱出来,同学们听了都笑了,我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心里想我以后再也不滥竽充数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觉得“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讲得也很有意思,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性子很急。,种了一些秧苗,种下秧苗后,就希望秧苗立刻长大成熟。于是他就跑到田里,把秧苗都往上拔了一大截,最后原来绿油油的秧苗,最后都枯黄死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里的那个农民一样那么心急,凭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多学点东西,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学,给我们跑东跑西报这个班那个班地学东西,到最后我们什么都没有学好。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为我们考虑考虑。

我喜欢读《成语故事》,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增长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成语十八般武艺的故事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这则成语出自元·杨梓《敬德不伏老》。意思是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现比喻多种技能。

【注音】shí bā bān wǔ yì

【典故】凭着俺十八般武艺,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

【释义】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②比喻多种技能。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各种技能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十八般兵器

【同韵词】蟠天际地、袭人故伎、无所施其技、受夹板气、两雄不俱立、矮子看戏、哀毁瘠立、熏莸同器、黑天摸地、一席之地、......

【年代】古代

【英语】skillinwieldingthe18kindsofweapons

【语文同步】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它既能当电视机,又能当收录机,还能当电话机、传真机使用。  赵明《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小学十册·课文·30

【成语故事】梁山泊好汉史进每天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学起,这些功夫是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等,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学习,史进打这十八般武艺从新学得十分精熟。王进把其中的奥妙都全部教给了他

【成语举例】假如有人以为我是老作家,必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就难免捧得越高摔得越疼了。  老舍《学习当先》

【其它使用】

◎ 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终将老虎活活打死,为民除了一大祸害。

◎ 同时,还与既有的语言习惯相合,如近代汉语口语中有"一十八般兵器"、"一十八般武艺",成语中有"一五一十"等。

◎ 批评者个体没有自己的批评史甚至没有一个坚定的立足点和坚实的观测点,仿佛批评自己并不重要,无须思想的支撑和实践的提供尽可以陶乐于跟创作共沉浮;仿佛每个批评家都掌握了十八般武艺,什么都说、什么都能说,凑着说、结伙说,游击地说、总结着说。

◎ 这样,他学到的十八般武艺都有了用场,他有了伸屈的空间。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披发左衽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pī fà zuǒ rè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不久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被弟子们强拉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出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

【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用法】作谓语、宾语;借指沦陷为异族统治

【相近词】披发文身、被发左衽

【英文】dresslikeabarbarian

【示例】或披发左衽,奋迅泥潭,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晋·潘岳《西征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收之桑榆成语故事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shōu zhī sāng yú

【出处】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解释】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失之东隅”连用

【结构】紧缩式

【近义词】亡羊补牢

【同韵词】持鳌封菊、高步通衢、陷入僵局、卸磨杀驴、通观全局、借坡下驴、纯属骗局、逾淮之橘、背碑覆局、匹妇沟渠。

【年代】古代

【邂逅语】失之东隅

成语故事】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农民起义军,邓禹与义军交战后不幸损兵折将,冯异命令部队加强防御,收拢溃散的散兵,同时派军装成赤眉军打入其内部,结果大获全胜。朝廷下文书表彰他们的战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示例】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鲁迅《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急人之困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jí rén zhī kùn

【典故】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释义】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帮人解决困难

【结构】动宾式

【相近词】急人之急、急人之难

【反义词】见死不救

【同韵词】遗臊撒粪、持刀执棍、镂肝鉥肾、贵远鄙近、含冤抱恨、革职拿问、高谈弘论、遁俗无闷、兵不接刃、胶漆之分、......

【年代】古代

【语文同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高中六册·课文·16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秦昭王率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威胁其他诸侯不能援赵。魏王派晋鄙率军10万驻守边境,赵国平原君赵胜向妻弟信陵君公子无忌求救,信陵君急人之困,从魏王那里偷取兵符,假托魏王的命令夺取兵权,出兵解了赵国之围

【示例】他是个急人之困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孤注一掷的故事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孤注一掷这个成语出自《宋史·寇准传》。

当契(qi)丹侵犯宋朝边疆的时候,承相寇准极力主张宋真宗(赵恒)亲自去讨伐,真宗到了澶州(今河南省蹼阳县西南)后,见到契丹的兵力十分强大,不敢再前进,准备退一下来。寇准又会同太尉高琼劝谏真宗渡过遭州,督促前线的战士作战,果然一下子就把敌人打得大败。紧接着,契丹就派人来讲和了。

宋真宗因为寇准一立过一场功劳,对他很好。可是参政的王钦若心里很妒忌他;又因与寇准有些私人恩怨,就在真宗跟前说寇准的坏话。他说:

“你听说过这玩艺儿吗?的人看到本钱快输光的时候,就会拼上自己所有的本钱来再下一注,这就是‘孤注’,寇准让你亲自去讨伐契丹,你就成了寇准的‘孤注’呵,这也太危险了!”

孤注:的人即将输光时,将所有的钱财并作一注。掷:指赌钱时掷骸(散)子。后来人们就用‘孤注一掷”来形容不顾一切,企图一举侥幸获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先驱蝼蚁成语故事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蝼蚁:指蝼蛄和蚂蚁。自己先葬于地下为别人驱赶蚂蚁。形容效忠于人,不惜先死。

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

故事

战国的时候,安陵君在楚国身居高位。

有一天,谋士江乙对安陵君说:“你对楚国没有一点功劳,和楚王又没有骨肉之亲,却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为什么能这样呢?”

安陵君说:“这是因为君王过分抬举我罢了。”

江乙说:“用财物相交的人,财物用尽交情就断绝了;用女色相交的人,色衰爱情就改变了。因此受宠幸的美女不等坐席破就被疏远了,受宠幸的臣子不等车破就不受信任了。如今您独揽楚国的权势,却不用什么办法与君王深交,我暗自替您感到担心。”

安陵君焦急地问:“既然这样,那我怎么办呢?”

江乙说:“希望您一定请求跟君王一起死,以自身为君王殉葬,如此一说,必能在楚国长久受到重用。”

安陵君认为江乙说得很对。

一次,楚宣王到云梦去打猎,突然,有一条发狂的犀牛冲到宣王面前,宣王拉弓射箭,一箭把牛射死,仰天大笑说:“今天的游猎真快乐啊!寡人死去后,跟谁一起能有这样的快乐呢?”

安陵君疾步上前去,流着眼泪说:“我进入宫中就坐在大王的下面,外出就和君王您同乘一辆车。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意以身相殉,当草席为君王阻挡蝼蛄蚂蚁(先驱蝼蚁),哪里有比这种快乐更快乐的事情呢?”

楚宣王非常高兴,于是厚封安陵君。

后来人们听到这件事都说:“江乙可以说是善于谋划,安陵君可以说是会掌握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玉山颓矣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玉山颓矣

【汉语拼音】yù shān tuí yǐ

【近义词】:玉山颓、酒饮微醺、酩酊大醉

【反义词】: 众醉独醒

【成语出处】

1、唐王绩辛司法宅观妓诗:“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

2、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醉倒曰玉山颓。”

【成语解释】比喻“饮酒或酒醉”!玉山:(1) 山名。(2) 外表俊美的人。颓:倾倒。

【玉山颓矣造句】

1、宴席还未结束,主人却已经玉山颓矣地醉倒在椅子上了。

2、季淑以她的拿手馅饼飨客,时昭瀛送来一瓶白兰地,梅先生独饮半瓶而玉山颓矣。

【玉山颓矣的成语故事

玉山倾倒是一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山涛)曰:”嵇叔夜(嵇康字)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巍峨)若玉山之将崩。”嵇康风姿特秀,体态佳美,人们用“玉山”比喻他,后遂用“玉山”写伟男佳姿。嵇康善饮,饮后常醉,醉酒之后摇摇晃晃常自倾倒。后遂用“玉山自倒、玉山未倒、玉倒、玉山颓、玉颓、玉山倾、醉山颓倒、酩酊颓山”等形容醉酒、醉态。

以上是小编为你分享的关于玉山颓矣的意思_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578 字

+ 加入清单

和氏璧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的,发现时还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璞。卞和把它献给几任国君,都被认为是块普通的石头,还说他犯了欺君之罪。卞和被砍去了双脚,很伤心,抱着这块玉璞终日哭泣。楚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人剖开玉璞,里边真是一块稀世美玉,便把它命名为和氏璧。

后来,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公听说赵惠文王收藏了和氏璧,马上派使者前往赵国,表示愿意拿出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希望赵惠文王能够答应。

赵惠文王一筹莫展:答应秦国,恐怕丢了宝玉,却拿不到城池;不答应秦国,又怕两国交恶,埋下隐患。该如何是好呢?

他找来大臣商议对策,有人向他推荐蔺相如,说蔺相如有勇有谋,一定能想出办法。赵惠文王一听,马上召见蔺相如。

蔺相如听了事情的经过,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是不行的。”

“可是,如果秦国拿了璧又不给我城池怎么办?”赵惠文王忧心忡忡地问。

蔺相如说:“秦国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如果我们不答应,理亏在赵国;如果我们把玉送去了,他们却不肯交出城池,那理亏的是秦国。比较一下,我认为宁可答应,把玉送去,让秦国去担理亏的责任。”

赵惠文王认为蔺相如说得很有道理,就问:“依你看,派什么人去合适呢?”

蔺相如自告奋勇地说:“假如大王找不出合适的人,我愿意去试试。”

赵惠文王说:“那就请先生上秦国走一趟吧。”

蔺相如说:“大王放心,秦国交了城池,我就把和氏璧留在那里;如若不然,我一定把玉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秦昭公一听赵国把玉璧送来了,十分高兴,当即在朝堂接见了蔺相如。蔺相如奉上和氏璧,秦昭公双手捧过来细细把玩,然后依次传递给嫔妃和侍从们观赏。

蔺相如站在下面,半天不见秦昭公提城池的事,就向前走了几步,对秦昭公说:“大王,这玉璧上面有一点瑕疵,让我指给您看一看。”

秦昭公信以为真,便叫侍从把玉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到玉璧之后,往后退了几步,身体侧对着宫殿的柱子,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人送信给赵王,希望得到这块玉璧,并情愿拿出十五座城池交换。如今,赵王派我把玉璧送来了,大王却一点也没有交换的诚意,这分明是在戏弄赵国。如今玉璧在我的手上,大王如果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玉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秦昭公一听,怕他真的摔碎了玉璧,就一边假惺惺地赔着礼,一边叫人拿来地图,把准备划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的口气也缓和下来,他说:“赵王派我送玉璧之前,斋戒了五天,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有诚意的话,也请您斋戒五天吧。五天后,再举行一个接璧的仪式,到那时,我才敢把玉璧献给大王。”

秦昭公心想,玉璧在蔺相如的手上,不能强夺,就应承下来,把他送回传舍歇息。

蔺相如回到传舍后,马上派人从小道悄悄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昭公在朝堂举行了隆重的接璧仪式,请蔺相如上殿献璧。蔺相如镇定地走上前来,向秦昭公行礼。

秦昭公说:“我已经斋戒了五天,并依先生所言举行了仪式,现在,请把玉璧拿出来吧。”

蔺相如说:“秦国自穆公以来,二十几位君王没有一个是守信用的,我又怎能完全相信您呢?我担心大王欺骗我,所以已经让人把玉璧送回赵国去了。”

秦昭公大怒,说:“明明是你不讲信义,怎么说我会欺骗你?”

蔺相如说:“大王息怒,我如果欺骗了大王,大王可以治我的罪,可现在的情形并不是这样!秦国强,赵国弱,世上哪有弱国欺负强国的道理?大王真心想要那块玉璧的话,请先割让十五座城池,然后派人和我一起去赵国取璧,赵国得到了城池,是不敢不把玉璧交出来的。”

秦昭公与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半天,秦昭公才尴尬地说:“不过是一块玉璧,为此伤了我们的和气就太不值得了。”说完,客客气气地让蔺相如回国了。

蔺相如回国后,赵惠文王认为他确实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出使强秦竟能“完璧归赵”,于是任命他为上大夫。

后来人们就常用“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语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个寒假我读了《感恩父母》、《成语故事》这两本书,我非常喜欢《成语故事》,因为这本书看起来特别有意思,我们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成语,有些成语的字我认识了,也学会用了,却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比如"朝三暮四"这个成语,这个寒假,我向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妈妈让我到成语故事里去寻找答案。

带着疑问,我打开了书,哈哈,这下它们的来历我全知道了!我就说一下"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来历吧,古时候有一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因为他养的猴子很贪食,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来教训猴子。

一天,他对猴子说:"明天给你们吃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猴子听了发起怒来,他又说:"好吧,那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听了,高兴得翻跟头,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老人变换了手法。

"朝三暮四"的来历是不是很有趣?够幽默搞笑吧!而且,看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成语,更了解了它们的来历.在今后的说话写作运用上都会有许多的帮助,我今后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朝三暮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侧目而视的故事由来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侧目而视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战国时期,游说家苏秦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实施连横的计谋,没有被采纳,只得从秦国离开。当他狼狈地回到家乡的时候,他家里的人都看不起他:妻子坐在织布机上对他不予理睬,嫂子不给他做饭吃,连他的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一年后,他又到赵国去拜见赵王,献合纵之计。所谓合纵,就是联合齐、楚、燕、韩、赵、魏等国,一起对付日渐强大的秦国。赵王认为这个策略很好,便封他为武安君,拜做相国。当苏秦做了大官之后,经过洛阳,他的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赶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他。他的妻子见了他,“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吓得毕恭毕敬地立在一旁。他的嫂子伏在地上,朝他拜了四拜,请求他饶恕自己的过错。这儿的“侧目而视”是说眼光斜对旁边,不敢正视,含有敬畏之意。

《史记·汲黯列传》中记载汉武帝的臣子张汤和汲黯的事,说汲黯曾经咒骂廷尉张汤:如果按照张汤的苛法实行,那将会使天下的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这儿的“侧日而视”,包含有敢怒却不敢言之意。

后来人们就用“侧目而视’来比喻敬畏的神情或愤怒的神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语故事:田单攻城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田单是齐国的一位大将军,有一次,他决定去攻打狄国,临行前,去请教鲁仲子。

田单问鲁仲子:“我准备带兵去兵去攻打狄国,先生认为此行会怎么样?”

鲁仲子摇摇头:“恕我直言,此次出击,不会顺利。”

田单心中不快,却依然心平气和地问道:“此话怎讲?”

鲁仲子说:“将军此番一定不能攻克城池。”

田单反问道:“上次攻打即墨,那么大的一个城池,用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尚且能打败千军万马的燕国,收复了齐国的失地。这一次攻打如此小的一个狄国有什么难的呢?”说完,也不告辞,拂袖而去。

田单率兵出发攻打狄国,一连苦苦战斗了三个多月,仍不见分晓。田单的队伍人困马乏,精神萎靡。

有一天,田单坐在帐内,心中烦闷,突然听到帐外传来孩子们唱的童谣。他仔细听来,虽没有听清全部歌词,但歌词的大意却听明白了:“田单的军队,装备很整齐,打仗却不行,长枪如同烧火棍,士兵无用像狗熊……”

田单听了这首歌,心里很纳闷,坐立不安,在帐子里来回踱步,最后决定还是去请教一下鲁仲子。

田单想起当初鲁仲子曾说过一定攻不下狄城的预见,心里惊异鲁仲子的明断,因此,诚心诚意地对鲁仲子说:“先生请原谅我上次的无礼,你的预见果然不错,请指教这究竟是为什么?”

鲁仲子说:“上次攻打燕国,是为收复家园而背水一战,你和士兵皆士气高昂。此次已不同以往,你金钱封地样样俱全,已习惯高高在上做大将军,如何带动起士兵冲锋陷阵?”

田单心服口服,回到军营后,和士兵同甘共苦,鼓舞士兵,果然很快攻下了城池,打败了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琅嬛福地成语故事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láng huán fú dì

【典故】其人笑曰:‘君痴矣,此岂可赁地耶?’即命小童送出。华问地名。曰:‘琅嬛福地也。’  元·伊世珍《琅嬛记》上卷

【释义】传说中仙人所居多书的洞府。

【用法】作宾语;指洞天福地

【相近词】洞天福地

【同韵词】出师不利、风情月意、沉博绝丽、居徒四壁、一谦四益、灌瓜之义、烟霞痼疾、通同一气、视同儿戏、辜恩负义。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书生张华路过一高山,山陡如壁,奇峰怪石,恰好路边有一山洞,他好奇地进入,没走几步便有童子上来引路,径直把他引到一书房,那里各种藏书应有尽有。张华十分高兴,想租借此书房一段时间。童子不允,告诉他这是琅嬛福地。

【成语示例】如入琅嬛福地,痴龙护门,人迹罕到。  清·张岱《快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日暮途穷》托班英语成语故事教案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故事后来变成成语日暮途穷”,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力量用尽了,计策没有了。

The Day Is Waning and the Road Is Ending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Duke Ping of Chu was misled by slanderers, and had Wu Zixu"s father executed. Wu Zixu fled to the State of Wu. More than then years later, Wu Zixu took his revenge by helping. Wu conquer Chu. Yet he suffered agonies of remorse, because his countrymen called him a traitor. He protested, "I"m just like a traveller. It"s already late, but I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I simply dont know what to do."

This idiom comes from the above story. It means being in a very difficult situation at the end of one"s teth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五颜六色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131 字

+ 加入清单

暮春时节下江南,在潺潺流水边一走,漫山遍野莺飞草长、各色花开,原是万紫千红开遍、叫人目不暇接。远远看去,五颜六色,好似水彩画一样动人。

五颜六色,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巴金《春》七:“淑英刚跨进门槛,就看见好几个人站起来,五颜六色的衣服几乎使她的眼睛花了。”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今也常比喻各色各样或事物令人分辨不清。

说起来,成语中提到颜色的有不少,比如“五彩缤纷”、“五色斑斓”、“五光十色”、“目迷五色”等等。但是这些词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都会涉及“五”,而不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光谱色“七”或者三原色“三”之类,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中国古人对颜色的认识说起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天然矿植物制作原始颜料。从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可见,其图案已用红、白、黑三种颜色描绘;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出土的彩陶,有褐色和橙色的花纹。

另一方面,古代耕和织是最重要的生存手段。中国最早发明了丝,并把它运用于丝绸业。与纺织相应,中国的染色业发展得也较早。据古书记载,早在两三千年前我国的染色技术就已具备了很高的水平,并且有了专门从事染色的染匠。丝绸染色对颜色的影响,表现在产生了一系列以糸部为义符的颜色字。《说文》记载的糸部颜色字有:缚、缟、绿、缥、纁、綦、绌、绛、绾、缙、綪、缇、縓、紫、红、繱、绀、綥、缲、缁、絻、綟、绢。新附字有:缃、绯、緅。古人对颜色类别差等观察得异常精细,即使是非常近似的颜色,也要详加区别。

随着时间推移,古人开始对颜色进行基本的归类,“五色”的概念便产生了。“五色说”是在中国传统的“五行说”影响之下产生的。“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基本思想,五行指木、金、火、水、土五种基本物质。在五行的基础上,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又衍发出五方——东、西、南、北、中。五方可与五色相配。《礼记`玉藻》孔颖达疏引皇氏云:“正谓黄赤青白黑,五方正色也。”《尚书`禹贡》记载,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这大概是关于五色最早的记载。随着五行说的地位不断巩固和提高,五色说在古人的观念中逐渐形成固定模式。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均可归于五行之列。基于这种思想,他们认为绚丽多彩的种种色品也都由五色构成。正所谓“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孙子兵法`势篇》)。《周礼`考工记`画缋》:“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五方是由五行附会衍生而成,与五行一样都是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借以说明事物构成和运动的规律。五色指古人所说的正色,除五种正色外,古人还有间色之说。

《礼记`玉藻》孔颖达疏引皇氏云:“不正为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骝黄是也。”古人认为黄青之间是绿,赤白之间是红,青白之间是碧,赤黑之间是紫,黄黑之间是骝黄。把五行之色视为正色,余色皆为间色,且认为间色是由正色相杂而成,这种“正色—间色”学说可以认为与现代的“三原色”理论有相通之处。从现代色彩学观点来看,正色确实是重要的基本色。目前印刷、印染和油漆技术中仍广泛使用蓝、红、黄三种颜料,以不同的比例调和配成各种彩色,因而称之为“三原色”。至于黑和白则视做决定色彩明度的两端。古人把青、赤、黄、白、黑定为“正色”,是对基本色的正确认识和运用。

对“正色”和“间色”的区分,是与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春秋末期盛行宗法制,以等级为基础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主张一切社会关系都不能超越等级的规定,以达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荀子`礼论》)的社会秩序。儒家尚礼,礼的核心是别尊卑,明贵贱。反映在色彩上,就是正色为尊,间色为卑。在服装的颜色上有明确的等级制度,所着服装的颜色十分讲究。孔子就曾为了维护周礼,极力贬抑紫色,《论语`乡党》:“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即绀、緅、红、紫都是间色,君子不以之为祭服和便服的颜色,且“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

五色说无疑有它的进步意义。但是,随着光学认识的发展,五色观念却妨碍了古人对丰富多彩的光色散现象做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自然界常见的色散现象有虹霓和晶体散射两类。“赤橙黄绿青蓝紫,维持彩练当空舞。”彩虹自古为人所喜爱并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对虹的观察认识。如《楚辞`远游》描写虹:“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唐初孔颖达指出,“日照雨滴”是虹的成因。宋代孙彦先解释:“虹乃余种日影,日照雨则有之。”百年后朱熹进一步指出:“虹非能止雨夜,而雨气至是已薄,亦是日色散射雨气。”这比西欧培根(1214~1294)主张虹是空中无数水滴多引起的说法早了一两百年。南宋程大昌对单个水滴的色散现象做过仔细观察,在《演繁露》中写道:“凡雨初鬓,或露之未啼,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欲坠不坠,则皆聚为圆点,光莹可喜……五色具足,闪烁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

虹是天然的色散现象。关于虹的形成,直到300年前捷克科学家玛尔其用三角柱bō璃将阳光散成彩虹,才得到比较科学的解释。

关于晶体色散现象,其实比玛尔其还早400多年,我国医学家寇宗爽著作《本草衍义》(1119年印行)就有用菩萨石把阳光散成五色圆光的记载:“嘉州峨眉山石与五台山石相似,出岩窦中,名菩萨石,其色莹洁,状如泰山狼牙、信州永昌之类,映日射之,有五色圆光,其质六棱,则光彩微茫,间有小如樱珠,则五色粲然可喜。”

寇氏的记载中明确指出了这种石材是一种透明的六棱晶,可见引起色散现象不独是三棱镜。后来明代陈文烛在1575年写过的峨眉山记以及明代天台人士王氏于1588年写过的游记也都记载了这种石头以及色散现象。后者不仅见到并收藏了这种“放光石”,而且指出了铜鼓门隙用阳光照射的过程。此后,明代大科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这种“菩萨石”:菩萨石,又名放光石。金石部还有“菩萨石”一条,指明其可以散射阳光,以及在医药上的价值。

北宋《杨文公谈苑》中记载:“上饶水晶之类,日射之有五色。”明末,著名学者方以智对前人观察到的各种色散现象做了全面总结,他在《物理小识》中写道:“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者,则必有一面五色。如峨眉山放光石,六面也;水晶压纸,三面也;烧料三面水晶,亦五色。峡日射飞泉成五色;人于回墙间向日喷水,亦成五色。故知虹霓之彩,星月之晕,五色之云,皆同此理。”

由上述可看出,我国古代色散理论以五色说为基础。古人认识到日光被透明体散射后产生五色。这就是我国从战国至清初所达到的认识水平。中国秦汉前关于虹等色散现象的认识水平与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西方水平不相上下,而且《楚辞》的创作时代与亚氏生活的时代也基本一致。但中国古人历经2000余年的观察研究,直到方以智关于虹等色散现象的描述,仍然未脱五色说之寞臼;而西方经历了同样时间的研究后,却得出了正确的七色说,并且用反射和折射理论成功地说明了色散现象的机理。就有可靠文献证据的时间而论,中西大致相当,都是从公元前4世纪前后到公元17世纪中叶;就实践经验而论,中国从先秦至清代,各个时期都有不少人对各种色散现象作过观察研究,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和留下的史料不比西方少;就研究方法而论,中西都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方法,而且程大昌对单个水滴的观察研究比笛卡儿的bō璃水球实验早500年左右。因此,从这几方面来看,中国绝不比西方逊色。但中国却未能达到西方那样的结果,大概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古代对光的折射性质认识不足,二是受五行五色观念的束缚。前者影响了古人对色散机理的深入理解,后者制约了古人对色散现象的详细观察和描述。

五色说,一方面体现了古人对颜色的超前认识,另一方面也制约了色散学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楚怀王时,派昭阳为将,领兵伐魏,连破八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接着’他又要进攻齐国,齐王十分者急。恰巧陈轸充当秦国的使者,这时正访问齐国。陈轸便替齐国去见昭阳,劝他在伐魏胜利之后,应当知道大功已经告成。如果再攻齐国,无异于“画蛇添足”;万--不胜,反而要前功尽弃。陈珍便对昭阳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楚国有个人家祭祀祖先,祭过以后,主人就把祭过祖先的一壶酒,赏给办事的人们去喝。但是人多酒少,不够分,怎么办呢?大家商量一T,想出一个画蛇比赛的办法:谁先画成一条蛇,谁就喝那壶酒。于是,大家一同开始画蛇。其中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就画成了。他看看别人都还在慢慢地画,就一面把酒壶拿了过来,一面笑道:“瞧,你们画得多慢,我给它加上几只脚都来得及哩!”说着,就在画成了的蛇身上添脚。这时,有第二个人画好了,就把酒壶抢过去说:“蛇哪里有什么脚呢?你画的不是蛇,这壶酒应归我喝!”别人都表示同意,那个本来首先画成的人,因为“画蛇添足”,反而没有喝到那壶酒。

昭阳听了这个故事就顺从了陈轸的话,于是退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不可多得成语故事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bù kě duō dé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典故出处]    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mi,旧读ni)衡的著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善于论辨,写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当自傲,好与人争斗。当时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特地写了荐表,把他推荐给汉献帝。

在荐表中,孔融盛赞祢衡有惊人的才学和记忆力,只见过一次,就能背诵,只听到一次就能记住。像祢衡这样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汉献帝什么都要听命于独揽朝廷大权的曹操,便把荐表交给了他,由他去作主。曹操决定召见祢衡,但祢衡瞧不起曹操,自称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后来总算去了,但在言语之间得罪了曹操。

曹操心里冒火,便让祢衡当鼓吏,在自己大宴宾客的时候让他击鼓,借以当众侮辱。不料,祢衡竟利用当这个差的机会,击一阵鼓骂一阵曹操。结果,受辱的倒反是曹操。

曹操本想杀了祢衡,但又怕留下害贤的坏名声,便派他去荆州劝说刘表来降,实际上是企图借刘表之手杀他。

不料,刘表仰慕祢衡之名已久,把他奉为上宾,并把他当作高级顾问,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不表态便不作决定。但是,祢衡在刘表那里的时间也不长。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对待刘表,使刘表无法忍受。于是,刘表将他派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当书记。

黄祖知道祢衡的文名很高,让他起草文稿。不论是什么文稿,祢衡总是一挥而成,而且总是写得非常得体,符合黄祖的要求。为此,黄祖很看重他。

黄祖的长子黄射(yi)也是当官的。他对祢衡的文才同样非常欣赏,常常邀祢衡游山玩水。一次,两人参观了东汉文字家蔡邕(yong)写的一块碑文,都觉得文笔很好,书法也很漂亮,深为赞美。

回家后,黄射懊悔当时没有把碑文抄下来,以便细细回味。祢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后,说:“不妨事,我虽然只看了一遍,但还能记住。且让我写出来。”

祢衡说罢,竟凭记忆把碑文全部默写了出来。事后,黄射派人去核对,竟然一字不差。众人知道,都夸祢衡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一次,黄射欢宴宾客,有人在宴会上献给他一只鹦鹉。黄射非常喜爱,当场请祢衡作一篇关于鹦鹉的赋。祢衡略一思忖,便举笔疾书,不一会儿把赋写毕。这就是他的代表作《鹦鹉赋》。

尽管祢衡才学很高,记忆力惊人,但他狂妄自傲的表现没有丝毫收敛。一天,黄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逊。黄祖数说了他几句,他竟当众大骂黄祖。黄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将他拉上岸去处死。当时祢衡才二十五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情意绵绵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情意绵绵

【汉语拼音】qíng yì mián mián

【近义词】:深情厚意、情深意重 、情有独钟、情真意切、开诚布公

【反义词】:虚情假意

【成语出处】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何况情意绵绵,‘藕断丝不断’。”

【成语解释】形容情意深长,不能解脱。

【情意绵绵造句】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首歌,或长歌当哭,或情意绵绵,或伤心情歌。

【情意绵绵的成语故事

过南京,见着述弟;想象中下关车站,黄浦江畔,一刹那的别离难。同在世界上,说什么分散。何况情意绵绵, “藕断丝不断。”两月后,新大陆又见了述弟的足迹。大西洋的波澜,流不断你们的书翰;两个无线电杆,矗立在东西两岸,气通霄汉。三月后,马赛海岸,巴黎郊外,我或者能把你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昏昏欲睡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昏昏欲睡

【汉语拼音】hūn hūn yù shuì

【近义词】:无精打采、昏头昏脑、萎靡不振

【反义词】:朝气勃勃、精神抖擞、生气勃勃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

【成语解释】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昏昏欲睡造句】连着三天的加夜班工作,白天又要护理病人,小陈虽身强力壮,竟也飘飘然,昏昏欲睡,极度疲倦。

【昏昏欲睡的成语故事

这一年乡试的时候,贾奉雉赶考又落榜了。他心情郁闷很不得志,渐渐想起郎生说过的话,就拿出以前他所指出的那一两个人的文章来勉强阅读。可是还没读完,就先昏昏欲睡,心里疑惑,拿不定主意是不是按郎生说的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狗猛酒酸成语寓言故事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徕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

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