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简短有趣教师自我介绍语文(通用20篇)

浏览

2910

作文

36

有趣的语文知识竞赛作文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有趣语文知识竞赛今天上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姑妈家玩,还告诉我,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来到姑妈家,我们刚踏进家门的那一刹那,我便听见表姐们那特别尖的笑声。我来到客厅,装着楚楚可怜的样子问姐姐们:姐姐,你们在玩什么呢?那么兴奋。小表姐津津乐道:我们在玩语文知识竞赛,你要不要参加?当然参加啊,像这类型的比赛,少了我,怎么行!我一副信心百倍的样子。

一场激烈的比赛开始了,由于我一张嘴,就只会说大话。姐姐们就让我先出题。请问0+0=?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这道题姐姐们不但没有解出来,原本生机勃勃的脸现在变得目瞪口呆。我一着急,就把答案说了出来。是,(一无所获)了。姐姐们不甘示弱,出了这一道333555。猜一个成语。我的眼珠子一转,便有了答案,姐姐,是(三五成群)吗?出这道题的姐姐顿时垂头丧气,说你小小年纪,就毫不费力的解开了这个谜。

好,我从新考你一个。请问(5,10)猜一个成语;(1,1,1,1,)猜一个成语?姐姐本以为我会重重困难,谁料到我会步步为营,绰绰有余,节节胜利呢?姐姐们见我太难对付,便让我出题给她们,我思考良久,才想出一个难题。请问,无横无竖,共十画。打一字。这下可难倒姐姐们了吧!我在心里暗暗得意,谁知,大表姐竟然振振有词的回答:爹。我听完姐姐的回答,顿时沮丧起来。但姐姐们顿时心花怒放。大表姐却走到我身旁,心平气和的对我说:小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失败一次,并不代表你不聪明.知道吗?我连连点头.

从这一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大道理吃一垫,长一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趣的语文知识竞赛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作文语文教师评语

全文共 2052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我们考试经常遇到的,教师评语可以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作文有什么问题。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小学作文语文教师评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要求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哲理。

2、字迹龙飞凤舞,大概你想当草书书法家吧?

3、"让座"是件极平常的事,但你的作文,却令人耳目一新;你不只写事,还具体而又真实地写出了自己让座前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层次分明,语句生动,情节自然,富有感人的魅力;此外,你提出的社会问题,令人深思。

4、小作者对景物的描写生动细致,捉住色彩外形香味等方面的特点,并且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令人处处感受到秋天的美。

5、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6、你能够由雪联想到人生追求,从生活细节出发,创新精神可嘉;本文体现了你平白的文风,谁说“白开水”不是最佳的饮料?

7、你的文章告诉我,用眼睛和心灵发现世界,我们就仿佛比别人多活了很多年。

8、文章有理有据,说服力强,突出人物个性。上下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尾点题,突出中心思想。

9、当老师打开你的作文本时,总能听到一阵哭泣,原来是标点符号。因为你太不重视他们了,你想想,当老师也像你轻视标点符号那样而轻视你的作文时,你不是也会哭吗。

10、文章的语言很流畅,也写出了老师的感受。

11、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12、为什么总有错字?我等待你的回答!

13、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14、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15、文章主题明确,感情质朴鲜明,行文自然有序,段落分明,结构完整。善于运用对比。

16、丢字现象严重,我猜想你是不是雨天常打破伞?

17、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18、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9、详略不得当!

20、对…生动而详细的叙述,是本文的一天特色,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这是文章成功的一大要素。

21、文章真实生动,情真意切,特别是…使用权文章极具感染力,发人深思。

22、语言朴实,简洁,流畅,开头和结尾都很自然,准确。

2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吧?

24、你是一个想象力多么丰富的孩子啊!把美丽的春光写得特别有诗意,语句也非常优美。平常你一定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观察了许多景物。愿你做个有心人,写出更多更美的文章。

25、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并不是成年人的特权。通过这一篇《意外》看得出来,在你的心中,不仅装盛着童真和书本、学校,而更多的是不尽的关注社会的心事。这一篇文字,一波三折,尤其心理描写很突出,结尾的议论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6、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27、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28、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29、本文文笔优美,抒情浓郁,是一曲对童年生活的美好颂歌。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xx一角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深情地回忆了在那里度过的美好童年生活。

30、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31、文如其人,你的文章和你的为人一样朴实、豁达。你的作文功底很好,这也是你长期磨练的结晶。希望你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用心感受和体味生活,写出更加感人的好文章。

32、拟人化语言使文章更显得生动活泼。

33、字潦草得和地上的草一样,东倒西歪,直不起腰来。

34、本文三大成功之处:首先注意选取最美好的片断来写,其次用词准确,第三文章结构紧凑。

35、不可以对自己降低要求!因为你能做到更好!

36、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37、标点打得规规矩矩,如光滑的地板砖一样。

38、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39、本文以…为线索,使用权文章连贯,流畅,衔接自然,同时,通过前后具体事例的对比。抨击了……,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40、作者能按方位顺序向读者先容其可爱的xx,从校门——教学区(教学楼巨型花坛)——活动区(大操场),条理清楚,有选择有重点地绘景,自然地反映出学校朝气蓬勃的气氛。

41、尚缺乏典型事例或生活片段,因而文章欠充实、饱满,分量也减弱了。

42、有进步啦!

43、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44、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45、生动具体,让人爱莫能助释手卷。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46、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47、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48、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

49、文章用孩子的语言叙事,显得自然,朴素,犹如一股清泉。结尾点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0、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语文教师两学一做心得体会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以党章党规为绳,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做“清醒人”。《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是所有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地位同样重要。组织部门作为管理服务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要把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提升党员干部党章意识,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抓严抓实。作为村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四个服从”的规定,坚决服从组织决定、遵循组织程序,不超越权限办事,不搞先斩后奏,不跟党组织讨价还价,真正把党章的各项规定落实到工作中。

以系列讲话为镜,在对照看齐上下功夫,做“明白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员要以系列讲话为镜,牢固树立看齐意识,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用系列讲话武装头脑。作为村干部,必须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政治原则、坚守政治纪律,在政治上讲忠诚、在组织上讲纪律、在行动上讲原则,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决不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做到清廉清正、干干净净。

以知行合一为要,在党员“合格处”发力,做“老实人”。知行合一、慎独慎微是评判党员严以律己成效的重要标准,这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种伪装,而是要把律己要求内外于心、外践于行。党员算不算合格,首先的“知行合一”上的合格。村干部要心有所畏,把敬畏群众、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作为基本信条,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从一点一滴上、在小事小节中严格要求自己;要言有所戒,“凡出言、慎为先”,坚决抵制邪音、排除噪音、不传杂音,绝不能有失德失范、出格出界的言论;要行有所止,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框架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在任何时候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小节,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办的事情不办,始终在思想上相信组织、在工作上依靠组织、在行动上服从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趣语文文学常识

全文共 4044 字

+ 加入清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修养。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有趣语文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七、关于史书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共两部)

(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说明:

(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可以说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八、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者不详)

(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

(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

(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作者不详)

(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

(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

(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

(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作者不详)

(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南朝·刘勰)

(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现代·鲁迅)

(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现代·郭沫若)

(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战国)

(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东晋)

(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南北朝)

(19)陆游:我国古代诗歌最多的诗人。(南宋),

九、世界十大文豪

1.古希腊诗人荷马;2.意大利诗人但丁;3.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4.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5.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6.法国著名作家雨果;7.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8.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期泰;9.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10.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十、我国的第一部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药典是《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编年体是《春秋》

第一部传记体是《史记》            第一部断代体是《汉书》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

第一部笔记小说是《世说新语》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

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是《文心雕龙》   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第一部茶叶专著是《茶经》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永乐大典》

十一、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高山流水》 《广陵散琴曲》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

《夕阳鼓》     《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十二、我国文学家之别号

①四明狂客:初唐诗人贺知章; ②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白; ③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杜甫;④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⑤玉溪生:唐代诗人李商隐;⑥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⑦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苏轼; ⑧山谷道人:北宋诗人黄庭坚⑨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十三、我国的三大国粹: 中国画、中国医学、中国京剧。

十四、“第一”的雅称:桂冠、螯头、问鼎、领衔、榜首、夺魁、夺标、执牛耳。

十五、我国的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十六、我国的“四大”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高原:内蒙古、黄土、云贵、青藏。

十七、四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四大文化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

十九、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

十八、我国古代计时:十二时辰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丑时:晨一时至三时寅时:三至五时卯时:五时至七时辰时:七时至九时巳时:九时至十一时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未时:十三时至十五时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戌时:十九时至十二时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

二十、古书之最

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2.第一部词曲《尔雅》

3.第一部韵文书《切韵》         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

5.第一部字书《字通》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9.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10.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11.第一部记传体史书《史记》    12.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13.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史通》 14.第一部兵书《孙子》

15.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16.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17.第一部工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18.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

19.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 20.第一部中医学书籍《皇帝内经大素》

21.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22.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23.第一部戏典史《宋元戏曲韵史》 24.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25.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26.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永乐大词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中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3407 字

+ 加入清单

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恰当地借助这种手段,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恰当而有效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丰富广阔性,尤其对语文教学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多年来,围绕着语文教学的效果这一主题,教师们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涌现了许多教绩斐然的教改名家。如辽宁的魏书生、北京的宁鸿彬、上海的钱梦龙和于漪、湖南的杨初春等,他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体现着不同的个性和风格,有力地推动了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然而,我们发现:在学习这些经验的同时,也有一些一味模仿、生搬硬套的做法和现象,而且有时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指令划一,这种现象是令人忧虑的。

教无定法,方法是人想出来的,而不同个性的人,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产生不同的见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吕淑湘先生对此都有论述。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这样写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到底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最好,这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验证。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内容极为丰富,任务繁重。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包括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到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思维及分析、比较、概括等各种能力和技巧,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所在;同时,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和教材在一定的大小环境中协同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要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只有当教学手段即方法和教学目的达到有机的和谐统一时,才可能产生满意的教学效果。

如果我们不考虑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师自身素质与风格以及学生的感知能力、知识规律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等实际情况,盲目崇拜某种教学方法,亦步亦趋,其结果必定违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效果又怎能令人满意呢?所以我们必须在考察分析各种因素对教学方法的制约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硬性地整齐划一,不能机械仿效,更不能无目的随心所欲。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去选择适宜我们自己并能达到和实现我们预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呢?我认为,首先得从教师和学生的自身入手。

一、“知己”——从教师自身出发,反复检查省悟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把握教材,选择教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但如果做教师的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习惯兴趣等各个方面都不甚了了,怎么能选择出一套真正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呢?又怎能使学生通过老师的传授指点获得最大的收益呢?

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受过的训练不同,教学经验、教学态度以及教师自身的个性素养及风格的不同,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即使对同一个教材,不同的教师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和一个刚刚出道的年青教师,一个性格开朗的教师和一个性格内向的教师,一个男教师和一个女教师,他们在对教学环境的理解,对学生的研究掌握,对教材的感知角度和深度,对各种事情的处理办法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差异。正象是对待一年四季,人们的感觉都不相同,甚至是同一季节的同一天,人们的感受亦不一样。

如夏天,在文学家的眼里是一个炎热奔腾的季节,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则是可诅咒的“炼狱”。对待鲜花亦是如此,有人从它的馨香中感觉到了沁人心脾的陶醉;有人从它的绚烂中感到了鲜艳夺目的惊异;更有人从它的秀姿中感到了“绰约如处子”般的韵致。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感知上的区别和个性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在执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性质及内容去进行教法上的深层和广阔的思考选择。倘若我们凭主观臆想办事,不管自身情况如何,强行运用某种对自己并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种教学方法的框架,“东施效颦”,那势必会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只要是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认为是好的,应该借鉴之,并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去消化,借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学。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当成个性和风格。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备阶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确选择。

二、“知彼”——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找出特点

学生是实施教学的对象,因此,学生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便是教学中的“彼”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和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学生对教材的承受能力为主要根据,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造力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学生情况包括其知识基础、思维感知基础、个性爱好、生活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班级环境情况(包括班级的大小、优差生分布、纪律情况、学习气氛、团结情况和情感趋向等),前任教师的教学情况(括前任教师的施教方法及习惯,学习的适应程度和接受情况等),还有学生对外界影响的反映情况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必须了解的。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是在此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特色的。因为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咨询、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感知、技能以及受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景象。我们要了解这些情况,要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以便为我们选择适宜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好准备。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许多在教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教育名家不管在什么地方作示范课时,虽然他们对所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是陌生的,但是,他们在上课时,开始总要对学生进行些适当的调查了解,然后再开始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实际上是在为我们树立榜样。只有了解了学生情况,才能适宜地选择教学突破口,灵活运用教法,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大家们如魏书生、宁鸿彬、钱梦龙等人的个性教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实际上给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学生,研究学生,依靠学生因情而动地选择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客观规律,尤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取得满意的效果,就要了解学生、贴近学生,选择恰切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此而动,又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了应得的训练和强化。那么,怎样去了解学生呢?

首先是课下了解。经常保持和同学们的接触,通过闲谈、聊天、讨论等形式,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本人个性习惯、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各种方面,这样就对他们有了比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寻找出其共性的特点。其次是课上了解,这是课下了解的深入,是了解他们特殊情况的最好环境,也是籍以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和学生学习同步和谐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同学们的神情举止,讨论发言,迅速判断他们的心理咨询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的注意力与自己的教学同调,这就使共性和个性有了结合的机会,也就使教师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再次,课后了解。每一节课结束后,找几个同学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教学的反应及听课要求。这既是一节课的总结,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了借鉴。这些活动的持续进行,可以使自己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又能调动同学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因此,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决定和体现着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小学教师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周末语文主题培训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培训让我学习到了一以前在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在培训中,通过学习各位老师上传上来的教学资源,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以后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现就将我的一些收获总结如下:

1.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2.主题阅读以读为主,从读中领悟文章中的精髓。从不同形式,不同声调,不同理解去领悟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如陆恕老师所说的“一读解千愁”。

3、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在课堂上,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训练要扎实有效;采用合适的、不同形式的读,使语文课堂书生琅琅;课中课后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4、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总之,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的收获颇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加努力,认真做到语文教学体现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加强语言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及方法、策略,提高语文课堂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教师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3389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的教育专家李希贵在《在反思中重建》中指出“语文主题学习”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要将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作为学生的主导时间,也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

只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仍然要完成我们原有的教学任务,那么怎样进行这样省时高效的语文主题学习呢?可以用一个字高度概括——简。用李希贵的话说就是:我们立足于把这件事说得简单,做得也要简单。在语文主题学习中“简”才是王道,从“简”做起,才可能实现课内大量的阅读。

一、教学目标简要,聚焦为重

中国原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第七届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中指出“语文主题学习”中的教学目标要更加集中,最重要的是聚焦一个点,切忌面面俱到。

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就应该依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每课的学习目标要和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进行整合、分解,一课一得。

如,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有四篇的说明文,《语文新课标》中关于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也是如此。这四篇课文,表达上各具特色。我在每一课的教学时就结合学生的学情,有所侧重,而不是在每一课中都将说明文的每种特点一一盘点。比如《鲸》这课我着重让学生领悟说明方法运用及遣词造句的精妙,并迁移运用其中的一两个说明方法来说明一个事物,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进行表达的训练。《松鼠》与《鲸》相比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精练的说明给我们留下鲜明的印象,这就是我们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假如没有灰尘》着重让学生受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这样制定简要的教学目标,教学 “火力”才能用在重要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中。

二、教学内容简约,易学为首

以下的教学情境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屡见不鲜:某位老师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猫》体会猫的尽职时是这样追问的:从“屏息凝视”这个词语看出什么?说明什么?原来老师要学生体会:从“屏息凝视”这个词语看出猫抓老鼠很“专注”,说明它捉老鼠很有“决心”。

这就是以往阅读教学内容的咬文嚼字的深挖。身为老师的我常常被这样的问题问倒了。如果我们自己都觉得为难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能要求学生能说出我们期待的答案呢?如此这般“深挖”教材,不是“请君入瓮”吗?

李希贵在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指出: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内就把语文学好。不要精雕细刻,不要把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把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否则,学生会觉得语文深不可测……这样对学生太危险了。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语文变成一件简单易学的事,让教学内容更简约,解放学生,也解放老师。途径如下:

1.逆向提问,拒绝深挖

如,以上《猫》的教学内容可以这样选择“哪些句子写出了猫的尽职?画出相关的句子。最能体现猫尽职的词语用三角号标注出来。”然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不像以往的语文教学那样咬文嚼字似的深挖。

2.巧妙架桥,降低难度

对于文章中精妙语句与词语的品味,可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架起连接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降低解读的难度。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猫》,为了让学生通过“小梅花”这个形象的比喻体会作者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设计了以下对比:

“它要是高兴,比谁都温柔可亲……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脚印。

在朗读对比之后学生很快感受到正因为老舍爱猫,所以就连脏了的小脚印在他的眼里都变成了“小梅花”。

让教学内容简约的方法还有很多,无论哪一种原则上都是老师要少讲,少深挖教材,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

三、教学环节简化,主题为根

要把语文主题学习做成简单的事,教学的环节也要进行简化。教学过程要牢牢抓住主题,把语文主题学习的根留住。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所在的第二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看看那些海外游子怀着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围绕以上主题,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环节简化为: 1.透过事件,感知“魂”2.合作学习,理解“魂”3.抓住重点,感悟“魂”。 4.阅读链接,升华“魂”。

课堂上感知“魂”和感悟“魂”,仅仅探究一个问题①标出外祖父三次落泪的句段,用心读一读,想想为什么落泪?引导学生在展示汇报中抓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突破本课的难点,领悟落泪背后的思乡恋国之情,以情感为主线,从思乡恋国到托梅寄情,由此深刻领悟梅花“魂”的真谛。在这三次落泪的文本解读也不是面面俱到,主要抓住较难理解的第一次,读悟结合,其余两次以读代讲。并以13自然段的研读突破何为梅花魂的难点解读。

这样以“魂”深刻含义的感悟为教学线索,紧扣“魂”字,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把握教学的重点并突破难点。

这样的语文主题学习围绕教材里的单元主题,既有对文章整体感知的梳理,又有针对重点、难点突破的句段的品读、点拨、拓展。真正做到“主线分明,细节饱满”。

四、教学方法简便,朗读为主

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无非是个读字。李希贵教授在解读“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的时候强调:为什么叫“主题学习”而不是主题教学?因为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所以不要讲得太多,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感情朗读了。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最直接、快捷的方式,也是教学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语文新课标》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两只小狮子》中的一段以读代讲的教学为例。

首先,指名读 “另一只狮子懒洋洋的,什么也不干。”此读是将句子读通读顺。

其次,师引读。老师用语言创设环境,师描述“一只梅花鹿从懒懒(老师将勤劳的狮子起名为‘勤勤’,懒惰的狮子起名为‘懒懒’)身边经过,它还是——”学生接着读“懒洋洋的,什么也不干”。老师接着引读“一只山羊从懒懒身边经过,它还是——”学生接着“懒洋洋的,什么也不干”……此读是让学生读懂“懒懒”的懒。

最后,说中读。师出示:它一边懒洋洋地晒太阳,一边 。有的学生说“它一边懒洋洋地晒太阳,一边做着美梦”。 有的学生说“它一边懒洋洋地晒太阳,一边伸着懒腰”。 有的学生说“它一边懒洋洋地晒太阳,一边哼着小曲”……此读读出对“懒洋洋”这个词语的个性化的解读,甚至还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进行了训练。

老师没有一句多余的语言,一读多“得”。与其将“一个词,一个句子”挖得冒出火星来,倒不如读出火星来。相信朗读就是学生与文本这两“点”中最短的“线段”,在当前的“语文主题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以读代讲,以读代悟就是语文主题学习最“便捷”的方法。

五、 阅读链接简明,积累为本

语文主题学习的核心之一是积累。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一学期20周里如果只学会一本语文书是多么有限啊!李希贵说过: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所以我们要在课内也进行大量的阅读链接。在阅读链接中要注意什么呢?

1.线索明了,点线面结合

语文主题学习让学生从一篇文章的阅读到群文的阅读再到整本书的阅读,这个过程好比是“点线面结合”。这样的结合要有清晰简明的线索,否则无法实现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和提升。

如:全国第七届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中刘学金老师在教学中,由《草船借箭》一篇课文到整本书《三国演义》的阅读链接的线索非常简单、明了——评价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首先是在《草船借箭》文里评价这两个人物,然后将这两个人物放到整部书的大背景中再评价他们。这个线索是沟通篇章到整部著作的桥梁,学生阅读的提升就是在两次评价诸葛亮和周瑜中实现的。对人物的看法也由肤浅到深刻,由表及里。

2.适时链接,量变到质变

为实现课内大量的阅读,我们在教学中要见缝插针,适时进行阅读的链接。既帮助深化理解课文,又实现课内的大量阅读。长期以往学生的阅读积累必将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如:全国第七届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中全远姬老师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在学习诗歌前、中、后适当及时地进行了阅读链接,分别是为学习引人铺垫的辛弃疾的抗金故事;为深化理解的辛弃疾生活时代背景资料及他写的另一首诗《题临安邸》;为拓展升华的另一位抗金将领岳飞的《满江红》。

“大道至简”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说最高深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语文主题学习印证的正是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趣的语文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发帖人提问道,如何证明你读过鲁迅的文章?楼下网友纷纷回复“阅读并背诵全篇文章”。如此调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可是,在捧腹大笑之余也让我感受到:语文课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根植与我们的内心,占据了一份位置。

读语文课文让我获益匪浅。

从课本中读古代史。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钦佩李白让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狂放不羁;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同情李清照独居深闺无处遣愁的李式忧伤;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领悟哲圣“仁”“爱”为先的智慧结晶。

从课本中读近代史。从《阿长与山海经》中,我看到稚气未脱的少年;从《少年闰土》中,我看到两位少年间单纯而又深厚的友谊;从《纪念刘和珍君》中,我看到一位爱国战士的赤胆忠心与满腔热血。其实,中学课本无疑是鲁迅先生一生经典文章的收录册。品读其文,我们仿佛就感受到一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热烈忠诚的爱国先驱站在我们面前。

从课本中读外国史。你可记得海明威老人那句名言“人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消灭他,但就是不能把他打败!”让多少迷惘的人彻底清醒;你可记得那篇大名鼎鼎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构思如此的新颖独特,想象如此的自由灵活;你可记得外国小说最出名的写作手法——虚构,那一篇篇精彩的小说以它的虚构手法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深深赞叹其技巧的高人一等。

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是从语文课本中汲取而来的吗?学语文课本,让我们在学习中积累文学艺术的精华,让我们在阅读中激发探索的兴趣,让我们传承一部部传世的经典,让我们品悟到先哲圣人的智慧结晶!

语文老师是学生们的心灵鸡汤,让迷惘不再迷惘,让清醒更加清醒。语文课是学生们的梦想之巢,让雏鹰般的我们腾飞翱翔。语文课本是学生们的百花园,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伟人的精神,增长自己的见识,扬长避短,勇往直前。

品读语文课本,总令人感到身心愉悦,获益匪浅,如此美好课程,何谈无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全文共 1803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有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教师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338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主题学习”就是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结合单元主题,让学生把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它以课内大量阅读为主,尽可能地增加阅读机会,创设各种阅读情境,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学好语文。全国三千多所中小学的实验在证明,“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是简单而高效的课堂,是广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模式。

一、教师亟待转变观念

“语文主题学习”敢于挑战传统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些学校在开展中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一些学校或老师依然在传统观念与新思想之间摇摆。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裹足不前。新的语文教学方略,是要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说”,转化成学生积极自主地“读”,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实践中获得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由于对新课改提倡的课堂面貌和效益缺乏直接的体验和认识,许多教师心里没底,认为自己不讲,学生怎么会懂,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即使观念上认同了“语文主题学习”,但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所顾虑。

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没有得到有效利用。2006年8月,山东省潍坊市正式启动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并配套下发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是一套很好的系列读物,经典的篇章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升华孩子的人生境界,扩大孩子的阅读视野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这套丛书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应用。

3.教师对主题教学课程模式的认识和掌握运用亟待提高。教师应转变观念,深入研究,提升自身素质,拓展文化底蕴,做学生大阅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领者。

二、构建高效课堂

语文课程改革是“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教师是改革的先行者。对此,教师必须对课程本身有深层的理解和价值认同。

1.变革语文课堂教学。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精雕细刻,把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把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结果学生还是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日复一日重复琐碎的分析课文、字词训练,让语文这个本应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学科变得索然无味。新课改强调广泛阅读的大语文格局,学生读得多了,慢慢感受就深刻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就加深了。应该在课堂上教给孩子阅读方法,指导孩子进行大量阅读。如何进行大量阅读?我们努力以三分之一的时间教语文课本,以三分之二的时间从事大量阅读。把“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过去,我们习惯于强调课堂——课堂就是完成课本,课堂就是要把教材教得死去活来,学生学得筋疲力尽,学生一学期的读书量局限于一本课本,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学积累,没有泛读作为基础,学生面对教师在精读课中的讲解和引导,很难引起共鸣,教师的旁征博引无异于“对牛弹琴”,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是靠语文教师的“讲”,而主要是靠学生的“读”。课外阅读材料介入语文课堂后,语文学习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的阅读积累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变得有滋有味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教”这一方面的特点。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狠抓落实,体现在引导、点拨上,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理念,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方式进入了课堂。讲得多,教得多,不代表学生学到的多;教师讲得少了,占用的时间少了,只要引导有方,学生的学习更有保证。老师指导下的课内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大幅度提高,学生感到阅读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课内阅读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更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因而让学生逐步爱上阅读。

2.帮助孩子围绕“语文主题学习”,正确选择阅读书籍。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书籍,只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都可以成为他们的阅读教材。学生要多接触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经典读物,让孩子采得百花酿甜蜜,从小积累丰富的文学素养,开阔视野,储备积淀,在不断的阅读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孩子正确选择课外读物,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投入到教学中,鼓励、引导教师压缩教材教学时间;我们还要按照“多样的题材、多样的体裁、多样的语言表达风格”这“三个多样”原则选购图书,设立班级图书角,让同学聚到一起读书,形成浓浓的班级读书氛围;同时,通过开展读书会、评选读书大王等形式,倡导阅读过程中的共同交流;定期开展 “好书漂流”活动,增加阅读多样性。我们还可以从图书选购、亲子阅读等方面引导家长买好书,和孩子一起读书,营造良好家庭读书氛围。

3.改革评价方式。改变教师评价内容和方式,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关注课改的全过程,并发挥期中、期末考试的反思总结功能。改变学生评价内容和方式,从过去单纯考查知识技能,转变为考查学科素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阅读量、背诵量、日常写作等均进入评价范围;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纳入命题范围,发挥评价促进语文课改的功能。同时,广泛发动家长参与,有计划地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语文课改的积极意义,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促进课改的顺利开展。

实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日益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学,回顾近年来的课改实践,“大语文”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成效显著。“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带来了全新的改变,首先改变了教师,教师备课无须在精耕细作、咬文嚼字上花费太多时间,而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也改变了学生,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了,课堂上气氛活跃,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语文素养大幅度提高。孩子们回家不是立即拿起遥控器,而是捧起书本津津有味地阅读;还改变了学校。学校教育变得生动活泼,着眼于孩子的长足发展,浓浓的书香充满校园;甚至改变了家长,“语文主题学习”如同一座桥梁,让家长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故事:让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到一所很闭塞、落后的山村小学听课,我在钦佩那位四十出头的学校唯一的女教师所取得的感人的业绩之余,更惊讶的是——繁重得令人难以想象的超负荷的工作,连医生都束手无策的顽疾,再加上接二连三的家庭的变故,都没有褶皱她的肌肤,没有留下点滴的憔悴的影子,她那红润的、泛着青春光泽的容颜,简直与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广告中的画面,没有什么区别。我惊讶地问道:“您那么辛苦,还显得这样年轻,难道有驻颜秘方吗?” 她莞尔一笑:“有啊,就是那位作家曾说过的——让心中时时充盈爱意。” “让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我轻轻地重复了一遍,不由得怦然心动:心存爱意,不仅是我们苦苦寻觅的挽留青春的秘诀,而且是我们珍视青春和生活的最好的方式啊。心中充盈着爱意,就会让平淡的日子,陡然变得美丽起来的,就会让琐屑的小事,也充满神奇的色彩。因心存爱意,当我漫步在校园,我会为那一株小树、一朵小花驻足,将欢喜的目光投向那一滴晶莹的露珠;我会望着操场上那些欢快的身影,将会心地微笑写眉宇;我会面对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认真地说出每一个生动的词汇、耐心地讲解每一道例题、细致地画好每一幅图画;捧着一摞摞的作业本,我不会感到那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无可推卸的责任、一种无尚的荣光;在家访的路上,我会想着怎样将那些赞美的话语讲给学生的家长……就这么奇怪,心存爱意,平凡的工作,更加神圣起来,普通的生活,十倍地温馨起来,一种青春的热情就那样无时不在地洋溢在我们身边……

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就会多一份期盼。倾听那清脆的铃声,会感到许多的召唤不容拒绝,会感到很多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走进课堂,会将满腔的热情平等地分给每一个学生,帮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帮他们放飞心中那五彩缤纷的向往;即使每个假日来临,也会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收获的快慰,自然而然地流溢在心头。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就会有喜欢的感觉流淌。灯下,打开课本,会对每一篇简单的课文生出许多的感受,那份投入啊,就像面对一个久违的朋友;课下,跟学生一起出黑板报、一起排练节目,很小的、很简单的事情,都十二分地认真做着;甚至在考场上,聆听那唰唰的书写声,都会感到那是一种美妙的音乐声呢;甚至在运动场上,高声地为学生们使劲儿地鼓掌加油,全然忘了自己早已不再青春年少。心中时时充盈着爱意,无穷的力量和神奇的魅力便会由然而生——再没有了自卑、怯懦、惆怅,再没有了懒惰、拖沓、随意,而是更多了热情、认真、投入,更多了理解、宽容、积极、拼搏……

前天在杂志上看到的一位多病的母亲背着自幼患病、从未站起来的儿子求学的故事,当采访她的记者感慨地说她受苦了,这位母亲却十分满意地回答道:“儿子能上学,哪里还有苦啊?” 我相信这位母亲说的是真话,因为被爱意充盈的心灵,永远是快乐的。同样,充盈着爱意的生活,是幸福的、温馨的;充盈着爱意的人生,自然是年轻的、向上的…… 让心灵时时充盈着爱意,愿你我他,我们大家都应当记住的这句格言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中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跟岗培训期间,宋老师送给我们的书中有一本是《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我如获至宝。

读《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是让人愉快的,其中我最受启发的是钱梦龙老师的导读艺术部分,即全书的第一部分。

在理论与实践上,钱先生都展现出一副 “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的姿态,真让人神往。 钱先生是一个在语文教学上有大抱负的人,经过孜孜以求的努力,经过寂寞与痛苦,他终于达到了一种高度——“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正如武林高手,轻轻一措手,实已蕴涵深厚内力,能将理论与实践如此出色地结合,确实让人叹服。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结果,但对学生的影响都是终生的。一件件事例,一遍遍反思自省,也使我对教师的责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灵上的关怀,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怀,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尊重天性,尊重人格,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让心灵之花充分地绽放。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是如此之快,我们教师就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多一些探索,让教学方法、教学情景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满足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上有所提高的需求。教学中,少一点权威,多一分民主;少一点统一,多一分个性。少一分歧视,多一分尊重,让学生生命更鲜活。生活中,给孩子创造活动空间,让其拥有奇特的幻想,多一分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主动去迎接挑战。

作为老师平时要经常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要每个同仁都认同你确实也是比较难的,但不管如何,这些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搞花架子,弄形式,为改革而改革,今天弄出个什么法,明天发明个什么模式,这些其实是非常可笑的,而发生在具有较多知识的语文教师身上更是可笑。可是,我们常常在不自觉中就犯了这样的毛病,以后应引以为戒。钱先生也一直强调不要在一些概念上作过多的争执,他本人就很不在乎别人在概念上对他的“导读艺术”的指责,正如他自己说的,能把学生教的聪明了,这样的教学法就是好方法。这实在是举重若轻的一句话,是高手的“四量拨千斤”。所以,像钱先生这样从教学上升为理论高度固然是好,但假如暂时达不到这种境界,也不要硬要弄个什么名目来表明自己的教学改革的立场。扎扎实实地教书,能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钱先生说:“我是一个精神上的长途跋涉者,我的脚下永远是起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此勉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的语文教师叙事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语文老师姓周,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她个子不高,身体胖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镜片后面有一双不大的眼睛,眼睛里透着严厉与慈爱。

还记得那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后,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小报。看着自己制作的读书小报,我心里暗暗高兴。这可是我昨天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功夫精心制作的呀。这次班级展览一定会选上我的作品!我迫不及待的等着组长收作业。周老师来了,她一张张的看着组长收作业。周老师来了,她一张张的看着同学们交上去的小报,一会儿点头微笑,一会儿眉头微皱。

突然,周老师拿着一幅作品愣住了,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是哪个小马虎呀,小报设计构图很有创意,可是要想看这一部内容可得把小报旋转90度呀。”周老师特意把“这”字拉的很长。同学们都抬起头,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我也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小作者考虑重新修改版面的话,我一定会在教室门外展览墙的华,我一定会给他留一块地。”周老师一边说,一边朝我这边看了看。哎呀,不会是我吧。果然不出所料,不知怎的,我在设计好的版画上抄写的内容一个“头朝上”,一个“头朝左”。用周老师的话来说:“这样的小报得翻着跟头看呀。”哈哈哈......教室里穿来了欢笑声。

我不好意思地地下了头。在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新誊抄了小报,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周老师还让我亲自把作品贴在了墙上。看,正中间的那一幅就是我的作品,每次走在走廊里,我心里都是美美滋滋的。

其实,我明白,是老师给了我一次展示的机会。在我的眼里,周老师是严厉的,但严厉里中有风趣,更有慈爱。

[我的语文教师叙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语文教师文学常识

全文共 2133 字

+ 加入清单

——基础知识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

1 成分残缺;

2 搭配不当;

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4 前后矛盾;

5 语序不当;

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 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 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方法:标题、反复出现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 描写人物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 描写景物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 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 景物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

二十二、 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 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五、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 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 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 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三、 引号作用:

1 表引用

2 表讽刺或否定

3 表特定称谓

4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5 特殊含义

三十四、 破折号用法:

1 表注释

2 表插说

3 表声音中断、延续

4 表话题转换

5 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 省略号六种用法:

1 表内容省略

2 表语言断续

3 表话未说完

4 表心情矛盾

5 表思维跳跃

6 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六、 其他:

(一) 某句话在句子中作用:

*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作用:

(1)它本身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与思考

*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归纳

*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复句关系与常用关联词语:

* 并列: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 承接:便;就;于是

* 递进: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 选择: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 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 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 假设: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

* 条件:只有……才……;只要……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意外的收获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我深知,做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课改需要的不只是热情,还需要语文教师解放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开发教材。因为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教学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

最近我在阅读课上给学生读了一篇文章《珍贵的纪念》,当说到小猴、小熊纷纷在小亭中刻上自己的名字时,一个同学就说:“老师,它们这是乱写乱画,这是不对的”。我还没说话,另一个同学就很激动地站起来说:“老师,小刚用铅笔画桌子,你过来看看…”话音还没落,同学们便七嘴八舌讨论开了 “小刚,你不爱护桌子”“小刚,桌子是学校的,不应该乱画““你看,这墙上有一道印,肯定是你画的”看同学们的情景,跟开批斗会一样,你看看我的桌子,我批评你两句,我看看小刚,脸红红的,低着头不说话。作为新课改的教师,不应是“一言堂”的堂主,这时的我,应是学生探究的引导者,于是我亲切地问:“小刚,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呢?”“我错了,我再也不画桌子了。”“老师,有一次我发现我桌子上有谁用铅笔画了一道线,我用橡皮把它擦掉了,我可以帮小刚擦掉。”我们的班长起来发言了,三月是学雷锋月,我马上肯定了她想帮助别人的想法。“老师,我们应该学习小刺猬,种些花草,不应该破坏公物。”文静的课代表说出了我们下面想学的内容,我想说的话。我马上因势利导:“小刺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因为我们最近一段时间讲环保比较多一些,所以我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马上打开了话匣子,不摘花,不踩草,多种花,多植树,不随地扔垃圾…关于爱护、环保的“演讲”整整持续了十分钟。同学们热情高涨,课下有的同学竟然抓住了几个踩草坪的小朋友,有的同学跑到院子里去捡垃圾,有的同学在教室喧哗,马上有同学指责他是噪音污染。一堂不是按我设计上的课,让我有了意外收获。第一,这节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积极的引导;第二,学生环保意识提高了;第三,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四,同学们互相监督,我们班的卫生、纪律有了很大的改观。

总之,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要更新观念,深入研究,把握教材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发挥新教材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以人物为主题的800字我的语文教师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语文教师是一位男教师。

他总会很骄傲地和我们说,去年他带了一名考了全市第二的学生。一说到这个,他的脸上就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我们一致认为他的声音是可以催眠的,慢悠悠的。对我来说也是他讲课我就想睡觉。尽管我一次都没有试过,因为怕被他抓到。他的左耳已经聋了,所以每次他和我们谈话的时候总会用右耳。

他讲课的时候,总会对着我们的辅导书念,只会偶尔给我们讲一些课外的知识。不过他最多讲的是他的故事,还有他历代的学生。他最多最多教育我们的就是以后出了社会该怎么办,以后社会有多么的残酷。他说就是他当年没有好好学习,现在才在教书,他说他以前的梦想是当一名大学教授,但是当他立志下决心的时候,就已经晚了。所以他一直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等到以后才来后悔。

只不过我们都充耳不闻,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总觉得那些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他说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的成绩,而是一个人的做人。他每天上课前总会给我们讲一些,课外的,社会的一些知识。他说他现在说的是我们以后都想要的财富,不过我们都不信。

他对我们都抱有很高的期望,每一个人他都不曾放弃过。他把一些可以进步的学生放在前排。不过对我们这些成绩比较优异的来说,他安排的座位就是影响我们的学习。

因为他们上课一直在讲话,我觉得他们简直就是辜负了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所以前排的人总是不停的调换。

张教师,谢谢您给我们的爱,还有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教师读书笔记中学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

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趣的一件事语文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清明节放假,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自驾游,目的地是文明世界的旅游胜地——九华山。

据说九华山拜佛特别的灵验,每天都客似云来。今天也是如此,因为是春天,所以大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绿草如茵,一路鲜花遍地,泥土中散发出嫩草的香气伴着柔和的清风叫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来到山脚我们开始爬山,因为平时热爱运动,所以我们一家人没费什么大劲儿就登上了山顶,那里有很多的大佛,我们给了钱,就点香拜佛,因为人多,有的还要排排队。正在我们闲逛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有趣的画面,有一尊弥勒像,游客只要向弥勒佛的肚脐眼里扔钱币,那么它就会发出快乐的笑声。一位年约三十几岁的阿姨,拿着硬币往它的肚脐眼里不断地塞硬币,并且乐此不疲的听弥勒佛发出愉快的笑声,听着听着她脸上的神情变得眉飞色舞。

这时有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跑到阿姨的身边,打开自己的口袋对她说:“阿姨,你对着我的口袋投硬币吧,我可以比它笑的更开心更好听。”那个阿姨听了之后,尴尬的笑了笑,然后从弥勒佛像前走了,小男孩傻傻的摸着自己的脑袋,不知怎么回事。

这一幕看的我笑的直不起腰来,真是太搞笑了。其实,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每天要面对很多的压力,出来散散心,拜拜佛让自己减压。听听快乐的弥勒佛笑笑,兴许烦恼全跑掉。只是结局被那个不懂事的小朋友给破坏了,不过想来也是一件纯真可爱的趣事,值得回味。

[有趣的一件事语文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12 字

+ 加入清单

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于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我们常常会有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的困惑,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能够潜心会文,何愁天涯无芳草呢?

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在这深情的对视中,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

二、 丰润文本空白处为文本主角代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插入文本空白填补,让孩子们充当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说他所说,填补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语言的空白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直接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的练笔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与主人公的融合,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孩子们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维与情感引发主动积极的情态下,学生所言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让文本生色不少,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题,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模拟被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争取时间最后获救的情景,让学生从身心参与中感受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丰富了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和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三、延续文本意犹未尽处续作者未言之意

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嘎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这些语言的空白赋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的财富。让学生写写作者没有言尽的话,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已经接近尾声的情节再掀波澜,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完整,也使小读者能过把小作家的写作瘾。如《小摄影师》一课,课文的结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小男孩到底给高尔基照成相了吗?如果他来,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不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在此练练笔,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又如《凡卡》一文的结尾处余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课文在凡卡熟睡在那甜美的梦中结束了,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为此,我设计这样一次练笔:凡卡美梦可以成真吗?当他醒后会发生什么事?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延续了故事的情节,道出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他们有的写道:凡卡睡醒以后,他偷偷写信的事被老板发现了,结果遭到了一顿毒打,他那虚弱的身体承受不住而死了。还有的这样写道:凡卡每天翘首期盼爷爷到来,但当时的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它没有怜悯这可怜的小孩,凡卡的希望在一天天无了期的等待中扑灭了,凡卡在绝望中饱受老板的虐待,最终死去。

四、捕捉文本典型处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曾看过一同行说过,语文的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们就不应该错失学习和模仿的机会。仿写可以针对全第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习,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但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的典型文章。因此,在学习本文后我马上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家乡的传统节日,主要训练点落实到对文章写作顺序的安排以及内容详略的处理方法上,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有些文章的精彩片段的仿写或迁移写法也不容有失。例如《穷人》一文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真实描写的片段,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示了穷人宁可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尤其段中省略号的连续运用,更能逼真地写出了桑娜当时时断时续、忐忑不安的心理。学习本段后,我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遇到过的焦急、忧虑、担心、害怕的生活情景写一写,例如早上睡过头而迟到了、一个人处于黑暗无助当中、进行比赛前的紧张状态中等,让学生在练笔中实现语言迁移的运用,在先扶后放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随文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我们要潜心会文,识于慧眼,找准落点,让我们的学生妙笔生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趣的语文作业小学作文700字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老师说今天的语文作业是缝纽扣时全班轰动,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啊——啊”。尤其是男孩子们——他们在桌子底下七嘴八舌的说,咱们大老爷们要做女生做的事,要让其他班的男生知道我们的颜面何在啊!还要被他们笑话,我一世英明毁于一旦啦!而女生则恰恰相反她们们认为这次的作业好简单。

回到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是从针线盒中找出针和线,找到针和线后再找其他所需要的东西,我将我的房间从里到外全翻遍了,最终找到了一块布和一朵小花,和两颗小珠子。手工所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了,现在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我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将线头用剪刀剪齐。然后再穿过去,线头马上就要过针眼了,可偏偏到千钧一发之际手一不小心就松了线自然而然也就没穿进去。经过这次教训我穿针的时候千万不能放手,否则就前功尽弃了,经过几次的失败我终于将线穿好了。

现在我要设计出自己想做的东西,于是我决定做个与众不同的东西,我要做的东西就是一个小枕头设计出了想要做的形状再一针一线地缝着。刚开始还蛮顺利的可在中间由于疏忽一不小心就把手给扎了,血都冒出来了。我忍着疼将眼泪擦掉。最后终于缝出了一个小枕头。

现在只需要把花缝上去就大功告成了。我把花放在正中间然后带着顶针把花固定在小枕头上了。之后再用双面胶将两颗小珍珠粘在上面,就大功告成了。

我认为老师这次布置的作业太有趣了,不仅要制作出一件东西还要记录下在制作这件东西中发生的事情。真是一个有趣的语文作业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