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绍兴名人故事原文(合集20篇)

童话故事往往其语言通俗生动,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下面为大家分享几篇绍兴名人故事原文,欢迎阅读

浏览

7005

作文

1000

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济阳商人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的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他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翟永龄止母念佛名人故事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翟永龄,是明朝中期一位小有名气的神童。他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整日以读诗书为乐。翟永龄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就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到七八岁时,写诗作文章就很有名气了。他还有个特点,就是爱动脑子,街坊邻居有了什么难以解决的事,只要让他遇上,保证一会儿就能想出办法来。时间一久,谁家有了难题,都愿意找他出个主意。这年,翟永龄只有十一岁。

他的母亲是个佛教徒,平时,每天都要烧香念佛,而且一念起来,就要从点一炷香开始念,直念到香烧完,才算完事;如果碰上逢年过节,那更是不得了,要设香案,烧纸钱,特别是烧香,要连烧三次,每次也要念三次佛,家中人没有不烦的,但谁也不敢吭声。

这一日,父亲把翟永龄叫到书房说:“你母亲终日这样念佛,有用处吗?”

翟永龄说:“有什么用处!只能是浪费时间,浪费钱财,还招人生厌,我心中早就烦了。”

父亲说:“你有法子让她不念吗?”

翟永龄道:“她脾气那么大,谁敢呀?你要敢的话,你就去制止呀!”

父亲笑着说:“别人家中的大事小事,只要作了难,你都能想出法来,难道自己家的事就没法了吗?”

翟永龄笑着说:“我不是没法,只是不忍心骗她。”

父亲道:“你不忍心骗她,‘佛’可忍心,不仅骗了她,还骗了咱们全家的钱财呢!”

翟永龄说:“那好吧,我这就去。”

翟永龄来到堂屋,见母亲正跪在佛像前,口中念念有词,便走上前去猛地大声喊道:“母亲!母亲!”

母亲没有理睬。照旧念佛不止。

翟永龄又一连大声喊了两次。

母亲这才一边念佛,一边说:“我听见了,什么事?”

翟永龄没有回答。

当母亲问他后,又继续念佛的时候,翟永龄又大声喊道:“母亲!母亲!母亲!”

连喊三声,喊得母亲心烦意乱,不由大怒,立即停下念佛,站起身来,回头对他责骂说:“烦死了,叫魂吗!我又不是聋子,你这么大喊大叫干什么?”

翟永龄见母亲生气,遂笑着解释说:“母亲,不必生气。我只叫了你几声,你就觉得烦死了;可你一天要念‘阿弥陀佛’几百遍,甚至上千遍,佛祖不是更烦吗?这样下去,佛祖烦到一定时候,就会发怒,到那时,可就不得了啊!”

母亲一听,有些害怕,急问:“怎么个不得了法?”

翟永龄说:“佛经上讲,如果教徒得罪了佛祖,活着要遭殃,死后去不了极乐世界!”

“啊!”母亲听后,吓得脸都变了色,从此再也不敢有事无事地念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让人有启发的名人故事1:梦想是人生最甜的果子

全文共 1302 字

+ 加入清单

她出生在福建山城永安一个普通的穷人家庭,在山区里长大。小时候,她发现每次哥哥从山上回来,篮子里的果果都比其他伙伴多。她问哥哥为什么,哥哥用衣角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告诉她:“我在树上摘的和其他人的差不多,但下树后,其他人急着回家,而我会把树下、草里的每一个果果捡起来,这样就会得到更多一些了。捡起每一个小果果,拾到篮里的才是自己的。”她用清水洗去山果上的泥土,放进嘴里,真脆,真甜。“捡起每一个小果果,拾到篮里的才是自己的。” 这句话从此种到了她幼小的心灵中,慢慢向上吐芽,向下扎根。

1994年,初中毕业的她,考入福州师范艺术学校幼师美术班。在学校里,她努力地学好每一门课,她觉得这些课都是自己成功路上的一个个小果果。幼师毕业后,她的心中有了更大的梦想,毅然辞去幼儿教师的工作,选择了北漂。她租住在由潮湿的防空洞改成的地下室里。有时晚上下大雨,早上起来,鞋子就在水上漂着。最窘迫时,她一天只吃一包方便面,饿得直发晕。无论多么苦,她都没有哭过,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清楚地懂得,所有的苦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那个梦想:进入演艺圈,成为一个演员或导演。每一天,她都在为这个目标默默地努力。困窘中的她没有想过放弃,始终有坚定的信念在内心,梦想不灭,希望无垠。

天道酬勤,凭借扎实的根基和不懈的努力,她纵身一跃,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除了用心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外,她还经常去旁听表演系的课程,表演课、形体课、台词课,还有语文、政治、外语等必修的文化课,每一节课她都当成是一个个甜滋滋的山果果捡起来。为了学好英语,她一到暑假就去北京新东方英语学校苦学英语,她相信外语也是一个小果果,不管以后做什么,学好它,终究会用得着。

一有机会,她就去参与演戏,锻炼自己。不管角色大小、台词多寡,她都全心投入,把自己融入角色中。她觉得能演戏是命运的垂青,于是对每一个到手的角色都兢兢业业,这为她赢来了许多意外的加分和机会。命运之神终于将更多的青睐给了那个准备最充分的她。2005年11月2日,她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行字:命运让我和“姐姐”狭路相逢,我终于踩着点儿了。这一年,她主演了著名导演顾长卫执导的影片《孔雀》。在《孔雀》里,她的角色是内心安静淡定却又为了爱情热烈奔跑的痴情“姐姐”。这部影片在参加柏林电影节时,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接受多家国外媒体的采访,无需翻译,毫不怯场。媒体兴奋地评价她为“章子怡之后又一个具有国际明星潜质的女孩”,有人甚至开始叫她“小章子怡”。她微笑处之,她知道出色的谈吐只不过是原来努力捡起来的一个果果对自己的回报而已。

一次次准备,一步步努力,捡起成功路上的一个个小果果,她开始成为大银幕上炙手可热的演员。她是《七剑》里灰头土脸的村姑,是《花腰新娘》里媚惑的彝族姑娘凤美,是《紫玉金砂》里的曾家大小姐,是《门徒》里鬼魅一般的吸毒者,是《证人》里能说一口流利粤语的律师,是《红河》里的智障少女小桃……

她就是张静初,这个而立之年的女子,外表虽然娇柔,内心却异常坚强,有梦想,肯坚持。谈到成功,张静初一脸微笑:“成功没有捷径,我只不过是在恰当的时间,及时将每一个果果捡起而已。对我来说,梦想才是人生最甜的果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里,我最喜欢读的书籍是《中外名人故事》,因为它让我懂得了许多大道理。

这本书讲了各个时代名人的故事,还把它们分成了各种类别:爱国的文天祥、鲁天佑、华盛顿等,奉献的诸葛亮、南丁格尔、居里夫人等,创新的黄道婆、哥白尼、伽利略等,探索的沈括、阿基米德、郑和等,拼搏的成吉思汗、李嘉诚、拿破仑……

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特蕾莎修女》这一篇。特蕾莎修女,本名为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她从小就很有爱心,觉得自己未来的职业是帮助贫困的人。1937年5月,她决定成为终身制修女,并改名为特蕾莎修女。有一天,她发现一位倒在地上的老妇人,看起来快不行了,但她还是立即把她打理干净并送去医院,最后老妇人得救了,她就这样经常救济有困难的人。她的组织有很多钱,可她生活却很节俭。1997年9月5日,特蕾莎去世,全世界人民都悲痛不已。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名人都拥有着善良、细心、认真……这些美好的品质,正是这些美好的品质,才让他们向名人更加接近。相比之下,现在社会中有一些人拥有不好的品质,我想,如果人人都能拥有美好的品质,全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我还发现这些名人们小时候家里的情况都不太好,可是长大后能做出那么伟大的业绩,十分了不起。祖冲之废寝忘食地计算圆周率的准确数、乔丹忘记了时间似的练习篮球……我很敬佩他们。

古人说,“开卷有益”。这的确是本好书,读了这些名人的故事,你就相当于走向了一条胜利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现代名人励志故事精选

全文共 600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的。其实世间上有许多的成功,都是经过了不断地阻碍才能获得的。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在遇到困难的时刻,坚持便是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现代名人励志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一、《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二、《欧尔·布里》

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大型音乐会上,人们正如痴如醉地倾听着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美妙绝伦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贯注的布里心一颤——它发现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但迟疑没有超过两秒,他便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面带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观众们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优美的旋律当中,整场音乐会非常成功。

终场时,欧尔·布里兴奋地高高举起小提琴谢幕,那根断掉的琴弦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飘荡着。全场观众惊讶而钦佩地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处变不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面对记者的“何以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提问,欧尔·布里一脸轻松道:“其实那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我还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继续演奏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许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丽无憾的。”

布里睿智的回答与他卓然的表演一样精彩——“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向世人传递的是从容,是乐观,是洒脱,是心头不肯失落的信念,是命运在握的强者充满自信的宣言,是坦然前行的智者面对岁月中那些风雷电雨自豪的回应。

三、《何飞鹏》

著名财经记者何飞鹏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就是在3个月之内,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记者,变成一个对所有财经政策、商场动态、产业知识都了如指掌的老记者。

1978年,中国台湾的《工商时报》创刊,何飞鹏成为新记者,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竞争对手《经济日报》已创刊10多年。在采访过程中,受访对象三言两语,《经济日报》的记者已了然于心,何飞鹏却因为知识缺乏,经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对这种情况,他想出一种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经济日报》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不只是内容,还包括广告。这是一个无聊、无趣、痛苦的过程。报纸上印着大量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产品名,再加上数字、专业知识、专有名词……第一个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么办?看三遍,先背下来再说。

这个极笨的方法,效果却极佳。过了一个月,何飞鹏大致把当时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当时正在发生的焦点事件。等到《工商时报》正式创刊时,他所了解的经济基本知识和社会动态,与《经济日报》的老记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个月追赶老记者10年工作经验的方法,就是勤奋工作。

四、《林肇泽》

林肇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在不断创造“神话”:他45岁开始自学绘画,无师自通,短短几年时间,其炭精画作品在国内外“走红”;他到过100多所大专院校,开办讲座;如今虽年逾古稀,但壮志不减,立誓把自己创作的励志歌曲在全国唱响。

林肇泽今年已经72岁。1957年,年仅17岁的他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了升学的机会,在家务农。他曾拉过船、抬过石头,还干过两年灶匠、8年木工、5年机修工……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林肇泽接触到了绘画。

1985年,林肇泽出差路过自贡,看见街边画摊上有人画炭精像,被深深吸引。回到南充后,他买了大量专业书籍,潜心研究。刚开始学画时,因为市面上买不到专门绘制炭精画的画笔,林肇泽就琢磨着做画笔。把毛笔涂上胶水,等自然风干后,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笔尖。没有大面积涂抹阴影的材料,他就在空笔杆里面塞上棉花,做成涂抹工具,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改进自己的绘画工具。

他无师自通,却很快创造出奇迹:1989年,林肇泽带着他的作品《肖像》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个体劳动者“光彩杯”书画摄影展,并获得了省级三等奖,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肖像》的特写。2000年,四川民间艺术协会授予他“一级民间艺术家(炭精画)”证书。随后,他在南充市街头摆起了画摊,专为别人画像,这一画就是8年。

林肇泽在巡回讲学和演讲中,从来不收讲义费。他和家人花费的车旅费、资料费、房租费等,将近20万元,全部是自费。他不仅把摆摊画画挣的钱全部用光了,而且连子女给他的生活费也几乎耗尽。如今,他和老伴依然生活在祖辈留下的小青瓦房里,几间小青瓦房又破又潮湿,与周边村民的“小洋楼”形成巨大反差。在他家里,简单的几样家具还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古董”,他的书桌也是两口木箱重叠而成,他的当家衣服还是在10多年前别人送给他的。

五、《杨佳》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华的女孩。她15岁考上大学;19岁成为大学教师: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着,她恋爱、结婚、生子。一切都顺风顺水,处处布满了鲜花和掌声。可是,在她29岁那年,上帝却突然关闭了那条通往幸福的大门,一下子把她推入到黑暗的深渊里。她的视神经发生了病变,双目失明。与光明一同失去的,还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她要学习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识领域里去。可是,这一年,她已经30岁。30岁的女人当然不能再上盲人学校啦。因此,她只好自学。她开始“看”盲文。当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来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大白菜,字母为c-a-b-b-a-g-e,这7个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可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单词就是“大白菜”。当父亲告诉她答案的时候,她哭了。她为自己的笨拙而流泪。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

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来,她要做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她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一遍遍地练习,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记。然后,她再把学会的东西背诵给父亲听。一次,父亲在听取她背诵的时候,发现盲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等她背完,父亲一把拉过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十指都已经磨破。父亲把她的双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号啕大哭。父亲说:“女儿呀,咱不学了。爸爸有工资,爸爸可以养活你一辈子。”她没有哭。她反而笑着安慰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儿,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亲很着急,四处寻找。最后,父亲在她工作过的教室里找到了她。学生已经放学。教室的灯光已经熄灭。她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反复地用手丈量着黑板。她终于重返讲台。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终于,有同学发现她拄着盲杖在校园里行走,同学们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这才知道她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而她却笑了。她笑着讲述一棵大白菜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

她的名字叫杨佳。杨佳学会盲文后,利用电脑盲文软件,踏上了事业的快车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zf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并获得了哈佛MPA学位。现在,杨佳任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

六、《克利斯帝·布朗》

他生长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刚出生时四肢健全,但严重瘫痪,让他无法移动。他患了非常严重的脑性麻痹,发音不准,全身上下只有左脚能动。7岁那年,他坐着轮椅,和家人到公园玩。几个小朋友正在比赛画画,他用羡慕的眼光盯着他们,“啊啊”地叫着,不肯离开。一个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声笑道:“你连话都说不清楚,谅你也画不出好东西来!不要吵着我们啦!”

他伤心地离开了,回到家,为了让姐姐了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脚从她那里抓来一支粉笔,试着画呀画,可就是画不好。姐姐陪在他身边,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能画好,上帝只不过暂时解除了你的武装,让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画画,但只要肯花工夫练习,一定可以画出精彩的画来。只要敢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渐渐长大了,一直很勤奋地学习用左脚画画、写字。他的家人坚信他的智力没有障碍,只是无法与人沟通。家人下定决心要让他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车里,拉着他到处跑,让他多认识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脚练得越来越灵活,他竟然学会了游泳。在家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练习画画,也开始学写作。他的脚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着疼痛继续练;他写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没有灰心。他从一个失败前进到另一个失败,但他的热情不减。他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慢慢地,他发现他又有了极大的热情。当他的画作在全市获奖,处女作《我的左脚》经历多次修改也得以发表时,他感觉眼界被打开了,原来,人生充满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尝到了写作和画画的乐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虽然每画一幅画,每写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脚被磨出了血泡不说,他还常常收到退稿,但他从来不肯放弃,他要拥抱每一个机会。

他的妈妈通过一位医生的协助,将他送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他获得了很好的治疗。他特别尊敬这位了不起的医生,这位医生后来不仅为他和其他脑性麻痹人士创办了一家医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坛。几位爱尔兰知名作家鼓励他创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岁时,他花了很多心血写了小说《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兴奋的是,小说一经发表就荣登畅销小说榜第一名,并被改编成电影,由丹尼尔·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后来又出版了六本书,另外,他也是一位积极创作的画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听说只有左脚能动、只能发出几个声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诗人和画家,很多人非常惊讶。克利斯帝在日记中写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样,只要功夫深,没有什么事做不到!在风雨中,要勇敢坚定;在黑暗中,要咬紧牙关前行;面对沙漠,心中要充满绿洲。只要像蝉一样,经历苦痛,决不放弃,一定能一飞冲天!轮椅上的孩子都应该去尝试每一件事!”

七、《乔治·赫伯特》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以来,又一名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着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像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八、《杨宗纬》

杨宗纬的求学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小学是在内坜国小读的,之后在自强国中读的中学,高中是在中坜高中念完的,之后他考上国防大学法律系,大三时因为总是忙于演出而耽误了太多的课程而被迫退学。

之后他去部队服役两年,当兵回来之后,同时考上台大法律系夜间部和彰化师大谘商与辅导学系。当时他一时无法决定哪一个校系比较适合他,因此决定向彰化师大那边申请保留入学资格,先到台大法律系夜间部就读。

2007年杨宗纬参加第一届超级星光大道,虽然没有获得比赛冠军,但是观众还是记住了他的歌声。节目主持人陶晶莹封他为“催泪歌神”,歌声阳刚而细腻,富含感情,辨识度高,感染力强,特别是演唱抒情歌曲,无论是男女歌手的抒情歌曲,经过他重新诠释之后,常常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后来因为年龄问题退出比赛,可是杨宗纬仍然受到比赛主办单位华研唱片的器重,华研唱片是“超级星光大道”的主办单位,杨宗纬与之相处融洽,原拟与之签约合作,未料却爆发合约纠纷,由于台北市的黑道帮派“中联集团”的老大“空董”张忠信的强力介入,杨宗纬被迫离开一路栽培他照顾他的华研唱片,转让给他不熟识的经纪人许安进。

第一次合约纠纷暂时告一个段落之后,杨宗纬发行首张个人专辑,成为台湾2008年上半年度的唱片销售冠军,并创下新人最快在台北小巨蛋开个人售票演唱会的纪录,然而短暂地辉煌灿烂之后,还没来得及到内地替专辑做宣传,就由于经纪人不断违约而爆发第二次合约纠纷,杨宗纬遭到雪藏,演艺事业停滞两年多。

两年的时间内,杨宗纬没有安排任何工作,和他一同在星光大道走红的林宥嘉和萧敬腾早已红遍大陆港台,可他甚至没有权利发行自己的一首新歌。谈起那段心酸的经历,杨宗纬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就像他的歌声一样,安静之中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两次合约纠纷结束之后,杨宗纬与知名经纪人葛福鸿签约,并且得到台湾音乐教父李宗盛的赏识。2013年2月1日,杨宗纬空降《我是歌手》,取代黄贯中出场,被寄予厚望的杨宗纬重新编曲《矜持》,从一首纯女人的表达,变成一个原生态感觉。很多人称赞他是歌手中的“许三多”,不抛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不放弃自己的音乐坚持。

不管前路多艰辛,外界多少质疑,他都能够勇往直前。不要忘记自己热爱音乐的初衷,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流言飞语都会随时间淡去,唯有音乐与爱留下来,这是杨宗纬写在自己的部落格里面的一段话,也许只有真正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才会有这般的洒脱和平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名人故事作文300字集合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绍兴名人故事》,其中的一篇“看白书”,让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

“看白书”讲的是古代王充十八岁那年到洛阳求学时,看到了讲授经文的班彪知识渊博,讲学时广征博引,思想开阔,常常令自己感到才疏学浅,所以下决心以苦读来充实自己。因为家境贫寒,没钱买书,于是他每天去书铺“看白书”。后来被店主感动,有了好书主动向他介绍,偌大京城,俨然成了王充免费的图书馆。后来王充用毕生的精力,写就了巨著《论衡》一书。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感到很惭愧,想想自己,只要我想学习,妈妈哪本书不会给我买?而我呢,多余的时间总是出去玩,不肯多学点知识,总让妈妈生气。而王充在“看白书”的情况下,却成为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如果不是靠他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哪来这样的成就呢!!!我生长在这样的好时代,如果现在还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后就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没有用的人。所以我一定要有所改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马迷名人故事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刘继卣是一位功力颇深的丹青高手,尤以画、牛等动物见长。他小的时候,还曾被人称为“小马迷”呢!

刘继卣画马,是从临摹开始的。他父亲有很多印有外国名画的明信片,这些名画捕捉物象的精湛技巧,深深打动了刘继卣幼小的心灵。他临摹最多的是英国一位女画家画的《牧马图》。画面上八匹骏马各具神态,牧马人十分得意地骑在马背上,周围青山绿水,景色迷人,生动极了。刘继卣终日把这张明信片带在身上,想瞧了就拿出来瞧一瞧,总觉得瞧不够。有一天,他和弟弟闹了点小矛盾,弟弟为了报复,趁他睡觉的时候,把他的《牧马图》偷走了。他发现后,急得团团转,又哭又闹,简直快要发疯了。弟弟万万没料到,这么张小画会给哥哥带来那么大的痛苦。他心软了,赶忙把明信片又还给了哥哥。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摹,刘继卣又开始练习写生的真功夫了。他几乎每天都要跟着马群走一殷路,细细观察马在运动中的各部分形体和神态,然后把这些都画下来,旁边还写上许多说明文字。有一天,他和弟弟一块去东楼村买东西。他走在前面,弟弟跟在后面。走着走着,弟弟傻眼了:哥哥不往东楼村走,却离开大路,跟在两匹马后边,朝一条羊肠小道上走。他活像个机器人,两眼盯着马举足蹬蹄的动作,一直走出十来里远,累得弟弟直叫苦,而继卣心里却乐滋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人故事: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

全文共 1466 字

+ 加入清单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名人故事: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我们来讲科学家爱迪生的故事。电灯、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是美国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呀?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一摊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蛋吗?他连蹦带跳,跑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惊。”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吗?”

爱迪生更觉得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咱们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哩。母鸡用自己的身子盖在慢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鸡来,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羽毛,后来,小鸡长大了,笃笃笃,啄破了蛋壳,叽叽叽,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开了,爱迪生上哪儿去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看见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他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在鸡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鸡蹲在鸡蛋上面,会孵出小鸡来,我蹲蛋上面,也准能孵出小鸡来。

妈妈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好笑,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爱迪生嘟着嘴巴说:“妈妈,母鸡能孵出小鸡来,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小朋友,请你们想一想,爱迪生蹲在鸡蛋上面,能孵出小鸡来吗?

附:爱迪生名言

1、在小、中、大学所学的东西,并非教育本身,而是教育的手段。

2、读书之于脑,犹运动之于身体。

3、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入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

4、教育之于人有如雕刻之于大理石。

5、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6、若你能举出一个彻底满足的人,我可以告诉你他就是个失败的人。

7、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8、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像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

9、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10、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

11、想像必须是热的,才能够使它以外界的东西所收到的形象留下模印。

12、虽然我们总是叹息生命的短促,但我们却在每个阶段都盼望它的终结。儿童时期盼望成年,成年盼望成家,之后又想发财,继之又希望获得名誉地位,最后又想归隐。

13、虚伪及欺诈是一切罪恶之母。

14、性格的培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虽然它不能算是唯一的目的。

15、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的。

16、如果人们都能以同情、慈善,以人道的行径来剔除祸根,则人生的灾患便可消灭过半。

17、每一个人都会开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要求他的朋友应具备哪些美德与良好品格,但却很少有人愿照着自己的清单去培养自己的品德。

18、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19、凡是希望荣誉而舒适地度过晚年的人,他必须在年轻时想到有一天会衰老;这样,在年老时,他也会记得曾有过年轻。

20、要替别人寻找借口,但千万不要替自己找借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名人乐观的故事:贝多芬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晚上,在音乐名城维也纳,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时刻,铭刻在音乐艺术的辉煌史册上,在这座讲究礼仪的艺术之城,就是皇族驾临,人们也不过行三次鼓掌礼,而在这个晚上,如果不是警察的出面干涉,也许这个掌声会有十次、二十次…

这是一个何等恢宏壮伟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时刻!在这里,一部不朽的音乐杰作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乐坛上。

罗曼·罗兰用激动的笔触写道:“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了我们”。

是的,当人们从这震撼寰宇的音响中苏醒过来,当人们从这欢乐之声的轰鸣中站立起来,片刻沉默之后的暴发,竟壮观得使皇族驾临的威重礼仪暗然失色。人们狂热地欢呼鼓掌,涕泪交流地涌上舞台,向这位为人类铸造出如此惊人的艺术杰作的大师奔去…

但是,有谁想像得到,这位伟大作品的作者,这位在音乐世界中创造了一座又一座英雄群峰的作曲家贝多芬,此刻却背向狂热的观众毫无所闻。当女低音歌唱家翁格尔拉着他的手转过身时,他不是听到,而是“看到”了听众强烈爆发的热情。

双耳失聪的作曲家激动得当场晕倒了…从这个惊心动魄的首演之夜开始,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向着无限的空间与时间扩展着、延续着,以至于许多音乐艺术家竟然也急不择词地对这部巨作加以热情的赞美。

舒曼说:“我从来没有象对这首交响曲那样入了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司马相如弹琴求婚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相如是汉代着名文人,他写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长们赋》,关于他的婚姻,还有一段浪漫的故事

“绿绮”是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国名人冼夫人的故事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洗(在这里读xiǎn)夫人是南北朝到隋朝时期岭南俚人的领袖。岭南是指南岭到大海的那一大片土地。洗夫人嫁给太守冯宝,成为在岭南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顾全大局,忠于国家的统一。南朝的梁、陈两代,岭南的一些地方官都发动过叛乱,不听朝廷命令,想把岭南变成独立王国。但是,他们的行为遭到冯家和洗夫人的坚决反对。每次叛乱发生,洗夫人都亲自率军平叛,配合朝廷重新安定了岭南。她立了大功,被封为女将军。

隋朝灭陈之后,南北分裂局面结束了。因为岭南离中央太远,岭南人一时不明真相,就拥70高龄的洗夫人为圣母,仍然忠于陈朝,不让隋军进入岭南。隋朝送信向洗夫人说明了情况。洗夫人十分高兴,立刻派孙子冯魂去迎接隋军开进岭南,隋朝名副其实地统一了全国。

不久,岭南又发生叛乱,洗夫人当机立断,派孙子冯盈杀了叛军首领。她又不顾高龄,陪同隋朝大臣走遍各地,召见参加叛乱的首领,让他们服从朝廷,不要分裂国家。到了晚年,洗夫人经常教育后代要维护统一,不可分疆裂土,做对不起百姓和祖宗的事。洗夫人一生经历三朝,始终维护国家统一和岭南的安定。直到今天,广东广西海南人民还在纪念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孟母的故事孟母三迁择邻处教儿苦学成亚圣名人故事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孟母三迁,择邻处教儿苦学成“亚圣”: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名人励志故事史泰龙不惧失败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伏尔泰说得好:“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下面这个美国人的故事,正是成功从“必要性”走向“必然性”的真实写照——

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他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

因此,他面相很不美,学习也不好。高中辍学,便在街头当阿混。

直到他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下去,和自己的父母岂不是一样吗?成为社会垃圾,人类的渣滓,带给别人、留给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下定决心,要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来。

但是做什么呢?他长时间思索着。从政,可能性几乎为零;进大企业去发展,学历和文凭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经商,又没有本钱……他想到了当演员——当演员不需要过去的清名,不需要文凭,更不需要本钱,而一但成功,却可以名利双收。但是他显然不具备做演员的条件,长相就很难使人有信心,又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没有经验,也无“天赋”的迹象。

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促使他认为,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头的机会,最后的成功可能。决不放弃,一定要成功!

于是,他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人……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四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要当演员,我一定能成功!”

很显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了。

但他并不气馁,他知道,失败定有原因。

每被拒绝一次,就认真反省、检讨、学习一次。

一定要成功,痴心不改,又去找人……

不幸得很,两年一晃过去了,钱花光了,便在好莱坞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

两年来他遭受到1000多次拒绝。

他暗自垂泪,痛哭失声。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难道赌徒、酒鬼的儿子就只能做赌徒、酒鬼吗?

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想,既然不能直接成功,能否换一个方法。

他想出了一个“迂回前进”的思路:先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后,再要求当演员。幸好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刚来时的门外汉了。

两年多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口传心授,一次学习,一次进步。

因此,他已经具备了写电影剧本的基础知识。

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去遍访各位导演,“这个剧本怎么样,让我当男主角吧!”

普遍的反映都是,剧本还可以,但让他当男主角,简直是天大的玩笑。

他再一次被拒绝了。他不断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功,也许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我被你的精神所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吧!”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作了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

机会来之不易,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全身心投入。

第一集电视剧创下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他成功了!

现在,这个人是世界顶尖的电影巨星。

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史泰龙

史泰龙的健身教练哥伦布医生这样评价他:“史泰龙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投入。他的意志、恒心与持久力都是令人惊叹的。他是一个行动家。他从来不呆坐着让事情发生——他主动地令事情发生。”

如果史泰龙当初只是“想”成功,在茶余饭后做做明星梦,消遣一下,他就绝不会有今天。因为那样的话,他就不会付出,不会拼命。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名人励志故事史泰龙不惧失败的励志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全文共 1507 字

+ 加入清单

一、宋庆龄诚实守信

一次,妈妈给小庆龄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麽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明白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

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麽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这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

“为什麽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着女儿说。

“妈妈,爸爸,我昨日答应小珍,这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

“我原以为有什麽十分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里抽回来。

“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能够吗?”妈妈说。

“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麽能够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之后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麽急事吧!”

“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

“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辩解道。

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二、从留意怀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十分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礼貌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期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那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缩双眉,耐心地听者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礼貌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的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状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1446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他就是一个命苦的孩子。父亲患有糖尿病,不能干重活。母亲患有精神病,连自己都管不好,更不用说管孩子。父母是孩子身后的大树,为他们的成长遮风挡雨,但他没有这样的大树,经常被一些同龄的孩子辱骂和追打。从记事起,没有孩子愿意和他一起玩,他们经常远远地朝他身上扔泥巴。他一边左右躲闪,一边狼狈地朝后退,结果一下子掉进身后的臭水沟里,全身又湿又臭。在孩子们的一片哄笑中,他使劲地低下头,蜷缩着身子,双手抱头,泪水混着脏水,从脸上啪啦啪啦地往下滴。这样的欺侮每隔几天就会上演,他只是别人眼中的小丑和笑料。

7岁那年,他上了村里的小学。在班上,没有人愿意和他坐在一起,他就像一根孤零零的小草。孤僻的他变得更加内向,不爱说话,没有人喊他的大名,都管他叫“石头”,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一块又傻又笨的臭石头。一天,他一个人去村上大队部看电视,一档名叫《街头霹雳舞》的节目深深吸引了他。电视上演员那潇洒而充满美感的舞蹈看得他目不转睛、流连忘返。回到家,他也开始学着模仿,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不再觉得孤单。他的内心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拥有约瑟夫·杰克逊那样魔幻传奇的“月球漫步”。

上到初一,家徒四壁的家庭再也没有财力供他继续求学。退学那天,成绩优异的他在学校四周徘徊,久久不愿离去。这时,他的班主任张老师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他一张纸条。看完这张纸条后,他顿时泪流满面,深深地朝老师鞠了个躬,一步一步朝家走去。从这一天起,14岁的他成为家里的“劳力”。为了多挣一些钱,身体瘦弱的他选择到县城一家煤场打工。每天抬臂上千次打制煤球,然后把这些成型的煤球用板车送到客户家。回到煤场,他的骨头都快散架了,但他会想起张老师的那张纸条。读着纸条上的话,他再累再乏,也会挣扎着爬起来,带着满身的煤灰跳起舞来。工友们都取笑他:“你这只一身煤渣的黑熊,难道还想跳什么天鹅舞?”对于讥笑,他一笑而过,那张纸条上的话在他心中激荡。

就这样,他干了整整5年。冬天拉着板车送煤球,好几次他的耳朵都快冻掉了。虽然这个工作又脏又累,干起来要人命,但他觉得这里离家近,能照顾到家人,工资也不错,一天能挣50~70块钱。他在煤球厂工作时,悟到了很多好的动作,他在舞蹈里加入了很多像打煤球、铲煤一样的新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他有了自己的“粉丝”,每次在路边跳舞都能引来许多人围观并为他鼓掌。有一次他跳完舞,就有个人上前问他为什么不去参加河南电视台举办的“你最有才”节目。他也刚好想到一个大的舞台上检验下自己跳得到底怎么样,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

初试的时候,他穿了一身送煤球的“工装”就开始跳了,他跳完之后,评委和200多名选手都很震惊,纷纷站起来为他鼓掌,但是也有评委笑着问他为什么穿这身衣服,他说:“其实我不是不尊重评委,但是这就是原本的我,没必要伪装自己。”他从容淡定,满脸微笑。就这样,他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杀进了高手如云的总决赛,获得了大赛冠军,捧走了30万元现金大奖,成为家喻户晓的“煤球哥”,被网友誉为“河南舞王”、“中原舞神”。刘欢传媒公司和本山传媒公司闻讯,都力邀他加盟。今年5月,闻名全球的《英国达人秀》也邀请他前往英国表演这种原生态的舞蹈。

天道酬勤,苦尽甘来。他的名字叫李新义,31岁的河南鲁山县农民。接受采访时,他打开了那张贴身保存了6年的纸条。上面有一行用圆珠笔写的话:法国最著名的石头城堡——希瓦勒之理想宫。入口处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一句话: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梦想的石头能走多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王学奇教授的“自嘲铭”名人故事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元曲专家王学奇教授九十岁了,还在工作着。前不久,我登门求教,看到他的案头摊放着《宋元明清曲辞通释》书稿,旁边是高及天花板的卡片箱,里面是他数十年辛勤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中的每一个小抽屉都可以形成数篇论文和一部专著。王老告诉我:“这部书出版好几年了,需要修订,我要再补充一百万字。”

“一百万字”!王老不会使用电脑,也没有助手帮忙,完全要靠手一笔一画地写,这对于我们壮年人来说,尚是畏途,何况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呢?但王老却表现得自信而轻松,他说:“明年就可以出书了,到时送你一部。”

不久,王老在一封复信中,示以他仿照刘禹锡的《陋室铭》所做的一首《自嘲铭》:

钱不求多,够用就行。名不在高,务实是崇。我虽愚鲁,不甘认命。下定治学心,笑对斥责声,迈开两条腿,一路向前冲。可怜半世纪,扑个空!如今两鬓斑斑,枉叹一事无成。幸喜傻气在,还想战一程,唯乏经验敢复命。

王老的退休金虽然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少。他的生活依然十分节俭,他不雇保姆,不请小时工,买菜、发信,都是自己动手。他的钱大多都买了书。他的每一个房间里都放满了书,除了书,似乎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潜心治学者被视为“走白专道路”,王老屡遭批判、指责,但坦然面对,终于闯过重重关口,取得了丰硕成果。

他的《元曲释词》、《元曲选校注》和上面提到的《宋元明清曲辞通释》在学界颇负盛誉。最近,他又主编了《笠翁传奇十种校注》,达150万字,对清代李渔的剧作做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在治学上,王老主张单篇论文和成本著作结合进行,即“两条腿”走路,认为这样做可以互相促进。对此,王老也戏称为“轻、重工业并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帮助他人的名人故事2:严植之救人急难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南朝梁天监年间,有位五经博士叫严植之,学识渊博,品格高尚 。有一天,他在江边偶然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 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于是 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 ,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严植之谢绝了,并取出 钱和干粮,让他回自己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责任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海拉蒂今年四岁半了,在萨尔马多城上幼儿园,最近她在学习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海拉蒂迷上了植物,她觉得那些花草实在是太美了,便苦苦地哀求爸爸给她买一盆鲜花。

爸爸同意了海拉蒂的请求,趁周末带着海拉蒂到花卉市场买了一盆小花。父亲希望海拉蒂看到小花生长的整个过程,并且能够自己照顾它。于是,父亲和海拉蒂约定,由海拉蒂负责照顾鲜花,给它浇水和施肥。

最初几天,海拉蒂非常兴奋,每天耐心地给小花浇水,还根据日照的情况,不断给花盆挪动位置,并拿出本子,歪歪扭扭地在上面画出花卉生长的情况。

海拉蒂的父亲看到小海拉蒂这么有责任心,十分满意。可是,没过多久,海拉蒂的父亲发现小海拉蒂给花浇水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甚至好多天都不给小花浇水,也不做记录,似乎她已把养花的事给忘了。结果,小花慢慢枯萎了,叶子也开始泛黄,生长的速度减慢了,再过几天,盆花快死了。

吃过晚饭,海拉蒂父亲把海拉蒂叫到阳台,说:“你给花浇水了吗?”

海拉蒂低着头说:“没有。”

“为什么没有?”

“我……”

“我们在买这盆花的时候,是怎么说的?由谁负责给这盆花浇水?”

海拉蒂沉默不语。

“你看,这盆花多么地伤心、悲哀!她失去了美丽的叶子变得枯黄,而这都是因为你。”

以后的日子里,海拉蒂每天坚持给花浇水,小花不久又恢复了以往漂亮的颜色。

种花养草、养小动物,能培养孩子的爱心,增长知识,同时还能增进孩子的责任心。

作为家长,一旦我们决定将某件事情交给孩子负责,就要“监督”孩子的行为,而不能采取“不管”或“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只会滋长孩子的不负责任,使孩子缺乏责任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国名人小故事大全

全文共 3913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的意义,一是对自己的意义。对国家的意义自不必说,维稳促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对自己的意义,爱国作为一种道德义务总让人觉得是无回报的奉献。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爱国名人故事大全,欢迎阅读。

宋庆龄的执着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忠贞”“持之以恒”

张伯苓的理想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国的富强,个人才有尊严。为此,张伯苓不余遗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其爱国热情让人感动。

话题:“教育与爱国”“人生的目标”

于右任的临终诗

国明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分析: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愿望。于右任的临终诗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的心,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话题:“故乡情”“月是故乡明”“殷殷爱国情”

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的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明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明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话题:“心中的丰碑”“祖国的呼唤”

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分析:叶落归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对祖国的眷念,是每一个爱国者的共同期望。

话题:“遗愿”“爱国——永恒的话题”

华罗庚立志回国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散居各地的罗迪的子女也再行团聚在一起,此时罗迪向过去所有储户或他们的子女寄出了一张贺年卡,贺年卡上附了几句话:"我,佛兰普斯科.罗迪曾经经营一家储蓄银行。1915年该行遭劫后,被迫停业,但当时我曾向各位保证,日后必将存款归还。经过多年的奋斗,我们兑现了诺言,现在还清了所有的存款和利息,诚感欣慰。祝大家圣诞快乐!"当最后一张贺卡寄出以后,罗迪说:"我幸福,因为我无愧于我的承诺!"信用是金,守信既是市场经济应该和必须遵守的法则,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诚实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妻子,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虽然孙中山创立了国明党,但是在蒋统治下的国明党已经变质,脱离了孙中山先生创立时的宗旨。于是宋庆龄始终站在共产党一边,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尊称为 "国母"。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茅以升的爱国故事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董存瑞的爱国故事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政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外国名人赫鲁晓夫的故事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赫鲁晓夫是苏联继斯大林之后的最高领导者,西方记者常常把幽默感作为他的天性之一。可是,赫鲁晓夫的幽默,并非为了逗人发笑,而往往是带有挑衅性的用以打击对方的一根棍子。而且,赫鲁晓夫的语言相当粗俗,带有极强的侮辱性。

1959年柏林危机期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莫斯科时,建议举行外长会议来解决柏林纠纷。赫鲁晓夫认为,这类会议不解决问题,因为外长们不掌握最高决策权。为了说明外长所处的地位,赫鲁晓夫脱口对麦克米伦说:如果我叫葛罗米柯同志脱下裤子,坐在冰块上,他也不敢不服从!这句幽默话真是粗俗不堪。

1959年,尼克松以美国副总统的身份访问苏联,与赫鲁晓夫有过多次的会谈,会谈中双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充满唇枪舌剑的争论。在一次会谈时,赫鲁晓夫首先发难,他质问尼克松,美国国会为何在不久以前,通过了一项敌视苏联的《关于被苏联支配和奴役国家的决议》,一时,会谈的气氛空前紧张。

赫鲁晓夫:美国的这项决议,是对苏联的严重挑衅。我想要知道的是,美国下一步是否就要发动战争?

尼克松:这项决议只是表达了我国的一些看法,并不是一项战斗号令。好了,我们接着谈其它问题吧!

赫鲁晓夫:我同意总统的意见,我们不该来回总谈一个问题。不过我还是要弄清楚,贵国国会为什么要在这样重要的国事访问前夕通过这么一项决议?

说到此处,赫鲁晓夫怒容满面,叽哩咕噜地叫嚷了一番。只见他的翻译的脸顿时涨得通红,过了几秒钟,才勉强把这几句话翻译出来:这项决议太臭了!臭得就象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那玩意儿更臭了!

在如此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攻击面前,尼克松也不甘示弱,因为他知道赫鲁晓夫是放猪娃出身,于是对赫鲁晓夫说:

恐怕主席先生说得不完全,还有一样东西比马粪更臭,那就是猪粪!

在联合国的一次会议上,赫鲁晓夫为某一项议案与美国代表争吵起来。情急之下,赫鲁晓夫脱下靴子,拿着靴帮猛敲桌子,高声叫喊:混帐!你胡说!全场代表为之哗然。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赫鲁晓夫总喜欢讲一个老掉了牙的关于在莫斯科检阅军队的笑话:队伍中有人打了一个喷嚏,在场的契卡军官问是谁打的,要那个人站出来。但没有人吭声,于是第一排的士兵被枪毙了。那个军官再问,谁打的喷嚏?结果还是没有人吭声,于是第二排的士兵也被枪决了。当军官第三次发问时,站在后排的一个士兵低声说:是我打的喷嚏。岂料那军官不但没有枪毙他,反而向他说:祝你健康!

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幽默,如果硬要说是幽默,那也是黑色幽默,赫鲁晓夫就喜欢这样的黑色幽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名人故事: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一个平凡的维吾尔族汉子,外出务工,以卖烤羊肉串为生。然而,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却用辛苦积攒下的1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这个汉子,就是来自新疆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阿里木是一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生活十分简朴,20元的土布褂子,8元的布鞋,他一穿就是好几年。他喜欢吃水果,为了省钱,却总是挑快烂了的买,削掉坏的再吃。阿里木的饭食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经常是一个馕(或两个馒头)外加一杯水就能打发。

这样的生活,阿里木却过得很满足。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很不理解,阿里木反问:“有很多钱快乐吗?我不觉得!我现在就是一个很快乐的人。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

卖烤羊肉串的阿里木

“我读书不多,只会烤羊肉串,绝不能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和我一样。”

阿里木出生在新疆和静县的一个贫困家庭里,父亲是供销社职工,一家9口,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读到高二时,家里实在供不下去了,懂事的阿里木选择了辍学参军。

长大后,历经生活艰辛的阿里木十分尊重文化教育,他的心里存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命运。他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全部用作慈善。

据当地报纸不完全统计,10年来,阿里木卖烤羊肉30多万串,利润10多万元,其中近八成捐给了贫困家庭的孩子。受他捐助的200多名孩子中,有10个孩子考上了大学。

阿里木和他资助的学生

“我喜欢卖羊肉串,我会继续卖我的羊肉串,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

如今,阿里木已经当上了“阿里木餐饮印象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他开始谋划,要帮助家乡的年轻人创业、安家,让正宗的新疆羊肉串香飘内地。他琢磨着,用10年时间,在他生活的贵州毕节市建一所学校,让那里的留守儿童接受好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