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的作文实用20篇

对于春游,大家有什么样的记忆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的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浏览

341

作文

184

2024年红色文化主题征文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上午,看到了慧心如兰在班级论坛里发的帖子——说下午要举行名为“红色七月,红色记忆“的追忆红色革命历史的暑假实践的活动,可以讲述一些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包括游览过的革命名胜古迹、阅读过的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等,并说出自己的感想。

因为老妈和老师说过,什么活动都要踊跃参加,所以中午,我赶紧上网查查那些英雄的资料,下午好发言。一眨眼的功夫,已经三点半了,我赶紧收拾好东西,和程世龙两人奔赴学校对面的小广场。

简短解说,活动开始!只见慧心如兰和郭紫怡两个主持人,拿着两页“厚厚”的主持稿大声宣布第一项,追忆红色历史或故事的环节开始。可是,也许是同学们有些害羞或者是没准备好。过了好长时间,也没一个人主动发言。本来我想把自己的故事留到最后,来个压轴作用。突然,慧心如兰对我说:“吴泳翔,你不是有稿子么?上去念念呗。”什么!她怎么知道我有稿子的?没办法我只好提前登台了。

在念我的故事之前,我给大家留了个简单小问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演讲开始!因为我很佩服这位英雄,所以我用了我平生最动情的声音开始念到:“1952年10月,为了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韩国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九连的一名战士参加潜伏部队……刚说到这里,就只听台下“观众”异口同声的大声说道“是邱少云!”诶呀我的神呀!看来同学们都对这些英雄人物很熟悉啊!

当我又开始读到“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咬紧牙关,愣是没发出一点响动,直到光荣牺牲……”时,我的眼睛有些模糊了。当我无意中抬头一看,发现同学们表情也十分严肃,似乎在为英雄的牺牲而悲痛。

接下来,程世龙为我们大家带来了《黄继光堵抢眼》的感人故事。不过前面程世龙读的非常的毅然“黄继光为了是这场战斗胜利,把胸口堵在了敌人的枪口上,光荣牺牲……”

最后,最热闹的抢答问题时间到了,我们大家发挥出自己的革命历史最大才能,把那些问题回答的一干二净。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在一起又重新缅怀了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视死如归,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为了完成他们的未完成的心愿——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事,将来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追寻红军的足迹作文1000字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词时不时的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是呀!要不是有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于是,我们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烈士陵园“看望”那些已经长眠于地下的英雄。

一路上,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烈士陵园行进,每个人似乎都带着些许的悲伤,脸上的表情都是那么地严肃,我想:兴许那些英雄们看到了这一幕,也会高兴吧?随着同学们不知不觉地走动下,烈士陵园,到了。或许,我是说或许,我并不想来到这儿,我不想看到他们的墓碑,我想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已经死了,但是他们死得值得,死得重于泰山,他们对得起党,更对的起我们老百姓。看着他们的墓碑,我似乎看到了他们当年与日本侵略者在战场上厮杀的情景,血迹斑斑,惨不忍睹,每当想到这些,我对日本人的恨就多一些。默哀开始了!同学们都轻轻地把头低下去,默不吱声,四周死一般地沉寂,就在这时,我似乎又听到了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在战场怒如狂狮,疯狂般地怒吼着,冲向敌人……他们勇敢、他们善良﹑他们不畏生死、他们英勇奋战。他们的好,老百姓们都领略到了;他们在打完胜仗后的欢呼声,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在短暂的失败后,稍稍有些气馁,但很快又恢复了士气,互相鼓劲加油,我们也察觉到了……

他们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的“得力助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追寻红色足迹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是英烈们的鲜血,红色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红色更是那飘扬的五星红旗。众所周知,嘉兴南湖的红船曾经召开过一大,那么你们知道吗?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也是党的诞生地。

我驻足凝望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刚一走进,就被深深地震撼了。虽然只看见了矮小普通的房子,但我依然觉得这些赋予时代感的房子像山一样高大,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追寻着红色足迹,我们去参观了革命历史博物馆。那里陈列着许多旧照片。尤其是当我看到中国大使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照片时,更是义愤填膺,心想:落后就要挨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听爷爷说,他们儿时只能在凹凸不平的茅草房子里上课,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冬天的时候,冷风呼呼地吹进来,而他和同学们却穿着单衣单裤,在那里瑟瑟发抖地听课学习。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努力学习,而我们现在在明亮宽敞,设施齐全的教室里上课,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作为中华少年,我们更需要努力奋斗,把时代的接力棒传好。

追寻红色足迹,继续前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部历史征程的短片,它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兵,在向我们娓娓诉说着当年毛主席一行人为了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看完以后,我真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了不起的组织,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平房盖上了楼房,现在又旧楼变新房。坑洼的泥沙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道路两旁还种上了花草树木,村里的小河清淤打捞后也变得欢快明亮了许多。以前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美丽乡村建设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感慨最深的就是现代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让人们的健康有了保障。一次肺炎住院的经历让我觉得现在的疗程操作十分便捷、有效。随着民生工程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沿着红色足迹,我们去“拜访”了一位名人,《资本论》的作者——马克思,时代进步离不开思想“巨人”。他的思想引领着中国等其他国家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走上了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我由衷地佩服这些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伟人。

汽车呀!请慢点儿开,让我们在这布满红色足迹的神圣土地上再停留片刻,让这些长满青苔的建筑上闪烁的金色光芒,永远照耀在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寻访红色足迹作文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是新一代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是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中长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的社会我们秉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红色精神。

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简称红军,全国红军发展最多时达到约三十万人,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的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中国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长征历时两年,纵横11个省份,攻战700多座县城,进行了300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牺牲了无数的红军战士。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时,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到半山腰,就冷得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了,到了山腰,小董看队员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许坐下去,一滚一百多丈,终于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

小董才比我大两岁,她是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因为有一个坚定的内心在支撑着,这就是长征精神。对于我们新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揣摩。当然,在新世纪中,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关于寻访红色足迹征文最新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我曾去过一个被神奇云雾包围的地方,一个一代伟人出生的地方,一个遍地布满了红色足迹的地方!这里就是韶山冲,位于湖南韶山。这里诞生了解放全中国的毛泽东主席。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站在这里,站在毛主席铜像面前。他高大的身影周围被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的花环包围,如一个巨人矗立着,脚下踩着斑斓的云彩。听导游讲解,在运送毛主席铜像的路上,曾发生了一些神奇的故事呢!当毛主席铜像运到江西井冈山时,装载车突然抛锚,开不了,怎么查都查不出原因,江西人民感慨地说:这里是毛主席第一次闹革命的地方,主席想在这里住一晚。于是车就在井冈山停了一夜。第二天,车竟然奇迹般地好了,到了韶山,等安置好铜像,天空中神奇般地出现了日月同辉!寒冬腊月,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毛主席真伟大,他能使天随人意变,花伴天意开!毛主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我们不灭的内心寄托;毛主席,我们永远的精神依靠!您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您的传奇故事,将在我们内心一代代传递!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毛主席生活的地方,以前我看书得知他生活简朴,去了我才知道,他的家非常小,除了床就是一张桌子,再无别的东西了,毛主席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奋读书,做了如此多对国家有益的事。

篇二: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这次“红色追寻”,的确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洗礼。中国革命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的努力只是看做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

我想,真正值得我们铭记的是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忠诚,那种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正是因为如此,秋收起义失败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和山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因为如此,红军在突破湘江,死伤惨重的情况下,通过“通道转兵”,避实击虚,到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去,一路上有飞机大炮追着,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没有路的“路”……他们靠是什么?靠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靠的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是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我们为了民族繁荣和国家强盛而继续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寻访红色足迹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飞逝,光阴似箭。1949年10月1日伴随雄伟的国歌与天安门上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中华人民正式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之前一切的耻辱与不幸都将成为过去。中国民族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站在历史的边缘回首望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民族陷入一次又一次的陷入水生火热之中,英国商人拿着手里那老鼠药般可恶的鸦片对着中国民族编辑着“吃了可以延年益寿。”这般可笑的广告。八国联军用炮火直挺挺的顶在大清皇朝的胸口上,像饿狼般的在圆明园中抢掠着那些奇珍异宝。还有那日本侵略者发疯似的拿起大刀长枪制造的南京大屠杀……那一张张、一卷卷像《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般可恶又可气的条约致使中华民族一堆一堆的银子白花花般流向外国,那原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竟无条件的赠送给他人。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叫喊,一双双伤痕累累的手,一张张憔悴的面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贫穷落后的中华民族再也不生活在自给自足的社会上。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随着天空一朵无比壮丽的蘑菇云出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手枪在许海峰的手里,成功射落了中国的第一枚金牌;被英国霸占的香港岛上冉冉升起了那面期盼已久的中国国旗,约150余年,它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里……

看,我们再也不是那个被外国列强欺凌的旧中国,我们是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繁荣昌盛社会主义的国家,我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追寻先贤的足迹作文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饱经沧桑,却又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的先贤志士,也激励无数的炎黄子孙奋发向上,虽然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今时今日,我们依旧要问那些’‘经久不衰’‘的先贤们学习,既要不断进取又要勇乘着时光机,来到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身边,走进她足下的世外桃源,看到平坦的土地,整齐的房屋,交错的小路和世外的居民们不禁一阵感慨,陶渊明描写这样一个和平安然的世界难道只是为了贪图享乐?或许不是吧,当时的社会黑暗,战乱的频繁才会使得陶渊明去描绘一个与世隔绝、自由、平等的社会,体现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处在安定社会的我们,不曾经受战乱之苦,不更应该珍惜时间刻苦勤奋的向目标奋斗吗?

伴着飞逝的时光,来到北宋文学家曾巩的眼前,了解他所著的《墨池记》中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王羲之的字体我们都不陌生,但却很少有人知晓的他字到晚达到精湛水平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是要花多少时间,练多少字才能够做到把整个池的水都染黑。即使他如此努力,也只是到晚年才得以成大器,说明他的能力,是凭自己不懈的努里最终达到的。我们现在学习,不一定马上有所获,就像昙花一样,要用许多年的泪与汗,掺上心血浇灌,才会有笑看天下的一刻。

最后,让我随着历史的长河,飘荡到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和梁启超作为领导人更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才能。单就一首《少年中国说》中所表现出的磅礴气势与无限希望令人啧啧称妙。梁启超认为,中国的未来属于少年人,少年时未来中国的一切。虽现在还力量单薄,但是“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发展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所肩负的责任重大,所以,从现在开始,积极进取,发愤图强,把未来属于我们少年的中国,变得更加辉煌。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火的俘虏。向我们的先贤学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矣”。不要去想身后是否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追寻先贤的足迹作文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东方腾飞的巨龙,奋力崛起的中国,如今辉煌的成就是怎样的来之不易,只有我们,只有我们中国人民知道!支撑我们不畏艰难、奋力前进的“主心骨”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此刻,让我们回首过往,追寻先贤足迹来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魅力。

回到延安,耳边是震耳的枪火声,眼前是子弹飞越,战士倒下的场景,鼻间是浓烈的硝烟味。指挥部中的领导人在激烈的商讨着什么,电话不断响起,同志们忙成一片。画面定格在这时。我们来寻找第一位先贤。看到了,那个紧锁着眉头,神情严肃,指着地图的人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他竟是我们所尊敬的毛主席!是啊,为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不就是他吗!在前途黑暗的旧时期,带领人民硬生生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将整个振兴中华的责任担负起来,冒着各种风险困难与敌人抗争,与时代抗争。这种不为艰难,顽强拼搏,以国为重,以民为本的精神正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

来到深圳,高楼大厦直插云间,车辆繁多,人民来来往往无不带着幸福的神情。走过深圳普通的街道,在街角听到了老人赞扬不绝的名字,邓小平。驻足,第二位先贤,找到了!就是带领人民艰苦创业的邓小平爷爷啊!是啊,为中国的发展指明方向的人正是他啊!面临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他毅然决定走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将深圳发展成国际性的大都市。发出了“坚持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的革命口号。让中国从此之后有了方向有了力量!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

来到四川,山体开始滑坡,大地开始摇晃出现裂痕,原本平稳行驶的车辆开始到处乱撞,楼房开始塌陷,耳边充斥着哭喊声。这时,汶川一所学校的一位少年,原已脱险,却又返回了教室,往返两次,就出了7名同学!他就是雷楚年,当时还是一位平凡的中学生。第三位先贤找到了!他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先”贤,但其勇敢无畏的精神也真真切切打动了我。“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正是要学习雷楚年身上体现的临危不惧,顽强不屈,团结友爱的中华民族精神!

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更是肩负着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使命。在中国不断腾飞的新阶段,让我们担起重任,执着向前,为祖国更好的明天贡献全部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寻访红色足迹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8月上旬我来到了江阴的鹅鼻嘴公园,一只硕大的船只停留在一个三叉路口,看似它仅仅是一艘普普通通的农家渔船,它身后却藏有红色的记忆渡江战役第一船。那是一个历经血腥风雨的年代,这艘船在敌人的炮台下,来回运送战士了六次,减少了不少的伤亡。

深入公园,可以见到黄山炮台的遗址,它是,光绪年间,为防外舰入侵,特在此增筑炮台,使它成为中外闻名的江阴要塞。前进的征途上,血色记忆中的不畏艰难;时时刻刻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再向前。

8月底我来到了我们的首都北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也许这仅仅是一个数字,大家并没有在意,但当你走上长城,你知道,你错了!远远望去,长城绿树环绕,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矗立于世界的东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的骄傲!当你踏上长城,就相当于踏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陡峭而崎岖的台阶,近一百三十度都陡坡,当我登上第一座烽火台时却已是气喘吁吁,举目远望长城气魄宏伟,雄伟壮观,分外妖娆,一种民族感油然而生:长城的修建工程有多浩大;长城上的战争有多残酷;长城上曾经躺下了多少祖国英雄好汉!

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悲壮的红色场面,想起了陆游的悲壮词句:“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金戈铁马,往事如云。

黄昏时刻来到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坦克、步枪、飞机、炮弹、卫星……每一样武器都是当时革命人士智慧的结晶,每一样武器都有一段红色的历史。抬头望向天空,火红的落日就像当年人们斗志昂扬的心。那是勇敢、顽强、坚定,排除一切障碍的心!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回到潍坊,我来到了潍坊的烈士陵园,方形烈士碑亭高10米,飞檐翘角,熠熠生辉。一点儿也不逊于天安门广场前的革命英雄纪念碑,高26米的纪念碑矗立广场中央,碑体正面“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贴金大字出自毛泽东主席的手体。烈士陵园的各处建筑都深深的反应出战士们的伟大,与人民的团结!

红色文化是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的生动体现。寻访红色文化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更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美德,寻访红色足迹,实现中华复兴与民族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寻访红色足迹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据介绍,井冈山背后的历史深厚,它可是十年内战中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慎重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战计划,正因这星星之火,形成了那燎原之势,革命的胜利打下了丰厚的基础。

经驱车6小时左右,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井冈山,的山脚下,绕着绵延的盘山公路,来到了有着“冰雪小镇”之称的茨坪镇,那里冰雪环绕,俨然一个冰雪圣地,心中的不快即瞬逝去,久违的快乐涌入心中。我们踏进这历史的博物馆,在展览台中,透过玻璃,看见一把锈迹斑斑的毛瑟手枪,枪把上刻着“朱德自用”“四个大字,不禁脑中又浮现出朱德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看着这得以残存的历史,心中怀着一份深深的情思踏出了这历史的见证地。

我们乘着缆车,居高凝望着这雪茫茫的天地之间,依稀见到几点人影,仿佛是几个红军战士,正在对敌人展开追剿呢!下了缆车,钻进冰洞中,几根钟乳石般的冰柱倒挂着是否是那先辈遗下的大刀,残存的长矛,散落的枪支,被封存在此。证明着这难以回首的历史。站在观景台上,山林间万籁寂静,原本缓缓流淌的小溪已被冻结。不过,鱼儿正在冰层下婉转游动。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往事仍在心中涌动。

革命先辈的子孙见证了这一切,何况一个匆匆过客呢?这不由得我们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瑞金。是一座红色之城,它是共和国的摇篮,长征的起点,历史的见证!

在沙洲坝,有一口毛主席亲手挖的井,名为红井。当年,沙洲坝没有清澈甘甜的井水,只有一口池塘里的浑浊的水,人们用这些水洗衣、做饭。毛主席见了很心疼,便带领战士在这儿挖了一口井,从此,沙洲坝的人民用上了清澈甘甜的水。解放后,人们为了纪念毛主席,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直到今天,红井里的水依然清澈,依然甘甜。、

在叶坪,有一颗为毛主席挡掉敌军炮弹的树,同时也是一颗救了毛主席的树。毛主席当年在瑞金办公时,常常在这棵树下读书。可有一天,不料一枚敌军的炮弹向毛主席飞来,眼看毛主席就要被炸,千钧一发之际,这颗大树用自己的身躯当掉了敌军炮弹,这颗大树被炸得目不忍睹。但,它救了毛主席的命,它救了毛主席的命啊!至今,这棵百年大树依然保留完好在叶坪旧址区。

……

那口井,那棵树。都作为瑞金这座红色之城的历史。虽然沙洲坝人民现已不用红井的水,但它一直矗立在那儿,滋润人们的心田。叶坪的那棵饱经沧桑的树,依然挺立,依然翠绿,似乎在向人们诉说那一段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寻访红色足迹作文800字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春来到,繁花似锦真欢闹。

——题记

雨,还在飘然然的下着。这雨仿佛没有尽头,尽情的滋润万物。花朵接受雨的洗礼,绽放绚丽的姿态。

操场上,一条条队伍正井然有序的排着。同学们个个昂首挺胸,丝毫没有平时的嬉皮笑脸。随着主任的一声令下,七年级首先出发,那条条长队并成了一条大队。

征途还在继续,雨势稍有减小,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雨给远处的山浮上了一层朦胧,似那新娘的白纱。远处的白鹭在空中滑翔,捕食。这给这次的春游披上了一层新奇的面纱。

经过一上午的长途跋涉,大家似乎早已有些疲倦。一到目的地,每各人都似饿虎扑食般铺好餐垫,打开书包,便一下就打开了零食的大门,一发不可收拾。

看看大家吃得多欢乐啊,虽不说是细嚼慢咽,但也绝不是狼吞虎咽。看着那脸上的笑容,可想而知,那时候我们是多幸福啊!同学们相互分享,仿佛这些吃的是这世上最美味的佳肴。

来来,每个人都不可以少,720的大合照。记录下每个人服装和面容。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转眼间我们便要回学校了。这队伍依旧是那么整齐划一,没有因吃了个饭就涣散军心。

一路上,我们为了排除腿脚的疼痛,齐声唱起了歌,从葫芦娃到不再犹豫,从try到skin那声声歌声响彻云霄,振奋着同学们的心灵。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忘记了脚上的疼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走走停停,搀搀扶扶,等到我们一踏进教室,我们高声齐吟:分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我们回来了!哈哈哈!

这一次旅行虽比不上红军长征的两万五千里,但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再说一遍我们是谁

720!没错我们是勇敢坚毅的720

这么点路对于我们而言不值一提

因为我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

风雨无阻,勇敢前行

720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We are family !

我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追寻大师的足迹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我学画4年多了,学习了很多大师的作品,但是真正去现场看画展却是第一次。这次可是占了小记者的“光”,妈妈在朋友圈转发集赞,我幸运地获得了一大一小两张亲子票,于是我们在12月3日这天来到了杭州创意设计中心,观看博洛尼亚插画展暨50周年大师作品展。

我走进展览馆,迎面就是一大堵嘉宾签到墙,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了好多名字,我连忙也上前去写上了我的大名。检票入场后,我一下子就被墙上的画吸引了。我挣脱了妈妈的手,迫不及待地冲到第一幅画前,聚精会神地看起来,我还情不自禁地把手放到画框上,用手指临摹线条的走向。这时,工作人员走过来提醒我,不能触摸画,我才不好意思地放下手。

在这么多画里,我最感兴趣的是法国画家保罗﹒图森特画的5幅组画《没有花的世界》,画家用钢笔和色粉勾画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一开始就只有黑白的线条,慢慢加入了一个抱着彩色花盆的男孩,植物的色彩慢慢多起来,原本没有花的黑白世界终于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植物,真漂亮。我真佩服画家的想象力啊!

看完了最后一幅画,我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画展。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要追寻大师的足迹,学习他们的创意,学习他们对线条和色彩的把握,努力创作自己的作品。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成为大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了,怎能不去看看那些曾经伟大的抗战足迹呢?

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走过,你会看到历史的凝重,你会发现野蛮的残忍,你会领悟南京的伤痕。也许你没经历过,但历史牢牢为你记着,那场满城风雨的大屠杀。

这是一座类似灰色金字塔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刻的是一位衣服破烂的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仰天长啸,像在抗议命运的不公。几个黑字重重地写在灰色的大理石墙壁上:遇难同胞300000。数字大得让人震惊,标的很粗,但是感觉却会万分清晰,谁会知道它的下面到底藏着多少凄惨无辜的灵魂。你看一面面雪白的墙壁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受伤的老人,逃跑的孩童,受凌辱的女孩子们,被捆绑着的人们,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南京城……都清晰地从照片中走出来。他们的档案,严严实实铺满馆内的墙壁,拧巴在一起。

滴答,这馆里钟声太大了吧,走近一看,我渐渐地看见了三个大字“十二秒”,便走了进去。黑暗的房间里墙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散发着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释后才明白--墙上那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是遇难者者的照片。每隔12秒,一个照片就将在墙上落下,并发出像水滴落下的声音,这样就代表这个人从此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因为--据统计,那么,日军每隔十二秒就会杀死一个人。这是太残忍了!它们仿佛像一把刀从我的心头划过,把我的心划痛。我又走向了“万人坑遗址”,这里面显得很冷清,有很多具尸体,惨不忍睹……

我的素描老师曾经当过兵,虽然还没真正上过战场,战争就结束了,但是,他说,那些被战争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战友永远深深刻在他的脑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触摸历史的脉搏,传承英雄的精神,让往日的抗战精神,照耀你我的存在,追寻前辈的足迹,聆听不朽的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寻访红色足迹,向历史、向中国、向革命勇士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寻访红色的足迹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和爸爸来到烈士陵园。

走在祭祀的专用通道上,看到了被松柏环绕、苍翠欲滴的烈士陵园,再走近一些看到的是一尊尊墓碑,我知道“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我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尊尊墓碑,而是那爱国的滚烫鲜血,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我认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我们的国家曾被羞辱过,玷污过!那些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的战士们,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渐渐的,我的心情凝重了起来,因为那些战士们也有家啊!他们可以选择坐在温暖的火炉前,陪家人说说话,聊聊天。但是这些战士们并没有作出这样的决定,他们站在了战场上,在枪林弹雨中与敌人作斗争,他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不惜舍去自己的生命,和死神斗争!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尊墓碑上写着“田永胜烈士之墓”我睁大眼睛看了一下:田永胜生于一九二七年,过世一九四四年......什么?什么?这样算起来,这位战士才十七岁,他还没成年呢!不是应该躺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吗?想着想着,我不由自主的把手中的鲜花放到了田永胜烈士的墓前,眼睛也模糊了。

忽然,我看到一个墓碑,上面没有刻着他的名字,爸爸说:“这个烈士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我对自己感到自责,这位战士,小时候没有爸爸妈妈照顾,是个孤儿,长大了他把生命献给了祖国,而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而我呢,我向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别说吃苦头,遇到一些小问题就找爸爸妈妈。但是从现在开始,我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尽量自己解决问题,长大了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看着这些墓碑,我想起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当时,有几百万中国人都倒在了那个布满尸体的战场上,但是现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都是这些战士们年轻的生命换来的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他们那冲锋号的声音让我们的国歌更加铿锵有力!

战士们抛头颅,撒鲜血,保人民,护安宁!

我们的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才,所以我们一定要天道酬勤!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追寻先贤的足迹作文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在古代被人们尊奉为“天纵之圣”,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也是现代人心目中的先贤。我愿追寻他的足迹从小立志,做个贤者。

做个贤者首先要有仁爱之心,孝是仁的根基,一个贤者当然应该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孝”字的上半部分是“老”字,下半部分是“子”字,就像一个小孩背着一位老人。一个老人把自己的拐杖扔了,而自己的孩子能马上跑过来扶住老人,这就是最基本的“孝”。

我最喜欢孔子关于孝的言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原来关爱父母,和颜悦色地与父母说话,这都是孝的内容。于是我愿做父母眼中的孝子。

那个星期天,我正在做作业,突然听到“哎呀——”一声,循声一看,在厨房忙碌的妈妈不小心割破了手,血很快顺着中指流了下来。我迅速跑向卧室,打开抽屉,取出卫生救急箱,拿出纱布、小剪刀,又奔向厨房,帮妈妈包扎起来。在我的努力下,血很快止住了,妈妈笑着说:“我的孩子知道心疼妈妈了,妈妈现在觉得一点都不疼了。”我心里美滋滋的。看着妈妈受伤的手操作起来不再那么灵便,我便主动帮妈妈扒葱、切菜、翻炒、加盐,忙得不亦乐乎,很快我们就做好了一桌子美味。不一会儿到外地出发的爸爸回来了,他竟然带回了我最爱吃的大螃蟹。我小心翼翼地剥出两块蟹肉分别放到了爸妈的碗里,爸妈相视一笑,直夸我是有孝心的孩子。我感觉有孝心好幸福。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愿我们紧追先贤的足迹,享受做孝子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走近英雄老人寻访红色足迹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太姥爷朱光武今年已95岁高龄。令我无比骄傲与自豪的是,他还是一位抗日老英雄,然而就在去年,老人与世长辞,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记得去年暑假我和班上的少先队员们一起参加关于太姥爷的“寻访革命英雄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现在回想起来成为了我最难忘的记忆。

那是2017年的8月16日,怀着对革命先辈崇高的敬意和激动之情,我和同学们一同走进了太姥爷家。太姥爷动情地为我们讲述了他的抗战经历。他们家当时7口人,6人参加抗日。他16岁参军,经历过1937年的“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等。他不但是一名抗日老兵,更是一名历史的见证者。1932年,他参加八路军,1945年攻打河北景县时,担任队长的他带领40多人和日军百余人持续战斗一天,并成功缴获日军34只枪和四箱手榴弹。这些都是我们平日里在书本或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故事和画面,就在这一天,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和感动。

太姥爷在作战中经历了三次大的负伤,并荣获了三个一等功。在回忆参加过的平型关战役时太姥爷还记忆犹新,听太姥爷娓娓道来他和千百名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事迹,历史的昨天在我们眼前渐渐清晰,同学们纷纷留下泪水,为老人讲述的可歌可泣的这段历史,为老人坚持革命信仰的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打动着。这一次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从书本里和电视中真正走进每一个前来寻访的少先队员心中,成为了同学们最珍贵最深刻的寻访记忆。这一天,我们对这段厚重的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我们从英雄老人身上,解读出了一种精神,那是革命英雄的精神;有一种力量,那是信仰的力量。

最后,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和太姥爷合影留念,英雄老人看着我们,也留下了欣慰的笑容。

通过此次寻访革命英雄老人红色足迹实践活动,使我们更加铭记了历史,更加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和我们伟大的党。太姥爷和革命先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和革命信念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行。让我们一起弘扬传承革命英雄为祖国甘于奉献、挺身而出的信仰,继续追求探寻英雄足迹,以革命英雄为榜样,学习他们坚持不懈、始终不渝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红色文化主题征文

全文共 1871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说,我的成长是与红色文化密不可分的,甚至我到目前为止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在红色的文化里熏陶的。

我常在自己的个人简介里写下这样的话:“祖籍在井冈脚下,生长于赣南山区,蜷居南昌某高校”。这么一说,也便把我和红色文化中的三个摇篮联系在了一起。我们都知道,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赣南是中央苏区的摇篮,而南昌又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

我的祖籍是在井冈脚下的永新县,用祖父的话来说,那是一个抬头见井冈的地方。于是我从小就在祖辈的教导中,了解着关于故土,关于井冈,关于中国革命的过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本里,在课外书中,又读到更多关于故乡的字词,关于那段属于中国革命历史的记述。

我清楚地记得,“三湾改编”在永新,“龙源口大捷”在永新,我清楚地知道,我从永新登井冈的路,是红军曾经走过的路,踩着的是革命的足迹。提到我的故乡,我是自豪的,因为它记录着中国革命的最初,记录着一个伟大祖国的前行足迹。从小到现在,我多次登上井冈,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触,每一次,都对生活多一点希望。祖国越来越繁荣强盛,更叫人记住曾经抛洒热血的革命先烈。

我出生在赣南山区,在很小的时候,便知道赣南有个叫瑞金的地方,那是曾经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被称为“红都”。慢慢长大,知道赣南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红土地”。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赣南的大部分土壤都是呈红色,还是因为赣南几乎所有的县区都与红色文化密不可分。就拿我所在的小县崇义来看,历史中也曾有过“上堡整训”这样的记录,当时的我党高级军官王尔琢就牺牲在崇义,纪念碑名还是由肖克将军亲笔题写的。

我们无法忘记,那段属于赣南的红色传播,那段属于中央苏区的历史。写东西的我,偶尔捕捉了一些关于赣南的文化信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民谣,是当地人民对苏区干部的最高评价,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记录了南方游击战争的艰难,抒发了我军坚定不移的胜利信念。

再说说南昌,上大学来到这座城市,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不能说很熟悉这样一座城市,却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走了那些革命的遗迹。寻访了那些纪念着红色文化的标志。去过了八一起义纪念碑、革命历史博物馆,走过了八一起义纪念馆、朱德训练团。每一次出行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玩,多了一层历史的洗礼,多了几分心情的凝重和深沉,每次回来却也是收获不少。

我们不能忽略,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南昌城里的那一声枪响,它划破了原本宁静的夜空,写下一段历史。这一枪,是武装斗争打响的第一枪,自然也具有非常的意义,而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更是把南昌这座英雄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革命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我不是一个喜欢参加征文活动的人,因为我通常以为征文大多是应景之作,写不出什么真情实感。而这一次,不能不说有些机缘,无意间在办公室看到这本《红色江西》的读本和这样一个活动启事,一下子有种热情涌动,于是写下了上面的文字。也许往往是饱含了太多的情感,才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去表达,因为再多的文字,都无法合适的记录自己的满腔衷肠。

有一句话叫,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而红色江西就是这样一段属于江西的,属于那个革命战火年代的过去。它是一段让老一辈革命先辈怀念起来都倍感艰辛的历史,更是一段值得每一个在这个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在心里铭记的历史。读着《红色江西》里的每一段文字,就是在回顾那一段过去,那些往事历历在目,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而每一段都是那么牵动人心,每一次的革命进程都是今天幸福生活的铺垫,是前辈的鲜血换来的。

有时候这样的话说多了反而显得有些虚情假意,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常常写下这样的词句,读着这本书里的文字,我越发怀念那个属于记忆里的岁月,记得作业本上写下,红领巾是革命志士的鲜血染成的。而现在社会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只看到了金钱和地位,只看到了利益和权力,忘了今天的生活是有着怎样的历史,忘了今天的幸福是建立在怎样的奋斗基础上。

学习红色江西的历史,真正的意义就在于让更多的人回顾这么一段过往,回顾属于井冈,红米饭南瓜汤的生活,回顾属于瑞金,苏区干部艰苦朴素的传统,回顾属于南昌,血雨腥风斗争的场景。再想想现在,饭饱衣暖、生活富足、平安和谐,还有什么不满足,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贪婪和谋取。

当然,不是我要去标榜自己什么,也不是我能改变怎样的现状,只是作为一个在红色文化里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我觉得我有必要写下这么一段文字,不管它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能让多少人产生一点点触动。

只因为我觉得有那么一段历史,是不应该被我们所遗忘的,只因为我是一个江西人,一个在红色文化里成长的青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长征》,写出了红军行二万五千余里长征的辛苦,写出了他们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杨成武上将写的《忆长征》这本书,拿在手中倍感亲切,便一口气读了个一干二净。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三章《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他们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边。毛泽东同志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现在,我们找到了两条船,每船只能坐20人,按这样的速度,我们一个月也不可能全部渡过河……”紧接着,毛泽东又说:“不过,我们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大河上的泸定桥!现在,我命令一连为敢死队,首先消灭泸定桥上的卫兵,再让大部队过去。”一连连长马上领命,连夜赶往泸定桥。当我读到这里,“泸定桥”这三个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使我不觉得有种好奇心:这座桥只有13根铁索,怎么过去,一不小心就掉到下面汹涌的河流里,何况前面还有敌人的机枪扫射?只见一连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泸定桥,战士们都趴在铁索上冒着枪林弹雨向前一点一点地移动。还有一些战友在后面掩护,保护前面的战士,那机枪“哒哒……”扫个不停。

当我军爬到桥的一半时,被敌人发现了,敌军发了一枚榴弹炮,没打着红军战士,打到了水里,水花溅起几十米,那景象真是相当的壮观。但战斗中红军战士牺牲的也不少。只见一个战士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一边扫射子弹,一边向前走,最后还是英勇牺牲了。班长死亡的时候,我记得最牢,班长因没站稳,一不小心摔下了桥,急中生智,一手抓住钢索,整个人悬在空中,下面就是波涛汹涌的河流,跌下去肯定是必死无疑的。我当时又为这班长捏了一把汗。但最后还是因为体力不支,摔进了河里。尽管红军最后夺回了泸定桥,但却丧失了多少英魂。读完这个故事,我突然感慨万分。以前常听老辈们提起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他们口中是何等的艰苦,可是,今日看了《忆长征》,才发现真正的长征比它可怕,困难一万倍。吃树皮,啃草根,咬腰带,在没有了粮食的情况下,有多少红军会饿死;陷入流沙,遭遇暴雪,,子弹穿膛,有多少红军有苦说不。

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爱国人士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来的,困难重重。我们这一辈的幸福生活,是十八路军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精神,应该学习他们不怕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书读完了,折页,归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爱国作文:寻找红色足迹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我们县组织了一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走进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桂东县东边山追寻红军足迹之旅”,六月的一个周末,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

天刚蒙蒙亮,我和妈妈就出门了,到了纪念馆门口,就看到高高飘扬的红旗和穿着红色队服的队员。到了车上我数了一下,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六十多人。原来有这么多人想了解红军的足迹呀!

这次去的目的地是东洛乡的小水山,那里可是当年红军打游击的根据地。经过三个多小时,车子开到了大山脚下,我们开始步行。此刻,我的眼前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和满眼绿色的森林。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红军的身影,望着面前陡峭的大山和繁茂的树林,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激烈的枪声……

不知走了多久,我感觉自己的脚越来越不听使唤了……终于,我看到了一个小山村。在这里,我们访问了一个八十岁高龄的老大爷。他给我们讲述了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的故事。当时的红军被敌人围困在周围的大山里,饿了吃野菜,冷了躲进山洞,病了只能就地挖些草药治病。就这样在这里坚持打了三年的游击战,度过了三年艰苦的岁月。红军走后,敌人为了找到红军放火烧了整个村庄,村里的老百姓都吓得躲到了外地,直到解放后才回来重建了家园。

看着这个历经苦难的小山村,听着老大爷讲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今,我们住在温馨舒适大楼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走在宽阔平坦的马 路上,还有数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更应该想起为祖国抛头颅晒热血的烈士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访红色足迹征文小学生

全文共 144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许许多多的事被我们遗忘,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是谁让我们拥有了如今美好的生活。那,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就走上了解救中国人民于苦难中的光荣道路。中国共产党革命前辈留下的足迹,永远不应被忘记。

正因这个缘故,不知从何时起,我们一家便踏上了寻访红色足迹的道路。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大会址,到西路军马场滩战役遗址,从微山湖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到上海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从延安的宝塔山,到南京的雨花台,都留下了我们寻访的身影。

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共“一大”会址。在一片片石库门中,“一大”会址并不显眼。然而,就在这间普通的小屋中,诞生了解救中国于危难中的中国共产党。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走入简朴而神圣的“一大”会址。这是一座普通的上海民居,由多间小屋组成,其内摆放着桌椅等物,在最大的一间屋中,许多座椅围绕着一张拼接而成的大桌,这便是当时的会议室。就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决定中国命运,给中国带来光明前途的会议。当时的代表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运用机智使会议顺利进行,避开了外国巡捕的阻挠。在一大会址旁,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馆讲述了这一艰难历程。

陈列馆从近代中国受列强侵略说起,进而介绍中国人民的求亡图存运动,从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陈列馆中,公共租界的界牌石诉说了外敌人入侵;鸦片战争时期的固定式清军大炮,表明了中国的落后;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争;《新青年》等杂志,则展示了当时有识青年的蓬勃朝气与进取之心;而后便到了中共一大,十几个人在一间小屋中创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诚然,初期的苦命是艰苦的,邓恩铭、王尽美等许多一大代表为革命事业光荣献身;代表中也有张国焘、陈公博等背叛革命之人。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 、董必武等始终始终如一的革命者,一直坚持到革命的胜利。能在如此困难中坚持下来的,才是烈火中炼出的真金。他们留下的,是永不磨灭的红色足迹。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总会想起铁道上那惊心动魄的抗日烽火,想起那些普通的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红色足迹。

当年活跃在临枣铁路附近的“飞虎队”,只是一支小小的游击队。然而,他们却用自己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建下了永垂不朽的功勋。他们常年居住在微山湖中的微山岛上。如今在这座岛上,已经建起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重现铁道抗日的烽火,缅怀英勇战斗的先烈,纪念那平凡而伟大的红色足迹。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两座巨型雕塑:右侧是“铁道雄风”,铁道游击队的战士们扒在火车周围,展现出一幅在铁道上战斗的场景;左侧是“微湖曙光”,战士们立于一艘大船之上,高唱凯歌,欢庆抗战的胜利。 在展览馆中我们看到破袭铁路的场景,看到了两军对垒的惨烈,看到了被迫弃岛的悲凉,看到了得胜凯旋的喜悦……在展柜中,陈列着游击队使用过的枪支、大刀,还有一个土琵琶……游击队员们一幕幕战争和生活场景在这里一一再现:夺取武器的不易,在敌占区立足的艰难;躲避敌人费尽周折,伤亡不断雪上加霜;定居孤岛,频扰铁道;日寇上岛扫荡,游击队藏匿芦苇荡消灭侵略者;政委归来传喜报,荡气回肠凯歌还。一个个英雄的形象深深印在人们心中。

追寻一个个红色足迹,凝视一幕幕场景从眼前展现,感受一份份激情在心中燃起。那些光辉耀眼的红色足迹走过了祖国的千山万水,换来了如今的美好人间。他们激励着中国人民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