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鲁迅的作文优秀【最新19篇】

鲁迅先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教育家、革命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鲁迅的作文优秀,欢迎参考。

浏览

1984

作文

1000

游鲁迅故里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一,爸爸去上班。妈妈和表哥陪我一起去鲁迅故里游玩。鲁迅故里人来人往。

第一站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进入了一间接着一间的房屋,我知道鲁迅祖父是很富有的。

第二站是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陈列着鲁迅爷爷生前用品。我看见这么一句话。“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我想:“要是我们都有鲁迅爷爷一样的民族魂,那么我们中国人会更强大。”

第三站是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爷爷小时候的私塾。鲁迅爷爷的座位是一个安宁的地方。我问妈妈:“他的桌子为什么刻着早字呢?”妈妈说了关于它的故事。鲁迅爷爷说读书要三到,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我们都要以鲁迅爷爷做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鲁迅的简介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倾听鲁迅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1881年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议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起为首的改良派展开了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的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他是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20年后,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15部小说中有六部代表作:《一件小事》、《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我从中摘抄几句精彩片段: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件小事》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

可是,这样一位大文豪,离我们而去。“鲁迅先生‚您在哪里。”永别了,鲁迅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还未洒脱一身稚气时,拜读你的文章,我曾有过这样一段暗想:你的文采也不过如此嘛,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没有一连串使人折服的修辞,什么打伏笔,什么前后照应,什么突出中心,也都不在情理之中嘛。只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和涌动在你的文字中。

于是,你的光芒没有在那个时候于我的心中闪烁,然而,时间的流逝却让你在我心中蜕变,那个崭新的你在不久后就出现了。

成长让我明白你笔下的尖锐,让我看到你的诚实,你的爱国,你的无所畏惧,你的大义凛然,孰重孰轻…你就这样被铭记---鲁迅。亲眼目睹为准绳,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鲁迅先生那叫鲁迅,愚鲁而迅行,大愚如智而行事迅速快猛,文学家与革命家在此刻并现。

你用伶俐的口齿,解放人们的思想;用一只笔杆子,痛打资本家的“走狗”;用犀利的目光,笑过“二丑艺术”;用凸起的颊骨,骂过“聪明人”和“奴才”。思想光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这便是你,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记叙了他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

鲁迅先生先是描写他的外貌,然后挖掘出他的精神气质。整篇文章看起来很有声势,但却不张扬,字里行间充满了鲁迅先生对他真情的思念还包含了对祖国的热爱,对黑暗的现实愤恨。这篇文章节奏很紧凑,让人时刻感受到有一位老师,正在给予你关爱与帮助。

文章的写法也值得让人学习和深刻去感悟。文章前两段看似在写东京见闻,但却都暗藏着对但是清朝学生的讽刺,表达作者内心的失落感,没有坦言,却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情感。

在藤野先生为作者纠正错误时,表现了他的细心。没有忘记藤野先生,鲁迅才得以有毅力继续不断地写下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章。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人的第二章身份证。

我看到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那种感恩之情,并且时刻努力着,继续为中国的革命做贡献,这种伟大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参观鲁迅博物馆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位于阜成门内北街的鲁迅博物馆,关于鲁迅,我可是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知道他是很久以前的人,是谁都知道的名人,但是跟很多歌星明星不一样,鲁迅好像永远是名人,爷爷说他小时候就知道鲁迅,现在我这么小也知道他,我和爷爷都熟悉的名人还真不是很多。

要说我熟悉鲁迅,好像也不是,知道他的文章很有名,看过几篇,似乎不是很懂,不光内容不懂,连句子好像也和现在的不一样,要是我这么写句子,老师肯定会判为病句,学过日文的爸爸说,那是因为鲁迅去过日本,好多文字受日文的影响。那他到底为什么那么大名鼎鼎,而且经久不衰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鲁迅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很多的资料、照片、手稿,都是介绍鲁迅写的文章和参加过的活动,内容我虽然看不懂,但是我可以看出来,鲁迅当年的文章很受欢迎(要是放在现在开一个博客,肯定会招来很多粉丝关注),好多人请他去讲学、演讲,他去世时好多人自发地给他送葬,可见其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至于他的文章为什么那么给力,除了犀利的文笔,更主要是其敏锐的洞察和深邃的内容,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似乎发现鲁迅做到这一点的其中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去过好多地方!博物馆里详细介绍了鲁迅生活过的地方,绍兴、南京、仙台、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鲁迅在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迹,而且不是短暂旅游,都是在当地学习、生活、讲学、结交当地名流,见的人和事多了,自然思想就活跃,写的文章就吸引人,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我今后也要尽量多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各地风土人情,结交各类人士,有机会还可以到国外去看看,这样我也就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写出让人叫绝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鲁迅争分夺秒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近代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走近鲁迅先生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他矮小,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但他的铁肩却掮起了“地狱城头”那扇黑沉沉的闸门,引领着人们向日出的东方奔去;他瘦弱,长眠时体重不到七十五斤,但发自他内心的充满悲愤和爱憎的呐喊,却唤醒了无数正昏昏欲睡于“铁屋子”里的国民……而这个人,就是——鲁迅

“鲁迅”这个名字似乎代表了太多太多: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经过这次课堂单元中关于“认识鲁迅”与课外生活中的实践,使我更加走近了鲁迅!

鲁迅先生生平的光荣事迹数不胜数。在他的笔下,一部部文学作品从而诞生:《呐喊》、《朝花夕拾》、《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彷徨》、《野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祥林嫂、孔乙己、单四嫂子、高尔础仿佛跃然于人们的眼前。

鲁迅是伟大的!他关爱着新一代的青年,这些年轻的灵魂,这些微缈的希望!他是一个猛士,像传说中带领人们冲破黑暗,用心肝化作火炬,用自己的热情去复燃那些死了的火种!“救救孩子!”鲁迅先生的呐喊仿佛又在耳畔响起……

走近鲁迅先生!伟大的鲁迅先生,让我们走近你!走近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这样的鲁迅400字作文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关于鲁迅的《呐喊》的读后感作文:这样的鲁迅,原来,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无奈的一面,动情的一面。他不再是课本上的重点,不再是犀利辛辣的战士,而是一个人,一个悲悯的人,无奈却带着希望的人,一个柔软却带着隐痛的人。更多关于鲁迅的《呐喊》的读后感作文尽在yjbys作文网。

放下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中学记忆,拿起鲁迅重读。

那个印象中有着坚硬的下巴,坚硬的胡子,冷峻的脸的战士鲁迅,变得温情起来,不再晦涩,仿佛能够与他坐近,慢慢倾谈。

社戏,让我看到他儿时的欢腾,看到一群泥鳅一样的孩子奔跑时露出的牙齿,玩耍钓虾时的认真。读到故乡的结尾,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同学齐声朗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忘了是和哪个班的同学共同读过,只是那朗朗的读书声,总在耳边萦绕。嘴里不自觉的读出声来,我躺下,听船底潺潺的水声……阿Q是很喜欢的一篇。药,白光,明天,读来虽有些沉重,也拉进了和作者的距离。

原来,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无奈的一面,动情的一面。他不再是课本上的重点,不再是犀利辛辣的战士,而是一个人,一个悲悯的人,无奈却带着希望的人,一个柔软却带着隐痛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回忆鲁迅先生读后感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被XX称为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可以说是闻名中外的人物之一。

前几天,我们便学了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其中一件事使我现在记忆犹新鲁迅先生不游公园,住在上海十年,兆丰公园没进过,虹口公园这么近也没有进过。。当我读完这段时,我想:公园离鲁迅先生家那么近,他为什么不游公园呢?

我在书本中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原来他把节约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那么这句话不正说明鲁迅先生热爱时间,珍惜时间吗?

没错,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热爱时间人,他的这种热爱时间,珍惜时间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爱时间可以说是如同爱自己的生命。这时,我突然想到美国着名的作家富兰克林曾说过的一句话: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的确,只有热爱时间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这难道不是吗?现在社会中浪费时间的人这么多,他们只知道现在享受,浪费时间,而不设想一下自己以后的生活,等到老了才后悔,那时已经晚了。正所谓百川东到海,何是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为父母争光,为祖国争光。

这篇文章使我收益非浅,当我反复读时,我对时间的理解越深了。我觉得时间就像一把弓箭,只要你用足劲拉起弓,这只箭就会射出,只须一眨眼的工夫,箭就会在你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自己的父母。但要得到这优异的成绩,就必须珍惜时间,珍惜这分分、秒秒。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杰出人物像鲁迅先生一样珍惜时间,我国杰出的学者李大钊便是之一。他从小就懂得珍惜时间,所以才有所成就。有一次,李大钊的爷爷不在家,只剩李大钊一个人在家。本来可以乘爷爷不在家玩一会儿,可李大钊却抓紧时间,在书房认真做作业。窗户是开着的,这时,一只彩蝶飞来,在李大钊的作业本上停了一下,又飞走了。又过了一会儿,几只讨厌的麻雀飞来,在窗前的大树上叽叽喳喳的乱叫。可李大钊十分认真,连眼皮儿也不眨一下,眼珠直盯着作业本,好像周围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就因为李大钊从小就抓紧时间学习,才成为我国着名的革命家、思想家。

通过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后,我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上课是我总是东看看西看看,总是不认真,浪费时间。现在,我知道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从此上课认真听讲,在也不打小差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一去不返,我们要珍惜这大好光阴,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效力。

[读《回忆鲁迅先生》有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鲁迅先生带给我的思考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被喻为“中国魂”,试问除了鲁迅先生,谁还可以担当起这几个字的份量。

鲁迅先生对国家的爱是深沉的,而对国家的恨也是咬牙切齿的。爱是爱它的丰饶,爱它的壮丽,恨是恨它的黑暗,恨它的麻木不仁。

把笔当做弓,把字当做箭,同样把敌人伤得血淋淋的只有鲁迅先生,只有鲁迅先生的笔才会有如此的杀伤力,才会如此的致命。

看鲁迅先生的散文,他把我们引领进入他的那个时代,他所有经历的一切,都愿意与我们一同分享。我们欢乐着他的欢乐,悲伤着他的悲伤。我们的魂逃脱了自己的本体,便如神游了一遍又一遍他所经历的一切,他回忆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就像这一切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一样。

鲁迅先生并没有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虽小,但短小精?I的小说却也足以证明他高超的小说技巧,塑造了无数的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像。阿Q,狂人,祥林嫂……哪一个人物不是给人以震憾,让人难以忘怀。而且,鲁迅先生的小说不仅仅给了人一个个故事,还饱含了思想的火花,忧国忧民的情绪永远笼罩全文,让我们的思想也为之触动。

关于鲁迅先生的诗歌成就,有人这样说“鲁迅先生虽然诗作不多,但每首都是诗中精品,有谁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能不让人钦佩?能不让人欣赏?那是一种怎样的用字化境,怎能不让人震憾?”

鲁迅先生,一代文豪,他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那种酣畅淋漓的讽刺艺术是对人类语言的一大贡献;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又使他成为了“中国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观鲁迅故里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我与母亲至绍兴一游,前来拜访鲁迅先生的故居之地。

正值节假,人多的出奇。一杆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一堵斑驳的青灰石碑屹立后方,“鲁迅故里”四个大字高挂其上,一笔一画正是鲁迅先生所书手迹,质朴典雅,古厚自然。我看见石碑上分明的凿痕: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两道有棱有角的浓眉就像锋芒毕露的利剑,直刺敌人的要害。隶体“一”字似的胡须贴在鼻下,薄薄的嘴唇紧抿着,划出一道似有若无的弧度,让人能够感受到他的精神。他方正的脸庞,透露着凛然大气。一袭长衫以下,手上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枝烟嘴,轻袅的烟气一直延伸到小巷人家。

我在石碑前伫立良久,游人们也在这里驻足而经久不散。直到导游嘹亮的喇叭声把我们唤醒,才后知后觉地跟上了大部队。鲁迅曾生活的所在都极其俭朴,大多都是一个样式,往往是正中梁上一块牌匾,其下一张画像或是两行对联,一两张方正的木桌,几把不胜简巧的木椅,便是全部的所有家当了。

但真正让我惊愕的,是鲁迅先生自己所住的杂间。目之所及,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床,一张桌,一幅肖像和两个笨拙简易的木柜了。床是最简单的样式,四四方方的像一个大盒子,只挂起了白色的床帐;桌子也不过一米长,上面并排放着俩个小小的木柜,加起来倒有十来个屉子,很是实用。一张黑白画像系上了条细绳,衬着干净的黑框底挂在白墙上,整个房间便空荡荡无一物了。这样一眼看去,我的心底便油然生出一股崇敬,不自禁地要感叹。

再说到要令我最哭笑不得的地方,便是鲁迅先生所写过的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百草园了。老师曾为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解过这篇课文,其笔触之妙美简直让每一人都如同即将前往蓬莱仙境般期待。然而,当导游领着大家来到此地实物参观时,我却觉得自己是被鲁迅先生大大地忽悠了——这分明就是自家小院再普通不过的菜园子啊!可恰恰我又难以恼怒他开的玩笑,若一一核实的确是有这些物什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或是“趣味无穷”的泥墙根一带……这时候,我不得不惊叹于鲁迅先生的笔法之妙、文采之长。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法实在是让人望文兴叹的。

出了园子,我又看到了一座石碑,赫然是“民族英雄”。是了,可歌可敬的鲁迅先生!“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看见他仿佛从那石碑里走了出来,浓眉墨须,牙黄羽纱。

这位顶天立地的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鲁迅我想对你说高一作文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您,一位在百草园里欢乐的小男孩成了一位忧国忧民的老人。的确,中国当时的现状令人担忧,黑暗的社会,人民是那么的无助!那些达官贵人们顾着自己花天酒地,却不曾想到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这不和谐的社会制度令您担忧,这腐败阴险的官员们令您痛恨。

记得您曾经在日本学医,当时的中国在“日本帝国”人眼中只是一群“东亚病夫”。您在一次解剖学的测验中考了59分,竟被怀疑是老师泄题,多么的荒唐。这极大地刺激着您要去发展祖国,拯救祖国。而后,在一次教学幻灯片中,播放了一段中国人民被日本兵残忍地砍头时的情景,您在这时发现旁边一个中国人竟饶有趣味地观看着,您在愤怒的同时又感到莫大的悲哀!您醒悟了:真正在吞噬中国的不只是日本帝国,更是中国人精神上的麻木啊!于是您从此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与腐败和压迫做斗争,唤醒人们已麻木的斗志和拯救国家的决心!

鲁迅先生,我理解您,您为了中国的未来付出了一切,但是我现在可以自豪地告诉您:中国强大,中国崛起了!解放让中国如梦初醒,改革开放更是让中国经济腾飞。“发展才是硬道理”,这60年,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和谐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石油从地下不断涌出,天然气向东进入城市,万吨海轮长风破浪,载人飞船刺破云霄。中国这个新兴国家,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证明:这条东方巨龙正在逐步觉醒。让世界等着,中国龙迟早要腾飞于九天之上!

我们这代人生活在幸福安逸的环境里,我们会发奋读书,因为我们肩负着巨大的使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以后的发展,是要靠我们来完成的。我们不能满足今天。今后的路更长,更要付出努力和艰辛,强国梦是我们的民魂。用您的话说是值得宝贵的,如今这民魂发扬起来,中国真的进步了,鲁迅先生,您在天堂看到这一切一定非常欣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鲁迅先生与电影的故事

全文共 147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鲁迅先生电影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鲁迅先生一生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鲁迅先生的大半生中,去影院的次数比较多。他看电影不拘一格,尤其讲究电影的品位鲁迅当时很推崇进步的外国电影。他对前苏联的早期革命电影情有独钟,如《夏伯阳》、《复仇艳遇》(《杜勃罗夫斯基》)等。许广平曾回忆说:"至于苏联的片鲁迅是每部都不肯错过的,任何影院不管远近,我们都到的,着重在片子。"虽然,在当时很难看到这些影片,鲁迅先生还是想尽办法看了10部。就在他逝世前的10天,还看了由普希金小说改编的《复仇艳遇》,鲁迅把它视为"最大慰藉、最深喜爱、最足纪念的临死前的快意"影片,并向友人推荐"不可不看"。

对美国电影,他以"拿来主义"的态度接受、欣赏。二三十年代美国电影波及到世界各个影院,充斥着驳杂斑斓的美国文化特点。而对传入中国的美国电影,鲁迅先生虽时而流露出不满和激愤,但更多的还是成了他考察美国文化和作为文化娱乐的重要途径。据统计,鲁迅在1927—1936年的10年间,共观看了142部影片,其中美国片就有121部。对好莱坞的探险片、喜剧片、侦探片、歌舞片都作了公允的评价,特别对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城市之光》给以热烈的赞赏。他看得最多的是美国纪录片学派实地拍摄的探险片,有37部之多,如《南极探险》、《人兽奇观》等等,有的不止看了一遍。

鲁迅热情扶持中国的"左翼"电影事业,在《准风月谈·后记》、《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中,他毫不畏惧地痛斥了蓝衣社特务用法西斯手段捣毁艺华影业公司,禁演田汉、夏衍等编写的早期进步电影的罪恶行径。特别是对早期进步演员阮玲玉的自杀和"左翼剧联"盟员艾霞之死,鲁迅写下了怒不可遏的檄文《论人言可畏》。鲁迅对当时一些不好的国产电影也兴趣索然。针对无聊的电影,鲁迅曾当头棒喝:"现在的中国电影,还很受着’才子加流氓’式的影响……看了之后,令人觉得现在倘要做英雄,做好人,也必须是流氓。

附:鲁迅名言

1、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2、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3、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4、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5、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6、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

8、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9、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10、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11、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1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3、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

1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5、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6、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7、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18、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0、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走近鲁迅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们走近伟人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是那么的渺小。

在十一月三十日的下午,我们文学社集体去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那天是星期五,车很堵,原本计划用一个小时到那,但实际时间远远不止这些。幸运的是我们终于在闭馆前赶到了那。

走进鲁迅纪念馆,首先看见的是一个巨大的鲁迅雕像。它的表情是严肃的,却又有那么一点亲切。我们匆匆在它身前留了影,接着就上楼了。

“瞧,是《阿Q正传》!”一阵欢快的叫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抬起头,只见电视里正播放着《阿Q正传》。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鲁迅通过对贫苦、不觉悟的农民阿Q的描写与刻画,写出了国人的灵魂。他揭露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和传统思想文化造成的中国国民性的特点。值得讽刺的是文中的那个阿Q,被别人打了还说是儿子打老子,这就是众所皆知的阿Q精神胜利法,多么可笑且又可悲啊!!

在往前走去,是一段有关于三味书屋的介绍。三味书屋是清朝末年绍兴城内的一个私塾,位于绍兴鲁迅故居附近,距“百草园”不远。鲁迅曾在文章里称它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说塾师寿镜吾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也是在三味书屋中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接着我们参观了一个铁屋子。开始我并不知道这铁屋子是干什么用的,后来老师告诉我们:“鲁迅先生把旧社会比喻成一个封闭的铁屋子,把无知,愚蠢的人们比作在铁屋子中熟睡的人,把正直的人比作铁屋子中清醒的人。清醒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而熟睡的人则是麻木不仁的,感觉不到死亡的逼近。如果把熟睡着的人叫醒,他们也会变得痛苦,但是同样,他们也许能找到打开铁屋子的方法。”

告别了铁屋子,我们继续往前走。一路上我们看了不少有关于鲁迅的东西,比如说鲁迅的妻子许广平,百草园等。

到了最后,我们突然看到了一个醒目的鲁迅雕像,旁边写着鲁迅1936年10月19日因病在上海逝世,我们的心情一下子从轻松变得沉重了。是的,鲁迅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作家,他致力中外文化交流,竭力画出国人的魂灵,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的死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参观鲁迅纪念馆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快我们便走出了鲁迅纪念馆。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依依不舍的表情。

仰望天空,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鲁迅先生的样子,他正在对着我们笑,笑得那么的亲切……

[走近鲁迅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游鲁迅故里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的一天,我和姐姐顶着炎炎的烈日从绍兴大剧院走向鲁迅故里,我一边走一边嘟哝:“唉!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出门前没用防晒霜。”“快看,快看,前面就是鲁迅故里了!”只听姐姐在我的耳边兴奋地叫着,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刚进大门第一眼瞧见的便是一块大大的石壁,上面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和一幅鲁迅先生的图片。我们买好票后,便往鲁迅故居走去,一个前厅映入我的眼帘,好不气派,紧接着往里拐便是鲁迅及其家人的卧室,还有一间供奉菩萨的屋子和一个厨房,厨房里有两个灶台和一些炊具,墙壁上挂着一个米糠笥和一些蔬菜、五谷杂粮的样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常见的。

走出故居,我便被附近一家臭豆腐店的“臭”味给吸引了过去,毫不犹豫地买了一盒,因这东西不能带进参观的景点,所以我和姐姐也顾不得烫,飞快地吃起来,可是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大街上便可见两个直奔小店买矿泉水的人,真是应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这天说变就变,不一会儿天阴了下来,跑到门口听见导游正在说:“三味书屋是绍兴的著名私塾,鲁迅12——17岁时就是在此求学……”我们走到书房,看到书房的正中墙上悬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鲁迅的座位很容易找,因为他在书桌的右方刻了一个“早”字,时时提醒着自己。

我们继续往前走,到了百草园,光听名字,给我的印象是那里面种着一百种不同的草,那场面一定很壮观吧!百草园占地近2000平方米,这里原来是一个菜园,也可以说是鲁迅小时的一个乐园,那些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主要部分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样呢。

匆匆忙忙的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在这里放着一摞摞鲁迅写的书和一些有关鲁迅的纪念品,我将一本“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的手写稿和一套印着鲁迅图像和他的一些诗句用竹叶做成的书签买了下来。

我游完鲁迅故里后,内心真希望自己能体验一下鲁迅那个时代的生活。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故居……一一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与鲁迅的对话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当你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等等一系列作品问世以后,便不停地让我们笑着,又让我们深思着。

的确,我很认同你的说的“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句话在《阿Q正传》中表现的特别的淋漓尽致,把一个近乎无赖却又令人同情的阿Q刻画的即令人生厌又令人深思,真正的做到了撕破阿Q的麻木不仁并表现出中国当时人性的麻木。让我们不但看到了阿Q的愚昧又看出了国人的懦弱。

老实说鲁迅先生,虽然您是中国的文化巨匠,可在我初读你的小说时,却感到您写的那些东西既没有什么价值又没有什么特别的文化修养,让人觉得你好象在写没有意义的逗人发笑的材料,这种想法直到明白你的写作意图以及看到您的“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之时才改变,才明白您所写的小说的真正韵味。

或许,在您看到我对您的小说又如此评价时,会不失风度的说一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在于揭出病因,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想,这大概就是你当初的“启蒙主义”吧!

鲁迅先生对于您的文章,我不敢说深得其精髓,却也知其几分真意,从文章中,我读懂了您,我想,大概在写这些小说的时候,您拿的不是笔,而是一柄刺入敌人心脏得尖刀;是一座惊醒麻木国民的警钟,是自己的一腔热情。而你写出的,不仅仅是小说,还是一面镜子,一面能照出人本性得镜子;更是一根鞭子,一根激励、鞭策国民时时向上的鞭子。

或许,此时你会说:“不要人夸文章好,只想留言警国人。”但我却要说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你说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说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鲁迅先生,我了解了你的“凡是愚弱得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也只是毫无意义得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鲁迅先生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短暂的邂逅,但由于时间短暂,有时会模糊,有时会踪迹全无,而那些留在记忆深处的往往是人生的精华!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就是靠着这个一句话体现出了他的人生价值。

鲁迅先生对我们的印象来说是模糊的,是不了解的。只听说过,他是多麽多么的伟大,他是我们的文豪!可是,我们并不真正知道,鲁迅所体现的价值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的!

鲁迅你是我的偶像,是我崇拜的对象!———这是许多人喊得响亮亮的口号。是啊!如果没有了鲁迅,就没有了毛主席打倭寇时最基本的保障!如果没了鲁迅,就没有那时的思想觉悟的品德;如果没有了鲁迅,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少了一个大文豪,而是少了一个支撑人民精神灵魂的“笔杆子”!

鲁迅先生,你的好,你的伟大,任何千言万语也说不尽。但说的最传神的一句是:“我们爱你鲁迅先生,我们需要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鲁迅,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想必鲁迅这个名字一定是家喻户晓了吧。以前,我只是听说过鲁迅,并不知道他是谁。现在,通过语文书的学习,鲁迅先生的印象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扎了根。

他热爱祖国,曾在日本留过学得他本可以穿着一身优雅绅士的西服,却天天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不离身。他顽强不屈,勇于斗争。当时的社会无比黑暗,反动势力也无比猖狂,不断地搜刮民脂民膏,穷苦人民的生活几乎没有一丝曙光。而鲁迅先生用他那锐利的笔写下了一篇篇犹如锋利匕首的文章,刺向了敌人的心脏,使敌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恐慌……

我心中的鲁迅,是那一团火。那团火,温暖了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穷苦大众!我眼中的鲁迅,是那一滴水。那滴水虽少,可它滋润了所有人的心,使每个人的心灵受到了净化,从而使社会不被黑暗所笼罩,把人们完完全全地从黑暗的无底洞中拉了出来

还记得藏克家的那首怀念鲁迅的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鲁迅先生为祖国为人民心甘情愿地奉献,他的拳拳爱国心,他那冷峭而深重的文字,都如同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高大而不朽。

鲁迅先生是一株野草,更是一个英雄,是他点燃了几代中国人奋发的星火,是他用锐利的眼光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如今,鲁迅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八十四年了,但他虽死犹生。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沧桑如何巨变,鲁迅先生的精神都将与我们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人鲁迅的故事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下面是关于鲁迅的故事一则,希望大家喜欢!

鲁迅的脑子,就是万有文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除了他有非凡的记忆力之外,就是他的勇于学习,好学不倦,以及十分注意读书方法。

鲁迅先生聚精会神地工作。为了如此,他的工作时间总是在深夜。有一天,差不多是深秋,天快暗了,他还在那里拿着笔写不完地写啊写啊!夫人许广平打算劝他休息一下,双手放在他的肩上,那晓得他却满脸的不高兴。本来,许广平那时是很孩子气,满心好意,遇到这么一来,真感觉到气也透不过来地难过。稍后,他给夫人解释:“写开东西的时候,什么旁的事情是顾不到的,这时最好不理他,甚至吃饭也是多余的事。”

鲁迅的工作态度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他亲手校对书稿时,每行的高低,每字的大小、偏正,全页的位置,他都一眼看出,严加改正,不惜再三变更,直到满意为止。至于字句的正误,那就更不必说了。所以,校稿时,也许使人觉得厌烦,但等到书一出版,是没有不满意的,没有不博得良好信誉的。

鲁迅研究学问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鲁迅认为需要学的某一种学问,便埋头专门钻研,坚持不懈。比如社会科学,原先他并不十分注意。但1927年是革命转折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观实,使鲁迅深深感到进化论思想的偏颇,由于革命的需要,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读的书真是惊人。从1929年起,三、四年间几乎每天手不释卷。这样刻苦学习的结果,他后来以杂文的形式多次发表对教育的评论和意见,痛击国民党反动派压制学生思想、镇压学生抗日救国运动的反动教育政策,深刻剖析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教育的实质。能一文刊露,群丑敛声。鲁迅先生终于用阶级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逐步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认为读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同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大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宣扬神仙方药、鬼怪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论述人间得失、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言论,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鲁迅这样的指导名之曰“重点进攻”读书法。平均使用力量,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有采取“重点进攻”的方法,比平均使用力量收效会好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