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鲁迅的作文优秀【汇编20篇】

鲁迅先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教育家、革命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鲁迅的作文优秀,欢迎参考。

浏览

1730

作文

1000

我读鲁迅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从我做起。——题记

鲁迅——乃我们绍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人也,近些年来,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寿星”又频频出现在绍兴的每个角落里,人们只要一谈起他,都可以引起一番高谈阔论,自然也会有人跟着一起“啧啧”称赞。在他的身上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自打我出生以来,我就知道鲁迅这个人,不仅知道他是一个爱国者,还知道他是一个大文豪,有着很不错的文笔,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我对鲁迅这个人,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在他的童年里,是与朗朗的读书声为伴,与篇篇字经为友一起长大的,他有着一个和我们与众不同的童年,他开朗、和善,有着无穷无尽的理想,他向往自由,向往大自然……他会不断地去追求,去探索。

可是,天总是那么不随人愿,鲁迅富裕的生活也就此被打破了,他不再富裕。有时甚至为了钱,他不得不拿家里的东西去当掉。当时,正是五四运动的初期。于是,他便离开了中国,只身一人去了日本留学、学医,为得知是寻求科学知识和救国的真理。他在寻寻觅觅着,他在努力探索着。终于,他成功了。是呀,不付出努哪来的成功。或许,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吧。

于是,他便回国,他要回来,回到他思念日日夜夜的祖国。可是,当时的五四运动还未结束他看着自己的祖国人民,看着这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决定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但 是,当时的中国已经支离破碎,不仅仅是贫穷的问题,还有着人口的问题。

在那一瞬间,他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这种特殊的语言,来找唤起中华民族和祖国人民的灵魂。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漫长的写作生涯……

我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有着一颗博大的强烈的爱国之心。虽然说,现在的人还经常把“爱国主义”这四个字挂在嘴上,可心里却并不一定是这么想的。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像鲁迅先生那样,为人中华的富强而去国外留学,但是,到头来却是“一去兮不复返”。

鲁迅先生先后发表了不少作品。其中:《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编》、《阿Q正传》,这些最为著名,至今已广为流传,成了人人皆知的不朽的著作。这些作品都是以揭露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当时政府的腐败为主题的。

鲁迅——这个名词,已经成为了咱们绍兴的招牌。有些远道而来的人,就是因为久仰了鲁迅的大名才来到我们绍兴。来了解他的精神,来了解他的人生。是呀,鲁迅这个名词恐怕在我们心中是永远也抹不去了的。他会一直生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地激励着我们,促进我们奋发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悼念鲁迅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词、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都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支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得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一点。然而我们并不想称他作巨星,比他作太阳,因为这样的比喻太抽象了。他并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界的壮观。他从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国青年的头上。一个不识者的简单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怀的吐露;一个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吁也会得到他同情的帮助。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爱护青年的。

然而把这样的一个人单单看作中国文艺界的珍宝是不够的。我们固然珍惜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我们也和别的许多人一样以为他的作品可以列入世界不朽的名作之林,但是我们更重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在人类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勇敢的先驱。

鲁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伟大。近二三十年来他的正义的呼声响彻了中国的暗夜,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举着思想的火炬,领导无数的青年向着远远的一线亮光前进。

现在,这样的一个人从中国的地平线上消失了。他的死是全中国人民的一个不可补偿的损失。尤其是在国难加深、民族解放运动炽烈的时候,失去了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导师,我们的哀痛不是没有原因的。

别了,鲁迅先生!你说:“忘记我。”没有一个人能够忘记你的。我们不会让你静静地死去。你会活起来,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民的心里。你活着来看大家怎样继承你的遗志向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鲁迅的故里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写了大量的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呐喊》等等。今天,我们全家去鲁迅故里参观游玩。

我们来到鲁迅故居。房子里的家具都是木头做的,因为年代久远,有些陈旧,但有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过书的私塾,屋里散发着一股花香。正对门的墙中间上方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鲁迅坐过的书桌上还刻着一个“早”字,我对这个 “早”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就刻下了这个“早”字,用以自勉。有的同学常常迟到却不以为然,和鲁迅比起来是多么相形见绌啊!

人人都喜欢玩,鲁迅也是。鲁迅家后面有一个百草园,那是鲁迅曾经的乐园,我仿佛感受到了鲁迅快乐的童年。我让爸爸妈妈用相机拍下这美丽的一瞬间。

我要像鲁迅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鲁迅的故里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啊毛、啊毛……”“祥林嫂”在我后面紧追不舍,吓得我惊慌失措地躲在爸爸妈妈的背后直哆嗦(虽然,在这之前导游叔叔早就说明“她”只是个扮演者。)。这就是我在绍兴鲁镇游玩时遇到的趣事之一。

鲁迅先生故里游玩,不仅时有趣事发生,更重要的是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比如:鲁迅先生生活过的故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我还看到了鲁迅先生儿时的玩伴——闰土的铜像,他头戴小毡帽,脖子上挂着长命锁,栩栩如生,可爱极了!当然,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鲁迅先生笔下人物的铜像,他们各个都雕刻的惟妙惟肖,有趣极了!

鲁迅故里游,我可是大丰收!瞧,我带回了一把特殊的丝绸扇——它的上面可写着以我的名字为主题的诗呦!我还带回了一幅“高手”为我画的肖像画,帅极了!想“开开眼界”吗?哈,那就找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鲁迅故里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那一天,阳光明媚,我们学校六年级去游览了浙江绍兴著名景点——鲁迅故里

我一大早就来到学校,八点左右我们上车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到了鲁迅故里。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墙,墙上刻画着鲁迅拿着烟斗坐着的画像,旁边四个大字——鲁迅故里。我们边走边看,来到了鲁迅的家。鲁迅的亲人应该很多吧,有好多房间。鲁迅的房间里只有一张老式的床、一个柜子、一张课桌和一盏台灯。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在课本上读到过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百草园的中间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百草园”三个字。这也是鲁迅小时候唯一能和大自然接触的地方,现在这里都盛开着金黄金黄的油菜花。走进百草园边上的一扇门,里面便是鲁迅的教室——三味书屋。我们找到了鲁迅的座位,上面刻着一个“早”字。听说是因为他小时候有一次为父亲去买药,结果上课迟到了,教书先生惩罚了他。所以他在课桌上刻了“早”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最后,我们还去了鲁迅博物馆。那里陈列着鲁迅生前所用过的物品、照片等。博物馆二楼中央有一个鲁迅头像,头像后面的墙上写着“民族魂”三个字,头像对面的墙上写着鲁迅的名言……

这一次研学,我又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国大文豪——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鲁迅故里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好!今天,我以小导游的身份,欢迎大家跟着我一起走进绍兴的鲁迅故里!

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至今,人杰地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现在我们就来参观下鲁迅故里。鲁迅故里主要由故居,纪念馆,百草原和三味书屋所组成的。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鲁迅出生的地方——鲁迅故居,两扇黑漆漆的石库台门里,所有的房屋结构保存完好,青砖黑瓦,从大厅,书房,藏书室,卧室,客房直到厨房,可以看出鲁迅家原来是个书香门弟的大户人家。

跨出周家大台门,请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下鲁迅纪念馆。这里有鲁迅先生的生平记录和保留下来的书,书里面的文章含意深刻,书法优美,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鲁迅坎坷的人生。一件件,一篇篇,让我们为他的一生感概,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府首甘为孺子牛”而感动。

最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鲁迅成长的摇篮吧!这里是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在这里,曾经还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孝顺的鲁迅因为照顾生病的爸爸而上学迟到了,被教书先生责骂。于是,他下定决心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迟到。正是因为鲁迅有这顽强的毅力,才成就了后来伟大的革命事业。当然,鲁迅生生也有顽皮的时候,书院课程枯燥乏味,当先生讲得入神时,学生们就会偷溜去后院玩。

鲁迅故里一天游玩到此结束。我很高兴能为大家导游讲解绍兴鲁迅故里,欢迎下次再来绍兴,同时也谢谢大家的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语文鲁迅文学常识

全文共 1836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我国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鲁迅文学常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直读到17岁。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他曾经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作为一种报刊文体,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作出最迅速的反应,并及时得到社会的反响。因此,它是鲁迅这样的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民众疾苦的知识分子,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切联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鲁迅又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并因此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两类。

鲁迅一生都在战斗,怀着“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民族的奴役、阶级的压迫、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老人对少年的摧残、强者对弱者的侵犯,等等)。他说他这样做,并不是个人的意气,而是为了中国与人类的“将来”,因此他的一切批评“实为公仇,绝非私怨”。

他的15本杂文集,就是从五四前后到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忠实记录,就是一部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而作为一个作家,鲁迅更为关注的是在历史事变背后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反应与变动。鲁迅曾充满自信地说:“‘中国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杂文就是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如果要真正了解中国的社会与历史,特别是要了解中国人,那就读读鲁迅的杂文吧。

鲁迅作品

《一件小事》(1919)、《社戏》(1922)、《孔乙己》(1919)、《故乡》(1921)、《祝福》(1924)、《药》(1919)、《狂人日记》(1918)、《阿Q正传》(1921)是前期小说,除《祝福》出自《彷徨》,其余均出自《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藤野先生》(1926)、《范爱农》(1926)是前期散文,《论雷峰塔的倒掉》(1924)、《记念刘和珍君》(192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5)、《〈呐喊〉自序》(1923)是前期杂文。《文学和出汗》(1927)、《友邦惊诧论》(1931)、《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拿来主义》(193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人生识字糊涂始》(1935)等是后期杂文。

小说集有《彷徨》《呐喊》,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鲁迅公园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公园是青岛市内的一个海滨公园。

公园依山傍海,里面有大片大片的松树,郁郁葱葱,每一棵松树都形态各异。有的歪着脖,有的驼着背,还有的好像刻意生长得弯弯曲曲。但它们株株都显得苍劲有力,青翠欲滴。松树下面不是杂草丛生,而是人工种植的小草坪,它们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像绿茵茵的地毯。有人干脆在树下支起帐篷,准备露营了。

鲁迅公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海滩了。这里的海滩都是由赤褐色的礁石组成,这些礁石瘦骨嶙峋,姿态万千,当海浪冲上来的时候,低矮的礁石纷纷没入水中,过了一会儿又整齐地露出水面。大人们不约而同地爬上礁石,看海浪冲击礁石产生的浪花,任海浪拍打他们的双脚。小孩子们则忙着在礁石上面的水洼里或礁石的缝隙里搜寻着海浪带来的小鱼小蟹或美丽的贝壳。

公园里,沿海边建有一条观光步道,在步道的两旁,刻有鲁迅的诗句,站在步道上,向上望,就是青岛的老城区——八大关。一座座欧式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红色的屋顶格外醒目,站在步道上往远望,大海碧蓝碧蓝的,天空蔚蓝蔚蓝的,这些一起构成了一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丽画卷。

鲁迅公园太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识鲁迅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鲁迅是一位大文豪。他也是一位“战士”,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连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也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1919),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从这些语言中也可见一斑——鲁迅是非常关心儿童的。

鲁迅有一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从父母的口中,我了解到鲁迅当时所处的旧社会的罪恶,而鲁迅,正是这些罪恶的克星,人民的救星。鲁迅同情劳动大众,关心社会最基层的人民,有着崇高的思想道德。他对人民群众无私的爱,被后人传颂。

鲁迅非常节约时间,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去写作,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想必大家还记得鲁迅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这样的习惯,所以他才能成为中国第一文豪。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和冷漠。这样的黑暗社会令人感到无比的揪心、痛心。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也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这就是鲁迅,中国最伟大的文豪。他的身上有着更多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鲁迅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1)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3)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5)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6)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8)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

9)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0)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1)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2)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3)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4)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15)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6)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17)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8)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19)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20)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21)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2)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23)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4)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25)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26)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27)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在漫长的暗夜里,先生是一位孤独而执着的行者,他在最深刻的孤独里产生了最伟大的思想。----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鲁迅,一个从1918年一直辉煌至今的名字,可是,又有谁真正懂得先生的内心,谁真正了解先生那曾在风雨中飘摇的灵魂故园?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祖父是清朝的翰林,由于祖上的荣耀,整个大家族都很看重教育,鲁迅因此从小的时候就被送入学堂读书,三味书屋就是他幼时读书的见证。幼时的鲁迅曾如此向教书的先生提问,难道读书就是为了求取功名?就是考取了功名我照样也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的黑暗啊?!教书先生无以为答,只一声叹息……后来,祖父在朝廷被害入狱,父亲因过度操劳也患病死去,家道因此中落。幼时的鲁迅就看多了别人的冷眼,听多了别人的冷语。即使族人,也多是嫌贫爱富,所谓今时不同往日,言语表情行动也多有厌弃。幼时的鲁迅就饱尝了人世间的冷暖,拯救民族于危患的想法也在他的头脑中萌芽……

及至先生长大,先生几经周折,先是东渡日本,希望学医以拯救国人。后来,先生猛然意识到国人思想的麻木与冷漠才是更可怕,更可悲的,于是弃医从文。也就是从那时起,一代文学巨匠逐步成长与辉煌起来了。

时至今日,先生在文坛的影响仍然被认为是巨大的而且无可替代的。在我的印象中,先生仿佛一册线装的古书,古朴而不失淡雅,极具内涵又有厚重的质感。细细想来,先生的一生真可谓钢铁的一生。试想,整个社会熙攘喧闹且为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小人所操纵,假如很多人都热衷于奸佞小人式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么,我们所敬爱的先生又怎么能不陷入“惯于长夜过春时”的孤独与迷惘?与社会格格不入,先生没有选择自己与哪个畸形的社会相介入,而是选择了一条与黑暗抗衡的思想之途。一枝笔,几叶纸,一枝纸烟成了先生战斗的武器,先生为之奋斗一生也未曾怨悔。因为先生面对周围污浊的空气的确出离地愤怒了!眉头紧锁,先生低吟“怒向刀丛觅小诗”;头发直立,先生高呼“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情地揭露丑恶的梦魇,先生尽力去唤醒那些精神缺钙的懵懂民众;身无媚骨,先生有着一颗坚毅的灵魂。

难以想象,一个民族的思想的转变该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先生一生选定了一个目标就矢志不渝地去做了。无微不至地关心青年一代,担心有的青年会退化成“虫豸”,说明先生刚硬躯壳里有着一颗柔情的心灵;面对一些卑鄙文人的流言蜚语,先生又从来睥睨视之,不屑置辩。正所谓“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先生的身影从人群中掠过,人群中总会惊起恐惧的尖叫和愤怒。

故园遭侵,先生几度呐喊;国家危亡,先生几度彷徨。先生思维依然缜密,先生的文笔依然犀利,先生的思想穿越了时光的隧道,使得一切世俗的假恶丑变得脆弱无比,就像黑暗见不得光明一样不堪一击!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先生的早逝令人倍感惋惜,身披写着“民族魂”的五星红旗,先生走得很是从容……

先生所处的阴霾岁月已然逝去,但先生的事迹与思想依然在三味书屋被人讲述,在百草园与人聆听,在咸亨酒店引人无尽回味与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鲁迅的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的小说读着实在是很累,《狂人日记》这部小说是鲁迅借一个迫害狂的日记来批判封建礼教“吃人”的现象。这里面的很多语句看起来都是不符合逻辑的,比如,狂人觉得街上的那个女人“咬你几口”的话,那伙青面獠牙的人的笑还有佃户的话都是暗号,这些都是吃人的家伙。他还怀疑他大哥还有那医生都要将他吃掉。甚至在他的日记里还有这样一句话“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看完这些语句,第一反应觉得狂人很狂,他是一个迫害狂,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些封建礼教,封建迷信作了反抗,所以他很狂,但是狂人也不狂。

文中的狂人,其实也代表了很多在那个时候思想超前的人,这些人经常被人们以为是疯子,他们努力去反抗封建,却招来人们异样的眼光,甚至被唾弃。人们总是认为这些人很“狂”,其实,他们有着当时正确的思想,所以他们不狂。文中,鲁迅写了一个“迫害狂”,这个狂人用了不一样的眼光看到人们,而看到的都是“吃人”,有时,他怀疑他自己也会被吃掉。这正是写出了这些反封建人士不被理解,有可能他们也是会被“吃”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狂人日记》也影射了鲁迅自己。我从中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一些悲哀。

文中狂人的妹妹也是因封建迷信而离开人世的,可能他妹妹是被所谓的“药”害了或者是什么。四千多年来,人们屡屡被封建礼教害了,却总也不知道改变,仍然相信那些迷信的东西,这些,种种原因,可能是真正的“吃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倾听鲁迅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之于鲁迅,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不过是一群丧失听觉的病人,只看见他挥起重锤在2 0 世纪初的中国文坛上砸出一个无法磨灭的印痕,却没有用心去聆听那扣问灵魂的低沉又浓重的思想之音。在我们看来,鲁迅是偶像,是时代的支柱,他和他砸出的无法磨灭的印痕一样是坚不可摧的;可在他的时代,在他作为一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人而没有被神化的时候,他走的每一段路都布满荆棘,在救国救民的这条路上,他是最辛苦的一个。我不知这个比喻对不对,但我觉得,鲁迅就像那只荆棘鸟,即使咽喉被荆棘刺穿,他仍然在歌唱。

那时的中国处于一个历史的过渡,古老的文明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下迎接强大的西方潮流的冲击,被动地做着反抗。中国夜郎自大的迷梦做得太久了,以至于当时能觉醒的人寥寥无几。鲁迅是其一。鲁迅幸,鲁迅也不幸。“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这就是鲁迅所认识到的中国苦难的结症所在——不是体魄是否强健,而是是否有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成了他日后为之奋斗的理想。鲁迅幸,他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又有了指路的明灯。鲁迅不幸,因为在他起步之际,他是孑然一身,巨人找不到和他并肩作战的同伴。鲁迅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超前的,是与那些还陷在迷梦中的百姓脱节的,高处不胜寒哪。当鲁迅为“医治”国人的精神而四处奔走,振臂高呼时,回应他的竟是黎明前的丁字街口,人们鸭子一样地伸长了脖子看杀夏瑜的情景。只能说鲁迅是一个寂寞的先驱者。

当鲁迅用博大的心灵感受着外面的世界时,他为中国以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沉默而感到震惊。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固有沉默是顽固的,本不是几次思想变革就能打破,辛亥革命不行,五四运动也只激起学生们的热情。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和近百年的列强入侵,国人的沉默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这种全民族的沉默表现的是一种自我孤独,谁也不会感受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沉默中渐渐停滞不前的——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渴望着“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鲁迅是一个开了口的人,不幸的是没有人来附和他。鲁迅回陷到了沉默中去,心灵的沉默,这其中包含着多大的痛苦,我们无法猜测,可在这沉默爆发后激发出的力量,我们都有目共睹。

屈原曾经反复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生活在中国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的人民的命运总是牵动着文人的心,他们总是在乌云蔽日时,冲破云层,带给人们光明和希望,哪怕要面对麻木与背叛,哪怕要承受孤独,他们也一样上路前进,为了实现理想而上下求索。

鲁迅的精神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他是一个响亮的激情澎湃的高音,他值得每一个人聆听,用心地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鲁迅中国魂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中国的民族魂,是中国文学革命的主将,掀起了新文学的浪潮,为中国文学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他早年学医,在藤野先生的指引下,走上了救国救民之路。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当官,也不是为了引人瞩目。相比之下,那些打着“改革中国文学”旗号的“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显得多么的卑微。在世人和那些所谓的“前辈”的挖苦下,他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坚强。人生之路本不平坦,不但要注意路面上的石头,还要小心前方的荆棘。但是,当你勇于前进、勇于挑战时,你会发现困难会随你的坚强而消退,最终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在人们眼中,鲁迅总是严峻的。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像刷子一样竖立的头发,一排“一”字型黑色的胡子。的确如此,在鲁迅的作品中,显露出了它对严酷现实的讽刺,对于那些“前辈”的挖苦,他经常反唇相讥。而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对他五彩缤纷的童年进行了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位文学大师也有柔情的一面。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珍惜和拥护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的死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是奴隶性很强的半绝望的国家;也因鲁迅的死让人们意识到了民族的确尚有可为。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鲁迅这位伟人不但给后人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还有他的丰功伟绩。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黄土中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走近鲁迅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他嫉恶如仇;他关心青年;他幽默风趣;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他是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他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他,就是鲁迅

通过学习第五组的课文和课外阅读,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的世界。

鲁迅先生的写作是真实的。

比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其实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他以为身边的人都在“吃人”,他想保护自己,更想保护身边那些活泼天真的孩子。鲁迅先生接狂人之口,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无边的黑暗。而这,并不是别人“敢想、敢说、敢写”的。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

比如在《药》这一文中,人们封建迷信,有一户人家的儿子的了大病,听了别人的妄言,却信以为真,拿出积攒的钱去买“人血馒头”,以为它包治百病,但儿子吃了后,还是去世了。鲁迅先生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的封建,同时,也写出了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残忍。

鲁迅先生思念故乡。

《故乡》一文是鲁迅先生二十年后回故乡的感受。鲁迅先生回到故乡,却发现,这和记忆中的故乡有着天壤之别,少年时期的玩伴闰土,再也不是那个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孩子了,中年的闰土和他的父亲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更令鲁迅先生失望的是,闰土恭恭敬敬地叫他“老爷”,令鲁迅先生的心一下子凉了。离开故乡时,他也没有了留恋,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原本清晰,却又模糊了,使鲁迅先生十分悲哀。可见当时的社会多么可怕,导致鲁迅先生再回家乡时也已物是人非了。

鲁迅先生不会去写那些假惺惺的,只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才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和敬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鲁迅说无尽的远方作文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那远方的人们是否活得还好,我活在这个社会上,他们却处在另一个社会,虽然是同一个地球,不知道他们是否幸福。

我是一个眼睛被蒙上单色丝带的人,听着城市里繁华的故事,他们就在我的眼前,但是我还有看不见的地方,虽然新闻媒体那么发达。在无尽的远方,正是我难以看到的地方,不知道那里的人们过得怎么样,他们一定已经被遗忘了,因为那地方太远,那里有更多的人,我想看一下那地方。眼前的笔,窗前的都市,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我在向鲁迅学习,去寻找那属于我的一份存在感,为了这份存在感,我不能停留在这个地方,以前的敌人是旧社会,现在的敌人是自己人。无尽的远方仍然有这样的村庄,村里的人们从未见过苹果,别人送的鸡蛋不舍得自己吃而去换钱,他们需要人的关注。我想做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去干,只能与他们怀着不同的心情欣赏相同的夜晚,这时候我又要坠入睡眠了。什么都做不了,没什么作为就死去,不被任何人记住就死去,这些与现在的我来说是不能容忍的。我想要造福他们,眼前的人们直到无尽的人们,像基督一样拯救世人。看着人间悲喜剧,融入其中,慢慢得就会失去原先的梦想于自我,少年的真挚情感也不复存在,看着无数的人们觉得无能为力。

而我本身,每天过着这样的生活,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所谓的奋斗也就这样,也许我从来没奋斗过,晚上十点了也很少觉得累,有也是跑步跑了有点累。一个人就这么做,总觉得是静止的,有点像是混吃等死,行尸走肉,大脑麻木了,就不知道以后的目标是什么。我想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去影响人们。我不喜欢跑步,但不跑步不运动身体就不会好,身体一不好,学习就会落下,一想到就会坚持着去跑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些做了起码自己会比较好。这就是生活。

有位病床上老人回忆年轻的时候说,他年轻的时候年少轻狂,说自己以后要改变这个世界,步入这个社会后发现原先的梦想太过于遥远,于是就想去改变国家,在他老年的时候觉得为时已晚,想改变着个家庭,到了快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要改变的是自己本身。如果只是改变自己的话,就比较容易,也会觉得有希望成功,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也是在对无数人的一种改变,这也是生活。

这就是我该做的东西,我需要做一块铁轨上的枕木,载过一箱一箱的旅客,送他们至美好的远方,他们都与我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鲁迅故里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了鲁迅故里

一大早,就有三辆大巴车早早地等在学校门口。我们乘坐的是4号车,可是老师让我们先到教室集合,再统一上车。到了教室,我看见已经有20多个小朋友在了,老师则没来。又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才来,这时候,人已经特别多了。等到人都到齐的时候,老师说:“大家排队上车吧!”大家立刻欢呼起来,我们早就迫不及待了。

到了鲁迅故里,车子停了下来,大家一个接一个地下车了。我们首先去了鲁迅故居,里面有好多鲁迅用过和看过的东西。第二个参观的是三味书屋,里面有鲁迅在课桌上刻过的“早”字。不过,课桌不像我们现在用的课桌一样,是用木头做的,因为那时还没有不锈钢和塑料做的课桌呢!第三个去参观的是百草园,可是我并没有看到几百种草,数来数去也只看到十几种草,并没有看到预期中的几百种草,我有点失望了。

参观完百草园之后,老师就带我们回学校了。路上,大大小小的店铺在嘈杂的人群中高声叫卖着。臭豆腐、羊肉串和冰淇凌的香味直扑我们的鼻子,馋得我们都直流口水。可是,我们不能买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溜走”。

鲁迅故里是绍兴的一处名胜古迹,我们要爱护它们,更要尊重他们。绍兴是一座千年古城,除了鲁迅故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周恩来故居、大禹陵,还有蔡元培故居等等,真为自己生活在绍兴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勇者举刀向强者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

社会上崇敬,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悲剧将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心中的鲁迅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可以使时光倒转,那么,我最想见的人就是我国的一位大文豪——鲁迅先生。

在我的心中,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他的一生以笔为武器,写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在我的心中,鲁迅先生是慈祥的,他无微不至地关心着青少年们。在我的心中,鲁迅先生是不惧怕迫害的,他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与反动势力斗争了一辈子。在我的心中,鲁迅先生又是快乐的,在别人谈起他受到过的迫害时,他总是轻描淡写地一说。那浓密的“一”字形胡须下面,仿佛永远都挂着微笑。

也许我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还太少、太少。我远不知道,他在青少年们的心中,是多么重要。一位可以说是几乎无人能及的大文豪,在人们的心中,留下的地位很高、很高……

也许他在人们心里的地位靠的是自己的言行。他真的做到了,做到了他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真的做到了,他的一言一行正式这句话的真实写照。瞧!我仿佛又看到了他正在给青年们写回信;听!我仿佛又听见了那位老人“救救孩子”的声音。鲁迅先生的名字在无数青年的耳边回响。

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我终于体会到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学了《一面》这篇课文,我深切地明白了他对青年们的关心;学了《有的人》这篇课文,我终于知道:他,那个慈祥的老人,多么令人尊敬!

或许,只有一句话可以表示我对他的了解,那就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写了大量的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呐喊》等等。他用笔来与敌人抗争,我非常崇拜他。于是,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鲁迅的故居

“鲁迅祖居”里的陈设很简单,由于年代久远,家具也显得陈旧,衣架上还挂着几件鲁迅的衣服呢!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的学校,屋里充满了花香。正中央是寿镜吾老先生的座位,老先生只收八位学生。当年上课都要从自己家带桌椅,鲁迅坐在东北角。他的桌子上有一个字——“早”,这个字还有一段来历呢,就是这个字让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人人都喜欢玩,鲁迅也是,“百草园”就是鲁迅玩耍的地方,下课时,他就和同学一起在这里玩游戏。

鲁迅的一生离不开文章,就在他逝世前的第三天,还人主病痛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由于父亲的长年生病,家里穷困潦倒、一贫如洗,所以鲁迅决定学医。但不久他就意识到,医学只能挽救身体,并不能挽救人的想法和意志。于是,他弃医从文,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鲁迅还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言,语文书里曾经有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卡分的功夫用在工作上。”古诗集里曾经有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鲁迅代表作为话题的作文:《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4748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上世纪接触的文学家,他对当时整个年代的文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国的新文化才能得到发展。他的许多作品的文字都非常精妙,以朝花夕拾为例,全书用非常成熟稳健的字词书写了一个一个的故事。让我们从这些文字中,品味年华吧!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1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

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

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2

之前在语文课本上,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朝花夕拾》里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读起来特别有味道,往往读过之后就很难忘记。这次,我翻开《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细细地读着,里面的每篇文章都特别精彩,读后令我有感而发。

童年是美好的,鲁迅的童年却特别精彩,每读里面的一片文章,就读出了真实的感情,犹如亲身经历着鲁迅童年里发生的每一件事。而且,我将鲁迅的同年和我的童年相对比,发现我们的童年有一些相似之处。

鲁迅童年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落,大人们必须为生活奔波。鲁迅由于做错事情,经常被长辈责备,这些都让他感到难过。

我出生在平凡的家庭,爸爸妈妈必须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而辛勤工作,根本没时间陪我,在我做错事后,他们会大声责备我。鲁迅,在文中流露出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我也希望家长理解我。

这坌书中,最吸引我的一篇是《狗、猫、鼠》,鲁迅没有朋友,只有小狗、小猫、小老鼠陪他玩。文中写道,鲁迅和一只猫结仇,其实,和鲁迅忧愁的不是猫,而是他生活的那个家庭环境。

读了这本书,我读懂了鲁迅的童年生活,也思考着自己的童年生活。

这是一本值得一度的好书。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3

在这本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我感到了鲁迅在回味自己一生漫长的路途,从充满欢乐与迷茫的童年时代开始,到少年时期的求学和一系列事件中逐渐把握正义,再到中年更加铿锵有力的生活,无不让我感到鲁迅先生“波澜壮阔”的往事。

《朝花夕拾》的十篇往事中,回忆的感情有所不同。《狗,猫,鼠》记述了鲁迅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儿时保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二十四孝图》对当时混乱社会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五猖会》回顾了鲁迅先生小时侯一次看庙会的经历;《无常》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活“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鲁迅当年纯真欢快的童年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快乐日子;《父亲的病》在叙述父亲生病治疗的过程中,表达出对这种庸医误人的社会现象的愤恨;《琐记》记述的是作者年少时去南京读书的经历;《藤野先生》怀念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藤野先生,并记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范爱农》回忆和悼念了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细细读来,每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和不寻常的经历。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4

朝花夕拾真实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文字优美细腻,令人无限暇尔。

鲁迅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鲁迅家境不错,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下雪时的乐趣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很少能有那种鹅毛大雪了。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上学依旧是一件无比苦恼的事。

读朝花夕拾时,我感叹现在生活的美好之余,也向往那抓麻雀,找何首乌的乐趣来了!可现在的我们,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渴望在天空中飞翔!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5

《朝花夕拾》不过是一本极薄的本子。

它是有些文言文的好的味道。

它的作者是鲁迅。

我似乎很小的时候就听闻鲁迅的大名了,相比于巴金,果然知道的更早些。可相比与巴金,我也更喜欢和了解后者些。不过两人的文笔,应该差不多,不过性格不同,时代相同的关系。

每每听闻鲁迅先生的伟大,便总念着要去读一读。

倒真的去看了,第一遍没甚感觉,只觉平淡得出奇。倒不会跟其人去说鲁迅先生如何伟大,文笔如此动人之类的话了。

不管如何,多读读总是好的。于是有读了第二遍,或许是真的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涉猎不多,依旧认为平平无奇,但掩卷一会,倒想出一些端倪来了。

本来是不懂《朝花夕拾》的题目,现在想来竟是鲁迅先生慢慢回忆少时的事,时光淌过也就磨灭了轻狂,所谓文章平平淡淡倒是觉得鲁迅先生其中还有一丝如有如无的惆怅。

不过还是不甚懂。但只觉得了原来能够写出这种文章也是不容易的了。若是自己在多少年后也这样回忆往事,可也能写出这番话来?

忆起第一次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害怕“美女蛇”倒真真是好笑了。是联系自己所浮想一下罢了。

这是略略对《朝花夕拾》有些回味,大概这些散文不过就无聊之作。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6

读着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仿佛在欣赏一幅多姿多彩的幸福画。

我读着鲁迅先生写的散文,眼前仿佛看见鲁迅小时候的活泼可爱:有时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进百草园,整天呆在院子里。他要与小花、小草、小虫子作伴,还要坐在树枝上吃野果。虽然有时会得到寿镜吾老先生的严厉的眼神,但也仍免不了孩子的淘气。

童年是美好的,是那么令人回味无穷。鲁迅以他幼年时孩子的眼光写下这本书,让我倍感亲切,是我充满了激情。

我的童年也是那么多姿多彩。我家有一个小院子,小时候,我总倚在一颗白果树上,发着呆,那时是多么自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倭瓜愿意长多大就长多大;蝴蝶随意地飞,时而从墙头飞来一对白蝴蝶,时而从花朵上飞走了一只黄蝴蝶。有时候,我还会到田里去玩,那是田里早已成为孩子的天地。大家都忙着捉泥鳅呢!赤着脚丫,踩着烂泥,别提有多高兴!童年时光,真好!

现在,我们都在为学习着想,再也不能享受那种快乐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受童年时的快乐,真好!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7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复杂。

走过求学的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朋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一起起起落落……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8

之前在语文课本上,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朝花夕拾》里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读起来特别有味道,往往读过之后就很难忘记。这次,我翻开《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细细地读着,里面的每篇文章都特别精彩,读后令我有感而发。童年是美好的,鲁迅的童年却特别精彩,每读里面的一片文章,就读出了真实的感情,犹如亲身经历着鲁迅童年里发生的每一件事。而且,我将鲁迅的同年和我的童年相对比,发现我们的童年有一些相似之处。

鲁迅童年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落,大人们必须为生活奔波。鲁迅由于做错事情,经常被长辈责备,这些都让他感到难过。我出生在平凡的家庭,爸爸妈妈必须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而辛勤工作,根本没时间陪我,在我做错事后,他们会大声责备我。

鲁迅,在文中流露出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我也希望家长理解我。这坌书中,最吸引我的一篇是《狗、猫、鼠》,鲁迅没有朋友,只有小狗、小猫、小老鼠陪他玩。文中写道,鲁迅和一只猫结仇,其实,和鲁迅忧愁的不是猫,而是他生活的那个家庭环境。读了这本书,我读懂了鲁迅的童年生活,也思考着自己的童年生活。这是一本值得一度的好书。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9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我家属于郊区,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时侯,总去那里享受着和煦的阳光,秋日里的习习微风,把那里的油菜花摘得一朵都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我和伙伴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努力得读书,因此,也不能在沉醉在儿时的天真散漫中了,少了几分亲切,少了几分自由,也少了几分对大自然的热爱。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那些琐碎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以下那个不同的年代的童年之梦,体验一下那时鲁迅的美好童年。

《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作文10

女儿在书桌上放着这本《朝花夕拾》,顺手我拿起,又再次拜读了鲁迅先生所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再读鲁迅的文章,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我看着,陷入了沉思。我喜欢在有空时回忆往事,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在迷人和晕眩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一件件永难忘怀的事情,一张张亲切、熟悉的面孔,这一切构成了我整个童年时代的回忆。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回想童年中使我整个放松了下来,将现在的一切烦恼抛之脑后,沉浸与其中。如今作为老师的我,想想自己,看看学生,是多么熟悉,此时心中燃起了一种幸福,整天与学生在一起,仿佛自己还是年轻的,充满着童趣的。许多记忆本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悄然无声地逝去,如今的确有种朝花夕拾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