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党员两优一先心得体会【精品20篇】

书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尔基也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两优一先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6337

作文

1000

党员遵章守纪心得体会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3月1日下午,金桥地税局党组及时召开局务会议:一是孙晓玲局长传达学习了市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哲民同志在市局党组中心组(扩大)理论读书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他班子成员把在党校的学习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进行了交流发言。二是就2月29日下午全体干部收看全区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视频内容进行了讨论。

会上,孙晓玲局长强调指出:一、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领会赵哲民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习惯,特别是要加强对《党章》、《条例》和《准则》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和担当精神,遵章守纪重塑底线意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二、要“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养”,始终要把区局、市局的会议精神落实到位、执行好、有结果,始终与市局党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凝心聚力,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实际工作明确目标和方向,着力在“五个方面”上下功夫,树立核心意识和大局意识,为呼市地税事业再上新台阶尽心竭力、开拓进取。三、认真领会区局视频会议精神,结合呼市地税局党组关于党风廉政工作的战略部署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从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和谐地税出发,认真落实好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检部门的监督责任,不断推进我局党风廉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正如习总书记说的:“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任何工作只要提早谋划、关注细节、严抓落实,就没有做不成做不好的。全体干部一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适应新常态、挑战新机遇、再创新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教师党员讲政治有信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学习会是目的是,按照《县委常委班子讲政治、有信念专题讨论工作安排》,重点围绕如何确保政治合格,做到对党忠诚,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以讲政治、有信念为主题进行了研讨。

一,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央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讲四有的新要求,其中,突出把讲政治、有信念作为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可以说,政治指向性鲜明、现实针对性极强,更加凸显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对党员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县委中心组成员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铁要求,对照五个必须、七个有之等重要论段,带头做到讲政治、有信念,切实为全县党员干部树立新的标杆。

二,讲政治、有信念,县委中心组成员首先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种意识。

三,其次就是要注重吃准上情、吃透下情、了解和把握外情,并善于把三情的结合点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同时,将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要求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抓好全县经济社会各项工作。

县委中心组成员要带头保持忠诚可靠,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要以此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新的契机,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过程中,积极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时刻铭记党员身份,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

要带头强化宗旨观念,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我县两个90%的实际,紧紧围绕就业增收、富民强县,持续实施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环境优、实力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

四,讲政治、有信念,关键核心就是一个信字。

全县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信不信党的宗旨理论至关重要。纵观党的革命历史,横看世界各地风云变幻,只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时刻信党爱党,进而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产生自豪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听党话、跟党走。我县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题是做合格党员、起带头作用、让群众满意,首要的就是要求全体党员深入学习思考,对照党章要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做一名让群众满意的合格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党员在线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6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吾通过在线学习对新党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创新、科学发展观若干前沿问题等相关知识和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共学完20多门课程、128学时的学习。觉得受益匪浅,感受至深。

一、“ 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习会落后” 。民间有句谚语,非常贴切的反映了学习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习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力武器,是新的形势下做好基层领导工作的重要法宝。学习能促进思维创新,思维创新促进智力发展。毛泽东主席早在50年代就曾指出:“我们现在许多同志不下苦功,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打纸牌、打麻将、跳舞这些方面,我看不好,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区委、区政府历年来都特别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干部,这次区委组织部又推出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对党员干部队伍强化学习、提高素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是在线学习解决了工学矛盾的突出问题。它突破了面对面式授课,使整个学习变得灵活便捷,完全可以利用工作的闲暇时间,打开电脑就能进入“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因此,一些零散的时间也就变成了学习充电的好机会。二是学习的针对性强,效果亦非常明显。“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利用灵活的时间和丰富的内容,提供了一个完全可以根据个人所需自主学习的平台。在完成必修篇目或选修篇目的同时,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政策与形势、党的建设、经济管理、民主法制、xx大学习、人文社科、领导艺术与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而不思考,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孔子的话很有道理。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就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为“己有”。同时良好的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为参学对象提供了极好的学习和思考的平台。一是在线学习平台促进了干部理论修养的提高。学习平台提供了针对性很强的学习篇目,为领导干部量身定做学习篇目,并以客观题进行学习考核、主观题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交流,帮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真思考和认识一些问题。二是在线学习平台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电脑、敲键盘、按鼠标、做考题、写心得的学习方式,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逐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了,文字功底加强了。

总之,吾认为“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以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党员干部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调动了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渗透到了每个人工作和生活之中,为我们每名党员干部搭建起了一个“学得快、记得牢、用得好”的现代化学习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严守纪律做合格党员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湖北省宜城市副镇长刘生涛在宜城市荣豪国际大酒店为儿子举办12岁生日宴,事前,未按规定程序履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手续,当天280人参加,收受35名管理服务对象礼金9200元。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各地方多次出台法纪条规禁止大操大办,规范宴请标准,在如此情况下作为领导干部的刘镇长为何还敢违规大操大办儿子的生日宴呢?

一方面是不把纪律和规矩当回事,心存侥幸。“未按规定程序履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手续”是典型纪律规矩松弛的产物。不把纪律和规矩当回事,不知敬畏、依然故我,生活不严格、纪律松弛,自由散漫、不守规矩,长此以往,就会愈陷愈深,踏进腐败的深渊。另一方面是金钱利益的诱惑。刘镇长不顾明文规定,胆敢以身试法,最主要的还是金钱的诱惑,对于大办宴席,往往能收到巨额礼金,在广发邀请函的情况下,下属、管理人员等很少有人不来,就算人不到礼也会到,同时,借宴席敛财,也不能定性为贪污腐败,也就让官员为所欲为了。由此可见,如此“安全”的敛财,又有几个腐败分子能拒绝这么高的诱惑呢?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经过不懈的高压反腐,“四风”现象总体上有所收敛,但重压之下花样翻新,防止反弹任务艰巨。

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破坏纪律不守规矩的现象要抓早抓小,及早预防;要真抓敢管、严抓严管;要坚持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特殊党员”。

社会监督是种最广泛、最有效的监督形式,党员干部操办宴席是一种社会行为,群众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发现违规现象,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能够有效预防、矫正、惩治党员干部的违规行为,同时强化舆论监督作用,宣传过度操办宴席的危害,引导大家合理操办宴席。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让群众念好“紧箍咒”。

作为党员干部自身必须坚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真正认识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纪律就是高压线,触则亡自身害他人;规矩就是护身符,守好则保自身兴百姓。身为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凡事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党纪条规规定了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加强自律意识和自身作风建设,自觉遵守纪律规矩,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全党人人守纪律、个个讲规矩,领导带头守纪律、率先讲规矩,必然会对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起到决定性作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能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一名基层干部的心里话:大操大办宴席是对政治纪律和规矩的蔑视,是害人害己的做法,为他人不正当竞争提供了途径,给自己权力等于金钱的暗示,使自己渐渐滑入腐败的深渊,在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两学一做对党忠诚做合格党员心得体会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一是以“四讲四有”为形象标杆。着眼财政事业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学做互进,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开局起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建功立业。

二是以“四种意识”为思想统领。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对党忠诚作为党员必须坚守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强化干事创业的高地意识;牢固树立核心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维护局党组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在政治上站稳立场、思想上辨明方向、行动上令行禁止。

三是以“六民要旨”为行为指南。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践行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之中,开展换位体验,听民声、自反省、增感情,找短板、讲体会、定举措,晒整改、促发展、作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践行四讲四有做优秀党员心得体会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为进一步加强师生党员教育学习,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22日下午,学院党委书记张静在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为参加建党95周年暨红军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学党章 党纪 党规知识竞赛的学院260余名师生党员,做了一堂题为《躬身践行“四讲四有” 做优秀合格共产党员》的专题党课。

张静就“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与我党对党员要求的历史继承和内在辩证关系做了深入阐释。张静指出,“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作为新时期党中央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与以往的合格党员标准既一脉相承,同时又是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体。“讲政治、有信念”体现了对党员的政治要求,是“四讲四有”的核心要义与根本要求;“讲规矩、有纪律”是纪律底线,是“四讲四有”的约束条件;“讲道德、有品行”给出了合格党员的道德高线,这是履行好党和人民所赋予职责的内在要求;“讲奉献,有作为”是行为要求,是“四讲四有”的最终落脚点。“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每个部分都是从“讲”到“有”,从“思”到“行”的完整环节,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知到行的辩证统一,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学以致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

张静要求学院广大师生党员躬身践行“四讲四有”,做优秀合格党员,重点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做讲政治、有信念的党员;二是要自觉尊崇党章党规,做讲规矩、有纪律的党员;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做讲道德、有品行的党员;四是要始终践行党的宗旨,做讲奉献、有作为的党员。张静还对学院教工党员同志践行“四讲四有”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树德立人,争当道德建设模范者;二要敬业爱生,争做广大学生贴心人;三要创先争优,甘为三尺讲台耕耘者;四要善于谋划,争当改革创新实干家。

张静强调指出:共产党员身份既是一份政治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义务和责任,意味着要做出更多的牺牲和奉献。希望各位师生党员同志在困难面前要敢于亮明党员身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拈轻怕重缩头缩尾,切实履行好党员义务和职责,这样才称得上“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体会2普通党员两学一做讲政治有信念心得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和崔家坝镇机关党支部其他人员一起面向鲜艳的党旗,再一次举起右手的时候,我的心情特别激动,仿佛回到了2004年6月那个火热的夏天,勾起了我成长的回忆……我家世代农民,为了让我们有出息,父母亲起早摸黑挣工分供我们兄弟读书,在我的记忆中,小学报名都是母亲送的,我们没有自己报名交过一分钱,5元的学杂费母亲用手绢包了几层。我在武汉上的大学,假期完后上学,父母亲总是扛着包把我送到集镇乘去县城的车,车开多远了,母亲还在原地站着,饱含泪水的目送着我。工作了,母亲总是叮嘱我们,要听组织的话、领导的话,听党的话。2004年,我带着父母的期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天,这种热血和激情再次在心中激荡。

重温入党誓词,就是要唤起对“入党为什么”的重新思考,始终坚定理想信念。面对党旗立下的誓言、许下的承诺,就必须用一生的时间去遵守和践行,通过不断自我反省、提炼和升华,在思想上真正入党,成为一名合格党员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事业信心的动力源泉,我想母亲在那样生活艰苦的日子供我读书,也是靠的一种长期坚守的信念。共产主义不是唾手可得、一撮而就就能实现的,要靠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奋斗。讲政治、有信念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动摇。就是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中国共产党更加团结一致,坚强有力。就是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党忠诚,无论何时何岗,都要经得起风浪的考验。

2016年是乡镇党委的换届之年,精准扶贫的关键之年,做讲政治、有信念的党员,就是要严守换届纪律,就是要按照履职尽责清单认真履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党员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心得体会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李强书记对宿迁工作的最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党校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按照市委要求决定开展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大讨论。

聚焦主题。请全体教科研人员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省委李强书记三次莅临宿迁调研以及在省“两会”期间参加宿迁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围绕“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主题,聚焦“如何确立宿迁发展新定位、如何探索发展生态经济新路子、如何聚焦富民取得新成效、如何谋求改革创新新突破”,结合全校当前科研选题进行讨论,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优秀党员细节决定成败心得体会

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培训期间阅读了胡宝林著的《细节决定成败》 ,感触颇深。全书以大 量的正反实例和至理名言为证,为我们展现了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容易被忽视而又重要的点点滴滴,深刻地揭示了“细中 见精”“小中见大”的真理。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管理,处处都体现了细节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对如何提高供销社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进行了理性思考,对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有了更深的领悟。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什么?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动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我们作为经济管理者,要认真对待每一件 经济管理过程的小事。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工作中我认为必 须把常规工作做到位,以身作则带领基层干部职工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要关注他们工作中对细节的用心。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因此,要积极倡导:花大力气做 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水桶理论"已是老生常谈。系统工作要想做好,做强,县基两级必须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系统经济工作的滑坡.因此,上级部门下达的事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不能完成没有任何解释的理由;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再上报,不要等检查出了破绽或漏洞再辩解.把小事做细了,工作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在平时工作中对下级严格要求,经常引导各科室和基层干部在管理工作中要注重细节,每做一件事都要精思熟虑,这种用心工作的作风,能对我们周围的人一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才使得我们的这个集 体,从领导到中层干部以及每位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我们单位的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局面。书中众多的例子从正反两面说明了细节能够表现整体的完美,同样也会影响和破坏整体的完美。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 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 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联系到部门管理,细节的 宝贵价值更在于它是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无法重复的.按兰色姆的说法,细节描写不要说重复,连"转述"都不行,能够 转述的只能是逻辑的东西,理论的东西. 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既能创造正效益,也会产生负效益.在经济管理部中,细节是成为经济管理质量的最有力的环节。只有细致入微地审视自己的管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才能让管理质量日臻完美。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于抓好细节来说,领导重视是关键,特别是作为中层干部,一线基层社主任则是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作所为对整个系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每个中层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责任心,管理能力对其系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层干部又是系统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系统的很多重大战略决策是靠中层干部来具体落实的,若不注重细节,只想做"大事",又怎能贯彻落实好系统的决策。中层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抓落实,抓细节.所以说我们中层干部是抓好细节的关键。细节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只有保持 这样的工作标准,才能注意到问题的细节,才能做到为使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思考细节,才不会为了细节而细节,才能使部门的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党员做好家教树好家风建好家庭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家风构成了其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他的一生。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一个知识分子,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差强人意;一对文盲父母,却可能培育出良善品德的孩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在一些学校育人一课缺失的时候,常常是父母给孩子补齐了这一课。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是很重要的一环。曾国藩常年在外,却以写家书的方式,将其淡泊名利、只求儿孙读书明事理的观点达于后辈。在今天很多人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时,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深思。也许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人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在慨叹一些不良现象时,纠结于不正之风的源与流时,正家风也应成为我们的正本清源之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尤应如此。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爱儿女,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溺爱、偏爱、错爱。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子女的位子、票子、房子,什么都肯干,拉关系、走后门、傍大款,搞权力寻租,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贪赃枉法。面对子女违法乱纪,有的还要利用权力进行干预,妨碍司法部门秉公办案。有的对子女婚事大操大办,甚至动用警车开道,耀武扬威,招摇过市,收礼敛财,影响恶劣。这些虽属个别现象,但玷污了领导干部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读来对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长子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新中国刚成立,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毛泽东力改旧习,喜事简办,将自己1945年重庆谈判时穿的大衣作为礼物送给新人,并风趣地说:你们结婚了,我很高兴。可我又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们。这件大衣送给你们俩,略表我的心意。以后岸英白天穿,晚上你们俩盖,也算我送了礼物给思齐了。

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在读大学时,有几次周末要回家,自己打电话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很严肃地告诉她:你不能再要车了。我坐车是工作需要,你给汽车库打电话不合适。回家路远不能走,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不许孩子经商。他的女儿李小林说:我爸爸要求我们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要当官,不要赚钱,更不要出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这就是我们的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儿女是父母的镜子。于党、于国、于家,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正好家风,在教育并管好子女上带好头。把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必能滋养好的作风、政风与民风,促进形成“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的政治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学习两学一做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心得体会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入梅以来,我省暴雨洪水历史罕见,“98+”特大洪水,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防汛抗旱工作是防灾减灾关键环节、保证民生的先决条件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省级领导以身示范、以上率下,各市县乡镇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把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的决策部署落实在基层、落实在一线。在从事防汛抗旱应急抢险工作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党中央领导同志包含暖意的关怀,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省防指和地方各级防指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和自身职责,靠前指挥、深入一线,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公仆意识和担当意识。这些是一个优秀党员领导干部高尚操守的具体表现,离不开自身长期的学习和坚守,更离不开《党章》的指引和教育。

坚定信仰,步调一致跟党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曾庄严地宣誓,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和信仰,不可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牺牲。”学习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技术人员,更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在这关键时刻应急抢险中,“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就是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抢护险情,以对水利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用自己的党性、心血和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品质。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作风如何关键在思想认识。《党章》使我们明白了保持优良传统,坚守党风党纪的重要意义,也促使我们形成了淡泊名利、不求回报,踏实肯干、不辞辛苦的服务意识。水利工作责任重大,防汛抗旱作为水利工作的核心,更离不开“献身、求实、负责”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指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舍弃个人利益的一种高贵品质。共产党员要懂得付出。付出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不论危难险情、困难险阻,共产党员都要第一个冲锋陷阵,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党员,应以《党章》为要,牢记使命,从思想上武装头脑,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筑牢理想信念。在思想的指引下,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要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实干求实绩,长期坚持,用于担当,为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基层党员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8月18日讯(记者 罗欣)8月16日晚上8点,市委书记毛腾飞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市委办公室综调秘三支部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三专题集中学习讨论。

学习讨论中,支部成员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道德、有品行”的有关论述,并围绕“讲道德、有品行”主题,踊跃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学习体会,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党员过支部生活,是党员的义务,十分必要。”毛腾飞说,和支部党员一起学习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有利于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人生境界。他指出,讲道德、有品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党员干部为人、做官的首要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道德、有品行”的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争当讲道德、有品行的表率。

“要牢固树立绝对忠诚的品质。”结合自身经历,毛腾飞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忠诚是最可贵的品德。党办姓党,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始终忠诚于党的信仰,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一个信念坚定的人。要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对党的事业始终追随。

“要牢固树立勤奋敬业的品性。”毛腾飞激励大家,干成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先吃苦,苦尽就会甘来。党办的全体党员干部要把每一次任务当做锻炼提升、彰显价值的宝贵机会,把个人价值的彰显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株洲的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将个人追求融入时代发展洪流,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牢固树立精益求精的品位。”毛腾飞鼓励大家,成功的人生源于对“精品”的追求,一个人有了“精品”的理念,就会有“精品”的追求,“精品”的目标,“精品”的行动,就一定会脱颖而出,成就梦想。好钢经得百锤炼,好文需得百遍磨。综调秘三支部党员干部从事的是文稿服务和参政设谋工作,一定要树立精品意识,深钻进去,肯下苦功,把每一篇文稿尽可能地写实、写精、写出彩。

“要牢固树立老实厚道的品行。”毛腾飞语重心长地说,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要始终守住底线,时时刻刻洁身自好,做到慎独慎微。要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坚决不耍小聪明、不投机取巧。

“要牢固树立成人达己的品德。”毛腾飞说,立己达人、成人达己,是一种高远的道德境界。大家目标是相同的,方向是一致的,心境也应该是相通的。越是任务繁重,越要工作齐心,互相帮助。要有“合作是缘分、多做是机会、争做是境界”的意识,在相互体谅中团结协作,在相互碰撞中产生火花,在相互扶持中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优秀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心得体会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要以常态化问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具有着关键性作用,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要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它不是一阵风,更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伟大工程,考验的是全党的政治决心,需要全党上下同心同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更要注重落细落小落实,要在突出问题导向的同时,坚持区分层次,做到有的放矢,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稳步推进,确保切切实实遏制和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主体责任,从严落实好问责制度。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责任所在。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取决于落实党委党建主体责任的情况。在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座谈会上,王岐山书记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言简意赅地、明确地诠释了权责的内涵及辩证关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有权力必然会有责任。有些地方政府一门心思关注GDP,关心硬指标,对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疲软,这些问题不是小事,长此以往会恶化政治生态,损害党的形象。党委书记要牢记职责,以上率下,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做到“一岗双责”,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形成人人有责、事事尽责、层层传导的局面。

从严问责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纸老虎,必须逗真碰硬,才能让威慑持续发力。问责是为了更好地让责任主体明晰权与责,懂得“责任和权力是相互的,权力有多大”,知道“责任和担当是相联的”,知道是干什么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怎样干才能干好。问责的目的并不单纯是处罚,而是为了以此为戒,惩前毖后,最终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如果对于失职失责行为任之不管,或者从轻发落,实则是变相纵容,政策条例被沦陷为一纸空文。

问责条例的出台,为相关职能部门抓制度建设以及执行指明了方向,失责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从严问责才能让条例落地有声,让铁规发力,从而成为管党治党的利器,助推风清气正政治环境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党员实事求是闯新路心得体会

全文共 16869 字

+ 加入清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由毛泽东同志创立,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是党的思想路线,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精髓和灵魂。

一、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坚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结果。

实事求是是事业创新的前提,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已经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中国的革命事业就沿着正确的方向取得辉煌的胜利,什么时候不坚持实事求是,中国的革命事业就经历失败和挫折。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践的革命道路。早在大革命时期,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他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1926年1月)、《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等有关农民问题的论著,开始关注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927年5月,他就提出“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坚决与敌人作斗争,武装保卫革命。”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力主向敌人统治最薄弱的地方进军,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鉴于起义部队军阀主义习气和农民自由散漫作风严重的现状,创立了把支部建在连队的“党指挥枪”的制度;从1927年11月始,为了解边界的情况,毛泽东以主要精力从事宁冈、永新两县的社会调查,并且要求干部战士都动手做调查研究工作,每到一地就要了解那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情况,并把了解的情况逐级汇报上来,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事实素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①]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中国革命正处于历史的低潮,中国革命究竟应该怎么进行,亟待中国共产党人回答。然而,就党的整体来说,思想还束缚在以城市起义为中心夺取全国政权的俄国革命模式中,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未能正确回答这一根本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实践中,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气概,经过艰难的摸索和创新,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正确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

1、实践创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建立了强大的反革命统治,如中国共产党再以仅有的一点弱小武装力量同敌人在中心城市拼“血本”,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毛泽东敏锐地抓住这一实际,大胆突破十月革命的模式,独辟蹊径,引兵井冈,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井冈山道路。

如何建立农村根据地,书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现实中也没有样板可资借鉴,而只能靠自己的独创去解决。毛泽东提出了井冈山道路的基本点:

第一,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他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而且这种武装斗争是长期的,以军队为组织形式,党应有自己的军队。

第二,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毛泽东谙熟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实际情况,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革命问题。只有实行土地革命,中国革命才能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1928年12月,由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宣告诞生,土地革命路线由此逐渐走向成熟。

第三,以农村根据地为根本依托。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针对当时党和红军存在的一种热衷于走州过府、大块吃肉、轻视建立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的“流寇”主义思潮,毛泽东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②]1927年11月28日,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湖南茶陵召开了第一次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而中央在秋收起义之前是不同意毛泽东建立苏维埃的主张!此后,毛泽东在遂川和宁冈先后于1928年1月和2月成立了遂川县人民委员会和宁冈县人民委员会。为了统一湘赣边界各县红色政权的领导,1928年6月成立了辖茶陵、遂川、宁冈、永新、酃县、莲花六个县的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由毛泽东、袁文才[③]担任主席和副主席。

2、理论创新: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同时,还对井冈山斗争实践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其理论创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提出了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明确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党和红军如果没有这种“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就没有“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的观念”,也就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当然也就谈不上取得夺取全国政权的胜利了。可见,毛泽东身在井冈山,但他不局限于井冈山,而是放眼全中国,把井冈山的红色区域视为全国政权的战略基地和胜利起点,为最终形成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建设与游击战术思想。毛泽东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和党代表制度,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规定了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实行了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的建军原则和民主制度,提出了正确对待俘虏和投诚白军的政策。他还同朱德一起,创造并提出了著名的游击战“十六字诀”。至此,毛泽东军事思想已见雏形。

(3)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思想和政策。毛泽东在井冈山初期就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主要是“实行土地革命”的思想。在1928年5月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上,又提出了“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的方针,

掀起了湘赣边界土地革命的风暴。同年底,又制定了我党历史上第一部法律——《井冈山土地法》。尽管该土地法不尽完善,但它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法律创制的先河,对以后的中国革命斗争和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意义深远。

(4)提出了关于根据地的思想。以毛泽东为首的边界党,总结和概括了一整套根据地建设的政策和策略。其主要内容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营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

(5)提出了关于农村环境下党的建设的思想。鉴于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家族化,“土籍的党、客籍的枪”的矛盾日益激烈等现实状况,毛泽东和边界特委在1928年两次边界党的代表大会上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并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整党运动——九月“洗党”。尤为重要的是,毛泽东还第一次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他明确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④]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选择,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同样是坚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结果。、

二、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实事求是”一语,原出自班固所撰《汉书》。据记载:“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对此作了注释,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是说研究学问要注意掌握事实根据,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这就是说,当时“实事求是”只是指一种求实的学风。我们今天所讲的“实事求是”,则是指毛泽东同志借用“实事求是”这一民族化、中国化的语言,赋予它新意。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1页)“实事求是”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所作的简明概括,是指作为毛泽东思想根本点、毛泽东思想灵魂中最基本的原则。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运用,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对实事求是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

1941年12月,毛泽东同志还为当时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作为校训。至今, “实事求是”四个红色大字嵌刻在花岗岩的石碑上,竖立在中央党校的大礼堂正前方,以时刻告诫来中央党校学习的每一位学员。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在强调实事求是的时候指出:“我们要在党内发动一个启蒙运动,使我们同志的精神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蒙蔽中间解放出来”。延安整风运

动,本身就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是,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在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种概括,这是从邓小平同志开始的。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是没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而不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针对有人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倾向,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内涵作了科学阐述。他说:“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认为思想解放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⑤]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以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光辉结晶。了解党的思想路线不断发展的过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党的思想路线本身既是一脉相承同时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中国革命是在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中进行的,如何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极为复杂和特殊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们党流血牺牲取得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最早认识到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指出,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他提出,必须洗刷唯心精神,注重实际调查,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在这里,他就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高度,提出了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与主观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新阐发,概述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强调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经毛泽东同志这种唯物而辩证的阐释之后,“实事求是”成为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新的科学概括。这条思想路线的确立,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高度统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其理论成果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毛泽东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内在地包含了坚持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强调: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大课题。所以,毛泽东同志强调: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他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时期,唯心主义泛滥,形而上学猖獗,党的思想路线得而复失。1976年10月,我们党粉碎了 “四人帮”,1977年重新复出工作的邓小平同志,不顾个人的处境和安危,把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摆在了最优先的地位。他尖锐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并领导了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动了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领导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并提,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表述。他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他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于解放思想的深远历史意义,标志着全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要解放思想,就必须与时俱进。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他认为,“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新判断,初步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丰富和发展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1997年,为了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全国的指导地位,江泽民同志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提出

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他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2000年,针对我国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江泽民同志又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推进创新。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现在,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又提出推进创新,必须做到“三个解放出来”。他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2002年4月,江泽民同志又强调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勤于思考,深入实际,继续研究和努力回答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新的实践、新的发展及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指导。

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发展是当代实际的主题,国际精整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俱进。为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持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持革除。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nb

sp;要做到实事求是,一要有认识真理的智慧,二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有认识真理的智慧,而没有坚持真理、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坐牢、不怕离婚的勇气,同样难于做到实事求是。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今天,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三、实事求是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是实事求是的要求和结果。

一个伟大的政党,需要伟大的理论武装。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思想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党永葆生机的根本条件。在党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时期是这样,在党执掌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许多极其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不断创新的鲜明特点。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历尽艰辛、奋斗不止的发展进程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来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为人们辩证地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立场、基本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本身蕴藏着一种追求真理、服从真理、为实现真理而修正错误、勇往直前的无穷动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头活水。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典范。对于自己创立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他们不但是这样要求的,而且本人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理论的。他们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修正那些过时的结论和观点。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的187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液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895年,在恩格斯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在回顾自己和马克思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所持的立场时还指出,他们曾经认为,“伟大的决战已经开始,这个决战将在很长的和充满变化的革命时期中进行到底,而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但历史表明,“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

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列宁没有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欧北美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动并同时取得胜利的观点,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的理论,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⑥]

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实践并用来指导实践的科学,它的发展最基本的依据就在于实践。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党的发展壮大,党所领导的事业的兴旺发达,是与它所在的国家的具体情况密切相关的。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形成具体指导党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发展的正确的思想理论,也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在俄国的具体国情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形成的。不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中看,我们都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马克思主义和具体实践的结合,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事业的发展;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僵化了,党自身的生机也就停止了。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2、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八十多年来虽然历经千难万险、坎坷曲折,但这一点从未动摇过。党之所以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是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事业,如果没有一种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并武装广大党员,我们就很难将这种事业变成千百万人自觉的行动,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同时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把这一理论推向前进。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反复强调的:“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历史事实一再说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党的事业胜利的必要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责任;也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党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自身并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任何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都无法满足党在发展中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站在时代发展前列推动历史前进,必须从发展着的社会历史实际出发不断进行思想理论上的创新。从这样一个角度看问题,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是内在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

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组织无产阶级为这一目标而奋斗。然而,中国的国情既不同于十月革命时的俄国,更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时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度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依靠什么样的力量,走什么样的道路,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等等,马克思、列宁都没有具体论述。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马克思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针对那里的情况提出的具体理论,照搬列宁在俄国革命过程中针对那里的情况提出的具体理论,无异于放弃中国革命。在建党初期和20世纪30年代,在党内出现的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右的和“左”的错误,其思想根源都在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正是在总结这些教训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的同志根据中国的实际来办,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建了“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井冈山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标志。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毛泽东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的方法,精辟地概括为实事求是。正是遵循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领导我们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提出了合乎中国实际的党的建设理论和合乎中国革命实际要求的一系列方针与战略原则,在中国这个农民成分占多数的国家里,成功地建设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当中国共产党走上执政地位并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时,同样的问题又一次摆在党的面前。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都没有现成答案。马克思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预见了未来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的一些具体问题给予了预见性的回答。列宁则从当时俄国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但是,不管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不可能对中国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提出具体的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像中国的革命道路一样,要靠中国共产党来探索。所以,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并领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毛泽东同志就领导党开始进行艰辛的探索。这种艰辛探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出现的失误,使我们党变得更加聪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解放思想,破除迷信,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说明这条道路的正确和强大的生命力。

3、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必要前提

实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党的思想理论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随着整个世界的发展和国内情况的变化,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和面临的任务还在继续发生新的变化。不断适应实践的发展,继续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创新,这是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必要前提。

只有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才能保证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要以自己的执政行为,银铃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而思想理论的创新,不仅是一个政党是否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政党能否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条件。时代发展,意味着我们面临的环境和任务的变化,意味着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变化。今天我们所遇到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等,都是前人所未曾遇到过的。这些时代特征,必然引起人类生存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一个在这种新的时代条件下执政的党,能否敏锐地觉察到这些变化,深刻地认识这些变化,认真地研究这些变化给我们提出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应对思路和办法,直接关系到党自身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假如不能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指导党的工作,被历史无情淘汰的结局谁也无法避免。

只有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党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是一个战斗的集体,科学的思想理论是指导这个集体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一面旗帜。党要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要保证这面旗帜有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和导向力。思想理论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和导向力源于实践。只有合乎实践要求的理论,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标;只有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标的理论,才能为人们所自觉自愿地接受;只有在这种理论旗帜下形成的人们认识和实践的一致性,才真正具有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就曾有过多次借助外在的权威把不正确的理论强加于全党的形象,历史也证明了这样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党要团结、要统一、要进步、要发展,就必须有为实践所证明、为全党所接受的正确的思想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甚至党自身也瓦解了;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却大大地发展了。究其原因,根本的一条就在于我们党有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深刻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需要。这面旗帜得到了全党的衷心拥护,并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在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胜利前进。在历史迈进新世纪的关键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情况的新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从而为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⑦]

四、正确把握理论创新过程中的若干关系。

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努力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又要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以下若干问题。

第一,正确把握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关系。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创新以及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理论创新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活动,绝不是随心所欲的糊思臆想。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守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使理论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取得预期的成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以及整个意识形态的成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以及

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以及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创新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和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是一个基本原则,丝毫不能含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如果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在这个问题上,前苏联共产党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他们曾因坚持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形势,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胜利。后来则逐步偏离了列宁主义轨道,盲目改革,变“改革”为“改向”,公开反对和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全部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处于极端的状态中,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解体。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需要的是富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马克思主义,而绝不是僵死的、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要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积极作用,首先,必须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宽广的胸怀,正确看待一切新涌现的思想、经验、成果,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综合,及时地吸纳借鉴,使马克思主义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其次,必须具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既不是丢掉老祖宗去标新立异,也不是不顾情况的发展变化,躺在老祖宗的个别论断上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是要在不丢掉老祖宗的同时,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来。

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第二,正确把握理论创新中的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理论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是对原有理论的超越;理论创新又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对原有理论的扬弃。理论创新的天地是广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认识原则、解释模式和观察视野的创新,即方法论创新或思维方式创新;可以是创立新的原理、新的体系或新的学派,即构建原创性理论;可以是对前人提出的个别论断、原理,作出新的修正、补充,得出新的见解、论点;也可以是对前人科学的思想理论进行梳理,使其系统化,例如对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总结概括;还可以是重新发现前人提出的某些有价值的原则和观点,使其发扬光大。例如“实事求是”,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成果,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把它发觉出来,赋予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阐释,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上述理论创新的多样性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限于现成的结论,努力寻求突破,实现对原有理论的飞跃。

但是,任何理论创新都不可能同原有理论割断联系、无根无源,或对原有理论全盘否定、推倒重来,而是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对原有理论作出批判性的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向来承认,它是从历史发展过来的,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三大来源。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马克

思主义同属于一个科学体系,都有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立场、方法和共同的理论品格,这就决定了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大道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5月《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谈话中说:“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来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在一个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革命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又提出了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突出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鉴定了基础。

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不丢老祖宗又讲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有科学根据的新话,这是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极为可贵的理论风格。

我们说邓小平理论的新境界、新阶段,根本的标志是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过去也提出和回答过,但是不系统,有些回答还不正确,现在系统地正确回答了。

马克思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革命的、批判的,这种批判当然也包括自我批判。正是借助于批判与自我批判,使马克思主义在原有理论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大道,善于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加以比较借鉴,不断批判地吸收世界一切有益的、优秀的成果,充实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实行自我批判,对自己原有理论中不科学的部分加以纠正,陈旧的部分加以更新,促进了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没有丢掉“老祖宗”,另一方面又讲了“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体现了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原有理论的扬弃,真正做到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第三,正确把握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

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理论创新离不开实践,要注重同实践中发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理论创新要注重把实践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并经受实践创新的检验。创新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密切相连的两个方面。从理论创新看,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社会实践,理论创新如果离开了实践就难以成功,也毫无意义。这是因为,首先,理论创新要来自实践。理论创新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推动理论发展,而不是用现有的原理去图解实践,企图从本本中寻求答案。其次,理论创新要紧跟实践发展。相对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来说,理论总是有自身局限、滞后的一面。人们只有时刻关注变化着的实践呈现出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实践活动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概括,才能在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实践活动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概括,才能在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新经验,揭示新规律。再次,理论创新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只有回到社会实践中,才能检验其真理性。当理论创新成果的某些方面与实践不相符时,应该对其进行补充、修改乃至摒弃,使理论创新更加符合实际、符合真理。[⑧]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1927年8月到1929年间,党领导的城市和农村的大小起义近百次,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受传统的“城市中心论”的影响,那时的起义,无论是在城市发动的,还是在农村举行的,大都是以攻占城市为目标的。毛泽东在1927年领导的秋收起义开始时也以攻取长沙为目标,结果失败了。由于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有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和八七会议后就有“上山”的考虑,他从实际出发,果断地作出了向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井冈山地区进军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怎么才能巩固和发展?这不仅是个尖锐的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请教,善于不断总结经验,从理论上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和土地革命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的开辟和新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党员干部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全文共 3621 字

+ 加入清单

深入考察我们党自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实践可以看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聚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着力破解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而提出的治国理政重大战略布局。这一重大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为我们党长期科学有效地治国理政明确了基本遵循和战略指引。

“四个全面”具有巨大理论力量和实践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扎实推进,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彰显,党心军心民心更加凝聚团结。这充分表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巨大理论力量和实践价值。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具现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力奋斗的过程。当前,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更加明晰、任务更加具体、要求更加紧迫。在这一关键节点跑好历史的接力赛,最为现实的就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针对如何顺应人民期待、稳步实现中国梦而提出的顶层设计。这一顶层设计充满辩证思维,极具战略眼光,不是单兵突进式的工作部署,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为引领,把一切重要工作都放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大框架下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这样就可以使各项战略举措和工作部署避免顾此失彼、相互掣肘,释放出集成与倍增的威力,使实现中国梦的各项目标要求更具现实基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更加坚定。毋庸讳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起点,对于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国内国外思想舆论界存在这样那样的议论,其中一些议论要么危言耸听地放大我们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么脱离中国实际提出一些明显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超越发展阶段的“政见”。我们不能无视这些议论对一些党员干部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的消极影响。习近平同志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方面包含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坚定自信与政治定力,其指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包含有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定力,表明我们党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我国总体形势很好但仍面临各种需要加以规避的“陷阱”都有清醒认识。牢牢把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包含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广大党员干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就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各种议论所困,不为各种干扰所惑。

“四个全面”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科学把握其内在逻辑关系。

正确认识“四个全面”各自在党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和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它汇集了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期待与厚望,体现了我们党继往开来的责任担当,在党治国理政战略布局中具有龙头和引领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改革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和动力,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面向未来,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新实践中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使我们党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就是要坚持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真正实现立法科学、司法公正、执法有序、普法有效。全面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地位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来自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要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审视自己,从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正确认识“四个全面”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和具体指标,都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者紧密相关,呈现“一个目标三个帮”的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是第一要义和硬道理,但如果缺乏协调配套的改革动力,缺乏依法有序的经济社会治理,没有团结有力的执政党领导,我国发展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来推进;需要全面依法治国,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引领,特别是要围绕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的紧迫课题来立法和执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要针对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以及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出台配套改革举措;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着眼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面从严治党科学化水平;需要与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使全面从严治党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这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个全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我们贯彻“四个全面”而出台战略举措、作出工作部署必须坚持系统、整体和辩证思维,注重增强各项战略举措之间、各项工作部署之间的协同性、配套性、耦合性,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有效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

习近平同志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切实有效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需要遵循以下基本路径。

不断增强治国理政的各项本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我们做好方方面面工作的本领提出了新要求。领导干部尤其要增强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增强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经典著作,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要动一些行业、部门和群体的“利益奶酪”,而且涉及如何统筹和平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可能四平八稳、顺顺当当,而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是持久进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斗争。当前,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金融失序、财政危机、失业率高、经济停滞或低增长、贫富对立等问题突出,因而全球资源战、货币战、科技战等博弈复杂而激烈。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30多年后进入稳中求进的新常态,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我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努力打好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打造新引擎、改造升级传统引擎的攻坚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必须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举措,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持久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反腐败事关党和政府生死存亡,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虽然党中央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但目前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党必须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在着力化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危险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洁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持久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意识形态斗争。价值观是各项工作的先导和灵魂。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不搞无谓争论,但如果牵涉到大是大非问题,牵涉到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就决不能左顾右盼,更不能退避三舍,而要敢于站在风口浪尖进行博弈。面对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要及时进行研判和区分,针对认识模糊、思想方法、政治立场等不同问题,深入细致、依法依规做好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党员学习讲奉献有作为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机关党员的党员意识,号召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讲奉献、有作为,7月1日,漯河市史志档案局举办了“讲奉献 有作为 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主题道德讲堂。局机关、市档案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

本期道德讲堂分为“会前一刻钟”“表彰先进”“讲身边先进事迹”“讲党课”“主题警示教育专题讨论”五个环节。

讲堂开始前,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会前一刻钟”——学党章党纪纪录片,共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接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兆强宣读了《中共漯河市史志档案局党组关于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对三个党支部涌现出的12名优秀共产党员、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

局机关支部杨新红、馆支部谢冰、闫俊丽作为先进代表发言,以身边人的先进事迹教育党员。杨新红讲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两学一做’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坚守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践行共产党员的义务和使命,为漯河的史志档案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冰动情地讲到,“我是1995年11月到档案馆工作的,至今已有21个年头。期间,先后从事文印、计算机输入、文书处理、档案整理、库房管理、著录、志书编纂、档案接收及编研等工作,在局、馆多个科室工作过,从双十年华的青春无敌,到四十不惑的人生中年,可以说,我把整个青春奉献给了档案事业。”她讲到,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传承史志档案人勇于吃苦、乐于奉献、敢于拼搏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自我加压、脚踏实地,为史志档案工作取得更大成就作出自己的贡献!闫俊丽讲到,作为档案战线一名普通党员,要做党性强、觉悟高,理想信念坚定的模范;牢记根本宗旨,做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模范;增强纪律观念,做严守党纪党规的模范;增强业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做精通业务工作的模范;增强道德素质,做文明的模范。

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英才以《讲奉献 有作为 做合格共产党员》为题为全体党员上党课。王局长围绕“责任担当是共产党员的基本素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为什么要强调责任担当;如何在实践中落实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三个方面,列举正反方面大量鲜活的实例,诠释了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担当的共产党员。

最后,在全体县级党员干部中开展专题研讨,开展“主题警示教育”讨论,认真汲取“杨国志、张军佑涉嫌严重违纪、接收组织调查”的深刻教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守住纪律“底线”,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研讨中增强自律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党员参加万堂党课进基层心得体会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为更好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做好基层党务干部培训,芜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庆启顺亲自为全县130余名机关党支部书记上党课。为全县开展“万堂党课下基层”活动开好头、起好步。

庆启顺同志以《认真学习党章、维护党章权威》为题,从增强党章意识、党章的地位和作用、党章的历史传承、党章的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强化党章效力维护党章权威等五个方面,引经据典、结合实际、举例分析、深刻阐述。

庆部长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总规矩、总的行为规范,是党的根本大法。党章对外展现党的形象、对内凝聚党的力量。党章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立体的过程,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实践风格。学习党章也要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立体的过程,学习党章不能一劳永逸。

庆部长要求,学习党章要做到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知其然;还要融会贯通,知其所以然。要逐字逐句通读党章,重点把握党的性质、党的纲领与路线、党的指导思想、党员义务和权利、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干部、党的纪律等内容。

庆部长强调,要增强党章意识。把学党章作为“两学一做”之首,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要做合格党员,学习党章都是第一位的要求,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水平,决定着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水平,决定着全党全面从严治党水平。学习党章,不仅入党时要学,入党后还要常学常新,“将党章作为党员守则,长放在案头”。

庆部长强调,党章的效力不仅停留在文件层面,还要深入到党的组织生活中。强化党章效力,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严格遵守党章,履行党员的权利义务,维护党章,违背制度不做追究,就会产生破窗效应。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践行党章、带头尊崇党章。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切实负起学习贯彻党章的政治责任,将其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好学习教育、制度建设和检查督导。

近期,全县还将举办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将领导干部上党课覆盖到所有基层党组织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践行四讲四有做合格党员心得体会

全文共 2585 字

+ 加入清单

6月2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为党员干部讲党课。河北日报记者 郭 昭摄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 者苏励、四建磊、周远)6月23日上午,河北省举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以《践行“四讲四有”、争做合格党 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为题讲党课。他强调,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章党规,进一步增强“四个意 识”,以李保国等先进人物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践行“四讲四有”,争做合格党员,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深入开展,为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省委副书记赵勇主持会议。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党员领导干部,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其他省级党员干部;省长助理出席会议。

赵克志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为深化党内教育作出的又一重要部署,是推动管党治党向 基层延伸、打牢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抓手,是决胜“十三五”、全面建小康的重要保证。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组织 谋划到位,工作举措务实,推进落实迅速。但也要看到,学习教育活动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针对问题改”的重点,引起 重视,自警自省,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赵克志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为途径,“做”为目标。“学”得好不好,最终要用“做”的行动来检验。建党95年以来,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员有不同的标准要求,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鲜明历史内涵和时代特点的先进典型。在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下,合格党员的标准就是“四讲四有”,即:讲政治、 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我省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李保国就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合格共产党员的典范。我们要认真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刘云山等中央领导的要求,在“两学一做”中把李保国同志作为新时期合格党员一面鲜亮的镜子,认真学 习他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学习他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为民爱民的百姓情怀、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努力做“四讲四有”的合格 党员。

赵克志强调,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学习党章党规,确立规矩方圆。把学习党章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 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联系党员义务权利和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 际,联系党的纪律规矩和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际,不断拓展学习的广度,不断深化学习的实效。要学习系列讲话,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领会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河北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一项核心要求、基础工作、政治责任,切实增强学习领会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推动总书记讲话精神在河北落地生根、见到实效。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合格形象。每一名党员都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赵克志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端正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对待事业、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 己。只有心里装着群众,始终保持为民造福的初心,才能凡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才能创造百姓期盼的业绩,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要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要回答好权力从哪里来、为谁使用权力、怎样使用权力的问题,时刻牢记权力源于党和人民,权力只能为人民服 务,时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重要的责任,呕心沥血、克己奉公。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要自觉学习先进典型,把工作当事业、把事 业当追求,始终将自己的心思、精力、才干集中到干事创业中,殚精竭虑做好工作。

赵克志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全面深入地学习领会新发展理念,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引领发展的全过程,切实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促进科学决策的指导思想、评判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推动改革发展的“指挥棒”,让新发展理念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 动和生动实践。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把去产能作为牛鼻子、作为当务之急来抓,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真正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使我省的经济结构更优、产业水平更高、全要素生产率更高。要加快补齐信息化和科技创新短板,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 一生产力的思想,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河北特点的创新发展之路。要认真落实中央要 求,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做信息产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自觉参与者。

赵克志强调,要不怕困难勇于担当,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履职尽责的责任心、勇于作为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正做到责任上身、 工作上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深入推进省级机关作风整顿,进一步聚焦重点部门和突出问题,特别是突出抓好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再造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社会监督等工作。市县乡也要紧紧跟上,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研究谋划,精心组织安排,把作风整顿活动深入开展起来。只要全省党员干部都能做到眼里有事、心里想事、手里抓事,就会在燕赵大地形成一股干事创业的强大势能,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崭新局面。

会议采取广电网络视频形式召开。在省会河北会堂主会场参加会议的还有:省直各单位副厅级以上党员干部,驻石省委管理领导人员企业、省属本科院校、中直驻冀单位主要负责人,省直各单位部分处级党员干部。各设区市、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普通党员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有品行,这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正气”。党的肌体的细胞就是一个个党员组成,细胞健康,才有肌体的健康。要永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员必须从根本上做到知耻明礼、为民务实清廉。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具备高尚道德修养、有着远大理想的党员组成的政治集团,绝不容许那些道德败坏、生活腐化、骄奢淫逸、素质低下的乌合之众混入党内。

讲道德品行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品德是最难下的定义,但它却是人生中最具影响而重要的东西。一个人的品德不应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良好的品德,能够营造扶正祛邪的浓厚氛围。弟子规一书中讲到:见人善、即思齐,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意思是说:见别人做好事时要向他学习,要多做好事,多学习知识,当自己学的知识不如别人时,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做为一名党员干部,一言一行,举足轻重;对于机关干部来说,品行是一条底线,没有好的品行就没有做一名好干部的资格。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有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不要认为好事小不去做,不要认为坏事小而侥幸去做。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习惯,这对保持优良的党风、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和开创党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我们应在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道德修养上下功夫。首先要常怀知恩感恩之心。知恩与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的体现。我们的成长进步,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组织给予的培养、同志们给予的帮助和家庭给予的支持。我们要感恩社会、感恩组织,因为在工作中没有组织提供的“舞台”,我们不会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我们还要感恩同志,感恩家人,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大家在一起共事这是缘分,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其次,我们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马顿曾经说过“惟有品德,可以开成功之门,收成功之果”。品德的形成不在一朝一夕,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当今世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我们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摆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要把学习作为为政之本,通过学习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要把学习作为品德之梯,通过学习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要把学习作为才能之源,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新事物、新经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学习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我作为一名卫生计生战线上的党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委党组组织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为基层着想、多为老百姓办事,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奉献、守纪律的好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党员学习7.1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上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暨“两学一做”“讲政治 有信念”专题研讨会,交流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两学一做”“讲政治 有信念”学习体会。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都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重要内容,结合实际,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强化落实,持续用力扎实推进学习教育活动。

市委书记盛秋平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明确提出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视野开阔、气势恢宏,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对全体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必须贯穿于“两学一做”全过程的要求。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要“不忘初心”,也就是我们共产党员要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铭记入党时的誓言、不忘入党时的承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的标准和要求,也是把“讲政治、有信念”作为合格党员的首要标准。全市各级党组织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都要认真学习领会“不忘初心”的要求,结合义乌革命先辈榜样,加强党员“讲政治、有信念”方面的学习教育,进一步明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信仰上的忠实实践者。

会议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本目的和要求在于更好地结合义乌实际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充分发扬义乌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闯关夺隘、攻城拔寨,全力推进各项改革,确保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三季度出成果,其他各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做好市场繁荣、工业提升、招商选资、城市建设、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各项经济指标争先进位;要紧紧围绕G20峰会安保维稳工作,深化出租房屋管理,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重点物品管控,构筑峰会安保铜墙铁壁,守牢社会和谐稳定底线;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特别要严肃换届纪律,抓好换届风气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不忘初心永葆党员常青心得体会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常青花园社区数千名党员,以践行“党员常青”,成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代表,激励着全市广大党员为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奉献。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员生命中庄严庄重的选择和决定。这意味着对一种信仰的选择,这个信仰,就是95年前党的缔造者们为什么而出发的初心,就是95年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意味着一种无所保留的交付,把自己的全部生命交给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除此而外,别无个人私利。

党员常青,是信仰的常青,无论处在什么年代,无论岁月如何流逝,都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永远保持的状态。无数人生选择可以进退,身为共产党员却是关乎信仰的选择,理想信念确立了一个党员安身立命的基础。信仰常青,就是一辈子时时刻刻不忘党为什么而出发,以党的奋斗为奋斗,党的目标为目标;就是时刻不忘自己入党时的澎湃激情和庄严宣誓,用一辈子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去完成。

每一位党员,职业状态有岗位分工的不同,身体状态有在职退休的区别,但党员身份和信仰信念不存在差别,退休后在社区积极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确保每一位乘客每一公里的安全,为国计民生而操心操劳,都是永葆先进、永不褪色的信仰和追求的体现,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不忘初心,信仰常青,每一位党员都时时擦拭信仰之镜,使之永远明亮,提醒自己,鉴照他人,“党员常青”蔚然成风,党就会拥有继续前进的最强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