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眼中的屈原作文(精选20篇)

导语: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780

作文

268

屈原观后感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平的议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你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和天地共存。

用尽力气,抹不去你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膀,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想当年,你是多么的精明强干。你是多么的能言善辩,你又是多么的明子制乱。现在你却安静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旁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语妒君子之才,于是你,被疏远了。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魂。你赋《离骚》,写下了内心的困苦和悲愤;亦余心之所善兮,谣琢谓余以善淫。是的,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一败涂地。

风,还是很寂寞,在云中翻过的是月的清波。

你正直前行,你竭尽忠智!但你终日被诽,你心里怎能无怨无悔呢?

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为伴。这一天你站在汨罗江口,颜色憔悴,面容枯槁。就连渔夫也能看出你心中的那股不平之气。当他问你为何出现在此时,你终于道出了心中的不快: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宁愿“赴长流而莽于江鱼腹中”,也不愿以皓皓白云,而蒙世之温。

这就是你,今大地为之自豪的脊梁。

你,就在这一年,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你对朝廷的怨恨,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匆匆地去?

沉沦的光明中烁烁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一首不朽的诗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魂。你赋《离骚》,写下了内心的困苦和悲愤;亦余心之所善兮,谣琢谓余以善淫。是的,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一败涂地。

风,还是很寂寞,在云中翻过的是月的清波。

你正直前行,你竭尽忠智!但你终日被诽,你心里怎能无怨无悔呢?

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为伴。这一天你站在汨罗江口,颜色憔悴,面容枯槁。就连渔夫也能看出你心中的那股不平之气。当他问你为何出现在此时,你终于道出了心中的不快: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宁愿“赴长流而莽于江鱼腹中”,也不愿以皓皓白云,而蒙世之温。

这就是你,今大地为之自豪的脊梁。

你,就在这一年,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你对朝廷的怨恨,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匆匆地去?

沉沦的光明中烁烁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一首不朽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和屈原有个约会700字作文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电脑屏幕上显示:赴楚国的航班即将起飞,请各位游客作好准备……

我按下“READY”键,来到国际返古旅行社,当按下“START”键后,我已坐在起飞舱中,旁边都是一同前往楚国的游客。这次旅行,我约了楚国大夫屈原

几乎是在一瞬之间,起飞舱便已着陆,我按定位仪的指示找到了屈原。

他独立江畔,举目远眺,眼里写满了万般的痛苦又似乎充溢着些许希望。江风,不停地刮着,拂动着屈原的长袍,吹乱了他的头发,一如他现在繁杂的思绪和解不开的心结。风中,他显得那样单薄无力。

“您好!”我走上前去热情地与屈原打招呼。

屈原转过身来,脸上深深的皱纹刻画出为楚国操劳的痕迹。他笑了,温文地轻语:“你来了。”

我点点头:“我一直都很敬仰您,您的诗歌,您的人品,我拜读过您的《离骚》。”

“《离骚》?哈哈哈——”屈原仰天长笑,笑声回荡在半空,显得那么凄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唉!”

“大夫,您为什么要叹息呢?”

“忠言逆耳,奸臣当道,君主昏庸,驱逐流放,难道楚国的气数就这么尽了?”

从屈子的眼中,我既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烈火,也发现了一滩无情扑向烈火的浑浊的水流。大夫,为了楚国,您付出的太多太多。

“您知道吗?后人写过一部有关于您的话剧,十分精彩。”

“戏剧?我?无论怎样精彩,那都是用血和泪浇灌的。自己的流芳百世,换得了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吗?亡国之痛,何其不堪!”

“您为何不独自寻找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地度过下半辈子呢?”我傻傻地问。

“不忍哪!不忍看到楚国的覆灭,不忍看到举国百姓颠沛流离。”

“你真伟大!”

“我很无能……”

旅行时间渐近,当我回转身时,赫然看到江边立着的石刻“汩罗江”碑。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一道优美的弧线完成了一场传世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屈原的故事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追捕了回去,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

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

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

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节气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给屈原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奔腾的汨罗江,卷着翻腾的大浪,怒吼着,咆哮着,带着伤心,愤恨以及深深的爱,滚滚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

这汨罗江,就是你当年葬身之地。老奸巨滑的奸臣陷害了你,昏庸无能的楚王赶走了你,腐败的朝廷,沦陷的国家,最后灭亡了。一切的一切,都让你伤痛不已。亡国的无限悲楚,无奈及对国家人民深深的爱,交织在一起,纠缠着,盘绕着,成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

悲痛欲绝的你来到了汨罗江,猛烈的狂风,呼啸着,江水波涛汹涌,猛烈的风推起一道道大幕布,翻腾着,撕打在一起,纠缠在一起,也为你感到伤痛无奈。

你迈着沉重的脚步,望和那奔腾的江水,心情也跟着起伏波动,你抬头仰望黑色的天空,悲哀地叹息着,百感交集,于是,你从容地走向那片沸腾中……

心,就在那一瞬间挣脱了,解放了,脱离了吗?

不!在那一刹那,复杂的心还在惦记着祖国和人民的未来!还包含着无数的深深的爱。

你针一样笔直地落如水中,水,翻腾得更厉害;风,咆哮得更可怕……

你就这样走了,永远地走了,带着无奈悲痛及对人民的爱走了,只留下那不死的灵魂,久久地在那里徘徊着……

江水,依旧嘶吼着,交织着你那溢出来的爱,带着它,永远地带着它,流向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屈原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我觉得这本书给我的心得是殷纣王暴虐骄奢,秦始王焚书坑儒把大批的文学术士活埋,将各国史书,诸子百家着作权都烧毁,而且还大肆调民夫修筑万里长城,在咸 阳城郊外兴建阿房宫,又再征用七十万人去建一作陵寝,致使百姓穷困痛苦,以为东海有做仙人岛,岛上有着长生不老药,救命人取回,船上载满老人小孩,结果一 去数年,没有回来。

我觉得屈原真是忠臣,满腹热血,置身于君不付一切,贯彻到底,无时无刻不担忧楚国国运,但是因遭小人记恨,遭陷害,而被逐出宫廷。屈原失望之余,于是投江自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钢筋铁骨的屈原精神

全文共 2193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溯寻中国文化的源头,都不能不端视屈原的身影,触摸“屈原精神”的钢筋铁骨

一是国家至上。屈原志存高远,心系国家,襄理朝政,竭力勤勉。他主张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一度使楚国富足强盛,实力雄厚,威震诸侯。他“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对外都是一把好手。但他并非总是春风得意,他遭遇到了一个强劲的来自外部却深潜楚宫的政治对手。秦相张仪是中国 历史上着名的谋略家和纵横家,诡计多端、老谋深算、胆略过人。他一生有两件最得意的政绩,一是几度破坏楚齐联盟,为秦国成就霸业扫清了前障;二是成功地离 间了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使楚国驱逐忠良,丧失清醒,丢掉了雄起的基础和机遇,最终为秦所灭。这两件事合而为一,那就是张仪打败了屈原。张仪十分清楚屈原 是楚国唯一使他感到威胁的对手,他收买靳尚,设诡郑袖,蒙骗楚王,谗害屈原,可谓用心良苦,心机算尽。屈原清醒地认识到楚国真正的敌手是强秦,“横则秦 帝,纵则楚王”,不是楚吃秦,就是为秦所吃。但屈原贵在心系国家,失在忽视了小人的力量。两人较量的最终结果是,正不敌邪,屈原惨败。从一定意义上说,楚 秦之战实质上是屈张之争,屈死而楚灭,张狂而秦胜。尽管如此,屈原至死也没有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使命的担当。历史的篇章总是飞扬着流畅与滞涩的墨迹,正 邪不分、忠奸难辨的故事时常发生,让人嗟叹,但车轮总能曲曲折折歪歪扭扭地往前走。中国“大一统”的思想并非始于秦始皇,春秋战国诸侯之间的征战其实都是 统一战争,是诸多帝国梦的灰飞烟灭与推倒重来。屈原的政治见识使他看到了战争的性质,知道战争的赢输决定着国家的存亡,而不仅仅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因此他 的忧虑远比一般人要深沉、痛彻得多。国之将亡,已无暇计较个人恩怨了,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前途直至自己的生命。一切幻灭之后,他拼将生命全 部能量的最后一跃,也是以身许国。这种为国尽忠的信念,构成屈原精神的主体,渐渐凝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核心。

二是忠君忧民。屈原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却顾盼庙堂。他对楚怀王曾有深厚感情,一度几乎寄予了他所有的政治理想和事业追求;而又怒其不争、怨其不 察、恨其不用、哀其不幸,悲叹昏聩之君误国、蛊惑之佞亡国,可谓爱恨交织。即使屡遭离间、屡受陷害而被疏远、流放,他仍然一步三回头,期盼君王的幡然醒悟 和召回。在“楚才晋用”的时代,屈原有足够的理由选择离开,像春秋时期的孔子一样周游列国,一边寻找明君,开辟自己的政治试验田,一边传大道,宣扬自己的 政治和道德主张,但屈原宁死也不愿意离开楚国一步,对国家、君王的忠诚日月可鉴。即使对昏聩的新主顷襄王,屈原也同样抱有过幻想,浪迹荒野之时仍以诗赋寄 情,提醒朝廷,但终究是一厢情愿、枉自多情。屈原的忠君情结和爱民情怀并存,对民生有更多的体恤,在忠君与爱民的矛盾中备受煎熬。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 民生之多艰”,以民为本,敬天法祖体恤苍生,为民请命,对百姓充满深深的同情和哀怜。屈原身为宗室重臣,却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反对世卿世禄、限制贵族特 权,明知这样必定会触犯贵族垄断集团的利益,但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对民众、对王权的忠诚昭然若揭。两千多年来,屈原这种忧国忧君忧民的 情怀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三是坚持真理。真理贵在发现,难在坚持。坚持真理是需要智慧的,屈原负责过许多国计民生大事,对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有着自己的想法,他的倡导法 制、鼎新革故、推进民主、选贤用能等改革思想,对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楚国无疑是很有价值的。譬如他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以奴隶傅说、屠夫吕 望、商贩宁戚成才的故事为例,说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重要性,这一人才兴国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具有先进性和开拓性的。坚持真理也需要勇气,屈原对“世溷浊 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的世俗污秽深恶痛绝,敢于剑挑楚国政治的失误、吏治的腐败、贵族阶层的贪婪,甚至胆敢指责楚 怀王、抨击顷襄王,威风凛凛,寒光闪闪,锐气逼人。坚持真理更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屈原的远大抱负和政治理念一旦确定,便坚贞不改、矢志不渝,“虽九死而 犹未悔”。即使在遭贬放逐的路上,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自励,像一个战士,义无反顾。屈原的耿耿正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为真理而斗争 的勇士。

四是情怀高洁。屈原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高贵节操的坚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些葳蕤芬芳、烁金 泛银的精美文字,像镜子一样照映着他那纯净的灵魂与高洁的思想境界;“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精色内白,类任道 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他以橘言志,表达了自己表里如一、坚贞不屈的品格;“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举世皆浊 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与清醒自重的秉持;“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达了他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宁溘死以流 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表达了他对“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的昏暗时代的猛烈抨击和 对黑恶势力决不妥协,纵然招致灾祸也决不苟且偷安的坚定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畅想屈原作文650字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布谷鸟走的时候,端午来了。

我对端午一点概念也没有,我只对放假有概念。不过是吃食上多了粽子,其他的一点变化也没有。纪念一个人,用整整一天,在我看来很是无聊。

不知道多少多少个年月日春冬秋以前,有个叫屈原的大骚人颤抖地来到江边,想仰天长叹“啊,我活不下去了!”却又怕惊扰了不远处的渔夫。正思索着怎样与这花花世界来个大大的告别,渔夫却来了,带点崇拜与欣喜。他问他,:“你怎么来这了?你不是屈原吗?”

屈原这时肯定是一副长发翩飞,剑眉微皱,双眼迷离,衣衫潇洒的模样,他半醉半醒,亦或是神色平静。他答了这么一句:“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夫看他这么落魄,象征性地安慰安慰。一转眼,人没影了,原来是跳下去了,、。他最后的遗言说得响当当,不知撼动多少壮汉,“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后来,百姓为这个男人干了眼泪,可是,这只能说明屈原只得到了民心,而军心,臣心呢?他统统弃了去。所有的世界里有项潜规则——千万不要当大好人。不然下场不是自杀就是他杀,正反一个字——死。

人们为了他而包粽子,定纪念日。兴许开始时还满是沉痛地哀悼,后来就变成了开开心心过节。多悲哀啊!更悲哀的是后人还把这当成了名俗延续了下来,定为端午节。在我看来,这更悲哀了——屈原的死,变成了人们娱乐的契机。没有人——也许有,但也只是少数,会为他祈祷——他真可怜,所以他死了。

换种角度,人家是自杀的,多懦夫!不可否认他的文坛地位,却可否认他的性格,所以这种人死了没什么,或者说大家在他的忌日开开心心团聚没什么——但毕竟死者为大。所以,这端午节,究竟该不该过呢?这是个从未被人念起的问题,因为我们都习惯了,我们只是在等放假。

[端午节,畅想屈原作文6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悼念屈原投江诗歌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赋》

汨罗江畔,流水潺潺

汨罗山上,草树萋萋

这千百年来的岁月长河里

沉淀着你对国家至死不渝的耿耿忠心

你踏向波涛汹涌的江水

回首望岸是前途渺然

转身离去是有辱忠心

而江里是你以死明志的无奈与决心

也不知弥留之际你是否看到了国家的曙光

也不知叩问天地其位安施之时你心中充斥着多少的绝望

秦兵破楚,报国无门

就连一江绿水也洗不尽你难言的苦痛与愤懑

汨罗江岸,风声鹤唳

汨罗山下,林鸟成群

哪怕岁月已经蹉跎了千秋万代

你仰天长叹的汲汲顾影早已永存在后世心际

你青衫徐徐痛书一篇《天问》

江水悲歌千古长流

举世混浊唯你独醒

字里行间满是故国不再的愤懑不平

书不完的是流放江南遭人讥讽的幽愁哀恨

道不完的是祖国落魄君心已逝的痛彻别离

你泪眼浊浊高歌一曲《离骚》

长夜哀颤九死无悔

孤月沧浪唤你赤诚

呜咽声里尽显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歌不尽的是朝廷迂腐文人寒酸的意懒心灰

唱不尽的是腥风血雨烽火台上的国殇悲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作文素材:又到端午——忆屈原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习俗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粽叶飘香,又到端午。关于端午的种种传说,又再现脑海。望向湖畔,忆起楚国一代伟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关于屈原,连他是哪朝人自己都不大清楚,唯一能够明白的,就是屈原不忍看自己的国家灭亡,投至泊罗江。上历史课,说屈原大无畏,拥有大胆质疑的理性精神,屡次劝说楚王莫信秦。可提议不被认可,反遭迫害,流放人间,直至江中,以示清白。

相传屈原投江前遇一渔夫,渔夫惊讶:“子非三闾大夫也?”可想当时屈原苦笑,浅浅摇头。遇问之为何落得如此田地时,无奈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反问:“何不与世推移?”屈原不从,大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以蒙世俗之尘埃乎?”至此稍觉屈原似乎太过自负,而且暗想屈原也傻,为何不看大局之势而行,非得自寻死路?留得青山不怕没柴,日后再细想怎样挽局不好吗?

关于疑问,自看前人评价屈大夫,至王逸叹:“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方才明那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苦心。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五月初五,泊罗江畔一声水响,既而化为宁静。已明白屈原的志向,投江乃示忠心,明清白,便想明为何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一直不见尸体,于是后人为寄哀思,于此日荡舟之上,投掷米团,免遭鱼虾攻其身。

细想屈原投江时,又是怎样一种情怀?是心中大释?还是含悔而死?想到渔夫走时的莞尔笑歌环绕江前,便明屈原带上清白而去,留下淡然而离。他笑叹今朝,笑看释怀。不与多言,只以《离骚》献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惜未将真理求出,自先奔赴湘江,留下离骚,让世人明孰是孰非。

屈原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红尘一瞬,两千多年的岁月也是转眼即逝。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那众人皆醉我独醒,不允世俗尘埃染皓皓之白的屈原,终将留予世人心中,一代又一代地看其释怀一切,淡然一切。

粽叶飘香,又到端午。端午之际,屈原仍在。沧浪之水,或清或浊,难以明确。只能遂去,不再复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屈原的苦涩与唯美作文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他就是这样站在我们面前,犹如一株开花的树,缀满鲜花,浑身饰物闪烁夺目,散发着兰花的清雅。整个春天,我仰望他,像凝望一株心灵丰富而姿态美好的树,用梦幻一般的花朵抒写生命的颂词。

在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活下去的时候,死就背负起意志和尊严的神圣使命。屈原以他的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著名的范例:华丽的词汇,飘逸的诗心,无边的寂寞,挚情的闪烁;不会等到敌国军队的俘获之后,屈辱地死。他的心中,羞辱他就是羞辱他的楚国。不如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而独立的死。

曾是一位身居要职的大夫。他的身份和他的心灵形成强烈反差:有奇特的性格,有巨大的矛盾。世俗对他不能相容,指责、唾骂、丢官:他的唯美染上了难言的凄苦。然而他的本性已是既定,就任何力量都难以改变。对自己这种的难以改变,他非常清楚,所以他说"虽九死其犹未悔"。

但他依然痛心而生怨。这痛这怨,让人品咂不尽;这痛这怨,让他一生追随,不舍昼夜。与其说他是内心刚强,还不如说他心存执拗。但他是因执拗而强大,又因强大而生出不尽的怨诉。这种怨诉只有死亡才能让其停止。至此,他脱离了惯常的规则,从渺小之中脱颖而出,走进一种永恒的伟大。

他的柔弱与刚强,使他充满矛盾。他不仅有怨诉,还自我申辩;又一再强调和自诉自己的忧愁烦闷和失意不安,特别强调自己的孤独和贫困。然而,害怕贫穷一直作为一种时代倾向,深深融入世界潮流之中,但他却言辞铿锵:即使马上去死,也不做媚俗的事以求苟安和富贵。

淹死诗人的常常是世俗的浊水。楚地多水,汨罗幽深。世俗之水流转不息。但它所裹挟的却是一位千载难逢的人物。在浊流中,他能俯仰自如,情感之火不可遏止地燃烧,燃烧情感徐徐延展为一条闪亮的生命痕迹。

他的独特远不止于正直、抱负、强烈的道德感之类,而是难以囊括的丰富与神秘,是一个伟大灵魂的全部--不可思议的清澈,强大的自恋,对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惋惜,连叹息都散发着芬芳;集一切美妙、孤傲、钟情、哀怨之大成,是纤细的豪放,是柔弱的顽强。沉浸在晶莹的清流芬芳的花蕊之中,他满怀希望地开始,忧心忡忡地踌躇……

苍凉不安的心情,无法言说的愤懑,让他忘情装扮,装扮那份深藏于心、尽情绽放的唯美之树。江山、社稷、国家、民生,一切都太过沉重与巨大。他一再昂然的勃发,又一再遭遇沉重的打压……但是,依然挺立成一株开花的树!

屈原,那唯美的心花,在冷冷的风中,在凄凄的雨里,开得凄美而繁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纪念屈原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2000多年前的悲愤,2000多前的忧郁。屈原,我很同情你2000多年前的心情。

2000多年前的一天,天空出奇的阴霾,山失去了往日的青色,水不再幽幽。你衣衫褴褛,失望至极。走上了汨罗江边,你仰望火红的太阳,是否忧伤?是否愿天帝不公?是否羡慕太阳能发出夺目的亮光,而自身却遭诽谤、排挤?

你多么想力挽狂澜,拯救国家和人民。可是世俗的观念使你屡屡受挫。国家渐渐衰败,而你却只能看着它内忧外患,不能拯救于它。这般无奈与忧愁,在2000多年前的那天有谁能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的执着,你的不屈不挠是多么可贵,可到最后你还是得沦落到悲愤投江自尽的场面。你离真理是那么近在咫尺,却又只能观望而触摸不到它,这般无可奈何,使你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仅是你,连我这个后来人也不禁感慨万分。我多么想帮助你,却又只能认命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现实。或许世间不独有你的百般无奈。

你的一句句诗不仅使2000多年前的百姓哀痛异常,也使今天的我们感触万分。你并没有被世人所遗忘,你的抗争,你的捍卫,就算是不能挽回大局,也是我们应该悼念你的理由之一。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不错的,正因为你,使得我们华夏儿女在抵抗外敌时和你一样不屈不挠,一心只想着国家的安危,真正和你一样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或许你会感到几分安慰。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今年端午虽已过去了许久,但我怎能忘记屈原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继承屈原的爱国情怀作文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六点,我和妈妈骑自行车来到龙潭桥下.呵!来往的人群川流不息,熙熙攘攘,买卖的,叫唱的,热闹极了。有卖花的,有卖衣服的,有卖水果的......。我发现一种象芹菜一样的绿油油的植物,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问问那位阿姨。阿姨,这是什么?是艾蒿。能干什么?驱邪,习俗嘛!到了端午节大家都买艾蒿,5毛钱一把!我来了两把,顺着人群走着走着。我又看到了一种植物,叫香朴。浑身香味,能防蚊子。长长的,犹如一根长竹子,随着风摇摇摆摆好看极了。我买了4根,1毛钱1根可便宜了。旁边小朋友的脖子上都挂着五颜六色的小荷包。戴着五彩线,荷包和五彩线是吉祥之物,能给人们带来平安与幸福。

我们又买了好几种不同口味的粽子。我边香甜地吃,边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吃粽子。妈妈说,粽子是端午节的重头戏,这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人耿直、忠诚。因为楚王相信奸臣的话,就把屈原革了职,在楚国灭亡时,屈原放声大哭,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吃忠臣屈原的身体,就包了粽子扔到河里。以后就流传下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我听了,心里一阵发酸,望着滔滔的松花江水,我仿佛看到了难酬蹈水亦英雄的屈大夫,真是风萧萧兮江水寒,贤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个端午节让我增长了不多知识,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知道了艾蒿、荷包和香朴的含义,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屈原大夫忠贞与高洁的品格。他慷慨赴死,视死如归,在楚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坦然睡去,睡整张汩罗江的河床。我感觉,他虽然死了,但他几千年了,仍然活着,因为他的血系中有一条长江的支流。他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我要向他学习,向他致敬,但我要做一个能忍辱负重的、策略灵活的爱国者。

[继承屈原的爱国情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假如屈原没投江作文400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屈原吧?他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人们都很尊重他、敬佩他。由于楚王昏庸无能导致楚国被秦军占领,他感到十分绝望,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江自杀。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纪念他,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读了屈原的故事,我很感动。同时我也在想:假如屈原没有投江的话,那后来会怎么样呢?也许,会是这样一种结果

楚国的大片领土被秦国的军队占领,屈原没有丧失信心,他怀着一腔热血,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并亲自率领残存的楚军抵抗秦军,但因为力量过于悬殊,还是没能斗过秦军,最终楚国还是灭亡了,屈原也被秦军抓了起来。秦王早就听说过屈原的名字,特别欣赏他的才能,便让人把他带到宫里来。

“你愿不愿意做我的手下呀?”秦王傲慢地问,“假如你愿意,我就赏你个官做。”

“就算楚国灭亡了,我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楚国人,虽然楚国现在已经被你们秦国占领了,但他永远会留在我的心底!”屈原坚定地回答。

秦王被屈原的一番话打动了,居然把他放了,而且还赏了他一大笔钱。屈原怀着一种悲愤的心情回到家乡,发现那里的人们生活非常贫困,特别是孩子们上学的私塾已经全部被毁了。他把钱全部分给附近遭难的乡亲,还自己动手建立了一个私塾,免费教孩子们学习楚国的历史,学写楚国的诗歌。人们非常感激屈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大恩人。

屈原八十岁的时候,得病去世了。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吃起了棕子——这是屈原在世的时候最爱吃的东西。

尽管屈原最后没能拯救自己的国家,却用实际行动让楚国的文化传统永久地流传了下去。

[假如屈原没投江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与屈原的对话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千古之人,际遇所苦多矣,但我却独怜屈原。《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但由于朝政混乱,权贵勾结,楚王昏庸无能,屈原很快被疏远,终遭流放到汨罗江畔。

怀着对屈原的好奇,我按下了时空遂道的键,来到了汨罗江畔。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屈原脸色憔悴,形体枯瘦,双日正远望着远处,又好像要投江自尽一般。我忙呼道:“慢哉!慢哉!”

我说:“你为何要这样呢?”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话毕,我深深一颤,平时只在书上看到这句话,可是此时的屈原说出来却别是一番感觉,那种坚定,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在他的身上凸显得淋漓尽致。

我又问:“凡是聪明的圣德之人,都不固执已见,而能随着环境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既然世人都是混浊的,你为什么不随着大潮糊里糊涂往前混呢?”屈原答道:“我宁可跳进常流常清的江水,葬身于江鱼之腹,又怎能让自己高尚的品质蒙受世俗尘滓的污染呢?”

屈原的回答让我哑口无言,我一时无言以对。在我未反应过来时,屈原怀抱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江面只留下一片涟漪。

也许,有的人会说屈原愚笨,不懂得变通,何苦要这样呢?可是,他是在执着自己的理想、事业。为自己理想执着那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说:那些不能理解他的人才是真正的愚笨。

屈原一生创作很多,他敢于直抒胸臆向老天提问,便有了《天问》,后又有《离骚》。鲁迅更是对此评价甚高,“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10个字中也肯定了《离骚》重要的艺术价值。

面对着那一片片涟漪,我的所思所感慢慢的飘向了远方,长久地景仰着一代伟人。

[与屈原的对话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的屈原传说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按照习俗我们是要吃粽子的。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只好自己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悲愤不已。有一回强大的秦国派人找楚怀王议和,屈原看出这是秦王的阴谋,便去劝阻楚怀王,没想到楚怀王不但不听他的,还将他驱逐出都城。结果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关机牢房里,三年后因忧郁成疾死在了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后,整天吃了玩,不理朝政,楚国一天一天衰弱下去。屈原多次劝说楚襄王,反而被流放到了遥远的汨罗江边。后来亲王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因不愿做亡国奴而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里,后来百姓们为了保全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面投放粽子和鸡蛋,希望江里的鱼不要吃屈原,还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在江面上划来划去以便驱赶水怪。从此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喔,原来端午节是这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二十二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辅助楚怀王。其时楚怀王受到奸臣的进谗,没有接受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说客张仪骗到秦国软禁起来,逼他割地献城,后因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

屈原知道后悲愤欲绝,上书请求顷襄王为怀王报仇。但顷襄王窕宠信奸佞,不思振复,将屈原削职放逐江南,其后楚国被秦国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岁时) 农历五月五日纵路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楚国人民闻讯,纷纷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屈原的身影。这便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于人们祭屈原的米,都让江上的蛟龙吃掉,故后来人们改用粽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棕子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纪念屈原的诗歌精选

全文共 4473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

诗歌欣赏

01江上吟

李白(唐)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02笑歌行

李白(唐)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03祠南夕望

杜甫(唐)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04端午

文秀(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05题屈原祠

(唐)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柌堂小水滨。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06屈原庙

(唐)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葸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07春秋战国门.屈原

(唐)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08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唐)李嘉祐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锵锵铜鼓芦叶深, 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 一门依倚神之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09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此公时贬舒州司马)

(唐)李嘉祐

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

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10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1涉沅潇

(唐)李绅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余霞杳千里。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鬼长号。

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

举杯沥酒招尔魂,月影滉漾开乾坤。波白水黑山隐见,汨罗之上遥昏昏。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

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

12题武关

(唐)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13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唐)许浑

清湘吊屈原,垂泪撷蘋蘩。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猿。

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

14夜泊湘江

(唐)于武陵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15归山作

(唐)护国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16湘川怀古

(唐)清江

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河。浪势屈原冢,竹声渔父歌。

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脉脉东流水,古今同奈何。

17赋

(唐)李峤

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18听弹沈湘

(唐)雍裕之

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秋风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

19芳草

(唐)黄滔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20古意二首(拟陈拾遗)

(唐)孙郃

其一

屈子生楚国,七雄知其材。介洁世不容,迹合藏蒿莱。

道废固命也,瓢饮亦贤哉!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21续幽愤

(唐)曹邺

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

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

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

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22三闾大夫

(唐)刘威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书殷鉴在,

词人劳咏楚江深。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23招屈亭

(唐)汪遵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24屈祠

(唐)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25渔父

(唐)汪遵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26三闾庙

(唐)汪遵

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27过鄂州

(唐)鱼玄机

柳拂兰桡花满枝,石城城下暮帆迟。折牌峰上三闾墓,远火山头五马旗。

白雪调高题旧寺,阳春歌在换新词。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万首诗。

28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29湘弦怨

(唐)孟郊

昧者理芳草,蒿兰同一锄。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谟。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

30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

(唐)孟郊

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

昔为潇湘引,曾动潇湘云。一叫凤改听,再惊鹤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当昼曛。众浊响杂沓,孤清思氛氲。

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

31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唐)孟郊

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长途。经过湘水源,怀古方踟蹰。

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岖。

三黜有愠色,即非贤哲模。五十爵高秩,谬膺从大夫。

胸襟积忧愁,容鬓复凋枯。死为不吊鬼,生作猜谤徒。

吟泽洁其身,忠节宁见输。怀沙灭其性,孝行焉能俱。

且闻善称君,一何善自殊。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

悠哉风土人,角黍投川隅。相传历千祀,哀悼延八区。

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羁孤。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纷敷。

巾车徇前侣,白日犹昆吾。寄君臣子心,戒此真良图。

32读史五首

(唐)白居易

其一

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

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是时刑方措,此去难为心。

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沉。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

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

33偶然二首

(唐)其一

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汉文明圣贾生贤,

谪向长沙堪叹息。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犹差忒。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

34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竞渡

(唐)白居易

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

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

35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

(唐)徐凝

传闻废淫祀,万里静山陂。欲慰灵均恨,先烧靳尚祠

36湖中古愁三首(其二)

(唐)李群玉

昔我睹云梦,穷秋经汨罗。灵均竟不返,怨气成微波。

奠桂开古祠,朦胧入幽萝。落日潇湘上,凄凉吟九歌。

37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

(唐)李群玉

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

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38咏史诗。武关

(唐)胡曾

战国相持竟不休,武关才掩楚王忧。

出门若取灵均语,岂作咸阳一死囚。

39南游

(唐)郑谷

凄凉怀古意,湘浦吊灵均。故国经新岁,扁舟寄病身。

山城多晓瘴,泽国少晴春。渐远无相识,青梅独向人。

40旅中送迁客

(唐)吴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41灵均

(唐)黄滔

莫问灵均昔日游,江篱春尽岸枫秋。

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

42吊灵均词

(唐)皎然

昧天道兮有无,听汨渚兮踌躇。期灵均兮若存,问神理兮何如。

愿君精兮为月,出孤影兮示予。天独何兮有君,君在万兮不群。

既冰心兮皎洁,上问天兮胡不闻。

天不闻,神莫睹,若云冥冥兮雷霆怒,萧条杳眇兮馀草莽。

古山春兮为谁,今猿哀兮何思。风激烈兮楚竹死,国殇人悲兮雨飔飔。

雨飔飔兮望君时,光茫荡漾兮化为水,万古忠贞兮徒尔为。

43读离骚经

(唐)贯休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我恐湘江之鱼兮,

死后尽为人。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

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

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贡上国,

即全胜和璞悬璃,垂棘结绿。

44南楚怀古

(唐)刘长卿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45离骚

(唐)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46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7霅溪夜宴诗(屈大夫歌)

(唐)水神

凤鶱鶱以降瑞兮,患山鸡之杂飞。玉温温以呈器兮,

因砆砆之争辉。当侯门之四辟兮,墐嘉谟之重扉。

既瑞器而无庸兮,宜昏暗之相微。徒刳石以为舟兮,

顾沿流而志违。将刻木而作羽兮,与超腾之理非。

矜孑孑于空江兮,靡群援之可依。血淋淋而滂流兮,

顾江鱼之腹而将归。西风萧萧兮湘水悠悠,

白芷芳歇兮江蓠秋。日晼晼兮川云收,棹四起兮悲风幽。

羁魂汩没兮我名永浮,碧波虽涸兮厥誉长流。

向使甘言盛行于曩昔,岂今日居君王之座头。

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虽正寝之死乎无得与吾俦。

当鼎足之嘉会兮,获周旋于君侯。雕盘玉豆兮罗珍羞,

金卮琼斝兮方献酬。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诮余持杯以淹留。

48吊灵均

(唐)王鲁复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

49谒三闾庙

(唐)窦常

君非三谏寤,礼许一身逃。自树终天戚,何裨事主劳。

众鱼应饵骨,多士尽餔糟。有客椒浆奠,文衰不继骚。

50过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像屈原那样生活作文450字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冰冷的江水缓缓向东方流去,风扑面的吹来。

江岸边站着一个人,他披着长发,风将他的长发吹起,长发便随着风在舞动。

我是一个船夫,驾着我的小船缓缓的向江面行去。

我定睛一看,他不是——屈原吗?他这么在这里一面走着,一面吟唱着。面色十分的憔悴,身体消瘦,宽大的衣服耷拉在他的身上。

我看着他这个样子不禁感到十分难过:“您不是屈原先生吗?为什么会在这里呢?”屈原叹了一口气,说道:“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才是清白的啊!所有人都沉醉其中,只有我是清醒的!因此我才会被放逐啊!”我说:“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这样或许会少受很多的苦呢?”而屈原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我不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背着世界的昏暗所污染,我宁可投入这冰冷江水,被水里的鱼儿吃掉,也有一身清白。”于是,他怀着他悲愤的心情,写了一首诗《怀沙》后,便抱起一块大石头,跳入江中。

他对国家的忠心耿耿,是我们后人所应该学习的。我们应该像屈原那样生活,像他一样一身廉洁,热爱自己的祖国,不惜为祖国放弃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眼中的屈原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你从几千年前汨罗江中的浪花里走来,与我相视一笑。那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辛酸。捧读你的故事,我仿佛正与你在弥漫着艾草芬芳的小屋里对酒当歌,酒不醉人人自醉。

少年的你,谦虚朴实。

你凭着一纸《橘颂》而红遍大江南北,年纪轻轻便面见怀王,且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面对着莫大的荣誉,你不春风得意,反而更发奋图强。怀着一腔热血,你满怀期冀地描绘着你未来的蓝图。

中年的你,正直清廉。

你虽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宁愿流放塞外,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你忧国忧民,想改变日益衰落的国家,但无奈,你束手无策。

暮年的你,心如止水。

你被流放到南方,清贫困苦。然而,这小小流放之地当然束缚不了你那不羁的灵魂。你遥望着远方一座座被攻陷的城池,眺望着敌国染血的铁蹄,聆听着战马的嘶鸣与百姓的哭喊。殊不知,郢都的刀光剑影映衬出你脸上滑落的两行清泪。汨罗江溅起的水花吞没了你的躯体,留下的只有一曲《怀沙》与一江涟漪。

屈原啊,你为何不与奸佞小人站在一旁以获得荣华富贵?为何不默不作声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为何不顺从君意更甚溜须拍马?“只因我生下来就是一个铁铮铮的男子汉,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好男儿!虽不跨马提刀,但却字字铿锵;容不得卑躬屈膝,容不得奴颜媚骨!”屈原啊,你是我心中一颗永不落的明星,是一树永不败的繁花。

只见他仰天长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遂策马扬长而去。

尘土纷飞后,只剩一地辛酸的秋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颂屈原作文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端午到。包粽子、赛龙舟、饮黄酒……中国各地都在以大致相同的方式纪念这个传统节日。但直到现在,对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着不同说法:楚人纪念屈原,越人纪念勾践,吴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最被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说。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流放汨罗江畔的爱国诗人屈原闻讯楚都被攻陷后,悲愤交加,自沉汨罗江。沿岸百姓纷纷引舟抢救,并抛洒食物防止鱼虾伤了屈原的遗体。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群众都要举行这样的活动,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从此,划龙舟、包粽子成为端午习俗的主要内容,这一习俗也逐渐被人称为端午节的来由。

满怀爱国主义精神和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执着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精神及忧患精神的屈原是一位跨越时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屈原在执著追求人生的永恒、价值、理想的时候,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兴衰。然而,屈原的下场却是个悲剧。假如忧国忧民的屈原身在今天,看到今天的中国是如此强大,看到中国人民正在为奥运加油,看到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屈原还有时间去投江吗?

今天的我们是何其幸运,身为中国人,我们既继承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真理的光荣传统,我们又与四川的小朋友们共同地流着泪,分担着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今天的我们更懂得了珍惜,爱老师、爱家人、爱身边的朋友!

今年的端午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们切身体会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意义。今天,我们赞美屈原的爱国主义,弘扬屈原精神,但我们不会忧虑,因为我们相信明天的中国将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屈原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据说屈原还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