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封的变迁最新20篇

开封作为七朝古都,有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哪里还有许多的景点吸引着我们去游玩,小编收集了开封游记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782

作文

593

游玩开封博物馆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开封博物馆两侧有两个长廊,里面保存着汉、隋、唐、宋、北魏、元、明、清等各朝代的碑刻墓志,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3月21日,记者跟随对地方文化史颇有研究的刘海永来到开封博物馆寻访。

碑刻墓志,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几千年社会生活的记录,是研究我国古代雕刻技术、书法艺术及考证文字记载正误的可靠依据,历来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书法家们所重视。据刘海永介绍,开封博物馆藏有石刻碑志千余件,内容相当丰富,年代也较为齐全。

刘海永说,关于开封博物馆碑廊还有一段故事。20多年前,河南大学佟培基教授在对清编《全唐诗》中的重出误收诗作进行全面梳理的时候遇到一个难题,他在查找诗人朱琳的详细资料时,多处查找没有结果,佟培基教授的工作一度陷入停滞。他忽然想起开封博物馆辅仁石碑和碑拓。在赵祜先生的帮助下,佟培基教授终于发现一张拓片,上写:“大唐故处士朱君墓铭曰,君讳琳,字孔璋,河南洛阳人也……”就是这块碑文破解了数例唐诗中众说纷纭的千年之“谜”。

如今在碑廊里面展示的有《元氏墓志》《开封府题名记》碑以及金代的《女真进士题名碑》等,均为历代石刻中的珍品。为了充分发挥这些瑰宝的作用,博物馆选取了馆藏石刻精品180件,陈列于南北两长廊,供广大游客参观、研究。

刘海永说,北宋石经是北宋石刻的儒学经本,它始刻于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完成于嘉六年(公元1061年),因此也称为“嘉石经”。这些出土的碑刻,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最原始的状态以及中国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它们就是历史最好的证明。碑刻和墓志,寥寥数字,只言片语间就将历史或者事物呈现在世人眼前,这就是碑刻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其珍贵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开封游记作文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开封虽是六朝古都,地处中原腹地,但是六朝的繁华也抵不了历史的冲刷。北宋的`东京皇城御街已只剩寥寥几个残垣断壁被人铭记,勾栏瓦舍的的喧嚣只能从诗词中探得踪影。一座开封摞着一座开封,新城摞着旧城,新的繁华下,是已经枯萎的旧的繁华,今日高楼的地基下或是旧日的王府,也或是故时的人家。背倚黄河,置身古都,驻楼凭吊。

青史留名又能如何?世人庸庸碌碌,也不知身后落得杨家清澈还是潘家浊。柳三变留恋勾栏瓦舍,却能做得自在的白衣卿相。柳永虽不第,但是真宗年春帏中榜者众多,但是谁又能留得身后名?禹王虽勇,也会徒骇河前畏水;潘美虽忠,却是身后毁名;古吹台前三贤聚,如今也只剩下一捧黄土,一抹尘。延庆观不见旧时的繁华,禹王庙也近绝香火,繁塔虽高却已余三层,玉皇阁虽雄但也是埋于黄土百年,铁塔虽名,但已高不过黄河,相国宝刹,却已沦为商贾俗事,“垠岳”“寿山”的繁华无人见过,可是如今也只能在大相国寺留下一尊孤零遗石。

现代的城市发现过快,古迹大多无迹可寻。北宋的皇家大内只剩下个龙亭广场,重阳真人的坐观也只留下一个一进的院落,古吹台上传闻众多却只余下土丘一座,相国寺的僧人也是放下佛法而追名逐利,宋韵不再,只剩这半城的湖水,梦华已醒,兴衰何止一个汴梁?

开封一游,揽进六朝兴废事,看尽一朝兴盛一朝荒。经历的黄河水劫、战争火劫、共党石劫的开封城,衰败却沉重。

旧事,随江河远去;凭吊,不过浊泪一滴;且罢,归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丽的开封铁塔

全文共 1477 字

+ 加入清单

铁塔在河南省开封城太显眼了,从西元一○四九年到今天,它一直是这座古城最高的建筑之一。金代之後开封城屡遭水灾,洪水带来的沙泥使得开封成了名副其实的「城摞城」--始建於唐代的州桥湮没於开封市中山路南段地下四.三米深处,宋大内皇宫、明周王府长眠於龙亭两湖的碧波之下..千年以来,多少著名建筑了无踪影,独独铁塔、繁塔凭著一份执著,兀自守望著开封城。

·铁塔起於夷山之上

从北宋东京城地图来看,铁塔位於城市的东北区域,在里城之外、外城之内。明清之後,开封里城向北挪了一箭之远,把铁塔圈在里城内。

铁塔起於夷山之上,那夷山并不突出。「开封三山不显,其中之一便指夷山。『夷』在《辞海》中的注解是『平坦、平易』的意思。夷山不过是高於平地的土岗子而已。」开封市园林处的张玉发先生说。

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即今开封)的东门不叫东门,称为夷门,夷门就是因夷山得名的。魏国隐士侯嬴使得夷门名气大增。「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司马迁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满怀敬意地描摹过开封人侯嬴。一个白髯飘胸上了年岁的大梁城看门小官,却是一个了不起的隐士。偏偏魏国公子信陵君又是一位喜欢结交天下贤士的人物,他与侯嬴终成忘年交。信陵君采用侯嬴的办法,盗得魏王的兵符。西元前二五七年,魏公子带著兵符北上抗秦救赵,侯嬴相送时说∶「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侯嬴老人践约自刎,以死激励信陵君北上救赵。这就是老开封人的秉性。新开封人「白纸黑字」一路讴歌传诵这种秉性,现今关於开封铁塔的书,无不把铁塔的历史追溯到西元前二五七年的「窃符救赵」。外乡人读罢《魏公子列传》,可能对「大梁夷门」没什麽概念。而开封人不然,他们会说,「大梁夷门」就在铁塔公园,还会精确地告知你∶「魏公子无忌的宅院就在今天的相国寺。」

二○○四年六月初,一连数天我频繁地前往铁塔公园,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眺望、张望、凝视那铁色的琉璃塔。当在铁塔公园做讲解员十八年之久的王志新女士给我吟咏马杰的诗作《铁塔,我心中的市徽》时,她那无法掩饰的对铁塔的亲切感,让我遗憾自己和铁塔缘分的浅淡。开封人有句老话∶「到河南不到开封,就不算到河南;到开封不到铁塔,就不算到开封。」在这次采访之前,我曾经两次到过铁塔,也算是到过开封了。

铁塔牌火柴一直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记忆里。那火柴用草纸做盒,正面是「铁塔行云」的图案。很多年里,铁塔牌火柴一直在中原五省的店铺中畅销。我曾经从那些已经消失的商店中买过它无数次,至今还留恋它的手感、质地..我对开封铁塔的最初印象,就来自铁塔牌火柴无形的启蒙。

二○○四年六月六日,淅沥细雨中,我在开封一家糖烟酒店里指名要买开封的铁塔牌火柴,店主嘿嘿一笑说我落伍,竟不知火柴厂已倒闭多年。无奈我要了一盒安阳「工农兵」牌火柴,它的材质、模样酷似那铁塔牌火柴,只是上面没有塔的图样,火柴盒正面赫然是八个字∶「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怏怏地出了小店,我在雨中擦燃一根火柴,但感觉已不像从前。

一个人影稀疏的黄昏,我独坐在铁塔下的石条凳上,仰望那五十五点零三米高的铁色塔身。或许是近距离仰望吧,铁色的琉璃壁面分明还透著绿色、黄色、红色..从颜色看,这座塔仿佛铁质,故得了个俗名铁塔。後来,铁塔的名头越来越响,它的原名「开宝寺塔」反而被人遗忘了。我久久地张望著铁塔,一阵风过来,一个挑角龙头下的风铃摇摆起来,「丁丁当当」好生悦耳,颇有「铃风遥带野风飘」意趣。这当儿,一苹无名倦鸟栖息在塔檐上,和著风铃的乐声摇头摆尾。那一刻,突然有一种历史感扑面袭来,我叹了句∶大东京铁塔风韵尚在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都之行开封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为何,总是喜欢去开封的胡同儿。

从小生长在七朝古都中,对自己故乡的挚爱也是溢于言表的。但,这座古城中,我最爱的是它大大小小的胡同。

爸爸爱带我胡同。开封的胡同,多的数不过来。一个个胡同,如同一个个蜿蜒的迷宫。绕来绕去,却不知目的地为何方。也许是它吸引我的一个地方吧。

胡同那千奇百怪的名字是它吸引我的另一个地方。炒米胡同、水车胡同、磨盘街……每一个名字后又有多少有趣的典故啊!通过查找这些典故我也了解了不少古城的历史。

位处西门里的仁义胡同,就有一段讲仁义的故事,说的是清代有张、李两家邻居,修墙时为争尺寸之地相持不下,有一次李家向张家那边挤了几尺,张家就给在京为官的儿子写信,希望用权势制服对方。儿子复信以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而今只见城墙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幡然悔悟,主动把墙向里让了几尺,感动得对方也做了退让,两家重归于好,胡同也变宽了,于是人们就把胡同更名为仁义胡同。

有的胡同只有一口与外界相通,称为“死胡同”。有的胡同细如羊肠,两人对面行走都得扁身子才能过去。有的同一条胡同宽窄不同,形状相差很大。有的胡同自身又分出许多岔道来。有的极短,孩子们打弹弓,从这头可以打到那头。有的住户稀少,气氛阴森,如八府仓,曾为清代监狱,其东侧的八府仓胡同,过去相当长一段只有高高的狱墙而无人家,每当从此经过总觉得身上“发毛”。

我最爱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去游览那些古老的胡同。抚摸着胡同儿斑驳的墙壁,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东京城,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感,感受到了它们沧桑中的典雅,平凡中的高贵,古旧中的华美,斑驳中的精致。偶尔在胡同儿也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一座精致的小楼,一个废弃的遗址,抑或是一座漂亮的牌坊……也可以去猜想胡同的尽头是什么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开封游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我舅妈决定初四那天带我们去开封自驾游。

初四的那天早晨,我们从安阳出发,三辆车浩浩荡荡的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空气中还有凉意,可两边的麦苗已伸出了它的双臂。

终于到了开封,走没多远就来到了潘杨湖,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再往后看,一座古楼坐落在草地上,这就是著名的龙庭。再往前走,一座古朴的城门上写着“大远门”三个大字,让人感到浓重的中华气息。

太阳高照,这个时候,已是正午,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走进一家包子馆,因为这里的包子很有名。我们叫了几笼包子,津津有味的吃起来。啊!开封的包子果然名不虚传,好吃极了。

吃完了午饭之后,我们来到了佛教圣地。“大相国寺”。我们走进第一个宝殿----天王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弥勒佛金像。他横卧着,脸上带着微笑,一副慈祥的样子。两旁四大天王,风,条,雨,顺,威严的站着。走进天王殿。过了放生池,就来到了大雄宝殿。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十八罗汉,他们姿态不一,喜怒哀乐的都有。最奇怪的就数探手罗汉了,他的手特别长。可是,他的手为什么这么长呢?还有个传说:当时,他是天庭中最小的神,不能私自下凡。当他看到凡间的难民而自己又不能救时,他就给佛祖许愿,让自己的手能伸长,好久那些难民,所以他的手就变得很长了。观赏完大雄宝殿,握们又来到了罗汉殿。罗汉殿中心就是千手观音,这尊观音可是四面千手千眼,围绕着观音的是五百罗汉,他们形态各异,每一个是相同的。然后,我们又去了藏经洞。

黄昏渐渐降临,我们去吃小吃。只见这古楼小吃街上人山人海,小吃琳琅满目,我们找了一家涮牛肚,真好吃。我们又吃了羊肉炕馍等,真是大饱口福。

天色渐暗,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开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家乡开封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土生土长的开封人,从小到大上学都在开封上的,因为年纪小,家长也不经常让外出,所以我的印象当中,其他城市的概念不是很深,但是开封的形象,时刻在我心中。

我想先说一下,开封的地理位置,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还有开封的历史,那是指的我身为开封人民真正指的骄傲的地方。开封古称东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开封新区(金明区)五区。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0余万。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开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开封菊展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坐客车到开封菊展

我走下客车,就和爸爸妈妈一块儿坐出租车去龙亭公园看菊展。满怀激情的我一下出租车,龙亭的大门处就已经让我目瞪呆了。

买完票,我和爸妈兴高采烈地走进龙亭,哇!好美好美,好美好美的菊花呀!绣球型的,莲座型的……应有尽有。我和爸爸妈妈左看看,右看看,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座小桥边。我们看着小桥下的湖水,高兴极了。走过小桥,是一座“小岛”。小岛上有树,有鸟,真迷人哪!

我们坐在草地上玩耍。爸爸妈妈有说有笑,在谈他们小时侯的时光。我不喜欢聊天,蹲在草地的边缘玩水。突然,我指着远处大叫。爸爸妈妈立刻停止谈话,朝我指的方向望去。你猜,我们看见什么了?

何仙姑、铁拐李、张果老……没错!是最最有名,最最有趣的八仙过海!

我停下玩水,爸爸妈妈停下谈话,穿过树林,走过小桥,我们要去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来到八仙过海那个地方时,爸爸又不知被什么东西吸引住了,跑得无影无踪。我和妈妈好半天才在一只“菊花孔雀”旁边找到了爸爸。这只孔雀的确漂亮,难怪爸爸那么喜欢。

我们又来到后院,到一套树墩桌椅边吃带过来的橘子。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动身走到一片阳光明媚的草地上休息。我把橘子皮撕成眼睛、鼻子、嘴巴的形状,趁着爸爸躺在草地上打盹儿,我便把橘子五官和爸爸脸上的五官对照着贴了上去,说是要给爸爸做“橘皮面膜”。逗得妈妈哈哈大笑。

再往前走就是出口了,我们离开龙亭,依依不舍地坐上了回郑州的大客车。

哈哈,这次菊展之旅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开封之旅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傍晚十分,爸爸想请我和妈妈到开封吃小吃。妈妈同意了,我却提出了条件:到开封必须让我滑一会儿冰。

爸爸开着车,奔驰在“郑开大道”上,嗬!郑开大道真是又宽又平,只见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我顺着车窗望去,绿油油的麦田不停地往后跑。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开封。

很快,爸爸妈妈带我来到“金明广场”,看!这里滑冰的人可真多啊!有七八十岁的老爷爷,有四、五岁的小朋友,热闹极了。我迫不及待的加入到他们行列中,这时一阵微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我连忙摆了个“POSS”,妈妈按到快门,为我拍下这张优美的照片。时间过的真快啊!一会儿天就黑了,爸爸说:“我们赶快去吃饭吧!不然饭店打烊了。”我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到了饭店,也许是今天我玩了太开心了,自己竟然吃了一笼包子,这下可把妈妈吓坏了,因为我从没有吃过这么多的饭。

这次开封之行真开心呀!我的滑冰技术也增进不少,真希望爸爸妈妈有时间能经常带我来这里玩!

[开封的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征文作文:畅游河南开封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七朝古都开封是我做梦都想去游玩的地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中,七月二十三日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上午十点多,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看望奶奶,刚到家不多久,爸爸的手机响了,原来是爸爸的老同学邀请爸爸和他去河南大学考察,要马上出发。我一听,马上纠缠爸爸要一块去,无奈之下,爸爸答应了。我兴奋的冲出了家门……

我们驱车穿过雄伟的黄河大桥,由北门进开封,看着这古色古香的街道,小巧玲珑的建筑,我心里感慨万分,开封好迷人啊!我们先到河南大学,校园内鸟语花香,树木郁郁葱葱,花草姹紫嫣红,楼群古色古香,即使是假期,还是车来人往,到处充满生机。我将来能来这里学习该有多好呀!

办完事,我们来到开封最繁华的地方——龙亭,龙亭被潘杨两湖环绕着,气势宏伟,壮观非常。湖面水波荡漾,吸引了无数游泳爱好者。大街上到处拉客的人力三轮车是当地的一道风景线。然后,我们依次游览了天波杨府,翰林院,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开封府,相国寺等,不知不觉地夜幕降临,我们穿过宋都御街,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今天,我们玩得非常痛快,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品尝全国文明的开封小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游开封府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个不同的日子,我来到了开封游览开封府。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公图扶正马区邪,刚正不阿的美名传于古今。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令人荡气回肠,引起人们几多遐思神往。

我们买了票,进去后,有一个很大的官印,虽然是仿照小官印做的,但也很像。往深处走,是大堂,,那就是包公断案的地方。还有一个后门,是包公专为百姓开的一扇门,一天24小时都开,百姓都很高兴。在大门前20米的地方,是梅花堂,里面都是蜡做的人,有一位大人做在那里,一对父子,儿子用绳子捆着,父亲坐着,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跪在地上小孙女站在那里,老爷爷手里捧着一件血衣,包公弯着腰准备扶老爷爷。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听别人说∶“有一对张家父子有钱有势,经常欺负老百姓,有一天,他来到老爷爷家,把小孙子用棍打死了,他们害怕老爷爷告状,就买用通贪官,当爷爷为孙子诉苦时,被大人打了回去。第二天,他们来到开封包公这里,包公把张家父子抓到开封,砍死了。

这时,“包公断案”这个节目开始了。我们来到大堂,中间放着三把铡刀,一把狗头铡,一把龙头铡,一把虎头铡,狗头是铡百姓的,龙头是铡皇亲国戚的,虎头是铡种是期牢,另一种是死牢。里面有一口井,因为人们害怕犯人投井自杀,就把这口井缩小一点,每个牢门都有一把锁,里面虽然没人,但也像一回事。

已经四点了,我们想起今天必须回去,而且飞机是四点走,我们只好走了。

作为题目景区“开封府”坚持动静结合,雅俗共赏,历史演义相映成趣的经营理念。在“开封府”你除了看到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使你能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公图,领略人间正气”的含义。

朋友们,你们肯定想体验府衙文化,亲睹包公威严,了解大宋闻逸传奇,那就去“开封府”游一游吧,相信那里一定会令你们心旷神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开封森林公园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去森林公园游玩。我滑着滑板,高兴地飞驰在公园的小路上,我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站时而蹲着滑,他们跑都赶不上我呢!我爬上了公园的二号山,从山顶上看到了森林公园的全貌:一条条小船在满面春风上游来游去;一位位游人兴奋得骑着三人自行车,熟练地骑在平坦的小路上;远处的百鸟园格外引人注目。我们乘坐着舰艇,忽然,一群群水鸟飞了过来停在水面上,我们悄悄地将船开了过去,它们“忽”的一下飞走了。

我们有点遗憾。在百鸟园里,我看见许多各种各样的鸟类,我买了一袋鸟食。它们看见我手中拿的鸟食,都向我走来,我把鸟食向它们抛去,它们立刻飞了过去,吃得津津有味。森林公园的旅程让我非常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开封西湖的美景作文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这个暑假,我和爸爸游览了杭州那美丽的西湖

一出地铁站,我们就被杭州那一片繁华的景象给震惊了:在我们台州,哪有这么多的车,这么多的人呀!车辆川流不息,放眼望去,到处是人山人海,大马路的宽敞足以让十几匹骏马并排站着!这时,自觉的自己见过大世面的我,不禁十分惭愧。

我们很快到了西湖边,骑着自行车,悠闲的看着路边西湖的美景。不时有悠扬的音乐从我耳旁掠过,真是惬意呀!我们骑车来到了白堤的断桥上,从侧面看断桥,还真如断桥的名字那样,好像是断的。我想:要是再像电视里那样,配上皑皑的白雪,那情景就会更加生动了!微风吹拂着杨柳,柳枝舞动着,就像小姑娘的头发。

我们站在断桥上看西湖,发现这时候的荷花开得特别旺盛,姿态各异,有的半开半闭,粉红色的花瓣紧紧地裹住了嫩黄色的芯;有的只是个花骨朵儿,只露出了粉白相间的外衣;还有的全开了,十分美丽。

我们要回酒店了,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去攀塔,但我还是觉得很满足,因为,杭州实在是太美丽了!

[开封西湖的美景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运河变迁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我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边,对大运河有着深厚的感情。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将近一千八百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要是从开凿时间算起,它都有2500多岁啦!数不清多少的船只穿行于此,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是功不可没的。而这些年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运河也大变样了。

从前的大运河我并不十分了解,都是听奶奶讲起的。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运河边有几座铜像,我问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说这是纤夫。从前啊,只有划浆和摇橹的船,一遇到天气不好,那可就麻烦了,就得靠岸上的纤夫使劲拉,船才能前进。你瞧,他们光着上身,穿着草鞋,有的拉着绳索,有的背着绳索,还有的索性把绳索绑在腰间,弓着腿、弯着腰,艰难的前行。

小河直街那儿有一个运河码头旧址,这是以前停靠船只装卸货物的地方。在这里,我又看到了几座铜像,有四个工人光着身子奋力扛着一根大木头,有一个工人把巨大的油桶横着滚动,还有一个工人把油桶竖起来挪动。奶奶说,这些铜像展现的就是当年码头工人辛勤劳动的场面。

我朝着运河里望了望,现在哪里还有划桨和摇橹的船啊?纤夫也早已没有啦!运河里各种船只川流不息:有往返于武林门和拱宸桥的运河游船;有杭州特有的水上巴士;还有大货船。看,长长的运输船队开过来啦,可能有上千米长吧,真像一条长龙在水面上前行。

再看看运河边挂在柳树上的灯吧!每当夜幕降临,就像黑丝绒上缀满了钻石,时而上升像万箭齐放;时而下降如大雪飘落。我身边高楼大厦的外墙,也上演着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灯光秀。离学校不远处是胜利河美食街和大兜路美食街,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运河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站在运河边向北远望,拱宸桥横跨运河两岸,有着久远历史的它见证着运河的变迁。随着G20盛会在杭州召开,杭州变得更美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运河也变得意气奋发,洋溢着青春。作为小小杭州人,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在想,是什么力量让大运河变得如此美丽?那一定是全体杭州人民齐心协力打造的杭州梦!

杭州是天堂,西湖是明珠,运河就是一条美丽的彩带,欢迎您来运河游玩,看看运河的变迁,感受我们的杭州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城民俗风——开封陀螺

全文共 2943 字

+ 加入清单

漫步在新柳如烟、丛丛新绿簇拥的开封滨河路环城公园,你会感动于古城开封那勃发的生命力与厚重的文化底蕴:一袭白衣白裤的鹤发童颜的老者,那精准到位的一招一式,颇有太极张三丰的骨;几位虽已两鬓飞霜但却风韵绰约依旧不减当年的阿姨,认真地练习猫步,正组建老年模特队;酷爱书法的残疾人掂着活好的泥浆桶,正在澄净如洗的瓦蓝地砖上泼墨……而这其中最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那响彻古城上空、惊心动魄的“啪”、“啪”抽陀螺的甩鞭声。

有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原,中原的传统文化在两都——河洛文化和汴宋文化。”而东都汴梁一直都是一个“八方争凑、万国咸通”的旅游休闲城市。在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开封文化宝库中,具有浓郁的开封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又是她最炫丽的一个篇章;在古风古韵、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中,流传久远的一种古老的民俗体育运动“打陀螺”又是她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源远流长的陀螺史话

陀螺起源于宋而定名于明。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苏汉臣(开封人,曾在北宋徽宗宣和画院当过招待,以刘宗古为师,工於释道人物之画,尤其婴戏画更有独创之功力)《婴戏图》中,画面的前方有两个孩童,正打着陀螺玩耍,也证实当时确有倒钟体的陀螺出现,由画面考察,当时的陀螺应是木制的,像个圆锥体,用绳子缠好了,往地上前抛后扯,陀螺便在地上旋转起来。一直到现在,大陆北方的儿童在冬季及早春时节还流行这样的玩法,尤其在结得厚实的冰面上抛打,更别有乐趣。另外一幅苏汉臣的作品《秋庭戏婴》中,有个推枣磨的道具,利用两个枣子,加上一个剖了一半的枣子作成支架而成枣磨玩具,那是一种旋转、平衡的游戏,游戏时,谁能让枣磨保持平衡、转得久,谁就获胜;这幅画也能证明当时已有多元的陀螺玩具型态出现。发展到明代晚期的陀螺已跟今日的鞭打陀螺无异;刘侗的诗歌《杨柳活》撰述:杨柳儿活,鞭陀螺。这时期“陀螺”一词已正式出现。

二、老少皆宜的陀螺运动

如今,随着开封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以及市政规划的休闲广场越来越多,这项流传久远的古老的民俗体育活动——打陀螺,逐渐成为开封人茶余饭后健身项目的首选。放眼滨河路的环城公园、西郊的金明广场、龙亭公园广场,随处可见打陀螺者,有挥舞长鞭把一个硕大的陀螺抽得滴溜溜直转的老者,待陀螺达到一定的转速,却又不停地甩动长鞭,享受那“噼噼啪啪”炸响的清脆,直甩到大汗淋漓,索性光着膀子,率真、惬意而又酣畅;也有不太老道的玩家,虽说抽不出鞭鞭脆响,陀螺也往往转不了个把分钟,但手中挥舞的长鞭偶尔也能爆响一次,陀螺也颇有默契地转上三五分钟,那种成功的初体验便毫不掩饰地写在脸上,咧着大嘴宽厚地呵呵笑上几声;还有学生模样的少年,正眼馋地盯着老爷爷手中上下翻飞的鞭绳,终于耐不寂寞,捂着自己并不太鼓饱的口袋,同路边卖陀螺的小商贩激烈地讨价还价;更有蹒跚学步的幼子在父母宽大的臂弯里左冲右突,不停地追逐地上旋转翻腾的陀螺,那清水般的眸子里分明写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欣喜。小旋风般的陀螺、爆响的长鞭,该有着怎样的魔力,让这些小小的人儿心里装下多少新鲜事?

三、花样翻新的陀螺玩法

陀螺按制法及玩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纸陀螺、竹陀螺、铜钱陀螺、线轴陀螺、木制陀螺以及时下小学生最喜爱的塑胶类陀螺等。不同的陀螺,玩法当然不同:纸陀螺只须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陀柄的上端,急速捻转放在桌子上,纸陀螺就会单脚独立旋转起来;线轴陀螺与之类似;竹陀螺则先将一根粗棉线穿过竹片,然后缠卷在竹柄上,缠绕方向应由上至下,等到缠好后,一手执线端,向后用力抽,一手执陀螺及竹片,向前推,两只手同时用力,陀螺就会向前冲过去,并且发出嗡嗡声。木陀螺的玩法最常见,但中小型及大型陀螺的玩法与小陀螺是不一样的,前者须先缠绳,右手将绳圈过陀钉,用左手按住,再用右手沿钉向外缠绳,再双手搬起陀螺,斜空里往地上掷去,同时迅速用力抽回鞭子,使陀螺在地上旋转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制作精良的塑胶发光陀螺受到广大小学生的普遍青睐,随便走进开封市的哪一所小学,都能在课间十分钟看到孩子们玩陀螺的情形,那花花绿绿旋转如飞的塑胶陀螺,少则十几元,多则上百元,一只小小的陀螺,转出了孩子们多少的童年快乐,又传承了老开封人多少的民俗情怀?

每天天刚蒙蒙亮,在金明广场的西南角,开封市政法系统的退休老干部李孝堂师傅就和其他几位老人开始了一天的晨练——打陀螺,那陀螺大的粗如酒桶,小的细如酒杯,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李师傅打的一只直径达30厘米,重达15公斤的巨型陀螺,只见精神矍烁的李师傅挥舞着手中长达5米的长鞭,用尽全身力气,朝陀螺“啪”的一声抽去,在围观市民的喝彩声中,陀螺乖顺地旋转如飞。在南城墙环城公园锻炼的唐振民老先生,从2004年打陀螺至今,由刚开始打的2斤重的陀螺一直到今天打的20公斤重的“巨无霸”,老人今年快80岁了,每天在此打陀螺一个半小时,锻炼下来,大汗淋漓,以前的肩周炎、高血糖、高血脂全好了。老人言谈的眉宇间透出自豪与英气。

四、小小陀螺转出大乾坤

随着陀螺运动在开封的风靡,部分精明的市民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每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开封市各大广场周围都会有许多陀螺租售车,商贩们推着三轮车,车上放满了林林总总、大小不一的各式陀螺。晚上8时的龙亭广场热闹非凡,一个在此经营陀螺生意的摊主王国庆向游客介绍,他做陀螺生意已经多年了,做陀螺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从他记事起父亲就教他做陀螺。在他旁边的两轮货架车上,整齐地摆放着大小不等的四十余个陀螺。每天晚上,王国庆都会在这里摆摊。据王师傅介绍,他每天仅靠小三轮租售陀螺,每年的收入能达到万元。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为适应现代人的需要,流传久远的小陀螺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为适应现代人白天工作、晚上休闲的现状,各种发光陀螺应运而生,这些现代因素的注入,不仅满足了市民健身的需求,更受到了来汴参观的游客的喜爱,成为能反映开封民俗文化的特色纪念品。靳林春在开封陀螺界可谓小有名气,自2002年发现陀螺商机开办小型加工厂以来,随着开封陀螺市场的逐渐升温,他的工厂年销售量已达到五六千只,并且产品远销至上海、广东、新疆、东北等十多个省市。据开封民间工艺协会会长刘金良介绍:目前开封制作陀螺的工厂及小作坊有十余家,年产量达8万只,产值近百万,其中本地销售占8%,89%销往全国各地,另有3%出售给外国游客。

小小陀螺旋出了快乐,带动了经济,转出了乾坤,开封陀螺要用鞭声震响全中国,震响全世界,要用弓步低腰、抛陀甩绳、展身回步的优美姿态亮相中国、亮相世界。百年静默的石狮、沧桑古老的城墙、雄壮古朴的黄河风、威武庄严的龙亭大殿、能辨忠奸的潘杨湖日日年年岁岁地见证着这种古老而又久远的民俗活动,是怎样地代代相传。究竟是开封的历史孕育了陀螺文化,还是陀螺文化成就了开封的厚重?古老又淳朴的开封人一直享受着民俗传统的滋养,创造着生活,他们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和艺术,他们以执着而大气的心态演绎着千年帝都的文明,他们固守着自己的快乐,游刃有余地驾驭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他们以自己从容淡定、疾缓自如的方式上演着一曲曲最炫的民俗风。

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七代帝都的古城开封,像极了一位已不显赫、没落的贵族,而这些散落于民间的民俗的文化则使这位老态龙钟的旧国都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令人振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游开封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开封游玩。

开封就是开封府,那里是包青天在的地方,他的护卫有展护卫和张龙、赵虎、王朝、马汉,这六位。还有他的学生公孙先生和他一起破了许许多多案例。

展护卫以前是江湖上一位著名的一位侠士,武功极高,把许多贪官手下的高手都一一打败,当他看见包大人办事认真一点也不马虎,还不顾私事,展护卫看包大人铁面无私就一直追随他,并帮助他把案例都破了。而张龙、赵虎、王朝、马汉这四位护卫就很早就追随着包大人,保护他。他们四人分开武功不是很好,但四人连手武功非常高。这五位保护包大人的护卫个个都身手不凡,把包大人保护得几乎敌人也近不了包大人的身体。

包大人和护卫们还有公孙先生一起破了许多案子,最后一起成为了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开封府游记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河南。

中原之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八朝古都开封市内的“开封府”。

我们早早就起床从洛阳赶往开封,高速公路沿途风景优美。到了开封,匆匆吃过了午饭,一家人便往“开封府”赶去。

城楼上,我看见了宋代书法家蔡襄题写的“开封府”匾额,让人肃然起敬。

府门两旁的一对石狮子也透露出以包公为代表宋代司法的清正廉明。伴随着阵阵升堂鼓声,我们走进了正厅院。

正厅院里有块巨石,叫“戒石铭”。镌刻“公生明”,提醒当时的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国,才能清正廉明。正厅传说是包公审案的大堂。堂前看到“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铡刀,联想起当年包公怒铡陈世美,令人毛骨悚然。

沿着小路走,我们到了清心楼,

清新楼是“开封府”最高的建筑。原是观察整个京城火情的瞭望台。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开封府,仿佛我回到几百年前。

走到“开封府”一侧的碑亭,导游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宋朝的历史。

原来,现在的“开封府”是1999年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古代的“开封府”已在此地下埋藏好几百年了。姥爷跟我说:“黄河以前经常发洪水,过去没有防洪设备,开封府被淹了好几次,只有新中国,黄河的水患才得到根治”。

参观“开封府”让我重新认识了包拯、范仲淹、苏轼等一大批宋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们都在此任职。这让我更加愿意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古代历史,相信他们梦想的公平世界一定会在我们的新时代实现!

走出“开封府”,我有些恋恋不舍。希望有机会可以再来河南,更进一步学习中原大地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祖国的变迁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2009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六十岁生日。

1949年,开国大典上,中国只有17架飞机。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时,因为还要去执行任务,所以还是带弹飞行,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因为中国当时的飞机太少,又为了要展示中国空军的力量,部分飞机飞过以后又掉头再一次飞过天安门广场,然后立即返回,执行任务。事后,当时的三军总司令朱德说:“现在我是真正的三军总司令了!”

在今天60年大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出现了预警机、歼-10、歼-11等,这些都是1949年想像不到的。还有的飞机喷着彩色烟雾飞过天安门广场。

从上面可以看到60年的变化多么巨大,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国陆军的武器。

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的兵器全是缴获来的,被称为“万国牌”,只有人、马是国产的。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甚至还有骑兵。

1984年的阅兵式上,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骑兵从此不再出现了。

现在,阅兵式上的武器全部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

中国不仅军队的变化大,服装的变化也不小。

在开国大典之前,毛主席去会见民主派领袖人物张澜,竟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最后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去的。现在,找出一件打补丁的衣服都难。

中国的发展多么迅速,从没有一件是国产的到全部是国产的兵器、从17架战斗机到成百上千、成千上万架,这60年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

如果到了2069,2129年,会发生什么样的呢?这就期待着让我们去好好学习,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片草地的变迁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原本是一块荒地,现在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里本来是一个小村庄,后来村里动迁了,村民们陆续搬离了家乡,这里没有了人群,又没有合理使用,所以就荒废了下来。

后来,居住在周围的人们,不知道是谁第一时间发现了这块荒地,于是,一镐头,一镐头,一铲子,一铲子就把这里进行了开垦,人群越来越多,人们各自圈化了自己的领地,就成了人们各自的菜地。

菜地也是留下了人们的汗水。一般都是家里的老人来到这里开荒,很快,一块块菜地在勤劳的人手下就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菜田。夏天到了的时候,菜地里欢声笑语,也是其乐融融,有收菜的,有聊天的,有劳作的,虽然辛苦,人们也是快乐的,不时还有一只只喜鹊盘旋在树梢的上空。

这样的时光又过了几年,政府领导人觉得这块菜地似乎影响了市容,所以有市政的人出动挂着横幅“此处禁止种地,违者后果自负”。于是,开荒的人们如鸟兽般散了,这里又恢复了荒芜的模样。

野草不失时机的茁壮成长,再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市政人员出现,于是,规划,测量,推土机,翻斗车,劳碌的人们又出现了,这次不同与以往的就是有了合理的规划,栽种了杏树,李子树,松树,杉树,柏树。还撒了一些花籽,相信不久的将来,荒地就变成了花园果园。

人们的生活 和这片荒地一样的发生了变化,过上了越来越好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逛开封夜市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开封,岂能不去夜市吃小吃呢?在宾馆里稍作休息。

华灯初上,我便带着三个孩子直奔西司夜市了!开封的小吃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鼓楼夜市,针对外地人的夜市。一个是西司夜市,这才是地道的开封人小吃呢!

嘿嘿,先在夜市口留个影……

先吃上一笼包子……

再换个地方,去吃海鲜……没事了,再要上几串烧烤。甚是惬意!

花钱点上一个曲子,听着二胡演奏出的梁祝,边听边吃,边听边哼。很是享受!

继续要上几个烧烤,边吃边走,就走了出来,在夜市口看到了“大宋红烧肉”。很是嘴馋。可是,肚子已经填饱了。只好,问问谁,都吃不下去了。就连最爱吃肉的超超,也一直说不吃了。那就只好,带着遗憾回宾馆了。

若干年后,再吃开封小吃,味道依旧。但是,感觉已经没有了当初夜市的那种“霸气与情趣”。那时,所有的小吃,对排摆在马路正中间,每一个摊位的主人享受着自己的摊位,每一个摊位的客人享受着摊位里的美食。没有车辆的噪杂、没有往来的烦乱。从长嘴铜壶的茶到小笼包子、从羊肉泡到花生酥……全都带着浓浓地开封色彩。现如今,价格可以,色彩没有了;色彩有了,价格贵死了。真是今非昔比啊!

不过,我们的三个小孩子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情:我们路过一个摊位,看到两个漂亮的外国姑娘和摊主叽叽咕咕什么,非常着急的样子。看了几秒,便知道是因为语言不通,造成了交流上的障碍!我看看我的三个孩子,问他们:“怎么样?敢不敢去帮帮她们?”三个孩子都点点头。我便带着他们三个走到了她们跟前。我先像日本鬼子说中国话一样地说:“h e l p you!”那两个女孩子马上说:“noodles”初四的炎炎脱口而出:“面条”。初一的聪聪也说:“是面条!”超超也跟着说:“面条”我就对摊主说:“她们想吃面条!”摊主说:“我们没有面条。”说完我们就要走。那两个外国女孩拉住我们像日本鬼子说中国话一样说:“什么?”我们四个一起对她们说:“面条、面条!”两个外国女孩跟着我们学了两边:“面条、面条”。无奈,她们的舌头很僵硬的感觉、拖着长音发了不太标准的“面条”声音。

她们感谢我们,我们带着满满的自豪和快乐,和她们再见了……

吃完小吃,回到宾馆里,这三个孩子还一次次地回忆这难忘的一幕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开封清明上河园游记作文

全文共 2324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的第二天,我来到了开封最大的旅游项目景区“清明上河园”。

这里是每一个到开封旅游的人不得不来的地方,可以说很多特别是外地来的游客之所以选择开封多是因为此园,它就像桂林山水那样因为课本上的一篇美文而致使人人向往,开封清明上河园也是如此,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名扬天下,它所反映正是北宋都城当时的东京汴梁现在的开封的繁荣景象。一千多年前张择端把它从现实绘入了画卷,现在开封人又把它从画卷搬进了现实,对比当年的繁荣盛世,于是又有了一种时光倒流的感叹!所以清明上河园的宣传口号就是:“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这和深圳世界之窗的:“您给我一天,我给您一个世界”遥相呼应。世界之窗是限于地理上的探索。而清明上河园则是限于时空的穿梭。关于清明上河园如何的受人热捧,从开封10月2号的交通拥堵就可以看得出来,常日里开封是个很清静的小城,人口不过七八十万,由于是个老城,交通道路缺乏规划,很多道路布局混乱,很多主干道甚至只有左右四个车道,多的六个车道还要留两个是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道。所以不堵则已,一堵成灾!平常看不出来,只要一到旅游旺季,肯定堵车,交警全线出动都很困难。今天就是这样,整个泛龙亭旅游区,所有的停车场都是满满的,路边都没有空位子停车。大部分都是郑州来的游客,也有更远的,比如山东以及河南比较远的一些地市。竟然还被我看到几辆来自贵州、北京和江西的车,人家还真不怕费油!

下面我们就进入园中开始旅行吧!

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张择端的塑像,络绎不绝的人在这里拍照留念,想站好位置还要排队。绕过塑像就是张择端的传世名作也就是景区的主旨“清明上河图”的石刻浮雕。背后是历代名人对画的赞词。再往后是一个大的广场,也是园区的主题广场,还有一群白鸽绕着一艘老船飞舞。此时往左拐就进入了今天的主题或者说步入了画卷,从东京码头开始就“入画”了。但这里布置的太过于简单化,并没有完全展现画中的姿态,直到虹桥出现在我们眼前,你才会深切地体会到已经身在画中了。

虹桥为全木质拱桥,中间没有支撑,桥两侧是红色的围栏,踩在上面是吱呀和咚咚的木质的声音,别是一番感觉。并且它的桥身比较大,味道更甚。过了桥是虹桥广场,广场上会上演:“杨志买刀”。这就要看你的时间安排了,你可以选择跟着景区的格局布置游玩,但可能会错过很多的表演节目,如果你跟着节目的安排时间来走,你的时间会被安排的满满的,甚至没有时间来看沿途的风景,而且还要来回奔波于园区内,脚根子很是充实。你是选择安静闲适还是疲于奔命,自己按照嗜好就好了,有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意思。我是个贪婪的人,两者都要得到,所以只能在慌忙“赶场”的同时匆匆地欣赏风景,以至于出园的时候,一看园区地图很多地方都没有涉足,不禁望图兴叹!为了更好的讲解,我还是按部就班地讲吧!

下了虹桥左手边是武大郎的炊饼摊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还和潘金莲一起开了个“潘金莲茶馆”。更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两个潘金莲,武大却只有一个,很多游客路过都要冲着茶馆大笑,还说武大艳福不浅!只可惜和潘金莲合影明码标价要十元一张。很多人有这这心思却没这个本钱,只好笑过后匆匆离开,不耽误人家做生意了!前面是十千脚店,都是些做生意买小吃或开封特产的店铺,再往前走是张择端纪念馆,里面是关于张择端的生平和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文化的史料记录。大厅里正放着清明上河园的旅游项目介绍。

前面有两处节目十分的动心,一个是古代幻术在勾栏瓦肆表演,一个就是东京夜市街口的“梁山好汉劫囚车”。我是上午看的后者,下午又转回来看的前者。都十分的精彩,是近似于拍电影的表演,时间只有十几分钟。遇到精彩的地方游客齐声叫好,出丑的地方大家放声大笑,好不热闹!

再往前走又一个地方很奇怪,一个人扮演包公正用秤在称一个人,他的秤叫大宋公平秤。很是奇特。对面有节目叫“气功喷火”,正巧没有赶上也没看着。再往前走经过一个平桥就是清明上河图中进城的上善门了,这时才知道原来自己前面一直只是在城外的郊区转悠,这样想来就会感受到当时汴京城是何等的繁荣了。上善门的城楼之上有四维影视看,但要另外掏钱看,我买了票进去,是关于清明上河图和乾隆的一段故事,效果一般般。上了顶楼便可以远眺了,远处的风景尽收眼底。进了城就是整洁的街道了,还有画上提到的王员外家、孙羊正店和赵太丞家。赵太丞家是医馆,也是园区的医务室。孙羊正店在古代是酒楼,现在还是,提供吃住一体化服务,但价格不扉。其实到这里清明上河图就已经没有了,张择端画笔至此。可能是由于商业目的需要,又在园区的西北部开发了大片的土地,建成了一个宋代皇家园林。风景异常秀美,假山湖泊穿插其中,有园区最高的建筑物拂云阁,还有宣德殿、宣和殿,四方院、竞技馆、赛马场、蹴鞠场、水上傀儡馆等宫殿及娱乐场馆建筑。并在里面安排了很多丰富的节目如:皇家皮影戏、编钟乐舞、大宋科举、斗鸡比赛、蹴鞠比赛、马术比赛、水傀儡表演等。另外还有收费项目如鬼谷漂流、攀岩等。还有一座也是园区内最大最高的石桥“九龙桥”,比较有意思的还有一座可以吊起来的双亭桥。

另外还有几个节目比如:汴河大战、高跷、盘鼓和包公迎宾等。最精彩和扣人心弦的应该是汴河大战了,用电影的手法再现了一场汴河水战,特别是当战船朝岸边及敌军开炮的震惊场面比较有震撼效果,由“炮弹”击起来的水柱落下去的时候水溅到观众身上更有一种身临的感觉。虽然表演十分的简单也很简短。但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包公迎宾早上开园才有一场,没有看成。晚上还有园区花巨资(1.35亿)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据说十分壮观,但因为票价太贵,不是我这样的平头百姓享受得起的,只好望梅止渴了!

一天下来,人很累,脚很酸,腿很痛。还有很多项目没有到达,果真不同凡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时代的变迁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有很多的日常生活的物品都是要凭票证定量供应的,那时购物的票证,多得让人数不清:有肉票、鱼票、粮票、油票等等,真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呀!

三四十年前,我们国家的经济还相当的落后,国家为了保证每家每户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便按人或户发放各种购物票证,于是排队购买一些生活物品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奶奶告诉我:当时,光拿钱还买不到东西,还必须借各种票证购买,有时候有票证也买不到东西,特别是食品,如肉、粮食、油等。奶奶小时候去买肉,她拿着一些肉票,从凌晨6点左右就开始排队,大概到11点才可以轮上,奶奶告诉我,那菜市场的人又多又乱,大家互相拥挤着,还有许多人被挤出队伍,排队时还有一些人会插队,而常常有人会因为别人排到了自己的前面,去和那人吵架,当时肉摊上一天只能杀一头猪,有的人排了好几个小时才轮上,而那猪肉却卖光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奔向小康,那些票证也变成了人民币,大街上那放满各式各样物品的超级市场更是随处可见!随着中国的文明发展,人民们的生活也有了改善。这时,人们根本不用担心肉会卖完,更不用早早的去菜市场或超市排队。现在的超市里,商品真是应有尽有,电器、日用品、衣服更是数不胜数,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可以轻易地在货架上找到,人们买商品也都不用篮子了,全变为了袋子或环保袋,一些店直到很晚才关门,也不会怕来不及买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那粮票与超市就是一个好例子,我想: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