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正月15的作文经典19篇

正月初一,是新的一年的开始。那么,关于正月15的作文怎么写,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正月15的作文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5804

作文

655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盼着,盼着,元宵节终于来临了。每家每户都高兴地品尝着汤圆,兴奋地赏月、观花灯,我们家也不例外。吃完汤圆后,我们跟妹妹欢欢喜喜地来到了红亭花园赏月。马路上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车水马龙,车上的人们穿着各式的衣裳,汽车像一条长龙在马路上飞驰。天气十分晴朗,月亮高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银光洒满大地,到处喜气洋洋。

我抬头看了看圆如玉盘的月亮,那么大,那么亮。我仿佛看到了嫦娥翩翩起舞时飘动的裙带,一只可爱的兔子蹲在她身边,吴刚在砍桂花树时挥动的斧头跟滴落的汗水……

啊!这里真热闹啊!红亭花园张灯结彩,有的小朋友是跟爸爸妈妈陪伴出来,你瞧!他们手里提着栩栩如生的花灯,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有的还三五成群地在比花灯呢!花灯的形状可真多,有花草虫鱼、十二生肖、奥运福娃样子的花灯等。

还有的小朋友举着各种奥运福娃形状的花灯。花灯真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有的是象征吉祥如意的吉利灯,有的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各种动物或卡通人物形象的塑料彩灯,有的是古老的纸宫灯……各种各样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象征着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特别是吊在小商铺门前那几盏大红宫灯,它的罩上写着“财源广进”、“吉祥如意”、“元宵佳节”等吉祥词句,为红亭花园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我们来到中山公园,那里正在举行的元宵潮汕文艺表演活动人山人海。现在正在表演的是传统节目?舞狮呢!围观的人群水泄不通。你看那两只“狮子”多雄壮高大、威风凛凛。“啊,两只狮子咬起来了!”我兴奋地喊道。两只狮子这边进三步,那边退三步,这只狮子抖了抖身上的皮毛,那只狮子趁机死死咬紧,这边的狮子马上反攻:瞅准了那只狮子,咬住了它的颈部……斗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

大家都拍手称好,我更是把手掌都鼓红了。这时,两只狮子迈着步伐,昂首挺胸地走进人群,向我们套近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操着浓重的潮汕口音,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潮汕的传统文化就是精彩。”大家听后全都乐开了……我回想着老爷爷说的话,心里默念着:我们潮汕儿女都应该为我们潮汕的文化而感到自豪,我们更应该为它争光、添彩啊!

我们来到灯谜台前,这里更是热闹非凡,谜台上挂满了各种谜语,其中一条谜面是:“红的瓜,黄的瓜,节日一到满节挂。”我把目光转向五光十色的花灯,心想:那“红的瓜,黄的瓜”这些花灯不就像“红的瓜、黄的瓜”吗?元宵节街上都挂满了花灯。谜底一定是花灯。我对工作人员说:“是花灯,对吗,阿姨?”阿姨说:“小朋友你答对了,这是你的礼物。”我手捧着礼物,沉浸在无比欢乐跟幸福之中。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9点多了。我们只好走出了中山公园,回家了,今晚真是一个愉快又难忘的元宵之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正月十五的月亮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全家早早吃过晚饭,来到小区的院子里,一边品尝美味的月饼,一边观赏美丽的月亮

我看见月亮慢慢地往上爬,像一个胆小的小姑娘,悄悄的探出头来。她望望四周,过了一会儿,胆子也好像大了起来,“嗖”的一声,就完全跳了上来。

夜静悄悄的。漆黑的夜空上,月亮好似一个美丽的大圆盘,它把银色的月光洒向大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好像披上了柔柔的轻纱。

我们全家每人表演了一个关于中秋的节目,妈妈讲的是《嫦娥和玉兔》的故事,爸爸唱了一首《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背诵了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阵清风吹过,让我感到中秋节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格外圆。我静静的望着月亮,也仿佛看见了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玉兔,她们正在月亮里跳舞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正月十五看花灯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早晨,我正抱着枕头呼呼大睡的时候,姑姑就来电话说要带我和她家的宝宝哥哥一起去趵突泉看花灯

姑姑开着车在趵突泉的周围绕了好多圈,才终于“强行”占了个车位停下了。

趵突泉门口人山人海,姑姑怕我和哥哥走丢就用手抓住我和哥哥的羽绒服帽子,把我们俩像“抓小鸡”似的拽进了公园大门。

进入景点,迎面就是一条金黄色龙灯,因为是农历的龙年,这条龙灯看上去分外耀眼,尤其是龙头。瞧那龙头,做工精细,活灵活现,像要腾飞似的。

从金龙右边走过去看到的花灯都是过去老济南元霄节的场景,感觉比我们现在的元霄节热闹了许多,尤其是花灯场景里小孩子们提着红灯嬉戏的场面最吸引人。

再往前走五六米,路便被一群人堵住了,我和哥哥挤进去一看,原来有好多的人在做那个古代大花桥,我和哥哥赶忙抢了一个花桥坐了上去,过了一把古人做花桥的瘾,幸福无比……

坐完花桥往左走,哥哥和我就到了珍珠泉处,珍珠泉处的泉水一串串就像珍珠一般,我想珍珠泉这个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从珍珠泉出来直走五六米就是趵突泉了。

趵突泉的泉水清澈见底,鱼儿们欢快得游来游去。在那些鱼中,最大的是一条黑色的大鱼。它身长二十厘米左右,还经常从水中跳出来可爱极了。还有一条鱼,它全身都是金黄色的,哥哥说:“这鱼是吉祥鱼!可以许愿。”我们许了愿,就去别的地方了。

正月十五“趵突泉”的花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正月十五的月儿圆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的习惯永远改不了,就像我总会在深夜提笔一样。

正月十五的月亮似乎格外的明朗了。

很久没有和家人在一起看焰火,放烟花了。今天在团圆饭后我格外有兴致,竟跟随爸爸妈妈一起去人海中享受那传统的盛宴——鸣放焰火。街上人潮涌动,似乎所有的人都在微笑。我看着那烟花直冲上天,然后瞬间迸发出美丽,竟看到忘了自己。顺手拿出电话记录了这唯美的时刻。每一束火焰都在交织起舞,天空仿佛成了他们的舞台。旋转着、舞动着、歌唱着,用尽自己的生命,展示了极至的美。

心中总有一种激情,迸发不出却又按耐不住。看着小孩子们手中的烟花,自己也有种冲动了,于是我也买了些烟花。一路上,我笑着、唱着、奔跑着,烟花在我的手中开出绚烂夺目的花朵,伴着漫天飞舞的焰火,我忘记了我已是个21岁的大姑娘,忽略了路人的诧异目光,抛弃了高三的一切沉重。好开心,久违的畅快,久违的轻松……记得上一次放烟花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一次还把二蹄脚放在妈妈的车框里放,最后把妈妈的新车框硬生生崩出个大窟窿,为此还挨了一顿臭骂!现在回想一下,那时真的很美好。

手中拿着大串的糖葫芦,嘴里哼着“十五的月儿圆”,真希望时间会停在这一刻,永远不要再继续,但只是希望……十五的月儿好圆好圆!

回到家里,我无法抑制我激动的情绪,一直在笑,就是开心,就是高兴!像小孩子得到了梦中的糖果一样。继续吃我大串的冰糖葫芦,一口一口,很甜很甜。

十五的月亮总是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朦胧,像烟火冲天时的壮丽和爆发之后的浓烟。不知道这月亮到底是代表着团聚还是代表着即将的分离……

静静的一个人坐到电脑前,翻看今天录下的焰火,何其绚烂,何其壮美!12点的钟声敲响,十五就这样在我面前走开了,没有做任何告别……

然后我继续敲着键盘,看日子在我面前蹒跚走过的样子。

十六,月儿开始残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方春节习俗:正月初六"送穷"

全文共 1919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是在"人日"(正月初七)前一天,即正月初六。则是一本书,其引《图经》又说:"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还有一说是在晦日,即正月的最后一天,因据《文宗备问》说,"穷鬼"本死于正月晦日。三个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日子也各不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送穷风俗具休的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压岁钱——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但这些传说于史无据,不足为凭。压岁钱的习俗真正始于何时众说纷纭。>>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元宵节正月十五闹花灯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着糖心圆子,喜气洋洋。

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饭后,径直向灯会走去。还未到达目的地,人群就像潮水一想蜂拥而至。

随着夜色加浓,穹庐中的“明灯”亮了。尤其是市民广场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地砖上,跟着风,随着晃动,闪烁,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向前走,远处的鞭炮声就想成一片。礼花呼哧的响,忽然冒出了大礼花,如清泉一般,洒向人间;又如颗颗珍珠,从天而降;又似朵朵花朵,开满夜空。

街两旁的饮食摊点炉火正旺,香气阵阵扑鼻,吆呼声不绝于耳。虽然已经吃过晚饭,但我匆匆看了几眼就垂涎欲滴了。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又挤又钻,穿过锣鼓喧天的舞台,终于来到了灯展处。

哇——满眼花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巧夺天工,令我目不暇接:鼠灯,荷花灯,走马灯,福娃灯,造型各异,色彩多样,新奇有趣,赢得人们啧啧的赞叹声。再往前去,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了。一多黑色的玫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便缠着爸爸买下了。

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和无数的鞭炮声,沙硕的彩灯光,一起汇成了欢乐的元宵交响乐,飘荡在空中,洒向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正月十五端午节的小学六年级描写日记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端午节,家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有它的独特形状、颜色和味道,特别惹人喜爱。

今天,妈妈说:“我们一起来包粽子吧?”我兴奋的答应了。于是,和妈妈一起忙碌起来,先把米洗干净,把粽叶浸泡,还要准备一些蜜枣,就可以开始包了。粽叶包出来的粽子味道特别好,有一种 奇特的清香。包粽子的时候用两个粽叶交错的叠起来,捞一把水中的米放入粽叶里,然后放入蜜枣,相互折起来,最后用绳子捆起来,就这样我们包了一锅的粽子。开始开火蒸粽子,不一会,香喷喷的 味道和米清香的气味就扑面而来,我拉着妈妈迫不及待的让她赶紧给我拿一个吃,妈妈笑着对我说“傻孩子,你不怕烫嘴啊,”我偷偷的跑到厨房,自己拿了一个, “哇!好烫,我连吹带扇的吃完了, 粽子真好吃。”每年端午节都要吃粽子,但是今年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感觉特别香。

今天,姥姥来我们家,手里还拿着一把“干树叶,”我惊奇地问:“姥姥,你拿”干树叶“干嘛,”她笑着说:“这不是干树枝,是艾叶,在端午节那天把艾叶插在门口,可以驱赶蚊虫和避邪,治病 ……”听了姥姥的讲解,我怀着好奇心,拿出了百科全书,书上是这样写的:“艾叶是种普通的植物,生长在山地头,晾干后的艾叶不仅可以在夏天用艾叶熬水擦洗患处,还有解毒功效呢!”小小的 艾叶竟有如此大的好处 。我突然发现,自己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不仅课堂上要认真听讲,还要多看一些课外读物,从而了解更多的知识,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今年的端午节令我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正月十五作文400字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的那一天,我是在向阳材度过的。那里看不到龙灯。不过,正月十三那一天我已经看过了。想起那天晚上,随着爆竹的响声,一条草扎的龙灯走进了我家的院子,他们收了老爸的红包,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就出去了,我觉得这样的龙灯一点意思也没有。耍也不耍一下就走了。

晚上,我早早地吃了饭。故意装做吃饱了的样子,留着肚子准备吃我最爱吃的汤圆。汤圆是在舅爷家吃的。两个小表舅把我拉到桌子上,吃汤圆。他们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给我,我用筷子夹一个轻轻地咬了一口,真香啊!我一口气将这一碗汤圆全部吃完了。

吃完了汤圆,天也暗了下来。外面放着烟花的响声此起彼伏,老妈把我带到楼上,说是看烟花。站在楼顶,遥看县城方向,啊!天空真美啊!一朵接着一朵的烟花绽放着,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把整个县城都照亮了。这时候,姨夫打电话要我们去他们家玩,放烟花。对,我想看烟花还不如自己放烟花。来到了姨夫家,弟弟看见我们来了,就大声地叫我。“哥哥来了,我们来放烟花。”说着赶紧把烟花拿了出来,然后我们尽情地放。有冲天炮、有火箭、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烟花。我们一边放一边吹呼着,还拍摄了很多的相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正月十五的作文

全文共 149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全家一起下楼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刘一凡,我俩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个最大的“金椰子”礼花,用香把礼花点着了,看见一朵朵美丽的“茶花”冲上天空绽放了,我和刘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个超大型的“飞毛腿”,只见那好似流星划过天际,放射出五彩光芒,飞远了。接着又放了手摇花、花篮、降落伞……

正月十五的作文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正月十五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那晚,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南平南纺。那里可热闹啦!有灯展、放烟火等等。我左看右看,有的人在陪自己的小孩买灯笼,面具。有的人在开心的拍照,还有的人在吃着糍粑。我和妈妈、哥哥、姑姑一起看灯展。灯展可漂亮了!有的是马儿在动,好像真的一样。有的是一条长长的龙,做的栩栩如生。还有的是莲花灯,在湖上飘啊飘,飘到了远处。灯展看完后,姑姑又带我去看烟火,那些烟火虽好看,但是那声音太大了。看完了烟火,姑姑叫我们去她家吃“元宵”,我客气的说:“姑姑,不用了。谢谢你!"姑姑生气地说:“那怎么能行呢,我做的元宵最好吃了。”“那好吧,谢谢姑姑!”

到了姑姑家,阿杰哥哥蹦了出,满心欢喜地说:“老妈,家里来客人了?您不是说要给我出去买奥拉星大礼包、查理九世全套吗?”

“还不赶快叫舅妈,真没礼貌。明天你自己去买,行吗?”

阿杰哥哥这才晃过神来,他的心里想着奥拉星大礼包、查理九世。礼貌地叫了声:“舅妈好!”

妈妈说:“好啊!”

“对了!忘了给你们煮元宵了!你们先坐,阿杰,你陪妹妹玩!”

等姑姑匆忙煮好了夜宵后,都7点了,“快来吃热腾腾的元宵吧!”

大家伙吃了一碗,都称赞好吃。今天真开心,因为有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

全文共 296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的那天,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地区的人都会齐欢乐,庆元宵。那么这天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什么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元宵节花灯,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习俗

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以下是不同民族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8、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9、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少数民族地区农历正月十五日的习俗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看完了以上的介绍,你是不是对元宵节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了呢?如果觉得文章很受用,不妨也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300字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起床啦!”“好困……才六点”“今天是元宵节,妈妈做了你最爱吃的元宵哦!”

好吧,看在元宵的份上,我离开了诱人的床,出去吃早饭。“今天的早饭为什么是元宵啊?”我一头雾水。“今天是元宵节,吃元宵代表团团圆圆。元宵是甜的,表示甜甜蜜蜜,所以,吃元宵是在祝福我们大家哦!知道了吗?”“嗯!”

下午我和妈妈去看灯展,我好高兴啊!瞧,这个灯笼圆圆的,好似一个熟透的苹果,那个灯笼弯弯的,好像弯弯的月亮;这个灯笼像花儿,那个灯笼像云彩……五彩缤纷。

灯笼亮亮的,照亮了阴沉、黑暗的天空,使整个天空跟白天没什么两样,除此之外,我还猜了灯谜,回家以后,我和妈妈挂了灯笼,把灯笼打开以后,我就睡,它就那么亮着。

正月十五元宵节,闹元宵。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正月十五的专题作文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要问我最喜欢什么节日,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元宵节。去年的元宵节,我记忆犹新。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过的,我十分得快乐。那一天,我们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元宵。妈妈做的元宵特别好。元宵又白又圆,看起来使人垂涎欲滴。元宵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考试吧

妈妈告诉我,原来它长得圆圆的,又有汤,所以叫元宵。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吃元宵了,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元宵,吃起来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极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几个。元宵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团团圆圆的。这一天有意思吧!

吃完饭,我们就回家去了。在家里的路上,我看见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提着一只只各式各样的小灯笼,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游街,小灯笼的灯光将大地照的亮极了,将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虽然元宵节过去了,但那美好的回忆仍久久荡漾在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正月十五作文300字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月儿明,母亲领我去看灯。大宫灯,红彤彤,走马灯,转不停,金鱼灯,摇尾巴,孔雀灯,开彩屏,金灯银灯五彩灯,一盏一盏数不清……

今年正月十五却没想这首儿歌里说的这样。

前天,爸爸母亲带我去照相,正好走的看灯的那条路。那时还是白天,没通电,灯不亮,人物也不亮。我们顺道走到了“漂亮宝贝”照相馆,结果,他说今天不照。我们又顺着那条路走,到花灯的尽头,我们又去了“倾城”照相馆照的。

一路上我虽然没有看到那些人物动起来的样子,但我知道,通上电后的情景:四个仙女,一个手握琵琶,轻拨银弦;一个倾俯坐着,静心弹琴;一个端坐在哪儿,轻轻吹箫;一个站姿挺立,高声歌唱。

三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正坐在旋转木马上开心的冲人们扬手。

三只黑白相间的大熊猫,一个在树上玩耍,一个抱着竹子似睡非睡的啃噬,一个在地上呼呼大睡。

……

还有好多我都不记得了。

不过,我是第一次在家看烟花,没想到看的更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作文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一月十五日。

每当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全家在运河广场上看花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龙年的一次元宵节。那时候,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都在欣赏美丽的花灯。因为我太小了,连一盏花灯都看不见。我只好让爸爸抱着我,才能看到这些美丽的花灯。在抱起我的那一刻,我惊呆了,不禁地叫了起来:“太美了,有这么多美丽的花灯啊!”我看到了广场中央有一条“巨龙”,身上的鳞片闪闪发光。嘴里粉红色的舌头还会动哩!好像在迎接来看花灯的游客们。“巨龙”下面还有一朵朵漂亮的“荷花”。漂亮的“荷花”像一张张小孩的笑脸。有的灯就像一幅画一样;还有的像一串串灯笼,挂在门上;还有的像一把把火,挂在盆里,很像万圣节里的“鬼火”……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那些花灯绚丽多彩,美丽极了!花灯把运河广场打扮得比白天更加美丽。

我觉得我们要感谢做花灯的人们,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美丽!

这次元宵节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正月十五元宵节作文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是新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虽然很舍不得20XX年,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到了晚上,我、我哥和我爸带着一个一百响的和一个五十响的烟花来到广场,我们将其中一个一百响的引线点燃,只听“嗖”的一声一个炮冲上了天,发出惊天的响声,然后炮又连续冲上了天,发出不同的响声和不同颜色的烟花。有黄色的,有红色的,有绿色的,还有蓝色的,真是多的数也数不清,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站在阳台上观看的妹妹拍着手说:“真好看,真好看,再放一个,再放一个。”五十响的更特别,象一群老鼠碰到一只猫一样,四处乱窜。虽然好玩,但很危险。

我们的炮好象是导火线被点燃了,四周也纷纷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炮声……

等这一切都安静下来,我们就上楼吃起热腾腾的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450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2月11日这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汤团、猜灯谜、放炮竹、赏花灯来庆祝元宵。

这天,爸爸教我包汤团。我们先把手洗干净,拿出一只碗。开始和面了,只见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少许水一点一点放进去,再用手绞了几下又放了点水。爸爸告诉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会粘手。水够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们用手来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开始包汤团了,我照着爸爸的样子,拿了一小团面,放在手掌中间挫一个小圆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进刚揉好的面团,用筷子夹点芝麻馅放在刚弄的洞里,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间按,揉一揉又变成了圆形。我要把这个“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时,爸爸叫住了我说:“儿子,这样放上去可能会粘的,在糯米粉里滚一滚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试果然不粘了。照这样一连做了好几个,不一会二十个就完成了,个个洁白如玉,让人嘴馋。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时的大街上灯火通明,四周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天空闪耀着五彩的礼花,有的礼花在天空中像满天的星星一闪闪,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间就消失在天际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小孩子手持烟花棒飞舞着,欢笑着。

我爱包汤团,但我更爱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正月初十-------地生日:石头生日老鼠嫁女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正月十五趣事作文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闹元宵。我们的小区就在今晚提前开展了“闹元宵,游小区”的活动。

刚吃完晚饭,我就被一阵敲锣打鼓声给吸引了。接着我也迫不及待地跑下楼,加入了大家的队列。队伍的最前面,大家拉开了横幅。后面紧跟着许多小朋友,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一闪一闪的,把我们脚下的路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了。

接着就是腰鼓队了,这些“女将们”可都是我们小区的居民啊!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鼓声震耳欲聋,为我们这个活动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我和我的好朋友们,手里拿着彩旗,挥舞着。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提前迎接了元宵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话说“正月十五元”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当当当!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声音,我家的元宵味道品一品比赛正式拉开了……我被选为评委,爸爸妈妈则担任厨师,负责煮元宵。

我在客厅正看着电视,老爸就一把把我拉到餐厅,没办法,当评委就是难呀!

一到桌前,我傻眼了!数了数大大小小有碗十来个,每碗至少有汤圆4个,一碗一个味,上面还被妈妈贴了标签:玫瑰的、桂花的、黑芝麻的、巧克力的、花生的……再回想一下刚才定的规则,每人一个碗内必须吃2个汤圆,晕!我还以为没多少呢!没想到至少得吃20个汤圆!要知道,我可是最讨厌吃汤圆了。而且,我的体重与日剧增,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老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像专门气我是的,开始长篇大论:“女儿,你要讲信用,你刚才是怎么说的?而且,你还得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一套,还不就是为了让我吃了汤圆吗!吃就吃,谁怕谁呀!

我深吸了一口气,像准备开战的战士一样,做出了伟大的决定——吃!

说干就干,我抄起汤匙,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干掉了十来个汤圆。本来我吃撑了,想趁他们不注意,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但恶的妈妈却用我最受不了的激将法:“吃不了之前就应该说嘛!哪还用这会儿出丑?”说完还偷着乐。不行,不行,我受不了啦!我还就要你们看看我庞蕴含有多大能耐!风卷残云之力,我成功消灭了剩下的汤圆……

好难受呀!我的肚子里又一阵翻江倒海!没办法,两个卫生间他们两个各占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正月十五看花灯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晚上,我们一家一起兴致勃勃的去看花灯了。

到了花灯会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和谐门”。分别用四根柱子支撑着,然后柱子上缠着四条长龙,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大约估算了下时间,应该七点了吧!我抬起头一看,只见天空中放起了五光十色的烟花,有金色瀑布,有彩虹,还有五环。真是五花八门。

放完了烟花,开始看花灯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鹊桥相会”。相传:牛郎和织女相爱以后,被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很生气,便用金簪在天地之间化为一条仙人和凡人永远都不能见面的银河。只有七月初七才能见上一面,这一天,四面八方的喜鹊全都向银河飞来,为牛郎和织女搭一座桥,让他们见面,牛郎用篮子挑着两个孩子通过鹊桥和织女见面。

我喜欢的花灯还有神舟七号和孔雀展翅。这次花灯真是多姿多彩,美丽无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