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春节一篇作文【汇集20篇】

家乡的柳树还记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一篇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

浏览

742

作文

943

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家乡春节的习俗各有不同的特点。而我家乡的春节也是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

按照我家乡的规矩,春节大约是腊月中旬时开始的。大人们十分忙活,早上公鸡一叫,就要起来干活了。杀鸡杀鸭,做年糕这是我家乡必要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必须买年货,小孩子爱吃的糖、饼干一大把。最重要的是桔子,桔子代表着大吉大利。来家里拜年的客人都必须吃一个,否则就是对这家人不尊重。所以,每到一个亲戚家拜年,口袋里都是吃的东西。小孩子都开心极了,但大人们可就辛苦了。

这时最有趣的,还是贴春联。我和弟弟尝试贴春联。左边点,右边点,再过来点……我指挥着弟弟帮我移动春联的位置。OK!我称心如意。没想到一看,春联斜的不成样子。我心灰意冷,可是没办法我们又重新来调整春联的位置。好不容易贴好了,但粗心大意的我把春联贴反了。是我和弟弟捧腹大笑。这个艰巨的任务不得不交给爸爸来完成了。

到了除夕就是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的时候了。人人都换上新衣服来吃团圆饭。餐桌上大鱼大肉,最少不了的是鱼年年有余,鸡肉。还有芹菜和蒜。芹菜代表着发财,蒜代表着数钱,正所谓先发财在数钱嘛!我老家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那就是从除夕开始要开所有的灯三天三夜,包括煤油灯。睡觉都不能关。为的是驱鬼。

我的家乡也跟大家的一样,小孩子全都要守岁。到了零点,我们就要开门放鞭炮,大人们要给小孩们红包。家家户户的鞭炮响彻云霄,烟花让原本闪烁星光的夜空,更加灿烂美丽。

过了除夕我们一大早就要起来去拜祖宗,求得一家平安。一进庙里,我保证不过几秒你就会哭。还不都是被烟熏的,我也不好受啊!拜完了,就要去亲戚家串门。

正月十八日,我家乡的春节就正式结束了。真是光阴似箭啊!十几天就这样过去了。但春节的喜庆场面都让我牢牢地印在心中。我期待着下一个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春节600字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指导教师邹红霞

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的家乡优秀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以往的家乡惯例,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等等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过春节。

春节来到,又是我们小朋友喜欢的节日咯!过春节又可以得到压岁钱了!得到了压岁钱,就可以去买东西啦!我到外面的小店里买来一大袋子鞭炮。一回到家我就拉着妈妈,让她陪我到楼下放炮子,刚到院子里我就开始点。听着鞭炮的响声,我的心立刻高兴极了!

炮子放完了,我就到家里和奶奶一起去包饺子。我看着一个个可爱的饺子,我高兴极了!

春节时,晚上热闹极了,人们都要守岁,熬到十二点。许多人十二点都放起了炮子,都把天照亮了!我们放完了电光炮后就打开窗子,哇!就像在白天一样!如果我们在路上走,不用点灯就可以看见了!

转眼间,又到了上学时期了,我们又要去上学啦,我还真留恋春节时期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风俗春节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的家乡在钟祥,那么钟祥也算是我的另一个家乡了。

按照钟祥的叫法,春节,叫过大年,而元宵,则叫做过小年。

要说过年的氛围,城区也许感觉不到什么,要想真正体验,还得去乡村田野间看看,领略保存下来的年的原汁原味。

相对于城里,这儿过年似乎着急一些:刚进入腊月,便能隔三差五地听见杀猪声。杀猪的是乡亲们用少许的烟和钱请来的,他们通常以此为生,乡亲们叫他们“杀猪佬”。“杀猪佬”一般由三至四人组成,自带工具和一个大桶。一到腊月,便挨家挨户地帮人杀猪。

到了腊月二十,要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虽然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可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进入腊月二十以后,人们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年货。吃的方面当然是最重要的。春节必备菜,如蟠龙菜、鱼、蒸肉、香肠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还有瓜果:脐橙、苹果、芦柑……更是数不胜数;值得一提的,是钟祥的传统点心:交切(芝麻糖)、酥糖、金麻果……到了年三十儿,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主人拿出这些,直看得小孩口水流!

从腊月二十起,街上的货摊子就多了——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祭祀用品的等等都只会在这时出来。

到了腊月二十五、六,炒花生、炒蚕豆的时候到了。是需要用干燥的河沙炒的,但二十七到二十九是忌做这些的,民间有“七不炒,八不闹,九号炒了惹强盗”的说法。

二十七、二十八是做包子、蟠龙菜的时候。所谓包子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包子,是没有馅儿的,说白了就是“包子的外形,馒头的内心”。而蟠龙菜的工艺太过复杂,现在人们基本买现成的了。

到了二十九,家里的长辈便不再准备,等着在外拼搏的孩子们回到家的港湾。

年三十儿,大人们会去先辈的坟上烧几柱香,放几挂鞭,称上坟,以表达对先辈的怀念。外婆也常跟我和弟弟说,这是在请祖宗们过年。但现在为了低碳环保,放鞭炮的也就少了些。

到了下午,准备年夜饭时,是一片温馨祥和。妇女们在厨房准备饕餮盛宴,而男人们则张罗着贴春联,小孩们则坐在沙发上,对着取暖器,吃着、喝着、笑着、闹着。好一片其乐融融!

红烛和香点燃了!当家的烧着纸钱,口中念念有词。等放了鞭炮,便可开始大饱口福。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开始拜年。钟祥有“初一拜父母,初二走丈母”之说。初三之后,则根据亲戚的远近,依次拜年。当然,这是小孩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他们的红包是大人们免不了的。

元宵,是钟祥人民的小年,这是新年的又一个高潮。这天会有许多烟花盛宴,并有观花灯、猜灯谜、舞龙等节目。街上人们摩肩接踵,往日再冷清的街道也是车水马龙。人们无不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陆陆续续地返校,大人们又照常做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喜庆的新年和春姑娘携手。新的一年,在火红的“福”中,在碧根的嫩芽里,美丽地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但是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也不尽相同,就像我家乡的春节就非常的有趣。

春节的时候,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在办年货,看见大家在汗流浃背地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给妈妈提菜。

年三十的中午,我们全家一起吃饺子,我忽然想起我的第一颗牙齿就是被包在饺子里的硬币给咯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正在想着,笑着,只听“咯噔”一声,钱从妈妈嘴里掉了出来。看来今年我是当不了福星啦,福星是妈妈呀!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真的非常有趣吧, 如果有机会请到我的家乡过春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一的上午,我们一家三口吃完了饺子,在家看电视。突然传来阵阵锣鼓声,淹没了远远近近的爆竹声。妈妈说可能是玩乡会的来了,要出去看看。我当然不甘落后,抬腿就跟着妈妈出了门。

出去一看,果然是玩乡会的来了。

乡会表演真精彩,你看,那几只活灵活现的“狮子”,随着举“珠”人的上下翻滚忽上忽下: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摆尾,一会儿弯腰,一会儿拱背,两个“眼皮”还不停地眨呀眨的,真好看。被围在中间的那个举“珠”人,跟我年龄差不多。他一会儿翻筋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腾起,翻滚自如。别看他年纪小,功夫还真好。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一位老伯伯还拿着相机不停地给他们拍照呢。=

后来又是跑早船,他们的表演时而优雅,时而滑稽,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再后来,就是最精彩的各村拔河比赛了。因为差不多每个参赛队都有许多乡亲在现场观看,所以比赛的气氛格外热烈,“加油!加油!”的喊声震天动地。最有趣的是,我为我家所在的小街村队喊“加油”,妈妈却为姥姥家马集村队喊“加油”,我们谁也不让谁,连嗓子都喊哑了。那场面可真是热闹哇!

精彩的乡会表演给五彩缤纷的春节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看,表演都结束了,人们还久久不愿散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的春节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我过了很多次春节,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12年的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而且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马上要到春节了,我非常兴奋。晚上我睡觉时,一直都睡不着。直到十二点钟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外面五彩缤纷的烟火连成一片,好似一片花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别的地方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而我们家乡的习俗却不一样,我们都是除夕的早晨和初一的早晨很早就吃饭了。最早的有二、三点就吃饭了,最晚的也只到五、六点就吃饭了。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我家乡那个地方很穷,为了避免那些债主上门来讨债,他们只能在过年那天很早很早的时候起床做年夜饭吃。所以,每年春节,我们这里的人们都五、六点钟就起床做饭。

“起床啦,过年啦,吃饭啦!”爷爷奶奶大声喊道。正在睡梦中而又迷迷糊糊的我还不想这么早起来吃饭,便一直赖在床上不起来,直到爸爸发令:“还不起床?”我只好硬着头皮起了床。我起床刷了牙、洗了脸,香喷喷的饭菜上桌了。

“嗯,嗯!真好吃!”爷爷奶奶看着我这样说都会心的笑了。

这个春节在团圆的气氛中度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春节的美食,我就想起了老爸的拿手好菜:烧茄子、糖醋排骨、红烧鲶鱼、宫保鸡丁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我爱吃的美食。这些菜不只我家有,你家也有比这些更好吃的美食。可不是我贪吃呦,谁看见美食可都会“垂延三尺”的。

先不说全国的美食有多少,就先聊聊我家乡的民间小吃吧!扁粉菜、葱油饼,可是我早餐的不二“饭”选呢!如果晚上你很渴,小米粥是你的最佳选择,我特别喜欢我老妈做的小米粥,香、嫩、纯!我现在还能流起口水呢。

接着就是春节桌上的美食。鸡鸭鱼汤,样样少不了,对了,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这年夜饭可够你饱餐一顿了吧。一家人围在饭桌上,热热闹闹的,这难道不是和和美美的最好诠释吗?

每逢佳节,我都会和老爸老妈一起去旅游,目的可不是为了看风景、陶冶情操,而是去品味各地的美食,这对我来说可是个享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让我最开心的就数过春节了。因为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放五彩缤纷的烟花、还能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红包。

我的老家在当涂县新桥乡。每到过年,就会有一种很特别的庆祝活动——“跳脸子”。

一大早爸爸就带着我和哥哥来到塔桥村看“跳脸子”。我问爸爸“跳脸子是怎么跳的?”爸爸说:“跳脸子也叫做傩舞,是地方的特色。这里的‘脸子’,平时供奉在寺庙中供人们祭拜。红脸的是财神,绿脸和黑脸的是哼哈二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老家的‘跳脸子’,除了有祈福、消灾之外,还有着很强的互动性,和娱乐性。”

一切装扮妥当后,在一阵鞭炮和锣鼓声中穿红衣戴红脸子的财神带着穿绿衣戴绿脸子和穿黑衣戴黑脸子的哼哈二将走上了街头。沿街的住户早已将香火鞭炮准备好了,只等着财神到来,盼望给他们带来一年的好运气。

绿脸和黑脸的哼哈二将怪异的舞步吸引了我,我正想凑近点看个究竟,这时绿脸和黑脸的哼哈二将突然回过头来,对着我“张牙舞爪”,吓得我大叫着直往爸爸的后面躲。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整个街道便被围的水泄不通。

下午挂红活动开始了。每当财神和哼哈二将走到各家门口,主人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布条系在神的高番上,以示吉祥平安。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落到了树梢,热闹了一天的“跳脸子”也落下了帷幕,神明们摘下了面具,回到了凡间。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踏着欢快的脚步,踩着夕阳的余辉,走在回家的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期盼的新年来了。我们这里的春节可热闹了,我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有人扎了彩龙有些人有些人扎了彩狮,还有的扎了狗……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了红艳艳的对联,挂上了五彩本分的灯笼真是美丽极了。

在这一天最高兴的还是小朋友们,他们早早的就叫这让人接年了,因为接万年之后就可以放烟花了,吃过年饭,大院里开始热闹起来了,大家都开始放烟花了,我也跑回家拿烟花出来了,我那几个伙伴们也回去拿烟花了,我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个“大地开花”点燃引线,过了一会儿冒起了火星,眨眼的功夫就在天空中开出了一朵鲜艳的花朵。这朵花到处乱跑,一会变红、一会儿变绿、把我们看的眼花缭乱,好像遍地开满了鲜花。

我有点气“百花争艳”。引线越烧越短,不一会儿,窜起一人多高的火星。看着火星像炼炉里飞溅的火花,又像公园里美丽的喷泉,向四处飞溅。这时,元出版孔丽窜起一颗颗“魔术弹”就像战场上的信号一样,一会儿喷红色的、一会儿喷出绿色的,把天空照的如同白昼。放烟花时,几个小孩子在旁边叫着,跳着,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就连大个也都被他们感染了跟着叫起来。除夕夜是最难忘的一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家乡习俗作文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下面让我来讲一下我们家乡的习俗吧!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挂灯笼,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春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想起饺子那美味的味道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口水。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们一家出去买面粉,买完面粉后就开始包饺子了。首先把面粉倒入盆子里,再倒入水,接着再揉搓成面团,再用保鲜膜盖上醒一会儿。在群面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剁肉末,剁菜末,再把剁好的肉放入碗里,放入香油,生抽,老抽,盐,十三香,搅拌均匀。

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包饺子了妈妈和婶婶擀饺子皮,其他人包饺子。首先,拿一块饺子皮放在手心,接着夹起一块不大不小的肉末,用手指沾一点水抹在饺子皮的边上最后把饺子皮合起来,两边一捏就包好一个饺子了。这个像金元宝一样的饺子,有很多寓意呢!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有着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寓意,也有平安团圆,早日归来的寓意。

这就是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你们那里有什么特别的春节习俗呢?跟我一起分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家乡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56个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形式,但我最爱的就是春节,唯独是我家乡的春节。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里都是最忙也是最热闹的,首先的活动就是置办年货,为大年三十晚上那顿盛宴作材料。其次就是买鞭炮,贴对联。然后无论在哪的家人都会汇聚在一个地点,在同一张桌子上吃着美味的年夜饭。当然,饭桌上少不了的就是饺子,各种形态,各种馅的饺子。通常,人们会把硬币和糖果放在面里包起来。谁吃到就会好运一年,幸福美满。这也成为人们在菜桌上先吃饺子的一大原因。可是到最后剩的往往又是饺子。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特别在乎形式。

伴随我们的还有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在期待这新年的钟声。新年的钟声告诉我们旧的不好的事物都即将过去,下一秒是新的开始

大年初一也是非常热闹的,因为这是新事物开始的第一天。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因为这几天人们是最轻松的。

我爱春节,更爱家乡的春节,不是因为那里的地点,风景,而是那里的人。我的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广西省陆川县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是不是很早呢?那当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过年习俗嘛!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等到了过年之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我国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一个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热闹呐!家家户户都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这样有利于联系亲朋好友间的关系。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以及“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家乡,从腊月初八起差不多就开始过年了,人们都陆陆续续开始准备年货了,大街上也多多少少摆起了卖门神画的摊子。虽然还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过年,但从人们的忙碌中,照样也透露出了一种浓浓的年味。

腊八过后,最重要的日子应数腊月二十三了,听大人们说,这天要祭灶神,还要烙祭灶烧饼。是那种很小的糖烧饼,小孩子们最爱吃。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到大年三十了,也就是除夕,街上就更热闹了。下午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上坟祭拜祖先。到了晚上,就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了,那就是守岁,在这天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熬夜到凌晨,到了十二点就陆陆续续出现了鞭炮声,印象中,奶奶这时也开始和面包饺子了。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放炮仗,孩子们总爱拿些花花绿绿的炮来放,小孩子也不例外,他们甚至比有些年龄较大的孩子还喜欢放炮。

到了大年初一,就要去给长辈们拜年,领压岁钱。中午就要全家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初二到初四,大都是去亲戚家拜年。这期间小孩子总爱跟着大人一起去串亲戚,因为可以领到很多的压岁钱。

总之,家乡的春节虽与其它地方大致相同,但始终有一股家乡的浓浓的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们过春节也自己的风俗习惯。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不可缺少的年货有:川糖、炒米糕、粉皮、芝麻酥、花生酥等。一般都要在二十五日前准备好。

腊月二十五为“入年界”,俗称“鬼锁山门”。在这天人们不能砍柴割草,而是在家大扫除,搞卫生,迎接新年。这天也是跨入新年的界定日期,也就是说过了几天就进入过年阶段。在外工作的人都要在这天赶回来。

除夕日这天最为忙碌。早上刚吃完早餐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祭祖先,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第二件事是贴春联、年画,家家户户都贴上新的对联,显示出万象更新。其次是送灶君,因过程很复杂就没有什么人做了。年晚的团年饭最为隆重,菜肴丰富,一家老少十几口人围在一起,闲聊着趣事,其乐融融。晚上不可以睡觉,都要守岁,大人们为了不让孩子早睡便给压岁钱让他们买爆竹玩,孩子们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睡觉。正月初一凌晨,刚跨进了新的一年,家家户户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连绵不绝,此时的景象最为热闹,人们也最为开心······

大年初一至初四一般都是去拜年,走亲戚之类的,小孩也跟着去拿“利是”。年初五大多店铺开张了,人们的生活陆续恢复正常。

我的家乡虽然是个较小的城市,但它也跟其他城市一起过年,也过得分外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春节除夕作文200字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春节,我和老爸、老妈在乡下和爷爷、姥姥一起过的。

除夕晚上,我们一起吃团圆饭,一起放烟花,我把烟花“太空人”带到了乡下,“太空人”放起来五颜六色好漂亮呀!还有小荧光棒-喷射荧光棒,喷射的颜色五彩缤纷的很漂亮,“小型地雷”旋转着爆炸了,“响旋花”旋转着喷出绿色的光芒,好好看呀!我放完烟花和老爸、老妈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那个“打电话”节目很搞笑我很喜欢,还有魔术表演很精彩。

大年初一早上我吃了果子和糖,出去拜年,拜年的时候我交到了许多好朋友。我们一起玩了许多的游戏。

这个春节我好愉快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山水相得益彰,房前屋后郁郁葱葱……。走进来就会有写不完的故事,但最令我回味无穷的就是家乡的春节

记忆中,上小学一年级时,村里村外人来人往、三五一群,大人们有说有笑,都骑着自行车购置年货。而我们这些小精灵除了盘算着新衣服外,还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问大人多要点钱。门口的鞭炮声对我们总归是些吸引,买上一盒袍子,抽出一支,轻轻一擦,“噼啪”声清脆而有劲,那种得劲我们心里最清楚。

而今年的春节,忽然发现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少了,各种车的鸣笛声给春节增添了无限的闹意。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奢望的也已不是新衣服,几个小伙伴心里都在想着自己的“老九九”。隔壁的小亮想的就是春节有个学习机,可以学学英语;而我想的就是有台电脑就好了,可以用刚学会的一点网络知识看看别的小朋友春节怎么过;……

一瞬间,我突然觉得一切随着春节的脚步声都在变化着。大人、小孩、生活都已经回不到从前啦。而如今我也总算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大人们常说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家乡——四川的春节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四川省,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非常热闹!

除夕的前一两天,大人们就开始忙活着:买鸡、买鱼、买鸭……。家家户户还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贴对联,挂灯笼……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除夕夜,大家围着桌子品尝美味可口的团圆饭,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断,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大家都不想睡觉,都要守岁,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来到。

过了除夕夜,正月初一就悄悄的从我们的身边来临了。大人们说:这一天不能扫地,应该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来,不让财富扫走。到了晚上,小辈们要给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要给小辈们发年钱——就是“压岁钱”,意味着新的一年富富裕裕。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欢乐的成都庙会上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里有龙灯、凤灯、鱼灯、鼠灯、八卦神灯……还有各种特色小吃“三大炮”、烤羊肉串、画糖人等等,庙会上还有许多名不虚传的珍奇物品,有玩的、用的、欣赏的。这些各具特色、各式各样的物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一眨眼,春节就悄悄的过去了,我们在这欢乐祥和的日子里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无论在哪一个省、哪一个市,都会过春节。但在我的家乡佛山,春节过得可特别了。说起这里的春节,当然要先说说春节前逛花街的习俗。

在新年到来的前一个星期,花市就开张了,如果你到花市上逛一逛,就会感受到佛山人过春节的浓浓气氛了。花市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人在认真地挑选着过节的鲜花,有的则一家大小有说有笑的逛着,还有的人满载而归。花市上的东西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过节的鲜花、对联、纪念品等,满足了佛山人在过节时的需求。

到了年三十,虽然人们把该准备好的物品都准备好了,但大部分人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如贴对联、把鲜红的“福”字贴到门上。说起贴“福”字,还真有趣,佛山人贴“福”字都是把字调转了来贴,寓意“福到”。此外,人们还要进行大扫除。到了夜晚,人们都要回到各自的家乡吃年夜饭。另外,人们在年三十不到夜晚十二点是不睡觉的,要守岁,到了大年初一才可以睡。

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一般比较晚才起床,待全家人起床后,大人们都会给孩子一封“开门利是”,并祝愿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快高长大等。

就这样,佛山人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开始欢度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转眼间,又到了年廿九,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准备年夜饭,到处都是喜气洋洋。过年,肯定要回老家的,准备好后,当天晚上我们就启程回老家——韶关南雄。

回到老家,天已黑尽,但我们要睡个好觉,开开心心迎新年!

一觉醒来,就到了除夕了,家乡在今天还有一个特别的活动——洗香炉、换灶神。我和爸爸、妈妈吃完午饭后,沿着门外的公路走,来到田边的小溪,活动就开始了——先把香炉里的沙倒掉,烧了香炉里的香烛和去年的灶神,把香炉拿到小溪边洗干净,然后再装些新的沙在香炉里,回家后再贴上新灶神。当然,除夕还有年夜饭呢!下午,一家人就开始准备了:杀鸡、洗菜、煮饭,忙个不停。到了晚上,香喷喷的饭菜终于可以端上桌啦!一家人围在桌旁,吃着年夜饭,其乐融融。晚上十二点,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放鞭炮——赶走“年”这个怪物。

第二天也就是春节当天,我们都会吃自家做的年糕、炒米粉。家乡的习俗是初一不拜年,所以一家人会留在家中看电视、聊天。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鼓声、锣声,大年初二到了。一支拜年的队伍出现在村头——排头的是舞狮,第二是舞龙,随后是一些敲锣打鼓、吹小号的人。舞狮的是一个人举着狮头,一个人拿着狮身扇动;舞龙的就是一个人举着龙头,十到十一个人举着龙身,左右舞动。他们到每条村子里挨家挨户的拜年、送祝福,人们尽情地舞动龙和狮,锣鼓喧天。受到祝福的人家,会在门前放鞭炮,在他们离开前还会给予利是,寓意来年顺利。就这样,一支又一支的拜年队伍来到,一串又一串的鞭炮声响起,一个早上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年初二下午,我们去了亲戚家里拜访、作客,小孩子们还会收到利是,收利是也有规矩:拿了利是不能当面拆。到了晚上,会请所有的亲戚来我家吃饭,因为亲戚都住在附近,每家每户都会拿来自家的拿手菜,让大家一起分享。几十人的晚餐,可热闹了!

年复一年,热闹又喜庆,家乡的春节真有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家乡的春节优秀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新年习俗,让我来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感受我家乡的新年习俗。

年味在腊月中旬左右就开始有了,那个时候真是忙碌简直无法形容。腊月二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油炸果,酥角,米粽,年糕等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糖果,饼干。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比如口琴,风筝等。

当然了,孩子们越欢喜,大人们也越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年糕。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着做年夜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贴好后人们要祭祖,饭后是我们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可以领到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铺户上看板子,门前堆放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二,大家提着大大小小的礼品回娘家。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大家忙着为“老爷”准备饭菜,“老爷”游门是家乡年的重点。这天,你会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旗子,这是护送“老爷”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爷”留下的,十分有价值。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天月晚,大家会到庙里去看别人演戏,灯火越亮,观众就越多。

一眨眼,到了春节的尾声,春节使我们又增长了一岁,更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春节使这个慈祥的祖国母亲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