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春节一篇作文(优秀20篇)

家乡的柳树还记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一篇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

浏览

627

作文

943

小学作文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这知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没有一个小孩会不喜欢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在春节时,我们小孩子都会早早地起床,然后去跟大人们拜年,最后当然是拿着压岁钱一蹦三丈高地满载而归喽。都说“姑娘爱花,小子要炮”。可我却喜欢拿压岁钱买炮放。被王大婶见了,她惊奇地说:“你真是个假小子呀!”我笑着答道:“可我就是喜欢放炮呀!”

我走到大街上,看见家家户户都把屋子装扮得喜气洋洋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味道。

到了大年十五更是热闹。听妈妈说,十五晚上,要偷青。我心中暗喜:嘿嘿,终于要到我“齐天大圣”大显神通的时候了。我信心十足地向爸爸妈妈夸下海口说:“你们就等着我凯旋归来吧!”妈妈说:“那就看你的表现了。”于是,一整天我都盼望着晚上的到来。终于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拿着一个大口袋和一把手电筒就出去了。到了田里后,我正要打开手电筒,可是怕被发现,所以就乱抓一通。直到把口袋装满为止,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去了。

回到家后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得意扬扬地跑到爸爸妈妈面前炫耀起来。可当我打开口袋的时候,脸“唰”地一下就红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抓了一大口袋的青草回家。爸爸妈妈哈哈大笑起来,我更羞愧了。妈妈笑着说:“这些草还是拿来喂喂家里的小兔子吧!”第二天出门时听见李叔叔在和大家说他地里的草“神秘失踪”了!我笑了笑,又边放炮边走开了。

一眨眼,春节就结束了。大家又都该干什么干什么了。怎么样,我们家乡的春节很有趣、很好玩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以家乡的春节为话题作文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家乡,从腊月初八起差不多就开始过年了,人们都陆陆续续开始准备年货了,大街上也多多少少摆起了卖春联、门神画的摊子。虽然还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过年,但从人们的忙碌中,照样也透露出了一种浓浓的年味。

腊八过后,最重要的日子应数腊月二十三了,听大人们说,这天要祭灶神,还要烙祭灶烧饼。是那种很小的糖烧饼,小孩子们最爱吃。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到大年三十了,也就是除夕,街上就更热闹了。下午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上坟祭拜祖先。到了晚上,就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了,那就是守岁,在这天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熬夜到凌晨,到了十二点就陆陆续续出现了鞭炮声,印象中,奶奶这时也开始和面包饺子了。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放炮仗,孩子们总爱拿些花花绿绿的炮来放,小孩子也不例外,他们甚至比有些年龄较大的孩子还喜欢放炮。

到了大年初一,就要去给长辈们拜年,领压岁钱。中午就要全家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初二到初四,大都是去亲戚家拜年。这期间小孩子总爱跟着大人一起去串亲戚,因为可以领到很多的压岁钱。

总之,家乡的春节虽与其它地方大致相同,但始终有一股家乡的浓浓的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春节作文100字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规矩,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等等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节日,也是最重要节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过春节。

春节来到,又是我们小孩子喜欢节日咯!过春节又可以得到压岁钱了!得到了压岁钱,就可以去买东西啦!我到外面小店里买来一大袋子鞭炮。一回到家我就拉着妈妈,让她陪我到楼下放炮子,刚到院子里我就开始点。听着鞭炮响声,我心立刻高兴极了!

炮子放完了,我就到家里和奶奶一起去包饺子。我看着一个个可爱饺子,我高兴极了!

春节时,晚上热闹极了,人们都要守岁,熬到12点。许多人12点都放起了炮子,都把天照亮了!我们放完了电光炮后就打开窗子,哇!就像在白天一样!如果我们在路上走,不用点灯就可以看见了!

转眼间,又到了上学时期了,我们又要去上学啦,我还真留恋春节时期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打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折洗被褥,窗帘,舒疏明渠暗沟。到处洋溢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欢乐气氛。打扫干净后又开始贴对联了。对联有很多种叫法。如:门对、春贴、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写时代的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家都会精挑细选的选上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重庆人也不例外。

重庆是一座青山环绕,绿水相间的秀城。重庆人也是非常讲究,像过年时都必须按照祖上定下的规矩做事,比如: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走亲戚。初一不能打扫,还有过年时要吃汤圆,代表家庭团团圆圆,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吃火锅,火锅可是重庆人的最爱了。火锅越红,代表着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想到火锅一定不能忘掉鱼了,代表着年年有余。本来是年年有鱼,“鱼”与“余”读音相同,所以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说道火锅你知道是怎样做成的吗?做火锅其实也不难。制作火锅的主料就是毛肚、牛肝、牛肉、瘦肉,还有一些蔬菜和佐料。佐料有:大葱、辣椒、姜末、花椒、盐等等。还有一种专门做火锅用的火锅底料。把他们炒一会,可见油是红的,烟也很呛人的程度时就放入牛肉汤,等到汤开了以后,你喜欢吃什么就放什么到锅里,熟了之后就可以吃了。

看着火锅一层又一层的油,花椒浮在上面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吃,仅管它是那么的辣,那么的滚烫。吃起重庆火锅是多么的爽口,麻辣鲜烫,口感丰富,自烹自食,乐在其中了!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放起了自家的鞭炮,大街小巷都热闹极了。地上小孩舞着彩灯,在抬头向天空一看,烟花布满整个天空多么美呀!你要是在一定会忍不住想许个愿望。到了半晚12点时,鞭炮声更大了,让人无法安睡。

过年过完后,就要去拜年了,一般都是晚辈给长辈拜年,去时买上拜年的礼物。则长辈们煮好了一桌香喷喷的菜。大人们举着酒杯大口大口的喝着,小孩们就大口大口的吃菜,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开开心心!

吃完后,大孩们与小孩们都猜起了谜语。看吧!重庆的春节多么的热闹啊!长辈又纷纷给小孩们发了他们渴望的压岁钱,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爱重庆的过节,特别是春节。多么的热闹啊!我爱重庆的人,我爱重庆人的热情,我更爱重庆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春节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老规矩,我家乡湖南娄底的人们从腊月起就开始准备过年。

在大家眼里,吃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环。腊月初八,人们都开始杀年猪,挂腊肉、腊鸡、腊鸭、干牛肉,像要过冬的动物一样储备食物。

腊月二十三起,开始有了炮声,春节的热闹气氛也传播开来。

我家乡有一句俗语:“二十七杀腌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家家有”。这讲的也是春节前准备的景象,在我看来,做糍粑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糍粑的原材料是糯米,先用水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拿出来蒸熟,便可开始打了。先在地上放一个石臼,用我们家乡话叫“刷兜框”,有两个人每人拿一个实木做的“粑棰”,两个人双手持棰,交替着打,两人嘴里喊着“一,二”的号子,小孩子也在一旁围观加油,好不热闹。打烂之后,由姑娘们来完成完善工序,她们将糍粑放入有图案的硬板中——上面大多刻着“万事如意”“恭喜发财”等字样。将硬板使劲往下压,糍粑便做好了。

到了除夕,炮声更响了,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热闹的气氛也更浓了。在夜晚到来前,我们要做一种我家乡独有的食物——丸子,这丸子分两种,一种是“雪花丸子”,先搓一个肉团,再放进一个装满米的盘子里,旋转盘子,肉团便沾满了“雪花”;另一种则是“炸丸子”,做法是直接搓一个肉团,并将它放进滚烫的油锅中炸。这两种丸子风味不同,前者香糯可口,后者则外脆里嫩,一咬下去肉汁溅出。我更偏爱于炸丸子,我总是在大人不注意时偷偷拿几颗,到了真正吃饭时,炸丸子总是少了很多。每当吃到这种食物时,独属于我家乡的味道便萦绕在鼻尖,口中的幸福感直达心间。吃着年夜饭,看了春晚过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祭祖。先在家门口请“天地菩萨”,再到家里面摆起“三鲜酒礼”,目的是保佑来年“人兴财旺,五谷丰登”,在爷爷奶奶说完一些晦涩难懂的话语之后,就开始放炮,然后开始吃“守岁饭”,吃完后便睡觉了。

正月初一早晨,大家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我们家乡有个规定,大年初一早晨必须在六点前吃完开年饭,放完开年炮——炮至少要有一万响。之后便是拜年,“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妈”,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初一是儿女给父母拜年,初二丈夫给丈母娘拜年,初三初四给其他亲戚拜年。于是,每天外出拜年的人不同,留在家里等其他人拜年的人也不同。

我们家乡初一到初五要舞龙,小龙13人舞,大龙15人舞,每人手中抓一根木棍将“龙”举起,舞出各式花样,龙的样子栩栩如生。关于这舞龙,还有件趣事,在我爷爷年轻时,他在橡胶厂里当厂长,到了过年的时候,橡胶厂请人来舞龙助兴。我们家乡舞龙有个规矩,舞龙时有人在旁边放炮,炮声不停,舞龙不停。舞龙时,橡胶厂的员工们在一旁放炮,厂里储备的炮放完了,再去外面买炮放。围观的员工们看得不亦乐乎,舞龙的人舞得苦不堪言,有些人都快坚持不住了。一旁的一个老大爷见状,连忙将身上的马褂脱下,草草地往腰上一系,便去接替坚持不住的人。但舞着舞着,老大爷腰上的马褂居然掉了下来,老大爷的脚被马褂绊住了。这一绊,可就坏喽!只见舞龙的人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全场哄堂大笑。

到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唯一的活动就是吃元宵。这一天也算是春节的终结,这一天炮声渐渐消散,春节的气氛也逐渐散去,但家乡春节的热闹还停留在心里,久久不能散去。

我喜欢这种热闹的感觉,这是我留恋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春节1200字作文

全文共 154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我最喜欢春节。春节最好玩的事儿是什么?我想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是放烟花,我也这么认为。因为它很漂亮,也有许多花样。不过,你敢放烟花吗?我以前不敢,但是上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大年三十悄悄来临了。记得那天我特别高兴,因为可以放烟花了。晚上6点,我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去放烟花?”爸爸说:“7点就去。”到了7点,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楼下,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了一支摇花,我兴高采烈地接过一支。那火光好似闪电,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发出光亮的时间太短了,刚点着一会儿就灭了。

爸爸拿出“转碟”,点燃了导火线,导火线烧到头了,“转碟”便开始四处乱窜,而且还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来放‘转碟’呀!”爸爸大叫。“我不敢!”我回答说。爸爸“挑衅”地说:“‘大宝塔’‘小宝塔’都敢放,‘转碟’就不行了?没事儿,快来!” 我半信半疑,可是还想试一下,便提心吊胆地过去了。

“先点燃导火线,然后跑到我这里来。只要它发光了,你就‘过关’了。”我听了爸爸的话,就真的以为这很简单,于是有了信心。但毕竟是新手,万事开头难,前几次都失败了,还把身上穿的羽绒服烧了个大洞。我想:我不能退缩!我一定要成功!想到这里,我鼓足勇气,又拿了一个。因为害怕,手都哆嗦了,连导火线也没碰着。我深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点燃了导火线,然后跑去与爸爸会合。回头看了看我的“转碟”,只见它转了起来,像个快乐的圆盘,发出了五颜六色的光芒。耶!我成功了!

接着我放了“魔术弹”。它的声音很响,弹子的颜色也变幻莫测。比如你说下一个是红的,蹦出去的却是黄的;你说下一个是蓝的,蹦出去的却是绿的……我点燃了导火线,觉得有串圆球在上升,然后一个个弹子就蹿出去了。有红的,有蓝的,有绿的,有黄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我还没有看够,它们就爆炸了。真可惜!

我又放了“降落伞”。点燃导火线,开始跟花炮没什么两样,但是等它灭了后,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一只小小的降落伞从天上晃晃悠悠地落了下来了。奇怪,天上怎么掉下来降落伞呢?

我还放了一大捆“蹿天猴”。中间居然还掺着一些“冒牌货”!爸爸说:“如果点燃了导火线,没向上蹿,千万别靠近。如果你靠近了,那时候再爆炸就惨了。”我点燃了导火线,它一下子蹿了出去,像一只灵巧调皮的小猴子爬树一样。

烟花快没了,爸爸拿出最后一捆喷花,我拿了一支。烟花前方喷出一股火,好像在发射火箭。我发明了一种玩法:把有火的那头扎进雪堆里,等它灭了里面就有一个大洞。爸爸则把木棍插进雪里,插七八根,一点,上面就喷出火,像蜡烛似的。然后我们一起唱“新年好哇,新年好哇……”有趣极了!以后我要再发明几种玩法玩玩。

烟花放完了,但我还没玩够。正巧,邻居家在放“飞机”,也给了我几个。我把它放在地上,点燃导火线,原以为它会飞起来,没想到它在原地打转,一会儿就爆了。我正纳闷飞机为什么不飞呢,爸爸说:“放扶手上试试,说不定好使!”我拿了两个,把它们架在扶手上,点燃了导火线,它俩居然飞走了。我观看着它们两个的飞行表演,只见“飞行一号”转了个弯,差点撞到“飞行二号”上,然后“飞行二号”开始反击,最后,“飞行一号”使用了“必杀技”——同归于尽,自己爆炸了,“飞行二号”也被击毁。真好玩!接着我又把“飞行三号”“飞行四号”“飞行五号”送上了天,它们开始了在空中的激烈搏斗,最后一个飞机使用“自爆装置”,剩下的飞机全部坠毁。太精彩了!

我们的烟花放完了,这时,我抬头向天空中看,空中有很多漂亮的烟花,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群星闪耀;时而如流星雨;时而如一朵盛开的花,把家乡的夜空打扮得异彩缤纷,我真羡慕啊!

那天,我做了一件事,却有两种收获,一是玩得很痛快;二是超越了自己,克服了困难,学会了放烟花。那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除夕之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春节风俗很多,不信你看——

一到春节,男女老少就都穿着漂亮的新衣,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迎接着新年的到来。每家每户都张贴着红红的对联和年画。到处都敲锣打鼓。小朋友们都去拜年、送贺卡。到了夜晚,处处张灯结彩。有名的店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什么走马灯、官灯、冰灯、纱灯……各式各样。一旁,鞭炮声、擦炮声,响个不停,火箭炮、烟花,火光冲天。出门在外的人,必宁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呢!

怎么样,我家乡春节的风俗多吧,你想到我的家乡来过年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家乡春节作文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高高兴兴,忙忙碌碌的准备年货,购礼品,买鞭炮,杀鸡,蒸米面等。米面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大米制成的;一种是用玉米或小米制成的。蒸熟了的米面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块。

没过几天,就是腊月三十了,在这天家家都贴对联,红红的纸上写几个秀丽的大字,再让刚升起的太阳一照,美极了。仿佛全世界都那么漂亮,新鲜。渐渐的天黑了,鞭炮响起来了,除夕夜也伴随着鞭炮的声音赶来。这一夜里,除了很小的孩子外,全部都要守岁。据说守岁的人分两种:一种是老人,老人守岁是为了帮自己延长寿命。第二种呢,就是小孩,小孩守岁是为了帮父母延长寿命。而且这一天还一定要吃饺子!到了夜里十二点时鞭炮再次响起,新的一年来了。父母端上香喷喷的饺子,非让我们吃个够不可,可能是旧社会吃不饱的缘故吧。对了,这天晚上还要看春晚呢!一边吃饺子一边看春晚真是有饱口福有饱眼福。

第二天就是春节了,在这天大家都互相拜年。大人们都聚在一起聊家常,而小孩们呢就在一起放鞭炮,吃糖果。这一天不能扫地,听父母说要是在这一天扫地那就等于把新的一年中的财富和好运都扫走了,这就是所谓的“一扫而光”。

渐渐的天黑了,又一个精彩的片段上演了,那就是大家一起放爆竹,放礼花,这个时侯,全村人都聚在一个地点,一起放礼花,放爆竹,如同花儿般绽放在朦胧的夜空,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

时间飞快,如流水般飞逝,春节过去了,但是,人们还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的家乡——四川的春节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四川,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非常热闹!

除夕的前一两天,大人们就开始忙活着:买鸡、买鱼、买鸭……。家家户户还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贴对联,挂灯笼……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除夕夜,大家围着桌子品尝美味可口的团圆饭,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断,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大家都不想睡觉,都要守岁,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来到。

过了除夕夜,正月初一就悄悄的从我们的身边来临了。大人们说:这一天不能扫地,应该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来,不让财富扫走。到了晚上,小辈们要给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要给小辈们发年钱——就是“压岁钱”,意味着新的一年富富裕裕。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欢乐的成都庙会上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里有龙灯、凤灯、鱼灯、鼠灯、八卦神灯……还有各种特色小吃“三大炮”、烤羊肉串、画糖人等等,庙会上还有许多名不虚传的珍奇物品,有玩的、用的、欣赏的。这些各具特色、各式各样的物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一眨眼,春节就悄悄的过去了,我们在这欢乐祥和的日子里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家乡的春节的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我吟诵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乡春节来。

我的家乡在文成,那里的春节热闹非凡。在除夕的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忙准备新年的物品:衣服、春联、小零食……当然,做年夜饭的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还买了灯笼挂在门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进行大扫除,用干净的环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数不胜数,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则是过年的一大“重头戏”。还没等到天黑,炮声早已“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长辈们顾不上看风景,手忙脚乱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妈妈则跟姑姑、阿姨们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天空变得更加漆黑了,远处烟火的光芒却没有减弱。孩子们趁这个时间从屋内跑出来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述说自己对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们,总是爱调皮捣蛋。玩火、扔石头、放危险的鞭炮,他们哪一样没做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们忙完后会把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关在屋里,不让出门。

春节联欢晚会大约在七、八点就开始播出了。这时,年夜饭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长辈们允许吃饭后,才能动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团聚在一起,吃丰盛的年夜饭,看欢乐的春晚,整个县城洋溢浓浓的年味。吃完饭后不能睡觉,要守岁。这时,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时不时能听到几句表示赞叹的家乡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县城的街道上空荡荡的,全县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去亲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都要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的话,才能拿到压岁钱。不过,拜年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好地生活。

元宵节到了,家家做汤圆,到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的味道。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结出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我们的欢笑声悄悄溜走。春节,承载我们的期望与欢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春节6年级作文450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就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的开端大约就是在腊月二十几吧,一过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孩子们也陆续放了假。欢天喜地的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象。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就像是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是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像是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块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海南乐东,每当到春节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不信,你看。

除夕的前几天,浓浓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为了能更好的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忙得不亦乐乎,都在仔仔细细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在春节前把所有的霉运统统赶出家门,引来欢悦的喜气。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全民动员,各有各的责任-——我负责把地板扫干净,拖干净,还要把茶几里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负责把整个房间收拾得有条有理,还要再把纱窗拆出来冲洗一下;而妈妈负责把厨房和厕所擦干净。

过春节,年货是必不可少的。可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赶在人多之前的时候挑年货,但争先恐后的情景还是发生了,超市里挤满了人群,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装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货。我也是一样,进了超市拿到车后,就迅速地仔细挑选,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几下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的。

除夕的那个晚上,吃团圆饭后,我从商铺里买来了不可计数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过个瘾,左点一个,右扔一个,突然间就劈劈啪啪的响。12点一到,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整个乐东像是活了过来一样,家外面到处都是威力十足的长炮的响声,天空上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红的烟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怎么样,热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放寒假了,我妈妈开着车拉着我们去奶奶家过春节

春节前几天,大街上人来人往,买东西和卖东西人比平常多了许多,我问奶奶为什么,奶奶说:马上要过春节了,大家要多买点东西,过个和和美美新年。

盼啊,盼啊,四天,三天,两天,一天。

春节到了!夜幕中,一个接一个烟花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又像孔雀一样展开羽毛在空中消失了。看着这绽放美丽节日礼花,我感到快乐极了。

看完烟花,开始吃饺子了,一盘盘香喷喷饺子被端到桌子上,还热腾腾地冒着气儿,仿佛在说:“快来吃我们呀!”

吃完饺子,一家人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那一个个魔术表演和杂技表演都那么精彩和神奇,让我非常羡慕,我想:“我也要认真学会一技之长,也要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给千家万户带来节日快乐。”

春节,你是我们每一张幸福笑脸,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期盼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春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回到家乡,感觉格外不同,因为我爸爸在后院那里建了一座五层楼的房子,把后院的范围矿大了。全村的人都很羡慕,担忧的就很妒忌,因为他们家里没有钱盖房子,不希望我们的生活比他的好,就像在我的爸爸那里夺取一些土地,可都被我爸爸看穿了,一一地拒绝了,可是他们还是不知耻地常常来我们家吃饭。

到了春节,他们都回家吃饭了,当然我们也可以过得更加开心了。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把被子叠好,一早就跟爷爷奶奶说:“恭喜发财,利是递来。”拿完家里人的所有利是包之后,我偷偷的藏在房间里把利是一一拆开。啊,收获还不少呢!最大封的是爷爷的利是,每次都100-200元,虽然不比邻居表叔给邻居小孩的一封1000元的大,但我已经十分满足了。那天全家我们都去看望亲戚,因为我们这些小孩子当晚想趁机“打劫”的了!可苦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要回利是给别人的小孩子,顺便我们也去看看家乡周围景色的改变。我们在去过程中不时也看见有人为了庆祝,都用鞭炮,在临晨四点时,我和姐姐都是因为这些鞭炮,吓得跳起来。

那天晚上,我看见了我们很多家都放烟花,显得十分隆重,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买了差不多1000元的烟花放,连上边马路打麻将,打牌的人都停下来观看,在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们家,因为我爸爸在村子里,都算个百万富人了,所以烟花比别人放得更多、更长时间,我看得连颈都僵硬了,有很多人都很羡慕我们。哈哈,这下咱家可有面子了。

在家乡的春节真好,又没又热闹又隆重,比起一些在城市里过春节的好多了,我爱我的家乡-德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是我的家乡,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我爱我的家乡——天津!

家乡的春节主要体现在饮食方面:在腊月初八那天,被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这一天也会泡腊八蒜,就是用醋泡蒜,这样久放也不会坏的!

在该过年的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在新年显示出焕然一新的形象!在这些天里,孩子们个个都开心的不得了:像男孩子们都买一些爆竹在新年里和大人们一起庆贺新年!而女孩子们买一些小礼品作为新年礼物!

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这就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了!在这一天,鞭炮声处处都有,,这就是过年的象征吧——尽管还没到,但却有了过年的气息~!!这天,在街上,有一些卖糖的,就是现在孩子们所说的“糖瓜”又甜又黏的,小孩子们非常喜欢吃它们!

二十三一过去,就更忙了,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过年吃的食物都准备充足!

在除夕这天,更是热闹的不得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人们都穿上了新衣,门外贴着福字,有正有倒,倒的福字意味着:福到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守岁的习俗,鞭炮声总在耳边响起,这才是过年的气氛嘛——这么的热闹!

等到了正月初一那天——就是人们所说的春节。在那天,人们都去拜年了,给亲戚,给朋友……

在元宵节那天,又是春节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那天,人们都在叫家里吃元宵呢!一家人其乐融融……

那天同样也是耳边总响起鞭炮声,小孩子们同样也燃放炮竹,只不过是那种小的花炮而已……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到这天为止,春节也就这样在欢笑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热闹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家乡风俗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是中国人经几千年流传演变、积累丰富的年俗文化,被人们视为一年中所有节令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各个地方过年的习俗、讲究各不相同。

家乡春节过年习俗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开始筹备过年的东西,家家户户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变得焕然一新;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时,在门口挂上红红的大灯笼,贴上新的对联。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将至新年的钟声,每家每户把挂着的衣服都折好,免得日挂夜挂。然后赶着熬糖水,每条小巷都飘着糖水的香味,让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点时,鞭炮声逐渐响起,人们争先恐后地去寺庙,看舞狮表演。

每个小孩争着摸龙头,象征在新的一年里龙精虎马。大人拿着美味佳肴,诚心拜祭庙里的大王,托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个寺庙人山人海,拥拥挤挤,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不许扫去鞭炮纸。以免扫去财气,因为春节过年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人们从外面扫到里面,把财气扫进屋来。我去衣柜拿新衣服准备换上去拜年,因为新衣服肯定有线,所以我拿剪刀,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为年初一不能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去亲戚家拜年时,要说一些吉利的话,千万别说“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正月初二,人们买一条鲤鱼,用来拜神后,就带鲤鱼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们放鞭炮迎接财神爷。正月十五,是春节过年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长寿面。闹元宵,吃元宵,骨肉团聚满欢喜!

喜气洋洋的春节过年,虽然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国的五十六个朵争奇斗艳的鲜花,心连心,开心度过一个有一个的春节过年。因为春节过年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我们的除夕习俗其实全国都一样,大家都要一起团聚吃饭,开开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辈都去给长辈拜年,而我们呢?可说是大丰收,红包满了自己的口袋,装满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时,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热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街上挂满了新异的灯笼,街上的人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可见得春节多么热闹啊,我的家乡就是这么热闹,这么喜庆,这么欢喜。 客家人过年风俗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吃岁饭,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橘、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春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喜欢过年,每当放假,我们一家就会回到四区奶奶家,因为四区只有我奶奶和我爷爷在家。

过年前的四五天,我们全村的孩子就会相约背着篮子去山上剔青松毛,每天都要剔,直到把家里的所有空篮装满为止,以备过年用。而大人们则到城里去买年菜。

大年三十那天,把青松毛撒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和门前的小路上,这样,给人一派万象更新的感觉,每家都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不同的是这地毯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同时,家中也有了浓浓的年味。

吃完团圆饭,家家户户都到大球场集合,给村里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取完名,不管男女老少,手牵手围成一圈,跳民族舞,我们跳舞不用乐器伴奏,大家边唱边跳,歌声、脚步声回荡在山谷里,震得地动山摇,人们喜悦的心情在歌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到了元宵节,一村的人又会背着锅,拿着碗,去我们放牧的坪坝里—坪坝离村子不远。到了那里,女人们就开始煮元宵,大老爷们则如同孩子一般在一边逍遥自在地玩耍、嬉戏。

吃完元宵,有趣的活动开始了: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开始比赛摔跤,比赛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全力以赴地表现出男子汉的气概,以此来赢得漂亮姑娘的青睐。

摔跤比赛完毕,姑娘们就对起了山歌,她们对得很疯狂,如男儿般豪放,全然没有了平日的矜持、羞涩,甜美的歌声响彻大地、震彻山谷,歌声唱出了她们满腔的热情满腔的爱,唱出了她们心中的幸福、美好的心愿,同样,出色的姑娘也会赢来小伙爱慕的眼光。

一些到村里和我们一起过年的外地人,常常赞不绝口地说:“你们过春节可真有趣!”我也觉得我们过春节确实有趣。

元宵过后,春节也就结束了,带着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的大人们下地干活去了,我们也带着过年的余韵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春节作文100字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到家乡河南的春节,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河南的春节,最早的就是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这时大人们就开始发面,割肉,切菜,好晚上吃饺子,为什么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吃饺子?因为我们要过小年,小年就是为新年做准备,也当然有节日的气氛了。

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为新年增添喜气,还要蒸许多模,为这半个月做准备,这阵势可真够大。

除夕那可真是热闹,无论是隔多远,人们都希望回到家中,和家人吃年夜饭,吃饺子。这一天大多数人都会熬夜,看春晚,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

正月初一,人们会去亲戚家串门,吃饺子,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大家一起和谐的吃顿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与老爸,老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砰砰砰”,我们敲响了大姨家的门。门开了,大姨抱着妹妹笑吟吟地迎了出来。“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进门就向大姨祝贺新年。大家互相问候着新年,大姨忙着给我们泡茶水,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二百块钱的红包呢!这时,我发现伯伯没有在家,我便问“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这不,大年初一都到单位值班去了。”她假装生气地说。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气了呢,她脸上还带着微笑呢。

告别了大姨与妹妹,我们又踏上了去老家的火车。我外公外婆还有另一个大姨家在娄底,所以我们要向娄底进发了!坐了两个半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娄底火车站。我外公家就是火车站旁边,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公家跑去。一进门,外公就迎上来了。“外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了我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观呀!

在外公家吃了中饭,我们又来到了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楼下了,正在放鞭炮呢!看见哥哥是我最开心的事了,因为他总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点子。他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一起到他家玩起赛车游戏,好刺激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大姨的厨艺在我们家族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留下来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过年真好,我不禁开始盼望明年的新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家乡春节的精选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诗人王安石这句诗,真是将节日气氛描写得淋漓尽致。也是我们中国最盛大节日,也莫过于春节了。

先说说春节由来吧。传说古时候有只凶猛残忍怪兽,叫做年,每到一年最后一天,它都会出来为非作歹,弄得百姓人心惶惶,天上神仙告诉人们:年最怕红色、爆炸声与火光。于是在一年最后一天夜晚,人们把涂成红色桃木片挂在门上,“年”来时,就企图追赶大街上人们,于是人们又靠燃烧竹子发出响声驱走了年。为了庆祝为一天,人们把这一天称为“过年”,也就是今天春节。

春节习俗十分得多,也十分地有趣。就拿我们北方人来说吧!我们过春节,一般要提前好多天来准备。就不说别,过年十多天前母亲就忙着上街置办年货,什么红薯干呀,巧克力、水果糖呀,看得我是馋涎欲滴。不仅如此,过年时还要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好快快乐乐地过年。在离年近最后几天,愈发忙碌,过年,就该这样喜气洋洋!

三十号傍晚,所有人家都在专心致志地贴春联。这是怎样一派繁忙景象呀?大人们踩着椅子,小孩们有手提糨糊桶,有手持胶卷,不一会,所有人家大门都换上了新衣服,显得那么喜气洋洋,一尘不染!

终于等到除夕夜了,发压岁钱,这可我可万分期待,几声“过年好”,便换了鼓鼓红包,这想必也是所有人都心花怒放时刻了吧!年夜饭上桌了,真丰盛呀!在我看来,任何山珍海味都换不来一家人与与气气地吃一顿饭呀!

第二天,小孩子一定早早起订,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就挨家挨户去拜年,忙碌差不多一个早上,一般到了下午,再去拜年就不行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去买鞭炮,到了晚上,天空中被烟花渲染得姹紫嫣红,那个场面,真胜过人间仙境呀!

这就是春节,春节以它特有魅力吸引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我相信,春节在以后一定会成为不可或缺传统节日,成为万众瞩目焦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