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平乐宋词辛弃疾【经典20篇】

浏览

6360

作文

161

我眼中的清平乐村居作文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夏季的一天,天气十分晴朗,万里无云,我来到一处偏僻的小村落闲逛。站在半山腰,我放眼远眺,远处,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近处,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

我沿着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走着,突然,我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座低矮的,金黄色的茅草屋隐藏在了竹林中。我穿过了竹林,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

茅屋的大门敞开着,一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妻坐在门前,老夫手里拿着酒杯,带着微醉的神态,用吴方言谈论着家长,让我感觉到真是其乐融融。

远处的豆田里,老夫妻俩的大儿子正在锄草,豆苗们排得整整齐齐,大儿子干得十分卖力,大汗淋漓。

夫妻俩的二儿子坐在门前的地上,正认真地,目不转睛地编织着鸡笼。只见他手里拿着竹条,一上一下,眼睛紧盯着鸡笼,生怕编错了,鸡就会逃走。

小儿子悠闲自得地正趴在小溪边,吃着刚刚摘下的莲蓬呢!身旁的小溪清澈见底,溪中,盛开着许多婀娜多姿的荷花,它们有的刚刚盛开,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完全盛开,像旋转的舞女的群;有的已经马上凋谢了,花中间可以清楚看到一个还没成熟的可爱的莲蓬头……

[我眼中的清平乐村居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唐诗宋词让我云游四海_散文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瑰宝,它们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佳作,是各地风俗民情的记录仪,也是后人学习写作的典范。

我在学习唐诗宋词的同时,也开始云游四海

当我吟着“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时,仿佛看到了上马河畔,幽草独生,黄鹂高鸣,晚间春雨急落,渡上无人之舟独停的景色,透出一种寂静之色。

当我念着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又仿佛来到了秀丽的西湖,看到了满湖荷花在阳光下、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犹如翩翩起舞的少女,娇艳动人;看到了无数嫩绿的荷叶,映着明日,闪烁出明丽的光彩。

当我读着钱起的“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时,又到了湖南的潇湘河畔。河水碧如玉,亮如晶,两岸绿苔丛生,月光下还传来潇湘女神轻柔的鼓瑟之声,构成了一幅景音俱备的画面,让我觉得心静如水,有种超凡脱俗之感。

在饱览江南风光之后,再看一看岑参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又让人看到另一幅与江南截然不同的景色。正当江南艳阳高照,罗衣飞扬之时,塞外却是八月飞雪,冰冻百丈,树枝上都挂着冰条,犹如梨花盛开一般,让人在观赏到四季如春江南美景的后,再看看八月飞雪的塞外奇景,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新与奇特。再看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就看到了终南山顶积雪甚厚,云雾缭绕,山间郁郁葱葱之色却不减半分的奇景。

我一边学习唐诗宋词,一边云游各地,由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到风沙漫天的边关塞外,由炎热的夏季到寒冷的冬季,由南至北,由东到西。学习唐诗宋词,可以令我足不出户就能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各地的风俗民情,游尽四方;也令我借鉴了古人许多好的写作方法,让我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实在是一举多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辛弃疾壮志难酬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读了那么多关于辛弃疾的词之后,知道辛弃疾的壮志难酬吗?如果不知道,今天小编就给你们讲一下辛弃疾壮志难酬的历史典故

与陆游同时期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和陆游一样,是一名坚定的反投降、反妥协斗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担任了金朝的开封府知府等职。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念念不忘的是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图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两次让辛弃疾去金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乘机侦察、了解金人的形势。

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不仅诗文写得好,剑术高超,而且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大志。他曾豪迈地说:“我要用词骂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

公元1161年,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下,想灭亡南宋,统一江南。但这时中原地区的百姓因不堪金朝的压迫,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毅然率众起义,组织了有两千多人的队伍。后来他又带领起义部队,投奔了在山东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受到耿京的器重,让他掌管全军的文件和大印。

1162年,完颜亮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他对起义部队采取了劝降诱降、分化瓦解和调集兵力、严酷镇压相结合的政策。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是他们重点镇压的目标。

面对这样的形势,辛弃疾力劝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与宋军配合作战。耿京即派辛弃疾等十一个人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联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见了他们,并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天平军掌书记。

辛弃疾等人回山东复命,走到海州(今江苏东海附近)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等人在金朝的收买下,杀死了耿京。起义军大部分溃散了,一小部分被张安国带去投降了金兵。张安国也被金兵任命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知州。

辛弃疾既愤怒又悲伤,他立即约海州统制王世隆,带了五十名精锐人马直奔济州,捉拿张安国。到达济州的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和金朝的将领在中军帐中喝酒。辛弃疾率众出其不意地闯进有五万金兵的大营,活捉了张安国。他还向金兵宣称:宋军十万人马即将开到,劝他们赶快投降。军中不少将士都是耿京的旧部下,听辛弃疾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上万人投到了辛弃疾一边,跟着他南下。张安国后来在临安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的壮举在南宋朝野引起极大震动,不仅军民们非常敬佩,连宋高宗也连声赞叹。

此后,辛弃疾便留在了南方。他被朝廷派往江阴做官。江阴虽靠近前线,但在主和派的势力下,辛弃疾的抱负和才能根本无法施展。宋孝宗即位后,重用主战派的张浚,南宋王朝第一次主动出击。但张浚在符离大败,宋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主和派又占了上风。

尽管如此,辛弃疾仍向宋孝宗上奏了他的著名的《美芹十论》(又称《御戎十论》)。在文中,他分析了当时宋金双方的形势,从而提出了恢复中原的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但他的主张、建议都没引起朝廷的重视,这使他感到了极大的悲愤和苦闷。这时期他写了不少词,大都是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的。

从1168年起,辛弃疾先后到建康府、滁州等地任职,后来又当过江西、湖南的安抚使,成了职位颇高的“封疆大吏”。可是主和派当道,他职位再高也实现不了杀敌报国的志向。他只能花力气整顿地方政府,并创办准备北伐的“飞虎军”。这却又给主和派们抓到了把柄,公元1181年,他被主和派排挤,罢官回江西上饶的带湖闲住。

十多年后,直到宋光宗绍熙年间,他才又被起用,担任过福州知州、福建安抚使等职。不久又被罢官。公元1203年,他再度被起用,担任了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绍兴期间,他特地去拜会了年近八十的陆游。这对文坛骁将、抗敌志士喝酒做诗,相见甚欢。这年底,宋宁宗召辛弃疾去临安,征求军国大计。临行前,辛弃疾又去向陆游告别。陆游特地写了一首七言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为他壮行。诗中有“稼轩落笔凌鲍谢”,“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这是陆游称赞辛弃疾的词作超过南北朝的著名诗人鲍照、谢灵运,并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超过历史上的英雄们。陆游对这位文坛后起之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1205年三月,辛弃疾被任命为镇江知府。正当他积极备战时,朝廷却以他所推荐的官员有不法行为而把他连降两级,后来又把他罢了官。公元1207年,宰相韩侂胄(tuozhou)在北伐失败后,又召辛弃疾等人去挽救局势。可是辛弃疾已重病在身,于当年九月十日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八岁。

辛弃疾去世后,留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后人辑录的有《辛稼轩诗人钞存》,存词六百多首,数量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词继承苏轼的风格,以慷慨豪放为主,是南宋词人中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文学史上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写自己的报国心声的,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的,也有揭露主和派投降丑行的,也有吟咏大好河山的。但作品的中心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抗金御敌,恢复中原。

此外,辛弃疾的文章也写得很好,特别是政论文,和他的词一样大气磅礴,充满激情,很有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平乐村居改写600字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诗人辛弃疾在心情烦燥的时候,想来到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在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一个孤僻的小山村,在高高的山坡,一眼望去,一片绿色,小草绿茸茸的,像一大块绿毯。五彩缤纷的小花儿竞相开放,每一朵都笑得那么灿烂,柳叶轻轻地摇摆着,像在湖边洗头,荡漾出许多波纹。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清澈的小湖里有许多彩色的鱼,欢快地嬉戏着。远处,有一个风车随着风自由地摆动。

突然,辛弃疾看见了一个温馨的画面,一个古色古香的茅房,一对白发夫妻开心地聊着天:“你说孩子他爹,咱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多好哇,孩子们都长大喽,山村空气又清新,山清水秀,真快乐!”“孩子他娘,山村的确是好,菜也新鲜,我们每天都能吃饱喝足,哦,对了,我们水没有了,让孩子们去打口清泉来吧!”

老婆婆从茅屋里走了出来,这时,大儿子在菜地里锄豆,只见他大汗淋漓,汗流浃背,脸上却挂着微笑,他心想:“一定要加油,让家里人吃上健康菜。”二儿子在织鸡笼,心灵手巧的他熟练地操作着,心想这个鸡笼我一定要编得漂亮。小儿子最可爱,卧在草坪上剥莲蓬,他一个小孔都不放过,心想:不知莲蓬甜不甜,甜的话给爹娘哥哥们尝尝吧!

老婆婆喊道“孩子们,你们谁去打口泉水来。”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去打水时玩下水。老婆婆笑着说,好吧,你们一起去吧,打了泉水后三兄弟开始游水嬉戏。

看到这里,辛弃疾诗兴大发,提笔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清平乐·村居》流传至今还是让世人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平乐村居改写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信步走在一个小村庄在一条小溪中,种着许多莲藕,这些莲藕生长得零零散散,风一吹,它们就随风摇曳。许多莲蓬耷拉在岸上。河边长满了青草。一眼望不到头,空气是清鲜得很,使人心旷神怡……

在岸边,矗立着一座矮小的茅草屋。这时,从茅草屋中传来一阵带着醉意的南方口音的说话声。咦,是谁在说话呢?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对头发鬓白的老夫妻在喝着小酒互相逗乐呢!这情景把我吸引住了,我不禁停住了脚步,在窗前认真的听他们的谈话。

从谈话中我得知了这对老夫妻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都非常孝敬他们。他们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边锄豆子。放眼望去,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锄豆。在烈日的暴晒下,小伙子热得汗流浃背。但他宁愿让自己热得满头大汗,也不肯让父母帮忙。

二儿子正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下编织鸡笼子,一群小鸡围着他转,好像他是鸡界的明星似的。

最讨人喜欢的当然他们的小儿子了。他们的小儿子天真可爱,没有任何忧愁,无忧无虑。你瞧,他正趴在小溪边剥莲蓬呢!

这里远离县城的喧哗,没有官场的阴险狡诈,田园生活岂不令人向往?一家人没有忧愁、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岂不美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与宋词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闲居室内,煮茗听雨,执一卷宋词,与尘世风景相望。

宋词清丽婉转,风流多情,艳句浓愁,抹之不尽。今生与宋词结缘,来世定不相忘。读一首宋词,如久旱逢甘霖的芳草,双目一闭,皆是那抹之不尽的沉醉。

我沉迷于宋词之意境。“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这首李重元的《忆王孙》让人沉迷于那景致。重门深掩,一朵朵梨花如雨般轻轻叩重门,这时光美得惊心动魄。在这时光中看花开花落,看物是人非,以为早已脱离这繁世,谁知此间仍处红尘。窗外,是雨吗?似乎听到雨滴落降落大地的声响,忍不住顾盼,却是洁白如玉的梨花扣我门扉。忍不住将自己置身于其意境,感诗人之思,牵自身心绪,此为共鸣。如饮尘年老酒,迟迟不能苏醒,只能沉醉。

我融入宋词之深情。李清照《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难耐,一点相思,引一身焦躁,眉头心头,谁能躲过。“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寂寞愁绪,从来都只能自己消受,此间私情己欲,如万蚁噬骨,执一宋词,与诗人共抚愁肠。

苏轼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月”,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字一句,旷达明净,驰骋纵横。苏轼出尘入世超脱淡泊,辛弃疾不忘山河之梦,皆赋一词上,句句斟酌,方能领悟,激起一番豪情,在历史的长河里,静静飘荡,就这样不紧不慢,不慌不躁,等着你去汲取。

我感动于宋词的魅力。宋词是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以一泓清泉在众多真人秀中脱颖而出,吸引了国民关注,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节目中不乏外国友人参与,他们陶醉于中国文化,也陶醉于宋词。宋词,是一朵幽兰,以其幽香打动外国友人,打动那蒙灰的心灵。宋词文化将在历史的长卷中越积淀越醇香,散发幽香的书卷足以让人动容,感动于中国文化,感动于宋词的魅力。

我与宋词,正如词云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那灯火阑珊处。”寻觅了多年,却发现你就在身后,这时间不长不短,足够用余生去缅怀。宋词,我为你沉醉。

愿居于烟雨江南,与一场雨,一盏茶,一卷宋词,共度此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平乐村居改写成短文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溪边有一座矮小的茅草屋,里面住着一家子,溪边的青草十分茂盛,引来了许多羊、牛、马。它们享受着大自然的赠礼,边吃边叫,羊叫声,牛叫声,马叫声响成一片。

咦?怎么传来吴地方言,原来是住在茅草屋里的一对老夫妇。他们俩个,坐在小板凳上,喝着一点小酒,正用吴地的方言问:“最近怎么样呀?”“有没有不开心的事?”……这相互谈笑中还隐隐带着一些笑意。

这一对老夫妇有一块菜地,菜地里有白菜、大豆、辣椒、萝卜……大儿子在这菜地里面锄草,不让这些杂草跟菜抢夺养分,菜才能长得好。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喔喔喔……”这对老夫妇的大公鸡又不知疲倦地叫起来,抬头挺胸,在院子里踱着方步。二儿子为了不让鸡乱跑,正在一心一意地织鸡笼,好让鸡有个舒适的家。

最顽皮可爱的要算小儿子,在溪边的一片空地上,趴在地上,脚还一上一下地动个不停。他手上还拿着一个莲蓬,正在挖莲子吃,挖一个吃一个,脸上笑嘻嘻的,真是淘气极了。

我多么羡慕这种生活呀,真希望像他们这样子,一生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清平乐村居改写成短文500字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火红的太阳的下面,有一个农家场景,当时的小儿也是那么的天真可爱,活泼可爱,令人喜爱。

那是一家茅屋,茅屋的方言很矮,茅屋旁的草地上种满了绿草如茵的小草,风一吹,小草就跳起舞来。我忽然看见有一对老夫妇正在互相逗乐,爷爷说:“你看你,多老了,头发白的都成白线条了。”奶奶说:“你看你那胡子,白花花的,都成太上老君了。”他们俩笑了起来,可是,不知道他们是谁家的翁媪,我多么希望他就是我的爷爷奶奶啊!这时,看看火红的太阳的正底下,地里不知是谁在干活,仔细一看,原来是那一对老夫妇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锄田,虽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但是,他干活从来不半途而废,很有毅力,这不,即使累的满头大汗了,但也没有放弃;再看看二儿子,他正在树下织鸡笼呢,小鸡、公鸡和母鸡都大声叫着,还围着二儿子来回的转,这只母鸡好像在说:“你快点织,织完赶紧让俺的小鸡们钻进去,让我和公鸡守着,那多好,要不天天四面八方的守,容易失手。”这时,小公鸡又说话了,“对呀,对呀,我可不想成为野兽的美味食物,我还想回报我的父母呢?”真是一幅和谐的场景啊;他么家还有一个三儿子,三儿子正我在溪边的草地上,剥莲蓬吃莲子呢!

这一幅田园风景真是和睦相处、三个儿子真令人敬佩,令人喜爱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宋词里的中国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宋词,并列对举,各极其美,各臻其胜,是中外闻名的。而喜爱词的却往往多于喜爱诗的。宋词里我们看到中国。中国是百花之园,宋词是园中朵朵或亮丽或悲凉的鲜花。在灿烂充斥的花园,你嗅到的每缕清香,就是一位多情的诗人;你看到的每一片花瓣,都是值得玩味咀嚼的篇章。

宋词,是驻足于江边的汹涌波涛。你忘我凝视,长袍随风摇摆,思绪,也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回到从前。公瑾意气风发,你豪情顿起。从你胸中气概,我读到了中华男儿保家卫国的血性。

宋词是傲霜斗雪的朵朵寒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冰肌玉骨的梅花身上,我们看到傲世的特立独行的生命,生命因此而伟大。

宋词,是大自然的山川壮阔。山河古迹,农舍风光,让徜徉于其中的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其中有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有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大自然的草木树鸟,在宋词里形神兼备,妙不可言。

宋词,既有断肠人的垂涕惜别,也有铁一般硬汉的壮志豪情。易安,一生跌宕起伏,曾苦楚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亦或是《武陵春》里凄哀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股男儿气是辛弃疾略含悲凄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回肠荡气;是岳将军气冲霄汉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就是中华的巾帼须眉。

宋词之美,令我醉,令我不知归路。我时而痛饮葡萄美酒,时而品尝心酸之泪。宋词中,读到了一段历史,读懂了一颗颗赤子之心,读出了片片时代之情。词之语言宛若源头活水,沁人肺腑,涤荡着守望的心灵,使之在尘世保持着执着。

宋词美哉,中华美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永远的辛弃疾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人,崇尚享乐之路,骄奢淫逸;有的人,向往悠闲之路,梅妻鹤子;有的人,钟情平凡之路,平平庸庸;而你,抛开了世俗之路,去体验戎场杀敌的悲壮,感受万民箭熬的苦痛,彰显自己气吞万里如虎的志向,另辟了一条辉煌之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年少的你,胸怀壮志朝廷的腐败,金兵的入侵,百姓的痛苦激发了你的报国之心你参了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保家卫国你,一个文弱书生,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任

“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漫漫,你一笑而过你决心走一条忠君报国之路

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

抗金归来,你进入了仕途你鞠躬尽瘁,欲将满腔热血洒朝廷你刚正不阿,不肯向官场的黑暗妥协,一股正气冲霄汉或许你的光芒刺痛了他们黑暗的眼睛,或许你的脚步惊醒了他们繁华的美梦,你遭到了排挤

在这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却偏要背道而驰,不甘沦落你将满腔报国之心化成笔下灵动的字符,昭示着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泱泱大气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你六十六岁高龄时,得到了起用当时朝廷正准备北伐你为此竭尽全力,并告诫统治者审慎从事,不可草率用兵但你的忠心遭到了猜忌冷落你看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你愁闷,却不消极你仍一心希望抗金能够成功,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你避开了那条归隐山林的路

在天朗气清的兰亭,仰观宇宙;在人杰地灵的滕王阁,登高作赋;辛弃疾,你躲开了世俗的眼光,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从而使自己的名字由一个符号变作了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宋词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4468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小编收集了宋词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一)什么是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馀”。由于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句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字数、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有人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这种分法未必科学,但大概情况还是如此的。

(二)词牌的来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1、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诗,不过是长短句罢了。

2、双调的词可以是小令、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成前后(或上下)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句式相同或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字数、平仄、句式相同的就象一首曲子配着两段歌词。字数、平仄、句式不相同的,往往是开头几句不一样,叫做“换头”。

3、三叠就是三段,如《兰陵王》、《西河》等。四叠就是四段,仅《莺啼序》一调。不再详述!

二、正体和变体

(一)正体和变体,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在读宋词时,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两首词的词牌一样,但是字数、句数、句读、押韵等方面却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词牌有正体和变体之分。如《卜算子》:

《卜算子》

四十四字 双调。别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等

●正体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卜算子》宋·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变体(一)

下阕首句变“仄仄平平仄”,四十四字

例:《卜算子》宋·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变体(二)首句变“平平仄仄平”,四十四字

《卜算子》宋·杨冠清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变体(三)上下阕首句变“仄仄平平仄”,四十四字

《卜算子》宋·石孝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无凭据。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变体(四)下阕末句变“仄仄仄,平平仄”,四十五字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变体(五)上阕首句变“平平仄仄平”下阕首句变“仄仄平平仄”,末句变成“平仄仄,平平仄”,四十五字。

《卜算子》宋·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变体(六)上阕首句变“平平仄仄平”下阕首句变“仄仄平平仄”,上下阕末句变成“仄平仄,平平仄”。四十六字

《卜算子》宋·杜安世

尊前歌一曲,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变体(七)上下阕首句变“仄仄平平仄” 上阕末句“仄仄仄,平平仄”,下阕末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四十七字

《眉峰碧》宋·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隻!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综述:上下阕首句可以换“(仄)仄平平仄”,并入韵;或者用“平平仄仄平”。上下阕末句可以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在《眉峰碧》里,下阕末句变成了“平平仄仄平平仄”。除掉《眉峰碧》以外,44~46字体总共变化组合为36种。据《唐宋词学大辞典》,《卜算子》有变体30余种。 但是众多的体,只有一种使用最多,便成了正体。 正体和变体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使它们共有一个词牌名,又有不同之处,区别成许多变体,还生成一些别名。

(二)同调异名

同样一个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楼》《梦江南》《望江梅》等。《菩萨蛮》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梅花句》等。《卜算子》又名《缺月挂疏桐》《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等。

贺铸是一个比较喜欢新创别名的词人,很多词牌的多数别名都是贺铸创造的,这给读者带来不少麻烦。在写词时,除特殊需要,最好用正名,不要用别名。

(三)同名异调

还有一种情况,两首词的词牌名一样,可是格式迥然不同!这属于同名异调。例如:《如梦令》和《阮郎归》都有一个别名叫《宴桃源》;《浪淘沙》和《谢池春》都有一个别名叫《卖花声》。这样的情况还有许多。

三、填词

(一)依声填词

细分为二种:

1、词人精通音律,会自己作曲,可以直接按曲谱填词!又称“按谱填词”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人属此!

2、词人不会作曲,但是能听懂曲调,按曲调填词,又称“按箫填词”。苏轼、秦观、贺铸、辛弃疾等属此!

(二)依句填词

词人不懂音律,只能按前人作品的句式、每句的平仄格式填词。陆游、刘过等人属此,南宋多数词人都如此。这种填词法填出来的作品和依声填词的作品在平仄上是看不出来的,现在按词谱填词属此。

(三)自度曲和自过腔

通晓音律的词人,自摆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有时也叫自度腔。

宋代有不少词人,都深通音乐,他们做了词,便自己能够作曲,故词集中 常见有“自度曲”。一般说来凡是自度曲,至少都应当注明这个曲子的宫调,或者在词序中说明。

自过腔和自度曲的含义是不同的。“过腔”,仅是音律上的改变,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所谓“过腔”者,是从此一腔调过入另一腔调,念奴娇的腔调稍变,即可另外题一个调名曰湘月。但这仅是歌曲腔调的改动,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后世词家,已不懂宋词音律,只能以词调的句格同异为类别,无法从句法相同的两首词中区别其腔调之不同。念奴娇和湘月,永遇乐和消息,句法既然一样,从文学形式的角度来看,湘月即念奴娇, 消息即永遇乐。至于二者之间,腔调不同,却不能从字句中看得出来。

自过腔既然不是创调,它就和自度曲不同。但有些宋代词人还是把自过腔编到自制曲中,因此,有些时候仍把自过腔作为自度曲的。

四、词的平仄规律。

词的平仄句法是有规律的,但是又比律诗复杂许多。

(一)“句”与“豆”

词的句法里有“句”和“豆(读)”。句,大家都不难理解。豆是什么呢?它是词的特点之一。

1、一字豆

介绍词谱时,有的句子是上一下四,这第一个字就是一字豆。这种五字句相当于一字豆加上一个四字句,和律诗中的律句是不一样的。例如:辛弃疾《沁园春》“正惊湍直下”应该读成“正——惊湍直下”而不能读成“正惊——湍直下”。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很少用平声。

2、三字豆

还有的句子是上三下四、上三下五、上三下六等等。例如:《满江红》“凭栏处、潇潇雨歇。”就是上三下四,前三字就是三字豆!不能读成“凭栏——处潇——潇雨歇。”三字豆常用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少用平仄平,禁止用平平平,切记。

(二)律句和拗句;1~11字句的规律。

介绍诗律时我们谈论过律诗的句子有律句和拗句之分,同样,词的句子也有律句和拗句之分。而且有许多相似点,此外,词的拗句还可以细分为常见拗句、少见拗句和罕见拗句。常见拗句使用频率高,接近某些律句。少见拗句频率低,一般不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罕见拗句很罕见,往往见于少见词牌(特别是长调),而且是该词调的特征性句子。

1、一字句 律句:平 仄

一字句很罕见,《十六字令》的第一句是一字句“平。”《钗头凤》上下阕末句可以看作叠用的三个一字句“仄、仄、仄。”。

2、二字句

律句:平平、平仄。 少见拗句:仄仄。 罕见拗句:仄平

“平平”、“平仄”常用,往往要入韵。而“仄仄”很少见,“仄平”更罕见。

(1)用“平平”的例如《南乡子》上下阕第四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用“平仄”的例如《如梦令》第五、六句,而且常用叠句: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有些词调下阕首句是五字句或六字句,可以拆成2+3或2+4的句式。这时的二字句必须入韵。例如:

《满庭芳》下阕首句“平平平仄仄”可以变成“平平,平仄仄。”

《霜天晓角》下阕首句“(平)平平仄仄”可以变成“(平)仄、平仄仄。”“仄仄”也见于这句。

《沁园春》下阕首句可以变成“平平,(仄)仄平平。”

3、三字句

律句: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见拗句:仄仄仄、仄平仄。

少见拗句:平仄平、平平平。

(1)律句如果单独使用,往往不用“仄仄平”。“平平仄”和“平仄仄”往往可以变通。

(2)拗句“仄平仄”往往可以替换“平(仄)仄”。“仄仄仄”往往可以用“仄平仄”、“平仄仄”等变通。

(3)“平仄平”、“平平平”较少见,《长相思》上下阕首句可以用。例如:

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4)两个三字句组合,常见的有:

平仄仄,仄平平。《捣练子》、《渔父》、《鹧鸪天》等。在小令里,这种格式非常严格,不能变通。在长调里,前句前2字往往可平可仄。切记:后句第二字不能用仄。

仄平平,平仄仄。《苏幕遮》、《祝英台近》等。

(仄)(仄)仄,(仄)平仄。《相见欢》、《满江红》等。

仄平平,仄平平。《江城子》。

仄仄平,仄仄平。《长相思》。

(5)三个、四个三字句组合。常见的有: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诉衷情》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水调歌头》、《六州歌头》

一字豆领四个三字句,如《六州歌头》下阕首句: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将记住辛弃疾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闪烁出太多的能人志士。而辛弃疾便是其中尤为耀眼的一位。

他生于金宋乱世,从小习武的他因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在二十二岁那年独立拉起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来与其他义军合并,他担任书记长,掌管信印。我犹记那次他完成任务归来后,发现部将叛变,主帅被杀。愤怒的他提刀上马,率数十骑兵冲入敌军营地,生擒叛将,然后突袭千里,至临安,将叛将正法,最后率数万将士南下归宋。气势磅礴之至,无出其右。

归宋的他按理应受到重用,朝廷应让他得以继续上阵杀敌,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豪情壮志,但无奈国家却是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收走了他的钢刀利剑只给他留下一支毛笔。正值壮年时候,本应上沙场杀敌以显男儿气概,却因朝廷的怯懦只能在朝中做一位旁观者,辛弃疾遭受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他也只能在文字中回忆自己的战场岁月,也正因如此,才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般千古名句流传于世。

无法再回沙场的辛弃疾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全部倾注到自己的工作中,尽管他在南宋的40年间有20年被弃置,尽管在任官的20年间又有30多次频繁调动,但一身爱国之血的他不在乎,他每到一个地方做官便特别认真、执着地工作,认真、执着到了朝廷厌烦的地步,诽谤便随之而来,贬谪也紧随其后。尽管如此,辛弃疾仍热爱着这个日渐衰颓的国家,他用“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来批评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他“栏杆拍遍”,却无人会他的无奈与忧伤。

贬谪之时,他也曾有过隐居山林的生活,不过那却是被迫的,他也曾“试向沉瓜浮李处,清风散发披襟。”但心中的爱国之情却让他放弃了这种想法。因为他还是那个爱国诗人辛弃疾。所以,他又站出来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高呼。

辛弃疾名弃疾,可从小习武的他又有什么疾病可弃的呢?他要弃的是心中的那块心病:山河碎,心不安。他字稼轩,是想要回乡务农吗?一个胸怀大志的男儿又怎会甘心在田野中度过余生?尽管报国无门,尽管“君恩重,切教种芙蓉”,但辛弃疾是一位诗人,一位武人,一位爱国之人,所以,他又发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声后名”的怒吼!

在那个日渐衰退的时代,在那个统治者醉生梦死,百姓民不聊生的时代,只有他——辛弃疾,站在时代的顶峰,向着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发出怒吼,唤醒那个时代的光芒,他用一人之力扛起了一个时代的重担。他终会被人们铭记,终会被时代牢记,历史也将永远记住辛弃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永遇乐夏至史浩宋词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日永绣工,减却一线,节临短至。幸有杯盘,随分快乐,□得醺醺醉。寻思尘世,寒来暑往,冻极又还热炽。恰如个、脾家疟疾,比著略长些子。

人生百岁,一年一发,且是不通医治。两鬓青丝,皆伊染就,今已星星地。除非炉内,龙盘虎绕,养得大丹神水。却从他、阴阳自变,卦分泰否。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明州鄞县人(现浙江省宁波市鄞县)人。南宋大臣、词人。崇宁五年(1106年)出生,绍兴十五年(1145年)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参知政事。曾是宋孝宗的东宫教师。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绍熙五年(1194年)卒,谥“文惠”,后追封为越王,改谥“忠定”。著有《□峰真隐漫录》50卷,有清印本。《□ 峰真隐大曲》2卷、《词曲》2卷,有《疆村丛书》本。

史浩少年家贫,显贵后成立“乡曲义田”,乾道四年(1168年)知绍兴府,“始捐己帑,置良田,岁取其赢,给助乡里贤士大夫之后贫无以丧葬嫁遣者,附以学而以义名之”。乡人绘史浩、沈焕及汪大猷三人画像于庄所。其子史弥远,曾孙史嵩之均为南宋大臣,有“一门三丞相,四世二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之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唐诗宋词高二作文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宋词风光旖旎,在我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光影。

唐诗是我国诗词文化最鼎盛的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顶峰。孟浩然、王维的宁静淡泊;岑参、高适的边塞长吟;李白的浪漫奔放,杜甫的乱世悲歌。星光灿烂的诗坛是唐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誓言给我鼓励;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让我向往;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乡愁让我心酸;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理给我启迪。

宋词让人们高奏过悲壮威武的慷慨悲歌,低吟过委婉动人的缠绵情话,悲叹过心脾气短的穷途末路。

我渴望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悲叹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席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向往辛弃疾的“了却郡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我感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唐诗短而精练,掷地有声;宋词长而有韵,回味无穷。

迷人皎洁的汉宫秋月令我心驰神往,倾国倾城的燕瘦环肥使我魂牵梦绕。

唐诗宋词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段历程,更是一个传奇!它所代表的是一个个永远陶醉的王朝。

每次读到唐诗宋词,我都会有一种全部占有的冲动,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唐诗宋词,是你,在我心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第三单元:唐诗和宋词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

①唐诗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

②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诗歌风格清新飘逸。

③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称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⑤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为同一流派诗人。

补充: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

⑥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诗人。中学课本作品《陋室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区别于李贺)

.词

①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后改称词。又称长短句。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还有秦观(北宋),豪放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③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新者。

④苏轼:字子赡,号东坡居士,与其文苏洵、苏辙、今称三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⑤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⑥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最伟大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词集《稼轩长短句》

⑦姜夔:南宋词人,号白石道人。(千岩老人为萧德藻)代表作品《扬州慢》(禾黍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⑧陆游:号放翁,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存古诗最多一个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给宋词的情书作文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见你,滴酒未沾,便醉得不省人事。

你从帘幕低垂的楼台款款走来,暗香浮动,玉钟颜红。杨柳岸舞低了楼心月,桃花歌尽了扇底风。你呵手试梅妆的姿容,早已蛊惑住我的灵魂,目光再也不肯离你而去。

你是泪眼倚楼频独语的深闺女子。红袖娇嗔,秋波流转。月斜江上,多少次你辗转反侧,诉不尽心中难言的苦痛。红烛惹得你心酸无比,你轻拭眼角,只得叹一句“夜寒空替人垂泪”,浮雁沉鱼,终了无据,本想倚着筝弦排遣心中的烦忧,却不想指尖里流淌出的都是哀怨的悲调,何以堪那冷落的清秋节?你于凉风中转过身,轻嗽着将眼光放向窗外,忍把苦水咽。我在这样寒灯吹熄的时刻与你忧戚的目光相遇,顷刻间读懂了你眸子里的哀伤,你的气息揉动了我心底平静的湖面,为你衣带渐宽,为你消得憔悴。他若不能归,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你是怀古叹今,心系天下的豪放女子。望长安,江晚愁余,清江的水融进百姓辛酸的泪。飞月流觞,疏影横窗,你那满眼忧苦的爱国情怀早已震颤了我。沙浪淘尽风流人物,乱石卷起千堆雪,你在滚滚东逝的江水边踏步;遥想公瑾雄姿英发,举杯谈笑人间如梦,你在惊涛拍岸的赤壁高唱。你的娇柔妩媚已然消逝,只见得你刚毅的神色凝结出壮怀激烈。你是如此让人崇敬,你博大的胸襟尽显巾帼本色,我愿随你遥岑远目,拍遍栏干,陪你在断鸿声里沉寂,与你共同在似练的千里澄江泛一叶扁舟,剪烛共忆英雄。

你是负一筐闲情,饮半杯无畏的豁达女子。纵然你曾思往事,惜流芳,玉枕纱橱,凉透盈袖,但我仍旧在兜兜转转间捕捉到了你超然飘飞的情愫。怀人无寐,你携一只月下清影,与其共叹人不长聚月不长圆,我禁不住你口齿间咀出的旷达明朗,于朱阁处与你,与天下人共沐清辉。穿林打叶,竹杖芒鞋,披一袭蓑衣,度湖海平生。红尘紫陌,你安然踏过,急雨扑面,风雷盖顶,你亦笑意弥漫。我愿放弃尘世虚妄的利禄功名,和你一起,牵一头毛驴,挎一只酒壶,春日游园,夏时饮泉,秋季舞叶,冬天嚼梅。酒旗戏鼓,斜阳残暮,风景里只要有你,哪管什么坎坷旅途。

……

我读你寻你与你共心律,你只是听,默无声,微笑颜。我知我此生尽其力也无法揣透你的心事,完全融入你的灵魂。你是远古的传奇,在琴声中独舞,唐诗不及你清秀,元曲不及你玲珑,那冗长的小说更不及你的单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唯有这一腔真诚。你洗去了我心头久积的浮躁,搅动我即将麻木的心弦,寻你千百度,你仍在灯火阑珊处。

不想目送防尘去,可不可以琵琶弦上说相思,共饮杯中酒?素弦美面,但愿长醉不复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读宋词的人渐渐悲伤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动人憾心而微痕不露。

——题记

浅黄色的封页的《宋词精选》静静地平躺在旧书橱的阳光一角,封页罩着一层淡淡的雾色。旧式的版本,横行,扉页有黄尘的味道。

那个时候,他念“关河泛落,残照当楼”他念“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的手经过哪些句子,繁体中文,停顿复停顿,喉咙间忽掠过一度莫名的燥热,隐隐开始举步维艰。

城市,随着时代的变化,香车宝马,于它的胸膛一夜一夜辗过,高楼一栋一栋的平地建起,近危栏而倚,却不曾见那登高临远的倦客,视野里,仍是楼内琐碎虚景。

她叹“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感“是否?是否?应是绿肥红瘦。”她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徘徊着就在院子里的木椅中昏睡。欲望是一缕孤烟……

婉婉转转,深深浅浅的低吟宋词,让人回忆起许多画面。她站起身子,俯身拍了拍上衣粘住的干草,走入梧桐细雨点点,竹帘掩映着黄花般憔悴的身影,她的哀怨不只是雁过无痕,绿肥红瘦,是面对破碎河山飘雪的人生悲切与无奈。

宋词被她放下了,宋词被她结束了,斜斜贴在桌面上,她因宋词所悲伤了,因为有一滴泪珠静静躺在书页上,这一页正是其写下的《永遇乐·元宵》,她一面怀念追忆昔日的风光,一面又不由得因这个末世里的繁华而大起悲意。一个女子,静夜沉吟,忧国忧民之思比男子还深切三分。

宋词从书页里艰难地来一次出走,选择将身体贴在路边的玻璃橱窗上,它看他与她目光穿过玻璃落在橱窗的陈设上。

它不复再渴望了,它的心灵悲伤了。

读宋词的人与宋词一起,渐渐地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给辛弃疾的一封信

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

辛弃疾大师:

您好!

记得还是孩提之时,父母常对我提起您,说您怀着一颗对国家的赤诚之心,是令人敬佩的大师。懵懂的我默念您的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接触您的作品,也第一次知道了您的名字是怎样一笔一划,带着特别的情怀用心写出来的。

初读您的《采桑子》,便有一份亲切地认同之感。“少年不识愁滋味”,是的。我们正处的繁锦年华,无拘无束地享受着青春的美好。我们不用为衣食起居发愁,父母会为我们安排好一切;我们不用为挫折而沮丧,因为父母给我们最好的慰藉。的确,我们年轻,不知愁为何物

可是我转念又想:因为年少,我们便可以不负担的成长的责任吗不是的。我们一天天的长大,思想一天天的成熟,所承受的责任应一天天变重。刚进初中的时候,学习与工作巨大压力一下子让我有些不适应,每天回到家就是做作业,学习,别的什么事都不干,妈妈好几次让我帮她做家务,都被我一句“做作业呢”给搪塞掉了,我也渐渐觉得学习是我唯一的责任。后来读了您的词,深入地去思考了,又从各方面了解到了许多所谓“高分低能”的例子,我渐渐意识到应该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一次次活动中磨练自己。我也不应该逃避,这些都是我成长的必然承受。

于是,吟诵着“爱上层楼”,我带着年少轻狂的满满冲劲,向着理想努力,坦然去迎接理想的朝阳。记得去年校运动会的时候,看台上的同学拼命地扯着嗓子为我喊加油。他们的呐喊助威是那么的有力,我很受到了鼓舞,倾尽全力。今后我也会带这份感动,去迎接未知的岁月到来。

无论阳光风雨,我都不怕。因为我拥有最勇敢的拼搏,最真诚的友谊,最珍贵的年少青春。当时的您,也是一样的吧谁都有年少轻狂的美丽岁月。

“为赋新词强说愁。”也许您也是因为年少而生出了一份莫名的忧郁情结吧。淡淡的憧憬,淡淡的迷茫,全都是青葱岁月给予的附带品。而您期待的是等到苍颜白发时,回首凝视,发现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当名利淡泊心间,那是一份多么可敬的坦然与宁静。即使愁,又何妨愁的多,愁的深,却可以沧海一声笑。除了一点无奈,更多的是人生的豁达吧

很多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就像此时的青春。多少人叹青春易逝,多少人悔青春已过,多少人希望能够重来!所以,我想您也是想告诉我们:不能再浑浑噩噩地虚度下去了。

我不能在“不识愁滋味”中挥霍青春,不能在“强说愁”中虚度青春,更不能等到叹“天凉好个秋”的时候后悔青春的时候不去拼搏!

近来又读您的《青玉案 元夕》里的“众里寻他千百度,焉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初解这是一种惆怅,寻寻觅觅,兜兜转转,心系之人却就在一旁,可现在觉得这是一种浅见,这该是怎样的一份清高!您的热忱,您的坚持,不就是一种对理想的“众里寻他”的执著追求么

谢谢您,辛弃疾大师。您的作品带给我更深的思考,让我不再迷茫,懂得了去拼搏去承担,去追寻自己的理想。我将在生命的舞台上挥洒短暂的青春,留下最美最纯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遥祝安康!

____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唐诗宋词高二作文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历史的长河,让我们掀开唐诗的画卷。品味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慨叹;品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品味岑参“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放。品味唐诗,品味历史。

月下独酌,我品到了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责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意气风发,走马边塞。边塞狼烟滚滚,黄沙漫天的景象令他心弦激荡,戍边战士慷慨报国的气概让他激情燃烧,一首首意境开阔、感情深沉的边塞诗脱颖而出,跃然纸上。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亦有“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情怀。他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洋溢翰墨。

王昌龄是唐诗中的一颗灿星,星光闪烁。

月下独酌,我品到了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他有游侠之风采,有建功之雄心,有报国之志向,为此他游历长安,然却落魄而归。但他并未失去自信与追求。他远走北方,感悟边塞生活。于是一首首歌颂、揭露、鞭挞的诗油然而生。“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是他对战士的讴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他对纵情声色将领的斥责;“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是他对和平的追求。唐诗中的他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高适为唐诗增添慷慨与豁达,名留青史。

月下独酌,我品到了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他以天下为己任,勤政爱民,却被贬在外几十年,报国无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他尝尽壮志难酬的切肤之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经历沧海桑田,但不曾沉沦、颓废。他百折不回,“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他淡然从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壮心不已,“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在唐诗的长河中耀眼璀璨,名扬四海。

胸有唐诗气自华。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唐诗就是指路的明灯,让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一日看尽长安花”;更让我们“语不惊人死不休”。

月下独酌,唐诗,我为你癫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宋词作文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因为有了诗教,我们可以不求诸宗教的迷狂而自有生命的皈依与安逸。

我喜欢诗词,那种喜爱是豆蔻梢头的心悦相知,羞涩懵懂却真实。比起盛世繁荣的唐诗,我更爱宋词。唐诗读来如浓春见惯了万花争艳,宋词恰好如出水芙蓉清丽可人,叫我一见清新,再见倾心。

诗人浪漫的本心,宁愿和李煜一样,沉溺在南唐旧梦中,变成一个终身生活在回忆里的人。

词人好酒,词中多酒,抽取了酒,宋词就会黯淡失色太多。读宋词就像是朦胧微醺时行走在回忆的路上,步步流光溢彩,可是酒醒后回望来时路,却只有四个字——悲辛无尽。

没有几个多愁的、细致的、婉约的、多情的女子能抵抗这宋词,假装浪漫的就更不能。

看《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是我挺喜欢的一首宋词。它写晏几道与相爱之女子相逢的情景。“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是浓醉前的殷勤;“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写歌筵时的丰盛绚烂。“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是爱的刻骨思念;“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是相逢后的喜悦无限。

这首词,满足了爱的所有需要,却如此的精短深长,最难得用语淡而有致,不好堆砌。如爱到最后,是情多无语,水深无声,超越了一般的男欢女爱,那淡到极致的思念,侵蚀到梦中。当中隽永之处,细细体味,能让人心动神摇。

是的,宋词就是这样的,好像清水莲花艳而不妖。格调,词人一生未放低的是他们的格调,所以他们写爱情,写艳词丽语,写到动摇人心,却绝不为人轻分罗带,出卖颜色。

宋词,需要“沉吟”,不是朗读,不是歌唱,而是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应。感应词曲,感应词人,感应词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辛弃疾的童年故事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少年时代,是在国运衰颓、兵祸连绵的情况下度过的。他刚满十六岁,家乡济南就被金兵占领了。他目睹烽烟翻滚,山河破碎,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间。

有一天,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耀武扬威地来到辛家,硬逼着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用酒肉款待他。辛赞是个老实人,憋着一肚子气,勉强摆了一座酒席。骄横的完颜千户几杯酒下肚后,更加得意洋洋,竟当众侮辱起敬酒的小僮来了。

这一来,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再也忍不住了。他“嗖”地从墙上抽出一把宝剑,“噔、噔、噔”几步走到完颜千户面前,激昂地说:“趁诸位酒酣耳热,让我舞剑给大家开心助兴!”说罢,便挥剑起舞。只见他有时轻似燕子点水,有时重如泰山压顶。舞到兴头上,剑人合而为一,只有剑光闪闪,不知人在何处。正在这时,忽听辛弃疾猛喝一声:“看剑!”一个大鹏展翅,宝剑直指完颜千户的脑门。“啊!——”完颜千户吓得面如土色,“扑通”

一声,连人带椅仰倒在地,桌子上的杯盘叮当落地,打得粉碎。辛弃疾急忙收剑做了个干净洒脱的收势,说了声“莽撞了!”从容地站立一旁。完颜千户惊魂未定,还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到奴仆们赶忙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尴尬地说出话来:“舞得好,好厉害的英武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